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修昔底德的人性说及其历史观

修昔底德的人性说及其历史观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12 00:35:07
修昔底德的人性说及其历史观
时间:2023-08-12 00:35:07     小编:

【 内容 提要】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人性一词有较为广泛的涵义,包括天生的、 自然 而来的个体的人、群体的人以及人类所共有的品性、能力、生理特征等等。修氏特别关注的是与重大 历史 事件有关的人类所共有的本性,即人追求权力、财富和荣誉的欲望、好斗性以及人的情绪等等。欲望、好斗性和情绪等人类非理性的本性是永恒不变的,然而它们又通过具体变化着的人的行为表现出来,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结合或冲突,从而形成为人类的活动。修氏以人性说为基础建构自己的历史观。他揭示了客观历史自身存在的理性:历史以 社会 经济 发展 和人类联系不断加强的方式表现其发展的理路。人性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因。历史的本质就是人性。历史理性与自然理性无关,与道德理性背离。修氏的历史观反映了希罗多德之后古希腊史学观念的重大变化。对古希腊史学观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 影响 。

【摘 要 题】历史 理论

【关 键 词】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人性说/古希腊/历史观

【正 文】

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约前460—前400)撰写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以下省称《伯战史》)是一部在西方史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修氏主要叙述了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雅典与伯罗奔尼撒同盟之间发生的、对希腊城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场战争,同时也表达了深刻的史学思想。在修氏的史学思想中,人性说占有重要的地位。西方学者一般认为,修氏视人性为历史的基本动因,并以人性说为基础建构自己的历史观。他的历史观对西方史学观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就这些方面的 问题 ,作一些讨论。

据《伯战史》记载,希波战争结束后,雅典不断对外扩张,与斯巴达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矛盾十分尖锐。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前夕,斯巴达曾召开公民大会,邀请受到雅典侵害的城邦参加,讨论是否对雅典宣战。此时,因处理他事而留居斯巴达的雅典代表也参加了会议。他们在会上为雅典的扩张行为作了辩护。他们说:雅典的行为“没有违反人性”,“因为弱者应当臣服于强者,是一条早已存在的法则”[4] (Ⅰ.

7

6)。在雅典使者看来,弱者应当臣服于强者,也就是强者应当统治弱者,这是一条符合人性的早已存在的法则,所以,雅典人的扩张行为是完全合理的。在《伯战史》著名的米洛斯对话中,雅典人对人性有更为深入的阐述。雅典大举入侵米洛斯,面对强大的雅典军队,米洛斯人承认自己是弱者,企图说服雅典人放弃入侵行动。他们说:作为被侵略者,正义在自己一边,神将保佑持有正义的人。雅典人则答道:

我们的主张和行为在任何方面与人们对神的信仰或人们的习惯并行不悖。我们对神灵的信仰,对人的认识,使我们相信,来源于神性和人性的必然法则就是在可能的范围内扩张统治。这个法则并不是我们首创的,也不是我们首先将它付诸行动的。我们发现它早就存在,并且将使它永远存在[4] (Ⅴ. 10

5)。

上文提到,雅典使者指出强者统治弱者是一条一直存在的、符合人性的法则,这里雅典人又明确指出,这是一条来源于神的本性和人的本性的必然法则[5] (P1

7

3)。这一法则是必然的、永远存在的,其来源的基础—神性和人的本性也是不可能变化的。这种人性不变的观点,是修氏特别强调的。

人性一方面表现为强者对弱者的统治,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弱者臣服强者时,却力图摆脱强者的统治。后者就城邦而言,是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斗争,这一斗争贯穿《伯战史》全书。上引米洛斯人为摆脱亡国命运而提出的理由,尽管是那样苍白无力,却流露出对独立和自由的深深渴望。曾经臣服于雅典的米提列涅人最终走上反叛的道路。在处理米提列涅人的问题上,雅典政治家克里昂和狄奥多图斯有不同的意见。前者主张杀死所有的米提列涅人,后者则主张采取宽大政策。然而他们却有一点共识,即那些被剥夺自由的国家总是一有机会就反叛,这是出于人的本性[4] (Ⅲ. 46; Ⅵ.

20)。受雅典控制的塔索斯邦摆脱了对雅典的依附地位。修氏对此评论说:“在雅典的许多属国中,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因为这些城邦一旦建立稳健的政府,享有行动的自由,他们就追求绝对的自由,不会理睬雅典人向他们提出的有关 法律 和秩序的空洞说教。”[4] (Ⅷ.

6

4)而弱小的城邦获得自由和独立后,又会顺从人性追求统治其他弱者的权力。正如雅典人对米洛斯人所说的:“你们和其他人如果有了我们现有的实力,也会做我们现在所做的事。”[4] (Ⅴ. 10

5)弱者与强者的斗争,还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对此,修氏特别关注的是城邦内部的党派斗争。他详细地叙述了科西拉城邦民主派与寡头派的斗争,指出党派首领打着为民众谋利益的旗号,实际上谋求的是自己的利益。他们力图推翻现行制度,以取得统治者的地位。这种争夺权力的党派斗争,并非仅发生在科西拉,而是希腊世界的一种普遍现象。修氏认为,城邦之间和城邦内部的斗争,都深刻地表现了人性好斗的特点。他引雅典政治家克里昂的话说:“人性总是轻视那些对他们好的人而佩服那些不让步的人。”[4] (Ⅲ.

3

9)(注:英译文参见斯密司本和华尔纳本。)

在《伯战史》中,人性还表现为对财富和荣誉的追求。修氏指出:雅典的扩张与掠夺财富是密切联系的。雅典不断地搜刮盟邦的财富,盟邦所缴纳的金钱是雅典财政的重要来源[4] (Ⅰ. 96,

9

9)。他叙述希腊早期历史,指出有的城邦获得大量财富后强大起来,然后把弱小城邦变为附庸[4] (Ⅰ.

8)。城邦内部斗争也反映出人对财富的贪求。修氏描绘了科西拉革命期间债务人杀死债权人,掠夺其财富的情况[4] (Ⅲ. 81,

8

4)。对权力、财富的贪欲与追求荣誉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6] (P1

9

3)。他认为,斯巴达决定对雅典宣战与捍卫帝国的荣誉不无关系。雅典政治家亚西比德极力主张远征西西里。修氏分析其动机说:他想获得将军的职位,并希望通过征战的胜利使自己获得财富和荣誉[4] (Ⅵ.

