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本质特征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本质特征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17:53:16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本质特征
时间:2023-08-07 17:53:16     小编:刘彦萍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高度评价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研究了新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重大问题,指出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法治发展历程

政党,执掌国家政权,基本目标就是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不同国家,由于政治制度尤其是政党制度的不同,在民主和法治的条件下,政党依法执掌政权、依法实施对国家和社会领导的过程和特点具有很大不同。在中国,具有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依法治国是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和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处的环境和历史任务不同,党的法治思想也有所不同,法治经历曲折的发展历程,因此党以国家意志表现的法律在不同时期就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总体上看,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具有在国家中独特的领导地位,决定了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道路具有独特性。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的执政党,党在国家中的地位以及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草创初期,由于废除了国民党六法全书,实施解放区司法原则,加之对法律认识不足,故未创制较完备的法律,故而法律基础比较薄弱。由于旧中国遗留下的民主革命任务的复杂性,如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土地改革等,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这就决定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能仅仅依靠法律来解决问题、治理国家,只能根据党和人民政府的政策,规定一些临时的纲领性的法律。在这个时期,斗争的主要任务是从反动统治下解放人民,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下解放社会生产力,斗争的主要方法是人民群众的直接行动。因此,党的领导方式依然沿用战争时期的一元化领导方式,主要靠政策而不是靠法律来治理国家。毛泽东曾说过: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也不行,但我们有我们的一套,不能靠法律治多数人。民法、刑法那样多条文谁记得住?宪法是我制定参加的,我也记不得。刘少奇也曾指出:到底是法治还是人治,看来实际靠人,法治只是作为办事的参考。

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制定以及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实施,国家逐步界定社会建设任务和革命任务的性质,对法律作用的认识有所提高,认识到不仅要按政策办事,也要依靠法律办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我国的法制建设开始了一个新阶段,也为党的领导方式的转变提供法律基础。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毛泽东不仅主持了宪法的起草工作,而且对宪法的内容作了一系列的论述,强调宪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用宪法这样一个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固定下来,使全国人民有一条清楚的轨道,使全国人民感到有一条清楚的明确的和正确的道路可走,就可以提高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刘少奇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必须在遵守宪法和一切其他法律中起模范作用。我们过去办事依靠方针、政策、纲领,是完全对的,是适合实际情况的。目前,我们已经颁布了宪法,如再按过去那样办事就不够了。必须加强法制,完备我们的法律,才能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党的八大也对党的领导和建设完备的法律进行了新的调整。但是八大关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转变的主张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贯彻,1957年以后反右倾扩大化,以及大跃进等群众性运动,削弱了法律的权威,限制了法律的作用,这种沿用革命时期和新中国初期领导方式的做法,以政策代替法律,以群众运动冲击法律秩序,必然导致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混乱,在左倾错误指导思想的影响下,以致出现文化大革命的局面,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对法制建设有了新的认识,逐步扭转了过去依靠政策而不是法律来治国的局面。邓小平一直强调改善党的领导,明确指出:以后,党委领导的作用第一条就是应该保证法律生效、有效。没有立法以前,只能按政策办事;法立了以后,就要坚决按法律办事。此后,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都十分重视法治建设,妥善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党的十二大首次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写入了党章。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并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标志着党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重大变革。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载入宪法,从而使依法治国从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党的十七大也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这些都表明,中国共产党正在从法治的高度,探索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基本问题,同时也表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地开拓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新道路。

纵观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法治发展历程,走过了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我们取得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一是党在不同时期法治理念的变化,决定着党领导和执政方式、法治方略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选择和实行什么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治理国家的方式方法。二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改革的全面深化,依法治国越来越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必须将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放在全面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上。三是新时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我们要更加坚定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的决心,探索新的方式和途径。实践证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离不开党的正确而有力的领导。

二、党的领导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九十多年的光辉历程,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实践中得出的基本结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贯强调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领导。新时期更加突出强调这一点,因而,决定指出: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竣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加中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依法治国要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这两个关系到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基本方向。

