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民法典编纂中的立法模式悖论

民法典编纂中的立法模式悖论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17 00:07:57
民法典编纂中的立法模式悖论
时间:2023-06-17 00:07:57     小编:

摘要:在民法典立法中,商事法律处于何种位置?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民法典立法的成败,甚至影响中国法治进程、影响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大陆民事立法模式既非民商分立也非民商合一,在民法典立法思路上坚持民商合一的模式,却选择民商分立模式下的民法典作为范本,在逻辑上存在悖论。民法典立法不是要适当增加商法规t,而是要根据商事活动的需要,实现民法与商法的体系化,这完全是因为商法规则的特殊性决定的。民法典应该具有开放性,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现实。

关键词:民法典 立法模式 商法特殊性 民商合一 民商分立

中图分类号:DF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30(2017)03-0038-0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一时,民法典立法在中国大陆民法学界声势顿起,“中国民法典”似呼之欲出。但是,从立法规律上看,一部成熟民法典的出台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即使在法律传统久远、法律学术积累深厚的欧洲国家,其民法典的编纂过程大都历时甚久,多则上百年。山有诸多因素导致“中国民法典”的出台必将经历一个较长的周期,其中,理论准备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大陆民法学者普遍认为,民法典宜采用分段立法的路径进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民法通则》《婚姻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民事单行法相继出台,学者们认为,如果加上“民法总则”、“人格权法”、“债法总则”等单行法,“中国民法典”的基本内容就齐备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依据科学的民法典体系对既有的民事立法内容进行整合,并最终形成民法典。由此看来,“中国民法典”的出台颇为乐观,因为主要内容已经具备,待制定完上述几部单行法,加以整合就大功告成了。当然,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民法典立法必须要处理好一些相关关系。对此,不同学者的认识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中国民法典编纂必须处理好民法与商法的关系。这已经成为大陆民法学者与商法学者的共识。但是,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在民法典立法中,商事法律处于何种位置?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民法典立法事业的成败,对实践中的民商事活动也会有较大影响。笔者尝试从立法模式人手,以时代变迁的视角,分析民法典编纂中的“商法”问题。

一、我国的民商事立法模式是民商合一吗

长期以来,中国法学界普遍认为,中国民事立法属于民商合一模式,这方面的论述汗牛充栋,不胜枚举。不但如此,学者们还为此进行了大量的“背书”,如有的学者论证道:“根本原因在于现代社会中已不存在几年前的独立商人阶层,绝大多数人已经直接参与到商品经济活动中来,大量原来的商事活动现在变成了一般民事活动。因此区分民法商法实无必要。即使坚持民商分立的国家,在理论上和商法条文中都承认商法是民法的特别法,凡在商法未作规定的,一律属民法典。事实上,在民商分立的法国和德国,其商法典已支离破碎。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民商合一已成为发展的趋势。”还有学者认为,我国现行法采取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这有其道理:在所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民事商法化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几乎不再有什么规定对商事债与民事债区别对待。各国的法典编纂工作使商法失去了它过去完全不同于民法的国际性。

考察民商法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一国(地区)无论是采取民商分立还是民商合一,都是根据其法律传统,结合其时代特征所作的理性选择。大陆法系国家之商法典,无论是采用客观主义立法模式,还是采用主观主义立法模式,均为商法形式理性的产物和集中体现。但是,商法典却并非商法形式理性的必然结果,大陆法系商法的形式理性与英美法系相同。商事规范是否以法典形式单独立法,仅对学术研究的类型化有意义,并不能说明一个国家的民事立法成熟与否。民商分立模式下,《商法典》与《民法典》并存;民商合一模式下,只存在《民法典》,并无《商法典》,商法以单行法的形式呈现。两种模式形式各异、实质相近,并无优劣、高下之分。

至于中国的民商法立法模式,在民国时期就被“官方文件”确定为“民商合一”。1926年6月,国民党第183次中央政治会议通过《民商划一提案审查报告书》,列举了采用民商合一的八项理由:基于沿革、主张商法之进步性质、适应国际的进展、立法之趋势、平等、民商两法难以区别、编制困难以及适用困难,等等。

1949年后,中国大陆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一方面,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并不明确;另一方面,除少量生活必需品外,公民几乎没有个人财产,财产的流转也主要是在国家意志支配下进行的。因此,作为权利宣言书的私法既缺乏生成土壤,也无用武之地。这一时期的民事立法主要以学习苏联模式为主,在处理有关问题时,主要依据的是党和国家的民事政策,如“依靠群众、调查研究、调解为主、就地解决”的十六字民事审判方针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在改革开放之前,新中国的民商事立法几乎一片空白,基本谈不上有什么立法模式。

改革开放以后的民商事立法,是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所需而逐步制定的。从最早的《经济合同法》(1981年12月31日通过),到《民法通则》(1986年4月12日通^)、《企业破产法(试行)》(1986年12月2日通过)、《公司法》(1993年12月29日通过)等诸多民商事法律、法规,无一不是根据当时经济改革或发展的制度需求出台的。在这样的背景下,那种认为我国大陆民商法立法模式为民商合一的观点是不具有科学性的。因为,无论一个国家的立法模式是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都必须对民商法的各个部门法规范统一进行体系化安排,而不能是各个部门法孤立地分别立法。正如石少侠教授所言,中国大陆的所谓“民商合一”模式,实际上立法机关从未做出这样的划分和确认,这种归纳概括并无任何法源依据。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完全是因为在中国民商合一被先验地奉为真理,民法学者们已经习惯于将所有的单行商事法律都视为民法的特别法。这种合一只是学者们在观念意义上的合一,并非法典意义上的合一,更非法定合一。当然,因为中国大陆并不存在形式意义上的商法典或者商法总则类的法律,中国的民商事立法模式更谈不上民商分立。 我国民商事立法自清末民初以来,一直在试图学习西方时“采彼所长,益我所短”,在“参考”外国经验的同时也要“体察”国情,但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四加之对民国立法的摒弃、新中国成立初期盲目学习前苏联、文革时期法律被践踏,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我国的民商事立法历史进程实际上是断裂的。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立法具有很强的功利性、时效性,欠缺科学性。在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民商事立法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必须在时代背景下重新进行体系化思考。

