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提高环境立法质量研究(1)论文

提高环境立法质量研究(1)论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2:59:35
提高环境立法质量研究(1)论文
时间:2013-12-18 12:59:35     小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以下简称环境立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至2003年底,我国解决主要环境问题已经基本上做到有法可依。

在解决环境问题基本上有法可依的形势下,如何提高环境立法质量已经成为环境立法的主要矛盾。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以来,非常重视提高立法质量,这是改进我国社会主义立法工作,提高我国法制建设实效的关键。

下面,笔者集中对我国环境立法存在的主要“缺陷”及成因进行揭示和分析,并相应提出对策建议。

一、环境立法存在的主要“缺陷” 所谓环境立法质量,是指环境法律适应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与现实可能,合理平衡社会各方利益,并便于实施的状况。如果基本上达到“是”的要求,可以说环境立法质量较高,反之则立法质量较低。

立法质量较低,就是法律有“缺陷”。只有提高立法质量,克服法律“缺陷”,才能有效促进和保障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根据上述标准,可以认定我国环境立法多数达到了立法质量的基本要求。但是,目前仍然有相当大比重的环境法律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

表现之一:项目安排欠妥 在适当的时机制定社会所需要的法律,是正确开展立法工作的前提。但是有的地方在制定立法规划和计划时,没有选择那些问题突出、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而是根据某些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或者某些领导同志的偏好,选择了某些问题不够突出、人民群众感觉不是很紧迫的立法项目。

其结果是“该立的未立,不急于立的却早早出台了”。还有的立法项目,立法指导思想不符合党和国家的环境资源保护方针,立法的目标与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相距甚远。

表现之二:回避重大问题 环境立法,应当有针对性地解决影响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重大问题。但是,有的机构在起草或者审议事关全局的重要环境法律时,一遇到争议,就采取回避矛盾的态度,使制定出来的法规既无害也无大用。

还有的法规明显缺乏针对性。例如某地,在全国性的环境法律出台后,制定了实施该法的细则,但仔细分析,发现其基本上是照抄照搬全国性法律,缺乏针对性和本地特色。

表现之三:规范力度不够 法律应当有极大的权威性,对违法者和违法行为,应当有“锋利的牙齿”。但是有的环境法规,对严重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温情脉脉,爱护有加。

有人形容有的环境法律是 “软法”、“豆腐法”,是“宣言式”法律。其他的环境法律,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宣言性”、“口号式”规定过多的问题。

显然,用这样的法律同严重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是难以大见成效的。 表现之四: “一刀切”不合国情 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正确把握时机,宽严适度。

但有的法规,在各方面的条件尚不具备时,就在过短的期限内对全国所有地区的企业都提出了严格的污染防治要求。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一大批企业,即使经过努力也无法达到要求。

这类过于“超前”的法律,显然难以实施。 表现之五:缺乏可操作性 环境法律应当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但是有的环境法律,对调整的主体规定了义务,而对其不履行义务时如何追究法律责任,却没有了下文。还有一些环境法律,虽然提出了实体性要求,却没有程序性的规定与之配套,结果形成“空中楼阁”,好看而不中用。

下位法不依照上位法的要求制定配套性法规,往往使法律的规定难以操作。例如,原大气污染防治法对机动车污染的监督管理作了规定,并明确要求有关机关要制定配套法规具体落实。

但是在该法律生效多年之后,有关机构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制定配套法规,使得该规定实际上未执行。 表现之六:放任排污主体 保护环境是所有自然人和法人的共同责任。

但是有的法律只对国有企业提出环境保护要求,而对其他所有制企业以及个体户和公民个人,要么放任不管,要么照顾迁就。这种以所有制为标准区别管理的做法,显然纵容了一些单位和个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表现之七:权利义务失衡。 法律的基本特性是权利与义务相一致。

但是有的环境法律,对行政管理人(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利设定过多,而赋予行政管理相对人(主要是老百姓和被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权利过少;强调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义务多,设定行政管理人的义务少,从而使环境立法规定的权利义务不够平衡。这不仅打击了广大人民参与环境保护事业的积极性,而且也难以真正提高行政效率。

这种部门利益色彩严重的法律,必然引起人民的不满。 表现之八:内容不合时宜 法律应当与时俱进,反映时代要求。

但是有的机构,时至今日还再要求强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审批方式,显然与时代格格不入。 法律反映时代要求,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有些在计划体制下一些很得当的法律措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不适用了。所以,有些现行法律,依然保持着计划体制下的内容,已经落后于时代要求。

表现之九:表述模糊不清 法律语言应当简洁扼要,明确规范、严谨一致。但现在有些规定,表述模糊,概念不清。

人们阅读之后,不明就里,既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遇到纠纷时,双方各执一词,人民法院判案时无所适从。 表现之十:下位法抵触上位法 建立和谐有序的法律体系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内在要求。

但在目前,有的下位法公然抵触上位法的规定,使法律的尊严受到严重侵犯。例如有的地方制定土地管理方面的法规,擅自扩大本地政府审批占用耕地的权力;还有的地方擅自规定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对外商出让、出租;还有的地方在征收排污费、处罚企业的权限等方面“突破”了法律的限制。

在实践中,还有另外一种致使环境法律“失效”的情形。例如现行《土地管理法》、《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对保护基本农田作了重要规定,我们曾自豪地将其称之为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但是,一些地方却依据其他文件的规定,违法占用耕地、甚至占用大量基本农田搞开发区建设。这里所称“其他文件”,往往比土地管理法律更有“权威”。

1998年新土地管理法生效实施后,耕地占补平衡的目标不但没有实现,反而迎来了一些地方乱占耕地、乱占基本农田、乱建开发区的新高峰,成为土地资源立法中的一大尴尬。 上述问题已经突破了个别环境立法“缺陷”的问题,上升为宏观性、整体性的环境立法“缺陷”。

宏观性、整体性环境立法“缺陷”的严重存在,导致了与环境法律逆向调节的恶果。所谓法律逆向调节,就是立法机关虽然制定了法律,但是由于与该项立法目标相悖的其他法律或者文件大量存在并发挥更大的作用,致使出现了与本项立法目标相反的结果。

