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谈在创新中保护、传播和发展

谈在创新中保护、传播和发展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6 00:14:38
谈在创新中保护、传播和发展
时间:2023-05-26 00:14:38     小编:董亚非

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这个概念涵括极广,以时间为标准,可以将其划分为中国古代艺术歌曲民国时期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以音乐产生和传承的文化属性为标准,可以将其划分为姜白石歌曲魏氏乐谱太古传宗九宫大成纳书楹曲谱碎金词谱琴歌明清杂曲等多个层面的音乐类别;以音乐创作方式为标准,可以将其划分为古人词古人曲填词配调以及古词谱新曲等类别;以演唱风格为标准,可以将其划分为民族化的演唱风格美声化的演唱风格流行化的演唱风格以及典雅的吟诵演唱风格等等。这些多元化的风格形态和文化内涵,充分显示出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悠久多源一体文化的博大沉雄。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古代艺术歌曲的乐谱绝大多数都已失传,只有作为唱词的古代诗词完整地保留下来了。

本文所谈的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是指当今作曲家结合新的创作意向和方法创作的艺术歌曲。它吸收了西方现代的创作手法和风格特征,同时又结合了我国传统音乐特点与语言特征,注重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与我国民族风格、民族气质以及民族感情的表达方式相结合,是在中西音乐文化的多次碰撞、交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音乐载体和演唱风格。它在演唱上多用钢琴伴奏,其作品创作大多为美声唱法不同声部类型而服务,多采用美声化的综合演唱风格来诠释作品。我们知道,美声唱法发源于意大利,成熟于欧洲,以其唱法的系统性、发声的科学性、演唱的规范性,有理论支撑、历史悠久而享誉世界。自20 世纪20 年代以来,美声唱法逐渐在我国声乐教学中广泛应用,并由于其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良好的歌唱状态,逐渐确立了歌唱中训练声音手段的基本属性欧洲古典音乐为主体与中国本土音乐相结合而成的美声化的综合演唱风格。这种演唱风格注重音乐的中西贯通与艺术交融,属于专业演唱者运用的唱法。从社会影响和价值地位来看,属于当代音乐文化主流(国家歌剧院、乐团等专业团体基本以美声演唱为主);在今天音乐厅的音乐会演出中,这种演唱风格占绝大比例;在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学中也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90%的艺术院校开设了美声演唱专业),从而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这种美声化的综合演唱风格在中国当代声乐整体艺术中已经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是中国现代声乐艺术新的趋势。鉴于此,用美声演唱风格重新演绎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它为中国声乐演唱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题材和风格资源,也为美声风格演唱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提供了新的亮点,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再创造。艺术的保护和创新永远是一对辩证关系,譬如音乐、舞蹈、曲艺、戏剧等文化遗产,如果只是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不加以现代诠释,艺术就不可能发展。为什么真正欣赏昆曲的人很少呢?除了与大众的欣赏水平有限、传播不广泛外,熟知它、懂它的人不多,音乐与演唱距离时代太远也是原因之一,与不注重在保护中创新也有关。今天,我们用美声的演唱风格来诠释古典诗词,也可能会遭到不少喜爱戏曲、民歌演唱风格的人质疑,觉得没有诗词韵味、演唱不唯美等等。但是,这并不影响美声演唱具有的创新意义。相反,美声唱法丰富的表现力给古典诗词的艺术情境带来了深刻而又华丽的诠释,为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这也证明,任何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因此,我们要让中国人欣赏古诗词,也要让外国人欣赏古诗词,要做到这点,我们不仅要增强文化上的自觉意识,认真自觉地思考我们自身文化的优劣特点和发展趋势,还要对它有一种自觉的认识、保护、传播和创新,①使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当代人来说,努力发掘新唱法,努力创作新旋律,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如果古诗词的演唱依然停留在民间戏曲的板腔体,或者是局限于民歌唱法,必然不能满足当代人对音乐的审美需求。

正因如此,重新演绎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必须植根于古典诗词的自身文化特性,保障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演唱风格和内涵的独特性、可辨性与多元性,只有保存好这个艺术资源,才有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既是我们应该如何诠释古典诗词的出发点,也是我们重新演绎古典诗词的立足点。因为,重新演绎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不单是一种声乐艺术的演唱传播,更重要的应该是一种文化的动态传承。那么,如何对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传播进行文化保护和演唱创新呢?

一、学院的教学传播是对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保护和发展的路径之一

正如上述,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以独特的古典文化风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艺术趣味,体现着人们的修养与至高的艺术境界,它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精髓,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声乐体裁,由于其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已成为我国声乐教学曲库中的宝贵财富。而这份宝贵财富,在20世纪20-40 年代就被有意识地应用于教学中了,如黄自主编的《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1933年出版)就收集了相当数量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其中有黄自的《花非花》《南乡子》《点绛唇》、应尚能的《渔夫》、陈田鹤的《春归何处》等。这些通俗易懂、难易适中、广为流传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不仅在中学教学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陶冶了学生的艺术情操,还对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青主的《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谭小麟的《自君之出矣》、刘雪庵的《红豆词》等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也在大专院校的教学中广泛运用,为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在大学的传播起到了推进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声乐艺术演唱与教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对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进行保护与整理的重要性,相继出版了近现代作曲家作品集,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赵元任歌曲选集》《江定仙歌曲选集》《陈田鹤歌曲选集》、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刘雪庵作品集》、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黄自独唱歌曲选》《贺绿汀歌曲集》等等。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仁人志士的努力,以古典诗词为题材的艺术歌曲创作才真正地走向成熟,取得令人兴奋的丰硕成果。到20 世纪80 年代后,又陆续出版了各类声乐教材,其中一些优秀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也纷纷被收入,最为常用的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的《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材》。这些歌集与教材里收集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为当时的声乐演唱与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进入21 世纪后,随着美声唱法的迅速发展,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尤其在高等院校声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这一声乐形态从源头上得到重视和发展。2003 年9 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声乐教学曲库》以1920~1948 年为时间脉络收录了中国艺术歌曲系列歌曲,并对部分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背景、歌曲创作进行了音乐分析与演唱注释,体现了声乐作品中的文献性,为声乐文献的整理、保护、教学与应用起到了示范作用。此外,在各大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学大纲中,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也作为必唱曲目列入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有些学校在研究生学位音乐会中还提出了必须演唱一定数量的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要求,其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去研究、演唱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推动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和发展。长期的声乐教学成果也证明,通过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学生不仅在技术上获得控纵自如的气息能力,打下扎实的声音基本功,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培养了学生较高的艺术鉴赏力、艺术气质以及对声音的艺术鉴赏能力,还在文化内涵上培养了学生的中国意识、中国审美、中国情怀和特定的中国演唱风格。

