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现行宪法对国家治理的法治引领研究

现行宪法对国家治理的法治引领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4 00:17:04
现行宪法对国家治理的法治引领研究
时间:2023-05-24 00:17:04     小编:宋明歆

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据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将国家治理与依法治国通过全会决议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彰显了依法治国对于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的基础性作用。国家治理究其实质就是党领导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中国的国家治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全体人民参加的,涵盖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在内的,关系到国计民生、内政外交等全方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安排和协调运行。而依法治国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中体现为以宪法为核心展开的法治国家建疏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等等,这些论断表明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优先性,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宪法的高度重视、对宪法之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的清醒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国家各项事业、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基本要素,以现代化为发展取向的整体性概念。现行宪法作为中国法治的核心要素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贯穿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全过程,是其整体性的内在保障机制。现行宪法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为三十多年来逐步深化改革开放确立了价值标准,推动了人民民主、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三位一体治理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国家治理的法治基础。

一、国家治理体系以宪法为制度依据

习近平强调: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其实质是基于宪法所构建的制度框架基础上的,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实现国家治理的制度、规则和运行机制。国家治理体系定位于国家所属的广阔空间,既涵盖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党建各领域,又包括国与国之间关系等问题的处理,是具有高度整体性和协调性的制度运行系统。它的提出既避免了以公司治理为开端的治理理论的局部性缺陷,又避免了西方治理理论出于对国家和政府的限制而导致治理活动的碎片化和不可持续。

宪法是法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法治的实体性核心规范,是国家制度确立、运行的根本法依据。正是在宪法演进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逐步发展完善,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发生、发展,并走向现代化的基础。现行宪法既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人民共同意志的高度凝练,涵盖了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生态环境,以及外交事业和军事建设等全方位的国家基本制度。现行宪法关于国家基本制度的规定,及其模式设计为国家治理体系奠定了根本法基础,国家治理体系是宪法规定的国家基本制度的具体展开。现行宪法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法依据,统领国家治理体系并使其所包含的具体国家制度协调运转。

现行宪法确定了国家治理体系的主体结构。现行宪法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这是国家治理基础性主体构成。现行宪法明确了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己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肯定了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宪法明确了国家治理主体的广泛性,根据近年来国家社会组织结构的新变化拓展了国家治理主体的外延,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纳入了统一战线的组织范围,为众多的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非公有制社会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提供了参与国家治理的宪法依据。现行宪法坚持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制度平台,强调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突显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为其提供了参与国家治理的宪法基础。

现行宪法规定的国家基本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基础。现行宪法规定了基本国家制度,在政治方而,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民主制度;在经济方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宪法地位;在文化方而,以发展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主义的教育和科学文化艺术事业为宗旨,建立教育文化制度,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在外交方而,强调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等等。这些基本制度经过了理论和实践的反复检验,通过科学的立法程序用宪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形成、发展、完善的制度依据。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完善必须以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为指导。

现行宪法关于国家基本制度的协调运行机制为国家治理体系提供了模式参照。现行宪法规定了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领域的基本制度,这些制度统一于党的领导,服务于人民当家做主和社会主义的宏伟口标,落实于依法治国的具体运行,这是宪法所确定的中国国家制度的运行机制,是党和人民利益在宪法层而高度一致的鲜明体现。现行宪法中的国家制度协调运行机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经验和理论的历史总结,是国家治理体系科学、规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现行宪法与时俱进的品格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典范。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国际国内情况的变化,我国先后颁布了四部宪法,现行宪法继承了五四宪法的原则精神,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先后四次进行了修正,国家基本制度在宪法的修改中科学地回应了国情世情的复杂变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这是现行宪法与时俱进品格的体现,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应予借鉴的典范。国家治理体系必须建立开放、包容的体制机制,通过自我监督、信息反馈等方式,在宪法的指导下实现发展和创新了。

