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生态文明:工具理性异化的批判与终结*

生态文明:工具理性异化的批判与终结*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20 13:46:14
生态文明:工具理性异化的批判与终结*
时间:2015-08-20 13:46:14     小编:

摘要:在工业文明时代,长期大规模的工业化发展,使工具理性占据了主导地位并进一步膨胀和异化。工具理性的异化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生态危机的深层思想根源。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旨在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走出生态危机这一困境,实现真正的生态文明,就必须在意识层面上审视和批判在工业文明占主导地位的工具理性及其异化,保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社会形态中必要的张力,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关键词:生态文明;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异化

中图分类号:N0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中国家也相继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加剧了环境污染,温室效应日益加剧,自然环境也不断遭到破坏,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严重的威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人类生产力快速发展,但也导致人类陷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有学者指出的:“假如人类还想在地球上生存下去,那我们就必须放弃物质至上的观念和生活方式,而转向和平、绿色、真正可持续生存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1\]人类社会迫切需要寻求一种认同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具有内在一致性的价值观和协调环境保护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全球生态危机的加剧迫使人类不断反思过度的工业化对自然界造成的负面影响,人类开始意识到过去“人定胜天”的绝对征服思想是一种反生态、反自然的意识。工具理性体现着科学技术对自然和社会绝对征服力的主要特征,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主导意识,已经成为西方后现代理论的主要批判对象。法兰克福学派对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抨击尤为猛烈,他们指出,“现代科技操纵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表现为工具理性膨胀,价值理性式微,工具理性是工业社会的典型意识形态并已成为统治社会的合法性基础。”\[2\]马尔库塞将工具理性异化视为“人类在改造社会道德的同时,创造出不完全合理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体制,他们破坏社会的和谐、损害人类利益,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甚至成为敌视人类的破坏性力量”\[3\]。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必然发展趋势,代表着一种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新型文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对生态文明的背景、内涵和本质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冲突与矛盾进行了深刻反思。不少学者指出,工业文明走向衰亡的基本表征是生态危机的迅速爆发并在全人类社会迅速蔓延,这必然催生出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形态的诞生。生态文明理论是一种建立在新的生态哲学理论范式基础上的新的哲学理论体系,该体系以生态价值合理性为理论内核,由与其解释原则有逻辑关联的政治哲学、技术哲学、环境伦理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生态思想等构成,旨在阐述继工业文明后的新时代文明。从技术哲学的角度看,生态文明一方面是工业技术及其文明的延续,另一方面则是超越了工业文明而积极建构的生态主体,关注“自然―社会”生态,以促进现实性和未来性在技术哲学道路上的统一。“生态文明是一种具有以生态化主导型为前提基础的多种文明模式的整合体――从纵向维度上,具有从前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先后传承性的特征;在横向维度上,具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的交叉性的特征;在整体效益上,具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约有限资源、提高能源效率的有效统筹性的特征。”\[4\]

在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各个进路中,围绕技术理性的生态学批判来建构生态文明的研究成果是当代生态文明理论建设的重要维度,该理论旨在呼吁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须从技术理性转向生态理性,保持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平衡与协调。技术理性指的是一种在工业文明社会中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占统治地位的思维指向,它类似于马克思・韦伯提出的工具理性,在遵循目的性、手段性上,技术理性与工具理性这两个概念的指向内涵有相似之处。工具理性关注手段的有效性这一目的,以可计量、可预测、有效率为标准,技术理性关注的是手段的合理性,而不是目的本身的合理性。有学者从理性的角度指出工业文明的工具理性催生了生态危机的爆发,工业文明的理性基础难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从而引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他们强调,当代生态文明的建设不能沿用工业文明时代的工具理性这一主导思维,而是需要新的理性支撑,技术理性批判为生态文明观的产生奠定了必要的认识前提和理论基础。本文所采用的核心概念为马克思・韦伯提出的工具理性,以及被法兰克福学派严厉抨击的工具理性异化,工具理性所强调的形式合理性具有明显的工具的特质,异化的工具理性只关注手段对于实现目的的可能性,这与强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生态文明建设主旨背道而驰。在工业文明中占主导地位的工具理性已经成为一种不合理的理性形态,这种不合理的理性形态已经演变成为工具理性的异化现象并且已经蔓延和渗透到社会结构的方方面面。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然从意识层面去审视、批判并终结这种不合理的理性形态。从根本上说,这些不合理的理性形态实质上就是法兰克福学派所说的“工具理性异化”现象。然而从工具理性异化和批判的视角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体上还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支撑,因此本文认为,批判和摒弃工具理性异化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剖析生态危机的深层思想根源,使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抑制工具理性的扩张和异化,注重科学技术的价值理性,强化生态理性,在实践过程中注重手段与目的的统一、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具理性异化与生态危机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裂与异化

黑格尔认为,理性是启蒙时代人们从神性摆脱出来后客观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和能力。马克思・韦伯将“理性”概念改造成“合理性”用以说明工业社会的发展。他把合理性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种类型。“工具理性表现为只注重达到某种目的之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以可计量、可预测、有效率的整体控制原则作为价值判断标准,以机械自然观和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为思想基础,对实践对象进行分解、化约和控制。”\[5\]工具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关注的是手段的合理性,而不是目的本身,是工业文明社会中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思维方式和主导意识形态,成为工业社会统治的合理性基础。实质合理性,即一种强调目的、意识和价值的合理性,也即价值理性。价值理性是人“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6\]价值理性以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意义为基本取向来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在理性认识前提下对人与自然终极目标和发展方向的形而上学的理解和把握,体现出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事物目的的关注、对意义和价值的追问和终极关怀。

