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中国戏曲的“意境美”

中国戏曲的“意境美”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17 00:38:02
中国戏曲的“意境美”
时间:2023-08-17 00:38:02     小编:

摘要:中国戏曲的审美特性是什么?我们认为是“意境美”。古今戏曲创作实践证明,有生命力的作品无不具有“意境美”。在戏曲理论批评中,明清两代的理论家以是否有“意境”作为衡量作品美感的标准,王国维则对戏曲“意境美”做出了理论提升。实际上,中国文化的诗性精神决定了戏曲创作的审美指向,剧作家必然地以意境创造作为自己的审美追求,演员的舞台表演也再现着剧本的意境创造,戏曲理论和批评进一步强调了“意境美”,从而积淀和形成为中国戏曲不同于西方戏剧的审美特性。

关键词:中国戏曲;审美特性;“意境美”

中图分类号:J8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3-0005-007

对中国戏曲审美特性的认识,学界一直在努力探寻。诸多学者提出了经过深入思考的见解,丰富了对中国戏曲审美特性的认识。笔者认为,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对元杂剧的一段评论颇具价值:“然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元曲亦然。明以后,其思想结构尽有胜于前人者,唯意境则为元人所独擅。”[1]99王国维虽然说的是元杂剧,但其实也说的是中国戏曲。纵观中国戏曲史,创造出感人的意境,是中国戏曲家的审美追求;诸多戏曲作品,无不具有意境之美。它源自于中国的诗学传统,又深植于中国戏曲家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进而培育了观众的审美取向,最终形成了剧本创作―舞台表演―观众欣赏“三者同一”的审美心理,从而形成了中国戏曲的“意境美”,并进而成为中国戏曲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戏剧或其他类型戏剧的审美特性。

一、古今戏曲“意境美”的实践

从实践上看,从古至今的戏曲艺术家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视意境创造为最高美学标准;获得历代批评家们赞赏并且流传至今的戏曲作品,大多都具有“意境美”。此判断可由诸多实例为证。

先看王国维所推崇的元杂剧。关汉卿的《单刀会》结构独特,主人公关羽直到第三折才出场。但剧本最感人的却是第四折关羽赴会的场景。作为戏曲家的关汉卿,将历史记载中的关羽由陆路赴会改为由江上赴会,从而就有了极为精彩的大江之景和英雄精神相互浸染的一段好戏:

(正末关公引周仓上,云)周仓,将到那里也?(周云)来到大江中流也。(正末云)看了这大江,是一派好水呵!(唱)

【双调・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别,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云)好一派江景也呵!(唱)

【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带云)这也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2]

这段戏,增之一词则多,减之一词则少。浪涌千叠的阔大江景与一叶小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映衬出关羽不畏凶险的“大丈夫”豪气。面对这“水涌山叠”的景象,关羽追昔抚今,犹忆鏖兵岁月,感叹英烈壮举,又显示出他深沉的情怀。正因为具有这样的“意境美”,所以这出戏才穿越时空,成为经典。(1)

《西厢记》是明清文人赞誉最多的名剧,其艺术风神令人倾倒。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比之为“花间美人”。王骥德在《新校注古本西厢记》自序中激赏道:“实甫斟酌才情,缘饰藻艳,极其致于浅深、浓淡之间,令前无作者,后鲜来哲,遂擅千古绝调。” 李卓吾在第十出和二十出都写下了极尽赞美之情的批语,称《西厢记》为“千古来第一神物!”“的是镜花水月,神品神品!”“只见精神,并不见文字。咦,异矣哉!”究其原因,同样是因为作品具有“意境美”。崇祯延阁刊本《徐文长先生批评北西厢记》卷首的董玄《序》云:“细一翻阅,只觉竹石藤木,美人鱼鸟,直如桃源洞底,水流花开,界绝人间,另有天地,岂仅仅以雕琢为工也!”[3]这段文字,可以视为“意象式”的批评,“竹石藤木,美人鱼鸟”等一系列自然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作品所创造的“意境美”的认知和感受。

汤显祖的《牡丹亭》固然以表现情、理冲突震动了明中叶曲坛,但它巨大的艺术成就同样令人侧目。谁读过《游园》一出戏,谁都难以忘怀,原因何在呢?除却思想潜流以外,它所创造的意境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汤显祖把自己的主观情志附载于杜丽娘这个人物身上,又让她青春觉醒之际的苦闷与春天的景物交融在一起,让她在“袅晴丝吹来闲庭院”的春光中,首先感到一缕被禁锢的苦闷;让她面对着“姹紫嫣红开遍”的美丽春景,联想到自己“恰三春好处无人见”的孤独,从而滋生出对美好爱情的热切向往。人物的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在这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没有杜丽娘的“情”,春光的美丽便难以显现;没有春光的绚烂,杜丽娘的苦闷之情也难以再现。正是具有这样的意境美感,《牡丹亭》才熠熠生辉,《游园》一出才具有了永久的艺术生命。

对于孔尚任的《桃花扇》,人们常常提及的是《却奁》一出。这出戏就思想性和戏剧冲突而言确有自己的价值;但是论感人的程度,它远远比不上第四十出《余韵》。这是《桃花扇》思想意蕴的大归结。国在哪里?家在哪里?该如何认识历史?该如何认识社会历史中的个人?都可以在这一出戏中得到启迪。而在艺术上,意境创造正是这出戏的绝妙所在,天翻地覆、国破家亡以后,柳敬亭、苏昆生、老礼赞在山林溪水边,嘲弄着社会,嘲弄着历史,抒发着人世沧桑的无限感慨。特别是苏昆生吟唱的【哀江南】一套曲子,更是意境中的意境:故宫王陵、长桥旧院,还有那依旧平静的秦淮河,相同的景物,昔日繁华,今日破败,主人的情感是对昔日的眷念,对今日的迷惘,“不信这舆图换稿”,却“谁知道容易冰消”。人在朝代更易后的苍凉、悲伤、迷惘的情感,与这山这水这一切景物化为一体,终于酿出一曲千古绝唱。为什么徐旭旦的散曲不足以动人?为什么用到戏中就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正因为唱者苏昆生是戏中经历了南明王朝兴亡史的人物,以见证人唱来,情感比重就加强了许多。以“沁人心脾”的情感,写“在人耳目”之景,“述事如出其口”的真实性也就不容置疑,而这,正是这段曲词“意境美”的关键所在。 意境的创造不仅是古代戏曲成功的奥秘,也是当代戏曲创作成功的决定因素。虽然在形式上当代戏曲有所改革,但“意境美”的审美特质却没有改变。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代戏曲的优秀之作中,意境创造依然是它们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十八相送”是那样富有魅力,究其底里依然是梁、祝之间亦友情亦爱情的情感与路途景物的巧妙结合;越剧《红楼梦》脍炙人口,其中的一些场面段落甚至支配了人们对 《红楼梦》的审美观,改编者的高明之处恰恰在于措取了《红楼梦》原著中富有诗意的场面段落:“黛玉进府”、“共读《西厢》”、“黛玉葬花”等场面的诗意既是小说中原有的,化为舞台场面后则上升为“意境美”,令观众获得审美愉悦。再如黄梅戏《天仙配》“满工对唱”,曲调的优美固然是它一再博得观众掌声的原因,但细细品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这样的唱词烘托的意境同样是它传唱广泛的原因,董永、七仙女百日满工后的喜悦之情和夫妻美满之情,外化在景物之上,便出现了鸟儿成双成对、绿水青山带笑颜的画面,形成了愉悦宜人的意境,能给观众、听众以感染。

