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一般人格权的立法模式_民法论文(1)

论一般人格权的立法模式_民法论文(1)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2 02:08:04
论一般人格权的立法模式_民法论文(1)
时间:2022-12-22 02:08:04     小编:

论文关键词: 一般人格权;人格;立法模式 内容提要: 一般人格权的产生及其模式是与民法典尤其是人格权法的立法模式息息相关的,因此,受限于不同制度背景的一般人格权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优缺点。从我国民法典的大背景着眼,将一般人格权的内涵予以明确规定,才是我国民法典的最优选择。

一般人格权是人格权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一般人格权的研究还往往局限于对德国民法的介绍,尚未能就其制度生成机制与制度背景做深入研究。本文希望通过对德国民法与瑞士民法中一般人格权制度的对比,寻求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一般人格权的立法模式。

一、参照:一般人格权的生成机制与两种立法模式 一般人格权制度的产生有其特有的条件。大体来看,条件有二:其一,要求人们意识到对于人格权利(或利益)的享有具有巨大的需求,人格权是一个不可被穷尽的权利;其二,民法的格局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自身尊严性存在予以尊重的要求。

就第一个条件来看,近代以前的民法虽然也有对生命、身体、健康、贞操等保护的规定,但其主要局限于对人“生存性要素”的关注,在主体、内容、理念等方面根本与近现代民法不可同日而语,单纯的列举式规定即为己足。没有对人的“内视”,此时人格权的概念也无从产生。

在此情况下,作为对人格权进行整体精神把握和弥补具体人格权规定不足的一般人格权制度没有产生的可能与必要。而就第二个条件来讲,虽然随着民法的发展,近代民法对人自身尊严性存在的要求有所重视,但尚未达到一定高度,囿于立法格局,也无法产生一般人格权制度。

著名的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并未规定人格权,并未在法典中体现出对人伦理性存在的“内视”关注,因之,作为总括性人格利益的集合体的“一般人格权”概念在理论上无从产生。同时,因作为“人格权”保护重要工具的侵权行为法具有极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其立法格局根本不能容纳“一般人格权”。

[①]以司法实践判例的形式对“人格权”加以类型化的保护即为己足,承认一般人格权乃属多此一举,根本毫无必要。[②]继之的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虽然将“人格”代之以“权利能力”,并规定了诸如姓名权以及对生命、身体、健康、自由、信用与贞操的保护,但对于一般人格权并未加以承认。

1907年制定的《瑞士民法典》率先冲破了这种窠臼,开始在立法中关注对“人格权”的保护,首次在立法中确立了一般人格权。[③]而德国于二战以后,对《德国民法典》823条第1款中的“其他权利”做合宪解释,通过一系列判例确立了一般人格权制度。

《瑞士民法典》的起草人欧根·胡贝尔等人在法典的草案中就曾经写道:“凡人格受到不法侵害者,得请求除去妨害并赔偿损害,又得依情形,请求一定金额之金钱给付,以作补偿。”[④]并且在法典中单独设立了“人格的保护”一部分,其中规定了人格不得让与,人格受到侵害时,可以诉请排除妨害,诉请损害赔偿或者给付一定数额的抚慰金。

其核心条款是:“人格受到不法侵害时,为了寻求保护,可以向法官起诉任何加害人”(第28条第1项)。这种崭新的立法体例呈现出对“一般人格权”概念承认的法律事实,为人格权的全面保护提供了原则性的规定。

更重要的是,瑞士民法不像其他国家只在总则对一些具体人格权略加规定,而是单设一部分并称为“人格的保护”,从而成为第一部确认一般人格权概念的法律。其立法旨趣就在于“承认‘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对人格权(关系)的保护树立原则性规定。

”[⑤]应当说瑞士立法的这一举措开创了一般人格权立法的先河,正式诞生了现代一般人格权概念,产生了一般人格权的民法保护制度,为一般人格权在各国法律中确立并逐步完善奠定了近代意义上的基础,在一般人格权的嬗变过程中具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⑥] 尽管《瑞士民法典》最初体认了一般人格权在立法上的重要地位,然而这种立法模式并未因此而大范围的为各国立法所采纳,因此对于一般人格权的历史演进而言,这只是一个初级阶段,其概括性是显而易见的,距离一般人格权理论和立法实践,乃至司法实践的成熟与完善仍然有着漫漫长路。

德国法则通过一系列判例完善了关于一般人格权的规定。 二战以后,饱受纳粹侵害之苦的德国人首先开始意识到人格权保护的意义,遂逐渐对其加以重视。

[⑦]事实上,自二战之后,人对于权利意识开始深度觉醒,为了寻得主体性的依归更不得不在法律上对人本身加以确认。而且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和人权运动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战后经济的恢复和科学的发达,人格遭受侵害的可能性也大大加强了,而民法典中人格权条款的缺失与侵权行为法列举式所导致的封闭性也日显其弊,因此,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司法实践界都萌生了对一般人格权加以确认的要求。

1954年,“出于一个相对而言微不足道的契机,联邦最高法院承认了一般人格权”,[⑧]这就是非常著名的“读者投书案”。在该案件中,被告是一家出版社,它在其出版的周刊上刊登了一篇有关前任帝国银行行长和经济部长雅尔玛?沙赫特博士近期正在从事的行为的批判性文章。

后者的律师以雅尔玛?沙赫特博士的名义就此提起诉讼,要求对该文章进行修正。但是被告断章取义,仅仅发表了这封信的片断,而且把这些片断放在“读者来信”栏目下发表。

德国联邦最高法院援引了德国《基本法》第1条人的尊严和第2条发展人格的规定,[⑨]将一般人格权称之为“由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作为被现行法合理承认了的,并将之等同于第823条第1款所指的‘其他权利’,从而填补了重大的空白。”[⑩]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认为在本案中原告的这一权利受到了损害,并以回复原状为损害赔偿的方法,因为将原告表达的内容加以变更后予以发表,可以给人产生“一种不正确的人格形象”。

这一判例在法律后果方面得到了实质性的扩大。此判例随之得到迅速的蔓延,经由1958年2月14日的 “骑士案”、[12] “人参案”、[13]1964年12月8日的“索拉雅案(伊朗废后案)”,[14]以及其后德国各级法院数以千计的有关一般人格权的裁判。

