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1949―1957年间农民进城问题的历史考察

1949―1957年间农民进城问题的历史考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3 00:57:25
1949―1957年间农民进城问题的历史考察
时间:2023-08-23 00:57:25     小编:李强

摘要:建国以后,政府对农民进城的限制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农民并非从一开始就被阻挡在城市之外,1949―1957年是影响农民进城历程的关键时期。1949―1952年,在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和保证城市治理的前提下,政府对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仍旧采取相对开放与正面的态度。1953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及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提出,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发生了重大转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深刻地影响着农民进城的历程,政府也在逐渐收紧着对农民进城的控制,农民进城变得不再自由。到了1958年初,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彻底限制了农民自由进城的步伐。

关键词:农民进城;就业政策;人口流动;户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反映城乡关系并影响着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刘易斯模型中,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一直被视为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有益因素,能为城市工业化提供所需劳动力.带来生产率的巨大增长。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大规模由农村向城市的移民浪潮,成千上万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大大超过了工业和城市社会服务的吸收能力,不仅造成了城市中的严重失业,同时也给城市治理带来了较大压力。可见,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移动像是一把双刃剑,对每个国家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对人口流动所采取的政策也会有所侧重。

20世纪50年代由农村向城市的移民浪潮也同样出现在了中国。建国初期,新生政权面临着严重的城市失业以及农村土地大量抛荒和大批农民流离失所的问题。受长期战争的侵扰和频繁自然灾害的肆虐,及国民党败退台湾时对厂矿等就业资源的破坏和掠夺,中国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城市失业问题非常严重;与此同时,农村存在着大量撂荒土地,大量精壮劳动力“离村”在外,成为了无业游民,农业生产得不到保证。这样的局面,不仅影响了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形成了大量不在政府控制之下的流动人口,增加了社会管理的负担。面对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新政权如何对待这些已经从农村出来的无业游民,以及如何应对未来越来越多将从农村进城的农民,即是关乎经济发展的大事,又是关乎社会管理的工作,对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1949―1957年是中国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时期。对此后60年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具有明显的转折性意义。学界对这一时期的城乡人口迁移问题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苏少之认为1949―1957年国家的经济建设推动了城市化程度的稳步提高,同时指出重工业发展战略与社会主义改造影响了城市吸收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低下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与法律框架在这一时期基本定型。武力认为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作为农村基本生产要素的劳动力还可以自由流动,但是此后政府通过统购统销限制了农副产品的自由流动,1953年后又通过组建生产合作社来限制人口的流动。赵人坤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发展性因素,但主要是生存流动,出于建立计划管理的需要。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1949―1957年中国的政治与经济形势,考察这一时期农民进城的历史过程,梳理出新中国初期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脉络,并藉此探讨1949―1957年政府决策的政治与经济逻辑,以及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实际影响。

一、解放前的迁移自由与人口流动

迁移自由权指的是,根据法律规定,公民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地域。学界一般认为,1251年英国《大宪章》中已经出现了对迁移自由的实质保障。1791年的法国宪法是历史上第一部明确规定迁移自由的宪法,规定“各人都有行、止和迁徙的自由,除非按照宪法所规定的手续,不得遭受逮捕或拘留”。19世纪以后,世界各国绝大多数的宪法中都对迁移自由有直接或间接的规定。可见,在近代社会,迁徙自由被很多国家视为人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在中国,中华民国时期迁移自由已作为公民权利上升到了法律层面,1912年3月21日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6条明确将“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列为人民享有的自由权之一:1923年10月10日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第9条也规定“中华民国人民有选择住居及职业之自由”。未执掌中国政权之前,在中共领导下的各地区公布的有关人权约法,如山东省临时参议会1940年11月11日公布实施的《山东省人权保障条例》,及1942年2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的《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都对人民的居住和迁移自由给予了法律上的承认。

早在解放前夕,中国领导人已经注意到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问题,他们确信,国家工业化将伴随着一个人口城市化的进程。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便指出:“将来还要有几千万农民进入城市,进入工厂。如果中国需要建设强大的民族工业,建设很多的近代的大城市,就要有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长过程。”

针对因多年战争所导致的城乡交流阻碍问题,1948年4月19日华北中央局第二书记薄一波给毛泽东的《关于发展工商业的报告》中曾提到如下建议:解放区内贸易完全自由,取消路条制,取消或改造交易所,取消农村管制人口出村办法,给人民以就业的自由。这份报告主要是为纠正当时解放区内工商业中的左倾错误,毛泽东在4月29日批转给中共中央东北、华北、西北、中原局及热河、晋绥分局:“请各地领导同志研究这一报告,并在各地参照办理”。1948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两份来自河北获鹿十区及灵寿四区的群众来信,论及“个别人逃避战勤怎办?出外找职业要不要村区批准”问题。起因是这两区曾指示各村,凡是出去找工作者,不经村介绍,区批准者,一律负担勤务。而有一些群众擅自前往城市,并试图躲避勤务。村干部又怕强制会“犯了强迫命令”,只能听任之。财政部对此进行了回复,首先肯定支差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督促各地应该加强思想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又对地方区公所要求必须由村里介绍,区里批准的外出工作者才得以免差的作法进行了批评,指出“在我们解放区,人民有就业的自由,出外找工作不一定要由村公所介绍,各个机关和个人,都可对一个人作介绍。”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可见,革命年代至中共执政前夕,中共中央对于人口的迁徙与就业自由不仅给予法律上的承认,并且予以了实际上的具体保障。

二、1949―1952年城市就业的统一性与计划性加强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生产问题,城市更是如此,毛泽东强调“只有把城市的生产恢复起来和发展起来,将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了,人民政权才能巩固起来”。然而,长达12年的战乱使得城乡经济凋敝,1949―1952年全国城镇待业人员年末人数分别达474.2万、437.6万、400.6万和376.6万,失业人员涉及工人、店员、平民、学生、官吏、商人、知识分子等诸多群体。另一方面,乡村破产农民为谋求生路,涌入城市,不断扩大了城镇的失业大军。自近代以来,就存在着日益严重的“农民离土”现象,即农民离开故土,外出谋生的行为。20年代农村人口的“离村率”为4.61%,进入30年代全家“离村率”为4.8%,青年男女离村率为8.9%。农民“离土”现象有多重原因,但主要还是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而农村人口又过于饱和,因此农民有了向上流动的需求。然而,建国初期城市经济对就业人口的吸纳力不强,大量农民的涌入加剧了城市的就业压力。这使得政府针对城市失业问题制定的就业政策直接与农民向城市的流动联系起来。

