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清代民国时期西藏社会管理的变迁与特点串

清代民国时期西藏社会管理的变迁与特点串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13 01:07:35
清代民国时期西藏社会管理的变迁与特点串
时间:2023-07-13 01:07:35     小编:

摘要:清代是西藏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时期。清代,由于西藏被纳入到清朝统一的管理之下,结束了西藏内部动乱纷争的局面,清朝在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方面有所创新,无论在政教体制和管理制度等方面都有了突出的变化,并具有时代特点。清季,随着新政改革,西藏也开始出现早期现代化的趋势。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因国内战争频繁,外部侵略不断加剧,因而对西藏的管理有所松驰,但始终保持着对西藏的管辖权,保持了西藏领土的完整。与此同时,西藏地方政府也顺应时代潮流在社会管理方面有所改革与创新,逐渐向现代化迈进。

关键词:清代民国;西藏;中央政府:政教合一

中图分类号:K249/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6-0108-06

清代民国时期是西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清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并在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进行了制度创新;清季民初,西藏社会开启了现代化的趋势。

一、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管理的变迁

1.清朝中央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建立了一系列制度。推动了西藏的发展与进步

清朝借鉴了元朝和明朝治理西藏的经验。根据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结合西藏地方特点,对西藏地方的管理作了重大改革,建立了一套不同于以往的、严密的、行之有效的管理西藏的制度和措施,从而确保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同时也推动了西藏的发展与进步。

(1)政治上建立机构,制定法律,加强对西藏的管理。一是设立负责管理蒙古、回部和西藏等内陆边疆民族地区各项事务的中央机构――理藩院(清末改为理藩部)。清崇德元年,成立蒙古衙门,主要分管蒙古事务。崇德三年在蒙古衙门的基础上成立了理藩院,隶属礼部。顺治年间定尚书。其官制同六部,成为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康熙年间,理藩院机构逐渐完善,因其地位重要而从礼部中独立出来。清前中期,理藩院直接管理西藏事务,强化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管辖的主权,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二是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以及各呼图克图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西藏地方主要官员的任命和重要事务都须经驻藏大臣办理,驻藏大臣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同达赖、班禅平等,互不统属。驻藏大臣始置于雍正五年,其职权主要为统领驻藏官兵,督导藏王颇罗鼐总理西藏事务。乾隆年间废王爵,设噶厦,分置僧俗噶伦4人,在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的统辖下协办藏务。驻藏大臣直接受命于清帝,总揽藏政,不隶属中央部院,并对清帝直接负责。驻藏大臣制度和噶厦的建立,建立了一套适应西藏地方区情的政教合一管理体制。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而噶厦也在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的双重领导下,形成较为严密的政府组织体系,有利于西藏地方政治事务的发展,对于推动西藏社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设置驻藏大臣,是清朝治藏政策的核心措施,正是因为驻藏大臣制度的建立,保证了清朝中央政权一直到灭亡前都在西藏拥有绝对的管辖权。

三是制定相关法律条规,从法律的角度确保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清廷先后颁布《酌定西藏善后章程二十三条》、《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理藩院则例》和《大清会典》等,以法律法规、条例等形式将清中央政府治藏政策和措施合法化和制度化。特别是乾隆五十八年颁布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把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行使主权的政府行为条理化、法律化和制度化,成为清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行使主权的施政纲领和行为规范。正是这些法律条规确立了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的权威,并明确界定了清中央政府的代表――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关系,从而使其制度化和透明化,因而奠定了西藏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基础,并由此增强了西藏僧俗领袖认同西藏是中国重要组成部分的情感。

四是派驻军队,巩固国防和强化地方治安。清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创立清军驻防制度,驻藏军队由驻藏大臣统帅和指挥,除加强国防之外,还参与西藏地方治安管理,对于巩固国防,保证西藏社会安宁起了重要的作用。清朝驻藏军队在一系列挫折中最终走向了制度化、法律化、正规化,是清王朝对西藏行使国家主权的重要标志之一,也为中央政府加强西藏地方事务管理提供了重要保障,是西藏边防不可忽视的力量,为祖国的统一,抵御外敌入侵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是开办近代警政。清末,在驻藏大臣的努力下,“设巡警学堂以教之”,并加强军事教育。警察的兴起在维护西藏地方政府治安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西藏城市管理向现代化方向转变的重要标志性事件。

清初以来,清朝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的治理和管辖,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军事措施,大大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直接行政管理,维护了中国的统一。

(2)经济上进行改革,理顺西藏经济秩序,推动经济发展。一是加强西藏地方财政管理。清前期,清廷对西藏财政没有进行过多的干预。但由于西藏地方政府机构不完善,财政管理混乱,贪污腐败严重,致使地方财政出现了入不敷出的局面。乾隆五十七年(1792),清廷饬令驻藏大臣清查西藏地方财政,整顿西藏的货币铸造和发行。通过统一货币的铸造与发行,清廷把西藏地方的财政权收归中央政府。另外,清政府还在西藏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措施,如蠲免赋税、监督财政、财政补贴等。

二是加强商贸税收管理。乾隆五十七年,清廷对西藏地方与邻国的贸易活动和关税征收进行了改革。规定“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外国商人在藏贸易须造具清册,交驻藏大臣衙门存案备查。外国商人到藏贸易和行走路线须持驻藏大臣所发给执照”。清政府加强对外贸易管理,体现了一个国家对外的关税主权。