二、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的民商事立法模式

法典是高度理性的产物。考察大陆法系国家历史可以看出,民法典立法与理性主义密不可分。18世纪的理性主义精神不仅生产了论述自然法的学术著作,而且引致了沿着自然法理念行进的使民族法律制度法典化的最初立法活动。最为著名和最具影响力的当然是《法国民法典》。稍晚的《德国民法典》也是理性法与启蒙运动结盟的产物。这些法典不同于先前(主要用以确定、安排、改善或续造现存法规范)的法律记录书,它们希望透过体系性地穷尽安排所有的法律素材,预先规划出一个较好的社会。

(一)德、法民法典形成的r代背景

当今中国大陆民法学者谈及民法典时,言必称德、法。《德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严密的逻辑性和完整的体系性,为许多学者津津乐道。这两部民法典也因此成为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中国民法典立法的样板。但是,任何一部法律的内容都受其所处历史时期、所在国(地区)法律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两百年前的法、德社会与今日之中国,可谓风马牛不相及。如果我们仍拘泥于德、法模式,恐怕会产生南橘北枳之效果。

首先,彼时之德、法两国,均处于启蒙运动时期,自由与人权观念深入人心。《法国民法典》甚至就是法国大革命的直接产物。因此,意思自治原则、权利本位思想在这两部法典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而这些因素在当代世界来说,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无需特别强调。当然,这也是中国民商事立法的题中应有之义。

其次,德、法两国均有着深厚的罗马法传统。《法国民法典》极大程度地继受了罗马法,其蓝本就是《法学阶梯》。虽然《德国民法典》出台的直接原因是统一各邦法律,但是德国各邦对罗马法的继受自15、16世纪就开始了。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由于波伦亚学派法学家的活动以及大量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的影响,优士丁尼的罗马法逐渐变成了所有拉丁民族和日耳曼民族的共同法。从18世纪中叶开始,它让位于一些民法典,并且在这些民法典的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德、法两国之民法典从形式到内容深受罗马法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德国、法国等国家的法律传统、文化环境、历史背景与罗马法一脉相承,在移植罗马法上具有天然优势,不存在多大障碍。

再次,彼时之德、法两国,无论是立法还是实践,商法都已自成体系。从11世纪晚期和12世纪开始,商法的基本概念和制度得以形成,商法逐渐被人们看做是一种完整的、不断发展的法律体系。与民法试图构建一个理想世界不同,商法产生自商业活动本身,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商人群体的需要。德、法民法典出台之时,其本国商法体系已经独立存在。现行《德国商法典》的核心部分明显要比《德国民法典》历史更长,甚至长于当今的德意志国家。从中世纪商法的形成来看,可以说它与罗马法、教会法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它不是从普通私法中分离出来的。中世纪商法一经产生,它就自治自立,与普通私法平行发展。

最后,这两部法典的形成都是建立在长期、充分的理论准备基础上的。《德国民法典》出台经历了学者们几十年的论战,立法者也广泛听取了各方意见。《法国民法典》虽然从表面上看是大革命的产物。但这两者的根源都来自于罗马法、教会法以及中世纪以来的注释法学、评注法学、实证法学等法学流派。

(二)民商合一立法模式的实质:形合神不合

长期以来,我国民商法学者都认为,瑞士是民商合一立法模式的开先河者与典型代表。近代以来的我国民商事立法也深受瑞士民法典的影响。从旧中国到新中国,我国的民事立法都是在“民商合一”的大原则之下进行的。民商合一的原则是受瑞士民法的启示而确立的。

《瑞士民法典》之所以选择民商合一模式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并不是立法者一时的突发奇想,而是有其早期私法典的立法实践和一元化的私法观念作为其最初基础。《瑞士民法典》最大的创新就是将商法规定在民法典之中,并且作为“债务法”编的主要内容予以规定。其第五编“债务法”共分为五部分:《总则》《各种契约关系》《公司与会社法》《商业登记、商号与商业账簿》《有价证券》。在“《总则》”部分并无对于后三部分商事规则的概括性规定,《瑞士民法典》本身也无“总则”的设置。换句话说,《瑞士民法典》的“民商合一”只是将本属于民商分立模式下商法典的内容机械地照搬到民法典中,而并没有抽象出民法和商法共同的上位规则。

1942年《意大利民法典》是另一个民商合一立法模式的典型。意大利之所以改民商分立为民商合一,有着诸多较为复杂的社会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学者们认为,较之民法而言,商法规则并无太多特殊性。这与我国许多民法学者的观点一致。在体例上,《意大利民法典》的民商合一模式又与《瑞士民法典》区别较大,其商事规则分别分布于债编、劳动编,在《瑞士民法典》中属于“债务编”的公司与企业法被《意大利民法典》纳入“劳动编”。与《瑞士民法典》相同的是,《意大利民法典》的商法内容同样是商事规则的机械规定,并无统摄商法与民法的“总则”。

《瑞士民法典》《意大利民法典》的出台在《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之后,它们并没有简单地照搬后两者的模式,而是根据各自的国情,创造出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虽然说它们都并未实现实质上的“合一”,但这种既借鉴先进立法例的经验,又尊重本国的历史传统、现实情况的做法是值得高度肯定的。

(三)中国大陆民事立法坚持民商合一模式的悖论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次民法典立法活动来看,中国大陆坚持了民商合一的模式,但草案内容基本难以寻觅商法规则的身影。同时,民法典的体系又选择了民商分立模式下的民法典作为范本。这种安排缀醭晌法学界的共识,但在逻辑上却存在重大问题。学者们既然坚持认为中国大陆应采用民商合一模式,那么商法作为私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民法典中予以体现。但是,从既有几部民法典草案(建议稿)以及本次民法典起草活动的专家意见看,对此,无论是立法机关还是民法学者并无成熟考虑与妥帖安排。