在古代与中世纪,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处于一种朴素的自然融合的完整状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敬畏自然的观念,是一种既注重手段又注重目的的思维和能力。然而从启蒙运动开始,随着培根那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的响彻天下,这种源自于启蒙思想的理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逐渐走向了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反面。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开始分道扬镳,走向了分裂。启蒙时代,刚从神性控制的思想牢笼中解脱出来的人们普遍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衡量存在事物所以存在的尺度,也是衡量不存在事物之所以不存在的尺度。”\[7\]人是自然界的中心,自然界只是人类可以借助科学知识得以征服的客体对象,大自然必须无条件服从人类的需要。这种以人的价值为唯一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以合理化的手段控制和征服自然,把自然界视为获取资源、增加人类物质财富、满足人类物质欲望的对象,人与自然之间变成了一种赤裸裸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原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价值理性被越来越强大的科学技术工具理性的扩张所压制,失去了其应有的批判和规约功能,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日益远离,最终导致了工具理性异化现象。

马克思认为,异化现象主要指“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阻碍主体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8\]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工具理性的异化是指工具理性从原本理性的工具性应用这一面逐i异化为对人的压制和奴役,进而阻碍社会发展的否定性力量。“工具理性已变成当前社会的组织原则,它渗透到社会整体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造就了异化、物化或单向思维方式及思想文化,成为社会对人进行全面统治、控制和操作的深层基础。”\[2\]工业社会越发展,科学技术越发达,异化的工具理性就越片面强调逻辑性和规律性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差异性和特殊性,采用的是形式化和分裂化的思维方式,工具理性由此日益膨胀为占统治地位的合理化标准和终极目标。

(二)工具理性异化是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

“工具理性是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工业革命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其背后隐藏着一种普遍的价值危机,那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普遍误读,一种为人类所用的工具性关系,人类以上帝般无所不能的姿态对自然进行无止境的占有。”\[9\]文艺复兴后,经过三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急剧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结构,人类的主体性形象在自然面前得以树立。一方面,发达的工具理性以人类前所未有的方式征服和改变了自然,在一定时期内确实极大提高了人类活动的效率和效能,推进了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与社会科学行为的合理化,极大提升了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但另一方随着工具理性的日益膨胀,它把主客体的关系还原到逻辑上的纯粹线性关系,从而催生了奴役自然的意识。工具理性以满足人们无止境需求为由,使自然界沦为人类单向改造的客观对象和工具,片面追求形式逻辑和公理化标准的思维已经异化到了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领域。与此同时,本应对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行为进行批判与反思的价值理性在强大的工具理性遮掩下失去了其应有的立场,把过去人类对自然界的人文关怀湮灭在工业文明中。

异化的工具理性思维把本应作为一个整体的自然界或自然物从整体普遍联系中抽出来,对它们进行分割、分离,再按照人的目的进行组装,大量制造出原来自然界不存在的人工自然物,极大地浪费了有限的自然资源,实质上是在瓦解和摧毁有内在规律和秩序的生态系统,破坏了稳定有序的生态平衡。回顾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史,“工具理性的膨胀,不仅造就了毁灭自然的力量,也造就了控制人的力量,而人类进行毁灭的力量如此之大,以至于一旦这种力量得到实现,整个地球就会变成不毛之地。”\[10\]工具理性异化后不仅导致价值理性逐渐萎缩,而且还直接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分裂,激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泰勒警告说:“令人害怕的是,应该由其他标准来确定的事情,却要按照效益或‘利益―代价’分析来决定;应该规导我们生活的那些独立目的,却要被铲除的最大化要求遮蔽。”\[11\]工具理性的原则仅适用于人类,过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性,被遮蔽的价值理性无法在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以及尊重自然内在整体性上发挥应有的规约作用。人们开始只满足眼前的物质需要,为达到经济效益和生产力效率的最大化目的不惜以牺牲和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和损坏子孙后代长久发展的利益为代价,就会产生“一切向钱看”,而不是“一切向前看”的急功近利思想和涸泽而渔的危险行为,这对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修复性和再生性极具破坏力和杀伤力。

三、生态文明实践对工具理性异化的批判与终结

(一)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与理论觉醒 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以经济效益为目的,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手段为生产方式,以满足人们短期的物质利益为目的,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视而不见,本身就是工具理性异化的体现。马尔库塞尖锐地指出:“现代技术只是关心那些可以衡量的东西以及它在技术上的应用而不再去想这些事物的人文意义,只想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去工作,而不去关心技术本身的目的,……在这种状况下形成的发达工业社会不可能是一个正常的社会,而只能是一个与人性不相容的病态社会”。\[12\]这个病态社会的工业社会之所以与人性不相容,在于它将本应关注人类发展的持续性和人自身目的性的价值理性剔除出去了。“现代工业文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严重违背自然规律的,是不可持续的。现代工业文明在整体上是反自然、反生态的。”\[13\]而我们提倡的生态文明实质上是对过去“病态”发展模式的终结,强调自然整体性的内在价值、凸显自然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价值维度,也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重新获得安全、持续和稳定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也是社会文明的新形态,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过程中,其价值凸显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一种完全异于工业文明时代的意义取向和关系本质。生态文明的价值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规范和引领,更体现出生态文明社会尊重自然价值的内在要求。人作为一种在自然界中最具能动性的主体,在与自然、社会系统的联系中,总会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去诉求自然大系统中要素之间的良性联系满足自身的价值尺度,从而催生出各种新型文明来取代旧的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组具有丰富内涵的整体性概念,既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支撑,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又注重促进当前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性,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强调和突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关系。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全面总结工业时代发展模式和深刻反思工业文明之后的理论自觉选择,是为缓解人与自然关系不断冲突与演化的文明觉醒。生态文明建设关注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使科学技术向生态化方向转向,进而抑制工具理性过度膨胀和工具理性异化;二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凸显生态伦理诉求,保证生态价值理性实现的可能性,从而降低工具理性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绝对统治地位。