1

5)。

西方学者一般认为,人性中追求权力、财富和荣誉的欲望以及好斗性是修氏特别关注的。这些并非某些城邦或个人的本性,而有普遍的意义,是人类共有的本性[7] (P45—

4

8)。还有不少西方学者注意从心 理学 角度讨论修氏的人性说。R·D·卢金比尔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认为,修氏所谓人性表现为人类心理因素的集合,是“内在于人的自然动力的集合。它推动着历史的进程”。人性有激发、冲动的一面(the motivational, impulsive side),即其书中之σργη(拉丁音译orge),包括了欲望和情绪(激情、恐惧、希望等)。情绪产生冲动,促使人们去实现自己的欲望。此类行为多有不理智和冒险的特点。人性还有知觉、评估的一面(perceptual, evaluative side),即γνω—η(拉丁音译gnome)。Gnome对欲望作出判断和评估,指导人们放弃欲望或正确地行动以实现欲望。他认为:修氏人性说表现为一种“心理学的程序”、一种“冒险与避免冒险的行为体系”,可纳入行为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action)[8] (P26,

5

3)。我们认为,修氏从人性入手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具有心理分析的倾向,但他的人性说并非一种“心理学程序”。人的欲望或受情绪支配或受Gnome指导,然而欲望与欲望、情绪与情绪之间也发生冲突。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形成 规律 。在修氏看来,Gnome正确引导人的欲望的作用是有限的,所以他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立足于欲望和情绪等方面。天生的、自然生成的追求权力、财富和荣誉的欲望、好斗性以及人的情绪是人类共有的本性,是非理性的。这点,正如P·A·斯塔特所指出的:修氏的人性说是以非理性的人性为基础的[11] (P

4

7)。人的非理性的本性是不变的,然而它又通过具体的变化着的人的行为表现出来。欲望、好斗性和情绪,或结合,或冲突,在不同的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本质上是人性的表现,其最终的动因也就是人性。人的活动与其本性并不是处在两个分离的世界。在理解修氏人性说时,这点是应特别注意到的。

修氏在《伯战史》第一卷谈到撰史目的,对于理解他对人性与历史的认识有重要意义。他说: 这段话包含了三点意思:其一,因为人性总是人性,人性是不变的,所以人们能够清楚地了解过去发生的事和将来发生的类似事件。其二,既然根据人性能理解过去的事和将来的事,那么这些事不仅与人性有关,是人类的活动,而且能通过人性联系起来。其三,从人性入手叙述历史,可使读者鉴往知来。此为其撰史目的,也是其书能垂诸永远的原因。这三点意思表明修氏是以人性说为认识历史的基础。这种思想在他叙史中有充分的反映。 修氏叙史,着力于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解释历史事件之所以然。他分析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原因,描写了雅典支持科西拉与斯巴达的盟友科林斯争夺对爱彼丹努斯的控制权(即所谓爱彼丹努斯事件),雅典为加强对波提狄亚的控制与科林斯发生冲突(即所谓波提狄亚事件),以及雅典侵害其他斯巴达盟邦的事实等等。希腊人一般认为,雅典与斯巴达的战争不可避免。修氏则认为,这些事件只是战争的表面原因。斯巴达最终决定对雅典宣战,其原因不是为了帮助盟友,而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引起了斯巴达的恐惧”[4] (Ⅰ.

2

3)。他将诸多城邦的矛盾归结为雅典与斯巴达的矛盾。而此两者的矛盾表现的则是人性中的权力欲望和被沦为弱者的恐惧。实际上其他国家卷入冲突的原因,在修氏看来,也可以从人性中寻求解释。爱彼丹努斯事件最初由内部的党派斗争引发,波提狄亚城邦欲摆脱雅典的控制而与科林斯交好,科林斯与雅典的矛盾在于争夺海上 交通 的控制权等等。在希腊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科林斯革命是修氏特别关注的,他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革命期间发生的种种暴行,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所有这些罪恶产生的原因是贪欲和野心引起的统治欲,以及党派斗争的暴行表现出的激情。”[4] (Ⅲ.

8

2)科西拉革命的原因是党派的欲望、激情的冲突。西西里战役是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的一次重要战役。修氏说,从来没有哪一场战役有如此之多的国家和部族聚集在一个国家(雅典或斯巴达)之下。他分析这些国家支持雅典或斯巴达的原因:“不是因为友谊的原则或种族的联系,而是因为每个国家自己的利益和需要而团结起来的。”[4] (Ⅶ.

5

7)据修氏的描写,此所谓的“利益和需要”不外乎是人性的表现,是对权力、荣誉和财富的追求,对获得自由的渴望或丧失自由的恐惧等等。修氏亲见自己的祖国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走向惨败的结局,深感悲痛。他不无愤怒地指出:伯里克利之后领导者多关注自身的利益,忙于党派之争,从而导致一系列错误政策的出现。雅典领导者对权力的争夺,是雅典战败的重要原因。总之,修氏叙述重大历史事件,善于从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抓住核心 问题 ,并着力从人性入手分析事件的原因。不过,《伯战史》中多处提到命运(Tyche)的作用。在修氏看来,命运只不过是人事中无法用人性解释的一种偶然现象[15] (P16-

1

8)。用伯里克利的话说:“当事件的发生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时,我们常归于命运。”[4] (Ⅰ. 1

40)修氏谈到杰出 政治 家如伯里克利等人具有杰出的政治才能,能正确指导人们的行为[16] (P

6

9)。但他意识到,这样的杰出人物在历史上是太少了[17] (P

8

9),他们的出现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插曲,历史主流的原因最终要从人性中寻找。那么,联系古与今,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修氏指出:是人性,是人的欲望、好斗性和情绪。他说:早在部落时代,占有肥沃土地的人因拥有较多财富而扩大权势,从而引发“纷争,导致公社瓦解”[4] (Ⅰ.

2)。米利都帝国清除海盗,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和维护自身的安全[19] (P1

5

3)。僭主们追求的是“个人的安逸和家族势力的扩大”[4] (Ⅰ.

