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中国语境下的判后答疑制度

中国语境下的判后答疑制度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15 00:31:01
中国语境下的判后答疑制度
时间:2023-08-15 00:31:01     小编:

摘要:判后答疑是一定历史条件下解决大量涉诉信访案件的司法政策,在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中,短期内有助于降低申诉、上访率。自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在全国法院系统大力推行判后答疑制度之后,判后答疑制度已在全国各级法院陆续试行。但是因其固有的缺陷和功能弊端,长期坚持判后答疑会有损于司法权威。司法机关应将司法制度创新的重心由诉讼外的司法政策转移到诉讼内的制度完善上来,通过充分利用判前说理制度、心证公开制度等来增强判决的可接受性,才能真正使当事人服判息讼,案结事了。

关键词:涉诉信访;判后答疑;判前说理;心证公开;判决的可接受性

2005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立案审判工作座谈会上正式提出要在全国法院系统大力推行判后答疑制度。[1]自此之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法院系统开始积极地实施判后答疑制度。判后答疑制度作为一种旨在案后定纷止争的“软性私法手段”,它在确保公司法公正实施的语境下,以纠纷解决的“护民、便民、利民”为原则,将诸多非程序性的、强制性的措施运用到诉讼程序当中。

一、判后答疑制度产生的现实基础

司法的进步和发展来源于司法实践, “判后答疑”这一项司法改革措施正是应司法实践工作中的需求而产生的,其产生必然有其现实的依据和作用范围。从判后答疑制度的应有之义上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在当前我国信访这一政治色彩较浓的制度泛滥的背景下才衍生了回归司法正途的手段。[2]

(一)信访与涉诉信访

(二)从信访制度到判后答疑制度

1信访制度的弊病

自信访制度设立以来,人们纷纷迅速地将目光及注意力转向信访,将矛盾诉诸信访,以求通过信访解决纠纷或问题,这就造就了信访政策的内在矛盾。近年来社会上多发的诸如信访纠缠、团体信访以及越级信访等问题层出不穷,究其根本在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公信力的流失导致社会公众更多地仰赖这种看似有利可寻的新生机制――这不仅使有关机关的工作负担剧增,使纠纷解决复杂化,也使相应单位常规的工作职能遭受冲击。更甚者,还有例如因集体信访所滋生的群体性事件这类有碍稳定的不安因素,严重影响了社会应有秩序的运作,也对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了威胁。

2涉诉信访现状下的判后答疑制度

诉讼作为插足纠纷的主要力量,因而涉诉信访也成为信访案件的主流。国家信访局原局长周占顺在接受《半月谈》杂志采访时总结了八大类信访问题,其中涉诉信访位居第三。涉诉信访这类问题积案较多,重复来信来访量大,长期滞留上访的人多,已成为长期困扰各级信访部门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在,涉诉信访的高位运行的态势具体表现如下:

(1)涉诉信访总量较大。据统计,涉诉信访排在群众信访问题的前三位,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2)信访重复率高和越级信访现象突出。我国法院法官判案分工模式可以用一句话来调侃“一心管判案,不闻窗外事”:审判的法官一心管判案,不知案情和庭审情况的接访法官负责处理申诉,申请再审。这种没有可操作性的分工必然使处理结果不尽如人意,也不难推测为何上访、缠诉不断复发。而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复发率达到了受访人数的40%到60%。

(3)多人团体性的信访趋势攀升,非常态信访量大增。为求信访目的达成,信访人往往为了扩大“影响力”,采取多人、群体性的信访方式,严重扰乱了正常信访秩序,成为困扰法院组织甚至影响社会安定的棘手问题;一些涉诉信访者不服判,也不按照法定程序依法上诉或申诉,而是借信访这一“令箭”反复地向党政机构缠访、闹访。

因此,当下探寻一种更为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才是当务之急。现在,我们需要一种既能够受理当事人的正当请求,保护其法益,又可以不偏离正规法律路径,依法办事的制度。基于上述分析的信访和涉诉信访所存在的种种缺陷和问题,为判后答疑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二、判后答疑制度的内容和价值

(一)判后答疑制度的内容

判后答疑制度主要是围绕答疑的范围、答疑的时间、答疑的主体和答疑的形式进行的,有人提出既然判后答疑作为一种司法制度,那么还应当对判后答疑的程序就行界定,提出答疑分为法官主动答疑和当事人申请答疑两种。笔者认为如果主动答疑广泛适用,必然会消耗大量的司法资源,法官在当事人对裁判并没有疑虑的情况下还对当事人答疑,似乎有一点画蛇添足的意味,是对司法资源的浪费;而申请答疑则是比较科学的,法官在当事人存有疑问的情况下对其疑问有针对性的答疑,这才符合现代诉讼的效率目标。

1判后答疑制度的适用范围

判后答疑作为一种“护民、便民、利民”的软性司法措施,一项新创的司法制度,原则上应该对所有判决都要进行答疑,所以其适用面应当覆盖到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三方。法律毕竟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科学,有其专业的术语,很多当事人可能因无法理解其含义而不信服判决,因此对所有的判决进行答疑是必要的。

2判后答疑的主体

判后答疑的主体包括启动答疑的主体与答疑的主体。有权启动答疑的主体是对案件裁判不服的当事人。答疑的主体是承办法官,其最了解案情及审判的全过程,同时也是立足于证据的基础上做出裁判的主体,由其为当事人答疑解惑最为适合。 3判后答疑的时间

