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1 00:07:03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时间:2022-12-21 00:07:03     小编: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问题的提出

从历史角度说,艺术作为人类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审美发生学的研究已经证实,艺术的基本社会功能就是协同功能,通过艺术活动来教化社会成员,协调社会关系,传递文化、道德和行为方式,沟通社会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功能我们可以在原始艺术、古典艺术甚至一切前现代艺术中清楚地看到。

在前现代,艺术与社会的功能关系基本上是协调一致的,虽然在传统文化中不乏反抗现存社会的艺术,特别是面临巨大变迁的时代的艺术。但从总体上说,艺术和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及其意识形态是基本吻合的。倘使我们把艺术和社会的这种功能关系视作艺术的基本发展线索,那么,面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我们便不难发现一个重大的转变,那就是现代主义艺术的基本面貌显然有别于传统艺术,与其说它是与社会相一致,毋宁说是与社会处于尖锐的对立。

如果我们对自浪漫主义以来的现代艺术稍作回顾,就可以清晰地发现整个现代主义文化的尖锐的对抗性质和颠覆力量。文学中,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范例。且不说它笔下那些流浪汉、失意者、妓女、黑色的维纳斯和形形色色的古怪人物,就其诗集的题目来说,是极具象征性的。新奇、怪诞、丑陋,一切过去不曾进入艺术殿堂的题材、内容和风格,在现代主义中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恶"与"花"其语义的对立在这里典型地披露了现代主义的一个基本倾向。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阿维农少女》似乎是对造型艺术各种规则和趣味的有意嘲弄,古典主义的优雅趣味荡然无存。现代主义艺术家似乎与生俱来地就是反叛者。兰波说道:"新来者自由不拘地谴责前人。" 正像一些西方学者指出的,现代主义文化与西方传统(古典)文化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断裂。古典文化中被视为经典而存在的各种规范,在现代主义艺术家那里荡然无存;追求多变、不确定、稍纵即逝的审美经验,成了现代艺术家的渴望。恰如波德莱尔所言:"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和偶然。""这种过渡的、短暂的、其变化如此频繁的成份,你们没有权利蔑视和忽略。" [2]现代主义者不仅在自己和传统之间划出一个巨大的鸿沟,而且对当前的现实也深表不满。这一点在浪漫主义者那里已经初见端倪,现代主义更是偏激,尼采的格言可以视作这种取向的当然代表:"没有一个艺术家是容忍现实的。" 对当前日常生活现实的强烈不满,是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重要动力,这种倾向在唯美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诸种风格的艺术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现代主义艺术是对过去和现在的否定,其指向显然是未来。于是,乌托邦成了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如果我们把现代主义视为一个总的文化风格,一种文化大风格, 那么,其总体上对日常生活的否定倾向十分明显。这不但体现在艺术不是生活本身,亦即对艺术是生活的模仿的古典观念的激进反叛,而且直接把古典的模仿原则颠倒过来,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艺术不必再跟着日常现实的脚步亦步亦趋。不仅如此,美学中那些被认为天经地义的原则,也在现代艺术无所顾忌的创新和实验中被打破了。感性与理性的对抗,个体对社会的抗拒,英雄主义对庸人哲学的批判,新奇的追求取代了对经典的崇拜和规范的恪守,审美的乌托邦彻底打碎了日常经验为基础的古典艺术。恰如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呐喊一样,现代主义艺术是日常生活的彻底背离和颠覆,熟悉的世界和生活逐渐在艺术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充满了新奇和陌生事物的世界。

然而,我们的疑问是,在现代主义阶段,艺术变成为日常生活的颠覆力量和否定力量,这何以可能?其原因何在?

显然,这个问题与现代性密切相关。

现代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化范畴,它既是一个历史概念,又是一个逻辑范畴。自启蒙时代以来,现代性就一直呈现为两种不同力量较量的场所。一种是启蒙的现代性,它体现为理性的胜利,呈现为以数学为代表的文化,是科学技术对自然和社会的全面征服。从社会学角度看,用韦伯的理论来描述,这种现代性的展开,就是以"去魅"与"合理化"的过程。"去魅"通俗地讲,是一个把社会和人的命运从神的力量转到人自身的力量上来解释的转变过程,社会的发展变化受制与人自身的力量,而非神性的或超自然的力量。"合理化"则是指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生活中,人们选择实现目的的手段,甚至所选择的目的本身,都是受制于合乎逻辑的和合理的计算。然而,当这种启蒙的现代性诞生伊始,一种相反的力量似乎也就随之降生,并随着启蒙现代性的全面扩展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这种现代性可以表述为文化现代性或审美现代性。

审美的现代性从一开始似乎就是启蒙现代性的对立面。倘使说后者的代表乃是数学的话,那么,在比较的意义上可以说,文化的现代性或审美的现代性的代表形态则是艺术。从时段上说,审美现代性的典型形态正是现代主义艺术。美国学者卡利奈斯库指出,波德莱尔是第一个用审美现代性来对抗传统,对抗资产阶级文明的现代性艺术家,他提出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和偶然",这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则是永恒和不变,但波德莱尔以后,在艺术中"那一半最终也被铲除了"。"现代性已经打开了一条通向反叛的先锋派道路,同时,现代性又反过来反对它自身,通过把自己视为颓废,进而将其内在的深刻危机感戏剧化了。""在其最宽泛的意义上说,现代性乃是一系列对应的价值之间不可调和对抗的反映:第一是资产阶级文明客观化的、从社会角度说可加以度量的时期;第二是个人的、主观的、想象的时期,是由’自我’展开所创造的私人时期。后一个时期和自我的特征构成了文化现代性的基础。从这种有利的观点来看,审美的现代性揭示了其深刻的危机感和有别于另一种现代性的根据,这另一种现代性因其客观性和合理性,在宗教衰亡后缺乏任何迫切的道德上的和形而上学的合法性。" 这里,卡利奈斯库揭示了两种现代性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如果回到波德莱尔关于现代性的经典界定上去,那么,我们似乎有理由认为,那永恒和不变的一半虽然在艺术中消失了,却在非艺术的日常生活领域中获得了全胜。而两种现代性之争,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这一半对那一半的抗争。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主义艺术为何追求感性、个性、神秘、多变和短暂,这一切都可以从它对已经控制了日常生活的启蒙现代性的反抗角度来加以理解。

那么,审美的现代性究竟怎样来实现对日常生活的颠覆呢?更进一步,它在美学上提出了一些什么值得深究的观念和原则呢?

