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鲁迅与莫言鬼魅叙事的不同形态*

论鲁迅与莫言鬼魅叙事的不同形态*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20 13:46:35
论鲁迅与莫言鬼魅叙事的不同形态*
时间:2015-08-20 13:46:35     小编: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中,鲁迅与莫言都对鬼魅叙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鲁迅不仅从文化角度肯定了民间鬼神信仰存在的合法性,也在“无常”“女吊”等鬼魅形象的创造中烙印上了自身的精神特征与批判立场。莫言从民间经验出发,从追求奇幻的审美趣味到借鬼魅来书写国家历史,一以贯之地使鬼魅或多或少地在小说中充当了作者叙事伦理取向的“代理服务器”。两位作家都以鬼魅书写超越了启蒙史观的线性叙述结构,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元的中国经验。

关键词:鲁迅;莫言;鬼魅叙事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

在一般读者的心目中,鲁迅笔下最为精彩的鬼魅当属无常与女吊。这两个形象都源自在绍兴有着深厚传统的目连戏。目连戏本是连台大本的鬼神戏,是配合农历七月十五佛教盂兰盆会和道教“皇醮”超度亡魂而进行的,长的可演七天七夜。

周作人在《谈“目连戏”》中也记载了故乡“每到夏天,城坊乡村醵资演戏,以敬鬼神,禳灾厉,并以自娱乐”\[5\],在阴森怪异、充满恐怖感的氛围中达到超度亡灵、禳灾驱邪、震慑人心、祈福求祥的多重目的。鲁迅对于“无常”“女吊”的深刻记忆与描摹既与其独特的精神气质、人生体验相契合,也充满了对于现实与历史弊病的洞悉与批判。《无常》站在“粗人”和“乡下人”这些“下等人”的立场上,叙写民间百姓对于这“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无常”的稔熟与亲密\[6\],与正人君子们主持“公理维持会”、以文字在报刊上玩弄颠倒是非的阴谋相比,“下等人”更为爽直的信仰反而具有了一针见血、直抵虚假现实的力量,因为他们相信的是“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无常那“哪怕你,铜墙铁壁!哪怕你,皇亲国戚!”的铿锵唱辞传达出森严的等级制度之下普通民众对于平等与公正的渴求。文章涤除了“死无常”追命索魂的阴森可怖,而浓墨重彩铺叙“活无常”诙谐幽默的扮相、夸张逗趣的出场与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履历,在现实与民俗相夹杂的机智笔锋中,既刻画出了这个让“朴素之民”可以“一扬其精神”的无常形象,也透露出了作者对鬼魂的非正统性与非官方性的肯定。

在小说创作中,涉笔于鬼魂的也不算少:《药》中渴望瑜儿显灵的老母亲、《白光》中在陈士成手里索索动弹并嘲笑他的下巴骨、《孤独者》那口角间仿佛含着冰冷微笑的死去的魏连殳,更不必说死去的孔乙己、祥林嫂、子君等。在丸尾常喜对于“阿Q即阿鬼”的出色考证中,他更是旁征博引地从祖先祭祀、目连救母等越地风俗民情中将人鬼的关系与渗透做了丝丝入扣的爬梳,从阿Q命名之来历乃至小说中的“萝卜”、“照壁”、“自由党党徽”、划圈之恐惧等细部一一推论出阿Q实乃未庄这个“幽灵之村”的孤魂野鬼\[10\]。这一大胆而富有新意的猜测使人们对鲁迅鬼魅叙事的关注从民俗之鬼推进到历史之鬼的层面。 二

莫言早期涉笔鬼魅的作品致力于一种奇幻氛围的营造,《草鞋窨子》里讲述荒诞不经的奇遇、鬼故事成了乡民们打发漫漫长夜的唯一方式,压抑的年代与压抑的力比多在口头的鬼故事或实际上装神弄鬼的举动中得到了释放,读来颇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奇遇》毋宁说是作家自己“走夜路”之恐惧情绪的释放与艺术转化,带有“志怪”的流风余韵。《夜渔》则更离奇,“我”与九叔于秋夜在一片水泽捉蟹,九叔布置好之后却变成了凝然不动、目光绿幽幽的吹哨人,“我”则在月光的照耀下下河去追随一枝洁白的荷花,后来又遇到了一个身穿白色长袍的年轻女人,她不仅帮我捉满了两麻袋螃蟹,而且还留下了神秘的偈子。更为神奇的是九叔实际上却与家人彻夜都在寻找走失的“我”,而“我”二十五年后的奇遇则恰好印证了那神秘女人留下的偈子。拉美作家卡彭铁尔说过:“神奇是现实突变的必然产物,是对现实状态和规模的夸大。这种现实的发现给人一种达到极点的、强烈的精神兴奋。”\[13\]作为作家对客观现实的突变、照亮和夸张,《夜渔》展现了物质与情感双重匮乏时代“我”对于人间美好事物与美好感情的憧憬与渴望,而神秘的因缘际会也突出了对于无常人生的某种宿命感。

