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略论刑事错案产生的原因与制度防范

略论刑事错案产生的原因与制度防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04 00:08:00
略论刑事错案产生的原因与制度防范
时间:2023-07-04 00:08:00     小编:初振友

从词语含义来说,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错案分为两种,一种是无罪者被判决有罪,一种是有罪者被判无罪,本文探讨第一种类型,这种错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冤案。张氏叔侄二人因为所开货车搭乘过的女子被奸杀后弃尸河中,遂被认为是凶手,经两审被以强奸罪分别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和死缓。由于当年的狱侦耳目在另起案件中的伪证被揭穿,张氏叔侄偶然看到报道后继续申诉,最终经被害人八枚指甲中所留下的DNA确证,真凶已经在另一起案件中被判处死刑并已经执行。张氏叔侄得以在服刑十年后被无罪释放。当年被作为以零口供定案的典型而大肆宣传的案件,竟是一起人为炮制的荒唐冤案。错案具有理念和制度层面原因,需系统、客观地进行分析。本文从罪刑法定原则、无罪推定理念及司法制度视角,分析冤案产生的原因与防范。

一、破坏罪刑法定原则:错案产生的深层根源

在西方,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来自于费尔巴哈,其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该原则一方面强调刑事违法性,以刑法明文规定作为定罪判刑的唯一法律依据;另一方面其背后的思想出发点是刑法应发挥人权保障机能,是犯罪人的大宪章。也即,罪刑法定原则的初衷是限制司法权,保障人权和维护法治。

在我国,罪刑法定原则被规定在刑法典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一规定,首先以积极的态度表明,法律有明确规定的,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这种立法表达的优点是突出犯罪认定中的刑法规定性因素,缺点是并没有显示出罪刑法定的人权保障取向,其思想的出发点仍是刑法工具主义。事实上,积极的罪刑法定在很多国家宪法或法律中没有规定,而我国刑法典对积极的罪刑法定与消极的罪刑法定分别进行规定。但是,积极罪刑法定是为了保护社会,扩张刑罚权;消极的罪刑法定是为了保障人权,限制刑罚权。当二者冲突时,应以消极的罪刑法定优先,否则就违背了罪刑法定的本意。张氏叔侄冤案中,积极的罪刑法定过分发动,而消极的罪刑法定不被遵循,最终违背罪刑法定原则本意,也就是违背刑法的基本理念。

罪刑法定原则的破坏与犯罪概念的界定密切相关。在我国的犯罪概念中,社会危害性被作为犯罪的决定性要素,这种保护社会利益为第一位的观念会忽视刑事违法性,罪刑法定所追求的人权保障时常被抛到执法者脑后。由于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本质的观念在刑法中根深蒂固,使突破罪刑法定要旨的做法有了广泛存在土壤和思想根源,并且,在实体正义的幌子下,程序正义经常被破坏。

形式理性是刑事法治的重要标准,形式理性意味着只能在形式合理性的范围内来追求实质合理性,追求实质合理性不得超过形式合理性。形式合理性意味着一套严密的刑事法律规则和规范的存在,并且,在此范围内实现合理性。我国刑法的犯罪概念强调社会危害性,将刑事违法性置于从属地位,从而犯罪概念的刑法规范性不足。在社会危害性决定刑事违法性的思想指导下,社会危害性就可能超乎刑法规范约束,衍生出社会危害性超脱于刑事违法性,从而导致极端法律虚无主义的风险。可以说,在犯罪认定中强调社会危害性的观念,就为突破罪刑法定原则的做法提供理论支持和法律依据。

现代刑法主张刑法具有社会保护和人权保障的双重机能,而刑法中犯罪概念以社会危害性为本,将使社会保护机能膨胀、人权保障机能受掣肘。由于社会危害性强调行为对社会的危害,以社会整体的保护为主导,在司法过程中,这种思维会导致片面强调社会利益的保护,而忽视被告人或被害人个人权利的保障。在该奸杀案发生后,鉴于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快速破案成为各方共同愿望,侦查部门在此压力下,急于结案。于是,案件侦查中急于收集对定罪有利的证据,甚至不惜非法取证,置被告人权利于不顾。

犯罪概念体现刑法中最基本的理念,刑事违法性应是刑法中犯罪概念的最核心要素。社会危害性是犯罪学中犯罪概念的核心,是刑事立法过程考察的因素,决定对某种行为的犯罪化或非犯罪化。某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经过刑法的确认变成了犯罪之后,在刑法适用过程中,应首先考虑行为是否具备刑事违法性,而不应首先考虑社会危害性这一超规范要素,这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思路和要求。

社会危害性应当是刑事立法中犯罪的本质要素,当进入刑法论域后,社会危害性应称之为法益侵害性,法益侵害性受限于法的规定,在观念上及事实上均不能超脱于法律之外,刑事违法性是犯罪认定的凭准和依据。犯罪的立法概念或曰实质概念,是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而犯罪的司法概念或曰形式概念才是刑法中的犯罪概念。犯罪学与刑法学论域的犯罪概念不能混淆,如果将犯罪本质认为是社会危害性的理论,事实上是将犯罪学论域中的犯罪与刑法论域的犯罪混同。这样的理论体现了注重社会利益,忽视个人权利的价值取向,仍是人治思维模式,这种犯罪概念是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破坏法治精神的冤案产生的深层根源。

二、违背无罪推定原则:基于有罪推定的惯性思维

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是赋予个人对抗强大公权的能力,即通过法律确保被告人拥有无罪公民的身份和地位,确保其享有特殊权利和保障,从而限制公权利用国家强制手段侵犯公民个人的自由、财产等基本权益。无罪推定原则是刑事诉讼的上位理念,对保障公民权益具有重大意义,各国往往将其作为宪法性原则,如今,该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刑事司法的最低准则。无罪推定原则以法律拟制被告人的无罪地位,如果控诉方的反证无法证明指控事实的真实性或真伪不明时,就不能将法律的拟制推翻,法官应当依照疑问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宣告其无罪。在整个诉讼过程中,不能先入为主地对审判结果进行预先判断,这是司法机构的基本义务。