我们以这样一种视角来透视现代主义文化,就不难发现纷繁复杂甚至彼此对立的现代主义文化其实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和一致性,而种种现代主义的美学尽管也彼此抵牾冲突,但一个清楚的脉络却隐含其中.以下,我将以现代美学中几种重要的学说为线索,来进一步考察审美现代性的真义.

唯美主义--艺术自律性观念的奠基

唯美主义是西方文化中现代性意识的早期形态之一。从文化的现代性角度看,唯美主义提出的一系列命题都带有革命性。假使说康德率先在哲学上提出了审美无功利性的命题的话,那么,从严格意义上说,唯美主义是率先实践这种美学观的文学派别。从整体上说,唯美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美学命题,这些命题是现代主义艺术的审美现代性的雏形(尽管有些理论在浪漫主义理论中已经涉及,但系统地作为一种美学主张提出来的,应该说是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率先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从戈蒂耶到王尔德再到佩特,"为艺术而艺术"可以说是一个基本的主题。强调"为艺术而艺术",实际上隐含着一个重要的诉求,那就是把艺术和非艺术区分开来。这种区分一方面反映在最早的一批现代主义者对现存的资产阶级道德的鄙视,力求把艺术从道德的约束中解脱出来,摆脱工具主义的束缚。另一方面,"为艺术而艺术"又体现了唯美主义者的一个更大的企求,那就是将艺术和生活彻底区分开来,就是艺术和日常生活的分家。这种分家是通过几个更加激进的主张实现的。第一,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王尔德提出的这个命题几乎是颠倒了西方艺术自希腊以来的模仿论传统,艺术和日常现实的关系彻底改变了。那么,生活何以模仿艺术,而艺术又如何为生活提供楷模呢?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命题:艺术是形式的创造。在王尔德看来,"看"和"看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艺术不是看而是看见,亦即看见"美"。因为"文学总是预示着生活。前者并照搬后者,而是依照它的旨趣去塑造生活。""生活尤为欠缺的是形式。"韦勒克总结说,王尔德看出了艺术对生活的深刻作用,针对典型的单调、风俗和奴役、习惯的专制,艺术具有振聋发聩的使命和瓦解的力量。 艺术弥补了生活的不足,在王尔德看来恰恰就是它为生活提供了新的形式,是摆脱"看"的陈规旧习,进而使人"看见"美。这一主题在后来的俄国形式主义、卡西尔的符号美学、法兰克福学派,以及种种后现代理论(尤其是波德里亚的模拟和仿像的理论)中进一步展开。过去我们的文学史理论在分析这一倾向时往往持否定态度,即认为唯美主义是一种形式主义,反映了颓废落后的资产阶级价值观。其实,如果我们从唯美主义主张在整个审美现代性中所起的功能来看,上述看法值得怀疑。我认为,唯美主义的形式主义隐含着一种本质上的政治激进主义和颠覆倾向。德国学者比格尔在论述这一问题使发现,唯美主义是西方艺术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因为正是在唯美主义中提出了艺术自律性,尽管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康德。唯美主义率先把艺术和生活实践区分开来。这种分离一方面是对艺术的传统社会功能(如道德和宗教等教化功能等)的否定,另一方面又为其他更激进的艺术(如先锋派)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这就是唯美主义把形式视为内容,在这个转换中,服务于传统社会功能的艺术内容实际上被否定了。艺术这时达到了一种自觉和反思阶段。"唯美主义结果成了先锋派意旨的前提条件。只有其具体作品的内容不同于现存社会的(糟糕的)实践的艺术,才能成为组织新生活实践起点的核心。" 马腾科洛的观点更值得注意,他发现,形式在唯美主义那里是一个崇拜对象,当它转入政治领域时,内容的非决定性便为任何意识形态的扩展敞开了大门。 这就是说,形式主义在现代主义美学中,是服务于审美现代性的基本倾向的。如果我们把现代性的内在张力视为启蒙现代性(工具理性)和审美现代性(表现理性或价值理性)之间的冲突,那么,可以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唯美主义主张生活模仿艺术和形式主义,有一种对抗启蒙理性的工具主义的颠覆功能。这个思想在卡利奈斯库关于两种现代性冲突的理论得到了深刻阐发。他认为为艺术而艺术在法国、英国和德国的出现,暗中隐含着一个目的,那就是对抗资产阶级平庸的价值观和庸人哲学。这种倾向在戈蒂耶的理论中体现得彰明较著。"为艺术而艺术是审美现代性反叛庸人现代性的第一个产物。""对于以下发现我们将不会感到惊奇,宽泛地界定为为艺术而艺术,或后来的颓废主义和象征主义,这些体现激进唯美主义特征的运动,当他们被视为对中产阶级扩张的现代性的激烈雄辩的反动时,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中产阶级带有这样的特征,他们有平庸的观点,功利主义的先入之见,庸俗的从众性,以及低劣的趣味。"

难怪唯美主义把短暂的美视为永恒,强调个性主义,突出艺术的形式和媒介,这其实都可以和对抗受制于工具理性的日常经验结合起来,其政治意义和颠覆功能昭然若揭。

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的艺术

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往往被视为现代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甚至有人认为现代文学理论的基本倾向就是形式主义。如果我们从审美现代性的角度来思考,俄国形式主义有何值得思考的地方呢?