三是加强货币管理。清前期,西藏的货币铸造和发行非常混乱,“西藏章卡(市场所流行的一种硬币)历来掺假很多”。在清廷的主导下,对西藏的币制进行改革,加强统一管理。乾隆五十七年,清廷“复允西藏开铸银钱,重一钱与五分二种,文日乾隆宝藏,幕用唐古忒字,边郭识年分”。西藏宝藏局官员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选派,于乾隆五十八年开始按照清廷的规定铸造并发行“乾隆宝藏”银币。此前,宝藏局曾设计了全为藏文的银币,未得清廷批准,新的“乾隆宝藏”正反两面分别为汉文和藏文,既象征着藏汉一家,也体现了清廷的权威,并受到藏汉商民的欢迎。由于“乾隆宝藏”的铸造和发行,使西藏的货币得到统一,既有效地抵御了外币的侵蚀,有利于西藏地方经济的发展,也维护了清廷对西藏的管辖权。其后西藏宝藏局于嘉庆、道光、光绪年间先后又分别铸造和发行了“嘉庆宝藏”、“道光宝藏”、“光绪宝藏”等银钱。清季,随着西藏对外开埠,英国殖民地印度所铸造的卢比渗入西藏,并逐渐泛滥。清廷在西藏进一步加强对货币的统一管理,“改定西藏货币形式,以便次第实行,抵制英、俄货币入藏”。宣统二年。清朝再铸宣统宝藏银币,分别为“库平二钱”和“库平一钱”两种面值,正反两面分别铸汉文“宣统宝藏”和藏文“宣统西藏宝藏”。清朝中央政府加强对西藏货币管理的系列措施,一方面维护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强化了对西藏的管辖;另一方面也使西藏的经济运行相对有序,有利于西藏地方的安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 (3)重视、扶持并利用藏传佛教格鲁派,通过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来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同时也利用藏传佛教的活佛体系来达到西藏内部的权力平衡。有清一代,西藏地区的宗教事务一直被纳入到了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之下。清王朝从建立开始就与西藏的宗教领袖保持密切的联系,并对藏传佛教格鲁派明确表示支持,使刚刚取得统治地位的格鲁派在西藏站稳脚跟。清朝入主中原后,又相继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大力扶持藏传佛教格鲁派。顺治十年,顺治帝正式册封五世达赖罗桑嘉措为“达赖喇嘛”。承认达赖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帝册封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赐金册金印,班禅在西藏的宗教领袖地位也得到清朝中央政府的确认。这样,清王朝在西藏确立了达赖、班禅在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两大领袖地位。清王朝之所以在西藏扶持两个核心。基于多方面的考量。一方面是因活佛转世,新当选的活佛年龄太小,不能管理教务和政务而出现权力真空;同时选择活佛往往会出现争议,甚至引发内斗内乱;如果达赖和班禅并列,可以在内部达到一定的平衡,不至于因达赖或班禅之中任何一人去世而出现权力真空,始终有核心领袖人物能掌控局面;另一方面,达赖和班禅两大活佛一个在卫藏拉萨,一个在后藏日喀则,分别管辖卫藏和后藏,可以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现象,更重要的是两大活佛都需要通过获得清朝中央政府的支持来巩固自己在西藏的地位。因而西藏地方宗教和行政权力的平衡布局有利于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直接控制和有效管理,这种格局与驻藏大臣制度相结合,使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西藏的治藏方针与元朝、明朝的治藏方针有很大差异。元朝对西藏施政采用重点扶植一教一族(即萨迦派之昆氏家族),以靖吐蕃全境的办法,因而对萨迦派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元朝尊重喇嘛有妨政事之弊,至不可问”,结果导致西藏内部矛盾斗争持续不断。明朝对西藏高僧虽厚礼重用,采用“多封众建”之法,但就西藏的实际统治地位来讲,还是“帕竹政权”一家独大。而明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控制力量非常薄弱。清朝在西藏因俗而治,充分尊崇黄教,利用黄教,特别是重点扶持达赖和班禅两大活佛,同时也采用“多封众建”的手法,分封数十个活佛,从而起到平衡内外的作用。明末清初,蒙古和硕部在西藏拥有极大的势力,清朝建立之初,为了稳定西藏大局,采取“从俗从宜”的策略,承认和硕部贵族与达赖等西藏僧俗上层联合掌握西藏权力的平衡政策。康熙时期,针对情势的变化,废除管理政务的第巴职位,建立由清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噶伦共同执掌西藏地方政权的新体制。雍正以后更委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直接管理西藏。乾隆时期,清朝除对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等各个宗教领袖给予崇高待遇外,并通过相关的法律条规等确立了政教合一的管理体制,使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等既具有崇高的宗教地位,也有着巨大的政治权力,与驻藏大臣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这样有利于西藏的稳定与统一。增强其向心力。

清朝与元、明朝在治藏方针上还有一点不同的是,元、明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宗教事务管理失控。而清朝中央政府从一开始就将西藏的宗教事务纳入直接管理之下,不仅达赖、班禅的活佛地位需要得到中央政府的确认才能合法,而且所有的活佛喇嘛及僧众都在清政府的管辖之下。清政府设有理藩院相关部门主管藏传佛教事务,并不断强化具体管理,对所有的活佛喇嘛一律登记造册,颁布喇嘛禁令,掌管对喇嘛的封授、贡赐等。在加强对宗教管理的同时,清廷制定了以臣民的原则要求西藏僧人,规定虽贵为活佛,也需要遵守朝廷法规。乾隆帝称:“虽护卫黄教,此正合于王制所谓修其权,不易其俗;齐其政,不移其宜。而惑众乱法者,仍以王法治之,与内地齐民无异”。王法大于教法,这就是清政府扶持藏传佛教的基本原则。

清统治者利用藏传佛教来达到加强对西藏统治的目的,其用意是很明显的,正如乾隆帝在《喇嘛说》中论道:“盖佛本无生,岂能转世?但使今无转世之呼图克图,则数万番僧无所皈依,不得不如此耳”。这表明乾隆帝虽然不相信活佛转世,但为了安定西藏和蒙古人心,也不得不尊重其转世之说。但是当西藏的活佛转世频频出现流弊。并对清朝统治权威构成威胁时,乾隆帝就下定决心对寻找包括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内的大活佛及呼图克图灵童的方法进行改革,颁布了金瓶掣签制度。由于规范了活佛转世制度,既革除了西藏活佛转世制度长期存在的弊端,也进一步确立了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的权威。

清朝前中期的几位皇帝,特别是乾隆帝能够把握全局,放眼长远,故对西藏问题判断准确,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和治理,使之在处理西藏复杂的政治与宗教事务中取得良好成效。⑩这些政策和措施不仅得到西藏僧俗上层社会的衷心拥护,而且也有利于西藏内部的团结和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藏的发展。

2.民国中央政府对西藏管理的弱化与努力

民国时期,虽然内地军阀混战、外国侵略、革命运动此起彼伏,但历届中央政府仍然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尽管民国时期某些时段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和治理有鞭长莫及的情况。但西藏并未分离出去,仍然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历届中央政府在治藏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大多沿袭清代,并坚持了对西藏的主权管理,因此不能割断历史,孤立的看待民国时期西藏与内地错综复杂的关系变迁。同时,民国历届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也是元明至清历朝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管理的继续和发展,是西藏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象征。

