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下)(1)论文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下)(1)论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30 00:25:22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下)(1)论文
时间:2023-04-30 00:25:22     小编:zhangmarong

二、法律因果关系判断标准的虚化 依照两大法系上述关于因果关系两分法的理论模式,因果关系的认定在侵权行为法领域中事实上被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因果关系是哲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第二层次的因果关系是通常所说的事实上因果关系,而第三个层次则是所谓的法律上因果关系。 哲学意义上因果关系依据客观世界普遍联系性所认定的因果关系链具有无限广泛性,事实上因果关系则在哲学因果关系链中截取人们通常认为其间存在因果关联的那部分因果关系,法律上因果关系选取在侵权法上具有意义的那部分因果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因果关系的“截取”在事实上乃是两次进行的,首先截取出漫无边际的因果关系中属于“事实上因果关系”的一部分,然后再在事实上因果关系中截取出“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但问题的核心在于截取的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无外乎两类:主观的和客观的。

客观的标准通常是基于各种可能原因的原因力加以考察,根据原因力的大小来确定其中的哪些原因可以构成所考察的损害的原因,从而在“可以构成侵权法上的原因”的原因和“不能构成侵权法上的原因”的原因之间划出一条界线,进而形成所谓的“标准”,并将之运用于具体案件的分析。就实质而言,大多数学说,包括条件说、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乃至我国传统学说主张的必然因果关系说都属于这一类。

而主观的标准则把因果关系的认定完全委之于法官的判断,法官只凭他的正义观以及他的经验所告诉他的所要考虑的其它因素来认定具体个案中因果关系之有无。 但事实上,无论标准本身的客观性或主观性,对于标准的选择毫无疑问是主观的,并且在很多时候很难区分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两者,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法官对标准的贯彻都不是那么彻底。

对于事实因果关系的截取,由于事实因果关系是在物理意义上已经发生过的人的行为或自然事件,具有客观性和直观性。因此,事实因果关系的截取相对较明确,其标准在于“一般认知”,对此,无论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均采必要条件理论(but-for test),该种默契事实上证明了该截取的科学性。

因果关系问题的困扰乃集中于对于法律因果关系的判定上,事实上,加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首先是在物理意义上存在的,是客观存在的由人或自然的活动所造成的现象,因而首先是事实因果关系,经过法律的确认或创造,它才成为法律因果关系。即事实因果关系为自然现实,而法律因果关系为法律现实。

而正如学者指出的:“法律现实是立法或诉讼确定的将作为适用法律之根据的人的行为或事实状态,是法律确认或创造的现象,它可能与自然现实相吻合,也可能不相吻合”。[65] 这种确认或创造就是法律的拟制,即立法和司法基于某种目的,有时需要将两种本不相同的事实等同起来做相同的法律评价,使不等同的事实产生同一的法律效果;或者相反,将两种本来相同的事实不等同对待,做不同的评价,使相同的事实产生不同的法律效果;有时又需要将真假不明,有无不清的事实确定为真或假,有或无。

[66]即法律因果关系截取的标准来源于法律的拟制,其依据是立法或司法上的“某种目的”,包括政策、法律原则甚至是经济考量。 而从实践的角度考察,我们会发现,法律拟制而产生的法律因果关系表面上看科学、客观,但实际上随意性十分巨大。

因为,一方面,当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时,由于处于特定时期的人的认识能力不具有至上性,我们通过此类理论确定的因果关系范围与我们根据法律的原则规定应当确定的因果关系范围往往达不成一致。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此类理论确立的因果关系范围不是过宽就是过窄。

实践中“必然因果关系说”的过于宽松,“条件说”的过于苛刻即是明证;[67]另一方面,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往往不得不结合法律的原则规定来应用此类理论。但是,此类因果关系理论一旦与法律的原则性规定相结合就会丧失自己的特点,从而转化成为其他类型的因果关系理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其对于因果关系的截取并无统一的科学标准,尤其对于法律因果关系判断的各种规则、标准之间时有冲突甚至前后矛盾,这给法官和法官指导下的陪审团认定因果关系的主观随意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换言之,法律因果关系的认定以及侵权责任的归结均最终取决于法官的自由裁量,除自由裁量以外,其它一切所谓的规则或标准都是虚无,即法律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遭到了虚化。

第五章、因果关系理论的重新构建  

第一节、因果关系结构的重建 

引入因果关系的概念是为了给侵权责任寻找正当的理由,但这一概念又给侵权法带来了许多的困扰,且长期得不到解决。 在英美法系,个案因果关系的认定由于不断受到不同时代、不同法院、不同法官的个体偏好的干预,不同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判例层出不穷;在大陆法系,当学者们在津津乐道于要打破“法典崇拜”、超越“概念法学”时,学者自身又在创制纷纭学说,使因果关系更趋复杂。

事实上,现代侵权法对于因果关系的研究正陷入了个怪圈,即一方面,因果关系这个词汇使许多学者一开始就走上一条概念化的思考道路,他们满足于对因果关系进行哲学解释,或者是热衷于提出一些公式或标准,试图对该概念进行界定,但这些抽象的解释和模糊的公式或标准却离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远;另一方面,许多学者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在有意无意中,他们使因果关系这个概念逐渐蒸发-或是使因果关系的认定名存实亡(如法规目的说的倡导者)或是径直避免使用因果关系的概念(如义务射程说的倡导者),倚赖侵权责任的其它构成要件对侵权责任进行判定。 对此,笔者认为,其原因至少有很大一部分、如果不是全部,是来源于对“因果关系”这个概念的使用。

“因果关系”在现代侵权法上可以被认为已经异化了,事实上,这个充满哲学色彩的词汇,它的内涵和外延的从诞生伊始就充满着不确定性,它诱导着学者们在理论的纯粹性和实用性之间来回徘徊,其结果事实上导致两个极端: 一方面,几乎也没有一个现代侵权法律制度会责令一个人对与自己行为或他管领下的物没有任何引起与被引起关系的损害的承担责任的,因果关系作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地位似乎不应也不能撼动。另一方面,没有一个侵权法律制度愿意把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仅仅归因于法律政策的考虑,尽管事实正是如此。

因此,现代侵权法领域内因果关系理论的缺陷,正如上文指出的,是在其自身框架内无法解决的,如欲对因果关系理论进行修补,必须彻底抛弃现有理论结构模式并重新建构之。 许多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同时对因果关系两分法提出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理论放弃因果关系的两分法,为因果关系提供统一的解决方案,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Hart和Honore的commone sense因果法则理论。

Hart和Honore认为,传统上判断事实上因果关系之标准非属法律问题,而系法律以外之事实问题,因而其判断标准应取决于一般人之通常观念。他们还认为以最近原因作为判断标准并无实益,盖其判断标准过于模糊,法院得任意加以解释,从而以最近原因判断因果关系,终将徒劳。

同时他们也反对以法律政策或目的等概括概念作为判断法律上因果关系之依据。在他们看来,只要符合必要条件说之要求,因果关系之问题即转化为如何对责任人之责任加以限制的问题,但责任限制并非自法律规范获取,而系自一般人之观点得之。

也就是说,一般人对因果关系的观念即为法律所关心的因果关系。 为说明common sense之因果法则,Hart和Honore区分了原因(cause)与单纯条件(mere condition)。

