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依法治国是社会最大公约数

依法治国是社会最大公约数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03:59:40
依法治国是社会最大公约数
时间:2023-08-05 03:59:40     小编:

民进中央副主席刘新成

农工党中央副主席龚建明

台盟中央副主席黄志贤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重要作用。在庆祝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他指出,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重要目标以及“依法治国”这一重要议题,《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日前走访了多位民主党派负责人。

民主法治保证治理现代化

《财经国家周刊》: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法治目标对政党建设提出了什么要求?

台盟中央副主席黄志贤: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最主要的路径就是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民主与法治是一体两面,对于国家的治理而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只有有序推动民主,严格遵循法治,沿着民主法治的道路,才能保证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发挥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国际国内的各种困难、险阻和挑战,中国共产党秉持高度的政治智慧,以先进的执政理念,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就是要坚持运用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和社会,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运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力和责任来治理国家和社会。

以民主法治的方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还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民主法治的体制机制,如进一步完善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有关于发展协商民主制度的重要改革举措,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台盟作为参政党,作为政治协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幸见证了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有幸成为这个伟大时代进步的参与者,有幸亲历着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蓬勃发展,更有责任、有义务坚持、遵循这条科学、正确、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切实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为民生幸福、法制健全、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财经国家周刊》:在一个利益多元的社会,凝聚共识很重要。拿什么来凝聚多元利益主体的共识? 公平正义的社会一定是法治社会,现代化国家治理一定是依法治理。

农工党中央副主席龚建明:习近平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手段和重要保障。随着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领域的系统化、治理方式的多样化,凝聚社会共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依法治国有助于凝聚转型时期的社会共识,有助于促进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革除体制机制弊端,推动改革阔步前行。实践表明,依法治国是降低治理成本、实现治理目标的最佳途径,是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首要条件是依法治国、文化建设和人的现代化。

首先,用法的力量主导国家治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次,要进行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文化建设。第三,实现人的现代化。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即使有再好的制度,也要靠人去执行,要靠人的思想意识、修养、素质的现代化以及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的不断提高。

新时期多党合作的现实意义

《财经国家周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请结合历史经验,谈谈多党合作发挥的作用及现实意义。

民盟中央副主席徐辉: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我国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各个历史阶段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民盟为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黄炎培、张澜、沈钧儒、闻一多、李公朴等民盟先辈,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坚持抗战,争取民主,反对内战,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英勇斗争,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许多先辈还为此献出了生命。新中国成立后,民盟遵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参加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加各项民主改革,参加社会主义革命。仅就政治安排而言,张澜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沈钧儒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史良、胡愈之等分别任政府部长,为巩固人民政权,实现党和国家的历史任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民盟充分发挥界别特色和优势,积极开展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社会服务工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如民盟领导人费孝通所提出的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协作开发区的设想和边区开发的理论,被中共中央所采纳,并在开发浦东、建立长江流域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的两个重要战略决策中得到体现。

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它是推动执政党与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有效渠道和途径。每年,各民主党派都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和深层次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以高层座谈会发言、政策建议信、提案和信息等形式向中共党委和政府提出有关建议。就我们的经验而言,但凡是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都会得到党委和政府的认可。近年来,我们民盟每年都会向中共中央、国务院递交8至10篇政策建议信,均获得中共中央领导批示,许多建议被采纳进入国家决策。

其次,它有利于扩大社会各界的有序政治参与,拓宽利益表达渠道,维护社会稳定。民主党派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可以更多地反映和代表各自所联系成员和群众的具体利益。多党合作制度既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又照顾各方面的具体利益,蕴含着合作、参与、协商与包容的精神,能够有效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使一些社会问题能够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内得到妥善化解。

最后,它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和良性发展,增加政权活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民主党派成员进入人大、政协、政府和司法机关担任领导职务。一方面,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我国民主政治生活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这些民主党派成员围绕国家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等情况,积极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有利于促进各级党政部门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增强政权活力。