由于学院教学的广泛应用以及国家声乐赛事对古诗词规定曲目的要求,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相继诞生了一批优秀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作品,如黎英海的《唐诗三首春晓、枫桥夜泊、登鹳雀楼》,就是20 世纪80 年代首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艺术歌曲演唱与创作比赛中的获奖作品,已经被收录在各类声乐教材中,受到大家的喜爱,成为声乐教学、声乐比赛、音乐会广泛演唱的曲目。此外,马思聪的《长相思》、张肖虎的《相见欢》、顾淡如的《春归何处》、戴于吾的《清明》、金湘的《子夜四时歌》等这些作品也被收录于高校声乐教材之中,在现代声乐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为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中国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至今都没有被明确列为一类独立的艺术歌曲体裁的事实,更没有一本专门的古典诗词艺术作品教材(这类作品大都分散收集在不同的声乐教材中),尤其缺乏对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这类体裁作品的系统研究和对该类体裁作品在声乐教学运用中的广泛探讨,致使大量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作品没有得到充分运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今天,我们提出重新演绎中国古典诗词歌唱艺术,不仅要弥补这个遗憾,更要让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教材系统化、多样化。一方面要把不同时代的优秀作品加以整理和重新演绎,另一方面要注重当代新作品的补充,使中国古典诗词歌唱艺术走向世界,让人们像欣赏西方的交响乐一样来欣赏中国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国博大深邃的传统文化。总之,学院教学一直都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传播者和保护者,学院的教学传播行为凸显了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不断延续的广阔艺术空间,这对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传承和研究,无论是教学、演唱还是对整个中国声乐艺术,都将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是我们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不可或缺的纽带。这也应了一句话:任何艺术只有在得到广泛传播的条件下,才有可能生存下去和繁荣起来,这是一个被历史事实无数次证明过的规律。

二、重新演绎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是声乐演唱创新发展的新趋势

我们知道,保留传统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原则,这是艺术的根基。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很好地对传统保存和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创新。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重新演绎,除了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还要在演唱上进行创新性的改革,要把诗词中过分依赖戏曲和民歌风格的唱法融入美声的演唱技法,增加现代国际声乐艺术元素,使当代的听众不仅能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精髓,更能从中感受到声乐多种形式演唱的艺术魅力。然而,要想增强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艺术感染力,除了必须在民族戏曲唱法的细腻委婉上,小心翼翼地融入美声唱法的发声、共鸣、呼吸等技术,达到两者融合到没有痕迹的艺术境界外,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声部运用以及多元化的演唱风格变化来诠释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这是现代声乐教学中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也是演唱理念上应该有所创新的新趋势。那么,美声风格演唱古诗词的创新趋势主要包括哪些呢?

(一)重新演绎古典诗词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变化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不同于其他声乐作品,作为一种特有的文人音乐体裁,它深刻的思想内涵、崇高的品格以及文学和音乐精彩的赏析品味,给人带来丰富的艺术享受、审美情趣和精神启迪,因此,如何把它演唱得有文化内涵、好听、爱听,对演唱者是有很高要求的。这需要演唱者融入个人的知识储备以及全面的文化修养和音乐素质才能完成,不仅要求演唱者声音做到技艺娴熟,还要具备用审美的眼光来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以声音的不同变化为手段来传达美和感情,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通过优美的歌声传达给听众,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最终让作品的内涵得到完美升华和淋漓尽致的表现。近年来,美声教学为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1.如何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古典诗词。就我个人教学体验来说,要想唱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必须在艺术特征和演唱特点上下功夫。首先,要了解古典诗词的艺术特征,包括诗词体裁的艺术特征、诗词音乐的韵律特征和诗乐相融的人文情怀特征;其次,要分析相关背景,剖析歌词内容,深入歌曲意境,注重演唱布局;最后,要把握歌曲情趣、曲风和韵味,用声要适度,音色要多元等等。这些特点都是由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本身的特质和气质决定的。具体讲,就是如何处理演唱中词与乐的关系、情与唱的布局、声与色的调整以及气息的运用、韵律与曲情、咬字与行腔、韵味与意境、技巧和修养等等这些构成整体古诗词歌唱要素的特点,它们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演唱实践中的精华。今天,我们通过美声风格进行全新、全面的演唱和诠释,借此体现出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运用于现代声乐演唱的精髓与价值。2.教学中如何避免出现争议中的失去韵味、演唱不唯美的现象?很多人对美声演唱古典诗词存在疑惑,认为它难以体现古诗词中的韵味性和唯美性。那么,美声演唱如何唱出古诗词韵味呢?

首先,这个矛盾主要体现在技术的运用和风格的把握上。依据作品风格来选择演唱技术,是美声风格演唱古典诗词的正确思路。在技术上采用西方传统歌唱的整体共鸣、贯通、音量控制的技术,使其演唱范围和演唱形式不单一,且声音的表现力更丰富,声音能高能低,结实有力。在演唱风格上,除了保持中西传统歌唱艺术审美的共性外,还要注重语言、润腔的多样化处理方法,使其获得中国民族演唱风格的内涵。譬如通过学唱传统古曲、传统戏曲、民族民间歌曲等,吸取不同唱法中的特色技巧,使其在用声、用气、咬字、吐词、行腔、共鸣等运用上都要服从于中国传统的音调和民族的韵味,并充分掌握传统歌唱中的精髓。

其次,对于争议,我个人认为除了对音乐的审美习惯不同外,美声唱法一直以来注重技术发声、忽视风格表达也是原因之一。我们知道,唱法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概念,而是包含了音乐风格、文化内涵和演唱技术等多种内涵在内的一个综合性概念。运用什么样的演唱技术及与之相关的音乐风格,是特定文化群体或个人按照其独特的文化需求和音乐趣好而共同选择的结果。只有把古典诗词中声乐艺术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把握好古典诗词演唱风格中的价值取向,才会有自己独特的不失去韵味的演唱特点和唯美的艺术风格个性。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本身就蕴含着中国文化内涵的含蓄美和语言的韵律美,相对一般艺术歌曲而言,古典诗词的演唱在虚实、快慢、起落、强弱、平曲等对比手法处理上,更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中写意的特点和音乐含蓄的表达。那种只按谱唱,仅以曲调的音符来演唱作品,只把语言的字头、字腹、字尾交代清楚,不考虑按四声规律进行调整,咬字不清,不按情给予字以不同的风貌,就很难完美体现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那种音韵古雅的艺术风格。因此,演唱古典诗词时要多琢磨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了解古代音乐的风格,注意语言声调的表现以及韵味的讲究,使其做到既要保持声音线条的艺术性,又不失古典诗词特有的韵味、咬字、行腔的演唱特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失去韵味、演唱不唯美的现象出现。

