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大屠杀记忆与创伤书写:“第二代”叙事与以色列人的身份认同

大屠杀记忆与创伤书写:“第二代”叙事与以色列人的身份认同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9-26 03:13:04
大屠杀记忆与创伤书写:“第二代”叙事与以色列人的身份认同
时间:2022-09-26 03:13:04     小编:

〔摘要〕二战结束后的七十年里,大屠杀一直在以色列的社会政治生活与公共话语中占据着中心位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第二代”叙事文学逐渐发展起来。其创作队伍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首先是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或者说大屠杀“第二代”;其次是父母并非幸存者的作家,但本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大屠杀给以色列社会和个人心理带来的冲击,于是选择“第二代”体验为描写对象。他们都经历了以色列国家重建大屠杀历史与大屠杀记忆的过程,并把大屠杀历史与记忆融入到个人身份的建构之中。

〔关键词〕大屠杀叙事;第二代; 集体记忆; 幸存者; 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I10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5)06-0021-09

“第二代”(the Second Generation) 指的是大屠杀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意指大屠杀幸存者的子女。这一术语最早见于反映幸存者在经历创伤后处于紧张状态并对其子女产生影响的心理文学中,用于形容与幸存者及其家人相关的心理治疗;但后来也逐渐用于与不需心理咨询的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子女的相关讨论。①广义地说,探讨犹太人“第二代”问题的两部具有开拓意义的著作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一部是斯坦尼茨与索恩义合编的文集《生活在大屠杀之后:美国大屠杀幸存者子女的反思》(1975),它反映了“第二代”的生存境遇,以及大屠杀对其身份塑造的影响;另一部则是爱泼斯坦撰写的影响深远的《大屠杀的孩子:与大屠杀子女的对话》(1979),该作探讨了父母的大屠杀经历对子女的影响。②真正对大屠杀叙事进行研究的学术著作问世于20世纪90年代,其中包括伯格的《约伯的孩子》(1997)和《第二代声音:大屠杀幸存者与迫害者的反思》(2001)、希赫尔的《打碎水晶:奥斯维辛之后的创作和记忆》(1998)、布吉亚特的《不会让你自由:犹太大屠杀幸存者后裔的创作》(2003)以及格里姆伍德的《第二代大屠杀文学》(2007)。③这些著作从心理、社会、历史、文化等不同层面探讨“第二代”叙事中所呈现的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子女的体验。除伯格《约伯的孩子》之外,它们均打破了国别界限,把“第二代”创作作为国际化的话题加以讨论。由于国内以往的学术研究大多关注美国等地的“第二代”作家,却对以色列的“第二代”叙事未曾问津,而以色列这个国家与二战及大屠杀幸存者的关系又极为特殊,因此本文将集中探讨以色列的“第二代”叙事文学与身份认同问题。

二战结束后的七十年来,大屠杀一向在以色列的社会政治生活与公共话语中占据着中心位置。1950年代,即以色列建国后的第一个十年,便有50余万大屠杀幸存者从欧洲各地移民到了以色列。这些人经历了大屠杀创伤,从肉体到心灵均受到了难以名状的摧残。无论从外在的语言、服装、发饰与举止,还是从内在的精神世界均与试图张扬英雄气质的新建国家格格不入。为将这些饱受创伤的幸存者塑造成时下需要的新型国民,同时也为了教育本土以色列人,尤其是让年青一代更好地了解历史、珍惜现在,以色列政治家和犹太知识分子从建国之初便开始寻找大屠杀的纪念方式,就大屠杀在犹太历史上的地位展开深入讨论:1951年,以色列议会决定建立“大屠杀与起义纪念日”;1952年,商议与德国签订索赔协议;1953年,决定建立大屠杀纪念馆亚德瓦神姆;1954年,围绕卡斯纳审判探讨大屠杀期间人性的复杂性;1959年,决定将“大屠杀纪念日”改为“大屠杀与英雄主义纪念日”;1961年,发起了举世瞩目的“艾希曼审判”,第一次将大屠杀时期犹太人遭受迫害的真相向全体以色列国民展示出来,产生了强有力的震撼力。从此,以色列人开始同情并理解大屠杀幸存者在欧洲的不幸遭遇,并将欧洲犹太人经历的创伤视为以色列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屠杀历史与记忆逐渐在以色列人身份塑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与之相关的大屠杀叙事文学也拥有了别国文学所不具备的独特之处。Gershon Shaked. “The Children of the Heart and the Monster: David Grossman: ‘See under: Love’: A Review Essay”,in Modern Judaism, 1989, 9(3): 311. 中文参见钟志清《“艾赫曼审判”与以色列人的大屠杀记忆》,《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4期;《身份与记忆:论希伯来语大屠杀文学的英雄主义》,《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艾赫曼审判之后”:1960年代本土以色列作家的战争书写》,《文化研究》,第17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色列的“第二代”叙事文学逐渐发展起来。其作家队伍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首先是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或者说名副其实的大屠杀“第二代”,这些人在弥漫着大屠杀阴影的家庭中成长起来;其次是父母并非幸存者的作家,但本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大屠杀给以色列社会和个人心理带来的冲击,于是选择“第二代”体验为描写对象。这两部分人多在20世纪中期出生在以色列,或者是幼年时代便移居到那里,总体上是以色列教育制度的产物,经历了以色列国家重建大屠杀历史与大屠杀记忆的过程,并把大屠杀历史与记忆融入到个人身份的建构之中。

一、幸存者及其子辈的冲突

以色列建国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官方记忆”有意强化以“华沙隔都起义”为代表的武装反抗的英雄主义,而对600万犹太人在大屠杀期间“羔羊般走向屠场”的行为不予以理解,对大屠杀幸存者的苦难无动于衷,多数幸存者只能保持沉默,将战时惨痛的经历埋藏在心灵的坟墓中。父母的大屠杀创伤,以及公共记忆范式对“第二代”心理与身份形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就像“第二代”作家娜娃・塞梅尔(Nava Semel)所述,“大屠杀幸存者的子女不可能在英雄主义的庇护下长大,不像父亲在战场上捐躯或者为国土而历经艰险的那些孩子。他们就像受到惊吓的野草,在屈辱中怯生生地长大。”娜娃・塞梅尔的短篇小说集《玻璃帽》(1985)是以色列第一部描写第二代体验的作品。引文出自其《内在灵魂――谈创作大屠杀文学》,钟志清译,《世界文学》,2003年第9期,121页。在这种情境下,大屠杀幸存者的后裔比较倾向于从个人经历与感受出发来描写大屠杀记忆给以色列人,尤其是给大屠杀幸存者的子女们的心灵深处所蒙上的阴影,在创作中表现幸存者及其子女之间的冲突。这批作家有伊塔玛・列维(Itamar Levy)、萨维扬・利比莱赫特(Savyon Liebrecht)、莉莉・佩里(Lily Perry)、大卫・舒茨(David Schutz)、米哈尔・郭福林(Michal Govrin)、阿米尔・古特弗兰德(Amir Gutfreund)、娜娃・塞梅尔等。 第一部揭示以色列大屠杀幸存者子女主题的作品乃是塞梅尔的《玻璃帽》(1985)。作品中的人物均以作者的幸存者母亲和与母亲有着类似命运的人为原型,表达了幸存者的子女无法摆脱过去身份的困扰,总在不断地追问:母亲,你是怎样活过来的?莉莉・佩里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圆周中的流亡》在这类作品中具有代表性。小说的女主人公即是幸存者的后裔,由于母亲终日处在准备迎接另一场大屠杀来临的状态中,给她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她试图开创新生活,在同龄人中寻找友谊和爱情,但总是被内在的甚至是无意识的某些禁忌迅速挫败,根深蒂固地认定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直至母亲去世,才预示着她有机会过上成年人的独立生活。

与试图通过缓慢的精神追问在受难者母亲与她的以色列女儿之间建立脆弱联系的塞梅尔和佩里不同,女作家萨维扬・利比莱赫特则集中笔力描绘大屠杀幸存者与“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之间的隔膜,而这种代际冲突与以色列社会的集体记忆方式具有密切的关联。利比莱赫特在1948年生于德国慕尼黑,父母均是大屠杀幸存者。1950年随父母移民到以色列。在她看来,大屠杀幸存者的家庭大致可分两类。在一类家庭里,人们着魔似地谈论大屠杀,任何话题,不管是一根鞋带还是一块面包,都可以直接导致对犹太居住区和集中营的回忆。而另一类家庭则对大屠杀体验讳莫如深,采取完全沉默的方式。利比莱赫特的家庭属于后一种类型。〔1〕利比莱赫特的父母出生在波兰,分别是两个大家庭中的唯一幸存者。二战爆发时,父亲已经结婚生子,但在战争中失去了家人。战后,父母在德国相遇并结婚。父母对大屠杀完全采取沉默的方式,从来不向子女讲述自己的过去。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被迫采取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收于《沙漠苹果》集中的《剪发》和《哈由塔的订婚宴》均把背景置于即将举行欢快的家庭聚会前夕――家庭聚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公众社会的象征。

