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司法裁判中的社会公众可接受性研究

司法裁判中的社会公众可接受性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6-11-24 11:50:28
司法裁判中的社会公众可接受性研究
时间:2016-11-24 11:50:28     小编:贺建军

一、社会公众的评价是司法裁判可接受性的立足之基

司法裁判只有首先经过公众的评价,才可以进一步被决定接受与否。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的评价是探究司法裁判公众可接受性的必要前提。从哲学上说,可接受性是宏观而抽象的概念,因此,作为可接受性分析前提的社会公众对于司法裁判的评价也是对司法裁判整体的评价,而不是个案评价。

(一)社会公众是不包括当事人及法律共同体的一般公众

对司法裁判的社会公众可接受性的分析是寻求普遍性原理的过程,以探求社会公众在面对司法裁判时所运用的纯粹理性为目标。由此,作为司法裁判可接受性最主要主体的社会公众也必须具备最一般的实践理性,亦即,社会公众本体中对于表现为实践理性的欲望能力的运用,与其自身认识能力、情感能力处于相平衡、相协调的状态。这种协调状态,使社会公众具备中立的属性,也就使得其对司法裁判可接受性的评价处于具有普遍性的理想境地。学界关于社会公众的定义十分复杂。比如:有学者认为司法裁判可接受性主体分为案件当事人、法律共同体以及社会公众三种,即社会公众是从一般公众中排除当事人以及法律共同体的一类人的统称。也有学者将公众直接理解为听众,并将听众分为普通听众、单一听众以及自我听众三类,而实现司法裁判可接受性必须获得普遍听众的认可。更有学者认为应当将当事人纳入司法裁判可接受性问题中社会公众的考量范围。事实上,社会公众与公众的定义是有区别的,二者是处于两个不同层面但相互间有密切联系的概念。公众可以理解为一般的社会人组成的集合体。通常情况下,社会公众只能被理解为除去案件当事人及其亲属、法律共同体的一般公众的集合体,因为:一方面,案件当事人及其亲属带有强烈的主观偏好,其对司法判决接受与否的评价并不是客观和理性的。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对于司法裁判可接受性的评价,更倾向于其自身情感能力的运用,而且是情感能力中最具主观导向而非具有普遍性的部分,这就使得这类人自身的诸项能力并非处于中立的平衡状态。

由此,也就导致这类人在评价司法裁判时带有更强的主观色彩,并不能被视为司法裁判可接受性的一般原理。当然,不否认案件当事人通过网络舆论平台对社会公众的评价造成的影响,但社会公众接受其观点也有一个内化的过程,社会公众本身是有理性判断力的,一般社会公众可以协调运用其自身诸项能力独立完成对司法裁判可接受性的评价。另一方面,对于法律共同体来说,基于共同的法律基础,其对司法裁判的判断模式与社会公众存在诸多不同。法律共同体本身会有一套对于司法裁判优劣的评价标准,其对于司法裁判的评价尤其侧重通过认识能力的运用得出一个可接受与否的结论。这种突出认识能力的评价模式,也使得评价的结果更多地局限于法律共同体之中,而不具有一般社会公众的普遍性。由此,本文所论的司法裁判可接受性指向的主体仅为一般社会公众,即非从事法律行业、非具备当事人及其亲属身份的那一部分公众。而这一部分公众,由于其并不具备充分的法律基础,也无明显主观倾向,可以相对理性地做出司法裁判可接受与否的评价,这才是本文所寻求的具有一般性的、普遍的可接受性原理。

(二)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的评价是从特殊到普遍的反思性判断

作为社会公众评价对象的司法裁判的形成过程,简单地说,是法官面对由实际案件中案件双方提供的证据和事实组成的现象群,用外化为法律的实践理性去评价和审视,最终得出判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法官事先具备由先验的道德律指引下的法律规则和原则,然后将其运用于实际案件之中,去定义、审视和评价实际案件,这是把特殊事实归摄于普遍规则和原则的法官判断,是法官用实践理性定义案件中诸要素的性质并最终作出判决的过程。这种法官运用判断能力的过程是规定性的。因此,法官作出司法裁判的过程实际上是运用规定性判断力得出结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法官并不是从案件中寻找判断规则,而是事先具备外化为法律规则和原则的司法实践理性,去评价和定义整个案件,是法官运用规定性判断力的结果。

与此相反,社会公众对于司法裁判的评价并不是运用其实践理性指导下的法律规则去定义作为整体的司法裁判。实践中,可能并不存在明确而具体的先验规则和原则,能使为数众多的司法裁判的优劣一目了然,或者说使所有人都可以通过规定性判断力得出如同科学知识一样确定的关于司法裁判优劣的结论。事实上,社会公众评价司法裁判的过程恰恰是相反的。社会公众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司法判决,仅仅用实践理性是难以把握的。社会公众为自己求得一个统一性的概念,运用这种视角去把握和引导多样化的司法裁判,并希望司法裁判整体反映出来的价值导向与其自身的公正理念相一致,实现人自身知性与理性的抽象统一。在整体视角下,社会公众会通过归纳司法个案裁判结果,得出带有主观性质的关于司法运行的一般评价,这种结论引导社会公众对实践理性中公正理念的反思。这种评价的内容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而这种反思性评价的行为本身是客观的,因为每个人都要试图谋求外在认识与内在道德价值的统一。亦即,社会公众通过归纳和反思并不是构成性的生成关于司法判决或者司法规律的客观的科学知识,而是为了寻求认识能力和纯粹理性的协调统一。我们称这种协调统一为合目的性。事实上,社会公众对于司法裁判的评价正是这种从特殊而多样的司法个案裁判中找寻普遍合目的性司法规律的过程。这种只有特殊的案例被给予了,而又必须为此找到普遍的东西的判断力,就是反思性判断力。

社会公众对于司法裁判的评价属于这种反思性判断力,其从特殊的司法判决出发寻求合目的性指引,而不是从先验原则出发去定义作为整体的司法裁判。作为司法裁判社会公众可接受性基础的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进行评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立在对法官根据其实践理性、结合案件的现象级事实所作出的规定性判断力基础上的反思性判断力。社会公众正是通过这种反思性判断力,形成合目的性认识,最终实现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社会公众对于司法裁判的评价是其运用反思性判断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本质在于合目的性倾向。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的评价是对多样化的司法裁判合目的性抽象的过程,寻求一种实质是主观却在形式上客观的反思,追求知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