与“意境美”相反,古代乃至当代戏曲创作中,也不乏注重叙事性的作家和作品,最典型的莫过于湖上笠翁李渔。他有理论有创作,在理论上,他首重“结构”,他的十种曲是其理论的实践。细读那些作品,我们不能不为李渔的匠心营造而折服,其情节之曲折、结构之精巧,可谓超迈前贤。但是,正如有论者所说的,李渔是“理论的巨人,创作的矮子”,他的作品无法和前面列举的作品相媲美,其原因正在于李渔从理论和实践上都缺乏对戏曲“意境”创造的认识和追求。另有一些地方戏改编的《尤三姐》、《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则因为缺少意境之美,终难以长立于舞台。

二、明清文人对戏曲“意境美”的认识

其实,对于中国戏曲的“意境美”,在理论意识日渐成熟的明清时期,文人们就开始提出并用之于戏曲批评之中。当然,它也经历了一个孕育和发展的过程。

“意境”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庄子》里就已萌芽,其中就有“荣辱之境”、“是非之境”和“振于无境故寓诸无境”等“境”的概念。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开始用“境”的概念评论诗歌创作,如他认为嵇康和阮籍的诗“境玄意淡”。盛唐之后,意境概念更加成熟,相传王昌龄作的《诗格》中,则直接出现了“意境”概念: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4]

这段话将“诗境”分为三个层次。对于“意境”,论者认为诗歌作者必须从己意出发,才能真切动人。在此之后,诗僧皎然又提出了“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题。中唐以后,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晚唐司空图复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大大丰富了意境的内涵。明清两代,文论家们对意境的概念和内涵给予更多的阐释和丰富,至王国维则将其悬之为诗歌的审美特性――“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在戏曲理论批评中,以“意境”为美的观念当在晚明时期出现。在概念上,它也经历了“意”、“境”分离到合而为一的过程。

吕天成的《曲品》较早用“境”的概念评论戏曲作品。他对当时曲论家讨论的“当行”“本色”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果属当行,则句调必多本色;果具本色,则境态必是当行矣。”[5]211这里,他以“境态”的概念作为本色和当行的扭结点。他认为杂剧与传奇的区别在于“杂剧但摭一事颠末,其境促;传奇备述一人始终,其味长”[5]209;他称赞徐渭《四声猿》“佳境自足擅长,妙词每令击节”[5]220,评价《教子记》“真情苦境,亦甚可观”[5]226;他批评沈Z的《分柑记》“情境尚未激畅”[5]229,赞扬《牡丹亭》“无境不新”[5]230,认为张凤翼的《红拂记》“境界描写透彻,但未尽脱俗耳”[5]240。

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评》也大量运用“意境”、“境界”的概念来称赞或批评戏曲作品。他称赞《露绶记》“全是一片空明境界地,即眼前事、口头语,刻写入髓,决不留一寸余地,容别人生活”,评汪廷讷《狮吼记》“无境不入趣”[6]13,赞扬陈继儒的《真傀儡》“境界妙、意致妙、词曲更妙”[6]143,批评吕天成的《耍风情》杂剧“取境未甚佳”[6]168。值得注意的是祁彪佳开始直接以“意境”的概念评论戏曲作品,他赞赏史的《唾红记》“能就寻常意境,层层掀翻,如一波未平一波复起”[6]44,批评《琼台记》“其意境俱无足取,但颇有古曲典型”[6]24。他的批评标准,凡是有“意境”的作品是美的,而缺乏“意境”创造的作品则是有缺陷的。

晚明评点批评家们继承了李卓吾的“化工”说,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化境”。例如《西园记》第二十八出有眉批云:“曲中化境。”茅元仪评点《牡丹亭》,于第三十二出【三段子】曲也眉批曰:“一句已入化境。”谭友夏、钟敬伯批点《绾春园》第六出【川拨棹】曲眉批也说:“曲有神存,故云化境。”等等。

“化境”的基本内涵是“真”与“自然”。如《小青娘风流院传奇》第二十出眉批:“各说各话,无字不真。此等文字,便欲飞去,化境。”陈洪绶对《娇红记》第三十一出中【猫儿坠玉枝】(3)的批语为:“白描丽情,委曲如诉,文章化境,岂人所为?”前者强调的是“各说各话”的人物真实和语言的“无字不真”,后者侧重于语言的“白描”,实为推崇语言的自然美。另一方面,评点批评家把“境”与“化工”概念相组合,更加强调了“化工之笔”的审美含义,提出了戏曲创作至美的艺术境界,为戏曲创作悬设了一种审美理想。

金圣叹评点《西厢记》,多从“笔法”入手,倒是在《水浒传序一》中有段精彩的论述:“心之所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圣境;心之所不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神境也;心之所不至,手亦不至焉者,文章之化境也。”[7]李渔论戏曲首重结构,故使用“境”、“境界”的概念较少。乾嘉以降,考据风气盛行,对戏曲理论上的总结和探讨越来越少,戏曲意境的论述也几近消失。黄图《看山阁集闲笔》中有几条议论涉及意境问题,如其论“词旨”道:“字须婉丽,句欲幽芳,不宜直绝痛快,纯在吞吐包含,且婉且丽,又幽又芳,境清调绝,骨韵声光,一洗浮滞之气,其谓妙旨得矣。”[8]140这里的“境”显然是指字句的“婉”、“丽”、“幽”、“芳”,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涉及意境的本义。其论“有情有景”条更是直逼“意境”的内涵:“心静力雄,意浅言深,景随情至,情由景生,吐人所不能吐之情,描人所不能描之景,华而不浮,丽而不淫,诚为化工之笔。”[8]142这段话上承晚明李贽的“化工”“自然”之审美标准,强调了“情”和“景”的关系,进而强调了意境创造的原则――“吐人所不能吐之情,描人所不能描之景”,丰富了晚明以来的戏曲意境美的理论。 三、王国维对戏曲“意境美”的理论提升

戏曲意境的概念到近代戏曲学大师王国维手里,得到了自觉的运用和升华。本文开头所引王氏的那段经典评论实际上提出了“戏曲意境”这一重要的理论命题。王氏在这里指出的“有意境”不是针对他所偏爱的诗词,而是在说“元剧”。元剧作为业已成熟的戏曲,其“意境”实际上就是戏曲意境。尽管他在这里侧重评论的是元剧,并且认为意境创造“为元人所独擅”,但所用的理论武器乃是他所发扬光大的“意境”说。

王国维并非一时心血来潮地提出“戏曲意境”说,而是经过长期思考积累而形成的。《宋元戏曲史》“元南戏之文章”中,他同样以“有意境而已矣”评价南戏的成就,可见“戏曲意境”在王氏胸中已是评价优秀戏曲作品的标尺,作为一种理论,它显然是业已成熟的形态,对何为戏曲“意境美”做出了理论表述。

众所周知,王国维在1908年即已推出《人间词话》这一力作。在该书中,他熔我国古典文论与西方哲学美学理论于一炉,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境界(意境)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9]1。《宋元戏曲考》则作于1912年(1915年商务印书馆初版时更名《宋元戏曲史》),从时间上晚于《人间词话》。显然,“戏曲意境”说脱胎于诗词“意境”说。考察两者,其内涵有着不少相通之处。

