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回归自治:村民自治的新发展与新问题

回归自治:村民自治的新发展与新问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4 22:36:12
回归自治:村民自治的新发展与新问题
时间:2023-08-04 22:36:12     小编:

〔摘要〕随着新世纪以来农村社会的发展变迁,以行政村为单元实施村民自治的通行做法陷入了日渐明显的困境,表现为行政村规模普遍较大,自治困难;行政村村委会行政色彩浓厚,自治能力弱;行政村层面自治,村民认同感不强,自治效果不佳等。对此,近年来一些地方创新乡村治理机制,作了将村民自治重心下沉的探索和实践,影响较大的有广东清远市的自然村自治模式、湖北秭归县的村落自治模式、广西河池市的屯级党群共治模式、广西贵港市的“一组两会”模式、广西融水县的“五会屯治”模式等五种模式,使村民自治获得了新的发展,对村民自治由制度到实践、由悬空到落地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无论是清远模式还是其他四种模式,都引发了一些新问题,需要引起地方实践部门重视并立即着手解决,以推进这一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村民自治;重心下沉;新发展;新问题

〔中图分类号〕D6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5)06-0062-07

1980年代初以来,我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这项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村民自治在实践中遭遇到了诸多困难和问题,一度被有的学者宣告“自治已死”。但实践中的困境同样要被实践所解决。最近几年,一些地方通过制度创新,在村委会以下出现了各种村民自治形式,使村民自治再次焕发出生机和活力。那么,这一转变过程为何发生以及如何发生?对村民自治的发展走向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于深化对村民自治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世纪以来村民自治的实践困境

在我国漫长的传统社会中,对乡村社会的治理,长期以来实行“皇权不下县、县下皆自治”的治理方式,广大农村实行以“自治”为特征的治理。但进入20世纪后,随着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的开展,国家权力日益深入整合乡村社会,农村的传统内部自治就逐渐转化为外部性治理且“他治”特征日益突出。尤其是人民公社制度的实施,更是以其半军事化的组织管理方式彻底摧毁了农村的自治空间,这种局面直到1980年代初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才得以改变。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使生产队长变得有名无实,农村中出现了权力真空,公共事务缺乏有效管理,社会秩序出现了混乱。为了克服“村事无人管”的局面,广西宜州市合寨村农民创造了“村民委员会”这一新型组织对农村实行自我管理。村委会的成立及其在解决社会治安、举办公益事务等方面的有力作用,得到了国家权力机关的认可而写入了1982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宪法第110条规定:“农村按居住地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从而在国家根本法层面对村民自治性质的组织――村民委员会进行了规定。

但对于1982年宪法规定的“按居住地设村委会”这一前置条件则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1987年我国颁布实施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第7条第二款规定:“村民委员会一般设在自然村;几个自然村可以联合设立村民委员会;大的自然村可以设立几个村民委员会”。按照这一规定,村委会是以自然村为基础设置的。之所以这样规定,用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彭真的话说,是“要照顾到开会方便,容易联系,有事群众能看得见、管得了。”〔1〕但实践中,从尊重历史和稳定农村基层组织的考虑出发,大多数村委会是设立在生产大队(即原行政村)的。1998年正式颁布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时,将上述第7条第二款的规定删除了,只保留了第一款即“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居住状况、人口多少,按照便于群众自治的原则设立”的规定。而2010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时,又在该款后增加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原则设立”的规定。而事实上村委会的设立更多的是从后增加的这一原则考虑的。为此,村委会设在行政村就得到了强化并成了一个通行的做法。

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来看,村委会设在行政村,具有减少管理层级、压缩干部职数、减轻农民负担等优势。从多年的经验来看,这种农村治理的基本构架,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然而随着新世纪以来农村社会的发展变迁,其暴露出的治理困境也日渐明显。

(一)行政村规模普遍较大,自治困难。自治属于直接参与行为,对地域和人口范围要求更高。规模过大、人口过多不便于群众自治。〔2〕从现实情况来看,设在行政村基础上的村委会占绝大多数。由于行政村一般下辖若干自然村,地域和人口规模普遍较大。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一些地方推行“合村并组”运动,使行政村的地域和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有限的几个村委会干部难以对村务实施有效管理。如广东清远市禾湾村所属的赤米行政村,下辖33个自然村,共5712人,只有7名村干部。村支书兼主任感慨,除了完成行政任务,根本难以管理自然村。参见张伟雄:《清远的乡村实验:村民自治化解矛盾》,http://news.southcn.com/d/2014-04/15/content_97623332.htm.为此,清远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鲁小鹏曾举例说,“阳山县黎埠镇扶村村,7名村干部要管理71个村民小组8000多人;清新区有一个村面积50多平方公里,村民连谁是村干部都不知道,如何自治?”〔3〕

(二)行政村村委会行政色彩浓厚,自治能力弱。从性质上说,村委会是一个群众性自治组织。但事实上,村委会自成立以来,便承担了大量的行政职能。据不完全统计,村委会须承担的法定行政性事务多达40余项,从而成为“第六微型政府”。并且,在压力型体制下,村委会的行政职能往往被推到极致,自治职能遭到严重削弱。村民小组一级,更是长期处于失管状态。甚至地方官员也承认“村委会出现了明显的附属化和行政化倾向。”〔4〕即便在国家废除了农业税费后,村委会仍需承担民政、社保、计生及土地管理等行政职能,少数几个村委会干部难以有时间和精力用于料理村民自治事宜,导致村委会自治功能被淡化,村民自治被“悬空”和“虚化”,村民自治难以向广度、深度推进。 〔5〕

(三)行政村层面自治,村民认同感不强,自治效果不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对于村民参与村庄治理而言,其动力大小也在于与村庄的利益联系及其认同感的强弱程度。在农民群众素质不高,认识水平不够的现实条件下,村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就更取决于与村庄的利益联系程度。然而在行政村层面实施自治,由于行政村之下往往包含若干个自然村,各自然村之间在土地、村务、利益、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都相对分割、相对独立,各自然村间的“你们村”、“我们村”的村域认知,实际上有着排他性。这种排他性,使得村民对行政村范围内的乡村公共事务认同度、关注度低。其结果不仅使得村民对村委会层面的自治事项参与意识不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6〕,从而影响了村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实效,而且由于各自然村的利益不尽相同,关切点也不尽一致,在利益竞争时便容易发生矛盾。如面对一笔扶贫资金,有的自然村希望用于修路,有的自然村希望用于建桥,有的自然村则希望用于修建饮水工程,结果就有可能使项目落不了地。 综上可见,当前以行政村为自治单元的村民自治由于范围比较大,已经明显影响了村民自治功能的发挥,这体现出乡村治理的体制性困境。随着村民自治实践的不断深化,改革或优化这种乡村治理的体制已成为必要。