1

7)。斯巴达早就干涉他邦事务,要把自己的政体形式强加给它们,等等。不仅具体历史事件的原因而且古往今来的历史变化都可以从人性中寻求解释。而且由于“人性总是人性”,人性是不变的,将来发生的事同样也可以从人性中得到解释。所以他断言:读他的书可以“理解过去的事和将来发生的类似的事”;他的书是一部鉴往知来“垂诸永远”的著作。修氏对人性与历史的认识,深刻地揭示了存在于客观历史中的理性,即历史的理性:历史表现为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本质上是人性的反映。历史的本质就是人性。历史有其自身发展的理路,表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联系的不断加强。人性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因。修氏对历史理性的认识之深刻,是希罗多德所无法比拟的。实际上,修氏的历史理性说,还蕴含了十分深刻的矛盾:人的行为出自自私的本性,然而人类社会的联系却不断加强;人类历史表现出人欲横流和种种恶行,然而历史却朝着进步的方向发展;人出自非理性的本性相互争斗,然而其行为却促使了历史的进步。换言之,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然,这些矛盾是修氏本人没有也不可能意识到的。然而,可以认为,这些近代西方思想家苦苦思索的历史哲学问题,已经萌芽在修氏的历史理性说中了。 在修氏思想中,历史理性与伦理道德是背离的。古希腊的伦理道德包括正义观念、 法律 观念等等。古希腊人一般认为,正义源自于神。赫西俄德说:“宙斯制定了人类的法律。人与野兽不同,他们应该拥有正义。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智者时代。”[13] (P

5

5)古希腊正义的基本涵义是公道与和谐,表示建构个人公平地获取应得利益的社会秩序的原则。法律或法规也体现了正义的原则[24] (P

3

7)[25] (P1

50)。在《伯战史》中,这种神所赋予的正义不仅与人性对立,而且在人性面前成为不屑一顾的东西。米洛斯人以为自己是被侵略者,拥有正义。雅典人则明确指出:“正义的基础是双方实力的均衡。”[4] (Ⅴ.

8

9)这就是说,正义是以双方的力量均衡和相互制约为基础的[26] (P64—

6

6)。如果失去均衡和制约,无需提及正义。修氏叙史屡屡提及正义,那只是表达人性的一种托词。例如,斯巴达高喊正义的口号,要把其盟友从雅典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然而其亲密的盟友科林斯人则说:自希波战争结束以来,斯巴达人不仅剥夺那些已被雅典奴役的城邦的自由,而且也剥夺了同盟者的自由。对于正义,狄奥多图斯有一句十分精辟的话:谈人性时而顾及正义,“那只是简单头脑的产物”[4] (Ⅲ.

4

5)。既然正义在人性面前不屑一顾,那么表现正义原则的法律也必然如此。《伯战史》叙述科西拉革命说:“现在,人性超越于法律之上,甚至习惯于不顾法律而去犯错误。它乐于显示出其激情是不可控制的。它比正义更强大,敌视一切胜过它的东西。”[4] (Ⅲ.

8

4)(注:英译文参见斯密司本和华尔纳本,此段文字是否修氏所写,学术界有不少争议。参见A. W. Gomme, A Historical Commentary on Thucydides, Vol. 3, p373, Oxford, 1970。不过,此段文字中反映的人性之贪欲、激情以及人性与正义、法律的对立等思想,无疑与修氏的思想是一致的。参见Thucydides, Ⅱ. 53; Ⅲ. 82—83. M. F. Williams, Ethics in Thucydides, the Ancient Simplicity, pp43—44, Lanham, New York, Oxford, 1998。)

修氏对其他道德观念的认识,比较集中地表现在评述希腊世界普遍发生的革命上。他概括革命期间发生的种种反映人性的行为,贪婪、鲁莽、暴虐、背信弃义、自吹自擂、结党营私等等。他接着说:“古代的淳朴之风,原是高尚品质的标志,那时却被人耻笑,逐渐消失了。”[4] (P

8

3)M·F·威廉姆斯认为:这种淳朴之风是与上述行为对立的道德品质,即节制、深思熟虑、谨慎、谦虚、虔诚、爱国精神等等[27] (P17—

4

3)。这一见解是可取的。修氏所描写的杰出政治家伯里克利、赫摩克拉特斯、阿基达马斯等人身上,都以不同形式表现出这些优良品质。修氏断然否定神对人事的影响,其书中反映的伦理道德无疑是人所制定的,或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行为准则,可谓之道德理性。在修氏看来,道德理性与历史理性是背离的。尽管某些历史事件的原因可归结为道德的作用(如伯里克利的执政),然而伦理道德对历史自身发展的理路并没有重要的影响,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人性。《伯战史》有关人性与伦理道德的认识,深刻地反映了修氏所生活的时代古希腊思想界关于“自然”与“人为”的重大争论。

总之,修氏以人性说为基础建构自己的历史观,表现了对历史理性、自然理性和道德理性及其关系的深刻认识。历史理性与自然理性无关,与道德理性相背离。历史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联系不断加强的方式显示自身发展的理路。人性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因。修氏视不变的人性为历史的本质,反映了希罗多德之后古希腊史学观念的重大变化,对古希腊史学观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参考 文献 】

[0]免费论文网 http://www.100paper.com

[1]汪子嵩,等. 希腊哲学史: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W. K. C. Guthrie. A Hitory of Greek Philosophy, Vol. 2 [M]. Cambridge, 1965.

[4]Thucydides. The Pelopponnesiqn War [M]. Translated by R. Crawley. New York, 1934.

[5]A. W. Gomme, A. Anderews and K. J. Dover. A Historical Commentary on Thucydides, Vol. 5[M]. Oxford, 1970.

[6]C. Orwin. The Humanity of Thucydides[M]. Princeton, 1994.

[7]M. REInhold. Studies in Classical History and Society [M]. Oxford, 2002.

[8]R. D. Luginbill. Thucydides on War and Natioanl Charaeter[M]. Westview Press, 1999.

[9]H. G. Liddell and R. Scott. A Greek-English Lexicon [Z]. With a revised supplement. Oxford, 1996.

[10]W. M. Ellis. Alcibiades[M]. London and New York, 1989. [12]W. Jaeger, Paideia. The Ideals of Greek Culture Vol. 1[M]. Translated by G. Highet. Oxford, 1947.