首先,无论是诗词还是戏曲,有意境之美的作品都必须情景交融、鲜明生动,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宋元戏曲史》指出“有意境”的作品是“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这一尺度在《人间词话》中已先期提出:“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9]14情的“沁人心脾”和景的“在人耳目”是意境的外在表现。王氏只是将它们分而述之,实际上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深入一步,就是情(主观)、景(客观)的统一。王氏又提出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不同、“隔与不隔”的区别、景语与情话的差异等一系列论点。他认为只有达到物我同一、情景交融的作品方为“有意境”,所谓“妙处惟在不隔”耳,又所谓“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9]76也。这一点,王氏虽然在论“戏曲意境”时未能明白道出,但其实质含义仍然是相同的。

其次,无论是诗词还是戏曲,有意境之美的作品必须真实。所谓“真实”,首先是感情的真实,“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9]2。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作品,必然地表现着作者特定的思想感情,而是否创造出感人的意境,则依赖于感情的真实与否,“诗歌者,感情的产物也。虽其中之想象的原质,亦须有肫挚之感情,为之素地,而此后原质乃显。”[10]真实的感情与真实的客观景物交融,才能有意境,“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9]14

真实与自然密不可分,真实含有自然成分,自然以真实为底蕴,它既是真实的外在形态,又是更为广阔的真实。王国维更多地以自然作为意境的重要内涵。在《人间词话》中分“造境”“写境”为二,却又指出“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9]1。既是分别的,又是统一的,统一的契合点在于“自然”与“理想”。“无矫揉妆束之态”更是自然之态。这一内涵,他在“戏曲意境”说中作了更为详尽的阐述:

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而莫著于元曲。盖元曲之作者,其人均非有名位学问也,其作剧也,非有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之意。彼以意兴之所至为之,以自娱娱人。关目之拙劣,所不问也;思想之卑陋,所不讳也;人物之矛盾,所不顾也。彼但摹写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流露于其间。故谓之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无不可也。若其文字之自然,则又为其必然之结果,抑其次也。[1]98

正因为元杂剧的作者们名位低下,而不计名位,以自然之人写作剧本,所以所抒的乃是真情,“以意兴所至为之,彼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不事雕琢,不加矫饰,才达到“自然”的境界;而自然,恰恰是元杂剧“有意境”的根本,也是“意境美”的根本要素。

诗词与戏曲毕竟是不同的文学形式,在意境创造上有相通之处,也有差别所在。王国维明确意识到这一点,他又赋予“戏曲意境”一个新的内涵,那就是:“述事如出其口。”

“述事如出其口”与“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看似相似实则不同。后者所论是传统诗词,它是诗人、词人主观感情的产物,王国维用“其辞”二字要求它自然真实,而戏曲则是代言体叙事性质的文学样式,作家的主观情感必须通过剧中人物代言,而且它的情感流程还须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来表现。“述事如出其口”正是抓住了戏剧艺术的这一明显特征:它是叙事的,故而须“述事”而不仅仅直接借“文辞”宣露作家的思想情感;它是代言体,故而须由剧中人物道“述”之,而因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不同,所“述”的语言也必然相异,必须切合他们的身份、性格。这样,诗词的意境与戏曲的意境就出现了不同的表现形态:前者是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的直接交融;后者是剧作家的主观情感通过剧中人物的情感与客观景物的间接交融,或者是双重情感与客观景物的交融。较之前者,它显得更为复杂。这一点,从王国维所举的例证中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他引录关汉卿《谢天香》笫三折【正宫・端正好】曲:

我往常在风尘,为歌妓,不过多见了几个筵席,回家来仍做个自由鬼;今日倒落在无底磨牢笼内!

曲后评曰:“语语明白如画,而言外有无穷之意。”[1]99作为戏剧,人物的语言必须浅近通俗,令观众能解易懂;作为剧中人物的谢天香,歌妓的身份地位也使她不可能像文人学士吟哦诗词那样卖弄典雅,“明白如画”的语言正符合“述事如出其口”的意境标准。而其内在的情感却又流露于读者眼前,谢天香内心的悲苦、关汉卿对她的同情,都足以“沁人心脾”。再如《倩女离魂》第三折【迎仙客】曲: 日长也愁更长,红稀也信尤稀,春归也奄然人未归。我则道相别也数十年,我则道相隔著数万里,为数归期,则那竹院里刻遍琅翠。

张倩女思念王文举的情感通过“日”、“红”、“春”及竹院琅之景,得以巧妙地表达,而语言不深不浅,切合她那大家闺秀的身份和性格。所以王国维推崇备至:“此种词如弹丸脱手,后人无能为役。”[1]100

约而言之,王国维的“戏曲意境”说所包涵的内容:一是与传统诗词意境相同的部分,即从外在形态看要情景交融,主、客观融为一体;从内在根本看,要真实自然。二是根据戏曲艺术代言体叙事性特征提出的“述事如出其口”。这些内容不可分割、互为整体地构成“戏曲意境”的基本内涵。

王国维所阐发的“戏曲意境”无疑切近中国戏曲的审美特性。但是,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由于王氏缺乏最起码的戏曲实践,他的“戏曲意境”说的内涵中缺少了戏曲艺术必不可少的一个层面――舞台表演。他的“戏曲意境”说脱胎于诗词“意境”论,又如同诗词意境说一样,指向作家的案头文学创作。

实际上,戏曲舞台的意境创造乃是一种必然。演员的舞台表演,是依据剧作家创作的剧本而进行的。剧本为演员提供了规定的故事情景,剧本为演员规定了性格元素,演员要忠实地演唱剧本的唱词,于是,剧作家所创造的戏曲意境,也要通过演员的歌唱和表演传递给观众。也因此,戏曲意境不仅是剧作家的审美追求,同样是舞台表演的审美追求,进而是中国戏曲整体――从剧本到舞台――的审美特性。

和文学剧本相对应,中国戏曲的舞台以虚拟化、程式化为形式特征。这一特征为在舞台表现剧作家笔下的意境美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其一,虚拟化的舞台主要依靠演员的歌唱和表演交代规定情境、描写环境景物,演员的歌唱成为再现情境的主要表达手段,剧作家笔下的山川风物、蓝天碧水、花鸟虫鱼在演员的歌唱中化为观众的“心像”,进而与剧中人的情感相交融,形成感人的意境美。其二,如王国维所说,意境要“写情则沁人心脾”,剧作家所写之“情”还是文字,而演员的演唱则将其转化为声音,他们的“声情并茂”使得剧本的意境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其三,舞台戏曲是综合性的艺术,各种表现手段的运用,能够更充分地表现剧本所创造的艺术美境。例如声腔,古代的北曲和南曲,近代以降的京剧和地方戏,声调有低有高,曲情或悲或喜,或缠绵低回,或激昂慷慨,适合着不同的意境表现;例如舞蹈,或长袖曼舞,或青裙轻步,在虚拟的舞台上,曼妙的舞姿同样能够使意境更加美轮美奂。

因此,戏曲意境美的内涵,如果单从剧本文学的创作看,王国维所总结的“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已经充分概括。但是,如果把戏曲当作从剧本创作到舞台演出的综合性表演艺术看,意境创造贯穿始终,可为王国维的三句话加上一句――“搬演则身临其境”。

四、“意境美”与中国戏曲艺术精神

中国戏曲的艺术精神何在?著名戏剧理论家张庚先生给了它一个最精切的概括――“剧诗”。[11]它道出了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的根本区别,从而突出了中国戏曲所特有的民族化特征。

