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强制性戒毒制度及其改革司法制度论文(1)

强制性戒毒制度及其改革司法制度论文(1)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00:34:52
强制性戒毒制度及其改革司法制度论文(1)
时间:2023-08-05 00:34:52     小编:

当今世界,毒品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大社会难题。在我国,禁毒形势相当严峻。

2009年据国务院新闻办提供的资料,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已超过105万,而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72%。而实际吸毒人数应远远高于此数。

同时,强制性戒毒措施涉及对吸毒者人身自由的限制和剥夺,因此必然关涉公民基本权利和相关法律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探索戒毒制度的改革,不仅对于解决目前我国面临的社会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完善我国有关法律制度及其与相关国际人权公约的协调发展,亦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我国强制性戒毒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大体而言,目前我国戒毒方式主要分四种:一是医疗戒毒;二是家庭戒毒,三是强制戒毒;四是劳教戒毒。尽管目前一些地方如云南等地探索TC模式、社区帮教戒毒等新的戒毒模式,但这些方式尚不普及,又无法律依据。

在中国,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是最主要的戒毒方法,最为普遍,由于这两种方式所共有的强制性,涉及到公民人身自由的权利的限制甚至剥夺,在实践中面临不少问题,因而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本文所指的强制性戒毒,包括"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两部分。

(一)强制戒毒 强制戒毒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行政措施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强制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法制、道德教育,使其戒除毒瘾。它具有以下特点:

1、强制戒毒是一种行政措施。

2、仅适用于吸毒成瘾的人员。偶尔吸毒但尚未成瘾的人员不适用强制戒毒。

3、强制戒毒的决定权在公安机关。

4、强制戒毒剥夺吸毒人员的人身自由,具有国家强制性。

5、强制戒毒的内容包括对吸毒成瘾人员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法制教育,目的是戒除毒瘾。 强制戒毒是中国戒毒制度的主体。

但是,关于强制戒毒,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相关法律,仅有一些部门规章和全国性、地方性法规。全国性的行政法规始见于1995年1月12日国务院颁布的《强制戒毒办法》,还有2000年1月17日公安部颁发的《强制戒毒所管理办法》。

1995年国务院《强制戒毒办法》颁布之前,只有一些地方性规章。如1990年10月10日的《广州市戒毒收容管教的暂行规定》、1991年1月25日颁布的《西安市强制戒毒条例》、1994年11月5日颁布的《陕西省强制戒毒条例》。

1995年国务院《强制戒毒办法》颁布后,各地陆续出台了禁毒条例,在其中规定了强制戒毒的内容。如1997年10月10日《四川省戒毒管理办法》统一规定了强制戒毒、劳教戒毒和自愿戒毒的管理、2001年10月1日施行的《福建省禁毒条例》和2009年1月6日通过的《湖南省禁毒条例》等。

我国的强制戒毒制度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首先,关于强制戒毒的性质。1991年的《西安市强制戒毒条例》和1994年的《陕西省强制戒毒条例》均明确将强制戒毒定义为行政强制措施,其主管机关为公安机关。

而1990年10月10日颁布的《广州市戒毒收容管教的暂行规定》,没有明确规定戒毒收容管教的性质,也没有出现强制戒毒的字眼。但从其内容上看,实际规定的是强制戒毒的内容。

并且,它在第一条指出,该《暂行规定》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广东省对**嫖娼等七种违法人员实行收容教育的暂行规定》,并且主管机关是广州市民政局。可以推断出,广州市的戒毒收容管教实际上也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在云南,强制戒毒规定在1990年的《云南省严禁毒品的行政处罚条例》和1991年的《云南省禁毒条例》中,没有明确其性质,但从内容上看,仍为行政强制措施。1995年国务院《强制戒毒办法》后,明确规定强制戒毒是一种行政措施。

其次,强制戒毒措施的适用条件。在1995年国务院《强制戒毒办法》施行之前,各地对适用强制戒毒的规定不一。

一些地区规定凡吸毒成瘾者一律实行强制戒毒,如。另有地区则规定,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实行限期戒毒,逾期未能戒除毒瘾的,方实行强制戒毒。

如1994年《陕西省强制戒毒条例》第六条规定:"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有条件在家庭监督下戒毒的,公安机关可以发给《限制戒毒通知书》,通知本人和家庭限期三个月之内戒除毒瘾,逾期未能戒除毒瘾的,实行强制戒毒。"《云南省严禁毒品的行政处罚条例》和《云南省禁毒条例》均规定对于吸食毒品的,先限期戒除,然后集中戒除,最后强制戒除。

《强制戒毒办法》颁布后,规定对需要送入强制戒毒所的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实施强制戒毒。1999年《中国的吸毒》白皮书承认"对吸毒成瘾者,一律送到由各级政府统一建立的戒毒所强制戒毒"。

第三,关于强制戒毒的适用人群。根据1995年颁布的国务院《强制戒毒办法》,强制戒毒只适用于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

对于那些尚未吸毒成瘾的人员不适用强制戒毒。然而,在一些地方,突破了这一规定。

如1997年5月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毒的通告》规定:"凡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者,必须于1997年6月10日前主动到当地公安机关登记并接受戒毒,逾期不登记的,一律收容强制戒毒,凡经戒毒后重新吸毒的,一经查获一律送劳动教养,继续戒除毒瘾。"据此,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者,只要未按该《通告》在规定时间进行登记,即使并未成瘾,也可能被强制戒毒。

此外,强制戒毒并非适用于所有吸食、注射毒品成瘾者,它只适用于部分符合条件的戒毒人员。各地规定也各有侧重。

如《广州市戒毒收容管教的暂行规定》将户籍和粮食关系不在本市的吸毒成瘾人员排除在外。《陕西省强制戒毒条例》规定了五种情形,而《西安市强制戒毒条例》则规定了六种情形,除三种情形基本一致外,《陕西省强制戒毒条例》还有年龄限制,规定不満十四周岁的人、超过六十周岁的人均不适用强制戒毒。

《西安市强制戒毒条例》还规定精神病人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正在接受单位或医院集中戒毒治疗的以及在监督场所关押管教的均不适宜强制戒毒。 第四,关于强制戒毒的期限。

对于强制戒毒的期限,早期各地规定略有不同。《广州市戒毒收容管教的暂行规定》为三个月,最长为5个月。

在《云南省严禁毒品的行政处罚条例》和《云南省强制戒毒所管理办法》规定,一次强制戒除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但在1991年的《云南省禁毒条例》中只规定"强制戒除的期限为一年以下。

"而没有规定下限。《西安市强制戒毒条例》和《陕西省强制戒毒条例》都规定强制期限为三个月,最长不超过六个月。

1995年国务院《强制戒毒办法》则将强制戒毒的期限规定为3个月至6个月,实际执行的强制戒毒期限连续计算不超过1年,从而统一了强制戒毒的期限。

(二)劳教戒毒 劳教戒毒,顾名思义,是通过劳动教养来戒除毒瘾。劳教戒毒作为我国强制性戒毒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阶段。

劳教戒毒始见于1981年8月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贩毒吸毒的暂行规定》,它在第四条中明确规定,"对于吸服毒品者,除没收毒品和吸毒工具外,处行政拘留,可以并处一百元至一千元的罚款;屡教不改,或者引诱、教唆他人吸毒的,送劳动教养,可以并处罚款。"虽然该规定字面上是针对吸毒屡教不改的人员,没有出现吸毒"成瘾"的字样,但从其内容上理解,实际上是一回事。

对吸毒屡教不改的人员,送劳动教养,但其重点在于劳教,对于是否应在劳教中戒毒,没有规定。 1989年8月26日颁布的《云南省严禁毒品的行政处罚条例》第三条规定"吸食毒品的,依照本条例处罚。

"第十一条规定"吸食毒品的,由当地公安派出所限期戒除;逾期不戒除的,由乡、镇人民政府、城镇街道办事处集中戒除。经集中戒除后又吸食的,送县、市戒毒所强制戒除。

强制戒除后又复吸的,由戒毒所回收再实行强制戒除。""城镇人口经限期或者集中戒除后又复吸的,可以实行劳动教养。

"从上述规定,至少可以推断出:

1、劳教戒毒是一种行政处罚。

2、劳教戒毒仅仅适用于城镇复吸人员。对于农村吸毒人员如何处理,没有涉及。

3、劳教戒毒是一种选择性处罚措施。只有在先对吸毒人员进行限期或集中戒除后,仍然吸毒的,才可以实行劳动教养。

199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关于禁毒的决定》,规定"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除依照前款规定处罚外,予以强制戒除,进行治疗、教育。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行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除。

