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东亚汉诗画“渔父垂钓”题材与禅机

东亚汉诗画“渔父垂钓”题材与禅机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10 00:13:47
东亚汉诗画“渔父垂钓”题材与禅机
时间:2023-08-10 00:13:47     小编:宋力彤

内容提要 天人合一是汉文化的哲学基础。渔樵耕读几乎是贯穿汉文化的社会生存情状,本文围绕东亚汉诗画“渔父”垂钓的题材和其中所涉及的禅机问题,进行比较文学主题学意义上的探讨。在东亚汉文化氛围里,天人从来就不是主客观二分法的对立关系,而是二者之间的互相渗透,融合协调的和谐关系。这种文化心理结构和审美心理取向使得渔父垂钓能达到情景交融,志存高远的意境,“渔父”垂钓的题材在禅悟中找到了文艺审美的归宿。

关键词 东亚 汉诗画 渔父垂钓

〔中图分类号〕I106;B9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6)01-0056-09

汉文化数千年的发展史上,渔樵耕读几乎是贯穿其中的生活主脉。无数的诗人、画家都对这四种社会生存情状进行描摹写照,其中以渔为生,以渔为乐,乃至以渔船为家,以渔父自居者不可历数。在东亚汉文化圈内各国,尤其是古代,“渔父”垂钓成为神秘且充满玄机的事。它既是东亚各国文人在汉文化氛围里极具意趣的雅事,也是可以让这些文人一举成名的好事。围绕东亚汉诗画“渔父”垂钓的题材和其中所涉及的禅机问题,进行比较文学主题学意义上的探讨,会发现“渔父”垂钓题材不仅轶事很多,而且其中不乏禅机种种。

“渔父”垂钓自殷商时代开始就不乏其人,最著名的“渔父”是姜子牙 (姜太公,吕尚)。《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干)周西伯。周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姜子牙80岁时在渭水边垂钓,一钓十年,更为奇怪的是,他的鱼钩是直的。终于他“钓”上周公,最后他成为股肱大臣,并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了殷朝。于是姜太公垂钓成为后世心怀壮志、静候明主启用的楷模。李白《梁甫吟》曰:“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时值东汉,有“渔父”严光在富春江垂钓,他不要官而誉满古今。严光字子陵,后人省称为严陵,少时曾与后来的汉光武帝刘秀为同窗。刘秀登基后,严光反而更名隐遁。刘秀派人寻访并授他为谏议大夫。他不仅坚辞不受,还退隐富春山,至今那里还有严陵垂钓遗址。北宋范仲淹于仁宗明道年间被贬谪至睦州,为严子陵建造祠堂,作《严先生祠堂记》文中有四言歌词:“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高度赞颂了严子陵隐逸、闲适、不合浊流的清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规劝柳亚子参政议政,写下“莫道昆明池水浅,钓鱼胜过富春江”的名句。正因为以上姜子牙和严光二人以“渔父”的身份垂钓江湖的典故,使得不少中国文人,乃至波及东亚朝鲜、日本、琉球、越南等古国受汉文化濡染的一些文人,他们在出世与入世的困顿中,甘当“渔父”垂钓江湖,以求取进退的济世良方。这些人实质上不过是以“渔父”之名,垂钓其利而已。这就使得盛行东亚各国涉及“渔父”题材的汉诗画不断显露禅机。

一、“渔父”垂钓题材入诗

“渔父”垂钓既是一种生活态度,又是心溢于外的一种符号,即“身在江湖之上,心游魏阙之下”的潇洒。这些“渔父”以隐居山林来博取清望,沽名钓誉,最终达到为官的目的。它们或者以隐居垂钓作为养望待时的手段,等待愿者上钩,就廓然出山,建功立业;或者谋官不成,心中没有把握,便采取以守为攻,欲擒故纵之策,走终南捷径。《新唐书》记载:卢藏用想入朝做官,却不去考功名,而是隐居在终南山里当隐士。当时的终南山因诸多居士隐居而名闻天下,皇帝慕名到此求贤。借隐居有了些名气的卢藏用受到皇帝关注,达到了做官的目的。“渔父”垂钓真实地反映了当事者心中的寂寥和孤傲。这种垂钓已非真的钓鱼,即“钓非钓”,而在钓“誉”。正如《淮南子》中道出的真谛:“射者使人端,钓者使人恭”。渔父持竿水上,面对大自然心存恭谨,至于是否钓得上鱼来,那只是意外之事了。正所谓“双眼静观消长处,一竿宁计名利时。”东亚各国古代的汉诗中不乏这样的“渔父”和垂钓之心。

朝鲜是东亚受汉文化濡染时间最长的国家。不少著名的汉诗人都有“渔父”垂钓题材的汉诗问世。如著名的李奎报《江上晓雨》诗中有“江岸人归白露飞,渔翁日暮得鱼归”的诗句;《咏鱼》诗中有“细思片隙无间暇,渔父才归鹤又谋”的诗句。后者雄浑,且有比兴之趣。③④⑤⑥[朝鲜]南龙翼:《箕雅校注》上册,中华书局,2008年,第89~90、105、151、156、709页。李奎报的《钓名讽》更是尽情讽刺了好名之士:“太公钓文王,其钓本无饵。钓名异于此,侥一时耳。”[朝鲜]南龙翼:《箕雅校注》下册,中华书局,2008年,第144页。崔瀣的汉诗《太公钓周》中有“当年把钓钓无钩,意不求鱼r钓周。终遇文王真偶尔,此言吾为古人羞。”③此诗反其意而用之,认为“钓周非太公之本意”,令人耳目一新。李齐贤的汉诗《范蠡》不仅有“论功岂啻破强吴,最在扁舟泛五湖”的佳句,而且在《渔矶晚钓》中,将渔父垂钓的那种随意心态摹写出来:“鱼儿出没弄微澜,闲掷纤钩柳影间。”成侃的《渔父》诗更是别有新意:“数叠青山数谷烟,红尘不到白鸥边。渔翁不是无心者,管领西江月一船。”④直指渔父之意不在名利之间。金时习的《渭川渔钓图》是为友人名画《姜太公钓鱼图》题的诗,颇有讽刺之意:“风雨萧萧拂钓矶,渭川鱼鸟识忘机。如何老作鹰扬将,空使夷齐饿褶薄!雹莩神跏俸菏《垂钓》:“持竿尽日趁江边,垂脚清波困一眠。梦与白鸥游万里,觉来身在夕阳天。”意不在钓,而在闲。某な俸菏《渔翁》有诗句:“不为浮名役役忙,生涯追逐水云乡。”“紫陌红尘无梦寐,绿蓑青笃共行藏。”⑥人物闲适,意境清丽。

禅宗认为:习惯性的语言和知识有时会妨碍智慧的获得。它主张佛心在心,自得自悟,不能外求;注重发掘个人的“佛心”来感悟生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渔父垂钓亦如此,其心理指向也与禅宗相同。禅宗言“空”,渔父垂钓也在空旷的水域,意在舍去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不重结果,重过程,达到“别出心裁”的创新思维。禅宗主张的“静默”,并非无言以对的寂籁,而是静中求动。渔父垂钓更是需要静的氛围,以求动的结果,“于无声处听惊雷”。正如唐代香严智闲禅师语:“偶抛瓦砾,击竹作声,忽然有悟。”(《五灯会元》卷九)他从“竹空”悟出“心空”。“渔父”垂钓题材由于象征和寓意上与禅的联系,终于和禅机成为双胞胎。 日本的汉诗中这种“渔父”垂钓带给人的感悟也有不少。其中嵯峨天皇(809-823年在位)即较早的一位。《经国集》(826)收录了178位作者的赋、诗、序、对策等汉文作品。其中收录的嵯峨天皇(809-823年在位)模仿中唐诗人张志和(约730-约810年)与颜真卿诸友宴乐即席而写的《渔歌子》5首,是“词”这种文学体裁最早出现于日本文坛的记录。嵯峨因此有了“填词之祖”的美誉。据《日本填词史话》记载,张志和的词《渔歌子》5首联章体,距其原作仅49年就传入日本。嵯峨天皇读后爱赏备至,以致在贺茂神社开宴赋诗时亲自模仿。当时,词这种在中国也是新兴的诗体,却能在很短的时间里,以全新的面目流传日本,并受到天皇贵族的模仿,足以说明日本接受汉文化的高度敏感性和深刻性。张志和原词早已耳熟能详,不再赘述。

嵯峨天皇的仿作写道:

