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中的产权问题

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中的产权问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2 00:17:38
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中的产权问题
时间:2023-03-02 00:17:38     小编:

" 引言:

为什么讨论农村人口迁移要涉及产权问题

本文提出讨论的主要观点,一是农村劳动力和人口的过剩,并非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中国农业资源禀赋制约之下、小农经济“劳动替代资本投入”的必然结果;二是80年代以“就业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的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90年代在不断向资本密集转化,不仅导致吸纳过剩劳动力下降和破产、失业率上升,而且失业者没有社会保障,这个现象背后起决定作用的制度诱因,恰恰是在产权制度改革后才逐渐形成“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目标。

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过剩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但对于农民们“应该”向何处转移的问题,目前还有很多争论。本文认为,无论是向现有大中城市转移的“异地转移论”,还是向乡镇企业转移的“就地转移论”,都有事实依据;也都不得不受制于具体的资源条件和制度环境。

这些分析表明:农村过剩劳动力看来不得不以就地转移为主。

然而,就地转移也有值得讨论的问题:

一般而言,农民通过80年代初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得到的权利有两个:第一是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亦即把土地作为村户两级共有财产、两级都只有“残缺产权”;此后发展起来的以集体所有为主的乡镇企业,也有类似的“残缺产权”特征。第二是农民的人身自由权,亦即农民对人力资本的“完全产权”。因此,在9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权制度条件下,土地和乡镇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都很差。农民唯一可自由支配的生产力要素,就是完全归他自己所有的劳动力。于是,农村劳动力的自发转移就是必然的,因为只有这个要素率先实现了市场化。

然而市场化改革并不是“千金方”。本文认为,近期在全面推进市场化的宏观环境之下,针对农村土地和乡镇企业“产权残缺”而进行的改革很可能是一柄“双刃剑”:乡镇企业脱离农村社区的改革,要求这些中小企业必须跨越资本密集的高门槛,否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规模竞争中“离土离乡就破产”;而农民进城要交出其作为基本社会保障的土地和作为社区成员占有的集体资产使用权和收益分配权,意味着“离土离乡就破财”。有鉴于此,对农村人口迁移起主要制约作用的,仍然是农村资产,主要是土地和乡镇企业的产权怎样在改革中落实到人,以及如何交易转让的问题。

正文:

一、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角度看:

在农业资源紧约束条件制约之下,

小农经济必然形成人口过剩

1、基本国情矛盾──人地关系的高度紧张

(资料来源: 1840年前数据转引自郭庆:《现代化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P43; 1840年后数据引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P195。)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也大面积垦荒造田,曾经使耕地面积有所增加;但在人口政策失误而且人口基数过大的作用下,已经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的趋势了。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年鉴》计算。)

2、耕地资源的横向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4》P735-736)

3、小农经济条件下人口过剩危机的必然性

在基本国情矛盾制约下,形成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小农经济结构和传统的子嗣间平分财产的制度,使农村人口增长的同时农地规模越来越小,土地不断析分细化。

中国的小农经济有一个重要特征:资本的平均利润和地租都不会表现为投入劳动在土地上" 经营的界限,只有在他支付实际消耗的物化成本之后,相对于满足基本生存需求所实际得到的剩余,才是绝对的界限。这使得在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习惯以大量不计报酬的家庭劳动投入替代资本投入,在维持了中国农业土地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同时并不计算人口增加的成本。因此,我们这个传统的农业国家所固有的人口与耕地的矛盾,必然带来人口过剩危机。

4、中国农业的特点:土地生产率高、劳动生产率低

人多地少的国情矛盾和土地占有无限析分的财产制度,使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

1949年建国后全国范围推行了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改革,客观上强化了农户占有小块土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几千年沿袭下来的家庭分工结构和传统农业内部结构也几乎没有改变。50年代的农村集体化也并未改变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劳动的目的不是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以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为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因此在小块土地上不计代价地大量投入劳动。可以认为,几千年农业史沿续下来的土地生产率高,劳动生产率低的总格局并未随上层建筑而改变。

表1.4 1949-1993年我国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变动情况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过剩人口的增加,产生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制约下的小农平均占有土地的制度作用。小农经济制度条件下,农户只有人口扩张的内在机制,而不存在人口控制的内在约束。

中国的基本国情矛盾对农业的资源紧约束问题客观上已经不可能根本解决,如果政策选择是维持城乡二元结构,继续“资本密集”的发展战略,推行资本排斥劳动的“改革”,则可能会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代价;不过,即使国家政策合理有效,这就是通过人口结构调整、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来改善人地关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国情矛盾也只可能有限地缓解。

看来,不仅建国以来的工业化城市化进展并没有解决我们这个人口大国追求发展的前提问题,而且今后的发展战略选择带来的代价可能更加难以估计。

二、从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展的历史背景分析:

资本密集的城市工业和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使农村过剩人口不得不以就地转移为主

1、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制度经验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曾经历了从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近三十年的国家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其主要方式是:在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全额占有城乡各种资源;全环节控制工业、农业和其它各产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全部经济过程,从而由中央政府占有城乡劳动者的全部劳动剩余价值,然后通过国家财政的再分配,转化为城市工业资本的原始积累。