"至此,劳教戒毒正式在全国性法规中得以确定下来。从中可以看出,戒毒是对吸毒、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实行劳动教养的主要目的。

之后,各省据此陆续出台禁毒条例,根据各省实际予以细化。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是,对于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人员,在《关于禁毒的决定》和其他一些省的禁毒条例中,劳教戒毒均为一种选择性处罚措施,其用语为"可以"实行劳教戒毒。

甚至1990年的《云南省严禁毒品的行政处罚条例》规定,"强制戒除后又复吸的,由戒毒所回收再实行强制戒除。"在这个时期,对于劳教戒毒的使用,还不太普及。

但随着禁毒形势的严峻,各地都加紧了对吸毒、注射毒品人员的控制,许多地方干脆将"可以"改为"一律",只要发现吸毒人员在强制戒毒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一律送劳动教养。如1991年5月27日颁布的《云南省禁毒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人经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行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除。

",但1993年10月30日颁布的《云南省强制戒毒所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经强制戒除毒瘾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实行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除。"该规定不再使用"可以"二字。

1997年《四川省戒毒管理办法》在第二十五条作了同样的处理,规定"吸毒人员已强制戒毒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对其实行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由劳教戒毒所强制戒除其毒瘾。"1997年5月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毒的通告》规定:"凡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者,必须于1997年6月10日前主动到当地公安机关登记并接受戒毒,逾期不登记的,一律收容强制戒毒,凡经戒毒后重新吸毒的,一经查获一律送劳动教养,继续戒除毒瘾。

"该《通告》不仅将收容戒毒的对象扩大了,而且戒毒后重新吸毒的,一律送劳动教养。2009年4月17日公布的《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戒毒工作的决定》第一条即明确规定,"凡在本省行政区域范围内非法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人员,一律依法予以强制戒除;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一律实行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除。

" 并且,这种做法得到了公安部和国务院的肯定。1996年5月30日公安部《关于贯彻执行<强制戒毒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要求,"强制戒毒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要依法送劳动教养。

"1999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吸毒》白皮书中,承认"对强制戒毒后又吸毒者,一律送司法部门管理的劳动教养所,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毒"。在实践中,对于强制戒毒后又复吸的,一律实行劳教戒毒。

劳教戒毒从"可以"到"一律"的变化,从中反应出我国对吸毒问题的态度变化,较以往更为强硬。 1999年12月司法部劳教局颁发《劳动教养戒毒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关于劳教戒毒的部门规章。

2009年8月1日司法部《劳动教养戒毒工作规定》正式施行。

二、强制性戒毒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毒品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不安定的主要因素,毒品,不仅严重毒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加剧了社会矛盾,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的犯罪。在这种形势下,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在禁毒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强制性戒毒后的高复吸率、高犯罪率以及因强制戒毒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不能不使我们对现行强制性戒毒制度进行反思。

(一)劳教戒毒作为一种行政处罚来剥夺吸毒人员的人身自由,缺乏充足的法律依据 我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我国《立法法》第八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五)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第九条规定:"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

" 《行政处罚法》第九条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第十条规定"行政法规可以设立除限制人身自由之外的行政处罚。

"这些规定明确表明剥夺人身自由的处罚只能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的法律予以规定。由于现行劳动教养制度本身与《立法法》、《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有抵触而缺乏足够的合法性,以劳动教养为依托的劳教戒毒作为一种行政处罚,实质上完全限制和剥夺了吸毒成瘾人员的人身自由,期限长达1-4年,显然也缺乏充足的合法性根基。

(二)作为一种行政处罚,劳教戒毒的惩罚性对吸毒人员未必适当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的性质是一种行政处罚,因此劳教戒毒也应属于行政处罚。这种处罚性,用于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上,值得商榷。

这是因为行政处罚追究的是行为人主观罪错,单纯的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人危害的是吸毒者自身的健康,并无加害社会的目的与动机。从这个角度讲,仅仅因吸食、注射毒品成瘾而处以劳教,是不适当的。

此外,劳教戒毒的行政处罚性质不符合戒毒工作的目的。《劳动教养戒毒工作规定》适用人员之一是"因吸食、注射毒品被决定劳动教养的人员",由于这些人员并无其他罪错,因此,对他们而言,劳教戒毒应定位于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而非处罚。

毒瘾是否戒断应当成为衡量劳教戒毒工作成效的关键。如果仅仅着重于对戒毒劳教人员科以严厉的惩罚,而不是戒断毒瘾,那么,一俟劳教期满,吸毒人员解教以后又复吸,劳教戒毒的目的必然落空。

(三)作为一种剥夺吸毒人员的人身自由的措施,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决定的作出均缺乏必要和正当的司法程序 首先,缺乏中立机构对吸毒人员及其成瘾性作出认定。《强制戒毒办法》第5条规定,对需要送入强制戒毒所的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实行强制戒毒,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

而公安机关又是决定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的机构。 其次,缺乏客观的认定方法和统一的认定标准。

《强制戒毒办法》第5条规定,对需要送入强制戒毒所的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实行强制戒毒,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依据《公安部关于对吸食、注射毒品人员成瘾标准界定的批复》,"有证据证明其吸毒,且查获时尿样毒品检测为阳性的,认定为成瘾;对曾经吸过毒,但有证据证明其没有继续吸毒,且查获时尿样毒品检测为阴性的,不认定为成瘾。

对尿样毒品检测呈阳性,但吸毒证据不足的,应进行尿样复检和进一步调查取证,有条件的可作药品(纳屈酮)催瘾医学试验,然后作出确认。"目前,公安机关判断一个人是否吸毒成瘾主要是依据吸毒现场及一次性尿检片的结论。

但由于一次性尿检片的选择性差,很多药物、食物均会产生干扰,一次性尿检片阳性的结论只具有初检、筛选的价值,只有实验室的鉴定结论才具备证据价值。所以,根据一次性尿检片的鉴定结论来决定是否对一个人实施强制戒毒,是非常草率的,在实际工作中,错误定性的案件时有发生。

例如,2000年3月,胡某、吴某夫妻二人去探望同学张某某(吸毒人员)时,遇安徽省某县公安局统一行动抓捕吸毒人员。因怀疑胡、吴二人吸毒,即将二人传唤至派出所,并进行了尿液检测。

仅凭两人尿液中含吗啡成份即认定其吸毒,并作出了强制戒毒三个月的决定,并实际执行。之后,胡、吴将该公安局告上法院。

法院在审理后认为,被告仅凭尿液检测报告单即对两原告进行强制戒毒,属于主要证据不足。判决撤销原强制戒毒决定,并赔偿原告损失,向原告赔礼道歉,恢复名誉。

要认定是否吸毒成瘾,必须确定毒品的种类,然后根据个人对毒品的反映,作出判断。从登记处在册吸毒人员吸食的毒品种类看,海洛因依然是国内毒品消费的主要毒品,国内吸食海洛因人员已占到吸毒人员总数的87。

6%,但值得注意是的,近年国内吸食新型毒品和精神、麻醉药物的人员比例正在迅速的上升。目前比较突出的是关于摇头丸中仅含氯胺酮成分的案件如何适用法律的问题。

公安部2009年《关于对吸食苯丙胺类毒品违法人员处理意见的通知》将吸食苯丙胺类毒品成瘾概括为"已经出现卫生部、国家药品管理监督局《苯丙胺类兴奋剂及相关障碍的诊断治疗指导原则》认定的不能自制地持续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逐渐形成对苯丙胺类毒品的耐受性、用量不断增加,停药或骤减用量后出现戒断症状"。在一些案件中,有的摇头丸仅含有氯胺酮的成分。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在2001年发布《关于氯胺酮管理问题的通知》、2009年《关于加强氯胺酮制剂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将氯胺酮制剂定为第二类精神药品。但除此之外,它的毒性、成瘾性如何,未有明确规定。

吸食摇头丸停药或骤减用量后出现的戒断症状一般并不明显。有的摇头丸成分构成复杂,以何种成分来确定其是否是毒品,归类不清对于这些吸毒人员越来越常用的毒品,目前实践中所采用的办法已经不能完全科学正确地辨别其是否成瘾,对判定是否吸毒成瘾缺乏客观的认定办法和统一的认定标准。

第三,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作为可以较长时间剥夺吸毒者人身自由的严厉措施,未经任何司法程序,仅由公安机关一家即可作出决定,显然是不适当的。此外,在执行环节,由于缺乏必要的司法监督,侵害戒毒人员合法权利的现象屡有发生。