其在每一个裁判中都必须反复探求,如何在个案中更精确地确定“一般人格权”的概念,以及如何划清其与同样值得保护的获取信息和言论自由之间的界限。德国通过裁判方式承认了一般人格权,在不侵害他人权利、违反宪法秩序或者伦理的范围内,都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德国的“一般人格权”,依据于德国基本法“人格尊严”与“人格发展”之保护的规定,并以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中所称的“其他权利”为载体而创建的“框架式的权利”。“在‘一般人格权’的构造中,宪法与民法的关系,可以非常清晰地显现出来。

德国基本法,充当了应予保护的权利的‘发生器’,而‘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则充当将宪法应予保护的价值,转变为民事权利的‘转换器’。”[15]虽然德国法院直接援引基本法而创设出一般人格权的做法受到一部分学者的批评,认为这种做法超越了法院的职权,宪法不具有私法效力,加剧了法律的不确定性,[16]但大多数学者还是坚持承认一般人格权,德国联邦法院的态度也一直没有动摇过。

二、对比:两种立法模式的差异 按国内学术界通常的观点,《瑞士民法典》第28条第1项表明了瑞士民法典开创了“一般人格权”的先河。[17]同时,德国民法学说与司法实践上已经毫无疑义地承认了一般人格权,因此,有些人可能会当然的认为两个法典中的“一般人格权”涵义都是相同的,这实质是望文生义的武断做法。

其实,甚至瑞士法是否承认“一般人格权”都是一个问题。[18]但考虑这种用法已经由来已久,因此,本文以瑞士民法上的一般人格权与德国民法上的一般人格权的称呼以示两者的区别。

两者存在诸多不同。下文分析之: 第一,解决途径(立足点)不同。

《瑞士民法典》在其“人法”编“自然人”一章规定了“人格的保护”,其核心条款是:“人格受到不法侵害时,为了寻求保护,可以向法官起诉任何加害人”(第28条第1项)。该条被视为瑞士民法规定一般人格权的最重要的证据。

可见,瑞士民法上的一般人格权体现的是对“人格”一个重要方面的理解,体现的是对“人格”一个重要方面的保护;它是从人作为伦理性存在的本质所应享有“人格(的尊重)”(即我们所说的人格权)的角度的一种理解,是从人的角度而不是从“对人保护”的角度的理解,它完美的体现了人格内涵的完整性。与此不同,德国民法上的一般人格权在总则民事主体法部分根本毫无体现,它是在对人保护的角度而非正面规范的角度,在作为人格保护工具的侵权行为法领域,以宪法为基准通过对侵权行为客体的解释而被创造出来的。

勿庸置疑,一个是正面确证,一个是“反面”保护,两者考量点是不同的,并且这种不同也与两国民法对“人(格)”的态度息息相关。[19] 第二,依据(理论支点)不同。

瑞士民法上的一般人格权是人格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于“自然人”一章的“人格法”之中。所以,尽管瑞士民法没有明确(“人格权”角度的)人格的内涵,但瑞士民法第28条关于“人格权”总括性的规定无疑指明了对其进行保护的理论基础与保护的途径。

由之,一般人格权的存在基础便可于民法中寻求,而不用通过宪法来加以解释。与此不同,德国民法上人格内涵的不完整性导致了一般人格权无法从民法(尤其是总则中的“人法”部分)中汲取理论营养,德国民法的相关规定(总则中民事主体部分的规定与侵权行为法部分的规定)也限制了民法依靠自我逻辑创造出一般人格权制度。

因此,德国民法不得不寻求另外的途径来达到对“人格权”进行全面保护的目的——该种途径就是以宪法的私法效力给一般人格权制度的创制提供理论支点,民法第823条第1款的“其他权利”的概括性同时又为其提供了介入途径。当然,德国民法的这种创新也是与德国人民对二战的深刻反思密不可分的。

[20] 第三,适用范围不同。作为瑞士民法典第28条第1项规定的专用于人格之保护的“一般人格权”,在总体上是对自然人人格的一般性与概括性的规定,其构成对人的伦理性价值予以确证与保护的总的渊源。

同时,《瑞士债法典》第二节“侵权之债”中第41条规定了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任何人由于故意、过失或者不谨慎地实施不法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一款)。违反善良风俗,故意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二款)。

”从该规定中可以看出,在对一般人格权进行保护时,瑞士民法的侵权行为法适用范围不是列举式,而是非常抽象与概括的。所以,瑞士法上的“人格权”模式可以说是“(抽象与概括的)一般人格权+(抽象与概括的)侵权行为法保护”。

由之可见,作为瑞士民法第28条第1项的一般人格权在所有的人格受侵害的场合下都是适用的,也就是说,在瑞士民法上不存在脱离一般人格权的“人格权”。而在《德国民法典》中,被认为属于“一般人格权”的是第823条第一款中的“其他权利”,“这个‘一般人格权’并非对各种具体人格权的抽象和概括,而是对第823条第1款未能列举(生命、身体、健康、自由之外的)而又需要加以保护人格利益的补充性规定。

”[21]即,在德国民法中的“一般人格权”是以总括性的“人格利益”为其客体的,精神上是作为具体人格权之抽象,对具体人格权起解释、创造与补充功能,但是,作为外延来讲,一般人格权则是除了生命、身体、健康与自由之外的人格利益。“承认一般人格权为《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意义上的其他权利,使得除了对人的生命、身体、健康和自由提供外在的保护外,内在的、精神的人格也通过一条普遍适用的、侵权法上的一般性条款予以保护了。

”[22]可以看出,由于《德国民法典》已经明确规定了生命、身体、健康与自由的保护,基于“禁止向一般条款逃避原则”,所以一般人格权在适用时就不能包括上述几者——虽然从精神上来看,一般人格权也是上述几者的“母权”。

三、启示:我国民法典对一般人格权立法模式的应然选择 从对瑞士与德国一般人格权的立法例的比较与分析上看,我们得出如下启示: 第一,从德国法院创造一般人格权制度的过程与途径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德国民法不存在完整意义上人格的内涵与能推导出一般人格权制度的理论支点,才导致了德国民法无力以自身的能力创设并对“人格权”进行全面的保护。因此,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必须要注意揭示出完整的人格的内涵,要为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的存在提供理论支点与精神导源。

同时,德国法通过宪法为一般人格权提供理论支点的做法我们不宜遵循。这是因为,一方面这种做法存在着理论上难题。

德国法院直接援引基本法而创设一般人格权的做法虽然得到普遍的赞扬,但在法学方法论上,却遭受到严厉的批评。学者有认为联邦法院超越了法院创造法律的权限;有认为如此自由解释法律,对法律的安定性影响过大;有认为基本法系属公法规定,不具有私法性质,不能直接创设人民的权利义务关系,[23]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理论难题在承认一般人格权制度已达半个世纪的德国尚未完全解决,可想而知,我国如果采用这种做法,吸收与解决这些难题将是一个耗时、耗力又可能毫无结果的过程。另一方面,该种做法也不符合我国的国情。

