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谈环境舞蹈中身体的介入性建构

谈环境舞蹈中身体的介入性建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6-12-08 10:44:10
谈环境舞蹈中身体的介入性建构
时间:2016-12-08 10:44:10     小编:潘嘉骅

当下艺术形式呈现出多元面貌,不仅各个艺术类别的本体语言获得了深入开掘,艺术间跨界合作的实践也更为多样。舞蹈也已不再满足于单纯寻求自身形式上的突破,转而以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合作或在非舞台空间的参与,来拓展更为自由的创作空间。20 世纪70 年代,西方后现代舞者崔莎布朗在舞蹈创作中开启了跨越固定空间的表现方式,并逐渐探索在更广阔的环境领域中介入身体的经验,而后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艺术家带着对各自生存环境的思考踏入此门,延续着在环境中发现身体经验的创作方向。然而,舞蹈作品对特定环境的选定以及身体是按照何种经验在其中介入,这本身就导向某种意义的追问,对于当代舞者来说这正是他们展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方式。

一、环境舞蹈及其身体

伴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愈益加剧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然得到了全球范围的关注。从自然资源的重新分配到科学技术更新改进,从社会制度有效调整到人文学科的自觉批判,面对这场关乎未来发展的全球性问题,人类正以更加理性的智慧,平衡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在这种背景下发展的当代艺术,已然突破了18 世纪以来现代艺术聚焦于纯粹艺术形式所引起的想象力和知解力之间和谐合作的发展模式,重新将审美对象置于当代社会、生活和文化环境中,以其所具有的独特性、不均衡性和短暂性使得我们回到了经验。而且,艺术的拓展引导我们超出了对象的广阔和拓展的范围,从而成为了不能被轻易限定和划分的事物和情景。从当代环境艺术整体特征的角度出发,艺术正在冲破其固有表演空间的限制,打通各个门类已划定的分散形式,一般而言,就是整合艺术和审美的行动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以大量的艺术来积极地介入,不时地进入到其空间之内。艺术门类之间凭借不同的构成方式,最终能将艺术与环境融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新合体。譬如,大量地借用自然地势( 原野、草地、山脉、低谷等) 突出其艺术空间的表意性,艺术语言主要由各类自然材料所构成的环境雕塑; 那些将自然之声、生活之声以及人语之声有意融合于一个新形态之中的环境音乐; 在今天的街道、广场以及各类公共场所中仍有延续古希腊罗马原型露天表演形式的环境戏剧。然而,在所有艺术与环境融合的新形式中,凭借艺术本体优势,突出身体在环境中的感性经验及其理性意识的,就是环境舞蹈艺术了。

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得以产生的条件可能是偶然的,但这种偶然性如果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获得发展空间,并在某种审美共性和价值取向的要求下建立起较为独立的形式特征,就一定有其存在和生长的必然动因,环境舞蹈的产生及发展便是在这样一种偶然与必然动因交互作用下得以完成的。20 世纪70 年代初期西方后现代舞者崔莎布朗第一次让舞蹈作品走出了密闭的剧场空间,在惠特尼美术馆的外墙上,借用绳索、轨道、吊钩和滑轮等器械的辅助,完成了一部环境舞蹈萌芽期的作品《Walking on the Wall》( 沿着墙壁行走) 。作品中舞者的身体在各类器械的辅助下克服了地心引力的作用,以平静的运动姿态倒置于美术馆的外墙上,观众则一改往日的视觉投射习惯,平躺于地面欣赏墙壁上运动着的身体。这部作品产生的偶然性一方面归因于后现代舞者对表演空间探索的创意发现,而另一方面也受制于物质条件的限制。布朗在起初缺乏演出空间的无奈中,将计就计,因地制宜,将道家宇宙哲学对大自然的心怀敬畏借鉴过来,拓展出前所未见的身体意义空间。而后,她又在公园、大学操场、水中、阳台上等一些户外环境展开身体的探索,作品《Roof Piece》更是选取了纽约SOHO 区的12 个屋顶作为特定环境,每一个屋顶上的身体既与此时此地的环境发生关系,又在远距离的动作传递中发展着个体环境间的联系,最终凭借介入环境的身体聚集成某种整体性的有形能量。正如沈伟舞团的职业舞者戴健所言,自布朗开创了在户外环境中进行舞蹈创作的先河之后,舞蹈家进入博物馆表演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莎莎、华尔兹、西提拉比、沈伟都有类似经验,然而他们都无法回避布朗在环境舞蹈创作中积累下来的已有经验,她那将身体置于环境中的创作理念和结构方式持续性地影响着后续中西方当代舞者的艺术创作。