2、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结构问题

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采取的是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必然产生结构性偏差及资本排斥劳动的问题。表2.1反映的是中国就业结构转变滞后于工农业产值结构转变的情况。

表2.1 中国GNP与就业的结构变化

GNP部门结构(%) 就业者部门结构(%) 就业结构偏差

a b c A B C (a/A-

1) (b/B-

1) (c/C-

1)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965 46.2 36.4 17.4 81.6 8.4 10.0 -0.43 3.3 0.74

(资料来源:引自何道峰等著:《就业.增长.现代化》.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P16)

由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家投资不断向资本密集的重工业倾斜,工业资本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不断减弱。据统计,每亿元投资轻工业可吸收1.8万人就业,而重工业仅能吸收6千人就业。中国就业结构偏差因此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因此长期停滞不前。

3、计划经济时期城市" 化水平

查阅1951-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的统计数据可知,中国城市化水平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稳定。其间,60年代初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曾经有两次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下乡”,甚至使城市化率逐年下降。

表2.2 中国城市化水平(1951-19

7

8)

年 份 城市化水平(%) 年 份 城市化水平(%)

1951 11.78 1965 17.98

1952 12.46 1966 17.86

1953 13.31 1967 17.74

1955 13.48 1969 17.50

1960 19.75 1974 17.16

1962 17.33 1976 17.44

1963 16.84 1977 17.55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4. P430)

4、计划经济时期的城乡分割体制

那时的农村,县以下乡镇即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本部所在地,除了执行国家统购统销政策的、由政府主办的供销社和粮站之外,几乎没有其它商业单位;甚至连存在于农村几千年的集市贸易也曾经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而禁止。60年代初颁布的作为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人民公社60条”明确限制社队两级的非农业就业劳动力不得超过5%。因此,农村过剩劳动力只能滞留在村以下。

为保证国家工业化必须的资本原始积累,当时把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采用行政手段区别开来,并通过户籍制度加以固定。从50年代起,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令,在户口迁移制度、粮油供应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等方面,把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割开来。

(2) 粮油供应制度。1953年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同时实行粮油计划供应制度。原则上规定国家只负责城市非农业户口的粮油供应。1953年11月,政务院发布《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规定“在城市、机关、团体、学校、企业等的人员,可通过其组织进行供应;对一般市民,可发给购粮证,凭证购买,或暂凭户口簿购买。”1955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则统一规定了市镇非农业人口一律实施居民口粮分等定量,并按核定的供应数量按户发给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居民凭证使用粮票购买口粮的粮食供应办法。与此同时,国家对粮食市场加强了管理。1953年11月,政务院发布《粮食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所有私营粮商,在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一律不准私自经营粮食。”“城市和集镇中的粮食交易场所,得视需要,改为国家粮食市场,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以工商行政部门为主会同粮食部门共同管理之。”“城市居民购得国家计划供应的粮食,如有剩余或不足,或因消费习惯关系,须作粮种间的调换时,可到指定的国家粮店、合作社卖出,或到国家粮食市场进行相互间的调剂。”上述规定基本上排除了农村人口在城市取得口粮的可能性。

中国的城乡分割的各项具体制度,加剧了城乡社会的分化。最终形成了以工业化和计划经济为特征的城市经济体制和以传统农业和集体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经济体制。正是由于这种二元的社会结构,使得国家工业化的推进,没能导致就业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同步调整。

5、城乡分割制度的影响

由于自50年代以来,实行了严格的城乡分割制度,政府通过统购统销农产品和实行严格的户籍管制将农村人口强制吸附在狭小的土地上。过量的农业人口拥挤在有限的耕地上,虽然提高了土地生产率,但劳动生产率却处于停滞状态。

6、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进展

表2.3 发展模型的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 %)

人均GNP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制造业占GDP比重 工业劳动力份额

$200 22.0 14.9 16.4

$400 49.0 27.6 23.5

$500 52.7 29.4 25.8

$800 60.1 33.1 30.3

>$1000 65.8 37.9 36.8

( 资料来源:《发展的形式:1950-1970》,钱纳里等,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正因为城市的社会经济体制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城乡分割的壁垒也就难以突破,农村过剩人口就只能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内部消化。又由于农村中不断增加的过量人口,基本抵销了土地生产率的提高所带来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使得农村改革以后的这一阶段,农业劳动生产率也没有显著增" 长。

7、农村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是地方政府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任何经济类型的发展中国家进入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性过程。如果说中央政府是在改革前用了大约30年完成了国家资本的原始积累,那么县以下各级地方政府,则是在1984-86年进行的财政体制改革完成后,才开始进入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在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形成了由中央政府各部门直接控制的国有大工业体系,和由地方政府各部门控制的“地方国营”工业体系。企业的层次级别不同,占有资本及其收益的数量和质量既会明显差别。由此又产生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条块之间在财产占有及其收益分配上复杂的利益关系。可以认为,在改革前的30年,由市及市以上政府及其各部门占有全部资源和城市工业资本和格局,一方面较大影响和限制了县及县以下(包括大批国营工业“空白县”)地方政府占有资产和收益分配的欲望和能力;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广大农村和农民大面积的贫困。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央和地方国营企业亏损面的扩大,各级政府财政状况有所恶化;农民和乡镇企业负担日渐沉重的反映也在不断增加。据农业部和国家统计局1994年的调查,全国1000家上交利税最高的乡镇企业,资产负债率已达88.6%。到1997年,大部分乡镇企业发达地区都出现了负债率大于70%的现象。全国乡镇企业亏损额也比上年增加了33%。在这种局面之下,地方财政亏损面扩大,尤其是落后地区地方财政赤字严重,致使地方政府行为扭曲。据调查,乡镇企业债务中约有1/3属于政府的行政性、社会性等非生产性占用。