《剪发》描述的是以色列幼儿园里有些孩子的头上长了虱子,幼儿园于是发通知给家长提醒注意。大屠杀幸存者汉娅接到幼儿园通知后,不禁回想起自己在集中营的不幸遭遇,于是将心爱孙女米莉的一头漂亮的金发剪光,“残梗似的短发犹如割过的麦茬,从苍白的头皮中冒出来,娇嫩的白皮肤裸露着”。〔2〕此时汉娅的儿子和儿媳正准备第二天给孩子办生日晚会,剪发这一事件便将大屠杀幸存者和后代之间的潜在矛盾明显化了。

作为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和一个年轻的以色列人,汉娅的儿子茨维已经对幼儿园孩子头上长虱子的现象司空见惯,“我每星期五到幼儿园接米莉时,总有这样一张条子别在她衣领上,而且内容千篇一律。” 〔3〕他不住地埋怨母亲,认为母亲的冲动做法简直是疯了。但与此同时,他又能够理解母亲身为大屠杀幸存者与别人看问题的方式不同,于是在母亲和媳妇之间扮演了调停者的角色。儿媳则毫不留情地断言:“在那场大屠杀中,她的脑子就出了毛病。瞧她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就为这灾难,我永远不让她再靠近我的孩子,也不想让她再到这里来。如果你想见她,就去她的家里。她疯了,你该把她关进精神病院,医生会立即同意接受她。”〔4〕年仅四岁的小姑娘尽管为失去一头漂亮的头发伤心不已,但她早已从奶奶口中听说过虱子对集中营里的死人做了些什么。这无疑更令孩子的母亲火冒三丈。“这样的事情对这样年龄的孩子合适吗?我在问你。我想要我的孩子听灰姑娘的故事,而不是奥斯维辛的故事!”〔5〕而汉娅则孤零零地坐在书房里,沉浸在对集中营里一幕幕可怕景象的回忆之中。

利比莱赫特通过围绕剪发一事而掀起的家庭内部风波,展示出以色列社会对大屠杀幸存者的嫌弃。小说中的儿媳身上则尤其体现出年轻以色列人对过去民族创伤叙事话语的本能性反驳。对他们来说,在大屠杀期间所发生的一切已经成为历史。结果,大屠杀幸存者被重新抛进沉默的世界里,而造成这种现象的驱动力则是她个人的生存环境,即当代以色列的一个缩影。

由不同代人之间的冲突而导致的向沉默世界回归,在《哈由塔的订婚宴》中则以一个大屠杀幸存者的死亡告结。在这个短篇小说中,82岁的大屠杀幸存者门德勒・格林伯格在大屠杀后沉默了40年,记忆之门忽然打开。于是每逢安息日、节假日、喜庆宴会前夕正当家人围坐在摆好食物的桌旁时,他便开始讲述那些恐怖的故事。但对年轻一代来说,家宴桌只具备喜庆意义。门德勒的儿子莫代海曾在战时跟随一个波兰农民生活四年――其身份既是幸存者,又是第二代,他试图以温和的方式劝父亲别再开口,“爸爸,现在在过节。我们要庆祝,要大吃一通,不要想这样的事情。过节时应该想快乐的事情。”〔6〕家人、亲友或是听众并不具备倾听接受幸存者讲述死亡、饥饿和腐烂的能力。最具反叛色彩的听众依旧是儿媳妇希弗拉。她不仅抱怨公公“毁了我们的夜晚”,而且攻击以色列自建国以来建立的具有法定意义的记忆方式:

我们受够了,也听够了。我们不是有死难者纪念日、大屠杀纪念日和各种各样的纪念集会,这还不够吗?他们一刻也不让你忘却。所以我们干吗需要每顿饭上都要记起呢?我不明白,当他唠唠叨叨说化脓的伤口、污血和呕吐时,你们怎能心安理得地吃饭――但那是你们的事,我管不着。至于我,他一张口,节日就完了。〔7〕

但是哈由塔的母亲,大屠杀幸存者的女儿,虽然无法破解父亲的记忆闸门为何在多年后打开这一心理秘密,但对父亲却有一种情感上的关注。

小说透过幸存者第二代与本土以色列人的心理差异,折射出以色列在对待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与大屠杀幸存者问题上的多元化特征。利比莱赫特在谈及大屠杀对自己创作的影响时指出,“做大屠杀幸存者的孩子乃是个沉重的负担。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做大屠杀幸存者们的孩子比幸存者本人还要艰难。”〔8〕她同时还提到塑造儿媳妇这一角色为的是表达出她个人与众不同的情感,因为“大屠杀幸存者的子女是不会说上面那些话的。”〔9〕两个短篇中的儿媳形象则显得意味深长,与身为幸存者“第二代”的丈夫相比,她们对幸存者因饱尝创伤而产生的怪异举动身为不解,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未经历大屠杀事件的本土以色列人对待历史创伤的态度:历史可以铭记,但不能危害时下的幸福生活。这样一来,至少在利比莱赫特笔下主人公的语境里,铭记历史成为当代以色列人的一种负担。 二、记忆蜡烛:承载过去苦难的孩童

在利比莱赫特的小说中,年仅四岁的小姑娘米莉的幼小心灵被镌刻了祖母的奥斯维辛记忆;而哈由塔继承了外祖母的名字,起的是记住外祖母的作用。理论上说,这些孩子应该是按其祖辈意愿被塑造成的“记忆蜡烛”。“记忆蜡烛”乃是以色列学者迪娜・瓦迪在从事大屠杀记忆研究时创立的“术语”。根据瓦迪的观点,像哈由塔这样的孩子须同时拥有双重身份,一是他们本身,二是与他们同名的亲属。〔10〕老一辈用死去亲人的名字为哈由塔取名,目的在于让其记住逝去的亲人,承载家族记忆,乃至民族记忆。然而,与老一辈的期冀相反,以色列国家所倡导的“反大流散”教育①却将哈由塔塑造成了典型的本土以色列人,她不但无法理解亲人的惨痛经历,甚至不愿意做倾听者。由于惧怕外公讲述集中营恐惧会毁坏她的订婚宴,甚至她的婚姻生活,哈由塔让外公保证不在姻亲面前开口,并在宴会上不断用犀利的眼神向外公示意。渴望讲述的老人在外孙女的遏制中栽倒在地。这一悲剧性的结局象征性地表现出,对幸存者的个人压抑实际上危害着民族集体记忆方式的形成,因为沉默本身意味着死亡,意味着民族记忆链环的断裂。

相形之下,大卫・格罗斯曼的经典之作《证之于:爱》中的莫米克则更为“称职”地承担了“记忆蜡烛”的角色。格罗斯曼1954年生于耶路撒冷,其父在1936年从波兰移居巴勒斯坦,母亲是本土以色列人。其本人或家人没有亲历大屠杀浩劫,反而更能祛除幸存者子女的个人感受,从而能够更为客观地拉开距离来观察幸存者的世界,进而把大屠杀体验当成塑造整个以色列国家的集体记忆或犹太民族身份的组成部分。

莫米克是格罗斯曼长篇小说《证之于:爱》中的主人公,在读者面前时只有九岁,其全名叫做施洛莫・埃弗拉姆・纽曼,目的是要纪念某某亲属。“记忆蜡烛”的双重身份使得他成了历史创伤和现实生存世界的双重受难者。莫米克既需要想象无法想象的事情,来填充民族和家庭历史;同时在成长过程中又要承受幸存者子女所特有的恐惧、耻辱与心理压力。莫米克生活在20世纪50年代的以色列,生长在耶路撒冷大屠杀幸存者居住区,他从人们的窃窃私语和传言中了解了大屠杀,因为大屠杀幸存者不愿意提到屈辱的过去的愿望,另一些人甚至为自己失去了亲人而独自活下来感到耻辱。当时的以色列社会也成问题,以色列试图从废墟中再创造自己,试图变得强大,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而这些不幸的幸存者令他们想起耻辱、痛苦的过去。莫米克那时就像作家自己小时候一样,把欧洲犹太人的生活当成以色列人生活的一部分。〔11〕

