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民主制度下的自由实践——读《苏格拉底之死》

民主制度下的自由实践——读《苏格拉底之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18 00:34:26
民主制度下的自由实践——读《苏格拉底之死》
时间:2023-05-18 00:34:26     小编:

" 死亡属于自然事情,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即使是天灾人祸、战争、法律的惩罚等等所导致的非正常死亡,由于其频繁性,人们也已经习惯上看作是正常的死亡,如果是天灾人祸,人们会归咎于命运的不济,如果是法律的处死,人们会看作是咎由自取。然而苏格拉底之死之所以溢出这些日常死亡事件,成为人们反复思考的主题,就是因为这样的死亡集中体现了人类所面临的尖锐矛盾和困境,从而具有了更为普遍和一般的意义:为什么在一个民主和自由的国度里,竟然不能容忍一个智者的自由思想和自由言论?正是出于对思想自由这一根本性问题的关心,毕生致力于推进思想言论自由的美国著名老报人斯通在晚年耗尽心思来研究苏格拉底之死。为此,他梳理了卷帙浩繁的文献,甚至开始学习希腊文,在他死后出版的《苏格拉底之死》(董鼎山译,三联书店,1998)虽然有报刊散文、时事评论的痕迹,但堪称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

当然,斯通对苏格拉底之死的关心绝不是一个历史学家的关心,他关心的不仅仅是那个作为柏拉图笔下的圣人或者色诺芬笔下的市侩的苏格拉底,而是从古希腊以来一直到美国麦卡锡主义猖獗的时代,所有和苏格拉底一样为捍卫言论信仰自由的殉道者(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在该书的结尾,特意加上一章,讨论古希腊是不是发生过类似美国立国初年所出现的由于宗教、思想和政治原因而进行的“迫害运动”),因为他坚信:“任何一个社会,不论它的目的是什么,不论它标榜的是什么乌托邦式的解放性的宗旨,如果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男男女女没有说出心里话的自由,就不是一个好社会。”(《苏格拉底之死》,页1,以下凡引用此书只注明页码)因此,尽管斯通对苏格拉底之死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但是在他的分析里,苏格拉底最后是一个为捍卫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殉道者,仿佛一个舍身取义的“革命烈士”。但是,这样的分析或者结论并没有解决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一个民主自由的制度竟然不能容忍思想或信仰自由?在一个民主的社会里,我们现代人如何实现自己的自由?正是这些我们今天面临的重大问题,使得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苏格拉底之死,以及所有和他一样面临死亡或者类似抉择的人们的处境。

众所周知,苏格拉底是基于两个理由被处死刑的,一个是他不信仰城邦的神,只信仰自己的神,另一个是他腐蚀或者败坏青年。起诉他的人三个希腊城邦的公民,而审判他的是由501人雅典普通公民组成的陪审法院,这是一种按照民主方式组成的法院,有点类似于我们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法庭或者大众司法(popular justice)。而这样的审判既是关于信仰哪一种神的宗教审判,又是一个要不要民主政治的政治审判。因为苏格拉底的主张与陪审法院所代表的雅典民主派的正统主张的冲突体现在三个方面。

但是,苏格拉底的看法与此完全对立。他认为城邦不能够由公民自己来治理,而是要由“知道如何统治的人来治理”。这个人大概就是后来柏拉图所说的“哲学王”,或者中世界基督教发展起来后所形成的“牧领权”的治理方式,人民就象群羊一样,需要由一个放牧的人来照看。这种思想显然与希腊的民主思想是相矛盾的,“对所有的希腊城邦来说,最根本的是公民的平等,不论公民身份限于少数人或多数人。苏格拉底的前提是一种根本的不平等:没有人是公民,大家都是臣民。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有着一道鸿沟。”(页18)因此,是不是支持希腊的民主制度,或者说人究竟是具有分辨善恶之logos (理性)的、自己治理自己的政治动物,还是没有理性能力的需要国王来照看的群羊,正是希腊民主派与苏格拉底之间的分歧所在。

与此相反,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知识只有通过绝对的定义(episteme)才能得到,除此之外仅仅是一些意见(doxa)。因此,一个人不知道关于鞋的绝对的知识,他怎么能够作鞋匠呢?不知道病的绝对知识怎么去治病呢?不知道关于善的绝对知识,怎么能够实施自己治理自己的民主政治呢?苏格拉底正是利用自己的诡辩和讽刺,与政治家、各种艺人以及青年人进行谈话,揭露他们的愚蠢和无知,最终激怒了城邦所有的人。我们暂且不讨论这种将普遍的定义与日常的实践相混淆导致的霍布斯所嘲笑的作为哲学之特权的荒谬。问题在于当苏格拉底在揭露所有人的无知的时候,自称自己得到了特尔菲神庙的神谕,这个神谕告诉他,他是雅典最智慧的人,尽管他自己完全不知道这种智慧是什么,他所知道的就是他什么也不知道。这种想法不仅仅是“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样的智慧,更主要是想说明公民只能是等待照看的“群羊”,他们不具备治理城邦的政治技术,没有自己治理自己的能力,因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荒谬的。

由此形成的第三个分歧就在于什么是幸福的生活。雅典人认为个人只有在与他人的社会生活中才能找到信服的生活,公民只有积极充分地参与城市生活和事务才能得到教育和完善。而苏格拉底认为人的幸福并不是参与集体生活,而是退出城市生活,专心关注自己的灵魂:“我到处走动,没有做别的,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正因为如此,苏格拉底在雅典的政治生活往往退出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斗争,甚至在我们认为需要他站出来承担道义的时候,他也往往是退却了。“他愿意把自己说成是一个超脱于斗争之" 上的人,完全不问政治。”(页168)

正是这三个分歧,导致了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正如斯通所言,“苏格拉底的真正过错在于他用过分简单化的方法和哲学上的简单化的前提来攻击雅典的城市,它的领袖和民主政体。”(页101)这样的攻击也确实在腐蚀了青年,事实证明,苏格拉底的弟子(比如克里底亚斯)往往是惨无人道的暴君或独裁者,一度曾经支持三十僭主推翻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力量就是“苏格拉底化的”反对民主政体的青年。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从他的美德是知识的命题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没有人是故意犯错误的,犯错误仅仅是由于他的无知。这样论断对群体生活是摧毁性的,因为没有理由叫一个认为自己破坏法律的行为承担责任。如果没有人来遵守法律的话,社会生活又是如何可能呢。