江水渡头柳乱丝,渔翁上船烟景迟。

乘春兴,无厌时,求鱼不得带风吹。

渔人不记岁月流,淹泊沿洄老棹舟。

心自效,常狎鸥,桃花春水带浪游。

青春林下度江桥,湖水翩翩入云霄。

烟波客,钓舟遥,往来无定带落潮。

溪边垂钓奈乐何,世上无家水宿多。

闲钓醉,独棹歌,洪荡飘_带沧波。

寒江春晓片云晴,两岸花飞夜更明。

鲈鱼脍,莼菜羹,餐罢酣歌带月行。

作者并没有简单、肤浅地仿效原作的形式,满足于随手拈来唐诗的词句加以编缀,而是潜入原作结构的深层,力图创造出一种高于原作的高雅、淡泊的意境。他寄情于景,以词入画,既描绘了“渔翁上船烟景迟”“渔人不记岁月流”的初春秀丽景色,也对“烟波客,钓舟遥”“闲钓醉,独棹歌”“餐罢酣歌”的渔家乐,进行了诱人的渲染。比原作更多些渔人之乐的情味。用“片云晴”“夜更明”“带月行”3个描写晴空景色的词组,表现渔父由于内心欢悦,在食饱酒酣之后,边唱边行夜路的情形,一派山林闲适、世外桃源的野趣。与原作相比,这五首词尽管在语言的优美流畅、技巧的圆熟凝练上略逊一筹,却是深得原作的精髓,自有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度,展示了嵯峨天皇在文学方面的杰出才华和追慕先进文化的丰采。

纵观这五首词,每阙结句的第五字为“带”字,与原作的“不”字相仿佛,显示出一种整饬美。在意象的选择和语言的运用上都围绕渔翁生活展开,表现了一种恬然自适的生活态度。而且五首词一气呵成,暗含了空间的转移和时间的流动,没有支离破碎之感。春天桃花盛开,枝头柳乱,烟波浩渺的江水边,渔父开始劳作。他兴致非常高,即使打不到鱼让风吹着也感到心旷神怡。在与鸥鸟狎戏、浪游江上的日子里,渔父忘记了岁月的流逝。他是往来无定的烟波钓叟,常宿水上,无牵无挂,闲钓独饮,餐罢鲈鱼莼菜的美味,在飞花月明之夜放歌而行。此渔父虽无沽名钓誉之意,但自由自在垂钓江中,让士人好不羡慕。

渔父在汉文化积淀中成为隐者的代名词,体现了一种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生活理想,一种归隐的倾向。嵯峨天皇贵为人主,自然不可能去体验这种生活,但他心存幻想,羡慕这种摆脱了一切束缚的神仙般的日子。在汉文化长期浸润下,他对归隐田园,远离尘世表现出由衷的憧憬和向往也是人之常情。这些情愫在其他汉诗作品中也早有流露。因为“渔父”平日所居舟船之中,所以一叶扁舟泛于水上,自由自在的情景常被文人写于诗中。日本室町时期五山文学高僧萨南学派始祖桂庵玄树(1427-1508年)曾为遣明使游学中国7年,归国后讲授朱子学。由于受汉文化影响深远,将自己代表性的汉诗文集命名为《岛隐渔唱》,表达自己身居岛国,躲避战乱,隐居萨摩(鹿儿岛)的伊敷村结东归庵的心境。日本明治时期汉学家森槐南(1863-1911年)在汉诗《夜过镇江》里写下“他日扁舟归莫迟,扬州风物最相思”的诗句。宋代贺铸(1052-1125年)有《水调歌头》词“尽任扁舟路,风雨卷秋江”的美句。可见渔父所乘“扁舟”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本也有放浪江湖,独立寒秋的意象。总之,这些在当时日本的汉诗文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对而言,在东亚汉诗中,日本“渔父垂钓”题材描写得直白、简洁,其中的禅机要少的多。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日本是海岛国家,内陆河流较少,而海洋面积很大,所以海上钓鱼与江河垂钓的意趣就完全不同了。日本从古老的“浦岛传说”到最早的汉文小说《浦岛子传》中的主人公渔父都是因在海里钓金龟而展开故事。在汉诗中也都写的是渔父在海里的感受。如赖山阳(1780-1832)的名诗《泊天草洋》:“瞥见大鱼波间跳,太白当船明似月。”蔡毅:《日本汉诗论稿》,中华书局,2007年,第85页。斋藤拙堂(1797-1865年)的《熊野道中杂诗》之一中,“一只鲸鱼润七乡,渔夫夸获气扬扬”等诗句,都表现的是渔父海钓的情景。

在琉球古国的汉诗中,也不难发现这种以“渔父”垂钓为题材的佳作。其中蔡温(1682-1761年)的《泛许田湖》就写出他第二次人生转折时的复杂心情。蔡温在《自叙传》中称,16岁时仍未显露天赋,无法理解讲义,后因遭友人羞耻,开始奋发努力,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后蔡温于27岁以进贡存留身份渡福州,同行的正副使上京,他则滞留于琉球馆中。期间结交到锦鸡山凌云寺的长老,后经介绍得与来自湖广(湖北、湖南)的隐士高人见面。交谈中隐士指出蔡温以前之所学与真正的学问相去甚远,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书中体悟治国之道理。自此蔡温开始深刻反省所学,体味学问的真髓和治国的根本,这也成为了他人生的第二次转折点。继后,蔡温拜湖广高人为师,成为阳明学信徒,潜心修学,后任琉球国历史上首任国师。他在琉球推行农政、林政、治水政策,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播扬到了琉球。

蔡温有11首诗歌入选《琉球汉诗选》,著有《蓑翁片言》等。他以“蓑翁”自诩,在《泛许田湖》一诗中写道:

清湖十里抱村流,此日偷闲独泛舟。

枫树初飞堤上叶,钓竿殊狎水中鸥。 天涯风静霞光落,红面峰高月影浮。

才是沧浪渔父兴,敢云我续范蠡游。

蔡温寄情于景,偷闲泛舟垂钓,充分享受沧浪渔父的雅兴。《楚辞》中的渔夫曾为屈原唱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劝其随波逐流。[日]岛尻胜太郎选,[日]上里贤一注:《琉球汉诗选》,日本ひるぎ社,1993年,第95~96页。所以无论是诗中的“沧浪渔父”的规劝,还是“范蠡游”的归隐山水,都是蔡温内心所渴望达到的意境。

越南的汉诗中也不乏“渔父”垂钓的题材。李朝时(11至12世纪),由于越南统治者的提倡,中土传去的佛教达到发展的极盛时期。中越高僧互相往来,共同译注佛教经典,切磋汉文学,推动了汉文学文化在越南的发展。当时精通汉文、擅长写诗的高僧法师,在一些汉语的偈颂,通常被称为的“禅诗”中,常流露出汉文化影响的印迹,以及渔父垂钓汉诗的韵味。

空路法师(?-1119年)刻意求学佛禅,攻读汉诗文,在他仅存的两首汉诗中,《渔闲》一诗别有一番诗趣: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

渔翁睡着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这首禅诗犹如绘出了一幅山水画,画面空旷,氛围寂静,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渔父泛舟万里清江,却意不在鱼,只是坦然酣睡。过午醒来时他才突然发现积雪已堆满小船,这是何等的惬意。客观物境的安谧空灵与主观心境的恬淡超然有机地融为一体。诗中那种淡泊无心、闲适自得、任运随缘的禅家意境,及其情趣,有柳宗元的《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味道。二者都是将“渔父”垂钓的场景安排在死寂的清江雪景中,达到“无我”“性空”的境界。正如杨万里的诗《十一月朔早起》:“夜来富贵非人世,梦钓沧浪雪满舟”。这些诗篇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心头无事,无所执著”的“平常心”。正如越南慧开法师曾作的偈语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类“渔父”垂钓的汉诗都表现的是一种“大彻大悟、法尔随缘”的淡定心态。

越南陈光朝(1287-1325年)在《钓叟》诗中写道:“豚浪吹潮上碧滩,橹声移入碧云寒。几回薄饵悬钟鼎,那重桐江一钓竿。”④《越南百家诗》,越南柴棍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24、51页。此诗虽将桐江渔父在江船上垂钓的艰辛描摹出来,但缺少中国汉诗的那种玄机。阮秉谦(1491-1585年)在《问渔者》一诗中将渔父的自由自在淋漓尽致地写出来:“潮海扁舟渔者谁,生涯一笠一蓑衣。水村沙近鸥为旅,江国秋高鲈正肥。短笛清风闲处弄,孤帆明月醉中归。桃源故事依然在,秦晋兴亡是却非。”④这首诗既有中唐诗人张志和《渔歌子》词中渔家乐的意境,又有晋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遁世隐居的深意。郑天锡(?-1852年)的《鲈溪f钓》诗:“浪平人稳自悠哉,f荡轻舟钓溯洄。直深沉钓饵重,鳞罗乱Q水纹开。昼寻云影随流泊,夜逐寒光带月回。笑傲烟波时出没,相期溪汐海潮来。”②③《越南百家诗》,越南柴棍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55、81、64页。诗中将渔父闲钓的那种悠然自在,随意自得的心情和神态都表达出来了。陈践诚(1813-1883年)的《渔庄》诗写道:“生涯乐趣水边居,一叶轻舟纵所如,百尺鸥鹭静,棹歌几曲月清虚。”②诗中的渔父生活在其乐无穷的水边,轻舟随意漂泊,载着长长的盛鱼的竹笼,在明月初升时唱着船歌而归。越南诗人宁逊(生卒不详)还写过题为《渔樵耕牧》的汉诗:“富贵功名了不干,百年纵迹白云关。斧声断续烟霞里,歌韵高低木石间。万倾林湾生计裕,一天风月乐机f。卖薪沽酒时时醉,肯为公侯换此山。”③诗中将汉文化的潜在主脉,即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之趣,表现得一览无余,却缺少了禅诗的趣味。

