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7 20:57:52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时间:2013-12-17 20:57:52     小编:
"

马克思主义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社会总劳动在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重新分配和重新配置。发生这种变化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英国政府在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了国家干预的做法,摸索出从惩罚、救济、“济身”,到创造就业机会和福利国家的一套做法,成功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问题,为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铺平了道路。

一、从惩罚、救济到“济身”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最初是由圈地运动引起的。圈地运动本身,不是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而是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圈地的目的,是为了养羊赚钱,而不是为了扩大农业生产,而且牧场不能容纳过多的农业劳动力,因此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当时英国还没有发展到机器大工业生产阶段,非农业部门也还没有产生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所以这些被驱赶的农民,除少数人受雇于农场和手工业工场外,绝大部分人成为生计无着、到处行乞的流浪汉。他们逐步向城市转移,成为游民、失业者和贫民。

在圈地运动开始的最初200多年里,英国圈地运动受到法律的限制,规模不大,失地农民的问题还没有严重到威胁旧国民经济体制存在的地步,失地进城农民被简单地看成流浪汉和“懒汉”.英国统治阶级禁止他们到处流浪,通过“血腥立法”,加以严惩。如1531年法令和1536年法令规定,所有健康的人,一旦被发现乞食,要被剥光衣服,绑在马车后,游街示众,同时鞭打至流血为止,然后遣返原籍。

爱德华六世在位时,于1547年通过了被认为是都铎王朝最严厉的惩治流浪汉的法令。该法令把所有无业者都称为流浪汉,给予严厉惩治;健康流浪汉,将被逮捕,在前胸打上“S”烙印,被罚做两年奴隶。如果逃跑,将被判终身为奴。而逃跑两次,将被判死刑。然而,严刑峻法并不能解决农村失地农民的流浪问题,许多破产农民参加了农民起义。1549年在诺克福郡、1554年在肯特郡都发生了农民起义。起义失败后,大批起义者成为游民,流人城市。

随着圈地规模的扩大,失地农民的数量在增加。英国政府逐步认识到进城流浪农民的问题,是由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并不是失地农民的过错。惩罚不如疏导,要进行疏导,首先要进行救济。于是,英国政府采用了恩威并用,即救济和惩罚并用的两手政策。

最先,英国政府允许对无劳动力的和老弱病残等流浪汉进行救济,后来逐步扩大救济的范围。开始时,救济基金主要由私人和私人机构来进行,政府并不承担责任。从亨利八世开始,英国政府才承担起了组织救济和筹集救济资金的责任。例如1535-1536年的法令规定,市政当局要“慈善地接待”乞丐,救济他们,使之不会再公开乞讨。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加快。英国除了继续救济流浪者、失业者外,对贫困人口开始了政府补贴制度,即“斯宾汉姆制度”。这是一种“院外”救济制度,开始于1795年。所谓院外,指的是救济院之外。这种制度的特点,是根据食品价格决定工资标准。对工资达不到标准者,由政府给予补贴。但是救济只是一种暂时的办法,它不仅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而且造成了更多的社会问题.这种主要靠救济来解决问题的办法,明显是行不通的。英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需要新思路和新办法。于是政府采取了大规模向海外移民的政策。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就开始向新大陆和海外殖民地移民。在移民中,大多数人是“在母国被当成多余而有害的人”,是“罪犯、娼妓、穷光蛋和破产者”,一句话,是游民、失业者和贫民。1834年,由于失地农民的压力,英国主管和执行济贫法的皇家委员会正式建议,将有劳动能力的贫民移民海外。这样,大批移民以仆役身份来到北美,俗称“契约仆”。17世纪进入切萨皮克地区的移民,有70%一80%为仆役。为了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英国严格禁止熟练工人移民国外。因此向国外的移民,基本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

在实践中,英国政府认识到移民和流放,只是权宜之计,只有创造工作机会,使流浪汉通过工作谋生,从济贫到促进就业,达到“济身”的目的,才能解决问题。这样英国对流浪农民的政策开始了转变,即从救济政策发展到“济身”政策。工业化的发展,也为这一政策提供了可能。

英国工业化初期,工业部门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失地农民本来可以比较容易地在工厂谋到一份工作。但是由于当时工厂工作条件恶劣,工资非常低,而且工作时间很长,一般每天工作时间在15一18小时。广大失地农民的思想观念还没有转变,他们过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不习惯现代工厂的生活,特别不愿意在工资极低、条件特差的工厂,受老板和工头的剥削压迫。因此他们宁愿继续行乞、打短工或依靠亲友的资助,而不愿到工厂做工。这就是失地农民变成流浪汉而被资产阶级看成“懒汉”的原因。对这些流浪汉,英国政府实际上无计可施。但是到工业化中后期,这个问题不存在了。