因此,苏格拉底的言论不仅仅是反民主的,实际上还是反社会的。处死苏格拉底不仅在希腊当时似乎是合情合理的,即使在我们今天的民主社会里,如果一个人宣扬唯有自己掌握了宇宙的绝对真理,并号召大家脱离现在公认的生活方式,按照他的想法来实践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的时候,这种主张显然是“人民的公敌”,全国人民共诛之,不仅在肉体上加以消灭,而且要在思想上肃清流毒。因为人民就是一个群体中的大多数,他们支配着这个群体的生活方式,他们与其说掌握着真理,不如说掌握着权力,用法律来捍卫他们所崇尚的生活方式。苏格拉底的错误在于他没有区分人的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社会生活面对的不是一个正确与错误的真理问题,而是一个可行与不可行的规则问题。不知道鞋的绝对知识的人照样可以卖鞋,不知道美德的人照样可以从事民主政治。愚蠢弱智的人统治着国家,目不识丁的武夫掌管着司法。因此,任何社会生活或者法律规则都不敢宣布它建立在绝对真理的基础上,否则它就是绝对的专制,因为它以真理的名义垄断了人们探索真理的可能性,无论这种生活方式是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还是独裁专政的生活方式。

从表面上看,苏格拉底之死是由于他的个人自由背离了大多数人的民主选择,正如斯通所言,他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页267)“审判苏格拉底的自相矛盾和可耻的地方是,以言论自由著称的一个城市竟然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其他罪行的哲学家提出起诉。”(页228)从这些判断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民主与自由处于矛盾之中。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如何在我们同样推崇的两个价值之间做出恰当的选择呢?斯通并没有给出很好的解释,对于一生捍卫言论自由的老报人而言,将苏格拉底看作是“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第一个殉道者”(页229)已经足够了。但是,这种道义的承诺或者谴责依然没有办法解决我们今天依然面临的类似困境:民主与自由的关系究竟是什么。这显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简单地廓清这种关系,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在使用“民主”、“自由”这些概念的时候究竟具体指的是什么。

我们说雅典是民主和自由的象征,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参与城邦的政治和司法的辩论,那些戏剧作家可以自由地讽刺和嘲笑当时的政治生活。但是这种自由仅仅是参与的自由,一个人只有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才有可能具备美德,才是一个完善的人,一个城邦的公民。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人得到完善后是最好的动物,但是如果他孤立于法律和正义,他就是最坏的动物……如果他没有美德,他就是一头最邪恶和野蛮的生物。”(页115-6),因此,参与“政治”——即管理城市——“是一种权利,一种责任,一种教育。”(页116)尽管参与城市的政治生活是一项公民的自由权,但是这与其说是一种权利,还不如说是一种强制义务。正如梭伦立法中所规定的那样,任何公民如果在发生严重的政治争论或者阶级斗争的时候,如果保持中立或者不参与一方,就应当剥夺其公民身份。这意味着公民没有不参与政治生活的自由,参与政治生活成了公民应尽的义务,否则就要剥夺公民的身份,这意味着要么被放逐(当时有一个著名的法律就是陶片放逐法),要么沦为奴隶。

由此可见,雅典城邦所推崇的自由不同于斯通所坚持的自由。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让斯通难以理解的是:“起诉方面最软弱的一点是,它在任何地方都没有控告苏格拉底违反任何保护公民的宗教或其政治制度的具体法律。这是十分令人迷惑不解的。”(页230)之所以出现这种困惑,就是由于斯通所持的自由观不同于雅典人的自由观,他所说的自由实际上就是贡斯当所谓的“现代人的自由”:“自由是只受法律制约、而不因某一个人或若干人的专断意志而受到某种方式的逮捕、拘禁、处死或虐待的权利,它是每个人表达意见、选择并从事某一职业、支配甚至滥用财产的权利,是不必经过许可、不必说明动机或事由而迁徙的权利。它是每个人于其他人结社的权利,结社的目的或许是讨论他们的利益,或许是信奉他们以及结社者偏爱的宗教,甚至或许仅仅是以一种最适合他们本性或幻想的方式消磨几天或几小时。……”(贡斯当,1998:308)

如果我们拿这个观点来衡量雅典的自由观的话,也许我们会同意孔多塞的看法,“古代人没有个人自由的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雅典人没有自由,或者说他们的自由没有意义。尽管在雅典人那里,自由成了一项义务,但是这种自由对于反对专制统治的民主而言依然是弥足珍贵的,这种自由观被贡斯当称为“古代人的自由”。贡斯当对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一般说来,“古代人的目标是在有相同祖国的公民中间分享社会权力:这就是他们所称谓的自由。而现代人的目标则是享受有保障的私人快乐;他们把对这些私人快乐的制度保障称作自由。”(贡斯当,1998:314-5)他将前者称为“政治自由”,而将后者称为“个人自由”。

如果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由观来看的话,我们所说的人人当家做主的民主实际上就是人们行使其积极自由。如果说积极自由往往导致专制的话,我们又是如何来理解民主的呢?民主会导致专制,这难道不是矛盾吗?如果这样的话我们" 又是如何来理解现代民主社会中的个人自由呢?如果我们从雅典的民主看,我们发现这种民主是人人参与城市政治生活的直接民主,它的前提是人人平等,而且每个人都是完全投入到政治事务中的“全职的公民”。这种民主也就是Mansbridge所说的“一致性的民主”,它要求公民行使其积极自由,而他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目的是一致的,即追求公共的共同利益,而绝对要摒弃个人的或者小集团的利益,因此这种民主带有相当强烈的不宽容性。另一种民主则是建立在代议制之上的间接民主,其前提是个人权利,而且每个人仅仅是“兼职的公民”,因而有闲暇从事商业、艺术等个人的爱好。这种民主也就是Mansbridge所说的“对抗性民主”,它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有自己的不同利益和追求,民主并不是要求人们服从同样的普遍模式,而是给人们解决利益上的相互冲突提供了协商、对话和妥协的程序性机制,因此它建立在多元主义的基础上。(李强,1998)如果是直接民主关心的是“谁来统治”的话,那么间接民主关心的是“如何来统治”,这种对统治程序的关注必然涉及到对国家权力的限制,而在直接民主中,我们看不到任何对权力的限制,因此,它可能导致托克维尔所说的“多数人的暴政”(托克维尔,1991)。