莫言在访谈中否认了自己写这些神神怪怪的故事是在模仿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就有这种神鬼的故事和恐怖体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曾对我的写作有帮助,但不在鬼怪上,而在别的方面。” \[11\]8莫言的这番表白可谓诚实。虽然灵魂不灭、人鬼相续的信仰已不再具有昔日的赫赫威力,但鬼魂跨越肉身及时空的界限执著于一己爱恨情仇的偏执却一直是中国文学热衷于表现的题材,人鬼之恋与厉鬼复仇也可算是中国文学传统的母题之一。这些在莫言的小说中也是经常出现的情节。《白棉花》与《司令的女人》结尾都隐约有着含冤而死的主人公化为鬼魂来惊扰威吓活人的复仇意味。《白棉花》女主人公方碧玉不仅姿色出众,而且具有好打抱不平、敢做敢当的侠女风范,在与乡村政治权力联姻还是忠于自己的爱情抉择之中,她大胆选择了后者,也最终受到了权力与世俗道德的惩罚。小说的后半部分即方碧玉和李志高进入热恋阶段的不祥爱情弥漫着浓重的死亡气息,写得鬼气森森、阴冷袭人,既预示了故事的悲剧结局,也传达了方碧玉对这“非法”爱情的绝望之感。遭受了村支书的羞辱与李志高的抛弃之后,方碧玉死于一起清花机事故之中,死后爆料她的“丑闻”的孙禾斗和铁锤子同时都遇见了沾满鲜血前来复仇的方碧玉。侠肝义胆的爱情追求在诗学正义的旗帜下击溃了人间权势的狂妄与道德惯例的残酷,作者的叙事情怀以及价值取向在厉鬼复仇的情节中不言自明。不仅如此,实在不舍让方碧玉死去的叙事者还安排了另一个同样阴森但留下活路的结局:昔日工友多年后在火车上向“我”讲述了一个方碧玉掘尸诈死、远走高飞的离奇故事,并信誓旦旦地声称自己在新加坡见过一个“与方碧玉一模一样”的贵妇人,开放式的结局不仅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遐想空间,也是叙事者对方碧玉精魂不死的致敬。

中篇小说《战友重逢》则是一场“人鬼情未了”的长戏。少校在回家探亲临近家门的河边不巧遇上涨水,沮丧中却听闻河堤柳树上有声音在叫他,爬上树去才发现原来是十三年前就在战场上牺牲了的同村伙伴、昔日战友钱英豪。在这一人一鬼之间展开的谈话中,昔日部队里混杂着的严肃与滑稽、庄重与戏谑的生活一一浮现,英雄们殉国之后在阴间漫漫无际的时空中看似积极向上的集体生活却总是被他们与世间亲人的相互牵挂而打断,或是被已然大变甚至颠倒的世事而干扰,不得平静。活着的战友们的生活也并不比死去的英雄们好多少。叙述者在对话之初即发现桥上过河的那个自己已经淹死了,他原来也是个鬼魂,对于活着的死去的同伴的哀悼当然也包括了他自己在内。在大历史所不记载的鬼话中,小说以语言的拟真修复了一段充满激情与创痛、渴望生也不惧死的五味杂陈的历史,这是个人的历史,也是国家的隐秘历史。

三 千百年来,作为儒家理性主义的补充,非制度化的鬼神信仰虽然不似西方宗教那样以独立的组织结构表现出来,却深深地植根于家庭生活和地方制度之中,对维护社会制度的稳定与提供精神的归宿上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鸦片战争之后精英知识分子以西方启蒙运动为参照的一系列救国方略中,民间信仰就以其不可验证的虚妄性遭到了科学理性主义的攻击与打压。现代性的启蒙叙述结构秉持的是指向未来的线性史观,它以不断进化的叙述结构来克服灵魂分离的焦虑感,“很多旧的历史、叙述结构和通俗文化便被拒之门外”。\[15\]37而民间信仰秉持的是回返的循环史观,它关注的是能带来稳定感与恒久性的习俗与信仰。启蒙史观的线性结构与中国的民间信仰之间存在着先天的矛盾之处,这是一个毋需争辩的事实。就如杜赞奇在中国现代史研究中反复指出的那样:“事实表明,民间宗教世界却是一座暗礁,中国的启蒙运动屡屡与之相撞。”\[15\]76同为书写民间鬼神信仰与经验的两代作家,鲁迅与莫言在各自的时代都具有溢出正统结构的异端性,在鬼魅叙事生成的历史语境与叙事策略的选择上也各具特征。

从留学日本开始,鲁迅与进化史观之间就保持着既有认同又有分歧的微妙关系,这种分歧体现为他对于无法纳入现代体系的民间鬼神信仰的持续关注。在1907年的论文《科学史教篇》中他即指出“世有哂神话为迷信,斥古教为谫陋者,胥自迷之徒耳,足悯谏也”\[16\], 1908年的《破恶声论》更是将“破迷信”作为第一恶声加以批判,指出那些对西学仅有一些肤浅的入门知识的“志士英雄”禁止赛会、嘲笑神话、以科学之名破处迷信是“徒作新态,用惑乱人”,从精神需要的角度肯定了宗教、信仰和乡间赛会的存在价值,特别是“农人耕稼,岁几无休时,递得农闲,则有报赛,举酒自劳,洁牲酬神,精神体质,两愉悦也”的积极功能,为“人生有趣神秘之事”保留了合法的存在之地\[17\]。这也可以看作是鲁迅在其后的创作中再三提及故乡的社戏、五猖会以及恋恋不忘无常、女吊等鬼魅的理论基础。新文化运动之后更加激进的现代化进程虽不允许鲁迅再有《破恶声论》那样直截了当为民间信仰辩护的文章,但在婉曲多义的小说叙事与散文创作中他仍然不无疑虑地表达了对线性历史叙事结构的质疑与不满。《祝福》中祥林嫂怪异而艰深的提问作为逸出新旧秩序的声音,虽无解却击中了正在形成中的线性历史的软肋。在《朝花夕拾》对于过去的创造性书写中,占据叙述中心地位的大都是昔日乡土中国的恒常图景:讲故事的老祖母;“八戒招赘”“老鼠成亲”的花纸;过年用红纸包着的压岁钱;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线性时间带来的焦虑感在这样可以一代代地传承、重现的仪式、故事、场景中得到了缓解,那是一连串的带有神话时间意味的永恒的过去,无所谓倒退进步之分。其中《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后记》又逸出了一般写人记事的框架,大写迎神赛会、鬼神及民间流传的《玉历钞传》等,俨然复活了一副晚清民间信仰的多维图画。从青年阶段的《破恶声论》到生命将逝之际写作的《女吊》,鲁迅对于鬼神的关注不仅仅是出于一种文学上的审美趣味,都或明或暗地表达了他对于启蒙史观的质疑与抵制,也关涉了晚清以降思想文化观念的转换变迁以及他对于历史走向的深切关注与思考。