所谓原因是指一组必然导致结果发生之所有条件中的一项条件,至于其他条件则为单纯条件。至于如何具体区分原因与单纯条件,Hart和Honore借用了两组对立的概念加以说明:正常与异常条件、自愿与非自愿行为。

除此而外,Hart和Honore为探讨中断因果关系之因素,另外提出两项特殊类型,即行为之动机与机会之提供,以说明被告责任成立之不同原因。[68] Common Sense理论由于将事实上因果关系与法律上因果关系认为都一概认为属于法律政策之决定,经常导致因果关系与责任负担相混淆,对因果关系之判断也没有能够提供清楚合理的判断标准。

因此虽然很多学者都同意,所谓事实上因果关系的判断,也并不完全是一个事实判断的问题,当中也必然存在价值因素的干预,所以,事实上因果关系与法律上因果的区别也许并不像字面上看来的那么绝对。但是,如果一种学说对事实性因果关系的判断中价值因素的作用过度夸大,以至于几乎要完全否认事实性因果关系的价值的话,显然这种观点是很难被人们接受的。

尽管这些放弃因果关系两分法的学说尚未能真正解决因果关系的认定这一侵权行为法中具有重要价值的问题,但是他们无疑已经对传统的因果关系判断中的两分法的思考方式产生了冲击。[69] 笔者认为,因果关系理论构架缺陷的症结所在的确应当归因于该两分法的思维方式,因果关系理论的重建的途径,按照笔者的思路,就应在承认因果关系作为确定侵权责任的一个独立的构成要件的前提下,彻底抛弃法律因果关系概念,并将“因果关系”限缩为事实因果关系,还 “因果关系”以本来面目。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尽管事实因果关系与哲学上因果关系均为事实判断,但正如某些学者所指出的,“事实上因果关系所依据的必要条件理论,本身即为某种法律政策的宣示,指出了对加害人课以责任最低要求” [70],事实因果关系是按照一定标准在哲学上因果关系链上截取的一段,该截取反映了价值判断。对此,笔者认为,不应该把这里的价值评价等同于在法律上因果关系判断中的价值评价。

在事实上因果关系判断中,所考虑的价值评价因素,主要是通常人对于因果关系的“一般认知”,可通过客观证据加以证明。而无需考虑法律政策等因素,而法律政策等因素正是法律因果关系所着重考虑的。

在该种模式下,因果关系被简化为两层,即第一个层次的因果关系是哲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第二层次的因果关系为事实上因果关系,从而跳出了对法律因果关系进行徒劳证明的泥潭,事实因果关系作为侵权责任的独立要件之一与过错、违法性等等其它构成要件各司其职、并行不悖。那么现代侵权法因果关系两大缺陷则自然冰消雪融。

因此,笔者主张,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应为五项:须有加害行为、行为须具违法性、须致生损害、须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须有过错。 按照笔者的设想,上述要件可以分为两类,即事实构成要件与法律构成要件。

所谓事实构成要件系自事实层面加以观察,包括加害行为、损害的存在,并且加害行为与损害之间须有因果关系;所谓法律构成要件系自法律层面加以观察,包括过错和违法性。即把侵权责任的确定分为三个步骤,其中,因果关系的认定是第一步,违法性的认定是第二步,而过错的认定是第三步。

而对于特殊侵权责任,其系采严格责任原则,即其构成要件仅要求加害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加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归责的直接依据,当然,此处所指的因果关系仍然是笔者所说的事实因果关系,此不赘述。

第二节、因果关系的证明

一、 证明的主体 对于因果关系的证明,在一般情况下,证明事实因果关系的存在应由原告方负担,如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定。 同时,在国外侵权行为法中,对于因果关系的证明有所谓的举证责任倒置的立法和理论,如前南斯拉夫债法典第173条。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同样存在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民法通则123条、第127条的规定[71],但该举证责任倒置系就过错证明责任之倒置,而非因果关系责任倒置。即我国现行立法中并无关于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

二、证明的方法 依据上文思路,考察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主要乃是考察加害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的客观关联性,其考察范围到证明事实因果关系成立止。即该证明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应首先证明哲学上因果关系的成立,在此基础上证明事实因果关系的成立。

在第一层因果关系判断中,哲学上之因果关系的判断原则是完全适用的;第二层因果关系判断亦非毫无客观基准可循,而是在于哲学上因果关系判断原则基础上建立的侵权法上因果关系判断之一般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因为在法学上探讨因果关系,不可避免要受到哲学上因果关系的影响。

当然我们不能机械地把哲学的概念和方法套用到法学的研究中,毕竟法律从其本性来讲,与其说是一种逻辑的东西倒不如说是一种经验的东西。 对于事实因果关系的证明,长久以来不断有学者提倡在法学上用更为精确的因果关系分析模式取代必要条件理论,但至今却没有一个新的理论在实践中能取代必要条件理论的地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我们没有找到更为妥适的事实因果关系证明标准之前,必要条件理论仍然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当然,必须以实质要素理论进行修补。

三、证明的程度 对于因果关系的证明的程度,有学者认为,“要求对因果关系之存在进行充分的证明,以完全揭示出原因现象与结果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72].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因果关系的证明性质上属于民事证明,民事证明与刑事证明的根本区别在于,民事证明仅要求“高度盖然性证明”(又称为优势证据规则),而刑事证明的要求为“充分证明”(又称为排除合理怀疑规则),事实上美国辛普森案为这一区别作了一个很好的注解。

所谓盖然性,是指一种可能而非必然的性质,高度盖然性,即根据事物发展的高度概率进行判断的一种认识方法,是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达不到逻辑必然性条件时不得不采用的一种认识手段。将这种认识手段运用于司法领域的民事审判中,就成为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73] 当然,在司法实践中,“高度盖然性”仍然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之上的,因此仍要反对法官的主观臆断。 “高度盖然性”原理仍然要求最终认定的证据具有相互印证性,证明方向形成一致性,证据锁链达到闭合性,证明结论具有唯一性。

通过优势证据,因果关系在许多情况下是可以确定的。但是,一方面,由于因果证明是一种回溯性证明,或曰“历史证明”。

其证明的对象是已经发生过的具体事件,而非事物的规律性,具有为不可重复性;另一方面,由于科技的发展,新设备和新产品不断问世,经济活动日趋复杂,致损的原因并不是通过一般的常识便能判断的,而需要有高度的科学只是才能判断,更由于加害人往往控制了致损原因,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当事人又很难或者无法获得优势证据,此时对于因果关系的确定只能运用推定。 事实上,对现代工业社会中大量存在的诸如产品责任、医疗事故、公害等高发性侵权案件,因果关系的推定适用的范围日益广泛,尤其在适用无过错责任与过错责任的案件中。

而且,已经有学者意识到,承认因果关系的推定不仅是对因果关系认定理论的重大发展,也体现了现代侵权行为法发展的基本走向。[74] 我们也欣喜的看到,无论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因果关系理论对于社会现实需求均已经作出了的敏锐回应,并开发出关于因果关系推定的理论和学说,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以下三种:

(一)、盖然性说

 盖然性理论滥觞于日本。盖然说主要适用于涉及人身损害的公害案件的因果关系。

所谓公害案件又称为毒物侵害,是指长期暴露于低浓度的有害物质中而造成患非特异性疾病损害的侵权案件。[75] 该说主张,即便受害人无法提出严密的科学证明,但如果一般而论,只要认定受害人所患之疾病为有害物可能引发之疾病,并能排除其他因素致病的可能性后,即可认定因果关系成立。