答疑的根本目的是让当事人息诉罢访,信服判决的公信力。其作用就在于解开当事人因为不了解法律而疑虑的心结,能通过法官事后对判决的解释使当事人明白判决的根据及理由。具体而言,判后答疑的时间有两种:一是案件宣判后判决生效前答疑,二是判决生效后答疑。[3]

4判后答疑的形式

答疑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答疑是为了解决当事人的疑惑,达到服判息诉、案结事了的效果,如果问题是当事人在宣判时当场以口头方式提起的,那么就可以以口头方式答疑;如果在宣判后的法定期间内,以书面的形式请求答疑的,那么就可以以书面的形式为其解惑。所谓“话越说越清,理越讲越明”,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让当事人的怨气得以化解,败诉也败得服帖;实施判后答疑,每个判决下发的时候,法官都应当考虑如何向当事人解释,而不是简单的一判了之。向当事人释明法律依据及判决理由,能有效平复当事人由于误会而产生的不满、不理解情绪,减少信访。

(二)判后答疑的价值

1裁判的可接受性和司法公信力的增强

现代司法的基本特质是可接受性。程序本身的合理、完整和公正可以直接增强判决的可接受性――这是司法相比政府强制公权介入纠纷的优点。但裁判文书的书面性、形式性,以及对逻辑完整性的追求、法言法语的运用可能对非专业的普通老百姓来说,稍显晦涩且难以理解,加之败诉方当事人基于常情的不悦情绪,更是会对判决内容加以抵触和误解。但是,在判后答疑中法官将直接面对当事人,用异于庭审冷峻的亲和方式将为当事人解读案件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相对一纸判决来讲就更加具有说服力。通过法官对案件的程序和实体问题的阐释,当事人的疑惑得到了解答,增加了当事人的认可度,裁判的可接受性和司法公信力得到了增强。

2节约司法资源和降低社会成本

判后答疑制度的推行无疑会使办案法官的工作量有所增加,甚至在某些案件中可能使诉讼迟延,但社会总成本则是下降的。判后答疑制度所带来的裁判的可接受性的增强能促使纠纷及时彻底解决,防止可能的上诉、申诉或信访。上诉或再审程序的启动需要相当的成本,信访给当事人带来的经济负担、其他损失及给社会造成的资源耗费也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这些成本的消耗是由判决错误引起的,那是值得的;如果判决本身正确,仅仅是诉讼程序或者裁判文书没有使当事人理解而只需法官加以解释说明就可以避免的,那么判后答疑的存在则是非常必要的。

3树立司法权威

判后答疑要求法官去对自己所裁判的案件向当事人进行法律方面的宣传和裁判理由的讲解。有人认为这样会有损司法权威,法官对自己的裁判都表现得如此不自信,那司法权威从何而来?其实谬矣,司法权威只能来自于公正的司法,法官与法律程序外的口若悬河、道德说教都无法超越生效裁判文书自身内含的法律力量。引入判后答疑不是对司法权威的不尊重,相反,这是对司法权威的自觉维护。因为只有最大限度地消除疑问,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司法权威。真正公正的判决,经得起任何追问。

三、判后答疑制度的局限与完善

涉诉信访高温现状,各级法院为此一筹莫展,最先在地方法院作为司法改革创新的判后答疑制度,被认作是治理涉诉信访的良药。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决议推出这一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判后答疑这项司法政策是以自下而上的模式产生的,避免了由自上而下模式做出的司法政策的抽象性和不适应性。

按照常理,一项走群众路线、由自下而上模式产生的司法手段或者称为一项司法制度应该是具有较大的生机和活力的,应该是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的;诚然,在判后答疑制度产生之初,确实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用,但是由于最高人民法院设立此项制度的初衷在于非常功利且急切的减少涉诉信访的案件数量,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可能地消除障碍及潜伏着障碍的因子,从而使得判后答疑制度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司法实践中创造性地产出判后答疑制度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是作为司法改革的试点制度,其对中国法治的适用性及自身的持续性仍有待于实践检验。

(一)判后答疑制度的局限

(1)虽然判后答疑制度相比涉诉信访来讲带有一些司法手段的味道,但毕竟是非正式性制度,其操作性也不见得有效。事实上,时至今日,最高人民法院仍未颁布一个统一适用的判后答疑规范。对于判后答疑的性质、主体及详尽的步骤等均没有做出明确的规范。

(2)全国缺乏统一适用的判后答疑规范,关于判后答疑的地方性规定不断涌现,破坏了法制的统一性。判后答疑制度在缺乏一个统一适用规范的情形下运行,必然导致各地方法院在适用时见仁见智地做出地方性规范。

(3)导致法官工作负担过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法院系统人少案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并严重。现在很多法院都实行立案排期开庭,法官面临这样的诉讼爆炸忙碌不堪,尤其是基层法官,连续的开庭、阅卷、撰写裁判文书、填写各种格式文本,再加上各种审判事务性工作,法官的工作压力巨大无比。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法官答疑的成效也必然大打折扣。

(4)答疑并不必然能够使当事人服判息诉、增强判决的可接受性,有可能还会引发新的争议。判后答疑看中法官个人的内涵修养,不仅仅是法律修养,还有个人魅力,生活经验,谈吐技巧等等。毋庸讳言,当前有些法官专业性不强,实际学历层次偏低,能否保质、保量、高效、完美地完成答疑任务仍是一个未知数。