莫米克试图用以色列人的想法、术语和概念来理解大流散时期犹太人的生活。这是20世纪50年代以色列儿童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些以色列儿童,在学校里接受的是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教育,热爱并崇拜英雄。他希望成为新兴以色列的一名英勇的犹太人,一名战士,发奋学习希伯来语,把以色列总理大卫・本-古里安的画像挂在自己的房间。英雄崇拜与犹太复国主义理想赋予莫米克与土生土长的以色列人相类似的性格特征,他甚至比别的孩子对自己的要求更为严格。甚至在想象中构筑英雄主义的神话,甚至想让以色列英雄到欧洲把希特勒给杀了。看到大屠杀纪念馆林立的烟囱,他假设那是一艘轮船,满载着从“那边”(大屠杀发生地)过来的无人接纳的非法移民,像在英国托管时期那样,他不知怎样去营救那艘轮船。当他逐渐理解了犹太人在大屠杀中是多么无助,多么脆弱时,他先是为之震惊,无法忍受这种耻辱,而后感到了恐惧。更有甚者,莫米克运用犹太复国主义的理想模式来想象他的舅公――大屠杀幸存者,在精神病患者疗养院待了整整十年。他想象舅公是从 ‘那边’来的,大概他拒绝停止战斗,大概他是‘那边’唯一不投降的人。

小说正是从外祖母下葬后几个月,舅公突如其来被一辆蓝色的大卫之星救护车送到莫米克家开始,展开叙述,揭开了一个九岁男孩对犹太身份和记忆等问题的寻找。

莫米克成长的世界为许多大屠杀幸存者包围着,进而产生了破解家人――新到来的舅公和他的邻居那无法表达的过去的愿望。父亲的痛苦原因来自其集中营经历:他在集中营里被迫将尸体从毒气室运进焚尸炉。他认为自己手上沾满了鲜血,所以从来不碰自己的儿子。父母深受集中营经历的困扰,并且为自己的生存内疚,他们不能像普通人那样享受生活,不能同别人沟通,总是在自我封闭,和别人保持着距离。他们不仅承担着记忆的痛苦,而且承受着环境的压力,为使子女免遭不幸,他们不得不对过去所发生的一切保持沉默。每逢大屠杀纪念日来临,他们都要躲避,离开家,离开城市。与此同时,这些大屠杀幸存者所使用的语言也与当代社会脱节,他们把以色列人讲的希伯来语和欧洲犹太人讲的意第绪语混在一起使用。这种混合用语一方面标志着谢克德教授所说的作家所做的成功的艺术尝试〔12〕,同时也反映出大屠杀幸存者难以摆脱对过去苦难的回忆。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子女这两代人之间,几乎无法建造沟通的平台。〔13〕一度试图破解过去密码的莫米克从家人,尤其是从奇怪的舅公那里得到一些支离破碎的讯息,并由此得出一个结论:那边的世界让一个名叫“纳粹野兽”的恶魔统治着,正是这个恶魔躲在莫米克家的地下室里令他的父母无比痛苦。“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就是从那天开始,莫米克下定决心要找到那头野兽,驯服他,让它变好,说服他改变自己的举止,不再折磨人们,让它告诉他‘那边’都发生过什么,它到底对那些人都干了些什么。”〔14〕

他气喘吁吁地跑到那儿(贝拉的杂货店),把她拉到一个角落(要是碰巧店里有别的顾客的话),连珠炮似的向她发问,说是在低声说话但像是在吼:贝拉,死亡列车是怎么回事?他们干吗杀死小孩子?人们在给自己挖坟墓时是什么感觉?希特勒有妈妈吗?他们真的拿人做肥皂吗?他们现在在哪儿杀人?“犹太佬”是怎么回事?用活人做实验是怎么回事?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什么?〔15〕

莫米克对舅公身份的寻找实际上就是对犹太人过去记忆的寻找,因为舅公代表着没人告诉他的过去的秘密。而只有他自己,才能破解舅公口中地喋喋不休念叨出来的支离破碎的语词密码。因此寻找身份也就是寻找破解语词的方式。〔16〕“莫米克”一章的人物堪称以色列现实生活中人物的翻版。小说中有这样的描述,许多孩子和莫米克一样,多年做着内省。这一说法意味着,莫米克同“纳粹野兽”争斗来解释记忆并非个人现象,而是新一代人的体验。 尽管莫米克是一个模范学生,他的希伯来语在班上同学中出类拔萃,但是他想与同龄人交友的努力总是以失败结束。交友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大屠杀的语义学含义。就像作品中所描述的,莫米克在同学阿里克斯――一个土生土长的以色列后代来家里玩之前,几乎兴奋得睡不着觉。他采取各种方式,来取悦阿里克斯:

什么,难道朋友之间得像一对木瓜似的闷声不响?他不停地向阿里克斯打听,问关于他的情况,问他从哪里来,阿里克斯一一作了简单回答,莫米克担心对方被问烦了会因此告辞,赶紧跑进厨房,爬上一张椅子,把手伸进妈妈的秘密藏物处,掏了一根巧克力,巧克力不是为客人准备的,但现在按说情况紧急,他把巧克力递给阿里克斯的时候,他告诉他亨妮外祖母不久前死了,阿里克斯掰了一小块巧克力,接着又掰一块,说自己的父亲也死了,莫米克有点激动,因为他明白这样的事情,便问他父亲是不是被“他们”杀害的,阿里克斯不懂他说的“他们”是谁,只告诉他父亲死于意外事故,他是位拳击手,被人打晕过去了,现在阿里克斯成了全家“唯一”的男子汉。莫米克一声不响地想着,阿里克斯的生活多有意思,阿里克斯说,在“那边”,我是班上跑得最快的。〔17〕

这一段话,主要体现出以语言张力为基础的一种交流的错位。在围绕莫米克的外祖母和阿里克斯父亲之死而展开的对话上体现出一种交流的错位,反映出大屠杀幸存者的孩子难以跨越横亘在他们和普通孩子之间在交流上的鸿沟。莫米克所说的“他们”,显然是大屠杀幸存者圈子中人尽皆知的指纳粹,但是本土以色列少年阿里克斯却搞不清楚“他们”指的究竟是谁。而在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后代,乃至受过大屠杀教育的本土以色列人的话语中,“那边”显然指的是大屠杀发生地。但是,阿里克斯在提到“那边”时却无动于衷,把“那边”仅仅当作一个地理位置。两个孩子虽然是同龄人,但属于不同的世界。小说通过两个孩子的对话,成功地展示了承担“记忆蜡烛”的大屠杀幸存者的后裔与本土以色列孩子之间具有本质区别的心理特征。

三、奇幻:联结以色列人与大屠杀幸存者经历的方式

格罗斯曼对大屠杀的理解与认知代表着50年代出生的一代以色列人的集体记忆。在他幼时居住的耶路撒冷街区,有许多大屠杀的幸存者,人们在提到大屠杀时,不说大屠杀,而是说那边发生的事;人们在提到纳粹时总是使用“纳粹野兽”一个词,但是却不告诉孩子们“纳粹野兽”的含义;人们在夜里尖叫,在谈论战争时总是窃窃私语。儿童时代经历的国家在塑造民族苦难历史时所采取的集体沉默,在格罗斯曼的脑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是形成他日后从事大屠杀文学创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他在追忆自己这段经历时说:

“我越来越意识到,直到我描写自己未曾经历过的在“那边”,在大屠杀中的生活,我才会真正理解自己身为以色列人、犹太人、男人、父亲和作家在以色列的生活。 我问自己两个问题。如果我身为纳粹统治下的犹太人,一个身在集中营或死亡营中的犹太人,那么在一种人们不仅被剥光了衣服而且被剥夺了名字,变成他人眼中胳膊上符号的现实中,我会以何种方式来挽救我本人,挽救我的人格?在注定要遭到毁灭的现实中,我怎样保存自己人性的火花?其次,如果我身为德国人,像多数纳粹及其支持者那样,变成了集体屠杀的工具,我必须在自己心中保留什么,我该怎样的麻木,压抑,才可以最终和杀人者同流合污?我必须在心中扼杀什么,才可以屠杀他人或其他民族,才想毁灭其他民族?” 〔18〕