值得在此强调的是,盖然性理论并非因果关系认定理论,其仅为因果关系证明方式之一种。其一改传统理论由于资料及知识不足即认定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法律立场,立足于侵权行为法追求妥当、公平、合理分担损害的精神,正视公害案件因果关系之证明难度,在综合考察、深入分析现有可得证据的前提下,对因果关系作出判断。

(二)、市场份额责任理论(Market share Liability) 

该理论是美国加州上诉法院在审理Sindell V. Abbott laboratories一案中创立的。在该案中,原告母亲在孕育原告期间服用了名为DES的安胎药物,此药物的副作用致使原告成年之后不幸患上癌症。

原告不能证明其母亲所服的DES系何家公司的产品,因当时约有150家厂商制售该种药物。原告起诉了其中5家大公司,这5家大公司制造的DES所占市场份额高达90%,显然属于重大的市场占有份额。

审理中,法院将举证责任转移至这5家被告,若被告不能证明原告母亲在怀孕期间所服的DES不是该公司的产品,便要偿付原告因罹癌症引起的损失,其承担的赔偿份额依照原告母亲服药期间他们的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决定。 [76] 依据该理论,在涉及产品责任的案件中,若原告能够证明致害产品出自某制造商时,随之即可确认侵权责任的归属。

但是当同类产品有多家厂商制售,受害人不能证明致害的特定产品由何家厂商制造和销售时,美国多数法院采用的方式是依据该种产品的制造商在当时所占的市场份额确认责任。这里所谓的市场份额必须是重大的份额并且在相关的市场上出售。

拥有重大份额的厂商按照各自所占的比例对受害人赔偿损失,除非能够证明造成受害人损害后果的产品并非出自本人。

(三)、泛行业责任(Theory of Industry-Wide Liability) 泛行业责任与市场份额责任极为类似,二者均适用于产品侵权责任领域。泛行业责任理论最初是美国佛罗里达州霍尔诉内莫士股份公司一案中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只要各被告系生产某种致害的铲平的生产部门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则原告可将产品的整个生产部门作为被告,该理论的认识论在于认为构成该生产部门整体的各个生产者都是按照这一生产部门制定的泛行业安全标准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是相互合作的,因此,产品的各个生产者与损害后果之间都有因果关系。除非被告能证明损害是由他们中的一个引起的,则其他人可以免责。

应当承认,上述三种因果关系推定的理论使对于因果关系的证明从不必要的科学争论中摆脱出来,有力的保护了受害人的权益,无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当然,因果关系的推定不是一般规则或公式,而是一种辅助性的技术方法。

它只有在保护受害人所必要并且符合社会政策和立法宗旨的前提下才能采用。 根据笔者的总结,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可以推定因果关系的存在: 第

一、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案件中,如果加害人不能证明因果关系不存在,法官则推定因果关系存在; 第

二、对于环境污染、产品责任及某些有害物体致人损害的案件,在一定条件下接受统计学和疫病学(epidemiology)的证明方法等。[77] 第

三、英美法系的“事实本身证明”规则,按照该规则,事实本身证明就是从一种事故的环境中得出这一事故的发生与加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78],这显然也是一种推定。 第三节、我国因果关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 我国民法研究的起步较晚,有关侵权行为法的研究更形滞后,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有关侵权行为法中的一些问题仅仅被置于民事责任的题目下进行粗略的研究。

[79]在过去一个较长的时间里,鲜有学者问津,虽有涉猎,基本上也限于一些粗浅的介绍,因而迄今尚未形成定型的因果关系认定理论,与国外因果关系之研究,文献汗牛充栋,不可同日而语,这无疑是令我们每一个民法学习与研究者汗颜的事实,也无疑不利于我国侵权行为法的研究和发展,更远不能适应现实司法审判实践的需要。 对于侵权因果关系的认定,我国民法界对于大多持必然因果关系,这种观点的指导思想是强调因果关系的必然性。

依据该理论,因果关系可区分为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时,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反之,如果行为与结果是外在的、偶然的联系,则不能认定二者有因果关系。

[80] 该观点主张对因果关系的判定有三方面要求。 第

一、主张要严格区分原因和条件,认为原因和条件不能混为一谈,原因是必然引起结果发生的因素。条件则不是必然引起结果发生的因素,条件只为结果发生提供可能性、原因则为结果的发生提供现实性。

所以条件与结果之间为偶然因果关系,而原因与结果之间为必然因果关系。[81] 第

二、主张严格区分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此处主要原因是指对结果产生原因力较强的原因;而次要原因是对结果产生原因力较弱的原因。

但对于原因力大小的判断标准,传统理论并未予以明确,委诸于在具体案件中进行具体分析。 第

三、主张严格区分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指与损害结果在时间或空间上直接相关联的原因。

间接原因是指与损害结果在时间或空间上没有直接接续关系,而是通过介入因素对损害结果进行作用的原因。其中直接原因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而间接原因与损害结果之间则不存在必然因果关系。

显然,我国学者的对因果关系采必然因果关系理论深受苏联民法理论的影响。苏联学者认为:“因果关系永远是现象的这样一种联系,其中一个现象在该具体条件下必然引起这种后果。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必然因果关系说从哲学上讲是违反辩证法的,在实践中亦滋生许多弊端。 从哲学上讲,必然性和偶然性并不是事物发展的两个互相对立的过程。

恩格斯指出:“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如此等等。”因此,在物质世界里必然和偶然不是孤立存在的两类现象,而是统一的变化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始终是在统一中存在的,没有脱离偶然性的赤裸裸的必然现象,也没有脱离必然性的偶然现象。

否则,如果认为某类现象是纯粹偶然的,那么,它的变化就是完全无秩序、无规律的,我们就不能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如果认为某类现象是纯粹必然的,那么这种变化就是神秘的、无法认识的。

必然因果关系说将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对立起来,把一部分因果关系说成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而把另一部分因果关系说成是偶然的因果关系,这恰恰使人们在认识上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 从法律实践上讲,遵循必然因果关系说,会发现这种因果关系说不切合实际,弊端丛生,这主要体现在:

1、强调必然因果关系,拒绝偶然性的因果关系,从而否定了因偶然性而发生的损害的赔偿责任,而由于每人对偶然性和必然性理解不一,未免使因果关系的认定带有主观性;

2、仅考虑加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直接因果关系,否定间接因果关系的赔偿责任,从而缩小了侵权行为责任的承担者的范围;

3、从哲学上讲,必然性是事物之间的确定性的联系,必然性不是感性经验的对象而是理性思维的对象。因此,以必然性作为因果关系的标准会使其难以掌握,缺乏操作性。

在实践中,如果将必然因果关系贯彻到底,不仅难以解释许多法律现象,亦会使许多无辜者得不到保护。 近年来,陆续有一些学者如梁慧星、王利明、张新宝等对必然因果关系理论提出质疑,并相应的引入了一些新的学说。

新学说的导入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倾向于继受大陆法系,而另一种是倾向于借鉴英美法系。 主张继受大陆法系因果关系理论主要是借鉴大陆法系相当因果关系理论,事实上,我国大多数学者均主张我国因果关系理论应抛弃必然因果关系理论而改采相当因果关系理论。