首先由于工业化的进行,社会物质财富增加,人民整体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在工人阶级的斗争下,工人的生活和劳动条件得到改善,工作时间不断缩短,工资水平得到提高。相对来说,失地农民就愿意到工厂工作。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工厂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因此就容纳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非农业部门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兴起,拓宽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领域。

在这一时期,失业问题成为比流民更为严重的问题。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找到工作后,很快又失业。失业问题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失业问题必须由国家来解决,需要加强国家的干预。因此英国以解决失业问题和社会福利问题为突破口,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这样英国对游民的政策,开始了从济贫政策到“济身”政策的变化。英国政府以各种方式培养" 游民的劳动习惯,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使他们拥有某种技能,能独立谋生。同时英国政府还努力创造就业机会,为游民工作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济身”的可能。在这一时期,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始走上正常的轨道。

英国政府的“济身”政策,是有历史渊源的。从1571年到1587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关于惩治流民和救济贫民的新法案就规定,对有劳动能力的游民实行强制劳动。在1576年法令中,政府规定每个郡都要建立“感化院”,将那些有工作机会而不去工作的人送进感化院,实行强制劳动。同时积极为失业者寻找就业机会,希望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流浪问题。这些办法,开始了使被救济者通过就业来谋生的努力,在英国被称为“济身”。

1594到1597年,英国粮食连年歉收,圈地速度加快,失地农民向城市流动的规模增大。英国议会为了解决流浪农民问题和贫民问题,通过了1597年法令,明确提出了具有“济身”思想的济贫新方案。在这个法案中,除了严惩外,强调为流浪者和失业者创造就业机会,使他们能自己谋生。法案明确规定,要安置贫困家庭的子女劳动或当学徒,给失业的成年人提供原料,以便让他们工作,提出了“健康者劳动,无生活能力者送救济院”的原则。

1601年,英国通过了著名的伊丽莎白法,即“旧济贫法”。该法吸收了1597年法令的基本精神,并作了一些增补,强调解决游民问题的方法之一,是为失业者提供工作。该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英国基本完成了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上从惩罚到救济再到“济身”的观念转变。该法案在英国济贫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奠定了英国救济政策的基础。

1834年,英国颁布了新济贫法。新济贫法是在旧自由主义的思想下制定出来的。旧自由主义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贫困是个人的事,是由个人原因造成的,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脱贫。因此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贫困者必须进入济贫院,才能得到救济。接受救济的人,将被剥夺选举权,作为对被救济者的一种惩罚,其目的是让受救济者通过个人的努力,而不是社会与政府的帮助来脱贫。这个法令在改造游民的不良习惯上,有很大突破。该法令规定,在济贫院,受救济者必须劳动,才能得到生活必需品。这是一种带有劳动改造性质的规定,其目的是培养受救济者的劳动习惯,使他们走出济贫院后,能靠劳动谋生。从1870年到1914年,英国的济贫活动,基本上是在]834年新济贫法下进行的。

从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第三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世界市场的扩大、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英国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加。为了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顺利向非农业部门转移,英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如逐步普及中学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等,使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相对容易。

1890年后,英国政府创造就业机会,使失业者能够通过劳动谋生的努力有了发展。英国政府决定建立劳动移居地来转移失业人口。英国建立的劳动移居地分为两种:一类是由社会团体为解决失业问题而建立的移居地;另一类是由政府济贫部门为缓解失业者的贫困状况而建立的劳动移居地。前一类靠各类自愿性捐款建立,后一类主要由地方政府拨款建立。

但是由于这些劳动移居地从事农业性质的劳动,对城市失业者吸引力不大。同时这些劳动移居地也受到当地农民的强烈反对,因为这将把就业人口转移到他们居住的地区。从操作上说,这种办法也难于实行。因为维持劳动移居地需要资金,依靠自愿捐赠的基金来源不可靠,而依靠地方政府的拨款,则又引起纳税人的不满。因此劳动移居地的存在不能长久,英国建立劳动居居地的尝试是不成功的。

英国政府逐步认识到,解决失业问题,仅靠济贫院和建立劳动移居地等等是不够的,必须加强政府的调控努力,制定相应计划,实行再就业制度和劳动保障制度。1886年3月,英国地方政府事务部大臣约瑟夫.张伯伦向所有地方济贫官员提出了一项“市政公共工程计划”,要求在对贫困者和失业者进行救济时,应该通过市政工程计划的扩大,给失业者再就业提供机会。这一指令,开始了英国国家从宏观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努力。