二、国家治理能力以宪法为根本法渊源

习近平指出: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而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能力是将静态的制度付诸实施,使制度优势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实质是制度执行能力。国家治理是在党的领导下,多元化的治理主体以宪法为依据,对国家治理体系进行实践展开的过程。党的执政能力、人大系统的立法能力、政府系统的执法能力、司法系统的司法能力,以及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管理国家事务能力,等等,形成国家治理能力的多维分布,又统合为实现国家治理过程中所需要的目标凝聚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决策执行能力、过程调控能力、反馈回应能力,贯穿于国家治理的全部领域和全过程。国家治理能力来源于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以治理有效性为评价标准,依托于治理主体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经验储备、科技化程度等因素,治理主体整体性的法治思维能力是决定国家治理能力强弱的关键性因素。国家治理能力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目标和价值的途径和手段,具有从属性、综合性,创新性、灵活性、多样性等特征,必须服务和服从于国家治理体系所涵盖的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 国家治理能力以合法性为前提,宪法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依据。而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根本法基础,宪法特有的赋权和限权功能为国家治理能力的实际运行划定了明确的合法性空间。现行宪法明确规定了人民所享有的参与国家治理的权利,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同时也清楚地规定了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这表明宪法所赋予的权利和职权是各类治理主体参与国家治理、具有国家治理能力的根本法依据,宪法所规定的义务和相应的权利保护(或限制)又为国家治理能力划定了明确的底线。

现行宪法为国家治理能力确立了根本法渊源。现行宪法确立了依法治国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原则,构建了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获得救济的权利、社会生活权利在内的公民基本权利自由体系。公民所享有的平等、广泛、真实的权利自由是其具有参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根本法依据。鉴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相关性,宪法还规定了公民享有权利的前提是必须承担相应的宪法义务,同时,对于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自由,也做了明确的限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明确了公民国家治理能力的宪法界限。现行宪法明确规定了各级各类国家机构在执行国家制度过程中所具有的相应职权、职责。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修宪权、立法权等具体职权,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则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等职权;国务院有行政立法权、提案权,以及较为广泛的全国性行政事务管理权等职权,而各级地方政府则相应地有制定地方性行政法规、管理地方行政事务的职权;各级司法机关也按照宪法规定有不同的职权。宪法所规定的各类、各级国家机构的相应职权为其提供了治理能力的合法性依据,也明确了其所具有的国家治理能力界限。此外,现行宪法也明确了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经济组织、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活动原则和制度空间。宪法的上述规定为国家治理能力提供了根本法依据,一方而,宪法所规定的相应权利和职权是国家治理能力的起点和根据;另一方而,宪法所规定的相应权利和义务也是国家治理能力运行中的根本法界限。国家治理能力需要根据时代要求和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创新和发展,治理主体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影响治理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宪法观念和法治思维能力的整体性提升是国家治理能力发展的实质性标志,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必须把握好宪法为其设定的合法性空间。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宪法为现实根基

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推动各项制度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并使相应的制度执行能力、方法和途径更加科学化、法治化、有效化,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法治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核心旨要就是意味着我国将进一步摆脱传统人治社会的影响,大踏步走向现代法治社会。即以现代法治作为区别传统与现代的里程碑,使法治取代人治成为推动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动力。杨海坤教授指出: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最核心内容和最明显标志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及其运行的法治化。鉴于法治对于现代化的决定性意义,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宪法和法律在治理中真正发挥作用,从而全方位、全过程地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发展,成为国家治理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与国家治理的契合程度是衡量国家治理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历史留下的法治资源有限、法治经验不足,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虽然制定了五四宪法,但宪法并没有真正地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以至于一场文化大革命将新中国的法治萌芽扼杀殆尽,弃置宪法几乎致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陷入绝境。痛定思痛,宪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法制到法治,从以法治国到依法治国,再到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以现行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己基本形成,法治中国的道路也正在逐步展开,国家治理现代化遵循宪法所设定的法治轨迹正式起步。宪法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引领和导向作用、制度供给和合法性界定功能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宪法是法治的根基,没有宪法,也就不可能有法治,不存在法治则国家治理就回归到传统的人治,治理现代化将无从谈起。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以法治化为标志的渐进过程,而宪法则是法治化的起点。以现行宪法为根基,使法治理念真正地走入人们的内心深处,并自觉地外化为法治行为,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深入推进的必要条件。宪法自身的发展深刻地影响法治化进程,推动着国家治理现代化向更高阶段迈进。现行宪法是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颁布实施的,之后又根据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政治形势发展需要产生了四个修正案。经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宪法的指导思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明确规定国家保障人权和合法的私人财产不受侵犯,明确了政治协商制度的长期存在,扩展了统一战线的组成结构,及时修改完善了与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相关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宪法确立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位一体的国家治理模式,形成了党领导人民依法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中国宪法的发展完善是对新形势下国家治理现代化需求的积极回应,宪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果,又是进一步推进现代化的基石。现行宪法以开放、包容、协商等鲜明的时代特征奠定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法基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提出: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此举便于追究违宪责任,确保了加强宪法的实施;决议提出: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意在充分彰显宪法权威,激励人们忠诚于宪法。这些关于增强宪法权威性、加强宪法实施的全新举措是中国宪法制度现代化的充分体现,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新起点。