尽管苏格拉底的主张是反民主的,甚至是反社会的,但是斯通认为这种主张仅仅是言论而不是行为,“苏格拉底是为了他的言论,而不是为他的任何行为受到了起诉”(页230),“审判苏格拉底是对思想的起诉。他是语言自由和思想自由的第一个殉道者。”(页229)如果苏格拉底捍卫言论自由的话,为什么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并没有为自己的言论自由进行辩护呢?他完全可以慷慨陈辞:

“雅典的公民同胞们,这不是审判苏格拉底,而是审判思想,审判雅典。……你们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事起诉我,而是因为我说的话和教的思想起诉我。你们以死来向我威胁,因为你们不喜欢我的观点和我的教导。这是对思想的起诉,这在我们的城市的历史上还是件新鲜的事。在这个意义上,站在被告席上的是雅典,而不是苏格拉底。你们作为我的法官,个个都是被告。”“真正言论自由的考验不是你说的话或教的内容是否符合哪一种规定或统治者,不论是少数人的还是多数人的。甚至最坏的独裁者,也没有禁止不同意他。不同意的自由才是言论自由。”“思想并不象人那样脆弱。没有办法强迫它们饮鸠自杀。我的思想——和我的榜样——会在我死后长存。但是如果你们违背雅典的传统而判我有罪,它的名声将永远留下了污点。羞耻是你们的,不是我的。”(页2

4

5、2

4

7、248)

斯通所想象这种慷慨激昂的辩护无疑是现代人所熟知的辩护。但是,苏格拉底并没有这么做。这正是令斯通大惑不解的地方,因为雅典并没有限制言论自由,雅典的戏剧就证明了这一点。斯通的解释是苏格拉底蔑视雅典的民主,如果他用雅典的自由来为自己辩护的话,实际上意味着承认了雅典的民主政治(页229)。这样的说法显然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我们都知道革命党人或者共产党人在法庭上痛斥反动审判的无耻和卑鄙并不意味着他们承认了这种反动的统治。如果这样的话,苏格拉底早就应该逃离雅典,而不是享受雅典的自由。

正是这种态度使得我们在苏格拉底面临死亡的坦然与革命党人面对死亡的坦然之间化开了界线:前者是伦理的态度,后者是道德的态度。所谓道德的态度意味着这种死亡建立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之上,而伦理的态度则意味着死亡仅仅确立自我与自我之间的关系。革命党人之所以能够坦然地面对反动派的死亡审判,并不是他本人天生的不怕死,而是由于将死亡建立在某种道德关系上,使得死亡具有了道德上的意蕴。这种道德关系由两组关系组成。首先是个人与自己的信念之间的道德关系,在这种关系上,正象柏林在对积极自由所做的精湛的分析中指出的那样,个人面对构成信念的“我们”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人民的利益、集体的利益、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一个生命的死亡可能重于泰山,也有可能轻于鸿毛,而死亡在这一道德等级序列上的位置取决于他是为神圣的革命事业或全人类的(大写的“我”)献身,还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死。正确的答案显然是“生命城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里的自由显然是全人类的自由,还它相比,个人的生命体验和情感还算得了什么呢。因此,为神圣的革命事业而死是在道德上最为高尚的一件事。

其次,就是他所献身的事业与审判自己的反动势力之间的道德关系。革命党人之所以能够坦然地面对反动派赐予的死亡,就是坚信他所献身的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进步或者正确的事业,它代表了作为人类终极目的的未来,而他献身的那个“我们”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优秀、最高尚、最先进的群体。一切于此相反的必然代表了落后的、没落的、反动的群体,他们从事的事业也必然是违背历史潮流的。正是由于个人与他所信仰的事业或他所献身的群体之间的道德等级关系,以及这种事业或群体与将要剥夺他生命的群体或势力的道德等级关系,使得革命党人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面对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这笑声中动摇”。而死亡正是确立这种道德的等级关系的最好途径和证明,这种“舍生取义”才是真正的殉道,用生命来确立这种道德等级关系。而事实上,这种道德的等级关系之所以能够建立,就是由于这种道德建立在时间的等级关系中。在线性发展的时间序列上,未来统治着今天,今天有奴役着昨天,因此,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就是道德上高尚的,而代表今天或者过去的就是反动的。法国大革命的事业和共产主义运动之所以具有道德上的优越性就是由于它在理论上建构了这种时间(因此也就是道德)上的等级制。

与此相比,苏格拉底选择死并不是一个道德事件,而纯粹是伦理意义上的个人事件。斯通将苏格拉底的死与基督的死相提并论显然是混淆了道德态度与伦理态度之间的区别。我们看到,尽管苏格拉底得到了一个神谕,但是他并没有在这种神谕与个人之间建立起道德上的等级关系,他并没有获得真理的神圣感,也不认为自己获得了绝对真理,尽管他在追求绝对真理。相反,他是怀着一种谨慎的怀疑主义的态度,小心翼翼地来验证着他的信仰。更重要的是他并没有在自己的信仰与他人的信仰之间试图建立任何道德上的等级关系,因此,他并没有以“先知先觉者”自居,居高临下地向那些愚昧的“后知后觉者”或“不知不觉者”灌输他的信仰。因此,苏格拉底坚决反对演讲术,认为这是在蛊惑人心,是一种“马屁术”,一种进行支配的技术。他希望他的同胞具有美德,但是他认为美德是不能传授的,因此他“一而再再而三否认他是一位教师,他以驳倒每一位自称是教师的人为乐。他们越有名,他见到他们的狼狈就越高兴。”(页73)这对于“革命导师”而言,无疑是令他们不安的一件事。可见,苏格拉底的信仰是伦理的,它要确立的是苏格拉底与自我的关系,而不准备确立与他人任何可能的道德关系。他的“精神助产术”也说明,他并不准备正面地“教育”他人,向他人灌输“革命道理”,从而起到“启蒙”的效果,他仅仅是揭示他人想法中的自相矛盾的地方,他希望可能的思想转变来自他人作为自主的个人的大脑中,而不是来被动地接受外在的“灌输”或者“洗脑”。如果他人在和他的辩论中和他产生了同样的的观点,那么这也不是“接受”了他的观点,而毋宁是他们两人分享了同样的观点。正如当他在非此即彼的政治斗争中无法确立道德上的等级制时,他宁可作为“私人公民而不是公共人物”选择保存自己的生命,苏格拉底选择死亡就象他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选择放弃或退却一样,是一个纯粹的个人行为,是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与任何道德没有关系。这种选择由于梭伦立法的存在(规定在关键的时候公民没有放弃的权利)而构成了一种反抗,尽管这种行动“不是作为一个政治行动,而是作为一个私人行动”(页133)。我认为这是斯通在全书中最具有洞见的一句话,尽管他远远没有认识到苏格拉底的这种“私人行动”的意义。