在什克洛夫斯基看来,文学所以存在的根本理由,就在于唤起人们对生活的新鲜感受。"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象那样。" 从表面上看,这一主张和传统的模仿论并无区别,其实不然。唤起对生活的新鲜感受,就是要打破无意识的习惯性,亦即改变日常对待生活那种见惯不惊、无动于衷的眼光。我以为,这是俄国形式主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见解。"经过数次感受过的事物,人们便开始用认知来接受,事物摆在我们面前,但对它却视而不见。……使事物摆脱知觉的机械性,在艺术中是通过各种方法实现的。" 于是,文学(尤其是诗歌)便承担了反抗和颠覆日常经验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摆脱认识事物的机械性,恢复对生活的敏锐新鲜的感受。 在这样的基础上,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著名的"陌生化理论"。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这种陌生化效果的目的,在于赋予观众以探讨的、批判的态度,来对待所表演的事件。""陌生化所追求的唯一目的,是把世界表现为可以改变的。" 所以说,间离效果理论比陌生化理论更加激进,除了上述理由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俄国形式主义只承认日常生活经验具有欺骗性和麻痹性,使人对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艺术陌生化了的经验就具有振聋发聩的功效。布莱希特则更进一步,他认为艺术经验或审美经验照样有欺骗性和麻痹性,移情共鸣式的娱乐效果本身就遮蔽了观众对所表现的事物的独立认识和批判。因此,间离效果不但是对日常经验的反叛,同时也是对艺术中欺骗人操纵人的种种把戏的颠覆。如果说戏剧性的戏剧是要观众认同所表现的日常现实,那么,叙事剧则是要观众背离熟悉的日常现实,怀疑日常现实,批判和改变日常现实。这里透露出的艺术与日常现实之间尖锐的对立姿态,是再清楚不过了。

"非人化"--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分离

从历史角度说,对审美现代性特征作出理论上最早系统表述的,也许是西班牙哲学家奥尔加。他率先对先锋派艺术(他称之为"新艺术")进行了界定。在奥尔特加看来,资本主义到了二十世纪,社会和文化出现了巨大的变迁,这个变迁突出地体现在社会大众的出现,这些没有差别的"平均人"充斥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过去只是少数达官显贵上流人士出入的场所,如今人头攒动。大众的出现导致了文化的分裂,先锋派艺术和大众艺术截然对立。前者是为"选择的少数"而存在的,而后者则是大众的消费方式。更值得注意的是,奥尔特加发现,以前艺术从不流行到流行有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即使是浪漫主义这样激进的艺术,也可以从不流行到流行(如雨果的《欧那尼》);但新艺术则注定是不流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不是大众的文化。

新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对立,只是艺术与其受众关系的体现,奥尔特加更深入地从艺术与社会的角度揭示了新艺术的本质。他从以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为代表的新艺术出发,深究了这种艺术形态与传统艺术的根本区别: 新风格倾向于:(1)将艺术非人化,(2)避免生动的形式,(3)认为艺术品就是艺术品而不是别的什么,(4)把艺术视为游戏和无价值之物,(5)本质上是反讽

的,(6)生怕被复制仿造,因而精心加以完成,(7)把艺术当作无超越性结果的事物。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现代性的理解,以及对日常经验的否定。这一方面的代表非巴尔特莫属。

巴尔特从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出发,依据能指和所指的人为约定性原理,对符号的运用和文学及其对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传统观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他认为,人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符号化的世界,我们用以交流沟通的语言其实并不像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自然的、理所当然的。相反,语言的任何用法都是被文化和历史所决定的。更进一步,巴尔特从索绪尔关于语言和言语,所指和能指的人为约定性关系出发,对日常经验及其意识形态构成的过程进行了去魅分析,他要揭露隐含在所谓的自然性之下的语言人为性和意识形态性质。比如,巴尔特对法国古典主义写作的考察,就鲜明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是如何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巧妙地融入其作品之中的,并伪装成自然的和理所当然的样子。既然语言的能指和所指是人为地约定的,那么,运用语言来写作以及各种作品,也同样是人为地;既然是人为的,那么,一切就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包括资产阶级的社会和文化秩序本身,也同样是可以改变的。这里我们看到了巴尔特结构主义理论中的布莱希特动力学观念的深刻影响。如果说在布莱希特那里是通过戏剧有别于日常生活的方式,来表现现实本身可以改变的话,那么,在巴尔特的结构主义思想中,通过对文学基本媒介语言人为约定性的肯定,来揭示人们不但可以改变语言的用法,而且可以通过这种改变来进一步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法。被资产阶级作为经典而加以神圣化和永恒化的任何东西,其实都不是不可改变的。 这里,我们注意到巴尔特的真实意图,那就是打碎日常经验中那些习已为常的观念,借助于能指和所指关系的解析,借助于符号和社会潜在关系揭露,来破除人们认为一切都是’自然的’和不可改变的观念。虽然它和布莱希特的出发点和手段有所差异,但他们却最终殊途同归:通过艺术来改变人们深受日常经验束缚的局面,进而以某种新的观念和方式来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布莱希特的话来说,就是获得一种清醒的批判眼光和自觉意识。这使我们想到了达 . 芬奇的一句名言:"艺术就是教导人们学会看。"