二、重心下沉:村民自治的新发展

针对村民自治普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创新了乡村治理体制,将村民自治的重心下沉,使村民自治有了新的发展。这些探索和实践,影响较大的有以下五种模式。

第一种:广东清远市的自然村自治模式。这一模式于2014年4月在广东省清远市推行。其特点是重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将现有的“乡镇―村―村民小组”的农村基层治理层级调整为“乡镇―片区―村(原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其中,“片区”作为乡镇的派出机构,是在原村委会基础上建立的片区党政公共服务站,其职责是承接上级下达的工作和为村民提供各类公共服务。村委会干部则依据自愿原则转为片区党政公共服务站工作人员,作为乡镇政府的聘员,其补贴从各级政府投入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中支出。在片区下则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位设立村委会,开展村民自治。调整后的村委会不再列入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范围,村委员成员由村集体经济给予每人每年约300元补助。在村委会成立前,建立村民理事会作为重新划分的村的过渡性自治组织。另外,作为配套机制,党组织建设也随之下沉,在自然村或村小组层面设立了党支部。目前,清远市已成立了997个片区社会综合服务站、9239个村小组(自然村)党支部、14554个村民理事会。其中,英德西牛、佛冈石角、连州九陂3个试点镇通过村委会下移,村级组织由原来的42个调整为390个。〔7〕

第二种:湖北秭归县的村落自治模式。湖北秭归县的村落自治模式的特点是在保留行政村一级村民自治的同时,将村民自治单位下移,形成了“两级村民自治”的农村基层治理新格局。〔8〕其主要做法是划小单元,回归村落。2001年“合村并组”之后,秭归县现在的村普遍由以前的3-5个村合并而成,地域面积和辖区人口都得到增加,行政村面积一般都在10平方公里以上,平均人口近2000人,再加上秭归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地处偏远,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群众要见到村干部也不易,致使干群生疏。在这样的条件下实施村民自治,其难度可想而知。与此同时,在行政村内大分散的格局下,自然村落内却呈现出小聚居的特点。基于此,2011年秭归县按照“地域相近、产业趋同,利益共享”等原则,将全县186个村划分为2055个自然村落,每个村落居住的居民在30-80户左右、地域面积为1―2平方公里,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村落自治,由此形成了村落自治与行政村村民自治同时开展的“两级村民自治”新格局。其中,村落一级自治主要承担提供村落内的公共服务、办理村落公益事业等事务,行政村一级自治主要解决村落之间公共事务的组织协调。因此,村落原则上是负责本村落内的公共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组织,并不承担行政村下派的行政任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村落自治为主、行政村行政与自治兼顾”的分工定位。〔9〕

第三种:广西河池市的屯级党群共治模式。2012年广西河池市安马乡开始实行这一模式,其特点是在不改变现有行政村建制的前提下,划小村民自治单位,将村民自治向自然屯(即自然村)延伸。具体做法是以自然屯为治理单元,纵向上建立乡村驻屯联合党小组,下移党的工作重心,横向上成立屯党群理事会和屯产业协会,同时完善和加强了户主会议,通过屯级“一组三会”实施“引、放、议、评”四步工作法,实行党群共治。屯级事务首先由驻屯联合党小组提议,再由屯党群理事会进行商议讨论,最终交由屯户主代表会议决定。对群众筹资投劳兴办公益事业等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需要召开户代表会议,由村屯户主商定出资额度、筹资投劳方式。目前,这一模式又被概括为“党领民办、群众自治”模式在河池市全面推行。

第四种:广西贵港市的“一组两会”模式。为了解决自然屯公共服务“村委会管不到,自身又没法管”的问题,2010年广西贵港市覃塘区大岭乡产生了“一组两会”的屯级管理模式。“一组两会”是“党小组+户主会+理事会”制度的简称。其中,党小组在“一组两会”中发挥领导、引领作用,负责收集群众的意见诉求,确定要做什么事;户主会由自然屯全体户主或户主代表组成,是议事决策机构,根据党小组“要做什么事”的提议,召集户主会议进行协商决议,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理事会是执行实施机构,对户主会负责,主要执行落实户主会的决议,并接受党小组和户主会的监督。因而在性质上,“一组两会”就是以自然屯为主体,以屯级党组织为核心,引导户主会和理事会,组织开展村民民主管理的屯级协商自治机制。目前,这一模式已在贵港市推行并被推广运用到南宁市各县区。

第五种:广西融水县的“五会屯治”模式。2013年,广西融水县针对该县自然屯分散,党员分布不均,村民自治意识有别,经济基础也参差不齐的情况试行了“五会屯治”的管理模式。所谓“五会屯治”,即是以屯为单位,在条件成熟的自然屯逐步建立党支部委员会、公共事务理事会、公共事务监事会、纠纷调解委员会、产业发展协会,以此作为抓好农村基层党建的有效载体,将农村各项工作整体下移至自然屯,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一种基层组织管理模式。同时,动员有责任心、有威信、有能力能够带领村民实现村民自治目标的农村党员、致富能人、退伍军人等,义务担任“五会”带头人,带领村民修路搭桥、整治村容、组织文体活动、发展产业等,积极推动各自然屯生产生活的发展。〔10〕在融水县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试点工作和“清洁乡村”等活动中,“五会屯治”模式也得到了广泛运用。

三、村民自治重心下沉的价值

广东、湖北、广西等地出现的村民自治新发展的几种典型模式,虽然具体形式不同,但都是各自在不同的场域、针对村民自治单元过大而产生的,都具有自治重心由行政村下沉到自然村的共同特点。从其实践看,它们对村民自治由制度到实践、由悬空到落地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一,夯实了自治的基础,回归了村民自治的本义。相较于行政村,在经济意义上,自然村村民基本同在一个集体土地所有制单位内,村民之间经济关系紧密,有着共同的集体资产和经济利益;在地缘意义上,自然村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村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共同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情感上也容易认同。将村民自治下沉到自然村,一方面适应了自然村村民由于地域相近、利益相关、文化相同,容易形成共同体的特点,另一方面则由于自治单位的缩小,更有利于群众直接参与村庄治理。村民通过在自然村层面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既是治理的施行者,又是受益者,在自治过程中能够获得较高的“效能感”,对于激发村民参与自治的内生动力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兴办农村公益事业等各项工作大有裨益。村民自治下沉到自然村体现了村民自治的应有之义,是村民自治在内容上的回归,也从根本上夯实了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有利于推进村民自治的顺利发展。