首先,从民国建立以来,中央政府就制定了维护西藏地方主权的法律,确立了民国中央政府对西藏的主权,并规定西藏作为中国领土,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宣告成立,西藏在中国的地位即由《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确立:“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与各省一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了中华民国政府对西藏地方拥有主权,西藏地方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相继在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华民国宪法》中,进一步确立了中央政府对西藏享有主权和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中央政府在反对外来势力对西藏地方的分裂活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如辛亥革命后,英国加紧策动西藏少数分裂分子破坏祖国统一,致使西藏曾一度与中央政府关系疏离。然而在中央政府的坚持和努力下,西藏地方政府在政治上始终未与中央政府完全断绝关系,双方一直在为改善关系做出努力。其后历届中央政府在反对帝国主义分裂阴谋、维护西藏主权方面立场坚定,绝不妥协,即使是北洋政府也坚决拒绝在英国所策划的严重侵犯我国主权,分裂西藏领土的《西姆拉条约》上签字,致使其分裂企图未能得逞。

由于中央政府对西藏上层人士的不断争取,促进了西藏地方“向心力”的增强。如十三世达赖喇嘛也曾表示:“余倾心内向,同谋五族幸福”。1940年。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也是遵循旧制由国民政府据报审批,并派专使亲往拉萨主持坐床大典。1949年,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坐床,同样也是由国民政府批准,并派专使主持坐床大典。因而在相当长一段时期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已趋向恢复正常化”。

第三,对西藏进行财政支持,推动内地与西藏的经济交流,加强对西藏的经济管理。民国初年,北京政府在国家的财政预算中,将西藏作为与其他省区一样的行政单位进行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民国时期继续承担清代在西藏设立的靖西同知兼亚冬关监督、江孜监督的经费,也同上述理由一样,改由中央财政部直接开支。清代在西藏设立的前藏粮台兼后藏粮饷和拉萨、江孜粮务的经费,继续由民国陆军部开支。清代在藏及民国初期在内地所办涉及西藏的学校经费。由民国教育部列入补助边疆教育款内拨付”。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商贸的管理。1935年6月20日,财政部就西藏与内地各省通商减免税一事呈行政院文并拟定具体办法,规定:“商人欲将西藏土货由西藏经由海路运往中国各通商口岸时,须向中央政府所派驻藏专员呈报,在一定情况下,西藏运销内地的货物享受免税待遇”。

民国时期,中央政府还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规章制度,如规定学制学年、经费来源等,加强了对西藏教育的管理;另在拉萨开办了现代学校,如拉萨国立小学。该小学是西藏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所比较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学校,标志着西藏地方教育开始了早期现代化的进程。

二、西藏特殊的政权形式与特殊的管理方式

西藏地方的政权形式在元以后出现了特殊的形式,即建立了在中央政府管辖下的“政教合一”管理体制,由此形成了特殊的管理方式。

西藏地方自元代纳入中国版图之后,历代中央王朝除了在行政方面加强了对西藏地方的管理和统治之外,还对西藏的宗教进行扶植和管理。元朝扶植了萨迦派的历代祖师,明朝扶植了噶举派的帕竹喇本等,清朝扶植了格鲁派的达赖喇嘛、班禅等。清代。在清廷的大力扶持下,西藏地方政、教势力进一步结合,建立了“政教合一”制度。清以后,西藏各地寺院的政治、经济势力急剧扩张,寺院组织日趋严密,并与西藏农奴制经济和政治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这就使得寺院成为与西藏地方政府、贵族并列的三大领主。

政教合一制度并非西藏所独有,但是西藏所建立的政教合一制度与西方和中亚国家的政教合一制度却有着巨大的区别。西方和中亚国家的政教合一制度主要表现为宗教权威与国家政治权威的高度统一。教主即为国家君主,宗教教义成为治理国家的统治思想,宗教的教法成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成为该政权是否具有合法性的基本依据,宗教的司法制度也成为国家的基本司法制度。西藏所实行的政教合一制度,虽然在某些方面与西方和中亚国家实行的政教合一制度有着若干的相同之处,其基本特征表现为“宗教领袖与政治领袖同为一人,教权和政权合一人之身”。但却有着根本的区别,即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其植根于地区性、局部性的环境基础之上,缺乏独立政治实体的生存背景,是在中国这个庞大帝国统治之下。特定地区实行的有别于整个国家其他地方政权体制的政治制度”。西藏噶厦政府只是一个隶属于清朝中央政府管辖的地方政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也不具备外交和国防权力。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统辖西藏的相关政务。达赖喇嘛等活佛虽然具有崇高的宗教地位,但在地方宗教权力与中央政治权力之间,始终是以服从中央政治权力为主,达赖、班禅等活佛的宗教地位和权力的合法性都以是否能够得到中央政府的认可为前提。因而西藏这种纳入到中央政府统一管辖之下的政教合一管理体制,与西方及中亚国家政教合一制度有着根本的区别。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是西藏僧俗领袖“把对国家君主的‘忠’与对宗教的‘信’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对民众的政治统治与思想控制”。

清代民国时期,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与中国广大内地所实行的制度迥然不同,也与新疆、蒙古等中国内陆边疆地区的政治制度也不同,但它却与西藏的区情相适应。西藏特殊的宗教信仰,以及宗教和政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使得西藏社会的宗教功能非常突出,西藏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有着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职官体系和组织机构,大体奠定了清以后300年间“政教合一”制度的基本模式,对清代西藏城市以及后来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藏政教合一下的政府组织机构也相应的实行二元体制,即各级政府组织机构中既有僧人,也有贵族,强调僧俗官员职权的平衡与制约,“在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包括地方行政机构都是双重安排的,有一名僧官就有一名或几名俗官”。例如,在噶厦政府内设噶伦四人,三俗一僧,地位平等,秉承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指示,共同处理藏政。在达赖喇嘛治下的译仓(秘书处)内设僧官仲译(秘书),审核噶厦一切公文政令。各级政府机构中的非僧侣官员基本上都是来自贵族家庭,贵族的社会地位、势力、社会影响和接受教育的程度使他们具有优先权,而平民家庭出身的人几乎没有途径进入到政府官员的行列。