不仅如此,巴尔特还通过宣判"作者之死",来解放对文本意义解释的垄断,进而解放了读者,赋予读者以解释文本意义的权利。作者的死正是读者角色的诞生,意义不再被少数人垄断,它的暴力被粉碎了。于是,文学成为颠覆日常经验和语言用法的乌托邦,文本的策略就是意义解放的途径,因为他坚信马拉美的名言:"改变语言就是改变世界"。 他甚至主张用一种"精神分裂"的越轨方式来对抗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意义暴力。美国学者卡勒明确地指出了巴尔特的结构主义美学的真谛: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都市日常生活视野中的现代战争书写
发布时间:2023-05-04
回望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几乎一直未曾远离战火。待到被文学家们用文字转述时,大约是抗战文学开始的战争叙事。在接下来的文学链条上,相继出现了解放区文学中的战争书写和17年时期的战争书写,逐渐形成一种占据主流地位的战争文学传统,其影响之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发生改变。显然这是一种宏大叙事,其特点可用利奥塔的一段话描述。利奥塔认为,“宏大叙事”本是为了指明:那些具有现代性质的科学一直在利用历史.........
现代性业已耗尽了批判意义吗?
发布时间:2023-03-27
" 摘 要 本文借用哈柏玛斯关于文化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的对比,说明现代性不仅不同于单纯的现代化,并且由于文化现代性具有反思与自我正当化的基本特色,现代性内部其实涵蕴着丰富的批判能量。从一个有限的意义上说,这种批判性格,在......
“道”在日常生活中
发布时间:2022-11-11
摘要:“道”的概念源于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道无处不在,也美化了日常生活,并且与日常生活相互影响与渗透。但隐藏于日常生活中的“道”,只有一些特定的人才能发现,优秀的艺术创作者便是这样的发现者,他们能敏感地捕捉到生活中......
现当代文学批评观批判研究
发布时间:2017-01-1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学也随之逐渐发展,对于的文学的批判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文学批判作为文学作品赏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文学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意义,甚至是文学作品创作的引路灯。因此,做好针对文学作品的批判工......
批判与自我批判
发布时间:2023-07-13
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议沦文写作教学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思维能力跟不上,再好的文笔,再完美的章法结构,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在现今议论文写作当中,部分学生为了证明自我观点而故意对一些事情视而不见,把不利于自己的观点遮......
《末日审判书》的形成及现代翻译
发布时间:2023-05-03
[摘 要]《末日审判书》是“征服者”威廉为掌握英格兰的土地占有状况而进行的调查,此次调查确立了英格兰各级土地所有者对他的效忠。《末日审判书》又分《大末日审判书》和《小末日审判书》,分别包括不同的调查地区。现代对《末日审......
关于现代公司制度构建的伦理审视与批判
发布时间:2016-09-13
一、引言 现代公司制度是最有效的为股东盈利的制度设计,因此公司被看做是为自然人创造财富的手臂,是股东获取更多投资回报的工具。传统公司各项制度的构建,如股东有限责任制度、法人治理制度等,无不是为了促进公司的运行效益与效率......
日常生活里学科学
发布时间:2023-04-07
幼儿是天生的科学家,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对身边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父母可以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创造许多时机,让孩子带着兴趣学习,让他不断做科学探索!要记着,帮助孩子学科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日常生活中孩子熟悉的、最感兴趣的......
“道在人伦日用间”:儒家伦理日常生活化表现及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3-05-20
【摘要】儒家在传统中国以贯彻“道在人伦日用间”的思想、实践原则而充满活力。换用现代术语,儒家之道是面向并适应古代日常生活世界,以“人伦日用”为基本内容的古代日常生活世界为“儒家之道”创造了生存和延续空间,而“日常生活......
化学工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发布时间:2023-06-08
化学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与我们每个人都联系密切,其生产的产品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化学工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的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化学工程是以多学科交叉进行的技......
批判性思维与论证
发布时间:2023-05-30
一、论证的理性认识 论证是引用一个或一组判断通过逻辑推理来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任何一个论证都是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所组成。论题所要回答的是论证什么,它是论证者所要阐述的观点;论据所要回答是用什么论证,它确......
批判思维与审计教育
发布时间:2023-03-09
【摘要】本文以审计环境变化为背景,介绍了批判思维的涵义、审计中的思维误区及它们对审计学科的影响,并建议将提高批判思维能力作为审计 教育 和审计后续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资本市场也不是风平浪......
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对现代性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3-03-17
无论是谁说起法兰克福学派,有两个人是不得不提及的,一个是霍克海默,一个是阿多诺。霍克海默是法兰克福学派真正意义上的开创者,他凭借着自身独特的学术智慧与人格魅力吸引了一大批久负盛名的学者围绕在他的身边以星丛之势开辟了法兰......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发布时间:2023-05-19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来 源自 教育 网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从哲学和制度层面推进了黑格尔的现代性......
叶坪的日常生活 [组诗]
发布时间:2023-01-14
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 坐不住的时候硬逼着自己坐下来 我一定是想写一首诗 其时,情感有火山爆发的激越 或为岩浆冷却后的沉思 进入了一种 不即不离非写不可的状态,这是我的幸福? 写小草,我是一粒绿色的火种 卑微而又倔强,写石头开......
刀锋战士的日常生活
发布时间:2022-11-10
凯迪拉克SRX车友会:成立于2012年的凯迪拉克SRX车友会是全国各省市地区的SRX车友们自己组建的温暖大家庭,目前为“汽车之家”网站认证车友会。真心希望全国能有更多爱SRX的车友加入,也希望各地的凯友们能找到组织,回到家,和家人一......
日常生活中的郭沫若
发布时间:2023-06-05
郭沫若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他在新诗、戏剧创作,在古文字、历史研究等诸多领域均有重大贡献。日常生活中的郭沫若又是怎样的呢? 人格风范 郭沫若天赋很高,又勤奋治学。跟他同......
《黑镜》:现代性下的生命、生存与生活
发布时间:2022-11-15
摘 要:现代性是一个与理性和主体性相关的重要概念。2011年的英国连续剧《黑镜》,通过内容各异的三集,表现了一种高度科技化、现代化的世界,以科幻的手法展现了人们在其中的生活方式。通过此片,我们看到了监控之下的赤裸生命、资本......
论生态文明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融合
发布时间:2023-04-23