在目前中央政府强调宏观紧缩的政策环境下,一些地方政府又进一步提出“以地生财、以地兴镇”的口号,并做出了相应的政策安排,这也反映了地方政府以占有土地资本化过程中产生的增殖收益作为资本原始积累来源的明确目标。从调查情况看,有些县级地方财政收入的20-30%来自于土地出让收益。有些乡镇政府预算外收入的80%,来源于土地出让收益。相对而言,这些地方在土地和资金这两大稀缺要素流出农业的同时,农业人口进入城镇的比例,却随着地价上升而不断下降(温铁军等,“地方政府资本的原始积累与土地的农转非”,《管理世界》,1996年第5期)。

90年代中期以来,那些一向主张产权清晰化和市场取向的改革者们,在欢呼全国范围突然兴起的“靓女先嫁”式的改革之余又难免迷惑,因为过去以集体经济的捍卫者自居的乡镇政府已经逐渐成为以出卖乡镇企业产权为主要形式的改革的实际推动者。其急于甩包袱卖企业、获取即期收益用于消费的短期行为越来越与城市政府雷同。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中国80年代中期开始的财政体制改革,使地方政府得到了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自主权,但失去了中央政府在改革开放之前借以获取原始积累的集中垄断的计划体制。九十年代以来地方政府追求工业化和城镇化占有乡镇企业资产和土地资本增殖收益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行为,事实上正在加剧稀缺要素流出农业的严峻局面。统计数据表明,这并不能有助于实现农业过剩人口向小城镇就地转移的政策目标。

三、从乡镇企业资产来源所决定的本质属性

及其改制中的变化,分析其吸纳劳动力下降的

主要原因

1、乡镇企业追求资本增密,就业率随之下降;

客观上目前乡镇工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城市大工业(后者需要7万多元才能吸纳1人就业),定额资本配置的劳动力比率高于城市工业,但从发展趋势上看,进入90年代以后乡镇工业几乎正在重复国营企业资本深化的发展道路。乡村工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越来越主要依靠资本投资的增加。随着乡镇工业资本增密,它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作用越来越弱。

对此,一般性的看法是:乡镇工业追求资本密集的道路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乡镇企业在市场竞争压力下追求技术进步的结果,更何况工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不过,在做这种似乎简单的常识性判断时,很少有人分析乡镇企业与城市企业本质属性不同以及相应的经济行为差别。

2、乡镇企业的创办动机就是社区就业最大化

早在80年代中期,一批深入基层的中青年进行了国内首次“200家大型乡镇企业调查”,曾经得出了符合国情的结论。他们明确指出:乡镇企业的创办动机是农村社区就业和福利的最大化,而不是一般企业追求的“利润最大化”。以此为基础,我们在后来的实地调查中进一步认识到,乡镇企业与国营企业相比竞争力较强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利润中隐含了被企业占有而未计入的、高达70%以上的社区土地和社会保障转移收益。而且,这种转移收益只能在社区化的乡镇企业以追求社区整体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前提之下,才能顺利实现。亦即:以追求农村社区就业和福利为目标的乡镇企业与农村社区发展相得益彰,既服务于也得益于社区整体收益最大化。

费景汉、拉尼斯认为,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资本积累、资本与劳动力配置比例、技术创新方式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工业化方式:其一为资本深化的工业化方式,其特征是工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存量的增长,部门内资本与劳动力的比率较高;技术创新的劳动力使用偏向很小。另一种为资本浅化的工业化方式,其特征是工业经济增长中,在资本积累率足够大的前提下,资本与劳动力的比率较低,每一单位资本对劳动力的吸纳率较高,创新的劳动力使用偏向较强。从中国城市和农村不同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可以看出不同工业化方式对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有差别。80年代以来农村进行的是资本浅化的工业化方式,在传统产业的扩展和新产业的兴起、在增加总就业量的同时,也促进了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换。

此外,我们从中国农村实际调研中认识到,产生于农村社区母体的乡镇企业,也有小农经济条件下以不计代价的劳动投入替代资本投入的特征。同理,在不脱离农村社区的环境下,由于土地和劳动力无限供给,以及不对劳动力支付社会保障开支的特殊条件,使乡镇企业占用劳动力越多,其收益中来自社区的转移收益就越多,从而自然地形成了吸纳过剩劳动力就业的内在机制,也客观上使乡镇企业具有劳动密集形的企业特征。

