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正确把握的若干范畴探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正确把握的若干范畴探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26 00:20:4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正确把握的若干范畴探究
时间:2023-04-26 00:20:41     小编:谭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以法治为主题的全会。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并对我国法治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下几对范畴。

一、法治与人治

作为与人治相对立的一种治国原则、制度与方略,法治的实质是良好的法律获得普遍的遵守。一方面,法治意味着法律的统治,不仅公民要接受法律的统治,国家也要接受法律的统治;另一方面,法治意味着人们接受统治的法律本身又是合法的,是具有正当性的。法律的合法性主要表现在法律是人民意志的凝结,人民接受法律的统治就是接受自己的统治。人民的意志决定着法律的合法性,而法律的合法性又决定着它的效能。只有赢得人民认同、尊重、支持和信守的法律,才能转化为人们内在的行为准则。法律的正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法律能够切实尊重和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符合公平正义的时代精神;二是法律能够有效制约和规范国家权力,使任何权力都不能摆脱法律的约束。由此可见,法治是以民主政治为基础,以权力制约为根本,以权利保障为取向的国家管理机制、活动方式和秩序状态。因此,法治是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文明、秩序的完美结合,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

作为与法治相对立的一种治国原则、制度与方略,人治的实质是依靠掌权者的个人意志与权威来治理国家。因此,人治的基本特征是掌权者的个人意志高于一切,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可以抗法,可以压法,法律即使被制定出来也往往由于不被理睬而变成一纸空文。人治的弊端十分明显:一方面由于掌权者不希望法律束缚自己的手脚,而法律本身又缺乏应有的权威,必然形成不受制约的权力,从而导致权力腐败;另一方面,人治的秩序和运行状态取决于掌权者的品德素质,取决于掌权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关注程度,即取决于一些易变的偶然的因素,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人事变动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呈现朝令夕改、政策多变的不稳定状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人治,就意味着以个人意志代替人民意志,把个人意志凌驾于人民意志之上;就意味着个人可以一言立法,一言废法,使法律因人而异,随人而变,从而动摇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使社会主义命运之千钧系于一发。

法治和人治作为截然不同的治国之道,反映的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而不是具体方法。法治和人治都需要人的作用,但前者是受法律约束的人,是个人权威服从法律权威的人;后者则是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人,是不受法律约束的人。同时,法治和人治都需要法的作用,但前者是治国的依据,处于至上的地位;后者是治国的工具,处于从属的地位。与此相适应,法治和人治都以治为价值取向,但前者强调众人之治,重在治吏;后者强调一人之治,重在治民。诚然,实行法治并不否定人的作用。法总是要由人来制定,由人来实施;法律秩序总是要由人来确立,由人来维护,离开了人何谈法治。问题在于如何处理个人意志与人民意志的关系。法治强调法的权威,正是因为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法的权威高于个人的权威,正是人民的权威高于个人的权威的体现。只有维护法的权威,才能在法治的轨道上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才能确保个人不至违背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自行其是。有鉴于此,所有人都要严格依法办事,不允许有任何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存在。如果个人意志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就意味着在宪法和法律之上还有更高的意志存在,这种意志不管来自何方,都昭示着人治而不是法治。

二、权利与义务

社会主义法治要求制约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使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法律之内人人自由。因此,法治是公民权利得以全面实现和切实保障的基本环节,人们正是通过法律的形式,把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把自由与秩序统一起来,在充分享有权利和自由的同时,又切实履行义务和责任。所谓权利,是指对利益占有和自由支配的资格。换言之,权利是以法律认可为保障,以获取利益为目的,以行为自由为特征的一种资格。所谓义务,是指为享有权利必须付出的代价、承担的责任和接受的约束。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享有与主人地位相适应的广泛自由和权利。按照主体划分,公民享有的权利包括个体权利和集体权利两种。前者是指个人享有的生命、人身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后者是指作为个人社会存在方式的集体享有的权利,如种族平等权、民族自决权、发展权、环境权等。按照内容划分,公民享有的权利包括公民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两大类。前者是指涉及个人的生命、安全、人身自由等方面的权利,如生命权、安全权、人格权、名誉权、思想自由、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居住自由、迁徙自由、通信自由等以及个人作为国家成员自由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如选举权、监督权、罢免权、集会自由、结社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后者是指个人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权利,如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以及接受社会保障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权利。