宏观性、整体性环境立法的“缺陷”,比起个别环境法律的“缺陷”,范围更广泛、时间更持久、影响更恶劣。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环境法律“缺陷”情形的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环境法律的权威,影响了环境法律制度的实效,影响了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只有认真解决环境法律自身的“缺陷”,才能为环境法律的执行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环境立法“缺陷”的成因 兹将环境立法“缺陷”的成因分析如下:

(一)思想观念原因 1 、指导思想有误 有的机构起草法律,在指导思想上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稳定,而是与民争利,与其他部门争权夺利。还有的部门领导同志“屁股指挥脑袋”,他在哪个位置上工作,就认为哪里的工作最重要,因而千方百计为本部门争利益,在本部门内部争威信。

用这样的思想指导法律的起草,显然不可能制定出人民满意的、高质量的环境法律。 2 、观念不合时宜 有的同志起草和审议法律草案,没有及时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和国家新的环境资源保护方针,没有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还在用过去的老知识、老经验办事。

有的同志认为,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命令、行政审批手段管用,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手段往往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 还有的同志过于强调法律的稳定性,在我国经济体制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形势下,依然对环境法律的修改,不积极,不支持。

3、环境意识不足 目前,我国决策机关有相当一些同志,环境意识有待提高。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依然有着强烈的“先污染、后治理”、“先上车、后补票”的思想。

他们片面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认为现阶段环境保护工作就应当为经济增长让路,甚至认为“先污染、后治理”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表现在环境法律的制定中,总是过分迁就那些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企业的不合理要求,导致一些环境法律成为空洞的“口号”和“宣言”。

4、立法急于求成 这是环境立法指导思想不正确的另一种表现。有的同志在起草和审议环境法律草案时,对解决环境问题心情迫切,但对现阶段的国情、省情却了解不够,对治理环境问题的难度估计不足,急于求成,这是一些“超前”条款得以出台的重要原因。

(二)体制机制原因

1、立法准备阶段 我国目前的立法准备阶段非常重要,在这个阶段也容易出问题。例如,政府部门的专家和干部从事某领域的具体管理工作,精通业务,了解实际操作的关键和问题症结所在,由他们起草法规草案可以有的放矢地解决实际问题。

但缺点在于他们往往为本部门的权力和利益考虑过多,所起草的法律草案往往有着过多的部门色彩和痕迹。由于这种局面将长期存在,也将长期影响环境立法的质量。

政府部门完成起草法律法规草案的任务后,要送交政府法制机构进行审查,然后提请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如果在政府法制机构审查法律法规草案的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出现其有关负责人员严重偏袒某一部门的情形,就有可能强化或者保留部门利益的内容,从而为部门利益的法制化奠定基础。

因为需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的事项比较多,政府领导同志比较繁忙,加之开会时间有限,一般难以发现草案中所有的重大问题。 再如,一些立法项目之所以选择失当,与某些领导者有较强的“个人偏好”,而民主制约机制又不完善有一定关系。

2、人大常委会审议阶段 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专门审议法律草案的时间不足30天,平均每次常委会审议法律草案的时间不超过4天,面对繁重的立法任务,审议时间显然过少; 很多委员兼职化,甚至身兼数职,他们不但没有足够的时间认真阅读有关的立法文件,甚至有些委员连出席审议会议的时间都不能保证; 办公条件不适应审议工作需要,甚至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些委员在人大常委会里没有自己的办公室,也没有必需的工作设备。 有时有关机构对常委会委员的审议意见不够尊重,会议期间对重大问题很少开展辩论,都影响委员们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导致对法律草案的审议不充分。

常委会征求全民对法律草案的意见,比较随意。哪些必须征求全民意见,哪些不必征求,没有明确的要求。

目前立法机关很少开展对法律草案的听证,人民群众与常委会委员之间的交流渠道不畅,加之常委会委员没有固定的立法助理人员,他们很难弄清法律草案的矛盾焦点和幕后实质问题所在。 人大专门委员会如何在立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提高环境立法质量的关键之一。

与法制建设的实际需要相比,我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工作现状显然不够适应。 对审议中出现的重大分歧意见,有关机构组织协商或者协调不够,使一些法律中常常隐藏着部门职责之间潜在的冲突和矛盾。

可想而知,在目前状态下的人大常委会,经过常委会的审议,很难发现和改正法律草案中的主要“缺陷”,从根本上提高立法质量。

3、关于下位法与上位法相抵触 有些违反上位法的规定之所以长期存在,与上级立法机关的立法监督无力有关。上级立法机关对违法的下位法不行使撤销权,后者自然要发挥作用,从而影响上位法的有效实施。

但是,有的法律虽早已不合时宜,但立法机关却长期不作修改,也是一些地方“因工作需要不得不采取突破措施”的因素之一。

4、关于决策机制的若干矛盾 一是,我们在制定一部新法规时,对如何全面解决本法实施中的障碍,如何灵敏有效地解决法律之间的冲突,考虑不充分,办法不够多。 二是,对法律可以规定的内容,限制过多。

根据我国起草法律的一些要求,法律一般不得规定诸如机构设置、经费保障等实质性内容。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环境立法只能浅层次地解决影响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若干问题,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而难以从机制上、根本上解决深层次问题。

环境法律的实际地位和作用可想而知。 三是,党和政府的若干文件对环境法律的冲击问题。

我们在实践中时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时某项法律正在贯彻中,因党的政策或者党的领导人的注意力突然发生变化,法律的执行力度就受到影响。如上世纪80年代因鼓励个体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的破坏性开采问题、80至90年代因鼓励发展农村“15小企业”对环境的严重污染问题,等等。

最近几年,以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主要标准的办法,对环境法律的实施造成很大冲击。如违反土地管理法大量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搞开发区建设,就是典型的例证。

哪个地方执行土地管理法将基本农田保护得好,那里的国内生产总值往往就比较低,那里的领导干部的政绩往往就比较差,提拔往往就会受到影响。反之则重用提拔。

既然如此,谁还会去认真执行土地管理法保护基本农田呢? 我国在形式上和口号宣传方面,法律的地位很重要,“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也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但是在实践中,人们对党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文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对法律的重视程度。

党中央发文件,党的领导人发表重要讲话,会层层传 达贯彻,可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登载报刊上,又有多少领导机构和领导干部重视它、学习它、并坚决执行它呢?所以,仅仅依靠一两部环境法律,而不进行配套改革整个体制和机制,就想扭转整个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局面,那是不切实际的。