第二,援用了传统乡村社会的自治元素,有利于村民自治的复归和开展。传统乡村社会的自治,不仅在于政府有意通过与其有密切关系的乡绅来实施治理以减少统治成本,更在于乡村社会自身千百年来基于血缘关系形成的宗族社会。自然村由于一般是以宗族为内在基础发展而来的,宗族社会不仅是一种熟人社会,村民相互信任感强,而且有族老权威,号召力强,天然具有自治的优势而形成了自治的传统。村民自治在自然村的实践,适应了宗族意识仍然保留并较为浓厚的地区。但村民自治重心的下沉,又不是简单地援借传统的宗族因素,而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自然村中的村民自治组织理事会等,再借助于宗族社会中的信任力与号召力,对接了自然村一级的自治传统,使村民自治的内生性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是发展了的自治的回归。

第三,缩小了自治单位,有利于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相较于行政村,以自然村作为自治单元,自治范围要小且自治事务更简单。因此,在自然村实施自治,更符合村组干部的非职业特征,并且村组干部在理事过程中可以更加专注自然村事务,做到精细化管理。同时,在自然村设立各种自治组织,一方面各自治组织与村民距离更近,更切合村民的实际需求,村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更高。另一方面,自然村村域范围小,村民参与村务管理较为便利,村民对各家、各人情况的熟悉,也使得在村务、财务、集体土地等事项上的监督更容易到位,村务公开更容易落实,从而有利于激发村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对于改善村庄治理是一种积极的探索。

第四,改善了乡镇―行政村―自然村的基层治理关系,有利于推进村民自治的发展。通过重心下沉在自然村实施自治,村民自治的基础更为坚实,同时也使向来难以处理的乡村关系由于组织架构的变动得到了改善。就村委会而言,在我国的现有法律框架下需承担行政性事务不可避免,通过行政村层面的村委会来实现完全的自治还较为困难。但自治重心下沉到自然村,则可以较好的理顺乡镇―行政村―自然村的关系,有利于实现村民自治。首先是行政村的定位更明确,即由于自治重心的下沉,使得行政村可以定位在承担来自乡镇的行政性、政治性事务。其次是自然村保留了自治的特性,在行政村承担了农村政治治理架构的同时,自然村通过在纠纷处理、卫生清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农村社会治理架构。从而,通过村级二级治理结构,严格界定了自然村与行政村的关系,在制度上保障了自然村作为完全自治的一级单元,避免了来自乡镇政府的行政干预。而行政村在自身压力得到减轻的同时,也容易处理与乡镇和自然村的关系,从而将村民自治从行政村下移到自然村,实现了行政与自治的分离,能够实现农村政治治理架构和社会治理架构的统一与互补,使村委会在自然村有了民主基础和社会基础,有利于村委会开展工作〔11〕,也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

第五,提高了专业化的分类治理程度,有利于增强村级服务效能。以行政村为基础的村民自治,长期以来主要是依靠正式组织村委会中的几名村干部治理,由于日常事务的繁杂,几名村干部实际上处于无法明确分工的“万金油”式的管理。自治重心下沉到自然村后,由于自然村缺乏正式的组织资源,要在自然村实施自治,必须组建起一些新的自治组织如理事会、合作社、协会等,这些自治组织相对于村委会,分类化程度更高,提供的服务更加多元、专业,适应了农民的不同需求,也能够有效地解决行政村组织服务半径过大、管理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在这方面,湖北秭归县村落自治中理事会实施的“一长八员”制度就提供了一个典型。秭归县在村落自治过程中,不仅搭建了村落理事会平台,还在理事会中实施了“一长八员”制度,即一名村落理事长和担任八项职责的村落事务员(具体为“经济员”、“宣传员”、“帮扶员”、“调解员”、“维权员”、“管护员”、“环保员”、“张罗员”等),通过“一长八员”、设岗定责,使“一长八员”成员的职责有了明确区分,无疑是在理事会基础上更前进一步,且为农村的分类治理奠定了基础。从实践过程来看,“一长八员”的设定是农村基层治理的又一创新。〔12〕

四、村民自治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实践模式及其价值来看,将村民自治重心下沉到自然村可以说是对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的一次重塑,对我国村民自治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对于这样的一场变革,也产生出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前述五种改革模式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清远的改变村委会设置现状、将村委会下移到自然村的模式和其他四种不改变村委会设置现状、在自然村设置自治机构的模式,因此村民自治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将从两大类模式来具体展开分析。这其中既有不同的问题,也有共性的问题。

(一)广东清远模式存在的问题。首先,在村民小组和自然村普遍设置村委会,与其说是一种“创新”,莫若说是一种“回归”,即是对上世纪《村组法(试行)》规定中村委会以自然村为基础设置、同时在村委会下沉到自然村的同时,原生产大队改建成了村公所,作为乡政府下属的派出机构的体制的回归。村委会及村公所的这种设置形式,在广西、广东、云南等省的偏远地区从1987年6月开始实行直到2000年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纵然当下的做法不完全是回归历史,且在现今条件下具有新的实践意义,但乡镇之下设立公共服务站作为派出机构,一方面有悖现有法律关于地方政府设置的规定,另一方面也不符合我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选择。其次,清远模式一旦推行开来,势必将给各级政府造成很大的财政压力。截至2014年底,我国村委会数量为58.5万个,村民小组为470.4万个,村委会成员230.5万人。〔13〕如果每个自然村或村民小组都成立村委会,村委会数量增加将超过8倍,相应的管理成本就会大幅增长;同时,在乡镇以下设立公共服务站作为派出机构,无疑增加了一个行政管理层级,财政支出上也必然带来巨大压力。再次,是如何避免自然村村委会的再度行政化问题。行政村的行政化是乡村关系长期以来难以处理的关键,也是村民自治中农民“形式有权、实质无权”的根本原因。在清远模式中,作为乡镇下派单位的公共服务站,虽然客观上能够为国家行政权力对最基层的自然村的渗透起到一个天然的屏障作用,但如果公共服务站在承接乡镇政务后,将自身事务向自然村村委会转移,自然村在自治过程中也难免有被再度行政化的可能,那么农村基层以自然村为载体的唯一权力屏障也将消失,农村的社会自治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二)其他四种模式存在的问题。对于其他四种模式而言,由于自治重心下沉到自然村后,一方面并未改变行政村村委会设置现状,另一方面在自然村又设置了自治机构,由此在村级层面就形成了“两级治理结构”,随之而来的就是自然村的各种自治组织与行政村村委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可姑且称之为“村组关系”)也将逐渐凸显:如果自然村的各种自治组织作为村委会的下属机构,这些自治组织就可能被附带行政化;如果自然村的各种自治组织保持独立的自治性,村委会的权力就有可能被削弱而引发双方关系的紧张。如在贵港市调研时,就有部分村“两委”干部开始担心“一组两会”设立后,屯里的很多大事由群众决议,无形中会削弱村“两委”的职权,影响到村务中心工作的推进。〔14〕这种担心和看法有可能影响二者关系的和谐和“一组两会”的长效运行。