[13]W. K. C. Guthrie. A Hitory of Greek Philosophy, Vol. 3[M]. Cambridge, 1969. [15]G. F. Abbott. Thucydides, A study in Historical Reality[M]. London, 1925.

[16]D. Boueher. Political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tlations, from Thucydides to the Present [M]. New York, 1998. [18]G. Crane. Thucydides and the Ancient Simplicity: The Limits of Political Realism[M]. University of Califorinia Press, 1998. [20][英]R·G·柯林武德. 历史的观念[M]. 何兆武,等译. 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 出版社,1986. [22]陈修斋. 欧州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4][英]G·H·萨拜因. 政治学说史:上册[M]. 盛葵阳,崔妙因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5]J.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M]. New York, 1971.

[26][美]T·H·欧文. 欧文. 古典思想[M]. 覃方明译. 沈阳:辽宁 教育 出版社,1998.

[27]M. F. Williams. Ethics in Thucydides, the Ancient Simplicity[M]. Lanham, New York, Oxford, 1998.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关于宗教长期性的历史考察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宗教 长期性 现实意义 论文摘要:宗教的长期性原因既有宗教产生根源的长期性,也有宗教历史的长期性。本文通过对宗教发展、演化的历史进行分析论证,证明了宗教不但过去的发展历史具有长期性,而且将来的发展也具有长......
论日本人“中国观”的历史变迁
发布时间:2023-03-22
" 内容提要:在两千年的中日关系中,日本人的“中国观”发生了3次大的变迁。目前,正处于第4次大变迁的初始阶段。这种变迁以其内部社会结构的动荡与重组以及外部国际秩序的调整与重建为其实现前提,以“实力主义”、“现实主义”、“国......
格萨尔史诗的源头及其历史内涵
发布时间:2023-02-21
格萨尔史诗是藏族民间文学的总汇,是藏族人民对几千年 历史 文化的记忆。只要细心解读这部史诗的文本,藏族古代 社会 生产、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相关的精神风貌就将具体、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一、格萨尔史诗的......
历史人物主客观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2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历史人物主客观因素研究”,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一 人类历史对于漫长的历史长河来说,犹如沧海之一粟,是非常渺小的,但......
历史小说侵害人格权责任的认定
发布时间:2023-04-28
历史小说侵害人格权责任的认定 历史小说侵害人格权责任的认定 历史小说侵害人格权责任的认定 案情介绍 对本案的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历史小说所描写的对象,是历史人物,与现实生活有相当大......
历史课教学实效及其语言艺术性探索
发布时间:2022-12-15
历史课教学实效及其语言艺术性探索 一、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情趣通过历史课本中的实践教学,能够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中学生是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线建设者,......
浅谈苏格拉底德性观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6-19
【摘 要】“德性即知识”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道德哲学中的核心命题,苏格拉底的德性观包括“德性即知识”的德育核心内容和诘问式的德育方法,对当代道德教育仍有重要意义,即采用启发式教学进行道德教育,并引导人们把道德理论......
人物性格与历史真实
发布时间:2022-11-28
摘要:伏尔泰认为真实是美的第一要素,戏剧情节要符合历史的实际;莱辛则认为性格才是戏剧表现的重心,作品为了表现性格可以改编历史。莱辛对人物性格的强调与他试图要建立市民悲剧的主张联系起来。伏尔泰的戏剧观以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为基础;莱辛对戏剧的认识则以古希腊特别是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为根基。在启蒙大潮中,莱辛思想的古典色彩与之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关键词:莱辛;历史真实;人物性格;教育意义;古典个性中图分.........
论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历史转型及其时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3-03-10
" [论文关键词] 传统 道德文化 历史转型 时代意义 [论文摘要] 传统文化凝聚着民族的向心力和生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精神导向和伦理垂范价值。我们生在现时代,活在传统中,这是不可选择的文化定式。各种解构主义对生活和价值的破坏性......
亚洲的音乐史料及其历史研究状况
发布时间:2023-06-17
亚洲的音乐史料及其历史研究状况 亚洲的音乐史料及其历史研究状况 亚洲的音乐史料及其历史研究状况一、亚洲音乐的史料及其性质东西方音乐的历史记载,在其形态的表述中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音乐本 身的......
亚洲的音乐史料及其历史研究状况
发布时间:2023-04-09
一、亚洲音乐的史料及其性质东西方音乐的历史记载,在其形态的表述中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音乐本 身的性质与叙述音乐史料的性质的不同而形成的,实际上也是构成音乐史特征的重要依 据。乐谱、传记、手稿等在欧洲的音乐史研究......
关于科举制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之思考
发布时间:2023-06-10
为政重在择人,这是中国古代行政文化的重要观念之一。纵观中国历史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选拔官吏的途径和方法也有所变化,包括世袭制、军功爵制、察举制、纳赀制、恩荫制以及科举制等等,其中对后世尤其现代官僚选拔制度影响为深远的是科举制度。一、科举制兴起过程追溯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以隋代周。隋朝统一后,随着世家贵族日益没落、寒门地主势力不断提升,九品中正制的流弊阻碍了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隋.........
从历史古装剧说起
发布时间:2022-10-20
近日,《芈月传》终于迎来了大结局,这部历史演绎版的古装剧一直承受着各方褒贬不一的评论,在播放期间,街谈巷议,话题无《芈》不欢,谈资以知《芈》为荣。《芈月传》的红火,离不开《甄执》的铺路,作为姊妹篇,自然备受关注,也让演员孙俪的演艺事业锦上添花。区别在于,《甄执》的原著小说本身就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而《芈月传》并非完全虚构,而是根据真实的历史改编,讲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政治家芈月的一生传奇经历。然而,.........
对历史课教学实效及其语言艺术性探索
发布时间:2013-12-18
一、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情趣 通过历史课本中的实践教学,能够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中学生是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线建设者,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和对美好事物......
人生说到底是大孤独
发布时间:2015-08-07
获得去年金棕榈大奖的土耳其电影《冬眠》,讲人与人之间的不可交流―即便彼此怀有交流的诚意并为之努力。此片除表演、摄影、美术等艺术表现的出色,努力以影像方式道出某种生存真相,或许是获奖的重要原因。 主角是3个人,小亚细亚......
亚洲的音乐史料及其历史研究状况(1)
发布时间:2023-05-28
一、亚洲音乐的史料及其性质 东西方音乐的历史记载,在其形态的表述中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音乐本 身的性质与叙述音乐史料的性质的不同而形成的,实际上也是构成音乐史特征的重要依 据。乐谱、传记、手稿等在欧洲的音乐史研......