成长于无神论占据思想文化主导地位的新中国的莫言,并非经由合法的民间舞台表演而一睹鬼魅大戏的奇观,而是在父老乡亲的口耳相传间知晓了被正史所驱逐的鬼魅奇幻。鬼魅之于他,已不再是鲁迅那般可以堂而皇之地观看并欣赏的民俗文化之一端,而是退缩到了仅仅只是一种乡间生活经验的卑微位置。相应地,鬼魅叙事也不再能承担安抚精神与灵魂的崇高位置,而是成为了压抑年代种种奇思异想的替代物。小说的虚构本质与这种奇思异想可谓一拍即合,从局部的气氛渲染到整体的历史透视,莫言得心应手地将儿时的鬼魅经验运用得恰到好处,从而创造出了当代文学中洋洋大观的鬼魅叙事。同为共和国作家的阿城曾不无羡慕地说过:“在他的家乡高密,鬼怪就是当地的世俗构成。像我这类四九年后城里长大的,只知道‘阶级敌人’,哪里就写过他了?”\[18\]虽不像鲁迅在《破恶声论》中那样义正辞严地为民间信仰辩护,但莫言在小说创作中不遗余力地张扬鬼魅的力量,乃至借鬼魅口吻重述共和国的历史,除了其一以贯之的“原乡”追求之外,也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鲁迅借鬼魂书写以质疑一味“唯新求变”的现代史观的思路。与鲁迅信手拈来的各种文体(小说、散文、杂文、论文、序跋等)以状写鬼魂、抨击时弊不同的是,莫言的叙事策略则更为谨慎、也更为含蓄,他只有在小说虚构这个相对安全的掩体之下才能够肆意地谈鬼说魅。虽然鬼魅在莫言小说中出现的形式变化莫测,但不变的是它们在小说中都或多或少地充当了作者表达叙事伦理取向的“代理服务器”。张旭东认为莫言叙事的基本技术之一就是小说会有很多“代理服务器”,有时是动物,有时是喝醉的状态,有时是异化人物,他们实际上是叙述者意识的延伸\[19\]。鬼魅也是莫言小说中主要的“代理服务器”之一。从短篇《夜渔》直至长篇《生死疲劳》,那些不能直说或不便直说的伦理判断与价值判断,都在看似离奇荒诞的鬼魂叙事中得到了意味深长的表达。

从鲁迅到莫言,鬼魅叙事也如幽灵般地一再附身于中国现代历史的宏大叙述之中,并由此勾连起与之相关的种种世态、时代之面影,这种与现代启蒙叙事底色殊异的创作取向无论是出于作家的理性反思还是无意识创作,在提倡多元现代性、重视文化传统差异的今天,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其为读者提供的那种超越现代性之统一结构而丰富多元的中国经验是尤其宝贵的。对于我们来说,鬼魅并不可怕,那种任由过去无声无息地葬身于时间之墓中、不与过去及传统发生联系的现实才是真正可怕的。

\[参考文献\]

\[1\]夏济安.鲁迅作品的黑暗面\[M\]∥乐黛云.国外鲁迅研究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374.

\[2\]周作人.我的杂学\[M\]∥周作人散文全集:(九). 钟叔和,编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1. \[3\]陈独秀.有鬼论质疑\[J\].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1918年5月15日).

\[5\]周作人.谈目连戏\[M\]∥周作人散文全集:(四). 钟叔和,编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2.

\[6\]鲁迅.无常 \[M\]∥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柒卷. 止庵,王世家,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8259.

\[8\]鲁迅.死 \[M\]∥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贰拾卷. 止庵,王世家,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鲁迅.女吊 \[M\]∥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贰拾卷. 止庵,王世家,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8259.

