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两会”上,胡锦涛主席曾两次强调:要“真正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上迈出更大步伐”;“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过去五年工作的六条经验,“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位居首条。国家领导人不约而同地重申“解放思想”,是偶然的巧合,还是由衷的感触?在这么重大的场合公开强调“解放思想”,足以显示“解放思想”对我国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解放思想?是我们的思想不够开放吗?显然不是。“思想开放”和“解放思想”不是一回事。思想开放属于个人意识活动的范畴,多指一个人的世界观和处世的态度。此外,“开放”是个中性词,适度的开放,就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过度的开放,则是危险的信号。而“解放思想”更多是个集体概念,多用于指代一个社会整体的思想的解放程度。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无不是解放思想的产物。社会发展永不停息,决定了解放思想的步伐也时刻不能放慢。我们要走大发展、大繁荣的道路,离开解放思想,只能是纸上谈兵。从这个意义上说,“解放思想”是一个国家的必修课,时刻松懈不得。
新闻为什么要改革?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新闻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的成就毋庸讳言。同时,也应看到,新闻出版是目前我国惟一没有对外开放的一个特殊领域。然而,这不意味着新闻出版业就没有改革的必要。恰恰相反,越是国家政策保护的领域,越是需要该领域的从业人员具有自觉的革新意识和革新精神。这是因为,新闻出版业是事关意识形态的特殊领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们的独家特色。新闻出版业暂时拒绝外资新闻企业进入,不等于我们就不瞄准世界一流的新闻理念和新闻出版的先进经验,而是需要我们自行创新,做强做大我们的新闻出版业。
事实上,我们的新闻出版业必须改革。和其他行业一样,我们的新闻出版业在市场化的大潮中,在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适应过度”的不良倾向。有些媒体,为自身的利益所驱使,忽视了新闻媒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新闻娱乐化、娱乐新闻化,致使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处于边缘化的地步;个别媒体为抢新闻,过于强调赶时效,不合时宜的“唯时效论”最终导致了新闻媒体公信力的下降。新闻界的个别从业者惟利是图,索要封口费、笑纳车马费,将新闻事业纯粹市场化,以至于每年都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新闻工作者。所有这些,都是新闻出版界思想落后的表现。我们从不讳言新闻的双重属性,从不否认媒体需要经营,自食其力,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税收。但是,新闻出版业毕竟是特殊的企业,其平衡木的两端分别是“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平衡二者的关系,新闻出版生产的信息产品,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促进全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
此外,每个新闻出版工作者还要清醒地意识到,目前我国的新闻出版产业还相当落后。落后不一定是产值的高低和资产的多寡,不一定是媒体集团所辖的媒体数量的多少。我国新闻出版业和世界同行的差距在于知识创新远远不够,同样的新闻事件,我们的新闻产品无论是在可读性还是在客观性和深度挖掘上,和发达国家的新闻报道尚有差距。图书出版业的情况,也是如此。这样的差距,显然不是纯然的经济“投资”所能弥补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出版工作者,在知识创新方面下大力气,用智慧来缩小和世界发达新闻出版业的差距。此外,还应看到,在新闻出版方面,一些媒体和出版社还不是守法的道德楷模,剽窃他人知识产权,无偿占有他人的智力成果的现象,普遍存在。新闻出版作为社会的良心,如果这个“社会良心”有污点,不是遵纪守法的道德楷模,这样的“标杆”难免是不合格的。创新需要解放思想,尊重他人的智力劳动也需要解放思想,转变吃?免费午餐“的习惯。
解放思想与改革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只喊解放思想不在行动上予以落实,无济于事不说,还容易招致群众的反感。同样道理,只喊改革不去解放思想,这样的改革顶多是改革皮毛,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就新闻改革而言,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大前提下,与时俱进,坚持负责、创新的原则,是其惟一的自由选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