本案中,对无罪推定原则的违背表现在侦、诉、审三个阶段。在本案侦查过程中,将具有作案嫌疑的张氏叔侄先入为主地确定为凶手,整个案件侦查过程中着重收集对定罪有利的证据,而对否定犯罪的证据在侦诉审过程中一概否定,也就是在预先设定其为凶手的情况下,进行有罪证据填充。如第三人的DNA被认为与本案无关联;被害人体内未有精斑被认为是被水冲刷;根据空驶车辆的侦查实验指证其有作案时间,而不顾当时车辆是超载的事实,路口监控也不予及时调取,等等。总之,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一一忽视或不予采信。为了获得有罪供述,侦办人员违背对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立即送看守所羁押的法律规定,将犯罪嫌疑人非法关押在公安局进行取证,甚至不惜非法动用狱侦耳目进行逼供。侦办人员根据口供内容寻找一些根本与强奸事实无关的所谓间接证据,炮制了成为官方典型的零口供案件。纵观整个案件侦查,是在有罪推定的惯性思维之下,将犯罪嫌疑人预设为凶手,以此为侦查方向,展开有罪证据的搜集,并对犯罪嫌疑人有利的证据不予收集。在此,侦察机关是在自己预设的有罪逻辑下,用自我编造的假事实,忽视甚至无视发现真实的路径,形成对假事实的内心确信,成为冤案的制造者。

由无罪推定原则自然推导出疑罪从无原则,也就是说,控诉方提出的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时,应当做出无罪认定。但是,本案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检察机关依然提起公诉,法院仍然做出有罪判决。也就是说,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也没有遵守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依然奉行有罪推定的固有思路,按照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的办案理念,力求不枉不纵,将无罪推定留有余地,采取了疑罪从轻的折中处理方式。需要指出的是,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的办案理念,是一种理想的司法状态。实际上,在证据不足使案件的有罪结论既不能认定也不能否定时,会使法官陷入一种两难境地。于是,为了避免冤枉无辜和放纵犯罪,法官时常采取折中法,从轻量刑。可以说,这种办案理念使法院难以执行疑罪从无的原则,往往是疑罪从有、疑罪从轻。

三、诉讼监督形式化:错案产生的制度原因

法律不被执行的原因,一方面是执法者法治理念缺失,另一方面是对法律执行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没有有效监督。该案中各个诉讼环节的监督与制约流于形式。侦察机关的违法行为,在案件审查起诉环节、审判环节上都有纠正的可能,但应有的监督并没有发挥到实效,使在证据上存在重大疑点的案件顺利地走完审查起诉和审判。该案曾作为当地首例零口供定案的典型,在核心媒体进行了详细报道,公众和媒体舆论的监督也没有发挥作用。在对办案人员进行各级表彰的过程中,该案中明显的疑点同样未引起评奖单位的注意。

(一)公、检、法之间的监督制约失效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是侦查、起诉、审判三个机关相互监督制约。公安机关的侦查由检察机关监督,通过案件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等形成对案件侦查过程监督,对于证据存在问题的案件应当退回补充侦查或裁定不起诉。但是在现实操作中,不少案件沦为流水线作业,配合多于制约,案件在审判之前已经由侦诉机关定案,法官在审判前往往已经形成内心确信,庭审流于形式。刑事诉讼程序并非以审判为中心,而是以侦查为中心,公检法三家流水作业,一步一步为侦查的成果加贴法律标签。

该案一审公诉时,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如DNA鉴定报告,在律师强烈要求下才出示,这一重要证据险被公诉人员隐匿。对定罪不利的客观证据被侦诉机关人为地依其主观好恶而取舍。本案中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时曾两次退回补充侦查,但最终仍将证据没有形成链条的案件提起公诉,甚至在公诉过程中将对被告人最有利的证据不予出示。也就是说,检察机关不但没有履行对侦察机关的监督责任,反而试图将侦察机关收集的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舍弃,成为冤案产生的推手。

审判是法官居中裁决的过程,根据案件证据所认定的事实依法裁决,本案中证据上的明显缺陷,辩护律师已经在辩护意见中指出,如DNA证据指向第三个人,两名被告在侦查过程中所作口供存在矛盾,讯问犯罪嫌疑人和指认现场的录像不完整等,对证据的质疑法官均未采纳,并认为这与案件没有关联,而被告人提请证人到庭的合理请求也被拒绝。可见,该案的审理也是顺着有罪推定的思路,而非居中裁决的客观心态,将被告人作为公检法三方的公敌,置罪刑法定、无罪推定法律原则于不顾,以法律的名义一致讨伐被告人,法官在此成为冤案最终的决定者。

该案侦办人员号称神探,检察官和法官声称对神探把关的案件信得过。对神探名号的迷信,似乎是冤案产生的一个因素。这种表达说明审查起诉和审判,不是根据案件证据所认定的事实,不是以法律为依据,而是根据侦查取证者的身份决定起诉和判决。如此说来,审查起诉与审判过程成了走过场。事实上,很多错案并不是由神探侦查,这些案件均由于检察监督没有到位、审判过程中没有纠错而酿成冤案。可见,公检法三个机关的制约机制未有效运行,成为冤案产生的原因,而相互配合办案是冤案的常态。

剖析监督失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相互配合的法律观念和办案模式。宪法和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分工负责、互相制约原则反映了刑事诉讼的客观规律,体现了刑事法治的公正价值取向,分权、制约的设计避免权力被滥用,有利于保障人权。关于相互配合原则,刑事诉讼法学界通行观点认为,是指公检法三机关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认真履职,互相协调,使程序互相衔接。事实上,三机关协调办案成为惯性思路或潜规则。法院基于在诉讼过程中配合其他两机关的法定义务,审判者内心感情上倾向于公诉方,不能坚守中立,习惯性地排斥被告方,辩护权难以有效行使,不利于全面客观查清案件事实。由于控审职能混淆、控辩双方地位不对等,使被告方处于不利境地。尤其当三机关对案件意见不一致时,相互配合原则就成为相互妥协的理由和依据,从而放弃相互制约原则。事实上,相互配合原则削弱了相互制约原则的作用。