由于推行政教合一,寺院和上层僧侣广泛参与地方政治,甚至直接参与地方治安管理和司法管理。如在每年的传昭法会期间,拉萨的社会治安管理则交由哲蚌寺的铁棒喇嘛负责。在各个大中寺院也设有专职执法僧官(称为协敖),审理本寺及属寺僧人的案件。若僧人犯法,先由寺院自己审理,各级政府不得干预。寺院审理案件后的判决与政府判决一样有效。 清代民国时期,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与农奴制度相结合,使社会管理出现了与内地不同的特点。

第一,政教合一体制下,参与城市管理的阶层特殊化。在农业社会时期中国的内地参与社会管理的除了官员以外,还有其他多个阶层也广泛参与其中,如地主士绅、商人、手工业者等,在清代,“士绅是地方政府共同管理当地事物的地方精英。与地方政府所具有的正式权力相比,他们属于非正式权力”。士绅阶层作为封建社会统治的阶级基础,其在地方城市上的地位高于普通的居民。但是士绅阶层又不直接干预政权,而是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参与到城市社会管理中。此外,士绅阶层还广泛参与和推动各地城市经济管理与文化教育的发展。

而在西藏因农奴制和宗教因素影响下,社会人口有严格的等级划分。西藏的教育和知识基本为僧侣集团和贵族集团所垄断,普通平民极少能够接受教育,而农奴阶层则根本不可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因而在西藏没有如内地一样的士绅群体:而一般商人、手工业者等属于中下级等级,受封建领主(主要是政府、寺院、贵族)阶级的剥削和压迫,特别是手工业者基本上没有自由,因而他们在城市中基本没有话语权,不可能发展成为如同内地绅商那样的社会群体来参与城市管理。西藏城市中也存在工商业行会,但这些行会并不是工商业者自己的组织,而是地方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设置的机构,其行会的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直接受西藏地方政府部门管辖,其主要职能是保证满足封建领主对手工业产品的需要。

西藏森严的等级制度对城市的人口和治安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任何等级社会一样,西藏世俗贵族几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享有特权,他们不但占有西藏社会的一切优势资源,而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自己和家族谋取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以保证一切世俗权力都保留在贵族阶层手中。这些特权主要有垄断教育资源、社会财富、司法行政权和宗教权等。在法律刑罚上,“杀人者以大小论抵”,各等级的人因所处的地位不同,量刑标准及处置方法也因等级不同而有差别。地方政府所属的各基巧、各宗、各G政府官员,各庄园领主,各部落头人等都对其属下有权办理诉讼案件。在寺院内部也设有专门管理审理和处罚寺院僧侣的机构,如协敖(执法僧)。西藏地方的法律刑狱制度是三大领主用来维护其利益和统治的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宗教性。在西藏每一户较大的贵族家中,都设有监狱,并有脚镣、手铐、皮鞭等刑具。贵族和寺院通过自己的特权参与到地方城市的管理之中,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宗教性。

第二,西藏地方城市管理出现早期现代化变迁。清末,在全国新政改革浪潮的推动下,西藏也进行了局部的改革,由此启动了早期现代化。1912年,十三世达赖喇嘛返回西藏后,即仿效西方的现代政治及其管理制度,在清末新政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施行新政。试图寻求一种适应西藏政教环境的新的管理模式,来维持其在西藏政教中的地位。通过改革,西藏地方的政府机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西藏地方城市逐渐向早期现代化迈进,开始了近代城市管理。

十三世达赖喇嘛改革是在西藏特殊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一场主动适应时代需要的社会改革,改革的目的,固然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维护封建农奴主阶级的利益,但是客观上促进了西藏早期现代化变革。如在噶厦内新增警察局、电信局、银行等现代化部门;还试办现代工业企业,派遣留学生等。这一切都是西藏早期现代化的开端,影响深远,具有进步意义。