2017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总则”编为德国民法典首创,而德国又是民商分立的立法模式。如前所述,在采用民商合一模式的《瑞士民法典》、《意大利民法典》并无“总则”的设置。也就是说,我们一方面坚持认为我国应走民商合一的道路,另一方面又采纳了民商分立模式下的方案设计。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使得民法典注定在体系上会成为“异类”。不过,这一“异类”可能在立法机关看来恰恰是一种创新。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民法总则》草案时认为,《民法总则》在继承民法通则、民事单行法规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事立法和司法经验,借鉴吸收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制度,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了中国特色。

王利明教授认为,我国虽然学理上对民商事立法应采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体例一直存在争议,但在立法体例上,我国采纳了民商合一体例,即以民法统一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商事法律在性质上属于民事特别法,在商事法律没有就相关问题作出特别规定时,相关的纠纷仍应适用民法总则的一般规则。

三、民法典编纂中的民商法体系化

各国民法典的制定,不可能跳出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摆脱种种社会文化乃至政治经济的条件限制。但理性的立法者在反思人类累积的共同经验后,应该还是可以整理出一些客观、科学的规则,而以其为基础,再去吸纳、响应相关的条件。中国民法典立法的目的不能是为了填补“立法空白”,更不能被法学家当作实现自身法治理想的标志。

关于未来中国民法典究竟应该呈现出何种形态,仍然是一个开放的问题。总之,我们并不是为了民法典而民法典。如果说《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瑞士民法典》和《意大利民法典》都属于早期民法典立法史上立法模式的摸索阶段,那么,21世纪的中国民法典应该发挥后发优势,认真权衡各种立法模式之利弊,从根本上处理好民法与商法的关系问题。不用拘泥于潘德克顿体系上的完美和语言之精到,而是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从有利于社会生活的有序调整出发。

(一)“民法总则”未完成民商法体系化任务

无论民法典以何种形态呈现,都必须借此完成民商法体系化工作。大陆法系学者普遍认为,民法的体系化需要制定民法典,这不仅出于立法形式上的考虑,更重要的是,法典化是实现私法系统化的一个完美方法。这一点也得到我国绝大多数民法学者的赞同。

不过,立法体系化并不能与法典化划等号。从规范意义上讲,体系化意味着:将所有透过分析而得的法命题加以整合,使之成为相互间逻辑清晰、不会自相矛盾、尤其是原则上没有漏洞的规则体系,这样的体系要求所有可以想见的事实状况全都合乎逻辑地含摄于体系的某一规范之下,以免事实的秩序缺乏法律的保障。从反向看,体系化的任务是通过逻辑的手段,让各种得到承认适用的法的规则,结合成为抽象的法律原则的一种本身毫无矛盾的相互联系,并使之理性化。这种理性指的是法律内在的实质理性,而非法典化的形式理性。

从世界各国立法例来看,采民商合一模式国家的民法典均无民法总则的设计,其原因在于商法规范没有民法规范那样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从全国人大公布的《民法总则》来看,虽然也有些许商法规范,但并没有完成提取民法与商法公因式的任务。那么,一个没有完成商事规范“总则化”的“民法总则”,如何实现统摄民法、商法,完成“民商合一”的任务呢?

(二)民商合一模式必须考虑商法规则的特殊性

我们也注意到,在这一轮关于民法典立法的讨论中,有更多的民法学者越来越认识到,民法典立法必须要处理好与商法的关系。如王轶教授认为,在民法与商法的关系上,根据2011年国务院发布的白皮书,商法应当遵循民法基本原则,同时需贯彻商事自由、等价交换、交易便捷的精神。而我国合同法总则,也融入了浓厚的商事色彩。鉴于商人群体在推动民法规则发展上的重要作用,故我国民法规范应当尽量反映商事交易的规则。至于商事登记应否进人民法总则,则是立法技术的问题,应当交由商法学界的讨论决定。但是,民法典立法不是要适当增加商法规则,而是要根据商事活动的需要,实现民法与商法的体系化,这完全是由商法规则的特殊性决定的。

1.商法的适用范围特殊。商法的特殊性不是因为它适用于隶属于商业行会的商人,而是因为它是适用于商业活动(商法的客体)的法律,而作为司法裁判组成部分的商事裁判也不可避免地加入了民法与商法的分合之争。商业活动的主要特征是营利性,这决定了与民事规则相比,商事交易规则更追求效率。

2.商法的主体规则特殊。早期的商法特别是德国商法,坚持认为商法即商人法,商法规则只对商主体适用。在世界各国普遍实施自由经济的今天,制定专门适用于某类群体的规则已不合时宜。但是不能将民事主体等同于商事主体,民事主体欲从事营业行为,必须要符合必要条件、履行相应的法律程序。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民事主体的根本是人格,商事主体的根本是信用。商事主体的特殊性已被社会广泛认识和接受,《人民日报》这样的主流媒体都开始使用“商事主体”这样的字眼。

3.商法的行为规则特殊。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是意思表示,结果受其效力样态决定,其规则取向是意思表示真实。而商行为以信用为基础,追求效率,更注重行为的外观,典型的是票据行为。

4.商法的责任规则特殊。民法倡导“自己行为、自己负责”,而商法规则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有限责任”。与民法相比,商主体种类更多,责任规则也更为负责。如民事合伙的责任只能是无限责任,而商事合伙的责任既包括无限责任还包括有限责任。 (三)“中国民法典”立法模式对商事立法的影响

许多民法学者认为,应该按照潘德克顿体系架未来的中国民法典。潘德克顿(pandekten)罗马法《学说汇纂》的汉语音译,潘德克顿体系是在《学说汇纂》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五编制”体系,即在民法典中包括总则、物权、债权、亲属与继承五部分。崇尚思辨、理性的德意志人在罗马法基础上发展的潘德克顿,讲求精准的概念和严密的逻辑体系。这极大地影响了《德国民法典》的结构与内容,而且对法典化以外的法典解释和法典进一步发展也具有意义。但是,《德国民法典》确立这一体系的背景是,19世纪的法典化运动中商法典与民法典分立,对于这一由于历史原因和法律传统导致的现象,当时并未从理论上对其原因和合理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如前所述,当下中国与昔日之德国相距百余年,国情迥异,再拘泥于潘德克顿体系,恐有削足适履之虞。