\[13\]卡彭铁尔.这个世界的王国・序\[M\]∥柳鸣九.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47047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鲁迅与小品文
发布时间:2022-07-23
摘要: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杂文、小品文写得酣畅淋漓,像尖刀,像良药,似匕首投枪,表露了对人民的真挚爱戴和对敌人的嘻笑怒骂。 关键词:鲁迅;小品文;战斗作用 一、鲁迅的战斗性与小品文 ......
鲁迅与古钱币
发布时间:2023-01-16
一 鲁迅收集古钱币,早已广为人知。早年在书店见过一本书,专门介绍鲁迅的收藏物。我自己收集古钱,对这一部分自然最感兴趣。一看就看出问题。比如战国时齐国的刀币三字刀,编者说,因刀背有三道横线,形似“三”字,故名三字刀。其实......
鲁迅的深刻与伟大
发布时间:2022-10-24
比较起胡适和陈独秀以及其他“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来,鲁迅是完全不同的人物。和陈独秀一样,鲁迅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胡适一样,鲁迅搞过专门的学术研究,但是他仍然迥然不同于他们。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只有他才是真正深刻的。他在......
略论鲁迅小说中的妇女反抗形象
发布时间:2023-07-11
摘要: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很多作品都反映了旧中国的妇女形象及其解放问题,塑造了一些十分典型的妇女形象,她们从顺从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反抗,并且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她们的牺牲是值得的,正如单四嫂、祥林嫂、子君和爱姑等等形......
重温鲁迅作品,感受鲁迅精神
发布时间:2022-11-29
重温鲁迅作品,感受鲁迅精神 鲁迅作品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鲁迅作品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鲁迅作品却未能激发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的兴趣,不能在学生离开学校后继续展现其应有的魅力。学校教育......
鲁迅作品中的陌生化语言艺术
发布时间:2023-07-28
鲁迅作品中的陌生化语言艺术 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作家把语言学引入艺术创作,他们关注的中心问题是文学语言区别于普通语言的“特异性”或文学本身的“文学性”问题。语言的“陌生化”正是被用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概念。“陌生化”为俄国......
探究民族寓言与“中国形象”的营构———以《鲁迅小说的中国形象研究》为例
发布时间:2017-06-05
近代以来中国的民族危机,驱动了包括鲁迅在内的现代知识分子开始探求走出当前困境的未来之路。关于中国形象设计等一系列的民族国家想象的思考也因此被催生出来了:中国存在着怎样的问题?中国现在的境遇如何?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中国未来将会是怎样?这些问题涉及到的核心议题是中国的现代化困境及纳入世界文明轨道的路径。吴翔宇教授专著《鲁迅小说的中国形象研究》正是对上述议题的一种积极的回应,其将现代民族国家重构使.........
试论鲁迅与张爱玲小说创作思路与表现方法的异同
发布时间:2022-07-24
论文摘要:鲁迅与张爱玲是两位享有不同成就和影响力的作家,但在小说创作领域里他们存在着值得分析的类似的创作主旨或手法:鲁迅站在启蒙主义角度对整体国民性加以揭示,张爱玲以启示的小说观对凡人软弱性加以展示;鲁迅凝聚了自身的灵魂......
鲁迅的模样
发布时间:2023-01-15
我喜欢看他的照片,他的样子,我以为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文革”期间我弄到一本日记本,里面每隔几页就印着一位中国五四以来大作家的照片,当然是按照五十年代官方钦定的顺序排列:“鲁、郭、茅,巴、老、曹”之类。我记得最后还......
析鲁迅《奔月》
发布时间:2015-07-23
摘 要:鲁迅的作品《故事新编》中对传统和诗意的消解,将神圣凡俗化,但无厘头的情节却给人以陌生化的感觉,开创了新的审美向度。而这些正暗合于当下的先锋性,其实质恰是深刻的指向现实。 关键词:颠覆;无厘头;审美向度;先锋 一、颠......
试论事件文化视角下李贽与鲁迅思想的变异
发布时间:2015-07-30
摘 要:李贽与鲁迅都是中国近代史上思想发生重大变异的人,而从事件文化视角下看这一问题发现二人都是在重大悲情事件的大力冲击下使得在心理以及意识上发生重大的变异,并且这种变异都是非理性和非常态的思想变异。鲁迅的悲观主义、愤......
鲁迅与司徒乔的友情
发布时间:2023-04-19
鲁迅是中国现代大文豪,司徒乔是一位爱国画家,两人亦师亦友,相识相知,真情交往。 司徒乔,1902年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县赤坎镇塘边村一个贫苦家庭。20世纪20年代初,在亲友资助下,他前往北京求学,就读于燕京大学神学院。由于他酷爱绘......
有关鲁迅争论我见
发布时间:2022-12-15
一、鲁迅思想究竟是前期重要还是后期重要 仔细揣摩上面这段话,似乎是前后期并重的,但因有“民族英雄”这四个字,一般均认为是指对外斗争。 毛的这两段话有点平分秋色,我们不应该只看见毛歌颂鲁迅反帝的这一个方面。但是现在有......
论纪录片影视语言的叙事与造型
发布时间:2022-11-06
摘 要:纪录片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客观记录方式,以遵循真实性的特征中兼具艺术性与人文性。2013年由王冲霄执导的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以下简称《茶》),跨越世界不同国家,通过对近60位种茶人,采茶人,喝茶人的采访与......
论鲁迅《野草》的模糊性
发布时间:2023-06-23
【摘 要】中国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根本上实现了民族文化模式和深层心理结构的巨大变迁。作为新文化运动主将的鲁迅,在确定自己启蒙者位置的时候,内心是复杂的。《野草》是鲁迅先生心理世界发生重大震荡的产物,他在这部......
浅析鲁迅与梁实秋翻译论战
发布时间:2022-10-14
摘 要:本文拟从鲁迅与梁实秋关于翻译的论战入手,对比分析鲁、梁不同的个人经历政治立场,通过对鲁、梁关于“硬译”论战的追述,来阐释鲁、梁的翻译思想不同的原因,以期更好的理解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观。 关键词:鲁迅;梁实秋;......
鲁迅作品中的议论修辞
发布时间:2023-03-08
鲁迅小说文类的扩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向杂文文体的扩张,而作为这种扩张的最明显标志,就是鲁迅小说中的议论性话语及这些话语所采用的修辞方法具有杂文语体的特点。 一、鲁迅杂文的语体修辞特点及魅力 鲁迅小说中的众多议论性......
鲁迅视野里的读经与读史
发布时间:2023-03-25
读经与读史的问题,是观察鲁迅精神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鲁迅不仅自身经历过读经与读史的时期,而且以自己读史的经验参与读经问题的论战。在这个文化问题上,鲁迅虽然自身读过经书,但反对读经,而主张读史,尤其是读野史。 鲁迅反对......
徐志摩与鲁迅的文坛恩怨