西藏城市的早期现代化主要集中表现为拉萨等城市的城市管理机构设置和基础设施建设上。1923年,拉萨成立警察局,在城区建立多个警察点,于重要路口设岗哨,以维持社会秩序。警察机构的建立标志着西藏城市治安管理向现代化方向转变。1931年西藏地方政府将原有的梅吉制造厂、罗堆金币铸造厂和夺底造币厂合并,成立该机构。该机构主要是采用电力铸造银币、铜币、印刷纸币,制造枪炮等军备,还纺织各种氆氇、制造金属器皿供给上层社会使用。该机构在当时实际上是西藏地方政府现代工业企业的管理部门和地方财政来源的金融机构。1938年,为了加强拉萨市政管理,又成立了“德细勒空”,主要管理社会秩序、监督市场、调解矛盾等。此外,在十三世达赖推行的改革中,还设置了藏医历算院、邮政局、电信局、水电厂等城市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的设立虽然没有打破或动摇封建农奴制生产关系,但是孕育了西藏早期现代工业的萌芽,给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带来了一些早期现代化的气息。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宋代商人的社会流动与宋代社会结构变迁
发布时间:2023-04-29
摘要:商人作为宋代平民社会兴起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通过科举、联姻、捐纳等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向上的社会流动,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宋代商人的积极入仕是商人社会地位不高及其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相分离的表征,但是以商人为代表的这......
从传统到现代: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的规律
发布时间:2023-03-26
[摘要]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过程中,社会文化变迁是民族现代化发展进程的表现。不断从传统向现代变迁,发展的自觉性日益增强,发展模式逐渐多元化,追求文化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文化保护与产业开发,成为区域发展的特色和亮点,并存在着......
清代前期税则制度的变迁的讨论
发布时间:2023-06-28
清代前期税则制度的变迁的讨论 清代前期税则制度的变迁的讨论 清代前期税则制度的变迁的讨论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清代前期税则制度变迁的描述,说明清代政府的税则制度变更,使不同种类的商品,按照不同的计量单位征收......
中国边疆社区之变迁与特征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我国边疆社区的形成经历了孕育、发展、成型、遭受严重危机和变迁至今等几个阶段;具有人口分布上的民族性、文化上的宗教性、经济社会发展上的迟滞性等特征。边疆社区比较典型的类型包括民族社区、边境社区和屯垦社区等。 ......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文化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3-03-27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文化的变迁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文化的变迁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文化的变迁 更多精品 资源 来自 教 育 网 我发现,在我还不知道“后现代”具体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我自己和周围的很多人其实已经在用......
清代湘西“改土归流” 后的筑城活动与居民生活的变迁解析
发布时间:2023-06-28
一、湘西土司制度及改土归流 湘西, 即湖南西部的沅水、灃水流域地区, 古称荒服。虽然从版图上看至少在秦代已经划归中央政府管辖(属黔中郡), 但事实上直到北宋时期才真正有效地在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 这种控制 采用的方式就是......
清代西藏婚姻制度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15
[内容提要]:藏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多民族的聚居生活使藏族历史上的法律文化成为中华法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清代在农奴制度下的藏族婚姻法制方面,来揭示藏族历史上的婚姻制度,从了解藏民的婚姻家庭入手,更加清晰的了......
社会变迁:风险与社会控制
发布时间:2023-03-10
当“风险社会”成为一个日益流行的概念,并通过例如“9·11”恐怖袭击事件和SARS流行为社会大众所切实感受到后,说当代中国社会因巨大的社会变迁已经进入一个“风险社会”,甚至是“高风险社会”,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社会控制的实质是......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回顾与前瞻
发布时间:2023-03-31
社会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上层建筑,由现实社会存在决定,并且指导着人们的社会行为。回顾中国过去价值观的形成与变化,总结当前价值观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对于形成符合中国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长沙县土地改革时期地权转变和社会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6
摘要:长沙县和平解放之后,随即着手进行了土地改革。经过清剿土匪、反霸、减租退押、干部培训等步骤的前期准备,长沙县的土地改革全面展开。长沙县的土地改革包括扎根串连发动群众、划分阶级、征没财产、分配果实、土改复查等步骤,......
国民政府时期公医制度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3-12-18
国民政府时期公医制度的特点(一)将国外近代医疗保障制度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民国时期的公医制度是在医药界人士的大力提倡下,受国外医疗保障制度影响,参照苏联的公医制度的基本模式而建立起来的。它不是对西方国家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的照......
清末民国时期福州民间救火会刍议
发布时间:2022-11-25
[摘 要] 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州,夏秋高温物燥,近代以前城市民居以木质结构为主,火灾颇发,素有“纸裱福州城,火星不饶人”之说。为了预防和施救火灾,在官办消防火警之外,清末民国时期福州民办消防组织崛起,由商业行帮救火会始创,......
管理会计的变迁管理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7-04-19
摘要:本文分析了企业会计变迁的发展历程盒变迁的基本管理,然后从健全管理系统、积累管理经验、加大人才培养、深入信息化进程四个方面进行管理会计变迁的创新探究。关键词:会计;管理与创新;变迁管理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传......
管理会计的管理变迁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7-01-10
[摘要]随着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会计在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在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管理会计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了与财务会计并肩的重要内容。从作用上来看,管理会计主要是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资源进行调配,......
社会变迁进程中乡村社会治理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3-01-28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伴随着乡村社会的变迁,乡村治理体制也经历了由人民公社向“乡政村治”模式的转变。在人民公社时期,国家将农民组织起来,采用严格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民的社会流动渠道狭小,流动率较低。......
浅析清代西藏婚姻制度 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14
[内容提要]:藏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多民族的聚居生活使藏族历史上的法律文化成为中华法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清代在农奴制度下的藏族婚姻法制方面,来揭示藏族历史上的婚姻制度,从了解藏民的婚姻家庭入手,更加清晰的了......
论清代西藏婚姻制度
发布时间:2023-06-10
论清代西藏婚姻制度 论清代西藏婚姻制度 论清代西藏婚姻制度 [内容提要]:藏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多民族的聚居生活使藏族历史上的法律文化成为中华法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清代在农奴制度下的藏族婚姻法......
浅谈民国时期东北乡村社会阶级阶层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3-07-25
[摘 要]近代东北地区地权产生了巨大的转变:清末民初,封建旗地、官地转化成民地,土地官有化向着土地私有化进行转变;九一八事变前,经历了地权由集中到分散的演变;伪满时期,经历了地权由分散到高度集中、部分土地由私有被强行“国......
晚清、民国时期的广告画
发布时间:2022-08-24
在北京、上海、广州这类大城市,很早就有了广告画,这些广告画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从这些广告画中,我们可以知道那时的商业动态,感知百姓的日常生活,也能感知那时人们的审美取向。细细品读这些画面,犹如置身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商铺......
时代特征与越南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13-12-17
" 在20世纪的世界历史变奏曲中,社会主义是贯彻始终的主题之一。“社会主义制度的 产生、发展和曲折前进,构成了20世纪历史画卷的主页。”(注:李铁映《实事求是, 积极探索,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载于李慎明主编《社会主义:理论......
民国时期东北旗人生存状态变迁原因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03
摘要:民国时期,由于民族歧视与偏见的存在,政府财政匮乏,旗人自身身无长技,外来移民大量涌入等原因,东北旗人生存状态不断恶化。东北旗人的这种生存状态是民国时期整个旗人群体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折射出在中国由传统王朝国家向现......
我国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村社会学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23-02-01
" 作者认为,近18年来中国农村社会学取得了极其丰硕的研究成果,小城镇研究、农 村组织研究、农村社会结构研究、贫困研究、农村社会保障研究等领域完成了一批重要 课题。尽管尚未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但以其涉及面广、紧随时代脉搏、......
