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1)

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1)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2:59:55
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1)
时间:2013-12-18 12:59:55     小编:

视觉文化"狼烟四起"

任何一个敏于文化风向变化的人,都可以切身地感受到,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深刻的文化转型:从以语言中心的文化向以形象中心的文化的转变。图像不断地驾驭、凌越乃至征服文字。一场新的文化战争序幕已经拉开。

有人戏称现在是一个"读图时代"。图配文的书籍充斥着书店货架。与传统的"文配图"(如扫盲识字)不同,文字业已沦为图像的"奴仆"而退居次席。文学名著不断被拍成电视连续剧,越来越多的人乐于通过看电视剧而不是阅读来了解这些名著。在这个图像横行的年代,电影一方面施行自己的权威,另一方面又在捧杀文学。小说家期待着电影导演的青睐。电影无疑捧红了一些作家,如今的法则是作家借电影来"增势",图像的力量为文字壮胆!

图像崇拜和狂欢成为新一代的生活方式,视觉僭越文字的霸权几乎无处不在!从主题公园到城市规划,从美容瘦身,到形象设计,从音乐的图像化(MTV),到体育运动的视觉礼赞,从广告图像美学化,到网络、游戏或电影中的虚拟影像……图像成为这个时代的日常生活资源,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符号追踪,成为我们文化的仪式。很难想象,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果离开电影、电视、形象和广告,那会是什么样子? 面对新的视觉文化,我们该作何思?该作何应对呢?这里,我们需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电影在视觉文化转型中经历了什么变化?第二,为什么视觉文化僭越话语(语言)文化成为"主因"。

从"叙事电影"到"景观电影"

电影是一种重要的视觉艺术,这一点无须论证。巴拉兹当年论证视觉文化出现的重要依据就是电影。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如果确实存一个从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向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的转变的话,那么,电影这种主要的视觉艺术形式是否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呢?

首先,我们必须指出,电影作为一种主要的视觉艺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功能。如前所说,当代文化中文字形态的文化显然被形象形态的文化所征服。视觉文化的霸权无所不在。"不读小说"(张抗抗),而转向电影和电视等视觉形态,名著改变热或历史影片的流行,这种现象本身就表明视觉的诱惑远远大于语言。看比阅读更具直观和感性特征。在比较的意义上说,阅读属于传统接受方式,它倾向于本雅明所说的"韵味"形态,用传统的美学术语来说,就是静观。它可以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地玩味,恰如他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在一个日后的下午,一边歇息一边凝视地平线上连绵起伏的山峦或婆娑树影。电影改变了这种观赏方式,电影是一往无前的,它不允许回复留连,也不允许停顿歇息,所以看电影需要的是一种"震惊式"的体现。用本雅明的话来说,就是向一颗子弹击中观赏者一样。

有趣的是,本雅明的比较并不只是涉及文字作品和图像作品之间的差异,"韵味"和"震惊"的差别也反映在对视觉文化不同的形态之间。比如,传统的绘画作品和当代电影的巨大差异。在这方面,桑塔格的分析也颇有代表性。她曾经分析过照片与电视的区别,这个区别也适合于说明这里的问题。她写道:"照片比移动的形象更具纪念意义,因为它们乃是一小段时光,而非流逝的时间。电视是一连串不充分的形象,每个形象都会抵消其前在的形象。每张静止的照片则变成了意见纤巧物品特定的一刻,人们可以持有他并一再观赏。"[5]这里桑塔格的看法实际上恰好道出了问题所在。照片的静止和可以使人留连,但它远不如电影来得更具形象逼真和视觉吸引力。运动的形象显然比静止的图像更具诱惑力。静观作为语言中心文化的观赏方式,日益让位于图像中心文化的动态观赏。埃柯从符号学角度指出,语言和形象之间的区别,在于视觉符号是通过符号与现实图像上的相似来表达现实,而语言则相对来说要武断得多,不必追求这种相似。所以,形象可以表达出语言所无法表达的东西,它更加接近人的感性欲望和更具情感煽动性。

较之于语言或类似语言的作品,电影的优势是无须争辩的。但我想思考的问题是,电影本身是否也有语言中心和形象中心的不同模式。从美学上看,电影作为视觉艺术体裁,自身就具有语言和视觉形象两个方面(这不仅是指有声影片出现以后)。电影作为一种本文,其语言学方面不仅体现在电影本身具有对白和脚本等语言要素,而且呈现为电影叙事结构的语言学特征。或者从历史角度看,电影乃是从戏剧演变而来,而戏剧在相当程度上更带有话语的语言学特征。比如,戏剧结构本身作为一种线性结构(如亚里士多德的封闭戏剧结构),叙事所展现的故事性和情节因素,都使得戏剧倾向于语言特性。我以为,早期电影带有很大的戏剧成份,因此带有明显的话语中心特征。比如一些希区克柯的悬念片,其戏剧性和戏剧因素十分突出。再比如中国30-40年代的电影,叙事因素亦十分突出。这类电影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是文学作品的视觉再现。因此,文学性在电影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诸如剧本、对白、画外音、剧情结构、电影叙事性等等。但是,电影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似乎又一个逐渐摆脱语言中心模式影响的历程,它逐渐地找到了电影所以成为电影的根据所在--景观。这个过程似乎论证了艺术史家格林伯格的看法:现代艺术在其发展的历程中,都有一个寻找"自身合法化"的的艰难过程。也就是一门艺术安身立命的根据绝不能寄生在其他艺术中。绘画通过转向二维平面性,告别和雕塑相互竞争制造"空间深度幻觉"的历史,于是绘画回到了绘画自身。[6]假如我们以这种观念去看,戏剧通过活人面对面的表演,区别与电影,小说以其叙述故事有别于诗歌,电影则以其运动图像的景观,既区别于摄影,又有别于戏剧和文学。