在我的一次声乐课堂上,学生在演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要求学生在声音的运用上,在吸取戏曲吟唱特点的同时,又不能完全按照戏曲的演唱方法来呈现,其结果,没有戏曲功底的学生很难准确演绎这首歌。可是没有了吟唱的演唱特点,这首歌的唯美风格就失去了光彩。当然,虽然学生的演唱还很稚嫩,还不能很好地做到准确把握古典诗词作品的文化内涵与风格特色,不能很好地处理技术与风格的问题,但是,只要他们有一颗对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热爱之心以及对艺术再创作的不灭冲动,都不失为美声演唱具有的创新意义做出了贡献。

(二)通过不同的声部重新演绎古典诗词艺术歌曲

美声唱法相对民族唱法、戏曲唱法最大的不同就是有声部划分,而声部的划分主要根据音域、音区、音色、音质来完成,大致分为女高、女中和男高、男中以及女低、男低等多种色彩区。这是美声唱法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在歌剧演唱中尤为突出,各声部除了所具有的各自不同的声音性质与性能外,其明显体现的就是音色所能够表现出的功能与演唱特征。艺术歌曲不同于歌剧唱段(没有角色的局限),由于其所具有的艺术歌曲特性,男女各声部在演唱上存有共性,为演唱者对歌曲的二度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譬如改换声部演唱,一方面可以使为数不多的中__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在各声部教学中能充分利用起来(使常用的经典曲目使用率较高),以达到长期运用于教学的良好效果;另一方面,一首歌曲的不同声部演绎,也展示了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不同风格的演唱理念。

以《我住长江头》为例,在所收集的音像资料中有不同声部的演唱版本,有G 大调的男女高声部演唱版本,有E 调的男女中声部演唱版本。根据不同的声部、音域、音区、音色来演绎同一首作品,彰显的是各自不同的演唱特性:如女高音声音清柔,音色委婉细腻,演唱流畅如歌,以细腻的情感处理把歌曲中思念和缠绵之意表现得淋漓尽致;男高音突出了音色的明亮、气息的流畅和富于激情的演唱,唱出了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爱情的坚贞信念;女中音音色柔和,声音饱满圆润;男中音声音宽厚而富有磁性。这种声部上的重新尝试,使这首歌曲的演绎更加内在而富有感染力。由此可见,一首歌曲由于其不同的声部、不同的声音性质和不同的音色特征,完全可以演绎出多种不同的演唱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演唱效果,为重新演绎古典诗词提供了可唱性空间。

(三)通过多元化的演唱风格重新演绎古典诗词艺术歌曲

目前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常见的有内涵典雅的吟诵演唱风格,有民族民间、戏曲唱法特点的民族化演唱风格,有以美声唱法为基础、注重音乐的中西贯通与艺术交融的美声化的演唱风格,以及追求时尚、注重现代审美感受的流行化演唱风格等等。下面我们以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几个不同演唱版本为例,对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多元化的演唱风格举例分析,这些版本体现着演唱者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演唱特性。

民族风格演唱版本:由张鹰作曲,姜嘉锵演唱,收录于《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姜嘉锵独唱集》。此版歌曲吟诵味道非常浓厚,以情韵见长。姜嘉锵的演唱突出中国古典声乐艺术的演唱特点,他善于通过快慢、强弱、显隐、虚实、抑扬、顿挫等对比手法来描情写意。如他演唱的明月二字吟诵味道十足,咬字清晰,歌声含蓄,唱得真,唱得细;而天字则像一支满弦的箭,直入云霄,唱得深,唱得美;最后一句千里共婵娟一气送出,处理得简洁大气。姜嘉锵的演唱从气势与韵味来说都很见功底。

美声风格演唱版本:由周家声作曲,杨曙光演唱,收录于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杨曙光中西多种风格演唱研究与教学曲选》。此版以艺术歌曲的抒情性见长。作品舒缓流畅,音乐在三连音流水般伴奏的烘托下,给人以倾诉衷情、情随音出之妙感。演唱者通过语句的起伏、转折以及渐强的用声和伴奏织体的变化,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诠释得透彻淋漓。尤其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徐缓、轻清从容的歌声里,唱出了千百年来人们向往幸福的共同心声。唱者行腔柔和优美,柔中有刚,语气坚定,声音饱满;歌声充溢着深厚的情感,保持了美声唱法声音通透圆润、音乐线条连贯的演唱特点。

流行风格演唱版本:由梁弘志谱曲,肖唯忱编曲,邓丽君演唱,收录于邓丽君1983 年发行的诗词歌曲专辑《淡淡幽情》。此版歌曲流行气质浓郁,以柔见长,既兼顾了艺术歌曲的技巧,又不失流行歌曲的气氛。邓丽君用她与生俱来的幽幽情怀唱出来,典雅、庄重又温柔、多情,颇具唐宋风范。她的歌声轻清优美,淡淡柔美的唱法,犹如水晶般纯净,音色温暖秀丽,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呈现的是一副清新平和的画面,把歌曲的气氛营造得相当闲淡。歌中千古悠远与乐观豁达的感觉,被邓丽君带有几许婉约与柔弱的方式演绎得淋漓尽致。