(三)两大类模式存在的共性问题。其一,一些自然村党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党小组难建立,作用难发挥。自然村的各种自治组织都需要在党小组的领导下开展活动,然而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地方农村基层党组织既无发展经济能力,又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组织吸引力下降,村民入党积极性不高,党员数量在减少。另一方面,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务工,农村中青壮年精英普遍减少,留守下来的普遍成了“386199”部队,党员的数量和质量都受到影响,部分村屯出现了党员“空巢化”的现象,有的自然村甚至没有党员或因党员数量不足3人而无法成立党小组。如贵港市目前全市有2035个屯(组、队)没有党员,217个屯(组、队)党员数量达不到设立“一组两会”党小组条件。其二,自然村大多缺乏议事场所,不便于自治组织开展活动。由于村民自治多年来一直以行政村为单位,行政村普遍都有村委会办公楼和其他附属设施作为开展村民自治的活动场所。但在自然屯村一级,则由于缺乏建设经费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所需的场所十分稀缺,面临有事议而没有议事场所的尴尬困境。其三,自然村开展自治所需的经费无保障,也将影响到这一治理机制的可持续性发展。行政村设立的村民自治组织村委会是国家村级治理的法定组织,其有稳定的经费保障。但在自然村实施村民自治,自治组织除了个别地方有少量补贴外,基本都是以义务履职方式为主。这种履职方式虽然减少了政府财政支出,但一项管理制度如果没有一定的经费作为保障,却想要得到顺利而持久的实施是较为困难的。就村民自治工作而言,许多日常事务都需要一定的经费开支,如通讯费、交通费等,并且还常常会耽误农活。当自然村开展村民自治进入常态化、日常化时,工作的琐碎、开支的增加及对自家农活的耽搁,自治组织成员的热情难免会逐渐消减,这种无经费来源、义务式的管理制度能持续多久就成了一个问题。

五、结论及进一步讨论

从上述分析可见,当前我国许多地方村民自治正经历着一场自治单位由行政村下移到自然村的制度变迁。这一变迁发生的动力基础,源于行政村自治单位过大所引发的自治难题,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从各地竞相开展的具有典型性的五种模式来看,其成效显著,适应了村民自治的阶段性发展需要,对于深化村民自治、激发村民自治的生机与活力有重要价值。同时,村民自治重心下沉到自然村,也存在财政压力巨大、党员数量欠缺、活动场所匮乏、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属于村民自治新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然而一切改革与尝试都需要时间来检验。各地的村民自治试点探索时间都还不长,有的才刚刚起步。因此,一方面需要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为改革创新的成功欢欣鼓舞的同时,也允许改革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足。同时,对于出现的问题,地方实践部门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以推进这一改革的发展。

此外,这场自治重心下移的改革,也引发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以有助于深入认识村民自治的新发展和新实践。

一是当下出现的村民自治重心下移的趋向,并不能等同于下移是村民自治发展的唯一走向。村民自治的发展走向,从方向上来说应该有三种,即向上、向下和横向的发展。向上,即按照前国家领导人彭真所言的“把一个村的事情管好了,逐渐就会管一个乡的事情;把一个乡的事情管好了,逐渐就会管一个县的事情。”〔15〕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村民自治向上发展较为困难,但也不是只有向下一条道路,实际上横向的发展也已展开了诸多探索。如河南、湖北、广西、山东等地近年来就出现了以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新的治理单位开展社区居民自治的实践,也能够适应当地农民的需要。从而在村民自治的发展中,除了“村治+组治”外,还形成了“社区自治+村民自治”等多层次的自治格局。这样的自治格局在中央层面也得到了高度认可。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探索不同情况下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可开展以社区、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指出,“在有实际需要的地方,扩大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继续搞好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因而村民自治的横向发展同样值得重视和研究。

二是村民自治并不一定围绕着村委会进行,而应该有更多的自治类型。过去我们有一种固定的做法或思维定势:一提到村民自治,就容易将其与行政村村委会相联系甚至等同。由于过于关注村委会,将村民自治等同于这一载体,结果是既赋予了村委会过多的负担与职责,又不利于其他自治领域的开展。事实上,村民自治组织除了村委会外,其他涉及全体或部分村民公共事务的组织,包括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中的组织,如老年协会、各种理事会、议事会、监事会和委员会等,只要是村民自我选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群众性组织,均属于村民自治组织,在村庄治理中同样能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组织的存在,大大扩展了村民参与自治的领域和内容,丰富了自治的类型,也同样值得肯定并支持其发展。

上述“村治+组治”、“社区自治+村民自治”和除村委会外的其他自治组织,就构成了村庄治理中多种类、多层次的自治格局。这种治理格局决定了村民自治未来的发展方向,既不是让小组自治、社区自治取代行政村自治,也不是让各种协会、理事会、委员会代替村委会,而应该是在做好行政村自治的基础上,向小组自治、社区自治延伸,向多领域自治延伸,这或许才是村民自治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是自治重心下沉并不等于要回归传统的小共同体,也不等于自治和参与不需要扩展。从村民自治的新发展来看,自治重心的下沉,由于缩小了自治单元,形成了小规模的共同体,更符合自治的要求。基于此,一些学者提出了重建“小型共同体”的主张,认为在规模更小的共同体中,由于利益相关、文化相同、成员更同质等特征,更容易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当下将村民自治下沉到自然村或村民小组,在小共同体上有助于激发村民自治活力,更适合于自治。〔16〕然而,从现代社会的发展来看,社会愈发展,就愈将打破传统要素,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现代国家构建还远未完成的国家,要进一步整合乡村社会,势必伴随着各种权力要素的“下乡”,以改造乡村社会,在这一过程中,乡村社会自身的传统要素也将逐渐消解,要完全回归到过去的村落小共同体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同时,从现代民主的发展进程和方向来看,自治和参与应当是逐步扩大的,完全回归到小共同体还可能会限制自治的发展和参与领域的扩展。因为,自治单位愈小,其自治范围和内容就愈有限。〔17〕然而在我国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环节之一的村民自治制度,要适应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自治下沉又不可避免。但当下自治重心的下沉,其着眼点不是为了要回归到传统的村落小共同体,而是为了提升自治的品质,使自治的基础更为坚实,为自治的扩展创造更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农民的参与也要上升,这个参与不仅到组,到村,可能还往更多更高的地方参与,这也是一种趋势,这方面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18〕

〔参考文献〕

〔1〕〔15〕彭真文选(一九四一――一九九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30-431,608.