提高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实效

《财经国家周刊》:目前,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还存在哪些值得改进的方面?民主党派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

农工党中央副主席龚建明:我着重谈一下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具有层次高、范围广泛、形式灵活的特点,它与共产党的党内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相辅相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中共执政能力的提高,民主党派监督的范围不断扩大,途径有序拓展,民主监督的条件逐步改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还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落后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在对执政党端正党风、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司法公正、政府廉政建设的民主监督方面,尚不能成为监督和制约的重要力量,与全社会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比如,监督的主体与客体之间还缺乏明确的、可操作的制度规范,各民主党派章程中还缺乏明确规范有关开展民主监督的条款,民主党派机关没有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缺乏对监督权利的保障,从而也无从显示民主党派监督的效能。

如何提高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实效?我有4点具体的建议:

第一,加强执政党对参政党的监督。完善执政党对参政党工作方向与重点、思想与组织建设的指导与监督机制。

第二,加强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完善执政党决策信息交流沟通机制,保障民主党派知情渠道畅通;建立健全制度约束机制,保障依法治国、民主监督、反腐倡廉等工作的参与机制。

第三,对重大决策提出“不可行性报告”。当前,对于重大决策出台前开展可行性研究是通行的做法。今后,应鼓励参政党从更加独立的第三方立场出发,对决策风险进行系统评估,提出“不可行性报告”,减少执政党的决策风险、决策失误和决策损失。具体来说,可选择参政党能够发挥智力优势的几个领域,比如依法治国、司法公正、反腐倡廉、防控金融风险、化解产能过剩、保护生态环境等等,开展相关试点,积累经验,为民主监督制度化、规范化作贡献。

第四,建议在国务院的监察部、审计署、司法部及最高检察院、最高法院增加民主党派成员任实职领导干部的比例。

台盟中央副主席黄志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具体从国家治理的方法体系上而言,协商民主是一种重要手段。它要求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建立健全多主体协商机制,疏通利益表达渠道,扩大民主参与,促进社会公平发展。从政党协商的角度来看,执政党和参政党都是协商主体,一直以来,台盟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政党协商,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工作和对台工作大局,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分量、有创见、可操作的政策建议,为党和国家的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站在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高度

《财经国家周刊》:从民主党派的视角,对以法治推动和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有何意见和建议?

台盟中央副主席黄志贤:以法治推动和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作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作为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台盟要为实现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献计出力,我们高度重视以法治推动和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上谋划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制度系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建议从总体上考虑和规划各个领域的改革方案,分阶段制定国家治理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任务表,不仅要从中央宏观层面加强对治理体制改革的领导和指导,也要站在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高度,超越部门和地区利益,进行全局性的统筹规划,打破既得利益的束缚。同时应当广泛讨论,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建议,从长计议,避免短期行为。

二、结合具体国情,借鉴先进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理念。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立足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大胆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当今中国取得长足进步和辉煌成就的重要途径之一。建议立足中国国情,系统总结各级政府经验,将成熟的改革创新政策上升为法规制度,从制度上解决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的动力问题。同时,站在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高度,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活力为目标,借用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的完善和发展所用,开创中华民族文明、法制、创新的美好未来。 三、注重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治理者和全民族素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治取得了重大进步,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现代核心政治价值日益深入人心,但在一些领域和地方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甚至影响了人们的正确价值观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应该大力开展积极进取向上的学习教育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依法办事就是“讲政治”

《财经国家周刊》:改革开放进入第二个30年,在第一个30年有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日显重要。如何提高法治建设在现代国家治理的各个关键环节的认识和工作水平?