当然,无论是潘德克顿式体系还是法学阶梯式(法国民法典三编制)体系,都属于法典形式范畴,其实际意义更多是立法技术层面的。具体说规定几编、各编的前后顺序如何等内部结构问题,更不具有实践理性价值。商法与民法同属私法范畴,二者在主体、权利、义务、行为以及责任等核心问题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如果坚持民商合一立法模式,无论采取哪种体系,这些都应该是立法者谋篇布局的重要考虑因素。

(四)构建一个符合时代精神的中国民法典

本世纪初中国大陆第四次民法典立法活动中,有学者提出“松散式、邦联式”编纂思路。这将会导致民法典缺乏体系性和逻辑性,使人难以了解和掌握,法官难以操作和判决案件。虽然这一思路不具可行性,但它也启发了我们,民法典应该具有开放性,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现实。江平教授指出,我们应当制订一部开放型的民法典,而不是封闭型的民法典。民法典如果成为一个封闭体系就充满着危险,因为社会经济生活是非常活跃的,它不应当受法律的束缚和阻碍,法律应当给它更大的未来空间和余地。

民法典的开放有横向(空间意义上)和纵向(时间意义上)的含义。一方面在空间上,应该向商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等相关部门法开放。归纳、概括、抽象这些部门法与民法具有内在一致性、共同性的规则,在民法典中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在时间上,民法典应该向新问题、新领域开放。王利明教授撰文指出,我国的民法典必须反映21世纪的时代特征。什么是21世纪的时代特征?他认为是对互联网时代、信息社会和大数据时代、高科技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资源环境逐渐恶化趋势及风险社会的时代特征做出回应。这些“时代特征”显然都是21世纪发生的新问题,传统的民法规范已经很难满足它们的制度需求。

四、结语

民事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造就出一种本诸公平精神、顺乎国情民生、有效捍卫私权、切实促进公益的民事法律秩序,而非追求法典自身的完美。民法典立法切忌得形忘意。民法典本为西方舶来品,深入研究其法理基础固然重要,注意其与中国本土法律资源的逻辑关系也必不可少。况且,从现有研究来看,中国大陆对民法典立法的一些模糊认识尚未澄清,立法者、学术界以及社会民众远未达成共识。