社会主义法治既规定了国家权力的界限,也规定了公民权利的界限,当法律统治每一个人,没有任何超越法律之外的特权时,就实现了法治。在法治社会,权利是神圣的,但不是绝对的,为了他人权利和公共利益,个人的权利常常要受到限制。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从我国宪法看,公民承担的义务主要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劳动的义务,接受教育的义务,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公共道德的义务,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依照法律服兵役的义务,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等。是否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是衡量一个公民是否合格的基本尺度。

宪法和法律对自由和权利的限定,目的正在于保障权利而不是消除权利。因此,社会主义法治既保护公民权利,也规范公民权利,对于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同这种地位相适应的权利、行使权利所应遵循的程序、违反程序所应承担的责任,都要通过法律来确认,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在实际生活中,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如果只有权利而没有义务,那就是特权;如果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那就是奴役。这就要求公民对权利和义务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的权利及其正当性、合法性、有限性,自觉在法定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有着深刻的领悟,因而向社会提出的要求以承认和尊重他人的同样要求为前提,并准备为此而承担相应的义务。

三、权力与权利

权力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因而权力的概念是古老的。然而对于权力的内涵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未有得到人们普遍认同的表述。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都认为权力主体通过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客体,使客体行为发生改变来实现自己的意志。这无疑切中了权力的要害。由此可以推论,既然权力能够支配客体,使客体服从,那么支配者与服从者双方一定都有意志,因此,权力关系只能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由于这种支配无论是否得到被支配者的认可都必须服从,因此,权力这种支配力量一定具有强制性。而要实现这种支配上的强制没有一定的凭借是不行的,只有凭借物质财富和暴力机器这样的资源,权力才能达到预期目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所谓权力,就是主体凭借某种资源对客体施加影响、调控和支配的强制力量。

权力与权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谓权利,就是以法律认可为保障,以获取利益为目的,以行为自由为特征的一种资格。而权力不仅是一种资格,而且是一种能力,是具备一定资格的主体要求客体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权力与权利往往不加区分地予以混用。其实,二者之间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一是行为主体不同。权力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利主体是公民和法人。二是存在形态不同。权力的存在和行使总是与一定的职权和职责相联系;权利的存在和行使总是与一定的利益和负担相联系。三是内部关系不同。在权力关系中,权力主体的政治地位是不等的;在权利关系中,权利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四是价值取向不同。权力主体在行使权力时必须服务于公共利益,不得谋取私利;而权利是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的,权利主体加入一定的法律关系中,正是为了获取合理合法的利益。五是对应范畴不同。权力与责任是一对范畴,责任制约着权力;权利与义务是一对范畴,义务制约着权利。六是明示程度不同。权利通常并不限于法律的规定,法律所规定的只是基本权利;而权力则严格以法律的规定为限,超出法律规定的权限即为非法。七是处置方式不同。权利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自由处置权利;而权力主体不能自由处置权力,更不允许随便转让或放弃权力。

权利与权力的联系在于:从内部关系看,权利实际上是权力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权力主体在实现其利益的资格上的还原。权力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不过是权利的集中表现而已,即权力主体具有迫使权力客体服从自己意志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视为一种权利,即在特定地位上的权利。从外部关系看,人民对权力的享有是以公民对权利的享有为基础的,公民对权利的享有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标志,没有属于人民的公民权利,就没有属于人民的国家权力。同样,人民对公民权利的享有,又要以相应的国家权力来确认,以相应的国家权力来保障。因为利益要想得到保护,必先转化为权利,而权利是对国家的要求,它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不能脱离国家权力而存在的。因此,没有属于人民的国家权力,公民权利只能是一句空话。

四、权力与责任

权力关系本质上是一种责任关系。掌权者拥有什么权力,就意味着必须承担什么责任;拥有多大的权力,就意味着必须承担多大的责任。这就是权责一致原则。公共权力是为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而设定的,它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责任。换言之,当一个人被授予了权力,同时也就被赋予了责任。由于权力与责任如影随形,因而无论何种权力主体,无论何种权力行为,只要启动了权力,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掌权者享有权力却不须对权力行为的后果负责,那实际上就等于助长权力滥用。

民主政治是一种责任政治,它不仅为公职人员的权力提供了合法性依据,而且为公职人员的行为设定了规范性责任。责任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本职范围内的事。公职人员必须自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的各项职责。这是一种主动责任,公职人员如果没有履行这种职责,即是违法。公职人员必须对公民的正当诉求做出及时的回应。这是一种被动责任,公职人员如果没有对公民的正当诉求做出及时的回应,即是失职。二是指没有做好本职范围内的事而应承担过失的责任。公职人员对权力的不当行使或疏于行使,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必须承担相应的否定性后果,其中包括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