民进中央副主席刘新成:只有市场经济和公平正义的双重兑现才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圆满成功。公平正义的社会一定是法治社会,现代化国家治理一定是依法治理。下面就当下法治建设在宪法权威、司法公正、行政公平三个关键环节谈一点看法。

宪法权威关乎社会稳定,而社会稳定是公平正义的前提。稳定的局面有赖于社会共识,宪法则是社会共识的最大体现。所以,要想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加深全民对宪法的认识,提升宪法的权威。在利益多元的社会里,对一切利益主体而言,宪法都是利益保障的底线和利益期待的“天花板”。无论对公民,还是对政府,宪法都是自律的起点,是化解官民矛盾和民间矛盾的依据与平台。在我国这样一个法治传统不太深厚的国度,加深宪法意识,提升宪法权威,尤其重要。

关于司法公正,要提升司法职业共同体的威信。司法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司法从业人员在长期专业学习和职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司法技艺与心智”,在司法事务中是不可替代的,任何人都不应该出于对某个个案案情的分外“了解”与“关注”,或出于某种非专业的“正义感”而质疑司法从业者的“技艺与心智”,否则司法的相对独立、司法去地方化、去行政化都无从谈起。 在利益多元的社会里,对一切利益主体而言,宪法都是利益保障的底线和利益期待的“天花板”。

相对于宪法权威和司法公正,行政公平问题与百姓的日常生活贴得更近。人们的“不公平”、“不正义”感觉,其实更多地来自“行政不公平”。行政不公平的最大受害者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全部活力来自公平竞争,管理市场的行政权力如果行使不公,就无法造成公平竞争局面,其结果只能造就“伪市场”。行政不公平还会伤及价值观建设。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让遵纪守法的人受益,但在当今社会,许多人恰恰凭违法违规的“盘外招”而暴富、而成名,而其助力者正是国家公务人员,甚至还有领导干部。试想,如果社会现实的训条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最大受益者是有门路的、擅长歪门邪道的,那么“诚实、守信”之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怎么能深入人心?

在行政领域贯彻依法治国,要谨防“国家法治,基层人治”。“基层人治”的根源当然在于干部作风。但这方面的作风问题并不限于“专横跋扈”、“独断专行”等显性毛病,相比而言,这些“坏”作风是容易被发现和纠正的,值得警惕的是,有些貌似“好”的作风,却潜在“人治”倾向,表象是办好事,结果是不公平。其表现之一是对群众的个体要求“有求必应”。规则具有普适性,个别要求通常是在规则之外寻求“特殊照顾”。虽说个别要求不见得全都无理,但过多的“法外施恩”势必造成基层法治的紊乱。对个别人是“恩”,对制度却是破坏,为个别人办了“好事”,对全体来说却不公平(造成“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暂时化解了个别人的“问题”,长远看却不利于基层的制度化管理(结果只能是大家争相学“哭”)。