(二)判后答疑制度的完善

一项制度设立的目的有两种利益考量:一是制度制定者的利益,一是制度利用者的利益。事实上,在我国这样一个以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一切都是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这并不应当成为一条空洞的标语,而应当不只是从物质基础层面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还应当在上层建筑方面根本地考虑人民的利益,所以笔者认为判后答疑制度应当从制度的利用者的利益出发,即从对判决存有疑虑的诉讼参加人的利益出发,尽可能地为诉讼参加人解答疑问。 为了达到答疑的预期效果,首先应当对判后答疑从主体、范围、形式、运行程序及性质定位进行明确统一的规范,增强其可操作性,同时也对法制的统一性进行有效保障;其次应该通过定期考核等诸多方式督促法官提高个人素质和学历,使其做出的裁判有理有据,在面对当事人的质疑时信心满满,令其充分地了解审理的过程和判决的依据,从而理性地决定是否再次将纠纷置于诉讼,从而达到“案结事了”。

1判后答疑与判前说理

根据心证公开的内涵,我们很容易看出,判前说理是心证公开的一种方式。换句话说,判前说理的实质是法官的心证公开。法官说理结合当事人的举证活动,使当事人成为程序的真正参与者,有利于实现判决的公正性、正确性和可接受性;判后答疑,则是进一步阐释案件的审理和案件判决结果,使当事人的相关疑惑得到解答,真正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判后答疑不同于判前说理,其不涉及法官的任何心证活动,其只是对案件审理的详细再现。判后答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答当事人的疑惑,但是此并非法院行使审判权、当事人行使诉权作用于案件的行为,其并不影响案件的裁判结果。因此,让对案件存有疑惑的当事人参与判后答疑以达到“案结事了”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从而看出,判后答疑的实效性较低。

2判后答疑与心证公开

心证公开的目的在于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对法官自由裁量形成过程的动态制约。[4]当事人为了获取诉讼信息这一重要资源而主动积极地与法官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形成了良性的司法互动,使判决在一个透明的环境中形成,避免了突袭性裁判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判前说理和心证公开制度有着判后答疑所无法企及的司法效果。判后答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司法政策,充分的判前说理和心证公开是对当事人程序主体地位的切实尊重,能在根本上让当事人接受裁判结果,认同法官意见,从而避免了涉诉信访的不断发生。

结 语

判后答疑是基于实践需求而生发的一项改革探索,是社会转型期的实际情况对司法需求的反映,对于纠纷的实际解决和判决的有效执行以及司法资源的合理调配,司法制度的良性运作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在现实中某种现象或者制度只要存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相应的益处,是不能被轻易否定其存在的必要性的。