以上举例只是相对而言,并不排除还有其他例外。随着声乐艺术的发展,一些演唱者增强了跨界融合的演唱意识,打破唱法壁垒,在演唱中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一定程度的交融性演唱风格,这从侧面也反映了古典诗词的演唱具有较为广阔的多种风格演唱空间,为重新演绎古典诗词提供了前提。由此可见,民族化演唱风格突出的是甜美音色、吐字归韵等方面的特色优势;美声化演唱风格则散发着学院派气息,注重声音的连贯、音色的圆润和较高的艺术特性;流行化演唱风格追求的是现代的古典美和注重声音的流行化造型。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毕竟不是古人词古人曲的原味作品,过于追求流行风格的时尚化,也可能背离古典诗词本身的特质而变得面目迥异;而美声注重音乐的中西贯通与艺术交融,虽然有其重要意义,但一样也避免不了曲高和寡的寂寞。尤其在当今电视荧屏里到处充盈着流行音乐选秀节目,致使很多年轻人对于戏曲、民歌、美声并不熟悉和热衷,那么,让他们认同和接受古典诗词这类艺术歌曲就不容乐观了。正因如此,我们在重新演绎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时,一定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在演唱中既要有意识地吸收戏曲元素、吟诵特征、民歌风格等,同时又要引入现代声乐元素。特别是在音乐学院教学中,由于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作为艺术歌曲的共性特征,运用美声唱法演唱古典诗词的占多数,如果完全照搬西方那一套,显然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古典诗词的演唱风格,我们必须借鉴和吸收中西方有益的东西,通过不断地融合、实践、创新、扬弃,探索出一条与中国传统唱法相结合、又别于西方唱法的新的演唱路径,从而形成独具一格的演唱与教学风格。这也是我们传承和重新演绎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多元化的音乐处理对古典诗词多种风格的演唱效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譬如同一首作品,即使是同样的发声方法,由于演唱者不同、声部不同,所呈现出的音乐处理也是截然不同的。仍以我们熟知的《我住长江头》为例,歌词抒发了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爱情的坚贞信念,音乐采用了似江水般流动的钢琴伴奏音型作为背景,衬托着深情而宽广的歌唱。男中音贺磊明的演唱注重声音情绪的表达和音色虚实的对比,通过较为控制的声音运用,使得整首歌曲演绎得较有层次,突出了悠悠相思、离情别恨的爱情感叹。而同为男中音,廖昌永的演唱更注重歌曲的内在表现,他吐字清晰有力,注重语气的变化与力度的对比、乐句之间的连贯与诗意,把连绵不断的相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两位男中音都能从自身的优势出发,表现出各自的独特个性。而作为高声部演唱这首曲目,由于声部和性别不同,其演绎的效果也不会相同,女高音更注重歌曲的抒情性和声音色彩,男高音可能更讲究声音的张力和戏剧性。

同样,在教学中强调这种音乐处理多样化的思维,可以丰富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以及对教学与创作的意义和价值。譬如不同的演唱者面对同一首作品时做出的不同处理,以及同一位演唱者在演唱同一首作品的过程中尝试不同风格的音乐处理等等。前者体现了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特征,寻求最好的音乐处理风格;后者则使学生通过多种音乐表现手法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诠释能力和作品的驾驭能力。这种多种风格、灵活多用的音乐处理方法,不仅可以提升经典曲目的教学效果,防止音乐风格同质化的现象发生,同时对古典诗词的演唱与发展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独特的民族艺术特性是重新演绎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永恒的主题

在今天,我们的演唱为什么会越来越同质化呢?因为我们在音乐风格、演唱形态、发声技法和文化内涵方面丢失了自己的艺术特征。譬如,在学院声乐教学和全国声乐比赛中,由于过分强调发声方法的科学性、过分要求声音的规范性,使得很多美声唱法的演唱者几乎就是用一种演唱风格在演唱,如果不考虑声部、性别所导致的音色差异,根本体现不出声乐艺术各美其美的艺术特征。那么,我们的声乐教学真的不用强调声音的科学性了吗?不是。问题的关键是这个科学性的内涵是什么?正如一位民__族音乐学者说的: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歌曲的演唱技术及与之相关的音乐风格,由于相关价值标准的特殊性而历来以多元并存为基本存在态势音乐的形态(风格)与技术标准,都是特定文化体系的多数成员按照其独特的文化需求和音乐趣好而共同选择的结果。选择不同,显示的是与特定文化所持有的价值标准相关,与普适性的自然律无关,也与科学性无关。不同的演唱只存在风格差异,没有科学或价值区别。因此,不是不需要声音的科学性,而是不要偷换了以科学性为代称的、技术至上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概念。

我们要善于把中国各民族自己的演唱风格与西方声乐艺术的技术优势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要研究中国传统的和当代的声乐艺术,研究欧美国家从古代到现代的声乐艺术,还要研究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的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声乐文化和艺术的特色来为我们自己服务。把西方声乐文化与中国的语言文化、民族审美习惯相结合,包括对各民族各国文化属性和民俗习惯与其声乐艺术的关系等许多方面的认识、理解和把握。只有从传统音乐寻根,从民间音乐寻找声乐演唱的生命力,借鉴各民族各国演唱技术和多元化的艺术手段,恐怕才是摆脱单一化困境的途径之一,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强调重新演绎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缘由。而建立在国际化通用的发声技术、声音共鸣、气息运用等美声化的古典诗词的演唱,只有把古典诗词中充分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和写意的特点,通过古典诗词特有的语言声调、韵味特征和咬字行腔的演唱规律准确地演绎出来,才能把古典诗词中声乐艺术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美声风格的演唱也才真正具有了自己诠释古典诗词作品的独特个性。