(三)具体工作原因

1、工作作风原因 例如,有些机关的负责人员深入实际不够,调查研究不细,抓问题不准,对实践中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感受不深;对基层的有益经验,视而不见。有的法律“缺陷”就是由于一些同志调查研究“走马观花”或者偏听偏信造成的。

还有的同志是为了立法而立法,为完成立法数量或者应付上级而立法,对严肃的立法工作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有的地方搞立法是盲目“跟风”、感时髦,中央有什么法本地就制定什么实施条例,发达地区有什么法规本地也制定什么法规。

还有的同志食洋不化,言必称希腊,外国有什么法律就主张我国也应制定什么法律。照抄照搬来的法规很难适应本地实际工作的需要。

2、工作条件原因 某国制定法律平均每一条的经费投入为五万美元,而我国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起草一部法律的经费投入一般为五万元(1998年)人民币。国外议会的图书馆藏书丰富,资料齐全,而我国全国人大至今没有一个像样的图书馆,查找资料很不方便。

虽然国情不同不能进行简单的类比,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工作和保障条件,不能对许多重大问题(如实施某法律的投入和产出比)进行深入论证,在起草和审议时对许多重大问题说不清楚,导致所制定的法律出现“缺陷”,确是不争的事实。

3、关于工作机构的绩效考核 过去对立法工作机构和干部进行考核,主要看其一年下来制定了多少法律而不重视立法质量如何。这在客观上鼓励了立法工作机构追求立法的数量。

至于立法的质量,由于实践中没有开展有效的评估,因此也就不被重视。实践中甚至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机构为了追求立法的数量,争取上级表彰,竟然将用一部法律就可以解决的事情,硬是分解制定成两部法律解决。

可见单纯追求立法数量后果多么严重。

(四)国情原因 实际上,有的环境法律之所以对一些重大问题不作规定或者弱化处理,是受到我国国情国力的限制。如出现这样的情形,是实事求是,而不能被认定是环境法律的“缺陷”。

1、解决重大环境问题的条件尚不具备 从当前实际情况看,我国有相当一批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无法斥巨资进行污染防治的技术改造,而如果采取关停措施又面临工人失业和社会不稳定的压力。与此同时,相当一些地方政府又不具备足够的财力解决长期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

这是一些环境法律不能写得过于严格的客观原因之一。

2、国情复杂,解决问题难以“一刀切” 由于我国国家大,情况复杂,各地发展不平衡,难以对所有问题都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所以我国的行政类立法在实践中自然形成了独特的立法习惯。这就是,先由中央定出原则性的规定,然后再由国务院、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地方制定实施类的条例或者细则。

这种立法体制总体上有其合理性,适应我国国情,但缺点在于,一旦上述单位在制定实施细则时遇到重大分歧,不能及时出台,法律的实施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使法律的可操作性问题变得突出起来。环境立法也逃不脱这个弱点的限制。

3、缺乏实践基础,短期难以形成全国统一的规范 有的环境立法有很强的自然科学属性,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缺乏解决现代环境问题的实际经验,这是某些环境法律质量不高的又一个客观原因。

三、对策建议 为了从根本上克服环境立法的“缺陷”,切实提高环境立法质量,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以正确的思想指导环境立法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环境立法的根本指导思想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搞好立法工作,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前提和根本保证。法律是实践证明为正确的、成熟的、需要长期执行的党的路线方针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党的16大报告指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成果,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路线方针是法的灵魂。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环境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环境立法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保证环境立法的正确政治方向。

这样才能使环境法律符合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认为,真正在环境立法中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根本指导思想,那些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2、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环境立法的重要指导思想 开展环境立法还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科学的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发展领域的具体化。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中提出了“五个坚持”,其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在促进发展中,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注意增加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促进社会发展的投入,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概括地说,科学的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也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发展观。这个科学发展观是在认真分析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并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认真学习和贯彻科学的发展观,对于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有关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学的发展观有助于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的各项工作统一起来,对提高环境立法的质量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这是因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在于尊重和把握客观规律,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关键在于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康有效的引导和约束机制。过去在制定环境法律时,遇到的阻力和责难比较多、比较大,在党中央提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后,立法机关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环境立法的重要指导思想,就会相对容易地统一人们的思想,因而会极大地促进环境立法工作,进一步提高环境立法质量。

在今后的环境立法中,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将科学的发展观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为此,从事环境立法的同志,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方面,首先要刻苦学习、深刻理解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带头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其次,要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认识我国环境与资源的形势,科学准确地认识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再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反思过去的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对环境立法的重视程度,切实加大环境立法的力度,进一步提高环境立法质量,把环境立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建立科学的立法机制

1、加强党对环境立法的领导 加强党对环境立法的正确领导,是提高环境立法质量的根本保证。特别对于改革征地制度,关闭污染严重企业等重大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行动,要及时向党中央报告,得到党中央的同意,这是提高环境法律权威性,使环境法律能够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正因为我国的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严格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与坚持党的领导,服从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2、坚持法制统一,坚持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 我国是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维护国家统

一、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障。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对做好立法工作至关重要。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各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整个国家处在改革转型的时期,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这就要求在坚持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建立既统一又分层次的立法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都是国家统一的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是对国家法律的细化和补充。

坚持法制统一原则重点要坚持:一是必须依照法定权限、遵循法定程序立法,不得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立法;二是坚持以宪法为核心和统帅,任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法律法规的规定之间要衔接协调,不能相互矛盾。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要发挥立法监督的作用,按照法制统一的原则及时审查和解决下位法与上位法相抵触的问题。

3、建立有利于环境法实施的机制 为此,各项改革一定要配套进行。也就是说,每制定一项新的法律,立法机关一定要认真考虑,实施本法,要实现哪些立法目标?为实现该目标,有那些阻力?社会各方利益平衡得如何?与新法律相抵触的文件和法律法规有那些?对这些文件和法规如何处理?在搞清情况的基础上,立法机关或者有关决策机关要协调各方,一揽子解决与新法律相抵触的所有的文件和法律法规障碍。