如打骂、体罚、侮辱戒毒人员,向戒毒人员及其家属索取、收受财物等等。2009年12月23日凌晨1时许东北人韩某被送进海口市强制戒毒所仓房戒毒,结果被与他同仓的另外7名男子围殴致死。

在甘肃白银市,强制戒毒人员马某被戒毒所民警唐某殴打致死。2001年9月至2009年3月,广州长洲戒毒所为创收,以职务行为把数十名戒毒女卖给"鸡头"**,情节之恶劣令人震惊。

这些侵害戒毒人员人身权利的现象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从做出强制戒毒决定到执行,均缺乏必要的和正当的司法程序制约。

(四)一些强制性戒毒场所管理混乱 首先,指导原则失衡。以劳教戒毒为例,按照规定,劳教戒毒是在劳动教养中戒除毒瘾,它不仅具有劳动教养的特征,还应包括强制戒毒的内容。

依据2009年司法部《劳动教养戒毒工作规定》,劳教戒毒包括对吸毒人员的"管理、治疗和教育工作"。但在实践中,往往侧重对劳教戒毒人员的罪错惩罚。

劳教戒毒工作应该强化戒毒功能,弱化其处罚性。此外,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存在已久,劳动教养的工作方针、管理模式、教育方法、劳动形式等都是针对原有对象而构建的。

而戒毒劳动教养不过是近十年的事,对象是一个新的类型,其违法原因、思想表现、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及个性特征与原有的劳教对象有很大的差别。原有的管理教育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劳教戒毒的需求。

尽管2009年司法部颁布了《劳动教养戒毒工作规定》,就劳教戒毒的管理、治疗、教育等方面作了专门规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该规定对原有的制度并未有根本改变,总体来说,仍难以适应目前劳教戒毒工作的需要。 其次,硬件设施不到位。

由于吸毒人员日益增加,对戒毒场所的需求日益加大。以广州为例,近5年来,广州市戒毒劳教收容量以平均每年17%速度递增。

[12]由于经济条件所限,一些地区戒毒所仓促上马,条件简陋。尽管司法部关于《劳教戒毒工作管理细则》要求对戒毒劳教人员实行分类收容的规定,但在一些地方,戒毒劳教场所超容,甚至将戒毒所与看守所、拘留所等合设在一起。

非戒毒劳教所收容戒毒人员,难以做到戒毒的专项治疗与教育矫正,戒毒效果得不到保障,戒毒劳教人员与非戒毒劳教人员混合收容,容易造成不同类型劳教人员的恶习和疾病交叉感染,不利于教育挽救。一些戒毒所由于不具备必有的医疗设施、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没有形成一整套科学的戒毒管理体制,使戒毒流于形式,直接导致戒毒人员自残、自伤、逃跑等的发生。

不良戒毒方法使吸毒者对强制戒毒产生恐惧、抗拒心理,更难戒毒。 再次,因收费产生的问题。

首先,对于强制戒毒,各地收费不一。如贵州省各地州市级公安强制戒毒所强制戒毒人员生活治疗费[13]标准为每人每期(三个月至六个月)3400元,县级(含县级)以下为每人每期3000元。

期满后,延长戒毒期限的,不得再收费。[14]而深圳市戒毒所规定强制戒毒的生活医疗费为5240元,强制戒毒期为90天,超期每天加收40元。

[15]由此可见两地收费差距之大。其次,许多吸毒人员无力承担强制戒毒所需费用,直接导致戒毒方法的不同。

目前常用的戒毒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自然戒断法,二是药物戒断法,三是非药物戒断法。[16]一些地方对于没有交费的吸毒人员采用自然戒断法,完全不用戒毒药品,强制中断吸毒者的毒品供给,仅提供饮食和一般性照顾,使其症状自然消退而达到脱毒目的。

由于这种方法比较痛苦,它对于吸毒时间不长、用量不大、毒瘾不严重和有坚强毅力的戒毒者是可行的,对于那些体质不强、毒瘾严重的戒毒者则有可能出现危及生命或发生自残、自杀的情况,因而不宜采用。而在被强制戒毒的吸毒者中,都是吸毒成瘾的,对他们采用自然戒断法,无疑是不合适的。

但在实践中,因未交费而被适用自然戒断法的情况相当普遍,甚至于对于已经交费的强制戒毒人员也不排除有这种情况,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贵州省不得不为此强调对于被强制戒毒的吸毒人员"足额交费的必须给予药戒"[17]。第三是一些戒毒所规定,必须交费后才能接受探视,如深圳市戒毒所在其"办理戒毒须知"中明确规定,强制戒毒人员在交清费用后接受探访。

[18]这与公安部《强制戒毒所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强制戒毒所允许戒毒人员亲属或者其所在单位的有关人员探访"是不相符的。一些被强制戒毒的人员因无力交费长期无法得到家人探视,对其心理影响较大,不利于戒毒。

第四,人员管理混乱。一方面,对吸毒人员管理不严。

有的吸毒者因管理不严,与他人交流吸毒心得,反而在戒毒所学会了别的吸毒方式。未成年吸毒人员与成年吸毒人员的混合关押,不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再有,尽管公安部在2009年《关于对吸食苯丙胺类毒品违法人员处理意见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强制戒毒期间,应将吸食苯丙胺类毒品人员与吸食阿片类毒品人员严格分区管理",对症治疗。

但是实践中仍然存在吸食苯丙胺类毒品人员与吸食阿片类毒品人员混合关押的情况。另一方面,对工作人员管理不严。

出现私下违反规定为戒毒人员提供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甚至私放戒毒人员的情况。

(五)强制性戒毒与戒毒人员回归社会训练及保障的脱节 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缺少防止复吸的后续制约机制和帮教手段。强制性戒毒将吸毒者与社会隔绝,通过卡断毒源,切断吸毒人员之间的联系,同时施以治疗,从而达到戒断毒瘾的目的。

但是,如前所述,摆脱毒瘾包括生理脱毒和心理脱毒两个阶段,相对于心理脱毒,吸毒者生理脱毒容易,但吸毒者在心理上摆脱对毒品的依赖则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当戒毒者离开封闭的戒毒环境,重新回到充满诱惑的自由世界,面对相对困难的处境和外界的诱惑,如何使他们坚定意志,巩固戒毒成果,目前仅有一些抽象的原则规定,并无法律上的具体措施予以保障。

如《劳动教养戒毒工作规定》规定了戒毒的三阶段,在急性脱毒期、康复期后,规定了第三阶段巩固期,对身体已经康复的戒毒劳动教养人员进行心理矫治,进行道德、法制、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和参加习艺性劳动,控制其因精神依赖产生的复吸欲望。尽管这一规定有助于戒毒者在心理上降低对毒品的依赖,但是,这一巩固期时间仅至期满解教,并不涉及戒毒者重新步入社会的巩固,而后一阶段才是真正考验戒毒者的关键时期。

强制戒毒则几乎完全不涉及心理脱瘾,但对于戒毒人员出所后的跟踪回访有原则性规定。《强制戒毒所管理办法》规定,"对于戒毒期满出所的戒毒人员,强制戒毒所应当通报其常住户口所在地或暂住地公安派出所,并定期进行跟踪调查和回访,配合戒毒人员及其家属、所在单位或者居(村)民委员会、常住户口所在地或者暂住地派出所落实帮教措施,巩固戒毒效果。

"但除此之外,并无具体保障措施。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始注意对戒毒出所人员的社会帮教工作,如贵州省成立了4551个帮教小组,对4550名吸毒人员实施重点帮教。

湖北制定了《吸毒人员跟踪帮教责任制(试行)》,明确了社区基层组织、家庭、单位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的帮教职责。[19]但是,这些措施基本属于提倡性质,并无法律约束力。

事实证明,作用有限。相反,现有的一些规定和实际情况对于戒毒人员重返社会、防止复吸是十分不利的。

例如,戒毒人员重返社会的一个重要保障是工作问题,有一份适合的工作对于树立他们的信心,充实他们的生活是极为重要的。但现有的一些规定则与之相矛盾。

1995年的《强制戒毒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戒毒人员解除强制戒毒后,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不受歧视。"而事实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升学、就业形势日益紧张,学校、企业在招生、招工上面的自主权日益扩大,很难想象一个学校、企业会放弃健康的求学者、求职者,而选择有吸毒历史的人员。

因此,在这种形势下,戒毒人员的工作问题是巩固戒毒成果、实现自我价值、重新融入社会的关键。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1998年1月1日劳动部在对江西省劳动厅《关于对强制戒毒的职工能否除名请示的复函》中规定,"对被公安机关抓获、实行强制戒毒的职工进行处理,应当按照劳动部办公厅劳办发[1996]238号文件精神办理。