四、推进现行宪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契合

宪法以其价值共识和制度构建内在地主导着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际运行是宪法价值理念和制度创造付诸实践的基本途径。现行宪法是指导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宪法,是源于中国特定历史背景,适应现实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具有现代法治精神的宪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符合现行宪法基本原则、价值理念和制度规则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现行宪法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契合于依法治国的实践。全而推进依法治国既要以宪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又要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契机发展宪法。

以宪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必须遵循宪法基本原则、价值理念和制度机制,真正确立宪法权威性。中国的国家治理是依托于中国特定历史和现实国情的国家治理,是符合中国独特发展规律的国家治理,务必遵循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所形成的相应原则和价值规范。现行宪法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各项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确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改革开放,确认了人权保护和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宪法所确立的这些原则是我们立国之根本,发展之基础,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宪法所倡导的法治精神和民主理念,宪法所蕴含的平等、自由、公平、正义、包容、协商的公共价值理性,凝聚了来自人民群众、各政党、各级政府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的广泛共识,形成了全社会的统一意志,是国家治理最基本的价值基础,具有法治导向和价值引领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综合考虑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公众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但底线是必须以宪法基本价值理念统摄、协调和化解治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分歧,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共同理想,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制度优势和制度执行能力的作用,目标一致地推进国家治理,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增强国家治理的有效性。