德国法院如此做法,是建立在其有宪法法院、有完善的违宪诉讼的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对宪法的私法效力有较清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而我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最主要的职能就是确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同时对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做出原则性规定,根本不具有私法效力。

同时,我国也没有建立宪法法院,没有专门的违宪诉讼,在此情况下对宪法的直接援引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与不可估量的损失。 同时,还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瑞士法上的人格法揭示了人格的完整内涵,一般人格权作为人格内涵的一个部分体现其中,该点值得赞扬。

但只有关于“人格”极度抽象(没有任何言语指明其内涵与外延)的规定,亦有其不足之处,易言之,瑞士民法虽然在形式上指明了人格的完整内涵,但在实质上,“人格权”意义上的人格的清晰内涵尚未表明,因此,也易捣德国法之后辙,易丧失一般人格权的理论基础。故该种模式也非我们首选。

第二,通过侵权行为法而解释出一般人格权的德国民法模式不适合已经法定化的人格权体系。德国民法由于没有正面规范“人格权”,所以其只能在侵权行为法部分寻求对“人格权”的全面保护,只能通过对作为侵权行为客体的“其他权利”进行解释才能创设一般人格权。

但如人格权被加以法定化,必然体现为一个个内涵与外延相对清晰的具体人格权,也必然会形成一个或几个条文说明一个具体人格权的情形,因此,不可能存在类似于德国民法第823条第1款列举式的规定,此为其一。其二,退一步来讲,即使存在一个适用范围极广的侵权行为法规定,能将各种具体人格权与一般人格权全部纳入其中,此时的侵权行为法条款也必类似于法国民法第1382条的规定,一般人格权反而因之失去了存在价值;其三,即使将具体人格权规定于一处,[24]而将对人格权进行保护的侵权行为法规定为类似于德国民法第823条第1款的规定,[25]通过对“其他权利”的解释而创设一般人格权概念也是不妥的。

这是因为,德国民法通过“其他权利”创设一般人格权是因为除此之外就无从确定侵权行为客体。但我国情况则不同,如坚持人格权的法定化,则必然是以正面规范的形式确证了侵权行为的客体,此时将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规定于一处,不仅可以弥补具体人格权的封闭性,同时也可弥补侵权行为客体的封闭性。

反之,如将具体人格权规定于一处,将一般人格权作为侵权行为法中的“其他权利”对待,一方面会造成人格权体系封闭性的局面;另一方面会造成侵权行为客体(针对于一般人格权)的缺失。但如将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规定于一处(或规定于主体制度之中或独立成编),而侵权行为法对此加以抽象保护,则可完美的解决此问题。

第三,前已述及,我国民法上的一般人格权不能通过所谓宪法的途径,而只能通过民法自身的途径。但问题是,民法自身能否保持关于人格权规定与保护方向上的正确性,能否保持与一般人格权作为基本权利地位的相适应性,能否保证一般人格权的宗旨不会随着民法适用环境的改变而有所改变,能否保证始终与宪法(应有权利)保持天然的不可割断的联系,能否将人格权的规定作为防止法西斯统治时期践踏人权事件重演的抵制武器?等等。

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在这方面,日本民法的立法例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

与德国通过司法判例使民法与宪法保持一致的做法不同,日本是通过宪法思想在民法条文中的落实来实现的。日本战后修宪,其宪法第13条明确规定“凡国民之人格,均受尊重”,这提出了“人格权”的一般宪法基本原则。

在1947年4月19日制定《日本国宪法施行后民法应急措置之法律》中,其第1条规定,“本法律之目的,在于新宪法实行后,就民法方面,以个人之尊严,与两性之本质的平等为基础,为应急的措施”。1948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改正民法一部分之法律》在民法设置第1条之二:“对于本法,应以个人尊严及两性实质的平等为本旨而解释之。

”这使宪法原则得以在民法中予以落实。日本民法的这种体例是将宪法与民法有机结合的范例,使民法能保持与宪法方向上的一致性,同时也避免了司法判例的不确定性与关于宪法的私法效力的争论。

可以说,通过此条,日本民法在很大程度上就能保持方向上的正确性,德国民法与瑞士民法关于“人格权”的理论支点的缺失被弥补了。所以说,日本民法的做法告诉我们,一般人格权(人格权)的精神基础在民法内部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但由于日本民法第一条之二是作为“解释的基准”而规定的,[26]因其规定角度的独特性尚不能为一般人格权制度所适应。所以我们对于日本民法做法的借鉴只能是实质意义上的,而不是形式意义上对其的简单照搬。

因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一般人格权的内涵中就指明人格权的基本权利实质,指明一般人格权对宪法精神的维护。这样就使人格权的理论基础能在民法内部找到根基,无须费力地依靠宪法来寻求生存空间,形成民法内部相对独立的逻辑自洽;同时,将关于一般人格权的规定作为沟通民法与宪法的桥梁,确保一般人格权(人格权)在立法层面上与宪法精神的共通性。

综合之,我们认为,在一般人格权的立法例上,我国民法典的应然做法是:将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规定于一处,并指明一般人格权的基本权利属性,将宪法关于人权的精神实质体现于一般人格权的规定之中。其相应的条文可大致规定为:“人格权是由宪法所保障的人的基本权利,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与人格尊严应予尊重,任何人不得侵犯,不得剥夺。

”[27]同时,有些人可能会有如下错误看法,认为“规定了具体人格权就意味着人格权的封闭性,或一般人格权的规定只不过是对具体人格权精神实质的把握,除了具体人格权之外,不存在其他人格权”。为避免之,我们有必要借鉴美国宪法修正案的做法,[28]在上述关于一般人格权的规定之中增加第二款,条文可大致规定为:“本法(编)对(‘具体’或‘某些’)人格权的列举,不得被解释为否定或忽视人的其他人格权利”。

包括上述两款的(一般)人格权的规定,一方面使民法保持了与宪法精神的同步性,适当地限制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指明了人格权的内涵实质与保护的方向;另一方面则避免了人格权法定化的封闭性,既明确了已经类型化的人格权的内涵与外延,也为人格权的发展预留了拓展空间。 注释: [①]《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只对侵权行为的静态结果“损害”作了规定,按法国法,行为发生后,只要有过错、损害及因果关系,就须承担民事责任。