"而劳发办[1996]238号文件规定为"由用人单位按照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办理",该《复函》规定,"对于企业没有规章制度规定和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可以比照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职工被公安机关"收容教育"企业能否与之解除劳动合同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6]209号)进行处理。"而这一复函明确规定:"企业职工因**、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被公安机关执行收容教育的,企业可以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解除与该职工的劳动合同。

"至此,可以得出结论,对于因吸毒而被强制性戒毒的职工,企业完全有权与之解除劳动合同。从企业的角度而言,这无可厚非。

然而,国家如何确保这些戒毒人员有事可做,能够自立自强,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六)对于不宜收入强制戒毒所的吸毒成瘾人员缺乏治理办法 《强制戒毒办法》和《强制戒毒所管理办法》均规定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不宜收入强制戒毒所,而是限期在强制戒毒所外戒毒:

1、患有急性传染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的;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婴儿的;

3、其他不适宜在强制戒毒所戒毒的。由于劳教戒毒是以强制戒毒为前提的,因此,这些情形也适用于劳教戒毒。

这一点在《劳动教养戒毒工作规定》有明确规定。对于具有上述情形的吸毒成瘾人员,由公安机关向本人和家属发出戒毒通知书,并由其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负责监督、管理。

但是,如何监督、管理,如何确保这些吸毒成瘾人员戒除毒瘾,并没有具有操作性的方法和措施,因此实践中这种监督和管理往往流于形式,收效不大。目前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身患爱滋病的吸毒人员的戒毒问题,由于这些人员被排除在强制戒毒措施之外,这些人员基本上散失在社会上,缺乏监管。

此外,对于那些吸毒成瘾的罪犯,如何在监狱进行劳动改造的同时予以戒毒,没有明确规定。公安部在公复字[2000]6号《关于未经公安机关决定强制戒毒人员刑満释放后又有吸毒行为可否实行劳动教养问题的批复》中规定,"对于被判刑前已吸毒成瘾但未经公安机关决定强制戒毒的人员,在被判刑前或服刑期间,公安机关或监狱未对其采取戒毒措施或者采取戒毒措施不满三个月,不应视为经过强制戒毒;公安机关或者监狱对其采取戒毒措施超过三个月,使其戒除毒瘾的,应视为经过强制戒毒,刑满释放后又复吸的,可以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实行劳动教养。

"但这一批复并没有解决吸毒成瘾的罪犯在服刑期间如何戒毒的问题。

三、对我国部分地区强制戒毒模式改革的分析与思考 吸毒成瘾者是毒品的最大消费者。毒品犯罪活动把越来越多的推入吸毒的泥潭不能自拔,瘾君子队伍的扩大和毒品消费市场的膨胀,反过来又刺激着种毒、制毒、贩毒活动更趋猖獗。

因此,对毒品犯罪实行综合治理,必须禁种、禁贩、禁吸三管齐下。对吸毒成隐者予以强制戒除和治疗、教育,无疑是有效控制毒品犯罪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措施。

但是,复吸率高、强制戒毒机构经费不足,是长期困扰我国强制戒毒工作的两个突出问题。国家禁毒委于2009年10月27日到11月3日组织了一个专家考察团对云南省的"外转内"戒毒康复工作进行了考察,笔者作为考察团的成员之一,先后对昆明市强制戒毒所、晋宁县强制戒毒所、曲靖市麒麟区强制戒毒所、陆良县强制戒毒所、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中美戴托普戒毒康复中心等进行了实地考察。

分别听取了当地公安局领导对本地禁吸戒毒情况的汇报和强制戒毒所领导的工作汇报,并与各强制戒毒所的公安干警、戒毒人员、戒毒人员家属、社区民警、民间戒毒机构工作人员等数十人进行了面谈。 所谓"外转内"改革,是指禁吸戒毒的收戒方式由"外循环"变为'内循环',努力实现社会面上基本无失控吸毒人员的目标,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毒品违法犯罪案件。

云南等地的强制戒毒所实行"外转内"戒毒模式,为解决上述难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积极探索,但也伴随产生了一些令人关注和值得深入研究的新问题。

(一)"外转内"戒毒模式的有利之处

1、复吸率有所下降,戒毒巩固期相对延长。 "外转内"戒毒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尽可能将吸毒者全员收戒,实行为期一年的强制戒毒和康复劳动。

由于戒毒期和受戒毒者与社会的隔离期普遍延长,同时也由于漂在社会上的吸毒人群减少,抑制了诱发复吸的吸毒"亚社会"环境的形成和影响,使戒毒效果的巩固期相对延长,戒毒者重返社会后的复吸率有所下降。新生的吸毒人员也相应减少。

根据当地公安机关的统计数据,陆良县经过"内循环"方式戒毒后,复吸率从2000年的69.7%下降到2009年的42.9%,复吸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晋宁县的戒断巩固率从2009年以前的不足5%提升到2009年的20%。

曲靖市2001年至2009年共有新生吸毒人员680人,在实现全员收戒后,2009年1月至9月,共发现新生吸毒人员146人。大理市自实施了戒毒工作"外转内"后,戒断巩固率提高到12.14%。

新生吸毒人员也大幅度下降,2009年仅发现3人,2009年底还未发现有新生吸毒人员。

2、刑事发案率下降,社会治安有所好转。 吸毒成隐是诱发一些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重要因素。

许多违法犯罪乃吸毒者所为。在实行"外转内"戒毒模式的地方,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地近年来的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社会治安有所好转。

例如,曲靖市至2009年11月有3237名吸毒人员,该年1月至10月共发生各类刑事案件12484件,抓获犯罪嫌疑人7294人,其中吸毒人员涉嫌犯罪1983人,占犯罪总人数的27%;而2009年1月至10月共发生各类刑事案件16623件,抓获犯罪嫌疑人5608人,其中吸毒人员涉嫌犯罪2687人,占全市刑事犯罪总人数的47.9%。晋宁县2001年1~12月份共发生刑事案件1541件,治安案件2700件,2009年1~12月份仅发生刑事案件1472件,同比下降4.75%,治安案件2033件,同比下降24.7%。

其中抢劫和抢夺案件下降幅度最大,为51.85%。2009年1月至10月,大理市共立刑事案件1891起,其中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盗窃、抢劫和抢夺立案1549起,与上年同期相比,刑事案件立案下降12.5%,侵财案件下降17.2%。

这显然与"全员收戒"造成的社会上吸毒人群的减少有关。

3、减少了毒品市场需求,有助于遏制毒品供应源。 尽量将吸毒者收戒于强制戒毒所,使他们不能再自由地购买毒品,从而客观上减少了毒品市场的消费需求。

市场的萎缩反过来对毒品供应的动力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显示了"三禁"齐抓的综合效果。

4、戒毒者的劳动效益,弥补了强制戒毒所的经费不足,提高了收戒能力。 在"外转内"戒毒模式中,戒毒者通常要参加6个月至一年的"康复劳动",除免交伙食费外,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劳动报酬。

这些劳动产生的经济效益极大地弥补了强制戒毒所财政拨付经费的不足,明显提高了收戒能力。例如,昆明市强制戒毒所通过戒毒劳动康复基地的建设,目前已能够达到年出栏活猪650头,每年可供应肉食70吨;年产鱼16吨;生产白菜、萝卜、西红柿、辣椒和莲花白等蔬菜720吨;年总收入为100万元。

晋宁县强制戒毒所的农场开始初具规模,现已收获烤烟8吨、小西瓜10吨、蔬菜和玉米80吨,创收16万余元。陆良县强制戒毒所的劳动康复基地年平均完成产值120万元,利润20万元,人均创造的价值近4000元。

大理市强制戒毒所的锅盖山基地每年创造利润2万余元,海东采石场自2009年开展劳动康复工作以来,共创造利润36万余元。强制戒毒也能带来高利润,这是实行"外转内"戒毒模式改革的主要的经济动因。

(二)"外转内"戒毒模式的主要问题

1、"全员收戒"一年的法律依据不足。 国务院颁布的《强制戒毒办法》中规定:本办法所称强制戒毒,是指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行政措施对其强制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使其戒除毒瘾。

强制戒毒期限为3个月至6个月,自入所之日起计算。对强制戒毒期满仍未戒除毒瘾的戒毒人员,强制戒毒所可以提出意见,报原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批准,延长强制戒毒期限;但是,实际执行的强制戒毒期限连续计算不超过1年。