历史小说《张居正》的喻示
发布时间:2023-02-21
【摘 要】历月余读毕熊召政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随着主人公张居正逐步施展政治才华,在匡扶社稷、富国强兵的改革之路上踽踽前行的历程,自己仿佛亲历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心情也随着小说起伏不平,不吐不快。 【关键词......
《三国演义》的历史观
发布时间:2023-02-11
1天命观隐含的矛盾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带有强烈悲剧性的历史小说,其悲剧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就是小说中始终贯穿的天命思想。毛本开篇第一句便指出了历史发展的循环性规律: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人于......
美国立宪的历史考察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6-09-14
一、美国立宪的历史考察 美国的历史可大致分为七个阶段,分别是建国前期、建国时期、南北战争、重建时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冷战时期、冷战后至新世纪。虽然这里建国前期真正的作为独立国家意义上的美国并不存在,但是从1607年到173......
用景观解读历史
发布时间:2023-01-17
摘要:历史文化景观在城市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们逐渐意识到,在以往加快城市化建设中,没有及时对历史文物进行合理规划及保护所造成的损失。因此,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这些历史遗产如何成为城市新貌的一部分,如何......
论三K党的兴衰及其历史启示
发布时间:2023-03-12
摘要:作为美国社会中最为臭名昭著的白人种族主义恐怖组织,三K党最早成立于内战后的南部重建时期,至今已有150余年,期间经历了三次大的兴衰起伏,在美国历史中曾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前,三K党的失势表明其所代表的种族主义、宗教偏......
初中历史课程的改革及其思考
发布时间:2022-07-28
的背景和内容,本文拟对此进行简要介绍和说明。 一、教学大纲修改的背景 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迅速推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国力竞争日益转变为人才竞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为了在新世......
审计方法的历史演进及其动因
发布时间:2022-12-19
[摘要]审计 方法 经历了从详细审计向抽样审计、从顺查法向逆查法、从单一检查方式向系统检查方式、从手工审计向 计算 机审计、从账项导向审计向系统导向审计再向风险导向审计演进等几种不同阶段或层面,促使这种演进的内在动因是基于......
浅析康德法权法则学说的核心内容及其当代性
发布时间:2023-07-27
一、法权学说与实践哲学 从整体上看,康德哲学是一种关于人类理性终极目的的学说。康德认为人类理性唯一的终极目的就是一切人作为人的共同权利,并认为自己远不如寻常劳动者有用,除非我相信我的哲学能替一切人恢复其为人的共有的权利......
祥瑞思想的历史渊源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23-07-16
[摘 要]祥瑞,或称为“瑞应”、“嘉瑞”等,意为“吉祥福瑞”。祥瑞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社会对原始宗教的崇拜及天地信仰的形成。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神学思想中,祥瑞不仅成为儒教信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之一,更成为一......
历史剧大讨论述略及其对中国历史电影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23
当社会出现急剧变动、转型之时,人们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顾虑而不能直抒胸臆,或者无法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完全正确地感知外在世界,于是往往会通过构建有效的历史资源来对现实进行定位。既可以为时代立言、立心,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也可以言志来消除内心的不稳定感、迷茫感。历史剧作为文艺的民族化、大众化运动中耀眼且争议最多的体裁形式,一直伴随着中国现当代社会的整个历史进程。我国戏剧大多数取材于历史,元、明、.........
浅述西方歌剧及其历史形成
发布时间:2023-05-11
浅述西方歌剧及其历史形成 浅述西方歌剧及其历史形成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浅述西方歌剧及其历史形成 精品源自生 物 科 摘要:歌剧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 它融音乐、戏剧、诗......
全球史观下的历史学习刍议
发布时间:2014-01-27
全球史观下的历史学习刍议 全球史观这一概念的提出,为中国史的教学开创了新的局面和广阔空间。对于中国史的教学而言,全球史观引发了历史教学的横向认知,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来重新审视中国历史,这是一种具备全球视野的认知观点。......
历史性的推进
发布时间:2013-12-17
历史性的推进 历史性的推进 历史性的推进 【内容提要】艺术史论在袁运甫这样一位有突出成就的艺术家的全部实践中居于重要地位。这正是他“有容乃大”的虚心态度所带来的丰富的精神成果。从张光宇先生手中接过“......
历史课的“三性”
发布时间:2023-02-26
目前,我国的历史课堂教学内容仍然以教材为蓝本,那么历史教师应当在教本的指导下结合当今国际国内的大事,开发具有实用性、时代性、趣味性的历史知识,作为教学内容,这是一堂好的历史课的基石。首先,实用性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根本。“学以致用”这四个字道出了学习的终极目的,学习知识就是用于指导生活,提高生存技能。学习历史就是可以了解人类的发展规律,吸取前人的经验,从而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
历史小说叙事话语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3-03-14
历史小说跨越历史和文学两个学科,其性质甚为特殊。它既是一种文学形式,有着与生俱来的虚构性和表现性,又处在历史学构造的强大话语背景之下,并深受其影响,形成了独特而复杂的叙事话语结构。话语是一定数目的陈述之问的散布系统,是......
浅析孟子道德修养学说
发布时间:2023-02-19
1、首页2、孟子道德修养的核心3、高尚的道德修养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浅析孟子道德修养学说”,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儒......
多克托罗《诗人的生活》中小说文本与历史文本互文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2
一、互文性概述互文性(intertexuality)是一个后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术语,是由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最先提出的,通常指两个文本或多个文本之间发生的互文关系,这里的文本不仅包括文学作品的文本,还包括社会历史文本。互文性往往包括暗示、改编、戏仿手法的运用,从而达到不同文本互相交织、融合的戏剧性效果,同时也成为一种研究方法被广泛运用在新历史主义和女性主义等文艺批评中,成为西方文论史的重要一环。因.........
中东铁路修建选址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3-07-19
[摘 要]中东铁路是沙俄为了掠夺和侵略中国,控制远东而在中国领土上修建的一条铁路,它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路线呈丁字型,全长约2400公里。中东铁路的修建给当地人带来伤害,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影响......
正义观念的历史形象
发布时间:2019-11-25
〔摘要〕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非正义性和共产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内在缺陷时,明显地诉之于一个理想的正义标准:基于每一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原则。一切社会形态及其生产方式的正义性都能够按照它们接近这一标准的程度而得到评判。按照这一理想的正义标准,在人类历史的第一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从形式上来看是非正义的,而且从实质上来看也是非正义的;在人类历史的第二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从形式上来看.........
进步的历史观与中国现代危机的特性
发布时间:2023-04-23