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又是一件必须做好的工作。否则,新法律的实施必然受到负面影响。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有关机关曾组织了对有关法律法规的清理,从中总结了不少有益的经验,环境法规的清理应当从中借鉴经验。今后,如何解决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还要探索新的办法,逐步使我国的立法体制更加灵敏高效。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环境法律的质量,保证其实施成效,还必须从体制、机制,从根本上清除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为此,从事环境立法工作的同志要以科学的理论做指导,要有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要善于发现并紧紧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要准确把握改革的时机,适时推进包括立法体制在内的政治体制改革。

当前学习和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的发展观,通过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和监督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环境法律的有效实施。

4、充分发扬环境立法民主 充分发扬环境立法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内在要求,对于保证环境立法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保证环境立法的质量至关重要。 第

一、要严格按照立法法的规定进行环境立法工作,保证常委会委员充分发表意见,鼓励委员们就一些重大问题展开辩论。因此,要提高常委会委员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实际地位,要延长常委会审议法律的时间,要改善常委会委员的审议工作条件,为委员们充分发表高质量的审议意见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对常委会委员在常委会上的发言,建议予以公开,让本选区的选民知晓,以便于他们接受本选区选民的监督。这是鼓励委员们充分反映人民意见、疏通民意渠道的一个积极措施。 第

三、法律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要按照法律规定,提前将拟审议的法律草案和有关材料送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以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准备审议意见。 第

四、要广泛听取各方面对法律草案的意见,切实做到集思广益。环境立法是为了人民,也应当依靠人民。

环境立法工作必须要走群众路线。现在,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环境立法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环境立法中要特别注意倾听基层群众的意见,要通过组织立法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对有关环境法律的意见,今后应当更多地运用听证会的方式。要更广泛地吸收专家参与环境立法。

今后所有的环境法律草案,包括拟定环境立法的规划和计划,都应向社会公布,不但要注意“听”意见,还要认真地“取”意见,切实做到集思广益,使制定的法律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增强法律实施的群众基础。 第

五、要更多地依靠人民群众,通过检讨环境法律的实施情况,对环境法律的质量进行评估。立法机构及其人员,通过接受人民群众对法律质量的评估,受到教育,以切实改进今后的环境立法工作。

5、从制度上防范部门利益法制化 立法一定要坚持执政为民的原则,防止“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的倾向,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特别是在大量的法律草案是由有关职能部门起草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处理政府权力与自然人、法人权利的关系,显得更为重要。

因此,每个政府部门都要深刻理解“良法”和“善治”的意义,认清政府部门是法律的“守护人”而不是法律的所有者。我们既要注意给予行政机关必要的手段,以确保行政权力的有效行使,又要注意对行政机关的规范、制约和监督,切实做到职权法定、责任法定、建立起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必受罚的机制,促使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正确行使权力,确保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不受非法侵害。

这是立法质量如何的一个重要标志。 解决部门利益法制化的问题,仅仅喊几句口号是不行的,而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

一是,要加强法律草案起草中的协商工作。目前环境法律草案的起草工作,主要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也承担一部分综合性的法律草案的起草。

为了提高立法质量,有必要加强起草中的协商工作。一般来说,在委员长会议决定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前,凡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起草的法律草案,都要先由全国人大相关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提出初步意见;由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起草的法律草案,凡涉及到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其他方面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也要征求这些部门的意见,以便对一些重大问题事先充分协商,达成共识,防止在法律 生效后因认识不一致再相扯皮。

二是,相互的参与和介入要制度化。一方面,由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起草的法律草案,一般要吸收国务院有关部门等单位参加工作;另一方面,凡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等单位组织起草的法律草案,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也要派人参与。

有关环境保护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起草,要参照这个办法办理。三是,要注意防止法律草案起草和审议中的不良风气,保证环境立法的公正性。

(三)培育立法工作队伍,抓好基础工作建设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法律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尤其是提请初审时,要有详尽的说明。提请初审时的说明,要包括立法宗旨、法律调整的范围、法律草案规定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章节、条款的内容,以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还要将法律草案起草过程中所涉及的重大问题的分歧意见,以及法律草案如何处理这些分歧意见及其理由,都要讲清楚。还要提供有关的论证材料、听证材料、参考资料和名词解释等,以便常委会组成人员了解全面情况和主要内容,深入进行审议,提出高质量的审议意见。

在法律草案进入二审、三审时作的法律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和审议结果的报告,必须对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前次审议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详尽解答。吸纳了的意见和建议,为什么被吸纳;没有吸纳的意见和建议,为什么不吸纳,都要讲出具有说服力的理由。

提请审议法律所配套的材料,要言之有理有据,这是提高环境立法质量的重要保证,由此可见,立法工作机构今后的任务将十分繁重。因此,第

一、要下决心加强立法工作队伍的建设。要建立健全留住立法人才、让立法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机制;第

二、要加强环境立法和整个立法工作的理论建设,为制定高质量的环境法律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第

三、要加强环境立法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工作;第

四、国家要为立法机关开展正常立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要进一步提高立法工作的经费投入等。第

五、要为人大常委会委员提供专门的办公室,并为他们配备必要的立法助理人员。第

六、要加快人大常委会的图书馆建设,进一步提高办公自动化的程度。第七,为了保证法律语言的准确性,建议请语言专家对最后的法律草案文本进行文字把关。

鉴于如何提高立法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立法工作的主要矛盾,各有关单位不要在立法数量上搞竞赛。时间要服从质量,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立法质量方面。

(四)妥善处理环境立法中的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环境立法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的关系 社会实践是立法的基础,法律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因此,环境立法工作必须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愿望和想当然出发,不能从本本和概念出发,也不能言必称外国,照抄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东西。

要始终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作为我们立法的基础。环境立法的项目,应当主要来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维护、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

要把解决环境问题的必要性和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国力结合起来。进行环境立法,要认真研究和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和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但是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立法的经验时,应采取分析、鉴别的态度,从中汲取一些对我们有益、有实效的内容,而不能照抄照搬。同时,即使外国法律没有的,只要我们的实践需要,就要及时制定法律,认真加以规范。

2、正确处理行政命令与市场经济手段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一个新的课题。过去在环境立法时,比较重视政府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事情都由政府大包大揽,已经不合时宜,实际上政府也管不了,管不好。

现在我们强调市场的作用,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市场在环境保护中的特殊作用,这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环境建设步伐,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法律制定中,更多地注意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推动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