共4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依据话语(语言)和形象(视觉)的基本二分,我们有理由在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上,将电影区分为以叙事为主的电影和以景观场面为主的电影,两者形成了叙事主导与景观支配的不同结构性模式。在作出这种区分的同时,紧接着必须申明,这种区分只是在比较的意义上提出的,这绝不意味着叙事电影没有景观成份,反之亦然。比较起来,叙事电影趋向于以话语为中心,讲究电影的叙事性和故事性,注重人物的对白和剧情的戏剧性。因此,虽然画面不可或缺,但这类电影仍以语言中心为模式,而不是去可以追求形象的逼真和视觉冲击力量。甚至可以为了叙事性和情节性(戏剧性),牺牲某些画面的视觉效果。反之,景观电影突出了电影自身的形象性质,淡化甚至弱化戏剧性和叙事性,强化视觉效果和冲击力。景观和场面成为电影最基本的视觉手段,其他一切语言性的要素退居次席。从国外电影晚近的实践来看,叙事电影和景观电影的二分还有更复杂的含义。

美国电影理论家玛尔薇发现,进入80年代以来,电影经历了某种深刻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为从"叙事的电影"模式,向"景观的电影"模式的转变。在她看来,自由市场化的电影是依照女性景观来结构的。她认为电影的叙事性与弗洛伊德所说的"自我"相关,而电影的景观性则和弗洛伊德的"本我"有关。传统的写实主义电影往往服从于某种叙事模式,场面和画面最终是叙事意图的形象再现。而当代电影遵循"本我"的"欲望原则",看画面和人物成为主要导向,尤其是主动注视的男性(镜头?观众?)不断地捕捉被动的被看的女性形象。所以,景观往往打断叙事展现在观众面前,叙事性已变得无足轻重。[7]英国社会学家拉什在玛尔蔚二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他直接提出,叙事的电影也就是写实的电影,服从于电影自身的叙事性(文学性或话语中心),而景观的电影则相反,它关注的不是叙事成份,而是场面、画面的视觉性,因此,电影的逻辑发生的倾斜,叙事让位于画面,景观支配着叙事。他进而指出,叙事电影是现代主义艺术,而景观电影则属于后现代电影。[8]我们只要对好莱坞电影稍加留意,便会发现这个重要的转变。如今,身体、自然风景、都市风情、侏罗季时期的恐龙、未来世界或太空人,无论是曾经存在过抑或完全是想象产物的形象,皆可逼真地呈现在银幕上。电影史家海斯注意到,从历史片中身体的凸显(如《基督耶稣》),到色情影片中身体展示压倒了对白的语音,再到商业片中一切音响(包括人的声音)都屈从于画面形象(尤其是身体形象,这与一些传统电影中画外音所起的结构和统领作用相比,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变化),这是自60年代以来电影从叙事电影向景观电影转变的重要标志。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前几年流行的《泰坦尼克号》,较之于传统的版本,这本作品在文学性或叙事性上并无甚突破,但在视觉性效果和景观性上,却是前所未有地成功。这种成功同时还表明,观众对那种叙述故事的电影传统已经淡忘了,他们也许更乐于接受具有撼人心力视觉效果的景观电影。更有甚者,如果我们把景观电影与虚拟性结合起来考虑,那么,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是,景观电影必然导向"超现实"(波德里亚)。因为,景观电影真正实现了"假的比真的更真实"的原则,现实和虚构的逻辑可以轻易地颠倒,电影为大众通向想象的乌托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如果我们透过这个视角来看中国当代电影,这一倾向也非常显著。张艺谋和陈凯歌的电影就带有明显的景观化倾向。文学内容对电影来说已经降至极低的地位,场面、画面、身体和服饰等视觉因素被无限夸大了,甚至对白变得可有可无,剧本也无足轻重,叙事性就范于景观性的视觉因素。《红高粱》、《霸王别姬》这类特征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很有意思的"倒错现象"应运而生。倘使说过去是电影家倚重于小说家或剧作家,文学剧本对电影的制约是至关重要的。现在的情况似乎颠倒过来了,小说家借电影来"增势"和获得象征资本,小说作品的面世似乎似乎只是一个"初级产品",它等待着电影的遴选和垂青。因为视觉文化在中国兴起,无可争辩地使电影拥有一种远比小说更权威的力量,小说家可以通过搭上电影的"车"来为自己获取在文学场内无法获得的更多的象征资本。然而,作家们似乎对电影所走的"反文学"和"压制叙事"的道路并无察觉,他们不但期盼这电影的惠顾,而且更重要的是,电影的视觉景观表现也成为许多"新生代"作家极力效仿的技法。殊不知,当叙事文学依照景观电影模式来创作时,文学已是岌岌可危了。

视觉文化的解释范式

视觉文化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巴拉兹在世纪初提出"视觉文化"的概念(1913),意在强调自印刷术发明以来,视觉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开始衰落了,许多意义的传达可以通过印刷符号来进行,而无需通过面部表情来传达。于是,"可见的思想就这样变成了可理解的思想,视觉的文化变成了概念的文化。"[9] 电影的诞生使人类文化重新回到了视觉文化,印刷文化所代表的那种语言的优势和中心开始消解了。"可见的人类"重新回到了我们的文化中,尤其是人的表情、姿态、动作和形体语言。"电影将在我们的文化领域里开辟一个新的方向。每天晚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坐在电影院里,不需要看许多文字说明,纯粹通过视觉来体验事件、性格、感情、情绪,甚至思想。因为文字不足以说明画面的精神内容,它只是还不很完美的艺术形式的一种过渡性工具。"[10]值得注意的是,"视觉文化"和"概念文化"(亦即语言为核心的印刷文化)相对的。 80年代以来,视觉文化的概念已被普遍接受,出现了几种重要的理论范式。