西方戏剧从产生之际就重视叙事性,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或以严峻的冲突,或以曲折的情节引人入胜,像《俄狄浦斯王》那样的作品在今天读来仍然具有叙事经典的魅力。这与它们的史诗传统密不可分,在古希腊戏剧产生的同时,就诞生了以叙事为特质的荷马史诗。此后,西方的戏剧长期保持着叙事文学的传统,无论是莎士比亚,还是莫里哀,一直到19世纪的易卜生,莫不如此。与此同时,在戏剧观上,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都把人物的舞台动作视为戏剧的根本特征。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12]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戏剧的行动,强调的是模仿。黑格尔虽然称戏剧是“诗”,但他认为“戏剧诗的中心问题”是“各种目的和性格的冲突以及这种斗争的必然解决”,而悲剧和喜剧的形态“又取决于个人、行动和冲突中所保留下来而又起规定性作用的形式,究竟是在实体性方面,还是相反地,是在主观任意、愚妄和乖讹等等方面”[13]。所以他强调的仍然是“行动”,还有最具有叙事性的“冲突”。此后,写实主义的观念一直支配着西方的戏剧创作。戏剧是对生活的摹写或摹仿、戏剧是生活的镜子等说法,在西方戏剧理论中层出不穷,甚至衍生出左拉等人自然主义的戏剧观和自然主义的戏剧创作。

中国戏曲则不然。从艺术源头考察,它衍自古代的声诗,古老的“诗三百”就是被之管弦歌之于口的。兹后的汉乐府、唐律诗、宋词等,无不始于弦歌而逐渐摆脱音乐走向独立的诗歌样式。声诗向外的延伸,又形成了诸如说唱等艺术形式。这种潜在的形式演进规律一直延伸到戏曲艺术的形成。元曲从合乐歌唱开始,外在形式再次与音乐联手合壁,内在形式则依旧是诗的生命的延续,所谓“词为诗余,曲为词余”。现存元刊本杂剧,道白寥寥无几,存留的多是曲辞,尽管它不足以证明某些戏曲史家所认为的元人写剧本只写曲辞不写宾白的论点,但至少可以证明,在元人心目中,道白远没有曲辞重要。

如果从观念上再加考察,视戏曲为声诗的观点漫沿长久。周德清的《中原音韵》称元杂剧为“乐府”,明人则称戏曲为“曲”,诸多的理论著作都以“曲”为题,沈德符有《顾曲杂言》,徐复祚有《曲论》,沈宠绥有《度曲须知》,张琦有《衡曲麈谈》;吕天成将自己的评戏文字命名为《曲品》,凌鞒跻仓有《谭曲杂札》,甚至开始注重戏曲叙事性的王骥德,也将自己的著作名之为《曲律》。他们理论探讨的兴趣集中在声与辞、辞是否优美等问题上。在万历年间发生的汤显祖和沈Z之间的著名争论――“汤沈之争”,也是围绕着“曲听”和“辞情”孰重孰轻的问题而展开。把戏曲当成叙事性质的文学样式看待,只是到晚明王骥德等人手中才开始,在清初李渔那里蔚为大观。(4)总之,戏曲产生的温床和土壤是声诗,人们对戏曲的认识也自然把它当成声诗流变的产物。

中国文化的诗性精神,决定了中国戏曲的艺术精神和创作的审美指向,剧作家必然地以意境创造作为自己的审美追求,演员的舞台表演不仅再现着剧本的意境创造,同时也以各种艺术手段进行着意境的再创造。戏曲史上堪称经典的作品,无一不具有“意境美”,它们反过来又影响了意境创造传统的形成,积淀为戏曲艺术“意境美”的审美特性。与戏曲创作实践相伴随,自明清以降,戏曲理论家和批评家,也不断以是否有“意境”作为衡量戏曲美感的尺度,在理论上不断丰富“戏曲意境”的内涵,进一步推助了“意境”创造的审美追求和传统的形成。把握“意境美”这一中国戏曲的美学精神,对于认识已有的戏曲创作、促进当代戏曲创作,应该是有积极意义的。 注释:

(1)如王季烈所编《与众曲谱》(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卷一,即收录《单刀会》“训子”和“刀会”两出工尺谱。其凡例的第一条就说明“此谱专选歌场习见之曲,以期通行”,可见该剧的舞台生命力。

(2)关于徐旭旦《旧院有感》散套与《桃花扇》中《哀江南》套曲之比较,可参考李玫《里的与徐旭旦的》,《名作欣赏》2012年第28期。

(3)该曲由王娇娘所唱,曲词为:“想当日花天月地,两两结盟言。道则个地老天荒情意坚,谁料周年半载,和你不得永团圆。这还是郎心变也奴心变,则索呵请先生自言,则索呵请先生自言。”

(4)关于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演进,参考笔者《论中国古代戏剧理论历时态演进》,《学术界》1992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卷)[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69.

[3]朱万曙.明代的《西厢记》批评[J].艺术百家,2003,(2).

[4]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08.

[5]吕天成.曲品 [G]//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六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6]祁彪佳.远山堂曲品 [G]//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六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7]金圣叹,评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6.

[8]黄图.看山阁集闲笔[G]//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七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9]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0]周锡山,编校.王国维集(第一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0.

[11]张庚.关于剧诗[J].文艺报,1962,(5),(6).

[1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0.