然而深刻考量司法制度的规范化问题,判后答疑制度这一权宜策略目前虽具有一定价值性,但却不能在当前不断完善的司法环境里长久生存。通过诉讼过程中的良性互动,保障当事人的举证和辩论权利,建立和完善法官的心证公开制度,并且能够制作裁判文书使其逻辑和道理都尽善尽美,则判后答疑所预期实现的功能都能通过正规的诉讼程序得以实现,相应的这类拆东墙补西墙的制度也就不再有必要设立下去。所以,尽管判后答疑在当代中国司法摸索改革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但随着法学教研水准的提高,法律人素质的提高以及相应制度的完善规范,判后答疑也终将完成其使命,“寿终正寝”而退出司法制度的视野。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浅析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我国民事调解制度
发布时间:2023-01-30
一、民事调解是当事人双方订立诉讼契约的行为,但赋予当事人反悔的权利不符合现代契约精神 民事调解被称为当事人之间的讨价还价的行为,调解的结果通常会以民事调解协议等方式而表现出来,即契约形式,因此我们的民事调解其实是一种类......
篇章、语境和批判维度的学术话语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6
社会研究者研究学术话语的主要途径分为三类。篇章研究主要集中在篇章的意义和结构,如体裁分析、语料库分析和多模态分析。语境研究从比较广泛的情境出发,如社会学和社会历史维度、人种志的研究。批判性话语分析和学术文化研究......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后现代后殖民文化问题
发布时间:2023-02-05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后现代后殖民文化问题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后现代后殖民文化问题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后现代后殖民文化问题 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已不再是承认不承认的问题,而是怎样正视和进行研究的问题。现在学界......
后殖民语境下非裔美国小说中的飞散式书写
发布时间:2022-12-25
摘要:飞散是后殖民语境下的一种文化批评话语,与文化越界、文化翻译密切相关。非裔美国文学中的民俗之根和西方文学、文化之源造就了非裔美国小说中的飞散式书写。飞散式书写以废奴主义和基督教的主题溯源、意指的叙事方式、布鲁斯式的飞散情怀,以及对西方主流文学、文化传统的兼容并蓄,诠释了美国非裔飞散族群的主体性。非裔美国文学这种跨越历史、民族和文化等疆界对自身异域性的翻译有助于实现其族裔文学和文化的普世价值。关.........
画蛇添足的“判后寄语”
发布时间:2023-04-28
“判后寄语”改革举措带来忧虑 “法官后语”的称谓,还有“判后寄语”“法官判后语”“法官忠告”等说法,故以下讨论中的不同称谓均可通用。 至于“判后寄语”的定义和功能,说法就更多了。2015年11月上旬,由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给排水专业疑难问题解答
发布时间:2013-12-14
(一)消火栓系统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第8.6.1条五款条文说明对于多层、高层厂房、库房和多层民用建筑室内消防给水管网阀门的设置应保证其中一条检修时,其余的竖管仍能供消防用。但对于第一款室内消防管网可布置成枝状的(......
《雾都孤儿》中对英国济贫制度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3-02-22
【摘要】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以当时的社会环境为背景创作了多部巨作,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残酷,批判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而《雾都孤儿》就是其中一部。本文主要通过对19世纪英国《济贫法》以及狄更斯在《雾都......
论我国商事审判制度的重构
发布时间:2023-05-17
一、我国现有商事审判组织的格局及缺陷 商事审判是指在商事活动运行过程中,因商事主体在从事商事活动中产生的一定纠纷,无法用私权进行解决而请求公权力介入引发的适用特殊程序的民事审判活动。早在1979年,最初设立的经济庭在于保证......
国际话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下)
发布时间:2013-12-19
作者:尹鸿 III 艺术策略对于早已对好莱坞模式烂熟于心的西方人来说,他们希望能够从东方电影中看到某种对好莱坞的超越或者背离,因为他们始终是将中国电影看着是一种边缘、一种点缀或者一种补充。因而对于中国大陆电影来说,如何......
我国的行政化审判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2016-04-27
广大朋友们,关于“我国的行政化审判管理制度”是由查字典范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行政化在司法管理中的弊端,随着审判方式改革和司法程序改革不断深化而不断表露出来,并成为......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认知语境构建(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15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商务谈判日益成为我国对外经贸领域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实践活动。作为人际交往中的特殊形式,国际商务谈判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的交往与接触,为有助于谈判双方对话语的有效理解......
浅析英国行政裁判所制度
发布时间:2023-01-02
摘 要:裁判所作为独立的裁判机构,是英国行政法上十分突出的特点之一。近年来,随着裁判所的职权范围和受理的案件量的大幅度扩大及其在解决行政争端、处理行政争议的重要作用,英国行政裁判所制度的影响早已超越国界,引起越来越多的......
国际话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下)
发布时间:2013-12-17
国际话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下) 国际话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下) 电影艺术论文 更新:2006-5-15 阅读: 国际话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下) III 艺术策略对于早已对好莱坞模式烂熟于心的西方人来说,他们......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下)
发布时间:2023-04-27
III 艺术策略对于早已对好莱坞模式烂熟于心的西方人来说,他们希望能够从东方电影中看到某种对好莱坞的超越或者背离,因为他们始终是将中国电影看着是一种边缘、一种点缀或者一种补充。因而对于中国大陆电影来说,如何用一种不同的"讲述......
论对中国语境下“铃木训练法”接受向度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3-01-31
2014 年5 月,铃木忠志赴沪为上海戏剧学院的师生排演了音乐剧《辛德蕊拉》。虽然此部作品在公演之前因贴上国际戏剧大师铃木忠志亲自为中国演员打造的音乐喜剧的标签而极受研究者及戏剧表演专业学习者的期待,但是它一经面世,其艺术价......
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批判理论的批判与中国语境的规范
发布时间:2023-03-26
摘 要:大众文化的崛起与文化产业的兴盛带来了许多理论话题与现实问题。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带有鲜明文化革命色彩的传统批判理论曾盛极一时,是伯明翰学派与后现代主义诸家为大众文化批评带来的反拨和突破使其步入了多元共存的文化......
探析WT0环境下中国司法审查制度(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2
论文摘要:加入WTO后,我国面临着国内法律与国际规则相接轨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如何实现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有效审查是理论界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课题。文章通过论述WTO环境下司法审查的必要性,分析影响我国司法审查制度有效实施的因素,......