3、社区化的乡镇企业的资产来源及其改制原则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乡镇集体企业都是在“负债经营”的条件下完成其资本原始积累的。如果承认企业财产权益的界定原则只能以" 初始投入为依据,而且可以用类比法来作为分析方法的话,那么从乡镇企业创办来看,其资产主要来源于4个方面:

一是土地资本转移收益。城市企业创办投资的30-40%是为土地占用开支,现在城市的亏损企业通过“退2进3”来实现扭亏增盈,其实吃的也是土地资本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之中的增值收益。而乡镇企业80年代创办时,农村土地从第一产业转化为第

二、三产业的增值收益,几乎无偿或低偿被乡镇企业占有,这部分土地资本的利润也不断转化为企业积累。所以乡镇企业创办投资的30%应属于企业所在地的农村土地所有者。

二是福利和社会保障转化。在农村办企业可以把节省下来的职工福利和社会保障开支转化为企业积累。城市企业创办投资中约30-40%是为食堂、宿舍、办公楼等非生产性开支,以及劳保福利、医疗、退休和失业等社会保障开支。乡镇企业没有这些社会开支的原因是在农村人口“绝对过剩”条件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以及农民在分户经营之后以土地为社会保障基础。在这种有别于城市的特殊条件下,乡镇企业亏损可以“停产歇业”甚至不向农民工支付任何待业工资,这说明在农村社区内部,连企业家的经营风险也能够顺利地向农民和土地转嫁。因此,这部分未开支的社会保障资金转化形成的企业积累,应属于社区或企业职工,可以在改制中按工龄和贡献占有。

三是负利率与税收减免。银行信贷利率在80年代低于物价指数条件下形成"深度负利率",那时的政策条件下,只有以集体经济为名才能从银行借贷,造成大多数企业借款是以乡村组织出面承贷并承担风险。还有,乡镇企业因为解决农村就业和承担“以工补农”责任而享受的税收减免优惠,也转化为企业历年积累。因此,乡镇企业占有负利率和税收减免优惠形成的资产并非企业家创造的。这部分一般约占企业资产的10%,如果企业改制后不再承担上述责任,这10%的净资产就应属地方政府或乡村集体所有。

此外,如果以上述分析为依据,人们对集体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企业不计成本地投入社区公共福利设施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甚至乡镇企业高负债中乡、村的“非生产性占用”占较大比例等现象,也就不难找到解释了。

4、导致乡镇企业追求资本增密的产权改革

由于乡镇企业资本的原始积累,主要来源于本应付给劳动者的那部分剩余,以及本来由劳动者占有大部分产权的土地从第一产业转向

二、三产业所产生的增值收益,所以乡镇企业改制才应该与城市有所不同。即:必须保障劳动者以劳动和土地替代资本投入所形成的资产权益。哪怕是退而求其次,起码也要体现它的本质特征。如果不顾国情矛盾,也要按照城市企业“资本密集、排斥劳动”的办法搞,可能会使乡镇集体资产大幅度减少,企业已经吸纳的非农就业的过剩劳动力再度失业,甚至有可能破坏国家稳定的基础。

此前10年的乡镇企业改制,大部分是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其与城市国有企业公司制的本质差别,在于前者主要是劳动者联合起来支配他们自己剩余价值形成的资本,而后者则是已经独立的资本异化于劳动。因此,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体现“劳动者联合”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并没有根本改变其“追求社区整体收益最大化”的目标,当然也没有引起失业问题。

然而近期的改制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于对乡镇企业资产的真实来源缺乏认识,在现行公司法和土地管理法的制约下,企业改制在进行清产核资时,一般都只计算设备和资金等有形资产,而把在企业原始积累中对资本起重要的替代作用的土地和劳动排除在外。并且,对那些乡村集体并没有用自有资金投入的企业,企业家会提出在银行借贷的本息偿还之后所形成的企业净资产应归企业家所有,而决策者往往无言以对。

有些没有进行产权改革的大型、特大型乡镇企业,其资产更容易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名变性流失。在乡镇和村的集体所有权主体既不到位也未参与、乡村干部不很懂得资本市场运作技术的情况下,企业家通过上市、并购过程中,按公司法进行的资产评估和建立章程制度,已经静悄悄地把本企业过去的上级所有者--乡镇或村的“总公司”排除在外,在企业家成为独立法人的同时,名正言顺地使原来属于乡镇集体所有的企业资产变性流失。这类企业改制后名义上仍然与乡村集体维持关系,实际上只剩下对土地所有者缴纳“地租(土地占用费)”了。

上述类型的产权改革客观上排除了乡镇企业本来对农村社区承担的解决就业、“以工补农”等责任,也使乡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劳动者丧失了在企业中的资产份额。其正面的作用,是改革者们曾经一度期望的企业成为独立于农村社区之外的经济主体。其负面的作用,则是人们始料不及的企业目标机制转变之后追求资本增密、排斥劳动。本文对此无可厚非,目的在于引起更深层次的讨论,人们可以从本文提出的初步分析起步,符合逻辑地思考下去。相信会对我们这个古老文明在世界竞争中的未来有所认识。

参考文献∶

1、张庆五:户口迁移与流动人口论丛,公安大学学报编辑部,1994。

3、 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4. 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5. 费景汉,拉尼斯∶劳动剩余经济发展,华夏出版社,1989。

6、劳动部综合课题组∶机会和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1996。

7、毛育刚:农业·农地·农家,台湾大学学风晒印社,1995。

8、迈克尔.P.托达罗∶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迁移模式和城市失业问题,现代国外经济学文选,第8辑,商务印书馆,1984。

9、United Nations: Pattern of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growth, New York, 1980.

