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宪法在刑事审判中的适用研究

宪法在刑事审判中的适用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7 17:11:13
宪法在刑事审判中的适用研究
时间:2013-12-17 17:11:13     小编:

【论文摘要】 我国刑事审判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适用宪法的案例。宪法在刑事审判中的适用功能是法律推理,适用范围是基本权利的保护、协调与限制。

比较研究发现,适用宪法的美国刑事判例中,几乎都涉及到公民的基本权利或违宪审查问题。中美两国在宪法刑事司法适用上的不同实践,体现出两国在宪法文化与宪法文本上的差异,并凸显我国法院对宪法主要功能的认识偏差。

【论文关键词】宪法适用刑事审判基本权利 宪法文化 引 言 由于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宪法司法适用的两个司法解释的影响, 学界关于宪法在刑事案件中适用问题的研究一直难有较大进展,宪法学界在研究主题上基本局限于适用的必要性和合法性等问题, 对人民法院审判实践进行经验性分析略显不够。在研究进路上通常把宪法在刑事审判中的适用问题生硬地置于宪法司法适用的宏大话语中进行研究,忽视或夸大矛盾的特殊性。

在研究方法上虽然也有注重实证研究的情形,但占有和运用实证资料尚显得不够充分,对于比较研究的方法重视的不够。有鉴于此,笔者这里不揣冒昧,试图在利用国内现有刑事判例的基础上参考美国的相关刑事判决资料,对宪法在刑事案件中的适用问题作一粗浅的比较研究,以期抛砖引玉之效。

一、样本:国内的案例材料 在沈涯夫、牟春霖诽谤案的二审刑事裁定中, 对沈涯夫、牟春霖上诉声称要求保护新闻记者的合法权益,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言论、出版的自由和权利。但是,新闻记者和所有公民一样,在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时候,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即“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并认为,上诉人沈涯夫、牟春霖无视狄振智患有精神病的客观事实,拒不接受有关组织、群众、同事和上级领导机关的忠告和规劝,故意捏造和散布虚构的事实,损害了杜融的人格和名誉,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诽谤罪。是故,沈涯夫、牟春霖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

在杜东平故意杀人案中, 针对案件发生地201名村民要求对被告人杜东平从轻处罚的联名上书,湖北省汉江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认为,被害人杜贤光虽系精神病患者,多年来一直威胁和影响村民的生产和生活,但杜东平没有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无视国家法律,用木棒打死被害人,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已然构成故意杀人罪。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人非经法定机关和依法定程序不得限制和剥夺,即使是罪大恶极的人,也只能由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处理,任何人都无权限制和剥夺他人的人身权利,父亲杀死亲生儿子也应当依法受到处罚。

但鉴于被告人杜东平是在其子患精神疾病、病发后的行为自己无法控制,给家人及村民带来许多灾难,作为父亲的他又无力送儿子到医院治疗的无奈情形下才将其杀死,这些情节均构成刑法规定的情节较轻的条件,依法可以减轻或从轻处罚。 在吴品禄、杨郁菡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案中,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法院判决认为,集会、游行、示威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公民基本权利,但这项权利的行使应当符合《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任何公民在行使这项权利的时候,如果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两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依法应予定罪处罚。 在姜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中, 河南省台前县人民法院判决认为:婚姻自由是我国《宪法》和《婚姻法》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自由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

我国《婚姻法》第3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这就是说婚姻当事人男女双方(不论青年或老人)都有权利按照法律规定根据本人的意愿自由选择婚姻,不允许第三者包办、强迫或干涉。

姜某认为其母再婚有损自己形象,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客观上有辱骂、殴打母亲的事实,已经构成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罪,理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而在贾某故意伤害案中, 一审法院以被告人贾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

二审法院判决认为:被害人张某持铁锤、撬棍砸撬贾家防盗门、居室门的行为,侵犯了贾某的财产权利及人身权利。所谓人身权利,是指人的生命、健康、自由、人格和名誉,以及与人身直接有关的其他权利,如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等。

同时,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人身住宅权不受侵犯,且《刑法》第245条亦明确规定非法侵入公民住宅的行为构成犯罪。所以,贾某用刀将人砍伤的行为,是在保护其财产权及人身住宅权免受张某等人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具有防卫性质。

因此,贾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二审依法改判被告人张某为无罪。

二、评析:对国内的判例 在上述刑事裁判文书中,人民法院在法律推理的运用技术上,均将宪法规范作为判断刑事被告人有罪无罪的依据和标准,宪法规定与刑法等法律规定构成法律推理的大前提。法官运用逻辑演绎方法,并策略性地运用实践推理方法适用《宪法》,说服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以此来证成裁判的正当性。