具体到中国民法典编纂的立法模式选择,无论是采用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必须择一而从之,最起码在逻辑上要能够自洽。而不能说,一方面坚持民商合一,另一方面又忽略商法的特殊性而不予体现。如果将来出台的“中国民法典”不能涵盖体系化的商法规则,那么就是实质上的民商分立。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就必须重新思考是否有必要制定“中国商法典”或者“商法总则”的问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探讨编纂民法典应当正确处理民商法关系
发布时间:2017-06-08
在编纂民法典时,如何正确处理民法和商法关系至关重要。无论是民法学者还是商法学者,原则上都承认民法是商法的基本法,而商法则是民法的特别法。在法律适用上,商法作为民法的特别法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然而,上述共识并不意味着编纂民法典就要实行法典意义上的民商合一,也不意味着除了《民法总则》外,商法就不能有自己的基本法(总则或通则)。就法典意义而言,笔者并不赞成民商合一的观点,因为所谓民商合一从来只是学理或观.........
欧洲法律多元格局:国别法、欧洲法以及民间法典编纂
发布时间:2023-01-30
摘要:欧洲法是一部关于法律多元主义的发展史。早在中世纪的欧洲,罗马共同法就已吸纳了罗马法、教会法以及地方法的多种元素。当下欧盟法也糅合了官方和非官方规则,从而形成多元的法律格局。借助欧洲私法整合运动,相应的“欧洲私法共同原理”和示范法取得了一定的法源地位。然而欧盟政界不仅没有很重视这些非正式法源,反而割裂了“欧盟法”与“欧洲私法共同原理”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各种示范法文本在促进私法融合的同时也加.........
论水权的性质及与物权法典的编纂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水权的性质及与物权法典的编纂 论水权的性质及与物权法典的编纂 论水权的性质及与物权法典的编纂 [摘 要]随着人口与经济发展,水资源作为关系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的自然资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
旁观民法典编纂的得与失——兼论宪政与私法秩序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3-12-19
旁观民法典编纂的得与失——兼论宪政与私法秩序的关系 旁观民法典编纂的得与失——兼论宪政与私法秩序的关系 旁观民法典编纂的得与失——兼论宪政与私法秩序的关系 一 从1998年3月起参与民......
中国的民事立法与民法法典化
发布时间:2023-02-01
中国的民事立法与民法法典化 中国的民事立法与民法法典化 中国的民事立法与民法法典化 〔编者按〕 我国是否应实行民法法典化,制定民法典?如需要制定民法典,其调整对象是什么,与相关的法律部......
论商法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
发布时间:2023-07-06
【摘要】当今世界上,商法的立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民商分立的立法模式,一种是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在究竟是选择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立法模式的争论中,我国商法学界大多数学者形成一致的意见,不再要求单独制定商法典,而是主......
论未来中国民法典债法编的结构设计
发布时间:2022-12-20
论未来中国民法典债法编的结构设计 论未来中国民法典债法编的结构设计 论未来中国民法典债法编的结构设计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大陆法系主要民法典之中债法编的结构,指出了传统债法体系所存在的缺陷。提出在保......
论我国民法典中的相邻关系立法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我国民法典中的相邻关系立法 论我国民法典中的相邻关系立法 论我国民法典中的相邻关系立法 二十世纪中叶以后的民法典制定-无论是越南、俄罗斯联邦,还是中国-进入环境问题非常严重的时代,它既......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
发布时间:2023-06-11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 摘要: 尽管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作为一个阶段性、过渡性的立法措施,其制度性的缺失以及内容的失之过简,难于操作,使其仍然有很大的修改空......
民法法典化的价值、模式与学理
发布时间:2013-12-19
民法法典化的价值、模式与学理 民法法典化的价值、模式与学理 民法法典化的价值、模式与学理 【内容提要】文章首先回答中国为什么需要民法典,民法典的价值理性和形式理性为其提供了存在上的正当性;其次探讨了中......
中国的民事立法与民法法典化(9)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10
我国民法典基本上应参照德国民法典体系,借鉴其他国家民法典中的长处,反映我国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民法典的第一编应为总则。民事主体部分除自然人、法人外,应反映合伙发展的现实,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合伙的民事主体地位作出简要的规定......
我国民法典:序编还是总则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07
论文摘要: 民法典首编的立法例分序编、总则模式。序编模式源于法学阶梯式对逻辑工具在具体规范和制度上的不彻底运用,有松散混杂之弊。序编又可分为形式序编和实质序编。总则模式则是概念法学将概念抽象和逻辑演绎发挥到极致的产物。但二......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之我见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7-16
论文摘要: 尽管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作为一个阶段性、过渡性的立法措施,其制度性的缺失以及内容的失之过简,难于操作,使其仍然有很大的修改空间。民法的法典化为婚姻法修订的第二步走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完......
中国的民事立法与民法法典化(6)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08
三、制定民法典的思路 (一)关于制定民法典的速度的思考 我国制定民法典的速度是快了,还是慢了,现在应当快点还是慢点好?快与慢是相比较而言。世界各国民法法典化的进程有快有慢。1756年巴伐利亚民法典是最早的一部民法典,这......
民法典的立法程序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9
民法典的立法程序问题 民法典的立法程序问题 民法典的立法程序问题 得知我国最高立法机关已决定在今年年底起草出民法典草案并交人大常委会讨论,作为一个民法学者,一方面非常欣慰,另一方面又有......
民法典的立法体例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9
民法典的立法体例问题 民法典的立法体例问题 民法典的立法体例问题 我想从两个角度来谈一谈中国民法的现代化问题,一个是民法典的立法体例问题,一个是民法典现代化的判断标准及条件。所以,这里......
论一般人格权的立法模式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2
论文关键词: 一般人格权;人格;立法模式 内容提要: 一般人格权的产生及其模式是与民法典尤其是人格权法的立法模式息息相关的,因此,受限于不同制度背景的一般人格权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优缺点。从我国民法典的大背景着眼,将一般人格......
论我国民法典中的相邻关系立法(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9
二十世纪中叶以后的民法典制定-无论是越南、俄罗斯联邦,还是中国-进入环境问题非常严重的时代,它既不同于《德国民法典》制订之时,也不同于《法国民法典》制订之时,更不同于《罗马法大全》编纂之时。作为世界上最新的民法典,《越南民......
《十三经辞典》的编纂历程
发布时间:2022-12-05
摘要 文章回顾了《十三经辞典》的编纂过程,并通过编纂实践探讨了编纂文献专书辞典的理论及特点。 关键词 十三经辞典 文献专书辞典 频数 词性 经义 一、概况 《十三经辞典》(以下简称《辞典》)是一部大型专书辞典,依十三部经......
用户视角下的自主学习模式对词典编纂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1-10
【摘 要】 用户视角下词典编纂的宏观设计应符合读者的认知规律,微观结构应包括拼写、注音、词性、词源、释义及义项编排、词例、特殊义、百科等方面内容。这样的词典编纂结构特征为自主学习者提供了很好的检索条件,充分考虑到自主学......
专科词典编纂的学科依托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 专科词典编纂术语学术语词典学 论文摘要 学会的生命在于学术。不同的学会有不同的依托学科。作为辞书学会下属的专科词典委员会,应该把辞书学、术语学、术语词典学都看作专科词典编纂所依托的学科。特别是术语学和术......