汉文化倡导读书人要重诗教,诗可以言志。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也在妙悟。”钱钟书在《谈艺录》“妙悟与参禅”中说:“了悟以后,禅可不著言说,诗必托诸文字。”于是作诗与参禅有了契合点,尤其是汉诗中的“渔父”垂钓题材便占尽了禅机。东亚汉诗传统,用字极简,炼字极精,颇类郢人斫垩的斧正,既需要巧思灵感策马驰骋,又需要事理逻辑和精神境界为之辅翼。“渔父”垂钓题材的诗中“渔隐之乐”不乏禅机。“渔父”打扮的士人,泛舟水上,并不急于捕鱼,而是尽享静谧安祥的当下时光。正如《南史・渔父传》中载,在浔阳江上一渔父垂纶而钓,并大声唱叫,有太守觉得奇怪,问他是否有鱼可卖,渔父笑而答曰:“其钓非钓,宁卖鱼者乎。”悠然鼓棹而去。“渔父”垂钓并非真的要钓鱼,而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借垂钓之意钓其名利而已。所以这种“渔父”垂钓的禅机,常常通过阅读文本的经验中体味出来,即“是非不到钓鱼处,荣辱常随骑马人。”即使是“难得糊涂”的郑板桥也在自己的《道情》中吟诵道:“老渔翁,一钓竿;傍山涯,依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王家诚:《郑板桥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232页。这首颇有昆曲韵味的曲调美不胜收。在清远旷逸之中,流露出无尽的情思,在无垠大化之中,蓦然举头,明月已上东山。“渔父”垂钓顿悟的禅机已达心田。

“渔父”垂钓题材的禅机在于“渔隐”的目的,因此,在东亚汉文化圈内多与隐士这一群体相联系。《辞海》将隐士解释为“隐居不仕的人”。“隐士”之称始见于《庄子・缮性》,继后《晋书》中有《隐逸传》,唐宋史书中也有“隐逸传”。《旧唐书・隐逸传》序,其中有“坚回隐士之车”的语句。就其早期见著文字而言,隐士要具备两个特点,即“隐”与“逸”。此后不同时代不同人的心目中,隐士有了多种不同的身份,如高士、处士、逸士、逸民、幽士、遗民、隐者等。其基本特征是有条件出世,但尚未出世者。在隐士中既有庄子那种乐观放达、醉心山水,以清虚为怀的人物,例如日本最早的汉诗集《怀风藻》里中臣大岛的《咏孤松》就有“孙楚高贞节,隐居悦笠轻”的诗句。说明隐者的高贞节。也有陶潜那种辞官朝隐、清高不浊,以农耕为乐的庶民。他们之所以作出隐逸的选择,正如唐代诗人李白的两句名诗:“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历代不少有名的隐士,只是在扮演“隐士”的角色而已,那些遁居深山老林修行的真隐士,实际是不为人所知的。即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他们宣告隐居,是怀着未被人识,或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的。所以这个“隐”是和“显”相对而言的,即身隐心不隐,只是在等待时机,以隐求显而已。他们“不为五斗米折腰”,但只要米给的多,也是会折腰的,毕竟“学而优则仕”是立身之本。而“渔父”题材之所以能够成为东亚汉诗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素材且表现出某种禅机,则是因为在汉文化影响下,这些国家的知识分子在困顿场屋、蹉跎仕途的苦恼中,看到同类人在悲愤失望中走向归隐之路,心中油然产生的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同情与理解、羡慕与欣赏的复杂心理,也是一种在精神价值取向上遇到知音后的自然共鸣。而“渔父”垂钓则自然而然成为文人难以把握自己命运,感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最佳抒情题材,其中的禅机主要表现在“身在江海,心在魏阙”的伺机而动所给人的茅塞顿开的妙悟。 二、“渔父”垂钓题材入画

魏晋以来的隐逸在政治上有平民的傲骨成分,如左思的《招隐》、郭璞的《游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其中不乏明快、亢奋,有锐气。而中唐以来的隐逸却显得孤寂、萧瑟。林庚在谈到柳宗元《渔翁》诗时,认为其诗“偶有清新活跃”,“这隐逸萧瑟的诗情后来便成为宋元文人山水画的肇源”。林庚:《中国文学简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6页。正是由于“渔父”垂钓题材中蕴含的禅机和隐情,才使得它成为东亚汉诗中常开不败的文苑之花,并在起于隋唐,盛于两宋的发展中,逐渐由诗歌领域延伸到绘画、盆景园苑等领域。于是“题诗画”则成就了“画乃无声诗”和“诗画同源”之说。汉文化传统中天人合一的文化心理结构使得受其濡染的文人生成了“仁者爱山,智者爱水”的风景审美意识,并通过阅读文艺作品的经验,在形象思维层面发生转换,形成塑造绘画的观念,其中尤以描绘山水和风景的文学作品对绘画影响最深。

五代画家卫贤(生卒年不详)使南唐时,因画《春江钓叟图》而名世,其旨在赞美春暖花开时节,渔父诗酒垂钓的人生乐趣。据《五代名画补遗》记载:南唐后主李煜观画甚觉可爱,情不自禁调寄《渔父》题词两首。其一:“良苑有情千重雪,桃里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其二:“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周晓薇、赵望秦译注:《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志选译》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年,第167页。在仙境良苑里泛舟,在春满花溪里垂纶,鱼儿戏水,美酒助兴,其乐无穷。这也是早有遁世归隐之心者对渔父垂钓的感受与羡慕。

因诗画意境相通,除佳画绘景似诗,也有好诗意境如画,使渔父诗演化成图终于有了契机。唐代柳宗元的名诗《江雪》就曾被宋人王远演画成《独钓寒江图》,不仅配上诗,并将诗中老渔翁不畏严寒,雪中独钓的孤傲性格展示得一目了然。明人又将它演绎成雪钓图,突显了辽阔寒江,渔父独钓求鱼的坚毅精神。张志和的《渔歌子》词,是他烟波钓徒生活的真实写照。随后他又将词中之意用绘画再次传达,绘成一幅《玄真子图》,配上诗后再以图像表明他羡慕渔父生活,渴望隐逸的心迹。宋人张元干(1091-约1170年)观后非常欣赏,爱慕有加,作词《渔家傲・题玄真子图》,以名句“钓笠披云青嶂绕”赞美渔父垂钓的乐趣。张志和的原词,还被后人演画为“渔钓图”,收编在明代的《诗余画谱》里。

宋朝初年,社会在动荡之后趋于太平,隐士生当盛世,却依然淡泊名利,不肯出世,尽情享受着隐逸生活带来的惬意与快活。许道宁(约970-1052年)所绘的《渔父图》正是这一时期归隐之士享受“渔隐之乐”情趣的观念被图像化以后,在绘画上的表现。此图画的是深谷清寂的江景:深秋时节,峰峦清峻,幽谷中的江边,渔父身披蓑衣独钓一隅。在这个深山幽谷的世外之所,画面上还有一些小贩、旅人和驴的形象。整体画面动中有静,动静结合,意在表现“渔父”即作者,身处喧闹的环境中,仍然保持着淡泊宁静的垂钓心态。作者出身市井,在画面上表现的不是远离人间烟火的隐士,而是生活在现世生活中的市井“渔父”。作者在绘画中明显追求一种“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的意境。

蒙元时期,废除科举。“青云只在灯窗下,莫叫功夫半刻闲”,士人还想通过这种十年寒窗博取功名的想法化为泡影。于是不少人经过彷徨、苦闷之后悲凉地踏上隐居之路,一时间,隐逸成风。这一时期无论隐逸之士、还是市井平民都渴望安宁祥和的自由生活。这种隐逸心态,成为元代山水画表现的重要元素。隐逸方式可以使文人的灵性情操得以释放,隐逸思想可以对艺术进行积极的滋养。元代的山水画与元曲、元杂剧等文艺形式相比,艺术美有雅化的特征,思想表露也更为含蓄。元代山水画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借助隐逸之风,将山林之美与人生之乐巧妙融合,营造出幽淡、清雅、高远、超逸的审美意趣。元至正五年(1345年),吴镇(1280-1354年)为同乡吴作《渔父图》一幅,成为反映世人心态的缩影。画面中,渔父打扮的士大夫乘一叶扁舟,泛于江上,意不在捕鱼,而在尽情享受着远离尘世自由自在的静谧安详。另一幅《洞庭渔隐图》上部巨峰雄峭,下部松草相杂,中部一片空旷,给人以碧波万倾的视觉效果。偏右一叶渔舟,小半隐于画外,船头渔父把竿垂钓,风姿潇洒。作者题诗:“洞庭湖上晚风生,风搅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不仅诗画相映成趣,而且将渔父垂钓的禅机点明。此画看似是无关宏旨的“良辰美景”,实则正是蒙元时期的知识分子面对人生荣辱沉浮、世态炎凉,想在荒蛮之地寻觅一块精神乐土,以寄托自己情思的一种自然流露和艺术表现。