由此可见,同样是坦然的死亡,苏格拉底之死和革命志士之死对于自由的效果是不同。由于革命志士的死亡实践了一种道德,以殉道的方式证明他所献身的事业或群体的唯一性和绝对性。因此,他将人群按照这种道德划分为两种:道德上高尚的革命的群体,和道德上卑贱的反革命群体。我们在教科书、小说、电影中所熟知的这种脸谱化的好人与坏人简单的划分仿佛是一种艺术想象力上的贫困,其实这种简单的划分恰恰是一种看不见的控制、支配和强制的权力技术。我们仿佛可以在好人和坏人之间进行自由的选择,我们选择了做好人仿佛是一种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但是正是这种自由、正是这种道德包含了巨大的奴役的陷阱,因为这种选择实际上是唯一的选择,这种自由的选择实际上包含了巨大的道德强制。死亡作为一个自然的事件也必须在这种道德等级的序列中进行选择,从而成为道德事件或者政治事件。如果一个人面对死亡突然感到发自内心的恐惧、胆怯、软弱、颤栗,那么这往往是叛徒的心理或者征兆。这种道德关系没有为个人的选择提供多元的空间,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如同雅典梭伦的立法一样,必须在政治上站队,根本就没有消极自由的任何可能性。正如毛主席所说的,“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一个人必须作为政治人或者道德人而存在,必须在非此即彼的政治和道德夹缝中苟且偷生。

相反,由于苏格拉底将死亡仅仅作为一种“照看自我”的伦理实践,他为别人类似的多元化的“照看自我”的伦理实践提供了可能。这种“照看自我”不仅仅是与知识或真理" 联系起来,更主要的是和日常的实践联系起来,使自由成为一种伦理实践。因此,苏格拉底要人们照看的是他们自己的灵魂,他和不同的人讨论不同的问题,讨论的不同仅仅涉及他们生活的知识,和政治家讨论治理城邦,和医生讨论病,和鞋匠讨论鞋。没有普遍的、一般化的、或者总体化的美德或灵魂,美德或者灵魂总是具体的、每一个个体的、甚至是每一种身份的,总之,就是“关注你自己”。正如福柯所说的:“通过掌握你自身,使自由成为你的基础。”(福柯,2000)这正是自由由以实现的伦理基础。

参考文献:

柏林,1995:“两种自由概念”,陈晓林译,《公共论丛: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三联书店。

弗洛姆,1988:《逃避自由》,陈学明译,北京:工人出版社。

福柯,2000:“自我照看的伦理作为一种自由的实践”,李猛译,《福柯文选》,北京:三联书店(即出)。

贡斯当,1998:“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李强译,载《公共论丛:自由与社群》,三联书店。

哈耶克,1997:《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

李强,1998:“论两种类型的民主”,载《公共论从: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三联书店。