结语

用美声风格重新演绎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不仅拓宽了中国现代声乐艺术的演唱曲目,也展现了中国声乐艺术从继承、借鉴、模仿到探索、创新的演唱历程。在这条路上,我们深深地注意到了演唱风格的民族性,同时也丰富了演唱的多样性。我们知道文化需要保护,也懂得凡是进入中国的外域艺术,都必须经过与中国已有艺术的融合,才能真正为多数中国人接受并真心地喜欢这个道理。有人说,现在具备艺术性和可唱性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太少了,而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性和技术性似乎又有曲高和寡之气,俨然一副艺术与技术不可相融之嫌。还有人说,中国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之宝,用现代化技术演绎是对传统文化的谋杀。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知道,每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有着自己的现代化概念和对这个概念的独特理解,而所有那些现代化的成果,最终都无一例外地变成了传统。艺术的发展也是如此,既有传统的保护和延伸,又有对已有传统资源的进一步添加,没有对艺术资源的保存,就不可能有艺术的发展。因此,在创新中如何处理好技术与风格、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问题,是我们每个音乐教育者和演唱者在实践中必须面对的课题;在创新中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播和发展中国民族音乐,也是我们音乐人必须不断思考和努力践行的问题。希望我们的重新演绎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之举,能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尽一点绵薄之力。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趋势初探
发布时间:2022-12-09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极大地发展,同时新闻传播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各行业之中,新闻传播类专业是最为突出的。依据一项统计,如今我国每一年均有将近十万人希望进入到传媒行业中就业。然而,我国的媒体行业却极难招聘到满意的人才,导致相当一部分新闻专业毕业生只得到其他行业工作。这说明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还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教育模式和市场发展进程未能实现良好对接。为此,一定要对新闻传播教育的趋势加以研讨.........
浅谈舞台美术的发展和创新
发布时间:2023-02-02
【摘 要】舞台美术作为戏剧和其他舞台演出的重要成分之一,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必须冲破旧的模式,不断提升,实现舞美设计的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尤其是现代化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使得舞台美术更加动态多变、绚丽多姿、气势......
高科技发展与专利保护的创新(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3
[摘 要]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对传统的专利制度产生了极大地冲击,它拓展了专利制度的客体,改变了专利权的授权标准及授予程序,促进了专利保护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我国《专利法》应根据上述发展做出......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23-05-14
一、网络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造成了强大的冲击,著作权也不例外。由此在社会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对于网络信息的维护是否仍旧可以应用传统的著作权法律制度。如......
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文献保障与实践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8
此文针对新闻传播课题的大概成长史进行了简明的论述,主要论述了此课题在环球及中国范畴内诸方面的根本文献构造,涵括环球新闻学最早根本文章、我国新闻学最早根本文章、一九七八年之后我国新闻学根本文章、扩散学文章根本、广告及公关......
论“保护的责任”的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5-07-29
一、“保护的责任”概念的提出 二、“保护的责任”概念的发展 (一)2005年《世界首脑会议成果》 (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的《履行保护的责任》专题报告 2009年1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为落实《世界首脑会议成果》138、13......
浅谈传统舞龙运动的创新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 关键词:舞龙运动 创新 发展 论文摘要:龙狮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体育 活动,我国舞龙运动的发展历程以及我校舞龙运动的开展状况,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与弘扬提供一些 参考 和建议.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中最优秀......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07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一个数字化的社会,各类信息都能在数字媒介的作用下发挥作用,影响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数字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发生了改变,因而对新闻传播的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新闻传播方式相关人才的新闻传播教育也在这样的背景下担负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承担着自身教育发展研究的重责。如果通过新型的培养模式培养出理论知识牢固、专业技能强硬、综合素质过.........
丹砂古县之贡品丹砂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0
【摘 要】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及开发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可以繁荣人类的历史文化,文化遗产也是我们生产生活的载体,记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在现阶段科技社会大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
新闻传播学发展脉络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3-04-13
一、初始期(1978年-1982年) 在历史变革下,新闻传播学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过,在早期刚成立的时代没有一本关于新闻传播学的学术专著。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对新闻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以毛主席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发布时间:2023-03-03
在全球化时代,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没有自主创新,就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可能受制于人。当前,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的创新激励法制体系,已经成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性任务。知识产权保护可促使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如果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尊重与承认,创新积极性就无从激发,潜在的创新就无法变成实际的成果。只有.........
简论儒学在东汉的发展与传播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 要]儒学在东汉得到很大发展。东汉初几位皇帝都好儒学,经过他们的重视与提倡,宫中形成了崇儒重教的风气。东汉地方官员也主动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儒学发展。东汉提倡聚众讲学,儒学大师们的授徒活动也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重儒风气。 ......
浅谈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交礼仪中的传承和发展
发布时间:2023-07-17
社交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各种行为规范,是社会人际关系中用于溝通思想、交流感情、表达心意、促进了解的一种形式,它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道德风尚和人们的精神面貌。礼仪的特征包括社会性、规范性、多样差异性和传承发展性。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从礼仪的多样性和传承性入手,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和透彻地理解礼仪的起源和发展,实际操作起来,也会愈发得心应手。我国素来以礼仪之.........
谈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3-01-27
新媒体是当前新型的一种媒介形式,当前其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影视的制作与传播之中,它对于当前我国的媒体有一定的深远影响,首先其为我国的媒体增添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其抛开了传统模式下的束缚,极大的带动了我国影视的发展。新媒体具......
民间音乐传播现况及保护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民间音乐传播现况及保护的思考 民间音乐传播现况及保护的思考 民间音乐传播现况及保护的思考 精品 源自中考试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传统音乐“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在人们的观念和现代传播媒介的介入中逐渐消失。而通......
新闻传播理论在传媒教育中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3-02-16
编者按:作为一个研究学者,对学术研究的热爱和奉献精神是推动其学术进步和创新的前提条件。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满怀着对学术研究的热爱和执着,20多年来以自己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学术洞察力及超强的问题意识,不......
从洛阳空竹发展浅析传统体育保护与传承
发布时间:2022-11-25
摘 要:抖空竹是我国独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它不单单可以增强体质、发展身体协调性,同时也不失为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表演,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在传统文化及传统体育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的今天,抖空竹作为一种传承已久的民间......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3-12-17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来自于历史的延续,它不仅是国人的价值观念的体现,具有极其宽泛的内涵,渗透在我们的思想、道德、www.LWlM.cOm风格、心志、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语言文字之中。更是中华......
谈河北民间舞“活态”发展的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2-12-31
河北民间舞虽然种类丰富,艺术纷呈,极具魅力,彰显了河北地区瑰丽的音乐文化及不同的人文历史特色。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事业的推进,河北民间舞的发展正面临困难和挑战,许多河北的传统民间舞蹈正面临着被同化或者消亡的尴尬局面。......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路径研究论述
发布时间:2023-04-15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已经成为传承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基地,更是农耕文明中的精髓。为了实现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促进传统村落的持续发展,湖南省政府发布了《湖南省人们政府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