10、魏后凯: 中国乡村工业化的代价与前景,中州学刊(郑州),1994.6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
发布时间:2022-11-23
摘要:如何有效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难题。由于我国农村教育水平落后,教育基础设施差,缺乏正规的劳动技能培训体系,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因此,政府必须出台相关政策,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13-12-17
" 马克思主义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社会总劳动在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重新分配和重新配置。发生这种变化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不可避......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发布时间:2023-06-12
查字典范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一、相关概念 1、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所具有的劳......
浅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9
" 【关键词】就业 就业信息 就业市场 劳动者素质 权益保障 【论文摘要】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改善了劳动力的利用状况,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对农村......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出路
发布时间:2023-05-26
" “三农”问题就是对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总称。具体的讲,就是农业的增长与发展;农民现实的收入及其增长、未来的生活、职业等变化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农村发展,包括农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农业、农村与农民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相连......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发布时间:2022-12-01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一、相关概念 1、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
谈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发布时间:2016-04-25
小编又与大家见面了,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内容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希望可以帮你们解决问题!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就业规模是与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组合形式,与人口总量的变......
生态补偿项目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12-20
摘要:利用重点生态功能区北京市延庆区的1279个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数据,借助二元logit模型,基于农村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视角,分析了两大类生态补偿项目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岗位类生态补偿项目本身提供的劳动岗位质量不高,而且减弱了参与者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的主动性;耕地类和林地类生态补偿项目压缩了农业生产规模,使得参与者的农业生产活动减少,同时其转移就业的可能性没有显著提高。长期来.........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发布时间:2022-10-1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讨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流动规律以及针对相应的制约因素提出建议性的政策。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就业规模是与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组合形式,与人口......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浅论
发布时间:2023-07-27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就业规模是与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组合形式,与人口总量的变化相关联的。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浅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浅论农业......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发布时间:2023-07-09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讨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流动规律以及针对相应的制约因素提出建议性的政策。 一、相关概念 1、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农业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农业,是指......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发布时间:2023-05-27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就业规模是与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相关的,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为各位朋友准备的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希望能为广大朋友带来帮助。 我们从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的现状出发,探讨了造成我国农村......
重庆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培训讨论
发布时间:2022-10-09
" 论文关键词:温暖工程;重庆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培训 论文摘 要:“温暖工程”是1995年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倡导并开始实施的一项为弱势群体提供就业资助的社会公益事业。重庆中华职业教育社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确定了重庆地区......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12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从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不断增加,近年来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转移空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关系到社会经济......
浅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发布时间:2023-02-16
查字典范文网小编和大家分享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欢迎大家前来了解、查询。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就业规模是与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组合形式,与人口总量的变化相关联的。本......
教育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
发布时间:2022-12-19
摘要:本研究分析了教育是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在纯务农、兼业和纯务工之间的就业选择,以及该选择随年龄增长和世代更替的演变趋势。研究发现,教育在总体上促进了非农就业,但在不同世代的生命历程中有着不尽相同的作用机制。在较早出生的世代中,教育对兼业和纯务工的促进作用是一致的。但在晚近出生的世代中,更高的教育水平对纯务工就业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而对兼业选择影响甚微。在老一代农民中,教育对兼业和纯务工的促进作用.........
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的意义何在?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主要观点:“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城乡发展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当前,在全面加快产业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思路,加快农村劳动力......
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
发布时间:2023-06-24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该如何转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国外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比较分析,简要论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问题及相应对策。 关键......
试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教育的职业取向
发布时间:2022-11-13
" [论文摘要]在农村基础教育(或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之后,农村教育应有别于城市的教育,不能以普及高中教育为主要任务,而应该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取向。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支持,而且可以为农村劳动......
地方财政分权、劳动力选择性转移与农村基础教育投入
发布时间:2022-11-25
地方财政分权、劳动力选择性转移与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经典财政分权理论认为,由于具有信息优势,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满足地方居民的公共物品偏好,能够更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增加诸如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地方性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Tiebout,1956)[1]。然而,从中国的分权实践上看,尽管中国式财政分权为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加剧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和财政竞争提供了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激励.........
浅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创新
发布时间:2023-01-12
论文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模式;创新 论文摘要: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 社会 主义 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 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分析我国的 农业 剩余......