配置和追究权力行使的责任,目的在于使公职人员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根据法律授予的权限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既不失职,也不越权。在权力运行过程中,权力与责任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权力的倾向是扩张性的,而责任的倾向是收缩性;权力相对于掌权者是主动的,而责任相对于掌权者是被动的。鉴于此,要使公职人员很好地担负起主动责任,就必须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并落实决策责任制,对超越权限、违反程序决策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决策者的责任。要使公职人员很好地担负起被动责任,就必须依法查处各种失职行为,使失职行为者受到应有的制裁。失职行为是以不作为的方式消极对待本应由自己行使的法定权力的行为。其实质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缺乏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持有的权力与担负的责任相脱节。失职行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过失性质的,如玩忽职守;一类是故意性质的,如不给好处不办事。

保证权力的合理运行,不仅要有配置责任和追究责任的法律,而且要有落实责任和追究责任的机制,即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构建一套严密、分散、多样化的公共治理责任机制。所谓严密,是指责任规定详尽,不留责任空隙,不留规避空间,避免有权无责与有责无权,实现权责对应对等。所谓分散,是指公共治理责任主体的多元化。只有变无限责任为有限责任,才能保证法律责任的真正兑现。这种不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落实责任方式,有助于分散公共治理的风险。责任分散以职权分工为前提,需要相应地确立咨询与决定分离、决定与执行分离等多种职权分工格局。所谓多样化,一是指责任渊源的多样化,包括法定的或约定的;二是指责任形式的多样化,包括适用于公务人员的行政处分,适用于公共机构的国家赔偿,适用于个人的财产罚、人身罚等;三是指责任实现方式的多样化,包括自动履行或强制执行。由此使责任从法律规定转化为实际状态,使公共权力依法所承担的责任落到实处。

五、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行为规范,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法律属于政治范畴,属于政治文明;道德属于思想范畴,属于精神文明。两者虽然分属不同范畴,但对于维护和保障社会稳定,维护和保障国家长治久安来说,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保证其实施,道德以社会引导力为后盾保证其实施;法律明确规定允许人们做什么、禁止人们做什么,以人的行为无害于他人和社会为基本要求;道德提倡人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做什么,以人的行为有益于他人和社会为基本要求;法律的实施需要道德规范的支持和配合,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规范的支持和配合;法律是道德的制度底线,是控制人的越轨行为的最后屏障,道德是法律的精神内涵,是抑制人的不良行为的内心防线。守法的最高境界是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守法的最低限度是法律的底线不能逾越、道德的底线不能触碰。

德治和法治的关系是柔性治理和刚性治理的关系。德治重在防,法治重在治;德治以教育为主,禁于未然之前,法治以惩戒为主,禁于已然之后;德治以其感召力提高人的觉悟,法治以其约束力规范人的行为;无德治不能劝善,无法治不能抑恶。在实际生活中,法律规范虽然不能代替道德规范的作用,但却是道德规范赖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保证。因为人的自我约束能力是由外部强制力量逐步内化形成的。很难想象一个法律规范得不到严格遵守的社会能够建立良好的道德秩序。法律既有引导、推动作用,也有防范、惩戒作用,当某些行为滑出一定的道德界限后,仅仅诉诸舆论的谴责和良知的忠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运用法律手段来加以匡正。法律和道德只有紧密配合,才能形成严整的社会规范体系,并有效地规范、引导、教育和矫正人的行为。因此,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六、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健全的治理体系、卓越的治理能力,是国家有序运行的基本条件,也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治理是上个世纪末兴起的概念,从管理走向治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管理与治理的主要区别:一是主体不同。管理的主体是单一的,就是政府或其他国家组织;治理的主体则是多元的,除了政府外,还包括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等。二是性质不同,管理是强制性的;治理可以是强制性的,但更多是协商性的。三是权力运行不同,管理的权力运行是自上而下的; 治理的权力运行可以是自上而下的,但更多是平行的。四是作用范围不同。管理的作用范围以政府权力所及为边界;治理的作用范围则以公共领域为边界,后者比前者要宽泛得多。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指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安排,即一整套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是我国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项具体制度的法律规范和重要保障。国家治理能力,是指运用国家制度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从内容上讲,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能力;从形式上讲,包括统筹谋划、决策执行、组织协调、服务保障等能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辅相成,有了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涵育高水平的国家治理能力,有了卓越的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使国家治理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完善化,使国家治理主体运用法律制度治国理政,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效能优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治理体制的现代化,即治理体制走向分权、协同;二是治理组织的现代化,即治理组织走向精干、高效;三是治理权力的现代化,即治理权力走向文明、法治;四是治理决策的现代化,即治理决策走向民主、科学;五是治理过程的现代化,即治理过程走向开放、有序;六是治理权利的现代化,即治理权利走向自由、平等。只有改革治理体制、健全治理组织、净化治理权力、规范治理过程、保障治理权利,才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七、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法治是迄今为比人类最佳的治国理政方式。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固有理念、精神、原则和对法治的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法治方式是运用法治思维、按照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各有侧重又紧密相联。法治思维强调思维方式要符合法治的理念、精神和原则,着眼于思想;法治方式强调行为方式要符合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着眼于行动。法治思维决定和支配法治方式,具备了法治思维,就会自觉运用法治方式认识和解决问题。法治方式是法治思维的具体体现,法治思维只有转化为法治方式、外化为法治行为,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共同推进法治实践的发展。