明代最具代表性的杰出画家沈周(1427-1509年)的《江村渔乐图》较之前辈画同一题材的传世渔父图另有新意。画中描摹的是一个春天的小孤洲前,湖水荡漾,波光粼粼,岸边杨柳轻拂,众渔船或停泊如小屋,或出发捕鱼。画中人物形象生动,一群男女老少捕鱼人,有的在撒网,有的在垂钓,有的在水里,有的在岸上,或嬉戏玩耍,或谈笑吹箫,或饮酒行乐,一片欢乐无忧的逍遥生活景象,犹如一处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正是由于画中这种全景式描绘,才让王世贞在题跋上写道“备极诸趣”之赞誉。

至现代“渔父”垂钓题材的画作仍然是人们入箧收藏的精品。例如,现代画家陆俨少(1909-1993年)作于1978年的《荒江钓艇》,上部以层峦的远山及萦绕其间的云气构图,下部由河岸沙渚及渔父垂钓组成。上下两部分由贯穿于画面的江水相联接,构图巧妙,和谐天然。尤其是下部江水以留白方式处理宛若天降,令人遐想。近处水中两只小舟上各有一渔父盘坐垂钓,是全画的点睛之笔。整幅画面虚实相间、动静结合,洋溢着一派祥和安逸的生活气息。该作品之所以受到众多收藏家的青睐,究其原因,还是画中透出的儒家汉文化传统氛围和“忘我”“无我”的禅机。

此外,“潇湘”画中的“渔父”垂钓题材也成为东亚画坛上的共同主题。“潇湘”二水现指:“湘水中游于永州市北与潇水汇合后称潇湘”。广义的“潇湘”指二水合流后湖南零陵到洞庭湖一带。它是古代朝廷流放罪臣之地,历来有“蛮烟瘴雨”之说。此处的“潇湘”并不对应具体的地理空间,而是泛指贬谪流徙生活的缩影,已具有了约定俗成的文学意象,是一种诗意的表达与象征。自北宋中期宋迪(生卒不详)第一次画《八景图》始,到南宋1127年前后王洪(1131-1162年)绘《潇湘八景图》,八景中的四景,即“潇湘夜雨”“江天暮雪”“远浦帆归”“渔村落照”,都与“渔父”垂钓的题材结下不解之缘。画面上的整体意象给人以文人画、禅画在山水画中交融互动的一种韵律美。其中“渔村落照”以安祥、远逸之风表现尤为突出。那些“处江湖之远”的士大夫仿佛真的心安理得,竟无怨念,犹如真正的渔父一般,享受着“隐逸之乐”。其实他们何尝不是等待着朝廷再召,其内心深处还是“忧其君”而迫切愿意结束流逐生涯。因此,在流放隐逸诗中,“渔父”垂钓题材则备受瞩目,但在“渔村落照”的静谧清远之中也不乏悲伤的流露。如唐代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黄仁生、罗建伦校点:《唐宋人寓湘诗文集》(一),岳麓书社,2013年,第39页。此诗写出来作者徘徊于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矛盾心态,即身为隐士却不甘心,还渴望辅佐贤君的复杂心理。 胡铨(1102-1180年)在广东绘成《潇湘夜雨图》曾题诗曰:“一片潇湘落笔端,骚人千古带愁看。不堪秋著枫林港,雨阔烟深夜钓寒。”[元]韦居安:《梅诗话》卷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1页。通过题诗不难看出胡铨的画作中透露出的是不得意的文人墨客心中的苦闷。成为“渔父”身份的这些文人,在雨阔烟深时节夜钓寒江的失落感跃然纸上。作者不仅将不平之气孕育在看似无关宏旨的“良辰美景”之中,而且还将流贬士大夫的个人的生命体验倾注于画面,使人在“阅读风景”的过程中发现宋代贬谪文化的语境和流寓文学的张力。

北宋时期的“潇湘”绘画,不乏逐臣意象,借助画题和题跋更为立体地解读了当时流贬士大夫在竞争中遭罢免的心境。与这些绘画相比,同为隐喻性质的《渔父图》则体现出更多的“隐逸之乐”。人们看到渔父如庄子般的逍遥。但是最后,由于大多数北宋文人都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难挡仕途正道的诱惑,终于还是迎合了“学而优则仕”的文化心理,想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结束了隐逸,归顺了流俗。他们中大多数虽然怀才不遇,也敬仰屈原,但是还是愿意听从 “渔父”的规劝:“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汉]王逸章句,[宋]洪兴祖补注,夏剑钦校点:《楚辞章句补注 楚辞集注》,岳麓书社,2013年,第177页。随波逐流了。政治清明,有真才实学者有机会脱颖而出,即使一时不如意,只要对仕途充满信心,做隐士者就少;反之政治昏暗,则有志之士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隐士自然就多。所以隐士的多寡,隐逸风尚的盛衰,是政治理乱的一面镜子。其实“治世则出,乱世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始终是汉文化中的智者对仕途的明智抉择。东晋陶渊明拓展了“渔父歌”中的意象,《归园田居》诗之五:“山涧清且浅,遇以濯我足”,隐者以山泉濯足或缨为喻,意在说明世道是否清明,因为与自然山水相比,仕途的肮脏可怖,是士人所不耻的。“渔父”垂钓题材所表现出的那种隐士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风格,对沽名钓誉、争名逐利的社会风气,都是有着激浊扬清的作用的。潇湘画中的“远浦帆归”“渔村落照”的意境何尝不是那些不如意的知识分子避祸全身的一个“世外桃源”呢!

北宋末年以后,以《潇湘八景图》为代表的“潇湘”绘画逐渐开始东传,并最终扎根朝鲜和日本。朝鲜高丽王朝前期著名诗人李仁老(1152-1220年)写有《潇湘八景图》诗:“云端滟滟黄金饼,霜后溶溶碧玉涛。欲识夜深风露重,倚船渔父一肩高。”另有《潇湘夜雨》诗:“一带苍波两岸秋,风吹细雨洒归舟。夜来泊近江边竹,叶叶寒声总是愁。”③[朝鲜]南龙翼:《箕雅校注》上册,中华书局,2008年,第56、103页。李齐贤(1287-1367年)也写有《潇湘夜雨》诗:“枫叶芦花水国秋,一江风雨洒扁舟。警回楚客三更梦,分与湘妃万古愁。”③可见朝鲜文人创作“八景图”题画诗时已深受中国诗画的影响。李仁老之作是现今所见最早的“八景”题咏之一,只是高丽朝的《潇湘八景图》仅流行于士人之间,与北宋中期此类题材画作的小众性如出一辙。日本的“八景图”与朝鲜“八景图”多学北宋风格不同,而是多学南宋画风。当时修行于杭州的禅僧曾将《潇湘八景图》带入日本,影响深远。室町时代(1336-1573年)之后,日本各地甚至也选出了本国的“八景”。《潇湘八景图》还影响了江户时期(1603-1867年)的浮世绘创作,一时间以“八景”为主题的浮世绘不断涌现,良莠不齐。江户后期著名汉学家斋藤拙堂(1797-1865年)的名诗《从京都赴但马途中》有“溪图里行三日,又上潇湘画里舟”的句子,可知《潇湘八景图》在日本的深远影响。越南汉学家莫挺之(1280-1350年)的《晚景诗》颇有潇湘画意:“空翠浮烟色,春蓝发水文。墙鸟啼落照,野燕送归。渔火前湾见,樵歌隔岸闻。旅颜愁冷落,借酒作微醺。”《越南百家诗》,越南柴棍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26页。总之,东亚古代文人画家在“阅读风景”,即阅读描绘山水风景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仅借助画题和题跋,更为立体地解读了贬谪文化氛围中的那些生命体验,而且深刻理解了山水画与文学范式以及现实生活的内在联系。

“渔父”垂钓题材的诗和“潇湘”题材绘画之所以能在东亚汉文化范畴内广为传播,尤其是渔父垂钓和潇湘八景中的“潇湘夜雨”“江天暮雪”“远浦帆归”“渔村落照”等画面上所流露出的“天然之境”“空灵之美”“淡远之趣”“乐土之悦”等意境,使禅机从诗界进入画境,成为东亚文艺的内在旨要,并长期流露于诗画之间。