另一个表现是,以“讲政治”的名义虚置或变通法规和制度。讲政治与讲法律、讲制度、讲规则难道是对立的吗?这听起来令人费解,但现实生活中常常“被”非此即彼。变通或虚置的做法还常常被视为政治智慧。我不否认变通有时是必要的,但凡事没有十全十美,从我国当前国家治理面临的主要矛盾出发,在我们的行政机关还没有普遍真正确立照章办事习惯和反腐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我认为还是以不鼓励变通为好,尽管这样做有时要付出代价。从本质上说,依法办事就是讲政治,而且是讲大政治。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论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行政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15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第一次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这是我们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完善和发展。加强对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关系、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
浅析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发布时间:2022-11-1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这个重大论断是对新中国成立6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6年以来法治建设......
论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2)行政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但是,由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不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法律意识的不同,在具体执法过程中,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经常发生,有的十分严重。如有的行政失职,应该作为的不作为,该管......
论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3)行政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6
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是指从过去政府机关直接组织管理经济活动的经济主体身份,转变为间接地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宏观调控的行政主体身份。在新形势下的政府职能,主要是宏观调控,即“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高......
依法治国是党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保证
发布时间:2023-02-09
" 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具体体现为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
依法治国要抓好“关键少数”
发布时间:2015-08-04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坚决纠正和解决法治不彰问题。......
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关系研究——— 从公民宪法信仰谈起
发布时间:2023-03-15
一、依法治国的拦路虎宪法信仰的缺失 从1954 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到1976 年后再踏法治征程; 从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重要含义,到十八大审议公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在磕磕绊绊的前进时,逐渐探索......
浅析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3-02-24
一、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内涵 (一)依法治国的内涵 法律是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构,根据立法程序制定的文件。通常而言,法律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公民基本义务及权利等根本性问题,法制也叫做法律制度,将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
论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1-22
[摘 要]依法治国,具有丰富的内涵。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关键词]依法治国;基本内涵;重大意义;实现途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主......
浅析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对全面依法治国重大部署的几点感悟
发布时间:2022-08-04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全面 是对法治认识的全面深化 法治一词形成于13 世纪的英国, 在著名法官柯克与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的争论中, 柯克提出法律是国王 的论断, 实质上触及了现代法治的基本内涵, 即法律至上。我国古代也有以法治国 使......
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
发布时间:2023-07-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不仅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
浅析依法治国理念下的依法治村
发布时间:2023-06-0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总数一半以上,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关系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因而,依......
依法治国背景下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
发布时间:2022-08-05
【摘 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大学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是关系依法治国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理解法治意识的科学内涵出发,分析了当下大学生的法治意识现状,明确了大学生法治......
论法律职业人队伍是依法治国的支柱
发布时间:2023-06-11
摘 要: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的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就是法律职业人队伍。可见,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法律职业人”的法制化。法律职业人是推动依法治国的中坚力量,只有法律职业人的成熟......
浅析依法治国框架下的依法治校
发布时间:2023-07-24
一、明确依法治国框架下的依法治校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指出: 依法治校......
浅谈依法治国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联及冲突
发布时间:2023-03-21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它不仅仅是四个全面战略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个全面重要制度协调的基础和法律保障。中共的十八大会议中,关于促进依法治国的某些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统称《决定》)是第一次来以最高的政治文件和执政党最高政治决策的形式,为进一步指导在新形势下,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通过促进法治和加快在中国法治建设,促进国家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积极稳妥地在法治的轨道上.........
全面推进依法治会 建设法治工会