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要求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推动工作和事业发展中,依据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认识和解决问题。在依法治国成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的历史条件下,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切实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牢固树立遇到问题找法的思维方式,自觉养成解决问题用法的行为方式,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调节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消除社会发展阻力;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冲突因素;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切实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确保社会稳定,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正确理解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7-19
摘要:“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确理解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至关重要。必须正确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正确理解全面依法治国......
准确把握中国法治的六个要素
发布时间:2023-01-12
内容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既蕴含人类共同的核心价值,又带有鲜明的中国印记,形成了一套结构严谨、联系紧密、逻辑自洽的价值体系。依法治国是中国法治的本质要求,党的领导是中国法治的根本保证,人民主权是中国法治的根本特征......
全面推进依法治会 建设法治工会
发布时间:2023-07-05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新任务下,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牢牢抓住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历史性机遇,围绕依法治会、建设法治工会的总目标,努力提高工会工作法治化、制度化水平,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在推进科学立法、严......
推进一带一路需要把握的重大原则
发布时间:2023-01-20
[摘要]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驱动引擎。本文在探讨“一带一路”战略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其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重大意义困难和风险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D813.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5)04-0007-0.........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维护公民环境权
发布时间:2015-08-04
关键词 环境权 环境维权 环境权立法 作者简介:赵静雅,中共颍上县委党校,助理讲师,安徽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2014年10月,美丽的首都迎来了首次以“依法执法”为主题的盛会――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是......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域下法治文化价值观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22-11-19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提出和法治文化价值观概述 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四个全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重要制度的基础和法治保障。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推进......
浅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须深化对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2-11-07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须坚持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地位 依法治国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邓小平同志在其著作中没有明确提过依法治国这四个字,但依法治国的思想却尽显于他的治国理政中。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依法......
监督行政法制的若干重要范畴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 要:在监督行政法制中长期以来对行政责任、监督行政、行政救济等重要范畴争论较多、使用较乱,有碍于监督行政法制建设。为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这些概念的内涵、特征等问题。 论文关键词:监督行政法制;行政责任;行政救济;范畴 ......
论爱国统一战线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7-21
【摘要】爱国统一战线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保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爱国统一战线能够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能够为统一战线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正确认识和把握两者的......
浅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创新
发布时间:2016-12-12
一、历史、现实、未来地看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几代人为之奋力的伟大事业。实现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事业,应当客观地看待依法治国的历史发展,包括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
正确理解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发布时间:2022-12-10
深刻认识“三个代表”中先进文化的重要意义 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
小议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要责任
发布时间:2023-03-20
2015 年2 月2 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一重大判断......
浅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要坚持“ 五个必须” 基本原则
发布时间:2023-05-16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保证 只有充分发挥党纵览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和领导核心作用,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道路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和既定轨道顺利推进。党的领导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现......
浅谈依法治国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2016-09-07
在有着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和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 建设以民主、自由、平等为基础的现代法治文明,其困难和阻力可想而知。此外,现代法治确立,还有赖于市场竞争、平等观念、国民教育、基本生活的保障、政治安定等多方面的因素, 不可能一......
浅谈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发布时间:2023-07-08
一、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的发展 自十五大首次提出依法治国以来,党和法治的关系一直是党中央高度重视并且不断强调的问题。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
小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处理好三大关系
发布时间:2016-09-0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特别指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应把握的原则要求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依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
