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东西互动(1)论文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东西互动(1)论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20:23:05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东西互动(1)论文
时间:2023-08-06 20:23:05     小编:

【内容提要】东西部发展关系始终是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关系。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从均衡——非均衡——协调的区域发展战略选择三个阶段的比较分析,认为任何一种区域战略的选择都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从动态的角度来考虑区域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区域发展战略选择总是在历史合理性和局限性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然而,无论怎样变化发展,东西互动都应成为贯穿于每个历史阶段区域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

【摘 要 题】宏观经济运行与发展【关 键 词】区域战略/东西互动/现代化发展【 正 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在空间方面的主要表现就是致力于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东西部发展关系”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始终围绕着是否正确认识和处理东西互动问题。

这是我国过去现代化发展遇到的一大难题,也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需要继续解决的一大战略问题。本文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分析50多年来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在东西互动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为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东西部发展关系提供启示和借鉴。

一 旧中国的经济是一种半殖民地经济,为数不多的工业设施70%以上偏集于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广大内陆除武汉、重庆等极少数长江沿岸城市外,几乎没有什么象样的工业。针对这种状况,从20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我国在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进程中,总体上选择了重点发展内地,沿海服从内地的战略,其间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重点西进。

第一次是1953年开始启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一五”计划时期。当时国家经济建设布局的指导思想是:“在全国各地区适当地分布工业的生产力,使工业企业接近原料、燃料的产区和消费地区,并适合于巩固国防的条件,来逐步地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这种不合理的状况,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23页。

)。为此“一五”期间除在沿海老工业基地有重点地进行改建、扩建外,基本建设项目相当大的一部分摆在了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内地。

全国基建投资1952年沿海地区占43.4%,内地占39.3%,到1957年沿海地区下降到41.6%,内地则上升为49.7%(注: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99页。)(因扣除全国统一购买的机车车辆、船舶、飞机的费用,所以两项相加不等于100)。

在苏联援建的156项大型工程最后实际施工的150个项目中,内地为118个,占79%;沿海为32个,仅占21%。(注:董辅@①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61页。

)。 第二次是“三五”计划开始以发展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的“三线建设”。

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在我国面临国际局势和周边环境急剧严峻的情况下,国家把投资重点放在三线地区,形成了我国经济布局的又一次更大规模西进。从1964至1978年,国家在三线地区累计投资约2000亿元,形成固定资产1400多亿元,占当时全国固定资产总额的1/3,相继兴建了2000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形成了45个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的大型生产科研基地和30个新兴工业城市。

由于三线建设的巨额投资,“三五”时期内地占全国基建投资额的比重高达70.6%,沿海地区仅占29.4%;“四五”时期内地仍达60.5%,沿海地区为39.5%(注:国家统计局:《1949-1984光辉的三十五年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版,第171页。)。

两次经济建设重心的大规模西进,理论界颇有异议。应该说,从我国生产力布局和长远发展的视角,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对中国现代化发展至少有两个方面的积极效应。

第一,内地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初步形成了自我发展能力。经过近30年的投资建设,1978年内地的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由1952年的41.7亿元增加到1792.9亿元,占全国工业固定资产的比重从28%增加到56.1%,上升了一倍多(注:国家统计局:《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年版,第137-138页。

)。内地建立起一大批工业骨干企业和几十万个地方中小型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干道和地方综合运输网,甚至拥有当时国家尖端科技产业和实力雄厚的国防军事工业。

从区域工业化的性质来说,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空前的现代化开发,使西部广大地区在短时期内跨越了几个社会发展阶段,迅速缩小了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为发展内地经济,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第二,为东部沿海地区开辟了资源来源与市场。

经过大规模的的内地建设,建立起了煤炭、天然气、稀土矿等几十种开采业。改革开放初的“六五”期间,沿海12个省市中仅煤炭每年从内地净调入量就占全国净调入省总和的78%以上。

辽宁、广东、上海、天津、江苏的有色冶炼厂,85%左右的原料来自内地(注:陆大道:《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3页。)。

同时,改革开放前全国人口58.9%分布在内地,亦即劳动力资源和工业品的消费大部分也在内地。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与内地的开发是分不开的。

因此,开发内地,使生产力的布局逐步向内地推移,很大程度上是符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的。 但从提高全国工业整体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看,又是不理想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两次西进战略忽视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互动关系。 首先,人为地抑制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西进过程中,不仅沿海工业的改造、扩建、新建的投资少了,甚至沿海许多项目内迁。据统计,1964-1971年,全国内迁项目380个,内迁职工145万人,内迁设备3.8万多台(注:汪海波主编:《新中国工业经济史》,经济管理出版社1986年版,第349-350页。

)。以致使沿海地区的工业增长速度低于内地,1953-1978年间,西南、西北、中南地区工业增长速度都超过全国平均值,东北华东两大区正相反。

其中,1966-1978年间,全国工业年均增长10.2%,东北区只有8%。综合性大工业城市天津、上海在“二五”期间年均增长只有0.5%和5.7%(注:陆大道:《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9页。

