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曹魏前期文化政策的转变

曹魏前期文化政策的转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27 15:03:20
曹魏前期文化政策的转变
时间:2015-08-27 15:03:20     小编:

摘要: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无以为继。曹魏前期的统治者,不得不适应时势变化调整自己的文化政策,从魏武帝曹操时期的“唯才是举”、名法兼治,到魏文帝时期德行并重、魏明帝时期强调尊儒重德,折射出当时社会形势和儒学地位的变化。

关键词:曹操;唯才是举;文化政策;名法兼治;尊儒重德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豪并起。自汉武帝以来所确立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传统文化政策面临着挑战,各个军阀为了在纷乱的斗争环境中确立自己的地位,不得不顺应时势采取相应的政策。在曹魏前期,曹操采取了名法兼治、“唯才是举”的政策;曹丕、曹睿继位后,社会相对安定,继而重提儒家名教,尊儒重德。

一、曹操文化政策的制定

曹操文化政策的提出,有一个酝酿和完善的过程。曹操初任济南相时,“长吏多阿附贵戚,脏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可见曹操采取名法之治,首先是从选士方面着手的。由于官场腐朽黑暗,曹操得罪了权贵,不得不告病还乡,暂时中断了仕途,但这却为他以后用人政策的提出提供了宝贵经验。《论吏士行能令》(建安八年)曰:

议者或以军吏虽有功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国之选,所谓“可与适道,未可与权”。管仲曰:“使贤者食于能则上尊,斗士食于功则卒轻于死,二者设于国则天下治。”未闻无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论者之言,一似管窥虎欤!

实际上此令就是向东汉传统重儒思想挑衅的战斗檄文。用管仲“使贤者食于能则上尊,斗士食于功则卒轻于死,二者设于国则天下治”的观念,有力地批驳了“军吏虽有功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国之选”的腐朽观念。这为他日后不久就提出“唯才是举”这么铿锵有力、振聋发聩而又成熟的思想准备了条件。这具体表现在曹操连续颁布的三次用人令中:建安十五年的“求贤令”、建安十九年的“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和建安二十二年的“举贤勿拘品行令”。上述三次用人令中,曹操明确地排除了传统用人观中的几种限制。即:“有才能而负盗嫂受金之辱名者;有才能而年老者;有才能而为政敌者;有才能而不仁、不孝、不悌者;有才能而社会地位低下者。”这五种限制的排除,表明曹操“唯才是举”的重才思想已经达到了“轻德”的程度,因为在战争环境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使用所需人才。

曹操三下求才令,唯才是举,不问德行,但一俟天下略安,“治平尚德行”的条件初步具备,他还是比较关注儒学和教育的发展的。曹操用人唯才是举,自然也不废儒士,对袁涣、何夔、高柔等儒士的建言,也是持“善其言”、“深纳焉”的态度。对地方官吏的循吏作风,曹操也是十分勉励的。曹操时,杨俊迁南阳太守,“宣德教,立学校,吏民称之。”邢J被时人称曰“德行堂堂邢子昂”,曹操辟他为冀州从事,后“除行唐令,劝民农桑,风化大行。”曹操诸子高选官属,令曰:“侯家吏,宜得渊深法度如邢J辈。”任嘏“累迁东郡、赵郡、河东太守,所在化行,有遗风余教。”东晋庾亮曾高度赞扬曹操道:“魏武帝于驰骛之时,以马上为家,逮于建安之末,风尘未弭,然犹留意远览,太学兴业,所谓颠沛必于是,真通才也。”这些事例很多,大多在官渡之战之后,因为此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相对安定的局面在北方实现,因此,有必要把儒学的重建提上议事日程。

二、 魏文帝曹丕“德行并重”文化政策的提出

曹操去世时,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魏蜀吴处于相对的均势,大规模的军事冲突结束。外部环境的改变也使得统治思想转换,儒学开始进一步的复兴。

曹丕践祚,华歆即建言,以为“‘丧乱以来,六籍堕废,当务存立,以崇王道。夫制法者,所以经盛衰。今听孝廉不以经试,恐学业遂从此而废。若有秀异,可特征用。患于无其人,何患不得哉?’帝从其言。”因此,世值承平,《五经》的地位得到恢复。而且,文帝同样重视对后代的儒学教育,他甫即位,就要求官吏课考儒家六艺,延康元年秋七月令曰:“百官有司,其务以职尽规谏,将率陈军法,朝士明制度,牧守申政事,缙绅考六艺,吾将兼览焉。”不久又祀祠孔子,黄初二年诏曰:“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邑百户,奉孔子祀。”还“令鲁郡修起旧庙,置百户吏卒以守卫之,又于其外广为室屋以居学者。”这是继汉代以来,第一次为儒家学者建设馆舍的记载,从而为儒学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魏文帝曹丕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纠正了曹操名法之治的偏颇,使社会逐渐走上了儒家名教的治国道路,儒学呈现出复兴的面貌。

与儒学教育起步的同时,儒学的修习也成为选官的标准之一。黄初三年春正月诏曰:“今之计、孝,古之贡士也。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若限年然后取士是吕尚、周晋不显于前世也。其令郡国所选,勿拘老幼。儒通经术,吏达文法,到皆试用。有司纠故不以实者。”这个诏书说明,曹魏的用人政策,正在由“不问德行,唯才是举”的原则向兼顾德行过渡。

三、魏明帝曹睿重德尚教的文化政策

魏明帝即位后,仍然沿袭着文帝尊儒重德的方向,于太和二年、 四年分别颁布了两道尊儒贵学、重德尚教的诏书:

六月,诏曰:“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自顷儒官或非其人,将何以宣明圣道?其高选博士,才任侍中、常侍者。申敕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

四年春二月壬午,诏曰:“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生进趣,不由典谟。岂训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

上述两道诏书中,强调“贡士以经学为先”,“其郎吏学通一经”,“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其目的是要达到“宣明圣道”,将进用者以“德显”和抑制浮华不务道本者。这种以“经学”选才的标准,也就是重德尚教倾向的明显标志。

此外,文帝、明帝之时,在儒士坚持以儒学修习作为选官的标准下,儒学的政治功能重新得到重视。而且,自文帝以来,儒士在官员中的比例提高了。曹操时期,因为战争的原因唯才是举,入官的渠道很多,因此,也吸引了各个社会阶层的人士进入官员群体。但治平以后,政治生活走入正轨,就需要大量的守成之士,因此,儒士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曹魏政治中存在‘重智术’的内廷阉宦与‘贵仁孝’的外廷士大夫斗争。”这个结论也可以解释成,“在曹操时代不问德行唯才是举的情况下,存在儒士与出身下层人士在选官上的矛盾”。曹操之后,这一问题开始得到初步地解决,即儒士开始在入仕方面缓慢起步,于此同时的是儒学的复兴。三少帝时期,北方儒学大族司马氏执政,则标志着儒学地位的重新确定及快速发展。

经过汉末以来长时间的动荡,儒学名教受到沉重打击,至曹魏前期,在“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政策的指导下,曹魏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曹操虽然提倡“唯才是举”、名法兼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重视儒学;到曹丕、曹睿即位后,相继提出了“德行并重”、尊儒重德的政策,使儒学逐渐成为治国之道,儒家名教逐渐复兴。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