[13][德]黑格尔.美学・悲剧、喜剧和正剧的原则[G]//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古典文艺理论译丛(卷二).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110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戏曲电视剧的中和美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9
论文这个题材确实不太好写,有的人写着写着就像写作文一样了,论文有自己的格式和标准,不过如果准备好了题材,写起来也会很快的。以下是由.........
浅谈戏曲表演身段美
发布时间:2022-11-03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说:戏曲以歌舞演故事。不难理解戏曲与舞蹈一脉相承。戏曲中的舞蹈(戏曲舞蹈)脱胎于中国古典舞蹈与......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发布时间:2023-01-22
摘 要:中国山水画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是其在中国画坛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本文简要概括了中国山水画意境美表现理论的形成,并从象外、情感、空灵三个方面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加深人们对于中国山水画意境......
中国戏曲晚熟的原因新探
发布时间:2022-08-16
内容 提要:本文认为:戏剧成熟必然与商品 经济 繁荣相伴的论断和世界戏剧史的实际并不尽合。某种经济条件必然导致某种文化现象,否则就一定只是因为缺乏某种经济条件的论断,是简单、机械的经济决定论,这种"独断论"不仅不能正确解释戏曲的......
美学论文:浅谈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意境美学
发布时间:2023-06-22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美学论文:浅谈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意境美学,希望帮助您提供很多想法。 道家美学作为中国美学史上的一种美学类型,对中国美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
论中国古代戏曲的历史源流
发布时间:2023-04-02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一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年),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戏曲就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较为完整......
传统戏曲舞美的现代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25
传统戏曲舞美的现代化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建设现代化的戏曲舞美需要我们在继承借鉴的过程中寻求创新。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摘要:戏曲舞美的现代化发展顺应时代的变迁,也迎合着当前观众审美的变化。概括说来,传统戏曲舞美讲究的是一桌二椅,即以大小戏曲砌末和简单舞台装置为基本形式,而现代戏曲舞美已融入了电脑技术、舞台灯光等现代化的手段,视觉冲击力更强。本文将就戏曲舞美的内涵、.........
浅谈戏曲舞美的现代化制作
发布时间:2017-03-18
近年来,对于戏曲舞美的现代化制作问题,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大家都各持己见,莫衷一是。对此,作为一名戏曲舞美设计者,我根据个人多年积累的艺术创作实践与理性思辨,谈谈自己肤浅之见,以作引玉之砖。 我的总观点是:对现代化制作......
戏曲舞台美术设计的独特性
发布时间:2023-04-20
中图分类号:J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4-0288-01随着社会的的进步、人们精神文化的需要,舞台艺术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大型的广场文艺晚会、电视台的春节晚会、T台的服装走秀等等。本文从戏曲舞台美术的内涵、传统表现手法、创新方向等方面对戏曲舞台美术设计的独特性进行了阐述,以便更好地对舞台美术进行继承和创新,更好地满足现代人们审美的需要。一、戏曲舞台美术设.........
戏曲舞美艺术功能拓展论
发布时间:2013-12-18
一、塑造人物形象 戏曲舞美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功能。实现这种艺术功能,主要由戏曲舞美中的三个要素——服装、道具、化妆来完成,这三个要素共同为塑造人物外部形象服务。 服装被称作“演员的第二皮肤”,......
中国戏曲教化的宗教渊源探究
发布时间:2023-06-06
教化本是伦理学命题,什么是教化?在中国古典文献中主要在两个层面上使用:一是社会教化,政治伦理措施在社会中推行,如明人伦,兴教化,将每个人行为方式、情感依托、价值观念纳入其中,所谓化民成俗二是个体教化,个人的情感受到伦理......
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戏曲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5
二十世纪是中国戏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世纪。究其原因,一是随着时代风气的转移,戏曲这种本来被“博弈视之,俳优视之”的“小技”,昂首阔步地进入了学术殿堂;二是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研究者的理论观念不断有所更新,研究方法不断有......
浅论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学
发布时间:2023-04-17
摘要:意境,意,即情思;境,乃形象。故在中国古代诗词文学中,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它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在诗歌创作中的审美形态和艺术规范,由于受到传统儒道释思想的影响,从诗歌......
浅谈戏曲中的丑行
发布时间:2022-12-10
【摘 要】在戏曲表演中,丑角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妆容、服饰、表演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在烘托整个戏曲表演的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主要针对戏曲中的丑行进行了研究,从而让人们加深对丑行的了解。 【关键词】戏曲;丑行......
浅论二胡曲《洪湖主题随想曲》中的技巧与意境
发布时间:2023-05-30
毕业论文 摘 要 要想把2胡中最好的声音和最丰富的内涵表达的淋漓尽致,必须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而过硬的基本功来自高标准、严要求的规范化训练;通过扎实......
中国戏曲产业化发展的趋势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08
人类的文化审美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价值判断,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国戏曲产业化发展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在人类艺术史上,中国戏曲赫列世界三大戏剧体系,其中古希腊悲剧、印度梵剧已相继消亡,而硕果仅存的中......
中国传统戏曲中西施形象之演变
发布时间:2023-06-26
1前言 西施形象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从《管子》开始到《越绝书》出现之前的这段时间,可以看作是西施形象的萌芽阶段二从《越绝书》往后,西施形象进人发展阶段,到唐代已接近定型唐《吴地记》里关于西施与范蠡生子的记载可看作是较早......
中国戏曲的现代转型与本质回归
发布时间:2013-12-17
戏曲在 现代 尤其是近20多年来的处境颇使人不解和担忧,传统戏曲能否实现现代转型? 有无现代化的可能?一些学者正是持有这种怀疑,而极力反对戏曲现代化,认为传统戏曲作为一种古典文化,应保持其古典 艺术 品格,现代化对于传统戏曲来......
历代戏曲的作用及其在影视作品中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3-22
戏曲艺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养成了系统的维护职业文化习俗,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历代戏曲作用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一、戏曲在古代人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地位 戏曲是民俗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华夏子孙的历史长河里,......
浅析河南戏曲“画地做场”对中国地方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3-06
摘要:画地做场是河南地方戏及其他省市地方戏经常采用的一种临时剧场,俗称之为地摊戏。它在地上直接铺摊做戏、随处可设、用后即撤,具有经济便利、流动性强等优点,深受戏班和民众欢迎。作为一种临时剧场,它培育、推进了河南地方戏剧种、班社的发展与成熟,并深刻地影响了民众戏曲观念的形成。它的存在,彰显了地方戏曲生存、发展中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间戏曲的生存之道。关键词:画地做场;地摊戏;剧场;地方戏;河南。中国戏.........
评论民国时期中国戏曲理论的转型特质
发布时间:2022-11-30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引发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诸多巨变。新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旧体制仍然存在,在此转型期,新日文化之间的冲突颇为激烈。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接受西方思想......