现代国家制度下的中国县制改革
发布时间:2023-03-26
" 两千多年来,在数不清的朝代更迭与治乱循环中,中国的县制基本保持稳定,长期担负着基层政权的职能。进入二十世纪后,包括县制在内的行政区划如同其他政治制度,已经发生了并正在继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县制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面......
后语境下的当代文学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9
“后”语境是一种广义的说法,其一般指西方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关于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文化思潮所产生的语境特征,又被学界称为“后学”研究。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当代文学开始有选择性地介入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后......
唐人街:后殖民语境中的
发布时间:2015-09-08
华兹华斯在他的长诗《序曲》第七卷“寄居伦敦”里写道:“伦敦这样的大都会/熙熙攘攘的街头/如此寻常的我/在人群中踽踽独行/那一种感觉是/穿梭经过你的每一个面孔/它都是一个谜”。 的确,在川流不息的伦敦,不仅是面对金发碧眼的鬼......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发布时间:2013-12-17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艺术论文 更新:2006-5-15 阅读: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一、后现代语境  本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当中国人从中世纪的蒙昧中惊醒后......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发布时间:2023-01-28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一、后现代语境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后现代......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发布时间:2013-12-19
作者:尹鸿  一、后现代语境  本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当中国人从中世纪的蒙昧中惊醒后,对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和文化成果表现出一种如饥似渴的热情。交响乐、芭蕾舞、西洋绘画、古典文学名著,成为一种时尚,抽象艺术、朦脓诗、荒诞剧......
我国建立判例制度的法理考察
发布时间:2022-10-17
法学是研究法律以及相关法律现象的科学,当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加复杂和多变的社会关系时,法律的滞后性就显现出来了。当今我国就面临着法律缺位、法律体系不够健全等诸多问题。判例制度对弥补我国成文法的漏洞,健全法律体系和统一法......
国际话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下)(1)
发布时间:2023-01-28
III 艺术策略对于早已对好莱坞模式烂熟于心的西方人来说,他们希望能够从东方电影中看到某种对好莱坞的超越或者背离,因为他们始终是将中国电影看着是一种边缘、一种点缀或者一种补充。因而对于中国大陆电影来说,如何用一种不同的"讲述......
建筑工程常见疑难问题解答
发布时间:2023-07-12
一、连梁和框架梁的区别是什么? 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具体条文详见“高规”第7.1.8条);框架梁是指两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 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一方面从概念设计的角......
WTO透明度原则与中国民商审判公开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3-12-19
WTO透明度原则与中国民商审判公开制度的完善 WTO透明度原则与中国民商审判公开制度的完善 WTO透明度原则与中国民商审判公开制度的完善 透明度原则,是WTO法律体系所要求的一项基本原则,俗称为“......
美国判例制度的移植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6-04-06
法律渊源又称法的形式,一般是指法的外在表现形式。从定义上看,其侧重于从外在形式的意义上来把握法的各种表现形式,详细内容请看下文美国判例制度的移植研究。 法律渊源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制定法、判例法、习惯法、法理和国际条约和协......
关于我国物权法设立典权制度的质疑
发布时间:2022-10-22
关于我国物权法设立典权制度的质疑 关于我国物权法设立典权制度的质疑 关于我国物权法设立典权制度的质疑 [摘 要]典权制度是中国所特有的经济法律制度,其产生与中国过去特定的经济形态相适应。在......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发布时间:2023-01-27
 一、后现代语境 本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当中国人从中世纪的蒙昧中惊醒后,对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和文化成果表现出一种如饥似渴的热情。交响乐、芭蕾舞、西洋绘画、古典文学名著,成为一种时尚,抽象艺术、朦脓诗、荒诞剧、现代派小说也受到了......
我国知识产权审判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2-17
一、我国知识产权审判制度的现状 20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审判机构,知识产权案件分别由民事、经济、行政和刑事审判庭进行审判。1993年,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我国首个知识产权审判庭,将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划......
敬畏自然:中国语境下的尴尬
发布时间:2013-12-18
一 何作庥先生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提出的“不需要敬畏自然”,激起了一潭池水。这场关于自然的讨论令人瞩目。在评论这场论战的孰是孰非时,值得注意的是:从论战的内容看,双方的分歧并不在于要不要保护生态。实际上,无论赞成还是反......
转型期中国判例制度构建必要性浅论
发布时间:2023-06-23
【摘 要】任何值得被称之为法律制度的制度,必须关注某些超越特定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相对性的基本价值。当今世界两大法系融合借鉴,中国处于转型时期,我国社会发展之迅速对传统法律之建构模式提出挑战。为应对现今之实践,......
对比英国行政裁判谈中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3-03-06
案例分析: 1.2002年8月5日,四川省沪州市古蔺县古蔺镇熊淑端女士,因不服四川省沪州市古蔺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涉及自身利益的案件处罚决定,向古蔺县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古蔺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立案后向被申请人古蔺县工商行政管......
论我国判例法制度的构建(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以制定法为主要的法律渊源,不承认判例法的地位。但随着制定法的缺陷愈发明显,在我国建立判例法制度的呼声越来越大。相信通过构建判例法制度,确立判例的法律渊源地位,可以有效地弥补制定法的缺陷。 关键词......
论缺席审判制度