"外转内"戒毒模式采取"全员收戒"一年的做法显然与上述规定不相符。首先,强制戒毒只适用于吸毒成瘾人员,对于偶尔吸毒尚未成瘾的人员不得实行强制戒毒。

而"全员收戒"则包括收戒未成瘾的吸毒人员。其次,只有"对强制戒毒期满仍未戒除毒瘾的戒毒人员",才可以依法延长强制戒毒期限连续计算不超过1年。

而实际情况却是不论是否已经戒除毒瘾,戒毒人员基本上都要在强制戒毒所呆上1年,从事强制劳动。第三,复吸强制收戒与劳教收戒规定的冲突。

依照有关规定,强制戒毒后又复吸的,一般应予以劳动教养,在劳教中戒除毒瘾。"外转内"戒毒模式将复吸者尽量收戒于强制戒毒所,显然与劳教收戒的规定有冲突。

2、"劳动康复"中的强制劳动的强度把握与劳动安全保护制度欠缺。 戒毒人员的身体多数虚弱,其"劳动"应以有利"康复"为目的。

但是,有些强制戒毒所的康复劳动时间较长,强度较大。特别是有的戒毒人员在采石场劳动,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有一定危险性。

目前强制戒毒所普遍尚未建立戒毒人员的劳动安全保护制度和保险制度。

3、少年吸毒者的强制收戒与管理方式问题。 收戒于强制戒毒所的未成年吸毒者在管理和劳动、教育等方面如何与成年吸毒者区别对待,似乎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混押、混编劳动的情况比较普遍。笔者在某强制戒毒所劳动车间碰到一位刚入所的16岁少女,交谈中得知她是在和朋友初次尝试毒品时被抓获送进强制戒毒所,由于尚未成瘾,无须戒毒,因此第二天就分配到车间与成年吸毒者一起劳动。

她显然还没有适应戒毒所的环境,那双充满惊恐和慌乱的泪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改进禁吸戒毒工作的若干建议

(一)通过适当立法,将强制戒毒工作纳入法治轨道 如前所述,我国在禁毒方面的法规零散,现有的规定缺乏对戒毒的系统全面的规定,尤其是涉及到限制人身自由的部分。因此,有必要由全国人大制定一部统一的法律,对于有关禁毒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定。

对此,可以考虑有以下方式:

1、制定一部统一的禁毒法,其中专章规定戒毒的内容,应当包括自愿戒毒、强制戒毒。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制定这一法律似乎正是时机,因为国家禁毒办为进一步明确本届政府任期内禁毒工作的奋斗目标和措施,不仅起草了《2004-2009年禁毒工作规划》,而且国家禁毒办就《禁毒法》立项工作与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进行了沟通,并起草了《禁毒法》草案提纲。

但从其内容上看,禁毒法草案主要是明确禁毒工作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似乎与规定戒毒制度的专项法律有一段距离。

2、戒毒法律制度应包括自愿戒毒、强制戒毒的内容。涉及到强制性戒毒的具体设想:

(1)将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合而为一,强制性戒毒仅适用于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人员。

(2)在立法中淡化劳教戒毒的处罚色彩,突出强制戒毒措施的功能,将劳教戒毒改革成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强制戒毒措施。

3、戒毒法律制度应对强制戒毒的宗旨和目的;强制戒毒的基本原则;强制戒毒的对象范围;强制戒毒的条件和期限;强制戒毒的司法程序;强制戒毒的执行场所;强制戒毒的管理方式;被强制戒毒人员的回归社会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4、将强制戒毒与劳动教养、收容教养、收容教育制度一起,作为我国保安处分立法(或称"违法行为矫治法")规范的内容。

(二)较长时间地剥夺吸毒人员的人身自由,应通过正当司法程序决定。 对吸毒成瘾者进行强制戒毒,必然涉及较长时间地剥夺被戒毒人员的人身自由问题,根据立法法、行政处罚法以及我国签署的有关国际人权公约的要求,应当通过国家法律规定的正当司法程序,做出裁定。

可以考虑在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设立"治安法庭",审理包括强制戒毒案件在内的尚未构成犯罪的严重治安违法案件。治安法庭一律适用简易程序开庭审理治安部门提请审理的治安案件。

允许被审人自行辩护和聘请律师辩护,允许上诉,二审终审。

(三)强制戒毒所对收戒对象的管理方式,应区别于监狱对罪犯的管理方式。 强制戒毒所收戒的对象是吸毒成瘾者,而非罪犯。

一般而言,没有犯罪行为的吸毒人员,尤其是经过强戒治疗阶段,生理脱毒的人员的人身危险性比罪犯的人身危险性要小得多。强制戒毒措施的根本目的是戒除毒瘾,而不是对吸毒人员的惩罚。

这是强制戒毒措施与作为惩罚手段的刑罚的重要区别。因此,强制戒毒所对收戒对象的管理方式,应区别于监狱对罪犯的管理方式。

前者应以有利于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和身心康复为原则,在戒毒的不同阶段,人身自由的限制程度也应有所不同。戒毒所应当改革单一的监狱式的监管理念与管理模式,逐步探索实行必要封闭与适度开放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尤其在强制戒毒后期,有组织有计划地让戒毒人员适度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增加他们与亲友和社会接触的机会,既有利于戒毒人员身心的康复,也有利于他们将来顺利地回归社会。

(四)应鼓励自愿戒毒,扶持和指导民办戒毒,发展医院戒毒。 目前我国的禁吸戒毒工作几乎完全是由政府包下来,社区、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参与的空间非常有限。

而大一统的、几乎是唯一的强制戒毒模式是不可能完全有效地帮助形形色色的吸毒者的。因此,国家应鼓励自愿戒毒,扶持和指导民办戒毒,发展医院戒毒。

对于已经采取自愿戒毒措施的,不要再强行收容于强制戒毒所。政府要留给社区、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更大的工作空间,发展更多有效的和多元化的戒毒模式。

这些模式包括:以社区为基础的预防、治疗、康复、善后照顾和重返社会;居住形式的治疗社区;门诊治疗;住院治疗;宗教机构戒毒;美沙酮维持治疗等。如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中美戴托普戒毒康复中心在自愿戒毒中总结出来的行为矫正和心理治疗方法,有利于弥补强制戒毒所缺乏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技术的现状。

[20] 多部门和多机构的参与可以降低政府的投入,减少强制措施的负面效应,增强政府工作与社会力量的互补性。比如:在一些欧美国家和我国的香港地区,政府可以拨款给一些民间组织或非政府组织去收治吸毒人员,也可以通过法令的形式让吸毒者选择是进强制戒毒机构还是去自愿戒毒机构戒毒。

政府也会鼓励和支持这些组织去做降低吸毒危害的工作,如美沙酮维持治疗、针具交换、针具的社会营销等。 2009年中国禁毒报告 2000年《中国的禁毒》白皮书。

1995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强制戒毒办法》。 2000年《中国的禁毒》白皮书指出,“中国从国情出发,以强制戒毒为主体,采取多种办法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

” 1991年国务院《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指出:“劳动教养不是刑事处罚,而是行政处罚。” 参见朱彬玲:《论我国戒毒体制的弊端与重构》,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6期。

《大河报》2001年2月14日第15版。 2002中国禁毒报告。

2009年7月5日南国都市报 详见《兰州晨报》网址:http://www.gansudaily.com.cn 2009年05月12日 中国青年报[12] 见大洋网2009年3月29日新闻“广州吸毒人数超5万,戒毒所建设迫切”。网址:http://www.dayoo.com[13] 生活治疗费包括伙食费、生活用品费、学习资料费、监护康复费、水电燃料费、卫生消毒费、检查检测费、护理费、治疗药品费、辅助药品材料费等。