浅谈网络传播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0
当前形势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网络传播对新闻传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网络传播本身具有独特之处,在即时、交互、海量、多元、多媒体形式、超文本结构等多方面,都是对传统新闻传播的挑战,开创了新的新闻传播方式,形成了新的新闻传播理念。一、对新闻线索获知途径的影响一直以来,新闻线索的获取大多是靠记者捕捉信息,形成新闻。传统媒体获取新闻线索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党政机关的文件、活动、讲话、会议等,二是记.........
国外版权法规对中国媒体传播保护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5-15
国外版权法的立法现状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版权公约有《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罗马公约》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 版权保护体系主要分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个流派。大陆法系以法国、德国等国家为代表,基于天赋......
浅谈从传播心理学角度看新闻传播中的误读现象
发布时间:2014-01-09
1、首页2、参考资料 【摘要】希望查字典论文网整理的新闻传播论文:浅谈从传播心理学角度看新闻传播中的误读现象能够给您带来一些灵感。......
谈辽阳古城保护与发展调研
发布时间:2023-01-28
前言 城市作为历史文化发展的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包括大量的古遗址、古建筑和其他人文景观。为了保存城市的记忆,我国实施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战略。辽阳是辽宁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它的保护与发展长期以来并不......
管理的实质在于创新(1)-传播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8
管理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人类 社会 面对着一对尖锐的矛盾:一方面可供利用的各种资源都是稀缺的;另一方面,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不会停留在某一水平上。因此, 经济 的本质就是作出选择,来恰当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
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司法保护探析
发布时间:2023-01-03
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司法保护探析 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司法保护探析 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司法保护探析 [摘 要]中国信息网络传播权司法保护从一开始就强调了与国际接轨,向发达国家的标准看齐,但在国......
教育在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2-19
【摘 要】教育既是人类活动的主要方式,同时又是人类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手段。社会教育作为人类文化传播方式之一,在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社会教育视角探讨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为推动我国文化......
教育在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3-27
我国《教育大辞典》对少数民族原始社会形态教育作了这样的解释:在少数民族原始社会,人们还尚未从生产生活过程中完全分离出来,那是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师,社会即学校,长辈或能者即教师,各种知识互相交织,包罗万象,呈现教......
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现状及传播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09
【摘 要】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目前已经传播到了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本文论述了中医药在非洲主要国家传播的历史、现状、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传播策略。 【关键词】中医文化;非洲;传......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资源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23-02-03
环境经济法律制度对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产权关系日趋明晰,经济成分已趋向多元化,采用环境经济手段,落实环境经济法律制度的微观经济基础已基本具备,因此,强化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经......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07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发展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发展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发展 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发展特点 在当今全球化社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趋势为发达国家所主导,而且发达国家......
试论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审视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进行分析,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切入点,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要百花齐放,走多样化发展的道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要以学......
移动新闻直播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15
移动新闻直播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如果将大众媒介发展历程分为3个时段,以罗斯福炉边谈话为第一个阶段,在他就职的12年期间,使用广播直接对话民众,以质朴平易近人的言语、诚挚亲切的声调实施新政并呼吁民众共同面对当政下的种种问题,可称其为媒体技术以广播为主的第一时段。拥有第一电视总统称呼的肯尼迪这阶段当之无愧划为媒体技术发展的第二时段,肯尼迪正是利用了电视媒体公共交流的方式发表演讲,越过政府和媒介大亨直接面对.........
论用典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2-12-12
摘要:用典除了增加语言表达效果、增加语言审美因素等作用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传承发展文化。但长期以来,人们更多的只是看到了用典的前两个作用,而对于它的第三个作用则视而不见,以致出现了反对用典的现象。正如本文所举......
论《北京公约》在环境保护理念方面的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北京公约》在环境保护理念方面的新发展 论《北京公约》在环境保护理念方面的新发展 论《北京公约》在环境保护理念方面的新发展 文 章来 源 自 教育 网 《制止与国际民用航空有关的非法行为的公约》(《北京公约》)及......
管理方法的形成和发展(1)-传播学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10
管理方法的形成和发展 论文提要: 管理方法,同人类的一切知识一样,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起来的。人们在协调群体的活动以实现一定目的的过程中,根据管理任务和管......
微博对新闻传播的拓展
发布时间:2023-03-28
微博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新媒介,不但体现了现代电子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还展示了网络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状况,微博作为网络传播的新方法,传递着国内外各大事实热点新闻,体现了微博的特点和影响。当然,在新媒介的不断发展和......
浅析新闻传播中城市电视媒体的生存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19
多年来,城市电视媒体是促进国内电视媒体行业发展的重要一员,它们也以地域性的优势取得了较高的收视份额。但是,随着自媒体、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城市电视媒体不仅要面对传统的竞争者央视、省级媒体等的挑战,还要不断应对来自新兴媒体的冲击,生存压力与日俱增。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城市电视媒体必须奋起直追,推陈出新,增强行业竞争力。本文就新闻传播中城市电视媒体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展开探讨。一、城市电视媒体面临的竞.........
浅析技术创新和专利保护之间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7-28
1 国内企业的创新意识和专利意识日渐崛起 技术创新的推动力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于科技水平迅猛发展,新的发明成果不断产生,当这些发明创造应用于规模化生产以后,企业就成功实现了技术创新[3]。技术创新非常重要,但如何让创新最大......
新闻传播学历史发展变化的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0
一、阶段性发展特征 当代新闻传播的研究起始于拨乱反正,该时期新闻为了摘掉新闻无学的伪帽子,不顾反对和逼迫率先建立了新闻学。在1980年初期,新闻领域的学术焦点汇集在新闻改革与创新方面。不管是新的新闻、新的观点、新的视角、新......
东北大鼓的发展现状与保护传承措施
发布时间:2023-07-04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历史当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记录了无数个值得回味的瞬间,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东北大鼓发展现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前言 东北大鼓是广泛流传在东北三省及其周边地区的曲艺形式,极具......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16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绵延不绝的灿烂文明,是千百年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之所以能将古代文明发扬光大至今,全有赖于固有的悠久传统文化。着力于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好人生底色,把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让古老的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正是语文教学目标之所在。新课改强调素质教育,重视.........
品牌在传播中壮大
发布时间:2022-10-15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品牌的认识与选择与以往相比也有较大的进步。因此,企业品牌传播成为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当下,品牌效应是极为重要的,在现代消费者的观念中,知名品牌品质......
浅谈创新能力在高职教育中的发展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创新能力 理论 实践 高职教育 【论文摘 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职业学院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实现高职院校教育目的的要求。创新能力与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充分发挥个性,才能培养创新能力。实施个性化教育......
浅析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的优势
发布时间:2022-12-20
2015年2月28日从央视离职的著名主持人柴静,在人民网和优酷网播出她自费拍摄的有关雾霾的深度调查《穹顶之下》,之后腾讯、乐视等视频网站迅速跟进,截至到3月1日,《穹顶之下》在几大视频网站的点击播放量达到1.7亿次,微博上#柴静雾......
传统文化和谐观在企业文化中的发展和探索
发布时间:2013-12-17