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中文化自信的凸显
发布时间:2022-11-26
摘要:为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必须在文化自信的视野下与新时代发展的趋势互动互融。我们必须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坚持传播渠道与方式的改革创新,坚持传播思想和内容的丰富完善,坚持重视文化差异和传播受众等重要因素,通过各种途径弘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精神内蕴,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关键词:文化自信;传统戏曲;跨文化传播;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长远稳步发展的基础,能够促进社会公民思.........
戏曲器乐在早期中国动画电影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2-08-28
摘要:中国动画早在20世纪60年代,曾跨越文革断层而两度辉煌,该时期的动画电影背景音乐大量采用传统的戏曲器乐,使得国产动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鲜明的民族特色,获得诸多国际电影节奖项,被国际上誉为“中国学派”。本文旨在分析......
初探我国戏曲服饰的艺术性
发布时间:2023-04-29
一、中国戏曲服饰的介绍 在中国戏曲服饰中,服饰称行头,是从属于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中的戏曲服饰,是从生活中加工提炼而成的艺术化服饰,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历史生活服饰又并非历史生活服饰。中国戏曲服饰凭借服......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之今读
发布时间:2022-12-17
【内容提要】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是中国戏剧研究的开山之作,本文论析王国维在戏剧起源、宋金杂剧、元杂剧、南戏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后来人对王国维的超越或者从他曾经达到的学术水准向下跌落;又从民族戏剧的研究立场和方法着眼,分......
谈古典诗词歌曲演唱的意境
发布时间:2023-01-02
谈古典诗词歌曲演唱的意境 谈古典诗词歌曲演唱的意境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谈古典诗词歌曲演唱的意境 文章 来源 自 3 e du 教育 网 歌唱旋律......
从戏曲发展现状看中国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5-25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是重要的民间文化形式之一。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高校戏曲教育的发展困境与推进建议
发布时间:2022-08-15
在我国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戏曲艺术深刻地打上了历史时期的各种烙印,下面是一篇探究高校戏曲教育的发展困境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我国戏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性舞台艺术,虽然在古代就已经有戏曲教育和传承的各种方式......
中国芭蕾教学对戏曲功法训练的借鉴
发布时间:2023-01-07
芭蕾舞作为极为贵族化的西洋艺术形式,集中体现了骑士精神、基督教信仰和罗曼蒂克等欧洲古典文化的精髓。芭蕾在传入中国后,面临着一个怎样被中国大众更好接受的问题,要想符合东方审美情趣,更好地发展,就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发源地......
戏曲和当代舞
发布时间:2015-08-04
舞蹈――通俗的来讲就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所要展现故事的情节和内容。细致的来解释就是用身体的各个方面来完成各种优美的动作或者高难度的技巧来传达故事的情节、思想、和目的。舞蹈一般会有音乐的陪衬,用音乐的节奏和动作的配合作......
试析古曲和民间乐器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意境表现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钢琴作为西方的一个主体部分,当它与中国古典音乐和民间乐器相结合而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钢琴作品时,意境的表现是作品演奏的关键。具体应从触键与音色、踏板的使用和情感的体验三个方面来完成。 论文关键词:古曲和民间......
试论戏曲的抒情中心到戏剧的叙事中心的转移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王骥德的《曲律》与李渔的《闲情偶寄》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为我们研究古典戏曲提供了参考。王骥德受诗学传统的影响,将词曲纳入到诗的传统之下,对戏曲的评论也不自觉地采用了诗学的批评标准,......
中国古典小说戏曲中怀庆方言词汇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方言研究是一项与本民族文化发展史密切相关的工作。怀庆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支裔,具有异于其他亲属方言的某些语言特征。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戏曲中大量使用了怀庆方言中的一些词汇。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小说戏曲中怀庆方言词汇的研究......
对中国传统戏曲与中国伦理道德关系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4-01-22
对中国传统戏曲与中国伦理道德关系的几点思考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是由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深深扎根于民间,深受各个朝代广大人民群......
论赵三娃诗歌中的思想美与意境美
发布时间:2013-12-18
诗歌是源于生活, 最终高于生活的神圣高贵艺术,赵三娃的诗歌表现在诗歌精神上, 歌颂真善美, 鞭挞丑恶假。从小我到大我,敲击宇宙和人类进步的靶心。有爱,有情,有理,创意高;他的诗歌作品不是花篮,不是无病呻吟的华丽文字。是一幅......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特点与审视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03
摘要:我国戏曲发展源远流长,是我国特有的民族特色,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戏曲表演艺术在面向观众时,主要表现为演员虚化、程式化的表演、舞台时空自由开放的艺术调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以摆脱生活的束缚、追求艺术真实为目标。戏曲表演艺术是在生活的基础上对题材进行加工、精炼、夸张、变形等来表达人物的主观感情,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同时,开放性的戏曲表演舞台,为戏曲表演者提供了自由、广阔的.........
浅谈中国传统戏曲视觉符号的现代设计
发布时间:2023-03-28
【 论文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戏曲; 现代 传媒;视觉符号 【论文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文化和现代传媒使得传统戏曲符号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并面临生存危机。国外通常采用将传统 艺术 符号与现代生活、现代传媒相结合或将传......
曲牌体联套是古典戏曲的遗存
发布时间:2022-09-19
去年夏季我跟张军一起参加纪念俞振飞大师的活动,张军演了《荆钗记・见娘》,后又开了研讨会。那次,我兴奋地跟张军说,你演得真好,你现在的艺术状态太好了,你不演一些戏有点可惜了。今年终于盼到张军排了《春江花月夜》这么一出成......
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4-07
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作用 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作用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作用 更多精品文 章来 源自 3 e du教 育 网 二胡在......
浅谈中国画的意象和意境
发布时间:2023-01-28
中国画的蕴意,简单来说就是画家通过对某景物或人物的描绘从中去表达其自身或本作品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化境界,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中国画独特魅力意境〓中国画笔墨的内涵〓书画同源 ......
戏曲导演如何指导戏曲演员进行角色创造
发布时间:2023-03-12
摘 要:戏曲是我国的国粹,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种类繁多,独具特色,还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出了中国的文化特色,基于此,进行戏曲研究十分重要,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但是当前,戏曲的表演存在一些问题,喜欢戏曲的人越......
中国歌剧与戏曲音乐创演关系之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2