按照张伯伦的指示,各地方政府开始把失业者组织起来修建公共工程。于是以公共工程计划为形式的劳动救济措施,成为济贫法之外解决失业问题的又一官方措施。但是张伯伦的这一计划很快就失败了。因为参加公共工程计划的失业者,大多数是非熟练工人,他们没有什么技术。而大多数熟练工人在失业后,并不愿意参加公共工程计划。加上公共工程的实施,需要巨大的资金,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失业者创造的价值,远远赶不上开办公共工程所需的资金。因此用公共工程计划来解决失业问题的尝试失败了。

在创建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的努力失败后,英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办法开始向福利国家方向发展。英国国家福利政策的核心,是就业政策。英国福利国家的设计师威廉。贝弗里奇在1905年出版的《失业:一种工业问题》一书中指出:“失业基本上是一种工业和国家的问题,而不是个人品行以及地方在供需调节方面的问题。”他强调了失业不是个人品行造成的,而是工业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劳动力供需进行调节的某种经济力量未能发挥真正效力的结果,这种经济力量要想发挥效力,仅靠地方调节是不够的,还必须由国家进行调节,建立福利制度,以利于就业问题的妥善解决。他的观点,为解决失业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1905年,英国工党成立后,立即在议会中提出了上述社会经济要求,迫使英国通过了《失业工人法》,规定了对失业工人的救助措施和解决失业工人再就业的办法,使国家的济贫制度开始向福利国家制度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为彻底解决失业和贫困问题,开始建立福利国家,试图从根本上解决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二、从“济身”到人为创造农村剩余劳动力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第四个时期,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这一时期,为适应战后重建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英国采取了新政策,鼓励农业科学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省农村劳动力,进一步制造农村剩余劳动力,并由国家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安排中的社会安全,英国开始从“济身”到人为创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政府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 ”的福利制度,基本保障了失业工人和贫民的利益。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即使没有找到工作,也不会再像其前辈那样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和农业劳动,不会给社会带来大的冲击。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英国政府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政策有了巨大的变化,从历史上消极应付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发展到主动积极地创造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把他们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和第三产业中去。这些政策是:

第一,加大对农业的投资。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失去了广大的海外殖民地,需要加强本国农业的发展。为此,英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资。农业投资的增加,使农业有关的各项配套设施得到加强,从而减少了农业的劳动投入,促进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的转移。

第四,重视农业科研和农业教育,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以减少农业劳动人口。1976—1977年,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入约为6500万英镑,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科研和教学。

在历史上,英国政府是不干预第三产业发展的。但是为了为剩余劳动人口开辟就业渠道,英国政府开始干预第三产业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制定了《旅游发展法》,规定对营建旅馆的资本开支给予20%的补助。这样在短短几年内,全国增加客房5万多间,解决了不少人的就业问题。进A80年代后,英国政府兴建了20多个“企业区”,实行特殊政策发展工商业.这些企业区对吸纳剩余农村劳动力发挥了很大作用。

目前,英国还在创造条件,以进一步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向最优化方向发展。英国正以新的方式,人为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英国当代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较好地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经验

英国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其中最成功的经验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不能靠惩罚或者救济,而应当由国家干预,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机会和社会安全保障。这一经验为大多数欧美国家所认同。

19世纪末,德国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的做法,主要得益于俾斯麦的福利政策,但俾斯麦在制定政策时,考虑了英国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做法,使德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较早地向福利政策过渡。

法国在1897年大革命后,成为一个小农生产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现代化发展缓慢。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发展经济,法国学习英国,鼓励土地集中,扩大农业生产规模,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法国政府为自愿合并的小农场主提供资金和奖金,对剩余的农村劳动力给予安排工作或提供社会保险。这一政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1955年到1977年,法国全国农场的数目减少了48%,农场平均规模扩大了一倍以上,农村人口迅速减少。

美国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在工业化基础上进行的,工业化为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但美国政府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采取了英国的一些做法,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特别是制定了提高农民素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教育培训计划,以帮助他们就业的政策。

战后意大利更是直接借用英国的经验,由国家来拟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计划,以促进意大利南部农业经济的发展。