中国民法的法典化与中国民法典的开放性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一、中国民法的法典化是中国民法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并不是没有民法,而是没有民法的法典化。这些问题,可以从中国古代的法典内容中清清楚楚地看到。例如,中国古代的侵权行为法,内容极其丰富,体系相当完整,仅仅是各种不同的侵权行为......
《法国民法典》模式的传播与变形小史
发布时间:2022-11-06
《法国民法典》模式的传播与变形小史 《法国民法典》模式的传播与变形小史 《法国民法典》模式的传播与变形小史 摘 要:本文把《法国民法典》当作一种民法典的模式,研究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
中国民法亲属编立法若干问题探讨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目 次 序 言一 亲属编的地位与名称二 亲属通则性规定的设定与内容三 对“禁止结婚疾病”的重新认识四 事实婚姻的概念与效力五 婚姻的无效与撤销结 语序 言 经过几代人努力,中国民法典终于被提上立法议事日程。其中,尤为引起世人关......
现代民法典:时机、模式及结构
发布时间:2013-12-19
现代民法典:时机、模式及结构 现代民法典:时机、模式及结构 现代民法典:时机、模式及结构 [摘 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要求建立健全市场法制体系。所谓市场法制休系,主要指民商法......
我国民法典:序编还是总则
发布时间:2013-12-19
我国民法典:序编还是总则 我国民法典:序编还是总则 我国民法典:序编还是总则 摘要: 民法典首编的立法例分序编、总则模式。序编模式源于法学阶梯式对逻辑工具在具体规范和制度上的不彻底运用,有......
国际法编纂发展简史概述
发布时间:2015-08-13
关键词:国际法;编纂;发展简史;海牙会议;联合国宪章 18世纪末叶,英国的边沁首先提出了将国际法全部编纂为法典的思想。发展到19世纪,开始出现了政府间的编纂活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以及其后的巴黎会议等,均制定了一些带有......
关于民法典立法条件的法理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14
关于民法典立法条件的法理学思考 关于民法典立法条件的法理学思考 关于民法典立法条件的法理学思考 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走......
论范式民法典中的知识产权制度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范式民法典中的知识产权制度 论范式民法典中的知识产权制度 论范式民法典中的知识产权制度 自20世纪以来,知识产权制度有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大陆体系的一些国家曾尝试将知识产权制度编入本......
德国民法典之债法改革对中国未来民法典的启示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 在原有债法缺陷的诱导以及欧共体指导条例、国际条约的推动下,德国民法典完成了自1900年实施以来的最大一次变革。以强调消费者保护思想与吸收对电子商务的规定为标志,于2009年1月1日生效的新民法典重新走在了21世纪的法典化运......
汉泰词典出版概况及编纂建
发布时间:2022-09-19
摘要文章回顾了汉泰类词典的编纂历史,对泰国较有影响的几部汉泰词典加以述评,特别是把最具影响的《现代汉泰词典》与《现代汉语词典》加以对照,运用相关理论,侧重从索引、词目、标注、释义、例证以及翻译等方面,深入评析其得失。......
论德国民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兼论我国民法典的应然立场
发布时间:2023-02-17
关键词: 人格/人格权/权利能力 内容提要: 德国民法对人与人格权的处理方式是与其人格理论立场的坚持密不可分的。德国民法中的人被缩限为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权利能力则成为了“人为人”的实证法表达,从而实现了对人格的某个方面功能的......
术语词典知识组织模型及辅助编纂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23-07-23
摘 要 文章基于知识组织理论,提出了术语词典知识表示的基本模型,作为术语词典编纂系统的知识框架。对术语词典辅助编纂的系统架构进行设计,分解为三个核心功能模块,将基于语料库的术语计算、数据可视化、用户交互模块紧密结合,直......
知识产权与民法典连接模式选择
发布时间:2022-08-07
知识产权与民法典连接模式选择 知识产权与民法典连接模式选择 知识产权与民法典连接模式选择 [摘 要]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最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之一就是正在进行的第四次《民法典》编......
中国民法典的基本理念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民法典的基本理念是民法典制定及其法律规定运用的最高原理, 是对民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宏观的理性认知和建构, 是民法典制定中必须解决的基础性课题。在拟订民法典草案的过程中, 我们应当确立中国民法典的五个基本理念。 (一......
我国土地所有权制度对民法典中物权立法的影响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03
论文关键词: 土地所有权/物权/民法典 内容提要: 土地公有制与私法理念的差异使我国的物权立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家土地所有权集民事主体与行政主体为一身,便于政府对土地利用行为进行积极的干预以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但也可能......
欧洲早期汉语词典的编纂及出版
发布时间:2023-04-25
摘 要 自16世纪耶稣会士入华,借助耶稣会的东方传教通信和出版机制,入华耶稣会士成为了“中学西传”的媒介。然而,欧洲学界并不满足于入华耶稣会士对中国语言笼统的介绍,凭借入华耶稣会士传入欧洲的中文文献,欧洲东方学家们通过自......
论我国商法立法模式之选择
发布时间:2023-02-18
【摘要】针对我国商法立法模式的选择问题争议已久,民商合一和民商分立作为我国可供选择的两种典型模式都有其特定的理论基础。近年来,民商分立论逐渐淡化商法形式上的独立,不断形式商法主义向实质商法主义转变,从而为我国商法立法......
谈我国民商检察监督立法的法典化(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25
摘要:出于回应商事审判蓬勃发展对司法公正的迫切需求,传统民事检察监督要在与行政检察监督分离的基础上作“民商检察监督”的大体系构造。“民商检察监督”是横跨民诉法及宪法的交叉学科话题,为适应司法监督工作规范化的需要,极有必要......
法定夫妻财产制立法模式与类型选择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05
目 次 一.本文的缘起 二.现行法定夫妻财产制之剖析 三.法定非常夫妻财产制的设立 四.法定通常夫妻财产制类型选择 一.本文的缘起 继2001年4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修改《婚姻法......
我国民法典总则编应当规定法例规则
发布时间:2023-04-07
关键词:民法总则;法例;法源;不得拒绝裁判;法律适用方法 作者简介:杨立新,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民商法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
民法典的形式理性和中国市民法理念的培植
发布时间:2023-01-06
民法典的形式理性和中国市民法理念的培植 民法典的形式理性和中国市民法理念的培植 民法典的形式理性和中国市民法理念的培植 「内容提要」法律的形式理性对法观念之传导有重要影响,中国传统法观......
浅析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模式
发布时间:2016-04-19
大家好,欢迎来到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模式,希望大家喜欢! 论文摘要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模式之争历来已久,是用专章专门立法,还是走法典化的道路,学者们各执一词。随着《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
我国民法典中债法总则的存废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11
【内容提要】在九编制的民法典草案里,没有作为编名的债权或债法总则。至此,债法总则的存废已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之争,而是上升到立法实践上了。就债法总则的历史起源、债法总则的内容及效用、合同总则与债法总则的关系而言,我国民法典不......
透析民法法典化理论
发布时间:2023-03-17
透析民法法典化理论 透析民法法典化理论 透析民法法典化理论 文章来自 一、我国民法典的三次起草 (一)第一次民法典起草 (二)第二次民法典起草 (三)第三次民法典起草 二、民法法典化进程中的焦点问题 在1998年倡议制定民法......
知识产权与民法典连接模式之选择
发布时间:2023-06-09