正确把握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发布时间:2023-07-05
" 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
浅析深入推进依法治军需要关注的五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7-01-05
贯彻落实中央军委《关于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决定》,按照法治要求转变治军方式,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需要在以下五个问题上厘清和深化关于法治的认识,从而助推法治军队建设。 问题之一:法的价值。依法治军,不......
正确把握审计定位 推动审计工作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3-12-18
审计署在贵阳审计 理论 研讨会上指出, 研究 今后的审计工作 发展 战略,一定不能离开推动民主和法制这一本质要求,一定不能离开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一神圣职责,一定不能离开维护国家 经济 安全、关注政府效率这两个重点目标。......
国税总局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2-11-03
国家税务总局2月26日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的指导意见》。在当天举行的新闻通报会上,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称,推进依法治税是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最大限度规范税务人的关键举措,税务总局将立足税收工作实际,直面税收法治......
正确把握文艺与政治内在的审美联系
发布时间:2023-04-18
"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称《延座讲话》)发表49周年了。今天,重温《延座讲话》对于我们澄清前一个时期被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搞乱了的文艺与政治关系,以便正确把握文艺与政治内在的审美联系,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
浅析如何实现全民守法推进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7-01
摘 要: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
正确把握文艺与政治内在的审美联系(1)
发布时间:2013-12-18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称《延座讲话》)发表49周年了。今天,重温《延座讲话》对于我们澄清前一个时期被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搞乱了的文艺与政治关系,以便正确把握文艺与政治内在的审美联系,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正确把握审计定位 推动审计工作新发展(1)
发布时间:2023-03-20
审计署在贵阳审计理论研讨会上指出,研究今后的审计工作发展战略,一定不能离开推动民主和法制这一本质要求,一定不能离开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一神圣职责,一定不能离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关注政府效率这两个重点目标。只有这样,......
把握安全文化特征 推进安全文化实践
发布时间:2023-01-1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部署,提出要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的理念,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和航向。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主体和灵魂,是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和物态的总和。培育安全文化是企业积极寻求新型管理途径,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必然趋势。结合.........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几个关系
发布时间:2023-03-12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搞好这项建设就需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特别是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管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等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全面加强依法治教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发布时间:2015-09-15
过去的一年,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是极其重要、极不平凡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主持会议审议教育重大议题,多次到教育系统考察指导,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许多新思想、新任务、新要求。日前......
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发布时间:2023-04-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法治观念增强,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重要性、现实性、规律性的深......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着力构建法治中国
发布时间:2015-08-06
关键词 “十二五”规划 法制建设 十八届四中全会 法治国家 作者简介:倪帅,辽宁大学法学院。 法治作为人类现代政治文明的主要成果,已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同,作为当今世界潮流,也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近代以来,以法治取代人治成为......
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5-07-27
我国民营经济的内涵与外延 我国的民营经济起步很早,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较长历史时期内,社会经济领域民营成分有相当规模,但那时人们并没有民营经济的概念认识,所从事的民营经济活动也是片面的与自发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营......
传统文化与全面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7-0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实施要有一定的条件。而中国传统文化......
简述铁路面临的形势和需要把握的工作原则
发布时间:2023-07-2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在联系铁路实际,首先要清醒认识、全面把握铁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应该看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铁路在查处以往重大腐败案件后,新一届党组必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带领全路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制度约束,严肃监督执纪问责,.........
全面依法治国与参政党法治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2-08-27
全面依法治国与参政党法治化建设的关系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的决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习近平同志强调,统一战线“要着力服务......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推进历程
发布时间:2023-05-21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采用什么方略治理国家这个问题上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探索历程。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使我国向法治道路迈出了第一步。党的八大又提出了着手加强法制建设的思想,使法治思想在党的执政方式中......
论师德的重要范畴——教育公正
发布时间:2023-03-28
" 一定的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教师职业道德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给师德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历史课题。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主要问题的《决定......
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整体性
发布时间:2020-02-16
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有政治上清醒,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有政治上坚定。理论上是否清醒和坚定是一个前提性和基础性问题。做到理论上清醒和坚定最关键的是要掌握唯物辩证法,用唯物辩证法科学辨识和有力批判种种形而上学观点。在当代中国,在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问题方面存在着一些形而上学观点,这些理论主张的方法论特征就是用阶段性否定整体.........