)。非常清楚,比较落后地区有超乎平均值的,但绝对值是微小的增长,是以抑制乃至牺牲经济技术基础较好的沿海地区绝对值大得多的增长为代价的,使20世纪五十年代初曾经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比肩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远远地落在后面了,不仅严重影响全国的经济发展,反过来又影响了对内地工业的支持。

其次,在计划经济下回避了区域间的经济竞争和忽视了地方、企业合理的经济利益,加上内地广大传统的农牧区和少数现代工业城市并存的典型二元经济结构,使其客观经济效果并不理想。从宏观投资效益看,1953-1978年,内地基建投资占沿海与内地总和的60%,国内生产总值只获得了年均5.7%的增长速度,每百元基建投资新增国内生产总值42元;沿海地区基建投资占4n%,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每百元基建投资新增国内生产总值68元(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595-597页和《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1950-1985)》,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版,第104页计算。

),内地基建投资效益不及沿海地区的2/3。这导致了对内地的投资倾斜不仅其自身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而且也未能有效地发挥辐射和带动功能作用,促进东西联动与合作。

这种“损东补西”缺乏东西联动与合作的长期西部倾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显然,改革开放前30年在处理东西部发展关系上,问题主要不在于战略重点西进,而是在于忽视了东西互动。

早在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总结了“一五”时期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关系的经验,提出了要“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46页。)的新思路,同年9月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当前需要的是沿海地带和内地的配合”,“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沿海各省的有利条件,继续适当地发展那里的工业,以帮助内地工业的发展,加速全国的工业化”(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68页。

)。虽然这种新思路后来并没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但把“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关系提了出来,注意到了东西部互动的重要性,这对推动现代化的发展有着宝贵的价值。

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确立了“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和对外开放政策,与此相适应,国家对区域发展战略也进行了调整,采取了由内地转向东部沿海较发达地区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所规划出的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关系的轨迹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较快地先发展起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以更好地示范、辐射和帮助内地发展,带动全国的现代化。

根据非均衡发展战略,“六五”计划规定,要积极利用沿海地区的现有经济基础,带动内地经济的发展。“七五”计划第一次用东、中、西部概念替代之前沿海与内地的划分,进一步强调要按照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次序安排发展重点。

于是,国家基建投资开始向沿海地区大幅度倾斜,其倾斜度比“三五”时期向西倾斜还要大。“六五”期间,东、中、西部基建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47.7%、29.3%、17.2%,在建国后国家投资东部第一次超过中西部之和。

至“八五”时期东部地区基建投资占全国的比重提高到54.2%,中、西部地区分别继续下降到23.5%和14.7%(注:曾培炎主编:《新中国经济50年(1949-1999)》,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版,第397页。)。

加之东部沿海地区原有基础较好、投资环境优越和对外开放的优势,自身的资金积累能力和对外资吸引力较强,投资渠道多元化,因而同中西部的实际投资差距还要大得多。 这次我国区域战略重点的东移,持续了20年,在处理东西部发展关系问题上,让“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

)。这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和一个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大国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到了东西部的互动,因而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首先,东部沿海地区凭借较好的经济技术基础和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成为中国大陆最有活力的经济高速增长区,充分发挥了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推动了全国国民经济的腾飞。1979-1998年间,全国GDP年均增长速度为9.7%,其中沿海地区更是每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

特别是1991-1995年,全国GDP年均增速为12.0%,高于这一速度的省份有13个,其中东部地区占9个,增速最快的福建、广东、浙江三省年均高于19%(注:曾培炎主编:《新中国经济50年(1949-1999)》,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版,第403页。)。

同时,从“八五”计划开始,国家先后开放了沿江、沿边及沿黄、沿陇海线等内陆地区,使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都取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20年中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比同期世界平均速度高出6.5个百分点。

1997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7位。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美元,2001年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6位。

其次,东部沿海地区的高速发展,通过示范、扩散效应和经济技术合作等多种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西部联动与合作,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据统计,1995年全国已形成形式不同、规模不等、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合作和经济网络组织100多个,包括省(区)间的经济协作区、省毗邻地区经济协作区,以及城市间经济协作网络等多种形式(注:曾培炎主编:《新中国经济50年(1949-1999)》,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版,第405页。

)。尽管这时期的东西联动仅是初步的,却为中西部的开发和建设,进一步促进区域互动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沿海鲁苏浙闽粤新兴工业省份的经济崛起,对地域格局的演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方面为推动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大改革、大开放、大开发发挥了有力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为加快现代化发展和建立全国统一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这一阶段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处理东西部发展关系问题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尽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存在着区域发展战略指导思想上的区别,但是基本上都实行了大幅度的地区倾斜政策,东部和西部地区先后处于从属地位。改革开放前30年东部地区服从内地重点建设,这种思路虽然为内地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却抑制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改革开放后20年则中西部地区服从东部地区优先发展这一大局,这种思路充分发挥了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腾飞,但过分的倾斜政策扩大了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在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中,中部不及东部的1/2,西部不及东部的1/4。应该说,这种差距是发展中的差距,然而地区差距的过分扩大并任其蔓延下去,不仅“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而且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振兴”(注:江泽民:《全党全社会动员起来为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而奋斗》,《人民日报》1997年1月6日。

),最终也会影响到中国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第二,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西部地区主要是依靠国家的大量投资,各区域基本上没有相互间的互动。