〔2〕〔18〕徐勇.找回自治:探索村民自治的3.0版〔N〕.社会科学报,2014-06-05.

〔3〕孙国英,李书龙,梁有华,龙跃梅.乡村治理改革激发基层活力〔N〕.南方日报,2015-04-20.

〔4〕清远市党组织下沉到村组重塑乡村治理结构〔EB/OL〕.http://www.nfncb.cn/2013/importantnews_1112/85441.html.

〔5〕〔6〕杨晓刚.自然村村民自治是基层民主和乡村治理的新探索〔N〕.大理日报,2015-04-30.

〔7〕〔11〕戚莹莹.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呈现“新常态”〔N〕.南方日报,2015-02-13;刘龙飞,王宏旺.广东清远基层党建重心下移村小组设党支部〔N〕.南方农村报,2014-04-15.

〔8〕〔9〕〔12〕〔16〕廖子渊,荣佩云.融水县开创基层组织管理新模式激发乡村活力〔EB/OL〕.http://www.gx.xinhuanet.com/wq/2015-06/12/c_1115582394.htm.

〔10〕朱敏杰,胡平江.两级自治: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兼论农村基层民主实现的合理规模〔J〕.社会主义研究,2014(5).

〔13〕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506/201506008324399.shtml.

〔14〕孙志平,吴小康.广西贵港推行“一组两会”解村屯自治难题〔EB/OL〕.http://news.hexun.com/2013-08-23/157367211.html.