发布时间:2023-03-05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率直而热情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秉承英国绅士的生活方式,追求有小资情调的闲适生活,飞机失事不幸结束了他浓情而感伤的短暂生命。与此相对的是,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面旗帜,他长期生活在批判和忧思......
浅析鲁迅作品中言语反义词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10-14
浅析鲁迅作品中言语反义词的运用 言语反义词,又叫“语境反义词”、“临时反义词”,指的是具体语言运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临时的反义效果的一对词。言语反义词本身没有反义关系,严格区别于语言反义词。言语反义词在生活中使用范围比较广......
民族寓言:鲁迅文学作品意义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16
寓言作为一种文学表达方式,最初往往以讲故事的形式传达人生哲理、生活经验,或者进行道德训诫、说教。寓言故事主角大多是动物、植物甚至是非生物,以拟人的艺术手法讲述这些事物生命历程中的奇遇,在故事的结尾获得哲理性的思考和感悟......
鲁迅的浪漫柔情
发布时间:2023-04-08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 在许多人眼中,鲁迅根本不懂浪漫,毫无柔情可言,其实不然,有一种浪漫折射在小事上,浸润于细节中。 同年9月,鲁迅南下赴厦门大学任教,许广平则去了广州,......
叙述的魅力
发布时间:2022-11-21
玉栋老师70岁那年,来我家,说她想写散文。她人品高洁,待人亲和,70年往事,很厚实了。 她说要写散文,是一句“平话”。“平话”过后,她真的起步了,起步于70岁。在文学圈内是个“极少数”。他写得又快又多,2011年便结集由中国文......
论合同违约的形态
发布时间:2022-07-21
论合同违约的形态 论合同违约的形态 论合同违约的形态 内容摘要:违约制度是合同法的重要内容,完善的违约制度是合同顺利履行的有力保证。预期违约制度是合同法上违约制度 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合同法》借鉴了英美合同......
鲁迅杂文浅说
发布时间:2016-08-26
一、鲁迅杂文类型化写作所具有的超越性 先从前而提到的鲁迅杂文不知道背景读不懂的疑问说起。鲁迅杂文确实有这样的特点:它总是对现实问题作出及时回应,有很强的具体针对性,不了解背景,就不知道在讲什么。鲁迅杂文的取材、构思的起......
我的父亲孔另境与鲁迅先生
发布时间:2023-06-20
在纪念我的父亲孔另境去世四十周年的日子里,回望他的一生,常常想起他在家里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鲁迅先生是我一生最感佩的人!”这并不在于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人物,而是从他切实的体会出发的感言,浸润在他心底和肺腑之间......
鲁迅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 本文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而作。主要从文化观的感受形态与学术文化方式开拓的层面论述鲁迅为中国文化建立起的崇高风范,并引导出开辟新世纪中国文化方向的现代启示。 一 问题的提出 鲁迅研究发......
鲁迅笔下的女性地位与命运
发布时间:2023-03-17
摘要:《且介亭杂文二集》中的《人言可畏》一篇,不仅是对当时报刊行业的讽刺与批判,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女性的地位和命运。作为被启蒙者之一的女性,鲁迅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在他的作品中均有体现。 关键词:人言可畏;看客;女......
老师,放开那鲁迅
发布时间:2023-04-05
导语 中学校园里时下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让不少学生学起来十分头疼。不过,对某些“神奇”的语文老师而言,分析鲁迅的文童“那都不叫事儿”。下面就是一位网友模仿某些......
论普鲁塔克的叙述立场
发布时间:2023-02-28
提 要:普鲁塔克《对传》叙述中展现着较为明显的希腊立场,尤以《菲洛波埃蒙与弗拉米尼努斯传》榈湫汀U馄传记主要取材于希腊史家波利比奥斯的相关著述,但对两位传主形象的塑造表达了更强烈的希腊文化认同和民族立场。普鲁塔克这一有......
论鲁迅面对新式爱情的疑虑
发布时间:2022-10-28
论文关键词:鲁迅 新式爱情 伤逝 疑虑 论文摘要:妇女解放和新式爱情,是西方现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五四”启蒙运动倡导的主要内容之一。《伤逝》等文本充分展示了导致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各个方面的原因,表现了鲁迅对于个性解......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发布时间:2023-05-20
[摘 要] 鲁迅作为一个文化转型时期的作家,他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这表现在他一方面主张“拿来主义”和坚决批判传统,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在一些方面信奉着文化传统,他的精神至上观与儒家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就体现出民族传统在他的文化心......
论莫言《蛙》中“蝌蚪”形象的内涵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3-07-18
摘 要:《蛙》作为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的作品,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 “蝌蚪”这一人物形象内涵丰富,他既代表作者的反思与救赎,也代表身份地位的束缚与枷锁,以及男性的霸道与强权,通过分析这个......
再看鲁迅《铸剑》中的目光与剑
发布时间:2023-06-09
研究者总是热衷于解开鲁迅小说《铸剑》中诸层寓意:或从复仇来阐释其严肃与荒诞,或从借古讽今来消解启蒙的意义,或进行美学与历史的分析,或探究黑色人究竟是谁。然而,对复仇、权力、成长、启蒙、荒诞等单一命题的论述都或多或少削......
看《聊斋志异》叙事意象的艺术魅力
发布时间:2023-03-03
摘要:《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小说的优秀作品之一,诞生在各种小说文体形态在叙事艺术上相互借鉴的时期,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写作中,灵活运用了追叙、预叙以及非对称叙述等手段,将各种空间形态事物融合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写作......
鲁迅《野草》的艺术精神
发布时间:2022-11-10
1.《秋夜》坚韧的抗争意志:方法,于是生虚无感,这种虚无是一种积极的虚无。鲁迅失望于现实的政治的黑暗与轮回,同时自身个体灵魂也找不到出路,双向的绝望,而又不沉沦于这种绝望。“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
分析鲁迅的升值之路
发布时间:2023-03-05
从1912年5月到1926年8月,鲁迅在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任职长达14年。其间,他工作卖力,但一直得不到升迁。而当初巴结他的朋友,后来却成为教育部的最高领导。 是鲁迅不想升迁吗?显然不是。从他1918年8月20口写给挚友、江......