英国政府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经历了复杂变化过程。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英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包括惩罚、救济、向海外移民、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劳动“济身”自救、为失地农民创造就业机会、逐步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法律、制定一系列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等,并最终使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与福利政策挂钩,为失业者提供职业培训、提供就业计划和社会安全保障,从而创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成功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历届英国政府的做法不相同,但是它们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随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变化,与时俱进,始终处于不断更新的过程中。英国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
发布时间:2023-06-24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该如何转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国外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比较分析,简要论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问题及相应对策。 关键......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出路
发布时间:2023-05-26
" “三农”问题就是对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总称。具体的讲,就是农业的增长与发展;农民现实的收入及其增长、未来的生活、职业等变化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农村发展,包括农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农业、农村与农民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相连......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
发布时间:2022-11-23
摘要:如何有效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难题。由于我国农村教育水平落后,教育基础设施差,缺乏正规的劳动技能培训体系,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因此,政府必须出台相关政策,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
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7
" 摘 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从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理论入手,探讨了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及其对策思路。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农村剩余劳动力 ......
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7
摘要:本文通过对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张家口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张家口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如何更好的促进张家口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欠发达地......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7
摘要 目前国内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影响的研究有许多,林毅夫认为,要想解决我国农村的穷困问题,主要的目标应放在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上。蔡P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总体上是利大于弊,不仅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对于迁......
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及建议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据省农调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最新动态监测资料,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但转移的流向出现新变化,即:本乡、本县非农从业人数出现负增长;流向省内大中城市人数和到省外打工人数加速增长。同时,打......
论萍乡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浅析
发布时间:2023-07-28
" [论文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城镇化 基础产业 保障制度 措施 对策 [论文摘要]阐述当前萍乡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的基本情况,通过对基本情况的分析,提出一些措施建议。 一、萍乡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况 ......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18
【摘要】剩余劳动力由低劳动生产率的农业部门转向高劳动生产率的非农产业,将改善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益,并能促进 经济 增长。 中国 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的转移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开始的。那么迄今为止,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
发布时间:2023-04-09
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时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更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结合目前我国农场剩余劳动力规模庞大、比重较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较低等现状.探讨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
由人力资本看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发布时间:2023-03-04
" 摘要:为了实现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我国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加快城镇化发展的规划,由此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劳动力素质成为制约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试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分析劳动力素质对转移的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村电商的耦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4
一、麻阳冰糖橙产业优势与问题 麻阳苗族自治县地处湖南西部边陲,山高林密,境内峰峦重叠,溪河众多,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盛产猕猴桃、冰糖橙等水果。其中,经过长期的培育与筛选,麻阳冰糖橙因其颜色艳丽,果型端正,风味浓甜......
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中的产权问题
发布时间:2023-03-02
" 引言: 为什么讨论农村人口迁移要涉及产权问题 本文提出讨论的主要观点,一是农村劳动力和人口的过剩,并非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中国农业资源禀赋制约之下、小农经济“劳动替代资本投入”的必然结果;......
浅析增加广西农民收入应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路径
发布时间:2014-01-09
[摘要]对于广西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和农村比例较高的省份来说,促进农民增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直接关系到建设西部强省目标的顺利实现。外出务工、特色种养、发展乡企等已成为增加广西农民收入的主要路径。 长期以来广西农村......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2
[摘要] 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省——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滞后与迟缓,是制约河南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主要障碍,也是造成河南省广大农业人口贫困的主要问题。影响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有: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9