〔17〕徐勇,赵德健.找回自治:对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村民自治与政治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2-09-27
" ——福建省村民自治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村民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总结我国开展村民自治工作十余年来的经验教训,研究解决村民自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23-01-05
" 【内容提要】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亟待解决以下六个问题: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解决村委会服务功能弱化问题;理顺乡村关系,解决“过度自治化”和“附属行政化”问题;理顺村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解决基层党组织不适当地干......
关于村民自治的法律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 要:村民自治从开始实施到现在不过十多年时间,是正在实践中的一项年轻的事业,在其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诸多的困难和问题。我们知道,从一项法律制度的形成到实践该法律制度并使其成熟,必须经过长期、艰辛的努力。村民自治也不例外......
当前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组织法在1998年的正式颁布以及在此基础上全国各地农村村委会1998年的换届选举,标志着我国村民民主自治体制的确立。这是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当前村民自治发展中存在一些问......
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
发布时间:2022-10-21
"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以民主选举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可以提高农村资源动员能力,监督村组干部不良行为,抑制乡镇达标升级冲动和过度提取欲望,提供村民制度化参与渠道,形成村庄社会共同体以构造对少数行为不良者的监督能力,从而可以......
政治的回归与自然秩序的重建——重审玄学的基本问题
发布时间:2023-05-29
" 内容提要:把魏晋玄学理解为心性哲学或精神境界形态的形上学,已经成为二十世纪的正统观念,然而,这一观念忽略了玄学作为政治哲学的内在维度。玄学的中心论题是名教与自然之争,它的实质是通过自然秩序来界定政治秩序的正当性问题。......
自治新论
发布时间:2022-07-26
" ——对改革开放以来自治的综合评析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的一个显着变化,即自治形式在局部范围的相对活跃。自治形式相对活跃,集中反映在对以往单一的自治形式的突破,形成民族区域自治形式、地方自治......
村民自治是民主政治的起点吗?
发布时间:2023-07-24
" 一 . 引言 中国乡村民主自治是史无前例的事件。我们几乎没有现代国家的直接经验作为参照系来对这一事件进行评论,因为没有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从农村开始的,更没有在与中国相似的历史条件下从农村开始进行政治改革的经验。......
我国村民自治的制度空间与发展方向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2
【摘 要】村级民主是我国实现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一制度直面我国最广大的农民群体,保障其政治和经济权利,培育其公民意识。从村民自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它建立在经济体制改革后,每户农民拥有了自己的一块土地的格局......
浅论村民自治的本体问题_宪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14
[摘要]村民自治的主体应是村民个人,而非村或村委会,基于此,村才是村民自治的组织,村民与村委会之间才能形成授权的关系;同时,村民自治组织应该被赋予法人的地位,这样才能明确村委会作为法人的执行机关的定位,并使法人代表合理存在......
村民自治研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9
" 内容提要 村民自治研究有“政治民主”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两种视野:前者把村民自治看作是中国政治民主制度的起点或实验场;后者认为村民自治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要转型提供了客观的活动空间。这两种研究范式遇到了中国村民自治由......
村民自治的绩效评估
发布时间:2022-11-28
" 【摘要】村民自治是8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民主进程中的一个进而程碑。我们在评价其绩效的时候,除了直接关注社会实践上的表现外,还应关注它在制度和理论层面的表现形态。【关键词】村民自治;绩效;评估80年代初,中国乡村社会发生了急剧......
重新审视中国农村的基层选举和村民自治
发布时间:2023-06-27
" 中国的村民自治:被赐予的民主 当海内外对异军突起的乡村民主赞扬声不断的时候,一些学者已开始提出不同的看法。毛丹认为:“关于乡村民主,过于拘守流行的制度主义框架,偏重于制度文本分析,可能产生过于乐观的结论。......农......
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衔接的现存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3-12-17
" [摘要]现阶段,在村民自治的运作中,还存在着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衔接不当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乡镇政府仍把村委会看成自己推行政令的下属机构;村委会不愿接受乡镇政府的指导。其原因是,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权力范围划分不明确,乡村干......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村民自治
发布时间:2023-01-14
" 内容提要:生产方式、经济制度决定着政治制度和管理体制。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不断完善,催生了村民自治并推动其发展。 农村落实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自主经营、自我管理成为必然要求,......
村民自治政策下的公民参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2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村民自治政策下的公民参与研究”,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中央政府适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农村发展与新的治理范式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以新一届政府的农村新政为标志,中国农村发展进入了一个令人鼓舞的黄金时期。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政策导向确立、政府投入大量增加的有利条件下,农村发展的制约主要是治理不善。好的政策怎样获得好的执行,正在困扰着......
村民自治所面临的挑战
发布时间:2013-12-17
" 实行村民自治,是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全国人大1998年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近两年来,江苏省人大相继制定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
论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3-05-16
从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是一个乡村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矛盾多发、利益冲突愈加尖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利益的追求被激发,过去被隐藏和压制的社会问题集中呈现,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层出不穷。为此,加快社会治理能......
浅析硬软法兼治的村民自治制度
发布时间:2023-05-14
一、软法和硬法的界定 ( 一) 软法和硬法的概念解析 1. 国内外学者对软法的定义 国外学者Francis Snyder 认为,软法是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能产生社会实效的规范。罗豪才教授认为,软法是那些效力结构未必完整、无需依靠国家强制保障......
实行村民自治是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方式的创新
发布时间:2022-11-21
" 村民自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亿万农民的伟大创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它给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站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高度,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非常明显的互动作用。村民自治的探索、推进和发展的过程,也是我们党不断......
村民自治:理想制度与现实困境
发布时间:2023-05-06
" --对叶阿金“选民资格”案件的思考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从发生在浙江省瑞安市的一起村委会选举中“选民资格”案件的评论着手,对村委会选举中面临的困境之一--村民资格问题作出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村民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
关于村民自治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2023-06-16
" [摘要]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农村和谐秩序的一种尝试,是中国“三农”问题的焦点之一,它将把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逐渐引入佳境。因此,笔者试对村民自治的必然性及如何全面推进村民自治的进......
当前村民自治面临的挑战
发布时间:2023-04-02
" 内部制度建设的不平衡和外部因素的滞后 编者按 新事物的发展并不总是—帆风顺的,基层民主建设这一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所进行的伟大创举,经过10多年的风风雨雨,暴露的问题与取得的成绩可能同样令人瞩目。困惑与希望同在......
浅谈村民自治政策下的公民参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2
行政法论文:浅谈村民自治政策下的公民参与研究怎么写呢,请看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论文摘要:村民自治政策的背景下,以公共选择模型分析村民自治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并通过对公民参与理论的综述以及村民自治的实际情况......
村民自治中选举参与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5-08-27
摘要:随着村民自治在中国农村的持续推行,农村治理的绩效显著提高,村民民主选举作为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纵观来看学者们主要从宏观上政府与村庄关系、村庄发展状况和微观上经济理性、政治信任、社会资本和......
村民自治:中国民主政治的微观社会基础
发布时间:2023-03-20
" 摘要:该文认为,民主建设应该是一种国家主导的民主制度建设与社会主义主导的社会民主培育的双向互动过程。80年代以来,在政府推动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下兴起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村民自治的建设与发展将构筑起未来中国民主的微观社......
试述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村民自治均衡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09
" [论文关键词]村民自治;均衡发展;社会转型;新农村 [论文内容提要]村民自治在我国农村已经推行二十年,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喜人成绩。村民自治不仅在推动农村民主化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还是实现新农......
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
发布时间:2023-02-19
" ——一种法社会学的视角 导 言 一、农村自治:历史演进与结构变迁 (一)乡村制度的历史演进 1.传统国家下的乡村社会 按照安东尼·吉登斯的《民族—国家与暴力》一书的独特论述,世界社会发展史经过了三个特......
法治的自治基础与自治的法治保障
发布时间:2023-03-19
最近,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有限责任公司因不服中国足球协会对其作出的处罚决定,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这一事件引起了法学界、法律实务界的广泛争议:足协,作为非国家行政机关的社会自治组织,能否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其对组织成员行使管......
村民自治怪胎——村务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05-11
" [论文摘要]村民自治在给农村复杂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的同时,还催生了一个被许多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所忽视的怪胎——村务管理委员会,全国的村民自治怪胎,是一个大于5万的庞大的群体,但在基层政府眼中这种怪胎反而美丽,而......