改革开放后在体制转轨中,相互间的互动作用虽始终存在,但这种互动在西部开发之前,基本上处于一种不均衡、不自觉的状态下。东部对西部经济只是一种有限的、缺乏自觉的支持,西部经济发展仍主要依靠国家外力的推动。

如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西部地区实行的区域补偿,先后设立了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基金等,加强对“老少边穷”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扶持。九十二年代开始把扶贫与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并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但这种支持主要是由政府推动、运作和协调,企业处于被动执行的地位,各区域的要素并没有有效地互动与整合起来。 三 20世纪九十二年代中后期区域协调发展思想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既是实现邓小平提出世纪末全国基本达到小康水平时要突出地解决地区不平衡战略构想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党和政府在新的实践中对东西部发展关系思路的重新审视和重大调整。

这次战略重点西移,既不同于改革开放前30年的战略“西进”,也区别于改革开放后20年的战略“东移”,这一区域发展新战略,构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正确处理东西部发展关系的全国大战略大思路。其中心内涵就是要促进东西互动,以各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强大动力。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发展为主题,坚持东、中、西部的共同发展。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

总体上小康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这种“发展很不平衡”,从地区看,东部进入小康的比重大,中西部则比重小。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调查资料显示,西部12个省市区,面积占全国的71%,人口占全国的28.6%,而国内生产总值却只占全国的18%。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要通过各区域的共同发展来实现,发展应成为东、中、西部地区的共同主题。

“十五”计划纲要强调指出:“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不仅中西部地区要加快发展的步伐,而且东部地区也要加速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也就是说,东、中、西部携手共进是这次区域战略重点西移的重要特点。

西部大开发并没有忽视东部地区的发展,更没有使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不发展为代价。而是在一个已经存在地区差距的经济整体中,既推动西部地区发展以缩小东西部差距,又不牺牲先发展的东部地区的经济效率,实现东西部共同发展。

第二,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 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必须使各地区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进行优势互补和整合。

党和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不再单纯地实行地区倾斜政策,而是强调“要从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地区优势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把东、中、西部各地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注: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73页。),进行优势互补和整合。

对于西部地区,不仅要发挥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优势,而且“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最重要的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把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着力发展特色经济”(注:朱镕基在新疆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0年9月13日。)。

并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全国各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形成牢固的绿色生态屏障。 中部地区地处中国腹地,由于和西部地域上的连通性,党和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的一整套战略指导思想,始终是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赋予中部地区“被开发者”和“开发参与者”双重角色。

同时,中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十五计划建议指出“中部地区要发挥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运用好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加快发展步伐。

特别是要利用农业和水陆交通枢纽的优势地位,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带(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00年10月19日。)。

东部地区具有对外开放条件较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继续发挥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有条件的地方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人民日报》2001年3月18日。)。

第三,形成东、中、西部地区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经济联系。

加速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要靠东部地区资本、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和带动;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也需要西部地区能源、市场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因此,实现东西部的共同发展,必须把握并有效地体现这种地区间的内在关系,“努力形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注: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页。

)。党的十六大也强调:必须“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注: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

)。 一方面,国家开发西部的重要出发点,是为东部地区经济再上台阶开辟新的市场空间,并带动中部地区更好地发挥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促进全国经济的更大发展。

1999年12月1日朱镕基在“新加坡讲座”时说:“加快中西部发展是中国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一定会象前20年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样,将为东部和中部地区提供强大的市场与发展前景,有力地促进全国经济的更大繁荣”(注:朱镕基:《迈向新世纪的中国与亚洲》,《人民日报》1999年12月1日。)。

另一方面,东部地区要把自身的再发展与中西部的发展结合起来,更加重视支持和参与西部开发,更好地发挥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把东部地区技术、人才、管理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与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促进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注:江泽民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0年3月8日。

)。 第四,推动各地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生产要素在区际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东西部各自比较优势的发挥并整合成整体的优势,要通过生产要素在区际间的流动和组合才能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尤其是地区经济结构水平差距日渐突出,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的问题就是对国民经济结构在区域间进行调整,达到优化升级的目的。同时,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也正在广泛而深刻地进行,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的特点,中央“十五”计划建议把“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并指出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东西部经济结构调整。 东西部经济结构的调整,就是把西部大开发与东、中部的再发展整合为同一过程,实现双方自觉的均衡的互动。

其实质就是将我国经济看成一个资源配置的有机整体,使生产要素在区际间双向流动,实现东西部地区经济的高度互动和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效率。因此,区域发展战略重点的西移,将为加快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从而促进东西部经济要素的良性互动和合理整合,形成东、中、西部大联动大发展的新的整体合力。

江泽民指出:“西部地域广大,自然资源丰富,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可以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推动力量”(注: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77页。)。

第五,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成为东西部经济互动的主体。 西部大开发不同于“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时期凭靠国家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对西部投资,也不可能像改革开放初期地区间的经济合作主要是由政府推动、运作和协调,企业处于被动执行的地位。

东西部互动涉及地区间经济利益的组合和分配,必须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和经济全球化趋势,“重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地区经济关系”(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人民日报》2001年3月18日。)。

