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欧洲称中国为“帝国”的早期历史考察分析

欧洲称中国为“帝国”的早期历史考察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4 23:34:00
欧洲称中国为“帝国”的早期历史考察分析
时间:2023-08-04 23:34:00     小编:何世杰

美国的部分新清史学者,不仅就中国与大清的关系表达了引人注目的意见,还乐于谈论清帝国主义,对大清的国家特性提出新的解说。他们虽然早已习惯并坚执大清帝国的称谓,但有的却因重新思考与维护新清史部分观点的缘故,近年来颇不满意于欧美学界长期以来将秦汉以后的中国历朝都通称为中华帝国的流行说法,认为中国真正可称之为帝国的王朝很少,其中当以清朝最为典型;并且欧洲当初之所以称中国为中华帝国,也主要源于大清入关初期的武力征服留给欧洲来华传教士深刻的帝国印象之后的一种倒推结果。近年来,哈佛大学的欧立德(Mark C.Elliot)教授在其以中文发表的论文和演讲中,就明确阐发了此类观点。尤其是他2014年年初发表在《读书》上的《传统中国是一个帝国吗?》一文,有关内容相当丰富,给人们不少启发,但同时也留下一些值得继续探讨的疑问①。本文不准备涉及太多问题,只拟就欧立德教授关于欧洲何时称中国为帝国的主要观点予以商榷,希望能够推进和深化相关问题的认知②。

一 欧美中国史研究中的帝国困扰及其由来

1998年,加拿大明史专家卜正民(Timothy Brook)曾点出中、西史家研究明史的一个困局:明史在中国史学界属于封建时期,马克思主义历史社会阶段论一般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始于公元前5世纪,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结束。而在西方学界,明史习惯上归属于中华帝国晚期,但这种分期有一定随意性,宋、元、明、清都有被称为帝国晚期的可能③。卜正民担心,西方学者使用的帝国晚期概念,是否在不觉中已经暗示着明代在中国史上的没落与迟滞?在这个意义上,帝国晚期并非中立的分析工具,在潜在的历史预设论上,它与封建社会似并无二致。而麻烦也在于此:他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明史研究中,不免也使用过帝国晚期的概念。卜正民还注意到,empire或帝国,在欧洲与中国的历史语境不同,西方学者以帝国称呼中国王朝历史,其实并不十分妥当。所谓帝国之称,自然是因为有皇帝。但帝国二字,并非中国的传统称谓,中国皇帝建国,但坐的是天下。他发现,利玛窦(Matteo Ricci)曾用古罗马的imperatore(皇帝)一词来指称中国的统治者;但称中国之国,用regno(王国)一词,而并非帝国①。据卜正民氏称:欧洲最早称中国为帝国,是1642年曾德昭(Alvaro Semedo)的西班牙文著作,其书名上就有中华帝国(Imperiode la China),但该书为索萨(Faria i Sousa)所译,原著的标题本来称中国为中华王国(reyno da China),等等②。

卜正民对于称中国为帝国的顾虑,主要是担心在历史概念与历史主体性之间是否恰当匹配的问题。他认为,应当尊重历史上自然形成的概念,使用明朝大明国之类的历史概念,似乎较容易避免社会科学的历史预设之干扰。卜正民对于中国各王朝历史的主体性顾虑,自有其西方汉学的特殊语境。美国唯一的一份清史研究专刊,最初就叫《清史问题》(Ching-shih wen-ti)。多年之后(1965~1984),却改称Late Imperial China。帝国晚期概念的影响,于此可见一斑。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开始用中华帝国晚期的概念,这终于引得美国新清史学者欧立德教授时隔16年之后,要旧话重提③。

欧立德对中华帝国的概念史极有兴趣,为此,他准备实施一个宏大的研究计划。他指出:事实上,西文empire的汉译词帝国,基本上不见于十九世纪前的中国文献之中。现代汉语帝国一词的形成及使用不属于中国朝政使用的政治术语,而汉语中的帝国是受西方empire一词诸种概念影响而成。那么就概念而言,考察empire传入中国的发生史是首要工作。而不应忽略的两个相关历史层面是:一、西方人最早什么时候指称中国为empire,即帝国;二、中国人接纳这叫法,以西文概念自称中国为帝国的过程。

换言之,我要考察的问题是:首先,在欧洲人的眼中,中国什么时候被视为帝国?然后,再以此审视这如何影响中国人探讨自身的历史。要认识中国近代转变过程的矛盾及复杂性,立论点必先从中国是为帝国,而不是从中国是为民族国家开始,因此对于现代中国的起源,有关帝国的讨论有着重要意义④。

与卜正民的问题意识相比,欧立德显然走着更远。欧立德的目标,远不限于提醒研究者要有充分的王朝国家自省。他的新清史进路使他带有更为复杂的关怀,也得出了一些令人困惑的认知与结论。其一,在清朝之前,也即17世纪中叶以前,欧洲的中国观,仍停留在出产丝绸的地方或地带,认为中国只是地区或王国而已,并非统一的广土众民的东方帝国。所谓中华帝国是清人入关之后欧洲人才有的构想,并非欧洲人对中国漫长王朝史形成的某种历史认识。用他的原话来说就是:一六四四年满洲入关建立大清王朝,是欧洲论述里以中国从王国一跃而成为帝国的重要转折点。最早反映这一认知转折的欧洲著作,乃是耶稣会士卫匡国的《鞑靼战纪》。也就是说,在清之前,欧洲人只知道中国是东方一个王国,与之并列者,为契丹、女真、鞑靼(蒙古、满洲)、撒拉逊;中华帝国既然不存在,历代王朝所谓宇内混一的大一统,其实并未真正实现。是清朝的征服活动和实际的统治不同民族的政体的政治实践,才真正在观念史上实现了欧洲人认可的帝国,此后,西方有关中国的论述逐渐变得一致:中国是一个帝国,它的统治者为皇帝⑤。其二,19世纪中叶以来,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王道天下等传统中国王朝国家观念不断碰壁,中国人一度在西方人的帝国认可中找到自信,国力衰落的情况下,争取平等国际地位的要求,令中国人欣欣然在外交活动中自诩帝国。同时,谋求富强为开端的现代化运动以来,社会进化思潮让中国人转而接受比帝国优越及进步的民族-国家理论,而且,清末带有民族认同感的国家论述,更能攫取当时中国人的注意力,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说,比卜正民的思考要丰富得多,有的也的确有认知价值。尽管他发表的还只是纲要性的文章,其涉及的时空跨度与历史复杂性,对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着实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为了便于讨论,我们不妨循着他的线索,去做更为深入一些的研究。

二 在欧洲人的眼中,中国究竟在什么时候被视为帝国?