托克维尔,1991:《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修昔底德,1978:《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浅谈苏格拉底的“两个最”
发布时间:2022-12-09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来考验其智慧,也常向自己提问,借以反思,其中的两个最,颇有深意。最简单的运动。一次,苏格拉底要求学生把手臂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每天甩臂三百下。学生认为这么简单的事人人都能做到......
民主自由之舟
发布时间:2015-08-27
摘要:民主自由思想贯穿于惠特曼诗歌创作的各个环节。《草叶集》是惠特曼民主自由思想的结晶,其中《哦,船长,我的船长》是惠特曼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在表达了惠特曼对于总统去世的悲痛时,更是在诗歌各个层面展现了自己对于民主自......
自由主义:法权自由的底线与实质自由的目标
发布时间:2023-03-13
" 摘要:本文分析自由主义的两个基本概念“法权自由”与“实质自由”的涵义、价值观及实践意义。着眼于中国思想界的“主义”论战,文章概述自由主义的演化和内部流派,回答“自由主义是什么”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比自由主义与其它主......
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的智慧
发布时间:2023-07-28
苏格拉底的智慧是一条贯穿《申辩篇》的主线。在法庭上,苏格拉底是在为众人对自己的误解和污蔑申辩,也是为整个沉睡的雅典申辩。这不仅表现在无知之知基础上的爱智求知、走向死亡的从容豁达,而且也指向了《申辩篇》的核心:哲......
苏格拉底的性格对其教育活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3-06
摘 要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被称为“古希腊三贤之一”.对其进行研究的著作浩如烟海,但关于其性格方面的著作较少。性格是影响人的一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人的意识、行为有重大作用。教育是苏格拉底一生中最......
苏格拉底智慧的伟大与人类自我异化的尴尬
发布时间:2023-02-05
【摘要】苏格拉底无疑是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智慧最出彩的应该是他的言行一致、知行统一。本文结合苏格拉底的思想和实践,再从历史对伟大哲人的犯错角度切入,说明哲人的伟大需要时间的印证,最后说明后人离开这个思想和实践上的双重楷模的标准渐行渐远,是一种人类畸形发展导致的自我异化和自我尴尬。所以,人类需要苏格拉底的智慧来补救这种尴尬。【关键词】苏格拉底知行统一自我异化黑格尔认为苏格拉底是人.........
制衡之下的自由
发布时间:2023-06-09
首先我还是要解释一下我对于标题的理解,以免后面论述出现偏差和误读。“不同语境”在我看来即不同立场。本文将从校领导、班主任、学生家长和学生这四个立场出发。我没有做管理层的经验,所以“校领导”这个立场只能揣测。做过学生、......
苏格拉底思想及其教育意义的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18
【摘 要】苏格拉底哲学的实质就是通过哲学的审视把美德内化为人的普遍意义的品格。他通过不断地在追问中思考和在思考中追问,启发人们以理性反思自己的生活,以他亘古的“认识你自己”、“德行即知识”的理念寻求通达智慧和德性之门,......
平等的民主观与自由的民主观(下)
发布时间:2022-09-26
" 雅各宾专政作为一次平等的民主的实验,并没有机会实现平等民主观所许诺的自由和平等,因为还没有等到新人塑造好,还没有等到清除掉所有人民敌人,还没有等到具备完备民主所需要的所有条件,雅各宾分子就被自己的政敌用他们对付政敌......
论亚里士多德德性论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差别
发布时间:2023-01-05
一、问题的缘起 从荷马时代开始,注重德性成为了古希腊社会的道德传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这一悠久传统的代表。亚里士多德作为雅典的非正统“公民”,一方面经历了城邦的衰落和马其顿王国的兴起,另一方面,他又留恋那自给自足的小......
谈实践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16
实践性教学改革是近年来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议题和重要方向。目前学界对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基本定位主要有三种典型的理解, 有的学者将实践性教学理解为一种教学手段, 即实践性教学是理论讲授的辅助手段或佐证,有的学者理解为教......
浅谈苏格拉底哲学探索方法———辩驳法解析
发布时间:2023-01-18
对于现代读者来说,苏格拉底方法几乎已经成为苏格拉底的标志。苏格拉底方法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教育领域) 被如此广泛使用,似乎人人知晓。但如果追问苏格拉底哲学方法是什么,大家至今相互引用、普遍接受的说法仍是助产术: 像助产士自......
经济自由主义与政治自由主义之别
发布时间:2023-07-13
最近在论坛里看到许多人在谈论自由主义的问题,但是我发现有的人似乎没有把经济自由主义与政治自由主义区分开来。其实这两种“自由主义”是很区别的,有时候甚至是对立的。所以觉得有必要说点什么,于是有了这个帖子。 一、经济自由......
公民迁徙自由权视角下的限制出境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8
一 限制出境的必要性 迁徙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和自由,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与自由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广为各国宪法、法律以及国际人权公约所接受。出境自由是公民迁徙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人权宣言》及《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
浅谈苏格拉底德性观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6-19
【摘 要】“德性即知识”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道德哲学中的核心命题,苏格拉底的德性观包括“德性即知识”的德育核心内容和诘问式的德育方法,对当代道德教育仍有重要意义,即采用启发式教学进行道德教育,并引导人们把道德理论......
苏格拉底教化思想及其对当今教育发展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1-15
摘 要:苏格拉底的哲学是将道德内化为人的行为品格的哲学。他本着德行可教的原则,想要在对话和追问的过程之中,引导人去追寻和走向理性。他的哲学思想不是单纯的灌输与说教,而是要在对话的互动中,提倡怀疑精神,提倡反省精神,一步......
英国中世纪庄园制下自由农民的主体权利
发布时间:2023-06-26
[摘 要]英国民众争取自由的斗争从农奴制产生后就已经开始,经过黑死病及社会的发展等内外因素的影响,14世纪末15世纪初,英国的维兰就已不复存在。研究英国的自由民的主体权利有利于我们学习借鉴英国的土地政策和土地权利,有利于推进......
浅谈苏格拉底教学法在模拟法庭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2-09
一、苏格拉底教学法的内涵与特征 苏格拉底教学法是一种以问答形式为主的教学手段,其通过师生之间问答式的互动交流来不断纠正学生的认识错误,引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本质,进而要求学生寻求解决之道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教学法在近......
动静结合下的自由心证制度
发布时间:2023-06-06
一、自由心证制度的价值内涵――动态因素 (一)自由心证制度的历史演变和基本概念 神示证据制度为法定证据制度所取代是人类认识发展的结果,对法律规定的严格遵从取代了对神明的盲目迷信,人们认为神明之所以不可信是因为它飘忽不定,......
选举制度与民主政治的实践观察
发布时间:2023-06-26
" 我国《宪法》开宗明义,当代中国政制是“人民民主专政”,乃“民主”政体之一种。然而,同以“民主”为旗,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的民主实践却有着极大反差。 在当今社会,几乎每个国家都在标榜民主政治,没有哪个国家会给自己......
平等的民主观与自由的民主观
发布时间:2022-10-15
" 在民主思想库中存在的种种各不相同的民主观总起来可以概括为两种民主观:以平等为导向的民主观和以自由为导向的民主观。从人类民主的实践来看,前者往往导致失败的民主,后者则导致稳健的民主。 一、卢梭的设计 平等的民主观假定......
平等的民主观与自由的民主观(上)
发布时间:2023-01-27
" 在民主思想库中存在的种种各不相同的民主观总起来可以概括为两种民主观:以平等为导向的民主观和以自由为导向的民主观。从人类民主的实践来看,前者往往导致失败的民主,后者则导致稳健的民主。 一、卢梭的设计 平等的民主......
自由主义还是社会民主主义?
发布时间:2023-06-28
" ——浅议未来中国宪政原理 不应轻易超越自由主义 中国的现代化,在器物层面上比较容易达成全民族的共识,而对政治制度上的安排这个关键问题却歧见颇多。如果说,历经了长期的探索、争论和曲折,走宪政民主之路总算大体上成为主流意......
中职语文自读课文自主学习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3-03-11
摘要:中职语文的课文分为精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在学习时间异常紧张的对口单招学习过程中,如何做到既学透精读课文又不忽视自读课文?的确是一个难题。自主学习自读课文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条很好的途径。自主学习较好地适应了学生个......
民主制度的言论限制(下) 
发布时间:2023-06-11