二、身体的介入与环境的同构

对身体以介入模式同环境发生联系的分析,首先需要理解环境美学在审美主客体关系建构中所提倡的介入模式,也可称其为参与模式。此类审美模式的建立向自康德以来现代美学所提倡的静观或分离模式发出挑战; 向强调审美主体必须要站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对审美对象的纯然静观发出挑战; 向达成某种纯粹的以我为中心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判断发出挑战。美国著名环境美学家柏林特在辨析环境审美中介入模式的建立时秉承的是这种逻辑: 绘画前的审美者可以处于艺术主体之外,但作为环境审美者的我们却总是存在于环境之中。因此,如果说我们可以采取分离模式来欣赏一幅绘画的话,我们绝不可以采取分离模式来欣赏环境,这就迫使我们去寻找适宜于环境的审美模式,在柏林特看来,作为与分离模式相反的介入模式,能够全面介入到环境的各个方面,与环境保持最亲近的,零距离的接触。身体是舞蹈介入环境的首要载体,运动着的身体与所处的环境相互渗透并在其中共同构筑起特殊的动作语言,这种艺术语言是舞者身心与此时此地交融后的产物,最终达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态环境舞蹈。正是身体介入概念的贯通才使得环境舞蹈在保持艺术本质的基础上化为环境的一个部分,使得有意识的身体并没有沉思性地观察这个世界,而是积极地参与到经验过程当中 本文将环境舞蹈中存在的身体概念从不同的侧面予以解析,以求能够更为清晰、准确地分析出身体与环境之间的特殊关系。

( 一) 运动的身体介入特定空间

走出镜框式的剧场空间,舞蹈被移至更为丰富和直观的多维空间之中。它们可能是大自然中的山坡上、溪水中、海滩边,户外建筑物里的仓库、戏院、博物馆、公园,甚至任何可以容许和容纳人活动的场地。走进特定环境的身体,既面对着一个更加多样的空间形态,同时身体的运动范围也受限于此,当挑战与机遇并存时,改变以往的空间观念是身体介入此时此地的有效途径。由香港舞者王荣禄、陈志桦、陈敏儿、黄靖和黎宇文组成的团队创作了环境舞蹈作品《牆44》。在关于消失那一部分选择了一座叫做富德楼的旧式建筑物作为其表演的特殊环境,无论是空间设置还是艺术形态,此地都呈现出非常地道和分裂的香港景观。所有舞者身体的运动轨迹无不因环境的空间条件或装配限制而设计,无论是狭长的空间、垂直的空间,以及密闭局促的空间,都需要身体首先介入其中,并在意识支配下利用空间提供的特殊性发挥出运动的最大张力,甚至可以说只有在此时此地的空间里才能产生当下身体运动的轨迹,它们共生共长,形成了舞动的形态。

( 二) 动作的意义介入环境内涵

当我们从空间的角度来理解舞者所处的特定环境时,面对的是一个开放且充满自由的概念,它预示着身体在其中将要展开活动的可能性。而当我们需要把握某个特定环境的特殊性及其内涵时,则要从知觉层面认识到其历史和文化的容量; 集中了哪些已经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念; 具有何种相对固定的文化属性并被其限制着,这一切都是为了进一步分析环境舞蹈的动作意义是如何介入具有一定人文属性的特定环境中。乔安娜是在旧金山从事环境舞蹈创作的编导,在她1998 年的作品《看不见的翅膀》中,她的创作兴趣深度聚焦在种族遗留问题上,并将马萨诸塞州地下铁道的一部分作为她艺术创作的切入口。走在这条幽暗且狭长的铁道上,舞者用身体依靠着破旧的墙壁艰难前行,时而那倒地并抽搐的动作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但却丝毫不会影响其他人坚定的步伐,前仆后继的舞者向着幽暗通道的尽头前行,以各自的动作倾听、理解,表现着19 世纪那次奔向自由的大逃亡。环境舞蹈中动作的创编和运行的逻辑主要表现的是舞者此时此地的内心需要和情感冲动,当下环境的刺激与储藏在记忆里前些经验的复杂链接,触发了动作运行的欲望和走向,其呈现出的动作意义更是从特定环境中来又投放回去,二者共同构成了环境舞蹈动作即时即刻的形式特点和当下意义的不可替代性。