浅析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发布时间:2023-07-12
莫言的小说中出现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这构成了他小说独特的女性精神世界。他描写了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中国女性的思想和生活面貌及她们面临饥饿、贫困时的挣扎和痛苦的呻吟。通过对这些女性的赞美表达了莫言对民间的关怀,对大......
鲁迅的头号弟子是谁?
发布时间:2022-09-19
关于萧军第一次抵达延安的情况,牛津版的萧军《延安日记》出版之后,一些评述文章不但与历史脱钩,且缺乏相应的时代意识与文史知识。刊登在2014年4月17日《南方周末》的“往事”栏,由陈益南先生撰写的《里的萧军与毛泽东》这一整版文......
缺乏思想——也谈鲁迅
发布时间:2013-12-18
写下题目,心里几经踌躇。是不是对先生大不敬?先生不是伟大的思想家吗?怎么能说缺乏思想呢? 诚然,先生作品里是有思想的。《阿 Q 正传》把 中国 农民的愚昧麻木刻划得入木三分,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阿 Q 成了共名,精神胜利法......
议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
发布时间:2023-02-06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讲述了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他们曾经狂热地追求个性的解放,婚姻的自由。子君为了婚姻自主,不顾一切非难,脱离了自己的家庭,更喊出了个性追求的最强音。涓生绝对不如子君勇敢和热烈,但他比子君......
重读“现代性”书写叙事中的鲁四老爷
发布时间:2022-11-15
摘 要:“反传统”作为“现代性”书写叙事的主流话语对“五四”新文学显现出了强大的解释功能和整合功能。在这种主流话语模式之下,鲁迅《祝福》中的鲁四老爷,成了压迫者和吃人者形象。这样的观察, 固然可以突出鲁迅文本中的政治学......
鲁迅杂文艺术性赏析
发布时间:2023-07-27
欢迎来到,以下是一篇关于鲁迅杂文艺术性赏析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欢迎浏览! 摘 要: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杂文的开拓者和先驱者,也是利用杂文开展现实斗争的人物典范。本文从前后两个时期对鲁迅先生的杂文艺术性进行了赏析。 鲁迅......
鲁迅笔名和《说文解字》
发布时间:2023-04-19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其书博采通人之论,总结经传训诂,根据“六书”原则系统分析汉字,指出各字本义――成为我国自成体系的首部字典。历代考究《说文》之学者不乏,著作亦良多,章太炎则是其中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是中国......
胡适与鲁迅交恶原因之探讨
发布时间:2022-10-02
一 不论在鲁迅研究界,还是在胡适研究界,胡适与鲁迅交恶的原因,都是一个焦点话题。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学者认为两人的分歧在《新青年》时代的“双簧信”事件中就已见端倪,也有学者认为两人真正......
论鲁迅《复仇(其二)》中的宗教意蕴
发布时间:2023-02-12
论文关键词:鲁迅 《复仇?其二?》 宗教思想 论文摘要:鲁迅的散文诗《复仇?其二?》是对耶稣蒙难故事的改写?融汇了作家个人深刻的生命体验?并从内容和言语叙述两个层面对各种宗教进行了既有批判又有借鉴的理性改造。 宗教从)‘义......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现状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19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现状与分析 从初中到高中的语文课本,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收入的数量是所有现当代作家中最多的,可见鲁迅在教育、文学、文化中占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可见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家是多么深切地期望青年学生能够学习鲁迅、......
浅论鲁迅创作中的旧文化情结
发布时间:2022-11-02
论文关键词:鲁迅 传统 思想 死亡意识 鬼气 论文摘要:从传统伦理思想、鲁迅的死亡意识、以及他的“鬼气”观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鲁迅与传统的关系并非仅仅一个“反”字所能包容和概括,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鲁迅,作为中国史......
鲁迅作品中的看客现象
发布时间:2023-06-13
鲁迅作品中的看客现象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作品有好几篇入选。陈建忠先生将《药》《孔乙己》《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作品中的“看客”们集中到一起,旁征博引,条分缕析,精辟论及,异彩纷呈,成一家之言。基于此,我向读者朋......
鲁迅与“新兴木刻运动”的双向选择
发布时间:2022-12-06
摘要: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提到木刻版画,第一个想起的人物必然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他可以说是当时在提倡和扶持木刻方面用力最大的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更是一代有志青年的“精神偶像”。 关键词:鲁迅;木刻;文学 一、时代......
鲁迅教我们学会感恩
发布时间:2023-04-05
摘 要:感恩之心是人类生命中一颗最真最善的种子,鲁迅先生用他的两篇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和《藤野先生》再一次唤醒了我们生命中这最精致、最美好的情感。一个关爱儿童心灵的长妈妈,一位以超越民族的大爱指引鲁迅心灵的导......
试论不同的油画表现语言
发布时间:2023-01-16
【摘 要】吴冠中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画家,也是20世纪绘画史上最受争议的画家之一。在六十多年坎坷的艺术生涯中,吴冠中致力于油画民族化与国画现代化的探索与创新。他提出了许多针对性极强的艺术观点,在国内艺术界引起过广泛的争议。......
鲁迅的文献学成就初探
发布时间:2023-07-17
鲁迅的文献学成就初探 鲁迅的文献学成就初探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鲁迅的文献学成就初探 【摘 要】本章介绍了鲁迅的越文化渊源和地方文献情......
史观与叙事
发布时间:2023-03-04
2012年年底,在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研院主办的“延安时代的文学、文化与社会”的研讨会上,理论与历史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左派认为史料绑架了历史,不要动辄就将挖掘秘史视为“神棍”打倒一切;右派则认为理论抽离了历史,真相其......
论鲁迅小说《伤逝》《奔月》的经济意识
发布时间:2023-03-25