(二)科学技术生态化是对工具理性异化的批判

现代科技使人类面临着核战争、生态危机和人体基因的毁灭性转变三大巨大危险,其主要导向是无限追求控制力和征服力,力图达到对自然环境的随心所欲的控制。然而人类应认识到万物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延续总是会存在结构性的限度,不仅仅存在包括科学技术在征服自然与认知自然的限度,还有一种更客观的超越人类主体认知能力的限度,那就是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力限度。要走出生态危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就必须大力推动和发展科学技术生态化,恢复和实现生态价值理性,摒弃培根和笛卡尔的“科学万能论”、“科学强权主义”和“科学霸权主义”等论调。科学技术生态化是指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为转变要求,以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观为归依的绿色科技。“为了避免科学技术在工业文明中产生的种种问题,消除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负面效应,人类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科学技术,按照生态学原理的要求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管理和应用。”\[14\]科学技术生态化的实质是提倡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齐驱并驾,使之各自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实践中推广具有生态含量的包括节能技术、绿色适用技术等在内的现代环保技术,限制甚至淘汰一切有害生态环境的,尤其是消耗高、污染重的落后技术。在能源利用上,利用生态科学技术实现能源结构转变的多样化和理想生态能源的规模化,积极开拓和提升生态能源的规模化。在生态文明时代,平衡与协调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批判性、合理化地利用科学技术成果,推动科学技术生态化发展,避免科学技术的滥用,同时强调科学技术的价值理性,用以关怀人类发展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促进科技整体系统向无害于生态环境和有益于环境与发展同效性的方向发展,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取得的共识,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必然选择。

(三)生态文明的伦理诉求对工具理性异化的终结

“哲学是时代的思想回应,适应时代发展进步的哲学是时代文明的活的灵魂。生态文明时代需要一种不同于西方近代主体形而上学的新哲学,这种新哲学就是生态哲学。”\[15\]工业文明中由于生态哲学维度的深度缺失和生态思维方式的深层缺位,工具理性思维以人类需求和生产力发展为绝对评判尺度,是一种严重的单向度价值取向和简化的历史时弊,工具理性的异化实质上是近代主体哲学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社会文明的主导思维过多地关注人类自身的需求,忽视甚至无视生态环境的存在和价值的必然产物。生态文明所需要的生态哲学蕴含着强调和凸显生态价值理性的伦理诉求,这是对过去被工具理性异化压抑下的价值理性的解放,也是对当前工具理性异化的现代批判和终结。生态文明时代的伦理诉求不仅要求控制环境污染修复生态系统,而且要求构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以生态道德引导人们正确处理涉及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和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生态价值理性将约束人们对自然无限征服的欲望,引导人们采取低碳的方式进行生产和消费,进而使人们从思想层面摒弃过度膨胀和异化的工具理性思维,这与工业文明对待自然的数理化和工具化的方式截然不同。建设生态文明的生态理性要求人们在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思维转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以系统整体的视角实现从主客对立转向主客统一;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地位问题上,从传统的“征服自然”的工具理性占主导地位转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理性占主导地位;在生产方式上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生产模式。 当前,在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我们亟需摒弃工具理性异化及其对社会和人的思维造成的物化和异化思维,自觉回归到生态价值理性中来。生态文明实践既依靠于科学技术生态化的支撑,又注重生态价值理性的培养和建设,扭转急功近利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避免生态系统的破坏和自然环境的污染,在经济建设过程注重讲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效作用,重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协调与平衡发展,使二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这些核心理念与绝对“征服自然”、“一切以利益为中心”的工具理性异化是截然相反的。

四、结语

自然界是一个具有自我生成、自我平衡和自我调节功能的生态系统,人并不是自然界的唯一存在物,其他生物也是这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不仅要尊重其他生物物种,更要尊重自然的权利。面对当前的生态危机,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工具理性思维主导和异化是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生态文明是在反思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和主导观念基础上所产生的理性选择,作为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它既重视工具理性又关注生态理性,并试图寻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平衡和互补。生态文明建设要扭转生态危机局面,首先要摒除把人与自然关系视为单一向度的对象性改造关系的工具理性异化思维,增强价值理性的规约作用,提倡生态理性,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一切行为和作用提高到人类自我约束的伦理道德行为的高度去认识。其次,大力发展生态化的科学技术即绿色科学技术,防止科学技术霸权主义和强权主义对人类社会造成的负面效应,实现生态文明与科学技术的协调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下进行,避免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在社会过度膨胀和泛滥。最后,用系统思维和整体主义方法将自然、社会和人构建成一个复杂而有序的人类―生态系统,这个人类―生态系统既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又能优化地分析、协调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自然、社会和人的整体性运动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综合价值效应的特质,这是对工具理性膨胀与异化的批判和摒弃,是新型文明下对生态理性的全面弘扬。

\[参考文献\]

\[2\]陈振明:工具理性批判:从韦伯、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J\]求是学刊,1996(4):49.