在1949―1957年期间,政府制定的就业政策始终处于不断调整变化中,但基本思路是加强就业的统一性和计划性。1950年3月到1952年7月全国劳动就业会议召开前,政府采取的是统一介绍就业与自行就业结合的方针,这一时期的政策与方法重点突出了各地劳动介绍所“统一介绍”的作用,1950年6月17日,政务院在《政务院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指示》中规定:“各国营、私营企业在恢复生产、扩大经营范围及创立新工厂企业时,应尽先录用本企业原来解雇的工人和职员;在招雇新工人和职员时,原则上应由当地劳动局设立之劳动介绍所统一介绍。”最早采取有组织的统一招聘职工办法的是东北地区,由于东北解放最早,工业生产建设恢复和发展得很快,缺乏各类劳动力,所以1950年3月东北人民政府成立了“东北招聘工人委员会”,开始大量统一招工。到1951年3月止,东北地区经劳动部门协调招聘的24万工人中,除了失业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外,还动员了不少东北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工业生产,才满足了各种工业生产和建设的要求。但东北属于比较特殊的情况,全国大部分新解放地区此时仍面临着原本就极其庞大的城市失业人群,各类企业尚未完全恢复开工,吸纳能力有限,所以在统一调配之外,政府也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生产自救。另一方面,政府还号召由于种种原因流入城市的城镇失业者返回原籍参加农业生产。在1950年秋新区土地改革开始后,政府动员组织了约16.5万原籍农村的失业人员回乡参加农业生产。

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城市失业问题,但这一阶段政府并没有出台任何法规政策明确禁止农民流入城市。当时的户口工作主要服务于肃反及统计人口的需要,颁布了《关于特种人口管理的暂行办法》及《城市户口管理暂行办法》等办法,正如1950年第一次全国治安行政工作会议所决定的:户口工作的任务是保证居民迁徙之自由,安心从事生产建设。国家遵循个人自愿原则,没有限制公民的迁徙活动。

得益于城镇与工矿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949年至1952年全国市镇人口从5765万增加到了7163万,市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从10.6%上升到12.5%。除去因建国后调整建制产生的新城镇人口以及城市中的自然增长人口外,城镇的新增人口主要是由国家支持的计划招工流入与农民自行流入两类。国家支持的计划招工主要流向了城市中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成为有保障有编制的职工,而农民进城以后的去向则要复杂得多。农民进城就业与否主要取决于自身意愿。不同于城市的显性失业,农村劳动力的过剩主要是通过人均耕地的逐步减少而隐形地表现出来。大部分地区的农民此时已经通过土地改革获得了土地,因此也就不存在由于失去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农民失业现象了。但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劳动力总量长时期过剩等原因,仍有大量农民离开农村,涌向城市。据统计,1952年8月10日到23日期间,北京市南苑区就有外来找工作的农民800多人。他们多来自邻近北京的通县、武清和安次等地,有的人因为不愿种地,把已分得的土地交回农民协会,一心进城找工作。在重庆、山西、苏南、西安、秦皇岛等地也都出现了类似情况。由于农民有能吃苦,工资福利要求低,而且身强力壮,辞退容易等特点,深受用人单位,尤其是需要体力劳动的单位喜爱,其中建筑行业是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重要领域。此外,城市个体工商业也容纳了不少人员就业,1949年全国城镇个体劳动者有724万人,1952年增加到了883万人,新增部分的个体工商业者除了原有城市失业人员外,还有一部分就是进城谋生的农民。

在1949―1952年间,国家面对城市严峻的失业问题,采取了以政府安置为主,个人自行就业的就业政策。由于存在着城乡收入差异等原因,农民源源不断地进城,一部分农民是以国家计划招工的方式进城工作,而更多的农民是自发进城,通过当临时工或是小商小贩的方式在城内谋得生计,得以留在城市。

三、1953年政府对农民自发进城的限制

通过三年的恢复时期,国民经济重新走上了正轨,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前文提到,建国之初的户口管理主要是出于肃反和治安等政权巩固的考虑,控制人口流动的职能未被提上日程,因此农村人口实际上处于自发流迁的状态。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农民收入水平及其增长幅度要低于城镇居民;同时农村存在着许多隐性失业的劳动力,致使农民不断地涌入城市。

1952年8月,周恩来主持的全国劳动就业会议通过了《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决定从1952年9月开始由劳动部门统一调配劳动力,主要内容有:第一,国营和私营工商企业需要从社会招收职工,均由劳动部门的调配机关统一介绍,未经劳动部门同意,不得登报、贴广告自由招工。第二,新建扩建的工矿企业,需要增加劳动力,应提出年度、季度、月度增加劳动力计划,报告劳动力调配机关。第三,常年性的生产工作,企业不得雇用临时工,已使用的,都要转为正式工或预备工。此时政府也看到了当时农村耕地不足及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向城市流动的问题,该《决定》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市失业半失业人员相区别,因为前者“有饭吃有地种”,也承认这是“大量潜在的劳动力”,但应在农村为其寻找出路,包括垦荒、发展农村副业等;另一方面,明确指出城市与工业的发展将要从农村吸收整批的劳动力,但“这一工作必须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而且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大量吸收。故必须大力说服农民,以克服农民盲目地向城市流动的情绪。”

1953年4月17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要求今后县、区、乡政府对于要求进城找工作的农民,除有工矿企业或建筑公司正式文件证明其为预约工或合同工者外,均不得开给介绍证件;对于现已进城的农民。应动员其迅速返乡,并由当地县、区、乡政府提供相关帮助;各城市建筑工程单位,未经劳动部门许可或介绍者,不得擅自到乡村招收工人,更不得张贴布告,乱招工人。与此同时,《人民日报》连续多日印发了对农民进城问题的相关评论,沿用至今的“盲流”一词便是当时提出来的。

可以看出,政府对农民进城的态度在悄然发生改变,事实上,此时发生的改变不仅于此。根据中国共产党原来的设想,此后的任务是在新民主主义制度下,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开展经济文化建设,为将来进一步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一切必要的物质文化条件。然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在1953年发生了重大的转轨。全国财经工作的统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结束,都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中共中央在1953年先后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及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明确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据薄一波回忆,党中央从1952年底开始酝酿总路线,一直到1953年12月才正式形成完整的表述,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足见决策的慎重。即将摆在政府面前的难题不仅是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也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任务。因此,政府对农民进城的态度与举措也应放在经济发展道路转轨的情境下来考察。