市场经济体制是东西互动与合作的大环境和操作平台。经过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但由于体制转轨上的差异,西部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制约了系统内力的积累和东西部经济互动发展的动力。中央“十五”建议指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归根到底要靠改革。

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建立和完善全国统

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00年10月19日。)。

现阶段东西互动的深刻内涵之一,就是要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让东部地区较高市场化程度的生产要素流入中西部地区,推动中西部地区的体制转轨和创新,加速东西部市场的接轨。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活动的细胞和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投资主体,也是最具生命力的发展因素。

新形势下东西部的互动和合作,实际上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重新分配和组合,这种重新分配和组合必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由政府为主体转向以企业“唱主角”,政府行为也必须通过市场经济体制来进行,必须要有市场经济的主体来参与。朱镕基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经济运行机制、外部经济环境和投资主体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西部大开发要从观念、体制和管理等方面适应这种变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成为市场和投资的主体”(注:朱镕基在新疆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0年9月13日。)。

可见,新世纪区域战略重点西移中区际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有着与以往明显不同的特点,它是适应东西部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东西部互动合作的过程中企业自我扩张的市场行为,是从单纯的政府行为驱动合作转变为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双重驱动合作。 通过对建国以来从均衡——非均衡——协调的区域发展战略选择三个阶段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任何一种区域战略的选择都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随着时间的迁移,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变化,在原来的区域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暴露出新的问题,其历史局限性日益显现。所以,从动态的角度来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区域发展战略选择总是在历史合理性和局限性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