\[3\]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1993:54.

\[4\]包庆德,王金柱.生态文明: 技术与能源维度的初步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2):3439.

\[7\]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33.

\[8\]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 张西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04.

\[12\]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34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三)
发布时间:2022-10-22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三)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三)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三) 五、关于“质证” 民事诉讼中的质证,是指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当事人就所提出的证据,围绕证据的真......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二)
发布时间:2023-02-04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二)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二)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二) 三、关于“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一)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范围 1、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之......
技术与文化传播:对新媒介文化的批判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8
摘要:新媒介技术取得了不同于传统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其以交互性、即时性和小众化等特点拉开了与旧有技术的距离。既有研究多从中观和微观视角切入,认为新技术催生了新的文化产品,它与传统媒介技术背景下的“大众文化”有着质的差别。不同的研究视角决定了提问方式和分析路径的根本差异,本文中采用西方马克思主义之社会批判理论的宏观视野,考察“技术”与“理性”的内在勾连,分析内置于两者间关系的三重维度,并以之为逻辑出发.........
从工业技术文明批判到新技术革命
发布时间:2023-07-08
18世纪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工业技术文明时代。自此,科技飞速发展,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经济持续繁荣,物质更加丰富。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神话:近现代工业技术文明将把人类引向伊甸园。但人类不仅没有进入伊甸园,而且还陷入了空前......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发布时间:2022-12-21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问题的提出 从历史角度说,艺术作为人类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
从老舍小说人物的“异化”看其文化批判意识
发布时间:2023-06-21
从老舍小说人物的“异化”看其文化批判意识 一 “异化”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思想内涵,主要表现社会、科技、物质等异己力量对人的挤压、扭曲、变形,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陌生、敌对等关系以及人自身的孤独感。它主要受西方现代文......
理性批判与现代重建--汉语世界的文化现代性问题(1)
发布时间:2013-12-18
另人高兴的是,前些年的那场"自封为王",围绕着" 现代 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紧张关系所展开的与其说是争论,毋宁说是争吵乃至争骂,并没有持续太久,最终被明智之士以一句轻描淡写的调侃"后什么现代,而且主义",而不了了之。如果说这场争......
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文学批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8
一、蕴含在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中的两性战略伙伴关系古往今来,社会都是由男性和女性共同创造的,缺少任何一方的努力和奉献,都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飞速发展。“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人类文化的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和无性中的所谓‘女性’。”“军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这一中国家庭的普遍观点,不也正说明了男性和女性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孰重孰轻之分吗.........
论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2022-07-26
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环境保护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这一战略的提出,为各省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二十多年前我国提出的生态省建设,经过长期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定......
批判性思维与论证
发布时间:2023-05-30
一、论证的理性认识 论证是引用一个或一组判断通过逻辑推理来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任何一个论证都是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所组成。论题所要回答的是论证什么,它是论证者所要阐述的观点;论据所要回答是用什么论证,它确......
判断与决策过程中的生态理性与社会理性(1)
发布时间:2023-05-07
摘要:判断与决策在管理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首先阐述了判断与决策的基本过程。传统经济学假定人在判断与决策的过程中是完全理性的,但在实际的决策中并非如此。文章在回顾了Simon的有限理性与Kahneman和Tversky的直觉与偏差......
浅论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2023-01-08
浅论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必要性 浅论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必要性 浅论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必要性 文 章 来 源 自 3 e du教 育网 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
批判性思维与审计专业判断
发布时间:2013-12-18
批判性思维与审计专业判断 审计专业判断①能力http://WWw.LWlM.cOm是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批判性思维在提升审计师专业判断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针对审计专业判断和批判性思维分别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8
一、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述 作为一种新兴批评流派,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要求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让人们用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文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它打破了传统的陈旧的文学批评模式,为西方文学批......
当代生态批评的多样性与创新性
发布时间:2023-07-06
2015年10月17日,金秋的南京迎来第五届海峡两岸生态文学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台湾中兴大学、山东大学、台湾中山大学相继承办四届海峡两岸生态文学研讨会之后,南京大学外语学院和当代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了第五届会议。南京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当代外国文学》主编杨金才教授在会上致开幕词,《美国文学》主编、杜克大学普瑞西拉・沃特(PriscillaWald)教授,《外国文学》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金.........