浅析铁路面临的形势和需要把握的工作原则
发布时间:2023-03-26
自从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铁路事业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铁路投资和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不在局限于铁路要运输和建设,而是进行多元化投资,把更多的投资放在铁路地产开发上,比如:建设货场仓储、物理服务等等。但是在铁路多元化投资中仍然存在很多失控的因素,如何解决这些导致铁路多元化投资失控的原因,目前铁路单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铁路多元化投资的发展。一、铁路多元化投资失控的成因1.投.........
小议全面依法治国,开启中国法治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3-07-26
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同志强调: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他说:我国是一个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
规范行政执法,推进依法行政
发布时间:2023-01-05
【摘 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对依法行政进一步全面部署。文章通过对最近五年全国一审行政机关败诉的行政案件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行政机关败诉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而从行政执法依据、组织、职权、程序、保障、监督与责任......
浅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全面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2-16
一、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梳理及解读 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理政的执政理念,体现了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紧跟时代潮流,把握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法治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创新国家......
基于“利息”教学谈如何正确把握教材
发布时间:2019-11-20
[摘要]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背景和生活实际,正确把握教材,在生活和数学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数学课堂既散发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彰显深刻的数学内涵。[关键词]把握教材数学教学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5)26-030案例背景: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强调从.........
全面依法治国维度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5
一、全面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前提和目标是民主制度,核心与保障是严格依宪依法办事,关键组成部分是权力制约。现代社会民主观念下的依法治国是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的有机结合......
简要分析依法治国为何需要坚持党的领导
发布时间:2022-11-14
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依法治国作为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总体目标。在这一决定中,同时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中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基本原则和前提。当前,依法治国和坚持党的领导两者之间如何协调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从《决定》中的阐述可以看出,依法治国目标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才能顺利实现。从政治逻.........
如何全面把握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发布时间:2023-04-08
摘要:高三复习阶段,要尽可能运用各种方法对现代中国对外关系专题知识进行整合,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中的重点知识,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 【分类号】G634.......
在“六点”做法上下功夫 全面把握投资审计第一要义
发布时间:2013-12-18
在“六点”做法上下功夫 全面把握投资审计第一要义 为了http://Www.LWlm.CoM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强化政府投资审计监督的指示精神,宜丰县按照“把握重点、循序渐进,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的投资审计理念,积极开展了固定资产投......
科学探究要把握三大落点
发布时间:2023-05-24
摘 要: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是十分重要的。科学探究作为小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方式之一,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落点是要抓住的,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探究学习更有效。 关键词:小学......
把握大好机遇推进村务公开
发布时间:2023-07-01
" 前一段,我看了一些材料,到一些地方作了调查,对村务公开工作作了一些思考。 一、关于把握好村民自治的大好机遇问题 在学习领会十五大精神中大家感到,十五大报告涉及民政工作的论述有多处,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关于基层......
浅析从《普通法的精神》看全面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2-10-28
一、全面依法治国需要以司法民主促进司法专业化 庞德以星期日上午会议的例子指出普通法中的法律至上原则。国王有无审判权呢?法官柯克认为,根据英国法律,国王无权审理案件,即使国王拥有丰富的知识、非凡的天资和天赋理性,但他对法......
浅析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重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7-24
一、学习研究党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 一个政党要取得胜利必须要对理论掌握、对历史研究、对现实了解。而这三方面对于一个成熟的党来说,都是必须具备的,少了哪一方面都是不行的。我们党的工作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马克思主......
浅析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对全面依法治国重大部署的几点感悟
发布时间:2022-08-04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全面 是对法治认识的全面深化 法治一词形成于13 世纪的英国, 在著名法官柯克与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的争论中, 柯克提出法律是国王 的论断, 实质上触及了现代法治的基本内涵, 即法律至上。我国古代也有以法治国 使......
推进审判制度改革 确保公正司法
发布时间:2017-02-17
全省各级法院应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司法体制改革的契机,积极推进审判制度改革,全面加强审判工作,努力消除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体制机制因素,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
全面推行出资人经济责任审计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2-09-26
【摘要】笔者认为,加强出资人 经济 责任审计工作十分必要,应引起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本文对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借以指导出资人经济责任审计实践。 出资人经济责任审计是国务院赋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一项重要......
浅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思路———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的学理阐释
发布时间:2017-01-20
一、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 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时代要求。习近平在2012 年纪念现行《宪法》施行30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