这个问题是欧立德全部论述的关键所在。关于明末耶稣会士的中国国家观,西方学界向有所疑。实在应该首先弄清此节,方可凿穿混沌,正本清源。据欧立德说:欧洲人对Cathay和Sinae/Seres的混淆,一直持续到十六世纪。十六世纪末,随着耶稣会的传教士,特别是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抵达澳门,三个世纪以来有关中国的误解才得以修正。当他的论著在1615年出版后,欧洲人才明白马可波罗笔下的Cathay其实就是古文献中Seres地区的北部。之后的欧洲地图迅速地吸收这新知识,但却没有彻底改变对中国的理解。尽管利玛窦以及其他接触到中国文明的欧洲人对中国有一定的认识,他们仍然不把大明视为帝国。在他们眼中,大明一如以往,始终是出产丝绸的地方(Serica regio及Regio Sinarum),这时各种欧洲语的著述中,还是无间断地以王国(reyno西班牙语;reino意大利语;Knigreich德语)指称中国。

第一部正式提出中国为中华帝国的著作,是传教士曾德昭(Alvaro Semedo,1585~1658)以西班牙文所著的《中华帝国以及其耶稣会士的传教文化》(Imperio de la China i cultura evangelica enl por los religios de laCompaiade Iesus)。曾德昭是利玛窦殁后的一代人,这书一六四二年在马德里出版,出版后,翌年旋即译为意大利文在罗马面世。不过,在邻国出版时,书名却被译成Relatione __________della grande monarchia della Cina,即《中国伟大王国志》。然后于一六四五年被译成法文版的时候,书名又被译成Histoire universelle du grand royaumede la Chine,即《中华大王国全史》。显然,不是每个人都认同西班牙原著以帝国指称中国的做法。而甚至可以说,曾德昭自己亦然。除了题目外,整本多达四百页的原文却只用了一次帝国。其余一致地以王国(reyno)指称中国,偶尔会使用王朝(monarquia)。换言之,曾德昭在书内并没有贯彻推销中国为帝国的说法①。

16世纪末17世纪初,欧洲人对中国的称谓,确如欧立德所说,反映了当时欧洲对中国的观想,是概念史上的重要问题。但更重要是,这些著作的情况到底如何呢?是否如欧立德所说,尽管利玛窦以及其他接触到中国文明的欧洲人对中国有一定的认识,他们仍不把大明视为帝国。在他们眼中,大明一如以往,始终是出产丝绸的地方或地区(Serica region及Regio Sinarum)?明末来华耶稣会士多为饱学之士。特别是利玛窦、金尼阁等人,旅华多年,熟读中国典籍,著译之精勤,令当时不少上层社会大官僚、大知识分子所叹服。他们怎么能对明代中国政体毫无常识,把大明国只当作是出产丝绸的地方或地区?莫非这些来往东、西方的早期使者,实际上是两舌居间的两面派?总之,欧立德此说大为可疑。

先让我们来看看,欧立德所言利玛窦著作原本是怎么说的?我们知道,利玛窦去世后,其著作在欧洲出版,这主要是耶稣会士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的功劳。所谓1615年利氏的论著,实为金尼阁翻译、编撰的拉丁文定本:De Christiana expeditione apud sinas suscepta ab Societate Jesu,即《耶稣会之基督教对华远征》,1615年在奥格斯堡首版。该书出版后轰动一时,马上在科隆等地再版,并被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对17世纪欧洲的中国观有着重大影响。

在这本书里,耶稣会士果真没有把中国当作一个帝国吗?打开五卷一册的1615年奥格斯堡出版的拉丁文原著,在第一卷第二章,即正式向欧洲读者介绍中国名称、位置及版图(magnitudine),开头一句就说:这个位于东方之极的帝国(Imperium),曾以各种名称为欧洲人所知。其最为古者,同书第5~6页,以当时欧洲人的视角,概括中国传统国家制度的特点,其中有一段话很关键,现在流行的中译本,不是直接从拉丁文译出,似有未达之辞。为了澄清原貌,迻译如下,并赘附拉丁原文:以无上权力统治此大国者,称天下之主[即天王],这是因为他们误认为自己广袤国土的边境,几乎达到了[天下]所有的曲曲折折(滨海)界线的缘故。[Qui universum regnum cum summo impero moderatur,Universitatis huius Dominus appellatur,ideo quod arbitrentur ipsi,regnum suum iisdem prope terminis,quibus hoc universum claudi,]①它的为数不多的邻国此前很少被弄清过,直到欧洲来通商时,这些国家连名称也不值得一提。[nam vicina regna quae prius pauca nouerant,quam cum Europaeis commercia misserent,vix regnorum nomine dignantur,]②这在我们看来有些奇怪,不过我们(欧洲)的君主当中有这么多人,从未有过中华大帝国那么大的统辖权,却采用(与其)同样的,煊赫的头衔,如果被某个中国人看到了,他也一定会感到惊奇。[quodsi cui e nostris mirum videatur,idem sciat sinis videri posse,si scierint tot e nostris monarchas eodem titulo insignitos,quibus in Sinarum ingens imperium nihil unquam Iuris suit.]从国土面积的角度观之,不同时代关于中华帝国的无数著述,往往在其称谓上用一个大字,这样做实在是有道理的。[Quod spectat ad amplitudinem,non immerito Sinarum Imperium,Scriptorum seculorum omnium calculo,magnum,praenomen obtinuit;]就版图和疆域而言,当今世界上,(据我所知)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全部的王国合在一起,也不及其广大。[nam si agrorum situm ac limitum spectes,omnia orbis terrarum regna,unam quidem appellationem sortita,hodie superat,per omnia retro secula(quantum quidem hae tenus assecutus sum)superauit.] 至(北纬)42度,到了北方长城,这便是抵御鞑靼入侵中华帝国本土及二者分界之所在。[ad secundum quadragesimum,adboreales illos muros,quibus a Tartaria Sinae suum Imperium diuidunt ac tuentur.]③这段话应当是利玛窦根据他所掌握的地图,对传统中国错误地理观的修正。但即便如此,短短一段话,凡三称中国为中华帝国。与欧洲列国相比,中国显然是一庞大帝国。尽管当时中国人政治地理观念陈旧,但利玛窦、金尼阁等来华耶稣会士非常清楚,中国君主世俗的专制权力,远远超出同时期欧洲各国君主。这是17世纪之初世界历史上不证自明的道理。