相互配合原则体现公正价值与效率价值的博弈。该原则强调公检法三机关互相支持,通力合作,避免互相推诱,侧重追求效率价值。效率固然重要,但没有公正所保障的效率是最大地浪费司法资源,由此所产生的错案严重影响到司法权威。正如培根所言,一次违法活动只是搅浑了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判决却是搅浑了水源。

在我国,刑事诉讼实质上是一种侦查决定型刑事诉讼,即侦查程序取代审判程序成为刑事诉讼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案件自侦查终结后命运几乎不可逆转。事实上,侦查、起诉、审判都以有罪为中心,实行带有强烈主观倾向的诉讼行为。从本案运行过程可以看出,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没有对侦查过程中的错误进行否定,反而检察机关人为地将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舍弃,审判机关无视律师的辩护意见,最终确定其一切错误的合法性,流于侦查权的点缀。在社会转型期犯罪量增加的形势下,警察权扩张有利于惩治犯罪,但过分扩张的警察权会使公民权缩小。对警察权行使应进行有效的监督,使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承担监督和制约侦查权的职责。但是,作为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院,既是侦查监督者亦是控诉方,在行使侦查监督权与提起公诉权之间存在角色冲突。在事前疏于行使对侦查过程合法性的监督,在审查起诉时难以发现侦查错误,或虽然发现但基于共同的追究犯罪的任务也予以配合、迁就。更由于庭审不是诉讼的中心,审判过程欠缺公正的程序设计,审判质量亦没有保障。

此外,我国缺乏保障法院和法官独立审判的制度设计。我国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由政法委统一领导,处于同一体制之内的检察官和法官难以形成监督,互相配合消解互相制约原则,法院对案件的决定权受到司法程序之外的力量影响。因此审判过程中,律师的辩护意见不被重视,甚至存在自身难保的危机。应该说,审判不独立具有制度根源,在现行的司法权地方控制的体制下,人权与财权受制于地方政府,难免受地方权力牵制,产生影响司法裁判的强力因素。这种制度逻辑难以保障司法裁判权客观、中立、公正运行。

2.命案必破的政治压力和舆论压力。我国公安部有命案必破的要求,这也许基于维稳的政治压力、被害方复仇情绪及公众对破案的期待等案外因素,这些因素使公、检、法机关均面临着重大压力,尽快结案成为各方的共同诉求。于是,司法上设置破案GDP指标,并以此作为考核标准,片面追求破案效率,甚至忽视法律追求正义的目的。有学者对我国法院1998年到2010年无罪判决的人数进行统计,发现自2000年无罪判决的人数发生很大变化,由2000年的6617人,历年依次递减,到2010年已经下降至999人。也就是说,2000年后,无罪率呈直线下降。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一个刑事案件一旦被侦察机关做出移送审查起诉的决定后,此案最终就极有可能被定罪。实践中,在中国的刑辩中无罪辩护率很高,与此同时无罪辩护的采纳率却很低。司空见惯的是,无罪的辩护意见不被采纳,合理的质疑无人理会。原因之一是,被告人权利与破案率、无罪率等指标比较起来,处于劣势。由于无罪率、破案率作为业绩指标,即使证据不足,达不到排他性、唯一性要求,也不会宣告无罪,而是疑罪从轻。

有些案件中,公众舆论形成对司法判决的外在影响力。如佘祥林案中,二百余群众签字请愿要求从严判决。民众并非法律专业人士,民众对案件的了解,多来自于媒体,而媒体报道素材往往来自于侦控方对案件的披露,于是常出现案件未审,但公众舆论已经先形成定论,甚至出现群众签字请愿要求判处嫌疑人死刑的事件。这样的民意形成了对审判机关的压力,判处被告人无罪会面临着舆论指责。

本案二审时改判死缓,可以推测,二审法官已经认识到该案证据上存在着问题。而一旦认为本案证据有问题,如不能排除取证程序违法,两人的有罪供述互相矛盾,与尸检报告不能相互印证,没有形成证据链条,DNA检测不排除第三人作案可能性,等等,这其中任何一个证据被排除,定罪的证据就不复存在,理应推翻有罪判决,改判无罪,可二审法官在思量之下,对本应无罪的案件做出从轻处罚的选择。该案中,将死刑改为无罪需要充足的依据和极大的勇气,也许二审法官觉得该案无罪的依据还不充足,因为在当时还没有与真凶的DNA进行比对,也没有发现狱侦耳目的伪证,但是,再审判决该案两被告人无罪,法院所依据的仍是原案的证据,说明依据原审证据本应、也只能得出无罪的判决。可以设想,如果该案中狱侦耳目没有在另案中被揭穿,或真凶DNA没有获得,这起错案仍不会翻案。

可见,二审法官已经认为证据存在诸多明显问题,但依然认定原审证据,判处有罪,可能是出于不能放过一个坏人的办案理念,对存疑的案件仍推定其为有罪;也有另一种可能,即不能排除是出于相互袒护的难言之隐。此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受到来自侦诉方、被害方及公众舆论的压力。

(二)对讯问的监督失效

刑讯逼供是冤案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刑讯逼供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破案压力大,为追求快速破案而寻求捷径。命案必破是公安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一旦发生命案后,上级督办,限期破案。在时间紧、压力大的背景下,案件办理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就增加。在当前的刑事司法系统中,获取口供是一条成本较小而收益较大的侦查路径。目前侦查技术和手段落后,并且其需要较大的司法资源支持,短时间内定案依赖于口供,刑讯逼供、诱供就出现了。有学者对此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刑讯逼供是错案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迅速破案压力下,依赖口供以提高办案效率,不惜刑讯逼供、滥用狱侦耳目;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持有意回避态度,采取不予调取或不随案移送、不举证的做法。