具体来说,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1. 形式上的合目的性。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的评判首先具有形式上的合目的性特征。社会公众对于作为整体的司法裁判所进行的反思性判断,其内容是主观的,但作出这种反思既是对实践规律的寻求,也是对其自身道德律的反思,更会引起道德律指导下实践行为的修正,它起到沟通人自身内在与外在的作用。这种反思以形成内外统一为目标,因此是合目的的。同时,这种合目的性只是社会公众主观的反思,每个人都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社会公众只是单纯为了自己主客观的统一而做出这种反思性的判断,不会给客观世界和主观意志本身增添任何实际的知识。主观的反思并不会增添关于司法本身的科学知识,也不会对自由意志之下的公正理念作出修正。人关于公正的理念源于其实践理性本身,基于自由意志而为了实现自由意志本身而产生,并不会因人类的反思性判断力而有所改变,是一种先验的理念。因此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的反思性判断只是形式上的,对经验世界不涉及任何实质意义上的改变。由此,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的评判具有形式上合目的性的特征。

2. 无内容的普遍性。社会公众对于司法裁判的评判还具有无内容的普遍性特征。诚如前文所言,社会公众对于司法裁判的评判是一种反思性判断,其本质上是主观的,因此就判断的内容而言,我们找不到具有普遍性的一般原理,不同的人一定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然而,社会公众并不是用概念从实践理性出发去定义司法裁判,而是从司法裁判出发形成关于司法的情感和合目的性认知,因此,其反思的结果在内容上虽然是主观的,但就其行为本身来说是客观的。社会公众的这种反思性判断力的先验原则并不存在于反思出的内容或结论本身,而在于其形式上的形成方式之中。不考虑实际内容,社会公众对于司法裁判的评价本身是具有普遍性的行为,这种普遍性为的就是求得合目的性的结果,实现人主客观的有机统一。

3. 追求正义的共通感。社会公众对于司法裁判的评价本身包含着追求正义的共通感,这是这种反思性判断力的理性基底。社会公众的评价以正义的实现为标准和最终归宿,对正义的追求具有普遍性。符合正义的,即是合目的最终实现的标志,即是善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社会公众对于司法裁判的评价同时是一种审美判断。在我们宣布某物是美的所借助的一切判断中,我们不允许任何人有别的意见;但我们仍然不把我们的判断建立在概念之上,而是仅仅建立在我们的情感之上。社会公众对于司法裁判之美的判断,也即是社会公众对法律合乎正义的判断,其建立在以追求正义为表现的合目的性的共通感之上,这种共通感是主观赋予的,同时也是社会公众所必须具有的,是所有社会公众都一致的。可见,这种共通感是主观的,但它又是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社会公众对于司法裁判的评价本身具有形式上的合目的性、无内容的普遍性以及追求正义的共通性三个特点,这三个特点表现出反思性判断力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它同时又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因此是客观的主观性。而从本质上看,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的评价是合目的的一种情感表达。

二、合道德性是司法裁判可接受性的建构之本

对于社会公众之于司法裁判的评价的分析只是分析司法裁判可接受性的前提和基础,而本文的核心还是对于司法裁判可接受性本质的分析。司法裁判可接受与否,主要与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的评价相关,但同时也会涉及案件本身,因此要从两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一)社会公众合目的性反思

落脚于司法裁判的合道德性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的评价,直接影响了公众对司法裁判是否可以被接受的结果。由于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的评价是一种反思性判断力,其先天地会从多样化的司法裁判中形成一条原则,实现其合__目的性的本质。当从社会公众对于司法裁判进行评价的结果上升到司法裁判可接受性问题的评价时,实际上关键就在于对社会公众这种合目的性活动本身的评价。只有真正实现了社会公众基于司法裁判形成的反思性判断力的合目的性本质,才能真正建构司法裁判可接受性的理论体系。反思性判断力作为知性与理性之间的过渡,依靠其合目的性实现了二者的抽象统一。判断力通过其按照自然可能的特殊法则来评判自然的先天原则,使自然的超感性基底获得了通过理智能力来规定的可能性,而理性则通过其先天的实践法则赋予同一个基底以规定。通过这种方式,判断力实现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过渡,这种过渡的实现方式正是合目的性的真正实现方式。就司法裁判来看,社会公众通过反思性判断合目的地形成了对于司法运行本身的一种主观认知,如果这种主观认知能够与社会公众认知中的司法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理念相一致,则司法裁判作为一个整体就可以被社会公众所广泛地接受和认可。亦即,作为实践理性的先验道德律在社会公众反思中的映像与社会公众基于客观现实反思后形成的特殊规则能够实现有机统一,则司法裁判可接受性是可以成立的。

只有社会公众通过具有一般性的反思得出的结论能够与道德律相一致,则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才有其坚实的基底。这种与人自身实践理性的先验道德律的一致,称为合道德性。从这个角度说,司法裁判的社会公众可接受性的本质在于通过社会公众的合目的性反思实现合道德性的结果。而实现合道德性也正是以践行道德律本身为目标,如罗素所言,康德跟功利主义,或跟任何把道德本身以外的某个目的加到道德上去的学说,不要有丝毫牵涉。因此,实现司法裁判的社会公众可接受性,需要通过实现道德律本身来落实社会公众合目的性反思下的合道德性。由此,必须深入司法的本质,探寻司法本质上所要实现的道德律中的某一项理念。只有实现了这种理念和社会公众反思性结论的统一,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才可以最终成立。当前,对于司法的定义纷繁复杂、并不统一,主要从司法的功能定位和司法内在价值两个角度探讨司法的含义。如汉密尔顿所说司法部门既无强制,又无意志,而只有判断在《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司法的定义为法院或法庭将法律规则适用于具体案件或争议也有学者从价值的角度进行定义,如司法的本质是理性,法律推理是一种理性过程,裁决者不能有利益、感情牵涉,中立是最基本的要求当然也有人从正义的角度定义司法,将司法等同于正义。无论以上定义从何种角度,司法所必须具备的居中地公正裁判、代表国家公权力的性质是毋庸置疑的。司法即是国家公权力居于中立、第三人地位做出公正裁决的过程,司法的本质在于公正裁决。司法裁判是否可以为公众所接受,最终在于司法裁判所体现出的正义是否可以为公众所接受,是否与社会公众内在道德律所理解的公正相一致。如学者所言,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的本质在于司法裁判是否满足个体公正、社会公正以及法律公正的要求及其程度。显然,司法裁判社会公众可接受性的本质确实在于司法公正的实现,但真正实现司法裁判可接受性,还在于通过社会公众合目的性反思之后的合道德性,即表现为公正理念的合道德性统一。