(一)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最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和法治的关系是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问题。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是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和方向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方向。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情况极其复杂的大国,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进行法治建设,必须要有一个自上而下坚强的统一领导、统筹部署,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方向,为推进依法治国创造必要条件。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如果离开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就会迷失方向,就不可能保证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社会主义法治和西方资本主义法治具有本质的区别,其中最首要的区别就在于党的领导。西方的法治,规定政党行为到政府行为再到社会组织行为都是在宪法、法律规定范围内运作的。西方国家的政党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理人,就是通过资本主义法治来实现这些政党利益的。恩格斯说过:对资产者来说,法律当然是神圣的,因为法律是资产者本身的创造物,是经过他的同意并且是为了保护他和他的利益而颁布的。资产者懂得,即使个别的法律对他特别不利,但是整个立法毕竟是保护他的利益的。而理解中国的法治,必须着眼于党的领导,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除此之外,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有效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依法治国才能够充分体现。同时,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带领人民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特征,这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所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西方法治最根本的区别。因此,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才能不断推进,依法治国才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充分发展,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与法治精神具有统一性

党的主张、人民的意志同法治的精神和要求是完全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民利益,发展人民利益,保障人民利益,这也是党的宗旨的重要体现。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利机关的制定、执行宪法和法律,把党的主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上升为国家意志,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政府依法行政,这样就把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始终坚持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键。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着眼点在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中国,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法体现的是人民的意志,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的条件下,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作用。从执政党的角度看,党员服从法律,就是服从党的领导,就是服从全国人民。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也领导人民遵守法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肩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使命,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凝聚中国力量,就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最根本保证,不仅体现在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理论关系上,而且表现在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辩证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之中。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全面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期,党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通过法治国家的建设,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形成以法制为基础的、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这当然首先就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保证法治建设方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协调各方、统领全局的核心作用,与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起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也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实践意义之所在。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全社会团结在党的周围,坚定旗帜、坚定路线。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部署需要在法治的基础上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社,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以党代法,而是通过发挥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辩证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之中的。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依法治国,强调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就为新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明了方向。因此,在实践中必须做到三个统一。

(一)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

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都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就主体而言,依法治国主体是人民,依法执政的主体只能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处于领导地位,依法执政是党作为执政党对国家进行法治化的领导,党能否依法执政及其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着法治的实现程度、国家权力的依法运行。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执政。只有党坚持依法执政,才能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广大人民群众严格守法。执政党服从宪法和法律,本质上是和坚持党的领导相一致的,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也带领人民遵守法律,依法执政的过程就是把党和人民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的过程,从而实现民主的法律化和制度化,这种法律和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是内在的统一,党依法执政的能力决定着依法治国的效果,其最终效果又要受到党依法执政实践的检验。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应该注意区别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区别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党的政策是实现党的领导、调节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一种手段,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表现在党的各级组织制定的文件上,在具体的改革阶段可以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更。虽然其在实质上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但缺乏法律的刚性。而法律是在真正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人民意志和党的意志的体现。国家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以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就调整的范围来讲,国家政策调整的范围要比法律调整的范围广泛得多,实施的领域涉及到整个社会关系。党组织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要符合宪法和法律的程序,应当和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相一致,有利于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在法治建设的同时,需要特别重视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充分发挥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相互支持、协调发展的整体效应;执政党制定的政策在转化为国家法律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转化的程序和方式作出具体的规定,明确法律权限,只有符合社会发展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执政政策才能经过法定程序确定为国家法律,杜绝随意以党的政策代替国家法律的现象,在树立执政党领导权威的同时,一定要真正树立起法律权威。