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
发布时间:2022-09-22
摘 要:生态批评是人们对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的自我反思,它产生于美国,并逐渐席卷全球。本文着重探究“生态批评”这股由西方刮向东方的飓风对中国文学的土壤上所发生的效应,尤其是对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上的运用,为生态批评与中国......
文明生态化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的的系统构建
发布时间:2023-05-19
文明生态化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的的系统构建 文明生态化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的的系统构建 文明生态化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的的系统构建 精 品源自语 文科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区域生态文明水平、监测生态文明进程、制定......
生态批评:文学现代性的深入
发布时间:2022-10-21
论文关键词:生态批评 现代性 主体间性 论文摘要:本文试图在自己理解的生态批评与文学现代性理论体系中,寻找两者之间联系,并尝试性进行阐释。 生态批评作为现在国内文学理论批评界的显学之一,已经成为众多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者......
论析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3-05-13
" [论文关键词]: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 [论文摘要]:阿多诺从美学角度和意识形态控制角度对文化工业进行了批判,有着独特的魅力,但在实践中却遭到了失败。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的困境正是西方传统哲学的困境,即理论上的逻辑并未合......
农具的分化与文明的起源*
发布时间:2022-08-15
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又是什么呢?是劳动。……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1) 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创造和供给生活资料。在早期人类社会的阶段,生活资料的来源主要是依赖于自然界,随着社会的不断......
《日本文化的杂种性》与《文明的生态史观序论》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5-08-24
摘 要:战后日本逐渐摆脱了混乱的状态,对朝鲜战争的供给使得刚刚战败的日本经济上开始了腾飞。“日本文化”位置的确立呼应着政治与经济的动向,开始出现了与战前“日本文化论”者不一样的观点。从一元论向多元化发展。其中影响力最大......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现代人居文化批判判
发布时间:2022-11-17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现代人居文化批判 早在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该规划将首都的城市发展目标明确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宜居的城市环境不仅包含城市自然和物理环境建设......
中国电视剧的文化批判
发布时间:2022-10-12
1前言 根据中国电视剧创作题材在时间线上的特点,一般可以分为古代历史题材电视剧、近现代历史题材电视剧和现实题材电视剧。不同的时间段里,因为不同的社会环境、政治语境,特别是不同的社会冲突会使电视剧的悲剧性表现出不同的审美......
对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局限性的探究
发布时间:2023-07-05
第一,法兰克福学派站在旧的文化贵族立场,以文化精英自居,强调人与现存社会、人性与科技、文化艺术与时代的对立,以先验的道德伦理价值观来衡量文化艺术和文化生产,因而使得其理论严重滞后于时代和文化艺术的发展要求。1937年,霍克......
对“多元建筑论的文化审视与批判
发布时间:2023-01-17
关键词:建筑 多元文化 整体主义 创造 论文摘要:本文以整体主义美学思想和后文化理论,研究建筑中的多元建筑文化问题,认为在国际性、趋同性中追求地域特性和个别性,是建筑的重要风貌。作为情感符号、凝固的建筑,理应在多元并存的R......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3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而生态教育是生态文明理念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显现。伴随着治理全球生态危机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呼声,生态教育必须具备全新的观念并口内容:重视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养;构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树立......
春晚小品“跪文化”批判
发布时间:2023-01-05
2015年春晚有个小品《一定找到你》,由郭冬临、刘涛、郭丰周、富俊淇、吴江、于健联合出演,郭冬临表现的依然是一个好心人,刘涛依然是一个贤惠媳妇。小品讲述郭冬临三年前指认出来的某小偷被释放出狱,表示“一定要找到你”,被郭冬......
论生态文明与司法文明的辩证关系
发布时间:2023-03-2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强调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
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批判性
发布时间:2022-09-14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人们往往对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较为重视,对思念的批判性注意不够,这显然是不当的。因为在数学中,没有批判就没有鉴别,没有鉴别就没有数学能力,学生的数学能力,只能在批判错误肯定正确过程中才能获......
“儒学思想”与生态文明
发布时间:2022-11-05
摘要:在现代化建设中,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中国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今天,我们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哲学中“......
论文明近代进路的共通性与特异性
发布时间:2023-01-12
世界诸民族的近代化进路存在共通性,这种共通性埋伏在生产方式、社会组织、思想观念从中古形态向近代形态转进的规律之中。不过,由于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的多歧,诸民族近代转进的起始基点、发展线路又颇有差异。以明末清初哲人黄宗羲(......
对话与融合:德国批判理论之思与中国当代文化批评之探
发布时间:2023-01-24
一、在文学和社会之间李莎:从您早年的研究来看,当代文学和西方现代性理论悉入囊中。您曾经说,当代中国文学都是按全集一网打尽,赵树理、汪曾祺、路遥更是笔下常客,而像卡尔维诺、艾柯、昆德拉、萨特、加缪、策兰等人也常出现在您对时代症候的参照之中。首先,请您谈谈这些文学经验对您日后文学批评的视角有哪些影响?赵勇:与做文学理论研究的许多同行相比,我可能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关注要多一些,以前是一种喜好,后来则成了一.........
珠江上游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
发布时间:2016-01-06
珠江是我国南方的第一大河流,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的马雄山东麓,干流全长2,219公里,流域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六省区,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包括流经越南的1万多平方公里)。由于目前对珠江上游尚无统一、权威的......
简析文明近代进路的共通性与特异性
发布时间:2016-07-01
世界诸民族的近代化进路存在共通性,这种共通性埋伏在生产方式、社会组织、思想观念从中古形态向近代形态转进的规律之中。不过,由于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的多歧,诸民族近代转进的起始基点、发展线路又颇有差异。以明末清初哲人黄宗羲(......
社会生态转型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发布时间:2022-07-22
一方面,必须承认,作为一组分析性(而不是规范性)概念,乌尔里希・布兰德教授所阐发的“绿色资本主义”与“社会生态转型”,的确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当今欧美国家所引领的“绿色潮流”的经济政治本质,以及正在处于政治战略与力量重......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形成与策略
发布时间:2023-05-10