梁漱溟曾在1953年9月11日政协常委会扩大会议上谈及这个问题。当时社会上对工人和农民生活的描述有“九天九地”一说。梁漱溟认为“这几年城里的工人生活提高很快,而乡村的农民生活却依然很苦,所以各地乡下人都向城里(包括北京)跑,城里不能容,又赶他们回去,形成矛盾。”因此他强调在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保障好中国人民的大多数,也即农民的利益。但这番话成为他被严厉批评的导火线。毛泽东在第二天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扩大会议上说:“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总路线,认为农民生活太苦,要求照顾农民。这大概是孔孟之徒施仁政的意思吧。然须知有大仁政小仁政者,照顾农民是小仁政,发展重工业、打美帝是大仁政”,并强调“我们今天的政权基础是工农联盟,工人农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这一基础是不容分裂”。对梁漱溟的批判在这场会议后不断升级,甚至在1955年报刊上又出现了公开批判所谓的“梁漱溟反动思想”。事后梁漱溟检讨了自己,承认自己阶级立场不对及对中共理论认识方面存在着偏颇,但认为自己至始至终都是拥护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他始终不解的是,“毛泽东主席当时何以如此严厉地批判我?我至今觉得还是一个谜”。

为何梁漱溟针对农民问题的一番讲话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这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分析。实行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重工业战略的实施使得有限的资金与资源都集中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上,农业能分到的极其有限;另一方面,城市和工业对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需求会日益增多,要求农业为其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而工业发展也需要有农村这个广阔的销售市场。因此,当时处理好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便成为了保障工业化建设的关键。为实现国家工业化而制定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从1953年秋起,从粮食领域率先开始,而后逐渐扩展到棉花、油料以及其他农产品的统购统销,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对农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在城市实行计划供给,同时由国家严格控制管理农产品市场。

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的导火线是1952年7月至1953年6月期间,国家粮食收支出现的严重赤字。现在看来,当时的粮食收购危机主要应归因于落后的农业生产力同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发展需要之间存在着矛盾,但是当时政府对缺粮形势的判断却并不是这样。当时的中共中央并未摆脱斯大林的理论影响和苏联所走过的路,认为粮食短缺是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的矛盾的反映。《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中明确指出:“现在在供销方面所表现的紧张性,其本质是反映了国家计划经济与小农经济和自由市场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工人阶级领导与农民自发势力和资产阶级反限制的市场之间的矛盾,归根到底,是反映了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的矛盾。”

根据1953年10月全国粮食会议作出的计划,从1953年7月1日到1954年6月30日的粮食年度内,连同农业税在内,国家共收入粮食709亿斤。而据国家统计局资料,这一年度全国实际粮食收入达到784.5亿斤,超过计划75.5亿斤,比上年度多收177.9亿斤,增长了29.3%。扭转了以往粮食市场上国营商业购少销多的情况。但另一方面,统购统销政策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乡、工农关系的紧张。核定上亿农户的粮食余缺是巨大繁琐的工作,在缺乏具体办法和统一标准的情况下,极易出现对某些农户购了过头粮或者供粮不足,而另一些农户留粮较多的情况,引起了激烈矛盾。

在以工业化建设为中心的治国方针下,统购统销政策实际上成为了从农村动员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正如陈云所言,粮食不充足是我国较长时期内的基本状况,如果不实行征购措施,“只有把外汇都用于进口粮食。那么办,就没有钱买机器设备,我们就不要建设了,工业也不要搞了。”因此,政府呼吁全国人民,尤其是农民要认识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极端重要性,应当服从这个最高的利益。

四、户籍管理制度下的城乡分离

1953年,中国发生了经济发展道路的重大转轨,开始了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与三大改造运动,与之相伴随的是全社会计划性的加强,户籍管理和人口流动开始被纳入到国家的计划当中来。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需要掌握准确的人口数据,在统购统销政策中,对城镇居民实行粮油棉布等生活必需品的计划供应,需要核准供应对象、控制供应的规模与范围,这将粮食供应与户口第一次联系到了一起。1953年11月19日出台的《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规定,“在城市,对机关、团体、学校、企业等的人员,可通过其组织,进行供应;对于一般市民,可发给购粮证,凭证购买或暂凭户口簿购买。”

一开始,计划供应粮食的范围包括县以上城市、农村集镇、缺粮的经济作物产区人口、一般地区缺粮户、灾区的灾民,吃商品粮的人口近2亿,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3,极大加重了农民的征购任务和负担;虽然对城市供应的粮食是定量的,但对于农民而言,尤其是当政府加大在农村征购粮油的力度时,这种有保障的粮食供应是他们求之不得的特权。加上原本就存在的城镇生活水平差距,会驱使更多农民抛荒土地,向城市涌去。农民不安心生产,抛荒土地,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国家经济。这使得政府必须采取更多措施将农民稳定在农村,保证农业生产与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满足城市在经济上日益扩大的工业原料及商品粮需求。

政府的措施之一是实行定产、定购、定销的办法。1955年国家发布的《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与《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规定城市人口吃供应粮,农村人口吃自产粮,开启了城市户口人员的计划(票证)供应制度,户口与粮食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农民进城若无单位接收,粮食供给将成为问题,这一做法从根本上控制了农民自发进城的物质供应来源。

政府的措施之二是延续以往的做法,实施统一调配劳动力的就业政策,严格控制农民的盲目迁移以保证农业生产。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先城市后农村”的城市招工原则。在1955年4月12日中共中央对《关于第二次全国省、市计划会议总结报告》的批示中,除了强调各部门的劳动调配必须纳入计划,增加人员必须通过劳动部门统一调配以外,更是要求“凡是需要人员的单位首先从原行业(公的私的)中抽调,从有多余劳动力的城市中抽调”。其后,政府又分别在1956年8月28日与1957年12月13日通过了《关于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意见》与《关于各单位从农村招用临时工的暂行规定》,强化了“先城市后农村”的原则。