" 进入新世纪,转移1200万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3870万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不仅是四川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保证四川政治安定、杜会稳定进步的基本条件,更是认真实施西部大开发,实现......
浅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创新
发布时间:2023-01-12
论文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模式;创新 论文摘要: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 社会 主义 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 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分析我国的 农业 剩余......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3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
教育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
发布时间:2022-12-19
摘要:本研究分析了教育是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在纯务农、兼业和纯务工之间的就业选择,以及该选择随年龄增长和世代更替的演变趋势。研究发现,教育在总体上促进了非农就业,但在不同世代的生命历程中有着不尽相同的作用机制。在较早出生的世代中,教育对兼业和纯务工的促进作用是一致的。但在晚近出生的世代中,更高的教育水平对纯务工就业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而对兼业选择影响甚微。在老一代农民中,教育对兼业和纯务工的促进作用.........
新迁移经济学对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适用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4-01-07
新迁移经济学对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适用性分析 摘要:我国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学术界极为关注的一个社会经济现象。纵观国内外关于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动、转移或迁移的各种理论和模型可以发现,不同的理论、模型有着......
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的意义何在?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主要观点:“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城乡发展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当前,在全面加快产业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思路,加快农村劳动力......
关于农民问题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13-12-17
"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历史演变过程的阐述,基本上可概括为两点:一个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从社会主义革命角度谈农民问题。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要走公有制、集体化的合作化道路等。这方面马克思主义还有一个观点,认为家庭经......
农业内部就业深化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农业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无非有:一是利用劳动密集取向技术发展农业,适当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如加大出口创汇经济作物产品的生产等,在农业部门中扩大可增加实际产出和收入......
“十二五”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就业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14-01-13
一、当前我国 农村 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我国农业人口的比重在世界上居于较高的位次。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末,我国农业劳动力份额为40.8%。根据相关界定,农业劳动力的份额下降到10%,被视为一国基本上完成劳动力转移的标志,我......
试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教育的职业取向
发布时间:2022-11-13
" [论文摘要]在农村基础教育(或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之后,农村教育应有别于城市的教育,不能以普及高中教育为主要任务,而应该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取向。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支持,而且可以为农村劳动......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两难选择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个矛盾的转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两难选择,诸如培训应该基于当前还是着眼长远,输出地培训还是输入地培训,增强技能还是获取资格,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等,如何正确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将......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12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从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不断增加,近年来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转移空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关系到社会经济......
重庆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培训讨论
发布时间:2022-10-09
" 论文关键词:温暖工程;重庆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培训 论文摘 要:“温暖工程”是1995年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倡导并开始实施的一项为弱势群体提供就业资助的社会公益事业。重庆中华职业教育社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确定了重庆地区......
浅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9
" 【关键词】就业 就业信息 就业市场 劳动者素质 权益保障 【论文摘要】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改善了劳动力的利用状况,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对农村......
反思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若干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异常活跃。在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暂时缓解的背景下,本文要思考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治本之策,以期做到既要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又要有利于我国农村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劳......
1949―1957年间农民进城问题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要:建国以后,政府对农民进城的限制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农民并非从一开始就被阻挡在城市之外,1949―1957年是影响农民进城历程的关键时期。1949―1952年,在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和保证城市治理的前提下,政府对......
生态补偿项目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12-20
摘要:利用重点生态功能区北京市延庆区的1279个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数据,借助二元logit模型,基于农村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视角,分析了两大类生态补偿项目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岗位类生态补偿项目本身提供的劳动岗位质量不高,而且减弱了参与者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的主动性;耕地类和林地类生态补偿项目压缩了农业生产规模,使得参与者的农业生产活动减少,同时其转移就业的可能性没有显著提高。长期来.........
农村地区劳动力维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0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党和政府执政治国的头等大事,而农村地区劳动力问题更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维权工作,加快推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是维系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村地区全面协调发展的重......