首先是消费社会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随着消费社会取代了生产的社会,一种追求感官愉悦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膨胀起来。恰如贝尔所说,"目前占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13]从表面现象上看,大众社会需要大众消费和娱乐,其主要形态是视觉的。更深一层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其一,现代世界是一个一个城市世界。大城市生活和限定刺激与社交能力的方式,为人们看见和想看见(不是读到和听到)事物提供了大量优越的机会。其二,就是当代倾向的性质,它渴望行动(与观照相反)、追求新奇、谈吐轰动。而最能满足这些迫切欲望的莫过于艺术中的视觉成份了。"[14]贝尔一方面揭示了当代趋向于都市文化,它客观上为人们看提供了机会,也为人们看的欲望的攀升创造了条件。如果说贝尔的理论着重于社会二空间环境与视觉文化崛起的关系的话,那么 ,法国哲学家德波的景象社会理论,则更加深入地触及形象作为商品的特性。在他看来,当代社会就是将一切转化为形象的景观,生产和消费都和景象密切相关。景象成为一种"中介性的社会关系。"[15]恰如马克思以商品概念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德波是通过景象的概念来透视。他指出"景象即商品",景象出现在商品已整个地占据了社会生活之时,"景象使得一个同时既在又不在的世界变得醒目了,这个世界就是商品控制着生活一切方面的世界。"[16]商品以其显著的可视性入侵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这样的社会中,与其说是在消费商品,不如说是在消费景象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逐渐被其外观的符号价值或景象价值所取代。一些知名的商品品牌,从可口可乐到好莱坞电影,从麦当劳到耐克运动鞋,这些世界性的商品其形象价值远远超过了其使用价值。德波提出,景象对人的征服就是经济对人的征服,它已走过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马克思曾经说到"从存在转向占有"的堕落,人们从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退缩为单纯地对物品的占有关系;第二个阶段则导向了"从占有向炫示"的堕落,特定的物质对象让位于其符号学的表征。德波的重要发现在于:首先,世界转化为形象,就是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即是说,景象呈现为漂亮的外观,"它所要求的态度原则上是被动的接受,实际上是通过没有回应的显示方式获得的,是通过其外观的垄断所获得的。"[17]其次,视觉获得了优先性和至上性,它压倒了其他观感。"景象是由于简单易学事实所导致的,即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18]第三,景象避开了人的活动而转向景象的观看,从根本上说,景象就是独裁和暴力,它不允许对话,因为"景观因而是一种对所有其他人言说的特殊活动。它是分层的社会策略性的表征,在这个社会中,其他所有的表现将被禁止。"[19]最后,景象的表征是自律的自足的,它不断少扩大自身,复制自身。这个主题后来我们在波德里亚那里看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共4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第二种解释范式是虚拟社会理论。法国哲学家波德里亚认为,文化的发展经历了符号与现实的不同关系四个阶段。即符号反映现实,符号掩盖现实,符号掩盖了现实的缺失,符号与任何现实无关。第四阶段即当代社会,它本质上是一个虚拟的社会,真实与虚拟的关系被颠倒了,假的比真的更真实(如好莱坞电影,网络虚拟空间和电脑合成图像,等等),出现了模拟和仿像。如果说过去形象生产是依照原本来模仿再现的话,那么,当代影像生产则是没有原本的模拟和复制。这就形成了所谓的仿像,其特征在于它倾向于一个"超现实"的世界,一个没有原本的大量复制的世界。虚拟导致了仿像的大量流行,仿像则把视觉文化凸显出来,在这种文化中,传统的原则被颠倒了。如果说传统的形象生产是依据"地域在先原则"(即先有原本后有摹本),现在则是依据"地图在先原则"(即先有摹本,然后大量复制)这一转变揭示了形象生产在当代社会所以无穷泛滥,超越现实并导致虚拟的逻辑制约着人们对真实世界理解的严峻现实。[20]

魏瑞里奥的理论与波德里亚的理论又异曲同工之妙。他发现,技术的进步有两个趋势性的现象尤为值得注意:一是时间对空间的征服,二是速度的提高。从交通工具的速度转向了远距传播的速度,乃是实时对延时的胜利。在一个讲求效率的时代,视觉凌越听觉,图像统治文字,因而电子媒介的图像实时(现场时间)传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诱惑力。他进一步认为,视觉图形的实时传递,对写作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这个威胁并不是直接来自形象,而是来自电视屏幕。相对于银屏的"实时"图像,传统的图像则显得苍白无力。"威胁写作的是实时。写作总是、总是在一种延时的时间中,总是延时的。一旦形象现场直播,就有一个延时与实时的冲突。正是在这里,对写作和作者存在着一种严峻的威胁。"[21]正是这种速度的提高,图像优于文字,这便导致了深刻的文化转变。魏瑞里奥把这个转变称之为从现代文化的"形象辩证逻辑时期",向后现代文化的"悖论逻辑时期"的转变。

从延时的图像,到即刻的、当下的图像,这就是速度提高的结果。电视直播改变了电影将过去延时记录下来的做法,把远处发生的事情同时地呈现出来,使写作这种古老的方式变得过时了。速度不但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它还意味着主体将更紧张更有效地去看、听和感知生活世界。整个世界在瞬间被远程地呈现出来,而关于这个世界的幻想也毫无限制地迅速传播开来.这也就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运动的图像为什么比静止的图像更具逼真性和视觉诱惑力的原因所在。魏瑞里奥慧眼还在于他注意到,速度的后果并不是人的交往和流动范围的扩大,毋宁说是相反,它导致了人类流动前所未有的"惰性"。恰如画家克利所言:"如今是物像感知我"。英国学者伯格则把这种关系的转变准确地表述为:传统文化中是人趋近图像,而当代文化则是图像逼近人。[22]我们总是生存于一个图像所包围的世界中,画家不再需要像古人那样踏遍名山大川,电影工作者也无须亲临险恶环境去拍摄,一切均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去完成。

过去,形象的传播是一种"公共表征",是在公共领域里进行的,比如在大街上的广告,电影院里放映的影片等。而私人空间是完全私人化的,诸如家庭生活和私人话语等。然而,随着电视、电脑和网络侵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家庭这个传统的私人空间如今已变得不再是私人性的了,我们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在因特网上游弋等。私人空间也就消失了。我以为,这个转变对于我们思考当代视觉文化现象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所谓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并不只是说形象生产和传播的急剧膨胀,也不只是我们接受形象的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在本来属于私人化话语的家庭生活中,话语形式不但变得公共了,而且也视觉化了。只消翻检一下发达国家人均收看电视的平均时数,就足以说明这种变化。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重视家庭文化的国度,电视、电脑的家庭化却更值得重视。我们的家庭私人领域既被公共化了,又被视觉化了,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每年春节电视晚会。几亿人在家同时收看同一个节目,这景象是一个寓言,还是一个神话?也许,它意味着一种交往方式的终结,一种意识形态的终结,一种价值观的终结。