" 在一个充满分歧的社会里实行自治 , 精英间的妥协精神是一个必要条件 , 但不是充分条件。同样重要的是“部分自治” (segmentalautonomy) ——拉杰法特用来表示从全国性议程中剔除引起争议的问题的说法。最好是“各部分在处理其内部......
文化与自我:《白虎》之拉康式解读
发布时间:2022-10-01
摘 要:印度裔作家Aravind Adiga的《白虎》讲述了主人公Balram杀死主人,从印度底层成为一个成功企业家的故事。书中印度社会巨大的不公与印度属下阶层麻木、顺从的精神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按照拉康的理论,他们之所以逆来顺受,甚......
浅谈犬儒主义自由思想及其践履:矛盾的自由人
发布时间:2023-07-26
苏格拉底死后, 他的弟子自称继承了他的思想衣钵, 并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派别, 其中包括麦加拉派、犬儒学派、昔兰尼派等,后人称他们为小苏格拉底派。这些派别的共同特点是把苏格拉底的善的定义固定下来,通过辩论或行为维护他们所称的......
民主视阈下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制度建设
发布时间:2015-08-11
摘要:制度建设对于城市社区自治很重要;经济、社会和国家等基础性建设是社区制度建设的环境基础;普选制作为社区选举制度的基础,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是直接民主、多数民主和协商民主的统一,民主监督,权力制约和法治的统一;城市社......
自主创新是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必由之路
发布时间:2023-05-22
内容提要: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还没有完成承担起“装备 中国 ”的重任,振兴装备制造业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首先,要树立勇于自主创新的信心,以最大的决心培育创新能力;其次,要加大对装备制造 企业 自主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
浅析迁徙自由的限制: 学说、规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2-19
一、问题的提出 迁徙自由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项最基本人权。国际人权公约和各国宪法性文件对迁徙自由问题多多少少均有所规定,但我国现行宪法却并未涉及该问题。在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主旋律的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
新自由主义在拉美改革的失败与启示(1)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弗里德曼新自由义思想的核心是主张经济自由,反对国家干预。这一思想体现在拉美地区的改革方案中,就是倡导贸易自由化,金融市场化,企业私有化。以此思想制定的经济政策,给拉美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我们要从拉美国家的改革中......
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发展变化及其前景
发布时间:2023-03-17
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发展变化及其前景 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发展变化及其前景 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发展变化及其前景 一、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兴起的历史背景 西方(主要指美国)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兴起,是与发展主义(又称“结构......
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发展变化及其前景
发布时间:2023-04-21
" 一、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兴起的历史背景 西方(主要指美国)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兴起,是与发展主义(又称“结构主义”)和依附理论在拉美的逐渐衰落紧密相连的。 拉美国家受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后,逐渐改变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
论遗嘱自由之必要限制
发布时间:2023-07-09
摘 要 遗嘱自由是现代法治的应有之义,然而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我们在坚持继承自由神圣不可侵犯的同时,也应注重对遗嘱自由的社会限制。个人自由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公共产品,我们应将个体自由视作对社会的承诺,力求个人利益与公共......
论遗嘱自由原则之限制
发布时间:2015-08-20
摘 要:遗嘱是公民生前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自己的财产做出处分并在其死亡时发生效力的一种法律行为。无论古今中外,各国都不同程度上确立了遗嘱自由,并使遗嘱继承成为现代社会普遍接受的继承方式。遗嘱自由是继承法中的重要原则,是......
电视主持平民化艺术风格的实践应用
发布时间:2023-03-20
摘要:平民化电视主持风格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这种贴近生活、贴近民众的主持方式既是电视节目发展的要求,也是主持人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1]37本文通过对典型的平民化节目进行分析,试图探讨平民化主持风格的作用与价值以及其正确应......
在社会中寻求自由:论格林的自由观
发布时间:2022-08-17
摘要:格林认为自由不是原子式个体的占有物,而是 社会 主体自我实现和增进社会共同善的能力。自由只有在社会中,通过社会和个人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社会可以且有义务增进个人自由和社会共同善,而个人有权也有责任参与社会体制的......
我国死刑制度延存至今的历史缘由
发布时间:2023-06-07
摘 要 我国死刑制度的存在历史,可以追溯到奴隶制社会时期。在由奴隶制社会逐步发展到封建制社会,再由封建制社会发展到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死刑制度一直被传承着。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死刑制度的存废逐渐成为刑法学......
抽象人格论与我国民事主体制度
发布时间:2022-12-13
抽象人格论与我国民事主体制度 抽象人格论与我国民事主体制度 抽象人格论与我国民事主体制度 [内容提要]:我国现行的民事主体制度存在着大量公法性质的主体,例如公民、国有企业和机关法人、集体......
浅议我国村民自治中的民主选举制度
发布时间:2023-01-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作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下来,赋予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的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在取得基本成效的基础上,不断解决我国农村在村民自治制度建设进程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把我国的村民自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民主选举作为村民自治活动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如何.........
民主与自由——从理念的分析谈中国民主建构
发布时间:2023-01-06
" 摘要:民主与自由是现代政治理论中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从这两个概念出发形成了现代政治的两个基本派别——民主主义与自由主义,对这两个概念及两个派别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清现代政治的思想脉络,进而探索中国......
晦涩的布拉格之恋(1)
发布时间:2013-12-18
丹尼尔·戴·路易斯的电影从不让人失望。 尤其是菲利浦·考夫曼编导。 这次他们两个要震撼并且侵占我们的主题是爱情,发生在战争年代的布拉格,原著出自一个颇具争议但是同时才华横溢的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  ......
浅谈民事法官之自由裁量权
发布时间:2023-06-21
摘要: 民事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民事法官审判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民事审判的整个过程,具体包括实体方面的自由裁量权和程序方面的自由裁量权。其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然而,民事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却在行使的过程中基于主......
《推销员之死》中的现实主义元素
发布时间:2022-12-20
摘 要:《推销员之死》是阿瑟米勒最著名的代表作,被称为是“美国戏剧的良心”。本文从人物塑造、语言特色以及舞台设计等方面分析了这部戏剧的现实主义特色和悲剧特点,对剧中的现实主义元素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试图从新的角度来解读这......
公民资格:西方民主的一种解读视角
发布时间:2023-05-22
" 内容提要:西方民主的发展历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公民资格演变的过程。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自由人尚不曾拥有以尊重个人权利为核心特征的公民资格。现代公民资格概念在十七世纪才开始出现,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英、美、法三种模式。可......