佛教发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得到了弘扬与发展,禅自然包含其中并成为重要成分。印度禅重在寻求解脱,以禅定为主,是单纯的冥想会禅修行。经达摩传入中土后,中国禅以见性为主旨,追求禅悟及自觉的人性实现。它尤其强调“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即“感靠他助,悟靠自省”的禅机。在佛教八宗中,禅宗最为豁达,最具情趣,在东亚文化圈中流传广泛,表现在文学作品和绘画艺术中,即是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禅在无常观的点染之下,寓动于静;在“无我”的境界里,睿智深沉,这些都与文学艺术找到了精神追求的契合点,形成审美上的禅诗禅画之意趣。

唐宋之间,文人雅士从偶尔参禅到深入参与禅理禅行,由此对禅宗的发展产生影响。从王维到白居易,皆有禅诗问世,“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白居易《谈禅诗》)。寒山更是身体力行,其诗:“今生又不修,来世还如故。两岸各无船,渺渺难济渡。”诗句浅白易懂,其中包含因果论,往生、今世、来生的三界说,普渡苦海等意象。乐普禅师的诗句:“竹密岂防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也有发人深省的禅理。这些都表明唐宋之间、僧俗两众的诗人参禅悟道的心理。两宋时期,禅法趋于逻辑分析,也重语言思辨,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常常使人感到参禅的美感。如苏轼曾为惠崇画僧的《春江晓景》题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陆游《游小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诗道与禅道皆在妙悟的文辞,都别开生面给人以灵感。

自元以降,禅宗进一步发展,禅悟更加隐藏于文艺的机锋之内,变成一种沉潜的理想,一种无尽的遐思,时显时隐地流淌于僧俗两界文人的笔端和墨迹之中。禅悟可以解释为当人们用常规思维解决不了困惑时,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就是禅悟。这种禅悟是一种灵性思维,往往可以通过非常规的思维为一些棘手的问题找到创造性的答案,从而使人豁然开朗,云消雾散。如郑板桥在乾隆17年底辞官回乡时画了一幅墨竹图,并题诗《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竿。”充分表现了他做人虚心而有节、为官清廉而骨耿,辞官画竹卖字;追慕渔父垂纶钓竿,飘泊江湖的自由。近人弘一法师李叔同在《归燕》中也描绘到:“树杪斜阳淡欲眠,天涯芳草离亭晚。不如归去归故山。”一派淡雅、萧疏、绵长的艺术境界尽在眼中,溶化心底。这些诗作已不再有禅宗高亢时期那种惊醒之笔,惟剩禅机的余味。诗画之作在僧俗两界文人的笔下,达到了文艺精髓与家国境界完美的统一,成就了文艺与禅机水乳交融的审美情趣。“渔父”垂钓的题材终于在禅悟中找到了文艺审美的归宿。