二是刑讯逼供的制度防范不足,应增加讯问透明度,防范刑讯逼供。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均严禁刑讯逼供,但即使有完备的责任规定,仍无法避免刑讯逼供发生,最重要原因是证据问题。对于刑讯逼供,除了事后追究刑讯者的法律责任外,还应当在事先采取防范措施。刑讯逼供案件大部分因证据缺失而发现不了,由于时过境迁,张辉、张高平当时身体上受到的伤害等客观性证据已经灭失,又缺乏验伤等保留的证据形式,关于刑讯逼供事实难以证明,相关责任已经难以追究。目前规定对第一次讯问进行录像,但录像存在不周全或被任意剪切等人为破坏因素,在审判时对此类违法证据亦不能排除。如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没有从制度上给予保障,刑讯逼供也无法进行有效防范和救济,因此,应当赋予犯罪嫌疑人侦查阶段的律师在场权,并对讯问过程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如果加大刑讯逼供的成本,降低其收益,也有利于防范刑讯逼供,例如,对羁押场所不符合规定、录像不完整等,应当在审判时严格遵循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使无法说明讯问程序合法性取得的言词证据和通过刑讯逼供获取线索所取得的实物证据不被采信。只有降低刑讯逼供的收益,才能降低办案人员对刑讯的投机心理,最大限度地防范刑讯逼供发生。

三是刑讯逼供的责任难认定,法律后果较轻。刑讯逼供者只有在致人伤残、死亡或者造成冤假错案并被揭露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而这种情形只占刑讯逼供的极小一部分。即使如此,对于刑讯逼供认定存在模糊性,一方面是证据原因,在被刑讯者没有伤残或死亡的情况下,辩方想要证明刑讯非常困难,正由于证据难以取得或证据不足,证据不被法院认定等,使刑讯逼供事实难以认定;另一方面,即使认定刑讯逼供的事实,实践中所判处罚也较轻,这些均降低了刑讯逼供的成本。

对于刑讯逼供等违法取证行为,除追究刑讯逼供者的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还有民事责任。《国家赔偿法》第16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也就是说,应当向有刑讯逼供等行为致人伤害或死亡的执法人员追偿。这些规定表明,刑讯逼供者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而这种责任也应当依法追究。事实上,不但应当关注国家赔偿,还应当把向过错责任人追偿落到实处。

(三)纠错机制运行不畅

错案追究机制运行不畅,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以对将错就错、有错不改的做法,缺乏制度约束。错案限于司法系统内的自查自纠,没有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制衡,也没有赋予被害人追诉的权利。案件申诉难被受理,司法机关对申诉不受理甚至不登记,再审程序启动难,如聂树斌案迟迟未启动。公众舆论风头过去,官员照旧升迁。公众对这样的不履行职责的官员束手无策,只能依赖于官方发动的责任追究,而对官方不启动程序的案件,没有其他途径进行追究。二是错案追究制度促使司法人员慎重执法,但目前将破案率、立案率、无罪率等作为司法业务考评指标,导致纠正错案将直接影响个人和机关利益,于是司法考评之下,错案追究将涉及多方利益损失,于是侦查绑架公诉,公诉绑架审判,发现错案也很难纠正。三是错案的法律后果较轻,责任认定模糊。错案责任追究往往采取通报批评、扣发奖金、暂停评优晋升、调离岗位等行政手段。此外,错案追究制度中的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不明确,例如实行审判委员会决定制,使错案责任认定存在阻碍。

错案是任何国家司法都无法杜绝的,被冤者是司法的牺牲者,国家应当给予错案当事人以赔偿。国家赔偿不意味着个人责任追究,国家将权力委托给公职人员行使,有些必要的代价与风险理应由国家承担,但对于故意或重大疏忽导致错案的情形,应当追究个人责任。以上纠错机制运行不畅,降低了司法人员办错案的成本。