【摘 要】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是和谐、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要立足当前,落到实处,着眼未来。大学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基地,生态文明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即是当今时代的需求,也是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
关于哲学研究中心转移的现代理性批判
发布时间:2022-08-29
" 【内容提要】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哲学研究偏好,我们把这种哲学研究偏好的迁徙变化,称为“哲学研究中心的转移”。在哲学史上,哲学研究中心经历了两次转移,第三次转移——以创造为哲学研究中心的时代已将来临。探讨哲学研究研究中心转......
论文化研究的“批判性”和“现实性”
发布时间:2023-02-21
内容提要 批判性和现实性是包括“文化研究”在内的诸多学科领域的关键词。文化研究中的“批判性”和“现实性”有着复杂的理论分歧,审视两个概念的多义性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语境中的文化研究。具体而言,“批判”的内涵极其多样,体......
凯•瑞安的日常生活诗学
发布时间:2022-07-29
引言 凯瑞安(Kay Ryan,1945- )在被认为是美国最有天赋的诗人之前,一直是默默无闻的。1983年瑞安在朋友帮助下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龙的开场和谢幕》(DragonActs to dragon Ends)时几乎不被注意,直到1994年她的诗集《观赏火烈鸟》......
论批判性思维:权利、义务和美德
发布时间:2023-06-03
自从美国学者格拉泽尔(Edward Maynard Gla⁃ser)于1941 年提出了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一词后,几十年来,许多西方学者或从不同的角度,或因不同的需要,对这个概念进行了各种阐释。从教育学角度,结合当下中国教育所面临的......
解析美国大学批判性思维教学
发布时间:2022-12-10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 1910年,被誉为批判性思维教学之父的杜威提出了批判性思维这一概念。随后,美国进步教育协会及一些学者,如奥舍尔史密斯、罗伯特恩尼斯、彼得范西昂等纷纷开始致力于研究批判性思维,并推动......
我为什么要批判后现代主义
发布时间:2023-03-15
" 理论界流行着这样的见解:20世纪乃是批评的世纪。单从一波接一波风起云涌的批评理论(critical theories)而言,这种说法似乎并不夸张。从上世纪初的英美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精神分析学派,到上世纪中叶的结构主义、新结构主......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一)
发布时间:2022-12-21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一)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一)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一) 一、绪言 一方面,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请求司法保护须以证据为根据,法院对事实的认定以及最终对案......
浅析化学工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发布时间:2022-12-09
摘要:化学工程是以多学科交叉进行的技术研究,但由于其与社会经济生产生活各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积极的影响,因此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关键性产业。化学工程具有复杂性研究方法和对象的特征,也有多样化应用领域的特点,也许普通人对于化......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三)
发布时间:2022-10-22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三)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三)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三) 五、关于“质证” 民事诉讼中的质证,是指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当事人就所提出的证据,围绕证据的真......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二)
发布时间:2023-02-04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二)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二)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二) 三、关于“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一)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范围 1、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之......
生态批评:文学现代性的深入
发布时间:2022-10-21
论文关键词:生态批评 现代性 主体间性 论文摘要:本文试图在自己理解的生态批评与文学现代性理论体系中,寻找两者之间联系,并尝试性进行阐释。 生态批评作为现在国内文学理论批评界的显学之一,已经成为众多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者......
批判性思维在审计学中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3-04-09
摘 要: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创新,高等教育应该适应时代的需要努力培养创新人才,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批判的目的和本质是创新。审计本质上与批判性思维有着天然的联系,批判性思维在提升审计师专业判断能力中起着重要的......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现代人居文化批判判
发布时间:2022-11-17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现代人居文化批判 早在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该规划将首都的城市发展目标明确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宜居的城市环境不仅包含城市自然和物理环境建设......
试论审美教育与职业生活审美化
发布时间:2022-10-22
" 论文摘要:职业生活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及和热议从根本上说是从现代性给人们带来的困境的基点上阐发的,职业生活同样是现代性的产物,职业生活中缺失了审美是可怕的。现代管理制度下的职业现场与生活的......
试析感性存在论域下消费安全问题的现代性批判
发布时间:2022-10-24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试析感性存在论域下消费安全问题的现代性批判”,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马克思曾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利用
发布时间:2013-12-19
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利用 声音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声音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语言信息,下面所介绍的是声在其它方面的一些应用及其原理。 一、辩析熟悉的来人 现象:和您朝夕相处的人在室外说话时,我们通过听声音就......
日常生活中的蹩脚天文学
发布时间:2022-11-21
日常生活中的蹩脚天文学 的创始人。菲利普·普莱在《春分时节才能竖起鸡蛋吗(日常生活中de蹙脚天文学)》中细致剖析了包括春分竖鸡蛋在内的24个个案,其他的23个个案其实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或日常谈资有关。比如说有8%的美国人认为登月是......
区域创新系统:批判性审视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4