河南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摘要]受大环境的影响,河南省劳动力转移相对滞后。影响因素主要有政策观念、城市化水平低、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等。加快河南劳动力转移一是扩大城市经济空间,发展特色城市与特色城市经济,增加大容量就业岗位,二是发展集约化农业,促......
龙海市稳步推进按项目运作的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发布时间:2022-10-19
龙海市劳动就业中心与龙海市新希望职业培训学校联合举办的按项目运作的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花卉园艺师班举行开学仪式,62名学员主要来自九湖镇百花村的花农。教学形式采取晚上理论学习,白天实训既可以到学校指定的花卉盆景场......
1952~1954年湖北省农村私人借贷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3-05-31
" [关键词]借贷率 借贷形式 借贷用途 影响因素 (一)土地改革一两年后湖北省农村私人借贷的状况 1.土地改革后遗留的私人借贷关系 在旧中国,农村广大贫苦农民债务负担异常沉重。据研究,20世纪30~40年......
地方财政分权、劳动力选择性转移与农村基础教育投入
发布时间:2022-11-25
地方财政分权、劳动力选择性转移与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经典财政分权理论认为,由于具有信息优势,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满足地方居民的公共物品偏好,能够更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增加诸如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地方性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Tiebout,1956)[1]。然而,从中国的分权实践上看,尽管中国式财政分权为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加剧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和财政竞争提供了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激励.........
生产成本、劳动力转移与农产品进口(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1
【论文摘要】 本文发现农产品进口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正相关;与农村人口比例负相关。认为中引致进口增加的影响国内农产品生产与供给的因素。对此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 农产品进口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
农村劳动力的去留与农村职业教育
发布时间:2023-01-22
" 摘要:农村职业教育既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也要为农村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应把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 Labours Leaving or Remaining and V......
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6
[提要]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本文分析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中图分类......
拟《古题陌上桑》现象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3-07-09
摘要:乐府诗作为诗歌的一个大类,自汉以降,流响甚远。《陌上桑》作为汉乐府诗歌的名篇,百余年来文人拟作层出不穷,其或依古乐,或依古题,或自出机杼,通过题目或主题与古辞维系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而其姿态良莠不齐,妍媸各异。整......
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01
【摘要】本文分析了城乡二元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象,从社会经济因素、社会关系因素、信息因素三方面探讨了农村劳动力流动行为,提出了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的主要障碍:户籍制度障碍;文化障碍;主观障碍。【关键词】农民工;经济社会学;城乡二元结构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地从土地上游离;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的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发达地区流动成为重要的劳动力市场流.........
美国立宪的历史考察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6-09-14
一、美国立宪的历史考察 美国的历史可大致分为七个阶段,分别是建国前期、建国时期、南北战争、重建时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冷战时期、冷战后至新世纪。虽然这里建国前期真正的作为独立国家意义上的美国并不存在,但是从1607年到173......
宗族重建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3-01-27
对于解放后 农村 宗族组织的遭遇及其形态,大多数学者认为宗族在国家政权的打击下处于不断地瓦解之中。在新政权的 政治 话语中,宗族和宗法制度完全丧失了合法性,宗族被表述为封建的、落后的甚至反动的组织,应被彻底地铲除。在对农村的......
农业剩余: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瓶颈
发布时间:2013-12-17
" 【英文标题】Agricultural Surplus:Bottleneck of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e ——A Research of the Chinese Rural Economv in the Late Oing Dvnastv 【内容提要】中国现代化启动的命题具有自身的......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1
[提要] “家庭农场”模式是一种特色农业。黑龙江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积极推广“家庭农场”模式。本研究选取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的饶河农场、二九一农场、八五三农场等家庭农场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家庭农场运行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中央国术馆摔跤活动历史考察与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2-11-20
中央国术馆的创办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值得浓墨重彩记述的一件大事,它掀起了一场以民族传统体育强健国民体格、振奋民族精神的国术发展热潮。在其二十多年的国术推广历程中,除传统武术项目开展盛况空前外,传承千年的中国摔跤也融入到国术体系之中,在民国年间呈现出令人惊叹的繁荣态势。然而,在当前传统武术与中国摔跤发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的现实背景下,中央国术馆倡导的摔跤活动的历史鲜有研究关注。本文试图立足中央国术馆摔跤.........
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1)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迁移理论从个体,家庭,社区和制度等多个层面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相关因素影响劳动力外出可能性的16个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劳动力外出决策模型,利用中国农村住户调查34000户样......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现代农业发展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5-09-10
【摘 要】介绍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综述,描述了基于市场视角下劳动力流动的特征,通过实例湖南省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的农村劳动力的典型区域实地调查,获取相关数据,结合湖南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相关指标,以涉及到主要关键指标作为特定研究......
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变迁和思考
发布时间:2023-06-20
二、新型 农村 合作医疗的 历史 性思考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合作医疗制度历经近60年的曲折发展,曾经取得过巨大成功,甚至受到国际 社会 的广泛重视。但随着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而逐渐瓦解,直至2002 年重新开始了新......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适应高考历史问答题的能力要求
发布时间:2022-11-04
" 一、打好基础,着力构架立体的历史知识之树历史基础知识,包括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即具体的知识点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高考历史问答题对历史知识的考查要求,主要的是概括性条理化的宏观知识。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应打好基础,强化整理......
我国农村医疗救助的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2023-03-18