新迁移经济学对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适用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4-01-07
新迁移经济学对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适用性分析 摘要:我国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学术界极为关注的一个社会经济现象。纵观国内外关于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动、转移或迁移的各种理论和模型可以发现,不同的理论、模型有着......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两难选择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个矛盾的转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两难选择,诸如培训应该基于当前还是着眼长远,输出地培训还是输入地培训,增强技能还是获取资格,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等,如何正确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将......
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7
" 摘 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从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理论入手,探讨了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及其对策思路。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农村剩余劳动力 ......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7
摘要 目前国内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影响的研究有许多,林毅夫认为,要想解决我国农村的穷困问题,主要的目标应放在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上。蔡P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总体上是利大于弊,不仅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对于迁......
论萍乡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浅析
发布时间:2023-07-28
" [论文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城镇化 基础产业 保障制度 措施 对策 [论文摘要]阐述当前萍乡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的基本情况,通过对基本情况的分析,提出一些措施建议。 一、萍乡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况 ......
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6
[提要]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本文分析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中图分类......
生产成本、劳动力转移与农产品进口(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1
【论文摘要】 本文发现农产品进口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正相关;与农村人口比例负相关。认为中引致进口增加的影响国内农产品生产与供给的因素。对此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 农产品进口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
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及建议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据省农调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最新动态监测资料,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但转移的流向出现新变化,即:本乡、本县非农从业人数出现负增长;流向省内大中城市人数和到省外打工人数加速增长。同时,打......
反思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若干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异常活跃。在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暂时缓解的背景下,本文要思考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治本之策,以期做到既要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又要有利于我国农村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劳......
河南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摘要]受大环境的影响,河南省劳动力转移相对滞后。影响因素主要有政策观念、城市化水平低、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等。加快河南劳动力转移一是扩大城市经济空间,发展特色城市与特色城市经济,增加大容量就业岗位,二是发展集约化农业,促......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23-04-23
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我国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促进我国农村向城市化靠近的基础,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在仍然处于一个相对滞后、混乱的局面,这不仅没有有效的帮助农民提高经济效率,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反而在一定的程......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18
【摘要】剩余劳动力由低劳动生产率的农业部门转向高劳动生产率的非农产业,将改善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益,并能促进 经济 增长。 中国 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的转移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开始的。那么迄今为止,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
简议陇东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利保护的法律问题
发布时间:2016-09-26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农村土地流转中对农民权益的保障是我党农村政策和现行法律关注的两个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对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权利保护作了更为深入的规定,......
陇东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利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2
摘 要 陇东地区地处内地,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业在地区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农村土地流转因涉及到农民的根本利益,是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问题,影响着该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目前陇东地区土地流转中对农民......
洮南市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步伐
发布时间:2022-11-18
年初以来,洮南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为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同时,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步伐,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大产业来抓,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截至6月末,农村劳动力已转移就业46735人,完成年计划目标61000人的76%,其中异地转移就业19518人,就地就近安置就业27217人,实现劳务经济总.........
浅析增加广西农民收入应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路径
发布时间:2014-01-09
[摘要]对于广西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和农村比例较高的省份来说,促进农民增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直接关系到建设西部强省目标的顺利实现。外出务工、特色种养、发展乡企等已成为增加广西农民收入的主要路径。 长期以来广西农村......
龙海市稳步推进按项目运作的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发布时间:2022-10-19
龙海市劳动就业中心与龙海市新希望职业培训学校联合举办的按项目运作的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花卉园艺师班举行开学仪式,62名学员主要来自九湖镇百花村的花农。教学形式采取晚上理论学习,白天实训既可以到学校指定的花卉盆景场......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 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对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合理配置农地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现行农村......
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
发布时间:2023-05-21
农民工是我国在向共产主义事业目标奋斗过程阶段产生的一个社会群体,是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这是一支随着改革开放发展并壮大的劳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社会的各个行业都存在农民工,农民工己成为工人阶级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
农村劳动力的去留与农村职业教育
发布时间:2023-01-22
" 摘要:农村职业教育既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也要为农村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应把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 Labours Leaving or Remaining and V......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法律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15-07-29
农村土地问题是我国发展和改革的重点,土地承载着千家万户的目标诉求和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纠葛。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公有制并没有让农民的利益得到最佳的分配,农民的积极性也并未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生产不足也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发......
论国有农场劳动力资源现状及再就业问题措施
发布时间:2014-01-06
www.LWLM.com编辑。 【论文关键词】国有农场;劳动力资源;再就业问题;措施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江苏省连云港市东辛农场现有劳动力资源情况进行 调查 ,剖析了国有农场在经历过二十几年改革开放后,如何做好劳动力资源转移这一难......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1