因此,1382条被认为是包容极大且极富弹性的高度抽象性条款。其适用范围的广泛性主要就在于“损害(事实)”的无限制性,有形损害与无形损害、直接损害与间接损害、财产损害与精神损害等皆可由其规制(所以法国法司法实践的一个重要倾向就是对1382条进行限缩解释),一般人格权所能确立的疆界范围已经被损害(事实)所遮盖与吸收,无独立存在的必要。

换言之,以损害(事实)适用范围为主的整个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把握已经能够达到保护“人格权”的目的,无须在“保护”之前确立一个范围极其不确定的“一般人格权”。同时,损害(事实)是对民事权益侵害的结果,而“一般人格权”是民事权益的一个重要方面,两者角度是不同的,因此法国民法典根本就没有解释出“一般人格权制度”的土壤。

[②]这样的情形在日本同样存在。在日本,虽然有人主张应承认一般人格权,但主流观点认为日本民法无须承认一般人格权。

“在关于由自己的行为造成损害的侵权行为的场合,日本民法第709条在解释时认为,该条的‘权利的侵害’与法国民法第1382条同样包含了广泛的各种‘法律上应受保护的利益的侵害’,因此,不存在作为认定损害赔偿的前提而承认上述‘权利’的实益”(参见[日]星野英一:《私法中的人——以民法财产法为中心》,王闯译,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8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181页)。也就是说,日本民法不承认一般人格权的理由也在于其侵权行为法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③]参见杨立新:《人格权法专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④]转引自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修订版),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366页。

[⑤]施启扬:《关于侵害人格权时非财产上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修正意见》,载台湾地区《法学丛刊》第88期,第38页。 [⑥]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修订版),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366页。

[⑦]参见王利明、杨立新、姚辉编著:《人格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23页。 [⑧][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劭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805页。

[⑨]德国战后颁布的《德国基本法》第1条明确规定:“人类尊严不得侵犯。尊重并保护人类尊严,系所以国家权力(机关)的义务”,第2条规定:“在不侵害他人权利及违反宪法秩序或公序良俗规定的范围内,任何人均有自由发展其人格的权利。

” [⑩][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王晓华等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页。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劭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806页。

[12]此案件为德国联邦法院肯定一般人格权被侵害时得请求慰抚金的第一个判决,但该案主要是德国民法第847条关于自由规定的类推适用,还没有真正以一般人格权作为请求慰抚金的根据。 [13]该案裁判突破了德国民法第253条慰抚金类型法定化的限制,以德国基本法第1条和第2条作为请求慰抚金的依据。

[14]该案裁判说明了由法院创造慰抚金请求权的合宪性。 [15]清华大学博士生赵克祥语,参见马俊驹等:《关于人格、人格权问题的讨论》, http://www.civillaw.com.cn/weizhang/default.asp?id=13994,2009年7月8日访问。

[16]参见王泽鉴:《人格权之保护与非财产损害赔偿》,载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1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页。 [17]参见王利明、杨立新、姚辉编著:《人格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王利明主编:《人格权法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7页;杨立新:《人格权法专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页。

[18]实质上,这个问题取决于我们理解的“一般人格权”是个什么概念,如果是以德国民法中的一般人格权为标准的话,瑞士民法第28条的规定实质上就只能是指关于“人格权”(或称为“人格的保护”)的一般规定;但如果认为“一般人格权”是指关于“人格权”的最抽象的、最概括的本质规定,则瑞士民法毫无疑问的就存在“一般人格权”。至于国内学者大多认为瑞士与德国民法都存在相同意义上的“一般人格权”,其原因可能在于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一般人格权”所代表的对“人格权”本质的抽象概括性,代表着对于“人格权”的统一不可分性的“一元式模式”的理解(对该模式的分析可参见薛军:《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的人格权立法》,《法商研究》2009年第4期)。

因此而忽略了两者实质上的不同。 [19]德国民法中对人格的揭示只是止步于财产法领域,其并没有(按逻辑也不能)在总则中“人法”部分规定“人格权”,所以,与这种格局相对应,“(一般)人格权”只能在侵权行为法部分以保护的角度被规范。

而瑞士民法由于有“人法”,规定着完整的人格的内涵。所以,瑞士民法上的一般人格权体现于“人格法”部分,体现出正面规范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20]在二战纳粹统治期间,人权遭到无情的践踏。1900年的《德国民法典》在当时虽然没有被废除,但关于“人格权”的民法规定却被纳粹于1935年9月15日制定的《帝国公民法》所侵入,民法上的人变成了国家社会主义中的“人民同志”,民法上的“人格权”自然被无情的转换了实质内容,民法——作为“人民权利的堡垒”——抵抗公法入侵的功能因民法上“人格权”理论基础的缺失而丧失掉了。

所以,德国人民在战后对此加以反思的时候,就特别强调依据宪法(注:德国基本法,1948年颁布,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宪法。该法吸取了纳粹统治的教训,以弘扬自由和民主作为其基本精神)解释民法,这为德国联邦法院依据民法第823条第1款的“其他权利”而创造出一般人格权制度提供了理论支点与精神泉源。

这种大背景是我们理解德国民法上一般人格权制度应特别注意的(有关资料可参见[德]汉斯?哈腾鲍尔:《民法上的人》,孙宪忠译,《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第4期)。我国有学者主张人格权属于宪法上的权利,其主要目的可能在于强调人格权属于基本权利,具有不可剥夺性。

规定于民法可能会使其因民法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即防止类似于纳粹时人权被践踏的悲剧重演——而宪法因其基本大法地位可能有效防止这一点(参见尹田:《论人格权的本质——兼评我国民法草案关于人格权的规定》,《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此种观点颇有道理,但本文后部分的分析将说明尹田先生的担忧是可以在民法内部予以解决的。

[21]张新宝:《人格权法的内部体系》,《法学论坛》2009年第6期,第105页。 [22][德]霍尔斯特?埃曼:《德国民法中的一般人格权制度———论从非道德行为到侵权行为的转变》,邵建东等译,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23卷),金桥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412页。

[23]参见王泽鉴:《人格权之保护与非财产损害赔偿》,载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1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页。 [24]可规定于主体制度之中,也可人格权法单独成编(本文主张人格权法单独成编,理由容下一部分详细论述;将人格权归于主体制度还是独立成编,并不影响此处问题的讨论)。

但因人格权为一种权利类型,为侵权行为客体,并存在诸多条款,所以不可能被规定于侵权行为法之中。 [25]即类似于“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自由权、姓名权……或其他权利者,应负损害赔偿责任”的规定。