浅析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论纲
发布时间:2022-09-06
一战略意义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从历......
浅析引领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解读
发布时间:2023-06-07
一、尊法之威,维护宪法 《管子明法解》: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世之仪表。思。管子强调法用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主张有法必依,赏罚严明;并认为人的一切行为规范都应该用法的形式明确,用法衡量天下人言行是非、功过、曲直。习近平总书记......
加强和改进油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把握的原则
发布时间:2023-01-04
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职工,保证油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是油田企业的显著特色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油田企业完成油气生产任务的重要途径和可靠保证。在新形势下,科学理论指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油田企业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原则 ......
浅析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体系
发布时间:2023-03-18
一、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意义的思想: 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习近平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刻阐述。放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个大背景下,围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于推进依法治税的现实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7
关于推进依法治税的现实思考 关于推进依法治税的现实思考 关于推进依法治税的现实思考 依法治税作为税收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税收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既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也......
依宪治国需配套宪法解释
发布时间:2015-07-27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主张后,谈论宪法问题就成了大陆媒体和学界的热点,因这是中共建政以来,首度在规范性决议中明确提出的治国理念。“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浅析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
发布时间:2023-05-01
一、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出的背景 在我国, 提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不过十年的时间。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求。据此,1999年,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
浅析牢牢把握高校发展正确政治方向 开创我市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发布时间:2017-06-06
6月1日下午,全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分析形势、研究问题、明确任务,就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部署。市委书记王战营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牢牢把握高校发展正确政治方向,努力开创我市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市委副书记苏长青主持会.........
试正确把握办会宗旨 论繁荣高教科研事业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2006年以来,吉林省高教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坚持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繁荣高等教育科研事业服务的宗旨,团结和带领全省高等教育科研工作者开拓进取、奋发努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
试论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发布时间:2023-04-12
" 论文摘要:由于党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转变、党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的经验教训和党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此,必须以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探析准确把握中西公共财政的异同
发布时间:2023-01-15
公共财政(PublicFinance),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它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财政模式。这种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财政职能范围,并以此构建政府的财政收支体系的财政模式,在理论上被称为公共财政。公共财政就是市场经济下政府的财政,公共财政实质是市场经济财政。摘要: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推进依法执政的要点
发布时间:2016-09-0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阐释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问题时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
关于促进内蒙古全面对外开放若干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2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内蒙古由偏远闭塞的北部边疆逐步转变为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桥头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基本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但是,内蒙古对外开放的独特优势尚未得到有效发挥,“酒肉穿肠过”的问题仍很突出,以开放促发展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远未形成。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内蒙古要顺应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科学谋划新时代改革开放,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筑对外.........
探究社会治理需要软法保障
发布时间:2017-06-20
对于社会治理而论,软法所起的保障作用是硬法所不能取代的,这既是由社会治理的特性决定的,也是由软法的法律定位所决定的。社会治理中软法保障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下列方面。以软法形成社会治理新秩序。社会管理的概念中,社会秩序是由行政高权主导而形成的,而在社会治理的理念之下,行政高权越来越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诸多社会主体共同对社会过程的影响,它们能够形成新的行政法关系,进而形成与传统社会秩序所不同的新的社会秩序。.........
准确把握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中的动力机制
发布时间:2014-01-07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我国 经济 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 发展 具有决定性意义。我国作为后发展国家,应在加速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中完成实现 工业 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我国在面临资源禀赋、经济制度、发展战略、国际......
依法行政迫切需要医治基层政府的“权力依赖症”
发布时间:2017-08-28
市、县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的基础,处在党政工作的第一线,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与群众联系最为紧密。其所面临的工作头绪多、事情杂、任务重,面对着最为现实复杂的矛盾冲突和问题交织,其社会管理职能在各级党政职能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目前,市、县政府还没有完全履行法律赋予其社会管理的职责任务,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近年来,一些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频发,食品.........