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开展也深深地影响着农民进城的步伐。在农村实行农业集体化,将分散的农户组成合作社进行劳动积累,在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保持了粮食等农产品产量的增长,更有利于改变过去“一家一户”式地向全国一亿多户自耕农家庭征收粮食的困难局面,满足了国家对重要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另一方面,合作社将农村劳动力统一组织起来,尤其是在农业合作化进入高潮后,农民自行支配劳动力的权利变得有限。与此同时,对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政府对自由市场的收紧,都降低了农民进城后以小商小贩或小手工业者作为谋生职业的可能性。

尽管农民进城的客观条件开始变得不利,但是城镇人口仍处于快速增长的势头。表1显示了1949―1958年中国城镇流动人口情况,在对劳动力实行更为严格管理政策的1953―1958年内,城市的流入人口反而要比1949―1952年更多。到了1957年,城镇社会劳动者总人数达到3205万人,比1949年净增1672万人,其中职工人数由809万人增加到了3101万人,净增2292万人。

造成这一时期城镇流入人口大量增加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对农民的推力与城市对农民的拉力相互作用。集体化后的农民没有了生产和收获的支配权,加之国家征购的力度加大,农民劳动更加辛苦而收益反而比过去更少,有的甚至连口粮都不够。1956年农户减少收入比例约占总农户的1/3或1/4。而由于城市工业化建设发展迅速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城市能吸纳的劳动力数量显著增多。如表2所示,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数量增加明显,其中,第二产业人数从1952年的1531万人增加到了1957年的2142万人。第三产业人数从1952年的1881万人增加到1957年的2320万人。而第二、第三产业基本集聚在城市,除了对原城镇失业人员和自然增长的劳动力的吸收外,农民通过政府正规招工以及直系亲属间的“三投靠”方式,在城市登记落户,成为了城市人口留了下来。这也成为了这一期间中国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主要来源。可见,政府在这个阶段对人口流动的限制更多地是强调对城乡劳动力的统一配置,按计划安排城乡劳动力比例,从农村吸纳新劳动力。

除了政府计划招工,当时很多的城市企事业单位并没有严格遵守由劳动部门统一调配劳动力的规定,时常自行招聘,只要雇佣双方接洽好,便不需要证明书和介绍信便可入职,因此农民仍有可能依靠自己在城市中谋得生计。上文曾提到,建筑行业是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重要领域,很多建筑工程单位不经当地劳动部门介绍,直接到农村招揽农民进城务工。据1954年9月底统计,全国国营建筑企业约有128万人,固定工人占41.8%,临时工人占58.2%;而私营建筑企业约有3.14万人,固定工人占22%,临时工人占78%,其中有1300家全部雇佣临时工人。@廉价又充足的农村劳动力满足了建筑业用人不稳定的特殊需求,建筑单位尤其是私营的建筑单位不向劳动部门申请调配劳动力,或通过私人关系招揽,或张贴布告公开招收,以提高工资标准、答应供给路费等条件吸引农民。除了城市企事业单位以及建筑工程单位私自向农村招工以外,县区政府随意给农民开介绍信,也是造成大批农民得以流向城市的重要因素。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对农民外出谋生持鼓励态度,在并没有与城市工矿企业管理部门取得联络,了解用人需求的情况下,私自发放介绍信和户口转移证,以至于农民进城后找不到职业,没有住所,而增加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困难。

城市人口的膨胀给城市的各项建设计划和生活秩序带来了许多困难,各大城市相继出现了粮食、就业、就学和基础设施供应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到了1956年,受到毛泽东写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的精神鼓舞,各部门各地区为了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盲目加大了建设和生产的计划。国家计委和劳动部为适应这种形势,不仅下放了在计划外增加人员的批准权限,同时放宽了招工政策。不少企事业单位因此不按计划随意增人,使得职工人数增长失去了控制。这一年从社会上招工217万人,超过原计划的1倍多。

经济上出现的“冒进”,超计划地大量招工。城镇人口压力骤然加大;同时,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也影响到了农业生产建设的开展.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不利。因此,政府在1956至1957年先后发布了《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补充指示》、《关于防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通知》、《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等文件,在这个阶段中,除了延续与强化粮油供应、劳动用工等行政手段外,尤其是加强了户口在限制农民向城市流动方面的作用。从1956年2月起,国务院指示把全国户口登记管理工作及人口资源的统计汇总业务统一交公安机关负责。而在控制城市人口中,公安机关对户口迁移的控制是与单位体制配合进行的。如天津市规定,“为了有效地做好限制工作,派出所要依靠各单位的人事部门进行劝阻,凡有符合登记常住户口条件者,须先经本人单位审查同意,并在迁移证上注明盖章之后,派出所再进行登记。而已谋取正式职业的,应由其所在单位审查批准,并出具证明,经市级或区级劳动部门审查同意,凭迁徙证登记常住户口。”这意味着已经形成了事先审批、凭证落户的户口迁移管理制度。

在1958年1月9日.政府通过了酝酿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用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该条例第一次从法律上正式限制农民进城,除了纳入国家计划的人口迁移外,自发的流动人口事实上失去了成为新的城市居民的机会。自此,户籍制度成为了保障工业与农业生产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和计划进行的关键措施,既能让城市劳动力不盲目增加,也能使农村劳动力不盲目外流,城乡分离的局面由此形成。

五、余论

20世纪50年代在发展中国家掀起的这股农民向城市移民的浪潮,让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都面临着棘手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问题,这样的情况也同样发生在了中国,不同的是中国还多了一些自己的特殊国情。