2.正确区别党的领导和领导人的个人干预。依法执政的主体是执政党,并不是某些个别的领导人或者某些党员领导干部个人。党的领导是一个整体性的政治概念,不能简单地从某些党员领导干部的个体行为来理解党的领导。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既要加强党的领导,又要有效防止个别领导人、领导干部以加强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名义对司法工作进行干预。因此,在法治建设进程中,党的领导要始终保持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不因领导人、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坚持依法执政,必须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要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领导干部是推进依法治国的表率,必须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领导干部不能随意干涉法律实施和具体司法工作,否则是对党的领导的严重破坏。因此,《决定》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党员干部要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3.正确区别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坚持依法执政,必须遵守国家法律,严格遵守党规党纪。同时,党依法执政的关键在于依法治党。依法执政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的关系。党规党纪是政党组织内部的规范,是约束党员思想、行为、价值的机制。一方面,作为执政党要严格党规党纪。执政党要维护自身的执政地位,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的党员,净化广大党员队伍。党的纪律调整的范围与法律不同,党纪规范和惩处的形式也与法律大有不同,执政党要严于律己,不仅要求党员严格遵守党规党纪,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的提高,提升廉洁自律修养,加强自身信念,增强法治观念,而且要求党规党纪不断规范和完善,以严格的党规党纪来规范执政党党员行为。另一方面,执政党党员要带头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法律是全体公民的行为准则,党的性质和党员的先进性,决定了广大党员要比普通公民更严格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全社会争当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只有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执政,广大党员严格守法,才能带动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普通公民严格守法。而党依法执政,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实现的。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而临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广大党员比过去更加模范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事。

(二)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履行职能统一起来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领导核心。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的领导是一个系统工程。快定》中强调依法治国的五大体系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同时还指出加强和改善党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时,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这就要求党在引导依法治国的过程中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将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等紧密地团结在法律的阵营之中,依法依章开展工作,履行职能。党的领导和人大、政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履行职能是一致的,不能相互孤立,独立进行,更不能相互对立,相互排斥,二者是统一的。

首先,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领导与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关系,不能将党的领导同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孤立起来。对于执政党而言,要有效地将本党的意志和主张加以贯彻,就应当通过国家各个职能权力机构行使法定权力。执政党不应当撇开国家各职能机构,直接通过本党组织去贯彻已经上升为法律的执政意图和主张,这样容易造成党不管党,以党代政的混乱局面,导致党政关系的矛盾和冲突。党需要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进一步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选举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并对他们实施监督;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党支持各方独立开展工作,但并不是不管不顾,党要充分发挥在国家政权中的组织领导,强化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

其次,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领导与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关系,不能将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同党的领导对立起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法规,并选举国家各职能机关的领导人,对他们实施监督,这是与党的领导相统一的,各级党委应支持权力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各级人民政府依照宪法行使权力并通过贯彻执行法律、法规来进行对社会的治理,直接对同级人大和常委会负责并接受监督,在宪法规定的权力框架下的依法行政,这也是同党的领导相统一的;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分别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在审判和检察工作中依照宪法和法律授权行使权力,这也体现出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对司法工作的领导,二者是相统一的。要正确认清党的领导和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各团体、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能的统一,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党的领导下完善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立法体制,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提高司法公信力,才能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三)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 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是明确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辩证关系的重要着眼点,也是加强和改善党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阐明》中强调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①这说明了坚持党的领导决不意味着党可以拥有凌驾宪法法律之上或游离宪法法律之外的特权。

如何把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关键在于在宪法的框架内实现党领导下的司法自主。司法自主,就是要司法独立,公正司法。《决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②事实上,坚持党的领导与司法自主之间关系问题就其形式而言,很大程度上是属于党与法的关系问题。一个自主、中立的司法机关的存在对于维护和尊重法律的权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不仅需要在宪法和法律的层而上不断地完善执政党的执政法则,同时也需要为司法自主创设一些制度性保障和规则。

为提高司法公信力,推进司法公正,中国共产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不断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进严格司法,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决定指出:完善确保依法公正行驶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驶职权。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对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冤假错案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③这些都充分彰显了党支持司法,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坚定决心。