在沈涯夫、牟春霖诽谤案中,人民法院共引用了三个《宪法》条款:一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公民言论、出版的自由和权利”,这是《宪法》第37条规定的笼统性表述;二是公民“在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即“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是《宪法》第51条规定的变通性表述;三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是《宪法》第38条的规定。可以设想,如果当时人民法院不引用《宪法》条款,针对上诉人以《宪法》为依据提出的要求“保护新闻记者的合法权益”的诉求,在没有其他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法院是很难驳回的。

在杜东平故意杀人案中,鉴于当地很多群众提出了被告人杜东平是“为民除害”,希望从轻处罚的要求,人民法院援引我国《宪法》中关于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人非经法定机关和依法定程序不得限制和剥夺的规定,以根本法的权威性来论证正当刑事法律程序对公民权利行使的限制和对公民生命权的保护,增强了判决的说理性和正当性。在吴品禄、杨郁菡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案中,人民法院首先引用了关于集会、游行、示威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的规定,然后论证了《集会游行示威法》对被告人的基本权利的限制。

而在姜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中,人民法院引用《宪法》规定的公民婚姻自由条款,论证了被告人刑事犯罪的严重性。在贾某故意伤害案中,人民法院引用了公民依法享有住宅权的宪法规定,论证了贾某为保护自身的基本权利而实施侵害行为的正当性。

此外,法官在上述刑事案件的法律推理中还具备很强的实践性与辩证性,论证说理色彩浓厚,这与案件适用法律依据的特殊性息息相关。刑法采用禁止性规范规定了某些行为构成犯罪,并列举了一些例外情况及其处理的规则,对于《刑法》条款的解释固然可以解决大量刑法适用的难题,但倘若出现前述关于部分基本权利发生冲突的情况,则仅对《刑法》做出解释往往还难以解决刑事审判实践中的问题,例如对言论自由与侮辱、诽谤罪的界限的解释。

特别是当出现某些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时,法律推理中运用《宪法》进行说理除了具有裁判的法律权威性和合法性外,更具有考虑社会影响的策略成分。甚至我们可以勇敢地下这样的论断:注重法律正义的阐释,考量判决的社会效果,几乎成了此类刑事裁判的独特标签。

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官适用《宪法》规定作为法律推理的策略性工具,表现出较强的政治工具意识。在对新型案件和敏感案件的处理上,人民法院倾向于运用《宪法》作为打击犯罪、“让人民满意”的政治工具,使《宪法》在法律推理中具备实质上的权威性和正当性。

整体上而言,人民法院在上述刑事案件中适用宪法,用宪法的权威性论证裁判的正当性,具有较强的说理功能和较好的社会效果,即在法律推理方面具备实质合理性。 但我们同样应该看到的是,在本文前面所列举的判例中,除沈涯夫、牟春霖诽谤案外,人民法院即便不适用《宪法》,直接依据《刑法》予以裁判也未尝不可。

例如,在杜东平故意杀人案、姜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和吴品禄、杨郁菡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案这三个案件中,人民法院其实可以直接依据《刑法》第232条、第257条、第296-298条予以裁判。而在贾某故意伤害案中,可以依据《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罪条款)、第245条(非法侵入住宅罪条款)和第20条(正当防卫条款)进行裁判。

因此,大多数案件即便不适用《宪法》,直接适用《刑法》也是能够解决的。甚至可以说在法律推理的形式意义上,《宪法》的适用并无多少意义。

人民法院在裁决文书中既引用宪法规定又不指明引用的具体条款,很可能是在传统的宪法观念下对最高人民法院前述两个司法解释的策略性规避。因为按照传统的宪法观念,我国《宪法》虽然具有最高权威性,但其因为只规定一般原则,故并不具有司法适用性。

对前面的案件资料认真研读归纳后还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这些案例均涉及到公民的基本权利问题,包括基本权利的保护、冲突与限制等内容。沈涯夫、牟春霖诽谤案涉及到公民的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两种基本权利发生冲突时如何处理的问题;杜东平故意杀人案涉及到公民生命权的法律保护问题;吴品禄、杨郁菡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案涉及到公民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界限问题;姜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涉及到公民婚姻自由的法律保护问题;贾某故意伤害案涉及到公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法律保护问题。