【摘要】意识形态终结思潮是西方极具影响的社会思潮。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社会影响分析有助于理性地回应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构建有效的应对策略。本文从思潮与思想的区别出发,分析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形成。从现实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剖析了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影响成因。最后提出了应对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策略。加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所出现的现实问题及其背后的思想研究,提高马克思主义同各种社会思潮的对话能力。【.........
对批判性思维的认知
发布时间:2023-07-22
笔者认为,批判性思维至少和两个学科相关,一个是教育学,一个是逻辑学。两个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关注批判性思维。教育学关注的是,批判性思维和人的一般思维素养之间的关系;逻辑学关注的是,批判性思维和人的日常逻辑思维素养之间的关系......
论析20世纪西方的文化批判
发布时间:2022-12-18
论文 关键词:文化批判;理性;价值取向;技术理性 论文摘要:文章以20世纪的西方批判理论为主要考察对象进行具体的分析,分析了生活世界理论派、人本主义批判理论派和后 现代 主义派各自的文化批判理论在发现文化危机,认真反思各派......
西咸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3-03-02
西安与咸阳作为中国地理位置最近的两座城市,历史上他们属于同一座城市,今天又已经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到西咸一体化的发展之中,西咸正在以古今交融的魅力和高人一筹的环境营建而广获认同,快速发展。 西咸一体化是西安、咸阳两座城市......
欧克肖特对理性主义政治的批判与重构
发布时间:2023-03-16
摘 要:理性主义政治不同于政治中的理性,它主要是指近代以来在政治领域居于统治地位的技术理性。欧克肖特对此深入地进行了剖析和批判,提出了 “暗示”的政治观,认为政治的运作有别于技术的应用,离不开民族传统和文化背景这块沃土......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观的转型
发布时间:2023-03-21
"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论文摘要]生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生态环境问题正在演变为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中心问题。加强生态建设,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安全,破除高能耗、高污......
试论“五四”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3-01-15
试论“五四”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摘要:对“五四”的性质的理解近年来逐渐形成三种解释,即自由主义的、保守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解释。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五四”对以传统文化为代表的内在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其破除人们内心的道德束......
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的国际新视野
发布时间:2016-06-23
2015年10月25―26日,由国际美学学会、中国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韩国成均馆大学东洋哲学系BK21PLUS事业团联合主办的“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的空间”国际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成功召开。研讨会在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
论数学教学的批判性的培养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09
一、思维批判性定义从现有资料角度上看,如何理解思维批判性的定义,还存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如恩尼斯认为思维批判性是推理性的反省性思维,是一种技能或者说是能力还有加利福尼亚认为思维批判性是一种-有目的性,对产生知识的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证据和评价知识的标准等是否正确做出自我调节性判断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过程;李普曼(Lipman.M)把思维批判性定义为技能性的、依赖于评价标准、自我纠正和对背景的敏.........
刍议生态文化与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结合
发布时间:2023-02-01
摘 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正在逐渐扩大,特别是对绿油油目的地文化的印象,如果不加以控制,将会变成不利影响。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两个分支,如何处理好生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间的关联性
发布时间:2023-03-28
摘要:在辩证视角下来看待二者的关系,和谐社会必然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这就告诉我们,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中的应有之义。另外,生态文明建设又将助力和谐社会的形成。在关联性的认识下,......
生态文学批评视域下的《老人与海》
发布时间:2023-05-30
[摘要]《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成功的小说,也是一部描写“海洋和渔夫最深刻的文学作品”,该小说有着深刻的思想主题、丰富的象征意义,完美表达了海明威的冰山原则,诠释了“人可以被毁灭,不能被打败”的硬汉精神。同时,《老人与海......
批判性思维测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9
不断提倡批判性思维应该是20世纪教育的首要目标(如约翰杜威(JohnDewey)1910年的著作《我们如何思考》、1961年教育政策委员会的《美国教育的核心目标》),但人们所做的实际工作并不多。好在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批判性思维教学受到了广泛重视相应地,曾经一度被忽视的批判性思维测试也得到些许关注。笔者认为,目前关于批判性思维测试的研究虽有亮点,但由于之前对这方面的忽视,其整体上仍不完善。更.........
试论中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差异文化探源
发布时间:2023-03-10
论文摘要:Feminism到底是女权还是女性?从女权到女性,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西方进入中国后就温婉得多。这要从哲学思维、家庭观念、个人价值、历史和现实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方知中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呈现巨大差异的文化原因。 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与设想
发布时间:2022-11-16
[摘 要]生态问题是当今全球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是关乎人类自身在未来自然环境中能否生存的重要课题。人类要应对和摆脱目前的生态环境困境,就应在重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用和谐的生活方式保护和改善环境,......
终其一生证明爱
发布时间:2022-09-29
那时,他是个贫困的律师,而她是百万富翁的掌上明珠。于是,她的父母毫不犹豫地认为,他一定是看上了自己的财富,想通过女儿来谋取想要的利益。不由分说,淡漠地取消了这门婚事。她绝望极了,整日浑浑噩噩地过着,似乎,生命已然到了尽......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文明观
发布时间:2023-04-06
摘要:生态文明至少有三个主要理论源泉,即生态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国文化以及基于过程思想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同时,生态文明在主观方面还需要人们改变短浅目光和自私自利之心,因此要改变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制度。关键词:生态文明;有机马克思主义;环境灾难作者简介:小约翰・B.科布,男,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克莱蒙研究生大学终身教授,从事过程哲学、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研究;杨志华,男,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
现代审美观与日常生活批判
发布时间:2023-04-28
现代审美观与日常生活批判 现代审美观与日常生活批判 现代审美观与日常生活批判 问题的提出 从历史角度说,艺术作为人类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审美发生学的研究已经证实,......
浅谈关于模态认证主体性验证的考察及批判
发布时间:2023-03-17