摘 要:《伤逝》和《奔月》是鲁迅经济书写的典范之作。小说通过经济书写论证了鲁迅以生存为本位的爱情观、婚姻观以及在爱情之上的有关启蒙的超越思考。以婚姻家庭为突破口可以将宽泛的经济问题具体化,从而在两性关系中挖掘小说的悲剧......
鲁迅文学作品的审美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3
鲁迅文学作品的审美分析 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审美的价值。作家通过对作品人物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叙述以及故事环境的描写等,寄托出自己独特的美学态度与理想追求。但是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语言艺术形式、表现出的审美特征是不一样的......
浅谈鲁迅小说的审美价值
发布时间:2023-06-24
摘 要:鲁迅以其敏锐的思想,细腻的笔触借助小说刻画了20世纪初期不同的层面的人物群象――闰土、孔乙己、祥林嫂、华老栓夫妇等。作者在对人物的刻画中,除了对时代的把握,对人性的理解,多数是以悲剧的形式、滑稽的形象加以展现,还......
鲁迅笔下的9类知识分子
发布时间:2023-07-16
一、帮闲、帮忙、帮凶与扯淡 鲁迅讲,中国统治者只在两种情况下关心到中国知识分子或者需要知识分子。第一种情况,统治者刚刚掌权时,“偃武修文”,需要知识分子来加以粉饰,此时知识分子扮演歌功颂德的帮闲角色。在统治发生危机,......
鲁迅作品中的青年情结
发布时间:2023-03-14
鲁迅作品中的青年情结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程标准》一直非常关注中学语文课堂中鲁迅作品的教学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解读》明确指出:“鲁迅是近代中国精神建构的重要资源”,“教师要注意改进鲁迅作品的教学,要......
如何接近鲁迅的巴比伦塔
发布时间:2022-12-02
古巴比伦城的人想造一座通天塔,却受到上帝的阻拦,他让建塔者各操不同语言,彼此无法沟通,而使塔的建设难以完工。从文革结束延续到21 世纪,对鲁迅的认识一直使用着人的话语模式,如果把人的追求和还原作为通用语的话,接近鲁迅的巴......
浅谈莫言
发布时间:2022-12-28
中国的现代文学在其初创阶段曾从借鉴模仿西方文学起步,但经过那时期包括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和曹禺先生在内的整整一代人的努力,中国现代文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中国20世纪文学奠定了基础。不过,近六十年来的中国文学的成就并......
莫言小说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建构
发布时间:2015-08-27
摘要: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提出中国的文化形象的构建理论,虽然有一些零星的叙述,但没能形成完整详细的理论体系。本文的创新点就在于通过对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的基础上,在论述中国文化形象的问题时,以乡村形象和女性形象为切......
时长的变形——叙事生命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3-12-18
时长的变形——叙事生命的选择第一节 停 顿 与 减 缓“叙事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把自然时间人文化的过程。”[48](P156) 不论我们从逻辑上还是实证上都可以得知:故事时间≠叙事时间,那么如何去衡量呢?热奈特是如此划分的:“We cou......
试论标点符号在鲁迅作品中妙用
发布时间:2023-06-28
摘 要:标点符号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补白、作品艺术的升华,是字面语言的中止及感情的延伸,其含蕴隽永、意味无穷,妙用之处屡见不鲜,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本文旨在谈谈自己理解鲁迅作品中标点符号运用的意义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
鲁迅的语文:有难度的跨越
发布时间:2023-03-25
基础教育中的“鲁迅语文”在最近10来年争议很多。围绕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鲁迅选文的种种变化,关于鲁迅作品所谓种种不适合于基础语文教育的观点也层出不穷:不规范、晦涩、不切合时代要求等等。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在语文教学杂志上,对鲁迅作品进行“语言纠偏”的论文不时出现,所谓:“鲁迅先生作为一代文学巨匠,其可师法之处确实甚多。但是,先生离我们而去已经六十多年了,若以当代之语法标准――现代汉语语法标准――.........
拉姆汉语言适应的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4
拉姆汉语言适应的叙事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四川省委、省政府从2009年开始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即9年义务教育加3年免费内地中职学校职业教育。大批藏区“9+3”学生远离故土,进入内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首先面临的是语......
论文学形象的叙事翻译和语用翻译
发布时间:2023-01-13
" 论文关键词:文学形象;翻译;叙事学;语用学 论文摘 要:翻译的首要标准是“忠实”,即对原来文本意义的准确理解和用新文本作准确再现。然而,文本的意义受作者、文化系统、读者等多方面的制约,具有自身的语义不确定性和理解上的......
莫言《檀香刑》中各人物形象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1
关键词:《檀香刑》;人物形象;眉娘;钱丁;赵甲 本文现就五大主要人物形象中的典型代表孙眉娘、钱丁、赵甲展开具体论述:文章开篇就以孙眉娘“眉娘浪语”揭开全篇序幕的,眉娘的出场可谓是简单直接明了,性格特征跃然纸上:泼辣犀......
小议鲁迅笔下的无名之悲
发布时间:2013-12-18
欢迎浏览,以下是应届毕业生求职网给您推荐一篇关于小议鲁迅笔下的无名之悲的毕业论文 摘 要:鲁迅笔下有许多人物都没有姓名,笔者认为这是作者表现人物悲剧命运的一种写作手法。本文以阿长、孔乙己、祥林嫂为例,分析了他们命运的悲......
鲁迅弃医从文的别种原因
发布时间:2015-08-24
摘 ; 要: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在中学语文课本《藤野先生》一篇中曾提到。但是随着我们对鲁迅本人及其作品的深入发掘,发现原因并非那么简单。本文主要围绕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探讨,我们认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和童年经验也促使鲁迅做出......
初中鲁迅作品教学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10
一、联系背景,理解主旨 二、深入朗读,感受情感 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要以朗读作为基础,特别是反复诵读,才能让情感得到升华。在学习鲁迅作品时,学生既可以在带感情朗读教材时体会文本,也可以将问题带到朗读过程中去,又或者......
关于鲁迅文艺评论的思维标准探究
发布时间:2023-06-13