(二)社会公众的两种判断力统一于司法裁判合道德性

司法裁判可接受性的前提是社会公众对于司法裁判的评价。但社会公众在谈及司法裁判可接受性时,一方面想到的是司法裁判,另一方面还会想到案件事实本身。社会公众对于司法案件本身还会存在一种规定性的判断力,即从其实践理性出发,结合其通过舆论渠道及媒体传播渠道获得的十分片面的部分事实,作出规定性的理性判断。而这种判断力在探讨司法裁判可接受性问题中同样是不能被忽略和跳过的。社会公众在对司法裁判存在反思性判断力的同时,又对案件本身有一种规定性判断力,司法裁判可接受性也同时是这两种判断力合力作用的结果。社会公众利用其实践理性中的原则和标准去定义和评价案件本身,运用规定性判断力,得出关于案件的判断和结论,在这种情况下,司法裁判可接受性的本质就在于民意与法意的协调,亦即,社会公众自身作出的规定性判断力与其对司法裁判进行评价后的反思性判断力的结果是否可以统一的问题。面对复杂多样的司法裁判,社会公众不可能要求自己预料到每一个案件的结果,社会公众清楚自己不是法官也不是法律共同体中的一员,所以他们并不要求预料到个案结果,只要能够感受到判决背后合目的性的一致就足够了。只要他们通过自身规定性判断力所得出的结论符合此前通过反思性判断力总结出的关于公正裁判的最终目的,司法裁判便可以被顺利接受。如果社会公众从对司法裁判的反思性判断力中得到的合目的性可以合理地容纳其自己做出的粗略的规定性判断力的结果,使得一切都在有条理的体系下运作、使得一切都和谐统一,那么社会公众就会感受到和谐带来的愉悦感,他们会觉得事情的发展是合乎预料的,如此则司法裁判是可以接受的。而这种和谐统一也正是建立在合道德性的超感性基底之上的。

因此,解决民意与法意冲突的根本,实则也在于不断拉近社会公众自身规定性判断力和关于司法裁判的反思性判断力作出的结果之间的距离,最终实现合道德性基础上的统一。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建立在社会公众在对司法裁判的评判中运用反思性判断力后得到合道德性的结论,并且这种合道德性又可以合理涵盖其自身针对司法案件运用规定性判断力得出的结果。所以,司法裁判可接受性的根源在于社会公众通过合目的性反思实现合道德性,司法裁判可接受性本身是一个合道德性的命题。而与合道德性相关问题的良好处理,是推进司法裁判可接受性问题解决的根本措施和途径。

三、落实合道德性是司法裁判可接受性的实现之途

司法裁判社会公众可接受性的根本在于合道德性建设,这其中又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社会公众所运用于评价司法裁判的反思性判断力所内含的合目的性本身能够使社会公众感受到一种和谐的因素,引发社会公众愉悦的情感,同时还要实现与作为实践理性中终极目的的道德律的统一,实现合道德性。另一方面,这种合道德性又可以合理地容纳和涵盖社会公众通过其自身对案件事实的规定性判断力得出的大致结论,实现社会公众自身规则性判断力和通过对司法裁判进行评判的反思性判断力的统一。只有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司法裁判可接受性问题才能够被合理地解决,司法裁判才能够被社会公众所广泛接受和认可。

(一)通过合道德性说理引导社会公众作出合理判断

合道德性作为司法伦理的概念,要求的是当事人的自律。而自律如不加以适当的引导,则很难产生共通性的合道德性认识。因此,司法裁判可接受性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说理引导社会公众所运用的规定性判断力和反思性判断力的统一。这根本上就在于通过说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司法裁判的合道德性,亦即公正性。如何能实现共通的公正理念,是说理必须实现的根本目标。此处的说理并不是一般意义的说理,它本身应当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因此,这部分将从两个方面论述如何通过说理搭建共通性的合道德性认识:

1. 从合法性说理转向合道德性说理。一种行为与法律一致或不一致而不考虑它的动机,就是该行为的合法性。当下司法裁判的说理往往侧重于说明判决结果到底有多合法,似乎合法的就是合理的,就是能够被社会公众所接受的。然而,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以上的所有论述鲜有涉及法条和规则本身,公众所接受的绝不是司法裁判本身,而是暗含在司法裁判背后的合道德性。这就如同宗教给予法律以其精神、方向和法律获得尊敬所需要的神圣性。法律并不仅仅只是法条和合法性,它其中至少包含了理念性的因素和追求。法律是实现自由意志下道德律的有效手段和必经之路,而道德学科的最高原则是:依照一个能够像一项普遍法则那样有效的法则去行动。即使是专注于实在法的现代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也并不否认法律背后所存在的理念。由此,司法裁判的说理绝不可以仅仅关心裁判的合法性,而要突出裁判的合道德性,以此实现对社会公众规定性判断力和反思性判断力的引导和规范。不管司法裁判中单纯表述该案的判决多么合法,它都无法使公众真正感受到其应当感受到的合道德性,无法使公众真正得到关于公正司法的认知。目前我国的司法改革大力强调要让社会公众感受到个案公正,然而如果司法裁判中的说理仅仅是合法性表述而不涉及合道德性内容的话,在我国并没有法律信仰传统的前提下,我们很难产生对个案公正的感受和认知,个案公正无法被实现,反而只能沦为一种宣传口号。因此,仅仅以合法性为内容的说理是很不够的,应当转向合道德性说理,侧重强调判决的公正性、合道德性,侧重说明该案件从过程到结果如何实现了司法公正、如何使司法公正不再只是口号。