结语与疑问

如果我们从语言和图像的二元关系来思考的话,可以把视觉文化及其电影(以及电视)对日常生活的征服,视为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拉什区分了两种文化的主要差异:第一,媒介的差异。话语的文化以语言为核心,语言具有至高无上的有限性;而在形象的文化中,形象压倒了语言转而成为主导因素;第二,由于媒介不同而导致了审美对象的区别。在话语的文化中,审美对象或符号表征物重视的形式规则,而形式规则实际上就是文本性,它与理性原则密切相关;相反,在形象的文化中,重视的是对象的表层甚至是反形式的方面,日常物不再经过严格的审美纯化而直接进入审美领域。如果说形式原则是理性原则的话,那么,表层和日常事物的关注则倾向于欲望原则。第三,理性至上的原则必然导致说教和文化伦理关怀,而欲望原则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则不再关心什么是文化的内核,它更关注行为或表演(performance)。最后,话语的文化是一种主体与审美对象有距离的观照和欣赏,是一种传统美学所说的"静观"。阅读乃是这种静观的最典型形式,它允许读者不断地体验作品的深刻涵义,反复地吟咏和解读,在读者与文学世界之间是存有一个心理的距离的;而形象的文化则相反,主体与对象之间的距离消失了,主体直接进入对象,或者成为对象的一部分。主体进入对象,也就是欲望进入对象,理性主义的那些原则在这里都失效了。电影就是要把观众直接卷入一个身临其境的超现实的幻觉感。[23]

视觉文化所提出的哲学问题是深刻而尖锐的:何为真实的逻辑?何为虚拟的模拟?在一个真假界限日趋模糊的日常世界中,这一疑问的难以回答的。当我们越来越受制于影像、图像和视觉物的诱惑时,我们的理性原则是否终会屈从于欲望法则?我们是否会沦为一个"图像的囚徒"呢?

共4页: 3

论文出处(作者): 注释:

[1] 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2] 《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下卷。

[3] Guy Debord, The Society of Spectacle, New York: Zone, 1994.

[4] W.J.T. Mitchell, Picture Theo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Nicholas Miroeff,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eldge, 1999. [6] 格林伯格指出:"每门艺术都为了自身的缘故而导致了这样的证明。这类证明必需表明的东西不仅在一般艺术中是独特的不可还原的,甚至在每一门特殊艺术中也同样如此。每门艺术都不得不通过自己特有的东西来确定非它莫属的效果。显然,这样做就缩小了该艺术的涵盖范围,但同时也更安全地占据了这一领域。"见拙译格林伯格:《现代主义绘画》,《世界美术》,1992年第3期,第50页。

[7] Laura mulvey,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ima", in T. Bennett et al. (eds), Popular Television and Film, London: Macmillan, 1981.

[8] Scott Lash, Sociology of Postmodernism, London: Routledge, 1990, pp.187-188. [10] 同上,第29页。

[11] 详见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版。

[12] 麦克鲁汉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受众分别以阅读、听广播和看电视来接受同一信息,结果他发现,看电视的受众在接受和理解信息方面超过了其他方式。可见电视作为视觉文化的一个重要形式的重要功能。见拙译麦克鲁汉:《视听新媒介》,载《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13]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4页。

[14] 同上,第154页。

[15]Guy Debord,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19

6

7), New York: Zone, 1994, #4.

[16]同上,#37。 [18]同上,#200。 [20] Mark Poster, (ed), Jean Br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21] James der Derian, (ed), The Virilio Reader,Oxford: Blackwell, 1998,p.16. [23]同[8]。