总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最根本的保证。新时期新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做到三个统一,即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履行职能统一起来,将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要把三个统一贯穿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论中国共产党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23-07-24
" 论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跨越“卡夫丁峡谷”;破解历史难题 论文摘要:中国共产党在80年的历程中,跨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卡夫丁峡谷”,破解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难题,取得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
论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7-05
关键词: 文明转型;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历史任务 摘要: 坚持党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领导,是由中国共产党肩负率领中华民族投入赶超式的竞争、实现把中国由落后的农耕文明转变为现代商工文明状态的历史任务决定的,也因为中国共产......
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发布时间:2016-09-06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列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首要原则,把坚......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发布时间:2023-02-05
"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 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具有本质区别,在民主观、国家观、对待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共产主义目标方面有着根本的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简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键
发布时间:2023-02-04
党的十八届四全会专题讨论了依法治国问题,在党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的中央全会。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勾勒了未来法治中国的总蓝图,并对法治中......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发布时间:2023-06-17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法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法学理论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就法的概念、本质、产生发展规律、价值指向和作用等问题加以阐释的一套核心观念、知识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和制度的认同
发布时间:2023-01-09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一种反映,是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悠久文化。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就是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认同,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认同。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1
1 依法治国的提出 依法治国这一理论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提出的,江泽民同志曾说: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 1996 年3 月召开的八......
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
发布时间:2023-06-02
【摘 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基础;是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关键词】依法......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爱国主义
发布时间:2023-07-09
[摘 要]改革开放,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随着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伴也随着挑战。由于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激荡,诸多非社会主义因素思想冲击着人们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的判......
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共识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16
一、讨论后形成的共识 从总体上讲,我们的讨论既有宏观层面的,又有微观层面的,大家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法律体系、法学体系等问题作了深入、热烈的讨论。讨论的关键词集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律体系、......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是高校建设的根本目标
发布时间:2023-03-17
近日来,围绕着求是网刊发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难在哪里?》和袁贵仁同志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所引起的广泛讨论,意义重大。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不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构建与培育
发布时间:2022-10-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刻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所形成的一系列关于法治的观点和方法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中国不断建设发展中形成的理论体系,它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超越”
发布时间:2022-12-09
"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由主义 民族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论文内容提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的主义,不是绝对的对立,也不是简单的趋同,而是一种对立统一,一种“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内容上,吸收、......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3-07-03
【摘 要】 文章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提出了加强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路。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行动指南,维系自身文化的民族性;吸收世界各国文化建设中的宝贵经验,宽领域开展交流与互动,做到资源共享;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当代形态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落后国家 当代形态 [论文摘要]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这主要是因为其艰难探索并成功找到了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
进一步完善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领导方式
发布时间:2023-03-09
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及其各个方面,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根本保证。如何提高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的能力,推进法治建设进程,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是关键。对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方式进行探析,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意义重大。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与历史经验得出的必然.........
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发布时间:2022-12-15
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如何在共产党一党执政的条件下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
浅析“规范法律意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4-0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化的过程也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完善的立法对于推进中国法治化进程意义重大,但立法绝非......
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的辩证思考
发布时间:2023-06-27
摘要:中共十八大发出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宣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其未来探索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本土性与普适性、借鉴性与超越性、和平性与扩张性、整合性与反思性四个维度的辩证关系,实现本土关怀与全球视野的统......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
发布时间:2023-07-03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首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充分体现人民意志,才能使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始终为社会有序发展和人民充分当家作主提供有力保障。中国特色社......
浅析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发布时间:2023-03-11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最根本保障 相比建国前的革命战争年代, 我们党今天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成为了执政党, 并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也正因如此, 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了领导全国......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