如通过确立和完善资源的产权制度来协调各方利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来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使用;通过建立污水和垃圾收费机制来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化融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等等。但强调市场的作用,不等于也不应该减少政府的责任和作用,因为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市场也存在着失灵的现象,许多公共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公共环境的修复和保护等问题,就难以靠市场来解决。

因此,正确处理行政命令与市场经济手段的关系,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让政府把职能真正转变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搞好环境、资源等公共物品的管理,提供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各类服务,切实解决市场解决不了或者解决不好的问题,为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3、正确处理公众参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 做好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一个社会只有当它的公众真正意识到自己是环境的受益者,同时又是环境保护事业的真正主人时,这个社会才有可能有效地保护环境。如果没有在法律上确立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地位,要想唤醒全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热情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应尽快将公民的环境权益在立法中具体化和程序化,以确保公民行使环境权益时有法可依。在目前阶段,公民环境权益至少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环境知情权,即每个公民对行政机关所持有的环境信息拥有适当的获得利用权;二是环境决策参与权,即保证给予每个公民参加环境决策的机会;三是环境救济权,即公民环境权益受到损害时,应当让每个人都能够有效地运用司法程序和行政程序,获取相应补偿。

当然,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要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要注意维护社会的稳定。

4、正确处理突出重点和兼顾一般的关系 我们现在的立法任务很重,应当针对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资源问题,集中力量制定出真正管用的环境法律,尽量避免把精力花在那些难以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无害也无益”的“宣言性”的立法项目上。

5、正确处理法律的稳定性与改革过程中变动性的关系 法律的特点在于“定”,一旦作出规定,就要保持相对稳定;而改革的特点是“变”,是要突破原有的一些体制和规则。所以,环境立法要及时把改革中的成功经验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对现行环境法律中不合时宜的规定要及时作出修改,以推进环境与资源保护事业的发展。

6、正确处理规范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关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环境法律,主要对国有企业提出环保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扩大环境法律的覆盖面。

保护地球环境是所有自然人和法人的责任。今后进行环境立法,所有的主体都要纳入调整范围,都要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办事,都要对环境保护承担义务和责任。

(五)为提高环境立法质量,还应切实遵循“七个原则”:一是协调发展原则;二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三是污染者付费、开发者恢复、受益者补偿原则;四是协同合作原则;五是重视司法解决环境纠纷的原则;六是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要综合运 用行政手段、民事手段、刑事手段的原则;七是地方环境立法要有本地特色原则。这些原则都已在近年来制定环境法律时有所体现,立法机关今后制定法律时应当继续遵循。