共4页: 4

论文出处(作者):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谈从《赤壁》看视听语言中的电影文化
发布时间:2023-04-20
谈从《赤壁》看视听语言中的电影文化 谈从《赤壁》看视听语言中的电影文化 :视觉文化研究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谈从《赤壁》看视听语言中的电影文化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发布时间:2013-12-19
作者:尹鸿  一、后现代语境  本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当中国人从中世纪的蒙昧中惊醒后,对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和文化成果表现出一种如饥似渴的热情。交响乐、芭蕾舞、西洋绘画、古典文学名著,成为一种时尚,抽象艺术、朦脓诗、荒诞剧......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发布时间:2013-12-17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艺术论文 更新:2006-5-15 阅读: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一、后现代语境  本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当中国人从中世纪的蒙昧中惊醒后......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发布时间:2023-01-28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一、后现代语境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后现代......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发布时间:2023-01-27
 一、后现代语境 本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当中国人从中世纪的蒙昧中惊醒后,对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和文化成果表现出一种如饥似渴的热情。交响乐、芭蕾舞、西洋绘画、古典文学名著,成为一种时尚,抽象艺术、朦脓诗、荒诞剧、现代派小说也受到了......
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
发布时间:2023-05-27
B、一种主动/被动的异性分工也同样控制了叙事的结构。根据主导的意识形态原则以及支持它的精神结构,男性人物不能承担性的对象化的负荷。男人不容易注视他同类的裸露癖者。因此,奇观与叙事之间的分离,支持男人的角色作为......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
发布时间:2013-12-17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 电影艺术论文 更新:2006-5-15 阅读: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 三十年前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L.MCLUHAN)所谓的地球村(1),随着占有世界人口总......
视觉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3
视觉文化研究 视觉文化研究 电影艺术论文 更新:2006-5-17 阅读: 视觉文化研究 一、大学"视觉文化"课程和专业 晚近以来,视觉文化课程在欧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上开设,有的学校开设了视......
视觉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2
视觉文化研究 视觉文化研究 视觉文化研究 一、大学"视觉文化"课程和专业 视觉文化研究 视觉文化研究 视觉文化研究iety of the Spectacle(《景象的社会》),New York: Zo......
视觉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9
作者:伊雷特·罗戈夫 一、大学"视觉文化"课程和专业 晚近以来,视觉文化课程在欧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上开设,有的学校开设了视觉文化专业。以下我们选择几所西方大学的视觉文化专业或课程设计,以期了解这一领域专......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发布时间:2013-12-18
三十年前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L.MCLUHAN)所谓的"地球村"(1),随着占有世界人口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敞开了面对世界的大门而成为了一种现实,这一敞开不仅是吸收,而且也是突围:被锁闭的井蛙突然变成了自由的海豚,它被大海的变幻和浩......
谈中国电视电影生存之境
发布时间:2013-12-17
谈中国电视电影生存之境 谈中国电视电影生存之境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谈中国电视电影生存之境 更多精品文 章来 源自 3 e du教 育 网 [摘要] 电视电影诞生......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发布时间:2022-09-03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电影艺术论文 更新:2006-5-15 阅读: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三十年前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L.MCLUHAN)所谓的"地球村"(1......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下)
发布时间:2023-04-27
III 艺术策略对于早已对好莱坞模式烂熟于心的西方人来说,他们希望能够从东方电影中看到某种对好莱坞的超越或者背离,因为他们始终是将中国电影看着是一种边缘、一种点缀或者一种补充。因而对于中国大陆电影来说,如何用一种不同的"讲述......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发布时间:2022-09-02
作者:尹鸿 三十年前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L.MCLUHAN)所谓的"地球村"(1),随着占有世界人口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敞开了面对世界的大门而成为了一种现实,这一敞开不仅是吸收,而且也是突围:被锁闭的井蛙突然变成了自由的海豚,它......
视觉的飨宴--试论色彩在电影作品中的审美价值(1)
发布时间:2013-12-18
从第一束光照耀混沌世界的那一刻起,色彩的历史即已展开。 尽管近代以来的人们被告知:色彩只是眼睛玩弄的魔术,物体是没有色彩的,当日光照射到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时,这个物体按照其分子结构吸收某些波长而反射出另一些波长,这些被反......
浅谈西方视觉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1-23
浅谈西方视觉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 西方现代视觉艺术从印象派开始,实际上是带着强烈的西方传统继承性一路发展下来的。正是有了抽象表现主义推崇以艺术的方式来记录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与行为,才进一步激发了波普艺术家,把废品......
国际话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下)(1)
发布时间:2023-01-28
III 艺术策略对于早已对好莱坞模式烂熟于心的西方人来说,他们希望能够从东方电影中看到某种对好莱坞的超越或者背离,因为他们始终是将中国电影看着是一种边缘、一种点缀或者一种补充。因而对于中国大陆电影来说,如何用一种不同的"讲述......
什么是视觉文化?
发布时间:2013-12-17
" Abstract Visual culture is now a part of our everyday life. This essay argues that visual culture concerns various visual events in which the consumer, equipped by modern high techn......
对生态批评视觉下的电影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对生态批评视觉下的电影研究 对生态批评视觉下的电影研究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对生态批评视觉下的电影研究 中国电影中生态女性主义的建构 人与社会环境——中国......
电影产业的文化环境
发布时间:2016-05-25
1引言 电影既是工业产品(它排斥个人化、政治化,必须服从市场规律),又是文化价值的体现者(它不能承受过度商业化,需要非政治化的国家支持和干预,如何在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两者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和调节手段,便成为决定一国电影兴......
浅析以环境哲学为研究视域的文化自觉
发布时间:2023-01-17
文化自觉并非陌生的命题,以环境哲学为研究视域的文化自觉,力图论证文化自觉在我们观念视野中新的向度,尝试走出原本以一个人、一个民族与一个国家为不同单位的主体自觉,展现出以环境哲学研究者为范围的学科进路自觉。它在人文生态观......
新媒体语境中大学生对影视文化价值观的接受
发布时间:2022-11-27
摘 要:影视文化是价值观对话和冲突的重要场域,影视文化价值观的传播有其特殊规律,构成了初级文本、次级文本和三级文本的三级传播模式,与此相适应,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对影视文化价值观的接受情况也在这三个向度上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2-11-20
【摘 要】建筑学发展日益加快的今天,建筑摄影也出现在建筑学的视野中,摄影的多样化使得视觉语言也变得多样化。建筑摄影一方面是为了美的方式存在,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后者提供参考图片。而且,建筑摄影中的视觉语言具有多样性,所以使......
视觉文化下的产品战略
发布时间:2016-12-11