论文摘要:近几年来,区域创新系统概念已发展为广泛用于为制订创新政策提供经验基础的分析框架。然而,这一分析框架的利用在关键问题上仍然是模棱两可,比如创新的地理范围,即区域。本文回顾和总结最近区域创新系统相关理论的重要观点和......
1860年代至1940年代江南地主日常生活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8
从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延续到民国时代,地主由乡村向城镇的移居,可以说是一股不大不小、不急不慢的潮流。学术界关于这一现象对农村土地使用方式的影响作出了合乎逻辑和实际的解释;但是对离乡城居地主个人生活的变化则语亦不详,而追求生活......
麦金太尔的现代道德哲学批判
发布时间:2023-03-10
摘 要:麦金太尔以对现代道德哲学的批判闻名于世。现代道德哲学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道德主体理论、价值理论和规范理论。在麦金太尔看来,现代道德哲学的这三个部分都存在根本的错误:道德主体理论的错误是自我的个人化,价值理论的......
浅议插花艺术与现代生活之美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22
插花艺术是指将剪下来的花枝、果、叶等作为素材,经过巧妙的组合,实现不同素材之间的颜色搭配。在插花搭配上通过流畅的线条设计将自然美感从自然环境中转移到室内,一方面装点室内环境,另一方面提升现代生活美感。插花艺术之美感同时也是人的精神、本源、本质、规律的再现,需要用心灵去体会。一、插花形式与技巧插花艺术在不同人的创造下产生不同的形态,即呈现出多种美感。插花根据人们的喜好及创造产生多种形式,常见的形式有.........
生态文明:工具理性异化的批判与终结*
发布时间:2015-08-20
摘要:在工业文明时代,长期大规模的工业化发展,使工具理性占据了主导地位并进一步膨胀和异化。工具理性的异化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生态危机的深层思想根源。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旨在解决当前的生态......
城市噪音的美学批判
发布时间:2022-10-20
城市噪音的美学批判 城市化是21世纪的必然走向。城市是我们的家,是都市人身体得以舒展、精神得以憩息的地方,是肉身与精神的安居之所。它应该是宁静的、安详的,是充满诗意的乐居之地。但是如果从城市美学的角度审视现代都市,我们发......
日常生活中保护下肢小诀窍
发布时间:2015-08-28
起床的时候如果姿势不当,就会对下肢和膝盖造成伤害,因此起床之前最好先在床上活动一下肢体,使身体由静态到动态有一个自然的过渡,不要突然用力翻身跃起。 屈伸下肢 旋转下肢 每天做屈伸下肢的动作,不仅可以预防下肢疾病,对于......
当代生态批评的多样性与创新性
发布时间:2023-07-06
2015年10月17日,金秋的南京迎来第五届海峡两岸生态文学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台湾中兴大学、山东大学、台湾中山大学相继承办四届海峡两岸生态文学研讨会之后,南京大学外语学院和当代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了第五届会议。南京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当代外国文学》主编杨金才教授在会上致开幕词,《美国文学》主编、杜克大学普瑞西拉・沃特(PriscillaWald)教授,《外国文学》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金.........
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批判性
发布时间:2022-09-14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人们往往对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较为重视,对思念的批判性注意不够,这显然是不当的。因为在数学中,没有批判就没有鉴别,没有鉴别就没有数学能力,学生的数学能力,只能在批判错误肯定正确过程中才能获......
道德教育 :从日常生活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
发布时间:2023-05-26
" 【论文关键词】 日常生活 日常道德 自觉的文化生活 生活世界 【论文摘要】 生活世界包含了日常生活世界,但并不等同于日常生活世界。日常生活世界中的道德及道德教育往往是自在自发的,有着浓重的实用主义、自然主义、经验主义......
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
发布时间:2023-03-25
毕业论文 作为1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
工资日常管理与审计
发布时间:2022-08-21
关键词 医院 工资核算 管理 审计 工资关系到每一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是医院稳健运行的最基本一环。工资的客观、准确对医院的管理与 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曾有卫生系统财会科在工资核算人员变动职工工资操作过程中,......
艺术的唯美诗性与生活实性
发布时间:2013-12-18
牟森对戏剧“彼岸”的渴望是有目共睹的。而正是因为这种渴望与理想主义精英情结产生共鸣,才使得牟森的戏剧充满了“先锋”的意味。 就这样,年轻的牟森带着这份选择,这份渴望上路了。他像许多艺术青年一样的,把艺术、把戏剧当作......
发现美丽生活
发布时间:2023-03-19
这是我的宝宝,他叫刘大帅。2014年的7月,在一个美丽的夏天他来到我的身边,我非常荣幸能够成为他的妈妈。刘大帅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姐姐,今年十一岁。她是一个调皮可爱的姑娘。我今生非常荣幸能够陪伴两个孩子一生成长。 爱让我启程......
理性的直觉主义--马利坦美学思想批判
发布时间:2013-12-19
理性的直觉主义--马利坦美学思想批判 理性的直觉主义--马利坦美学思想批判 理性的直觉主义--马利坦美学思想批判 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在法国,兴起了一股诠释中世纪神学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纳思想的宗教存在主义思......
浅析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批判意识
发布时间:2022-10-20
上世纪90年代,当代女性开始活跃于中国画坛,在分析这些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时,我们可以看到她们各自以一种个性化的形式对以往的作品进行了反思,以一种鲜明的批判意识开始了一场丰富多彩的突破与颠覆,这种颠覆标志着当代女性艺术家女性意......
工资日常管理与审计(1)
发布时间:2013-12-18
关键词 医院 工资核算 管理 审计 工资关系到每一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是医院稳健运行的最基本一环。工资的客观、准确对医院的管理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曾有卫生系统财会科在工资核算人员变动职工工资操作过程中,对其审......
批判性思维测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9
不断提倡批判性思维应该是20世纪教育的首要目标(如约翰杜威(JohnDewey)1910年的著作《我们如何思考》、1961年教育政策委员会的《美国教育的核心目标》),但人们所做的实际工作并不多。好在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批判性思维教学受到了广泛重视相应地,曾经一度被忽视的批判性思维测试也得到些许关注。笔者认为,目前关于批判性思维测试的研究虽有亮点,但由于之前对这方面的忽视,其整体上仍不完善。更.........
关于审美文化的现代性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12
在现代社会,审美文化发生了分化,形成了精英审美文化和大众审美文化两种不同的形态,并出现审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冲突。这些问题都与现代性以及审美现代性有关。我们必须重视这些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并且解决这些问题。 一精......
日本文化与日语日常会话的共生
发布时间:2017-03-29
摘要:文化影响语言的表达形式、语音、语调以及语言所附带的肢体动作等方面。由于中日文化存在差异,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运用日语与日本人进行沟通时在某种程度会产生误解,导致很难把握语言负载的准确意义。日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
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1)