2. 从结果导向的说理模式转向过程导向的说理。仅仅转向合道德性的说理依然是十分不够的,应当注意的是过程导向的合道德性说理,而非结果主义导向。社会公众关于公正的理念虽然客观存在于人的纯粹实践理性之中,却并不能为人所认知人们并不能在公正之上建立起科学规律一般准确的关于公正的知识。每个人对于公正的理念的理解都是如康德所言被启蒙而不是被教导的②,人们对于公正的理解程度也是因人而异的。从亚里士多德到功利主义再到罗尔斯,每个人对于公正理念的定义都是不尽相同的。公正作为一种理念是客观存在于我们的绝对理性之中的,然而人们对它的理解却难以一致。因此,单纯结果主义导向的说理起不到显著的作用,因为公正本身无法被以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定义,所以结果主义导向的说理实现的仅仅是法官心中的公正观而已,不可能被大多数社会公众所接受和认可。正因如此,我们需要转换一下思维的方向,从结果主义转向过程主义模式。正如康德所说,在自由意志的道德律之下,我们是为了义务而义务,换句话说,说理不一定是为了结果,更重要的是动机。法官是为了实现正义而进行居中裁判的,虽然结果正义与否无法定义,但是追求正义的过程和动机是可以确认的。因此,在说理中,我们更应当强调法官在努力实现公正,而不全然是法官实现了公正,强调一种对公正的不懈努力和追求,以此赢得人们的认可和接受。过程主义导向的说理,或可以将社会公众引向追求公正的共通感,形成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进行评价的良好基础和前提。

(二)通过司法与媒体的互动增强社会公众合道德性认知

司法机关与媒体的积极互动主要侧重于对社会公众面对司法裁判作出的反思性判断力的引导和调控。社会公众反思性判断力是对多样化司法裁判进行直观感受和视作整体的合目的性归纳,因此,司法与媒体的积极互动首先注重的是这个直观感受,使社会公众获得的被用于反思性判断力的材料更倾向于合道德性,从源头上引导社会公众合道德性认知。通过互动更加突出地展现合道德性,引导一种表现为正义共通感的合道德性认知的形成,增强社会公众对于合道德性的认知。

1. 重大案件主审法官针对司法裁判直接回答媒体提问。司法机关与媒体积极互动的第一重维度就在于回答媒体提问,这里的媒体可以是传统的纸媒,也可以是新兴网络媒体,应用对象即是有重大影响的司法案件。通过这种司法与媒体的沟通和互动,可以使法官阐明自己做出司法裁判的原因,解答社会公众的普遍疑惑,阐明其司法裁判的公正性所在,引导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合道德性的认知。一旦法官据以作出裁判的表现是公正的实践理性且被社会公众所接纳,并且在多数司法裁判中被证明这种实践理性具有一致性,司法裁判自然会被社会公众所广泛接受和认可。如有学者所言,在理论探求和制度设计上,除了强化法律专业化的价值导向以外,还应当基于法社会学的民间立场和自上而下的视角,为普通民众的大众法律话语预留进入的端口。然而,在这种措施中我们仍然看到一种危险,一种多数人暴政的危险,一种民意绑架司法的危险。司法裁判作为居中、公正裁判的过程,其不允许行政机关的干预,当然也不可以允许社会公众的干预,社会公众的介入仅仅在司法裁判作出之后。当然,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的作出会施加名为公众舆论的压力,然而正如完全违背民意的裁判不会被社会公众所接受一样,完全顺应民意的裁判同样也不会被接受。民意是复杂的、多样化的,代表了不同群体的利益,同时存在不同层级社会公众的声音,完全顺应民意实际上也只可能完全顺应某一类公众的民意,必然会遭到其他社会公众的反对。从这个意义上说,顺应民意的司法裁判其实也就是违背民意的司法裁判,司法为民并不等于司法由民,司法裁判的过程是不需要民主的。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问题,并不是如个别学者所言的认可了社会自动形成的共识,并将其视作取代法律标准担任正当化过程的前提。

事实上,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并不是让社会公众决定案件的裁判,而是正相反,让案件的裁判为社会公众所接受和认可。所以,真正能够被社会公众所认可的,一定不是顺应某一部分社会公众的司法裁判,而是体现了司法公正、反映出合道德性的司法裁判。即使是持相反利益的社会群体,也会在公正这个合道德性下达成妥协。因此,保证公正独立裁判,是司法自律的重要内容。而谈到妥协,实际上司法机关与社会公众之间也会需要有一个妥协,即关于合道德性的妥协。诚然,公正的定义是主观的,无法被定义。当前的司法机关持有一套现代法治理念下定义的公正概念,而社会公众有一套传统文化定义的公正概念,这之中必然需要实现一种相互妥协,既不会是社会公众服从于司法,也绝不是司法服从于社会公众。而这种妥协,必然会从积极互动的说理、论理中实现,最终形成一种至少是符合这个时代需要的关于公正、关于合道德性的共通感。公正无法被定义,但我们至少可以在更广义、更笼统的层面上达成相对一致性的意见,而不一定是具体到公正本身。

2. 引导媒体作出视觉化报道。视觉化报道是指通过非口号式的语言、图片、漫画等形式表达并容易被社会公众普遍接受的信息。心理学家研究显示,人类容易接受的信息是视觉化信息,因此,司法机关需要适当引导媒体通过视觉化报道的形式体现出司法裁判的合道德性。比如,不再总是把坚持实现个案公正这种毫无实质内容的口号式的语言摆在醒目位置,改为关于案件实质内容的、真正能够引起人内心共鸣的表述,适当描述行为人的行为以及法官的裁判依据实际上有利于这种合道德性的传达。然而我们应当同时看到,媒体本身有其言论自由、报道自由,因此这种关于视觉化报道的引导事实上可能仅仅是司法机关殷切的期待,需要媒体人自行认知和发展,而不能以行政命令或者法律的形式作出。但若果真可以实现,这不失为传递司法裁判合道德性的一种恰当形式。

四、结语

司法裁判可接受性是实现和树立司法公信力的前提和基础,是司法改革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内容之一。本文的分析证明,司法裁判可接受性根源在于通过社会公众合目的性反思真正实现合道德性,只有社会公众对于司法裁判进行评价的反思性判断力拥有能使社会公众基于其自身和谐统一而产生愉悦情感的能力,同时这种反思性判断力与其纯粹理性下的道德律相统一于合道德性,而这种合道德性可以合理包容社会公众自身针对司法案件作出的规定性判断力的结论,司法裁判才可以被社会公众所广泛接受。而实现这个合道德性的关键,就在于实现司法的公正裁判。我们应当从以过程主义为导向的合道德性说理、司法与社会公众积极互动引导合道德性认知以及通过司法信息公开实现社会公众规定性判断力合道德性趋向三个方面实现司法裁判的合道德性。