但是,无论怎样变化发展,东西互动都应成为贯穿于每个历史阶段区域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这是党和政府对5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宝贵经验的总结,并将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有力地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第三步目标的实现。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左衤右乃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互补性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7
【论文摘要】 文章使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与东盟在各类产品上的比较优势所在,并测算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整体的互补性。 【论文关键词】 中国东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贸易......
论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推动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4
很多人觉得论文很难写,其实不会,只要你清楚自己的选题,收集好材料,一般就很容易了。以下是由查字典论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论辛亥革命对中.........
高中化学课堂中层级互动改进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08
摘要:化学是高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与效率,一直是一线教师讨论的热点。层级互动教学模式因适应当前教学要求,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立足高中化学学科特点,对高中化学层级互动的改进进行探讨,希望给层级互动教学模式更好的应用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提供参考。关键词:高中化学;层级互动;改进层级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师生互动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
广西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浅探(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12
【论文摘要】在“十一五”规划中,城镇化将是广西发展的战略重点。目前,广西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与其他省份比较差距还很大。文章在简要介绍了广西城镇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出其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广西城镇化提出了建议......
国内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准备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11
【论文摘要】 当前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势所必然,规避不同文化的差异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对于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十分重要。文章针对于此和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一现实,提出企业应在国际化进程中进行文化准备以降低跨国......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发布时间:2023-05-26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或创造性转化,是近代以来我国思想文化界长期思考的理论话题。如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不仅增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也必然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高度重视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其继......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韩法制变革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10
近代中韩法律制度的变革,实际上指的是19世纪以降中韩两国在面临西方列强武力叩关过程中,由以儒家伦理为主导的德刑并重的中华法系走向罪行法定、刑民分类的近代西方法律的进程,这是中韩两国近代法律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考察这种“脱......
制度变迁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发布时间:2023-05-21
" 【内容提要】社会制度是现代化变革的关键性因素。对于后发国家来说,由于追赶发展 的压力异常沉重,而技术、知识及人力资本等现代化动力因素又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突破 性进展,制度因素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从根本上讲,一个半世纪的中国现......
分析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围城”
发布时间:2023-06-28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社会关系的物化。价值货币化即货币成为衡量价值的基本标准。用不同数量的货币将各种不同的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实质上是一个价值祛魅的过程:即祛除笼罩在各种价值之上的迷魅而纱,使之成为可以精......
中国法律理念的现代化(上)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法律理念是高于法律观念、法律表象和法律意识的理性认知形态,是对法律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宏观的、整体性把握和建构。它不仅具有认识论功能,而且具有方法论功能,有助于人类认识隐藏在其所使用的法律工具背后的思想和精神......
加速县域经济发展 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28
[摘 要]: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我国现代化早日实现的“基础工程”;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必须理清若干主要发展思路。 【论文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 现代化“基础工程” 发......
中国法律理念的现代化(下)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7-21
三、中国法律理念现代化的基本取向 中国法律现代化是一个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的系统工程,从其结构来看,既标志着整个社会法律制度的现代化,也标志着整个社会法律理念的现代化。在制度现代化中,它既包括法律创制过程(立法层面)的现代......
教育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制约
发布时间:2013-12-18
" 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政治思想教育”。笔者在本文中借用这一说法时,将其范围延伸,从十年扩大到五十年,从政治思想教育扩大到整个教育体系,但结论保持不变。因为又是十年过去了,我们终于听到了......
后现代文化中的课程论困境
发布时间:2013-12-18
"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分析课程论转向后现代文化的话语生成方式及其理论困境,进而又从现实主义的课程探究实验出发,探讨走出困境的可能途径。【摘 要 题】教学与课程【关 键 词】后现代文化/课程论困境/狐火课题/行动研究 将课程......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转换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法律文化,这些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中国的社会环境存在着激烈的冲突。构造法治社会,需要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转换。本文从思想观念和法律制度两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转换,并提出了......
论城镇化进程中的利益协调(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05
城镇化是一个增长社会利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保障权利是协调城镇化利益冲突的目的,“以农为本”是协调城镇化利益冲突的关键原则,市场机制是协调城镇化利益冲突的基础机制。 城镇化是指经济、政治......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转换①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28
内容提要: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法律文化,这些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中国的社会环境存在着激烈的冲突。构造法治社会,需要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转换。本文从思想观念和法律制度两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转换,并提出了......
中国法律解释现代化构建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28
[摘要]法律解释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适用法律,而目前的法律解释呈现出“立法化”倾向。中国的法律解释的现代化应该一元多级化,不是各级法院而是各级法院的法官对具体案件作出的具体性解释。 [关键词]法律解释 司法解释 法律解释现代化......
中国法律的现代性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5
论文摘要:“现代性”应理解为追求现代理念——诸如科学知识、工业发展、公民权利——的实际历史过程,而不是任何单一的意识形态或理论。本文试图从中国近百年的法律实践历史中挖掘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性,包括继承-赡养、物权、赔偿、离......
浅析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中国
发布时间:2023-03-16
摘要: 中国 正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 现代 化的新的 发展 阶段。”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拓和深入,是关于现代化 理论 与实 践的划 时代 创造;展现在世界面前的一个现代化中国的蓝......