简短的结论。我认为,在党中央提出科学的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形势下,我们研究如何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努力提高环境立法质量,以更好地为环境与资源保护事业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相信,只要我们真正重视环境立法质量问题,实实在在地采取以上对策措施,消除产生环境立法“缺陷”的各项原因,我国的环境立法质量一定会大大提高;我坚信,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制定的、高质量的环境立法,一定能够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为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3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对环境保护方面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加强水环境监测,采取科学举措提升水环境监测质量,是当前环保部门的工作重点。文章分析了当前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关键词: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意义;措施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破坏使得环保形势越来越严峻,加强水环境的质量监测和控制.........
论环境权的性质(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07
中国法学界对环境权理论的探索和研究整整二十年了,1 尽管这在学术发展史上是弹指一挥,可是我们却多次获得惊喜,但每当豁然开朗之后,呈现在眼前的却是我们完全无知的深渊。环境权发展的路径越多,我们就越无所适从,整个环境权理论越来......
探讨新课标环境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新方法
发布时间:2023-03-09
摘 要:在整个教学体系中高中数学的教学地位十分重要,原因是高中数学所涉及的原理和知识较为抽象、难懂,并且高中数学在整个高中学习中占比最大,是许多学生最不愿意和最难学好的课程,而学生对数学原理与知识的熟悉程度则在一定范围......
环境立法经济手段的运用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7-21
湖北 武汉大学法学院 陈 静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是根据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之协调发展原则以及利益与责任公平原则,以及我们现在运用的局限,提出引进市场机制理论,并据此而讨论适用于他国实践的一些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论文关键词:协调发......
产品质量法有关问题研究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产品的极大丰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就,但是,不合格产品及缺陷产品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突如其来的灾难。司法实践中类似的产品责任案例逐年增多,经济的全球化及中国加入WTO后,涉外的产品责任案例屡见不鲜,因此,研究、完......
我国行政立法质量评价标准之考量(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关键词: 行政立法/质量考察/评价标准 内容提要: 围绕我国行政立法质量的评价标准,论证考量了行政立法质量评价标准的必要性,分析考量了立法质量评价标准应予关注的元素,认为界定我国行政立法质量的评价标准应从立法汇集和表达民意的水......
德国土壤环境保护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及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我国土壤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土壤污染情况日趋严重。我国目前尚未对土壤环境保护进行单独立法规制,而现行关于土壤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试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提升
发布时间:2023-03-27
摘要:在环境监测机制建立的过程中,要结合质量管理要求和综合管控维度进行深化处理,将环境质量维护和全过程质量管理机制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减少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染问题,积极落实机制,建构更加有效的全过程管理维度。文章从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项目的内涵分析入手,对管理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展开了讨论。关键词: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环境监测水平;环境质量维护;工业污染1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内.........
循环经济与立法研究-综合新能源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12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不仅是一种倡导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以往的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重估了自然资源的价值,关注不同生态伦理的整合与提升,深化了对生态阈值的......
国际环境污染的法律问题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18
摘 要 工业革命以及其后的技术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世界经济达到了空前繁荣的时代,同时,人类对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加强,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水、土地、生物乃至外层空间不断受到破坏。环境问题也相应超越国界,......
环境法的污染者负担原则研究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针对污染者的环境责任(或称环境保护义务)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早于1972年就提出了“污染者负担”原则,并很快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被一些国家确定为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关于污染者的环境保护责任的法律规定,有着一个发展......
试论法官素质的提高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11
实现司法公正,是法官的使命;提高法官素质,是司法改革的基石。衡量一个法官是否完成了司法公正的使命,标准就是看他是否严格按照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来处理各种案件;法官要想完成司法公正的使命,就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法官素质是蕴......
论环境立法的趋势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环境成本内部化的介绍,阐述了在环境立法中运用市场机制的必要性和意义。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要顾及到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这是来自发达国家的前车之鉴。市场机制的运用则提供了一条......
浅论可持续发展观与我国环境立法(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07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环境资源可持续基础上的生存与发展。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不断加深,此问题逐渐纳入环境立法的议程上,因此,可持续发展观与环境法的关系研究是环境法研究的重大问题,试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出发,就可持......
我国环境税立法相关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30
一、环境税的立法价值 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一部《穹顶之下》的记录片让我们意识到自身是处在一个何等危险的环境中,无论是学者还是国家相关部门都意识到了仅仅依靠市场自发的资源配置机制及政府的政策命令及管控手段已......
京津冀区域环境协作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3
摘 要 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地方协作立法来实现,同时也要保证该法在效力上高于地方行政法规,一方面为了打破该地区环境治理的分割式管理,另一方面以保证该协作立法的执行力。文章全面分析京津冀区域环境立法协作......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摘要:ERP环境下,会计信息来源于企业的各个部门,体量大、项目多、范围广。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有效性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企业应充分发挥财务业务一体化的集成优势,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降低或消除会计信息中人为因素的干......
加强外语学法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发布时间:2022-12-21
" 一、外语学法研究领域的现状令人忧虑 1.对学法研究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 求解决。”因此,我们不光要研究教师的教法,更要研......
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法律问题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08
运用贸易措施保护环境是近年来国际贸易法和国际环境法领域里的一个新问题。本文分五章从国际贸易法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第一章是导论,其内容分为五节。第一节讨论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指出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
论环境物权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04
物权法是与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和其它非经济价值直接相关的规范体系。但是,传统物权法并未将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和其它非经济价值融入其概念以及制度之中,这样才导致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当代,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环境资源的可......
论立法法与其历史环境
发布时间:2022-11-30
【内容提要】立法法的有效实施卒赖人们的理解和接纳。然而立法法出台前后,人们对它的回应,褒贬迥异,驳杂纷纭。这里有人们观察法律的视觉分别,也有立法法自身原因。而这两者都同立法法赖以产生和存在的中国现时期社会历史环境有直接且......
德国环境刑法中污染概念的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5
环境刑法已经成为欧洲各国刑法发展最快的部分,在某种意义上似乎已经走过了头,因为学术界倾向于环境应当按照其本来的样子加以保护而毋须顾及人类生活的需要及其质量。这一观念也同样深刻地影响了德国环境刑法中法益的概念、范围以及在此......
法学视野下的环境权保护研究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03
余文静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内容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他们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忽视或者违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或者破坏。因此本文拟从法......
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提高立法工作质量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6-11-16
(一)市委领导地方立法工作的主要做法 1、定期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并作出相关决定。自2001年以来,市委在每届任期内都召开一次人大工作会议,出台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相关文件,明确市委领导人大工作及其地方立法工作的主要方式,加强对......
浅析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教育质量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论文商要】高校研究生教育是为社会提供更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建立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关键。本文阐述了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目的、内涵,建立了适合桂林......
提升高职毕业设计质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3
摘要:对高职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对高职毕业设计质量不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为: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安排、分专业建立质量标准、建立评价体系、组建优秀的指导教师团队、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等。关键词:高职;毕业设计;质量高职毕业设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兼具教学与教育功能,是培养探索真理、创新意识、规范意识的重要过程[1],也是提高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重.........
商标法之立法宗旨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关键词: 商标法/立法宗旨/商标专用权/消费者利益/有效竞争 内容提要: 商标法具有保护商标专用权的目的,具体体现为商标法中保护商标专用权的原则和制度。保护商标专用权是商标立法的基础和核心。保护消费者利益也是商标立法中调整商标......
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7
论文摘要:本文从危险责任论和环境侵权行为出发讨论环境损害赔偿问题,在环境利益原则下研究了环境损害赔偿的原则、环境损害赔偿的主体、环境损害的范围、环境损害赔偿的范围、环境损害赔偿的方法、环境损害赔偿请求权时效等基本制度,并......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环境保护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诉讼推进环境保护形成也是环境保护法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唯有在公益诉讼制度方面研究,加强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设,才能日益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良好成绩,也同时可以推动环境保......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研究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2-12-01