" 革命与创造的价值,是现代世界观完成自身的要求,只有以现代主体的劳动、革命、创造等价值为前提,世界才显现为意义的容器,显现为一个等待着主体去加工的、本身却没有深度的平面的物质材料的聚合体。但这同时也意味着,自然物理世界不......
初中历史课堂的“听说读写”
发布时间:2023-03-25
由于课程及考试分值的改革,初中历史在学业水平测试中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在学生的意识中自然成为了副科,因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把历史的基础知识学到、理解到、掌握到。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
运用新史观解答历史试题
发布时间:2023-05-13
近几年来,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明显地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对这些新史观我们应有初步的了解。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们要运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知识的复习,让历史......
历史剧在说唱乐中“新生”
发布时间:2023-03-02
林-曼纽・米兰达(LinManuel Miranda)的音乐剧新作《汉密尔顿》(Hamilton)在纽约的寒冬掀起了一阵热潮。《纽约时报》剧评人本・布兰特利(Ben Brantley)毫不吝啬地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形容该剧“就像一发加农炮弹飞向夜空,唤醒......
历史上人性化管理的实施策略
发布时间:2023-06-29
[摘 要]人性化管理是人的本性向“善治”政府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善治”政府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本文基于人性化管理的来源和基本理念,分析“善治”政府如何运用实施人性化管理来获得政府良性发展。 [关键......
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的历史变迁
发布时间:2023-05-01
1.“工具人”: 经验管理阶段的人性假设前泰勒时代, 由于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 管理活动相对比较简单, 管理者只靠个人的能力和经验就能实现自己的目的。从经济、政治环境与组织的实际需要来看, 管理者为实现管理目标, 完全可以不顾被管......
《平原》中的历史错位和人性错位
发布时间:2023-01-05
摘 要:毕飞宇的《平原》以独特的历史观和人性忧患意识深入到历史深处和人物的心里,通过对事件和具象人物的分析,揭示出了“文革”权力意志和政治高压下的历史错位和人性错位。在对二者双重书写的背后,作者表达了对“本真历史”的深......
探讨作为“他者”的历史———梅洛-庞蒂的历史观念
发布时间:2023-01-04
梅洛-庞蒂重新阐释笛卡尔式的我思,以知觉作为认识自身和世界的起点。知觉不同于意识层面的一系列逻辑判断,而与另一要素密不可分身体。通过身体,个体以具有感知和行为倾向的意识与世界遭遇,因此知觉的真正主体是基于身体寓居于世界之中的个体,超越了纯粹意识反思的圉限,作为一个存在的合集,即我作为身体存在与我在世界中存在的统一;同时,主体所在的固有的场及其存在维度不止自然世界,还有社会和人的历史。由此,历史作为.........
读《审判的历史――从苏格拉底到辛普森》
发布时间:2015-07-29
一、对动物的审判 1545年4月,阿尔卑斯山上圣朱莉小镇的葡萄园遭到象鼻虫的大肆侵袭,继而威胁到镇上的经济发展。人们向教会寻求帮助,但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向主教法庭提出救济申请。①法官接到起诉状后还安排了两个律师为象鼻虫辩......
探究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发布时间:2023-02-20
分工理论不仅是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他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路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而决定这一发展规律的动力来自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马克思通过研究分工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站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科学地解释了历史发展之谜,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分工与生产.........
运用“大历史观”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
发布时间:2023-07-12
摘 要:“大历史观”,即主张用宏观的眼光去看待历史发展的轨迹。从历史的纵横总体联系上把握微观的历史研究对象,注重历史的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在历史教学中,“大历史观”是通过教学视角的优化选择和围绕该视角把课本的章节......
历史时期的湘茶生产及其发展探索*
发布时间:2014-01-07
摘 要: 历史 时期的湘茶生产可以追溯到汉代甚至更为久远的 时代 ,但 发展 于唐宋,兴盛于鸦片战争后的清末民国初期。这不仅有赖于湖南具有发展优质名茶生产的 自然 生态环境,而且与湖南茶农能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适时调整茶类结......
论日本咖啡店的元祖及其历史功绩
发布时间:2023-03-10
[摘 要]曾国藩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学家。确实,他在许多方面都带有理学家的特点。但是,他在理学发展史上却没有留下什么著作,而且他对理学思想的议论也多重复和阐述朱熹等人的余唾。因此,曾国藩是否是个理学家这个......
约翰.格雷:伯林的历史观
发布时间:2013-12-18
作者:约翰.格雷 “人们一般都同意,对现实的颠倒掌握易于导致幻想或乌托邦,但是,颠倒或蔑视现实的方法却有许多种。没有充足的逻辑理由或经验根据而蔑视既成的假设和规律,这种非科学的做法不是可以经常见到吗?相反,以规律和......
阎连科小说色彩词的偏离及其修辞效果
发布时间:2022-12-02
摘 要:阎连科小说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色彩词的使用,他对色彩词的运用可谓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与文坛的绝大多数作家相比,阎连科主要是通过对色彩词的偏离来达到一种陌生化的美感,生动形象的将各种表情、形态、事物鲜明生动地呈现......
“效果历史”:女性凝视下的新历史主义
发布时间:2023-06-20
一、李少红与效果历史的邂逅效果历史由德国现代阐释学美学的创始人伽达默尔提出,他认为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性。因此我就把所需要的这样的一种东西称之为效果历史。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1]也就是说,对历史的诠释必须在自身与他者统一中方能呈現历史的实在性,他强调历史意识是理解活动过程中的一个要素,它不仅表示意识受到历.........
公共传媒的历史生成及其价值意蕴
发布时间:2022-11-03
摘 要 公共传媒的生成植根于人的普遍的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需要之中,以“市民社会―国家”区分框架为前提开创一种语言交往空间,通过媒介形成一个意见汇集、理性批判的平台,使个人意见形成公共理性,私人利益形成公共关怀,公共权......
中学历史习题的设计及其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17
摘要历史习题是历史学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年逐渐引起历史教师的重视。研究过程中发现,中学历史习题呈现出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这要求历史教师进一步关注历史习题设计,不断了解历史习题的作用,从历史习题设计的角度出发,建立一套成熟的历史学科能力目标体系,发挥历史习题最大的效用。关键词历史习题习题设计习题作用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s.201.........
“社保审计”的历史使命及其“四个转变”
发布时间:2023-05-29
几年来,媒体对“审计风暴”的报道已成为一个重要看点,成为社会各界街头巷议的一个重要话题,审计署的重要性和出镜率日益受到关注和好评:提起国家审计署,人们 自然 会联想到对国家机关及其财政性资金审计中出现的“问题资金”,......
探究从整体世界史观 “一带一路”战略的历史必然性
发布时间:2023-03-03
一、整体世界史观指导下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吴于廑先生曾对整体世界史观作出清晰的概念界定,指出,世界历史的人类发展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在这几千年的历程中,既包含着横向发展过程,也有着纵向发展过程。其中,纵向即从时间的角度进行分析,指的是人类进步过程中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化和由此牵动的社会形态依次更迭,从而在时间轴上形成了从低到高发展延伸的序列。横向即从地域的角度进行考量,指的是人类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各地.........