换句话说,司法机关首先通过与媒体的互动,力求实现与社会公众相互都可以接受的具有共通性的合道德性认知。其次通过过程导向的合道德性说理,引导社会公众在对司法裁判进行反思性判断的时候形成恰当的合道德性结论。最后通过司法信息公开,使社会公众自身结合实际司法案件作出的规定性判断力的结论统一于合道德性。只有实现了以上这种统一、和谐的合道德性,司法裁判才会给社会公众以美的体验,才会激发社会公众愉悦的情感,使司法裁判真正为社会公众所接受和认可并最终转化为其纯粹理性下道德自律原则的重要部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法律裁判中价值判断的合法化方法
发布时间:2023-01-15
【摘 要】在法律裁判中法官不应只是“法律语言的传声筒,只是消极被动之人,对法律的强制力与约束力皆无缓和能力的一台自动的法律贩卖机”。 在法律适用于具体个案的过程中,出现矛盾或缺失时,法官不能因为没有可依据的法律而拒绝裁......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发布时间:2023-02-07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精品 源自数 学科 摘 要:文学的翻译是译者用另一种语言把厡作者的意图艺术地传达出来,使读者在阅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作......
社会公共管理中社会团体参与的可行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3
0、引言社会公共管理是我国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有利武器,如何在当前这一大环境下,提高我国社会公共管理能力,使其在构建和谐文明社会中发挥出巨大作用,是党与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1]。传统社会公共管理中,所有的流程以相应的工作项目,均由政府相关部门统筹负责,但是,在当前时代下,这种陈旧的管理方法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社会团体对社会公共管理缺少参与性,无法完成政府、社会团体以及市场等多.........
浅析证据裁判主义的裁判文书适用性
发布时间:2016-11-30
一、证据裁判主义的基本内涵 证据裁判主义,也称之为证据裁判原则,是现在许多国家大多认可的一项证据法上的基本原则。从证据裁判主义的内涵来看,意思是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依靠证据, 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第一支持,没有证据就不得主观......
从司法判例看链接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2013-12-19
从司法判例看链接的法律责任 从司法判例看链接的法律责任 从司法判例看链接的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踏入2001年,各种官司层出不穷,但最近接连的几宗官司:如《唐吉诃德》译作者刘京胜诉搜狐链接侵......
技术接受模型理论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27
〔摘要〕技术接受模型是当前信息系统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采用引文分析法,以WebofScience数据库中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与技术接受模型相关的文献为分析对象,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识别出该研究领域中的核心文献、重要学者和发展脉络,揭示了技术接受模型领域的理论发展的主要过程,并就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展望。〔关键词〕技术接受模型;引文分析;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DOI:10.3969/.........
法社会学视角下的公司制度执行情况研究
发布时间:2014-01-24
法社会学视角下的公司制度执行情况研究 关于怎样的法社会学研究范式,才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已有较多学者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讨论。其中,笔者比较赞成邢鸿飞及许根宏 的观点:“当下中国诸多社会问题在法律层面往往集中表现为......
谈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发布时间:2022-11-17
谈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谈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谈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精品源 自作 文 园地 摘 要:文学的翻译是译者用另一种语言把厡作者的意图艺术地传达出来,使读者在阅读译文的时......
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性裁判(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6
「摘要」程序性裁判的确立体现了程序的独立价值。我国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程序性裁判范围非常局限,且法律后果单一,使得程序逆行成为程序性裁判的必然结果。要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裁判机制,首先应当健全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规则;......
为什么大多法国民众能接受核电?
发布时间:2023-04-18
当别的国家反核活动如火如荼时,法国依旧保持对核电的高支持率。全球核电最受欢迎的国家是怎么炼成的? 2014年10月30日晚,位于法国北部诺曼底大区和西南部比利牛斯大区的两座核电站上空分别出现神秘的无人驾驶飞机。一个月来,法......
强化县级供电公司供电可靠性的方法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8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改革的深化阶段,在电力企业的改革方面也不断的深化,县级供电公司的作用在不断发展中越来越大,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就是促进周边人们生活生产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县级供电公司的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
新公司法中公司资本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6
摘 要:公司法在2013年经历了一番改动,废除了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额,实行完全自由的认缴制度,对股东的货币出资比例、首次缴付的比例、认缴资本的出资时间都不做限制,体现了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理念的转变。也体现了法律在保护交易......
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整合探讨
发布时间:2013-12-18
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整合探讨 摘 要: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文根据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各自的主要特点,提出将两种学习方式进行......
罗德公关荣登大中华区最受客户认可的公关公司
发布时间:2023-03-16
5月28日 - 罗德公关(亚洲) 公布,公司大中华区在R3 环球中国2015公关行业营销趋势调查中,五项排名市场第一,分别为「对企业成长的贡献」、「客户表现」、「市场洞察」、「突破性思维」和「活动成效」,荣登最受客户认可的公关公司......
公司社会责任的正当性浅析
发布时间:2014-01-13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来源于经济学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在被引入法学领域之后,才形成了公司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以下为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的:“公司社会责任的正当性浅析”,敬请关注!!公司社会责任的正当性浅析一、 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界定......
论民事裁判的自明性
发布时间:2023-01-13
摘 要:法律作为制定规则,通过妥善协调各种矛盾来达到利益的均衡,司法裁判亦承载着人们追求公平正义的冀希。诉讼是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面对纷繁的现实纠纷和矛盾,司法人员应追求形式和实质的双重正义。诉讼作为解决纠纷的最后一道......
浅谈司法审判对社会主流道德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7-02
一、引言 所谓道德是指判断一个人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既然是观念标准,因此就会随着观念的变化而变化。社会道德更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环球网联合环球舆情调查中心就此发起的有关网络调查对社会道德是否产生滑坡这一问题提供了相关......
跨国公司在华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12
摘要:随着跨国公司向着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也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利益相关者的关注焦点。我国作为世界上吸引外商投资最多的国家,虽然跨国跨国公司的到来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并......
浅谈法社会学视角下的公司制度执行情况研究
发布时间:2016-04-22
本文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您奉献的精编范文经济法论文:浅谈法社会学视角下的公司制度执行情况研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论文摘要:本文从法社会学视角对中国东南沿海一个经济组织的日报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该文在描述制度执......
公司的社会责任
发布时间:2023-02-10
【摘 要】我们都知道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但是在现代社会公司除了营利之外,越来越多地开始承担社会责任。这是因为公司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候或多或少地会对社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文章主要介绍了公司社会责任的相关内容以及强化公司......
浅析判决的既判力与司法公信力
