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学校学生数量越来越庞大,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及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学校对学生学籍档案管理更加重视,在这个过程中电子学籍档案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电子学籍档案管理;管理风险;优点;缺陷;规避措施
一、学校学生电子学籍档案管理的优点
首先,传统的学籍档案管理模式是完全依靠人力,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要负责学籍档案的抄写、分类、统计、存储等,而这些环节的任何一个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导致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资金投入高但工作效率又十分低下。同时,人力的有限和管理人员的主观性等因素,也容易导致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出现纰漏,稍有不慎就会给工作造成巨大的损失。而采用电子学籍档案管理模式就可以规避这些问题。电子学籍档案管理模式是通过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而又高效地完成学籍档案的收集、分类、存储、统计以及查阅等环节,从而实现学籍档案管理全程的自动化,这相对于传统的学籍档案管理模式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次,电子学籍档案管理是通过文档的形式来对学生学籍档案进行存储。当前学校学籍档案存储方式主要是DVD光碟、硬盘、闪存U盘等科技产品,这些存储器不仅存储量大、存储时间长,而且稳定性高、受外界环境影响小,只要存储器没有受到损害,其文档的存储期远远超过纸质学籍档案的存储。因为纸质学籍档案在存储过程中容易受到虫害、潮湿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容易被人为地损害,而电子学籍档案就能很好地规避这些问题。最后,电子学籍档案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加密、授权限制等各种科学手段来保证学籍档案的安全性,而这些是纸质学籍档案无法做到的。所以,电子学籍档案在方便学校学生及管理人员检索和查询学籍档案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利用来为学生的学籍档案管理增加安全系数,防止学生学籍档案信息被恶意篡改,给学生和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造成损失。
二、当前学校电子学籍档案管理模式存在的缺陷
随着学校学生数量越来越庞大,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及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学校对学生学籍档案管理更加重视,在这个过程中电子学籍档案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电子学籍档案并不全是优化,它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与传统的纸张学籍档案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电子学籍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主要涉及档案信息载体安全性和传输安全性。载体安全性主要指存储介质对信息安全因素的影响。电子学籍档案通常以磁盘、光盘为载体,这类载体成分比较复杂,性能不稳定,可能出现档案失真的问题。而且对环境温度、湿度、防磁、防机械损伤等条件要求较高,易损坏变质,保存年限低。传输安全性也就是网络安全性,网络的发展使电子档案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共享,同时,无孔不入的网络黑客和防不胜防的计算机病毒也给电子学籍档案的管理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电子文件很容易被删改,且改后不留任何痕迹。在使用计算机形成文件材料的过程中,拟稿者无法留下自己的笔迹,单位负责人也无法在形成的文件材料磁盘上签发,日后难以确定该份材料是否具有真实性和权威性。如果有人出于自己的目的将磁盘中存的内容进行了删改,是难以发现和确定。
如果没有积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学生的数据错误或被盗,所以,在使用电子学籍档案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及安全性,积极主动的制定一些避免风险的措施,以使信息资源更加安全。
三、学生电子学籍档案管理风险的规避措施
首先,针对于学生电子学籍档案存储的不安全性,管理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存储设备的安全系数,防止文件的丢失和恶意盗取。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实现学籍档案存储设备的专机专用来保护相关文件数据不被损害。同时,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对电子学籍档案的存储设备进行更新升级以及对电脑系统存在的漏洞进行定期修复,以此来提高电子学籍档案管理的安全性。而针对电子学籍档案存储数据的不完整性和存储设备寿命的有限性等问题,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规范自己的操作、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来杜绝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同时可以通过对重要学籍档案进行备份来减少因数据丢失或损坏造成的种种损失。而为了尽可能地延长存储设备的使用寿命,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存储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对其使用后进行及时修复等措施来实现。
其次,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高端技术来有效地规避电子学籍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风险。学校学籍管理部门主要是管理学生的学籍档案,所以,技术人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信息系统采取加密处理,而这种加密手段也要突破先前的单一加密方式,采用公开加密和严格加密的双加密模式,公开加密用于学籍文件的发送,而严格加密才用于学籍内容的接收,这样就可以保证电子学籍档案内容的高度安全,维护学生的利益。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学生电子学籍档案系统设定身份验证,以此来控制学生电子学籍档案的访问权限。这也是规避风险的措施之一。
最后,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构建,以此来降低电子学籍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电子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应该采用目前流行的客户机服务器和Web服务器等方式来优化系统的构建,以此保证系统的实用性、稳定性和可兼容性,同时通过设立高效的通信机制彩曾强系统的安全险,只有这样,才能从系统本身优化电子学籍档案的管理。除此之外,以防万一,学校还应该实行学生电子学籍档案与纸质学籍档案并行的“双轨制”,以便弥补电子学籍档案管理的不足。
总之,由于电子学籍档案管理模式的优越性,学校学生电子学籍档案管理必将朝着化模式发展,但就电子学籍档案管理存在的诸多风险,我们也应该想方设法进行规避或将风险降至最低,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籍管理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