三、概观:适用宪法的美国刑事判例 我国宪法在刑事审判实践中的适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且背负着法律制度和学术批评的双重压力,这与相关理论研究对比较研究的方法重视的不够有一定关系。笔者查阅了大量美国的刑事判例,试图通过对国外刑事审判的实证考察,探寻一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适用宪法的美国刑事判例中,几乎都涉及公民的基本权利问题。如在阿罗伊扎斯•巴尔塞斯案中, 外国籍被告人巴尔塞斯被命令供述他作为一个纳粹战犯,并曾经在他的移民和签证登记上弄虚作假的事实。

巴尔塞斯依据美国宪法第5条修正案关于“任何人不得被迫自证其罪”,对美国政府提出其享有沉默权(Privilege against Self-incrimination)的抗辩,并声称其害怕他的回答会遭到外国政府对他进行刑事指控。美国最高法院认为,当被告人仅因害怕供述犯罪事实后会受到外国政府的刑事指控时,被告人不享有第5条宪法修正案规定的沉默权。

这个判例涉及到公民的基本权利——沉默权问题。又例如,涉及到美国宪法第1条修正案关于“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宗教活动自由;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申冤的权利”的花花公子案, 有涉及美国宪法第5条修正案规定的沉默权的还有狄克逊案, 涉及美国宪法第8条修正案关于“不得要求过多的保释金,不得处以过重的罚金,不得施加残酷和非常的惩罚”的基本权利的有巴基案, 涉及美国宪法第4条修正案关于“人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不得侵犯。

除依照合理根据,以宣誓或代誓宣言保证,并具体说明搜查地点和扣押的人或物,不得发出搜查和扣押状”的有奥尼拉斯案 等等。 除此以外,在美国的刑事判例中还有因违宪审查而适用宪法的情况。

在布克尔和凡两案中, 布克尔和凡两个被告人被指控与一宗贩毒案有关,地区法院均已做出有罪判决。在第一个案件中,当法官发现被告人所有的毒品比陪审团所认定的毒品数量要多很多时,法官根据《美国判决指导》关于该种情况下加刑最高不超过8年的意见,增加判处被告人布克尔8年监禁。

而在第二个案件中,法官发现被告人凡的事实更加严重,遂拒绝适用《美国判决指导》关于量刑的条款,判处凡加刑10年。最高法院认为,法院判决应该参考《美国判决指导》确定的条款,《美国判决指导》是有效的建议而非命令,地区法院应该参考但不必局限于它们;但根据宪法第6条修正案,任何人被判决有罪,政府必须有充分证据证明且必须超过合理怀疑,被告人有权要求陪审团对其被指控的犯罪涉及到的每一个事实提供充分证据,以保护被告人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

因此,认定原判决违宪。结果,第二个判决被撤销。

四、比较:中、美两国适用宪法的刑事审判 中、美两国在宪法的刑事审判法律实践上有诸多相同之处。例如,均将宪法规范作为法律推理的大前提,均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保护问题。

然而,两国在适用宪法时表现出来的差异却同样是巨大的,代表了两国法院对宪法价值的不同认识,并展现了两国宪法实践文化的重大差异。 第一,两国在利用宪法解决刑事案件中的问题时涉及到的法律关系不同。

我国法院利用宪法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涉及公民之间关系的问题,即私人之间因基本权利被侵犯而发生的纠纷,如一公民侵犯另一公民的生命权、身体健康权或婚姻自由权等,前面列举的我国刑事判例中仅有吴品禄、杨郁菡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案是个例外;而美国法院利用宪法解决的问题,是公民与国家之间关系的问题,具体而言,是解决公民对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的法律保护问题,如沉默权、受正当法律程序审判权、对国家的言论、出版自由权等等。第二,刑事案件中涉及到的基本权利性质也存在较大差异。

我国的相关判例涉及到的基本上都是公民的实体权利,而美国判例则主要涉及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权利。第三,在功能上,我国法院适用宪法主要用于定罪科刑,其适用基本权利条款一般也是服务于论证或增强裁判的正当性和权威性;美国法院则主要关心公民在刑事法律程序中基本权利的保护与实现问题,并通过违宪审查手段对国家权力进行控制与监督。

其实,中、美两国在刑事审判中适用宪法的前述区别,基本上可以归结到两国对宪法作用与地位的不同认识上面。我国更多表现的是宪法的政治工具功能,或者维护民间秩序功能;美国展现的则主要是宪法对权力控制的法治功能,宪法恪守着不调整私人主体间关系的原则。

这种差异在两国的宪法文本上体现的也比较明显:通过文本分析可知,我国宪法规范具有公、私法混合的性质,美国宪法规范则仅具公法性质。我国宪法文本将公民的基本权利界定为对世权,即基本权利是公民对公民和其他所有主体的权利。