发布时间:2016-12-05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通过法院来解决社会纠纷,这既是国家依据法律实现社会治理的理性选择,也是公民实现权利确认和权利救济的理性选择。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要实现依据法律的现代社会治理,除了通过司法改革不断强......
简析人民法院裁判文书公开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01
【摘要】裁判文书公开是落实审判公开的重要环节,是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大势所趋,作为案件再现的载体,裁判文书公开有利于贯彻阳光司法的理念,满足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方便了舆论监督,也有利于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
商业银行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可行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9
商业银行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可行性研究 商业银行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可行性研究 商业银行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我国分业经营的制度框架下,商业银行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需要解决一系......
我国推行判例法可行性之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判例法主要在英美等普通法国家施行。具体方式是由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建立“范例”或“法律原则”,在将来出现类似的案件就可以用同样的原则加以处理,这种通过判决建立起来的“范例”即是“判例”。由于判例可以作为将来处理同类案件的依据......
受贿罪审判实务研究_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17
贿赂,作为一种超越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且为迅速蔓延的社会现象,表现在我们的刑事审判中,是受贿罪案件数量的增加和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本文拟结合具体案例,对受贿罪审判实务中的证据、主观构成要件、共同犯罪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公司治理中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2
【摘要】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防止财务报告的不实披露、欺诈与舞弊。审计委员会制度旨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有效......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3
摘 要:本文从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前后审计费用变化的角度,间接考察了审计委员会在改善内部控制、保证财务报告质量、减少违规与舞弊等方面的治理效率。回归结果表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低于未设立审计委员会......
简论公司社会责任的税法补缺
发布时间:2016-04-29
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公司社会责任的税法补缺,欢迎阅读! 一、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 公司社会责任一词起源于美国,是20世纪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界特别是法学界和经济学界讨论较多、争议较大的问题。早在1924年,谢尔顿就把......
有德行公司的不可信性
发布时间:2022-09-30
有德行公司的不可信性 有德行公司的不可信性 有德行公司的不可信性 【内容提要】公司责任的界定问题是判断公司有无德行的前提。无论是弗伦琴通过赋予公司以成熟的、有理性的人的形而上学地位来界定公司社会责任的......
基于现代司法理念的裁判文书改革(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7
[论文关键词]司法制度 诉讼法 裁判文书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的不断修改与完善,裁判文书改革在审判方式改革的大潮中也有了很大改观,但目前裁判文书的质量并无实质性进展,笔者认为裁判文书的改革离不开现......
简论公司社会责任的税法补缺
发布时间:2022-11-14
在学界对这些社会责任的内涵达成共识后,如何促进公司履行这些社会责任便成为众多法律人乃至整个社会所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这里是一篇公司社会责任的税法补缺,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 “公司社会责任”一......
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高校教育领域的可行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6-04-01
[摘要]本文从微信公众平台的国内外现状出发,分别从新媒体应用于教育教学的优势、微信管理软件的好处、高校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好处三个方面阐述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高校教育领域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为高校把微信平台引入到教育领域提......
关于国内仲裁裁决司法审查制度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7
[论文摘要]设立国内仲裁裁决司法审查制度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国内仲裁裁决司法审查的范围应包括程序问题和实体问题,以是否违背公平、公正和当事人意思自治为标准;国内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应参照适用特别程序,仲裁庭应为“法定证人......
浅谈裁判文书的说理性
发布时间:2022-11-29
裁判文书,作为司法公正的最终载体,是彰显法律公正和司法权威的法律宣言。裁判文书在法治生活中要获得理想的法律效果,则必须要让裁判文书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与接受。裁判文书的说理则是实现裁判文书可接受性的必经之路。 一、我国裁......
论司法裁决中的司法民主及其规制
发布时间:2016-09-13
一、司法民主建设状况分析 (一)司法民主建设的必要性 民主产生于对专制统治的对抗之中,它代表着人民的权力。人民进行统治,如人民当家作主。选举权。自治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本属政治范畴的民主观念,......
公司社会责任承担的正当性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10
【摘要】公司社会责任在我国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一直有较大的争论。虽大多学者对社会责任的存在持赞同态度,我国公司法也出现了原则性的规定。但就其涵义来看,企业作为社会责任承担的主体更应当对其有深刻的认识。此文试图从企业角度,......
浅析宗教财产法律地位的裁判逻辑与司法立场
发布时间:2017-01-14
一、问题的提出:宗教财产能否被继承或者遗赠 《宗教事务条例》第5 章虽以宗教财产为题,但是并没有具体条文明确宗教财产的定义或者判断标准,除该条例第32 条一般性地列举规定该类财产不得转让、抵押或者作为实物投资外,亦未言明其......
“脸盲”裁判
发布时间:2023-06-28
★“君让臣下,臣不得不下。” 谁请因莫比莱吃饭? 意大利前锋因莫比莱日前表示,自己加盟多特蒙德至今已有八个月,但没有队友请自己吃饭。好事的《图片报》随即发起了名为“谁与因莫比莱共进晚餐”的趣味投票。投票选项共有五个,......
论公司社会责任的税法补缺范文
发布时间:2023-02-03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带来了论公司社会责任的税法补缺,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对您设计论文有所帮助! 一、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 然而,理论界对这些内涵形成的共识并不代表着在实践中公司就会主动履行这些社会责任。因此,在学界对这些社会责......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研究(1)
发布时间:2023-02-24
摘 要:本文从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前后审计费用变化的角度,间接考察了审计委员会在改善内部控制、保证财务报告质量、减少违规与舞弊等方面的治理效率。回归结果表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低于未设立审计委员......
论国际商事仲裁司法审查中的公共政策
发布时间:2023-04-01
一、公共政策在我国司法审查中的适用与问题公共政策在实践中的适用问题主要反映在我国法院审理的案件中。考虑到当事人主张和法院认定标准的不同,本文设定如下范围和标准选取案例:(1)选取我国法院司法审查中的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既包括外国仲裁裁决、中国涉外仲裁裁决,也包括香港国际仲裁中心的仲裁裁决。(2)由于最高人民法院在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司法审查上实行报告制度,1本文统计的主要是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案件,尤其是.........
公司研究论文:女性董事与公司治理
发布时间:2014-01-13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小编为你提供范文公司研究论文:女性董事与公司治理,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摘要:随着女性经济的到来,董事会性别均衡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女性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表明,女性董事在董事会及各下设......
司法制度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发布时间:2015-12-04
摘要:司法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具体适用法律处理诉讼案件的专门活动,司法通过发挥其解决纠纷、救济权力的功能、监.........
武城公司与天启公司案之仲裁
发布时间:2023-03-21
周律师: 你好! 问: 1、武城公司申请仲裁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2、武城公司是否可以向法院起诉?为什么? 3、若法院已经受理了武城公司的起诉,而被告均未在答辩期限内对法院管辖提出异议,但在第一次庭审中提出了“......
母子公司法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4