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特点及时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3-05-16
于以往思想家从思想、观念、理性角度看待社会发展不同,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更强调社会存在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往我们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理解,缺乏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要求我们更加重视......
论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的时代特征和历史价值
发布时间:2023-03-11
[摘要]本文介绍了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民国中医药期刊在刊载内容、办刊宗旨和出版形式方面存在的独特的时代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中医行业史和中医学术史两方面探讨了民国中医药期刊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民国时期;......
中国会计准则变迁与会计理念变化
发布时间:2022-12-04
一、引言 理念是指导行为的根本性原则。具有先进思想理念的劳动者是生产力水平的主宰者,无论多么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具都需要人去掌握和应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理念比技术、工具更重要,掌握和理解先进的思想理......
《每周评论》与五四时期的社会变革
发布时间:2023-03-31
[关键词]每周评论;社会变革;政治评论;白话文;版式设计 一、国际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与《每周评论》 1.《每周评论》对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介绍 2.《每周评论》对五四运动的报道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
民国时期湖北司法制度变迁及民事司法实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3
湖北自近代以来成为中国革命与法治的重要基地。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首义掀起了辛亥革命在全国范围的浪潮,辛亥革命于1912年元月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2月溥仪退位为胜利标志,结束了两百多年清王朝统治和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
现代舆论控制与清末湖南社会变革
发布时间:2022-08-31
摘 要:较之传统舆论,清末以报刊为媒介的舆论更多地加入了现代元素,所控制的地域范围增大、人数增加,极大地推动了湖南社会变革。同时,作为一种控制民众思想的手段,舆论形成的过程即是对舆论激烈争夺的过程,随着清末湖南舆论控制......
管理会计的变迁管理创新
发布时间:2022-12-05
摘要: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化。而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努力创建一个科学的先进财务管理机制,使其成为管理会计的有效管理工具。本文在概述管理会计变迁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管理会计变迁管理的原因,同时提出了管理会计变迁管理的创新方式,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关键词:管理会计的变迁;基本内涵;变迁管理的原因;.........
基层社会的形成与政治整合的现代性变迁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摘要:本文尝试采用政治沟通研究方法,对中国主权国家生成逻辑中的政治整合模式进行考察。全文基本理论线索如下:西方民族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政治强权,迫使传统中国相应实现了国家的现代性转型——消除肉身化的权力载体,完成精密......
从社会文化变迁看当代女大学生心理
发布时间:2023-05-23
[摘要] 人不仅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面对社会文化的变迁,当代女大学生经受着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自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因此,关注社会文化变迁对当代女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积极维护和促进女大......
农村社会人口结构与变迁
发布时间:2023-07-02
摘要: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在十三亿多的人口中农村人口就占了九亿多,人口的流动性是非常强的,农村人口的结构随着时代的改变与发展在不断的在变迁。本文从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今后这两个时间段来描述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
管理会计变迁管理思考
发布时间:2017-05-26
变迁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客观规律,变迁管理是对变迁过程的引导、规范与创新。管理会计变迁是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一种自觉行动。当前,结合经济新常态的市场化特征,需要创新企业的组织运作机制,并从管理会计案例研究入手总结与提炼本土化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技术方法。同时,借助于管理会计的变迁管理,提高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进而为全球管理会计体系作出积极的贡献。【关键词】管理会计;变迁管理;环境一.........
国家战略调整与矿区经济社会变迁
发布时间:2016-01-22
内容提要:乌蒙山矿区经济社会变迁肇始于国家战略调整下的“三线”建设。国家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打破经济社会的稳-态结构,体制病理、制度缺陷不断强化产业刚性与资源“路径依赖”,大工业扰动与利益分配不均加速矿区衰变发生。50年......
西藏民主改革50年:变革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3-04-29
" 论文关键词:西藏民主改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变迁;制度绩效 论文摘要: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实现了西藏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革命性变迁。本文指出了西藏民主改革的历史必然性,民主改革带来的制度变迁,以及在以民族区域自治为核心的......
探究新时期我国金融管理的特点及思考
发布时间:2015-08-13
摘 要:就我国的金融管理人员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金融监管的力度不断提升,对金融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从而可以更好的保障我国的经济发展。但在新时期,我国的金融行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
徽州方氏与社会变迁--兼论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23
《方氏家谱序》云:“歙以山谷为州也,其险阻四塞几类蜀之剑阁矣,而僻在一隅,用武者莫之顾,中世以来兵燹鲜焉,以故故家旧牒多有存者。”[①a]封闭的地理环境,造成汉唐以降宗族聚居的格局,以至“千年之冢,不动一抔;千丁之族,未......
乡村社会治理变迁与多中心民主协作治理制度的创新
发布时间:2023-06-27
" 20世纪80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内容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催生了我国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村民自治制度代替了人民公社体制。国家放松了对农村社会的全面直接控制。村民委员会的直选。促使了农村社会治理开始发生了从“官......
游牧民定居过程中社会文化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3-06-11
[摘 要]:游枚民定居是一个深刻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对此过程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有助于帮助牧民顺利地从传统的社会文化过渡到定居后的生活状态中去。本文通过对定居前后哈萨克族社会文化生活的比较,发现定居后牧民的社会文化各方面......
探讨中国民族地区基督教社会变迁史的力作
发布时间:2022-12-02
广义上的基督教乃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目前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基督教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特别是基督教分异下的天主教和新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史,可以说也是近现代西方世界主导下的现代世界体系构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近......
网络时代的民族旅游经济和文化变迁
发布时间:2023-06-20
摘 要 旅游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不论是出于对异域的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的好奇。在传统的关于旅游的概念中,旅游者带着本族群的文化烙印来到目的地,审视和鉴赏......
明、清、民国海南方志槟榔习俗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3
[摘 要]明清时海南人用槟榔消瘴、忍饥,在长期的发展中,槟榔成为人们社交和婚礼习俗的载体。清末民初瘴气渐消;抽烟习俗的形成,香烟取代槟榔成为社交礼仪的载体;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的传播,社会风气变化,现金取代槟榔成为婚礼......
村庄兼并:现代化中的农村社会变迁
发布时间:2013-12-17
" 村落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类自发聚居形成的农村社区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以农业为基础产业、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个体劳动为基本劳动方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相对封闭的社会组织。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农业劳......