近代社会的救助,一方面继承了儒家的思想,另一方面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西方福利的影响,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农村医疗救助历史沿革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摘 要 我国的农村医疗救助工作是政府和社会向一部分生活处......
浅析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代转型及问题思考
发布时间:2022-08-07
" [论文摘要]现代农村职业教育内涵应该从发展阶段、教育内部、教育外部等三个方面进行把握。我国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初创与完善、重构与徘徊、改革与创新三个时期。社会转型背景下,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在教育思想、教......
论国有农场劳动力资源现状及再就业问题措施
发布时间:2014-01-06
www.LWLM.com编辑。 【论文关键词】国有农场;劳动力资源;再就业问题;措施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江苏省连云港市东辛农场现有劳动力资源情况进行 调查 ,剖析了国有农场在经历过二十几年改革开放后,如何做好劳动力资源转移这一难......
财政支出理论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3-05-05
"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理论发展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因此,研究当代中国的财政支出政策理论,首先需要对中外历史上前人业已形成的支出理论和支出思想进行考察分析。这方面的内容博大精深,本文只能择其要者,作一简要的历史考察和分析。......
德国团体诉讼的历史考察(上)(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在各国关于“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的讨论中,团体诉讼经常作为一种制度样本而被屡屡提起。不过,对于欧陆之外的法学家而言,真正理解这一制度却并不容易。单单关注法条显然不够,德国学者关于现行法的法解释学和法政策学论著,也不能提供......
人力资源流动中社保转移接续问题解析
发布时间:2023-02-09
摘要:在国家逐步实现全民社保普及的过程中,由于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存在,给具体的实施形成一定的困难,而在人力资源的流动过程当中,社保转移接续问题成为最严重的困扰点,文章主要对当前我国的社保转移接续在人力资源流动中的应用......
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及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4
" [论文关键词]农村 劳动力 素质 现状 成因 [论文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剖析了形成当前现状的原因,并指出只有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持续推动社......
国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经验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7-01-06
摘 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劳动者素质是各国在城镇化建设中都曾遇到的共性问题。研究和借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做法,对于推动我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大有裨益。从国外经验来看,国家......
德国团体诉讼的历史考察(下)(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三、团体诉讼在20世纪的发展Ⅱ:通过《一般商业条款法》的发展 (一)一般商业条款的兴起及其带来的法律问题 所谓一般商业条款,是指企业在商业活动中针对不确定买家事先拟定并且反复使用的合同条款。就其产生和兴起的历史背景而言,一般......
欧洲称中国为“帝国”的早期历史考察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17
美国的部分新清史学者,不仅就中国与大清的关系表达了引人注目的意见,还乐于谈论清帝国主义,对大清的国家特性提出新的解说。他们虽然早已习惯并坚执大清帝国的称谓,但有的却因重新思考与维护新清史部分观点的缘故,近年来颇不满意于......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使用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一般简称为保护器,现作为一种有效防止人身电击伤亡事故的措施,已在农村广泛使用和推广。正确理解保护器在配电系统中的作用,对加强低压电网的管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浅析新中国劳动力流动制度变迁史
发布时间:2023-07-2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力流动制度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完善,劳动力流动呈现出日益活跃的趋势。大体上看,我国劳动力流动制度变迁和劳动力流动规模演变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严格限制时期(1953-1980 年代初) 建国初期,国家......
教育的生态功能之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15-09-10
摘 要 教育的生态功能在教育的社会功能中的地位一直得不到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们对教育的生态功能的作用时间的偏见有关。本文从教育的生态功能对主体的人以及客体的环境的影响两方面对教育的生态功能进行历史考察,以期唤醒教育......
张士英:扎根农村发挥余热 等
发布时间:2022-12-14
张士英:扎根农村发挥余热 张士英是河北省人大机关离休干部,已是82岁高龄。2000年,已经离休的张士英成为了“东留善固村顾问”。平时张士英与老伴长期居住在石家庄,13年来,他先后驻村84次,840多天,不驻村时就通过电话、书信与......
历史题材类图文书编余手记
发布时间:2023-01-26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期间,笔者所在的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西部地区抗战遗址图说》一书。作为责任编辑,笔者全程参与了该书的编辑出版,其中甘苦自知,总结一些经验和教训,以期对业界同仁策划编辑重大历史题材类图文书提供些许参考。一、重大历史事件与选题确定早在2013年上半年,笔者在一次与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会长、时任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所长李建平研究员的闲聊中,得知他正计划开展.........
张家口市康保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09
【摘 要】为了调查康保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通过走访康保县及其周边地区,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农户、企业的方法,掌握了康保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情况,对调研资料分析整理后,提出了康保县农村劳动就业工作改进措施。 【关键......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23-04-23
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我国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促进我国农村向城市化靠近的基础,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在仍然处于一个相对滞后、混乱的局面,这不仅没有有效的帮助农民提高经济效率,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反而在一定的程......
广东省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可行性探讨(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广东省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迫切性和可行性,指出广东省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难点,提出了广东省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论文关键词: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广东省提出的产......
对农村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的几点认识
发布时间:2022-08-03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积极倡导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要求教师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我们在完成常规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优势,每学期都组织一两节历史活动课。目的是以活动.........
“剩余”的抒情或黑冷的余烬
发布时间:2023-02-28
叶琛和文西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青年诗人,一个出生于1986,一个出生于1994。而作为青年诗人显然他们的写作都还处于成长期和变化阶段,但是他们值得期许的是都具有写作的潜力和前景。由于他们的写作并不具有同时对比的参照性,所以还是分......
试论农村初中英语两极分化的问题思考
发布时间:2023-01-22
"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在普通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却陷入了困境,两极分化严重,难以达到教学要求。本文从农村初中英语“两极分化”的表现和产生根源入手,探讨解决“两极分化”的对策和方法。 【论......