村民自治中的村民委员会定位分析Ⅰ
发布时间:2013-12-17
" 摘 要:我国现行村民自治制度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村民委员会定位问题上,需要坚持该法“村民自治”之立法主旨,对村民委员会与基层党组织和乡镇政府的关系等诸多重要问题做更详细而具体的明晰。 关键......
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9
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一、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对于 20 世纪 20、30 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近年来有些学者采用国家政权建设的分析框架进行研究,研究者或是从宏观......
村民自治进程中乡村关系的偏离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村民自治进程中乡镇政权与村委会的关系(乡村关系)存在着“偏离”成文法律规范的现象,这种偏离严重制约着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和乡镇行政职能的有效履行。作者分析了乡村关系偏离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并提出了将村委会与乡......
环境问题社会自治
发布时间:2022-10-28
一、概念界定 (一)环境问题社会自治 何为环境问题社会自治,其指的是以社会力量为主体,通过不同于政府和市场的治理方式,独立地实现对影响自己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的自主治理,这种自主治理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可以把一切......
村民自治的功能及其合理性
发布时间:2023-06-24
" 开宗明义,针对当前出现的对村民自治的疑虑[1],笔者试图在本文中指出,在国家已经过十年试行而正式颁布实施《村委会组织法》的现在,最为重要的争论不再应该集中于是否实行村民自治这一政策判断上(当然,这并非是说不能再就此一政策......
宗族因素对村民自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2-07
" [摘要]宗族作为一种传统力量,随着改革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转型而悄然复兴,成为嵌入村民自治的重要变量,对村民自治运作形成双重影响:一方面,积极推动村民自治的运作和发展}另一方面,又对村民自治构成危害。 [关键词]村民自治;......
浅析邓小平与村民自治的宪法精神
发布时间:2016-12-25
政社分开、村级去政府化与村民民主自治 村民自治入宪是从邓小平着力推动政社分开和基层民主开始的。村民自治入宪的过程和其中的言论深切地展现了村民自治的宪法精神。中国古代是皇权不下县。民国时期政府权力触角开始下延到乡。1958年......
论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机衔接
发布时间:2023-05-04
" 摘 要 废除人民公社以后,中国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重大变化是,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二元并存。二者反映了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关系,必须实现有机的衔接。在现阶段,由于乡镇对农村社会管理的介入程度提高和村民政策参与意识的增强......
宪政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与村民自治
发布时间:2022-12-11
" 论文关键词:宪法意识 农村 自治 培养 论文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迄今已有十一个年头,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出现了家族、宗族势力,黑恶势力的渗入和横行,贿......
中部地区村民自治若干问题之法律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6
内容论文摘要:村民自治是农村村民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村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基层民主制度,它是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改革进程而出现的村民自治管理模式,也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20多年的村民自治实践,这一基层民主制度逐步趋于......
计划生育与村民自治制度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一、引言 人口控制思想并不是现代社会独有的专利。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中就曾描述过20世纪30年代江苏江村村民们自发进行人口控制的情景。在江村,尽管“结成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传宗接代”,但是“必须要有足够的劳动对......
实施村务公开促进民主自治
发布时间:2013-12-17
" 我们许昌县委、县政府(河南省)坚持从本县农村实际出发,广泛深入地开展村民自治活动,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有效地提高了村级管理水平,探索了保持农村社会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促进了我县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县呈现出综......
村民自治决策过程的三层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17
" [内容提要]:中央、地方政府、民众三者在村民自治的决策过程中发挥了各自的作用,文章运用崔之元博士提出的三层分析,结合村民自治的实践对此进行了研究。在这一基础上,作者认为,现阶段要优化中国的决策,须建立一套上述三者健康......
浅谈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缺陷
发布时间:2023-01-15
" 论文关键词:村民自治 法律制度 缺陷 论文摘要: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是整个中国稳定发展的基础,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和农民民主权利的保障,也是中国民主建设和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
从农村社会分层看村民自治与配套制度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09
" 一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社会的变动呈现多元化与复杂化。一方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经济分化及社会成员在经济地位上的差别与以往的政治关系一起为农村急剧形成的社会分层提供了基本依据;另一方面中国农村发展带有明显的不......
村民自治章程的意义与绩效评估(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08
【论文摘要】村民自治是8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民主进程中的一个进而程碑。我们在评价其绩效的时候,除了直接关注社会实践上的表现外,还应关注它在制度和理论层面的表现形态。 【论文关键词】村民自治;绩效;评估 80年代初,中国乡村社会......
浅谈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2-10-25
浅谈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浅谈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浅谈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文章 来源 一、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对于 20 世纪 20、30 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近年来有些学者采用国家政权建设的分析框架进......
浅议我国村民自治中的民主选举制度
发布时间:2023-01-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作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下来,赋予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的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在取得基本成效的基础上,不断解决我国农村在村民自治制度建设进程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把我国的村民自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民主选举作为村民自治活动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如何.........
村民自治中的党“政”关系 及其出路
发布时间:2023-05-23
" 内容提要:随着中国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村级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问题越来越走向了前台。本文通过对村级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和解决对策的分析,意欲揭示实现二者之间关系规范化的努力方向,为中国农村......
少数民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发展探究
发布时间:2022-11-16
ABSTRACTXundianCountyisaminorityautonomouscounty,andtherearemanyethnicminoritiesliveingpeacefullytogetherinit.Amongthem,theHui,Yi,Miao,nationalitiesaretheminoritynationalitieswithlargerpopulations.Int.........
“发现——自主”归类识字教学新探
发布时间:2013-12-19
" 在识字教学中有个经典的解释和记忆“聪”字的方法:你在学习做事的时候如果能做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的话那一定能变得很“聪明”!小学低年级阶段如何让学生在识字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做到这“四到”呢?如何在让他们在“四到”后再......
回归自然的花园——泽·园
发布时间:2023-02-02
自古以来,湿地区域常常被人们忽略为废弃场所。人们排尽湿地中的积水,不遗余力地将其大量开发为耕地或城市用地。所以,当今天的人们开始意识到湿地环境重要的生态研究价值时,地球上尚存的湿地区域已为数不多了。这也使得湿地景观在现代......
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设和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2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建设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和发展了历史悠久、灿烂丰富的中华文明。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党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广泛而深入地推进民族工作,开辟并不断拓展具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在政治制度上集中表现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浅谈教育理解与人的自我回归
发布时间:2023-01-23
教育理解意指教育者能深入教育实践情境或教育文本,真实进入儿童的生活及内心世界或文本作者的内在思维逻辑,从而获得意义,藉以指导教育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自我全身心投入,带着自我过去的经验、认同与个性特质进入教育实践或......
城市化进程中的村民自治:治理困境及其出路
发布时间:2023-01-29
"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城市化进程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其正相关性早已为人们所充分认识。但城市化进程也犹如一把双刃剑,对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这一点却少有人予以关注。本文从村民自治角度对城市化进程中所造......
村民委员会的自治及其与乡镇政府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12-25
" 中国广大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引起了西方和中国学者的广泛兴趣。目前,村委会研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中国学者因缺乏理论的建构而使研究流于对现象的一般性描述,或只是对政策条文进行说明和图解;另一方面,西方学者则因不......
国家权力与村民自治——庞东调查及其思考
发布时间:2023-06-13
" 内容提要:本文以笔者2001年8月的一次农村基层民主现状实地调查以依据,回顾了20世纪中国农村村级政治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并提出当前农村村民自治的核心问题之所在——即国家权力与自治权力的冲突。最后分析了当前村民民主自治推......
统一与自治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本文从“台独”势力提出的“第二共和宪法草案”出发,论述了国家统一和台湾地区自治的辩证关系。虽然台湾地区显然不具备制宪权,简单否定“第二共和宪法”并不能解决台湾自治面临的法理困境,而这种困境也正是“台独”主张获得......
论村民自治组织运作中的权力冲突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3-04-17
" 村民自治组织是作为人民公社制度解体后的替代组织出现的。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后,人民公社对农村社会资源的掌握和生产经营失去了控制,人民公社作为集体 经济、社会与政治一体的基础坍塌了,人民公社制度已经无法履行它的职......
关于新农村法治建设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7-21