令人欣喜的是,采用相当因果关系理论进行司法裁判在我国已有先例,该案中,因被告全权代理人在施工指挥中违章操作致原告之子受伤,后因伤势恶化引起败血症死亡。被告行为对于原告之子的受伤毫无疑问具必然因果关系,而被告对原告之子的死亡并不具有必然因果关系,审理法院塘沽市人民法院仍然认定因果关系成立,从判决结果看,其显然采纳了相当因果关系理论[82],这反映了我国在因果关系问题的认识上已经打破了方法论上的禁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借鉴英美法系因果关系理论主要是借鉴其对事实因果关系的认定理论。其以必要条件理论及实质要素理论为框架,建立了一套简洁明快、朴实实用的因果关系认定技术,力图客观、快捷地实现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之确认。

[83] 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说,我国对于因果关系理论正处在一个深刻的转型期,究竟应向英美法系还是应向大陆法系学习的两大倾向仍在争讼未休。 对此,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强调的是,两种途径本身应是没有任何优劣差别的,选择的依据在于我国的法律体系和学术土壤。

法律移植或曰继受不考虑本国历史的、现实的特殊性,只能结出“淮南为桔,淮北为枳”的苦果。 我国是一个缺乏民法传统的国家,自清代以来,我国民法均自大陆法系继受而来,因此,在法学渊源和法学情感上,我们习惯将自己归为大陆法系国家。

我国的立法与学理研究均以大陆法系为主要参照系,事实上,我国《民法通则》与侵权行为法律制度正是以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为蓝本的。 但正如笔者在上文论证的那样,无论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其因果关系理论也存在许多重大缺陷。

而如采用笔者在本文提出的限缩因果关系的途径对于因果关系进行重构,即对于因果关系的证明仅限于事实因果关系证明,而对法律因果关系不予以承认的方法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过去英美侵权行为法著作总是花较大的篇幅讨论法律上的因果关系问题,但是在一些较新的文献中,事实上的因果关系问题似乎得到特别重视。

[84]这似乎也反映了因果关系理论发展的一种趋势,当然,这仅仅只是笔者的主观臆断,对于自己建构的理论体系也可能仅仅只是一厢情愿。 结语 因果关系作为侵权行为法乃至整个民法领域中的一个基础性难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如今,在Prosser发出感慨之后,学术界和实务界在喧嚣纷杂中又度过了五十余年,因果关系依旧在困扰着。世界各国的法院和学者,立法上模糊不清,学术上的歧见林立。

在众人努力开发因果关系理论未果的同时,一些学者甚至已经对因果关系这一法学课题究竟是否存在是否可解产生疑惑。法国学者Ripert声称:“法学将更拒绝投入因果关系之研究,因为已经有甚多杰出学说作此研究,依然不能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因果关系可能是一个不解之问题”。[85]因果关系研究热潮在法国也骤然消退,法国乃偏向就个案论证因果关系。

而德国尽管仍在孜孜不倦地对因果关系进行研究,但依旧未能创立一个普适规则,以至于法国学者讥刺:“因果关系即使不存在,也会被德国学者开发出来,否则德国学者将缺少训练头脑之事物”[86]. 对于本文而言,在对两大法系在处理因果关系问题时的一些基本思路和几个主要观点进行介绍和考察的基础上,指出了传统因果关系理论在思维方式和结构模式上存在的重大缺陷,并试图通过简化因果关系来解决该问题。但我也深知该理论还是很不成熟的,更不可能奢望通过自己的个人努力将该问题一举解决。

并且,事实上,在对因果关系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考察后,笔者发现,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侵权行为法研究的滞后,使得在我们一开始就发现“在这个问题上该说的都已经说得太多了”,几乎已经不存在进行理论创新的可能性。我们所能做的可能仅仅是再一次重复那些已经被说得太多的种种观点或是给本已十分混乱的因果关系理论的研究再增添一个可有可无的学说,笔者唯一的期望只是但愿本文的写作和理论构建不是全无价值的。

因果关系的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一、著作类

1、王伯琦著:《民法债编总论》,正中书局,1985年版。

2、史尚宽著:《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郑玉波著:《民法债编总论》,三民书局,1993第十二版。

4、胡长清著:《中国民法债编总论》,商务印书馆1946版。

5、王泽鉴著:《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曾世雄著:《损害赔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黄茂荣著《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刁荣华主编:《中国法学论著选集》,台北,汉林出版社1976版。

9、孙森焱著:《民法债编总论》,三民书局,1937年版第十版。

10、李仁玉著《比较侵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

1、梁慧星著:《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版。

1

2、王家福主编:《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1

3、李锡鹤著:《民法哲学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

4、张新宝著:《侵权行为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版。

1

5、王利明著:《民法·侵权行为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

6、王利明著:《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

7、王卫国著:《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

8、于敏著:《日本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

9、大卫·休谟著:《人性论》,商务印书馆。

20、K·科茨 H·茨威格特著:《比较法总论》。

2

1、冯·巴尔著:《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

2、李光灿著:《刑法的因果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

3、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二、论文类

1、魏振瀛:《论构成民事责任条件的因果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2、陈聪富:《侵权行为法上之因果关系》,载《台大法学论丛》第二十九卷第二期

3、王旸:《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研究》,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11卷。

4、张新宝:《美国有害无题侵权行为法介评》,载于《外国法译评》1994年第1期。

5、李川、王景山:《论法律因果关系》,载于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4期。

6、吕彦:《美国侵权行为法因果关系判断的归责与实践》载于现代法学1998年第6期。

7、曹兆兵等:《人大因果关系课题研究报告》,收录于中国民商法网。

8、徐国栋:《论我国民法典的认识论基础》,载于《法学研究》1992年第6期。

9、陈桂明:《论推定》,载于《法学研究》1993年第5期。

10、李浩:《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再思考》,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5期。

1

1、苗加佳:《论法官判案“以事实为根据”-兼论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收于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

1

2、加藤一郎:《日本侵权行为法的现代发展》,载于加藤一郎、王家福主编:《民法和环境法诸问题》。

1

3、新美育文:《日本的产权责任中的赔偿范围与责任限制》,载于加藤一郎、王家福主编:《民法和环境法诸问题》。

 英文文献:

一、著作类:

1、Prosser Wade and Schwartz, Torts, Cases and Materials, 9th ed., 1994, The Foundation Press, Inc.

2、Fraster & Burrow,《British torts》, 1997, west group.

3、John G. Fleming, The American Tort Process, 198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H.L.A. Hart and Tony, Causation in the Law, 2nd ed., 1985,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Richard A. Epstein: Cases and Materials on Torts, 5th ed., 1990,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6、Peter Cane: Accidents, Compensation and the Law, 5th ed.1993,Butterworth.

7、 Basil S. Markesinis, The German Law of Torts. A Comparative Introduction 3rd ed.,1994, Oxford.

8、 M. Landes and R. A. Posner,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Tort Law, 1987,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二、论文类:

1、 Pablo Salvador Cordech:“Causation and Liability” from www.inDret.com.

2、Fleming James:“Legal Cause”,(1951)60 Yale LJ.