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契机发展宪法。国家治理要依法治理,而依法治理的核心是依宪治理,宪法在规范和推动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的过程中来自治理过程的新认识、新经验提供了宪法发展的新契机。历史唯物主义和新中国法治发展实践证明,宪法从来不是僵化的教条。现行宪法是与改革相伴生,以改革为主题,富于开放性的宪法,颁布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产生了四个修正案,与时俱进地修改了宪法的个别条款实现了宪法的逐步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的历史时期全而改革趋于纵深化发展的新阶段,一方面,必须以现行宪法为基础规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保障国家治理现代化在现行宪法所创设的法治轨道上全而展开;另一方而,国家治理现代化又必然会提出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从而推动现行宪法以相应的发展来做出积极的回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也是检验现行宪法科学性的试金石。当前,党和国家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确定以依法治国为突破口,选取了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为首要任务,强调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等。这既说明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而前现行宪法己经通过实施机制的发展回应了国家治理的需要,也让我们有理由设想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一步纵深推进的情况下,现行宪法在指导思想、国家发展目标,以及宪法监督等方而还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总之,现行宪法通过原则界定、价值规范和制度供给实现了对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的法治引领,二者的内在关联性使现行宪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全而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中实现了互动与契合。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法治化
发布时间:2023-01-28
" 自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以来,依法治国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根据我国宪法,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是通过党的领导实现的。宪法规定“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行政法的回应
发布时间:2016-01-08
中国从建国以来的几十年间,国内政府、社会、市场以及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市场经济从发育不成熟到现在的一个有.........
论广告欺诈的防治对策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广告欺诈,象一个黑色幽灵,在经济生活中无孔不入,呈现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探讨广告欺诈的防治对策,以祈对规范广告活动,有效地遏制广告欺诈行为,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有......
浅谈行政法对实现现代法治国家目标的作用(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23
论文关键词:行政法 现代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作用 论文摘要:当今世界绝大多数非法治国家均把实现现代法治国家作为其法律和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目标。而法治国家的建构,离不开行政法作用的发挥。本文从现代法治国家的人权保障、权力制约、法......
浅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全面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2-16
一、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梳理及解读 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理政的执政理念,体现了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紧跟时代潮流,把握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法治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创新国家......
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发布时间:2023-06-22
法治与国家治理息息相关。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然要求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治理制度的创新发展始终与法律制度体系的建构完善发展同步。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民主政治是法治政......
现行宪法文本的缺失言说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人们常说,1954年宪法“是一部很好的宪法”,可惜实施不到三年就受到反右斗争的冲击和批判,在文化大革命中基本上被废弃。1982年宪法是被主流学说认为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遗憾的是,宪法实施20年来,没有处理过一起违宪事件。我们为......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发布时间:2023-01-13
摘 要 依法治国,是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首先是要依宪治国,这是习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进行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
中国制定家暴防治法的宪法基础和行政法背景(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家庭暴力逐渐为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所重视。我国也应尽快制定一部专门的家庭暴力防治法。而要制定好这一法律,就必须弄清它的宪法基础和行政法背景,制定出一部合乎宪法和保证法制统一前提下......
探究宪法实施与法治的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3-06-11
无论英国法治还是德国早期的法治国,形式主义法治之下的议会立法不受限制为法治蒙上了一层工具主义的阴影,缺乏宪法约束的本质是对人权和基本权利保护的淡漠。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形式法治主义已然被实质法治主义所取代,并突出和强调......
论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维度:共治、善治与法治
发布时间:2023-06-20
由传统国家走向现代国家,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与现代国家的发源地欧美等国的政治发展逻辑不同,中国本土的国家治理现代化道路,存在着中国问题的特殊性。一是超大型崛起。作为有世界影响的发展中大国,具有超大型人口规模、......
论广告欺诈的防治对策(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13
2 加强广告业自律 广告业自律,是广告行业组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自行制定的约束本行业或企业从事广告活动的公约和规则,并据此对自身进行的广告活动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使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论“依法治国”的宪法效力
发布时间:2022-11-17
党的十五大报告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以确认,标志着其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治国方式的重大进步。1999年3月15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论“依法治国”的宪法效力
发布时间:2022-12-10