( 三) 观众的行为介入作品意义

环境舞蹈中场景变换依托的是一种实体性存在。在2013 年的香港,编导杨春江借用油麻地这一具有香港特殊文化内涵的环境导演了一个环境舞蹈作品《欲望西九》。作品中的第一场景是在城市小公园的一角展开的,观赏的人群中有大人、小孩、老人等,他们有的驻足欣赏,有的拍照留念,而有的只是远远观望便又匆匆离开。随着演出场景的移换,观众变换着走动的方向,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尽是不同语音的说话、谈笑、嬉闹,或跟随现场音乐而随意哼唱的人声。观看的空间是割裂、破碎、不连贯、被干扰又必须自行拼缀的,而公园外的四周仍如常地生活,店铺照旧忙碌做生意,楼上住宅的人偶尔向下张望,观众的观看行为构成了另一种被看,间接成为作品的第二表演者,共同生成了作品存在于当下环境中的意义。

三、介入性身体触发的人文关怀

艺术性的批判是环境舞蹈形态构成的一个重要特质。究其缘由,一方面与环境舞蹈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相关,前文已有论述: 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同自身的追求所产生的背离,从而萌发的身体在艺术形式上的反思冲动,这同样是环境舞蹈持续发展的内因。另一方面,当环境舞蹈的创作者追问自己的身体是否能够思考问题并表达观点时,已表明他们在向传统的身心二元论提出质疑,并尝试挖掘舞蹈艺术作为一种身体语言的思辨功能。

( 一) 追求自然环境的和谐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在前工业化的农耕文明时期,与人类生存休戚相关的外在自然历来都包含在审美视野的范围之内。然而,进入工业文明后,伴随着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主体意志的膨胀打破了自然界的平衡,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前景。反思了这一切连锁效应,我们的身体在心灵的驱使下重新走进自然环境,用舞蹈的身体表达对自然的尊敬。《舞声道》是香港城市当代舞团在2014 年创作的一个环境舞蹈作品,概念设计者是著名音乐制作人李劲松。作品环境选定在太平山灵气迫人的山顶草坪,舞者利用石卵和木块等装置,在道法自然的理念和九宫八卦的框架内探寻舞蹈蕴含在自然生命中的力量,用身体聆听自然之声并体悟人与自然平衡相处的愉悦。这是一幅本应属于人类的美好图景,却在现实拥挤的城市空间中成为奢侈的愿望,环境舞蹈用它艺术性的肢体语言唤醒了一种批判意识走出混沌的现状,尊重人与自然应有的和谐关系。

( 二) 参与历史文化的对话

走出自然环境的领地,环境舞蹈常在一些人文环境中参与历史文化的对话,以不同风格的身体姿态和动作语汇配合场景的调度,表达人在历史变迁和文化交融中的精神所向。在《欲望西九》中创作者借用了多种舞蹈风格与流行文化中的身体技艺进行搭配,如将芭蕾舞、中国舞、现代舞、武术与火舞、空中舞、钢管舞共冶一炉,以油麻地砵兰街、庙街的在地形貌舒展着这个城市在历史变迁中呈现的雅和俗、中和西的文化特性。杂糅性的身体语汇时而产生某种奇妙的和谐,时而沦为滑稽的闹剧; 时而展示出身体在历史环境中的肃穆,时而又在流行文化的浸染中暴露出了本能的欲望,这一切共铸了香港人身体的文化符号,同样见证了香港从殖民地到九七回归的历史变迁。

( 三) 投入生活境遇的思辨

生活环境是身体最直接的安放之处,对历史文化环境变迁的感悟或许需要时间和阅历的累积,但生活环境的变化触动着我们每时每刻的感受,身体和心灵皆能敏锐地捕捉到那份存在于当下的舒适或不安。

因 此,大量的环境舞蹈作品是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展开的,例如每天睡觉的床、吃饭的桌子、走过的门口、如厕的坐便器等,舞者用感性的身体探问这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每天与之相伴的熟悉并不代表真正的了解,就像面对镜子中的自己偶尔也会产生某种疏离之感。这种在环境舞蹈中若即若离的身体感受激发着每一个参与者对个人生活境遇的重新思考,也正是通过自我思辨的方式,环境舞蹈艺术的人文关怀才真正沁入我们生活的细处。

结语

当代环境舞蹈艺术的实践以及创作观点不尽相同,但他们共同的努力都通过强调恢复我们的感觉力图抓住动作的真相。抓住舞蹈这个词最真实、最丰富的内涵。总之,环境舞蹈艺术是肢体以审美的方式介入特定环境中,其融入的过程是一种参与文化属性的艺术创作,在创作中更强调保持理性意识对当下感受力的忠诚,而不去人为地编辑身体运动方式以适应传统的认知,环境舞蹈艺术创造的价值更应该体现出由外在形式传递出的一种对当下环境批评的观点和态度。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