对中国君主的称谓,耶稣会士此处用Universitatis huius Dominus,字面意思天下之主,与《春秋》中天王含义最近④。明人笃信《春秋》为孔子删定之史文,明末来华耶稣会士多习儒书,撷此译出,至为可能。quibus hoc universum claudi,字面意思所有的、曲折(海岸线)的地方,不是西方所习惯的表达方式。不少西方译者把拉丁文形容词universum(所有的),误解为词根一致的名词宇宙。这一误解,早在1616年里昂出版法译本、1617年里尔出版的法译本中即已出现⑤,直到1983年中译本也未加更正。

从措辞、文意上分析,这句让欧洲人有些费解的拉丁文,显然是汉语率土之滨的对译。率土之滨是汉语描绘中国传统政治地理的经典之辞。明末耶稣会士为了向欧洲读者准确地介绍中国人的天下观,自然最好是翻译这句话。如此一来,这句煞费苦心的拉丁文也就豁然通释,统治天下者,即为天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岂不正是《诗小雅北山》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意思吗?中国古人所谓天下,实为四海之内,并不囊括海洋,也不包括海外的大洲,故此又称率土之滨。天下这个古代政治地理观念,并不便指代后世地理观念上的世界宇宙等等。耶稣会士的这句译文,可谓信矣!

通过这一翻译上的细节也可以看出,金尼阁此处所谓中华帝国,即中华天子之国,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来华耶稣会士的这个观点,再明白不过。同一书中言中华帝国之处尚多,如第一卷第六章Sinense Imperium①,第二卷第五章SinarumImperium②,第七章Sinesis Imperii(属格,即中华帝国的),Thien-hia(天下)③,第四卷第五章Sineseimperium④;中华与帝国不连用,而单用帝国表示中华帝国之处更多,例如,利玛窦批评中国人地理观的名言:中国人武断认为,天圆地方,而且帝国(Imperium)处于大地中央这句话里的Imperium,即Sinarum Imperium的省文⑤。

那么,金尼阁1615年整理出版的《耶稣会之基督教对华远征》,是否为了满足西方一般公众了解中国需要,才把中国称为帝国的呢?耶稣会是否内外有别,其内部有某种不同的看法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查阅了在金尼阁向耶稣会总会长阿夸维瓦(Claudio Acquaviva,1543-1615)提交的传教年报的原文。由金尼阁主笔撰写的1610、1611年两年年报,1610年年报的第一句话就说:这个帝国,或者说中国的这个新世界之广大,以及我们耶稣会中心彼此之间的距离,令我们要把一年内所做的事情很快汇总出来,并非那么容易。年报是用意大利文写的,但开宗明义,把中国视为一个庞大帝国。显然,耶稣会士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内外统一,毋庸质疑⑥。

明末耶稣会视中国为一大帝国,实基于其对中国政治地理观的见解。他们考察了中国的传统经典,以及同时代的中国的地理学著作,才得出这样比较准确的认识。欧立德认为这些在华耶稣会士先驱不把大明视为帝国的观点,显然证据不足,应当说不符合史实。

三 曾德昭的中华帝国志,全书只用过一次帝国称呼中国吗?

欧立德还认为,第一部正式提出中国为中华帝国的著作,是1642年马德里出版的曾德昭著西班牙文《中华帝国以及其耶稣会士的传教文化》(Imperio de la China i cultura evangelica enl por losreligios de la Compaia Iesus)。但此后1645年的法文译本,就把帝国译为王国(royaume),意大利文译本,译作王朝(monarchia),由此可见,欧洲人不认为明朝中国为帝国。甚至曾德昭自己,也并不真正认同中国是帝国,整本多达四百页的原文却只用了一次帝国。其余一致地以王国(reyno)指称中国。

这个说法有些奇怪。卜正民转引《明代名人传》说:曾德昭所著书,原本标题中有reyno da China,对中国不称帝国,1642年马德里出版西班牙文译本,才使用了中华帝国(Imperio de la China)之称。二人说法不尽相同(欧立德误),但观点类似。欧立德似乎延续了卜正民的观点,并对其假说有所引申。但不同点在于:卜正民只说标题译法不同,并没有讲该书的内容如何;欧立德则为之定案:虽然标题是中华帝国,但也不能作数,因为其书中内容不能证明这个观念。

问题是:1642年的西班牙文《中华帝国志》,果真全书只用过一次帝国称呼中国吗?曾德昭是葡萄牙耶稣会传教士Alvaro Semodo的中文名字。他1585年出生于葡萄牙东部山区一个叫尼撒(Nisa)的村子。1602年入修道院,后被耶稣会派往日本、中国传教,曾担任中国教区的司库,1640年曾返回欧洲,出版《中华帝国志》。耶稣会士的传记及其1642年著作扉页,均有记载①。曾德昭初到中国,曾用汉文名字谢务禄,后改本名,字继元。1644年,他离开欧洲,再次返华,曾出任过中国教区会长。除了留下大量有关耶稣会士传教的著述,他还编纂中文-葡萄牙文双语辞典《字考》二卷。曾德昭《中华帝国志》的版本复杂,1638年,他在返回欧洲途中,在果阿(Goa)完成《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布道记》(Relao propagao da fno reyno da China e outros adjacentes)②。1642年马德里出版的西班牙文本《中华帝国志》,即译自此。西班牙文本出版后,曾德昭又整理自己在中国的文稿、译稿,为之增加的不少内容,形成一种新的二卷修订本。意大利文、法文、英文译本,就是译自这个修订本。因此,两种西班牙文的译本,都是在曾德昭本人主导之下形成的,似乎不能说,曾德昭本人不同意西班牙文书名称中国为帝国。