那么,一个尖锐和有意思的问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宪法规范所确认的是形式法治还是实质法治?而且在它所处的同一条文中,同时出现了“刀制”和“水治”,(注:值得注意的是,第五条第二款:......
现行宪法文本的缺失言说(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五、现行宪法矫正的路径:以产权与政权的冲突及其解决为出发点 现行宪法的三次修改没有在根本上动摇现行宪法的结构,宪法与宪政的张力仍然持久地存在。化解宪法与宪政的持久张力的最好办法莫过于:以一次关键性的修宪,真正解决宪法应......
现行宪法文本的缺失言说(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二、没有贯彻的邓小平理论:对修宪的评述 邓小平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邓小平站在历史的高度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核心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新五......
现行宪法文本的缺失言说(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9-26
三、失去制衡的国家权力:对国家机构职权的解剖 宪政的基本精神就是有限政府、权力制约。宪法不仅要授予国家以必要的权力,还应当有效的制约这种权力,授予权力的目的是为了限定权力的边界,规范权力的行使,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合法性回应
发布时间:2023-01-13
〔摘要〕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我们党适应世情、国情和党情变化而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我们党之所以要提出这样的命题,归根结底就是要回应执政的合法性问题,夯实并丰富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具体来说,主要有三重维度,即制度合理性问题、社......
从宪法的功能谈依宪治国
发布时间:2023-06-18
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在现代法治国家,所有的国家权力都由国家宪法赋予并加以规范,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机构及其政治活动,都是人权的法律化。宪法对于国家基本权力、人权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都具有重要功能。关键词: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基本权利;核心价值观中图分类号:D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
浅析引领依法治国新常态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发布时间:2022-11-13
一、坚持党对依法治国新常态的领导是对党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的根本遵循 中国共产党把握三大规律,回应时代关切,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现在正在领导中国人民向着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新阶段迈进。......
十六大后现行宪法修改的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论文摘要: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一部良好的宪法是依法治国、宪政建设的前提。根据时势对宪法进行适当的修改,是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在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八二宪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型塑我国宪政秩序的首要法律文件。......
要加强对政党制度的宪法学研究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6
一、我国宪法学界对政党制度研究的现状政党、政党制度素来属于政治学研究的范畴,宪法学界对它们的关注不多,因而在研究深度和研究广度上都极其有限。 ①体现在宪法学教材上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第一,许多教材,包括2000年以后出版的一......
宪法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06
宪法的适应性,一是指宪 法的内容必须准确地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不能和现实需要脱节。〔1〕二是指宪法所具有的通过自身的应变方式使宪法的内容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变化以及宪法以其国家强制力对法律、行为合宪的能力。宪法的......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意义阐释
发布时间:2023-07-02
〔摘要〕 作为法治中国的核心要素,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也主要在国家(政党)、政府、社会三个层面展开。其中,如何透过诸多修饰词,正确解读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
浅谈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宪法精神的再启蒙
发布时间:2022-11-0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科学地表达了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最高性和权威性地位,以及宪法的遵守和实施在依法治国中的首要地位。......
我国宪法中的“政治权利”探究
发布时间:2023-01-10
1政治权利的概念 1.1对于政治权利,普遍可以理解成政治上的权利或政治生活中的权利,那么界定这一权利的前提就是确定政治的概念。政治是在共同体中并为共同体的利益而作出决策和将其付诸实施的活动,它可以简单地被定义为一群在观点或......
宪法司法化若干问题研究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8
内容提要: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就一起民事案件作出司法解释引发宪法司法化问题的讨论还没完全结束,2009年5月,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广州被故意伤害致死一案再次引发违宪审查建议。宪法司法化起源于美国,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宪法......
十六大后现行宪法修改的思考(8)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05
韩大元:《修宪价值与宪法实践》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3期。 [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和社会》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9页。 参见何华辉:《比较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3页。 [法]孟德斯鸠:《论......
十六大后现行宪法修改的思考(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第四,在宪法中明示差额选举和秘密投票的选举原则。真正的民主是选民依照自己的意愿提名候选人并选举他所信任的候选人。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并强调要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但......
依宪治国需配套宪法解释
发布时间:2015-07-27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主张后,谈论宪法问题就成了大陆媒体和学界的热点,因这是中共建政以来,首度在规范性决议中明确提出的治国理念。“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浅析从“总章程”到“国家根本法”———现行宪法颁行以来的“宪法概念”史
发布时间:2022-12-15
一、分析框架的建构:对象、资料、动机与方法 (一)术语、资料 宪法的概念是宪法学的基础问题,对宪法的界定形塑了宪法学的分析框架。既然自现行宪法颁布以来,中国大陆学界对宪法一词的界定具有多样性,那么最好在开头就对宪法概念这......
浅析国家治理范式的法治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2-07-21
一、国家治理范式法治化转型何以必然 国家治理范式是指政治共同体在一定历史时段内于国家治理与秩序建构上所秉持的一整套信念、思维模式及其行动基本倾向,它涵括了国家治理的道路选择、制度安排和理论体系。当代中国国家治理范式正朝......
宪法:从政治法到治政法(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7