简析终身教育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23-03-13
" 论文关键词:终身教育;闲暇教育;历史意义 论及终身教育思想,追其根源,可以说自古有之。如在我国就流传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古语,西方则盛行“Never too old to learn”的说法。但那时的终身教育思想很零散,真正系统化具有......
总体范畴在历史理解中的作用—卢卡奇的历史观
发布时间:2013-12-19
总体范畴在历史理解中的作用—卢卡奇的历史观 总体范畴在历史理解中的作用—卢卡奇的历史观 总体范畴在历史理解中的作用—卢卡奇的历史观 卢卡奇的成名著作叫《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年,这部著作刚刚问世就遭......
  19 世纪中叶,马克思以惊人的洞察力观察到“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趋势并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指明了人类历史的走向。
发布时间:2017-06-12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一栏中明确提出: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在教学中要将教师的讲述、讲解、演示等与学生的观察、材料研习、讨论、问题探究等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手段,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2015年12月初,永安市教育信.........
追问生产力和唯物史观——系统历史观导论
发布时间:2023-04-13
" 内容提要:目前学术界对生产力的研究,只是用系统思想研究生产力要素的构成,一些学者开始用可持续发展即用生态的观点来研究生产力的构成,并提出一些新的认识,但没有用系统的思维来思考生产力的本质,没有历史地考察生产力的内涵......
历史编纂学近代转型概说
发布时间:2022-12-13
内容提要以近代社会和史学转型为背景,传统历史编纂学经历了一场解体与重构的艰难变革,其过程大致可以1900、1919年为节点划分为突破传统格局、建构近代体系、形成多元格局等三个阶段,而主要呈现出:史学科学化与历史编纂理论、方法......
浅谈基础教育阶段历史人文德育渗透
发布时间:2023-03-21
浅谈基础教育阶段历史人文德育渗透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关注和谐发展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更是我国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我校基于现代人文精神与现代人文精神养育的理性思考,积极探索和构建高中学段人文德育体系。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笔者在学科教学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现代人文精神,提高历史人文德育的渗透能力。一、明确人文德育的内容教育是人的教育,人文德育重在体现教育的本质特征即人文性。人文.........
探讨新切尔卡斯克事件的定性及其对苏联历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1-15
一、新切尔卡斯克事件性质再探讨 苏联政府将此事定性为流氓刑事犯罪分子组织的土匪行动,事关重大,本文首先来澄清这一问题。 食品涨价决议颁布后,国家安全委员会于1962 年6 月13 日,先后向苏共中央递交了4 份关于各地群众情绪的报......
原子结构教学的科学观与历史观
发布时间:2023-03-13
一、概述 原子是构成自然界万物的基本粒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化学这座大楼的基础。原子结构在化学和物理课程的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解释物质状态、电离能、化学键和元素周期律等基本概念和原理。国内很多化学教材......
小说是历史的另一种诠释方式
发布时间:2022-10-08
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比较有历史感的写作者,我对现实生活缺乏精准的把握,顶多只能算一个冷眼旁观者,而在典籍和历史事件中,却常常像一个发现新大陆的探寻者,或者挖到宝藏的寻宝人。那些被历史风尘湮没了的人和事,就像久违了的朋......
转观念变教法学历史
发布时间:2023-05-17
教师教完一堂课,定有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想感叹,若能对此进行简要的归纳整理,撰写教学反思,则能帮我们接受课堂所反馈的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素则有助于找出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教学提供可靠依据,也有助于加深对教材的......
关于四种心理学派人性观之浅说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 人性观 精神分析 行为主义 人本主义 认知学派 论文摘要 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探讨人的本性有助于心理学家更好地了解人、帮助人。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们秉承不同的哲学观点,把人性或归结为某物,或归结成某种精神,......
触摸历史,在别人的亲历中
发布时间:2022-08-06
我爱藏书,尤爱收藏关于中国的书。站在书架前,外国人――主要为西方人――所写的中国亲历记,排列成行,穿过百年云烟,与我面对。岁月沧桑,一代又一代西方人走进中国。旅行家、传教士、探险家、考古学家、商人、外交官、记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想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故事。他们伴随中国历史前行,甚至参与中国历史的创造。种种不同的体验与叙说,让曾经神秘的中国,渐渐变得清晰,变得具体,变得不再陌生,不再遥远。.........
我国科学民主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民主化是确保科学在社会中的存在合法性的最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科学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而“科学精神与民主理念”作为科学传播的思想内涵,首先要求科学具有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权利。科学,如果只能由科学家和政府来讨论决定......
从历史人物角度谈高中历史教学
发布时间:2016-11-02
摘 要:历史人物是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元素。要学习历史,首先要研究创造历史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抓住他们的内心活动、所处的历史事件、时代背景,尊重史料,理性地、科学地评价这些历史人物,才能让学生正确地认知历史,培养充满正能......
莫言、陈忠实小说中女性观念及其创作成因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4
[摘要]莫言和陈忠实同为以乡土为创作背景的重要作家,二者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形态各异的经典农村女性形象。由女性形象的异同性可以反映出两位作家在女性观念中认知的异同性。本文将在比较视域下,对莫言陈忠实小说展现出的女性观念进行梳理,并探讨其观念和女性创作形成的原因。[关键词]莫言;陈忠实;女性观念;创作成因莫言陈忠实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具有极高的地位,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作为其文学风格的独特标志.........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14
一、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 (一)音乐学的定义 音乐学是一个舶来词,其分别来自英语Musicology,法语中的Musicologie,和德语中的MusiKwissenschaft是同义词。音乐学多年以来在相关的学术领域一直被冠以音乐理论这个名称,此二者......
试说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发布时间:2023-02-06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说:秦始皇创秦制,为汉以后各朝所沿袭。隋文帝创隋制,为唐以后各朝代所遵循,秦、隋两朝都有巨大的贡献,不能因为历史的短促,忽视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隋朝这样一个短命的王朝,但是在其存在的三十多年中,......
浅析萨维尼的历史法学观
发布时间:2023-04-08
历史法学观作为法学的一个全新的理论,为法学研究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这一贡献是不容抹杀的。这里是一篇萨维尼的历史法学观,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历史法学观产生的背景 (一)思想的背景 伴随法国大革命产生的启蒙运......