与欧立德所说不同,实际上曾德昭在《中华帝国志》1642年西班牙文初版当中,多次称明代中国为帝国。在本书向沙勿略神父(Padre S.Francisco Xavier)的献辞(Dedicatoria)中,曾德昭即明确地称中国为中华帝国(Imperio de la China)。同样,在介绍中国概况的第一章,即称这个王朝(Monarquia)有十五个省③,每个省都是一个巨大的王国(un capacissimo Reyno)④。同一章讨论中国通货稳定,物价比葡萄牙低廉时,又称:中华帝国(Imperio Chino)如何长期保持令人羡慕的稳定,就要看如何遵循律法和古礼,尊卑自别(尊者自尊,卑者自卑),拒绝锦衣美食的奢靡了。有意思的是,在概述中国传统国家观念时,曾德昭将古史上的尧、舜,都译为帝尧、帝舜,帝译作皇帝(Emperoador_c_鶛黖y_c);尧传国于舜,国译作帝国(Imperio)⑤。为了让欧洲读者了解中国皇帝的政治意义,曾德昭特别介绍了每一朝新帝继位,都要从改元做起,因此,也就有以年号称皇帝的习惯:如崇祯的祖父为万历,父亲为泰昌,其继位兄长为天启。但最主要的称谓,还是皇帝(Hoam Ti),即Emperador。皇帝还被称为天子,因为他们的理念是:帝国(Imperio)乃上天所赐⑥。在本书其他地方,称中国用帝国的译法比比皆是,例如:帝国最大的城市⑦、帝国诸省⑧、中华帝国(Imperio de laChina)⑨等等。

显然,不论是从国家制度的历史沿革,还是翻译使用明代具体文献方面,曾德昭称明代为帝国(Imperio)均有依据。读其书,便知这个观点明确无误,绝用不着推销什么中国为帝国的说法。