发布时间:2023-07-2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探究研讨的作用和价值 1、有效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在不断的更新和进步,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浅谈《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22-11-17
" 论文关键词:共产党宣言;两个必然性;生产力;人的自由发展 论文摘要:《共产党宣言》是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战斗纲领,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作为一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科学巨著,它具有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教学撷萃
发布时间:2023-04-22
【内容摘要】思想政治的教学离不开历史视角,只有从历史的视角去实施历史的教学,才能让看似生硬的思想政治知识生动起来,才能让学生高度认同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教育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有中国特色的背景,有多党合作的过程......
对依法治国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的再探讨
发布时间:2022-11-18
一、坚持党的领导在依法治国过程中的必要性 (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某些西方势力仍然在用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三权分立、民主宪政等理论学说或攻击我国制度,或潜移默化地影响我国。诚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9
【摘 要】社会法是由自身部门法精神与品格而定,其价值取向是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力求社会实质公正以及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等。社会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担负着非常重大的责任。 【关键词】社会法学;理论体......
浅析引领依法治国新常态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发布时间:2022-11-13
一、坚持党对依法治国新常态的领导是对党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的根本遵循 中国共产党把握三大规律,回应时代关切,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现在正在领导中国人民向着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新阶段迈进。......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 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研究是在学习和推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进行的。它伴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而提出、深化,又以自己的特色验证、丰富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总结有中国特色会计研究的过去和现......
浅谈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22
" 论文关键词:社会建设;中国特色;丰富发展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社会建设活动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而对社会建设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和深入探索,则是由肩负着领导中国特色社......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4-15
【摘 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对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解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宝 [论文摘 要]胡锦涛关于“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的科学论断,既是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又是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中......
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3-29
" 如何在共产党一党执政的条件下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解决这个重大课题,毛泽东不仅就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原则,而且首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理论,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建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3-07-02
要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何学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如何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回顾得失成败的基础上,研究实际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并加以研究。本文就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解决的几个重大问题以纲要的形式阐述,对这些问题的.........
试论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10-07
【摘 要】民主社会主义在近年来一直处于激烈的争论之中,有人说它代表着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有人说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温和的资本主义,无法解决人类面临的主要矛盾。面对激烈争论,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
中国特色的福利社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福利社会
发布时间:2022-11-09
" 从中国的历史经验看,过去的平均主义走不通,福利国家道路不可取,小福利模式的局限也己突破。我们认为,以底线公平理论为基础的福利模式是可行的选择。 白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来,从中央到......
浅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4-01-10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邓小平理论—浅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研究,希望帮助您提供很多想法。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工作报告提出了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
发布时间:2023-07-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不仅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进步发展的伟大旗帜
发布时间:2023-03-10
" [论文关键词]十七大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 [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迈进全面型小康社会的旗帜。 党的十七大在我党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6-06
" [关键词]建国60周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进程 创新 [摘要]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从空想到科学等四个阶段,作为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伟大的历史功绩,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
发布时间:2023-01-20
" 论文关 键 词 中国 社会主义 历史逻辑 论文内容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于毛泽东,奠基于邓小平,发展于江泽民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证明: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依法治国是党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保证
发布时间:2023-02-09
" 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具体体现为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婚礼文化
发布时间:2023-05-23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着重要传扬和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婚礼的独特性也成为许多国家借鉴和比较的一项传统文化,文章通过对比中西婚礼的各个方面的差异来讲述我国特色的婚礼文化。 【关键词】婚礼;中国特色;文化......
谈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2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法,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新的判断。习近平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简要分析依法治国为何需要坚持党的领导
发布时间:2022-11-14
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依法治国作为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总体目标。在这一决定中,同时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中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基本原则和前提。当前,依法治国和坚持党的领导两者之间如何协调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从《决定》中的阐述可以看出,依法治国目标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才能顺利实现。从政治逻.........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发布时间:2023-05-22
"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论文摘要: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上进行了长期探索,确立了发展党内民主、扩大人民民主、推进协商民主、坚持依法治国、加快政府体制改革的发展道路。 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内涵特质和发展趋向