发布时间:2023-07-05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新任务下,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牢牢抓住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历史性机遇,围绕依法治会、建设法治工会的总目标,努力提高工会工作法治化、制度化水平,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在推进科学立法、严......
司法公正与依法治国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深刻地揭示了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司法机关依法办事,实现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方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治国的动态表现,是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在社会现实生......
依法公正审计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发布时间:2022-11-21
“和谐”是一个综合概念,其核心是指百姓的满意程度。它既包含了稳定、协调,又包含了 社会 发展 的动力和平衡机制。和谐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 政治 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是尊重人民诉求、执法廉洁公正、社会安定团结、人与 自......
浅述人大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 本文对权利和权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人民代表大会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作用作了阐述。认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决定了人民是我国的主人,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是人民代表......
唐太宗“依法治国”成就大唐盛世
发布时间:2023-02-15
唐太宗李世民执政21年,之所以被誉为贞观之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依法治国。李世民顶层设计、修订完善《贞观律》,同时编定令、式、格,建立了完备的法规体系,律令天下;后狠抓“关键少数”,落实法制。初唐社会,从被称为“天可汗”的......
当前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的关系论证
发布时间:2023-07-16
摘 要 我国的政治体制逐渐向着法治化方向发展,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明确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能够有效促进两者的互动,提高我国法治化进程。本文论述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之间的关系:依法治党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式,......
论“依宪治国”在依法治国中的核心作用
发布时间:2016-09-19
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5-09-14
【关键词】探索;渗透;体验;有序;迁移;预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在探究过程中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
论宪法监督是依宪治国的关键(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14
论文摘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但宪法同民法、刑法等一样,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权威性规范.更加需要建立与完善监督制度。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使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沿着宪政轨道健康发......
依法公正审计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1)
发布时间:2022-12-22
“和谐”是一个综合概念,其核心是指百姓的满意程度。它既包含了稳定、协调,又包含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平衡机制。和谐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是尊重人民诉求、执法廉洁公正、社会安定团结、人与自然融洽相处......
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强国
发布时间:2023-01-16
关键词: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建设法制强国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东汉许慎《说文》:“法,刑也。平之如水。从水,D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意思概括来说是:法度,就该公平如水。 也只有公......
从美国司法大案透视法治社会建设启示
发布时间:2023-07-06
【摘要】在当今世界著名的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两大法系中,美国是普通法系的重要发展地之一。《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一书,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影响美国宪政的司法大案。本文从美国司法判例出发,提出一己之见,以期......
浅析深入学习领会依法治国重大方略自觉提高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能力
发布时间:2016-12-09
一、全面掌握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主要观点 其基本观点主要为五个强调、五个指明: (一)强调建设法治破除人治,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必然习主席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 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强调法治在国家建设中的重......
浅谈依宪治国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
发布时间:2016-09-19
宪法规定着一个国家有关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一些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当然,宪法作为根本法,只是确定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就其内容言,既不可能包罗万象地对所有问题加以罗列,也不可能对每一事项都作具体而详尽的规定因......
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法治化
发布时间:2023-01-28
" 自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以来,依法治国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根据我国宪法,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是通过党的领导实现的。宪法规定“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工程
发布时间:2023-06-27
2013年11月5日,杭州市上城区召开首届社区公益服务项目相亲会,109 个社会组织承接了 106 个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得到资助资金 340 多万元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快速转型,大量“单位人”、“社会人”转变为“社区人”,社区......
略谈以“依法治国”为背景的新型农村社区法治建设
发布时间:2022-12-17
1新型农村社区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改变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把促进公平正义与增进人民福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型农村社区要求居民在党的领导下实行居民自治,社区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社区......
依宪治国是执政的基本守则