应该说明,曾德昭在1642年之后,为《中华帝国志》补充了更多明代文献的译文,有帝国用法的内容更多。而在1645年法文译本、1655年英文译本当中,将中国称为帝国(Empire)的译法,竟然比原著还多①。1653年的意大利文译本,也不乏译中国为帝国(Imperio)之处②。其原因已不可细考,但很可能是曾德昭关于中国君主文化的介绍对欧洲的译者产生了影响。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对照着阅读,此处不一一赘述。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选美”
发布时间:2022-10-05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选美” 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刚继王位,吴王阖闾即兴师伐越。在两军对垒中,勾践组织大批越国死囚组成“敢死队”在阵前分批自刎,这种悲壮的“视死如归”让吴军阵脚大乱,越军乘机大败吴军。吴军溃败时阖闾中戈不......
浅谈“英国脱欧”与高考历史的联系
发布时间:2022-08-27
今年的高考刚刚结束,在新课改的高考中不难发现,历史高考越来越注重学科综合素养、时事政治等的考察,在材料选择上也往往也凸显一种大历史观,这与现在越来越注重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情况不谋而合。而最近发生的可以影响世界,成为一块里......
美国立宪的历史考察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6-09-14
一、美国立宪的历史考察 美国的历史可大致分为七个阶段,分别是建国前期、建国时期、南北战争、重建时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冷战时期、冷战后至新世纪。虽然这里建国前期真正的作为独立国家意义上的美国并不存在,但是从1607年到173......
中国建筑的历史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17
中国建筑自其源始至于今,未尝一时停止其活动,其蜕变为赓续的,故欲强为划分时期,本为一种不合理且不易为之事。然因历朝之更替,文化活动潮平之起落,以及现存资料之多寡,姑分为下列各时期。 一、上古或原始时期(公元前200年以前)......
欧洲历史遗产保护给我们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7-12
提要:通过对欧洲部分国家著名遗迹的考察,思索如何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以及对历史遗产保护的启示。 关键词:欧洲历史遗产和谐 一、马克思家乡的沉思 2005年8月,本人参加了安徽省学科带头人赴德国的培训考察,培训之余我们参观了欧洲的一些......
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发布时间:2023-02-26
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欧洲文艺复兴,发表了一些文章和著作,主要论述了文艺复兴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但是......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发布时间:2023-06-27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这一群身穿缎袍、拖着长辫的孩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留学生。他们是大文豪马克・吐温的朋友。他们曾受到美国总统格兰特的接见。 他们中有多人在战争中阵亡,其中包括甲午海战中邓世昌的大副。他们......
试论早期中国动画电影音乐及其历史地位
发布时间:2023-01-24
摘要:193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电影《骆驼献舞》的出现,使中国的动画电影实现了从无声到有声的转变,到1949年,经过十四年的初步探索与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本研究从中国动画电影音乐的不同发展阶段对其进行研究,以此......
欧洲其他国家
发布时间:2023-04-14
葡萄牙超级联赛 本菲卡 S.L. Benfica 本菲卡俱乐部队徽的上方,是一支振翅欲飞的雄鹰。在俱乐部成立时,时任球会高层认为,鹰是集胜利、骄傲、力量和权威等寓意于一身的动物,象征着俱乐部的发展方向。鹰爪下方,是写有俱乐部座右......
德国团体诉讼的历史考察(上)(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在各国关于“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的讨论中,团体诉讼经常作为一种制度样本而被屡屡提起。不过,对于欧陆之外的法学家而言,真正理解这一制度却并不容易。单单关注法条显然不够,德国学者关于现行法的法解释学和法政策学论著,也不能提供......
中国哲学史早期创立的得与失
发布时间:2023-03-02
中国哲学史早期创立的得与失 中国哲学史早期创立的得与失 中国哲学史早期创立的得与失 日本哲学家西周于1867年在其着《百一新论》中首先使用“哲学”一词。而“哲学”一词由日本输入中国,具体年代不详,大约在19世纪最初几......
德国团体诉讼的历史考察(下)(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三、团体诉讼在20世纪的发展Ⅱ:通过《一般商业条款法》的发展 (一)一般商业条款的兴起及其带来的法律问题 所谓一般商业条款,是指企业在商业活动中针对不确定买家事先拟定并且反复使用的合同条款。就其产生和兴起的历史背景而言,一般......
中国历史上唯一进入“二十四孝”的皇帝
发布时间:2023-06-28
中国历史上唯一进入“二十四孝”的皇帝 若说真正的孝,汉文帝刘恒可算是“孝”皇帝之冠。刘恒大孝之名并非空穴来风,他扎扎实实做了几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孝事。母有病亲奉汤药刘恒登基为帝后,生母薄氏卧病三年。刘恒不顾自己......
ETRO帝国的历史过往与创新融合
发布时间:2023-02-26
ETRO Book是第一本讲述ETRO帝国的书籍,同时,也是一次正在进行中的有关观点、影像、语言和创作的冒险,它融汇了一些相互交织的观点,以及来自ETRO的前卫图像语言,诉说着一种崇高的质量的审美游戏。ETRO创作于十七年前的经典广告形象......
当代中国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认知与欧洲的回应
发布时间:2022-12-05
1.导言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迅速淡化,现代化进程取而代之,成为世界各国外交活动的终极目标;国际合作关系也取代了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对霸权的争夺,成为时代的主流。本文对中国政治精英的欧洲一体观的探讨,自然也绕不过这一历史性的巨大变革。2.欧洲一体化理论中的政治化概念从理论来源上看,欧洲一体化研究中的政治化概念要追溯到新功能主义。菲利普施密特曾在2005年纪念厄内斯特哈斯的一篇重要论文中指出.........
帝制中国晚期的废除刑讯运动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09
长久以来,中国古代的刑讯给中外学者留下深刻而突出的印象。围绕这一议题,在诸般文学描绘与历史记述,或民间传说与学术讨论之间,往往真相与假相并存,正解与误解同在,呈现出一种纷繁复杂的法律和社会图景。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刑讯作......
中央国术馆摔跤活动历史考察与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2-11-20
中央国术馆的创办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值得浓墨重彩记述的一件大事,它掀起了一场以民族传统体育强健国民体格、振奋民族精神的国术发展热潮。在其二十多年的国术推广历程中,除传统武术项目开展盛况空前外,传承千年的中国摔跤也融入到国术体系之中,在民国年间呈现出令人惊叹的繁荣态势。然而,在当前传统武术与中国摔跤发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的现实背景下,中央国术馆倡导的摔跤活动的历史鲜有研究关注。本文试图立足中央国术馆摔跤.........
论“蜀”为四川专称的历史由来
发布时间:2023-04-15
摘 要:“蜀”已被认为是四川专称,而考诸史籍,可知道在秦汉以前,以“蜀”为地名的地方不只一处,而且多在四川之外。四川有古“蜀”国,但这是中原人的他称。殷墟卜辞中有“蜀”字的虽然有几十条,未必然就指的是古蜀国。陈寿撰写《......
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新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24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应该尽量客观科学,但由于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十分屈辱的一页,中国近代史的分期也掺杂了太多名族情感,传统的中国近代史分期显得不够客观科学,因此积极探究站在历史发展角度思考的中国近代史分期十分重要。 1.中国......
浅谈欧洲中古“神学”的“天国”
发布时间:2023-06-20
欧洲古代希腊哲学留下一个纷争的局面,在古代的种种条件下,要在二律背反的基础上建构一个形而上学的统一的哲学王国,亚里士多德未能完成这个大业,他的哲学显得那样庞大但较少纯粹性,所以后世对这个古代的百科全书也有折衷之议。 一......
宗族重建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3-01-27
对于解放后 农村 宗族组织的遭遇及其形态,大多数学者认为宗族在国家政权的打击下处于不断地瓦解之中。在新政权的 政治 话语中,宗族和宗法制度完全丧失了合法性,宗族被表述为封建的、落后的甚至反动的组织,应被彻底地铲除。在对农村的......
浅析伪满洲国傀儡帝制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3-02-28
[摘 要]1934年,伪满洲国实施帝制。这一次所谓“政体”上的改革不仅调整了伪满洲国上下的关系,从而巩固了日本对于中国东北的统治,而且为继续侵略中国打下了基础。本文主要强化日本改革和满足利用溥仪两个方面来说明日本在其扶植的伪......
关于宗教长期性的历史考察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宗教 长期性 现实意义 论文摘要:宗教的长期性原因既有宗教产生根源的长期性,也有宗教历史的长期性。本文通过对宗教发展、演化的历史进行分析论证,证明了宗教不但过去的发展历史具有长期性,而且将来的发展也具有长......
今天的中国因为什么需要研究欧洲中世纪哲学?
发布时间:2022-11-27
欧洲中世纪哲学,其含义是指欧洲中世纪,即从大约 500 年或更早一些时候至1 500年左右,源于古希腊思想的哲学传统。虽然我个人认为这些限定太过狭隘,但为了这次演讲,我仍然遵循通常的界定。从地理位置和语言上来看,这一哲学传统是非......
“官员行为法”的历史考察:从身份到契约
发布时间:2022-12-06