发布时间:2022-12-21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是植根于中国国情与实际,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的基础上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体现了人权发展普遍意义上的共性,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发展阶段意义上的个性,具有理念上的超越性与制度上的适应性的有机统一,内涵上的发展性与形式上的多样性的有机统一,目标上的人民性与标准上的规律性的有机统一,原则上的普遍性与方法上的灵活性的有机统一。面向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特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9
一、以动态的观点看待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一种永远值得追求的形态,也是实践中尚未完型也不可能完型的形态,因为这一形态一直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在思想观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是要以动态的观点看待社会主义。什么是......
坚持依法协商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
发布时间:2023-02-12
【摘 要】依法协商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目标要求。这一论断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实现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目标的回应。文章通过对我国......
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阐述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企业本质特征的观点,认为是企业体制创新的理论基础;其次简述了西方分享制和我国“鞍钢宪法”的现实意义,然后系统地勾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自主联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主题
发布时间:2016-08-10
经济学具有阶段性的特征,眼观经济学的发展,从古典的经济学到现代的经济学,再从凯恩斯主义到货币经济主义,都深切的反映了经济学的特征。中国经济体系在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3-07-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性质判断经历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参政党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政党这几个概念的演进。2013年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提出: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性质作出的最新科学论断。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社会.........
毛泽东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
发布时间:2023-02-20
" 【论文关键词】毛泽东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论文摘要】毛泽东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他提出以苏联为鉴戒、走自己的建设道路的任务,初步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论析
发布时间:2023-01-03
"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地位观;教育目标观;教育改革观;教育基础观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文章通过对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的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历史境域:从特殊法理学到一般法理学
发布时间:2023-07-10
摘要: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应当立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身话语体系,在此前提下需要建立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话语体系。作为一种理论尝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话语一方面要将党对执政实践的自我表达的话语体系以及解读性评价作为特殊法理学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应当在历史事实、现实需要和未来社会之间建立某种平衡性联系。从马克思主义历史终结论角度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乃至社会主义法治本身也是历.........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简析
发布时间:2023-07-13
" [论文关键词] 中国特色; 民主制度; 发展模式 [论文摘要]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初步具备成功基础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民主制度模式和中国特色民主发展模式,中......
试论空想社会主义的浪漫主义特征
发布时间:2023-06-22
" 内容摘要:空想社会主义作为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初理论形式,在社会主义学说史上具有重要的贡献。但是从总体上看,它是非科学的社会主义。其中突出地表现在它的浪漫主义性质上。空想社会主义以唯心主义人性论作为哲学基础;以人文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市场社会主义比较·借鉴·超越
发布时间:2022-10-06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市场社会主义同属于广义上的社会主义流派,二者既存在理论共识,也有着理论分歧。将二者进行比较既可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可以挖掘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可贵品质。市场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制度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发布时间:2023-04-22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是实现全体公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一大德政。改革开放的先发地广东,同时也是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省份。在推动科学发展的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3-03-11
摘要:国内学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方面有三种出场路径:一是针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进行个案研究;二是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主体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探讨;三是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本身展开研究。这些研究存在着难以遮蔽的理论困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整体性”①研究出现真空;中共领袖人物“个案式研究”存在重复研究的失衡和寻章.........
浅谈增强忧患意识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信念
发布时间:2023-03-20
"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忧惠,意识,对策 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中,历经艰辛探索而开辟出来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在这一实践中,必须准确把握人们思想认识领域......
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
发布时间:2023-03-17
很多人觉得论文很难写,其实不会,只要你清楚自己的选题,收集好材料,一般就很容易了。以下是由查字典论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特色社会主义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03
"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 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经历了中国特色概念的提出、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理论体系成熟三个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发布时间:2023-06-23
" [论文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时代意义 方法论 [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指在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实践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索路径
发布时间:2023-07-11
一、引言在1960年初读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后,毛泽东同志指出:写出一本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现在说来,还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有英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发展成熟的典型,马克思才能写出《资本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至今还不过四十多年,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还不成熟,离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还很远。现在就要写出一本成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还受到社会实践的一些限制。如今,五十多.........
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特征及构建
发布时间:2023-02-01
【摘 要】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文化,在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需要构建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需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同时又要具有广泛性和社会的认同性。文章首先给出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含义和特征,然后分析了在我们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地方立法特色及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23-05-23
【摘要】地方特色是地方立法的生命,但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的实现路径。近几年来,河南省的地方立法在增强地方特色上积极探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河南省地方立法,应在中原省份的功能定位、中原城乡科学发展和转型发展要求、城乡一......
再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13