> [26]日本民法第一条之二是作为“解释的基准”而被规定在总则之中的,这种立法例是不能作为“一般人格权”制度存在的基础的。因为一般人格权的理论基础要求的是一个关于“人格权”内涵的清晰规定,而不是对民法规定的“解释”。

这也是日本法上不存在一般人格权的另外一个理由。 [27]关于该规定应予两点说明。

说明一:一般人格权是具体人格权的“母权”,是代表着人格权最本质的规定性,是人格权精神性的最抽象的规定。因此,在精神意义上,该条实质上是关于人格权内涵的规定。

但从适用上看,该条规定又对具体人格权起着解释、补充与创造功能,所以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一般人格权制度对待。具体人格权的精神应与该条保持一致性,而对具体人格权没有规定又应予以保护的其他人格权也在该条中能寻找到存在依据与保护根据。

说明二:一般人格权(或者说人格权)的实质内容应包括人格独立、人格平等、人格自由与人格尊严(本文前部分已有说明),但本处只规定了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与人格尊严。其理由在于:人格平等是整个民法的基石,作为近现代的民法就是建立于人格平等基础之上的。

但由于人格平等是需要保障而不是要尊重的,所以人格平等在此处无法规定,其存在可由其它条款揭示。 [28]《美国宪法》第九条修正案〔1791颁布〕规定:“本宪法对某些权利的列举,不得被解释为否定或忽视由人民保留的其他权利。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人格权的本质及其立法模式
发布时间:2023-06-24
人格权的本质及其立法模式 人格权的本质及其立法模式 人格权的本质及其立法模式 第一个结论是:人格权是根据宪法直接产生而不是根据民法产生的权利,因此,人格权具有宪法性质,不是一种民事权......
一般人格权的确立及其适用
发布时间:2022-10-24
一般人格权的确立及其适用 一般人格权的确立及其适用 一般人格权的确立及其适用 「摘要」:文章在说明一般人格权的自然权利属性的基础上,主要致力于从社会实证、法理论构成及法规范体系等层面为......
论商法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
发布时间:2023-07-06
【摘要】当今世界上,商法的立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民商分立的立法模式,一种是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在究竟是选择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立法模式的争论中,我国商法学界大多数学者形成一致的意见,不再要求单独制定商法典,而是主......
论德国民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兼论我国民法典的应然立场
发布时间:2023-02-17
关键词: 人格/人格权/权利能力 内容提要: 德国民法对人与人格权的处理方式是与其人格理论立场的坚持密不可分的。德国民法中的人被缩限为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权利能力则成为了“人为人”的实证法表达,从而实现了对人格的某个方面功能的......
纳税人权利保护之一般分析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目 次 一、引言 二、纳税人权利保护之来源 (一)宪法 (二)超国家法和国际法 (三)国内法律 (四)行政规则 三、纳税人权利保护之方式 (一)立法保护 (二)行政保护 (三)司法保护 (四)纳税人......
最新民法论文格式模板
发布时间:2023-03-16
论文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若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较空洞,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各位同学准备的民法论文格式模板。 正文字体 表格、图形、公式 (3)公式一般居中对齐,公式编号用小括号括起,右......
论人格权的民法保护
发布时间:2023-06-28
论人格权的民法保护 论人格权的民法保护 论人格权的民法保护 人格权是民事权利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民事主体的人身须臾不可分离。人格权存在的基本价值,乃是实现和维护法律主体基于人身而生的基本利益。为了......
纳税人权利保护之一般分析(2)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由于来源于宪法的纳税人权利并非直白、明确的规定,而是隐含于原则、理念、普适性的基本权利之后,因此,纳税人能否实际享有这些权利,取决于一国对宪法功能的认识,宪法基本权利的实证化程度以及司法机关对立法和行政的监督职能与对宪法......
纳税人权利保护之一般分析(17)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8
[23] Bentley , The Commissioner's Powers: Democracy Fraying at the Edges? 1994(4) Revenue LJ 85 at 101. [24] 参见《德国基本法》第59条第2款和《德国税法通则》第2条。 [25] OECD Survey, Part Ⅳ,Table 1 and 20. [26......
纳税人权利保护之一般分析(6)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以上三种保护方式目前在各国的适用范围各不相同,作用大小也有差异。一般而言,法治健全,重视民主以及强调三权分立和制衡的国家,比较重视立法保护和司法的违宪审查功能,如前述美国和德国。但是现代行政的扩张趋势,也使得行政保护对纳......
纳税人权利保护之一般分析(14)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6.上诉程序中的纳税人权利 为解决税收行政程序中产生的税收争议,各国均将上诉程序视为税法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且为保证纳税人公正救济的权利,各国一般规定了纳税人不同层级的上诉权利,并对受到征税权力不当侵害的纳税人赋予请求......
论人格权法与侵权责任法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0
一、绪言 尽管存在诸多非议,但近年来的势态发展仍然清晰地表明,未来的中国民法典将秉持2002年12月17日全国人大法工委提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九编制”体例进行创设。继较早之前已经完成的《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
纳税人权利保护之一般分析(7)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9-23
2.税法的确定性与可预测性权利(right to certainty) 法治国家要求法律具有确定性,纳税人应该享有对法律确定性的合理的期待利益。确定性有两层涵义:其一,税法应是明确清晰的,其规定能够为纳税人清晰理解并遵从;其二,禁止对纳......
纳税人权利保护之一般分析(9)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二)税收行政程序中的纳税人权利 税收行政程序中的纳税人权利是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在具体的税收征收管理程序中所产生的权利。由于此类权利纷繁复杂,本部分将按照税收行政程序的主要环节和流程对各国规定的相关纳税人权利予以集中分析......
纳税人权利保护之一般分析(8)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1
3.仅支付正确税额的权利(the right to pay no more than the correct amount of tax) 在民主法治国家,纳税人有权考虑个人的具体情况及收入,仅支付税法所要求的正确税额。OECD为其成员国制定的《纳税人宣言》范本中就规定了只缴纳......
纳税人权利保护之一般分析(16)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20
本文所分析的纳税人权利保护的来源、方式和内容,是从各国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现状和经验中抽取和提炼的具有共性且符合发展趋势的基本方面,目的在于使纳税人权利的来源分析能够为纳税人权利的体系构建提供基本的框架,纳税人权利的保护方式......
论连体人的法律人格及其权利冲突协调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26
在民事主体中,连体人在所有的自然人当中为数极少,但他们却是独立地存在着。对于他们的法律人格问题,民法理论较少关注,缺少必要的研究,更缺少立法的规范。这样的状况,对于他们的人格保护和权利保护都是不利的。本文以连体人的法律人......
物权立法与民生_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物权法》艰巨突围的旅程 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相比,《物权法》有着一波三折的立法进程。历经七审后提交2009年全国人大审议的《物权法(草案)》,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利益阶层在具体利益上的不同诉求。 在中国,目前还有许多......
试论作为宪法权利的人格权(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02
【论文摘要】 人格权“天生”就是一种宪法权利,且在宪法基本权利谱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人格权主要涵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及隐私权等权利类型,人身权与人格权应是并列而非包含关系。在私法领域人格权具有放射效应。我国人格权的相......
试论法人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
发布时间:2022-12-13
试论法人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 试论法人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 试论法人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 法人人格权是与法人财产权同等重要的一项民事权利,它表现法人独立的主体资格,标志法人全部活动的总的评价......