参见2009年6月17日《贵阳晚报》[14] 参见2009年6月17日《贵阳晚报》[15] 详见深圳市戒毒所网站。网址:htt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论司法公正与我国司法体制的改革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作者认为,我国现行的司法体制不利于司法公正,因此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和法治原则的要求对司法体制进行改革,在我国宪法的框架范围内从司法机关领导体制、经费管理体制以及法院内部机制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实践,并在改......
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18
随着以加强人权保障为重要内容的刑法、刑事诉讼法修订工作的顺利完成,以及我国政府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外法学界关注已久的劳动教养制度再次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热点。认真考察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仔细分析......
我国司法改革的目标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逐步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司法改革开始逐渐萌芽,党的十五大确立了&ldquo;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rdquo;的治国方略,我国法治现代化的模型初显,司法改革也于是乎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学界为此展开热烈的讨......
破产免责制度沿革论(5)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01
在我国,起源于英美日的信用卡系统正在普及之中,各种信用卡的发行数急速增加。目前在市场流通的信用卡有长城信用卡、牡丹信用卡、金穗信用卡、万事达信用卡、维隆信用卡等数十种,信用卡破产的高潮也许很快就会到来。对个人破产的处理也......
论司法公正与我国司法体制的改革(2)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第二,司法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要求。宪法确认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强调依法治国,法治原则成为包括司法机关在内的一切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原则,根据法治原则,为保障司法机关职能独立,必须要对司法体制进行改革,促使其由计划经济时......
破产免责制度沿革论(2)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二、英国的破产免责制度 1542-1543年间通过的英国最初的破产法把重点放到了对债权人的救济和对债务人的处罚上,债务人的免责没有被考虑在内,破产被看成是一种犯罪,对破产者规定须用监禁、驱逐等刑罚予以处理。该破产法在1571年作了......
中国加入WTO及其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7-21
[摘要]通过分析WTO有关协议和比较中国有关法律,从总体上讲,虽然中国司法审查制度在立法和受案范围等方面还有待完善,但是在司法审查的主体、对象和程序以及司法审查的独立性等方面与WTO的要求是一致的。在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问题上,应......
破产免责制度沿革论(3)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12
1867年的破产法虽然由于债权人的强烈反对在1878年被废止了,但是慷慨免责的立法建议却一直在律师界、议会和商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讨论。结果,1898年青年律师托利(Torrey)的法案被议会采纳,成了1898年的破产法草案。[27] 1898年的破产法......
浅谈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8
【论文关键词】司法鉴定;制度;完善 【论文摘要】司法鉴定制度已经成为当代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影响着司法鉴定功能的发挥。本文简单论述了司法鉴定改革的重要性......
我国现行戒毒体系的反思与重构(2)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2、反思之二&mdash;&mdash;自愿戒毒的合理性在实践中,自愿戒毒也是弊端迭出,这使人又不得不怀疑其存在的合理性。(1)自愿戒毒往往成为吸毒者规避法律惩处的借口。笔者在戒毒所工作期间,有些吸毒人员就曾向笔者坦言:当禁毒斗争的&ldquo;风声较紧&rdquo;时......
中国司法改革的逻辑悖论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在中国,已经连续几年出现各级人民法院的年度工作报告,仅能在人大以微弱多数票勉强通过的尴尬场面。这并非一个孤立的事件,它表明社会民众对司法腐败的不满情绪已经从个案体验的私人场域,通过媒体曝光等途径扩散到公共场域,并且传输到......
引入判例法 促进司法改革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关键词: 判例法/中国法制/司法改革 内容提要: 中国近年来对判例的研究逐步深入。本文认为中国有必要认识清楚判例法在普通法国家的生成基础,并引进判例法制度。引进该制度对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对法官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判决的......
陪审制度纵横论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2
陪审制度是我国法学界研究较少的问题之一。然而,陪审制度在司法系统中的运转机制和存在价值以及我国陪审制度的改革思路,都是很值得人们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一、西方陪审制度的沿革(一)古希腊和古罗马:西方陪审制度的芽床古希腊和古罗......
浅论基层人民法院司法制度改革(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8
基层人民法院由县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法院,自治县人民法院,市辖区人民法院组成。负责审判刑事、民事和行政的第一审案件。 基层法院建设与改善,对人民法院的整体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层法院的工作人员占全国法院系统人员的绝大多......
强制侦查的司法审查制度建构(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12
【论文关键词】强制侦查 司法审查 司法救济 论文论文摘要:强制侦查是打击犯罪的有力手段,但实施不当会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有必要建立司法审查制度以有效减少这种可能的侵害。司法审查制度的构建必须考虑其可行性,既要从审查......
人民陪审制度的理性之辨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人民陪审制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存在了九个世纪之久的文明制度,以司法民主的理想形式和自由保护神的形象,在讴歌和赞美中从英国传播至其他欧洲大陆国家,并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所效仿。我国自清末西学东渐之际,初次在立法上引进了陪审制,......
公司法的新修订及其影响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1
论 文 摘 要 2009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这次《公司法》修订,顺应国际趋势,尊重客观规律,敢于突破和创新,最为完整和彻底。新修订的《公司法》不仅实现了立法......
陪审制度纵横论 (9)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19
3.人民陪审员的选任问题。根据我国的陪审制度,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实际上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各级人民法院&ldquo;候选名单&rdquo;中人民陪审员的选任问题;其二是具体案件中人民陪审员的选任问题。前者可以称为陪审员的一般选任;后者可以称为陪审......
陪审制度纵横论 (5)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然后,法官用问卷的方式审查这些人是否具备担任本案陪审员的基本资格。问卷中的问题一般包括是否年满21岁,是否在本地居住,是否有重罪前科,是否懂English/&quot; class=kk&gt;英语,是否身体健康,以及与本案有关的一些具体问题。法官要根据候......
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6
关键词: 司法制度;审判制度;法官制度;改革 内容提要: 本文分三个部分,对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中国司法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作了介绍和讨论。中国司法制度的改革是为......
关于我国司法制度的现状及改革构想(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23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司法机关在司法改革方面作了大量探索和工作,取得了不少进展,有的还通过立法从法律上加以明确和规范。但有些还只能说是初步的、形式上的一些改进。但总体上说,目前司法制度的改......
**女的被害性及其合法权益保护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04
摘要 **女是危害性与被害性的同一体,但是人们往往只是看到**女的危害性而忽视其被害性。实践中,**女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我国一些城市中甚至出现了专门针对**女的犯罪。目前应该重视**女的被害性,加强对**......
陪审制度比较研究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03
现代陪审制度是国家司法机关吸收普通公民参加审判活动的重要制度,是现代司法民主和公民权利的保障制度。这个制度古老的雏形最初是发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经过2000年的生长,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法律传统、文化影响下,发生很大变化。现......
举证时限制度新解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16
内容提要:举证时限制度是举证责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就应当设立举证时限制度,以实现程序公正和提高诉讼效益。本文通过对举证时限制度基本含义和制度价值的探讨,提出了完善我国民事举证时......
日本土地登记制度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1
1. 日本登记制度的现状 ① 登记所 在日本,登记事务是由隶属于法务省之法务局主管,包括法务局所属派出机关,全日本各地计約有550个登记所存在。而由以法务局長为顶奌,统括登记官、登记官、登记专門职员等国家公务员接受申请人所提出......
人民法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14
论文关键词: 司法体制/法院管理制度 内容提要: 司法不公或司法腐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行法院管理体制存在的三个弊端:司法权地方化、法院内部管理行政化和法官的非职业化。司法体制的改革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整体设计,通过修改......
英国民事司法改革架构中的ADR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13
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意指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法,泛而言之,它是一切诉讼外纠纷解决方法的总称。当今世界,众多西方国家正在进行民事司法改革,这些改革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即ADR受到了普遍关注,并在不同程度上被纳入民事司......
试论我国司法改革中的越位问题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27
内容提要:目前,司法改革在我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这些改革大都采取由下至上的局部扩展方式,而不是由上至下的整体推进方式,在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些积极效果,但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本文主要对零口供、提前介入、不起诉听证、少......
法国的立法体制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05
宪法是一个国家立法体制得以建立的根本法律依据。宪法的稳定则是法律体制稳定存在和运作的前提。随着法国革命形势的起落、政体的变迁、政党的更迭,其宪法也在这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修改,直到1958年宪法的制定,才确立了现行的......