渔父垂钓的题材,其禅机主要在于渔隐之乐。汉文化的哲学基础,即天人合一。心系林泉的渔樵耕读的社会形态,是对自然的一种尊重。在东亚汉文化氛围里,从来就不是主客观二分法的对立关系,而是二者之间的互相渗透,融合协调的和谐关系。这种文化心理结构和审美心理取向使得渔父垂钓能达到情景交融,志存高远的意境。个体的人和整体的自然之间,由于渔父的形象和渔隐的方式,被聚合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并由于其中的禅机而达到物我两忘,自在逍遥的精神境界。这就是渔父垂钓题材之所以能够得以在东亚汉诗画中广为流传并产生影响的根源。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父爱如禅 2013年10期
发布时间:2022-12-16
那一天的情景,在我困倦、懈怠的时候,在寂寞的午夜,如电影中的慢镜头,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1991年秋天,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清晨4点钟,父亲轻轻叫醒我说他要走了。我懵懂着爬起身,别的新生都在甜美地酣睡着,此刻他们心里该......
朵渔诗歌及诗观
发布时间:2023-03-20
危险的中年 感觉侍奉自己越来越困难 梦中的父亲在我身上渐渐复活 有时候管不住自己的沉沦 更多时候管不住自己的骄傲 依靠爱情,保持对这个世界的 新鲜感,革命在将我鞭策成非人 前程像一辆自行车,骑在我身上 如果没......
浅析汉字在东亚地区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2-11-25
1、首页2、东亚文化圈与汉字3、注释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浅析汉字在东亚地区的作用”,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本文围绕着......
诗思禅心共竹闲
发布时间:2022-11-22
一盏茶,一缕香,一捧古卷细思量。 如豆的灯光下,茶香萦绕,书香氤氲。手捧一卷诗集,指腹轻轻划过每一个字迹,在这安静的夜晚,远离尘世喧嚣,忘却了自己,也收获了自己。 最初的心动,因着那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
民族题材绘画与形象探索
发布时间:2013-12-18
民族题材绘画与形象探索 民族题材绘画与形象探索 民族题材绘画与形象探索 精品 源自高考备战 一、民族题材绘画的文化人类学支点 美国人威廉?A?哈维兰在他的大学教科书《文化人类学》中,将文化人类学划定为三部分内容......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发布时间:2023-07-21
摘 要: 王维是盛唐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尤以山水田园诗成就最高,笔者在此文中品读诗人的三首山水田园诗,均是他的名篇佳作。品读后感想如下: 关键词:诗画 鉴赏 一:诗人在描写自然山水诗里,创作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
马叙的诗与画
发布时间:2023-01-23
有闲的人 我不是资产阶级,也不是小资产阶级 但是,我现在有点闲了 有时闲得像无产阶级 有时闲得像晃荡晃荡的孔乙己 从袖子里掏出几毛钱 再买一点清闲,为了看上去更加自由自在 再买点飞鸟的羽毛玩玩 让风吹,吹向十万......
论元代题画诗的诗体倾向
发布时间:2015-08-28
摘要:唐代的题画诗集反映出中国诗画的融合取得了标志性意义的进展,唐诗的繁荣兴盛也拓宽了题画诗的诗体范围,使其各体齐备。然而,题画诗真正的繁荣是在不足百年发展历史的元代。笔者在此以元中期的代表题画诗家吴镇的题画诗为例,......
东亚一体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2
摘要:目前,东亚认同相较于其他欧美地区发展相对逊色,呈现出归属性区域认同薄弱、回应性区域认同刚起步、功能性区域认同显著的特点。因此,就需要在尊重东亚各国的主权意愿之上成立正式组织并建立各国能够接受的有效的制度将东亚规......
我与纳米比亚“国父”是好友
发布时间:2023-07-24
我在纳米比亚任职期间,努乔马总统一直把我当作自家人,给了我许多特别关照,使我一次又一次地享受了其他国家驻纳米比亚的外交使节得不到的殊荣。 纳米比亚前任总统萨姆?努乔马是纳米比亚共和国的缔造者,曾长期担任该国党政军最高......
现代汉语诗歌与现代汉语诗学
发布时间:2023-05-17
现代汉语诗歌与现代汉语诗学 www.LWlM.cOm1993年,我在写作自己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时,是把“现代诗歌符号美学”当作一种普遍性诗学来看待的,亦如我所理解的克罗齐的诗学或者俄国形式主义诗学、新批评诗学。但在该书的写作过程中,我已经......
浅析古代山水诗与山水画的“诗画一律”
发布时间:2023-08-04
诗画一律是指中国古代山水诗和山水画在意境表现、精神追求和气韵传达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致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命题。诗画一律性表现在创作实践和理性认识两个方面,自画自题、自画他题、诗意画词意画形态是诗画一律的创作实......
格鲁吉亚:以父之名
发布时间:2023-04-24
历史上的格鲁吉亚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国家,它盘踞在欧亚的十字路口。在过去,它的边界能到达黑海边的拜占庭城市特拉布宗,也能统治里海边阿塞拜疆的阿哈尔,拥有高山屏障的它曾作为基督教向东的一个堡垒。直到现在也是,它的四面八方依......
东汉画像石中伏羲女娲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24
摘 要:在中国的艺术史中,东汉画像石作为中国的艺术遗存,是在石料上凿刻的艺术作品,属于价值极高的历史资料。从石料上的图像以及文字来看,“伏羲女娲”题材居多,反映了东汉时期人民的精神生活。本论文针对东汉画像石中伏羲女娲形......
东亚意识与和合精神
发布时间:2014-01-17
一、世纪之交的冲突与融合 一个充满着机遇与危机的21世纪即将来临。这一新的千年更替对于世人心理上的震撼,是每个百年世纪之交所带来的效应所无法比拟的。第三个1000年的开始,对于每一文明、宗教、哲学、经济而言,都是一次莫大的激......
从诗走进禅,一路好风光
发布时间:2015-08-25
平日教书或者和朋友聊天,谈到中国的文学与历史,经常说到禅,也经常被问起:到底什么是禅。(单刀直入,直接抛出问题,吸引读者。其实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也常被学生问起禅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古代禅师对此会给出很奇怪......
王安石禅诗的美学价值
发布时间:2023-07-23
摘要:王安石晚年归隐钟山,参禅悟道,祥诗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物我浑然的无我之境;二是引佛典入诗,用典精妙;三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关键词:王安石;禅诗;宋代文学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04(2015)03-0120-04白宋以降,禅宗几乎笼罩佛门。文人士大夫的心理结构中,虽然“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世.........
论史传题材与关汉卿的历史剧
发布时间:2022-11-12
一、《单刀会》简介及其与史传材料的比较《单刀会》全名《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取材于《三国志》,是关汉卿最著名的历史剧之一。剧写东吴大夫鲁肃,为索取荆州,设计三条,宴请关羽,欲在宴会上相机行事。他先与乔公商议,乔公历数关羽神勇威猛的显赫功绩,以为荆州断不可取;后与关羽故友、道士司马徽商议,并邀请司马徽赴宴陪客,司马徽盛称关羽酒后性情暴烈,又言西蜀英雄众多,以为此举必无善果,力辞不往。鲁肃不听规劝,一意.........
普遍伦理与东亚文化
发布时间:2022-12-28
普遍伦理与东亚文化 普遍伦理与东亚文化 普遍伦理与东亚文化 自从1993年世界宗教会议发布《走向全球伦理宣言》以来,全球伦理、世界伦理、普遍伦理或普世伦理的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影响并不限于宗教......
中国与东亚共同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26
摘 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全球形成了以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亚太经和组织(APEC)为主的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东亚国家陆续创造“东亚奇迹”,伴随的中国的崛起,中国与东亚一些国......
《王梵志诗》女性题材诗歌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 要]本文将整理目前学者关于“《王梵志诗》女性题材诗歌”这一话题的观点,从中吸取精华,并对此话题研究的未尽之处进行分析与说明。 [关键词]《王梵志诗》;女性,现状述评 一、研究现状述评: 《王梵志诗》中塑造了唐代社......
东亚危机中金融传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7
【摘要】本文选取香港、日本和新加坡股票市场指数,建立GARCH(1,1)模型刻画其波动性;然后采用相关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分别对三个市场的收益率序列和波动率序列是否发生传染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亚危机中......
蒹葭、渔歌及粼粼诗情
发布时间:2022-12-09
清纯的成子湖是美丽的洪泽湖携手一起成长的发小,宛如豆蔻萌妹静静依偎于洪泽湖身旁。她稚雅碧净、青春劲发,以处子之心滋润“杨树之乡,生态家园”之画卷。盛产红菱白藕、蒹葭渔帆和风味诗歌。诗意盎然,诗人辈出,形成了以巩大兵、......
中国经济不会重覆东亚危机
发布时间:2023-05-29
一、东亚奇迹如何步入东亚危机 人们现在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黄金时期,具体体现在:近五年来,中国的GDP增长约10%,而CPI增长没有超过4%。但事实上,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却掩盖着中国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和资源配置的巨大扭曲。......
浅谈陈洪绶绘画中的“禅意”
发布时间:2023-04-08
画家陈洪绶出生于我国的明朝晚期,字章候,号老莲,诸暨枫桥(今浙江)人,他是明末清初时候我国相当著名的书画家,他善书法,字体遒劲,尤其擅长人物画的创作,是明朝末年人物绘画界的一朵奇葩。 1 禅宗艺术的发展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
钓鱼钓到的笑料
发布时间:2023-04-09
不足为证 钓鱼人:“有鲜鱼吗?我想买几条。” 鱼贩:“卖光了,先生。只剩下一块鲨鱼肉了。” 钓鱼人:“噢,算了。你想,我总不能回家告诉太太说,我钓到一块鲨鱼。” 刻舟求剑 两个人,租了条船去河里钓鱼…… 一个说......
中国画与诗的交融
发布时间:2022-08-29
摘要:传统的 中国 绘画自发生就与传统诗词结缘,在 发展 的过程中互相交融,有“诗画本一律”之论。诗画都属于 艺术 范畴,诗和画相结合,并不是两种独立形式的交融,它也不能统辖于形式范畴之内,而是艺术精神的一个十分明亮的折......
东晋玄言诗与佛偈
发布时间:2023-03-09
中国文学史上所谓的“玄言诗”,就它特殊的界定含义来说,乃指产生于东晋中期,并在作品中间大量敷陈玄学义理,以致造成其内容与当时流行之清谈混同莫分的诗歌。与这类作品相伴随着的那股创作潮流,是东晋玄谈引发出来的消极结果,纵尝一......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禅意解读
发布时间:2023-07-17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诗人常建与王昌龄同榜高中,进士及第。这位儒家学子修齐治平的理想近在咫尺,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的骄矜。大历中,曾任盱眙尉。但而后长期仕宦不得意,消磨了这位儒......
“授鱼”“授渔”与“学渔”
发布时间:2023-02-27
“一个数除以分数”是计算数学。笔者曾三次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不同的效果,感受颇深、现以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一册第28页例2为例,将三次教学过程简述如下: 一、第一次 师:(出示例2:一辆汽车■小时行驶......