总而言之,错案具有理念和制度层面的原因,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的理念需要通过完善的制度保障才能得以实现。以张氏叔侄案为标本,错案中体现了对罪刑法定原则和无罪推定原则的破坏,这一系列的违法行为,具有制度上的渊源。我国法律制度对罪刑法定原则和无罪推定原则的规定并不完善,权力的监督与制约规范缺失或流于形式,以及司法地方化等体制缺陷,使法治理念不能得以贯彻。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浅析林业的病虫害产生的原因与防范
发布时间:2017-10-17
1、林业病虫害的特点分析首先是林业病虫害的常发性。如今林业病虫害现象越来越频繁,林业受害面积也在日益扩大,甚至林业病虫害的整体趋势在不断上升。其次是林业病虫害的偶发性,人们难以预测大面积爆发的林业病虫害。因此,当林业病虫害爆发时,难以采取有效控制与管理措施对其进行解决,从而使得林业建设与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损失比较严重。然后就是林业病虫害的危险性,其扩散和蔓延的速度十分快。当林业病.........
浅谈事故类渎职案件致罪原因与防范对策
发布时间:2023-01-16
一、基本案情 二、致罪原因分析 (一)制度规范不健全,人员职责不明确 船舶管理涉及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众多,如《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规定》和《福建省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条例》主要针对边防部门对于船舶的管理。船管站属于乡镇政......
完善刑事错案法律监督机制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出完善检察机关刑事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刑事诉讼等的法律监督,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司法机关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可因此被杜绝。然而在实践中,由于人们......
刑事错案的学理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26
【摘要】近年来发生的刑事错案屡见不鲜,暴露出了法律在中国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错案发生的内部因素,包括公、检、法不恰当的办案方式,不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办案人员素质低。外部因素,包括新闻舆论的不当影响,司法资源投入不足,行......
试论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发布时间:2023-03-28
[ 内容 提要]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但近年来我国 会计 信息失真 问题 严重,加之有些单位、部门“反审计”的手段多种多样,审计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些都使得审计风险日趋增大。审计风险已成为国家审计机关, 社会 审计组织......
小学体育安全事故的原因与防范
发布时间:2023-06-06
摘 要:新课标中树立了“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了切实完成好学校工作计划和体育工作计划,体育教学中应该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此,本文从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入手,对小学体育课安全事故的防范展开分析,以供......
我国刑事错案纠正机制之反思
发布时间:2015-08-07
摘 要 错案的发生不可能完全避免,而错案的发生对当事人和整个社会来说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司法信任面临冲击,故错案的及时纠正就显得更加重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错案发现和纠正机制是否完备成为衡量其法治水平不可或缺的标准。目......
一事不再理原则与我国刑事再审制度(7)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7、再审管辖应由原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管辖,并实行一审终审制。 世界各国对再审案件的管辖有不同的规定,法国规定再审案件由最高法院管辖,前苏联规定由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管辖,日本规定由原审法院管辖。我国刑事诉讼法则......
一事不再理原则与我国刑事再审制度(4)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8-17
我国刑事再审的理由包括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错误、证据有暇疵及审判人员审理该案时有职务犯罪行为。这些理由只是规定了影响案件实体处理的理由,而没有把违反程序规定作为再审的理由。 我国刑事再审案件的程序适用是根据该案件在......
浅谈虚假发票产生的原因和防范对策
发布时间:2016-09-13
虚假发票是指各个单位和个人在购销商品、提供劳务或接受劳务、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所提供给对方的收付款的不真实的书面证明,所以不可以作为财务上法定的原始票据和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更不能成为监督部门(审计、税务、监察等......
略论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
发布时间:2022-11-10
【摘 要】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设置目的就是为了体现法律之公平正义,保障刑事诉讼弱势群体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和机会。随着法制建设的日益健全,我国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
产科安全管理及防范差错事故的对策
发布时间:2015-08-26
摘要:本文概括总结了产科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了产科防范差错事故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产科 安全管理 差错事故 防范在医院中,产科是风险较高的科室之一,新生儿及孕妇身体状况的好坏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无论在护理过程中产生......
高校教材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其制度防范
发布时间:2015-07-29
一、引言 高校教材腐败的大肆横行严重扭曲了高校教材采购的运作以及部分高校教师的行为。这些行为造成的后果是教材与教学脱节,教学秩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扰,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学生和家长怨声载道。毫无疑问,如何治理教材采购......
防范冤假错案的审判实践
发布时间:2023-02-15
◆落实疑罪从无需要将假定被告人无罪作为裁判思维出发点;被告人只存在有罪或无罪两种情况,没有中间态;公诉机关对指控事实承担举证责任;补充侦查之后,如果证据不能达到确实充分标准,坚决做疑罪从无处理。◆落实合议庭负责制,刑事审判要合议庭、庭长、院长、审委会联合把关运行。◆审判程序以庭审为中心,证人、鉴定人要出庭,法官才能完整审查证据是否采信。在冤假错案中,刑事命案是重灾区。在面临责任终身制的司法改革大潮.........
浅谈律师办理刑事案件的风险和防范
发布时间:2023-07-28
一、律师刑事案件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我国缺乏民主环境、法治环境是根本原因 1.缺乏民主环境 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说到底就是刑事辩护,而辩护制度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之所以出现众多的法学家和辩论家,这与当时古希腊的发达的民主意......
从刑事冤假错案的发生看法治人格构建
发布时间:2023-01-19
[摘 要]刑事程序法的完善和严密是遏制和防范冤假错案的基本主张和一贯路径,也是我国百余年来追求现代法治的基本轨迹。然而,中国近现代的法治实践表明,不断地建章立制和严密法网并不能产生预期的法治效果,在刑事领域甚至还频出惊人......
律师在刑事错案纠正中的作为
发布时间:2023-02-09
随着法治进程推进,我国的司法制度正在经历一个不断完善的时期,各种司法制度的改革为错案的纠正营造良好的环境,念斌案之所以能够平反,背后正是司法改革这股巨大的动力。在这场改革风暴中,律师在刑事诉讼的权利得到扩张,逐步地......
生态安全刑法规制的制度构建与规范
发布时间:2016-01-08
摘 要:刑法安全体系的构建经历了由一元化到四维化的发展过程。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保护既是确保公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需要,又是实现社会秩序稳定和国民经济繁荣的必然要求。严格意义上的生态安全应当由自然生态安全和......
知识产权犯罪的惩治与防范:现状、原因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3-07-11
摘 要 近年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明显上升,并呈现组织化、国际化、专业化等趋势。除了知识产权本身具有易受侵害性及本罪犯罪成本较低外,立法不完善、司法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等也是影响知识产权犯罪发生的重要原因。有效......
论刑事不起诉制度
发布时间:2022-09-03
摘 要:不起诉制度是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确定的一项基本制度,符合诉讼发展的规律和方向。然而由于我国制度设置上存在很多缺陷,导致实践中出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何完善该制度,是本文需要解决的课题。 关键字:刑事不起诉制度......
论金融诈骗犯罪的非刑罚控制与防范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7-14
内容提要:对于金融领域内愈演愈烈的金融诈骗犯罪,单纯依靠刑罚来加以控制与防范已经被现实生活证明是苍白无力的也是极其幼稚的,犯罪本文在重新准确定义何谓金融诈骗犯罪的基础上,对于该罪的诈骗行为本质上是对金融活动的基本原则即诚......
刑事案件证人拒绝出庭作证之原因与对策探析
发布时间:2015-07-27
证人证言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言词证据形式理当由证人出庭接受控辩双方的质证、询问之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司法制度中的普遍原则和实行控辩双方对抗的庭审模式的基本要求;证人出庭作证对于正确查明案情的真伪揭露犯......
论刑事辩护制度的起源
发布时间:2015-08-07
摘要: 近现代刑事辩护制度产生于英国,其过程艰难而曲折。在英国早期的刑事审判中,被告人面对控方的指控必须亲自回应,不可委托律师辩护。17世纪末,律师始被允许进入法庭为被告人作有限辩护,进而开始了衡平被告人弱势诉讼地位的......
审查起诉环节中的刑事撤案制度