3、Leon Green:“The Causal Issue in Negligence Law” (1961) 60 Mich. 后记 将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作为毕业论文选题的想法,最初源于我的导师张驰教授的外国民商法课程中我所承担的论题。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和理论学习探讨。

学习的最初成果由我代表研究小组在课堂上进行了公开宣讲并接受了师生的提问。正是这一经历激起了我对因果关系这一百年未解甚至被少数学者认为无解的课题的极大兴趣,也促使我决定将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研究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的题目。

探讨这样一个艰深的学术问题是令人兴奋的,同时也是令人痛苦的。 在写作之初,笔者的目的仅仅希望通过对现有两大法系的主要理论进行梳理,从而总结出一套因果关系的判定规则,以期有助于我国侵权行为法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但随着写作过程的深入和自己对因果关系理解的深化,一个关于因果关系的理论的全新理解和结构体系逐渐在我脑海中孕育生成,尽管它是这样的模糊,也并非无懈可击。 敝帚自珍的思想迫使我将更多的精力和笔墨放在对于自己提出的理论结构的阐述和证明上,对笔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我也深知如果自以为凭借一己之力、凭借本文就妄图将因果关系问题加以解决,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天真可笑的。但借用古人的一句话:“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师长、同学的帮助。我的导师张驰教授在我论文写作期间给我极大的关怀和鼓励,并对我的论文在修改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细致的修改意见,使我的文章终于敢于见人;民商法学硕士导师组组长傅鼎生教授从选题开始就对本文的立论和立意予以指导;李锡鹤副教授对本文的思路和结构提供了思想的火花。

没有他们的无私帮助,本文必不能如此顺利地完成,对于以上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我只有心中默默感激。此外,我的学长、00级法制史博士研究生孙维飞同学,我的室友、00级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李志忠同学,在本文的思路和资料提供上给予了及时的帮助,在此对他们一并表示感谢。

论文的完成是三年来学习成果的一个总结,而对因果关系这一问题的研究来说,仅仅只是一个起点,也是促使我不断前进的动力。我将继续努力,真诚地回报每一个关心和爱护我的人。

注释: [65] 参见徐国栋:《论我国民法典的认识论基础,载于《法学研究》1992年第6期第45页。 [66] 参见陈桂明:《论推定》,载于《法学研究》1993年第5期,第45页。

[67] 参见李光灿:《刑法的因果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3页。 [68]参见陈聪富:《侵权行为法上之因果关系》,载《台大法学论丛》第二十九卷第二期,第198-207页。

[69] 参见曹兆兵等:“人大因果关系课题研究报告”,收录于中国民商法网。 [70] 参见陈聪富:《侵权行为法上之因果关系》,载《台大法学论丛》第二十九卷第二期,第213页。

[71] 民法通则123条系规定被告以损害系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为由进行免责抗辩;第127条系规定被告以第三人造成损害为由进行免责抗辩; [72] 参见张新宝:《侵权行为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页。 [73] 参见李浩:《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再思考》,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5期,转引自苗加佳:《论法官判案“以事实为根据”-兼论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收于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

[74] 参见加藤一郎:《日本侵权行为法的现代发展》,转引自加藤一郎、王家福主编:《民法和环境法诸问题》,第3-4页。 [75] 参见新美育文:《日本的产权责任中的赔偿范围与责任限制》,转引自加藤一郎、王家福主编:《民法和环境法诸问题》,第193页。

[76] 参见 Torts cases and materials by Prosser, P283.转引自吕彦:《美国侵权行为法因果关系判断的归责与实践》载于现代法学1998年第6期。 [77] 参见张新宝:《美国有害无题侵权行为法介评》,载于《外国法译评》1994年第1期。

[78] 原载于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Law, torts, Professional Liability,转引自中国人民法学法律系编:《外国民商法论文选》(第二辑),中国人民大学1996年校内用书,第478页。 [79] 参见史探经、张新宝、张广兴:《民法学研究综述》,第101-108页。

[80] 参见梁慧星:《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277页。 [81] 参见魏振瀛:《论构成民事责任条件的因果关系》,载于《北京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第95页。

[82] 该案为张连起、张过莉诉张学珍案,载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89年第1号(总第17号)。 [83] 参见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9-41页。

[84] 参见张新宝:《侵权行为法》,第11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版。 [85] See Viney,第335段,第407页。