发布时间:2023-01-17
【 内容 提要】从多元文化对话、批判西方文化霸权、审美机制的 现代 转向三个方面论述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对审美现代性的当代启示。从中亦可引发对文化与审美的关系、对全球化境遇中精神文化 发展 的错综复杂趋势的思索。【摘 要 题】马列......
西方审美现代性的三大范式
发布时间:2022-12-05
【 内容 提要】 西方审美 现代 性有这样三种范式:第一是针对古典美学理性、知识主义的价值取向而呈现出来的感性甚至非理性的范式;第二是反对古典美学道德主义的“外在”价值取向而呈现出来的审美独立的范式;第三是针对现代 社会......
关于批判性思维测试
发布时间:2022-08-11
0 引言 不断提倡批判性思维应该是20世纪教育的首要目标(如约翰杜威(John Dewey)1910年的著作《我们如何思考》、1961年教育政策委员会的《美国教育的核心目标》),但人们所做的实际工作并不多。好在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批判性思维教......
对“多元建筑论的文化审视与批判
发布时间:2023-01-17
关键词:建筑 多元文化 整体主义 创造 论文摘要:本文以整体主义美学思想和后文化理论,研究建筑中的多元建筑文化问题,认为在国际性、趋同性中追求地域特性和个别性,是建筑的重要风貌。作为情感符号、凝固的建筑,理应在多元并存的R......
论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功能
发布时间:2013-12-18
" 学校德育过于关注制度化的方案,而忽视了日常生活对人格的孕育作用。刚性的制度化努力固然重要,柔性的日常生活也有其特定的功能。只有“刚柔相济”的整体性德育,才是完善的德育。 一、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及其人格孕育作用 1.日常......
对批判性思维的认知
发布时间:2023-07-22
笔者认为,批判性思维至少和两个学科相关,一个是教育学,一个是逻辑学。两个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关注批判性思维。教育学关注的是,批判性思维和人的一般思维素养之间的关系;逻辑学关注的是,批判性思维和人的日常逻辑思维素养之间的关系......
当代中国个体纪录实践现象学批判(1)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本文尝试从交互主体性现象学和生活世界现象学的立场出发,对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的个体纪录实践做内在价值上的厘清诠释。“个体化”一词已经成为当代纪录运动中生命精神的一个具象。90年代的纪录片自觉地走上了“现象学悬搁”的......
个人、社群与道——古代群体批判的自我意识的出现
发布时间:2023-07-27
" 在中国传统中,典型的儒家思想者是那种具有深沉的历史意识、娴熟的琴棋书画艺术技能以及对政府日常事务深切关注的地方学者-官员。如果将哲学宽泛地定义为由洞察力方面的训练有素的反思而形成的教言,那么儒家思想对于人类境况的观察与......
审美是人生的节日(1)
发布时间:2022-10-26
摘 要:审美为何是人生的节日?美的问题有几个层面?“美在关系”说是谁提出来的?他的理由是什么?中国古代是否有“美在关系”说的命题?形成美的根源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作为美的关系的系统包含哪些内容?文章对这些问题作了深......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现代人居文化批判
发布时间:2013-12-17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现代人居文化批判 早在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该规划将首都的城市发展目标明确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宜居的城市环境不仅包含城市自然和物理环境建设......
浅析现代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与日常维护
发布时间:2023-01-23
摘要: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图书馆也逐渐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而数据库的建设是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文章主要从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内容、数据库的维护与安全管理进行阐述,重点分析了现代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措施与日常维护......
对“教师毫业化”坝代性范式硇批判和反思
发布时间:2023-07-09
" 论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化 现代性范式 职业与专业 技能培训 论文摘要:在现代社会,人们对“教师专业化”在认识上还存在着误区,主要是把教师工作理解为技术性职业。而非认为是专业。由此,在实践层面也是恪守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
日本女性文学的审美特质
发布时间:2022-10-27
摘要:日本女性文学在日本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女性作家用自己的笔触呈现出了日本女性生活方式、社会地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历史轨迹的变化。紫式部、藤原道纲之母、靠谝灰丁⑿灰熬ё印⒐本百合子等都是日本女......
犹太人的批判性精神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2-13
犹太民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苦难的民族,又是最有智慧的民族。在漫长历史中遭遇数次大流散、大屠杀的犹太人,以占世界0.3%的人口,培养出了19.1%的诺贝尔奖得主[1],以及众多商界、政界、思想界、人文艺术界的精英。犹太人为什么这样优秀是人们热衷的问题,答案包括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强烈的危机意识,甚至优良的基因,等等。而本文将试图从批判性精神这一角度,解释犹太民族的成功特质,分析犹太民族的批判性精神产生的.........
点燃批判性思维的火花
发布时间:2023-03-11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略了知识的双面性,严重制约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基于此,笔者就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谈谈看法。一、大胆质疑,追求真理大胆质疑是彰显批判性思维的方式之一,学生积极发现问题也是学生有问题意识的重要表现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文本,挖掘文本内涵,鼓励学生交互探讨、大胆质疑,在交流讨论中深化对所学知识.........
生活陶艺的审美情趣
发布时间:2016-06-08
机器生产的大规模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但个性和特色却逐渐消失在了机器的轰鸣中。随着人们逐渐开始关注个性化,关注自身创造性的提升,传统手工艺术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陶艺就是其中之一。 生活陶艺在二......
论日本古代文学的审美理念
发布时间:2023-05-10
日本文化精神从萌芽初期,首先表现出以原始万物有灵的神道思想为根基的真实的朦胧意识。所谓真实,既具有如实呈现的、写实的实,又蕴含着道德的、感情的真,是朴素的真实,原始的纯情,如童心般的境地。真实思想最早在上古无文字记载时......
当代大学生日常休闲行为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要: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休闲已成了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日常休闲行为进行调研分析,初步了解大学生对休闲的认知度、休闲的内容、休闲活动的层次等特征,进而找出其关键的影响因素,以便对当......
批判思维
发布时间:2023-03-03
批判思维 批判思维 批判思维 写作缘起 哲学家巴斯噶有一句名言:「人只是自然界?一根脆弱的芦苇,但这 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人类的优越性,在于其久思考能力,亦因此,能独立及正确地思考, 是我们不可或......
现代审计与审计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2-10-08