浅析澳门特区司法制度与其他地区司法制度的比较(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2
论文关键词:澳门特区 香港特区 内地 司法制度 比较 论文摘要:澳门特区与香港特区都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其司法机关均自成体系,但是两地在司法机关的范围、法院体系、审判原则、法官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澳门特区司法制度与......
**女的被害性及其合法权益保护(4)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22
4.妓女的受害经历,在决定处罚时应予酌情考虑。自愿**妓女与被迫**妓女,与因为受害而堕落的妓女,是有区别的。她们在主观恶性,再犯可能,社会危害性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但是目前司法机关在对她们进行处理时,很少考虑或并不考虑......
我国律师制度的发展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因采纳&ldquo;无讼&rdquo;和&ldquo;讼则凶&rdquo;的观念,因此使律师制度难以产生和发展。据学者考证,中国最早的律师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邓析子,此人因教人诉讼,并收取费用,被子产指责为&ldquo;不法先王、不事礼义,而好冶怪说&rdquo;(《荀子,非十......
阐述反腐败刑事司法制度改革论纲(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21
【论文关键词】反腐败 司法制度 改革 【论文摘要】反腐败刑事司法制度改革问题是近年倍受关注,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如何着手改革是问题的关键。当前我国已具备进行改革的三个因素:即腐败的严重性、政治决策层的反腐败意愿和决心、司法制......
论民行检察改革的进与退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众所周知,现代世界各国的检察机关的职能在总体上仍以刑事诉讼为主,但是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与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其职能也越来越延伸到民事、行政诉讼领域。其突出的表现就是民事、行政公诉、参诉制度的建立。而在我国,检察机关在民事、......
现代科技与证据制度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22
一、概论一部人类文明史伴随着的是一部厚重的科技史,作为人类尊为万物之灵长之权杖的科技,决定了任何人类理性活动中深深的科技印迹。自从司法裁断这一纠纷处理的理性活动在文明史中神龙见首之后,证据体系就是其不可或缺的当然共生形态......
论司法独立[2]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21
论文摘要:内容论文摘要:建立法治的社会,实现依法治国的伟大目标。离不开司法机关的独立执法,所以建立法治的国家,司法独立是前提,因此加强司法独立方面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论文关键词:论文关键词:司法资源独立 司法独立对象......
国际反垄断法及其发展(4)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5
应该看到,反倾销和反补贴规则只涉及到反垄断法的很小的方面。垄断问题是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的问题,而不是商品的不同定价的问题。倾销和补贴是与GATT的非歧视待遇相抵触,因而被禁止,但垄断问题与非歧视待遇是二个不同的问题。因此,可......
国际反垄断法及其发展(2)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07
由于国际垄断具有跨国性,而国际反垄断法是国际法性质的,它的直接规范对象是国家,因此,它只能通过协调或改变国内法和国家行为,使各国国内法趋于统一、即各国立法机关有义务与国际法保持一致,而最终指向私人经济主体。 对于经济垄断与限......
国际反垄断法及其发展(3)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7-04
另外,反垄断法的不同并不总是阻碍竞争。确实,缺乏禁止私人垄断的反垄断法会阻碍贸易自由与竞争,但在制定了反垄断法的国家间,它们有保护竞争者的市场进入或保护消费者的功能,尽管存在目标、程度及原则的不同,但均可以调整阻碍市场的反竞争......
英国民事司法改革架构中的ADR(4)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19
实践表明,在新规则及其后续有关措施的推动下,晚近英国的ADR实践取得明显的进展。上述《初步评估》认为,新规则的实施使得英国诉讼文化中的对抗性有所降低,而合作性有所增强。比如,在使用快速程序审理的案件方面,统计结果表明,在新......
英国民事司法改革架构中的ADR(2)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随着诉讼费用高昂、诉讼迟延的问题日趋突出,寻求通过诉讼外方式解决纠纷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从法院角度看,1994年,商事法院首次发布了《诉讼实务告示》(Practice Note),要求律师提醒当事人考虑使用ADR,并且要求在所有案件中......
法国的立法体制(2)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12
1、公民权利和给予公民关于行使公共自由的基本保障,为了国防对公民在人身和财产上所设定的负担; 2、国籍、人的身份和能力、婚姻制度、继承与赠与; 3、关于重罪和轻罪的确定和对它们可以适用的刑罚,刑事诉讼程序,赦免,新的审......
试论我国司法改革中的越位问题(7)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如日本刑事诉讼法第193条规定了检察官对司法警察职员的指示、指挥权。 实践中,尽管有人常常抱怨检察机关监督不力,但这一问题只能从立法、执法上加以解决。 如河南、广州等地。 如黑龙江、江苏、上海、河南、福建、天津等地许多法院纷纷......
英国民事司法改革架构中的ADR(5)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注释: [英]欧文勋爵,:《向民事司法制度的弊端开战》(1997年12月3日在伦敦普通法和商法律师协会的演讲),蒋惠岭译,载《人民司法》1999年第1期。 See Lord Chancellor, Emerging Findings: An Early Evaluation of the Civil Just......
论女性犯罪原因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论文摘要:女性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微观社会环境的客观原因,又有其生理和心理等主观原因。多种主、客观原因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导致女性犯罪行为的发生。论文关键词: 女性犯罪 主体因素 客观因素女性犯罪......
法国的立法体制(5)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04
王晓民主编:《世界各国议会全书》,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第405页。 洪波著:《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2月版,第154页。 法国议会的立法范围包括:1.法律规定有关下列事项......
浅析清末司法制度之变革(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0
论文关键词:司法制度 变革 借鉴 论文摘要:清末司法制度的变革,是鸦片战争后,引进西方法律文化的成果之一。它主要吸收借鉴了德国、日本司法机构及审判制度的某些成功经验。这种变革,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开了我国近......
日本土地征收及损失补偿制度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10
本人所担当议题为「日本土地征收及损失补偿制度」,因「日本土地征收之公共性及其裁判统制」为市桥克哉教授所处理之议题,故本文只就日本土地征收制度进行简单介绍,即以日本土地征收相关损失补偿制度为中心,就日本损失补偿制度之有关问......
论行政复议机构设置的改革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 我国行政复议机构的设置目前存在着复议机构缺乏独立性,复议工作人员缺乏专业化,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关和充裕的经费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作为运转比较有效的英国行政裁判所制度对于我国的复议机构设置的改革与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
检察机关“初查制度”探究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初查制度,是检察机关制定的在自行侦查案件的立案前都必需进行初查,确认有犯罪事实后再立案的一种办案制度。初查,过去也称预查,是近十几年检察立案的必经程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司法实践中,为了确定管辖分工或举报材料的某些内容(......
《论以法治官》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07
一、依法治国的实质在以法治权、治官 一项政策、方针、口号的提出,在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往往可以立即得到一呼百应的效果。但是,要真正领会其含义,把握其精神实质,取得全党全体干部的共识,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认识与实践过程......
我国司法行政制度的改革
发布时间:2022-12-17
摘 要 司法行政制度是一项为国家法治建设以及司法活动提供服务与保障的法律制度,具有中国国情的司法行政制度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社区矫正作为司法行政改革制度中的一项改革举措,其发展历程印证着我国司法行......
现代科技与证据制度(4)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1
探究专家证言制度的设计,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种人证对科技事实最有效的还原&mdash;&mdash;将间接的与认知主体相距较远的科技事实,借助其他有权威认知能力的主体来披露,既可防止当事一方因与证据的近距离(由一方的科技优势而来,比如高科技致害产品方......
重新审视发回重审制度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15
在我国现行的三大诉讼法中关于二审的裁判方式上均设置了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制度,作为本着&ldquo;有错必纠&rdquo;原则、加强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监督的一项重要程序保障,不容否认发回重审制度在诉讼程序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这......
美国的立法体制(3)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22
3、设立军事学院和海军学院。引申自建立和保持陆军和海军的权力; 4、发电和出售剩余物资。引申自处置政府财产、管理商业和宣战等权力; 5、帮助和管理农业。引申自征税、提供公共福利和管理商业的权力。 (三)禁止联邦行使的......
美国的立法体制(6)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9-27
从利益的角度讲,如果突破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联邦(中央)和州(地方)有关权力划分的争论永远会存在,因为权力背后是利益和需要。即使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由于立法语言的模糊性、情势变更、现实需要等多种原因,也都可能引致立法权限......
废除陪审员制度之我见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陪审员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是诉讼制度,体现了我国的民主政治。但是,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它却无法适应审判实践的需要,显现出了诸多弊端。在此,笔者从现行陪审员制度的弊端入手,阐述了废除陪审员制度的理论依据以及现实意义......
立案先行调解制度探析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概要] 立案先行调解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呼唤声中出现的产物,也是法院体现司法为民爱民亲民的新举措。本文从立案先行调解所追求的目标为视角,全面分析了立案调解制度的价值所在,并从中外法院立案调解的架构比较中显现出我......
现代科技与证据制度(2)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4
这种相同的证明推演逻辑产生的证明&ldquo;不能&rdquo;,是直接否定了科技证明实践上的可行性,还是依旧演绎出我们上面阐述的科技真实的理论哪?先不论可行与否,看一下结果:采用科技方法获取的证据信息才在更广的程度上披露了未知(相较于其他的证......
论行政司法行为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13
一 行政司法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具体行政行为,它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按照准司法程序审理和裁处有关争议或纠纷,以影响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具有相应法律效力的行为。在我国行政司法行为主要是指行政复议行为、行政裁......