中国歌剧与戏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对于歌剧与戏曲音乐创演关系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者关注的重点,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演变脉络,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歌剧和戏曲音乐的研究。 【......
谈歌词中的“留白”勾出意境美
发布时间:2023-01-01
中国画中的留白是指构图的方法与技巧。具体是指在构图时,作者留部分空间不着笔墨而保留纸面的本色,后来这种形式上的预留则演变、发展成为情感上的表达,成为创造意境的重要手段,形成审美想象,以引导观众去领略作者的创作意图。正象......
戏曲中西施文学形象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3-03-30
1引言 西施在文艺作品出现之初,其容貌便成为美的代名词。从历史人物到文学形象;从宋元时期为主流的妖妇形象再到明代中的巾帼英雄及红颜祸水形象,对西施的容貌美的描写层出不穷,但对其人物文化内涵的看法却因时代语境、个人视域、审......
 分析钟嗣成《录鬼簿》中包含的不拘于时的戏曲审美观
发布时间:2023-03-31
钟嗣成《录鬼簿》记载了戏曲最为繁盛时期的元代的戏曲作家及其作品,不仅具有史料价值和戏曲史意义,还是戏曲理论的奠基之作和后世戏曲美学研究的源头活水。尽管它还没有成系统的美学思想,但其开创之功可谓德业辉光。其不拘于时的戏曲审美观不仅成为中国古代非中和美学思想中非常有力的一股力量,作为艺术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之力,这种审美观在今天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录鬼簿》为赵良弼作传时曰:(良弼)总角时,与.........
中国戏曲院校招生入学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2
摘要:本研究报告通过对中国戏曲院校招生的影响因素研究,目的就是为中国戏曲院校招生制定合理的招生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研究报告首先对以往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概览,结合工作实践情况,从“戏曲学习所需平均费用水平、戏曲院校的......
浅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中“负心汉”社会心理
发布时间:2023-03-05
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同属于叙事文学的范畴,它们在题材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借鉴,许多故事都围绕着男女情感、婚恋来展开描写。情感婚恋是文学作品永恒的话题,饮食男女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都会对爱情产生向往,期待在自己最好的年华遇到完美坚贞的爱情,然后组建美满的家庭。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爱情的旅途总是充满艰辛与坎坷,许多情侣最终会因为现实中的各种原因而无法成就美好姻缘,让人惋惜,也正是因为惋惜等情绪的触动,促成了.........
甘肃曲子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2
摘 要:甘肃从东到西,流布有各类称谓的曲子,这些民间曲子中既有依然属于曲艺形态的艺术,也有进化到小戏形态的艺术。陇中小曲简称陇曲,它流传于甘肃以及新疆、青海等地,尤其盛行于甘肃陇中及其周边地区。本文概述陇中小曲的流派、......
“动漫戏曲”创业路:让动漫舞起中国水袖
发布时间:2022-12-02
一个曲高和寡,一个缺乏底蕴,戏曲和动漫遇到一块很可能就负负得正了DD 在北京大兴区地铁四号线高米店南站附近的一个小公寓里,金谷和魏国卿成立了“青谷戏曲动漫工作室”,这已经是他们第四次创业了。这对北大研究生毕业的好朋友,......
美国九曲花街漫步
发布时间:2023-02-14
美国旧金山是三面临海的港口城市,又是丘陵起伏的山城。城内有很多直上直下的街道,其中有一条赫赫有名的九曲花街,是世界上最弯曲的一条街道,也是全美国最漂亮的一条单行道,短短一段路上共有八个急转弯,弯弯紧连,且都是Z字形,像......
为戏曲现代戏注入现代基因
发布时间:2022-10-09
毕业论文 【作 者】白欢龙 【正 文】 ●在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戏曲现代戏”的题材优势已被削弱,因此“戏曲现代戏”要生存、发展,必须从艺术本身挖掘它长久的、真正的艺术价值。 ●如果说戏曲传统戏中的程式化表演是在共性中寻求......
当代中国流行歌曲的诗意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3-02-18
当代中国流行歌曲的诗意化特征 当代中国流行歌曲的诗意化特征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当代中国流行歌曲的诗意化特征 精品源自化学科 歌曲是人表......
中学美术渗透环境意识的策略
发布时间:2022-12-11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各类中学为了进一步激发出内部学生高层次的环境道德理念,经历了较为漫长的探索和考察论证历程,而美术教育便是能够收获理想化环境意识培养效果的主流方式之一。主要原因就是中学美术教材之中蕴藏着较多和环境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美术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深层次地挖掘教材中隐藏的一切环境要素,确保令他们在深切感受各类美感要素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个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基于此,笔者.........
为戏曲现代戏注入现代基因(1)
发布时间:2022-11-20
【正 文】 ●在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戏曲现代戏”的题材优势已被削弱,因此“戏曲现代戏”要生存、发展,必须从艺术本身挖掘它长久的、真正的艺术价值。 ●如果说戏曲传统戏中的程式化表演是在共性中寻求个性的话,那么戏曲现代戏的表......
关于戏曲声乐中的共鸣和气息
发布时间:2022-12-30
关于戏曲声乐中的共鸣和气息 关于戏曲声乐中的共鸣和气息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关于戏曲声乐中的共鸣和气息 文 章 来 源 w w w . 3 e d u . n e t 摘要:低音区共鸣在喉,中音......
对戏曲舞蹈的再学习
发布时间:2023-03-23
1引言 戏曲舞蹈的传统舞蹈形态非常具有代表性。其审美规格、意蕴意旨、形态风韵都具有中 国古典艺术的典范性的特征。中国古典舞表演在较大程度上继承了戏曲舞蹈典范性的身体动态、典范性的审美追求,及表现方式的典范性特点。有关这......
中国语境中的文艺美学
发布时间:2022-07-24
" 提要:本文认为文艺美学在中国包含二个方面,是一种理论话语,一种学术建构,一种文化现象话语形式受到学科逻辑和文化逻辑相互纠缠的结果,二者的矛盾造成文艺美学从产生到现在的话语现象。从而可以理解文艺美学虽然在逻辑上矛盾重重而......
传统戏曲对中国语言及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
发布时间:2016-09-08
中国戏曲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国语言及文化传播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也正是依靠语言,文化才得以传播和发扬。语言与文化必然是......
浅谈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2-11-19
二胡在戏曲音乐伴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戏曲音乐的伴奏过程中,很多独特的技法、特性音以及伴奏方式,都是通过长期的视、听、练,研究、探索,在不断实践中逐步掌握其独具特色的戏曲音乐演奏的技巧。 一、正确解决两个“特性音”的......
浅谈戏曲声乐中的共鸣和气息
发布时间:2023-04-10
浅谈戏曲声乐中的共鸣和气息 浅谈戏曲声乐中的共鸣和气息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浅谈戏曲声乐中的共鸣和气息 精品 源自 3 e d u 英 语 摘要:低音区共鸣在喉,中音区共鸣位置......
论晚清民间戏曲中的“皇权隐退”
发布时间:2023-03-08
摘要:属同题材的清代乾嘉年间汉口楚曲本《龙凤阁全部》和咸丰十年(1860)福建龙岩万安小腔戏本《龙凤阁全本》在流变过程中出现了明显差异:前者侧重书写君臣伦理,表现君臣之争,对女性觊觎皇权怀有偏见;后者侧重书写日常人情,表......
从电视戏曲艺术片《窦娥冤》(蒲剧)看戏曲电视化论文
发布时间:2019-03-05
【摘要】电视戏曲出现不久,目前一直处于艰苦的创业阶段,虽然我们现在对戏曲与电视联姻后的屏幕形式的多元性还很难作出明确地描绘,但是其广阔前景是可以预见的。早在1959年出品的蒲剧《窦娥冤》就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该作品在当时的条件下充分体现了戏曲与电视的有机结合,为后代学者研究电视戏曲提供了借鉴的榜样。【关键词】电视戏曲电视化《窦娥冤》电视戏曲出现不久,目前一直处于艰苦的创业阶段,虽然我们现在对戏曲与电.........
解析当下戏曲创作中的改编现象
发布时间:2023-06-23
一、当下戏曲改编的普遍性 纵观当下的戏曲新创剧目,挂以改编之名的比比皆是。有些作品即便没有注明改编,但其剧情内容也明显带有过去某个成熟剧目的影子。尽管改编历来是戏剧创作的一种方式、一种补充,因改而精的剧目也为数不少,但......
戏曲:个性丧失的忧虑(1)
发布时间:2022-08-27
进入新世纪以来,诸多关于戏曲现代化的口号越喊越响,概念越炒越热,什么“传统戏曲现代化”、“地方戏曲都市化”、“戏曲创作集约化”等等。虽然说话的角度不尽相同,且乍看起来还颇有道理,但实质上都难免不造成对戏曲个性的消解。长此......
中国电视剧的意境浅析
发布时间:2016-05-26
意境不仅表现在文章中诗歌中音乐中,在当代的电视剧中也有意境。那么,电视剧究竟有什么样的意境呢? 1. 电视剧意境的构成 在电视剧当中,导演是否把握好全剧的立意和风格,这个直接影响到电视剧的意境的深浅和高低的,虽然是相同的题......
环境美学与建设美丽中国
发布时间:2023-04-04