探讨如何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演唱风格
发布时间:2022-08-07
摘要:在声乐教学中对演唱风格进行分析研究,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什么样的作品,在建立了正确的歌唱发声的基础上,如何根据作品的需要进行某些调整,既不影响美好的声音,又能够准确的表现作品的风格,良好的演唱风格的形成,是歌唱生理条......
“一带一路”对外传播需要把握的十对关系
发布时间:2022-10-09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宏大系统工程,内涵丰富、外延广泛、体系博大,这决定了“一带一路”的对外传播工作必然千头万绪。随着顶层设计清晰化,“一带一路”正在开局起步。对外传播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发挥好先行保障、全阶段全......
论贯彻《劳动合同法》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04
摘要:文章对在贯彻《劳动合同法》过程中,企业和员工应认真把握好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要正确理解《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尊重员工的劳动价值,规范企典帅劳动用工,重视员工就业,从而调整好“国企情结”,积极应时新的劳动关......
推进依法治档 繁荣发展档案事业
发布时间:2015-08-2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依法治国方略,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篇章,学习和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依法治国方略,不仅为建设法治中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依法治档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锻炼,要把握好度
发布时间:2022-12-11
春天到了,到户外进行锻炼的人也多起来。锻炼对健康的促进,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但也不是说只要活动了,就一好百好,活动不当的时候对我们的健康同样会有所伤害的。这就需要我们锻炼时,要掌握好2个“度”。 第1个度:安排......
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01
"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我们所必须充分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
浅析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思想新战略
发布时间:2023-05-15
一、全面依法治国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治国理政,既要有政略和战略,也要有方略和策略。治国方略就是执政者( 执政党) 运用公权力和其他政治资源治理国家所遵循的战略性指导原则和整体性策略方针。治国方略的优劣好坏、......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22-12-19
一、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观念和法治信仰弱化 1、领导干部法治观念不强。部分领导干部法治观念不强,没有按照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法治理念行使职权、开展工作。有的领导把法治建设喊在嘴上、贴在......
收入确认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6
摘 要:自来水公司一般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公益性企业,承担着地区内供水的艰巨任务。自来水公司的会计核算水平,尤其是收入相关的确认、计量和核算关系着自来水公司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自来水公司的核算水平与国外先进企业还存在......
素质教育下如何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点
发布时间:2023-02-23
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思想,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有效地凸显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点,进而,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也为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作出相应的贡献,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铺垫工作。因此,......
切实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依法保障农民权益
发布时间:2023-06-04
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是保障农民权益的内在要求 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就是“三项制度”、“四个民主”。所谓“三项制度”,就是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所谓“四个民主”,就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
全面推进档案文化建设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3-02-11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档案作为历史记录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当前文化强国战略的建设环境下,档案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快的进展。档案文化作为一种原始文化,是传承文明和延续民族灵魂的重要载体,所以在档......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发布时间:2023-01-13
摘 要 依法治国,是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首先是要依宪治国,这是习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进行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
全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发布时间:2022-12-22
" ——全国村民自治工作经验交流会部分典型经验摘登 编者按:党的十五大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修订后的《村委会组织法》,将“......
浅谈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3-07-03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治国方略是指治理国家的战略性指导原则。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的确立,是党在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明智抉择,是党在探索治国理论与思想方面所得出的正确......
树立正确观念以推进企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23
【摘 要】 高层的观念正确与否决定 企业 成败,因此经营者应树立正确的观念,并将这些观念通过企业文化载体传播给职工,推动企业 发展 。 【关键词】 观念;企业文化 1 观念决定成败 观念是指客观事物在人们大脑中的影像,是人们对人、......
房屋面积的正确测量方法
发布时间:2013-12-13
如何测量房屋面积 近年来,关于商品房面积的纠纷愈来愈多,归根到底是一些不法开发商“玩弄面积猫儿腻”所致。因为,我们在买房时,一般是由房产商提供现成的房屋面积数据。那么如何做到“心中有数”?为此,我们特邀了有关专家介绍自测......
司法公正与依法治国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深刻地揭示了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司法机关依法办事,实现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方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治国的动态表现,是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在社会现实生......
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需要把握的环节
发布时间:2013-12-18
从传统审计向 现代 审计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内容 十分广泛,涉及环节众多。在推进转型过程中,重点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在审计意识上,要从监督向服务转变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
把握年鉴基本属性 全面提升年鉴质量
发布时间:2023-05-24
[摘 要]区域性、年度性、资料性文献是地方综合年鉴的基本属性,资料性文献是第一属性。地方综合年鉴应借鉴《温州年鉴(2012)》以年鉴体例为主,方志体例为辅的编纂法则,入鉴资料以区域性、年度性为主体,域外、历时为辅,选配好一、......
依法治国要抓好“关键少数”
发布时间:2015-08-04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坚决纠正和解决法治不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