由渔父教学片断所引发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10-1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学习论的研究表明,掌握学习的过程甚至比掌握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学习过程是学习方法、学习程序、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整合的过程。和学习结果相比,学习过程的“弹性”较强,它往往比一个学习结果具有更为广泛的实用性。学习结果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得以运用,而.........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主题探微
发布时间:2023-03-09
摘 要: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具有极高的文学造诣和审美价值,更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时代主题。本文讨论了其所表达的“真、善、美”的人文主题以及“及时行乐、莫负青春、人生无常”的时间主题。 关键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主题 ......
龙场悟道后阳明禅诗之新变
发布时间:2023-06-28
摘 要:从正德元年(1506)到正德十年(1515),王阳明经历了弹劾刘瑾、贬谪龙场、再入仕途的宦海事变。其中,龙场悟道不仅是其学术思想上的转折点,也是其文学创作上的转折点。此期阳明禅诗呈现出三点新变:一者以儒家意象、典故入......
东亚的政治权威与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2-12-27
东亚各国和地区在其现代化过程中究竟采取何种政治形态来适应发展的需要?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形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种政治形态在多在大程度上对其现代化的成功起到推进作用?它具有那些消极特征和问题?这是东亚现代化研究中特别受到......
东土佛教与王维诗风
发布时间:2022-08-29
有唐一代灿若星汉的诗人群体,奏响了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最强音,在华彩与激情组编的交响乐章里,也有“诗佛”王维“百啭流莺,宫商迭奏”(《史鉴类编》)的佛唱。这位山水田园诗段的第一高手谱就的诗章,历百代而传诵不衰,令后人反顾睇......
莎士比亚诗歌中的爱与美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纵观人类历史长河,爱情是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亘久不变的主题,人类从来没有停下过对爱与美的追求和探索的脚步,诗人们以他们特有的浪漫情怀和天赋谱写了一首首美妙的诗歌来吐露心中的爱情,和对美的向往。威廉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
王汉英的诗(组诗)
发布时间:2022-12-08
途 中 为什么有人还在切断的途中 不停张望 “转山转水转佛塔, 只为和你相见” 那一定是一生中最动人的时刻 危机四伏,而歌声四起 轻轻地喊出这个心悸的名字 仓央嘉措 你破碎了自己,低下布达拉宫的高度 爱情的虔......
刘向东诗歌及诗观
发布时间:2022-09-19
回想 据说我已经是诗人了 一个乡土诗人 土得要命。而我 在离家很近的贵宾楼过夜 家乡依然在我梦中 谁知我的亲人才真乡土 当年饿着肚子闯关东 一个个瘫在柴门 把锅卖了,留下老宅 让青山补墙头之缺 有一天他们回......
从画像石与画像砖看汉代的舞蹈
发布时间:2022-08-06
舞蹈在中国源远流长,从保留至今实物来看,早在原始时期舞蹈就已经出现,这可以在很多形式的美术作品中得到证实,如岩画、陶器等。而作为现代舞蹈中常常使用的化妆手段,也早已出现。根据考古资料,中国化妆舞蹈的滥觞可追溯到原始时期......
浅析中国诗与画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3-23
摘要: 中国 诗歌与中国画虽然是 艺术 的两个分支,但两种艺术之间又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很多共通的地方。同时二者又存在着一些不能忽视的差异性,不能完全看做是一种艺术形式。从诗歌的角度,分析了诗和画之间的联系......
我用父亲精神来绘画
发布时间:2022-09-29
《激情岁月》 《致高原》 闻立鹏 对于闻立鹏的最初印象,主要来自于他的父亲闻一多的事迹。事隔多年,静下心来谈闻一多仿佛成了闻立鹏的精神雕塑,正是父亲的崇高品质使他更有力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据闻立鹏先生回忆,父亲闻一多......
插画的艺术创作与神话题材的结合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24
神话古代人在知识水平受限的情况下进行集体口头创作的结果,是艺术的重要形式。神话传说中蕴含着人类文明的起源,从神话传说的角度出来,来研究绘画艺术,可以为绘画创作提供不竭的生命力。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摘要:神话古代人在知识水平受限的情况下进行集体口头创作的结果,是艺术的重要形式。神话传说中蕴含着人类文明的起源,从神话传说的角度出来,来研究绘画艺术,可以为绘画创作提供不.........
浅谈汉字与诗歌创作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汉字学 诗歌创作 中国文化 文化信息 作品 汉文化 中国古代 论文摘要:汉字是记录的书写符号,汉语是汉文化信息的载体,因此汉字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文化信息的载体。何九盈先生在《汉字文化学》......
论汉代的倡伎与诗歌
发布时间:2022-12-11
摘要:在有关汉代的文献典籍中,往往出现倡家、倡优、俳优、俳倡、艺伎、技人、女乐等词语,这些不同的称呼都可以归之为“倡伎”。汉代倡伎主要包括宫伎、官伎,家伎、私伎等。汉代俗乐的发展为倡伎的生存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权贵......
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现实选择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14
目前,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东亚货币合作在近年来有了加速发展的趋势。以下就是由小编为您提供的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现实选择。 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建立对东亚货币合作至关重要,是东亚货币合作不可逾......
浅谈日本汉诗与《论语》
发布时间:2016-07-04
《论语》对日本文化具有深远影响。据《日本书纪》、《古事记》记载,应神天皇五十八年,百济国派王仁博士赴日时曾携带了大量汉文献,并为皇太子冤道稚郎子传授《论嘟》《怀风藻》曰:王仁始导蒙于轻岛,辰尔终敷教于译田,遂使俗渐沫泅......
毛泽东诗词与他的哲学
发布时间:2023-01-03
毛泽东是一位哲学家,一位写出了《实践论》《矛盾论》等经典性哲学著作、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哲学家。 毛泽东又是一位诗人,一位写出了《沁园春・雪》《水调歌头・游泳》等许多脍炙人口诗词的大诗人。 毛泽东诗词与毛泽东哲学并不是......
亚非小生在广东
发布时间:2022-09-25
武汉亚非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成立于2006年的武汉亚非种业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引进进口高端的蔬菜种子业务,与日本、荷兰、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著名蔬菜公司有着优质的业务合作及深度的技术交流。凭借其在外资企业近十年的工作经历......
油画中父亲形象表达
发布时间:2023-03-05
通过关于父亲形象在油画中的表达的探究去挖掘首先从国内作品中选择了罗中立老师的《父亲》来探究,这幅曾经获得了中国青年美展的一等奖的作品带来当时社会的强烈反映就是《父亲》中的人物刻画。他这幅油画中创作的人物父亲这个角色不仅......
东亚美学的特质
发布时间:2022-12-11
内容提要 东亚美学由两个场极所组成:一是按照西方美学的原则和样态在东亚的语境中写出的美学,呈现为西方美学在东亚(以中国的朱光潜、王朝闻、李泽厚,日本的竹内敏雄、今道友信,韩国的金琪洙、金文焕为代表);二是参照西方美学但......
东风悦达起亚K4
发布时间:2022-12-24
在我印象中,每次与起亚接触中都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惊喜,也许这也是它打动消费者的重要原因。K3在同级别中奇高的配置,让我在坐进驾驶舱的那一刻发出了由衷感叹,K5 2.0T涡轮增压发动机良好的性能表现,改变了我对韩系车动力以及运动......
雷·达里奥(Ray Dalio)――对冲基金教父的人生“禅”(上)
发布时间:2019-10-27
有这么一则笑话:讲一堆人生活在监狱里,时不时有个囚犯大喊个数字,其他人就开始哈哈大笑。看守们不明所以,终于有一天,一个看守看不下去了,问他们到底在笑什么,囚犯告诉看守,他们这些人被关在一起很久了,以至于他们对每个笑话都如数家珍,只要有人喊出个号,其他人立马就知道了是哪个笑话。据说,相似的情形也发生在全世界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公司(BridgewaterAssociates)内部。不过,员工不是对.........
鲁迅编印《比亚兹莱画选》的若干问题
发布时间:2023-07-28
关键词:鲁迅;比亚兹莱;译介 但由于比亚兹莱的插画形象诡异怪诞,画风充斥着恐慌和罪恶的情色意味,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学界对此三缄其口,它隐约成为学者们眼中鲁迅研究的“歪门邪道”,研究者们最好绕道而行。因而对鲁迅编印《比亚......
宋卿与东亚公司的“麻袋风波”
发布时间:2023-03-11
创业辉煌 宋卿(1898―1955年),山东益都(今青州市)人,生于信仰基督教家庭,自幼受洗,入教会学校读书,后赴北京燕京大学就读,未及毕业,于1918年远赴美国留学,学成归国,立志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先参与经营家族企业德昌贸......
论倪瓒诗与画的融合以及山水画的意境
发布时间:2023-06-26
一、前言 元代四大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画风各有特点。倪瓒画法构图奇特,画风也异于其他三人。和其他三人相比,他的诗作最有特色。而且在与他齐名的几个画家中,他的诗作传世最多,而且写的也不错。他的诗作在创作灵感......
东风悦达起亚KX7
发布时间:2022-10-26
关于七座SUV是否将成为国内市场的刚性需求,争论可谓由来已久。正方的观点是,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落地,中国式的家庭观念愈加浓重,七座SUV势必将成为中国家庭用车首选。反方则认为利用率较低的第三排会大大阻碍国人对于七座SUV的热情。然而不论最终结果如何,中型以及七座SUV早已成为各大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如今,面对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市场,东风悦达起亚派出了KX7这一员虎将。席8向电动调节、前后座椅通风加热.........
汉语形象与古诗文教学
发布时间:2022-11-06
汉语形象与古诗文教学 古代诗文凭借汉语述说了“真、善、美”的世界。加强古诗文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给学生“打一个精神的底子”。 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初中古诗文......
东亚文化语境内的交流与碰撞
发布时间:2023-06-17
从“新诗的经典化问题”,到“中国新诗建设:问题与对策”,再到“诗歌与现实”(“诗梦江南・2014诗文化主题活动”),沙溪“中国新诗论坛”以独特的胸怀和视野、以敏锐而笃定的观点与立场,在中国诗歌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表现出了......
黄亚洲的一本诗集与一个城市
发布时间:2023-04-29
眼前放着的是黄亚洲著、北塔译,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英双语诗集《我在孔子故里歌唱》。 这本诗集是亚洲赶在我应邀赴台北参加《创世纪》诗刊六十周年社庆雅集活动之前用特快专递寄赠。译者北塔亦为我之好友,遗憾的是我不懂英语......
毛泽东父亲曾发行股票
发布时间:2022-12-27
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在二十多岁时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那时的毛家几乎一贫如洗,毛泽东和弟弟出生后,原本贫困的家境更是雪上加霜。无奈之下,毛顺生参加了湘军,期望挣几个军饷贴补家用。更重要的是,他想在军队中混个一官半职,日后......