1953年是新中国农民进城历程的重要转折点,这一时期确立的计划经济体制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无疑对农民进城,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1953年以前,虽然面临着城市严峻的失业压力,但政府对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仍是采取相对开放与正面的态度.延续了解放前人口的迁徙与就业自由。1953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及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提出,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发生了重大转轨。基础差、底子薄的中国要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农业无疑是关键,政府实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与统购统销等政策,以保证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按照国家统一的规划和计划进行。与此同时,户籍管理和人口流动也开始被纳入到国家的计划当中来,户籍逐渐与粮食、就业等权益联系起来。这一系列政策虽对农民进城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但并未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整体趋势,城市人口的膨胀给国家各项计划的开展带来了许多困难,这使政府最终将户籍管理作为彻底控制人口流动的手段。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出台,农民便被束缚于既有土地和社区不得自由流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此以后只能通过国家计划招工的方式进入城市。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传统、民间、革命历史
发布时间:2022-12-20
细读小说《三家巷》之后,明显可以感到该文本中交织着三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即传统文化、民间文化、革命历史文化。三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交织于一处,看似混沌,但因有民间文化作为枢纽起到调和的作用,从而使传统、民间、革命政治三种文化样态熔于一处,从混沌走向清澈。本文将从《三家巷》的民间文化形态入手,探讨三者之间丰富而复杂的关系。一、传统文化与革命历史文化的融合与表现传统文化对《三家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作者对传.........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28
摘要:户籍制度的约束、社会保障制度变革滞后、教育制度门槛设置过高、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偏见、农民工在城市昂贵的居住成本等因素严重影响农民工市民化,因此,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降低城市落户门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实行平等的就业体制,实施公平的住房政策,并对社会各界进行宣传和引导,消除社会大众对农民工的偏见;同时,法制部门应着力加强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并帮助农民工维护自身的正当权.........
2017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
发布时间:2023-01-26
选择题(共20小题,20)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A.寺院建筑的中国化B.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C.文化传播者的坚韧D.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2.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領土。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这描述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
2015年高考历史热点、焦点问题命题考向分析预测
发布时间:2022-12-31
试题内容体现时代性、社会性是历年高考历史试题命制的一大特色。高考历史试题通常以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为考向分析,旨在更加有效地实现对考生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的综合考查,发挥高考的选拔功能。鉴于此,笔者根据命题趋势......
城市建设中历史建筑保护问题的法律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06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城市建设中历史建筑保护问题的法律思考”,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历史建筑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记,除却历史研究价值外,亦具有建筑学......
财政支出理论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3-05-05
"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理论发展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因此,研究当代中国的财政支出政策理论,首先需要对中外历史上前人业已形成的支出理论和支出思想进行考察分析。这方面的内容博大精深,本文只能择其要者,作一简要的历史考察和分析。......
高考作文题材走进历史例谈
发布时间:2023-01-16
高考作文是给阅卷老师看的,如何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笔者结合多年教学,让学生的高考作文题材的引入历史人物,增强题材的文化意蕴,有理性色彩和文化深度,高考作文走进历史,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情境,总之高考作文的题材走进历史......
历史教学中的民族关系问题
发布时间:2023-07-12
" 如何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历史教学中比较复杂的问题。教 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如果讲不好,学生不但不能正确理解,反而形成错误概念,甚至 产生不满心理,更为严重的是影......
教育的生态功能之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15-09-10
摘 要 教育的生态功能在教育的社会功能中的地位一直得不到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们对教育的生态功能的作用时间的偏见有关。本文从教育的生态功能对主体的人以及客体的环境的影响两方面对教育的生态功能进行历史考察,以期唤醒教育......
城市化与农民进城
发布时间:2013-12-17
" 城市化滞后的种种表现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日益提高,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因此才有了申奥成功,才有了加入世贸组织,才有了在上海召开APEC,才有了一系列的变化......
关于美国技术教育课程百年变革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3-05-25
" 论文摘要:通过追溯美国制度化技术教育的演进历程,初步厘清美国技术教育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即技术教育孕育期、探索期、转变期、发展期。每一阶段均呈现为不同的技术教育范式,即手工训练、手工艺教育、美工教育、工艺教育以及当代......
中国民族史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31
虽然历史上民族有分合,领土有盈缩,政权屡更迭,形势常变化,但是中国文明从来没有中断,这与世界上其他几个古代文明中途夭折的情况截然不同。中国文明没有中断的很大原因就在于不断融入新鲜血液,不断地吸纳和辐射,文化的更新和民族......
《老农民》深植于中国历史的农民正传
发布时间:2023-06-11
《闯关东》《钢铁年代》是编剧高满堂工、农、商三部曲的前两部,而从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土改开始,讲述中国农民跨越60年甲子的漫长故事的《老农民》,是其三部曲收官之作。 之所以把农民放在最后写,高满堂解释说是因为实在太难写了。......
美国立宪的历史考察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6-09-14
一、美国立宪的历史考察 美国的历史可大致分为七个阶段,分别是建国前期、建国时期、南北战争、重建时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冷战时期、冷战后至新世纪。虽然这里建国前期真正的作为独立国家意义上的美国并不存在,但是从1607年到173......
廊坊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4
摘要:新型城镇化着眼于农村与农民的发展,注重城镇基础设施与社会公共服务的公平化与均等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城乡之间的人口转移决定了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廊坊市近年来城镇化进城不断加快,在河北省处于前列,随......
朝核问题的历史演进与前景展望
发布时间:2022-11-13
朝核问题的历史演进与前景展望朝鲜半岛核问题是东北亚安全局势中最具复杂性和最具不确定性的因素,也是当前亚太乃至国际社会高度聚焦的安全热点。随着朝核问题的升温,国际社会上不断有人在问:中国为什么不能在管住朝鲜上负起更大责任?针对朝核问题,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傅莹近日撰写长文,深度剖析朝核问题的历史演进过程,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作者指出,中国是自200.........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23-05-05
摘要:伴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地被征用,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中剥离出来,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失地农民。农民离开土地,就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面临生存、就业和养老等各种压力,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和老年经济风险突然增加,这不仅违背城市化的初衷,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建立并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制定国家层面的统一政策,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去土地的农民提供强有力的社会保障,.........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9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一、关于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意义首先,从理论上来讲,探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这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可以补充和丰富我国社会保障理论,拓宽和丰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
乡镇企业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国工业化城市化问题