从立法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28
论文摘要: 奉行物权行为制度有利有弊,不采用物权行为理论同样如此。笔者尊从实用主义,不 赞同我国民法确立物权行为制度。 关键字: 物权行为 立法论 唯美主义 实用主义 从立法论的角度看,制定中国的物权法典......
探析环境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环境人格权是环境保护吁求在人格权法中的反映。传统人格权法不利于保护公民的环境利益,民法应当规定环境人格权,确认侵害环境人格权的行为为侵权行为,并采取传统民事救济手段和精神损害赔偿的方法保护环境人格权。 论文......
试论脑死亡立法模式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脑死亡(brain death)是指原发于脑组织严重外伤或脑的原发性疾病,致使脑的功能不可逆转地停止,最终导致人体死亡。 脑死亡法即对脑死亡问题进行的立法,是立法者通过法律对脑死亡的明文认可。脑死亡法的立法模式,即脑死亡法立法时所采......
最新民法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2023-04-15
能力与知识的关系,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知识不是能力,但却是获得能力的前提与基础。而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个体的社会实践。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民法论文格式。 1.论文的结构 论文题目 论文的引言部分(书写论文题目之后......
MPA论文编写的一般格式和要求
发布时间:2023-06-25
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获得者必须撰写学位论文。对论文的基本要求是理论联系实际,选题紧密结合当代公共管理的实践。论文的形式可以是学术型的专题研究成果;也可以是应用型的调研报告、案例分析、......
人格权法的发展与我国的民事立法
发布时间:2013-12-19
人格权法的发展与我国的民事立法 人格权法的发展与我国的民事立法 人格权法的发展与我国的民事立法 今天我想就人格权法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民事立法的影响,谈几点看法。 第一个问题,人格权法......
试论法人人格权
发布时间:2022-12-05
【摘要】随着我国民法典制定工作的展开,从近几年学者的论战中可以看出民法典的起草是对民法理论的一次巨大挑战,其中人格权是否独立成编这一问题就成了学者们论战的话题之一。因为自然人享有人格权毋庸置疑,但是法人是否享有人格权学......
民法典编纂中的立法模式悖论
发布时间:2023-06-17
摘要:在民法典立法中,商事法律处于何种位置?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民法典立法的成败,甚至影响中国法治进程、影响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大陆民事立法模式既非民商分立也非民商合一,在民法典立法思路上坚持民商合一的模式,却选择民商分立模式下的民法典作为范本,在逻辑上存在悖论。民法典立法不是要适当增加商法规t,而是要根据商事活动的需要,实现民法与商法的体系化,这完全是因为商法规则的特殊性决定的。民.........
法定夫妻财产制立法模式与类型选择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05
目 次 一.本文的缘起 二.现行法定夫妻财产制之剖析 三.法定非常夫妻财产制的设立 四.法定通常夫妻财产制类型选择 一.本文的缘起 继2001年4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修改《婚姻法......
知识产权立法体例与民法典编纂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09
[内容提要] 近代民法典的结构是在罗马法体系基础上的改造,知识产权立法与近代民法典未能发生历史 的机缘;现代民法典编纂运动尝试接纳知识产权制度,但至今尚无成功的立法例。当代知识产权法是一个综 合性、开放式且最具创新活力的法律规范......
论提单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国际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提单是海上货物运输中由承运人签发给托运人的一张单据。它在远洋运输和国际贸易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海商法学术界中争议最多的一个法律概念。围绕提单可能发生的纠纷主要涉及提单的债权关系、提单的物权关系以及提单法律行为的效......
论民事侵权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一、侵权行为概述(一)侵权行为的概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6条之规定,是指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的财产、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法律特别规定应当对受害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其......
论我国民事抗诉权的立法缺陷与对策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论文摘要: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于民事抗诉权的规定过于原则,也缺乏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存在着许多重大缺陷。笔者在对立法缺陷一一进行剖析后,提出了自己关于完善我国民事抗诉权的思考与对策,希望对我国的现代化法治建设能有所裨益。......
2016司法论文格式模板
发布时间:2023-01-17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司法论文格式模板。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论文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
2016法学论文格式模板
发布时间:2016-04-28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法学论文格式模板。 关键词 为了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应在文摘后给出3-8个......
浅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的立法选择(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法学和经济学两个层面的含义。借鉴和比较美国、德国、日本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目前中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六个缺陷,究其原因与体制有关。如果要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就要把公司看成是利益相关者......
一般人格权在德国的承认
发布时间:2023-06-09
摘要:对1954年发生在德国的读者来信一案进行了回顾,并对当时法学界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梳理,认为,该案在德国确立了一般人格权的私法地位,成为德私法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关键词:德国;一般人格权;读者来信案;背景;争论 ......
立法体制的模式问题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1
【内容提要】立法体制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一国立法体制的因素是该国的政体和国家结构形式。由政体决定的各国横向立法权限划分的模式有立法机关优越、三机关平列制约、行政机关优越、立法机关至上等类型。由国家结......
论我国法定抵押权制度的立法模式
发布时间:2023-02-03
论我国法定抵押权制度的立法模式 论我国法定抵押权制度的立法模式 论我国法定抵押权制度的立法模式 [内容提要] 我国《合同法》第286条所规定的在建工程承揽人优先受偿权的性质问题引发了学术界广......
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作者:吉林大学法学院·朱华甫 一 洛克在出版《人类理解论》的第二版时,在第二卷中增加了新的一章,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第二十七章:“同一性与差异性”(Ⅱ,ⅩⅩⅦ,“Identity and Diversity ”)。 在这里洛克讨论了人格同一性(......
人格权的理论基础及其立法体例
发布时间:2023-03-01
人格权的理论基础及其立法体例 人格权的理论基础及其立法体例 人格权的理论基础及其立法体例 内容提要:权利是人与外在于人的事物的法律上的连接。罗马法及近代民法,始终受到人的伦理价值内在化......
“人格”概念探源――从民法的视角出发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7-11
摘要本文首先对罗马法上的“人格”概念进行了解析,重点是以民法的视角分析该概念的先验歧视色彩。随后从历史的和社会的两个方面的原因分析了“权利能力”一词产生的根源,并得出以下结论:《德国民法典》制定者处于资产阶级兴起的世界中......
在债权形式主义的立法模式下,完善无权处分制度(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本文从制度设计着手,论述如何在债权形式主义的立法模式下,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无权处分制度。建议以立法修改或司法解释等方式,使合同法第51条:1、与物权公示公信原则相衔接2、赋予相对人催告权,善意相对人撤销权,加强对相对......
博士民法论文格式推荐
发布时间:2023-02-11
能力与知识的关系,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知识不是能力,但却是获得能力的前提与基础。而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个体的社会实践。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博士民法论文格式。 (一)选定课题 题好文一半。 选题是做论文的第一道工序......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之浅见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23