  19 世纪中叶,马克思以惊人的洞察力观察到“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趋势并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指明了人类历史的走向。
发布时间:2017-06-12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一栏中明确提出: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在教学中要将教师的讲述、讲解、演示等与学生的观察、材料研习、讨论、问题探究等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手段,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2015年12月初,永安市教育信.........
洮南市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步伐
发布时间:2022-11-18
年初以来,洮南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为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同时,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步伐,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大产业来抓,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截至6月末,农村劳动力已转移就业46735人,完成年计划目标61000人的76%,其中异地转移就业19518人,就地就近安置就业27217人,实现劳务经济总.........
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制度支持与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14-01-14
教育 的投入,这样形成了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 农村 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在 文化 教育、技能素质方面的巨大差异。随着我国 工业 化发展进程的推进,企业的技术升级,对高素质劳动力的要求将会增加,农村劳动力将难以在劳动力 市场 上与素质较高......
浅谈“英国脱欧”与高考历史的联系
发布时间:2022-08-27
今年的高考刚刚结束,在新课改的高考中不难发现,历史高考越来越注重学科综合素养、时事政治等的考察,在材料选择上也往往也凸显一种大历史观,这与现在越来越注重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情况不谋而合。而最近发生的可以影响世界,成为一块里......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04
摘 要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实行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农村土地流转从根本上说是适应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需要,有效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重......
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
发布时间:2023-05-21
农民工是我国在向共产主义事业目标奋斗过程阶段产生的一个社会群体,是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这是一支随着改革开放发展并壮大的劳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社会的各个行业都存在农民工,农民工己成为工人阶级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
农村工业在近世中国乡村经济中的历史作用
发布时间:2023-06-18
"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家庭手工业一直是小农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村手工业的作用,理论界已有很多论述。农村手工业到了近代,有了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的发展,它所起的作用也应该与封建社会有所不同,本文的目的就......
推动黄岩历史文化村落活态再生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8-24
1问题的提出历史文化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植所在,体现着最自然、最淳朴的乡土生活,蕴含着宝贵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2012年,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若干意见》,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和利用。2016年6月,在黄岩召开的全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现场会上,省委副书记王辉忠强调,要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探索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
基于社会转型期对劳动监察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3-05-29
当前,劳动监察如何准确定位以应对日趋复杂的劳动关系,是每一位劳动监察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劳动监察应当采取怎样的改革发展摸式,判断的标准就是三个有利于和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即以整肃......
1950年代初期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实征考察
发布时间:2023-03-04
" 摘要:农民土地使用权是否顺利流转是农地资源能否实现合理优化配置的关键所在,而土地租佃是促进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的一种比较合理且可行的方式。土改结束后,租佃关系因为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求而继续存在,并有了一定......
农林剩余物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
发布时间:2016-09-05
0引言 农林剩余物就是指农业生产中留下的作物秸秆、叶子和皮壳等。作物秸秆是主要的剩余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道,世界上各种农作物秸秆每年可产约20亿t,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约7亿t. 2004年秸秆产量6. 48亿t,农产品加工剩余物1......
我国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问题
发布时间:2023-02-01
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己经渗入各个领域,房地产市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城市要发展,拆迁重建,都市扩张都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农村的物业和生产也在不经意间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农村的房地产市场也随之活跃起来。与......
1940年代后期江浙农村社会失控的历史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28
" 【内容提要】1940年代后期是江浙农村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顶点,农村经济的崩溃不仅加剧了社会各阶层的冲突,更强化了农村社会与国家政权的对抗。面对社会结构中精英阶层缺位、保甲重建失败、土豪劣绅和小规模割据势力的膨胀,国家政权为......
民主党派参与立法的历史考察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6-09-01
一、民主党派参与立法的必要性 (一)民主立法的需要 民主立法是指在立法中坚持民主原则,在立法决策的过程中广泛地反映人民的意愿,在立法程序上最大程度地保证法律的公正性。在立法中体现人民的意志,遵循民主原则,一方面是实现人......
略论中国农民问题|中国农村问题(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29
作者: yewei 第一章 引题:论述我国农村问题 第1节 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是减免农业税吗? 最近全国媒体杂志、报纸上刊载关于农民问题的文章可谓不少。自从去年朱总理谈到加入WTO后最担心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到去年底召......
我国公安法制工作创新之历史考察(1949—1978)
发布时间:2014-01-10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我国公安法制工作创新之历史考察(1949—1978)”,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我国的公安法制建设,是在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浅谈我国农村经济研究方法考察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4-01-15
[论文关键词] 农村 经济 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实证研究方法是我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主流方法,这既源于西方 经济学 实证研究传统的复归,也源于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理论工作者应很好地坚持这一方法,但也应在......
英德南亚热带农业史及问题
发布时间:2023-05-31
一. 南亚热带气候环境的特点浈阳峡为褶皱山,即山岭由石英岩山脊为背斜层,向斜谷为石灰岩所成。浈阳峡短,下连大庙峡。北江切过石灰岩层山地时,即成峭壁夹江地貌。要用栈道才能过峡的。拉缆也不成。山高可达700-800米。高峰上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