发布时间:2023-03-13
" 八十年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构成中国经济的一大景观。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乡镇企业有两大缺陷,一个是作为一般意义上的集体企业的致命缺陷,在于产权构造。另一个就是它的工业化模式,即所谓“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但有......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法律意识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23-01-19
摘要:我国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深入推进催生了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失地农民囿于传统文化轻法思想、法律文化农村传播的制度性障碍及涉及失地农民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这一群体法律意识淡薄。为此,应从加大农村经济......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4
随着我国城镇进程的发展,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成为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课题。论文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
中国民族政策的历史演进
发布时间:2023-08-04
摘要:我国古代民族政策内容丰富,既存在歧视、压迫政策,又存在有关于民族间和睦相处的民族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发点依然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力和利益,但它们所起到的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些。中国的民族政策源远流长,它们相互影响......
1940年代后期江浙农村社会失控的历史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28
" 【内容提要】1940年代后期是江浙农村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顶点,农村经济的崩溃不仅加剧了社会各阶层的冲突,更强化了农村社会与国家政权的对抗。面对社会结构中精英阶层缺位、保甲重建失败、土豪劣绅和小规模割据势力的膨胀,国家政权为......
朝核问题的历史演进与前景展望(2)
发布时间:2022-09-28
朝核问题的历史演进与前景展望(2)中国不掌握解决朝核问题的钥匙,在说服朝方停止核项目上也缺乏关键筹码。美朝双方的意图南辕北辙,致使朝鲜半岛核问题陷入困境。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打开朝核问题这把锈锁,还是要找到那把钥匙傅莹朝鲜半岛核问题是东北亚安全局势中最具复杂性和最具不确定性的因素,也是当前亚太乃至国际社会高度聚焦的安全热点。随着朝核问题的升温,国际社会中不断有人在问:中国为什么不能在管住朝鲜上负起更.........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适应高考历史问答题的能力要求
发布时间:2022-11-04
" 一、打好基础,着力构架立体的历史知识之树历史基础知识,包括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即具体的知识点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高考历史问答题对历史知识的考查要求,主要的是概括性条理化的宏观知识。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应打好基础,强化整理......
我军强军方略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3-04-05
习近平主席在视察原第十三集团军时强调指出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习近平主席在出席2017年3月1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下更大气力推动科技兴军,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探究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的历史发展脉络,对于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重大战略布局,确保人民军队坚实迈向强军兴.........
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17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复兴,更为根本的是文化的复兴。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本质和灵魂,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去考察、反思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演进,从中找出核心价值观发展变化的顺逆之......
法史学之农民起义问题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6-04-07
查字典范文网为您整理了法史学之农民起义问题的视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古代中国,农民起义频繁地发生,每一次农民起义都使社会动荡、人口减少,经济倒退,这种周期性的循环并没有为中国社会提供一种更为合理、合乎人道的政治经济......
翻译历史研究进程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12
【摘 要】在两种不同文化体系起到桥梁作用的就是语言翻译。在很早以前文化的交流过程中翻译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从很早以前佛教典籍的翻译到现代的各式题材的小说都伴随着不可磨灭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翻译历史;文化转向......
关于历史时期农业开发经营与生态问题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17
摘 要: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度, 中国 的先民是以农业的开发经营作为基本的生存方式和 社会 经济 发展 的主要途径。农业开发是一个 历史 进程,在这一过程中 自然 而然地产生了一定的生态 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应切实注意其历史......
明清扬州古琴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2-10-08
1扬州古琴音乐文化的生成背景 地域文化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是一个群体的成员区别于另一个群体成员的共同思维方式,这种共同思维方式是在特定环境(包括地理和人文)里形成的,乃历史发展的积淀。扬州......
张荫棠“藏俗改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要]清末,张荫棠在其全面藏事革新期间向民问撰译颁发的《藏俗改良》《训俗浅言》两本小册子,标志着“藏俗改良”的开始。《藏俗改良》《训俗浅言》的内容体现出在关照藏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清末共时态的风俗文化元素,体现出20世纪初中国社会风俗的迈进方向,对西藏风俗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弓l领作用。“藏俗改良”是西藏社会的一场思想洗礼,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长期的封建农奴制对社会风俗的束缚;深层意义在于构建一体化.........
德国团体诉讼的历史考察(上)(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在各国关于“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的讨论中,团体诉讼经常作为一种制度样本而被屡屡提起。不过,对于欧陆之外的法学家而言,真正理解这一制度却并不容易。单单关注法条显然不够,德国学者关于现行法的法解释学和法政策学论著,也不能提供......
民国年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 要]民国年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与时代主题“救亡图存”密切相关,侧重于外交史、帝国主义侵华史等的研究,以为现实政治服务;同时中国近代史学科经历了从开创到完善的过程;这证明关注现实生活是史学发展的源泉。 [关键词]救亡......
德国团体诉讼的历史考察(下)(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三、团体诉讼在20世纪的发展Ⅱ:通过《一般商业条款法》的发展 (一)一般商业条款的兴起及其带来的法律问题 所谓一般商业条款,是指企业在商业活动中针对不确定买家事先拟定并且反复使用的合同条款。就其产生和兴起的历史背景而言,一般......
论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3-06-09
"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成瘾 理性选择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关注和认识网络时代的青少年,积极改进学校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最佳选择,指出网络生存的常态化对人类自身遗传体质的潜在影响,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新中国的文艺实验:1949年到1966年的“人民电影”(1)
发布时间:2023-07-11
中国是个有良好修史传统的国度,历史典籍的完整与连续性在世界上无与伦比。但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却成了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度。近百年来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以及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不是被当局有意湮没,就是被篡改得面目全非。国史......
孙中山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13
"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向来是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亲眼目睹近代中国农业凋敝、农村落后、农民艰辛的现状后,在三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十分关注近代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上海市城镇化的历史演进(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5
【摘 要】上海以其襟江带海的地理优势迅速聚集了人口、技术、产业等生产要素,由此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加速了上海城镇化的进程。建国后,上海城镇化的发展由于受政府政策制度的影响又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论文关键词】上海 ......
债务人处罚的历史性考察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6
提起债务人处罚,一般人都会想起债务人监禁或者任意剥夺债务人的人身自由、资格、财产等情形,但却往往会把这些现象看成是文明化和基督教性格进化之前的野蛮习惯,并且认为它是一种不间断地走向消亡的习惯。然而,从古今中外有关债务人处......
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百年回顾
发布时间:2013-12-17