发布时间:2023-03-12
从字而上理解,刑事撤案中的撤字包含撤回和撤销两方面的话语指向。具体而言,撤回指涉的是刑事案件在诉讼程序中的运动方向,表现为刑事诉讼程序的回转和倒流,尚未触及刑事案件的实体层而撤销则从实体层而反映了刑事案件的结局和命运,......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原因及防范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2
论文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原因;对策 论文摘要: 企业 内部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薄弱、相关 法律 法规不完善、审计人员素质不高以及企业轻视审计工作等原因,因此要降低企业审计风险,不仅需要良好的外部环......
建立规范科学的刑附民案件调解制度的讨论
发布时间:2022-11-23
建立规范科学的刑附民案件调解制度的讨论 建立规范科学的刑附民案件调解制度的讨论 建立规范科学的刑附民案件调解制度的讨论 文章 来 源 教 育 网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审判机关在审理刑事案件的同时,附带解决由犯罪行为......
信用证遭拒付的原因分析及防范策略(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3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用证作为国际结算中的一种重要结算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由于信用证的纯单据交易及其繁杂性的特点,有时就会出现信用证遭拒付的情况。本文分析了信用证结算方式存在的风险、信用证遭拒......
略论混凝土桥梁裂缝的原因与防治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在公路桥梁的建造和使用中,常常因出现裂缝而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甚至会出现桥梁垮塌的现象。所以克服和控制裂缝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混凝土桥梁裂缝的形成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桥梁;裂缝......
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赔偿制度的建立策略
发布时间:2023-04-10
论文是指对一个专题或者一篇文章。一个知识点进行研究的文章,他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又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
标本溶血的原因及防范
发布时间:2023-06-06
临床资料 标本溶血的原因 穿刺困难和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62例(66%)。原因:①穿刺困难:患者静脉充盈不良,血管弹性差,导致穿刺困难,采血时间延长,造成部分血液凝固,使红细胞机械性破坏,造成溶血;穿刺技术不熟练;低血容量......
电网调度事故风险分析与防范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7
【摘 要】调度运行是电网运行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为此电网调度运行人员需通过各种方法,对事故的隐患、发生及发展进行行之有效的治理,使其成为防御电网事故的重要屏障。文章从电网调度运行事故风险分析入手,重点论述了其防范策略。......
刑事庭前全案移送制度的回归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22
长期以来,审判形式化己成为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一大垢病,严重损害我国司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阻碍法治建设的进程,而全案移送制度被认为是其主要原因,对其进行修改甚至废除,移植西方国家的移送制度是我国法学界探索之路的理想信念。然......
金融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14-01-17
目前金融业在整个经济领域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伴随亚洲金融危机等国际事件的发生,金融风险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金融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研究分析”金融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研究分析亚洲......
浅谈刑事和解制度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0
刑罚权历来被视为公权力而被国家所垄断,在严厉的惩罚,司法系统和监狱负担沉重、再犯率又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刑事和解制度给了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纠纷解决机制新的启示,下面是浅谈刑事和解制度。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被害人......
护患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发布时间:2022-08-22
摘要在临床工作中,护患纠纷时有发生,对医疗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护患纠纷可因护理人员服务态度问题引发,也可因护士护理文件书写的不规范引发,或者因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而引发等。针对原因,需采取相关措施,包括促进护理人员熟悉掌......
刑讯逼供的原因及控制
发布时间:2023-04-07
摘 要 近年来,由刑讯逼供导致的冤假错案时有发生。为了减少刑讯逼供的行为,维护公民人权和司法公正,本文从社会历史、法律制度、审讯主体和监督力量方面分析了刑讯逼供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求刑讯逼供这一司法活......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其防范策略
发布时间:2023-06-26
【摘 要】随着电脑在我国家庭的不断普及以及网络覆盖率的不断提高,网络已经替代传统的媒体技术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递的主要媒介之一。然而伴随着这种新型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暴力、网络犯罪、利用网络联系的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使得......
浅析当前消防行政执法工作中问责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发布时间:2023-03-22
摘 要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其中问责制就是重要的调整手段和方法。近年来,公安消防部队个别单位和个人在消防行政执法工作中因为种种原因而被问责,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本文结合案例实际,......
豆芽生产过程中发生腐烂的原因与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23-05-23
在绿豆芽、大豆芽、豌豆芽、蚕豆芽的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发生腐烂现象。一般在豆芽培育后3~4天开始发生,发生时豆芽的胚轴下部或胚根上部开始腐烂,然后逐渐扩大蔓延,严重时整个容器内的豆芽全部腐烂,如不及时防治,会造成严重损失......
设立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司法救济金制度探讨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02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以下简称刑附民)诉讼制度的设置,旨在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合并审理,既保证刑事案件审理的紧凑与集中,又兼顾附带民事诉讼的简便与快捷,以避免人民法院分别裁判间的矛盾,提高诉讼的效率与效益。其设置并经司法实践证......
试论刑事诉讼中的质证制度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02
质证,是指在庭审过程中由控辩双方对诉讼证据采取说明、反驳以及交叉询问等形式进行质询,以确认其证明力大小的诉讼活动。关于质证,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7条有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
论我国民事证人制度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 在民事诉讼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可见,证据在民事诉讼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任何案件的审判都必须以证据审查为基础。作为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民事证人制度对于查明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
规范刑事庭审行为的法理思考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7
「论文提要」 形式正义是司法的基本价值之一,法官在庭审中的行为对于体现形式正义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刑事庭审的历史类型和形式要素、行为要素的基础上,归纳了几类不规范庭审行为的成因和表现。通过分析规范刑事庭审行为对体现形......
浅析体育伤害事故的成因与防范
发布时间:2022-12-18
" 论文关键词:体育 伤害事故 成因 防范 论文摘要:体育教学中的伤害事故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理论上探索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对这一问题的防范提出建议与改革措施.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
谈渎职侵权案件的流失原因与对策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所谓渎职侵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行为和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破坏选举等侵犯公民民主权利、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动。 渎职侵权案件有以下特点:1、犯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犯罪......
错案追究制述论
发布时间:2022-11-18
摘 要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就确立了旨在预防司法腐败和减少冤假错案的错案责任追究制,但是从这一制度实行几十年的情况看,虽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好且问题不少,需要对其重新定位和改革。2013年中央政法委发文要求构建案件质量......