摘要: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建立了强大的官僚系统,拥有庞大的官员队伍,与此同时,每个朝代基本上都有制定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和约束官员的行为,文章称其为“官员行为法”。民国时期法律法规中也有这样的规定,......
明清时期传教士与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发布时间:2023-04-29
摘要: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研习中文、译介中国经典等文化活动,对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转换的目的和动机的影响,东西方两种文明和思想在交流过程中势必引起碰撞和冲突,这造成了明清时期传教士对中国语言和文化存在一定的误读,其混淆基督教教义和儒家文化内核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尽管如此,传教士的文化活动,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关键词:传教士;明清时期.........
中国早期佛教美术考古泛议
发布时间:2023-06-15
内容摘要:近年来关于早期佛教美术考古的一大发现是在丰都槽房沟汉墓出土青铜钱树佛像及伴出的延光四年(125)陶器座,揭示了中国佛教美术滥觞的年代。西晋以后,中国佛教告别初传期,走向成熟,在战乱纷扰的北方,佛教中心先后形成于河北、长安和凉州。十六国佛教美术始于后赵金铜佛系统,继而经过关中秦陇与河西凉州两个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北魏佛教美术走向兴盛的基础。平城佛教的形成与发展,聚集了山东六州、关中长安、河西.........
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详细内容
发布时间:2022-10-06
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欧洲文艺复兴,发表了一些文章和著作,主要论述了文艺复兴在文学 艺术 等方面的成就,但是关于文艺复兴的 历史 作用观点多有分歧,谈得不够。本文试图就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作用及与启蒙运动的关系谈谈......
蒙古早期遗存的考古学观察
发布时间:2022-10-12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蒙古早期遗存被人们发现。而通过对蒙古早期遗存进行考古学观察,则能够为考古学家研究蒙古族源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西乌珠尔墓群、奇乾乡遗址、谢尔塔拉遗址和阿乌拉嘎遗址等蒙古早期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3-07-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性质判断经历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参政党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政党这几个概念的演进。2013年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提出: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性质作出的最新科学论断。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社会.........
中国股市历史市盈率分析(上)
发布时间:2023-03-11
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指出:个人认为存款利率市场化将在一两年内实行。周行长之言倘若在余额宝面世之前所说,那是居功至伟;但事实是余额宝面世大半年时间,存款零利率市场化仍需等待一两年,真是后知后觉。并与其等待存款利率市场化不......
我国公安法制工作创新之历史考察(1949—1978)
发布时间:2014-01-10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我国公安法制工作创新之历史考察(1949—1978)”,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我国的公安法制建设,是在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13-12-17
" 马克思主义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社会总劳动在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重新分配和重新配置。发生这种变化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不可避......
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
发布时间:2023-03-28
摘 要:社会形态可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社会政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四个自下而上的层面。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形态与历史分期为社会政治形态及其演变阶段,而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政治形态来影响......
浅析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
发布时间:2016-09-30
这本书所讲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中的前一段,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以前一段的历史。虽然多年来大家习惯上称这一段的历史为中国近代史,但是早已有人建议,把中国近代史规定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
分析17-18世纪“中国风”在欧洲的有限影响及原因
发布时间:2023-07-28
17-18中世纪以后的欧洲主权国家和民族意识逐渐形成,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新航路,新市场的开辟,极大地加快了整个欧洲无意识的赶超了其他较之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的新航路开辟,特别是151年葡萄牙的进入才正式揭开了欧洲与中国的......
欧洲成为反恐前线
发布时间:2022-10-24
但巴黎的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却极为不祥,且极为令人泄气。 “游击战士”返回家乡 对讽刺性杂志《沙尔利周刊》的袭击,以及在一家犹太超市和城市街道上的杀戮,同太多西方失败的方面交织在一起。凶手只是受到“圣战”怂恿的数千名欧洲......
财政支出理论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3-05-05
"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理论发展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因此,研究当代中国的财政支出政策理论,首先需要对中外历史上前人业已形成的支出理论和支出思想进行考察分析。这方面的内容博大精深,本文只能择其要者,作一简要的历史考察和分析。......
关于农民问题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13-12-17
"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历史演变过程的阐述,基本上可概括为两点:一个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从社会主义革命角度谈农民问题。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要走公有制、集体化的合作化道路等。这方面马克思主义还有一个观点,认为家庭经......
皇帝何时开始称为“万岁”
发布时间:2023-05-08
“万岁”一词,从字面看,应该是一个表达祝愿的话,即“千秋万世,永远存在”。 在封建社会,“万岁”一词可不是随便乱用的,因为它是皇帝的代名词,也只有皇帝才配用“万岁”这个词。除了皇帝,谁敢将自己与“万岁”联系起来,那......
美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历史与监管效果考察
发布时间:2023-03-10
金融危机暴露出银行系统性风险监管不足,顺周期性应对无力等缺陷,促使国际银行监管机构加强了宏观审慎监管,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美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历史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2008年夏,全球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
清代后中国文学的历史定位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1
一、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命名 文学历史的叙述,终究还是要归入历史的叙述。而历史总有其自身的叙述体系,有其自身的叙述框架。中国历史叙述的整体框架就是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朝代的历史。我们在这里强调这一点非常重要。二十四史所......
关于美国技术教育课程百年变革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3-05-25
" 论文摘要:通过追溯美国制度化技术教育的演进历程,初步厘清美国技术教育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即技术教育孕育期、探索期、转变期、发展期。每一阶段均呈现为不同的技术教育范式,即手工训练、手工艺教育、美工教育、工艺教育以及当代......
我国永佃权融资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其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7
关键词: 永佃权 融资制度 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 内容提要: 永佃权融资制度发端于北宋时期,明清两代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至清末始出现衰败的迹象。永佃权融资制度的表现形式包括永佃权典卖、抵押等契约、习惯与国家法。永佃权融资制度的产......
教育的生态功能之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15-09-10
摘 要 教育的生态功能在教育的社会功能中的地位一直得不到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们对教育的生态功能的作用时间的偏见有关。本文从教育的生态功能对主体的人以及客体的环境的影响两方面对教育的生态功能进行历史考察,以期唤醒教育......