一、视觉文化下的时代特征 海德格尔在其著名的《林中路世界图像时代》中认为时代就是世界图像时代:从本质上看,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而现如今在目前这个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图像已经不足以......
现代性的承续与转换:第五代电影改编的文化语境(1)
发布时间:2013-12-18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二、现代性的转换:“第五代”电影的文化之变 客观的社会环境,没有允许第五代导演在人性的价值启蒙与独特的造型语言的道路上持续太多的历程,很快被泛化并被后......
视觉文化时代的高中美术教学
发布时间:2019-08-07
【摘要】在视觉文化时代,美术的范畴不断拓展,视觉艺术不断膨胀。根据美术教学改革的要求,高中美术教学应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从视觉文化时代的特征及其对高中美术教学的影响出发,探讨了视觉文化时代高中美术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关键词】视觉文化美术教学特征影响策略21世纪被称为电子时代、信息时代,受到科技发展和时代浪潮的影响,美术的范畴不断拓展,人们获取信息、识别图像视.........
影视动画视觉艺术创建方法论文
发布时间:2019-03-05
摘要:文章主要从我国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发展的现状和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制作流程为出发点,经过总结概括,提出了几点动画场景的创造性改革措施,望为各界相关人士提供参考意见。关键词:影视动画;场景设计;视觉艺术;现状分析;改革措施在影视动画中,动画设计人员的主要工作便是通过强烈的视觉效果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观看欲望,但通过我们对各种案例的不断调查并结合现实情况分析,我们发现大多数动画设计人员仅仅追求了视觉效果上的.........
论中国电视剧的文化策略(1)
发布时间:2023-04-06
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即后来的中央电视台)开始首播,1个多 月以后,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可以说,电视剧几乎与中国电视一同诞生 。当时的电视剧主要是尝试用一种戏剧化的形态来阐释国家政策......
电影和电视的融合(1)
发布时间:2023-04-08
但是,如果我们把电视、录像带和光盘上的电影也考虑进去的话,情况可能就不一样 了。虽然一段时间以来到电影院去看电影的人数是减少了,但是实际看电影的人数并没 有减少,而且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这从电影、电视、录像带和其他音像......
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
发布时间:2014-01-17
摘要: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以视觉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出现与消费社会的背景密切相关。本文从几种有影响的消费社会理论角度探讨了视觉文化的必然性和内在逻辑,同时强调,中国当代"小康文化"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消费社会特征。因此,......
浅析新的视觉艺术模式3D电影的崛起
发布时间:2023-05-09
浅析新的视觉艺术模式3D电影的崛起 浅析新的视觉艺术模式3D电影的崛起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浅析新的视觉艺术模式3D电影的崛起 精品源 自作 文 园地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
论文化视野下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发布时间:2023-02-20
摘要 中西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电影的比较分析,可以透视中西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文化 中西电影 差异 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一个国......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08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风格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广播的收听需求,要想通过广播来丰富生活,必须要对当前的播音主持语言进行创新,消除传统播音形式中存在的弊端,能够更好的拉近人与......
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中国体育电影
发布时间:2022-10-27
[摘 要]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和活动现象,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断发展,体现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电影是传播人类文明最常用的媒介之一,而体育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产物,自然而然就成为电影表现和传播的对象。本文用社会文化的视角......
论文化视野下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化视野下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论文化视野下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论文化视野下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文 章 来 自 3 e d u 教育 网 摘要 中西......
电视电影:民族电影的生存方略(1)
发布时间:2022-12-09
电视电影的起点是生存电视电影这一电影形态在 中国 出现,是必然的也是对客观事物 发展 趋势敏锐洞察和果断抉择的结果。其意义在于为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它的逻辑起点是生存,不是学术。在视听 艺术 中,电影一直以老大自居,......
论动画中视觉语言符号
发布时间:2023-02-03
摘要:科技发展迅速的当今,世界文化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大,人类社会正由文字时代转向图像时代,视觉文化的研究价值日益凸现。作为动态视觉艺术的样式之一,动画中的视觉语言符号的运用,深刻地影响着动画作品的表形性思维的表述。在传统基......
发展中学生视觉文化素养的途径
发布时间:2022-11-16
摘 要:讨论了初中美术教学中发展中学生视觉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旨在为打造新时期的高效美术教育模式而献计献策。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 “有效课堂”是新课改以来基础教育阶段学术讨论和交流中出现次数......
考虑视觉传达效果的夜视环境视觉定位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5
摘要:夜间环境下,采集的图像对比度较低,容易受到周围光照等因素的干扰,图像中含有大量的干扰噪声,没有考虑视觉表达的干扰作用。提出一种考虑视觉传达效果的夜视环境视觉定位方法,对图像进行预操作,过滤夜视环境中的噪声。基于LOG滤波获取目标的反射弱光图,采用高斯滤波器对目标图像进行平滑滤波,使用拉普拉斯滤波采集目标图像边缘信息,提高目标的辨识度,通过搜索线注入式填充方法对目标亮面区域进行填充,增强目标的.........
谈数字化环境中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体验
发布时间:2017-01-11
新世纪是属于信息技术的时代,人类的思维沟通,以及情感交流等,都代表了整个时代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加强在文字和声音之外的其他数字化视觉发展,就需要从多个交流的思想上行,进行综合性的信息技术分析。对于资源全球化和教......
文化语境顺应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4
1 引言 语境指的是语言使用的环境,是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语义学和修辞学等学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英国语言学家Malinowski(1923)最早把语境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他指出语言研究必须同时考虑语言使用者的文化和生活环境。翻译是......
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和命运(1)
发布时间:2023-06-26
摘要: 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面临着种种困境。认识“文学经典”在今天所遭遇的尴尬处境,应从“文学经典”与消费文化语境的关系入手,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审视其在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一系列矛......
图腾·图像·仿像——论视觉文化的历史范型(1)
发布时间:2023-05-25
图像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我们用眼睛来看,用脑子来想,我们创造了许多视觉图像来表达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直觉、认识、理解、幻想和理想。世界本来就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语言可以用来交流和传达信息,但语言离不开形象作为基础......
电视文化身份的多维度审视(1)
发布时间:2023-03-24
【 正 文】 谁都不能熟视无睹:电视,在20世纪人类文化舞台上的醒目到场和隆重出演。所以长期以来,舆论界和学术界对电视这一客观的文化存在及其文化身份给予了种种感性或理性的界定:“电视文化是通俗文化”,“电视文化是消遣文化”,......
视觉文化研究详细内容
发布时间:2023-05-12