我国《民法通则》第36条第1款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从而确认了法人的法律主体地位,即法人是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社会组织。公司具有法律所赋与的独立法人人格,使......
最新硕士民法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2023-03-16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硕士民法论文格式。 1.端正学风学风是研究问题、构建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学风的根本问题是认识和把握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2016研究生民法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2022-09-08
论文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以下就是由编辑老师为您提供的研究生民法论文格式。 1.论文格式题目: 题目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
所有权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所有权(ownership)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制度。一个民族如果不知所有权为何物,或在其制度安排中仅给予所有权以次要地位,而且如果它认为,“我的和你的”(meum and tuum)只不过意味着“当下你我所持有的”,这个民族生活就生活在一个......
2016本科生民法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2023-01-02
论文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以下就是由编辑老师为您提供的本科生民法论文格式。 正文 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论文正文是文章的主体,一般由标题、文字叙述、......
最新本科民法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2023-01-25
论文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若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较空洞,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各位同学准备的本科民法论文格式。 .论文格式正文: 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
2016大学生民法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2022-09-08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大学生民法论文格式。 (1)页面设置:Word排版 纸型:A4标准纸; 页边距:上 3 cm,下 2 cm,左 ......
最新民法论文格式标准
发布时间:2023-03-16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民法论文格式标准。 封面 硕士学位论文封面、书脊要求如下: (1)论文题目:不超过26个字,可分两行排列,中英文对照。 (2)......
论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05
内容论文摘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维护好保险人或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是《保险法》赋予保险人或被保险人的权力,正确处理好法定解除权与约定解除权至关重要,避免降低履约效益,维护好保险公司与保险人或被保险人的权益,避免给构建......
刑法论文格式模板推荐
发布时间:2022-11-23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刑法论文格式模板。 课题研究的方法 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
宪法论文格式模板推荐
发布时间:2016-04-18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宪法论文格式模板。 论文题目(居中,黑体小二号字) 姓名(居中,楷体四号字) 专业、班级、学号(居中,楷体五号字) 指导教师......
论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16
[内容提要]本文是介绍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有关法律问题,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是指在出租人出卖租赁物时,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它是承租人的一项具有物权性质的法定权利,具有对抗第......
试论民事诉讼模式之转型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本文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出台为契机,讨论了理想民事诉讼模式的构建与证据规则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我国超职权主义的传统民诉模式的形成背景及在诉讼实践中的困境,指出理想的民诉模式是以当事......
《侵权责任法》的解释论与立法论(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民事立法中的一件大事。对于立法者来说,这标志着民法典编纂的阶段性立法任务的完成;对于执法者来说,它意味着今后的任务将是对法律条文的正确理解和适用;对于学术界来说,它意味着什么呢?张新宝教授明......
关于知识产权的民法定位分析与立法建议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04
继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已正式提上日程,这是学术界梦寐以求的一件盛事。作为WTO的大三支柱之一,知识产权在现今国际和国内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我们要制定中国民法典,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如何解决知识产权在民法中......
我国土地所有权制度对民法典中物权立法的影响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03
论文关键词: 土地所有权/物权/民法典 内容提要: 土地公有制与私法理念的差异使我国的物权立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家土地所有权集民事主体与行政主体为一身,便于政府对土地利用行为进行积极的干预以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但也可能......
物权逻辑形态与物权立法的逻辑定位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02
【内容提要】在《物权法草案》广征民意之际,本文试图从一独特视角——物权逻辑表达作者对未来物权法的期盼之情。本文共分三部分,首先全面阐述了物权理论中的主体、政体、行为等五种逻辑形态,以此做为理论支撑点,较为全面的分析了我国......
论环境物权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04
物权法是与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和其它非经济价值直接相关的规范体系。但是,传统物权法并未将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和其它非经济价值融入其概念以及制度之中,这样才导致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当代,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环境资源的可......
役权的立法选择_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2
役权是为特定的土地或特定人的便利和收益而利用他人之物的权利。[①]役权是各国民法所普遍承认的用益物权制度,但我国现行法中还没有役权的规定。在物权法制定过程中,学者间对役权立法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试就役权的立法选择问题谈点......
沉默权的立法思考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12
内容提要:沉默权是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它是被告人的防御权、人格权,是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权;它具有体现刑事诉讼价值、丰富刑事诉讼职能、实现刑事诉讼结构公正、完善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作用;没有沉默权的权利体系是不完备的权利......
人格权法在民法中的定位
发布时间:2022-11-19
人格权法在民法中的定位 人格权法在民法中的定位 人格权法在民法中的定位 [摘 要]在我国民法典编纂的立法浪潮中,人格权法在民法中的定位问题成为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为了在未来民法典中对人格......
民事立案中法官行使释明权方法之研究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31