转引自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页。 [86] See B.S. Markesinis, A Comparative Introduction of the German Law of Tort(1986),P.63.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浅论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的推定(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25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侵权现象已越来越多。对于侵权者责任的追究以因果关系的认定为前提,而由于环境侵权行为相对于传统侵权行为的特殊性,我们不能按照传统侵权行为因果关系认定的方式来认定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我国关于环境......
论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一)
发布时间:2023-02-11
论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一) 论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一) 论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一) [摘 要]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加害人的行为或者为加害人所有或占有的物件与被造成损害的受害人的损害之......
侵权行为法中因果关系的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9
侵权行为法中因果关系的探析 侵权行为法中因果关系的探析 侵权行为法中因果关系的探析 「摘要」侵权行为法中的因果关系是侵权行为和损害赔偿法的核心所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对此争论不休。本文对......
论人格权法与侵权责任法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0
一、绪言 尽管存在诸多非议,但近年来的势态发展仍然清晰地表明,未来的中国民法典将秉持2002年12月17日全国人大法工委提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九编制”体例进行创设。继较早之前已经完成的《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
侵权行为概念之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7-21
内容提要:作者系统总结了各国学者对侵权行为概念界定的诸种学说,在深入探讨侵权行为与侵权责任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侵权行为法的发展趋势,从侵权行为的性质、特征、主体、侵害对象、构成要件以及法律后果等方面,对侵权行为进行全面而深......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30
内容提要:因果关系问题,一直是刑法理论研究中一个争论多多的问题。我国刑法因果关系问题的研究,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因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因果关系理论和前苏联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影响,宥于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及在原因上内因和外......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二、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探讨我国刑法理论承前苏联刑法理论,虽有很大的发展,但许多问题仍局限于旧的理论和学说之中。刑法的因果关系问题,一直受苏联刑法学中的因果关系理论的影响,也存在着必然性联系和偶然性联系的争论,同时也有......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9
刑法的因果关系是一种带有价值取向的主观判断性的联系,存在于作为犯和不作为犯之中。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因与作为形式犯罪的刑法因果关系具有不同的特点,首先,在行为的原因力上,作为的原因力与不作为的原因力有很大的区别。所谓力,本......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1
事实的因果关系,已如前述,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的联系。而刑法的因果关系,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先从刑法的目的谈起,因为即言因果关系有刑法的意义,以及其有重要的机能,自然不能脱离刑法的目的。刑法的目的,可以笼统的说总有保护社会......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7
三、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不作为犯因其不同于作为形式的犯罪的特点,而使他的因果关系问题更是争论中的争论。不作为犯,历来是刑法行为理论的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首先要简要的谈谈刑法上的行为理论。在大陆法系的刑法理论中,刑法上的行为......
侵权构成之因果关系实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10
摘 要 因果关系是侵权行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要件,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针对两起具体案件进行实例分析,并由此引发对侵权案件诱因与损害结果的法律因果关系的定性问题进行研究。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针对不同法系对此问题有不......
论侵权法上的“伙伴”救助义务(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关键词: 伙伴 救助 交往安全义务 合理预见 风险自担伙伴 救助 交往安全义务 合理预见 风险自担 内容提要: 伙伴救助义务是一种侵权法上的作为义务。人们基于共同意思而从事某种活动或者处于某种环境时, 一方面临人身危险, 另一方应给予......
因果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3
摘 要:因果关系是研究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重要方面,研究因果关系的意义在于进一步认知事物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更好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因果关系不仅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概念,也具有浓厚的现实色彩。因果关系并非孤立、单一、单向,而具......
论侵权法上的受害人过错制度(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5
侵权法上的受害人过错制度是对基于受害人一方的过错而减轻或者免除加害人责任的相关规则的泛称,我国《民法通则》第131条对此作出了基本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在侵权法理论上,作为侵权......
论民事侵权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一、侵权行为概述(一)侵权行为的概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6条之规定,是指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的财产、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法律特别规定应当对受害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其......
浅谈证券侵权行为因果关系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3-06-04
【摘 要】证券市场的法律规制目的是促进证券市场的规范化的运行,这其中对证券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的认识,关系到如何以及怎样去对证券市场进行法律规制。通过各方面的分析,我们认识到研究证券侵权行为因果关系在证券市场法律规制中的......
作为侵权行为归责要件的因果关系
发布时间:2023-02-20
作为侵权行为归责要件的因果关系 作为侵权行为归责要件的因果关系 作为侵权行为归责要件的因果关系 现代法治的原则之一,即是法律不能使人对不是他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因而世界各国无一例外地都......
一般侵权行为中因果关系和过错之关系初探
发布时间:2013-12-19
一般侵权行为中因果关系和过错之关系初探 一般侵权行为中因果关系和过错之关系初探 一般侵权行为中因果关系和过错之关系初探 在大陆法系,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有三要件说和四要件说之分,三要......
共同侵权的法理探讨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10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对共同侵权作出了原则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也涉及到了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问题(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四十八条......
侵权责任法视野下的网络侵权责任解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一、网络侵权责任的特殊性 网络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则,见之于《侵权责任法》第4章“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该章着重解决的是侵权责任中的特殊责任形态,主要规定了对人的替代责任。该章规制的网络侵权责任主体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即为......
侵权行为的概念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17
在我们的审判实践里面,按照我个人的看法,民事案件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违约,第二类是侵权的问题。所以侵权在审判实践里面,应该说是经常遇到的一些案件。这也是我们在立法里面现在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或者也是我们审判实践里面的一些......
从民法上权利和宪法权利的关系谈起_宪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0
一、导言:问题的界定 近来,围绕《物权法(草案)》而出现的争论,涉及到了宪法和法律的关系问题,引起了包括宪法、民法等部门法学者的共同关注,在学界乃至立法界都引起了广泛反响和思考,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些重大的法律问题......
作为侵权法正当性基础的结果责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03
关键词: 侵权法;结果责任;经济分析;矫正正义;理性不及 内容提要: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随着社会保障体系和第三者责任保险的出现,以及无过错责任的日益壮大,传统侵权法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也成为英美侵权法理论无法回避的问题......
论专利侵权责任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10
内容提要:本文从专利侵权入手,首先论述了专利侵权的形态、规则原则、构成要件等,然后着重阐述了我国专利法对于专利侵权的惩罚措施即专利侵权的责任。以期通过此来减少我国专利侵权案件的发生,促进我国专利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目录:......
关于行政法上私权的梳理(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10
[论文关键词]行政法 私权 类型 [论文摘要]行政法同宪法、刑法等法律一样,被公认为公法。这样的研究思路是片面的,而且也与当今行政法私权发展的能动态势不相吻合。实际上,行政法并非是纯粹的公法,准确地说,它是带有私权文化色彩......
侵权法中“违法性”概念的产生原因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一、引言 依据《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与第1383条,在过错责任原则下,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为包括:行为、过错(faute)、因果关系(lien de causalité)、损害(dommage ou préjudice)。而在德国,依据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过错侵......
论我国侵权法上危险责任制度的完善(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6
摘要: 危险责任是侵权责任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归责依据是基于风险分担的原理。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多数国家关于危险责任的立法已相当完善,而中国的相关立法尚显薄弱。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立法经验,选择民法典上的一般条款与特别......
侵占罪若干问题研究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7-22
内容论文摘要: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1997年3月14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第27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