【论文摘要】:将宪法称为政治法,虽然由来久、流传广,但弊病多、危害深,不宜继续提倡。政治事务虽然由宪法集中规范,但宪法不只是规范政治事务。单纯从宪法与政治的关系上讲,宪法不是政治统治法、被政治控制之法,而是控制政治之法、......
宪法司法化若干问题研究(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04
第二步借鉴美国模式和欧陆模式,根据我国现今社会制度、历史文化传统及法官素质不高等客观原因,在重新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基础上,实行分级......
宪法司法化若干问题研究(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0
第三,宪法的不直接适用性削弱了宪法的权威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宪法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对国家政治结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宪法规范......
中国梦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7
摘 要 90 后大学生成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主力军,新时期下要用中国梦引领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克服享乐主义、个体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将中国梦的思想内涵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社会实践活动中以及日常的社会生活......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学解读与阐释
发布时间:2022-10-3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把法治中国建设提升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并对其做出了系统的部署。这是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历史性决策,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
关于制定自治区自治条例问题的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28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和国家正确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在......
浅析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实现方式
发布时间:2016-12-23
一、坚持党对依法治国的政治领导,牢牢把握正确的社会主义法治发展方向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决定》明确指出: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
浅析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基于近代中国“党治国家”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4-23
一、党治国家既是历史必然,又有国情需要 封建时期的华夏王朝,逃不过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律。哪怕是鼎盛的秦、汉时代,中央集权也没能覆盖到疆域内的全部领土。辛亥革命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任何一派军阀都不能组建一个强有力......
论财政税收法研究中的宪法之维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11
宪法与财政结合而成的财政宪法更是逐渐成为当代宪法及财政法学研究之潮流取向。(p110~111)在财政法、税法领域,无论是发达国家学者还是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都立足于宪法,站在宪政的高度,对各种现行财政立法进行检讨点评。从方法论角......
中国的宪法与宪政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30
㈠近代中国的主要宪法一览 从晚清至今,中国已经有过好多部宪法了,但是中国政治至今仍未上轨道。从宪法角度看,基本原因是什么呢?为便于讨论,我们先列出如下近代中国的主要宪法及其制宪修宪的时间,然后再考察问题之所在。 194......
中国法家文化对当代中国法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1-16
1 法家法治精神的内在理念 1.1 法家法治精神的和谐理念 在法家的法律思想中,实际上也蕴含着现在社会的和谐概念。和谐也是法治精神众多概念中与中国关系最为密切联系的,因为中国文化与西方国家相比所具有的以和为贵的思想。法家强调......
劳动法领域的哲学思辨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22
十年来,在劳动立法、司法、执法和理论研究中,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偏颇之处。例如,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相悖、对于某些无法回避的矛盾缺乏宏观整体把握的意识和能力、对于日趋复杂的劳动关系作简单化处理、有时不能透过......
实现阜阳依法治市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8
摘要:随着依法治国、依法治省的提出,依法治市成为市级政府必须要面对的一个课题。针对阜阳市存在的行政执法水平偏低,人民法治思维缺失等突出问题,实现阜阳市的法治建设,必须加强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除此之外,加强法治宣传......
浅谈法治让国家治理迈向新境界
发布时间:2023-02-16
全面依法治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数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家来说,无疑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昭告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彰显法治权威;强调政府职能转变到哪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发挥法治力量;告诫让人民群众......
依法治国在于弘扬宪法精神
发布时间:2023-01-16
摘 要 依法治国的根本在于依宪治国,依法执政的根本在于依宪执政。本文指出要让法律信仰成为全民的理念共识,让宪法精神,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让人民监督权力等都能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依法治国,就是要把党的意志通过法定程......
我国宪法现代化的目标分析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10
引言:“不一样”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项双向比较运动:一方面,现代化面对过去,过去构成现代化的起点和基础。现代化是对传统的变革与创新,或者对传统的扬弃。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变革、创新或扬弃的过程。另一方面,现代化又指向未来,而......
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国家审计实现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30
摘要:国家审计对于国家治理具有安全防御、问题披露、机制完善和科学预警的功能,对于国家治理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文章着眼于国家治理和国家审计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国家审计对于国家治理的监督制约、利益冲突协调和风险预警......
论“依宪治国”在依法治国中的核心作用
发布时间:2016-09-19
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
浅析宪政的国际法: 全球治理的宪政转向
发布时间:2023-05-02
一、全球治理和全球宪政之依托和互动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问题日益成为一种普通知识,应运而生的全球治理理论主要提供了国际关系学的一种描述,全球宪政理论则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一种宪政视角的国际法律分析框架。有学者认为,全球......
我国现有的宪法惯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5
一、宪法惯例的基本内涵 经过多年的研究,学者现在对宪法惯例的基本内涵,如宪法惯例的概念、特征等的认识虽然有一定分歧,但基本上达成共识。 (一)宪法惯例基本理论的厘定 1.宪法惯例的概念、特征 宪法惯例(conventions of the c......