有关遗嘱自由与限制之争
发布时间:2016-09-18
如何认定遗嘱人的真实意图、化解遗嘱自由与善良风俗原则不平衡等问题,不过是现行遗嘱制度自由与限制之争的表象,其根源仍在我国继承法理论与立法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游离于民法之外。 要行孝老人我来做,要分财产,没有。2014年5月12日......
浅议代议民主制的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6-28
" 代议民主制度,简单地表述就是指在一个政治社会中,人们通过自己选举出来的代表来进行政治事务的决策,或者表达自己的意愿且协调不同的利益,并在实质意义上对政治事务掌握控制权的这样一套制度。代议民主制本身不仅包含着政治学家们......
随熊伟思海德格尔:读《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选》
发布时间:2022-10-24
摘 要:熊伟先生是中国海德格尔思想研究奠基者,生平著述集于《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选》。熊伟可不问胡塞尔,而成功交融海德格尔与华夏思想,因海德格尔是哲学理性主义传统的反叛者,契合华夏非逻辑非科学的思想传统。理性主义传统是......
超自由主义
发布时间:2022-09-23
超自由主义 超自由主义 超自由主义 序言 罗伯特·曼戈贝拉·安格尔(Roberto Mangabeira Unger) 旨在建立一个“构建性社会理论”(constructive social theory) 的研究计划是令人兴奋的。他坚 持“激进的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和自由主义的自由的根本区别
发布时间:2023-06-21
引言 哈耶克在《自由宪章》第一章的开头,引用了黑人的解放者亚伯拉罕?林肯的一段话,正好可以看做对本文立意的最切表达:关于自由一词,始终没有一个好的定义,而美国人民现在恰好亟需一个定义。我们都宣称信奉自由,但用词虽同,所指迥异......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真实面目
发布时间:2023-07-13
新自由主义是近些年来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一种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的基本观点及“核心价值”是什么?怎样认清其本质及其影响?认清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真实面目,对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特别是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
品读自然之乐 感悟现实之忧
发布时间:2023-01-27
【关键词】《小石潭记》 教学思考 自然之乐 现实之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84-01 文言文教学向来是一大难点,大量的词语要翻译,内容枯燥。但是教师不能因为这样就只顾着让......
我国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23-04-17
摘要:党的十八大首次把协商民主纳入执政党的话语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协商民主实践必须沿着这一思路不断向前推进。为此,需要明确协商民主进入......
生命自由主义,抑或一种新自由主义?
发布时间:2023-05-19
" 任何一个思想者都会遇到三个问题:人性、族性和神性(可以想象别尔嘉耶夫相关的三部著作,我认为秦晖先生对别氏的"唯物主义"批判有失"公正")。我在90年代的有关著述中多少接触了神性和族性的问题,那么这里主要关注人性的问题。我的......
论大学学术自由的制度根基
发布时间:2022-10-30
" 【内容提要】在现代社会,学术自由不仅仅是一种学术价值观,更是现代大学的基本组织制度。但学术自由的实现离不开相应的制度保障,它有其制度根基。【摘 要 题】理论经纬【关 键 词】学术自由/学术自治/教授治校/法律法规 学术自......
梁漱溟先生民主自由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9
【摘 要】此文作者以梁漱溟先生的思想为切入点,对中西方民主自由思想进行了详细且深入的比较分析,得出了中西方民主自由思想虽“失之毫厘”但“差以千里”的结论,但也说明了中国儒家民主自由思想与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相融合以为今用的......
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6
" 【论文摘要】:作为现代民主理论的渊源之一,古希腊的民主制度给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古希腊民主制度,尤以雅典为代表,在选举、行政、审判等制度上都具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性,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其不足之处。在解读古希......
进退之间——评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
发布时间:2013-12-19
进退之间——评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 进退之间——评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 进退之间——评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 在当代西方哲学舞台上,罗尔斯无疑是一位具有独特思想性格的哲学家。这位被誉为当代西方“新自由......
在秩序与自由之间:刑法父爱主义之提倡
发布时间:2022-08-07
摘要:从价值论上分析,刑法谦抑主义与刑法工具主义分别倚重自由与秩序,前者立足于刑法的自由保障机能,因主张刑法在法益保护上只能作为最后手段而显得过于理想化,而后者则侧重于刑法的秩序维护机能,从而规定了大量破坏行政管理秩......
自由主义还是社会民主主义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07
——浅议未来中国宪政原理 不应轻易超越自由主义 中国的现代化,在器物层面上比较容易达成全民族的共识,因此政治制度上的安排成了关键问题。如果说,走宪政民主之路是历经长期探索、争论、曲折而形成的主流意识,那么我们必须......
新自由制度主义与区域国际经济组织法浅谈
发布时间:2022-08-30
新自由制度主义价值论的不足导致多边贸易体制偏离了社会正义,使得多边贸易自由化陷入困境。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新自由制度主义与区域国际经济组织法浅谈”新自由制度主义与区域国际经济组织法浅谈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的关系十分紧密,......
自由沉没的时候,自由主义浮出水面
发布时间:2023-06-22
" 1998年,洪水淹没中国。不知多少人因此而流离失所、多少人半生血汗付之东流、多少人的生命和洪水一样一去不回头。自由主义也作为一种学理浮出水面,新左派衔尾追击,也沾光浮出水面。 自由主义对于中国并不陌生。虽然现代人并不熟......
居住自由主义
发布时间:2022-12-10
对于80后的黄媛来说,除了建筑设计师,去年5月,她又多了一重身份,成为小猪短租(下简称“小猪”)平台上的一名“包租婆”。 “今年刚刚又审核通过一间,目前我已经有三间房在小猪上放租。”在去年一次出国旅游中,黄媛曾选择在短......
村民自治:理想制度与现实困境
发布时间:2023-05-06
" --对叶阿金“选民资格”案件的思考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从发生在浙江省瑞安市的一起村委会选举中“选民资格”案件的评论着手,对村委会选举中面临的困境之一--村民资格问题作出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村民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
民主制度的言论限制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一场讨论进行得如何 , 往往要看其参加者决定不说什么。为了避免破坏性的冲突 , 我们就不谈论那些有争议的话题。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 , 老朋友们对有关以色列的问题总是避而不谈 , 免得伤了和气。当然 , 掩盖有分歧的问题 , 可以......
“集体主义”阴影下自由教育的呼声
发布时间:2023-06-15
上世纪初,民国政府大体上实行自由放任的教育政策;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后,采取的是训政教育政策。国民政府在大学实行统制政策,引起一些人文学者和科学家的担忧:朱光潜主张自由教育应该是大学的基本理想,反对过度专门化的教育;梅贻琦强调大学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应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金岳霖说,在引起工业化和现代化并迅速取得效果的尝试中,我担心全体人民逐渐地成为组织化的:以教育变成单纯训练的方式而组织起.........
中国自由民主和法治的开端与挫败
发布时间:2022-12-31
" 华罗庚先生说过:“弄斧必须到班门”,才能得到高手指点。南京大学历史系是研究近代中国的重镇,我非常高兴到这里向诸位请教。我的报告分如下四部分: (一)研究近代中国必须确立的一个指导思想 还有一派是什么呢?是为学术......
“自由”之花朵朵开
发布时间:2023-02-06
2009年,四川省双流县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小”)在追寻学校发展轨迹,总结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把脉学校的历史文化与创新特色,叩问教育的本质,怀揣着“每一朵花儿尽情绽放”的美好夙愿,抛开功利,回归教育的原点。双流实小的幸福......
新自由主义的神话和现实(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6