发布时间:2022-12-21
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人习近平上任伊始就强调,宪法的生命与权威在于实施。 否弃“以党治国”的旧思维和旧体制,实行依宪治国,由“党治”转为“宪治” 执政党治国必须是“依宪治国”,要改变长期以来实行“以党治国”的弊病,把“党必......
依法治国的新境界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多次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表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重大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
浅谈宪法监督是依宪治国的关键(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01
【论文关键词】宪法监督 关键 缺漏 建议 【论文内容提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但宪法同民法、刑法等一样,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权威性规范.更加需要建立与完善监督制度。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使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使国......
美国司法大案透视出法治社会建设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7-16
一、建设法治社会,遵循依法治国、宪法至上 纵观美国发展,在短短二百多年的历史中,美国敏锐的抓住两次世界大战的机遇,经济迅速发展且以超级大国的地位领先于世界,这与其严谨的宪法规范、司法体系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建国之初......
依法治国视阈下的依规治党问题浅谈
发布时间:2023-06-21
一、依规治党的内涵与价值定位 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确轨道。法治国家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应树立宪法绝对权威和法律至上之信仰,通过法律保障权利的行使和规范权力的滥用,最终实现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维护公民环境权
发布时间:2015-08-04
关键词 环境权 环境维权 环境权立法 作者简介:赵静雅,中共颍上县委党校,助理讲师,安徽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2014年10月,美丽的首都迎来了首次以“依法执法”为主题的盛会――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是......
未来制造业的最大能源是数据
发布时间:2015-07-29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可以共同展望未来的时代,不是去改变别人,而是改变自己,去拥抱这个时代,这样你就不会在十年以后说这是大数据惹的祸,我们应该共同把它真正变成人类未来巨大能源之所在。 早上在网上查了一下,看到很......
论“依法治国”的宪法效力
发布时间:2022-11-17
党的十五大报告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以确认,标志着其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治国方式的重大进步。1999年3月15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意义阐释
发布时间:2023-07-02
〔摘要〕 作为法治中国的核心要素,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也主要在国家(政党)、政府、社会三个层面展开。其中,如何透过诸多修饰词,正确解读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
论“依法治国”的宪法效力
发布时间:2022-12-10
那么,一个尖锐和有意思的问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宪法规范所确认的是形式法治还是实质法治?而且在它所处的同一条文中,同时出现了“刀制”和“水治”,(注:值得注意的是,第五条第二款:......
社会治安治理中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多,流动性随之加剧,社会压力不断增大,导致社会治安问题以各种新的形式不断突显出来,尤其是一些新形态的犯罪数量急剧增长,传统单一的社会治安防控手段已难以起到有效的管理作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提升社会治安管理水平,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新格局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大数据技术因其拥有诸多优势,迅速成为支撑社会治安防控管理的一把有力武器。.........
论国际法与依法治国(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06
内容论文摘要: 中央领导多次强调应加强对国际法的研究和学习、充分运用国际法,但是实践中对国际法在依法治国中作用的认识还是亟待加强;学习和运用国际法是依法治国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提出了在依法治国中加强国际法研究和运用的几个......
法治是社会主义的底线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24
一、法治的意义追问 什么是法治?让我们从几个事例说起。 美国的“查尔斯河桥案”。1785年,一家公司在波士顿的查尔斯河上造了座桥,收取过桥费,1828年,另一家公司在查尔斯河上又造了一座桥,做同样的买卖。1831年,前者将后者诉之法......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融合综述
发布时间:2013-12-18
一、“法治”与“德治”及其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和道德都是由一定经济关系决定并为其服务的上层建筑,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方可使国家长治久安。所谓法治,简单地说,就是主要依靠一整套刚......
依法治国的应然向度
发布时间:2016-09-0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是治理国政的基本方式。报告还指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法治思维(这里特指以领导干部为代表的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被写进十八大报......
依法治国是执政为民的根本保障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18
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体现,也是我们党汲取中外政党执政经验教训,在新世纪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作出的重要选择。在当代中国,执政为民最根本的保障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依法治国是充分而有序地反映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
依法治国背景下档案法治之管见
发布时间:2023-02-19
1问题的提出 2档案法治在立法与执法上的误区 2.1立法理念上的偏差,造成档案立法的国家为上和权力为上。立法理念是蕴涵于立法这一环节的内在精神和最高原理,它体现了立法者的一种价值取向,是立法者期望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治理国......
实现国有资产对社会资本的最大控制
发布时间:2013-12-17
" 建国以来,我国创造和积累了庞大的国有资产,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国有资产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相当一部分运营效率低下,不仅导致了国有资产主导作用和整......
关于国际法和依法治国(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18
内容论文摘要: 中央领导多次强调应加强对国际法的研究和学习、充分运用国际法,但是实践中对国际法在依法治国中作用的认识还是亟待加强;学习和运用国际法是依法治国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提出了在依法治国中加强国际法研究和运用的几个......
浅析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1-20
一、德主刑辅是我国优秀的法律文化传统 一般来说, 依法治国主要是依靠他律,以德治国主要是依靠自律。而德主刑辅则是我国优秀的法律文化传统。1958 年,毛泽东指出: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也不行,但我们有我们这一套,调查研究,就地解......