中国农业:坎坷的产业现代化进程
发布时间:2023-04-22
中国 作为一个 农村 人口众多的 发展 中国家,农业在国民 经济 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农业发展的规模和程度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 影响 。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业......
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3-06-21
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 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 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 虽然“现代化(modernization)”一词早在1770所即已出现, 其共认的定义至今尚未形成。本文认为,现代化所表明的是传统向现代的变迁......
城镇化进程中的集群化战略(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0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有关城市和城市竞争力问题越来越引起决策者们的热切关注,城市竞争力研究将在全球范围内流行。本文正是从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在企业、产业和城市三个方面对集群进行分析,进而深入探讨企业集群、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中......
论现代西方环境权益理论中的若干新理念(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法律是立法者依照一定目的制定的具有强制性、社会性的行为规范。制定一部法律,其首要的要求是该法律符合立法的目的,也即制定该法律的意图或动机。以环境立法来说,它的立法意图应当是通过对环境的法律保护,从而达到实现衡平世代间的人......
现代西方文论同语言学的相互关照
发布时间:2023-03-14
现代西方文论同语言学的相互关照 纵观西方文学理论,我们可以把它部分为两大流派:一种是人本主义,一种是科学主义。前者以人为核心,来揭示世界本质,如: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表现主义、精神分析文论、直觉主义、现象学和存在主义、......
现代国家建构进程中的土地制度变动
发布时间:2016-05-18
摘要:从土地关系的角度来看,现代国家建构的进程中地权的内涵和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从西欧来看,在古代土地的政治权和经济权实际上是统一的,土地权力同时也是土地权利;在现代国家建构的过程中,领土主权成为国际秩序的基础,......
独立于西方文化的中国现代戏剧
发布时间:2022-11-10
独立于西方文化的中国现代戏剧 “老百姓还爱看旧剧,这不仅由于习惯使然。实在旧戏上还存在着许多中国艺术上的优点……在今天,若不从利用旧形式做起,那么,我们实在找不出使‘百姓喜闻乐见的’其他更好的方法”。[1]这是对......
西方文化理论视域与中国当代文化构型
发布时间:2023-05-16
摘 要:西方文化理论非常关注权力问题,威廉斯的三元文化构型范式以领导权问题为核心,是对文化总体性构成进行动态分析的重要理论工具。在西方文化理论视域的观照下,可以把中国当代文化划分成四种主要类型——主旋律文化、大众文化、学......
西方法文化的输入与中国法律的近代转型_国际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一、 前言 中国作为古代东亚文明的中心,早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便已形成。就文化而言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华夏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整个中华文明一样,中华文化的历史也是悠久的。其内容之广博,色彩之鲜明,形成机制之复杂......
广西中药产品进入东盟市场的若干问题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11
【论文摘要】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市场,我国的中药产品必须走向国际市场。由于广西与东盟各国之间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我区的中药产品进入东盟市场将是不错的选择。中药产品要成功进入东盟市场,应解决强化相关领导和企业......
现实中的理论和理论中现实——中西文明的方法论述评[1]
发布时间:2023-04-11
"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通过中西文明现实和理论研究范式的探索,寻找中西文明研究范式的内在逻辑,探讨中西文明方法论演绎比较的方法和途径,进而对中西文明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研究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给出研究和探索的一般性结论。 ......
借西气东输工程东风推动广东LNG工程顺利进行
发布时间:2022-11-20
借西气东输工程东风推动广东LNG工程顺利进行 借西气东输工程东风推动广东LNG工程顺利进行 化学与化工论文 更新:2006-4-11 阅读: 借西气东输工程东风推动广东LNG工程顺利进行 要:介绍了深圳市燃气集团有限公......
五四宪法”与中国宪政制度现代化(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1
论文摘要:在当代中国宪政现代化的历史上,“五四宪法”无疑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从法制现代化的分析视角出发,反思“五四宪法”与当代中国宪政制度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结关系,分析“五四宪法”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可以概括出“五四宪法......
试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
发布时间:2016-04-06
查字典范文网为您提供“试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解决您在写民法论文中的难题 试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 一、中国民法现代化的含义 随着我国法制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民法现代化已经成为现代法律体系构建中一个核心的问题,那么,什么才是真......
法学中的现代与后现代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7
作者:於兴中 一、简介 如果把传统-现代-后现代看作一种分析模式,并将之用于分析理解欧美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大致是可行的,因为西方历史上确曾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再到后现代的发展过程。如果把文艺复兴以前以神为依归、以宗教......
中国近代西部开发动因与效益介析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英文标题】Dynamic Analysis on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Regions in China in the Pre-modern Times 【内容提要】封建社会中后期,尤其是到了近代,中国西部经济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在近代历史上,曾......
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2-05
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总结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五次影响 我国文化发展变化的轨迹上,很容易发现外来文化的影响,总的概括为5次大的影响,自东学西渐起西方文化开始传入中国。第一次大的影响是东学西渐,这是一个和西学东渐......
论司法现代化与中国诉讼模式选择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 司法现代化是一种法治化的现代进程,主要是为了实现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理应包括司法主体、司法理念、司法体制、司法程序、司法权行使等方面的现代化,并从司法程序方面予以判断司法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以此推动中国诉讼模......
论中国传统司法制度的现代价值(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3
[摘 要] 一百年来,传统司法制度几乎被视为落后和守旧的代名词而被束之高阁,移植西方法律以实现中国法制的现代化成为法学界的主流思想。反思历史,正视现实,我们会蓦然发现传统司法制度依然具有推动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不可忽视的价值......
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近代化进程论略
发布时间:2023-07-02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20世纪是社会变化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最曲折复杂,因而也是最激动人心的世纪。作为社会人文科学一分支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在本世纪的变化程度也非常之大,可谓前所未有。古典文学研究,在中国向为显学,拥有数千......
西藏乡村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趋势(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8
随着西藏乡村经济结构中农牧业份额的下降和农牧业生产方式自身的现代化,西藏乡村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西藏农牧业社会生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生存型走向发展型 西藏传统农牧业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论现代行政过程中的行政法律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7
【论文摘要】 从分析法学的视角看待,行政权是由羁束权(权力与义务)和裁量权(权力与特权)组合而成的复合型法律概念。由此展开的行政法律关系,远比权力——权利的传统行政法律关系定位要精确。其中,裁量权的运作,尤其是现代行政任......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互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2
摘要: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产城分离是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重大隐患。在当前形势下,“产城融合”成为防止空城泛滥、产业园区竞争乏力等产城分离现象的最有效途径,如何推进“产城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劳动力结构、城......
论当代西方国际法的走向(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14
引 言 应当说,国际法并非“西方”的专利。中华法系在古代早已形成独特的国际法思想与实践。仅以和平与战争的实践为例,从“以和为贵”、“先礼后兵”可以看出,中华法系的国际法思想始终是以和平为主旋律的,狭义的战争法即“战中之法......