对互联网上侵犯名誉权行为的法律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4
近几年来,随着现代高科技电脑数字技术及国际互联网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网络渗透到了社会的许多方面,在人类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甚至成为了一部分人新的生活方式。网络的发展,对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和社会行为的变化产生......
美国、日本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因果关系比较研究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09
论文关键词: 内幕交易 /民事责任/ 因果关系 内容提要: 因果关系是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重要构成要件,但内幕交易因果关系非常复杂,很难举证。在美国,内幕交易因果关系的证明呈现多元化,根据不同的法律提起的诉讼对因果关系的证明要求......
从Grokster案看美国版权法上的间接侵权原则(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2005年6月27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MGM诉Grokster案中以9票对0票判决:撤销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做出的维持联邦地区法院简易判决的判决,发回重审。 该判决做出以后,在国际上产生很大影响。本文拟从该案着手对美国版权法上的间接侵权理......
债权侵权行为法律问题探究_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9
[摘要]:债权作为民事权利的一种,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债的关系以外第三人的侵害是不可避免的。而我国现行民事立法尚无明文规定侵害债权的内容,只是在《民法通则》总则与民事责任中做了一些象征性的规定,其在司法实践中涉及诸多法律问题值......
浅论侵权法中的防御请求权(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6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规定了八种侵权责任方式,其中排除妨碍和消除危险这两种责任方式可以合称为防御请求权。防御请求权源起于罗马法的役权保护思想,并逐渐扩展形成物上请求权制度。在自由权以及潘德克顿法学派的影响......
因果关系的结构性要素标准探析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17
内容提要:民商法上的因果关系标准一直被视为不解之法学难题,并长期困扰着司法实践。本文从因果关系标准问题的法哲学思考与可行性论证入手,对两大法系各国因果关系标准学说进行比较分析后,重新审视了因果关系标准的内在价值构成和因果......
论相邻关系制度的调整与环境侵权的救济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24
一、相邻关系与权利滥用 罗马法上有“行使自己的权利,对任何人皆非不法”的法谚,近代民法也把“所有权神圣不可侵犯”奉为三大基本原则之一。在此权利绝对之原理下,一方面,个人所有权为他人所绝对不能侵犯,另一方面,权利人于行使权......
行政法理关于和实践关系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我国行政法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兴起,至今已近二十年。这些年来,行政法学获得了长足发展,为我国行政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作出了很大贡献。我国行政法学自兴起之时就强调其实践性,尤其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围绕着行政诉讼制度的......
《侵权责任法》的解释论与立法论(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民事立法中的一件大事。对于立法者来说,这标志着民法典编纂的阶段性立法任务的完成;对于执法者来说,它意味着今后的任务将是对法律条文的正确理解和适用;对于学术界来说,它意味着什么呢?张新宝教授明......
初探环境侵权中的新型公平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27
初探环境侵权中的新型公平关系(1) 作者:杨瑞英 Email:ruiney@sohu.com 内容论文摘要:在传统的民事侵权法律关系中,侵权人与被侵权人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但在环境侵权中,由于双方在信息掌控,经济实力等方面的现实差距,使得被侵害......
试论公安民警执法权益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关系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03
【论文关键词】公权 私权 行政主体 依法行政 论文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公权与私权的分析,指出公安民警执法权益与公民合法权益有冲突的一面,为更好的分析公安民警的执法权益与公民合法权益的关系莫定了基础文章分为三部分:公安民警执......
结果加重犯基本理论研究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通常认为,结果加重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了符合某种具体犯罪构成 的行为,由于发生了超过基本构成结果的更为严重的结果,而刑法对该重结果规定了更重的法定刑的犯罪形态。作为大陆法系立法的产物或法律制度的结果加重犯在立法和学说......
介入因素下刑法因果关系的判定
发布时间:2023-07-13
摘 要 现阶段我国在依法治国的发展上有了新的推进,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我国在法治进程上将会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在刑法因果关系的问题上比较的复杂,之所以对其研究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确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所以这一问题在刑......
替代因果关系问题的解决路径(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6
海尔穆特·库奇奥著 朱岩 张玉东译 一、导论:作为责任成立条件的因果关系 如令受害人可享有将其所遭受的损害转移至他方的权利,换言之,如其向负有损害赔偿义务之人主张损害赔偿,则依据私法上“相互论证(mutual justification)”......
证人拒证权的成因及对策研究(2)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二、对证人拒证不出庭的对策针对上述情况的分析,为完善证人作证制度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保障证人出庭作证:(一).重申出庭作证是证人应尽的法律义务。证人出庭作证是证人应当履行的一个义务,目前法律只对此进行原则性的规定是不......
证人拒证权的成因及对策研究(3)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五)确立证人不出庭作证的例外规定。法定情形主要指:①证人为未成年人;②证人在庭审期间身患严重疾病或者行动极为不便的;③证人住所及工作场所均远离开庭地点,交通极为不便,且其证言对案件的审判不起直接决定作用的;④经合议庭认......
证人拒证权的成因及对策研究(4)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2
事实上,我国古代就有人拒证特权的规定,儒家奉行,“亲亲相为隐”、“亲亲得相首匿”就要求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外,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而且减免刑罚。自汉以降,孔子所主张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
中国侵权责任法解说(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关键词: 中国;侵权责任法;解说 内容提要: 对2010年7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进行全面解说十分必要。对该部法律的法律结构和立法模式、一般条款和保护客体、归责事由、多数人的侵权行为、人身损害的赔偿、财产损失的计......
债的相对性原则与侵害债权制度之关系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14
【论文摘要】 债的相对性原则作为债法基本原则,是债权法与物权法之根本区别之所在。随着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确立了侵害债权制度,突破了债的相对性原则,但它适用范围极其有限,不足以动摇债的相对性原则的基础地位。 一、 债的......
保险学论文:侵权法
发布时间:2023-05-24
只要地球不停止运转,现代社会每天就必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如交通事故、生产事故等。风险处处存在,风险社会已然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关注的焦点日渐集中在这些事故所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害如何救济的......
论环境权及其与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关系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8-06
一、环境权:从应有权利向法定权利、实有权利的转化 我国学者一般认为,人权具有三种存在形态,它们是人的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实有权利。 所谓应有权利是人作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它是特定社会的人们基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传......
关于产权的理论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9-17
当一种交易在市场中议定时,就发生了两束权利的交换。权利束常常附着在一种有形的物品或服务上,但是,正是权利的价值决定了所交换的物品的价值。提出权利束构成的形成与结合的问题比经济学家所共同探讨的问题更为重要。经济学家常常将产......
论请求权与债权之关系混淆的历史成因与理论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关键词: 请求权 债权 诉 内容提要: 《德国民法典》第194条第1款和第241条第1款对请求权和债权概念所作的实质一致的界定,引发了两个概念的相互混淆。从法学史来看,混淆肇因于二者均与罗马法中的诉有着渊源关系,温德沙伊德在创设请求权......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侵权保护(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06
作为“朝阳产业”的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是迅猛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截止2002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数5910万,上网电脑2083万台,网站数37.1万个,CN下注册的域名数17.9万①。为适应数字技术下网络环境对著作权的挑战,......
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因果关系探析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8
一、虚假陈述民事赔偿中的两重因果关系 侵权行为的成立,必须是权利因加害人的行为而受到侵害,损失是因为权利受侵害而发生。此即侵权行为成立之因果关系要件。因果关系是侵权行为及损害赔偿法的核心,是联系违法行为与损害之间重要......
夫妻侵权责任探微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1
内容提要婚姻使两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异性民事主体组成一个具有特定身份关系的共同体,双方当事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地位是夫妻关系存续前提。不履行法定义务,侵害夫或妻合法权利,必然导致侵权行为的发生。在法制日益健全、人们维权意识不断......
研究美国《通讯法》中互联网站的侵权责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09
论文摘要:重新审视了美国《通讯法》第230条,探讨了该法条的立法原意。网站作为一种特殊实体的民事法律主体性质需要明确。互联网站作为网络内容发表服务提供商从其经营模式,法律主体地位来讲,应当在不适用第230条的情况下,对受害者负......
浅论医疗侵权的举证责任倒置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在第四条第(八)款中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该司法解释已......
人身关系”流变考(上)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本文着重研究了人身关系在西方国家和伊斯兰国家民法中的3种存在形态,证明了人身关系法是市民社会的组织法,揭示了人格关系法与人格权关系法的区别:前者是关于法律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规定,后者为晚近产生的关于主......
预先追偿权的法律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引 言预先追偿权,是法律赋予保证人在债务人终止清算过程中,为保障自己将要承担保证责任后的追偿权得以实现,而在债权人未向清算组申报债权情况下,采取的一项以其保证之债务作为债权预先申报并通过债务人清算程序预先受偿的一种法律制......
走向一个统一的侵权理论(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25