知识产权与民法典连接模式之选择 知识产权与民法典连接模式之选择 知识产权与民法典连接模式之选择 摘 要:知识产权是民事权利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厘清知识产权与民法典的连接关系,不仅有利......
民法典人格权编争议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13-12-19
民法典人格权编争议问题探讨 民法典人格权编争议问题探讨 民法典人格权编争议问题探讨 民法典是否设立独立的人格权编,学界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法工委提交的民法典草案第四编单设“人格权”,此......
略谈我国民商检察监督立法的法典化(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4
[内容提要] 出于回应商事审判蓬勃发展对司法公正的迫切需求,传统民事检察监督要在与行政检察监督分离的基础上作“民商检察监督”的大体系构造。“民商检察监督”是横跨民诉法及宪法的交叉学科话题,为适应司法监督工作规范化的需要,极......
浅谈我国民商检察监督立法的法典化(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12
论文摘要: 出于回应商事审判蓬勃发展对司法公正的迫切需求,传统民事检察监督要在与行政检察监督分离的基础上作“民商检察监督”的大体系构造。“民商检察监督”是横跨民诉法及宪法的交叉学科话题,为适应司法监督工作规范化的需要,极......
探讨基于PPP 模式的全民阅读立法
发布时间:2017-05-27
关于全民阅读立法争议中有一个现象,发出反对声音的一方并不是反对全民阅读,他们本身都是一群热爱阅读、想推动阅读事业发展的人,他们疑虑的是立法的旨趣和相关具体内容的配套与协调问题,甚至从人权保障上担忧公权力对私权利的侵害。这些意见确有其理,如果全民阅读立法只是走形式,不仅浪费立法成本,而且适得其反,可能还会引发社会的一种抵触情绪。对此,本文从全民阅读立法目的出发,阐明全民阅读的现实意义,从法治角度探寻.........
第二轮志书编纂记述方法探讨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地方志是全面系统记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在记述上不仅记述要真实、准确,而且还要处理好整体与部分、横与纵、主与次,量与质的关系,必须做到逻辑严密,条理分明。 [关键词]地方志;记......
法哲学视野中的民法现代化理论模式
发布时间:2013-12-19
法哲学视野中的民法现代化理论模式 法哲学视野中的民法现代化理论模式 法哲学视野中的民法现代化理论模式 摘 要:民法现代化的理论模式主要有从身份到契约、从契约到制度(身份)以及近现代民法......
关于华语词典编纂问题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10
摘要《全球华语词典》是一部特点突出的新型工具书,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文章从收词与立目、字母词的处理以及词语的解释与说明等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说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几条思考建议:一是编纂此类词典时语言观(主要是规......
民法法典化根源于法律民族化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0
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古罗马人就认为只要有政治社会单位的地方,就有法律。此后几千年的法律发展史表明,人类力图对这一社会现象与历史经验进行诠释和分析,希望能从中找出某些必然性的规律。是每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需要或是人类社会经济......
也论民法典的体系
发布时间:2022-08-31
也论民法典的体系 也论民法典的体系 也论民法典的体系 摘 要:当前关于我国民法典编纂体系的学说、主张,有再予斟酌的余地。我国民法典编纂体系应在以下四项原则的指导下安排: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制定中国民法典财产继承编的思考与建议
发布时间:2013-12-19
制定中国民法典财产继承编的思考与建议 制定中国民法典财产继承编的思考与建议 制定中国民法典财产继承编的思考与建议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作者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继承编的立法设计方......
论我国法定抵押权制度的立法模式
发布时间:2023-02-03
论我国法定抵押权制度的立法模式 论我国法定抵押权制度的立法模式 论我国法定抵押权制度的立法模式 [内容提要] 我国《合同法》第286条所规定的在建工程承揽人优先受偿权的性质问题引发了学术界广......
试论脑死亡立法模式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脑死亡(brain death)是指原发于脑组织严重外伤或脑的原发性疾病,致使脑的功能不可逆转地停止,最终导致人体死亡。 脑死亡法即对脑死亡问题进行的立法,是立法者通过法律对脑死亡的明文认可。脑死亡法的立法模式,即脑死亡法立法时所采......
谈谈关于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模式
发布时间:2023-05-19
小编又与大家见面了,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内容是关于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模式,希望可以帮你们解决问题! 自《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颁布之后,对于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模式的选择的争论又有上升的趋势。一部分学者对这部法律赞不绝口,......
我国民法典应建立新的民事责任体系
发布时间:2023-02-12
我国民法典应建立新的民事责任体系 我国民法典应建立新的民事责任体系 我国民法典应建立新的民事责任体系 一、民事责任的立法例及其发展--责任与债从融合到分离 《罗马法原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页629。) ......
民法草案人格权法编评述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18
一、民法草案人格权法编的亮点和成功之处 (一)坚持《民法通则》规定人格权的体例不动摇 在制订民法典的过程中,关于民法典结构体例中人格权法所处的位置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热点问题,从中也提出了制订民法典究竟是采取人文......
法典化及其立法手段
发布时间:2023-01-16
法典化及其立法手段 法典化及其立法手段 法典化及其立法手段 一、引言 《优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系历史的集中体现。它是从公元前八世纪罗马城邦建立起至公元后六世纪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优士......
两种体例编排与民法典的精神气质(二)
发布时间:2023-04-12
两种体例编排与民法典的精神气质(二) 两种体例编排与民法典的精神气质(二) 两种体例编排与民法典的精神气质(二) 三 两种体例编排与民法典的精神气质(一) 有没有物文主义的民法典? ......
最新民法论文格式模板
发布时间:2023-03-16
论文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若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较空洞,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各位同学准备的民法论文格式模板。 正文字体 表格、图形、公式 (3)公式一般居中对齐,公式编号用小括号括起,右......
军语同义词群建构及其在词典编纂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6-20
摘 要:同义词群是指围绕相同义素所形成的词的集合。它把意义相同、相近,或类同的词聚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系统。系统中的词语因具有词群的群义特征而相互联系,同时又因具有独特的个性意义特征而相互区别。建立军语同义词群可保证《军语......
立法体制的模式问题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1
【内容提要】立法体制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一国立法体制的因素是该国的政体和国家结构形式。由政体决定的各国横向立法权限划分的模式有立法机关优越、三机关平列制约、行政机关优越、立法机关至上等类型。由国家结......
民主的悖论
发布时间:2013-12-19
民主的悖论 民主的悖论 民主的悖论 【内容提要】法国是一个高福利的国家,高福利制度为法国人民提供了保障,但也有不少弊病。它造成产品的高成本和国际竞争力的降低,从而使法国经济陷于长期的不景气状态,并且出......
从立法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28
论文摘要: 奉行物权行为制度有利有弊,不采用物权行为理论同样如此。笔者尊从实用主义,不 赞同我国民法确立物权行为制度。 关键字: 物权行为 立法论 唯美主义 实用主义 从立法论的角度看,制定中国的物权法典......