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3-02-17
摘要:任何法治的构建都离不开自己的传统,中华民族本源的 法律 文化是构建 现代 法治不能割舍、不可或缺并起决定作用的内源力,要建立现代法治国家,必须尊重 中国 传统,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
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物流技术(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19
“连锁超市业呼唤现代物流”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有目的地深入学习发达国家以及先进企业集团的配送系统和配送中心现代化建设,已成为不少连锁超市公司的重要课题。 当今的流通领域已将物流的高科技(自动分拣机、自动化立体仓......
论泰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与互补
发布时间:2023-05-25
摘 要: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泰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一直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从而使得泰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差异性互补现状,即在保留各自特色的同时,也实现了双方的渗透发展。因此,本文将着重于分......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发布时间:2015-08-05
摘 要 城镇化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历史背景。城镇化进程对我国农村的传统政治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推动了农村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这种转型将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但转型......
推动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对策思考(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3
【论文摘要】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同时对于双方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寻求推动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对策,以期推动双方服务贸易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 服......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几个重大关系
发布时间:2023-02-19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几个重大关系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几个重大关系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几个重大关系 【内容提要】在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应当要处理好法制变革与社会发展,法制传统与现代法......
中国企业进入东盟市场经营方式的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15
一、东盟市场发展状况和特点 (一)中国与东盟的出口相似性与互补性共存 中国与东盟无论在出口产品结构还是在出口市场结构上都存在很高的相似性.并且这种相似性正在以较快的速度提高。这意味着中国企业与来自东盟企业的竞争越来越......
“治理现代化”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
发布时间:2022-11-14
摘要:“治理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理论创新,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新学科的实质性内容。“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宗旨与实质,是其理论形式和实现方式,而且上升到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高度,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重要构成内容。深刻理解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实质内容有助于客观认识和把握中国现代化建设及其管理的实践意义,有助于深化并提升治理现代化理论层面的设计,.........
国际与地区组织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5
(一)今天,有关国际机构经过五十多年的运行,在处理不同国家经济和社会问题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工作,大大方便了发展中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加快“全球化”的进程。 首先,在不少国际组织中......
广西与东盟贸易往来现状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01
论文论文关键词:广西;东盟贸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论文论文摘要: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加大了贸易往来,广西作为最接近东盟的省份,亦加大了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贸易,以此来促进广西的经济发展。但是,相关数据显示,广西与东盟......
浅论建设现代中国司法审查制度(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2
【论文关键词】司法审查;中国行政诉讼法;缺陷;改革 司法审查(JudicialReview)是现代法治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70多个国家建立了司法审查制度。可以说,没有司法审查制度就没有宪政,没有司法审查......
中国当代文论的“失根”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发布时间:2023-04-22
【 内容 提要】 中国 当代文论“失语症”的病因即“失根”,即丢失了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根基与命脉。医治中国当代文论由“失根”而导致“失语症”的药方,就是重建有民族特色的,适应于当代文学创作实际的文艺 理论 体系。而建设这种......
论中西方文化中动物象征意义的差异
发布时间:2023-01-28
论中西方文化中动物象征意义的差异 1 Introduction “Language and culture,intrinsically dependent on each other,have evolved together through the history.”(Claire Kramsch,1998)“On one hand,language as an integra......
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古代文学教化论论纲
发布时间:2023-05-20
查字典论文网小编为你提供论文范文:“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古代文学教化论论纲”,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古代文学教化论论纲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古代文学教化论论纲”,更多内容请点击......
契约精神与中国税法之现代化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10
内容提要:本文指出了中国传统税法学理论与实践所存在的根本问题,即过分强调税收与税法的“义务性”与“无偿性”的特征,为了与之形成对比,作者主张借用西方以“社会契约论”为基础的税收本质学说“交换说”和“公共需要论”,以其合理......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与物流现代化(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12
1995年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两个转变:一是要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实现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现这两个转变既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也关系到中国经济增长的......
石油,中国现代化的刚性需求-综合新能源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8
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大量的石油资源,这是一个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不能掩耳盗铃,更不能自欺欺人。中国作为全球化的一员,对石油的需求也是全世界的问题,不仅中国需要正视这一问题,更需要全世界共同面对。中国应该努力控制石油需求,尽力......
论当代西方国际法的走向国际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22
内容提要本文在总结当代西方国际法的基础上,认为当代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是以"二元论"为基础的,国际法调整国家间关系的这个本质仍然没有变。当代西方国际法的三大主题是国际维和与武装冲突、发展与环境、民主与人权。显然,在民主与人......
中国省域间农业现代化进程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22-09-24
摘要:通过理论分析和总结已有研究成果,提出农业现代化的投入、产出和可持续性3个维度,收集农业发展相关数据,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比较,并汇总分析了各地农业现代化总体水平。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农业......
中西方文化的良性互渗
发布时间:2023-03-15
中西方文化的良性互渗 总论 既然是通过中国古代诗词的母题在上世纪80年代香港消费文化语境的流变为案例来论中西方文化良性互渗的具体状况,不妨先http://wWw.LWlm.Com阐释一番流变、母题的概念,并简要的介绍80年代香港消费文化的状况......
西学东渐与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叙事逻辑与理论特征
发布时间:2017-01-10
摘 要:“西方哲学中国化”发展于“西方哲学东渐”,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哲学东渐时期,中国人是在内忧外患的历史情境下以一种“被动应变”的文化心理接受西方文化的入侵;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则是中国人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