" 根据现代化经典理论,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意味着城市和乡村的中心—边缘、支配—被支配的关系。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乡村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生存还是毁灭,衰败或是复兴,遗弃抑或重建……任何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必然面......
历史性的推进
发布时间:2013-12-17
历史性的推进 历史性的推进 历史性的推进 【内容提要】艺术史论在袁运甫这样一位有突出成就的艺术家的全部实践中居于重要地位。这正是他“有容乃大”的虚心态度所带来的丰富的精神成果。从张光宇先生手中接过“......
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4
【摘 要】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涌人城市的农民工群体越来越庞大。而近些年来,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则逐渐以“拖家带口”的方式,把子女也带入所在的城市,让其在城市里面生活、学习;......
对农民负担问题的理论思考
发布时间:2023-01-26
"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农民负担不仅是一个客观范畴,也具有主观特性;既有量的规定性,也有质的内涵;不仅具有经济属性,而且具有政治属性。农民负担重的实质是政治权力对经济权力的过度侵蚀;另外,经济权力主体自身的保护功能弱,政治......
浅析农民工进城对农村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14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从乡村进入城市,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对农民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文章对农民工如何在城市中立足以及离乡后对农村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
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的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22-12-14
一、哲学解释学的发展进程 解释学一词最早可追溯到希腊神话中的赫尔墨斯(Hermes),他是奥林帕斯山上诸神的信使,由于诸神的语言与人间的语言不同,他的任务是负责把神谕转换成人间的语言,以使凡人理解。从词意看,解释学的作用就是语......
“官员行为法”的历史考察:从身份到契约
发布时间:2022-12-06
摘要: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建立了强大的官僚系统,拥有庞大的官员队伍,与此同时,每个朝代基本上都有制定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和约束官员的行为,文章称其为“官员行为法”。民国时期法律法规中也有这样的规定,......
关于宗教长期性的历史考察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宗教 长期性 现实意义 论文摘要:宗教的长期性原因既有宗教产生根源的长期性,也有宗教历史的长期性。本文通过对宗教发展、演化的历史进行分析论证,证明了宗教不但过去的发展历史具有长期性,而且将来的发展也具有长......
 农民问题:什么“农民”什么“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一 本世纪中国的两次剧变:1949年的革命和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的改革,都是从农村发起的。乡土中国发生的事屡屡让众多中外饱学之士始料不及:1949年前,包括“苏联同志”在内的许多人都怀疑中共的“农民革命”能否成功;集体化......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需求
发布时间:2023-03-21
摘要: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更偏向于本地定居、本地就业的就地城镇化模式,而非异地城镇化模式;农民对城镇化的需求尽管强烈,但是对于城镇户口的需求却并不突出,以变更户籍为内容的城镇化模式或将面临困难;农民对于城镇公共服务特别......
浅谈历史中的真理问题
发布时间:2023-07-27
在真理问题上,赫勒的态度依然是生存论/存在论的。对赫勒来说,对现代生存状况的揭示,始终是哲学应当关注之点。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不应寻求那种普遍强迫的真理。赫勒提出了真理的主观性、启发性、个体性及历史性质,真理应当是一种认......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探讨(1)-行政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4
「关键词」失地农民/城市化/征地制度/保障机制 失地失业农民不断增多,对我国城乡 社会 稳定产生了不良 影响 ,其原因在于征地补偿 理论 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本文提出,解决这一 问题 的思路,在于适应市场 经济 发展 要求,着力构建......
债务人处罚的历史性考察(5)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7
六、结论 在古代文明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债务奴隶制度。在破产法诞生以前和在破产立法的长期实践中,对于债务人的处罚主要采取了刑罚、监禁和私力救济的方式。从宗教的立场看,基督教、婆罗门教、儒教和佛教都曾支持过债务人监禁制度。......
欧洲称中国为“帝国”的早期历史考察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17
美国的部分新清史学者,不仅就中国与大清的关系表达了引人注目的意见,还乐于谈论清帝国主义,对大清的国家特性提出新的解说。他们虽然早已习惯并坚执大清帝国的称谓,但有的却因重新思考与维护新清史部分观点的缘故,近年来颇不满意于......
债务人处罚的历史性考察(4)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10
在公元8世纪的律令时代,日本参照中国唐朝的法律制定了有关债务人处罚的法律。对于不履行债务的,在判处刑罚的同时,还可以对债务人及其家族并处劳役,并且允许债权人私自扣押压债务人的全部财产。其中《养老杂律》规定:"负债违契不偿、......
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百年回顾 
发布时间:2013-12-17
" 根据现代化经典理论,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意味着城市和乡村的中心—边缘、支配—被支配的关系。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乡村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生存还是毁灭,衰败或是复兴,遗弃抑或重建……任何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必然面临并......
谈中考历史探究题的解答
发布时间:2023-03-18
【摘 要】历史探究题以知识点多样性,材料多样性,设问多样性,答案多样性为特点,重在考查考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和水平,是考查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最高表现形式。能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所以近几年在中考试题......
益阳民间礼俗仪式音乐的考察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8
毕业论文 摘 要 益阳境内山区众多,交通的不便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民间礼俗活动仍活跃于相对贫穷的县。不同的礼俗活动使用的音乐各不相同,益阳民间礼俗仪......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理性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7
" 摘 要 近年来,我国人均收入增幅连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迟缓已成为农业和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工作的焦点,作为一个拥有九亿农民的大国,农民收入水平及其分配状况直接关系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度增长,关系国民经......
关于香港民主发展进程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3-01-24
摘要:历史上香港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实行高度的集权统治,没有民主可言;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以后,香港的民主制度才得以循序渐进地发展起来,并取得丰硕成果。历史和现实证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在香港行不通;香港要实现长期繁荣稳定......
农行“安家贷”圆农民进城“安居梦”
发布时间:2022-11-16
实现“居者有其屋”是每个普通老百姓的梦想,更是新市民结婚、养老及子女教育的现实需求。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民工群体逐步成为进城购房的主力军和新生力量,也是化解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压力的重要突破口。2015年中央......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2-10-31
" 【内容提要】农民是当今中国积贫积弱的庞大社会群体,增收致富是中国绝大多数农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我党农村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十分缓慢,城乡收入差距再度扩大至历史巅峰,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继续......
城镇化进程中民族地区农村集体组织成员资格问题
发布时间:2023-04-22
无独有偶,类似因为农村集体组织成员就征地拆迁集体上访事件乃至于发生刑事案件的案例在其他民族地区也常常发生,已成当地基层工作的重点内.........
民进历史上一次承前启后的大会
发布时间:2023-03-26
这次大会是在距民进三大21年之后召开的,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迫使民进中断工作长达11年,各级组织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 民进四大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确立了民进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工作方针和任务,通过了符......
债务人处罚的历史性考察(6)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23
S. Riesenfeld, Creditors Remedies and Debtors Protection, 1967, pp.386. [12] Levinthal, The Early History of Bankruptcy Law, 66 U. PA. L. Rev. , 1918, pp.223. [13] 5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1972, pp.......
唐代边塞诗“绝域”意象的历史地理学考察
发布时间:2015-08-17
内容提要在唐代诗人笔下,“绝域”意象通常指漠北、西域、岭南、辽东等中央王朝统治中心的边远地带。作为唐代诗人以中原地理、 经济、文化背景为参照体系观照并重构唐代边塞地理环境的必然产物,唐代边塞诗“绝域”意象,是唐代中原诗......
债务人处罚的历史性考察(2)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23
随着破产法的诞生,债务监禁和债务人迫害的情况有了缓和。破产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的诉讼程序 missio in bona 和 bonorumcessio 。按照前者的诉讼程序,虽然在一年以内不能逮捕债务人,但却不能免除债务人的债务监禁和免除剥夺公民......
中共七大筹备工作若干历史细节考察
