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博作为自媒体时代最具活力的媒介载体,在当今中国的信息传播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从微博图片入手,分析微博图片特有的传播特点,从而实现对公众人物监督的作用。探求微博图片对公众人物的监督机制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但是微博图片传播中的虚假图片泛滥、图片专业性不强和盲目追逐“有图有真相”等乱象也同样不容忽视。
关键词:微博图片;公众人物;网络监督
2009年8月新浪推出了微博这个可以集文字、图片、视频为一体的信息发布平台,在短短的几年内,微博已经成为了当今中国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微博不仅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而且还成为了社会公众话语权利的工具,微博对公众人物监督的作用也日益突显出来。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预言“我们正在遭遇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成图像了。[1]”图片作为图像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了继文字之后的重要话语载体,当我们被图片信息包围的时候,大众寻找更具视觉刺激、更有快感的图片信息,微博中对公众人物曝光的图片因其独有的特征,则从众多图片信息中一跃而出更容易引起网民的关注。
一、微博图片对公众人物监督的现象
由此可见,图片作为文字的补充,在对公众人物的监督中已经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网友可以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曝光公众人物的不良行为,通过对公众人物的监督,弘扬正确的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微博图片传播的特点
(一)微博图片传播的全民性和视觉化的信息传播方式
3G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网民随时随地都能发送有价值的信息。尤其目前手机的像素配置高达几百万像素,良好的图片质量和便捷的分享平台,使图片传播行为无所不在。全民的参与消解了大众传播的霸主地位,图片传播更是一种个人化的、去中心化的,改变了网民作为传播主体的地位同时也改变了传播的途径,实现了点对点、面对面的传播,集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为一体。微博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媒体的高度结合,网民随时随地都能在微博上发布、转发图片,颠覆、改变了传统媒体图片的传播模式,图片在信息发布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英国学者约翰伯杰在《视觉艺术鉴赏》艺术中写道:“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种形态的社会,曾经出现过这么集中的影像、这么密集的视觉信息”[2]。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碎片化时间的增多,人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逐渐缩短,人们更愿意选择便捷、简单的信息接收方式,视觉化的阅读方式渐渐取代传统的阅读方式,受到人们的青睐。图片能够以直观、浅显的方式再现现实,视像化图片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容易引起网民的注意力。在曾经的一份调查中显示,人们所掌握的60%~70%社会信息都是通过图片获得的。在这种可视化的形象狂欢中,视觉形象本身不但颠倒了各种官方文化的原则和美学表针,而且具有全民性和广泛性[3]。
(二)微博图片传播的再现性与论证性
因为符号具有指说性的特点,可以指代事物,所以传播中的图片作为一种符号,是对现实的重现。德里达说,在当代“再现是一个最重要。最富于生产性的问题”。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学者认为,相对于“在场”来说,再现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唯一的可能性[4]。影像常常被作为对现实的一种解释,“一图胜千言”、“有图有真相”,摄影术从诞生那天起,图片就有着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图片增加了信息的可信性。图片能为某一事件提供证据,作为某件发生过的事情的不容置疑的证据,图片有着强大的说服力,受众几乎不会质疑自己看到的图片。视像化的图片更容易给受众相似于自己目睹的效果,消除对某个事件的不确定性,能够产生更强的参与感。例如,在雷政富案件中,如果仅凭文字叙述雷政富与情妇的不雅行为不足以让人信服,当网民从图片中看到了雷政富本人与情妇的不雅行为,并确认图片中的男性为雷政富本人,网民才会相信这件事情是真实的,在此类事件中再多的文字叙述都比不上形象的内容更具有说服力。
(三)微博图片传播的易读性与裂变式传播
图片符号成为主要的传播交流符号,图片符号由于其形象性、视像化,比语言性的话语更容易解读,对信息的传播更有效。关于公共人物的图片,因其有丰富的细节,受众能够产生亲眼目睹的感觉,更容易参与到对事件的深层挖掘中去。
传统媒体图片的传播是单向性的,由专业的摄影记者拍摄发在媒介平台上,而微博作为一个非实名制的平台,消除了信息发布者的恐惧,参与者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图片由最初的传播者发布后,由于匿名性和微博低门槛,粉丝可以在瞬间进行点赞、转发、评论,完成信息的裂变式传播。粉丝的转发、评论行为,能够给予最初的传播者以反馈,匡文波教授指出,“网络传播的交互性,是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传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权利在向受众倾斜。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并不是传播者与受众的简单的二元互动,也不是传统媒体的顺序传播,而是呈现出网状特征的多向性传播”[5],受众扮演着信息发布者、传播者、评论者的多重角色。这种互动性提高了图片信息的有效传播。