发布时间:2015-12-04
一、 缺席审判制度概述(一)缺席审判制度的概念很多国家的民事诉讼法都对缺席审判制度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但相互之间的理解和认识却不尽相.........
“判后寄语”:法官应“情”系何处
发布时间:2022-12-22
在当下的转型社会中,在社会公众对法理的接受能力及水平还较低的背景下,“判后寄语”在以道德的力量来推动“法理的被接受度”上,更显现出其特殊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 在司法实践中,很多法官选用“判后寄语”来劝导、教育、感化......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初探
发布时间:2023-03-18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目前我国仅依靠行政机关执法来实现环境治理,但行政机关本身有其局限性,显然难以应对紧迫的环境问题。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出现,在司法领域上为环境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
论WTO环境下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3-01-27
[摘 要]我国加入WTO后,按照遵守国际规则、逐步开放市场的承诺和WTO规则的要求,建立 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同时政府管理过程就必然要按照WTO及其成员的要求来进行。WTO的有关规则要求将使我国的制度环境发生根本......
“依宪治国”语境下的地方财政责任机制
发布时间:2023-02-03
摘要:地方政府最贴近地方选民、最熟悉“地方性知识”,从而在决策中最经常、最直接影响地方选民的利益,因此,地方政府不仅是地方性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者(保障者),更是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推动者。地方财政责任机制实质上表明地方财政决策的权力约束与权利保障,这是实现财政民主、建设“权责统一”的法治政府的关键。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地方财权“失控”、责任机制“失灵”,权力寻租、腐败、滥用等时有发生。加强监督权、深.........
美国大使遇袭背后的“萨德”疑云
发布时间:2023-05-19
2015年3月5日,美国驻韩国大使利珀特在首尔遇袭击受伤,引起极大震动。目前,事件虽然已经平息,但是韩政府试图借此事件加强韩美同盟关系,以及保守势力借机竭力鼓吹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动向,值得关注。 美国大使遇袭演变......
省定额站关于脚手架疑问解答
发布时间:2013-12-14
省定额站关于脚手架疑问解答 第三章 脚手架工程 1、外墙上的女儿墙和天沟挡板能否计算外脚手架? 答:外墙上有女儿墙的其外架高度可算至女儿墙的顶面;天沟挡板的垂直高度(自天沟板底至挡板的顶面)超过50cm时,可视同女儿墙一样计算脚......
如何构建我国判例制度的法理基础
发布时间:2023-02-23
判例法在我国历史上古己有之,而且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的今天,应当重视合理发挥判例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法理上,为弥补法律的漏洞与局限不外乎两种途径:一为立法,即依一定立法程序增删修订既有之规......
浅析我国民事简易判决制度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6-11-30
一、简易判决制度之内涵及价值 ( 一) 简易判决制度的内涵 简易判决( Summary Judgment) 是英美法系国家所特有的制度,被广泛适用于民事诉讼,解决主要事实不存在争点的民事案件。关于简易判决概念的界定,各英美法系国家有着不同的理......
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制度变迁与绩效
发布时间:2013-12-18
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制度变迁与绩效 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制度变迁与绩效 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制度变迁与绩效 文 章 来 源 自 3 e du教 育网 环境制度分为管制制度和经济激励制度。理论与实践证明,管制制度向经济激励制度转......
中国的财团法人制度展望(下)
发布时间:2023-02-17
中国的财团法人制度展望(下) 中国的财团法人制度展望(下) 中国的财团法人制度展望(下) 三、建立统一的财团法人制度的必要性 上文已经分析,现行法上的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大致都可以......
浅析后劳教时代中国轻罪制度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3-06-28
摘 要:经过多年司法实践证明,劳动教养制度不仅造成违法犯罪行为制裁体系结构的不合理,而且也无法实现保护人权的机能。从运作现状来看,我国原本违法犯罪制裁体系――“三级制裁”所依据的基础理论和法律规定之间有所冲突和重叠。因......
中国音乐:跨世纪的后殖民现象批判
发布时间:2013-12-17
毕业论文 【作 者】宋瑾 【作者简介】宋瑾,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副所长、音乐学系教授、音乐美学博士。 【正 文】 20世纪末至今,中国依然存在直接以西方音乐为样板进行创作和教育,以及西方音乐在社会音乐生活或音乐文化市场中......
作为宪法实施机制的协商民主:中国语境下的展开
发布时间:2023-03-14
〔摘要〕 宪法实施对于保持宪法的生命力至关重要。在当前协同治理的背景下,宪法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国家与社会的协商情势,晚近兴起的协商民主为此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协商民主秉持人民作为宪法最终实施者的理念,认为宪法实施就是人......
入世后中国银行业的走势与制度选择
发布时间:2022-12-01
随着中国入世日趋明朗化,关于“入世”与中国业的话题频频见诸于报端。业内人士对中国银行的未来心存疑虑,银行的广大客户则期待着其想象中的优良服务。所有这些话题和关注有其合理面,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在银行业开放研究方面,无论是规......
中国古代简策制度对后世书籍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2-26
【摘要】简策是我国最早的书籍形式,虽古老笨拙但却对后世书籍的产生发展影响颇深。本文主要对中国古代的简策制度的形成发展进行分析,探析中国古代的简策制度对后世书籍的影响。 【关键词】简策制度;书籍;影响 书籍作为记载和......
中国刑法学语境下的举动犯探微
发布时间:2016-03-21
摘要:举动犯在我国传统刑法学说中是一种犯罪既遂类型。举动犯概念在我国最早由叶高峰教授于《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论》一书中提出。词源意义上,举动犯一词来源于日本刑法学,等同于行为犯。我国刑法学语境下的举动犯实际等同于......
税务“质疑约谈”制度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9
税务“质疑约谈”制度的比较分析 税务“质疑约谈”制度的比较分析 税务“质疑约谈”制度的比较分析 「摘要」目前,许多省市将税务“质疑约谈”制度作为税务检查的非强制性预告措施引入到征税过程......
关于后现代语境下的自我寻找与救赎
发布时间:2013-12-18
yjbys小编为您提供一篇关于关于后现代语境下的自我寻找与救赎的毕业论文,欢迎参考! 论文摘要:进入后期资本主义时期,自我概念在后现代社会发生明显变化,自我或个体的已经走向终结。村山春树的小说中的主人公即很好体现了后现代社......
中国近代化语境下的“民权”概念考
发布时间:2023-07-02
内容摘要 中国近代化语境下的民权是受西方代议制民主影响,同时又与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相嫁接,而产生的既不同于西方近代的人权,又不同于西方民主的一个亦中亦西的概念。改良主义的民权话语的涵义主要是“人人有自主之权”。与以个人......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的疑难问题解答