发布时间:2023-06-28
[摘 要]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从筹备、会址的选择到正式召开历时17年之久,在组织上、思想上经过充分的准备和长期的酝酿。最终,于1945年4月正式召开,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关键词......
从城中村到城中城: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安居问题
发布时间:2015-08-07
【摘 要】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越来越快,各个城市中的“城中村”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中国长年实行城乡隔离制度,所以才造成了城市中大量城中村的存在。中国常年实行这种城乡隔离制度造成了关于管理上的各种问题逐渐突显出来,所......
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变迁和思考
发布时间:2023-06-20
二、新型 农村 合作医疗的 历史 性思考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合作医疗制度历经近60年的曲折发展,曾经取得过巨大成功,甚至受到国际 社会 的广泛重视。但随着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而逐渐瓦解,直至2002 年重新开始了新......
民间借贷的民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6
摘 要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民间借贷的存在不仅具有其历史因素,也具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从民间借贷形成以来,其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双方在诚实信用的基础上自愿组成相应的法律关系。现如今,即使民间借贷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
关于历史教学改革及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9
"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科技革命推动,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普遍开始进行基础教育的改革。近十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世纪之交改革步伐大大加快,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研究性学习迅速展开,一场......
浅析历史与道德:消费主义考察的双重尺度
发布时间:2023-03-12
马克思对于一种社会制度或社会现象的评价主要有两种尺度:一是历史尺度,二是道德尺度。所谓历史尺度,以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历史必然性,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否有利于实现全人类的发展为标准。所谓道德尺度,是指运用一定的道......
浅谈历史与道德:消费主义考察的双重尺度
发布时间:2023-07-09
一、消费主义的基本思想 很多年前,一个人如果难受,不知如何是好,他也许会去教堂,也许会去闹革命,诸如此类。今天,如果你难受,不知所措,怎么解脱呢?去消费!在消费主义的视野中,人就是消费者,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财富的创造和挥霍......
进城人员农地流转现状与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07
摘 要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农村空心化和农业兼业使得农地流转成为实现农业规模化和提升农民土地权益的一种渠道。目前我国的农地流转进程加快、规模增大、模式更加多样,但依然还存在着农地权利主体......
试论后城市化进程中的民居保护问题
发布时间:2023-02-22
内容摘要:民居有着独特的韵味和研究价值,有效地保护民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我国民居存在规划中民居保护观念较弱;不注重城市文化,大拆大建割裂文脉;旧城改造使得民居面积急剧减少;城市环境的恶化导致民居寿命......
农民进城买新房需注意啥
发布时间:2023-02-28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房地产市场去库存确定为2016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之一。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都推出房地产去库存措施,其中包括鼓励中小城市对在城镇首次购买住房的农民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因此,将会有越来越多......
常州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市民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4-01-09
摘要: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常州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市民问题,如何解决好新市民问题,关系到常州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常州;城市化;新市民问题;研究 常州是长三角制造业基地,拥有农民工120万人,因为农村进城务......
破解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法律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20
摘要: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成因包括农民工择业盲目被动、工程招投标缺乏规范和法律打击力度不够。解决问题的思路,一是完善相关立法如完善劳动法、修改建筑法、增设恶意欠薪罪和及时制定地方性法规,二是加强执法包括加强行政执法、切实......
谈河北民间音乐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18
河北省民间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历久弥新,是河北省传统文化之精髓。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多元文化的进入与渗透,河北民间音乐的历史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如何将河北民间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完美地结合起来是当下的重......
作为政治问题的农民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7
" 编者按:农民问题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中十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安居乐业,这个问题为所有关心中国命运的仁人志士所揪心。本期杂志刊发许前席先生的大作《作......
江苏农民画的历史传承与发展初探
发布时间:2022-11-12
【摘 要】江苏农民画的产生与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以邳州农民画崛起为标志,江苏农民画开始起步;第二阶段为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后期,江苏的农民画进入了大发展时期;第三阶段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基于中考试题分析的历史教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21
基于中考试题分析的历史教学思考一、反映了河北省2015年中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命制的特征石家庄市2015年参加中考的统计人数是76780人。(下同)这一人数与河北省中考历史抽样统计人数比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河北省历史中考与思想品德学科实行综合考试,与思想品德综合部分的30分没有统计在内,单独的历史部分分数是45分。(下同)1.下表(石家庄市中考历史各分数段人数分布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河北省201.........
一桩宝鸡民国初年匪患的历史再现
发布时间:2023-06-07
摘 要:一段尘封的历史,一部小说的解密,还原了当时匪患成灾的事实。作为文学的《匪首王海山》,有着这样的评价,即文本意义的长与短;叙事策略的长与短;审美性上的长与短;社会价值的长与短。一部有着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作品。 关......
提升新型农民学历层次 加快农民职业化进程
发布时间:2022-10-09
摘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的提出,使得现阶段农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提高职业农民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学历层次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现农民职业化的重要途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求。现......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24
城镇化是一个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是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城镇进化、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型发展的历史过程。[1]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城镇化的进程。城......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8
【摘 要】城镇化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及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然而,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并成为阻碍我国城镇化综合平衡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关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理想和现实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产生我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政府给予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个适龄少年的经费支持实现公平,以及政府提供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个适龄少年的上学机会实现公平,是进城务......
写进历史的皱褶里
发布时间:2023-04-20
不同性情或受不同规训的诗人,会展示出不同的诗歌写作类型。有的诗歌,像是擦亮的一根根火柴,偏向抓住瞬间升腾之物。江汀的诗则像一种被蘸湿的物质。不是属于飞翔型的,而是具有滞重的分量,吸饱了意义和不可说出,向下垂挂或者探入......
对我国民间金融规范性发展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01-08
[摘 要]民间金融对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规模庞大的民间金融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如不对其进行规范监管,将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主要从民间金融规范性发展问题角度出发,通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