【摘 要】农村法治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处于重要地位,也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当前农村法治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全面建设法治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文章列举了当前农村法治建......
新世纪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刍议
发布时间:2023-05-19
摘 要: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作为我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其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周边地区的稳定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繁荣,甘南州的民族关系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文通过......
回归自然的权利--自然、健康和设计论坛
发布时间:2014-01-17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漫步于岸边,或徜徉于花园中,或站在山巅,人们能够同时感受到静谧与活力,身心的交融与振作。这种感官体验无论对个体或是对社会都有着深远的良好的影响。” 精神学家奥利弗•萨克斯(Oliver Sacks)博......
农村金融创新亟待回归本质
发布时间:2016-01-12
当创新镶嵌在农村金融面前,有人认为这是一个金光灿灿的课题,肯定前途无量;也有人觉得这是改革的号角,应该跟着擂鼓。然而,在面孔上显得土气的农民眼里,创新有点姗姗来迟,甚至是陌生和质疑。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商业银行的成立,......
法理学视野下的村民自治权:争议\歧见与解析
发布时间:2023-04-14
摘 要:作为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研究的基础性命题,村民自治权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重视,但我国学术界在村民自治权的内涵与法律性质、主体、内容等方面均有较多歧见,存在多种不同学说。系统梳理这些不同观点,并从法理上对村民自治权......
论民主中德治与法治问题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2011年,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明澍进行了“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与研究”,他选取了北京、深圳、孝感、榆树4个地区的1750个样本,回答了“中国人想要什么样的民主”、“中国政治文化的特征”等问题。其中得出的结论......
论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范文
发布时间:2016-07-08
摘要:查字典范文网为您编辑了论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敬请关注!! 实现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是新时期推动村民自治深入发展的重要举措。从过程来看,尽管不同阶段有不同解读,但是由国家权力与农民民主良性互动......
论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兼论中国乡村的民主政治改革
发布时间:2023-03-11
" 一、引论 中国乡村民主自治是史无前例的事件。我们几乎没有现代国家的直接经验作为参照系来对这一事件进行评论,因为没有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从农村开始的,更没有在与中国相似的历史条件下从农村开始进行政治改革的成功经验。我......
私法自治中的自由与限制
发布时间:2022-09-14
私法自治中的自由与限制 私法自治中的自由与限制 私法自治中的自由与限制 [摘 要]私法从古到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且仍有顽强的生命力,究其根源,在于私法有极强的兼容性,而这种兼容性无疑是建立......
新村治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1
" 摘要: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村治的历史变迁。现行村民自治模式的内在角色冲突,可以归为三重层次。我们并指出了村治的两种应有职能及其残缺。在此基础上,主张村治的整合,倡导一种新型的村治观,旨在突破现行村民自治的困境。村治的......
新村治构想
发布时间:2013-12-17
" --村民自治与合作社改革可以并轨 一、村民自治的困扰 村治,即乡村治理。村民自治是新时期村治的一种有益探索,但是遭遇重重困扰。首先,作为一个“群众性自治组织”,从理论和法律上讲,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下而上选举产生的......
迈向多元自主的乡村治理
发布时间:2023-07-23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治理体系和能力已经难以适应不断变化了的现实和实践,面临着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科技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结构分化和整合等给治理带来的挑战。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治理的难题......
关于制定自治区自治条例问题的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28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和国家正确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在......
对我国落后地区村民自治参与主体素质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9
" [摘 要] 农民占我国人口总数的大多数,扩大农民的政治参与,引导农民规范化参与村民自治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大局,关系到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村民自治制度的良好实施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具有现代民主意识的村民。我国落后地区由于经济文......
村民自治背景下乡村关系失范的宏观体制根源
发布时间:2023-02-25
" 摘 要:随着村民自治的实施与推进,中国乡村社会形成了以国家行政管制和村民自治为核心内容的"乡政村治"政治格局。按照制度文本上的规定,乡镇政府是农村最低一级政权,村民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二者之间是"指导-协助"关系。然......
社区居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及新问题
发布时间:2023-06-19
【摘要】在信息化条件下,我国社区居民的思想动态变化比较大,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区工作势在必行。本文首先概述了社区居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论述了社区居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构筑三位......
当前农村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一)众多乡村人口与农产品供求 中国农业发展中出现了十分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是总体的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大宗农产品总体上缺乏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却是众多的农产品过剩和农产品价格的持续 走低。中央政府自1998年以来连续几年......
张治中与张自忠
发布时间:2023-02-07
在中国的国民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有两个音同字不同的高级将领,张治中与张自忠,不熟悉的人常常将两人混淆不清。 张治中字文白,1890年生于安徽省巢县,著名爱国将领,黄埔系将领,原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论公共财政体制下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的实现
发布时间:2014-01-07
编辑。 [摘 要]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财政自治权则是自治权的核心、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财政政策的核心。加快和深入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的研究,为实践提供厚实的理论基础,将促进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在不断发展的公共财政......
财政政治学的缘起、发展与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31
[摘 要]财政政治学是财政学和政治学学科交叉的新兴研究领域。它既根植于20世纪政治和经济交互作用日益加深、政府广泛介入经济社会领域的背景下,亟需关注和研究国家行为正当性,尤其是政府经济行为合理性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近代以来......
浅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体制回归问题
发布时间:2014-01-06
论文关键词:非公有制 经济 体制回归 体制改革 公平竞争 论文摘要:在我国的 市场 化改革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为了应对这些矛盾和保持 社会 稳定,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中,不乏向计划经济体制回归的因素......
关于私法自治原则问题再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11
民法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民法的基础本质和特征,是民事行为的规范与价值判断标准。我国现行民事立法上有平等原则、公平原则、私法自治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而平等原则是民法基本原则中最基础的一项原则,就像是民法的支柱、......
简析民国时期的“大学自治”
发布时间:2023-01-14
" 论文摘要:民国时期,是中国大学的黄金年代,大师倍出、百家争鸣、思想自由,探索其根源在于:首先是政府对大学自治的法制保障;其次是教育家对大学理念和制度的设计,其核心的理念是“大学独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其制度就是众......
论村民自治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关系
发布时间:2016-05-04
一、法律对村民自治组织的性质及职能定位 关于村民自治组织的法律,既有《宪法》,又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民法通则》、《农业法》、《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宪法》第111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
中国村民自治的法学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20
中国的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根据中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它们的性质都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其自治机关——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也被现行法律确定为“群众性自治组织”,从而不享有如民族区域自治和特别行政区所具有的地方政......
腰痛,自己的病自己治
发布时间:2015-08-26
你是否每天必须在电脑前煎熬近8个小时,翘着二郎腿、埋着头,忙着没时间休息、吃饭,甚至上厕所……回到家你是否就只想窝在软乎乎的沙发上,哪怕起身拿个水果也懒得动弹……“锻炼”似乎从来不会出现在你的人生字典里,因为你忙,哪怕......
关于推进村民自治的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论文摘要:村民委员会作为我国政治体制下的特殊的组织形式,其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从立法上是一个全新的组织。它具有行政机关的性能从立法上是一个全新的组织。它具有行政机关的性质,行......
论自媒体时代传统新闻传播的创新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10
[摘要]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媒体也随之迅速崛起,传播更加快速、形式更加新颖、内容更加亲民的特点,成功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媒体的声音显得越来越弱。那么如何在这个人人是媒体的时代,继续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这就需要传统媒体的不断创新和自我完善。[关键词]新兴媒体;传统媒体;创新;完善自媒体是公民通过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改变了传统媒体“点到面”.........
新自由主义发展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8
[摘要]私有化、市场化、非管制化作为当代新自由主义的三大核心特点,集中体现出新自由主义所具有的特点。对新自由主义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文章从非管制化、私有化、全球自由化和福利个人化四个方面分别对新自由主义进行了分析。 [......
新农村社会治理创新
发布时间:2023-02-15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治理任务繁重。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要义直接指向三农问题事关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