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初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践

试论初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践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01:56:05
试论初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践
时间:2023-08-05 01:56:05     小编:

长期以来,在生物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理论知识对初一学生来说偏难,而实验偏少;再加上各种条件的限制,实验的开设率较低,而课外兴趣小组只能满足一部分学生.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得很吃力,女生尤为明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缺乏想象.另外由于独生子女普遍存在自私的毛病,缺乏团队精神,缺乏合作动手的适应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改变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教会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具有一个创新的头脑.在学校领导支持下,我在初一(1)班生物课上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实施过程

1.动员启发

长期以来,生物教学的方法都是老师讲,学生记,学生缺乏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向学生讲清探究性学习的意义,以及实施的过程.

首先组织学生听科研室老师关于探究性学习的讲座,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对他们目前学习有什么帮助,对未来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使学生对探究性学习有理性的认识.

其次利用课堂上每一个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学生使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如讲述爱迪生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甚至突发奇想学母鸡孵鸡蛋,巴甫洛夫训练狗的过程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等.并结合书本有关知识,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准备,如在讲述细胞吸水原理时,老师提供材料,让学生照着书上的实验步骤自己动手操作,从而验证结论.学生通过尝试,在感性上对探究性学习有了进一步认识,为以后深入探究性学习做好铺垫.

2.具体实施

(1)提出问题.事先组织学生阅读书本的有关内容,并找出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将问题总结归纳.例如:学习“动物体内的物质运输”一节时,组织学生先阅读后提问,最后总结归纳出四个代表性的问题:①蝗虫、鱼类和家兔的心脏结构为什么不一样?②动物的血管有三种类型,如何区分?血液性质为什么会变?③蝗虫、鱼类和家兔的血液循环为什么会不一样?④蝗虫、鱼类和家兔的血液循环的功能为什么会不一样?

(2)分组.首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自选一课题,老师将剩余学生按个性差别、性别、学习能力等分成若干小组,可选择老师提供的课题,也可经组员商议自定课题.每一课题,都有两个以上的小组,这样可促使小组之间产生竞争,有利于产生动力,改善小组内成员的合作.

(3)学习方法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查询一些参考资料,介绍一些相关书籍,如《生物学教学》、《家庭医生》、《生物百科全书》等.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取得家长密切配合,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向相关专业人士请教.本学期我们组织学生参观科普展;鼓励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到各类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调查;并聘请专家教授作为校外辅导员等.

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报纸、电视、英特网等都有生物信息介绍、发布.如“Disc.very”、“东芝动物乐园”、“人与自然”等节目.互联网上的信息发布则更多,更全面.

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搞一些实验,通过观察来解决问题.如利用校园内的植物观察根系的形态,通过观察对比了解的同时掌握了直根系、须根系的有关知识.

3.评价方法

(1)中期交流.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究学习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如学习“动物体内物质运输”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交流,介绍自己组的探究方法、过程以及结果,并重点解释探究的问题以及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中张淼焱同学在介绍家免的血液循环时完全不看书本,仅用一张挂图就头头是道地解答了问题,语言简洁明了,问题讲解透彻,获得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2)结题交流.让每一位学生在课题探究结束后写一份小结,谈一下自己在探究课题过程中的经验体会,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通过小结交流,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树立信心,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吸取别人的长处.例如有一位同学在小结中写道“因为自己没有坚持下去,而使实验失败”,“从而认识到要循序渐进,要锲而不舍”;同时通过小结交流也便于老师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3)作业评价.作业以练习册习题为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纠错,加深学生印象.

二、结果与分析

1.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由于所选的课题是自己感兴趣的,小组成员又是自愿结合,因此通过多次探究性学习的培养,学生明显提高了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能够主动做好预习,并能积极提问,提高了自学能力.

而对照班,除个别同学曾经信手翻过书本,对某些内容感兴趣外,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没有预习生物的习惯,更不要说提出问题了,基本上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不能发现错误,作业正确率差,优秀率少.而实验班则不同,他们精心准备,上课提问积极,思维活跃,善于发现老师的错误(口误、笔误),能与老师、同学展开讨论,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作业能独立完成,且成绩优异.女生的进步特别明显,由原来怕脏、怕累等讨厌心理逐步转变为喜欢、盼望上生物课,并能积极参与讨论,参与实验准备.

2.改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方式,由单一的从老师处获取知识转向多渠道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对照班基本上都是从老师处获取知识,也有个别同学借助其他方式,但有偶然性,不能坚持,无目的性.而实验班则不同,他们学习途径多,碰到问题总想解决,主动出击,目标明确;采用的方法首先是自己查阅解决,其次是向老师请教、向家长询问、上网查询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了粗心急躁、急于求成的毛病,养成了仔细观察、详细记载的习惯.

3.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或道具,设计调查表等,因此学生积极动脑,大胆思维,制造了许多“杰作”,例如:手工编制的蝗虫、蟋蟀、虾、蟹等模型,自己设计的挂图,用积木拼搭的心脏等等.并针对书中的一些结论,自己制作小试验去检验.例如书本中讲到“根地下部分的深度与广度远远超过地上部分”的结论,学生用一些种子培育观察,为了看得更清楚,在老师的指导下改用营养液培育,验证了该结论.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如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总结能力等等.

通过多次试验,证明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切实可行的,受到学生的欢迎.虽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课时安排、活动经费、安全问题等,但随着探究的深入,相信诸多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