云投集团从东南亚迈向中东
发布时间:2023-03-04
参股中老铁路建设,牵头建设柬埔寨暹粒国际机场,在缅甸石油炼化业务取得实质性进展。云投集团积极“走出去”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中老铁路是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内段为全长517公里的新建玉磨铁路,可研批复投资总额达到516.09亿元。云投集团下属云南铁路投资公司将为新建玉磨铁路筹资超过100亿元。据了解,截至今年4月底,新建玉磨铁路累计完成投Y116.96亿元,完.........
浅谈刘晓平油画中的“思”与“诗”
发布时间:2023-01-04
刘晓平是阿坝师范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四川省美协会员、阿坝州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油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展并获奖。晓平先生的成果颇丰,但是,他对追求油画艺术的脚步从未停止。 我对晓平比较了解,他喜欢喝酒、抽烟,喜欢将自己与家......
禅与庙堂与江湖
发布时间:2023-01-03
那只是大唐年间的一场寻常出猎 一袭袈裟与轻裘肥马的不经意岔道 那时风里有经书与花朵的腐烂气息 水有痕水有痕 雨点纷纷扬扬洒在山前岭后 马蹄声里的爱情步步践踏尘世 春天把烟火削淡镌着十指相扣的手 五蕴空五蕴空 ......
马王堆汉墓的帛画与帛书
发布时间:2023-06-17
提到湖南省博物馆,大名鼎鼎的自然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系列文物。除了两千年不腐的“辛追夫人”,薄如蝉翼的素纱R(dān)衣……一批鲜艳瑰丽的帛画,古朴稚拙的帛书也走进了博物馆的展厅,我们这就来探索一番吧。 马王堆汉墓帛画......
道禅和谐观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1-26
哲学认为,人在世界中就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即人的存在会与其所在的环境产生联系,同时矛盾。中国哲学中,人所涉及的关系主要有四个方面:人与神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与群体的关系、我与自身的关系。而和谐,则是处理这种种关系......
以《史记·封禅书》论汉武帝求仙之路
发布时间:2023-05-11
【摘 要】汉武帝热衷于敬神、求仙、长生不老之术,迷信和忌讳巫蛊,间接导致了武帝晚年时引起汉代政坛动荡的巫蛊之祸。本文立足于《史记・封禅书》中对汉武帝求仙活动的记载,探讨汉武帝求仙的心路历程,分析巫蛊之祸的始末,研究司马......
吟诗、作画、写文章
发布时间:2013-12-19
" 吟诗、作画、写文章,是我教《天净沙 秋思》一文的三步曲。 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虽短短二十八个字,但脍炙人口,被称为"秋思之祖"。 这首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是情景妙合的杰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来评价......
东楚英男诗选
发布时间:2023-02-02
登仙居大神仙居 惯将游历作休闲,又上江南一座山。 检点风光皆窈窕,浑无一处似乡关。 过杭州苏小小墓 西湖之侧久埋香,一种风流世未忘。 许是红尘真爱少,行人争欲作情郎。 日午望盆花 暖阳午后到回廊,得势盆花气更扬......
珲春东北亚新希望
发布时间:2023-06-20
珲春是一个能一声唤醒三国的地方,不用出国,却可尽览异国风情。珲春位居中、俄、朝三国交界,吉林省东南部图们江下游,是21世纪中国大陆第一缕曙光首照地。那里“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花开香四邻,笑语传四方。”独特的边境风光......
东门吹雪诗选
发布时间:2023-05-12
春日偶拾 柳自青青燕自媒,庭前又见杏花催。 曾经多少繁华事,不共东风带雨回。 青云山青龙瀑布 溅玉飞花入骨酥,谁人洒落万千壶? 分明昨日昆山雪,欲掬风中一朵无。 渡头老树 古渡空枝自可疑,沧波守望渺无期。 分......
论梯田题材绘画创作与教学——以紫鹊界梯田为例
发布时间:2023-02-03
在关注乡土与地方高校应用转型的背景下,梯田题材的美术创作与教学需要进一步关注与研究。 一、回归乡土、饱含乡情的梯田题材 何谓乡土?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有重要的论述:乡土本色大抵是全书的总论,它从乡与土的社会特征入手来谈......
“东亚”的现代是否可能?
发布时间:2015-08-18
内容提要 本文将日本的现代叙事同中国的现代化叙述相比较,考察了东亚文化叙事背后所传递的现代性理念。由此提出,应该重新确认文化“东亚”的内涵。理解和阐释文化的东亚,应该是在确定某个历史的场域后,在这一场域中,去思考与挖掘......
浅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南亚汉语国际网站创建策略
发布时间:2022-11-30
在当前我国的对外公文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作一带一路(theBeltandRoadInitiatives)。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形势的迅速变化,自2015年国家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以来,我们已经获得众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本着顺应多极化世界、全球化经济、多样化文化和信息化社会的初衷,我们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开展了全方位的区域合作,旨在促进合作各方经济要素自由有序流动、高效.........
陶成瓦砾亦诗材
发布时间:2023-04-27
摘 要:嘉v签判凤翔和熙宁通判杭州,是苏轼诗歌创作历程中的两个重要时期。笔者认为:与凤翔时期相比,y杭时期的苏轼诗歌,题材内容更为丰富、语言特色更加鲜明、艺术手法日趋精进,在整个苏诗创作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试图......
论东西方诗歌中的“及时行乐”主题
发布时间:2023-07-25
作为文学中的一种主题以及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一种思想,“及时行乐”在其发展和 演变过程中与欧洲以及世界各个时期的思想思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也历来受到西方 文学界的关注。T.S.艾略特认为:“及时行乐”主题是“欧洲文学中最伟大的......
夏季钓鱼的方法与技巧
发布时间:2023-02-25
夏天的鱼儿,一天有两次摄食高峰,即“日出前后进餐,日落前后耍欢”这就显示出,钓鱼也有“一日之计在于晨”的良机。当朝霞染红天际,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之时,鱼儿开始活跃,连续吞食;到了9时以后,日光强烈,鱼儿已饱腹,水温一般高出3......
毛泽东诗文开导
发布时间:2023-06-14
柳亚子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创始人之一,是我国颇具声望的爱国诗人。毛泽东和柳亚子之间的诗文唱和,为中国诗坛留下了一段佳话。 1948年1月,柳亚子、何香凝、李济深等在香港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柳亚子......
汉画像考古资料中的“天”与“地”
发布时间:2023-07-25
汉画像石现保存数量较多,内容丰富翔实,是我们研究汉代社会生活、精神思想的重要资料。现所保存下来的画像石与墓葬联系的较多,正是因为这样,才出现了对汉画像石所呈现内容的不同见解。以汉画像石中常见的阙来看,巫鸿先生认为其为进......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及展望
发布时间:2022-09-20
各种合作的机构和会议很多,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通过的协议保障不够,也没有制度立法的保护。【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
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诗画赏析
发布时间:2023-02-09
摘 要:王维对自然美有着特殊的敏感,善于处理动和静的辨证关系,把握诗的意境。他的山水诗气象阔大、飘渺空灵、色彩丰富,充溢着诗情画意之美。本文试图对王维的山水诗构图美、形象美p线条美p色彩美、意镜美几个方面来探寻他诗歌的绘......
基于渔业权制度的渔业管理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22-12-20
基于渔业权制度的渔业管理问题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http://wWW.LWlm.Com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与发展,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渔业的发展,使得我国的水产品产量这些年一直高居世界首位。然而,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不断深入,长期的无节......
浅谈中国经济崛起与东亚经济合作
发布时间:2023-07-27
[论文关键词] 中国 经济 崛起 东亚经济合作[论文摘要] 中国在促进自身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合作提供了新动力,而东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也为 中国经济 持续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中国经济的增长与东亚合作的深入......
诗画一致说的反叛
发布时间:2023-05-16
摘 要:诗画关系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诗是时间艺术,画是空间艺术,诗与画作为不同的艺术形态,存在着区别和界限。莱辛的《拉奥孔》就是论诗与画的经典性美学著作。这个古老的话题开启了两个维度:时间的和空间的。时间维度上,《拉......
宗教“万花筒”的东南亚
发布时间:2023-06-05
东南亚是宗教的“万花筒”。之所以这样讲,首先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在东南亚都有分布,并且存在着独特的上座部佛教文化圈和在全球有很大影响力的伊斯兰教文化圈。东南亚既拥有世界上总量最多的佛教信徒,也拥有伊斯兰教信众最多的国家......
吴少东的诗(5首)
发布时间:2023-01-13
孤篇 秋后的夜雨多了起来。 我在书房里翻捡书籍 雨声让我心思缜密。 柜中,桌上,床头,凌乱的记忆 一一归位,思想如 撕裂窗帘的闪电 蓬松的《古文观止》里掉下一封信 那是父亲给我的唯一信件。 这封信我几乎遗忘,......
东亚自由贸易区:模式与趋势.(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06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却相对滞后。其原因何在,模式与趋势如何?结论是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模式有:三个“10+1”合一;东北亚自由贸易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二为一。其趋......
独钓一江雪
发布时间:2023-05-06
一根钓竿,一弯银钩,一只做工古朴而精致的小马扎儿,一个人面对一江寒雪,构成了一幅孤独凄美的冬日风景画。 也许是去年深秋,或者前年初春,在行色匆匆的上班途中,这幅画便已映入了我的眼底。画中的主人是个年近古稀的老者,落寞......
傅抱石后期九歌题材画风格变迁试论
发布时间:2022-09-15
引 子 上世纪40年代以来,傅抱石以历史人物画知名画坛。他往往将自己与人物类似的情感融入其中,通过形象构思将奔放的创作冲动表现为想象的驰骋,十分注重气氛的烘托、意境的营造,善于将难以言传、难以把握的微妙气息准确地表现出......
广西与东南亚旅游业的比较和启示
发布时间:2023-04-14
广西与东南亚旅游业的比较和启示 广西与东南亚旅游业的比较和启示 广西与东南亚旅游业的比较和启示 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当今世界,旅游业迅猛发展,令人刮目相看。据联合国推荐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
东亚自由贸易区:模式与趋势(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已经向世贸组织报告的区域贸易安排已达293个。其中,在关贸总协定近50年历程中,共有124个自由贸易区(FTA);而1995年WTO成立后,新建立的自由贸易区就达169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