会计信息是将会计数据通过会计方法加工处理所得,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可以为各类的使用者提供经营决策的依据。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含义更为广泛,不仅包括传统的财务信息还包括业务信息。财务信息可以由账务处理系统中总账模块来获得......
探讨可持续发展观与我国环境立法(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17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环境资源可持续基础上的生存与发展。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不断加深,此问题逐渐纳入环境立法的议程上,因此,可持续发展观与环境法的关系研究是环境法研究的重大问题,试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出发,就可持......
试论环境权的本质属性(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7
[摘 要]“环境权理论”提出来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世界上有些国家也已经把环境权作为一种实体权利写入宪法或者在实体法中运用,对环境保护产生了一定积极的效果。在我国,对环境权的定位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环境权是一种什么样的权......
法学视野下的环境权保护研究/余文静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19
余文静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内容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他们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忽视或者违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或者破坏。因此本文拟从法......
环境犯罪构成若干问题研究行政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中文论文摘要:环境犯罪是刑法理论和刑事立法、司法领域的新型犯罪,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有关环境方面刑法保护问题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本文试从环境犯罪构成中国家能否成为国际环境犯罪主体、主观方面是否应设立无过失责任以及......
志愿服务立法研究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29
论文摘要:志愿服务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内在价值,由于我国缺乏必要的立法保障,在社会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对志愿服务进行统一立法的时机已经成熟。本文通过对志愿服务的基本特征、社会现状、立法原则和立法建议几个方面对我国......
复杂环境下逆做法钢立柱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发布时间:2022-09-14
【摘 要】逆作法是一项近几年发展起来新兴的基坑支护技术,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起。在多数地下室的施工中,均采用传统的正作法程序,即:开挖基坑――施工基桩――施工底板――施工地下室竖向构件――......
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管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信息化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高校的内部审计管理也因此发生着变化。审计质量是整个审计工作的关键,而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学校的内控机构,在高校信息化普遍应用的过程中,对审计......
服务企业提高服务质量的营销策略研究(1)
发布时间:2022-12-16
[摘要] 本文分析了影响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营销策略,对服务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体验服务质量 预期服务质量 营销策略 随着服务经济的迅速发展,服务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由......
破产犯罪之立法研究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在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下,破产必将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必然现象。综观世界各国破产制度的概况,可以发现破产过程中极易产生破产犯罪,而且破产犯罪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正如德国有关人士所讲"即......
试析医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提高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4-29
" 论文摘要:随着医学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研究生教育质量出现了滑坡现象,其突出表现就是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下降。如何保证和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成为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为此,潍坊医学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论......
立法的效力问题研究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立法法》颁布后,法的位阶问题在“法律”的层面上有了基本的定位,但在学术层面上,关于“法的位阶”等概念的定义还存在很大的争议。这样不但不能理论上达到自圆其说,对实践也不能作出很好的解说,比如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的位阶问题......
产房护理质量提高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8
医院产房是产妇完成生理分娩的重要场所, 也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 是胎儿脱离母体后第一次接触到的外部环境。优越的护理治疗及完善的配套措施可以直接影响到母婴的生命安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医疗水平的提高, 对产房的护理工作也提......
论环境法律责任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环境法律责任是环境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法运行的保障机制。环境法律责任内涵的复杂性决定了环境法律责任概念既指法律责任关系又表现为一种法律责任形式。环境法律责任关系就是以环境要素为内容的环境法律主体间关系......
提高常规内审的质量(1)
发布时间:2013-12-18
一、常现内审中存在的问题 1、审计内容难以抓住重点。常规内审是对一个行一定时期内各项业务工作的全面审计,其审计范围包括金融监管、结算管理、综合服务、再监督等。在常规内审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审计内容多、涉及面广,每个......
独立学院宏观经济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3-07-20
独立学院是我国根据实际需要而创新的一种高等教育办学方式,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做出了很大贡献,截止到2014年,全国总共有318所独立学院,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独立学院一般在各省市本科第三批次招生录取,......
探析建立票据做市商制度的法律环境(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22
论文摘要:文章在分析建立票据做市商制度的必要性与前提条件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目前并不具备建立票据做市商制度的成熟环境,政策的支持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只有完善法制,营造适宜的法律环境,才能促进票据做市商制度的健康形成与发展。......
论提高高中汉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发布时间:2023-03-17
【摘要】学生的学习就是在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上构建新的内容,这本身就是充满变数的复杂的过程。汉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语言的学习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把握汉语文教学的规律.掌握它的特殊性,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找到正......
浅谈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2-12-1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本文在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网络环境中图书馆如何提高图书采访工作质量
发布时间:2022-12-13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采访工作 摘要:文章通过对图书馆采访工作在网络环境下的定位、面临的问题、采访人员素质等的阐述,探讨了网络环境下提高图书馆采访工作质量的措施以及相关问题。 1前言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采访具有......
社会保障立法问题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2
一、社会保障立法现状的基本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1984年开始,随着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行, 社会保险立法工作也紧跟其围绕展开。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法规是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暂行规定》,该法规确立了劳......
论环境空气采样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发布时间:2017-05-04
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过程中,环境空气质量保证与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是重点内容。在实际的环境空气监测过程中,要确保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还要具备一定的对比价值和代表性价值,这样才能为环境空气采样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提供相应......
中国电子商务立法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一、构建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的立法原则和核心内容 (一)中国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的立法原则 由于电子商务立法调整的是新型的市场交易方式,因此需要有与以往法律不同的新的立法指导原则。这些原则覆盖整部法律,目的是使法律具有一定的伸缩......
试论如何提高独立学院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和独立学院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特点,对如何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质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层......
破产犯罪之立法研究(4)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14
由于立法上的重大缺陷,我国现行法律对破产犯罪的打击是相当有限的。与其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企业破产的现象日渐增多,破产犯罪也呈亦演亦热之势:有的破产企业低价出售财产,将财产分给职工个人,向个别债权人......
浅谈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环境工程 专业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论文摘 要: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以深化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切入点的整改思路,并结合常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实践,确定了教......
种提高电缆载流量的管道填充介质(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 要 向管道内灌注介质可提高穿管敷设电缆线路载流量,根据这一研究,广州电力工业局电缆管理所在其它单位的协助下,成功研制出一种满足要求的介质——SH凝胶体。该介质具有初始粘度小,经一段时间后粘度变大,碱度低,稳定性好,泌水率......
加强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突出,引起了各国政府首脑、政治家、科学家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从斯德哥尔摩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到巴西《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从4月22日的地球日到6月5日的环境日,......
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3-03-10
在汉语言文学中,学生可以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能够得到全方位发展,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型人才,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人们要重视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本文针对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策略进行阐述。一、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汉语言文学是一门重要学科,因为它其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同时也是如今社会快速发展的一种人文展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价.........
精细化成本控制 提高成本运行质量(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6
论文摘要:随着油田管理机制的转变,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油田开发难度越来越大,综合生产成本越来越高,生产经营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种困难局面,认识到只有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才能有效改变油田开发状况,改善生产经营形......