西藏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一)(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速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西藏生产总值(GDP)实现18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97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48.11亿元,增长29.4%;第三产业增加值95.51亿元,......
社会基础变迁与民法双重体系建构(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关键词: 民法内在体系 民法外在体系 社会变迁 内容提要: 民法体系分为内在体系与外在体系,内在体系的价值取向导引外在体系,而外在体系的各个要素——概念、规范与制度构成内在体系的载体。随着社会基础的变迁,现代民法内在体系形成了......
社会运行视角下的庆阳民俗文化变迁
发布时间:2023-01-02
2 社会 运行视角与庆阳民俗 文化 传统研究方法的区别联系 2.1社会运行视角研究庆阳民俗文化的意义 文化运行是研究庆阳民俗文化变迁的主线,社会转型是研究庆阳民俗文化的基础。把庆阳作为一个社区去考察,去重点关注庆阳民俗文化......
中国经济转轨与社会变迁:经济学视觉
发布时间:2014-01-09
中国经济转轨与社会变迁:经济学视觉 [摘要]30年来中国经济市场化转轨过程的实质是政府放松对非国有部门的管制,通过政府主导的分权化和市场化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和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然而,这种模式在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西藏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二)(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20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8.30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6.08亿元,增长8.5%;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2.22亿元,增长9.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6.58亿元,......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爱国主义
发布时间:2023-07-09
[摘 要]改革开放,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随着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伴也随着挑战。由于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激荡,诸多非社会主义因素思想冲击着人们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的判......
浅谈二十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变革与藏族“新文学”的兴起
发布时间:2022-12-14
摘要:藏族当代文学经历了中国二十世纪中后期的文革风暴之后,显现出蓬勃发展趋势,以“新文学”思想内容代替旧时代佛典文学思想,继承了佛典文学优美文体之优点,摒弃了佛典文学的“利他”说。 关键词:社会变革;藏族文化;佛典文学......
西方公民社会概念演变探析
发布时间:2022-10-19
【摘 要】公民社会这一概念源于西方,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表示“城邦”的涵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社会与国家、市场的逐步分离,公民社会这一概念经历了近现代和当代的两次变化,其内涵也日渐丰富和完善。抓住概念变迁与事......
社会文化心理变迁的一面镜子
发布时间:2023-06-04
摘 要:19世纪中亚哈萨克族诗人阿拜,其诗歌被誉为一部哈萨克民族传统生活画卷的百科全书。阿拜是一位诗人,也是一名社会活动家,他努力寻找着本民族的出路,通过诗歌创作唤醒民众。他的诗歌以开阔的视野诉说着追求民族发展和民族兴盛......
简析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发布时间:2023-07-09
" [论文摘要]在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造成了经济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现状,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当前高校正处于观念大碰撞的思想活跃期,在思想......
清代漕粮海运与经济区域的变迁(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漕粮海运是晚清最重要的漕粮运输方式。这种运输方式的变化,对清代运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区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河运漕粮的盛行,直接推动了运河沿岸城镇的繁荣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漕粮海运构成运河带经济区衰落的重要原因。另......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近代变迁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01
一、引言 回溯近代以来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历史文献,我们不难发现自农村信用合作社诞生之日起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从未间断,但迄今为比农村金融的发展不仅大大落后于城市金融,而且也远远滞后于农村经济自身的发展也是一个不争......
从近现代民法的变迁看我国民法的任务
发布时间:2023-06-26
摘要:19世纪到20世纪发生了剧烈的社会变迁,以此为基础,民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和调整。如民法的社会化、去法典化以及自由法运动的兴起等等。我国民法应当从这些变化中汲取有益的经验,通过制定一部具有开放性的民法典来实现我国民法的......
乡村社会结构变迁与民事纠纷解决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3-06-23
摘 要 自近代以来,中国传统乡土社会逐渐变形,社会主体在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以及利益冲突上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社会结构变迁对农村纠纷的形成与解决起着重要影响。本文从社会结构的视角出发,着眼于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与纠纷解决方式......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剖析
发布时间:2023-01-23
【摘 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直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急剧增加,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具有许多新表现和新特点。在我国当前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客观认识和分析我国当前所......
民国时代女性诺亚的虚构与变形
发布时间:2015-08-24
西维最初留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注重形式美感的作者,她的短篇小说集中,80%的小说都是两个字的题目。这虽然不能作为论据,但起码反映了作者的审美取向。 并且,在她的小说的情节与情节之间,存在着篇幅较长的景物描写。“从城西到城东......
试析教育改革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2-24
" 论文摘要:教育改革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不是一种单向线形的关系,而表现为一种双向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教育改革对社会变迁具有功能性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变迁对教育改革具有决定性影响。这种双向作用体现在经济变迁、政治变迁、文化变迁三......
民国时期的中国纺织学会
发布时间:2022-08-31
[摘 要]中国纺织学会诞生于1930年,会员以纺织工业技术专家为主,同时也大量吸纳其他纺织工业从业者和纺织专业学习者。自成立以来,该会通过出版书刊、召开年会、审定纺织机械名词、培训纺织技术人才等途径,积极致力于纺织技术的改革......
西藏乡村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趋势(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8
随着西藏乡村经济结构中农牧业份额的下降和农牧业生产方式自身的现代化,西藏乡村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西藏农牧业社会生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生存型走向发展型 西藏传统农牧业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比特时代对人类社会的重构
发布时间:2023-02-05
比特时代对人类社会的重构 比特时代对人类社会的重构 比特时代对人类社会的重构 比特时代对人类社会的重构【 作 者 】韩克庆【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社会学系【 正 文 】一、信息社会与比特时代现代科学技......
美国爵士时代小报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3-04-02
美国爵士时代小报是指在上世纪20年代爵士乐兴起后的美国文化背景下所出现的新闻事业,①这是美国报业发展过程中继黄色新闻之后所掀起的又一股煽情主义浪潮,并且将煽情主义发展到了极致。 美国爵士时代小报的出现 总体上看,美国......
清洁之战:民国时期北平的粪夫群体与清污体制改革(下)
发布时间:2022-12-08
1936年6月17日,经市政府批准,“北平市改进粪便事务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由市卫生局局长任主席,委员由市政府、社会、公安、卫生等局官员9~11人,粪业代表7~9人共同组成,工作主旨为“谋本市粪便事务之整理”。一批大粪商在政府......
试论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变迁的动力
发布时间:2023-05-24
【摘 要】文章认为百年社会风习变迁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五种力量,即生产力的基础变革力、政府宏观层面的政治变革力、西方文化传播的影响力、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全球化推动力、典型的社会群体的牵引动力,是它们所形成的“合力”共同促成......
宋明理学与东南家族社会经济变迁简论
发布时间:2023-05-15
宋元以来,随着 中国 经济 和文化重心的南移,浙闽粤等东南区域的 社会 经济获得了较快的 发展 ,明清时期,这些地区已执中国商品经济之牛耳。与此相适应的是,该地区的民间家族组织也获得快速的发展。东南家族制度的形成与完善,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安市水利管理变迁
发布时间:2023-05-30
【摘 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安市水利管理的发展经历了稳步推进、发展转型、发展加速、全面快速发展四个时期,实现了由传统水利向现代都市水利的转型。 【关键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西安市;水利管理;发展变迁 二十世纪......