一个没有大屠杀经历的当代以色列人如何书写历史,犹如一个没有爱情经历的人书写爱情,确实是一种巨大挑战。①而在以色列的政治话语中,甚至曾一度形成了只有大屠杀幸存者才能书写大屠杀的禁区。在大卫・格罗斯曼之前,以色列作家约拉姆・康尼由克首先就没有大屠杀体验的作家如何描写集中营生活的题材进行了大胆尝试。其长篇小说《亚当,犬之子》(英文版译作《亚当复活了》)描写的是一位名叫亚当・斯泰因的马戏小丑的遭际,亚当・斯泰因曾经在欧洲名噪一时,他具有特异功能,死亡营头目让他为那些将被送进焚尸炉的受难者表演逗乐,使他在大屠杀浩劫中存活下来。1958年,斯泰因来到以色列,精神失常,被送到南部沙漠地区一个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后慢慢像普通人那样直立行走,具备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在《亚当,犬之子》中,康尼由克使用荒诞的手法,祛除人类富有尊严的外表与装裹自己的衣装,写斯泰因含着眼泪像动物一样在自己的同胞面前强颜欢笑,苟延残喘,从而痛悼自己可怜民族的悲剧命运。小说的希伯来文题目蕴含着一种寓意,“亚当”在希伯来文中原本是人类始祖的名字,同时具有“人”的意思,而在整个犹太民族沦为囚虏与牺牲的二战期间,人物化为“犬之子”,用人的物化来象征一个民族的遭际则显得耐人寻味了。英文版把书名易为“亚当复活了”并非指《创世记》中的人类始祖亚当灵魂转世。亚当・斯泰因的名字在希伯来文中具有象征意义,亚当本意为人,说明主人公像人一样生活在世界上,但同时他又是斯泰因,意思是石头,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他已经丧失了爱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亚当的复活”喻指主人公人性的复苏,表明他在疗治了身体和心灵的创伤后回归社会,重新开始自己的情感生活。②如果说,康尼由克真实地反映出幸存者带着破损的灵魂来到以色列,通过失去意识而形成忘记过去的假象;那么相比之下,格罗斯曼的《证之于:爱》则从多个向度来观察思索大屠杀对以色列社会政治生活、以色列人的集体意识乃至以色列人身份塑造的影响。

除以莫米克成长的耶路撒冷50年代大屠杀记忆为内容的现实主义描写外, 《证之于:爱》还运用奇幻与想象手法,将叙事背景分别延伸至80年代早期的以色列、纳粹死亡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但泽港口城市。小说的第二部分“布鲁诺”写的是波兰作家、画家布鲁诺・舒尔茨,布鲁诺生于1892年,死于纳粹手下。大卫・格罗斯曼早年对布鲁诺一无所知,后来一个偶然之机了解到布鲁诺在二战期间被害的原因。在犹太人居住区里,布鲁诺有一个雇主和保护人,即纳粹军官兰道。布鲁诺为兰道的家和马厩画壁画。兰道有一个对手名叫君特,也是纳粹军官。君特和兰道打牌打输后,在街角看到布鲁诺,便开枪把他打死,以此伤害他的主人兰道。后来两个军官见面时,杀人者说,“我杀了你的犹太人。”另一个人则回答说:“很好。现在我要杀你的犹太人。” 看到这一叙述后,格罗斯曼感到“人被贬低到生存的最底层,除了血和肉以外什么都不是”,这种想法令他发疯。〔19〕他想写一本书向读者讲述布鲁诺的故事,这就是他写《证之于:爱》的原因。〔20〕 在“布鲁诺”中,已经长大成人的莫米克在妻子和情人之间徘徊不定。他决定写布鲁诺的故事,甚至暗示要去观看布鲁诺的出生地。在小说中,布鲁诺变成一条鱼,置身于大洋中的鲑鱼群里,进而找到了逃避邪恶现实世界的一个所在。在格罗斯曼的笔下,大海变成了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它就像一个“伟大的母亲”,保护自己的孩子免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邪恶势力的侵袭。也可以说,作家在这部分描写中已经开始借助比喻与奇幻等创作技巧,想象中的海洋世界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逃离现实世界的避难所。

在小说的第三部分“沃瑟曼”中,格罗斯曼运用奇幻手法让大屠杀中的受难者与他的以色列后人在想象中的集中营见面:

这时,安舍尔・沃瑟曼转过身,看见了我。他只是从侧面瞥了我一眼,但是我感到自己重生了;在最近几个月的阴沉和迷雾中,他的眼神就像背后的一声霹雳,使镶嵌图案上所有看似无关的碎片都依次排列起来。安舍尔祖父认出了我,我也感受到他了。他显得很惊惧。〔21〕

以色列出生的莫米克与外公在纳粹眼皮底下相遇,此乃大卫・格罗斯曼所做的充满奇幻色彩的大胆想象。正如批评家托多洛夫所说,“奇幻允许我们跨越某种无法跨越的界限。” 〔22〕成功地运用奇幻手法,代表着以色列小说中的一种新倾向。具体到这部作品中,运用奇幻手法可以打破只有幸存者本人具备述说那个世界秘密的资格,只有幸存者子女才有权利为受难者说话的禁忌。这一部分的描写既是第一部分内容的延伸,又为最后一部分内容留下引线。沃瑟曼既是莫米克的舅公、曾经的希伯来语作家,又象征性地代表着“永远的犹太人”,在生与死之间徘徊,大屠杀、痛苦与死亡均无法将其挫败。〔23〕纳粹军官尼格尔试图找到为什么不能杀死沃瑟曼的原因,最后得出沃瑟曼是不朽的这一结论,这在某种程度上暗合了犹太人乖蹇多艰、但顽强繁衍的命运。

小说第四部分,即最后一种叙事方式是百科全书。百科全书的作者便是主人公莫米克。莫米克作为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在大屠杀之后经历着痛苦。大屠杀幸存者们经历了创伤,总是在预想创伤不断再现,时刻准备着迎接另一场大屠杀。莫米克则和多数幸存者一样,也把充满生命与爱的生活降低到了原始的本能冲动。在他看来,爱就是性,性就是爱,别的什么都不相信。但格罗斯曼在写这本书时,是想晓谕读者,当他读过百科全书后,知道生活是如此地丰富,充实,充满了激情,充满了爱。〔24〕

结论

在过去的七十年间,大屠杀记忆一直在以色列国家的意识形态、公共话语和文化构成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在当代以色列人的身份建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以色列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第二代”作家,从不同视角对以色列建构大屠杀记忆这一历史进程中的某些代表性特征与细部做了文学呈现。正如前文所示,“第二代”作家在书写历史创伤时表现出一种共同特征:他们往往把负载创伤体验的特殊族群――幸存者作为关注焦点。对大屠杀幸存者遭际的书写引发出一系列相关的家庭问题乃至社会问题:大屠杀历史与大屠杀记忆范式给一些以色列人,尤其是给大屠杀幸存者的子女们的心灵深处蒙上了一层阴影,使之无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剪发》中儿子和儿媳、《哈由塔的订婚宴》中的哈由塔、《证之于:爱》中的莫米克);幸存者及其子女之间的隔膜难以化解,代际冲突无法消除(《剪发》中的汉娅及其儿子和儿媳、《哈由塔的订婚宴》中的祖父与后辈、《证之于:爱》中的大屠杀幸存者与莫米克等)。有时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幸存者的子女无法接受老一代人喋喋不休地讲述大屠杀的恐惧,甚至把刚刚打破沉默的生还者送回其自我封闭的沉默圆周内(《剪发》中汉娅的儿媳、《哈由塔的订婚宴》中的哈由塔)。而本来具有承载父辈与家族记忆使命的“记忆蜡烛”――幸存者的子辈或孙辈或者像莫米克那样在寻找过去的行动中无法自拔,或者像哈由塔那样不堪重负。现实主义书写中所展现的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后辈的压抑与冲突,恰恰暴露出以色列民族记忆链条上可能出现的某种断裂。由此引发的思考便是如何尝试从更为人性的角度来对待大屠杀记忆,如何在大屠杀受难者、大屠杀幸存者与其以色列子孙之间建构联系,进而填充民族记忆历史上的空白。从这个意义上,格罗斯曼的《证之于:爱》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它采用了奇幻与荒诞等诸多后现代手法,让大屠杀受难者与以色列人后辈在集中营相遇,探讨幸存者及其后裔如何在创伤之后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借以延续民族身份。凡此,均从不同层面展现了大屠杀对以色列社会与个人的冲击,表明当代“以色列人身份与犹太灾难强有力地结合在了一起”。〔25〕

〔参考文献〕

〔1〕萨・利比莱赫特.大屠杀对我的作品的影响〔J〕.王义国,译.世界文学,2003(6):114-116.

〔2〕〔3〕〔4〕〔5〕〔6〕〔7〕沙维扬・里布列奇.沙漠苹果〔M〕.林功敏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48,50,53,53,39-40,41.