环境犯罪构成若干问题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中文论文摘要:环境犯罪是刑法理论和刑事立法、司法领域的新型犯罪,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有关环境方面刑法保护问题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本文试从环境犯罪构成中国家能否成为国际环境犯罪主体、主观方面是否应设立无过失责任以及......
提高审计实施方案编制质量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组为了完成审计项目任务,从发出审计通知书到处理审计报告全过程的工作安排。根据审计署六号令反映的实施方案从编制条件到质量控制等相关内容,可以看出其在整个控制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好的审计实施方案不但是审计质量......
群体性环境污染损害法律救济制度研究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 环境污染可以说已经渗透到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尤以群体性环境污染以其巨大的危害性,涉及范围的广泛性,社会效应的轰动性而备受关注。如何有效防治群体性环境污染以及在发生群体性环境污染损害的情况下如何获得......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环境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2
「摘要」金融风险加剧促使中国人民银行考虑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必须具备的法律环境包括存款机构具有破产能力、存款机构市场退出法治化、其他相关法律制度,没有实现存款机构市场退出法治化是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障......
研究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资金“洼地”效应
发布时间:2014-06-16
一些文献已经就金融生态环境质量与资金流动的联系提供了反面案例。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研究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资金洼地效应.........
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间题及其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1
环境监测的结果与环境保护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息息相关,一个地区环境监测的水平反映了该地区的环境管理能力。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是实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的有力保证之一。因此,我们对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问题应给予极大......
基于PDCA循环提高《国际服务贸易》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2
摘要:《国际服务贸易》是继《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世界经济概论》之后理论性、政策性很强的课程。“戴明环”人才培养模式适用于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性质,探讨“戴明环”人才培养模式在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更适用......
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3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不断运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中,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迈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又不断促进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O2O、B2B、B2C、C2C等经营销售模式也不断盛行,企业在日常的经营销售过程中越来越多......
设立速裁机构 提高审判效率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继续探索民事诉讼程序的简化形式,在民事简易程序的基础上建立速裁程序制度,规范审理小额债务案件的组织机构、运行程序、审判方式、裁判文书样式等。”这是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即2009年至2009年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环境会计计量方法的思考(1)
发布时间:2023-04-05
[摘要]随着人类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显得突出,环境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着重从会计的角度去认识人类的环境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从环境会计计量对象的特点、计量方法的理论基础及选用原则的分析出发,对环境会计的计量方法进行......
论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 环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的普遍问题,这一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的环境问题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原因,并且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深入开展,环境法治也显得尤为迫切,但现行的环境法制建设存在诸多的弊端。本文......
国外环境审计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4
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人类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以下就是由查字典范文网为您提供的国外环境审计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对环......
浅析《环境法》立法目的
发布时间:2023-06-21
就环境法的立法目的而言,有一元论、二元论以及多元论等众多主张和观点。 持一元论者认为环境法的目的仅以保障人体健康为唯一目的。这种观点在后来已不适应现代生态社会环境、思想发展等方面的需要,因而被抛弃。 二元论者认为环境法......
财政政策论文:探析环境税的立法策略和立法原则
发布时间:2023-02-15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财政政策论文:探析环境税的立法策略和立法原则,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伴随着环境问题在全球的日趋凸现,以及席卷全球的财政改革潮流,环境税制度在国际、区域、国家等多个层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税制......
探究环境监测质量工作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0-31
探究环境监测质量工作的思考 探究环境监测质量工作的思考 探究环境监测质量工作的思考 精品 源自中考试题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滞后,从水源、空气、噪音等的监测,拓展到土壤、生态和生物等的监测,而且原有的监测项目也在不断地......
担保的法律环境解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04
金融的繁荣依赖于信用保障,担保制度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融资能力,影响到一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外资水平。我国关于担保的专门立法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时至今日,世界资本的流动和金融的有效运行直接制约国家经济发展,担保的作用愈加......
论借用音乐提高武术套路教学质量的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文章采用文献综述、逻辑分析的方法将音乐和武术的内在联系起来,进行关于如何借用音乐来提高武术套路教学质量的相关理论研究。包括可行性分析、音乐和武术的内在结合阐述、结合时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实际运用时需要注意的问......
基于矛盾分析法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3
摘 要:成人教育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博弈的过程中出现了人才培养过程的异化,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与逻辑顺序上的矛盾,教学内容和受众对象非对等性的矛盾,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差异性的矛盾,教学内容和时间应用上的矛盾等。深入剖析独......
中国需要环境基本法(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存在价值目标的局限、立法理念的偏差、制度体系的失衡、协调机制的缺失、法律保障的不足等问题。但废除该法并非可取之策,因为环境保护基本法具有宣示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权力-权利”配......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7
摘要:图书馆中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图书馆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尤其对高校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图书馆专业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策略随着数字化信息资源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崛起和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出现了重大变化。在现代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不再只担负馆藏维护、图书管理的职责,同时还负责对信息资源的及时传递、检索及.........
台湾环境基本法预防类制度研究及其启示(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 预防类制度是环境法中体现预防原则的一系列环境制度的总称,包括环境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清洁生产制度和环境标准制度。预防类制度是《环境保护法》修改的重点,而台湾《环境基本法》关于预防类制度的规定能为我们......
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在我国物流基础设施长足发展的同时,发展物流的政策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在下力量推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发展现代物流列入“十五”计划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
探析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3-01-15
" 论文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质量 论文摘 要:本文基于工作经验,对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针对我国中学语文学生缺乏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学评估方式陈旧的现象展开了思考和探究。由于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提高中学作文教学质量的科学方法
发布时间:2013-12-19
"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八股式教学。为单纯应付考试,教师规定许多条条框框,只准这样写,不准那样写,理由是按照固定格式写,不会丢分,最少可以及格。学生作文一般都是三段式,记叙文开篇点题,叙述经过,结尾扣题......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发布时间:2023-03-16
" 论文关键词:领导 学科建设 专业特色 教育质量 论文摘要:学院要发展,学科要建设,这是摆在全院同志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在学科建设上,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学科方向上,要体现我院特色,发挥整体优势;在学科带头人建设上,要更加务......
科学消费的法治环境(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4
市场经济需要科学消费。科学消费不仅意味着消费者的权益,也意味着商家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这一方面要求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也要求商家的诚实信用,同时还需要政府部门的适当干预和宏观调控。 科学消费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提高每个......
环境法存在何以可能(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理论是苍白的,分析才是根本。针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本文就一味追求理论的崇高性,忽视现实的行为进行批判。通过我国古代的传统思想的论述及现在环境资源日益“贫困”。作为大自然的灵秀-人,何去何从,怎样在大自然的沉沦中......
行政诉讼与法治环境(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一、行政诉讼在形成和改善法治环境中的作用《行政诉讼法》颁布10周年,中国法治环境逐步形成并日益改善。在立法方面,1989年至1999年10年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法律146项,通过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66项,二者共计212项,相当于1949年......
立法体制的模式问题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1
【内容提要】立法体制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一国立法体制的因素是该国的政体和国家结构形式。由政体决定的各国横向立法权限划分的模式有立法机关优越、三机关平列制约、行政机关优越、立法机关至上等类型。由国家结......
论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发布时间:2023-03-16
" 【论文关键字】 ISO9000;质量管理;教育界;教学质量 【论文摘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力发展阶段,尤其经济发达地区,提出了早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和要求。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了,学生数量增加了,怎么保证和提高......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0
摘要:在现阶段语文教学的发展与研究之中,应利用语文的魅力逐步提高现阶段学生的学习质量。通过改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代教育更加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多方面技能,注重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语文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