摘 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个越来越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市场也正在逐步产生,母子公司正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项目。它的产生虽然为经济发展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向传统的公司法发起了挑战。因此近些年母子公司的法律问题越来......
公司的社会责任论述
发布时间:2016-09-05
2005年10月27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正式颁布。此次修改可谓可圈可点,其中亮点之一就在于突出了公司的社会责任、注重保护社会利益。 一、公司社会责任的提出和含义 反观社会责任的出处,美国的谢尔顿在1924年就曾对其......
古琴艺术与当代受众对接现状
发布时间:2023-02-28
1引言 2003年,古琴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8年,古琴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庄重亮相,琴声在世界瞩目中静静流淌。在这其中,媒体的力量让中国人重新关注古琴,关注属于我们自己的深厚文......
司法可否介入公司股利的分配
发布时间:2013-12-19
司法可否介入公司股利的分配 司法可否介入公司股利的分配 司法可否介入公司股利的分配 来源 【案情】 上诉人(原审原告):甘肃冶金兰澳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兰澳公司”); 上诉人(原审被告):沁阳沁澳铝业有限公司......
浅议公众舆论与司法独立
发布时间:2015-08-1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的民主、法律意识也在逐渐加强,而今在言论自由社会机制的契机下,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参与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司法活动的独立性也在受着公众舆论的挑战。正确解决公众舆论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关系问题迫在眉......
建立我国大众体育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1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不同的国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的目的和方法不同,但基本都把社会保障作为促进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固发展的一项社会制度。国内社会保障领域的知名教授......
论社会公众人物隐私权与社会大众知情权的冲突和协调
发布时间:2023-05-06
一、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定义与阐释 隐私权:是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隐私权的主体是自然人,而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不具有隐私权,也就是说公民无论身份、地位、财富差异......
浅析法官裁判的四种德行
发布时间:2016-09-09
现代社会,司法不仅具有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权威地位,而且司法裁判更是解决冲突和纠纷的最终手段,法律的公平正义价值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裁判的公正来实现,公正的裁判并非全凭法律条文、程序或原理,还需要法官的职务行为、司法环......
公司权力与公司社会责任关系论
发布时间:2023-02-01
摘要:公司权力与公司社会责任的关系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公司社会责任是控制公司权力的手段;二是公司社会责任作为公司自我粉饰权力的手段。深层关系体现在,社会责任的承担是为了公司权力合法化。我国国有企业的权力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有其特殊性,只有第一层关系,而无第二层关系。若想用公司社会责任来控制公司权力,需要调整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关键词:公司权力;公司社会责任;控制手段;粉饰手段;董事义务作.........
社区“互助养老”过程中社工介入的可行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4
【摘 要】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如今已经非常严重,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也面临着各自难以解决的问题,于是一种自我服务的新型养老方式在各地悄然兴起,我们称之为“互助养老”,文章针对社区内的互助养老的优势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系统地讨论了依法治国方略,其中对于司法体制改革的论述确实振奋人心。这次会议是一次极为务实的大会,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强调了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行性
发布时间:2023-03-06
" [摘 要]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提出。适应了当前国内国际发展新形势和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
上市公司董事会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4
[提要] 本文在前人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来验证河南地区的上市公司董事会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河南地区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会议次数、董事会人数、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而且我们得到独立董事比例与净资产收......
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7
【摘 要】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是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引导资金流向“三农”和微型企业的金融创新。本文对山西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 一、小额贷款......
判定有限群可解性的一种方法
发布时间:2022-12-02
【关键词】有限群;可解性;可解子群 An Decision Method of the Solvability of Finite Groups CUI Xue-qing CHEN Ren-xia (College of Science,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0, China) 【......
浅谈经济法律责任社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27
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家的引导对于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起了重要的作用,不过,国家对于市场经济的干预却未能退出市场舞台,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随着国家对社会经济的介入而逐步加深,以致社会问题逐渐趋于凸显。 一、经济法律......
论公司核心能力的可持续性
发布时间:2022-11-11
来自:价值 中国 网 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刊登的Prahalad/Hamel关于《公司核心能力》的文章,确立了核心能力在管理 理论 与实践上的地位。在以后的十余年,得到了业界、学术界人士的广泛响应,关于核心能力的著述层出不穷。在对核心......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社会参与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7
摘要:社会参与是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规律、“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及社会治理创新的需要。社会参与实质上是社会力量参与,其主体包括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公益组织及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在合适成年人在场、社会调查、观护帮教、附条件不起诉考察、禁止令的执行及对少年犯的社区矫正等方面可以对司法活动进行辅助与支持。为了实现社会参与的有序性和常态化,应建立有序参与和常态参与的保障机制。有序参与的保障机.........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发布时间:2023-03-22
摘 要:作为政府生态责任追究主体,目前我国社会公众在实践中基本上扮演的是缺位者角色,其缘由主要是社会公众相关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和相关的制度供给不足与制度局限。在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学者建言献策中,社会公众基本上属于不平......
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介入社会医疗保险的可行性以及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15-08-05
摘 要:目前,社会医疗保险的多个领域已经可以看到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的身影,本文在研究分析商保介入社保可行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在实践中出现的三种介入方式,并提出了如何完善商业保险介入社会保险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医疗......
浅论社会舆论对刑事审判结果公正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9-02
一、刑事审判结果公正性的影响因素 从公平审判的基本内涵来看,公正之于法官来说有两层含义,一是法官自身的公正,二是通过审判来实现公正。刑事审判的结果最终是要由人民法院所作出,因此,人民法院在刑事审判结果公正性的影响因素中......
公司法律地位研究(上)
发布时间:2013-12-19
公司法律地位研究(上) 公司法律地位研究(上) 公司法律地位研究(上) 一、问题的提出 (一)普通法上的公司 在普通法系国家,“公司”的表述有company(英国)和corporation(美国),......
司法公正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4
