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稿子是改出来的。一部图书的质量,固然跟“先天的”作者撰写水平有关,但与“后天的”编辑加工也不无关系。书稿的正文需要花大力气加工修饰,看似不关痛痒的辅文实际上也十分重要,甚至比正文加工还重要。
一、专业图书的内容提要也可以写得很精彩
一位资深出版人曾经说过,当一本书放在书店的货架上,读者翻阅的三秒钟就决定了它的命运。这话虽有一点夸张,但说的确是实在道理。其实在网络电商的平台上,读者选书更是如此。出版界对于专业图书,往往容易忽略内容提要等辅文的撰写或加工,多数情况下作者交稿时提要就写好了,但很多都写得过于简单且流于形式。专业图书的内容提要撰写、修改真的那么难吗?文字就只能那么干巴巴吗?我想不是。以下与大家一同分享笔者曾经做过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心得一:从骨感到悬疑
请看下例。
经济学对“幸福”,离弃还是回归?如何解开斯密的“价值之谜”?如何解开《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所呈现的“两个斯密”之谜?做“经济人”还是“道德人”?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为何?“幸福”去哪了?溯自世界公认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古希腊时期色诺芬的《经济论》,延至1900年。欧美两千余年历史,在魁奈、休谟、斯密、边沁、马尔萨斯、李嘉图、马歇尔等36位世界大师级经济学家40部传世巨著的1300多万字中,论及“幸福”的章节字句数十万字。本书通过对精选著作的品读、咀嚼,为今天的读者在财富增长和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所带来的或愉悦享乐或迷惑困苦里,提供思想线索和精神营养。
上面这一段是笔者在《幸福经济学选读》提要原稿基础上编撰的,作者交稿时的内容提要仅有两句话,简要而直白,讲了写的什么和为什么而写。编辑通读全稿后认为该书是一部珍品,然而书的眉目――提要却写得有些平淡,就这样推向市场很可能会“白瞎了”。编辑在品读书稿后,提炼精华,并结合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抛出一串问题,这样慢慢“抖包袱”,是否更能吊起读者的胃口呢?《宇宙中航行》这部科普图书的内容提要是作者自己撰写的,更是将悬疑运用得炉火纯青,不信您可以买一本来看看。
心得二:浓缩精华、突出亮点
请看下例。
桩伴侣是中国发明专利“桩头的箍与带箍的桩”的俗称,专业学术名称为“变刚度桩”。本书探索了桩伴侣的作用机理和承载性状,对该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桩伴侣将复合地基、复合桩基等不同形式的基桩整合为“广义复合桩基”,伴侣对桩头的应力分担和改变桩土共同工作的方式有助于基桩的安全和经济上的节约。在岩土工程基础理论方面,本书还推导了等效偏心法证实地基承载力并不唯一。本书可供从事岩土工程的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以作为土木类研究生教学参考书。
以上是《桩伴侣》一书的内容简介,这篇介绍并没有按照“老八股”来写,而是直击要害、突出特色。笔者见过很多专业图书的内容简介,大体格式都是这样的:本书一共多少章,包括什么内容,介绍了什么,分析了什么,阐明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适合什么专业的研究人员参考等。按此格式填空,将前言和目录中的有关内容搬运堆砌到内容提要上,很多还没有加工,一般要求两三百字的提要都写了五六百字,实际上成了重复的、冗长的流水账。有些前言已经是书稿的引子和浓缩,提要应该是浓缩之再浓缩。这就好比给每位候选人5分钟的时间发表竞选宣言,有人偏要拿30分钟的稿子照着念,一来违反了规则,没有人会给您额外的待遇,二来即便需要略长一些,也应该把握要点、语言精彩,否则读者只会用脚投票。
二、前言、后记交相辉映,吸人眼球只需精妙数笔
前言、后记等辅文是对书稿内容的补充,并非所有的图书都必须有前言、后记,但通常都是应该有的。前言、后记不仅是作者展示的舞台,也是编辑发挥的舞台。常言道第一印象很重要。前言写得好,对图书的销售和评价是加分,反之则会失分。
前后呼应,相得益彰
还是以《幸福经济学选读》为例,作者原计划写一篇前言交代课题的背景、书稿的逻辑结构、研究内容以及答谢语等,正文主要是对经典著作的摘引和评论,前言和正文之间加一篇自己以前发表的论文作为绪论。后来考虑书稿整体风格的协调性,舍去了原先的前言,而将作者在光明日报理论周刊上发表的《经济学对“幸福”的离弃与回归――“斯密之谜”的一种解释》作为序,书稿的补充说明部分则移至后记。序言部分对全书的结构、内容和基本脉络进行了介绍,是高屋建瓴的、引人入胜的;后记部分是补充说明,可谓遥相呼应、浑然天成。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前言一定要精练,只说有用的话,避免废话、套话,更不要机械复制目录大纲的内容。
交代清楚,利人益己
对于再版图书和引进版权的图书,一般不能省去前言,而且还要交代清楚。笔者编辑过一本译著《形态解析》,原著作者为日本东京大学的两位学者,译者为国内两所著名大学的教授,但他们对出版的要求却不十分了解,正文目录之前,依次编排上了前言、译者的话、中文版寄语,其实这个次序正好弄反了。出版界之所以要坚持译著辅文按“序―译者序―前言”排序,不仅体现了时间逻辑,还体现了对原版完整性和连续性的尊重,以及谦虚恭让的美德。《形态解析》一书,第一、第二译者曾分别是第一、第二著者的学生,译者当年就有参与原著的内容,健在的第二著者在中文版寄语中回忆并感怀他们的情谊,两位译者则在译者的话中介绍当年留学求学的过程和收获,而原著的前言中第一作者已经将作者和作品内容作了简要介绍。因此,调整后正确的表达,不仅让条理更为清晰,而且也能让读者更信服于内容的学术质量和翻译水平。因为辅文部分有关信息已经很好的传递出相关信息,所以最后也免去了原计划附载在前后勒口的著者简介和译者简介。