三、微博图片传播暴露的问题
(一)虚假图片泛滥
图片在对公众人物监督上,让网民感受到了视觉的快感,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事件的可信度,但图片在微博中的传播也存在着一些隐患。在传统媒体上,由于有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和把关人,虚假图片较少,而在微博这个鱼龙混杂的平台上,由于微博信息发布的匿名性和公民的新闻专业性不够,容易产生虚假的图片,越来越多虚拟、合成图片充斥在微博上。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王国华说过,微博的特点也容易助长虚假信息、放大不良情绪[6]。微博平台上,图文并茂精致“包装”的信息,更容易被网民注意与分享,使虚假信息充分被放大。微博虚假照片的背后,暴露出的是微博破坏了过滤信息的权力机制和信息传播中守门人角色的缺失,这也使微博成为了滋生虚假照片的温床。例如在雷政富案件中,一名厦门女大学生和一个平面模特的照片就被当做雷政富情妇的照片在微博上疯传。据不完全统计,网络上通过微博曝光的腐败信息中虚假信息已经占到总数的30%[7]。
(二)图片更容易引起公众盲从和集体狂欢
图片由于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很容易被大众消遣娱乐,成为大众狂欢中推波助澜的工具。公众人物的桃色、嚣张行为的图片由于具有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偷窥欲的特点,容易让受众产生快感,得以迅速传播并且转化为事实,小事被瞬间转发可以激化为社会事件。尤其那些掌握有公权力的政府官员的图片,由于长时间的媒介传播,受众形成了对某类人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最早由李普曼提出,指的是按照种族、性别或职业分类,形成的对于某些人的固定印象。由于公民的“仇富”、“仇官”心理和图片的直观性刺激,容易使受众把这种直观的刺激作为现成、直接的经验,几乎对图片失去批判意识,使更多的假照片得以迅速传播。如某报纸的图片新闻《多方联手就下登高倔老头》的照片,被网友发布在微博上,变成了《六旬老汉街头卖菜,警察城管如拎小鸡》,这类图片的传播源于公众意识中对城管的固有印象,对看到的事件进行歪曲,歪曲的事件经过层层的转发进而将事件发酵。图片因其独有的形象性特征,很容易被网民恶搞,使严肃性的话题解构,引起网民的集体狂欢。所谓网络集体狂欢指网民以集体匿名形式在网络上围绕同一主题,以戏谑讽刺的方式共同表达情感释放自我情绪[8]。如四川会理县政府网站上领导视察新修公路的图片,被网友揭发为PS的照片,网友对PS的照片进行恶搞,将图片中的领导放置于各种不同的场合。
(三)图片的专业性不强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公民记者”,由于网民拍摄的照片大多使用手机拍摄,不讲究用光、构图等摄影要素,他们在意的是能够看到场景中的事件和人物就好。在拍摄中,公民的手机拍摄都是自动功能拍摄,自动对焦、自动曝光、自动白平衡,拍出的照片很多都是大光圈、大场景,常常出现偏色,当拍摄环境中光线不足或者由于手机晃动而造成画面模糊等问题。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图片出现在微博上,那些构图精美、曝光准确、细节充分的图片更能受到受众的青睐,这也能使图片信息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
四、结 语
图片可以描述现实,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提到:“相机的另一个用途,是其记录可用来作证据”,人们一向以图片提供的报道对现实进行解释,因为图片具有着纪实的权威性,图片所描绘的各种已存在的现实实际上是隐蔽的,既然是隐蔽的,就需要去揭开,相机采取了一种侵略性的态度对现实发起进攻,进而揭示已存在的现实。图片与微博的结合,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微博图片对公众人物监督的传播活动中来,图片的存在,让事件有了较高的公信力,但图片在微博传播中存在着虚假图片泛滥、专业性不强和容易引起盲目围观、狂欢等劣势。
由于图片在微博中的传播主要有如下的几个过程,图片的拍摄、图片的上传、图片的接受与再传播等几个环节。在第
一、二个环节中,图片的拍摄者应当提高自己的新闻专业素养,对自己上传的图片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杜绝摆拍、虚拟、合成以及内容不实的虚假照片的产生。到了第三个环节,“公众人物”的图片由于自身具有的“公共性”特征,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图文并茂的形式发布的涉及公众人物的桃色、嚣张行为的图片由于具有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偷窥欲的特点,容易让受众产生快感,能够迅速被粉丝进行转发,对于再传播过程中的网民来讲,不能盲目相信微博中的图片,保持质疑的精神,辨别真伪,求证完图片的真实性后再进行图片的转发。对于在微博中有重要影响力的意见领袖来讲,由于其专业性高于普通的网民,并且具有着庞大的粉丝数目,应当在虚假图片产生时及时进行辟谣,遏制谣言的产生。图片作为微博中信息传播的有效承载者,只要运用得当,微博图片就会在对公众人物监督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下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2](英)约翰伯杰.视觉艺术鉴赏[M].上海:商务印书社,1999.
[3]孟建.数字化影像―视觉文化传播的另类阐释[EB/OL].http://www.mediachina.net/academic.
[4]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曾建平.微博图片的裂变式传播与信息权利的“零过滤”[J].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2012
(9).
[7]杜治洲,张阳阳.微博反腐:模型、现状与对策[J].理论视野,2012
(6).
[8]肖君,龚雪,方田.舆论监督中的网络集体狂欢现象[J].新闻前哨,201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