发布时间:2023-01-28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的疑难问题解答 1.基础规范第8.5.10条中“桩端以下存在软弱土层”,这个“软弱土层”是指该规范第7.1.1条所列的“软弱地基”还是指相对持力层的“相对软弱土层”? 答:应为“相对软弱土层”。 2.抗震规范说明对......
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发布时间:2023-04-07
摘 要: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质上是强调审判阶段尤其是第一审程序中的法庭审判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中心地位,强调把事实认定和证据采信限定在审判阶段,并通过制度提升法院的权威,保证判决的终局性。为此,一方面,应当......
英语教学中的问答技巧
发布时间:2013-12-19
" 随着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教材的使用,怎样来优化外语课堂教学,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时间,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外语的能力,成了摆在每个外语教师面前所探讨的课题。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并结合实际编写了各种开展......
我国消费者后悔权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3-01-27
摘要:2014年新《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一次将消费者后悔权引入远程消费领域。在实施一年后,我国因网购退货而引发的纠纷数量仍居高不下。本文从实施现状出发,通过对中外立法进行,对条文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发现我国......
谈中国传统司法制度的理性评判与扬弃(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关键词】传统 司法制度 司法改革 扬弃 论文论文摘要:中国古代封建制的传统司法制度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理性认识和评判传统司法制度的基础上,实现当代司法改革对传统司法制度的科学扬弃,这是顺利推进司法......
我国指定管辖制度质疑及修正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20
【内容提要】我国民诉法指定管辖制度中,“特殊原因"的规定过于简略;人民法院管辖权发生争议不是指定管辖的原因;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再行移送,只能报请指定管辖,是指定管辖制度中的特色;指定管辖应当使用裁定方式,但不能提出异议,也......
中国音乐:跨世纪的后殖民现象批判(1)
发布时间:2023-03-28
【正 文】 20世纪末至今,中国依然存在直接以西方音乐为样板进行创作和教育,以及西方音乐在社会音乐生活或音乐文化市场中占绝对大的比例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就是后殖民现象。这是从20世纪初就开始,而现在自觉或不自觉就这么做的。也就是......
我国民事缺席判决制度之完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21
摘 要 缺席判决制度作为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其价值在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提高诉讼效率和保障正确行使审判权。然我国新《民事诉讼法》关于民事缺席判决制度的立法规定依然有些粗疏而简单,使得在理论认识和审判实务中出现认识分......
赠与人撤回权制度的置疑与辨正
发布时间:2023-04-02
赠与人撤回权制度的置疑与辨正 赠与人撤回权制度的置疑与辨正 赠与人撤回权制度的置疑与辨正 基于赠与合同的无偿性,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立法大都设有赠与人撤销权制度。如《德国民法》第530-534......
关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制度质疑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民办非企业单位 非营利法人 制度重整 论文摘要:作为文件术语的法律升级版,“民办非企业单位”一词不是经过批判性反省和提炼的法律概念,它舍弃了严谨的法人概念,重拾含混的单位话语,以致民办非企业单位制度内涵混乱不堪......
浅论IT环境下的审计风险判断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关键词]风险 审计风险判断 IT [论文摘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以被审单位的经营风险为出发点,将“发现的风险因素同认定层次可能发生的错误相联系”是审计风险判断的关键。但传统的审计方法并未明确指明如何将两者相联系,也并未考虑......
加入WTO后中国税收制度的被动和主动调整
发布时间:2013-12-17
加入WTO后中国税收制度的被动和主动调整 加入WTO后中国税收制度的被动和主动调整 加入WTO后中国税收制度的被动和主动调整 循着上述线索而追踪加入WTO对中国税收制度安排的影响过程,可以看到,正在或即将进行的......
中国未决羁押制度批判性重构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17
论文摘要:作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剥夺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中国的未决羁押应当予以检讨性批判:适用的目的失之偏颇;未决羁押不是一个例外,还是一种常态;缺乏比例性原则;期限具有不确定性;羁押措施滥用;超期羁押现象严重......
后现代道德语境下高校师德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9
高校师德建设既是高校发展的原动力,也是高校自身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整理推荐的一篇关于高校师德探讨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前言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国内20世纪80年代逐渐重视高校师德建设,但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
企业注销后的环境侵权责任承担制度探索
发布时间:2023-06-28
摘要:企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代价却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在注销法人资格后,即不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因企业在先前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已造成环境的污染与对生态的破环,此种侵权责任问题当前已经被社会重视。把企业本身应当承担的侵权责任直接转嫁给国家与社会,这明显违背了环境责任原则。由于环境侵权的特殊性,追求环境责任承担的社会化是大势所趋。通过对企业注销时的环境质量评估来衡量.........
美国中等后教育学分转换:政策、制度和保障机制
发布时间:2015-09-14
摘 要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美国建立了以学习者无障碍流动为特征的便捷、灵活的学生学分转换体系。这一体系以美国联邦政府的法律、政策支持和学生经费资助为引导,以州政府的衔接政策(通常是州衔接协议)、共同课程编码体系、共同课......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用印的制度(1)
发布时间:2022-08-06
随着金融电子化进程的加快,银行前台操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几乎所有的内部凭证及外部凭证的部分要素均实现了微机处理,经办人员处理业务由印章标志逐渐发展为计算机自动识别、标注操作员代码,传统的依靠人工逐一加盖的......
2009年江苏电气专业疑难问题答复(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3-01-28