基于中考试题分析的历史教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21
基于中考试题分析的历史教学思考一、反映了河北省2015年中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命制的特征石家庄市2015年参加中考的统计人数是76780人。(下同)这一人数与河北省中考历史抽样统计人数比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河北省历史中考与思想品德学科实行综合考试,与思想品德综合部分的30分没有统计在内,单独的历史部分分数是45分。(下同)1.下表(石家庄市中考历史各分数段人数分布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河北省201.........
欧洲法律多元格局:国别法、欧洲法以及民间法典编纂
发布时间:2023-01-30
摘要:欧洲法是一部关于法律多元主义的发展史。早在中世纪的欧洲,罗马共同法就已吸纳了罗马法、教会法以及地方法的多种元素。当下欧盟法也糅合了官方和非官方规则,从而形成多元的法律格局。借助欧洲私法整合运动,相应的“欧洲私法共同原理”和示范法取得了一定的法源地位。然而欧盟政界不仅没有很重视这些非正式法源,反而割裂了“欧盟法”与“欧洲私法共同原理”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各种示范法文本在促进私法融合的同时也加.........
美国与欧洲分布式发电的比较(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作者: Giuseppe Tomassetti收录来源: 欧盟能源技术促进组织网络 OPET-ZERI项目组 【论文摘要】分布式发电的发展将有赖于电力市场的开放、官僚作风的克服及其权利的下放和日新月异的现代电子通讯技术等,并通过热电联供的方式达到更高的效......
道家与道教的“理身理国”思想――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2-12-31
作者:陈进国 内容提要:本文考察了先秦至唐道家和道教各派“理(治)身理(治)国”思想的发展。道家及道教各派都曾围绕着理(治)身与理(治)国的关系进行过不同层次地探讨。从“天人合一”原则出发,道家和道教各派不仅将身......
论欧洲园林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园林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2-09-08
欧洲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其早期为规则式园林,以中轴对称或规则式建筑布局为特色,以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的堆砌雕刻、花木的整形与排行作队为主要风格。文艺复兴后,先后涌现出意大利台地园林、法国古典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
《大秦帝国》的史诗建构
发布时间:2022-07-21
小海曾经被看作是一个优秀的抒情诗人,但2010年,小海却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诗作《大秦帝国》,放下了抒情诗的写作传统,离开了他所熟悉的村庄、田园和李堡小镇,独自一人走进了历史的天空,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史诗景观”。 ......
我国历史上的计量史料汇集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06
我国历史上的计量史料汇集情况分析我国计量事业的发展并不是完全的一帆风顺,而是在波折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优秀的科研学者和相关人士积累了大量的珍贵资料,以及相关的数据和经验。从简单的数据统计,发展到现在的大数据统计,以及十大计量领域的实现,我国的计量史料的汇集体系越来越健全,也越来越完善。一、我国历史上的计量事业发展概况新中国成立六十七年以来,我国计量事业的发展,可大致将其划分.........
我国人权保障的历史考查
发布时间:2022-10-18
我国人权保障的历史考查 我国人权保障的历史考查 我国人权保障的历史考查 “人权是历史的产物”,人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与丰富,对人权的保障也是在历史的进步中发生、发展和逐步......
中国历史上的“吃货”
发布时间:2016-08-29
吃惯中国饭菜的人,再去吃英国的黑暗料理,多半是会觉得难以下咽的。那些海外华夏游子浓浓的乡愁,我想更多是那只中国胃没有得到满足的失落感,因而被一缕缕地牵引至故乡的美食,幻化为一碗烩面,一碟鱼香肉丝,一钵老火靓汤,一屉小笼......
中国历史上的祥瑞
发布时间:2023-06-22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历史中,祥瑞是不可或缺的玩意儿,它以天象、动物、植物、石头等形态出现。皇帝需要它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官员、百姓需要它为自己铺就晋身之路。 大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阿丹国的贡使来朝,他们送来了一种比......
法国肉牛业:欧洲的一个例外
发布时间:2023-01-03
摘 要:由于奶牛产业(占母牛总存栏量2/3)的重组,欧洲母牛存栏总量在过去十年减少了10%。整个欧洲的牛肉产量相应减少。法国肉牛长期产量保持相对稳定,但在最近两年有所降低,养殖场和屠宰企业相继受到一定影响。从牛肉市场来看,法......
中国艺术学科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05
身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未来艺术的发展可能性也变幻莫测,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国艺术学科发展现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开放度的提高,涌现出许多年轻的当代艺术家,一些......
浅论中国数学史的新分期
发布时间:2023-07-14
【摘要】作者研究了《中国数学史大系》之后,提出:以“杰出数学家”及其数学的“经典著作”来进行中国数学史的分期。中国数学的第一时期:商高、陈子与《周髀算经》;中国数学的第二时期:刘歆与《九章算术》;中国数学的第三时期:......
中国数学史分期的新方案
发布时间:2022-07-26
要了解中国数学史,首先要了解中国数学史的分期,以下是小编搜集的一篇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当代,有许多学者研究中国数学史的分期问题,提出过许多方案。李俨在《中国数学大纲》(1933)上册中,提出了一个方案;钱宝琮在《......
试析早期美国总统与美国教育
发布时间:2022-12-29
" 论文摘要:美国教育的发展令世人瞩目,美国教育的发展与美国民主进程有着很大的关系,也与历史上历届总统的努力分不开。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早期美国总统对美国教育和民主建设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养成公民民主意识;初建联邦教育体系;教......
浅析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历史经验和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2-08-02
一 从历史的角度探求依法治国的经验 (一)必须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认识的局限性及传统思想的惰性,严重妨碍了新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最终导致......
华为是怎样打开欧洲市场的?
发布时间:2022-12-30
1995年,当程控交换机在中国市场正处于火红年代的时候,任正非就发出“如果中国的交换机市场饱和了,华为吃什么”的感叹。 为此,1996年1月市场部集团大辞职运动结束后,他任命原山东办事处主任李利为海外市场部总监,开始筹划国际......
“中国心”的历史之路
发布时间:2022-10-31
没有制定国家层面、统一的长远发展规划,缺乏充足的资金投入和稳定的政策支持,这是导致中国航空发动机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6年5月,整合40多家单位的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发)正式注册成立。 这是中国近年......
关于中国历史上使用重典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4-06
元末明初,社会不宁,犯罪现象严重,被明太祖视为乱世。朱元璋遵循古训,提出:“吾治乱世,非猛不可”的思想。于是“乱世当用重典”的思想便应运而生。重典,顾名思义,是指较重的刑罚。而在此之前,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朝代虽不处于乱世......
拟《古题陌上桑》现象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3-07-09
摘要:乐府诗作为诗歌的一个大类,自汉以降,流响甚远。《陌上桑》作为汉乐府诗歌的名篇,百余年来文人拟作层出不穷,其或依古乐,或依古题,或自出机杼,通过题目或主题与古辞维系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而其姿态良莠不齐,妍媸各异。整......
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战略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17
欧洲中央银行对欧元区行使单一货币政策职能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实验。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战略分析”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战略分析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第三阶段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后,其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两......
浅析民国时期国人对西康彝区的考察及影响
发布时间:2023-01-29
[摘 要]西康地区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民族杂居,地形极其复杂。在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对民国时期西康彝族的考察,是近代西康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是中国边疆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民国时期国人对西康彝族考......