〔8〕〔9〕Liebrecht,Savyon. The Influence of the Holocaust on My Work〔M〕// Yudkin, Leon. ed. Hebrew Literature in the Wake of the Holocaust London: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 1993:126-128,126-128.

〔10〕Wardi,Dina & Hakhotem, Nosei. Dialog Yimbnei Hador Hasheni Iashoah (Memorial Candles: Children of the Holocaust)〔M〕.London: Routledge, 1992: 63-65.

〔11〕〔18〕〔20〕〔24〕钟志清.大卫・格罗斯曼:写作是了解人生的一种方式〔N〕.中华读书报,2010-03-17.

〔12〕〔23〕Shaked,Gershon. The Children of the Heart and the Monster: David Grossman: “See under: Love”: A Review Essay〔J〕.Modern Judaism.1989 ,9 (3): 316, 318.

〔13〕Sicher, Efraim ed., Breaking Crystal: Writing and Memory after Auschwitz〔M〕.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8:19-90.

〔14〕〔15〕〔17〕〔19〕〔21〕大卫・格罗斯曼.证之于:爱〔M〕.张冲,张琼,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6,60,47,139,169-170.

〔16〕Sicher,Efraim.The Return of the Past: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Holocaust Memory in Israeli Fiction〔J〕. Shofer. Winter, 2001, 19(2) :26-52.

〔22〕Todorov, Tzvetan. The Fantastic: A Structure Approach to a Literary Genre〔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5:158-159.