论《德国民法典》中的代理理论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 德国民法界在解释代理行为的本质时,一般采代表说,认为代理人发出意思表示,被代理人直接承受意思表示的法律后果。本文的作者对此通说提出了批判,认为代理并非代理人之效力及于他人的行为,而是被代理人的自我行为,是被代......
论民法典与我国私法的发展(三)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民法典与我国私法的发展(三) 论民法典与我国私法的发展(三) 论民法典与我国私法的发展(三) 五、民法典“概念—规则—原则”的立法技术与私法的发展 民法典是由“概念—规则—原则”三要......
论民法典与我国私法的发展(二)
发布时间:2023-03-28
论民法典与我国私法的发展(二) 论民法典与我国私法的发展(二) 论民法典与我国私法的发展(二) 三、民法典与私法发展的悖论 如上文指出,民法典为私法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与平台,“民......
论民法典与我国私法的发展(四)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民法典与我国私法的发展(四) 论民法典与我国私法的发展(四) 论民法典与我国私法的发展(四) 七、民法典的体例结构与私法的发展 民法从罗马“十二表法”发展至优士丁尼法典,从优士丁尼法......
古代少数民族辞书的编纂传统
发布时间:2023-01-16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辞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不仅辞书种类繁多,语种广泛,而且不少辞书的编纂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我国辞书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系统总结了我国古代少数民族辞书编纂的优良传统。 关键词少数民族辞书编纂传......
新词语研究和新词语词典编纂六十年
发布时间:2023-02-27
摘要新词语搜集、整理等工作,自新中国诞生之日起迄今已持续进行了六十余年,成果之丰硕自不待言。新词语不论从词条本身反映对象的广泛性上看,还是从对其进行搜集整理的时间性上以及研制手段的先进性上看,六十年间都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路。检讨得失,总结经验,对于把握未来新词语研究的走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新词语词条的多元化编年本词典研制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虽百废待兴,但语言文字工作仍备受重视:1.........
民事立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民法是市场经济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性法律部门,制定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系统编纂的现代民法典已成为当务之急。建立市场经济、竞争经济是制定民法典的社会环境基本要求。在民事立法中,还应科学合理解决好民法与商法的关系、物权......
法国民法典的历史背景
发布时间:2023-05-21
法国民法典的历史背景 法国民法典的历史背景 法国民法典的历史背景 法国民法典可以说是开创了近代的大陆法系,只要我们分析一下大陆法系各国的民法典,便可明了这一点。当然,这个法典不是拿破仑......
选择司法独立:中国的民意与司法独立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31
选择一种商品是个人用货币作为选票进行选择,而选择司法独立远未有这样简单。一种制度的建立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其中包括公共选择,也包括政府选择。在此,我更重视制度演进的历史连续性。我并不否认制度演进的阶段性,但任何制度演进都是......
论立法法修改的“民生”味道
发布时间:2016-09-22
作为一部规范立法活动的重要法律,立法法被称为管法的法,地位上可谓高大上,但此次修改的效果却十分接地气,民生味儿十足。 从落实税收法定,到遏制地方红头文件的任性,强调地方立法不能随意减损公民权利,增设公民义务;再到放权地......
民法法典化及其限制
发布时间:2013-12-19
民法法典化及其限制 民法法典化及其限制 民法法典化及其限制 内容提要:中国民法典的制定是历史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带着这个问题,文章考察了民法法典化的内在品质及其缺陷、古典法学中法典化成......
中国司法改革的逻辑悖论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在中国,已经连续几年出现各级人民法院的年度工作报告,仅能在人大以微弱多数票勉强通过的尴尬场面。这并非一个孤立的事件,它表明社会民众对司法腐败的不满情绪已经从个案体验的私人场域,通过媒体曝光等途径扩散到公共场域,并且传输到......
典权制度立法的冷思
发布时间:2023-03-10
典权制度立法的冷思 典权制度立法的冷思 典权制度立法的冷思 [摘 要]纵观我国物权法的各个草案,无一例外的建议设立典权制度,并为之单独制定一章置于用益物权篇内。在我国物权法即将出台之际,学......
我国最大综合性辞典《辞海》启动第七版编纂
发布时间:2022-11-20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辞海》4月25日在沪启动第七版编纂出版工作。 《辞海》是我国唯一以字带词,集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主要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辞书,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它最早于1915年由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
公证制度与民法典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公证主要是一种证据制度,它与民法典有何关系?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实践表明:公证法是民法典的配套法规。一国的公证立法往往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公证法典或公证人法,这是公证机构的组织法和公证程序法;另一部分是民法典、公司法、民事......
论未来我国民法典中物权请求权制度的定位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未来我国民法典不应将物权请求权制度规定在物权法总则当中,而应采取德国民法典 的模式,即在“所有权”一章规定基于所有权产生的各类物权请求权,至于其他物权人 所享有的物权请求权,应依据该他物权之特点在相应的各章作出援引......
从立法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
发布时间:2013-12-19
从立法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 从立法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 从立法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 摘要: 奉行物权行为制度有利有弊,不采用物权行为理论同样如此。笔者尊从实用主义,不 赞同我国民法......
唐律解读:血缘立法的经典*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唐律是中华法系的经典,更是血缘立法的经典。唐律直接以血缘关系主体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条文有77条,涉及唐代行政、民事、婚姻、家庭、继承、刑事、诉讼等各个方面;其他法律关系主体如凡人、奴婢、良人、皇帝等也以血缘为依据确......
论我国民法典的体系结构
发布时间:2023-02-03
论我国民法典的体系结构 论我国民法典的体系结构 论我国民法典的体系结构 摘要:体系结构的设计是民法法典化的首要问题,民法典的体系结构来源于现实生活之中。现有民法典的体系结构基本可分为两......
“入库规则”:传统的悖离与超越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债权代位权制度在实行效果上,出现了对"入库规则"的背离,形成了优先权规则。本文从合同法与破产法、民事诉讼法的协调出发,认为,"入库规则"应与破产同化,而优先权规则应遵循强制执行的理念,追求效率......
我国税收立法权转授有悖于税收法定主义
发布时间:2023-03-16
我国税收立法权转授有悖于税收法定主义 我国税收立法权转授有悖于税收法定主义 我国税收立法权转授有悖于税收法定主义 对税收立法权的合宪性要求实质是实行税收法定原则,即税收法定主义。......
试论民事诉讼模式之转型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本文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出台为契机,讨论了理想民事诉讼模式的构建与证据规则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我国超职权主义的传统民诉模式的形成背景及在诉讼实践中的困境,指出理想的民诉模式是以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