水利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31
【摘要】本文分析了水利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防治与处理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水利工程;砼裂缝;防治 裂缝是水利建筑物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水利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水利建筑......
水电厂闸阀通孔原因分析与防范
发布时间:2023-01-26
1 概述 闸阀以其简单的结构、良好的密封性能、耐磨损、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水电厂辅机系统中,有效实现了对介质的通断控制,为水电厂发电系统的稳定与控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阀门参与控制的介质......
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完善与公民权利保障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10
摘 要:刑事强制措施与公民权利保障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我国未在刑事诉讼中完全确立无罪推定原则,使得刑事强制措施制度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权利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权利常常遭到侵犯而又缺乏救......
电网调度运行事故考核风险分析与防范策略
发布时间:2023-04-29
摘要:电网在平常运行的过程之中,不免会发生一些事故或者故障,而在这时,就需要检修人员对这些出现的故障进行检修,又或者是由于受到了某种因素影响,从而导致了电网某处线路发生了故障,这时就需要专业的电力人员对电网线路进行恰......
我国刑事证人出庭难之原因及对策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06
一、我国证人出庭作证现状之分析 自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颁布以来,经过全国各级司法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证人出庭作证率较刑事诉讼法修改前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总体而言,证人出庭率仍很低,证人出庭难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
高校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转化策略
发布时间:2023-03-15
摘 要 学习困难学生是高校中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特殊群体。做好高校学困生转化工作,对高等教育和学生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高校学习困难学生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通过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加强学困生的价......
民事错误制度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9
民事错误制度比较研究 民事错误制度比较研究 民事错误制度比较研究 [摘 要]大陆法系以表意人的意思自由为主导的二元划分理论与以相对人的信赖利益为主导的一元理论。英美法系错误制度将错误划分为......
论刑事被害人的司法救济制度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20
内容提要:在诉讼法学研究方面,司法救济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它同国家推行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制度有着紧密联系。所谓司法救济,是指当宪法和法律赋予人们的基本权利遭受侵害时,人民法院应当对这种侵害行为作有效的补救,对受害人......
论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建立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07
【论文摘要】 建立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来有效保障刑事被害人权益,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提出问题,并对建立刑事被害人补偿的现实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制度的内容构件提出设想,希望能够对我国在此制度的构建和立法......
论翻译人员参与刑事诉讼制度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6-09-22
一、翻译人员参与刑事诉讼存在的问题 ( 一) 翻译人员参与刑事诉讼缺乏明确规定 《宪法》第一百三十四条、《刑事诉讼法》第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以下简称《解释》) 第三百九十八条和第......
浅谈律师在刑事案件中的风险防范以及诉前准备
发布时间:2015-07-29
一、律师刑事案件执业风险产生的来源 律师在刑事案件中面对执业环境中各种风险的产生,有来自法律上的,有来自相关执法机关的,还有来自当事人的,更多的是由于自己的不重视、不克制、不谨慎而“不幸中招”。 (一)纵观现在生效的与......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防范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从政治、经济、社会、组织和心理五种维度分析高校群体性事件的诱因,探索并构建有利于防范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长效机制,及时并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以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的状态,降低它的影响。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5
摘 要 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制化是我国刑事司法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具有重大的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意义。然而现行法律的规定在案件的适用范围以及刑事和解的主持主体上存在着不妥之处,我国应立足于我国司法特点进一步完善刑事和解制度,......
试论刑事诉讼中的质证制度(2)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9
三、质证制度在不同诉讼环境中的作用 在不同的诉讼环境,质证制度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在传统的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下,负责审判的法官对于证据的调查、审核拥有较大的职权,不仅调查证据的顺序、范围、方法,全由法院全权决定......
刑事没收制度与反洗钱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6
摘 要 本文首先从介绍我国刑事没收程序的立法背景出发,然后以贪污贿赂与洗钱的关系为切入点,对刑事没收程序打击洗钱犯罪的意义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刑事没收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刑事没收制度 贪污贿赂......
浅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控制与防范
发布时间:2023-01-0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愈发激烈,面临的社会环境也越来越复杂,风险越来越大。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关系着......
浅论刑法中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
发布时间:2023-07-01
摘 要 事实认识错误一直是刑法理论界与实务界所关注的焦点,在检察院的刑法案件中也经常遇到。然而我国刑法在这方面少有研究。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是事实认识错误中相关理论争议的焦点,主要存在法定符合说和抽象符合说两种观点......
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完善与公民权利保障(3)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05
(四)被羁押人被超期羁押时缺乏申告机制,对执行羁押任务的看守所未规定其监督职责。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至第一百二十八条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的羁押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是,在刑事司法实践中,被羁押人被超期......
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完善与公民权利保障(2)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二)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狭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期间基本处于被羁押状态。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制度,取保候审又有保证人保证和财产保保证两种形式。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没有我国的取保候审......
从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看死刑制度的存废
发布时间:2023-01-29
关键词 死刑 死刑保留论 死刑废除论 作者简介:祝丹华,浙江国毅律师事务所。 一、导言 从死刑的演变经历来看,社会越是动乱,施以重罪的情形就会越普遍。在我国,向来注重刑事法律而轻视民事法律,不断对一些违法行为予以严肃打......
农村生活污染的内在原因与控制策略
发布时间:2023-04-09
农村生活污染的内在原因与控制策略 农村生活污染的内在原因与控制策略 农村生活污染的内在原因与控制策略 精品 源自高考备战 摘要:在对沂河源风景名胜区农村生活污染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农村生活污染日益加剧的内在原......
论刑事被害人的司法救济制度
发布时间:2015-07-27
一、刑事被害人救济概念及现状 刑事被害人救济,是指对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基于犯罪分子实施的侵害性的犯罪行为而受到损害的民事权益进行补救的司法活动。对刑事被害人的救助,并不意味着其是国家代替犯罪人承担民事责任,也不是基......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7-23