浅谈历史教学的德育渗透
发布时间:2023-04-07
浅谈历史教学的德育渗透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明确提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1]历史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养......
论契约自由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价值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契约自由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价值 论契约自由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价值 论契约自由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价值 「内容提要」契约自由作为近现代契约法的基本原则,兴起于19世纪。它之所以在19世纪得到......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必要性及其实践
发布时间:2022-12-05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必要性及其实践一、问题情境创设的必要性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性满堂灌的做法,剥夺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由于教师的包办,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遏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与高考对学生能力的立意要求背道而驰,课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新课标教学理念下的探究性学习,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协调统一。它是学生在教师导向性信息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
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历史局限性
发布时间:2023-03-02
" 本文就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历史局性进行探讨,就教于大家。 一、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基本内容 如何理解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内容,在学术界的看法并不一致;少数学者仅仅从对外经贸的角度考虑,这显然不够全面。笔者......
分析新历史主义“文史合一”观的形成
发布时间:2013-12-18
分析新历史主义“文史合一”观的形成一、 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理论缺陷及新历史主义对此二者的纠正(一)历史主义的理论缺陷及新历史主义对它的纠正西方的小说在18世纪产生以后,离开哲学而向历史靠拢,文学和历史比它们在亚里士多德的......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历史逻辑
发布时间:2022-11-04
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唯物史观形成的开端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开始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唯心主义实质及其保守性。黑格尔把理念看作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市民社会”是理念发展中的一个......
无缝线路的养护维修及其稳定性
发布时间:2023-05-04
摘 要:随着铁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轨道交通的建设速度不断提高,特别是重载铁路的发展,要求铁路结构具有更高的水平,对线路平顺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无缝线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无缝线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分析了无......
论孔子民族观的历史地位
发布时间:2022-12-07
摘 要:在孔子之前占主流地位的民族观是以血缘为主体的民族观,这种民族观歧视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等民族。孔子以文化为核心的民族观取代了以血缘为主体的民族观,是民族观的伟大进步。孔子民族观具有平等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历史逻辑
发布时间:2023-01-06
广大朋友们,关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历史逻辑”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唯物史观形成的开端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开始用唯物......
陈锦章烈士革命事迹及其历史贡献
发布时间:2022-11-01
陈锦章是陕南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共大安小组的创建人,他携全家11口人随红军长征,不幸牺牲于长征途中。他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对革命的不懈追求,以及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共党史上,宁强籍的党的地下工作者、革命烈士陈锦章的光辉事迹赫然在目。追忆其革命事迹、重温其历史贡献,挖掘其时代价值,对于人们干事创业、奋力追赶超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陈锦章烈士革命斗.........
国家法人说的兴衰及其法学遗产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在法律中涉及到的一些法学概念如行政主体、机关犯罪、机关法人等,还有很多如敲诈勒索政府机关、国家机关作为原告等侵权案件都说明了当前我国法学体系当中缺少相应的法学国家观。在国民主权理论中,国家法人说受到过否定和批......
历史教学与核心价值观
发布时间:2023-03-09
摘要:中学历史课程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性质决定了《历史》课程的核心思想和灵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教师最主要的教育教学任务。 关键词:历史教学 人本内涵 核心价值观 精髓......
黑格尔、人类、历史
发布时间:2023-03-22
在我看来,大致而言,互动的当代思想因为误解而遭到扭曲,在此,我们为这种自1806年以来黑格尔对人类和人的心灵的这种一般再现而感到高兴。我既不知道这种再现是否夸大其辞,也不知道它是否应该是供我反思的主要对象,但是,一旦我们......
历史的误读与道德的偏执 
发布时间:2022-11-17
" -----迟到的反思地处文化边城青岛,信息、资料有限,只知王彬彬一篇《过于聪明的中国作家》引起一场热闹的论争,却不知就里。直到前不久收到人大复印资料,才得以拜读全文。读后,我久久地陷于深思之中。王彬彬挑起的这场争论可能已经......
对马赫及《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的评价
发布时间:2022-09-15
摘 要: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1687年出版了其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一著作将力学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总结,为后世科学家的力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一直到19世纪,恩斯特・马赫看出了牛顿经典力学中的局限性,并且发表......
疝修补片在上颌骨全切术后眶底缺损修复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3-04-26
摘要目的:观察疝修补片在上颌骨全切术眶底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3-2012年收治采用疝修补片修复眶底缺损行上颌骨全切术的患者9例,评价其治疗效果,内容包括患者眼球位置、眼球功能和有无眼部常见并发症情况等。结果:9......
对孟德斯鸠及其地理环境学说的再认知
发布时间:2014-01-26
对孟德斯鸠及其地理环境学说的再认知 孟德斯鸠是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创立的三权分立学说,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基础,与三权分立同样有重要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