中国的宪法与宪政 (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11
第三,我们举一旁证恐怕更容易从侧面豁显中华民国宪法的正当性。如所周知,1950-60年代由雷震先生主编的《自由中国》杂志标举自由主义宪政主义的旗帜,同当年台湾的实施戒严的中华民国政府的威权统治进行过可歌可泣的抗争。但即使反对政......
论现代西方法治理论对宪法“限权”功能的重视(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不受限制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在西方的法治理论中,对宪法“限权”的功能有着充分的论述。文章以德国的教训和英国政治理论家戴西、詹宁斯的限权理论为依据,阐明了现代西方法治理论中制约、监督、控制政府权力的理论观点。 [关键......
我国宪法现代化的目标分析(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14
2、将人权保障确定为宪法的核心价值并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彻底贯彻,仍然是我国宪法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这一目标意味着:(1)要确立人权保障价值相对于秩序、效率等其他价值的优先地位。这意味着人权保障价值具有一定程度的终极性,在人权......
我国宪法现代化的目标分析(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30
(二)程序正义优先:宪法的实践理性 实践理性是指人的从事和选择正当行为的机能和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人具有从事正当行为的欲望、愿望和能力;其次,存在一个评价人的行为正当与否的公共的普遍的标准。[57]在某种程度上......
我国宪法现代化的目标分析(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19
注释: [英]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美]列奥·斯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译者前言”。......
劳动法领域的哲学思辨(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4
三、处理日趋复杂的劳动关系需要哲学家的智慧 劳动关系的复杂化直接影响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分,例如,李某在北京某有限责任公司从业三年,但是一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其间,李某的月薪8000元,被该公司每月扣发20%作为风险抵押金。......
关于依宪治国的几点想法
发布时间:2016-11-16
一、规范行政权力 行政方面的焦点问题是: 在宪法和法律的规制下,如何使行政权力安全稳定运行? 主要表现为: 第一,行政权力相对司法权、立法权来说权力较大,所以它相对来说更难控制; 这与我国的历史传统也有关系,在清以前地方行政......
论行政诉讼与法治国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5
行政诉讼通常是法治国家保护公民免受强大国家机器压迫而建立的一项重要制度,同时又是法治国家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本文试图就行政诉讼与法治国家的关系,以及如何加强和完善我国行政诉讼法展开讨论,以期为行政诉讼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宪法与法治思想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1-03
一、早期法治思想源流 西方的法治精神最早形成于古希腊(尤其是雅典),其中,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亚里士多德指出:法治应包含有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
查封引发的法治难题_行政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8-23
人类社会之所以要制定法并使之施行于天下,根据法学家与社会学家们的通说,这是因为,法是一种可以有效地保障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治理结构,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治理形式,反过来说,正义、自由、效益、秩序这些与人类社......
宪法与政治关系的时代命题——中国“政治宪法学”的解读与评析
发布时间:2023-07-02
一、政治宪法学因何而生? 政治宪法学已经成为宪法学界一个无法忽略的现象,虽然它似乎仍然缺乏一个学派的气象,但在大旗之下,已经凝聚了一批年轻的学者。要理解政治宪法学的抱负,自然需了解其在中国当代产生的历史机缘。它的产生不......
发挥法治对改革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与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是姊妹篇,体现了破与立的辩证统一。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
修改宪法的理论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0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和社会的最高行为准则及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宪法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是宪法与社会发展要求的协调,为了保持这种协调,使宪法及时反映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要求,在必要的时候要对宪法进行一定修改。适时地......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国家政治安全
发布时间:2022-12-16
〔摘要〕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政治安全之间具有深层关系。一方面,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可以在根本上解决国家政治安全所遭遇的困境与难题;另一方面,国家政治安全又是推进和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中国政治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国家治理的功能类型及能力方面与现代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国家治理在民主与科学方面还难以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及公众期待;国家治理过程及结果在公平.........
浅析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
发布时间:2022-11-23
一、依法治国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首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高度概括,而作为社会层面的法治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构成要素,同时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有力后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中国法治的理想与现实
发布时间:2013-12-19
中国法治的理想与现实 中国法治的理想与现实 中国法治的理想与现实 [摘 要]法治理想的提出自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今天已经有2300多年了,中国社会从传统的以地缘和血缘为纽带已经转变为了以市场配......
法的契约论与法治国家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作者:山东经济学院法学系·王仲云 法律不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或者说法律不只是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虽然在形式上表现为国家创制法律,实质上却来源于社会成员们的协议 法的契约论及其阐释 法的契约论是西方法律思想......
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16-09-06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党的文件形式第一次就执政党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作了全面和系统的论述,明确指出: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0