从欧洲到欧洲移居者的未来
发布时间:2023-03-19
自2014年1月1日起,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正式享有欧盟成员国的待遇,其公民有权前往任何一个欧盟国家并领取福利后,越来越多的保加利亚人和罗马尼亚人开始把自己的家一步步搬到德国,但是一些来自斯利沃波莱的保加利亚人的做法却有些与......
探析欧洲语言学对美国语言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3-12-17
探析欧洲语言学对美国语言学的影响 摘 要; 本文通过梳理美国语言学历史的四个阶段中几个著名语言学家思想的形成及发展过程,逐层分析欧洲传统语言学思想对他们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美国语言学在继承欧洲语言学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走......
民主党派参与立法的历史考察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6-09-01
一、民主党派参与立法的必要性 (一)民主立法的需要 民主立法是指在立法中坚持民主原则,在立法决策的过程中广泛地反映人民的意愿,在立法程序上最大程度地保证法律的公正性。在立法中体现人民的意志,遵循民主原则,一方面是实现人......
中国历史上三次收复台湾的比较分析(下)
发布时间:2023-04-20
中国历史上三次收复台湾的比较分析(下) 三次收复台湾的相同点分析 一、三次收复台湾都是通过战争手段实现的。从历史上看,中国历次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都伴随着残酷的战争。满族入关,以及随后展开的统一战争也是经过一系列战争完......
欧洲福利国家公共服务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在欧洲有着悠久历史并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幸福美好生活的社会福利制度和公共服务,从高福利开始逐步造成了各国家的高税收,继而导致生产的高成本、社会的高失业率和国家竞争力的减弱,如何在不过于影响人民现有福利水平前提下......
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制度生成的历史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16
周慧梅、郭雪敏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第5期中撰文,从历史与传统文化入手,揭示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制度的生成与运行,厘清政府行政力的外在制度规定和传统影响而形成的习俗性内在制度之间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推进职......
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功用分析
发布时间:2016-07-12
一、历史地图具有以图代文的功用 历史地图与课文相辅相成,为历史事件提供直观的、确切的地域空间,替代文字表达难以说明的内容。 任何历史的史实都是由时间、地点、人物的活动和发展有机组成的。但在教科书中,文字资料不能直观、确......
大日本帝国通俗科幻史
发布时间:2023-07-16
就像同样经历过极权时期的德国和俄国一样,日本也有着悠久的科幻文学传统。而且也像在德国和俄国一样,科幻文学在日本20世纪前期的极权政府下也同样兴旺发达。 在讨论日本的通俗科幻小说时,我们必须将其与更为严肃的同类小说区分开......
当代中国改革成功启动的历史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23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历史,与改革开放的顺利开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毛泽东一贯倡导的“紧密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党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这是中国改革成功启动的政治基础;毛泽东一贯奉行的廉洁政......
你一定不知道,美国历史上居然还有一位皇帝!
发布时间:2023-07-10
1880年1月9日,美国旧金山最主要的报纸《旧金山纪事报》头版头条的新闻是:皇帝驾崩!美国皇帝和墨西哥保护者诺顿一世逝世。美国自建国之初就确立了总统制,从来没有听说有过皇帝,1月9日也不是愚人节,报纸怎么会登这么个东西?美国皇帝还兼墨西哥的保护者?这个皇帝一定是自封的!古今中外以皇帝自居的人数不胜数,其实很多是狂妄之人的闹剧。一般来说,这些人的下场都很悲惨,如果不是杀头坐牢,就只能进精神病院了。可.........
中国历史中的佛教演化
发布时间:2023-06-11
中国历史中的佛教演化 中国哲学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朝独尊儒术,中间经过了复杂的演变过程,而儒家最后获得独尊的地位,不仅仅是行政命令使然,更多的是来自理论的成熟和不断完备。之所以成熟,是因为儒学的经典,有很多事周朝立国之初......
疾病改变中国历史
发布时间:2023-02-21
赤壁之战击败曹操的,不是火攻是血吸虫 首先,历史中的曹操确实在赤壁之战中被烧了舰队,但这不是让他决心撤退的真正原因。在《三国志》的记载中,来自北方的曹操军队一到赤壁就开始生病。面对疾病造成的严重减员,曹操只能撤兵。 史......
十九世纪初期的欧洲音乐文化
发布时间:2023-05-22
1特定时期下的音乐文化特点 十八世纪晚期至十九世纪初期的欧洲音乐文化,主义归纳。浪漫主义来源于法语Romantic 它的特色总体可以用浪漫意指小说或传奇。浪漫主义的特点是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强烈的不安或者是惊喜),不拘泥于在此之前......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转危为机
发布时间:2022-11-20
前几年,欧盟一直都注重“量”的扩张,使从原来的15国扩展到27国,形象地说,欧盟的规模就好比是一个参天建筑物,殊不知,这个参天建筑的根基却不牢固,一场 金融 危机+主权债务危机却差点让这参天建筑毁于一旦。之前,欧盟联合国际货币......
论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的时代特征和历史价值
发布时间:2023-03-11
[摘要]本文介绍了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民国中医药期刊在刊载内容、办刊宗旨和出版形式方面存在的独特的时代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中医行业史和中医学术史两方面探讨了民国中医药期刊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民国时期;......
早期音乐演奏活动的历史、理论基础和评论
发布时间:2023-02-07
毕业论文 【作 者】约翰·沃尔特·希尔 【作者简介】约翰·沃尔特·希尔,美 【译 者】余志刚 【正 文】 10分感谢你们对我的邀请,使我能够发表这篇关于早期音乐演奏活动的讲话。我愿意就这1题目谈1点个人的故事,它涉及我的儿子布莱......
中共七大筹备工作若干历史细节考察
发布时间:2023-06-28
[摘 要]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从筹备、会址的选择到正式召开历时17年之久,在组织上、思想上经过充分的准备和长期的酝酿。最终,于1945年4月正式召开,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关键词......
我军强军方略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3-04-05
习近平主席在视察原第十三集团军时强调指出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习近平主席在出席2017年3月1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下更大气力推动科技兴军,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探究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的历史发展脉络,对于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重大战略布局,确保人民军队坚实迈向强军兴.........
中国早期电影职业女性形象探析
发布时间:2022-08-06
摘要:本文主要以中国早期电影中都市女性的职业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对职业女性形象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即将早期电影中的职业女性划分为“摩登职业女性”、“普通职业女性”和“边缘职业女性”这三类,通过对这几类女性形象包括她们的日......
浅析历史与道德:消费主义考察的双重尺度
发布时间:2023-03-12
马克思对于一种社会制度或社会现象的评价主要有两种尺度:一是历史尺度,二是道德尺度。所谓历史尺度,以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历史必然性,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否有利于实现全人类的发展为标准。所谓道德尺度,是指运用一定的道......
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17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复兴,更为根本的是文化的复兴。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本质和灵魂,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去考察、反思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演进,从中找出核心价值观发展变化的顺逆之......
浅析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01
一、中国道路的成功使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更具多样性 在开放环境下,一个国家发展模式的建构必然与各国特定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密切相关,没有必要追求与其他国家完全一致,因此在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应该尊重多样性、尊重选择......
乾隆皇帝是怎么读历史书的
发布时间:2022-11-14
乾隆皇帝是怎么读历史书的 乾隆江山坐得好坐得稳坐得久,读书当然也读得大胆别出蹊径。乾隆读书广泛,但也有重点。他的重点自然是那些和他担当一样角色的皇帝们,甚至敢于批评唐宗宋祖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是乾隆亲自抓的一项文化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