传统文化和谐观在企业文化中的发展和探索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对我国的社会及其民族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并深入到社会各个方面,在企业文化方面的影响尤其突出。文章就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和谐观对......
论贵州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构建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19
【摘 要】贵州的传统文化是以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为主题的多民族文化的凝聚体,是激励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博大精深的地域性文化,是劳动人民共同财富。在国家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关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了人们的重大任务。 【......
浅析新媒体形式下传统新闻播报应如何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04
随着我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传统新闻播报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传统新闻播报需要迎合新兴媒体发展,并进行多元化创新,从而赢得新的市场。因此传统新闻媒体需要多方面的再度改进。一、积极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当下热议的全媒体这一全新传播业态是顺应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产物,习近平主席8月18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
自媒体在新闻传播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1-01
【摘要】新闻传播一直是与实践紧密相连的学科,而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全面介入人们生活的今天,传统的新闻传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教学,如何实现新闻传播教学的产学......
在改革中构建新闻传播教育体系
发布时间:2022-10-24
摘要:新闻传播专业是一个特殊的专业,新闻传播专业的师生必须明大势、识大体、顾大局、谋大业。在当前,要把握大势,就要了解三中全会精神、全球的技术革命,以及传媒界的现实问题;要为大势而改,就要了解学生的培养要求、新闻传播的环境变化、新闻传播受众的变化,以及新闻传播形态的变化;要随大局而动,以创新精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要谋大业而进,即重构新闻传播的教育体系,改革新闻传播的教学体系,创新.........
以人为本建和谐创新创优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18
机关事业单位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沿,其员工政治思想素质的高低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快慢关联紧密、休戚相关,我们应准确把握其政党性、群众性、广泛性、针对性、时间性特点,突出以人为本原则、把准工作方向、不断推陈出新,全力实现凝心聚力谋发展,好事业兴、人心畅的同心圆。一、审时度势,把准思想活动新特征在社会转型发展的今天,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组织形式、就业形式等的多样化,使新的思想意识.........
探析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助力创新驱动发展的提案
发布时间:2017-06-1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而创新驱动离不开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因此,保护知识产权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但因起步较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有待深化。目前,我国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管理较为分散,三权分属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
发展创新青年文化 促进青年和谐发展
发布时间:2015-07-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文化。青年是先进文化的追随者、受益者,是文化建设的参与者、评判者,是新文化的创造者、推动者,应在全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系统发挥先锋示范作用,大力构建和谐青年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
傣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1
摘要: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视,各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加大了力度。为了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调查。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过程还存在的问题,和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和......
管制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前景(1)-传播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8
管制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对一些基本概念及其理解还都存在一定的分歧,其中,对作为学科名称的管制、规制与监管的分歧就是典型一例。英文Regula-tion在学术界通常被译成“管制”或者“规制”。例如在《新帕尔格雷......
县级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与新媒体融合经营发展的几点看法
发布时间:2023-03-05
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和以网络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都是产业,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影响着百姓生活,这两块产业如何经营呢?当传统媒体还在按部就班运行时,移动互联网已经迅速地改变了社会资源配置和新闻传播格局,使传统媒体屡屡遭遇瓶颈......
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维护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发布时间:2013-12-17
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维护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是56个民族共同缔造http://wWW.LWlm.Com的。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处于发展进步之......
商业背景下高校文化传播及发展新思路
发布时间:2015-08-04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知识的学习及其拓展,课堂展示成为学生热情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重要载体。 关键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改;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
浅谈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16
浅谈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的发展 浅谈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的发展 :视觉文化研究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浅谈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的发展 来源于www. 摘要:文章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竞争,......
中国传播民俗在广告文案创作中的应用(1)
发布时间:2023-02-26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民俗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民俗是民族文化最直接的体现者,透过民俗我们可以最直接地发现一个民族的心理和文化特征。中国传播民俗的这种特质恰恰可以被应用到广告文案创作中,使得广告文案更具有“中国......
浅谈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现状和创新举措
发布时间:2022-08-28
摘要:我国现在重要的媒体包括广播和电视行业,此行业主要负责舆论与宣传,并且范围广,行业特质相对特殊,相关行业也必须要有自己的档案,广播电视行业也不例外。所以想要达到行业的稳定发展,建立相P档案做好管理工作是必要的。档案的稳定建立对其可持续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关键词:广播电视;创新举措;档案管理1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现状1.1人员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单位没有意识设置管理岗位给广播电视行业,他们不.........
探析新闻传播教学改革的创新策略
发布时间:2022-10-0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突飞猛进,整体规模已居世界第一,同时由于传媒产业的飞速发展,新闻传播教育增长更超过了其他专业,新闻传播学科的超常规发展带来的矛盾尤为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目前每年新闻传播类人才每年至少毕......
传承、创新、超越,贯穿百年发展史
发布时间:2023-07-18
记者:邵氏家族在浙江省蔬菜界可谓声名显赫,那么,邵氏家族与种业之间究竟有哪些渊源?邵泰良:20世纪20年代,我的曾祖为了养家糊口利用自家土地繁育蔬菜种子,靠着一身力气在温州各地挑着菜苗叫卖,渐渐在周边村落小有名气。到我祖父手里,生意逐步扩大到温州各县乡村,当时的口碑也仅限于温州附近的一些菜农里面。我的父亲邵宽从父辈手里接过担子后,在文革时期曾冒着被批斗的风险偷偷育种私卖,改革开放后即创办龙湾蔬菜良.........
浅议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12-06
【摘 要】我们回顾以往绘画的历史,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无论是一幅画、一支歌、一出戏、一部电影或者一个舞蹈,除了使我们得到艺术享受之外,还能使我们体察到某个时代作为艺术发展,表现和推陈出新的演化形式,这一演化过程经过了......
浅谈如何在文化生活教学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2-08-04
中央台热播的《汉字书写大会》掀起了收视狂潮,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见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地气,让学生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下生发精神、孕育思想,同时,也让教师为民族精神的薪火相传、代代传承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在长期的实践中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而内涵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现行的《文化生.........
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传播发展的必然性及策略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8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实际上是当前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创作权和发言权的一种追求。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是单向的,主要是公众对于信息的了解,而不存在对某一类事情具有发言的权利。而新媒体不仅扩展了媒体存在的方式,同时,也让公众从信......
经济发展在于创新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02
【论文摘要】 约瑟夫·熊彼特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浪漫主义经济学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是其在1911年发表的成名之作。在本书中他所提出的“创新理论”当时曾轰动西方经济学界,在我们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新意。熊彼特首先用静态方法分析了......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和传承