像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和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样的协议扩大了跨国资本家的权力和利润,付出的代价是日益增长的经济不稳定和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恶化。尽管有这个现实,新自由主义者仍然宣称自由化,......
农村基层民主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2-12-08
" 编者按: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正在我国广大农村推行的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制度,使亿万农村......
论印度民族性格中的自负因素
发布时间:2023-01-04
【摘要】印度自负的民族性格有其形成的内在根源,其主要表现为:对自身军事实力的过高估计、对大国目标的过高追求及对自身软实力的过分宣扬等。印度自负的民族性格对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与周边邻国......
浅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实验之管窥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以人为本;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终身学习能力;内心需求 论文摘要: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是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教师只能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课堂中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需求......
李大钊对《论自由》的误读
发布时间:2023-06-21
一、李大钊著作引用《论自由》的基本情况 我们现在很难确定,李大钊具体是在什么时间接触到约翰・密尔的《论自由》的。不过,基本上可以肯定,李大钊对密尔自由学说的了解和掌握,主要是依据严复翻译的《群己权界论》,[3]他似乎没有......
正义之平等与自由解读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Abstract: This text bases on individual's acting on my own, coming with the understanding and view of the society and it’s value , law and individualism’s reorientation as the springboard of the justice of this text,......
浅析协商民主视阈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
发布时间:2023-06-27
一、民族区域自治中协商民主的现实性 (一)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立法工作中协商民主的推行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首先就是要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一部基本法,需要多种法律法规与之相配套。在立法过程......
批判之后——由“民主迷信说”引发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19
" 问题的引出 中国的改革已经走了二十几年,到现在已跨过了世纪之槛。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改革图景中,我们可以愈来愈清晰地分辨出主色调的变化。挑大梁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呈现边际效用下降的趋势,同时它引发了改革前隐然存在的系列问题,......
读《赫胥黎自由教育论》
发布时间:2022-11-15
教育究竟是什么?近读潘光旦先生翻译的阿尔杜斯・赫胥黎的《赫胥黎自由教育论》这本小册子,加深了我对教育的理解。赫胥黎(英国著名博物学家、《天演论》作者托马斯・赫胥黎的孙子,英国作家)从西方近代史探讨了教育变为训练的原因和危害。由于受工业革命和大机器生产的影响,许多人认为一旦普及了初等教育,就可以让“这个世界从桎梏中解放出来”,从而推动民主政治的进步。但事与愿违的是,普及教育不但没有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高职阿拉伯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促进探析
发布时间:2023-04-05
摘 要 自主学习概念进入外语教学领域为时已久,但对当前我国高职阿拉伯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进行研究的并不多。本文基于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基础,对高职阿拉伯语学生的自主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当前高职阿语学生在自主阅读能......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之浅见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23
我国《民法通则》第36条第1款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从而确认了法人的法律主体地位,即法人是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社会组织。公司具有法律所赋与的独立法人人格,使......
民主制度的言论限制(上)
发布时间:2022-11-27
" 一场讨论进行得如何 , 往往要看其参加者决定不说什么。为了避免破坏性的冲突 , 我们就不谈论那些有争议的话题。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 , 老朋友们对有关以色列的问题总是避而不谈 , 免得伤了和气。当然 , 掩盖有分歧的问题 , 可以视为一......
试论拉登之死的国际经济效应影响
发布时间:2014-01-14
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试论拉登之死的国际经济效应影响”试论拉登之死的国际经济效应影响就中短期而言,影响之一是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调整可能引发大规模资本流动逆转,从而冲击新兴市场经济。由于新兴市场在次贷危机中表现相对较好,由......
试论拉登之死的国际经济效应影响
发布时间:2023-06-28
查字典范文网为您编辑了“试论拉登之死的国际经济效应影响” 试论拉登之死的国际经济效应影响 在国际经济酝酿转折之际,美军海豹突击队的两颗子弹不仅击毙了美国追杀十年的大敌本·拉登,也击中了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在击毙拉登利好......
制度评价视角下民主集中制应用探析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要:本文基于制度评价视角,综合运用政策科学、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在分析民主集中制应用情况与评价现状的基础上,从事实和价值维度阐述制度评价的基本内涵、意义、对象主体和主要内容,旨在寻求实践中检验制度实际效果的......
台湾自由行(下)
发布时间:2015-08-07
阿里山森林公园一日游 七七级的大学生刚上大学不久几乎都迷上了从台湾传进来的一首流行歌曲――“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从那时起,台湾的阿里山一直成为大陆青年人向往的地方,这次台湾自由......
自由:民法典的灵魂
发布时间:2013-12-19
自由:民法典的灵魂 自由:民法典的灵魂 自由:民法典的灵魂 自由即“由自”,是“一个人不受制于另一人或另一些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的状态。”[1]学界前辈谢怀木式先生尝言:“什么是民法......
人身自由之限制的程序正当性基准
发布时间:2013-12-19
人身自由之限制的程序正当性基准 人身自由之限制的程序正当性基准 人身自由之限制的程序正当性基准 人身自由之限制的程序问题,涉及到刑事程序和行政程序两个方面。正当程序最初仅仅是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应当遵循的......
正义之平等与自由解读(11)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09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第一部:“随人类的发展,困难也就与之俱增,……人于是便与别人结合成群:……这就是人们之所以能不自觉地获得某种粗糙的相互订约的观念的由来。” [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
网络实名制与言论自由的进退
发布时间:2023-03-04
我国的网络实名制在极大的争议中实施,网络实名制是存在一定正当性的。“后台实名制”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相比于网络实名制应然的价值追求,显得过于激进。网络实名制下权利的保障和权力的保护依赖于一种更合理的实名制体......
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
发布时间:2022-08-15
" 摘要:公民文化与民主制度是互为因果,相互推动的关系。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包括有限的民主、非国家形态的民主和非政治形态的民主——是培育公民文化的摇篮。公民在民主制度下的生活经历使他们学得民主的规范,接受民主价值,养......
解读收件人的通信自由权
发布时间:2023-03-07
解读收件人的通信自由权 解读收件人的通信自由权 解读收件人的通信自由权 原告徐某,被告某市邮政局。原告诉称,自己是一名集邮爱好者,常与国外邮友交换邮票。但自2002年以来,有许多日本邮友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