" 一、大学"视觉文化"课程和专业 晚近以来,视觉文化课程在欧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上开设,有的学校开设了视觉文化专业。以下我们选择几所西方大学的视觉文化专业或课程设计,以期了解这一领域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
从电影艺术的视角看语文教学
发布时间:2015-11-02
摘要:电影和语文教学同作为艺术,必定具有许多相通性。本文从分析他们的真实性、形象性、情感性、技巧性入手,将电影的一些思想理论、技巧方法借鉴到语文教学中来,以期取得积极有效的影响。 关键词:艺术;电影;语文;教学 吕叔湘先......
谈中国宗教文化观念对视觉艺术设计中动物形象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4-03
在我国视觉艺术设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刻画师,他们善于为动物形象进行刻画,注重动物的形态样貌,然而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我们只能在文献里看到这些记录,却找不到传世之作,但足以证明动物视觉艺术创作在很久以前已经开......
影视动画镜头视觉艺术表现特征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20
摘要: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对影视动画镜头视觉艺术表现进行全面分析,影视动画是一门综合学科,把众多艺术门类集于一体,与电影电视艺术相比,其在拍摄与制作方面有着较大差异,影视动画主要是把表情、动作等各个部分画成众多幅画,然后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后期处理,使其转变成连续的画面,让受众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关键词:影视动画;镜头;视觉艺术表现影视动画是一门幻想艺术,能够把不存在的事物转变为镜头语言和动画场景,这样.........
中外电视广告中的品牌文化差异(1)
发布时间:2023-02-23
电视广告的诸多类型中,幽默诉求广告(appealstohumor)是在英国最受欢迎的类型。研究显示15%-20%的发达国家电视广告包含某些幽默因素,到了英国,这个比例还要高出许多:大约三分之一以上的广告选择了幽默的形式。 学者戴维......
电视广告对消费文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09-06
消费文化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在物质生产以及精神生产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行为以及消费方式的总和。现代社会是一个以消费为中心的时代,而消费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形成的,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社会发展,......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网页视觉语言特征探析
发布时间:2022-11-06
一、前言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在此背景下,设计网页视觉语言时可以综合运用地域文化背景的相关信息,让地域特色这类传统信息元素可以和网页设计有机集合起来,令地方特色的社会、自然、人文的信息自然地......
中原传统文化在标志视觉设计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6-12-23
1 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有各种表现形态,居中心地位的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儒家伦理中心主义为出发点的信念。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不仅决定了中国古代人的文化人格,而且决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1)
发布时间:2023-01-04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从文化的角度追溯了全球化现象的起源以及其对文化的影响。作者认为,全球化给文化带来的是双向效应:一方面是文化的趋同性,另一方面则是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后者的特征更为明显。虽然强势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总是影......
国际话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下)
发布时间:2013-12-19
作者:尹鸿 III 艺术策略对于早已对好莱坞模式烂熟于心的西方人来说,他们希望能够从东方电影中看到某种对好莱坞的超越或者背离,因为他们始终是将中国电影看着是一种边缘、一种点缀或者一种补充。因而对于中国大陆电影来说,如何......
论电视电影的艺术流变(1)
发布时间:2013-12-18
数年以前,当我们刚刚听到“电视电影”(TV movie)这个陌生名词的时候,还把它完全当作一个遥远的舶来品;今天,当我们再度说起电视电影时,你或许会惊喜地发现:它竟离我们这么近了。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已经熟知了众多外国的电视电影作品......
从电影发展战略的观点谈电视电影(1)
发布时间:2023-02-15
一、讨论电视电影问题的前提 为了满足观众对电影欣赏的需求,这几年电影频道一方面每年用一个多亿购买国产影片,买断了建国以来拍摄的几乎所有的国产片,还买了大量的二十至三十年代拍摄的国产片和各类短片。电影频道购买国产影片的电视......
国际话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下)
发布时间:2013-12-17
国际话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下) 国际话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下) 电影艺术论文 更新:2006-5-15 阅读: 国际话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下) III 艺术策略对于早已对好莱坞模式烂熟于心的西方人来说,他们......
装潢艺术设计中的视觉语言及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2
装潢艺术设计中的视觉语言表达千变万化,总体来看可以从空间、色彩、造型三大方面进行分析,其中每一个方面都包含现代元素、传统元素、后现代元素等。如果分门别类地进行具体表述则过于繁杂,因此,可以统一将装潢艺术中的视觉表现看作一种艺术物品通过空间和搭配形成的视觉冲击力,从最基本的三大方面对其归类、总结,形成综合性视觉语言符号。一、装潢艺术设计中的色彩视觉语言色彩的变换是视觉冲击力的最佳表现之一,不同的色调.........
文化视觉下的党员思想建设
发布时间:2013-12-17
文化视觉下的党员思想建设 文化视觉下的党员思想建设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文化视觉下的党员思想建设 文章 来源 于 3 e d u 教 育 网 多元文化对农村党员队思想建设带来的......
电视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1)
发布时间:2023-05-15
一、视角转换之于电视文化研究的必要 主张从多种视角来研究电视文化主要是基于以下的原因: 第一,当代中国电视文化的理论研究落后于迅猛发展的实践。我国电视文化的历史始于20 世纪中期,虽然晚于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但在改......
古典符号的视觉语言对于私人会所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3-12
古典符号视觉语言对于私人会所的影响是多重的、多元化的,不同的古典符号视觉语言对于不同环境下的会所影响是不同的,如何将古典符号视觉语言应用于现代的私人会所中,如何把古典符号视觉语言和当代人的生活品质、品味联系到一起,让......
试论中美传统文化对影视文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6-17
试论中美传统文化对影视文化的影响 摘要:电影作为文化载体,能反映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受民族文化的制约,脱离了民族文化的电影是不存在的。中国与美国的影视作品深受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创作了大量具有怀古倾向......
浅谈视觉语言在包装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本文浅谈了对构成商品包装外观形象必不可少的色彩、文字、图形等视觉语言在包装设计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运用进行剖析、研究。 [关键词]包装设计 色彩 文字 图形 商品的包装反映了社会的水平,包装设计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电影《中国合伙人》中的视听语言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6
《中国合伙人》是由香港导演陈可辛执导,黄晓明、邓超、佟大为主演,讲述由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大时代下三个年轻人从学生年代相遇、相识,拥有同样的梦想至一起打拼事业,共同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最后功成名就实现梦想的励志故事。......
电视剧的全球化和文化入侵(1)
发布时间:2023-01-05
“全球化”,这是从西方引进的新概念。20世纪5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提出“经济一体化”概念。到80年代中期又进一步提出“经济全球化”概念。90年代以来,这“全球化”概念大有取代“一体化”概念的势头。也是从这个时候起,“全球化......
关于中国“地下电影”的文化解析(1)
发布时间:2023-05-10
一、“地下电影”的命名 在近一两年内,从“网站” 上可以不断地看到有“中国电影”入围国际电影节(主要是欧洲电影节)的消息 。比较引人注目的是,贾樟柯导演的《站台》、王小帅导演的《十七岁的单车》、王超导演的《安阳婴儿》、朱文......
华语电影的“本土”文化认同
发布时间:2023-07-19
[摘要]随着电影创作的深化,许多香港和台湾的电影人选择北上拍合拍片,这就出现了台湾和香港的电影人想要保持本土的文化,又要获得内地观众认同的现状。本文分析了香港电影人在合拍的过程中所要表达的重返主流文化的思想和台湾电影人......
论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发布时间:2023-07-17