日本的立法体制(4)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日本宪法规定的所谓地方公共团体,&quot;是指在以国家领土的一部分为基础的区域内,以执行与本区域有关的公共事务为目的而存在,为了实现其目的,在国家法律范围内具有管理财产的能力以及对居民拥有课税及其他统治支配权的团体。&quot;[13]日本地方......
英国的立法体制(2)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9
英国议会享有立法权的体制,&quot;可能使人以为法律是由议会&#039;制定&#039;的。但是,这些表面现象都是欺骗。&quot;[vii]事实上,议会并不起草法案,对法案的修正权,也主要由政府行使。 (一)政府的立法提案权 英国政府在议会立法过程中起着较大......
瑞士的立法体制(3)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28
7、维护国内的和平与秩序; 8、联邦的军事事务; 9、审查各州要求它批准的法律和命令,监督各州受其监督的行政部门; 10、管理联邦的财政,草拟预算并提出决算; 11、监督联邦行政官员和其他公务员的职务活动。 据有关材......
美国的立法体制(4)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24
(一)立法建议权 美国宪法第2条第3款规定,&quot;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合众国的国情,并将他认为必要而适当的议案提请国会审议。&quot;总统根据宪法的此项规定,以向国会提交国情咨文、国家预算咨文、年度经济报告等形式,行使立法建议的权力。......
美国的立法体制(5)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11
根据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例确立的原则,授权立法成立的条件包括:1、国会对于授权事项须有授权的权力;2、国会须明确限定授权的范围--明确授权的主题,定明政策,确定授权立法的标准;3、国会应于偶发性事件的立法中规定其要决定的范围......
日本的立法体制(2)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10
日本《国会法》第56条第2款规定,议案再提议或提出后,议长将其委托给适当的委员会,经其审议后提交全体会议。而根据该条第3款的规定,在委员会上被决定为废案的议案,原则上不交付全体会议,这实质上确立了由委员会决定废除议案的制度。......
美国的立法体制(7)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07]曾广载:《西方国家宪法和政府》,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240-241页。 [08]王晓民主编:《国外议会研究文丛》第一辑,华夏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第80页。 [09]引自孙哲著:《左右未来:美国国会的制度创新和决策行为》......
英国的立法体制(3)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24
地方的立法职权 英国地方政府制度是1974年4月1日在全国改革后推行的,全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大地区组成[xiii]。在威尔士和英格兰设郡和区;区以下设教区或乡。苏格兰设大区和区;北爱尔兰只设区。在地方的每一个郡......
瑞士的立法体制(8)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22
此外,瑞士民主立法实行的&ldquo;双重多数&rdquo;制表现出相当保守的趋势:一项新的宪法修正案虽为人民的多数所接受,但因为多数小州的反对而不能生效。这实际上还是少数人在州的民主权力下反对多数人民主的成功。人民复决和人民倡议也有问题。一些......
加拿大的立法体制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05
加拿大原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的居住地。16世纪起沦为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后来又被法国割让给英国。1867年,英国通过《不列颠北美法案》,将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和诺瓦斯科舍合并为一个联邦,成为英国最早的自治领。1926年英国承认加拿......
瑞士的立法体制(6)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21
3、联邦议会与行政、司法的职权分工,是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权与制约体制的基本要求。从瑞士国家权力的横向层面来看,此种三权分立的体制通过对最容易侵害人民权益的公权力(政府权力)的规制,达到保障人民民主和人权的目的。特......
美国的立法体制(2)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2、通过决议和财政法案; 3、审议法案; 4、对州宪法提出修正案,等等。 州议会一般每年开常会一次,会期通常不超过2个月。有17个州是隔年开常会一次。在一些州,公民还享有创制权和复决权。征集一定数量的公民签名同意后,就可......
英国的立法体制(4)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02
根据董礼胜教授的相关资料及其研究,英国在工党政府1997年5月上台之前,长期以来基本上是不可能谈论中央和地方的权限划分。1997年工党执政后,首次明确划分了中央政府与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地区政府的权限;恢复大伦敦议会,赋予其......
瑞士的立法体制(9)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7-11
一些利益团体也常常利用人民复决的机制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维护某些利益,大的社团或者政党不仅在法案的咨询阶段而且还在公众讨论阶段发出威胁:若不考虑它们的要求,就要发起人民复决。为什么有如此效果?&ldquo;因为瑞士权力机关通常丝毫无......
瑞士的立法体制(4)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13
瑞士的州过去拥有较多的权力,今年来,由于联邦的职能加强,联邦的立法权力实际上出现了日益增强的趋势。尽管如此,瑞士各州还是享有相当的立法职权。主要包括: 1、制定适用于本州的宪法、刑事、民事的程序法以及其他州法律; 2、......
法官职业化建设与渐进式改革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2009年7月最高法院召开的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标志着中国的法官队伍必将走出大众化模式,迎来职业化时代。法官职业化建设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既涉及人民法官和人民法院在当代中国的重新定位,又涉及......
谈审判制度的改革及完善(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我国现行的审判制度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亟需改革和完善,目的是确保严格执法,消除司法腐败,真正实现司法公正。本文拟从几个角度讨论审判制度改革和完善的措施及可能性。论文关键词:审判制度 审判原则 完善措施 审判......
检察机关“初查制度”探究(3)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04
第二,采用初查制度会影响侦查工作的正常进行。司法实践中,由于初查缺乏法定的调查手段,对侦查工作直接产生了不理影响。一是,在调查中遇有反侦查活动时,往往束手无策,致使案件因查不透而出现&ldquo;夹生&rdquo;,待立案后已无法纠正,这是一些......
浅谈我国现行司法制度的弊端及改革的思路(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理论界对依法治国的研究已向纵深发展,而党的15大提出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此,必须推进司法改革,&middot;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建立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本文......
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8
[内容提要]:附加在户籍上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得户籍改革的呼声日涨。本文从法律入手,论述如何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并对我国户籍法的体系结构进行初步的研究。在户籍以外,修改宪法、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居住、财产权以及民主......
兼论我国陪审制度存在的意义及完善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陪审制度是当前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主要介绍了英美法系的陪审制度和大陆法系各自不同的陪审制度,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现行的人民陪审制度,对我国现行的人民陪审制度的存在意义及其改革进行了思考。 「关 键 词......
重新审视发回重审制度(4)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14
⑵对违反法定程序的案件应一律发回重审。如前所述,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对程序有问题的案件发回重审时强调&ldquo;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rdquo;,行政诉讼中对程序问题还可以改判,刑事诉讼中虽然对发回重审的程序问题具体化,但仍不够到位,而......
废除陪审员制度之我见(2)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第二种意见是,废除陪审员制度。看了第一种意见后,笔者不禁要问:&ldquo;改革和完善陪审员制度,需要成本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如果我们要真正地发挥陪审员的作用,改革和完善陪审员制度就势在必行。那么,我们就要从人民陪审员的待遇、素质......
谈依法治国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依法治国与法治的概念在内涵上是相同的,因为法治本身表达了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注:参见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4页。 )法治是保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维系社会进步、保......
谈民事再审制度改革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26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也叫再审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或调解,因本院院长或上级法院发现确有错误依法定程序决定再审、提审或指令再审,因当事人或其他有权提出申诉或申请再审的人的......
加拿大的立法体制(3)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11
3、 财政收入; 4、 商业和贸易的管理,失业保险; 5、 以任何征税方式和征税制度筹集款项; 6、 凭借公共信用举债; 7、 确定和提供加拿大政府中文职和其他官员的薪金; 8、 人口调查和统计; 9、 航空; 10、 标......
经验的研究司法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1981年是波斯纳学术生涯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一年。这一年,由于里根总统的任命,40刚出头、学术风头正健的波斯纳教授成了波斯纳法官&mdash;&mdash;美国联邦第七巡回区上诉法院法官。但是,法学界这颗正急速上升的明星是否会因陌生而繁重的司法审判工......
法治视野中信访听证制度研究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10
[摘要] 对重大疑难复杂信访问题采用听证会的方式解决效果显著,作用、价值意义巨大;须正确界定信访听证的原则和范围;建立健全相关权利设计和保障机制,正确运行信访听证,切实加强对信访问题的源头治理。 [关键词]:信访问题 信访听......
论司法效率的提高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提高效率是对所有国家公职人员的一项普遍性的职业道德要求。它意味着所有与公众利益发生关系的国家机构,均应以快捷的速度和经济的成本运转,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实现国家机关的根本目的。法官也不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
论司法公正/朱春伟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23
河南 朱春伟内容提要:司法公正是法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其基本内涵是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平等、政党、正义的精神。分析影响我国司法公正的主要因素,确定现阶段我国司法公正的价值定位和目标取向。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