谈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迁,户籍制度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已经暴露出种种弊端,其弊端主要表现为“黑人黑户”、“常住城市里的暂住人口问题”等;前者直接损害了户籍制度的人口统计功能,后者则造成社会不平等而损害了......
当代中国乡村改革的动力与进程
发布时间:2023-02-18
" 解决包括“三农”问题在内的中国乡村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推动乡村改革。改革什么?怎么改?这是学界议论最多的问题。然而,由谁来推动乡村改革?谁是乡村改革的阻力?谁是乡村改革的动力?理论上的不同回答反映的是态度和......
论电视媒体与当代农村现代化进程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电视媒体与当代农村现代化进程 论电视媒体与当代农村现代化进程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论电视媒体与当代农村现代化进程 更多内容源自 3 e d u 幼 儿 (三)传......
国际会展营销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运用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摘 要:随着国际会展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力求借助国际大型会展来打开海外市场,实现企业的国际化目标。由此可见,会展在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会展营销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功能效应着手,分析了中......
谈市场化进程中的电力企业培训(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30
论文摘要: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电力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保证,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已经得到了电力企业的高度重视。我们应该抓住当前电力企业培训改革和发展的机遇,紧紧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加强教育培训的系统性、......
东方眼中的西方文化图景
发布时间:2013-12-18
东方眼中的西方文化图景 今日世界的文化格局,基本上已经以西方的文化为主导。从人文意义上看,自由、平等、民主等等词汇确系自西方的文化 体系传入,那么所谓中国的现代文明,某种意义上也就指西方文明。虽然今天“现代文明”这类词汇......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CRM基本理论论文(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提高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的新型管理机制。从CRM的产生与内涵谈起,侧重从经营管理的角度,论述了CRM对传统企业的冲击和企业在电子商务......
西方建筑文化对近现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6-13
西方建筑文化对近现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如何在融合西方先进的建筑观念技术与传承中国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之Www.LWlM.com间取得平衡,是从19世纪40年代至今,始终贯穿中国建筑发展的核心问题。在经历了表......
论西方现代艺术中的非艺术现象
发布时间:2023-02-02
摘要:个性、独创性成为了西方现代艺术创造的唯一标准,它对艺术的语言及风格有着执著的热爱,寻找一种纯粹艺术精神意义。二战过后,马塞尔杜尚-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他强调创作中意图的重要性,主张反形式、反理性、面向大众。......
创造让中西方文化更深层次互动的作品
发布时间:2022-10-19
创造让中西方文化更深层次互动的作品 2013年6月,以“变位”作为主题的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正式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艺术家舒勇为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创作的“古歌砖” 引起观众和媒体的热烈追捧与关注。 威尼斯双年展......
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原因进行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09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潮流的加剧,特别是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崛起,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亚洲各国对构建“亚洲经济圈”的呼声与日俱增。2000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就建立紧密经济合作关系达成......
试论中华武术文化的现代性
发布时间:2023-01-05
" 关键词:中国;武术文化;现代性 摘要:现代武术是在现代性条件下,在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主体的西方现代竞技体育的挤压下凸现而成的。武术如何显现出现代性要素,仍然是武术发展的时代课题。因此,认识武术文化的现代性既是今天研究......
浅谈现代动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发布时间:2023-03-24
摘 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大国,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许多特有的民族文化元素。我国的动画片历史渊源流长,从早期的剪影动画到现在的多元素动画,我们中国动画片已经有将近百年的历史了,在国际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
中国古代下现代文学理论异同
发布时间:2023-03-06
【摘要】本文将对当前文学发展理论发展的情况进行研究,充分探究当前我国现代文学理论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探究古代与现代文学理论的主要特征。并且笔者也将就当前古代文学理论和现代文学理论之间的差异进行研究,从而深入探究二者之间的同一性,希望对着接下看这项工作的研究起到更大的帮助。【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异同我国是一个文学大国,从最初的《诗经》、《论语》、汉代乐府、南北朝诗歌,再到李杜文章、元朝.........
江西省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竞争力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2
作者:黄新建 杨海军 陈丽玲 [摘 要] 加快江西城市化发展是江西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运用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通过对江西城市化 水平与华东地区以及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的比较,指出江西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
论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面向
发布时间:2023-01-29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转换;面向 “现代”作为一个有着确定的时间外延与丰富性质内涵的概念,与传统和古代相对,但其含义却驳杂繁复,人言人殊,难以一言以蔽之。中外学术界大体上认为:它与人类从分散的民族史向统一的......
中国现代文论的传统性品格
发布时间:2023-02-24
四分之一世纪前,其时名动学界的李泽厚先生为宗白华老人的首部论文集《散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写下这样的序言:“朱先生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先生更是古典的,中国的,的……”①把朱光潜先生规定为“现代的”而把其同龄人宗......
变化互动形式,促进互动优化
发布时间:2022-10-21
摘 要: 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当今课堂教学必须追求的理想境界。学生理想的合作学习,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互动形式的优化,本文对变化互动形式促进互动优化的相关思考和实践颇有借鉴意义。 关......
方言与中国现代文学初论
发布时间:2022-07-24
【内容提要】 普通话写作建构了现代文学的特定语言模式和思维方式,方言作为规范之外的文学话语形式,具备特殊的审美品质,是对汉语写作特定性和普遍性的消解。它从非意识形态的、经验的、生命的角度与世界对话,更强调存在的本真性和......
关于现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09
在我国法学者对法治问题的思考当中,似乎有一种比较普遍的、固定化的思维倾向,这种思维倾向或者思维定势,就是“一分为二”。这种思维倾向在理论上体现为对法治有意无意朴素的辨证认识。这是其积极的方面。由这种思维倾向所制约,我国法......
谈制造业现代化过程中的高技能人才培养(1)-传播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7
[摘 要] 制造业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化、服务化、高技术化的过程,要求具备足够的技术理论基础,应有较全面的技术应用能力,掌握多种高技能的人才。为此,必须建立建立院校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实行根据企业用人“订单”......
广西国际货代发展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23
【论文摘要】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跨国经济活动的增加,广西的国际货运代理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影响广西国际货代行业发展的问题很多。本文对发展广西国际货代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论中国现代化过程的三种主要人格及功能
发布时间:2023-02-09
" 从社会学角度看,人格表示个人行为表现的统一性和固定性的配合形式。中国社会变迁之际,理性人格、市场人格、中性人格分别成为在理想层面、现实层面、潜在层面对民众发挥重大作用的三种主要类型。本文拟从具体的人格特性分析入手,......
中国经济论文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15
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提供“中国经济论文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解决您在写中国经济论文中的难题中国经济论文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
浅析国际现代物流给中国物流的启示(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 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乃至国家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利润源泉,其发展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