Guido Calabresi 著 蒋天伟 译 在过去的至少五十年中,一直存在着两种看待侵权法的方式,彼此争夺主导权。一种以体系建构型为显著特征,恩格拉德(Izhak Englard)为我们定义的;采取另一种方式的学者则看到了:普通法传统对不涉及刑......
侵权法发展的新趋向_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12
论文关键词: 救助义务/立法和学说的变迁/借鉴 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风险增大的现代社会中人们道德冷漠的现状,阐述了引进救助义务的现实需要,并从侵权责任认定中有关作为义务的立法和学说的变迁说明了救助义务的价值,最后在此基础上提......
国际人权法视野下的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9
论文摘要:探讨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离不开对具体国际条约的具体分析。就国际人权法来说,由于国际人权条约的法理学基础是自然法学,国际法上的人权根本上是一种道德权利而非法定权利,因此,国际人权条约对缔约国的国内法不产生直接的......
谈渎职侵权案件的流失原因与对策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所谓渎职侵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行为和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破坏选举等侵犯公民民主权利、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动。 渎职侵权案件有以下特点:1、犯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犯罪......
英美法中“滥用法律诉讼”的侵权责任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06
在英美法中,滥用法律诉讼(misuse of legal process )可以构成一种独立的民事侵权行为责任。其基本含义是:被告恶意地、没有合理的和合适的理由,使原告陷入一种刑事的诉讼或者民事的诉讼;诉讼的结果有利于原告,即被告造成的诉讼失败......
关于姓名平行的侵权责任问题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11
周国平向法院起诉周国平姓名权侵权,理由是彼周国平非此周国平。这件事与前几年“王朔新书”的争议差不多,都是人的重名引发的法律争议问题,这在学理上叫做姓名的平行。 现在网上的消息不是很准确,因为有的说出新书这个周国平不叫周国......
侵占罪若干问题研究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1997年3月14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第270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
设立中公司行为的法律后果研究[1]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0
一、设立中公司行为的法律后果之继受主体 所谓设立中公司行为的法律后果,是指设立中公司对其依法实施的行为的肯定性法律后果及不依法实施的行为的否定性法律后果。设立中公司行为的否定性法律后果即设立中公司的法律责任,它是一种混......
论软件作品侵权防御系统的构建(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7
内容提要:构建软件作品侵权防御系统,可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可以起到综合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有利于保护权利人的法定权利。版权法保护独创性的软件作品,无形性、可复制性是软件的重要特点。知悉软......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02
欧盟,作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它的法律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就目前而言,它包容了十五个成员国法律体系的精神和部分内容,但并非是任何一个成员国法律体系的独自产物,而是构成了一个新的法律......
法律父爱主义与侵权法之失(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4
关键词: 法律父爱主义;侵权法;个体自治;权利倾斜性配置 内容提要: 因法律父爱主义的影响,当代中国侵权法领域的异化现象日益呈现,侵权立法往往过度以侵权责任替代当事人的合约机制,或者对权利予以倾料性配置,造成一系列既不公平、......
论侵害生命权在民法上的责任
发布时间:2023-03-24
论侵害生命权在民法上的责任 论侵害生命权在民法上的责任 论侵害生命权在民法上的责任 「内容提要」自然人生命权受到侵害,死者不可能获得民法上的救济。就生命权所体现的死者人格利益而言,只能......
因特网与其管辖权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8-10
内容提要: 因特网带来的复杂的管辖权问题,一直在诉讼中困扰着国际法院和因特网服务提供商。问题的关键在于,计算机用户是否认为电子邮件、网络发布、下载和电子商务订单经常跨越多边管辖界限(领域)。由于因特网的使用为世界范围的联......
我国用益物权体系的研究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02
【内容提要】用益物权在传统物权法中主要是关于不动产(土地及其定着物)的他物权,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就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其发展趋势、体现现有的法律概念和法律规定、反映我国优良文化传统、借......
公安边防部门职务侵权法律制度研究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21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公安边防部门职务侵权行为及其责任承担方式的探讨,进而为减少职务侵权行为发生,营造健康、和谐的边防执法环境提出法律上的关注。 论文关键词:边防;职务侵权;执法环境 边防,即边界、边境或边疆的防御。保卫......
对英美侵权法近因关系认定规则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2-12-02
对英美侵权法近因关系认定规则的认识 对英美侵权法近因关系认定规则的认识 对英美侵权法近因关系认定规则的认识 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causation),直到现在仍然一直被中外学者和法官视为不解之......
浅论医疗侵权的举证责任倒置(2)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04
(三)从司法解释的基础看医疗侵权举证责任倒置根据现行法律特殊的侵权案件举证责任倒置或适用过错推定或适用因果关系推定,但本司法解释要求医院同时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和损害后果与己无关对医疗机构过于苛刻。本司法解释之所以这么规定可......
论文字作品的冒名侵权(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关键词: 署名权; 署名权侵权; 冒名; 知名作家; 作者 内容提要: 署名权的法律意义之一在于明确作品的权利归属、维护作品创作的特定风格。冒名侵权作为一种新的侵权形态,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主观上的故意性、侵权对象的特定性和行为上的......
代理权性质之研究_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论文摘要:代理制度是我国民事法律中的一项基本制度,目前学术界对于代理权性质尚存在许多争议,分别有权力说、权利说、能力说等多种认识。理论上的争议导致实践中的混乱和纠纷,使得案件事实的认定产生偏差。代理权性质的准确界定在......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额的证据认定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损害赔偿作为侵权责任中最重要、最常见的责任形式,其目的在于弥补权利人因违法行为所遭受的财产损失。在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如何合理确定赔偿数额,既是案件审理的重点,也是考验法官智慧和公心的一道难题。 概括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律......
浅谈商业秘密侵权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相应的调整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也随之建立和完善起来,特别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知识产权的保护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我国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公民对自身所享有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更加重......
设立中公司行为的法律后果研究[1](2)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06
四、 设立中公司行为人之责任 鉴于设立中公司行为人与设立中公司及成立后公司之密切关系,本文对设立中公司行为之发起人、董事、监事的责任作一简单论述。 1、公司发起人的责任 对于公司不能成立时,发起人应与设立中公司负无限......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20)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虽然第184条只明确规定适用于条例, 但是欧共体法院认为,诉讼的范围还包括共同体机构通过的那些表面上不是条例,但实际上却产生相似的普遍效力的法令。[83] 值得注意的是,第184条不能作为规避第173条规定的 诉讼实效,只能援引......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4)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19
(2) 理事会 欧共体理事会代表成员国利益。理事会由成员国部长级的代表组成,代表各自的政府。代表不是固定的,成员国政府根据会议讨论事项的性质委派相应的代表参加。例如,讨论农业问题, 通常由各国的农业部长参加。如果既讨论欧......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22)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7-13
4非歧视原则 非歧视原则或者说是平等原则要求类似的情况不应该被不同的对待,除非有客观合理的理由要求这么做。欧共体条约第6条明确规定,在适用条约时应禁止基于国籍的歧视;第119条也规定,同样的工作男女应接受同样的报酬。虽然欧......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7)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1欧共体缔结国际协定的权力 《欧共体条约》第210条规定“共同体具有法律人格”。[27]也就是说,欧共体在国际上享有对外缔结国际协定的权力。欧共体通常通过它的机构,尤其是理事会和委员会为国际行为,但是必须强调的是,是欧共体而......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13)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9-08
C·GATT/WTO在欧共体法律体系中的直接效力问题从以上我们所论述的,GATT/WTO规则构成欧共体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分,这是否意味着这些规则原则上能够创设个人权利,个人可以援引其中的规则来指控国内法的有效性?毫无疑问,成员国和欧共体要......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23)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30
[12] 参见Case C-65/93 European Parliament v. Council (1995) ECR I-643.[13] 有学者认为,欧共体初审法院并不是欧共体独立的司法机构,而只是欧共体法院的附属机构。[14] 参见Case 6/68 Zuckerfabrik Watenstedt GmbH v. Council (19......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24)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47] 参见Case C-192/89 Sevince (1990) ECR I-3461; Case C-188/91 Deutsche Shell (1993) ECR I-363.[48] 参见Opinion 1/76 Laying-up Fund (1977) ECR 741.[49] 进一步参考Schermers, A Typology of Mixed Agreements, in O’Keeffe ......
关于物权行理论的探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论文摘要:作为物权变动原因的法律行为,德国法称之为物权行为,但物权行为理论在中国曾长期处于被否定的地位,自我国物权法颁布实施后,物权行为理论的研究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从物权行为的起源与发展、基本内容和物权行为......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19)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任何法人和自然人都是不享有特权的原告。不享有特权的原告只能对他所作的决定提起无效诉讼,否则,他必须证明该法令直接地单独地涉及其切身利益,虽然该决定以条例的形式或者是该决定是发布给其他人的。自然人和法人还包括欧共体成员国之......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12)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10
在1972年第三国际水果公司案[56]中,欧共体法院详细阐述了关贸总协定规则对欧共体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立场,这种约束力不再来自于《欧共体条约》第234条的规定(成员国与第三国在欧共体条约生效之前缔结的国际条约之权利和义务不受欧共体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