文章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它具有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相适应、相辉映的实践特征、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要科学认识六个问题或正确解决六种关系,即中......
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14
" 【论文关键词】服务型政府 大部制 公民社会 【论文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为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次政府机构改革是政府的又一次"瘦身"、"健身",有利于加快有限、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步伐进而推进......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宪执政”与“西方宪政”的本质区别
发布时间:2023-07-08
一、当代西方的宪政内涵 宪政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其最初的含义是指以宪法来控制国家政治权力所行使的一套制度设计,即以宪法来规范统治机构和安排政权。近代意义上的宪政,是指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以保护公民利益和自由为目的的......
时代特征与越南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13-12-17
" 在20世纪的世界历史变奏曲中,社会主义是贯彻始终的主题之一。“社会主义制度的 产生、发展和曲折前进,构成了20世纪历史画卷的主页。”(注:李铁映《实事求是, 积极探索,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载于李慎明主编《社会主义:理论......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新体系
发布时间:2023-07-07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新体系,是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时代任务,是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时代需要,是中国经济学人必须担当的时代责任。 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新体系的时代需要 进入经济......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领域的指导地位
发布时间:2016-02-19
[摘要]作为我国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法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在政法领域的指导地位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即秉持科学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一是将马克思主......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思维范式
发布时间:2022-09-04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思维范式是中共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坚持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主动构建的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思维模式和方法,主要经历了倡导“摸着石头过河”的酝酿和开启阶段、“创新思维”概念正式提出的......
简析治国理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7-06-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密相连。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开创了新的理论境界,中国特.........
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
发布时间:2022-09-23
意识形态是人们熟悉但又时常误解的词汇,有人认为意识形态就是社会偏见和权力灌输;有人对意识形态敬而远之,试图保持绝对中立;还有人认为意识形态建设是虚的,经济建设才是实的。我们认为,这些误解都源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偏离,本文首先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属性,然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原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科学的理想信念20世纪初,德国学者柯尔施提出了备受学术界关注的.........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境界
发布时间:2023-07-26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密相连、结为一体,体现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特点。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制度性安排,每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从治国理政的高度对当年经济工作做出回顾和总结,对来年经济工作做出研究和部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演进的.........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理论依据
发布时间:2022-12-16
"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依据;方法论原则;本质规定;价值目标;基本特征 论文摘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基本标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理论依据,主要由马克思方法论原则、社会主义社会......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内涵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3-05-22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改革中提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并且指出需要“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对于协商民主内涵理论界给予了极大关注,并在理论和......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22
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着眼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科学分析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本着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
以历史为平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发布时间:2013-12-17
以历史为平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以历史为平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以历史为平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一条红线,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六大特征
发布时间:2014-01-07
市场 社会 主义是一种 经济 体制的 理论 或模式,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股重要思潮,它是对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倡导和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与模式的宠统称谓。在不同的 历史 时期和不同的国度,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不同结......
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2
摘要:为帮助大家书写植物保护相关论文,查字典范文网为大家带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论文,希望您能提出更多好的想法! 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完成了科学社会主义从传统建设发展道路理论到现代化建设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体系
发布时间:2023-05-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发布时间:2023-03-27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构建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就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
论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发布时间:2023-05-08
论文关键词:全球化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文化观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在文化和政治领域也必然出现全球化。在全球化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全球化对文化领域的影响,即我们的文化建设所面临......
浅谈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发布时间:2023-01-19
【摘 要】法治建设是一个整体,其中的每一部分、环节都有一个如何科学发展的问题,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法制系统之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需要内在元素自身的协调,应当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只有......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23-07-03
" 一.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解 要研究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就必须首先弄清楚,社会主义社会,它产生与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即是首先要弄清楚有没有社会主义的问题,如果在理论上它并不存在,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再研究它“是什......
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提高立法工作质量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6-11-16
(一)市委领导地方立法工作的主要做法 1、定期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并作出相关决定。自2001年以来,市委在每届任期内都召开一次人大工作会议,出台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相关文件,明确市委领导人大工作及其地方立法工作的主要方式,加强对......
浅谈《资本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话语体系
发布时间:2023-04-3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又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立足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