意犹未尽,追记一笔
一般而言,一部书前言和后记只需要一个,但有时也需要特别处理。例如,《宇宙中航行》一书,在定版前要求作者确认之际,作者突然提出要在前言之前加一页写上“父诞百年纪”,另外认为对作者简介删减过多,最后编辑与作者协商的处理意见是增加一篇后记,在后记中补充介绍作者的研究经历、成果,并表达对先父的思念之情。图书出版之后,作者非常满意,并特意致谢。 三、用好“边角料”,让作者为自己的作品代言
如果说,编辑是出版社的名片,那么图书就是编辑的名片,而作者则是图书的名片。现在的图书营销宣传,应让作者为自己的作品代言。
作者是第一品牌代言人
请看下例。
傅红春,男,湖北人,经济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国经济学会理事、上海市经济学会理事;曾任武汉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主持多项国家级和上海市级课题,近年研究兴趣主要在幸福经济学、中美经济体制比较,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多部专著、译著、教科书;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家》等期刊,以及《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多篇论文。
以上是笔者编辑出版的《幸福经济学选读》的作者简介,并将其置于封面勒口上。人们的消费存在一种心理,认为代言人的身价总是与被代言的商品品质对等的。作者介绍自身资历、研究方向和取得成果的过程,其实也是无形中推介作品的一个过程。而这种软性展示比直白的宣传,来得更自然、更巧妙,也更为有效。
对作者和读者都是一种增值服务
请看下例。
张邦固,男,重庆人;1966年7月从吉林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与人合作发表过数篇原子核理论方面的论文;1978年考取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朱洪元院士的研究生,1981年获理学硕士学位,被分配到科学出版社工作,2004年6月退休;编辑出版了三百多种著作或教材,代表性译著有《量子电动力学讲义》《量子力学与路径积分》(译自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曼的英文原著)和《量子力学》(译自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的日文原著)等,在J. of Physics(英国)、Phys. Rev.(美国)等期刊上发表过三十余篇论文,主要著作有《恒星起源动力学》《宇宙奥秘》《空间奥秘》等。
上面的一段文字是笔者编辑出版《宇宙中航行》一书附加于勒口上的作者简介。附加一篇这样的作者简介,不仅可以让作者为自己的作品代言,而且也是一种增值服务。对于作者,可以借此提升影响力并为以往出版的作品作宣传;对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获得更多的有关作者的信息,也可以获得更多的阅读线索,这样处理对各方都是有益的。
四、做完美嫁衣,凡例、注解细节不可忽视
编辑不仅仅是给作者做嫁衣,也是在实现自我作品。尽管出版被称为缺憾的艺术,但我们要将这种缺憾降至最低。有句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做好一部书稿的编辑加工,细节的处理也很关键。书稿的目录层次繁简是否得当、注解是否清楚、是否需要凡例说明等都应该仔细揣摩和推敲。
笔者曾经向一位朋友展示自己编辑的《幸福经济学选读》,他翻了几页后说发现了一处错误:“在页面下方作的角标注释只有数字没有文字说明”。闻后笔者不禁暗笑。其实这不是一本按照常规格式出版的书,在书的前言(代序)部分的最后一段有“本书使用指南”,想必他一定没有细看。这也恰恰说明了要是不给出这个指南,读者一定会有很大的困惑。其实指南已经明确说明摘录内容都标注了原书页码以方便读者查阅原著。试想,如果采取文末附加参考文献的办法或每页都逐一说明的方式,虽然也符合出版规范,但却十分迂腐。该书体例一共采用了三级标题,笔者在加工书稿时,认为选文已经按年代排序,完全没有必要标注章节序号,通过字体字号就可以作出区分,目录中一级标题已经有几十个,完全没有必要再重复冗长地罗列二、三级标题。所以对这些部位也进行了瘦身。
笔者编辑的另一部书《宇宙中航行》也被一位朋友询问“怎么没有参考文献”。其实,《宇宙中航行》是一部科普图书,的确参考了不少文献,但是如果按照通常的著作文献著录,读者读起来必定雅兴全无。所以这部科普图书文献引著采取的是随文介绍的方式。此外,书稿中需要个别附加注解的,不一定非得使用脚注,随文用括号加以说明也未尝不可。
参考文献:
[1]汪继祥.作者编辑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张邦固.宇宙中航行[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3]傅红春.幸福经济学选读[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4]薛江炜.桩伴侣[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5]半谷裕彦,川口健一著,关富玲,吴明儿译:形态解析[M].北京:知识 产权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