关于鲁迅文艺评论的思维标准探究 一、文艺创作的思想内涵鲁迅先生自身对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内涵极为看重,他期望的是每一个文人墨客都能通过手中的笔揭露现实的黑暗,启发人民,因此在她的文艺评论思想标准中文学作品创作的思想内......
“把鲁迅从神坛与框框中解放出来”
发布时间:2015-08-21
我与严秀先生交往30多年了,以前是书信往来,自我1998年来京后就有一个时而定期时而不定期拜见他的惯例。每次见面都会听他讲述有关鲁迅的话题,他对鲁迅的热爱溢于言表,但他不是那种“言必称鲁迅”的盲目崇拜者,而是很有理性地力主......
电影《星际穿越》中的语言叙事与文化解读
发布时间:2023-06-27
电影《星际穿越》是最为典型的好莱坞科幻电影,外太空的奇妙景象、诸多高科技术语、科幻外衣下的文化内涵等都是科幻电影的必备要素。但《星际穿越》又超越了一般的好莱坞科幻电影,这部电影并没有使用最先进的3D技术手段,却依旧给观众......
试论不同知识观时期大学制度形态解读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大学发展史表明,知识观是影响大学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不同知识观控制之下,大学制度表现出不同的制度形态。当代社会,大学应主动整合多元的知识观,学习不同知识观的长处,以增强大学制度内部生命力,......
重新挖掘鲁迅笔下的杨荫榆
发布时间:2023-06-22
[摘 要]鲁迅笔下的杨荫榆是反动的,而将杨荫榆的一生及其活动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反映了杨荫榆悲剧的一生,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和民族的悲剧。 [关键词]杨荫榆;鲁迅;悲剧 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提及杨......
新时期贬损鲁迅现象评析
发布时间:2015-09-14
我们湖北省杂文学会1985年诞生,如今已“三十而立”了。1986年,我们学会举办了纪念鲁迅逝世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地点就在华中师范大学。我特别希望,杂文学会新的领导班子,继续高举鲁迅这面旗帜前进! 中国“五四”运动前后,鲁......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刍议
发布时间:2022-09-29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刍议 某著名学者谈到鲁迅作品教学时,说了一个顺口溜:“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学生如此,老师又如何呢?前不久我曾和一位市语文教研员闲谈鲁迅,她直言不讳地说不喜欢读鲁迅的文......
hUVECs在不同切应力作用下的形态及纤毛发生
发布时间:2023-03-06
摘要:分别应用紫杉醇荧光和免疫荧光标记法显示hUVECs(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s)在不同切应力加载下微管骨架的装配动态及初级纤毛的形态发生。结果表明,以梯度切应力加载24h,随着切应力增大,细胞由梭形逐渐变圆,长宽比降低,胞质微管向细胞核周围集结并发生装配;14dynes/cm2切应力加载48h后,微管向切应力方向延伸导致细胞呈长梭型,微.........
讨论电影《盗梦空间》语言和叙事的新特点
发布时间:2023-07-12
电影《盗梦空间》被誉为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现实与梦境之间的故事,男主人公科布为了回家,与其团队制造了一个三层的梦境,并企图在梦境中植入新的思想,以改变目标费舍处置父亲遗产的方式。在这个过程......
鮰消费迅猛 养殖莫失时机
发布时间:2022-12-27
鮰消费迅猛 养殖莫失时机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上世纪80www.Lwlm.com年代开始引进该鱼种,养殖量一路猛增,后受到美国贸易壁垒的制约,导致出口量急剧下降,价格也曾一路跌到2元/公斤,致使养殖户从2007年开始纷纷放弃养殖。2009年年......
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与价值
发布时间:2023-07-25
[摘 要]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有无法取代的地位;鲁迅的精神和思想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资源;鲁迅思考和论述的一些问题,时至今日仍然缠绕和警示着我们。教育的最大成功就是要铸造民族的脊梁与魂魄,鲁迅的精神和思想可以汇聚为时代......
对微电影未来叙事形式的展望
发布时间:2013-12-17
对微电影未来叙事形式的展望 对微电影未来叙事形式的展望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对微电影未来叙事形式的展望 精品源 自作 文 园地 一、微电影网络传播的叙事特征分析 ......
基本权利与民事权利的不同
发布时间:2022-12-18
一、内涵及类别的区分 在宪法学的理论研究中,长期困扰宪法学者的一个基础问题就是什么是宪法权利?依据宪法而产生的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与宪法所规定的权利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质的规定性的不同?宪法上的基本权利与民事权利有本质上的区别......
白描手法——以鲁迅作品为例
发布时间:2023-05-12
引言 语图理论是赵宪章于21世纪初提出的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他指出语言和图像的关系是文学图像关系的核心。本文将以鲁迅小说中体现的语象为例,分析白描手法与其问的祸合。从文艺学的形式美学来看,文学的形式以特定的语言风格体......
鲁迅小说中的风景描写艺术
发布时间:2022-12-15
摘要:鲁迅小说中的风景描写类型多样,发挥着象征寓理、民俗风情展现、格调与气氛创造、讽刺、抒情写意等多方面的艺术功能。这些风景描写与战斗的思想性相统一,为作品创造出优美、典雅的品质。鲁迅小说的风景描写在中国传统小说和现......
夏目漱石和鲁迅作品中的“间离”
发布时间:2023-07-23
摘 要:夏目漱石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鲁迅是现当代中国文学的丰碑,两人都是各国文坛的顶尖人物。一次赴日留学的经历,把鲁迅和夏目漱石联系在了一起。夏目笔下的人物,生动细腻,又带有丝丝哀愁,鲁迅笔下的人物,哀......
鲁迅的孤独及其笔下的孤独者
发布时间:2023-06-16
【摘 要】 文章阐述了鲁迅性格落寞、孤独的发展轨迹:生发期、发展期、高潮期、消解期思想嬗变,但鲁迅却仍固守自身对于中国社会和人生一贯秉持的敏感气质、怀疑精神、忧患意识和孤独情怀。阐释了鲁迅笔下人物的孤独,例如“狂人”“......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疾病书写
发布时间:2023-01-23
摘 要:文学与医学之间存在相通性,因此文学艺术家往往将医学治病救人的特性带入文学,以彰显文学艺术在人们思想情感或者世俗时事中的疗救作用。“五四”时期,鲁迅洞悉时事弊病,以独特的疾病书写方式,在小说中揭示并抨击了社会时弊......
叙事的疑问与解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研究大众文化的学者大抵有两类,一类是带有开拓性的思想家,诸如威廉斯、霍尔等;另一类是深化型的学者,他们往往是把一些其他领域的文化理论或哲学思想引入大众文化研究,进而推进某个问题的研究。美国学者伯杰就属于后一类。 伯杰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