〔25〕Morahg, Gillead. Breaking Silence: Israels Fantastic Fiction of the Holocaust〔M〕// Mintz, Alan. ed., The Boom in Contemporary Israeli Fiction, Honover and London: Brandeis University Press, 2007:144.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记忆的建构与自我认同的确立
发布时间:2015-08-24
摘 要:20世纪90年代由韩国女性作家创作的成长小说层出不穷,其中韩国女作家朴婉绪的《那么多的酸模都让谁吃了》与《那座山真的在那里吗》是女性成长小说的代表作。朴婉绪的个人体验中“韩国战争”是最为强烈的回忆。《那么多的酸模都......
外语教育中的翻译与身份认同
发布时间:2023-06-08
外语教育中的翻译与身份认同 外语教育中的翻译与身份认同 外语教育中的翻译与身份认同 翻译与身份认同 与第二语言学习者相比,外语学习者在使用外语时往往缺乏所学语种的自然交际环境,对外语的使用较频繁地体现在母......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与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6-01-22
摘要:身份认同不仅关系着新生代农民工是如何看待“我是谁”这一问题,关系着他们在城市生活的情绪体验和思想动态,而且关系着城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通过对南京市1 997名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口学特征、家庭状况、心理状况、工作状况、社......
人间记忆二题
发布时间:2023-02-13
初春的早晨 那天清早,母亲从堂屋走到门外粉红的霞光中,浑身上下拍打着,说去接萍儿姑出方,我立即蹦出家门。 太阳像烤透的红薯饼,夹在村东筷子样的古树杈间。地面散落的金黄稻草上,布满洁白细碎的霜花,仿佛神仙撒下的白糖粉......
媒介庆典中的身份生产与社会认同
发布时间:2023-06-12
摘 要:《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年度人物的传播实践呈现出集新闻性、仪式性与参与性为一体的三重庆典传播结构。文章借助媒介生产社会学的视角,尝试揭示“影响人物”所表征的价值符号,以及媒介对中产阶层身份生产的多重相面。......
影像中的战争书写与性别叙事
发布时间:2023-03-25
摘要: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以独特的语言和叙事方式,艺术地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女特工的生命历史及其情感经历,凸显了战争环境下复杂而扭曲的性别关系,进而参与了历史记忆的建构。曾经轰动一时的历史事件“刺杀丁默案”为电影制作者营造特定时空、特定情境提供了创作素材和重要依据。李安在深入挖掘张爱玲创作的文学作品内涵的同时,也把自身对历史的感触融入电影创作之中。观众欣赏电影,就是一个阅读影像文本的过程。通.........
教育叙事日记二则
发布时间:2023-06-10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得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的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想来,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
《人性的污秽》中文化身份认同危机
发布时间:2023-04-06
摘 要:本文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分析了菲利普・罗斯作品《人性的污秽》中以科尔曼为代表的美国黑人、以德芬妮为代表的法裔美国知识分子、以及以莱斯特为代表的美国越战老兵在美国历史和社会变迁中寻求文化身份认同时的困惑、焦虑和危......
认知策略与词汇记忆
发布时间:2023-03-22
" 论文关键词:词汇记忆 认知策略 记忆规律 遗忘规律 论文摘要: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学好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但同时也是“瓶颈”,要快速有效的记忆单词,必须从认知角度掌握科学的方法策略,了解记忆和遗忘规律,以达到词汇记......
刘云若的家国认同与文学书写
发布时间:2023-04-14
刘云若与他的小说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广受读者与研究者关注。时人把他与张恨水并列,誉称“南张北刘”。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刘云若与其创作都不被提起。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起,刘云若才重新回到学者的研究视野。截至目前,他的两种身份最受人重视,一是社会言情小说家,二是地域文化书写者。与此相关,学者也主要从通俗文学与地域文学两大视角对刘云若小说加以观照,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不过,对目前的“刘云.........
简述暧昧的现代性———论萧红《生死场》中的女性身体书写与国族认同
发布时间:2023-05-12
萧红的小说《生死场》在发表之初,鲁迅于《生死场序》中有着这样的评价: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小说被解读为民族寓言。其后,刘禾在《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一书中,以萧红的小说《生死场》为例,检视了现代性在被译介的过程中国族建构如何形成,在文学批评的话语实践中,女作家的作品是如何被纳入国族范畴并得以合法化。.........
探析苏曼殊小说创作中的身份认同问题
发布时间:2023-06-15
身份认同的问题,一直贯穿于苏曼殊的小说创作中。对自身血统的问题的困惑和纠缠,使苏曼殊的小说呈现出哀伤凄清的漂泊之感;而对文化身份的认同,更让苏曼殊的小说呈现出激进入世的革命情结和淡泊出世的佛禅情调以及隐微幽深的遗民心态......
谈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从宏大叙事与个人叙事谈开去
发布时间:2023-06-07
一、何为主旋律电影 在谈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之前,我想我们必须得先清楚何为主旋律电影。主旋律电影,是指能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影片和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弘扬主流价值观、讴歌人性人生的影片。邓......
建筑工程民工人身伤害与工伤赔偿的分析与认定
发布时间:2023-06-20
摘要: 建筑业在我国属于安全事故的多发行业,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人身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其中大部分为民工,事故发生后,是按照民事侵权责任进行赔偿还是按照工伤事故进行赔偿在司法实务中存在争议。本文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
网络空间、交往和身份认同
发布时间:2023-03-11
网络空间、交往和身份认同 网络空间、交往和身份认同 网络空间、交往和身份认同 网络空间是在人类面前敞开的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对于网络空间的理解应基于对网际生活现象的描述和分析,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也......
跨文化身份认同类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2
摘要:本文通过借鉴西方跨文化身份的理论模型Cultural Identity Model (CIM)、提出四个跨文化适应后期(post-adaptation)的跨文化身份认同类型的研究,并探讨了跨文化身份认同类型与旅居者遣返回国后的跨文化心理适应状况的关系。......
浅析身份认同的交缠与岭南文化历史的重塑———解读《田野上的史记》
发布时间:2022-12-07
熊育群的散文集《田野上的史记》,副标题为行走岭南,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在岭南大地上四处行走后,对岭南的民系、历史、风俗等所形成的个体体验以及审美想象,是对长期以来人们对岭南历史文化太忽略以及抱有偏见的补苴和去蔽。该散文集,曾获得过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全集收文24篇,分别辑为生命的奔赴田野上的史记山水形态之外辛亥革命的血四部分。其中生命的奔赴辑中4篇散文曾被作者先前出版的另一部散文集《路上的祖先》收录过,.........
日本人怎么看待南京大屠杀
发布时间:2023-08-04
此次南京等处杀戮奸淫,是人类历史上可耻可悲的一页,而日本军阀的本质本是无限的侵略,而其侵略手段就是这样淫杀焚抢。全世界白人及一般有色人种,都要认定这是人类共同之大敌。赶紧全世界精神动员起来,以公论之权威,使日本善良人民......
重读“现代性”书写叙事中的鲁四老爷
发布时间:2022-11-15
摘 要:“反传统”作为“现代性”书写叙事的主流话语对“五四”新文学显现出了强大的解释功能和整合功能。在这种主流话语模式之下,鲁迅《祝福》中的鲁四老爷,成了压迫者和吃人者形象。这样的观察, 固然可以突出鲁迅文本中的政治学......
城市空间与国家身份认同:从天津租界说起
发布时间:2023-01-06
早在1960年代,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就曾指出“当今的时代或许应是空间的纪元”,而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并置”(juxtaposition),“我们所居住的空间,把我们从自身中抽出,我们生命、时代与历史的融蚀均在其中发生,这个紧抓着我们的空间,本身也是异质的。换句话说,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我们得以安置个体与事物的虚空(void)中,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被光线变幻之阴影渲染的虚空中,而是生活在一组关系中,.........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中的第一人称叙事与成长叙事
发布时间:2023-03-27
摘 要: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既是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处女座也是成名作,其中八个看似迥异的青春故事都从不同成长阶段的男性视角出发,多为第一人称叙事,对青春期的爱、性与死等母题进行了独到的描绘。本文试图从第一人......
消费时代下女性身体创伤写作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16
摘 要:本文分析了消费时代视域下,女性主义写作的存在立场及社会映射,并针对女性身体写作和女性身体创伤写作,结合香港女性主义作家李碧华的作品《胭脂扣》进行文本分析,在中国文化复杂性和经济社会消费性的背景下,对女性主义写作......
小人书:泛黄的岁月记忆
发布时间:2022-09-28
2005 年,中国香港,两名儿童拉着手在老香港图片展上合影。老图片上的儿童并排蹲坐在一起看小人书。图/ 胡武功/FOTOE 小人书又称连环画,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在宋朝印刷术普及后最终成型。小人书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
作为隐喻、记忆与经历的历史:“80后”历史书写三调
发布时间:2022-09-05
1918年5月,《新青年》杂志第4卷第5号刊载了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其中有一段后来被广为援引的话:“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除了人所共知的启蒙命意之外,鲁迅这一笔的意义还在于,他将“历史”明确地引入新文学的视域,就像孟悦谈到的,从此,“‘历史’便如同一位隐而不露的主人.........
杀人蜂与大象
发布时间:2016-05-11
在非洲广袤的大草原上,生存着一个叫杀人蜂的蜜蜂种群。因为天敌过多,杀人蜂的攻击性很强,对人畜都有较大的杀伤力,但是非洲当地的农民把它称为庄稼的保护神。他们在农场周围建起许多蜂箱,蜂箱通过铁丝相连,一个蜂箱受到震动,震......
无语与言说、个体与社区:西方大屠杀研究的辩证
发布时间:2023-06-05
〔摘要〕在西方许多国家,大屠杀研究是学术界、文化界、教育界、政界的重要话题,涉及文学、哲学、历史、政治、国际关系等多个研究领域,是重要的思想资源。汲取这一丰富的思想资源,有利于反思亚洲地区的历史问题,特别是日本侵华的野蛮罪行及其对于亚洲现实问题的影响,有助于建设和平、和谐的亚洲共同体。本文围绕阿多诺的著名论断“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探讨对于再现的禁令,以及再现的必要性、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与时代同行,创特色女刊
发布时间:2015-08-27
《祝你幸福》创刊30周年座谈会上的致辞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纪念《祝你幸福》创刊30周年座谈会。大家欢聚一堂为《祝你幸福》杂志社祝贺30岁的生日,我代表省妇联,对《祝你幸福》杂志创刊30周年表示热......