关键词:江苏 电气 答复 2009年江苏电气专业疑难问题答复(完整版).pdf......
当下语境下的古汉语学习
发布时间:2022-11-03
当下语境下的古汉语学习 【摘要】文言文在大量集中的语文教学中,老师惮于教,学生惧于学,只有广泛地联系时下的语境,才能引领学生彻底地去体认学习。一是创设情境,培养人文精神。二是从原初性的文言文作品中学习借鉴。三是感知语言的......
微博语境下的中国网络公共领域探析
发布时间:2022-11-30
摘要:“公共领域”是一个独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开放性公共空间。在这个公共空间,所有参与的公民基于对公共事件的理性批判形成一定的公共舆论。开放性与批判性是公共领域最重要的特征。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时代,网络......
商务谈判中“最后通牒”谈判策略的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19
【摘 要】谈判策略在商务谈判中经常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通牒谈判策略指在谈判中,当谈判双方因某些问题纠缠不休时,处于有利地位的一方向对方提出最后交易条件。要么对方接受本方交易条件,要么本方退出谈判,以此迫使对方让步的......
浅谈后现代语境中的原子弹哲学
发布时间:2023-07-17
现代科技革命之后,资本主义极端功利主义文化全面主宰了人类社会。自然科学由人类走向上帝的阶梯彻底沦落为一种纯粹生产力,变成现代生产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现代军事装备也进入一个完全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纯粹理性时代,成为现代......
民事审判中举证时限制度的处理规则
发布时间:2016-09-09
证据是民事诉讼的核心是查明案件事实和依法裁判案件的依据。举证时限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法律规定或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证明其主张的相应证据逾期不举证则承担证据失效法律后果的一项民事诉讼期间制度。 我国民事诉讼程序......
世遗保护的中国答卷
发布时间:2023-01-10
日前,中国福建省鼓浪屿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几乎同时,中国青海省可可西里已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拥有52处世界遗产。2017年是中国成功申遗30周年。30年来,中国世界遗产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名副其实的“世遗”大国。如何让“世遗”留得下、“活”起来,成为人类共有的财富?中国以实际行动交出了答卷。重新发现瑰宝之美可可西里和鼓浪屿,一个是西北的“美丽少女”,一个是东南的“海上明珠.........
论国际规则标准下的中国少年司法制度
发布时间:2022-12-11
近期媒体屡屡曝光了全国各地发生的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心。[1]少年犯罪问题由来已久,早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国际规则中有关少年司法保护的基本原则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指导方向。 一、国际规则中少年司法制......
构建我国行政判例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发布时间:2022-11-17
摘要:建国初,我国照搬原苏联的法律模式,不承认行政判例的地位。在法的观念上,认为法律必须是成文形式,制定法是法的唯一来源。在思想上,认为判例主要是资产阶级的法律制度。但是随着世界主要法系法律制度的不断融合与相互借鉴、......
论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7-02-16
缺席判决制度作为现代各国民事诉讼法中普遍确立的一项具体制度,就其性质而言,主要为针对一方当事人不积极应诉、消极回避审判,为避免诉讼因之过分迟延而设计的一种应对措施。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我国家事审判制度构建的法律及政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2-10-05
本文以广东省试点家事审判合议庭法院的改革做法为切入点,试对家事审判改革的必要性及其价值进行剖析,从传统家事审判工作存在的问题中探索家事审判程序的特殊需求。同时,结合试点法院的具体工作实例,介绍作新的家事审判改革探索方向......
浅探我国暂缓判决制度的构建完善(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04
论文摘要:暂缓判决制度符合了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目的,符合世界性的刑罚发展趋势。但在暂缓判决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本文从暂缓判决的适用对象、条件;提起的主体和程序;明确暂缓判决人履行的义务;......
构建我国判例制度的法理基础与合理定位
发布时间:2022-11-02
判例法在我国历史上古已有之,而且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的今天,应当重视合理发挥判例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法理上,为弥补法律的漏洞与局限不外乎两种途径:一为立法,即依一定立法程序增删修订既有之规......
中国法语境下土地开发权是如何生成的
发布时间:2022-07-30
摘要:相对其他已经实证化的土地权利而言,土地开发权并未实证化而仅处于理论研究的合理性论证阶段。基于这一状态,可将其归结为“新权利”范畴。在我国现行实证法上,承认土地开发权这项“新权利”为一项独立财产权利,并将其嵌入到我国现行地权结构体系和内容中,不仅是契合土地所有权之权能权利化理论的内在逻辑,更是拓展、深化和开放我国现行土地权利体系与内容,协调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土地管理权与土地财产权保障之冲突.........
中国古代会审制度考析(下)(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2
关键词: 会审制度/慎刑/行政兼理司法/价值评判 内容提要: 会审是中国古代重大疑难刑事案件审理的主要方式,自西周时期即已产生,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沿革和发展,逐步成熟和规范,到明朝实现制度化。它的形成是慎刑思想的典型体现及行政兼理......
论在我国建立国际私法判例制度的构想国际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19
论文摘要:判例在国际私法中,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在我国,判例不是国际私法的渊源,但随着两大法系的日益融合,法、德、日等国纷纷以判例作为国际私法的补充,故本文认为我国应该建立国际私法判例制度,并对此项建立的理论基础及现实基......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国企产权改革
发布时间:2023-03-21
摘 要 简要论述了新制度 经济 学的 发展 历程,由此引出产权 研究 ,并着重论述了产权研究的相关 内容 。在此基础上,与我国国企改革相联系,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探讨我国国企的产权改革要如何进行及如何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关键......
陕甘宁边区司法制度的“语境论”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09
陕甘宁边区司法制度的语境论分析 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的司法制度作为中国近现代法制史上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近些年来一直被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分析与解读。①如有的学者认为,边区司法制度在其创建与运行中由于各种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