目 次 一、前言 二、关于移交逃犯的制度 (一)概述 (二)可移交的罪行 (三)移交逃犯的基本原则 (四)移交逃犯的程序 三、关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制度 (一)概述 (二)提供刑事司法协助的范围 ......
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审判制度的困境
发布时间:2022-10-19
刑事附带民事审判制度是一种特殊的审判制度,其建立之初的目的是在刑事案件发生时,确保被告人在受到刑事审判的同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遭受的物质损失得到补偿的一种审判制度。是一种先刑后民的审判制度。然而,随着司法实......
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完善与公民权利保障(6)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19
《刑事诉讼法》应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采取的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措施不服的,有权向作出决定的机关申请复议一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在接到复议申请的第二日作出复议决定。对复议决定仍不......
浅析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基本原则
发布时间:2016-09-19
一部法律的基本原则是该法律的精神的集中体现,决定该法律的价值取向和主要内容,它对法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对法律规则的理解和运用也具有指导意义。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基本原则为该制度的具体规则提供基础的综合性原理,它是整个......
论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法律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2-09-28
【摘 要】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很多企业的倒闭不断地提醒我们金融行业的风险性之高。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我国更应该关注金融风险防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金融行业的发展取......
刑事法律援助在刑事检察制度中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28
新《刑事诉讼法》第34条、第26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出现以下几种情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1)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2)盲、聋、哑人或者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
构建我国刑事司法审查制度的障碍性因素论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1
【论文关键词】司法审查;和谐;侦查程序;诉讼结构 论文论文摘要:司法审查机制在现代西方法治国家已得到普遍确立。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和司法制度下,构建针对刑事强制措施的刑事司法审查制度尚有很多现实的障碍性因素需要克服:法......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27)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注 参见黄肇炯着:《国际刑法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45页。 注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泰王国政府关于移交罪犯及合作执行判刑的协议》第1条。 注 参见甘雨沛、高格着:《国际刑法学新体......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30)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15
注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菲律宾共和国政府关于移交被判刑人的协议》第5条第3款第(d)项;《香港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移交被判刑人的协议》第7条第4款。 注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
刑事诉讼调解制度之思考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17
和谐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崇高目标,是生命价值追求的最高境界。勿庸置疑,曾被誉为“东方经验”而享誉世界的调解制度在中国法制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法制现代化的今天,这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司法制度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尤其在刑......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21)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2
(1)关于刑事判决司法管辖权的保留:移交方保留复核其法院所定罪行及所判刑罚的司法管辖权。 (2)关于被判刑人应服刑期的确定:接收方执行刑罚时,除依照有关协议的规定修订有关刑罚外,须受由移交方所定刑罚的法律性质和刑期......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25)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注 有协定将此表述为"将任何人移交",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大韩民国政府关于刑事事宜相互司法协助的协议》第1条第4款。 注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大韩民国政府关于刑事事宜相互司法协助的协议》......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2)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二)可移交的罪行 关于确定可移交的罪行范围时,各国一般采取两种不同的标准。一种称为"质的标准"或曰 "列举式标准",即在移交逃犯法规或有关条约中罗列出可移交之罪的罪名;另一种标准称为"量的标准"或曰"淘汰式标准",即不列......
关于刑事和解制度设计的思考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18
[内容摘要] 刑事和解是指犯罪发生之后,仅由调停人使受害人与加害人直接交谈,共同协商解决刑事纠纷的活动。它是西方刑事司法的一个创举,其最主要的理论核心是恢复正义理论。在我国古代和近代也能找到它的历史渊源。它体现了公正、效率......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13)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09
关于在被要求方管辖区内获取其它证据或证供,如果要求方就刑事案件的调查、检控或诉讼提出取证要求,被要求方须安排获取该等证据。为了取得证供或其它供词,要求方须列明拟提出的问题或拟询问的事项。如有需要,被要求方的主管机关可自发......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15)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15
4.关于查处犯罪收益的协助 (1)追查及临时措施。 香港和外国的刑事司法协助协议规定:如果要求方提出要求,被要求方须致力查明是否有任何违反要求方法律的犯罪得益或犯罪工具存放于被要求方管辖区内,并须把调查结果通知......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24)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19
注 参见香港与美国、新西兰、爱尔兰、法国、菲律宾、加拿大、韩国、英国、瑞士等国政府分别签订的刑事司法协助的协议第1条。 注 参见《香港政府与澳大利亚政府关于刑事司法互助协助的协议》第1条第(e)项;《香港政府与法兰西共......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10)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02
(4)歧视性政策的限制。 香港与外国签订的刑事司法协助协议规定,有充分理由相信有关的协助要求将会引致某人基于其种族、性别、宗教、国籍或政治见解而蒙受不利,应拒绝予以协助。这一规定体现了保护人权的精神。 (5)刑事诉讼......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17)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综观香港和外国签订的移交被判刑人协议的内容,移交被判刑人的原则主要有: 1.相互尊重司法管辖权原则 司法管辖权属于国家主权的一部分,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对香港司法管辖权的尊重体现了对中国主权的尊重。主权是一个国......
错误的指定监视居住应当纳入刑事赔偿的范围
发布时间:2023-06-18
一、引言 自新《刑事诉讼法》出台至今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但是指定监视居住制度在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讨论仍然如火如荼。对于其定性问题,学者们仁智各见,但是其“公权力”的典型性特点是毋庸置疑的。长期实践证明一切公权力都有被滥用的......
关于新刑事诉讼法下的刑事和解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8
摘 要 刑事和解制度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它的产生对西方的刑事司法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该制度从正义的角度出发,逐渐演变为一种保护被害人权益的司法制度,在当下又被称为加害人同被害人的和解制度。一直以来,我国倡导的是建立和......
建议设立财产刑追诉人的求刑制度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01
一、关于财产刑的求刑权。 关于求刑权目前存在着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求刑权仅指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权,是指检察机关在出庭指控被告人行为构成犯罪的同时,就被告人应判处之刑罚向人民法院提出较为具体的请求意见的权利。求刑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