公司法的政治约束(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关键词: 公司/公司法/政治/政治权力/政治结构 内容提要: 迄今为止,我们并未认真地对公司法进行政治解释。纯粹的法律解释或者交错的经济解释在公司法领域一直非常流行,但对法律实效的理解未必十分有效。对公司法的若干结构诸如公司法......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解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宝 [论文摘 要]胡锦涛关于“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的科学论断,既是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又是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中......
小议全面依法治国,开启中国法治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3-07-26
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同志强调: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他说:我国是一个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
浅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6-18
[摘 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要求,只要坚持做到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地实施,维护......
大数据时代的“云治理”:社会治理的一“种”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5-09-08
当今世界,信息革命日新月异,网络融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互联网已经进入“大智移云”(即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统称)的新时代。云计算、大数据是网络化发展的客观结果,必将使得信息网络运行的所谓“虚拟性......
浅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5-12
【摘 要】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中探索和选择的治国之路。 【关键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一、依法治国概述 (......
浅析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之“法治”
发布时间:2017-01-17
一、法治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 在革命理论中,社会主义是一种理想状态,革命是一场奔向社会主义的运动。但在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以后,就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制度,而这种制度的运行需要法治的保障。社会主义法治便应运而生。可以说,社......
全面依法治国与参政党法治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2-08-27
全面依法治国与参政党法治化建设的关系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的决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习近平同志强调,统一战线“要着力服务......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迈向法治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3-07-01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和要实现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施依法治国是我们党的正确决策和人民的必然选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全民打开新局面,持续......
浅谈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发布时间:2023-07-08
一、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的发展 自十五大首次提出依法治国以来,党和法治的关系一直是党中央高度重视并且不断强调的问题。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
浅谈新时期的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7-13
一、依法治国的发展沿革 二、依法治国的具体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总体上而言就是党和政府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不唯权,只唯法。在处理党和国家的一切大小事务的时候,以法律......
依法治国在于弘扬宪法精神
发布时间:2023-01-16
摘 要 依法治国的根本在于依宪治国,依法执政的根本在于依宪执政。本文指出要让法律信仰成为全民的理念共识,让宪法精神,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让人民监督权力等都能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依法治国,就是要把党的意志通过法定程......
谈依法治国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依法治国与法治的概念在内涵上是相同的,因为法治本身表达了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注:参见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4页。 )法治是保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维系社会进步、保......
公共服务是社会稳定之本
发布时间:2022-12-28
全国首批流动人员信息采集车在广州亮相 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流动速度加快,人员流动、迁徙变得异常频繁,相应的城市管理水平却难以及时跟进。针对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如何得到较好的保障?现阶段流动人口治理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政府......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09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出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是树立法律的权威的源泉。而法治文化的作用之一就是要奠定尊崇法治的社会文化基础,让全体社会成员对已有法律规范体系中所蕴含和追求的......
浅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须深化对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2-11-07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须坚持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地位 依法治国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邓小平同志在其著作中没有明确提过依法治国这四个字,但依法治国的思想却尽显于他的治国理政中。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依法......
论经济法是社会本位之法
发布时间:2022-11-17
摘 要:经济法是社会本位之法,以维护社会利益为基准,属于社会法。首先,可以从西方法律思想的视角认知法的社会本位理念;其次,可以从法律理性的视角审视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特征;再次,可以从毗邻学科的视角探索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内涵。......
依法治国贯彻实施的四大方略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26
[摘要] 本文简述了我国法治从人民民主法制到社会主义法制,再到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历程,以及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意义,提出并论述了依法治国所应当包括的四项基本要求,从而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十六字方针”区别开来,对......