一、环境美学理论问题谢梦云:陈教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环境美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及现状?陈望衡:环境美学在美学学科领域可谓是最年轻的一个分支学科。20世纪60年代至今,环境美学不过60年光景,但备受关注。其主要原因不在于环境,也不在于美学本身的发展需要,而在于社会的需要。20世纪以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说过,原来是资源保护主义,现在变成环境保护主义。由保护资源到保护环境,人.........
中国电视剧的意境探讨
发布时间:2023-07-06
在当代,电视剧作为最流行的视觉艺术,自然而然也成为美学中关键的表现形式之一。那么,电视剧究竟拥有怎样的意境呢?这是中国电视剧相关行业一直在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电视剧意境的构成 在电视剧当中,导演是否把握好全剧的立意和......
戏曲与话剧的区别浅析
发布时间:2023-07-14
戏曲和话剧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很多话剧中的剧目都是戏曲中的剧目,话剧无论是从表演的舞台展现还是台风都有一些借鉴戏剧的成分在里面。而现代意义上的戏曲,就是新的戏曲曲目,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只注重唱功,而是多了一些表演艺术在里面......
谈戏曲演员的创作“灵感”
发布时间:2022-12-10
什么是灵感,灵感就是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 灵感的特点:一是具有突发性和不自觉性;二是具有激情性和想象性;三是具有物我一体、瞬间感悟性......
中国语境中的文艺美学(1)
发布时间:2013-12-18
提要:本文认为文艺美学在中国包含二个方面,是一种理论话语,一种学术建构,一种文化现象话语形式受到学科逻辑和文化逻辑相互纠缠的结果,二者的矛盾造成文艺美学从产生到现在的话语现象。从而可以理解文艺美学虽然在逻辑上矛盾重重而在......
浅谈中国古代声乐论著中关于戏曲表演的声乐技巧
发布时间:2023-01-23
浅谈中国古代声乐论著中关于戏曲表演的声乐技巧 摘要:中国古代歌唱家的声乐实践包括表演和教学两大方面。不论是从表演或是教学来谈,中国古代歌唱家的声乐技巧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在中国古代大量的音乐论著中,记载和用文字描述......
中国山水画之意境谈
发布时间:2022-12-29
摘要:中国山水画所隐含的意境表现更是耐人寻味,上朔久远。历代文人墨客都曾为不断增强其画作无限魅力而涂写了浓墨重彩之笔,历代具代表性、有分量的山水画传世之作便是例证。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意境;文化;情感;理念;精神;空间 ......
让传统戏曲常驻校园
发布时间:2022-10-14
现在的学生接触流行音乐较多,对于传统戏曲“无缘相会”。特别是我们这偏远的农村山区,没有网络,学校音乐课中涉及戏曲也极少。因而,增加传统戏曲音乐的教学,可以弥补不足,开阔学生视野。 一、听戏曲,了解我国传统戏曲知识 ......
论张冬峰写意风景油画的意境美
发布时间:2016-11-30
摘要:如何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绘画理念,文化底蕴融入到油画创作中,一直以来都是油画家们探索的内容。近些年来,经过油画家们对中国风景油画的探索创造,风景油画逐渐超越了一些自然物象,将中国传统绘画同西方风景油画相结合,写......
中国在意日美同盟吗?
发布时间:2023-07-09
4月底至5月初安倍访美,受到隆重接待。这与50个月前安倍在华盛顿受到的冷遇,天壤之别。 50个月前,奥巴马刚开始第二任期,医改、移民政策、枪支管理都是他亟待解决的课题。日本的事儿尚未提上日程。但是今非昔比。对奥巴马来说,他......
论游戏美术在手机游戏中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0
传统的手机游戏基本都是简单的二维画面的游戏,像智能拼图和推箱子等游戏是我们童年必不可少的游戏。近几年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大丰富了我们手机的软件功能,我们可以通过下载游戏APP随意体验。随着游戏日益丰富,游戏美术成为手机游戏竞争的关键因素。本篇文章主要对游戏美术的重要作用做以探讨。1游戏美术基本概述游戏美术又称为游戏美工,是指从事游戏制作开发的美术从业人员。游戏美术通俗来说就是游戏中所有可以看到的画面.........
讨论中国传统戏剧服装的审美特点
发布时间:2023-04-07
戏剧主要是通过动作、歌声以及舞蹈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服装可以将人物的性格特点、生活境遇以及社会地位等各方面都反映出来,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塑造舞台形象的措施,在戏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传统戏剧服装采用拼贴、概......
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表演艺术浅析
发布时间:2022-11-27
在戏曲乐队里面,二胡是其中较为主要的拉弦乐器之一。有许多特殊情感的表达都能通过它的演奏得到满足,进面让戏曲演员的表演与戏曲音乐的演奏更为完美、细腻。 1二胡演奏的风格特点 二胡是使用最为普遍、又最具有民族韵味及气质的拉......
现代化表现戏曲化(1)
发布时间:2022-08-28
【正 文】 戏曲名词、术语·优:古代以歌唱、舞蹈、滑稽、杂技表演为业的艺人之统称。后来也用以泛称戏曲演员。 中国五十多年来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戏曲艺术及时、生动、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精神,表现了现实生活,塑造了一批典型的人物形......
中国戏剧服装的艺术审美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15
【摘 要】戏剧服装的设计审美特征直接决定着戏剧的表现力。本文通过分析戏剧服装在设计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探讨戏剧服装艺术审美特征及设计特点,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戏剧服装;艺术审美;特征;设计 戏剧服装作为舞台美术的一......
城市环境雕塑的寓意之美
发布时间:2023-02-28
摘 要:本文围绕城市雕塑这一主题深刻揭示了城市环境雕塑的重要作用,挖掘其寓意魅力,使雕塑艺术不仅具有美的欣赏和赋予人们人文滋养及心理愉快感的功能同时可以成为有益于人们生理健康及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及其它奇异功能的载体。 ......
关于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05
内容提要:文章在概述前辈时贤对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对于此论题的研究总体上还处于缺乏系统性、开创性的状态,许多问题的论述或语焉不详,或简单比附。要突破这种状态,就要改变目前只关注二者成熟形态的比较研......
论李渔人生观在小说戏曲中的体现
发布时间:2022-08-27
摘 要:李渔出生于明末清初,具有于创新的人生观。他擅长编写小说和戏曲,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是一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 关键词:李渔;人生观;小说戏曲 李渔,号笠翁,明末清初戏曲家。他对戏曲的改编使戏曲得到进一步成熟......
戏曲电影《野猪林》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发布时间:2023-04-11
[摘要]戏曲电影属于中国电影特有的种类,有其特有的风格和文化意义。从《水浒传》改编而来的戏曲电影《野猪林》,可以说是我国戏曲电影的标志性作品。李少春、袁世海与杜近芳等以各自的理解重新诠释了所扮演的人物,成就了这部戏曲电......
俊扮艺术的特征及其在戏曲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 要:中国戏曲脸谱是戏曲舞台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涂面”和“面具”两种。俊扮是“涂面”的一种,主要通过白黑红三色涂抹于面部达到美化的效果。当俊扮受生活习俗和审美心理影响而发展成熟后,又在舞台演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梆子戏曲的表演艺术探讨
发布时间:2022-12-31
梆子,又名梆板,汉族打击乐器。约在中国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长25厘米的一根为圆柱形,直径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为长方形,长20、宽5-6、厚4厘米。戏曲......
谈电视戏曲的历史和现状
发布时间:2023-05-27
谈电视戏曲的历史和现状 谈电视戏曲的历史和现状 谈电视戏曲的历史和现状 一、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中国从1958年有了电视以后就出现了电视文艺,电视戏曲也随之诞生。早期的电视戏曲形式很简单,以戏曲为主,......
浅谈戏曲表演的艺术技巧
发布时间:2022-10-12
摘 要:中国戏曲以其独特的舞台艺术技巧、独特的表演形式自力于世界的东方,极其精炼的程式化表演更是精彩绝伦。由于中国戏曲独特的表演形式,及其规范的服装、道具、化妆和写意的舞美设计,决定了戏曲演员独特的表演技法和极其规范的......
刍议戏曲艺术的表演特性
发布时间:2022-10-09
摘要:传承至今的我国传统表演艺术--戏曲,将歌曲、舞蹈、杂技等很多艺术融为一体。戏曲通过特殊的表演形式将人物的生平经历绘声绘色地展现出来。探讨戏曲的表演特性,一方面是让戏曲演员们对戏曲表演能有更深的理解,能够获得更好的表......
浅谈戏曲音乐的戏剧性和音乐性艺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0
戏曲音乐的创作不像歌曲、乐曲的创作那样“海阔天空”,它的创作要有一个大前提,这个大前提不是别的,就是你那个剧种自己!这就是戏曲音乐的特性。在西洋音乐概念中,曲调的旋律性差就等于音乐性差。而在中国音乐概念中,节奏上的鲜明变化(不是没有旋律),即板头好,也是一种音乐欣赏。中国的说唱艺术(如大鼓、单弦)讲究嘴皮子、板头上的功夫,节奏鲜明,咬字清晰,既有音乐性,又有戏剧性。音乐艺术到戏曲中来,本来就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