[提要] “家庭农场”模式是一种特色农业。黑龙江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积极推广“家庭农场”模式。本研究选取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的饶河农场、二九一农场、八五三农场等家庭农场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家庭农场运行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广东省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可行性探讨(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广东省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迫切性和可行性,指出广东省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难点,提出了广东省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论文关键词: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广东省提出的产......
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村电商的耦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4
一、麻阳冰糖橙产业优势与问题 麻阳苗族自治县地处湖南西部边陲,山高林密,境内峰峦重叠,溪河众多,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盛产猕猴桃、冰糖橙等水果。其中,经过长期的培育与筛选,麻阳冰糖橙因其颜色艳丽,果型端正,风味浓甜......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的保护
发布时间:2016-09-14
一、我国农地流转的发展及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庭联产责任制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主要是微观基础和宏观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农产品价值低迷,农业种植效益低下,尤其是对于那些地形不适合机械种植的山地、梯田地区,农业种植收益只......
人力资源流动中社保转移接续问题解析
发布时间:2023-02-09
摘要:在国家逐步实现全民社保普及的过程中,由于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存在,给具体的实施形成一定的困难,而在人力资源的流动过程当中,社保转移接续问题成为最严重的困扰点,文章主要对当前我国的社保转移接续在人力资源流动中的应用......
浅析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5-08-05
摘要:土地流转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而土地流转中仍然存在土地承包权责不清;缺乏法律知识;管理机制不健全;行政干预、权力滥用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规范土地流转法律程序;明晰产权关系;宣传土地政策;加强......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04
摘 要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实行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农村土地流转从根本上说是适应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需要,有效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重......
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01
【摘要】本文分析了城乡二元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象,从社会经济因素、社会关系因素、信息因素三方面探讨了农村劳动力流动行为,提出了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的主要障碍:户籍制度障碍;文化障碍;主观障碍。【关键词】农民工;经济社会学;城乡二元结构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地从土地上游离;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的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发达地区流动成为重要的劳动力市场流.........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2-10-15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必须要以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和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效存在为前提。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现结合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实......
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制度支持与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14-01-14
教育 的投入,这样形成了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 农村 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在 文化 教育、技能素质方面的巨大差异。随着我国 工业 化发展进程的推进,企业的技术升级,对高素质劳动力的要求将会增加,农村劳动力将难以在劳动力 市场 上与素质较高......
浅析农村宅基地的确权登记问题
发布时间:2015-12-03
摘 要:我国农村宅基地登记制度虽实践的比较晚,但目前,农村宅基地登记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切实有效的推进农村宅基地的确权登记,本文对农村宅基地的权属进行了......
区域发展差异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发布时间:2022-08-24
关键词:产业转移;区域发展差异;劳动力成本冲击;劳动密集型产业;刘易斯转折点;产业集聚效应;要素成本效应 一、引言 二、劳动力成本冲击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转移 1.区域发展差异 虽然很难准确描述各区域在各年度劳动年龄......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
发布时间:2023-04-09
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时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更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结合目前我国农场剩余劳动力规模庞大、比重较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较低等现状.探讨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
农村转移人口的农地退出态度及政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2-08-17
摘要:立足于“四化”同步发展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为给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创造条件,农村转移人口全方位离农势在必行。当前,离农的关键环节在于退农,而退农的焦点领域在于农地退出。从河南省的实地调查情况来看,农村转移人口无......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现代农业发展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5-09-10
【摘 要】介绍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综述,描述了基于市场视角下劳动力流动的特征,通过实例湖南省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的农村劳动力的典型区域实地调查,获取相关数据,结合湖南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相关指标,以涉及到主要关键指标作为特定研究......
西南地区农村房地产开发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12
摘要:对我国中国六亿多农村人口来说,农村房地产的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当前我国的农村房地产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市场广阔,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型行业,农村房地产的发展势必会带动相关经济增长。本文以巴中市为个例,分别......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16-09-26
在农村家庭承包制度框架下,土地产权结构包括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所有权是土地权利的基础,承包权是以土地所有权为基础衍生来的权利,使用权是在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形成的权利,集合着多种权利。农村土地流转实质上是使用权的流转......
张家口市康保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09
【摘 要】为了调查康保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通过走访康保县及其周边地区,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农户、企业的方法,掌握了康保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情况,对调研资料分析整理后,提出了康保县农村劳动就业工作改进措施。 【关键......
浅析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问题
发布时间:2022-12-21
一、我国农村产权制度现状 (一)我国农村上地产权制度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了城市的上地归国家所有,农村的上地归集体所有,城市郊区的上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都属于集体所有。我国实行的是集体上地所......
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7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的产权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进而论证了解决问题的路径,寄望于为我国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创造理论铺垫及依据。 关键词 农村产权制度 集体土地使用权 宅基地使用权 房屋所有权 物权 基金项目:西......
浅谈农村土地侵权案件的执行问题
发布时间:2023-03-28
农村土地侵权案件的执行问题,极易造成暴力抗法,加深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和谐。 一、农村土地侵权案件的类型 一是相邻关系纠纷,退出土地的执行。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
简析农村土地流转中妇女权益保护
发布时间:2013-12-19
简析农村土地流转中妇女权益保护 简析农村土地流转中妇女权益保护 简析农村土地流转中妇女权益保护 精品源自英 语 科 论文摘要 农村土地流转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也给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带来冲击。在农......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分析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5-09-10
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要下大功夫针对农业结构调整,因地、因户制宜,积极主动地做好有关农户的土地流转工作。针对我市土地流转现......
农村散养动物开展产地检疫工作的问题及建议
发布时间:2023-07-17
农村散养动物开展产地检疫工作的问题及建议 产地检疫是指动物、动物产品出售或调运离开动物饲养生产地之前实施的到场、到户检疫。搞好农村散养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对防止畜禽的疫病传播和流行,保障畜牧业发展,保证畜产品安全,维护人......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5-08-04