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16-09-06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党的文件形式第一次就执政党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作了全面和系统的论述,明确指出: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关于依宪治国的几点想法
发布时间:2016-11-16
一、规范行政权力 行政方面的焦点问题是: 在宪法和法律的规制下,如何使行政权力安全稳定运行? 主要表现为: 第一,行政权力相对司法权、立法权来说权力较大,所以它相对来说更难控制; 这与我国的历史传统也有关系,在清以前地方行政......
从宪法的功能谈依宪治国
发布时间:2023-06-18
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在现代法治国家,所有的国家权力都由国家宪法赋予并加以规范,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机构及其政治活动,都是人权的法律化。宪法对于国家基本权力、人权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都具有重要功能。关键词: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基本权利;核心价值观中图分类号:D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
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党校法治教育探讨
发布时间:2022-08-27
一、树立领导干部的法治信仰是前提 党校法治教育中,法律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然而要使法律知识在领导干部执政过程中发挥实质性作用,前提还是要树立法治观念,形成法治信仰。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思维是具有一定规定性的思考模式。社......
依法治国:抗争性政治的化解之道
发布时间:2015-08-20
【摘 要】国内知名政治社会学学者于建嵘先生作为游走于中国底层社会的一位政治社会学专家,是“底层研究”的学界先锋,其作品《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一书很好地展现了其“底层视角”的学术解读框架。文章拟从依法治国......
国有企业依法治企、依法理财工作的一些探讨
发布时间:2022-12-31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健全,社会监督更加公开透明,对企业依法经营、照章办事的要求不断提高。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了重要部署,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国家治理领域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随着依法治国、......
浅析依法治国的哲学基础
发布时间:2023-06-26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相互作用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这......
谈依法治国(2)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14
25页。)这些限制和干预,很多正是通过部门或地方的规章来实现的。许多规章的制定,就是为了确立对某类交易的许可和审批制度,而这些许可或审批又往往总是与收费联系在一起的。当然,我们历来强调合同自由是相对的,应当受到限制的,但政......
谈依法治国(5)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依法治国需要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法治最重要的内容。法治意味着法律的普遍适用和至高无上;法律平等地约束社会一切成员的法治原则,必须经由公正的司法活动来贯彻实施。德沃金说:“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公正的司法,不仅在于惩恶扬......
也谈依法治国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依法治国与法治的概念在内涵上是相同的,因为法治本身表达了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注:参见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4页。 )法治是保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维系社会进步、保......
依宪治国需配套宪法解释
发布时间:2015-07-27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主张后,谈论宪法问题就成了大陆媒体和学界的热点,因这是中共建政以来,首度在规范性决议中明确提出的治国理念。“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依法治国与保护不同意见
发布时间:2023-05-26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深刻的命题,就是怎么样依照法律的精神和法治的思想来治国,不仅仅是靠制度。法律既有制度,也有理念,又有方法,又是文化。 如何处理好维稳和维权之间的关系,是治国理念的一个重大......
浅谈依法治国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2016-09-07
在有着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和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 建设以民主、自由、平等为基础的现代法治文明,其困难和阻力可想而知。此外,现代法治确立,还有赖于市场竞争、平等观念、国民教育、基本生活的保障、政治安定等多方面的因素, 不可能一......
浅析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
发布时间:2022-11-23
一、依法治国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首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高度概括,而作为社会层面的法治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构成要素,同时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有力后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依法治国方略的来龙去脉
发布时间:2023-03-18
发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恢复和推进 对于中国人来说,“法治”这个名词并不陌生。早在春秋时期,以管仲为代表的早期法家,就主张“援法而治”,提出了“威不两错,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的理念。然而,直到二千多年后,......
传统文化与全面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7-0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实施要有一定的条件。而中国传统文化......
真实是最大的尺度
发布时间:2023-02-16
93岁的伯纳德・马丁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与23岁的自己不期而遇。2014年8月30日,这位前美军上尉来北京参加“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二战中美友好合作影像展”开幕式。工作人员用轮椅把他推到一张黑白照片旁,照片中,......
理想是最大的隐私
发布时间:2023-04-09
我有不少做艺术家的朋友,其中一个朋友我认识了很多年,近年他的画越卖越好,名声越来越响亮,上了大拍卖会。而当年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混得很不怎样,他的画不怎么被人欣赏。 他做了很多被艺术家们瞧不起的事情。比如去给那些想上......
浅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全面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2-16
一、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梳理及解读 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理政的执政理念,体现了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紧跟时代潮流,把握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法治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创新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