第二套人民币诞生记
发布时间:2023-03-10
2015年3月,将是新中国发行第二套人民币的60周年,它也是尔后发行第三套、第四套人民币的基础。借此机会对它稍作回顾,还是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的。 背景 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在适应解放战争夺取全国胜利,抑制通货膨胀,稳......
从创伤视角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
发布时间:2023-03-06
摘 要:《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作家瑟夫・海勒“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自《第二十二条军规》问世以来,国内外许多评论家从其作品的小说结构、叙事技巧、象征意义及小说主题等多方面进行解析。《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部以第二次世......
叙事与人物的魅力
发布时间:2013-12-17
叙事与人物的魅力 叙事与人物的魅力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叙事与人物的魅力 精品 源自 3 e d u 英 语 摘要:国庆献礼片作为我国主旋律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
抢救记忆力,7大“地雷”正在伤害你
发布时间:2023-03-29
叫不出别人的名字、打开冰箱却忘了要拿什么、时常在东翻西找、行程也记错……是失忆了?其实你没有失忆,你只是杂事太多,一下子应付不过来了。但是,如果长期这样,我们的记忆真的会慢慢减弱,到失去。因为,有7大地雷,正在悄悄窥视......
务实创新的以色列学校
发布时间:2023-06-14
以色列堪称神奇的国度。它人口少,国土面积狭小,却培育出了数位诺贝尔奖得主;它土地贫瘠,却有着令人惊叹的农业生产力;它处在充满争议的国际环境中,却闯出了属于自己的高精尖的生存空间。以色列极其推崇创新精神,那么,以色列的......
试析从角色定位到身份认同的ESP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3
" [论文摘要]ESP教师是指在学校或培训机构中,专职从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教师。ESP教师角色定位聚焦于跨学科教学的实践者、研究者、教学需求的分析者以及学科教学的合作者。ESP教师模糊的身份认同是ESP教学从业人员专业自主发展的重大......
宋代陇右石刻碑文中的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陇右石刻是陇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陇右独特的地域文化。宋代陇右石刻数量多,涉及面广,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章立足于宋代陇右石刻,参考西方记忆理论,对宋代石刻文本中所表现的集体记忆和和个体记忆进行分析,试......
记叙文如何变叙述为描写
发布时间:2023-05-29
语言是作文的外衣,锤炼语言是为了准确表达思想。语言的锤炼包括词语锤炼、语句锤炼和语段锤炼等,其核心是句式、修辞及表达手法的恰当运用。下面笔者就记叙文中如何描人、绘景、叙事三个方面,谈谈如何通过语言的锤炼将概括性的叙述变为具体细致的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一、人物描写学生在进行人物描写时,常流于评语式的介绍,缺乏对人物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等方面的描写,以致人物形象模糊。刻画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
理身如理国:历代赋中的“言医”叙写
发布时间:2023-06-09
摘 要: “言医”是中医界非常有特色的一类医生,至今仍存在于民间。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言医”的记录与描述以赋为多。文章以与“言医”相关的四篇赋作《晏子春秋・景公有疾》、汉代枚乘《七发》、唐代李华《言医》、明代黄省曾《射......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外九首)
发布时间:2015-08-24
是钟 是鼎 是海之火 之石 之峰 踩踏 黄浦江上 逝者如虹 遇难残骸 是一地泪光 传世 风传给雨 我传给你 高尚与卑鄙 高尚是高尚者的红日 卑鄙是卑鄙者的墓穴 好人 都是太阳 大海 我其实 就是海......
《刺杀据点》的叙事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13
摘要:影片《刺杀据点》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通过多个人的视角展现了发生在西班牙萨拉曼卡的签署希尔顿总统新反恐计划的恐怖行动,呈现了多重时间下的叙事。文章从视角、叙述人、多重时间、回环套层结构四方面对影片进行了叙事分析......
珍藏的红色记忆――西柏坡婚姻故事
发布时间:2022-08-03
从相识、相知、相爱到共同走过令人憧憬和希冀的“红地毯”,是每个人一生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记忆,别开生面的婚礼更是在人们心中珍存。西柏坡――太行山区一个风光秀美的小山村。解放战争时期,因中央工委、中共中央的先后到来,使这......
死记硬背容易造成记忆损伤等
发布时间:2022-09-13
死记硬背可能不是最好的记忆方式。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尽管死记硬背会让人记住不少东西,但却会导致记忆中的细节缺失。这意味着,靠反复学习留在人们脑海里的记忆,可能并不准确,反而瑕疵不少。参与研究的学生被要求对一些图片分别看......
美剧网络迷群的身份认同建构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14
斯图亚特・霍尔认为:“认同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主体问题,是主体在特定社会―文化关系中的一种关系定位和自我确认,一种有关自我主体性的建构与追问。”自我认同的过程就是本身不断探究自身存在价值的过程。美剧网络迷群在网络中投入自己......
从身份到契约与罗马的身份制度
发布时间:2023-05-12
从身份到契约与罗马的身份制度 从身份到契约与罗马的身份制度 从身份到契约与罗马的身份制度 一 序言 人们通常说,从远古罗马法到古典罗马法的进化,以在契约问题上从身份制度到确认契约自由的......
浅析机动车辆保险中“车上人员”与“第三者”的身份转化
发布时间:2022-12-17
一、车外第三者与车上人员范围的界定 (一)第三者的相关规定 2012 年颁布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交强险条例》)的第3 条、第21 条和第42 条规定,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的赔付责任范围不包括发生事故......
记叙文写作之补叙手法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3-06
【写作目标】 明白补叙的定义及补叙与插叙的区别,能在记叙文写作中熟练运用补叙手法。 【技法指津】 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的是基本事件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没有补叙,......
记叙类文章如何写得生动感人
发布时间:2023-05-03
" 记叙类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是看该文能否以情动人,“感人”是这类文章的生命。可是在写作训练中,不少同学着眼点不是如何用“情”去感动别人,而是想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完完整整地告诉别人。结果,即使题材很好,但文章仍写得平平淡淡。 ......
写好记叙文的小窍门
发布时间:2023-02-13
中考作文大多是记叙文,不少同学的作文在中心材料和思路结构方面都很不错,可是写人叙事只是概括地表达,给阅卷老师留下的只有事情的大概,具体的信息就无从知晓了。内容具体形象,是记叙文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具体形象地写人叙事、写......
身体书写:小说的诗学与伦理
发布时间:2022-12-20
摘要:身体书写(用身体来思想)宣示的是“体验诗学”的理念。诗(艺术)论虽为“知性”行为,但身体之体验却是其立论最基本根基。脱离身体的诗论是反诗学的:它回避了诗与人生、人性间的诸多繁难与悖论。小说以诗学的方式触及人类生......
第二轮志书编纂记述方法探讨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地方志是全面系统记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在记述上不仅记述要真实、准确,而且还要处理好整体与部分、横与纵、主与次,量与质的关系,必须做到逻辑严密,条理分明。 [关键词]地方志;记......
探究人格权与身份权的理念
发布时间:2013-12-19
探究人格权与身份权的理念 探究人格权与身份权的理念 探究人格权与身份权的理念 文章 来源 于 教 育 网 一、身份权的法律内涵 现代身份权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它从一个“特权”概念转化为“平权”概......
杀人回忆 2014年6期
发布时间:2023-01-04
《杀人回忆》让奉俊昊讲故事的能力获得了极大的肯定,时至今日,它依然被韩国媒体公认为是本国影史佳片之首。 影片的故事重点并不在凶手身上,他只是一个“麦格芬”。杀死女孩的不是凶手,也不是像小丑一样办事效率低下、所到之处鸡......
论杨·马特尔的大屠杀文学想象
发布时间:2023-02-18
《标》具有后现代小说的典型特征,如戏仿、互文、拼贴、荒诞、游戏、叙事的非连续性诸如此类,然而其又有着20世纪4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文学主题――大屠杀,并且完全可以成为大屠杀文学中最具艺术价值的作品之一。《标》与《Pi》一样仍以......
关于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外语能力与身份认同关系的探析
发布时间:2022-11-09
" 论文关键词:网络环境下的沟通 外语能力 身份认同 文本身份 论文摘要:从Lam博士关于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建构自身身份认同(identity)的过程里提高外语能力的研究成果出发,探讨了外语能力与身份认同的不可分割性以及对外语教学理......
《大海》中的自传意象与身份探索
发布时间:2023-04-11
摘 要:《大海》是一本体现着休斯非裔美国人身份的黑色自传文本。休斯在意象、材料、语言、结构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手法,丰富了文本层次,写出了具有黑人特色的自传。本文通过对《大海》文本中心意象大海的细读,并结合后殖民和自传方面......
探讨中国古代女性作家身份与其文学特征关联———以许穆夫人、蔡文姬、李清照女性身份为例
发布时间:2023-06-30
1许穆夫人作为女儿的巾帼情怀使其诗之情浓智更甚中国有一句古话是这样说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是在许穆夫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不是年轻儿女自私的自我安逸。当许穆夫人以卫宣公之女即卫国公主的身份嫁进许国之后,许穆夫人的兄长卫雏公因荒淫失政,遭狄的乘机攻灭。聚过陷入到危难之中。当许穆夫人以自己的才智评估到弱小的许国已不是狄的对手后,要求只身前往去解救卫国于危难之际。诗经《载驰》中写到:载驰.........
记忆八十年代
发布时间:2023-04-15
1985年,法国人阎雷以自由摄影师的身份来到了中国。并非新闻摄影记者的他,只拍自己认为很美的“故事”。那个年代的中国正在经历文化启蒙,日子贫乏、简单,却又充满激情,人们贪婪、好奇地着迷于所有的新兴事物。来自异乡的阎雷则着......
反封建话语与土改小说的翻身叙事
发布时间:2023-03-21
摘要:20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现了一批以土地改革为题材的小说。这些小说以发动―觉醒―斗争―翻身为结构,回答“如何使农民站起来跟党走”这一中国革命的“最大问题”。这些小说将反封建话语植入传统的乡村社会,借助苦难言说唤醒农民的阶级身份意识,激起他们无比强烈的阶级仇和家国恨,并将这种仇恨转化为不可遏制的土改渴求和“暴风骤雨”式的革命力量,进而生成了以阶级平等为指向的利益机制和权力结构。然而,反封建话语与沿.........
空间、身份与命运
发布时间:2015-08-21
摘 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茫茫藻海》的空间叙事,探讨空间与女主人公身份的联系及其悲剧命运的不可避免。 关键词:空间叙事 身份 第三空间 悲剧命运 《茫茫藻海》是英国当代女作家琼・里斯的代表作,曾获英国皇家文学会奖和史密......
从小说《白噪音》看人物死亡恐惧下的自我身份认同危机
发布时间:2014-01-26
从小说《白噪音》看人物死亡恐惧下的自我身份认同危机 引言小说《白噪音》是当代美国最负盛名、最有影响力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唐·德里罗的代表作。该小说以美国中部小城镇—铁匠镇和坐落于该镇的“山上学院”为背景,描绘了杰克·格拉迪尼......
种族与身份的跨越者
发布时间:2023-02-23