[提要] 承接产业转移是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河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成绩斐然,经济社会效应已经显现,然而其间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某些因素的存在还制约着河南省对产业转移的承接,并阻碍其效应的发挥。本文重点分析河......
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1)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迁移理论从个体,家庭,社区和制度等多个层面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相关因素影响劳动力外出可能性的16个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劳动力外出决策模型,利用中国农村住户调查34000户样......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20
摘要: 土地是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以重庆沙坪坝区为例,分析现状,剖析缺陷,提出只有建立和完善严格保护农民......
信托在农村土地流转应用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发布时间:2022-09-28
摘 要 农村土地信托作为一种比较新兴的事物,具有传统土地流转方式所不具有的优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由于土地信托本身的性质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使得信托在农村土地流转的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
浙江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21
摘要:文章以浙江农业转移人口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问卷调研和走访,充分了解目前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现状,揭示当前职业教育、社区和政府为此提供的服务不足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转移人口的提升对策。 关键词:浙江省;农业转移......
产权代理视角下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模式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07
摘要:在产权理论尤其是产权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这个理论框架基础上,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进行分析。包括出租;转包;互换;反租倒包;股份合作制;土地信托;拍卖。 关键词:缠圈代理视角;土地流转;模式 中图分类号:F301......
中国农村地权的困境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中国农民对土地的爱恋是怎么说也不过分的,他们把土地当作命根子。但现在的问题似乎是农民想离开土地,他们对土地的感情越来越疏远。他们对土地粗放耕作,甚至造成大量良田荒芜。湖北省广水市杨寨镇刘贩村的个别村民小组有一半以上......
西南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探讨(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7
内容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发展了大量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成为失去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根据产业转移理论,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转移到西部地区。然而,本......
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及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4
" [论文关键词]农村 劳动力 素质 现状 成因 [论文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剖析了形成当前现状的原因,并指出只有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持续推动社......
产业转移动因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10
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区位优势或者竞争优势条件的变化,驱使产业自发地在国家或者区域之间、以企业为主体的转移活动,是一个具备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经济行为和过......
论动产质权中的转质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动产质权中的转质 论动产质权中的转质 论动产质权中的转质 由于在新中国四十多年的民法运行中,一直将质权归位于抵押权,所以,在担保法将质权确立为一种独立担保物权后的短短两年,有关质权的......
村民自治与农村土地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是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现行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与村民自治组织具有某种同构关系。在完善现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中,必须坚持和维护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民主议定、平等互利和协商一致以及......
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的知识产权问题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12
1、会展与会展服务概况 一般来说,会展是指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的商业或非商业活动的简称。会议、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展示会等都是会展活动的基本形式,世界博览会为最典型的会展活动。会展服务又称会展经济,......
试析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的歧视问题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4
论文论文关键词:劳动力就业市场 竣视 壁垒 来源 表现 论文摘要:卢梭说过:“人是生而平等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处于强势地位的社会群体歧视弱势群体的现象却是普便存在的。歧视夺走了人们的自由和权利,夺去了人们的季严,甚至最起......
关于我国产业转移与就业结构变动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28
我国承接产业转移概况与利用外资的就业效应 我国自实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全球最大市场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总量跻身世界前列的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要体现在经济结构......
农村土地产权体制优化探究
发布时间:2023-02-07
土地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前提,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自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农村发展活力得到有效激活,但随着农村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农村更为迫切的发展需要。为有效应对解决新形势下三农问题呈现的新变化,进一步激活农村发展动能,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自2013年起,肥城市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
浅析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
发布时间:2023-04-30
摘 要 长久以来,我国在土地权益方面男女平等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妇女因婚姻而导致土地权益受侵的状况屡见不鲜。究其根源,刨其危害,发现由于受传统文化习俗、妇女自身受教育水平、法律不够全面等多种影响,造成现有的维权困境。为......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探索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一.引论:历史的回顾 我国的土地制度,在新中国建立前的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随着各个朝代的更替,呈现周期性变化。每个王朝新建之初,统治者一般都采取鼓励自耕农发展的政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土地被集中于大......
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公证应注意审查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5-08-05
摘 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农村土地“两权变三权”的新改革模式,在该改革政策的指引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频率迅速增加。相应的,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纠纷也会与日俱增。本文即在农村土地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公证机构在办......
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发布时间:2023-02-13
" 【摘要】80年代后期以来,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在我国广大农村悄然兴起。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实践的产物。它不仅解决了农村土地撂荒等现实问题,而且推动了土地规模经营,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把农业向现代农业推进......
浅析湖北省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
发布时间:2022-11-19
" 【论文关键词】农村土地使用权 流转 建议 【论文摘要】农村土地流转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对解决“三农”问题将产生积极影响。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土地流转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也取得......
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及主要对策
发布时间:2022-12-05
论文 摘要:分析了 农村 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因素给农村劳动力就业带来的影响;同时,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提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具体对策。 论文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就业;外部环境 近年来,我国国民 经济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
议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风险
发布时间:2022-12-03
风险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方面和社会各个领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概不例外,也存在风险问题。对待风险,既不能畏惧,更不能回避,只有正确认识农村土地流转风险,才能积极主动地采取综合措施,有效防范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