丘奇兰德认为,认识具有可塑性,随着对神经系统认知的逐渐深入,我们就能采用神经科学的概念框架来解释知觉特征。知觉可塑性理论也说明,人们关于知觉的信念原理的网络,从来都不是确定的,随着这一网络的变化,人们的内在意识也在不停......
点燃批判性思维的火花
发布时间:2023-03-11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略了知识的双面性,严重制约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基于此,笔者就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谈谈看法。一、大胆质疑,追求真理大胆质疑是彰显批判性思维的方式之一,学生积极发现问题也是学生有问题意识的重要表现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文本,挖掘文本内涵,鼓励学生交互探讨、大胆质疑,在交流讨论中深化对所学知识.........
关于批判性思维测试
发布时间:2022-08-11
0 引言 不断提倡批判性思维应该是20世纪教育的首要目标(如约翰杜威(John Dewey)1910年的著作《我们如何思考》、1961年教育政策委员会的《美国教育的核心目标》),但人们所做的实际工作并不多。好在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批判性思维教......
浅论生态文明与环境法治
发布时间:2023-02-15
【写作年份】2009年 【正文】 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态危机日趋严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问题已经不仅是大自然的问题,而且是人类自身的问题,是涉及到人类现在与未来的大问题。生态文明的兴起和发展,促使人们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看......
生态文明的基本经济形态
发布时间:2022-12-19
一、引言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崇拜自然的原始文明、改造自然的农业文明和征服自然的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现已开始进入第四个阶段协调自然的生态文明阶段(马拥军,2007)。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叙事艺术微探与批判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31
摘要:海子的诗歌成就之一就是呈现在其多样的叙事能力上,在海子诗歌中,海子多从在场第一人称叙事,把自己置身于诗歌场景中,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还有部分诗歌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更为冷静客观,这种冷处理表现出更为沉着有力,情意厚重的特点,采用作者叙事情境,以全知的视角展示,带来的叙述效果是叙述速度的缓慢。在从叙事学理论视角上转变,使海子诗歌叙事艺术呈现多重美感。海子的诗歌意象繁杂多样,生疏冷僻,在文本里呈现.........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现代人居文化批判
发布时间:2013-12-17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现代人居文化批判 早在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该规划将首都的城市发展目标明确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宜居的城市环境不仅包含城市自然和物理环境建设......
简谈生态危机根源的多维性与生态文化自觉
发布时间:2023-02-04
现代文明的进步与人类的贪婪、自私、虚荣、享乐相互交织、难以剥离,如何避免文明的奢华毁灭自然的崇高而导致的人类最大悲剧,成为人类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在日趋严峻的生态困境面前,人类本能的求生欲推动人类作出理智的选择,直觉感......
略论贵州的现代化和生态文明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要:贵州面临实现现代化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双重任务。实现现代化是贵州的历史性任务,而建设生态文明则是贵州的时代性任务,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是辩证统一的。现代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现代化建设可......
论超感性世界的起源与终结
发布时间:2023-07-23
摘 要:在《启蒙辩证法》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启蒙理性与神话二者之间密不可分,因此理性的超感性世界史可以追溯到神话时期。由于理性的核心被解读为“自我持存”,即为了实现永恒的存在而进行自我束缚与自我异化,所以超感性世界......
法律和道德的二元性批判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6
内容提要:在法治社会,道德扮演的角色不是法律的对立物,法律和道德在法治社会中呈现出一种同一关系。它们具有交融性、同向性和非对抗性。本文试图从通过对道德的特点和功能的分析入手,论述法治社会中法律和道德的以上三个同一性。 关......
区域创新系统:批判性审视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4
论文摘要:近几年来,区域创新系统概念已发展为广泛用于为制订创新政策提供经验基础的分析框架。然而,这一分析框架的利用在关键问题上仍然是模棱两可,比如创新的地理范围,即区域。本文回顾和总结最近区域创新系统相关理论的重要观点和......
论析理性至上教学知识观批判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理性主义;教学知识;批判 【论文摘要】教学知识的理性取向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在现代导致了“知识的异化”与“教学的异化”。人的丰富多彩、流动多姿的存在方式决定了知识形式的多样化,我们在重视理性知识教学的......
基于生态文明下的新型城镇化
发布时间:2022-12-31
1 城镇化带来的挑战 由于城市人口和城镇规模与数量的扩张已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盲目的城镇化建设与投资忽视了城镇化的质量。“摊大饼”的方式迅速扩张,随着时间的演进,其问题逐渐累积并暴露出来。 1.1 自然生态环......
助理施工员年终总结
发布时间:2023-04-30
个人年终总结 2010年9月我来到广州天力建筑工程公司重庆分公司。很荣幸参加了重庆富力城项目部。根据这几个月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我对自己的工作做出分析评定,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方法,以便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惩前毖后,扬长补......
政治清明与清官文化异同之辨
发布时间:2016-12-21
在中国古代,曾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政治清明时期,也有推动社会善治的经验积累和浓厚的清官文化思想,也出过包拯、海瑞等清官,这是当下推进廉政建设、实现政治清明的重要思想来源。但人们往往把古代政治清明时......
终结过程中的裂变与新生
发布时间:2022-11-23
[摘要]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可以概略地分为“流动农民”、“在乡农民”和“乡村知识分子”等三大类。由于社会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的社会空间场域不同,三类农民卷入中国农村变革大潮的现实遭际与个人体验有很大的差异,出现了......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批判地吸收西方政治文明的成果
发布时间:2023-05-19
" 一 正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能自发地建成一样,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种发达的现代制度文明,也不会自发地建成。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这是由于封建专制统治的深重影响,由于民主政治实践还经......
论析教育:文化批判何以可能
发布时间:2023-01-30
" 论文关键词:教育;文化批判;天性;自我解放 论文摘要:文化活动是人类不断追求自我解放的过程,而文化的异化造成了文化对人的束缚,带来了人的异化,文化活动动机和结果之间的矛盾构成了文化发展的二律背反,它决定了文化批判的......
衍生金融工具终止方法确认浅析
发布时间:2015-08-11
摘要: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和复杂化,衍生金融工具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其自身特殊性,给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文章对衍生金融工具终止确认的两种方法,即风险报酬分析法和控制权分析法进行论述与比较,从......
比较法:批判与重构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6
【内容提要】比较法一直是一门处于边缘位置、发展迟缓落后的学科。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比较法对比较法概念的比较中心主义理解,对比较法学科角色的工具性、实践性定位,在理论上的浅薄和贫乏,在方法论上的单一陈旧。比较法要从困境中走......
论生态文明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融合
发布时间:2023-04-23