在现代诉讼法学理论上,释明权的定义较为广泛,它是指在诉讼前或诉讼中,法院以适当方式告知有权启动诉讼程序的当事人或诉讼当事人,进行适当的声明或者在其声明不明确、不完整、不适当时告知其为适当声明,这种释明,从法院的职权角度来......
德国民法中的形成权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一 特 征 形成权①,指的是由一个特定的人享有的、通过其单方行为性质的形成宣告来实施的〔1〕、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法律关系、或者确定一个法律关系的内容、或者变更一个法律关系、或者终止或者废止一个法律关系而导致权利关系发生变动的......
《侵权责任法》对人格权保护之述评(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03
一、一般人格权规范缺失 人格权系以维护人格自主与人之尊严为己任之权利,先经由民法而获承认,后为对抗国家权力戕害,上升为宪法上之基本权利。因此,人格权既是私法权利,也属宪法基本权利。人格权为民事权利之一种,为各国民法所承认......
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14
内 容 摘 要:隐私权是人格权中的一项重要权利,属于民事权利的范畴,理论界一般划归为私权。世界各国对于隐私权的保护、研究历来非常重视,许多国家把隐私权列入民法典,直接予以保护,还有一部分国家予以概括保护,只有在出现隐私权被侵......
人格的法学意义(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08
在这个据说由于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而快要消除空间或疆域界限的星球上,最幽深的谜仍然是人自己。究其原因,并非在于人是社会的或生物的存在;也并非在于人对自身奥秘的掌握,而是在于人的人格,人格铸成了现代斯芬克斯之谜。 人格是人类......
民国时期人权的宪法保障(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人权通俗的说就是每个人都拥有或应当拥有的基本权利,是标志着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人权观念首先在资产阶级国家被确立出来,之后在我国不断得到完善,最终在我国现行宪法中反映出来。本文主要是就民国时期宪法中的人权思想做......
自然资源权利物权化的思考与立法建议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摘要:由于我国的特殊的国情与历史背景,我国现行的自然资源利用机制及立法存在着许多的弊端与缺陷,本文在层层剖析其成因与症结的基础上,对整个与自然资源有关的诸多权利加以体系化,分别针对资源与资源性土地提出了资源利用权与资......
论知识产权(一)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知识产权的概念、历史发展及其法律保护的含义(注1) 蒋志培(注2)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 知识产权的称谓来源于18世纪的德国(注3),将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概括为知识产权的主要是著名比利时法学家皮卡弟,这一......
2016年法史学论文格式模板
发布时间:2016-04-08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法史学论文格式模板。 目录 目录两字为黑体3号,居中,下面空一行。 第一层次标题一、顶头,黑体、小四号,第二层次缩进一字......
最新经济法论文格式模板
发布时间:2023-01-31
论文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以下就是由编辑老师为您提供的经济法论文格式模板。 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
最新国际法论文格式模板
发布时间:2023-01-27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国际法论文格式模板。 一、(标题)(居中、四号黑体) 1、(小标题)(四号宋体) (1)(下级小标题)(小四号黑体) (正文内容用小四号......
最新行政法论文格式模板
发布时间:2023-02-15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行政法论文格式模板。 1、题目。 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例(题目:大叶......
土地保护立法:土地权、发展权与环境权的衡平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摘要] 在土地法制领域,现实的人们给予了土地权属制度以更大更多的热情,这是应该的。从法的角度,权利问题是讨论其他问题的前提与归属。但本文拟从资源环境保护的角度,给予土地保护的法理以更多的关注。其间自然涉及了土地权属与......
公文语序安排的一般方法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14
语序指词语组合的次序。它既反映了一定的语言习惯,又反映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公文语序安排的一般方法。 语序有时可以决定语义,变更语序后语义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有时语序变更后虽不改变语义但却可改变语言的表达效......
小议民事诉权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05
传统民诉理论在其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始终充斥着各种诉权学说的争议,理论的争议往往导致实践的困惑。我国司法实践中对民事诉权(以下简称“诉权”)的理解和保护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存在一些模糊概念,加之我国诉权立法上的瑕疵,使广大法......
论特殊防卫权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我国刑法第20条第3款被学者们称为无限防卫权或特殊防卫权条款,它是刑法保护机能和保障机能的有机统一,有其存在的价值。无限防卫权说。自该条款面世后,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对无限防卫权的规定,进而认为在正当防卫之外,......
论民事程序选择权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19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几大法律期刊、报纸曾纷纷报道了这样一个案件:原告在规定的半价时间内打长途电话1分钟,被告却没按半价收费,多收了原告0.55元,原告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1 。此案引发的争议较多。其中一种意见从诉......
沉默权的立法思考(3)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28
第四,沉默权制度是实现控辩双方地位平等、实施控辩式庭审模式的重要条件。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建立了控辩式的庭审模式,公诉人从居高临下的地位回到与被控方平等的地位,法官居中裁判,被告人在被法院定罪之前与控诉方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
行政法控权模式比较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两大法系行政法控权模式进行比较和研究的基础上,从两大法系的历史传统,价值取向,思维和目标的差异寻找隐藏在行政控权模式背后的实质差异,得出两大法系行政控权模式的利与弊,以及对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启示,进......
论代位权诉讼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27
内容提要:新合同法确立了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并规定了代位权的行使应当通过诉讼途径进行,由此引发一系列的诉讼法问题亟待解决和论证。本文以债权人、债务人和次债务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和程序保障为基点,探讨了代位权诉讼中的当事人问......
试论物权的变动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08
(一)物权的概念表述 在论述物权的变动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学界对于物权概念的理解。 王泽鉴先生认为,“物权既然是对物直接支配的权利,当然得享受其利益,并具排他的绝对效力”,“法律将特定物归属于某权利主体,由其直接支......
宪法的人民性_宪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8-30
2009年10月3-5日,布鲁斯。阿克曼教授受邀主讲哈佛法学院2009年度霍姆斯讲座(Oliver Wendell Holmes Lecture),可谓是名至实归。 霍姆斯讲座由霍姆斯大法官亲自创建,意在延请哈佛法学院以外的大师学者前来讲学。讲座并不设定日期,......
人格权立法之历史评析
发布时间:2013-12-19
人格权立法之历史评析 人格权立法之历史评析 人格权立法之历史评析 文章 来 源 教 育 网 内容提要: 《大清民律草案》吸收先进法律文化,采纳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之法律人格学说,在总则编设人格权一节,并通过总则和债权相结......
物权立法中七个疑难问题之我见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我国未来物权法,对于不动产登记簿的开放对象应当有所限制,但对于开放内容不应有所限制;物权人的返还原物请求权不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建立取得时效制度,并应区分一般动产、准不动产、未登记不动产而规定不同的成立条件;在......
知识产权通则:立法进程中的一种尝试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 在中国知识产权的立法进程中,存在“单行立法”、“一般性规定”和“法典化”三种进路,它们基本上沿袭了世界上既有的知识产权三种立法模式。“单行立法”模式容易导致条文之间的矛盾、冲突与重复,“一般性规定”模式面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