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1975― ),英国文坛新秀,著有《白牙》(White Teeth, 2000)、《签名收藏家》(The Autograph Man, 2002)、《关于美》(On Beauty, 2005)、《西北》(N/W, 2012)四部长篇小说,一部短篇小说集和......
那些留存在燕赵大地上的血色记忆
发布时间:2023-03-09
河北作为抗日战争的敌后主战场,又是中共两大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和晋冀鲁豫的核心区,抗战八年,日军对其反复实施进攻、“扫荡”和“清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燕赵儿女奋起反击,英勇抗争。太行山麓,华北平原,狼牙峰巅,白......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的叙述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03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是2009年在韩国上映的一部面向年轻观众的爱情电影,这部电影不仅获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绩,同时也成为电影研究中的典型作品。电影不同于小说,在情节讲述中运用摄像机镜头进行全方位的视角展现,不同叙述者的叙述角......
不做丽江第二腾冲―大理双城记
发布时间:2023-05-12
前些日子,大理古城里溜达,微信朋友圈里臭美:“我在大理,挺好。”没想到损友纷纷回复:“你应该去丽江,你需要艳遇”,“左转,去丽江,有艳遇”……这自然是他们对我这枚大龄单身女青年的调侃,但嬉笑过后,我却忍不住想,丽江怎......
认真对待民法中的身份
发布时间:2022-12-13
认真对待民法中的身份 认真对待民法中的身份 认真对待民法中的身份 更多精品文 章来 源自 教 育 网 关键词: 身份;民法体系;伦理秩序 内容提要: 当今的私法研究以财产私法为重,而身份私法相对薄弱。身份法基本理论研究的......
社会学视角下探讨鲍曼对大屠杀的现代性反思
发布时间:2023-06-19
摘要:有人说大屠杀是欧洲反犹主义的最高峰,有独特性,没有重复发生的可能。也有人说大屠杀是普遍社会现象的一个极端,有普遍性。知名社会学家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中指出,大屠杀的发生与原始自然秉性相关。本文通过对鲍曼《现......
杀人雕复仇记
发布时间:2023-04-28
午后,探险家欧狄斯和他的伙伴们正在拍摄山前形态各异的石林壮景,忽然旁边传来山麂的惨叫声。大伙儿抬头望去,只见一只凶猛的秃顶雕拍击着翅膀,双爪紧紧地抓住一头山麂的背皮,拼命地啄着。 欧狄斯举起了猎枪,秃顶雕一个跟头栽下......
《二年律令》与汉代课役身分
发布时间:2023-07-02
内容提要:汉代课役身分是研究古代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为中心,结合传世典籍及其他出土文献,在对前人聚讼难决的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傅”、“睆老”、“免老”等课役名目及汉代妇女的服......
初中记叙文写作“层级式”训练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3-02-25
【关键词】初中;写作教学;技巧;“层级式”训练;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18)10―0105―01层级式训练,是指学生从初一到初三的写作实践,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不但要遵循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更要关注初中生的写作起点。“层级式”技巧训练是基于学情的层递推进的写作能力训练体系,具体指:通过巧用教材教技巧、妙用专题学技巧和讲.........
华人移民文学的身份与价值实现
发布时间:2022-12-29
20世纪是一个战乱频仍、动荡不宁的世纪,也是国际间交往频密并逐步走向“全球化”的世纪。在这样的背景下,移民,成为20世纪国际社会的重要景观,自是应运而生。20世纪也因此被认为是移民的世纪。 移民文学由此派生,自产生之始,它......
史观与叙事
发布时间:2023-03-04
2012年年底,在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研院主办的“延安时代的文学、文化与社会”的研讨会上,理论与历史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左派认为史料绑架了历史,不要动辄就将挖掘秘史视为“神棍”打倒一切;右派则认为理论抽离了历史,真相其......
普京忆二战往事
发布时间:2022-09-16
《俄罗斯先驱者》4月30日刊登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个人专栏,讲述了他父母在战争中的故事,同时提到了普京夭折的哥哥及生活中令人惊奇的机缘巧合。 ――编者 父亲被人出卖 战争爆发的时候,父亲在一家军工厂上班而无需服兵役,但他......
民族文化记忆和人类文化记忆的融合
发布时间:2023-05-09
摘要:红河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带给我们的首先应该也必须是一种责任,即保护好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对于这份文化遗产的所作所为,对于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所以,这里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并非由此产......
民间艺人的身份归属与知识权益
发布时间:2023-05-23
摘要:民间艺术的传承及承载主体――民间艺人――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但在现有司法程序中,往往因为无法确定具体的权利人而导致权益归属模糊。同时,民间艺人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身份地位低及话语权缺失的现实,也极大地影响了......
中年身体棒?晚年记忆好
发布时间:2015-08-27
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身体健壮的四十多岁中年人在二十年后能够保留更多的大脑容量,他们在认知能力的测试中表现也更好。 研究者通过对1270名参试者进行为期二十多年的追踪调查后发现,在中年时体能水平较差的人到60多......
废墟与漫游者:解读第六代导演青春叙事的一种视角
发布时间:2023-06-14
从中国电影青春叙事的发展脉络来看,第六代导演的“青春自传”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掀起了第一次作者论意义上的青春片浪潮。张元、王小帅、娄烨等青年导演既是影像文本的创作主体,又是文本内部的经验主体。他们高举青年亚文化的旗帜,打破了革命青春电影与伤痕青春电影井然有序的元叙事,将具体的、感性的“身体”视为人存在的第一维度和与世界建立联系的首要媒介,以私人化、边缘化的生命感受传递出身处社会转型期的焦虑、痛苦与迷茫.........
从《忆大山》看习近平总书记对普通文化人的情怀
发布时间:2015-07-24
在世界读书日之际,作为文学创作者,我同更多的文化人都在学习“中国作家网”刊登的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撰写的缅怀河北正定县的乡土作家贾大山的文章《忆大山》。这篇文章经《光明日报》等多家报刊转载后,引起国人强烈关注。 文章写的......
我国古代的身份证
发布时间:2023-05-13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镇馆之宝――动漫版《清明上河图》里有一个细节:两名卫士在一条路口执勤,一位骑马的官员从身上摸出一个金属小物件,于是顺利通过。这个金属小物件叫“鱼袋”,里面装的是“鱼符”。“鱼符”者,即符号、标记,它......
《约伯记》叙事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0
摘 要:《约伯记》是《圣经》智慧书中的五卷之一,与但丁的《神曲》和歌德的《浮士德》并列为人类探索自身与宇宙奥秘的三部曲。作为《圣经》智慧文学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约伯记》以其独特的叙事技巧吸引了无数学者对其进行文学研究......
当代文学人物形象的民族身份
发布时间:2022-07-23
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大批有一定影响 的、有“质量”的成功的人物形象,构成了当代文学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艺术画廊,曾深刻影响了几代中国读者的精神生活。许多年来,无论在创作上,还是在理论上,人物形象都受到作......
以色列方便生活
发布时间:2023-02-19
犹太人的聪明才智为世人所公认,以至于不少人认为,在以色列生活需要有很高的智商,甚至得耍点小聪明。其实,生活在这个以犹太人为主的国家里,只需要根据别人给出的各种提示,按部就班,生活便会很方便。我在以色列住过一段时日,对......
浅论《骆驼祥子》“说”与“写”的民间叙事艺术
发布时间:2023-05-25
论文一般比较麻烦,连格式都得做好,写论文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也不是很难只要你知道了格式,找到了材料,就方便多了。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
论鲁迅与莫言鬼魅叙事的不同形态*
发布时间:2015-08-20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中,鲁迅与莫言都对鬼魅叙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鲁迅不仅从文化角度肯定了民间鬼神信仰存在的合法性,也在“无常”“女吊”等鬼魅形象的创造中烙印上了自身的精神特征与批判立场。莫言从民间经验出发,从追求奇幻的......
身份认证管理系统(IDM)设计
发布时间:2023-04-06
身份认证管理系统(IdentityManager,简称 IDM)将分散、重复的用户数字身份进行整合,提供标准身份信息读取和查询方式, 统一化管理数字身份的生命周期,统一企业内部身份安全策略管理和权限管理, 为应用系统与此基础平台提供标准的接口, ......
认知叙事学初探
发布时间:2013-12-17
提要:近年来,认知叙事学家和认知文体学家日益重视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认知科学中的文本世界理论,发表了一些关于小说叙事的研究成果。本文以奥斯卡获奖影片《美丽心灵》(2001)为例,运用文本世界理论考察后现代叙事中一类特殊现象......
成长记忆,简单与漫长
发布时间:2020-02-05
一切得从2014年9月说起。至今,时间过去远远超过一年了。这一年很长很长,长到我觉得自己在这一年里就成长了好几岁。这一年也很短,短到我现在忽地回头,仿佛就看到我是昨天才坐着大巴进入军营的大门―样。这一年,我大学毕业。这一年,我选择了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路。我从一个地方青年变成了一名还算合格的军人;我从吴琼雪4.0版本越狱到5.0版本;我从羡慕别人一身帅气的制服和迷彩到别人羡慕我有勇气剪成潇洒的短发。.........
历史“填空”与记忆“补缀”
发布时间:2022-11-05
长久以来,人们总说中国文化是“历史的”。然而,现在的中国文化却很难再说是“历史的”了。因为“昨天”刚刚过去,就被迅速遗忘;不用多久,有关昨天的记忆可能就会成为忘得干干净净的“白茫茫一片大地”。或许邓拓先生早就看到此点,......
被湮没的历史与记忆
发布时间:2022-12-23
杨辉 1979年生,陕西蓝田人。陕西师范大学文艺与文化传播学在读博士,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教师。发表论文及小说多篇,著有《终南有仙真》《小说的智慧》《骊山释道》等。 过于聪明的作家,即便并无狂乱年代临深履薄动辄得咎......
《绿色民法典草案》人身法二题
发布时间:2023-05-24
《绿色民法典草案》人身法二题 《绿色民法典草案》人身法二题 《绿色民法典草案》人身法二题 摘 要:本文介绍了《绿色民法典草案》的人身法上规定的人生计划权和民事结合两个新制度,阐明了产生它......
我记忆中的侯德榜轶事
发布时间:2015-08-18
2014年是南京化工(集团)公司(简称南化公司)前身永利厂建厂80周年。由于我是1946年初进永利厂,1950年3月到北京中央公安干部学校学习,在该厂四年多,南化公司称我为“老南化人”。为了探索了解永利厂历史沿革和熟悉的故人,近几个......
当代文学中叙事与结构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7-05-08
摘要:随着我国时代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文化意识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社会思想形态的变化,推进了我国文学产业发展,当代文学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文学是一个国家文化弘扬的主要载体,不同文学时期记载着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
简论文化冲突背景下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由于外来文化的强势介入,乡村社会面临着严重的文化冲突。在这个文化语境中,乡村教师在专业身份、文化身份、社会身份和个体身份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认同危机。对此,应以乡村文化一体化和乡村教育一体化的思想为指导,加大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