发布时间:2022-12-19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和传承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和传承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和传承 文章 来 源 教 育 网 【摘要】本文阐述了民俗生态旅游的定义,并以贵州天龙屯堡古镇为例,从旅游展演的崭新......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2
一、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模式的特点(一)新媒体时代,新闻的时效性增强新闻所具有的时效性特点在新媒体时代下显得尤为明显。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来看,人们主要通过浏览报纸和观看电视来获得国际和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并且仅限于日报的形式。当大多数的人们在浏览报纸和观看电视的时候,这些事件可能已经发生过了,或者已经得到了较好地处理,所以在时效性方面并不是较强。相比较而言,在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
关于博客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2-12-09
" 论文摘要:从信息传播主体、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传播效果三方面探讨了博客给新闻业带来的变化,认为随着博客的普及、发展和功能的完善,它将进一步带动新闻业从“说教”走向“交谈”。 论文关键词:博客;信息:交谈 近来博客越......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发布时间:2023-02-0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原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一节,安排了这样的演示实验:用两个相同的音叉,左边音叉旁挂一http://www.LWlM.cOm个塑料小球,敲击右边的音叉,发现塑料小球弹开。说明右边音叉的振动通过空气传给了......
读书活动在少儿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和创新
发布时间:2022-11-22
1读书活动在少儿图书馆的发展历程1.1读书活动在少儿图书馆的萌芽期少儿图书馆的读书活动是在新中国第一个少儿图书馆成立后不久开始举办的,1982年以前举办的读书活动形式简单、主题单一且数量有限,主要表现在活动形式大多是故事会、图书馆工作报告会、先进思想表扬会和红军故事图片展览会等,主题都是围绕毛泽东思想进行的政治教育,举办的目的不是激发读者学习知识的兴趣而是为爱国爱党的思想做宣传,鼓励新中国少儿争做.........
论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23-07-2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构建国家文化认同的基础,又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因而是当代国家文化资本。在近代以来的中华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农耕文明特质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具有现代工业文明特质的西方文化如何实现交流互鉴,构成了近代以来文化学上“中西体用”命题的核心内涵。当前,我国关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原则的提出与确立,是对20世纪40年代确立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则的超越,为当代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广播在新媒体融合环境下的创新之路探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3
1媒体融合概述媒体融合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相关的概念理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De·Sola·Pool)曾提出:媒体融合就是不同的媒体通过多种功能实现新闻传媒一体化发展的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线电视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无线通讯技术使传播内容日趋融合,造成了传媒行业在传播内容上的同一化趋势。因此,国际上对媒体融合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媒体融合后如何充分.........
浅析手机媒体新闻传播学上的创新
发布时间:2022-11-03
一、手机媒体的界定 手机,又称移动电话,相对于固定电话,原本是可以跟随人移动的通讯工具,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加,手机可以实现上网、收发邮件、阅读新闻、拍照、购买商品等服务,是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成为网络媒体的......
试论刑事和解在现实中的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5-08-05
关键词 刑事和解 公诉案件 自愿 作者简介:张玉良,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文法系法学专业教师,研究方向:刑事法。 刑事和解主要表现为在法定范围的公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够真诚悔罪,并且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
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
发布时间:2023-04-13
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 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 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栖息之地,也是人类生活的物质之源,又是人们的游赏对象。古往今来的旅游者,都将观光赏景视作一种休养生息、调节生活、消除疲劳的乐......
浅析视频网站上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前景
发布时间:2023-06-06
21世纪的今天,是一个网络横行的年代。随着互联网事业的极速发展,电视新闻传播也开始了它自己变革与发展。在电视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已经经过了三次革命,最后一次革命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模式,是基于数字时代下的改革。这种改革是随着......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1新媒体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业已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媒体亦称为数字化新媒体,是以传统传播方式为基础,结合当代信息技术产生的,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利用互联网平台,运用各种渠道传播新闻,有效满足了公众对信息多样化的需求。相对于出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和更新速度更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且成本低,且传播途径多样化、互动性更强。新媒体有如下.........
浅析原始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2
摘 要: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开发原始村落的文明,改变盲目掠夺和破坏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现状。对目前国内城镇化的现状作为基础,通过大量的搜集盲目破坏原始村落的信息为依据,探索科学的保护与传承原始村落的途径。近几年,人类社会的大融......
我国地质公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发展建议
发布时间:2015-08-03
【摘要】地质公园是以稀有奇特的地质遗迹为主的一种地质景观,建立地质公园能够有效的对稀有的地质遗迹进行保护,这种保护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保护方式。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很多地质广泛的分布在各地,......
浅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发布时间:2023-02-09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生根发芽的关键阶段,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从早期传入国内以及国内学者走出国门去学习的那些阶段,是当前必须研究的问题。中国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在这一文化之下我们何以去......
微博在消费类展会传播中的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09
微博的迅速发展已经使它超越了信息交流平台的范畴,更应是一种社会化的媒体。微博传播对于解决如今会展项目传播中诸如成本高,对象模糊等问题有着积极的启示。本文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微博传播的发展现状、传播特性,消......
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专利保护
发布时间:2023-06-09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需要专利保护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首先来自于IT界,一般是指互联网企业向公众提供金融服务的行为。随着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小断进步与创新加速,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形成。根据服务形式的小同,可以将互联网金融归为三大模......
皮影艺术的生存困境与传播创新
发布时间:2016-09-08
皮影艺术是我国民俗文化的活化石,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皮影艺术生存困境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皮影艺术的历史 皮影戏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它演绎的故事主要来源......
传播学核心是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发布时间:2023-06-13
我国已经进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信息舆论场有利于在国际社会上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使我国的新闻传播更加富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让世界了......
自主创新和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发布时间:2013-12-18
自主创新和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自主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主要推力和重要手段。 从经济发展机制看, 相对于资源的利用, 存在着粗放型发展和集约型发展两种不同发......
保护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6-26
近百年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我们寻求自身发展的要求,或多或少地被淡漠了,甚至于主动抛弃了一些传统文化,而这些传统文化就其本身的内在精神而言,和我们如今所崇尚的西方精神并无二致,甚至更加博大精深。 ......
民营企业权益的法律保护(1)-传播学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7-23
内容论文摘要:民营企业权益受到侵害的主要表现有:1.民营企业身份的歧视性国民待遇;2.民营企业的财产权利得不到保障;3.市场准入权利的不平等待遇。其原因主要有:立法、司法、执法方面的原因;民营企业法律意识淡薄等。目前应采取以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
发布时间:2023-06-29
摘要:回顾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过程,对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概述了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成就,指出其与传统的继电保护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展望了未来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关键词:继电保护 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