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国家审计,也称之为政府审计,是由代表国家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机构所进行的审计。它作为一种以受托责任为前提的监督机制,内生于审计环境,其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存在着显著的相互影响关系......
国内外城市“群租”现象治理对我国治理的启示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7
摘 要:城市化进程带来城市“群租”现象,它所引发的负社会外部性已经成为城市治理的巨大挑战。本文在着重分析我国城市“群租”现象治理面临的困境及原因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治理的成功经验,力求结合我国国情为城市“群租”治理提出......
宪法的程序性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24
一、引言 对于众多的法律人而言,宪法作为实体法是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各国宪法中诸多的关于实体权利、义务等规定似也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当我们如果问起,宪法可以作为程序法吗?大多数人或许会表现出一种愕然——宪法怎......
修改宪法的理论思考(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7-17
三、完善我国宪法修改的建议(一)在修宪程序上,明确党中央的修宪建议与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关系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要求。由于我党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使其决定了事关国家和社会发展方向的大政方针,履行了本应由国家......
论宪法权力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24
内容提要: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公共权力的出现具有其必然性。一方面,公共权力有利于保障个人权利的实现和促进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另一方面,公共权力 也具有其内在局限和异化特质。在人类的政治实践活动中,将公共权力转化为宪......
加拿大宪法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第一章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 鉴于加拿大是根据承认上帝至尊和法治的各项原则建立的(为此规定): 权利与自由的保障 第一条在加拿大的权利与自由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保障在宪章上开列的权利与自由,只服从在自由民主社会中能够确凿证......
浅析我国宪法中的“政治权利”
发布时间:2016-09-19
1政治权利的概念 1.1对于政治权利,普遍可以理解成政治上的权利或政治生活中的权利,那么界定这一权利的前提就是确定政治的概念。政治是在共同体中并为共同体的利益而做出决策和将其付诸实施的活动,它可以简单地被定义为一群在观点或......
论实现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发布时间:2022-08-3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以下为......
论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7-05
关键词: 文明转型;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历史任务 摘要: 坚持党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领导,是由中国共产党肩负率领中华民族投入赶超式的竞争、实现把中国由落后的农耕文明转变为现代商工文明状态的历史任务决定的,也因为中国共产......
宪法框架下的依法行政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6
一、依法行政的根本在于依宪行政 依法行政,即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依据法律,必须获得法律授权,不能与法律相抵触。宪法的性质、地位和效力决定了依宪行政是依法执政的根本要求,依法行政必须首先依照宪法行政,不得违背宪法原则和精神......
宪法论文浅谈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8
查字典范文网为您提供宪法论文:浅谈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研究参考,以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 国家机构是宪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国家机构组织法是宪法相关法的重要方面,在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国家......
依法治理航道 护航国家战略
发布时间:2023-03-04
一、充分认识《航道法》颁布施行的重大意义 《航道法》对促进航道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航道畅通和航行安全,维护社会各界依法使用航道的权益,充分发挥航道在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航道法》颁布施......
论宪法的权威性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07
法不仅仅是“法律制度”,也不仅仅是“依法办事”。就其形式而言,法包括法律、法规、条例、判决等等;但就其精神实质而言,法却高于和先于法律规范,是国家机关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所必须遵循的规则。罗马法学家乌尔庇安(Domitus Ulpian......
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发布时间:2016-09-06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列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首要原则,把坚......
宪政的复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11
一 重新认识宪政 冷战结束之后,前苏联、东欧各国在进行经济巿场化的同时,其政治体制也发生了从极权主义「党国」体制转向自由主义「宪政」体制的深刻变化。虽然今后政治上的起伏仍在所难免,甚至不能完全排除出现某种「宪法危机」的......
浅谈我国现行宪政下的宪法司法化(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6
【摘 要】宪政就是依宪法而政治,它以宪法为前提,最终目的是保障人权。宪法司法化是法的司法适用,是对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进行切实保护的有效手段、途径,它在我国的实现是必要的,同时存在不少的困境,但宪法司法化的最终实现也是......
论宪法权力(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消除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对立在于在民主的基础上将个人权利和公共权力纳入一个统一的宪法框架之中,使公共权力从新回到权利的本源中去寻找自身的正当性,而将个人权利和公共权力置于一个更上位的权利体系之中。“天赋权利就是人在生......
论宪法监督是依宪治国的关键(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14
论文摘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但宪法同民法、刑法等一样,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权威性规范.更加需要建立与完善监督制度。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使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沿着宪政轨道健康发......
元治理: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理论参照
发布时间:2023-03-17
[摘 要] 源于西方国家的治理理论是我国公共治理领域的热门话题,并被经常用来裁剪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却忽略了“治理失灵”的存在和我国的特殊国情。元治理理论是对治理理论的批判、超越,更符合中国“强政府”的基本国情和......
论宪法权力(8)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1
11 [德]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356页。12 [美]肯尼思·W·汤普森编:《宪法的政治理论》,三联书店,1997年8月第1版,第5页。13 [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华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