【摘 要】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是和谐、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要立足当前,落到实处,着眼未来。大学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基地,生态文明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即是当今时代的需求,也是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
马克思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湖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
发布时间:2023-02-09
【摘要】在湖北省快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因此在马克思生态文明视角下研究对湖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 绿色生产 科技 一、总原则:将生态文明理论融入到生产发......
西方结构主义叙事模式批判
发布时间:2023-03-07
一、西方叙事模式的静态和情感的动态的矛盾比所谓“陌生化”这样肤浅的“理论”,更为深刻一些的论者,不满足于这样的表面性,他们转向了情节结构的概括。俄国形式主义者的先驱弗拉基米尔・普洛普研究了100篇俄国民间故事,发现每一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及其一系列行为,虽然各不相同,却是由一些基本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他叫做“功能”)不但是相同的,而且其后果也是一致的。基于此,他把俄国民间故事分成31种模式。例如1..........
单纯文化批判与男性在消费权力上“集体失语”的关系探究
发布时间:2014-01-17
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现在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时期。就两性关系的格局而言,既非完全的传统父权社会又非事实上的现代两性平等社会,而是传统父权社会向两性平等社会发展的代写硕士论文转型期社会。过渡时期一般都会呈现出各种学术思......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几点理性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17
摘要:当前,理论上,生态文明已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实践中,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生态文明不仅是生态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还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等诸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中共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为突出地位,成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伟大新目标的引领。如何更好更快更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理论.........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鹤文化研究策略
发布时间:2023-02-10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鹤文化研究策略 萌芽于3000多年前的鹤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支,形成了丰富的内涵。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发展,鹤文化逐步地渗透到经济建设诸多领域,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经济文化的发展。2007年,市委市政府已经把鹤文......
论民事裁判的自明性
发布时间:2023-01-13
摘 要:法律作为制定规则,通过妥善协调各种矛盾来达到利益的均衡,司法裁判亦承载着人们追求公平正义的冀希。诉讼是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面对纷繁的现实纠纷和矛盾,司法人员应追求形式和实质的双重正义。诉讼作为解决纠纷的最后一道......
论室内设计地域特征及地域文化的批判性表达
发布时间:2023-04-12
摘要:论文总结了影响室内地域特征形成的要素,对传统地域主义与批判性地域主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的批判性表达。 关键词:室内设计 地域文化 批判性表达 任何空间设计都脱离不了“地域”背后各种内在或......
浅析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发布时间:2023-05-09
[摘 要]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内容最丰厚、体系最完善,对现代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构成了大众文化研究基本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探深入讨了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异化力量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存在历史局限......
现当代文学批评观批判研究
发布时间:2017-01-1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学也随之逐渐发展,对于的文学的批判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文学批判作为文学作品赏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文学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意义,甚至是文学作品创作的引路灯。因此,做好针对文学作品的批判工......
浅析金融衍生工具法律性质及指纹判断规则
发布时间:2023-07-07
金融衍生工具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风靡世界的一种相当复杂的金融工程和投资手段,其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是人们管理和规避金融风险的需求。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不仅极大地提高和完善了金融体系的风险配置功能,将风险转嫁给其他愿意承担且有......
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与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相关性探究
发布时间:2016-06-03
自1987年国家教委提出护理本科毕业生应具备护理科研的初步能力,科研能力作为衡量高级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已经越来越受重视。各大学高校也逐步将护理科研课程列入教学计划。我国的护理科研起步较晚,与国外尚存在很大差距。据资料显......
从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3-06-19
摘要: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把生态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之中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城镇化是把生态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之中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以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为理论基......
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中关于人的存在
发布时间:2023-03-07
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中关于人的存在 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中关于人的存在 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中关于人的存在 萨特是以思考人的存在状态而著名的。在写作《存在与虚无》时期,萨特是单纯从个人 的活动和选择......
物权行为理论的批判与矫正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9-03
[内容提要]: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关于绝对权和相对权的区分是正确的,但他提出的“物权行为”这一概念则是逻辑错误的产物,由此导致了物权行为理论的倾斜。正是因为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中科学和错误的成分并存,才导致了物权行为理论争......
浅谈戴震与儒学哲理化进程的终结
发布时间:2016-07-04
从根本上说,以孔孟为代表的原始儒学,就是道德治理学问。随着中国社会各种矛盾在历史进程中的深化和激化,以及各种学术思想和流派为争夺占有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力而展开的角逐,启动了儒学思想发展的哲理化进程。其中,孟子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