社会结构变迁的文化寓意
发布时间:2022-12-21
内容摘要: 文化的时间意义及其时态特征,是我们理解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关键——此处的时间当然是一种反映人类实践活动质向意义的历史时间。文化无论作为实物形态还是作为观念形态都是人类社会的写照。作为人化世界的实物形态,文化不过是......
试析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嬗变特点及对当代女性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09-04
" [论文摘要]学者们已从各个方面对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文章通过分析归纳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特点,得出了民国初期女子教育对当今女性教育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民国初期 女子教育 嬗变特点 ......
南部县的盐业、战争与社会变迁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1
南部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曾为川北盐业主产区,所产食盐销往川、陕、甘多个区域,又赖盐业经济及嘉陵江水运便利,物资运输及交流繁荣,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1933年初,红四方面军攻占川北的通江、南江、巴中等地区,建......
评论民国时期中国戏曲理论的转型特质
发布时间:2022-11-30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引发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诸多巨变。新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旧体制仍然存在,在此转型期,新日文化之间的冲突颇为激烈。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接受西方思想......
报刊语言的特点及演变日趋时代化
发布时间:2014-01-17
论文摘要:报刊是什么?它是人们了解新闻事件的新闻纸,也是人们学习语言掌握语言的工具之一,更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报刊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而报刊语言对人们的影响可想而知。 报刊语言是有别于我们日常使......
三四十年代宝鸡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0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陇海铁路修通至宝鸡,便利了与外界的交通往来,也为抗战全面爆发后沦陷区企业和难民内迁宝鸡奠定基础。在外来因素的刺激下,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宝鸡社会经济开始发生显着的变化,在工商业繁荣的同时,传统的封闭社会也逐渐开放。电力作为照明应用于市民日常生活,河南人大量涌入宝鸡改变了当地人口结构并导致河南话成为官方交流语言,妇女也不再局限于家务劳动而进入工厂成为工人,西医医院大量出现扩大了就医.........
装饰画的艺术风格变迁与社会推广
发布时间:2022-11-01
摘 要:装饰画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门装饰性艺术。它被包含于绘画,内容丰富多样。它深受不同时期绘画艺术以及工艺美术的影响得到不断地补充和发展,被各个阶层的人了解并接受。文章首先介绍了装饰画艺术风格的变迁,其次分析了装......
内迁留学生与抗战时期民众教育的“中国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13
抗战时期,由于东部地区陷入敌手,东部人目大批内迁,出现了中国现代人目的西进运动。 一、内迁留学生大力发展后方民众教育 1大批有留学经历的民众教育专家内迁 在内迁的民众教育专家中,俞庆棠、高阳、童润之、陈礼江、李蒸、董渭......
民主、人权与社会变革
发布时间:2022-11-13
" 一、前言 民主一词的含义本身应该是一意确定的,它代表了一种政治操作方式。与之相对立的则是独裁专制。任何一种政治操作方式的实施,涉及到制度、政治、文化和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在这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与民主相关的概念是......
民国时期现代化思想的碰撞与交融
发布时间:2023-06-23
摘 要:民国时期虽然短暂,却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一大贡献就是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当时各种主义、思想非常活跃,学者们先后围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统制经济与自由经济、民主与独裁、全盘西化与本位文化、工......
民国时期北京的粪夫群体与 清污体制改革(上)
发布时间:2022-11-25
清洁卫生工作是城市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衡量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搞好公共卫生,做好垃圾污物的清理消纳,不仅仅是一个工程技术问题,其中还涉及到经济、社会甚至政治等诸多因素,牵扯到复杂的社会群体和利益关系,往往考验......
微博时代的网络社会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23
[摘 要]微博时代,民众成为舆论的引导者,蝴蝶效应和马群效应日益凸显,舆论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传播机制,导致网络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一般而言,网络社会管理遵循参与和管控双重逻辑,针对微博的网络社会管理主要有政务微博、实名......
清末兵制变迁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03
摘 要: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及如火如荼地进行,严重威胁了清王朝的统治,而其赖以依靠的军队八旗绿营经过两百年的发展已腐朽不堪,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经常战败,不堪一击。湘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兴起的,湘军以其独特的优势,强有力的战......
制度变迁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发布时间:2023-05-21
" 【内容提要】社会制度是现代化变革的关键性因素。对于后发国家来说,由于追赶发展 的压力异常沉重,而技术、知识及人力资本等现代化动力因素又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突破 性进展,制度因素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从根本上讲,一个半世纪的中国现......
民国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3-03-02
" 一、前言 传统中国县以下的基层权力结构,始终是中外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十分关注的研究对象。费孝通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即巳注意到“从县衙门到每家大门之间的一般情形”“是有趣的,同时也是很重要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
清末《申报》中非洲国家形象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2-11-05
[摘 要]清朝末年中国开始由传统的帝国到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变。在此过程中,中国人对非洲国家的认知也开始发生变化。而《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通过《申报》对非洲国家的报道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人眼中......
论民国时期湘西地区的鸦片种植
发布时间:2023-05-04
[摘 要]鸦片问题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在帝国主义入侵影响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湖南省湘西地区作为当时中国鸦片种植的核心地区之一,研究其种植问题对于理解整个中国社会的鸦片问题,无......
信息时代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特点及优化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2
摘 要: 处于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得以应用,在期刊管理工作上,不仅创新了管理模式,而且还提高了期刊管理效率。本论文基于信息技术在图书馆期刊管理中的应用,对期刊管理的优化建设进行研究。 关键词:图书馆 信息化管......
法律移植与时代变迁:全球化时代的法律文化译介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2
摘要:在以西方话语主导和西方文化霸权为本质的文化交融与碰撞中,正视后发型法律移植历史、传扬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反映当代法制建设成就,是全球化时代下我国法律译介工作的新要求。从内容与目的、主体与受众、途径与效果入手的译介研究,可以厘清法律文化译介的现存问题,确立法律文化译介的未来走向,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文化外宣事业。关键词:法律移植;时代变迁;全球化;法律文化译介中图分类号:D90-055文献标志码:A.........
试论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10-07
【摘 要】民主社会主义在近年来一直处于激烈的争论之中,有人说它代表着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有人说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温和的资本主义,无法解决人类面临的主要矛盾。面对激烈争论,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
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5
【摘 要】此论文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管理的现状,从存在的具体问题入手,在政治学理论的领域逐步展开,探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思路与对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信息化、国际......
新时期医学科研档案的特点及管理创新
发布时间:2023-03-08
【摘要】本文阐述了医学科研档案的内容与特点,分析了医学科研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归档意识淡薄、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方法落后等问题。遵循医学科学研究的程序和医学科研档案的特点,发挥其在医院科研活动中的的自身价值。在新形势下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