摘要本文从影响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以及如何创新和完善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机制,加大对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背后职务犯罪的查办力度等角度阐述了如何更好的体现司法公正。 关键词司法公正 法律监督 司法不公 司法公正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9
【摘 要】社会法是由自身部门法精神与品格而定,其价值取向是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力求社会实质公正以及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等。社会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担负着非常重大的责任。 【关键词】社会法学;理论体......
公众人物隐私权与社会大众知情权的协调
发布时间:2022-10-02
一、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定义与阐释 隐私权:是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隐私权的主体是自然人,而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不具有隐私权,也就是说公民无论身份、地位、财富差异......
社会性别的法律建构及其批判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性别等级是在人类社会进化的过程中,主要由男权文化不断解释与不断塑造的结果,社会性别这一概念是探求这一原因最好的分析工具。 原初社会“男耕女织”的性别分工成为家庭关系与公共关系的分野。在公共关系中,男人在自利心的......
对规范民间借贷 统一裁判标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0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充分保护人民群众和广大民事主体在民间借贷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资金融通秩序,最高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
中国民法继受中的体系性瑕疵与协调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6
一、引言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方面都取得长足进展,法律体系也更加完善和健全,我国一直都在通过法律的移植或者是继受等方式从事民事立法工作的开展。虽然中国正是的民法典还未能出台,但是也取得很丰硕的成果。而......
推进公正司法提升审判机关公信力
发布时间:2019-12-02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建立健全冤假错案预防和纠错机制。如何提升司法公信力已经成为法治建设的紧迫任务。一系列司法改革如省级统筹制、跨行政区划法院、法官员额制、法院人员分类管理等正在酝酿和进行中。然而,目前制约公正司法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法律制度不完备、设计不科学、没有充分吸纳民意;司法运行中外部干扰因素多;法院内部管理不科学,法官流失严重等,都是亟待解决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4-01-17
内容提要: 以人为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本质属性,它规定着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和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相互联系,就相互区别,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为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研究(1)
发布时间:2022-08-27
一、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一般性分析 公司作为一个系统,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李......
公司的社会责任初探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 公司社会责任最早产生于美国。传统公司法的基本理念是,公司是为了实现股东的利益而存在的营利组织。但随着经济发展,现代公司的社会责任理论认为公司不能仅仅以为股东谋利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 而应当负有维护和增进利益相关者......
逮捕中社会危险性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5
摘 要 逮捕作为最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与公民权利保障密切相关。传统逮捕绝对数量巨大、逮捕率居高不下、“一捕了之”等诸多问题长期存在,逮捕适用恰当性问题急需解决。新《刑事诉讼法》以社会危险性条件替代逮捕必要性条件,对正确......
研究和谐社会中的法律文化
发布时间:2022-11-16
一、和谐社会的法律文化冲突所谓文化冲突,指的主要是不同民族、形式、类型、模式以及价值取向的文化间所呈现的冲突和碰撞,这属于在文化交流以及传播的过程当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只要有依托在不同民族、地域以及社会条件之下的文化模式以及类型存在,它们之间形成相互的交往、交流和交易,在政治、思想、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存在互动,那么文化冲突也就是无法避免的。法律文化属于社会文化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3
" 引论 毋庸置疑,中国市民社会话语的建构,本身便是一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的论辩过程,而其中最重要的论辩则集中表现在两个题域:一是对市民社会这一源出于西方历史经验的社会模式能否在中国作为一种社会实体而加以建构的论辩,二是对......
明清女性接受视野中的《牡丹亭》(1)
发布时间:2022-09-11
从戏曲角度研究明清女性接受史,不能不关注《牡丹亭》。因为,在封建礼教高压和个性解放思潮涌动的变奏下,《牡丹亭》所讲述的女性故事,正成为那个时代女性意识觉醒的一个象征。立足性别研究(gender studies),考察《牡丹亭》及明清女......
浅谈公司的社会责任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15
【内容摘要】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自二十一世纪80年代末以来,掀起了一场广泛的、涉及公司法基本原理的公司管制的大讨论,其主要焦点围绕着公司股东、董事、监事、职工、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涉及如何重新认识......
审判中的司法责任浅析
发布时间:2023-03-30
摘 要 审判中注重司法责任制,加强法官队伍的建设,对于保障公平、公正及法律的正确实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对于任何一个案件的审理,法官是否做到了公平公正,是否以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原被告,这是一个法治水平的体现,也是司法行为......
行政法律裁判中的合宪性解释与价值衡量方法_行政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行政诉讼制度运行良好的一个重要指针就是法官能够在行政诉讼案件中运用正确的法律推理思维与方法而得到“正当的个案裁判”。法律推理具有不同于形式逻辑推理的重要特征。从一个具体行政案件的判决论证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合宪性......
判断与决策过程中的生态理性与社会理性(1)
发布时间:2023-05-07
摘要:判断与决策在管理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首先阐述了判断与决策的基本过程。传统经济学假定人在判断与决策的过程中是完全理性的,但在实际的决策中并非如此。文章在回顾了Simon的有限理性与Kahneman和Tversky的直觉与偏差......
享受研究性学习
发布时间:2016-12-15
(一) 暖风吹来,温润舒适,柳石路小学六年级一班教室里。洋溢着浓浓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侃侃而谈,有的介绍蒙古的自然风光,有的哼唱蒙古的歌谣,有的讲述蒙古族的婚嫁习俗及古老的传说,有的吟诵自己创作的诗词。在场聆听的几位家......
探析新闻标题与受众心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3
" 论文关键词:传播 新闻标题 受众心理 论文摘要:从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由以往的媒体传播什么,受众就接受什么,转到媒体需要依赖受众的需求来安排自己的节目。这也就成就乐今天这个话题,为什么我们要注重研究新闻传播中新闻标题与受......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在加快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必须明确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切实落实文化建设工作,利用完善的文化体系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就我国文化建设现状来看,群众文化建设力度不足现象比较突出,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完成,所以必须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一、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精神调节、宣传教化、普及知识和团结凝聚四方面,需要对其不同的社会功能进行详细分析。(一)精神调节功能当前社会节.........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2-1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在此基础上群众文化应运而生。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时期,国家和政府非常重视群众文化的建设。群众文化是......
社会分层理论对性社会学研究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2-18
对于社会分层的研究,属于当今社会学的主流研究视角,算得上强势话语;而性社会学,则堪称社会学中的最弱势者之一,在学术殿堂中艰难地挤得一席容身之地。性社会学的弱者地位,主要是因为其关注的问题相对于社会结构、社会运行而言确实太......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与创新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5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各面的发展,我国文化繁荣也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公民个人文化水平和素质修养的提升以及国家软实力的增强都有赖于贯穿整个历史进程的、先进的群众文化。科学的群众文化为我国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