论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论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论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文章来自 [摘 要]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
论影视教育中的影视文化与审美认知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影视教育中的影视文化与审美认知 论影视教育中的影视文化与审美认知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论影视教育中的影视文化与审美认知 精品 源自地 理 科 [摘 要] 进入新世纪......
色彩:视觉化叙事中的新力量
发布时间:2023-06-23
不懂色彩不看电影,[美]帕蒂・贝兰托尼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帕蒂・贝兰托尼现居美国,任教于洛杉矶美国电影协会学院、加州州立大学分校和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三所院校,为导演、摄影师、编剧、设计师等人群教授色彩与视觉化叙事......
文化自觉视角下的“手工”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3-01-12
摘要:当“手工制作”、“纯手工”字样无意的闯入你的视线时,当商场上又悄悄的被手工制品占据高位时,当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手作休闲时……你是否意识到你已经进入了“手工”新的时代?而何为“手工”新时代、手工在怎样的背景下......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唐诗英译中听觉意象探析
发布时间:2022-11-27
摘要:帕尔默文化语言学是关于意象的理论,唐诗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代表,它含有丰富多彩的意象,而且唐代诗人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听觉意象。但不同的听觉意象会引发诗人不同的感悟。本文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意象理论出发,以两首唐诗为例......
试论英语翻译要重视语境与跨文化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复杂性 论文摘要: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对语用翻译有重要的启示,本文着重从翻译的角度,探讨了造成言语交际过程复杂性的两个因素:语境与跨交乒。译者应在准确理解言语意义的前提下,根据言语交际所提供......
品牌传播视觉意象解读(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4
[摘 要] “品牌形象”最直接的定义是消费者对品牌具有的联想,当消费者听到一个公司的名字时所作的联想就是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具有功能的、符号意义的要素,它们在消费者心智与记忆中会形成一个总体的集合或网络,不同的设计风格 可以形成......
文化机构的视觉识别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5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日益丰富的精神生活,文化机构的发展也渐渐被人们所关注。通常文化场所是被认为是公益的,负责传播和展示的功能,但经过艺术和文化的自由化和商业化,文化场所也转变了视觉识别的角色。如何将其打造成......
影视文艺中的英雄人物(1)
发布时间:2023-01-28
当文学创作自“85新潮”之后,从“新英雄主义”思潮传承的改革文学、反思文学退潮,反英雄的“新写实”思潮涌起,文学愈加边缘化。而影视文艺及时充当了“讲述神话(英雄传奇)”的主角,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了当代社会新型意识形态与民......
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5-08-11
摘要:众所周知,学习英语最主要的就是环境和兴趣,就大学英语来说,合理的英语学习环境对于英语文化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英语电影不仅能够充分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的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更能通过创设环境,让......
中国语境中的文艺美学(1)
发布时间:2013-12-18
提要:本文认为文艺美学在中国包含二个方面,是一种理论话语,一种学术建构,一种文化现象话语形式受到学科逻辑和文化逻辑相互纠缠的结果,二者的矛盾造成文艺美学从产生到现在的话语现象。从而可以理解文艺美学虽然在逻辑上矛盾重重而在......
地域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2-14
【摘 要】全球文化的趋同导致设计形式与内容日趋同质化,设计由于缺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呈现单一的几何形态面貌。当今,随着人们对地域文化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对自己地域历史文化的重视,挖掘富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创意设计成......
浅谈广告视觉语言中空白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2-12-14
一、广告视觉语言空白概述 (一)广告视觉语言空白的概念 广告视觉语言空白,指的是在广告设计中,适当地加入一些空白区域或者适当地安排空白区域,使广告视觉语言的各个空白区域相互结合,组成有视觉感受力和视觉冲击力的广告宣传策略......
美国电视电影的发展与现状(1)
发布时间:2023-05-02
一、美国电视电影的由来 但把电影搬上电视屏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成本过高。由于三大电视网相继推出电影栏目,对影片的需要量相当大,在70年代初,每周共有10个晚间电影节目在电视网上播出。电视网对影片的需求太大造成了卖方市场......
基于文化语境的中国语文解读
发布时间:2023-01-27
本文是吉林省教育规划课题的结项成果,课题题目为:文学理论对新课标语境下中学语文教师的工具意义研究。 摘 要:对语文工具论的片面强调导致了学界常常依据有用性来解读语文,致使语文教育与实践并不令人满意。语文改革是使语文回......
试论影视教育中的影视文化与审美认知
发布时间:2023-02-15
[摘 要] 进入新世纪,影视文化热潮席卷全国,对学生思想的影响与日俱增,成为影视界和教育界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与此相对应的是,影视教育中的审美认知、文化冲突等开始浮上水面,成为研究界的热点,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难点。......
国产电影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发布时间:2023-03-17
[摘要]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价值的自觉意识。随着我国电影在其发展道路上愈走愈远,女性主体意识也从最初的惺忪懵懂到自然苏醒,反映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电影作品也构成了整个电影世界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浅析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发布时间:2022-11-24
[摘 要]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随着影视合流的不断深化和自身艺术技术的进步,退渐脱颖为一种具有独立美学特征的新艺术样式和重要的电影产业。在电视电影依靠电视媒介不断扩展影视艺术空间和市场......
贺岁影视剧现象的文化解读(1)
发布时间:2023-01-08
【内容提要】贺岁影视剧的成功除了取决于特殊档期外,还在于它有着深层的文化因素。首先,贺岁影视剧的出现与当今中国社会大众的文化心理需要有深度的契合,它以影像的方式满足了大众关于现代都市的日常生活及幸福感的文化需求。其次,贺......
文化语境视阈下汉语文化正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反拨作用
发布时间:2023-05-03
文化语境视阈下汉语文化正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反拨作用文化语境最早是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他认为,语境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既包括人们的生活模式,又包括社会对言语交际活动作出的各种规定和限制,包括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禁忌与委婉,非言语行为,等等。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语境,汉语与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在汉语文化语境下学习英语,汉语的作用不容忽视,没有汉语文化的积淀,英语学习会举步维艰。.........
在写实与奇幻之间――电影与全球性语境中的传统(1)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摘要:本文尝试考察传统与中国电影的关系。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讨论电影与全球性语境中的传统拯救问题,显示了电影给中国人带来的惊羡与仿效效果,指出电影在中国承担起在全球性语境中拯救濒临衰败的文化传统的任务。第二部分阐述......
分析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发布时间:2013-12-17
分析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分析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分析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精品源自英 语 科 摘 要: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