基本概念 现代 审计是审计 发展 的一个阶段。它始于20世纪初叶,随着人类 社会 告别近代时期,进入现代世界,审计也走进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现代审计阶段。 现代审计 历史 ,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 有上游、中游、下游。当......
对话与融合:德国批判理论之思与中国当代文化批评之探
发布时间:2023-01-24
一、在文学和社会之间李莎:从您早年的研究来看,当代文学和西方现代性理论悉入囊中。您曾经说,当代中国文学都是按全集一网打尽,赵树理、汪曾祺、路遥更是笔下常客,而像卡尔维诺、艾柯、昆德拉、萨特、加缪、策兰等人也常出现在您对时代症候的参照之中。首先,请您谈谈这些文学经验对您日后文学批评的视角有哪些影响?赵勇:与做文学理论研究的许多同行相比,我可能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关注要多一些,以前是一种喜好,后来则成了一.........
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发布时间:2023-03-16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塑造了现代文明。相对于前现代的传统文明而言,现代文明作为一场划时代革命,扬弃与超越了既有传统。但当现代文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传统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同样要面对新的矛盾,即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矛盾。所谓后......
德性伦理、自由社会与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23-01-16
" 假如我们不是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思想具体申述的差异性上的话,可以断定中西方传统伦理思想学说的基本指向,都是或具神性、或带人性的、类型学意义上的德性伦理。于是,作为现代性的伦理言述形式--"美德"伦理与"公德"伦理的二元划分,就......
汲取日常生活营养 优化数学教学方式
发布时间:2023-03-15
摘 要:无论是初中、高中还是职高,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都离不开生活实际。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所学知识点,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乐趣;设置探索情境,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点解决生活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运用的具体的生活化教学尝试,也在......
我与《学习与批判》等刊物
发布时间:2015-08-19
一 文革后期上海出版过《朝霞》《学习与批判》《自然辩证法》《摘译》等几本在全国有很大影响的刊物,其中《学习与批判》从开头到结束都是我负责的,《自然辩证法》最初也是我负责的。 我来说说这几本刊物。 萧木调走后,还是很......
高职学生日常生活行为道德自省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19-10-19
摘要:日常生活行为道德自省是高职学生道德养成的重要途径,国内学界对此方面的研究较少。采用问卷法对574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约90%的学生认同道德自省的价值和作用,他们有较强的自省意愿且自省频次较高;86.67%的学生认为自身道德水平不低于应有水平;76.65%的学生道德自省深度有限;55.23%的学生道德自省阈限高;学生道德自省具有领域特性;学生个体特征与其道德自省之间呈密切相关关系.........
现代中国审美观论
发布时间:2013-12-19
现代中国审美观论 现代中国审美观论 现代中国审美观论 来源 现代中国审美观论 一、前言 审美观,简单地来说就是人们对美的看法和观点。其实这个概念是从哲学体系中分出的一个美学概念,指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意识,是人......
现代审计与审计现代化(1)
发布时间:2023-03-24
4.审计监督主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除授权机关外其他任何机构和部门及个人无权干涉审计监督主体的工作。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明确规定了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法律保障。 6.审计体系包涵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
浅谈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后现代性与价值反思
发布时间:2022-10-12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中国批评 失语 文化语境 误读 论文摘要: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冲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中国批评,在价值取向和思维向度上,呈现了不同以往的一种后现代景观。后现代主义批评为久经“失语”尴尬......
浅谈生态美学的“反现代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生态美学 反现代性 生态整体主义 论文摘要:生态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领域,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存在着大量的反映、描绘大自然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反现代”的经典艺术作品,为人们提供了摆脱生存环境困扰的宝......
浅议学生合作学习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5-08-27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这对学生在主体性、合作技能及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高中团委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探讨
发布时间:2015-07-27
【摘 要】本文重点谈谈如何将高中团委德育工作有效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实现教育的潜移默化,并提出若干意见和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教育;高中德育;日常生活 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建设发展水平的不断加强,人们在......
日常生活维度下公民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发布时间:2023-01-26
摘要:公民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日常生活维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中,用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让普通公民理解它、接受它、认同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切深入到普通公民的生活实践中,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那么,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的日常生活真正结合,并渗透到公民的日常行为中,使之成为公民自发自觉的行为,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关键.........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
发布时间:2023-03-22
【摘 要】 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日常生活化的必要性;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路径:要从遵从行为规范做起,从尊崇信仰做起,从核心价值观“不缺场”做起。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中注意的问题:要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