如《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类似的条文还有很多。

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公民、国家机关甚至其他一些主体都被划归到可能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主体范畴当中,《宪法》既要控制和约束国家机关的行为,又要规范公民的行为。而美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均是针对国家而言的,譬如宪法修正案第5条规定,“无论何人,除非根据大陪审团的报告或起诉书,不受死罪或其他重罪的审判,但发生在陆、海军中或发生在战时或出现公共危险时服役的民兵中的案件除外。

任何人不得因同一犯罪行为而两次遭受生命或身体的危害;不得在任何刑事案件中被迫自证其罪;不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被剥夺生命、自由或财产。不给予公平赔偿,私有财产不得充作公用”等等,这些均是公民针对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 反过来也可以说构筑了国家的相应义务。

由于中、美两国宪法文本的差异和宪法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在适用宪法处理刑事案件的出发点和目的上的重大差异。近代立宪主义发端于政治观念上的“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二元对峙论”,在此理念之下,基本权利是一种消极对抗国家侵犯的防御性权利,其效力限于个人与国家或公权力之间的关系及国家或公权力内部的关系,而不及于私人之间的关系这一领域。

这乃是西方(包括美国)传统宪法学界的主流观点。鉴于我国宪法发展历史的特殊性,当西方国家宪法已经从近代宪法过渡到现代宪法甚至“后现代”宪法时,我国却尚未接受过近代立宪主义的洗礼,因而也就尚未完成近代立宪主义的课题。

这样,在西方国家作为历时性的课题,到了我国则转化为共时性的课题。众所周知,近代宪法为保护基本权利,十分钟情于控制国家权力;而现代宪法则由于社会的巨大发展,为保护基本权利,就不仅仅控制国家权力,而且根据需要也调整私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引申出诸如德国基本权利的“第三人效力”问题和美国的“国家行为”(State action)话题。

在坚持基本权利乃针对国家权力这一传统观念的前提下,主张将侵害基本权利的一部分特定的私人行为,视同侵害基本权利的国家机关的行为,从而适用宪法的规定, 由此将基本权利的效力扩及至私法领域当中。 结 语 充分利用国内外案例资料,对《宪法》在刑事审判中的适用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使我们发现了不同宪法体制下的不同刑事司法现象,并为回答文章开头提到的《宪法》能否在刑事案件中适用这一问题提供了实证资料与新的思路。

这里,笔者没有局限于对宪法能否在刑事审判领域被适用的逻辑论证和理论思辩,而是更多的关注于我国刑事审判实践中出现的宪法适用案例,企图发现其规律性及案例形成的法律制度原因,并参考美国相关判例资料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研究,笔者发现了中、美两国运用宪法解决刑事案件问题时在法律推理与基本权利保护上的相似之处,更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两国在通过宪法的刑事司法适用上所表现出来的宪法文化与宪法文本的差异。

相比较而言,我国法院在宪法的刑事审判适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宪法主要功能的认识与外国的偏差,是值得深思的。 【注释】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刑事判决中不宜援引宪法作论罪科刑的依据的复函》(1955年7月30日生效)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制作法律文书如何引用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批复》(1986年10月28日法 [研]复 [1986]31号)。

肯定的观点请参见刘连泰:《我国宪法规范在审判中直接适用的实证分析与评述》,《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否定的观点请参见周伟:《人民法院援引宪法条文制作法律文书探析》,《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88年第2期。

吴涛:《四处骚扰乡邻 老汉悲杀精神病儿子获刑十年》,网址:http://www.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65524(2009年6月30日发布)。 刘志明、余东明:《浙江首例“非法游行案”一审宣判》,《法制日报》2009年9月5日第2版。

网址:http://www.lawyee.com/Case/Case_Hot_Display.asp?RID=192513(2009年10月20日访问)。 网址:http://www.lawyee.com/Case/Case_Hot_Display.asp?RID=176035(2009年10月25日访问)。

参见王学栋:《论我国宪法的司法适用性》,《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United States v. Balsys, No. 97-873 ,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 524 U.S. 666; 118 S. Ct. 2218; 141 L. Ed. 2d 575; 1998 U.S. Lexis 4210; 66 U.S.L.W. 4613; 49 Fed. R. Evid. Serv. (Callaghan) 371; 98 Cal. Daily Op. Service 4936; 98 Daily Journal DAR 6916; 1998 Colo. J. C.A.R. 3303; 11 Fla. L. Weekly Fed. S 708, April 20, 1998, Argued, June 25, 1998, Decided. United States v. Playboy Entm't Group, Inc., No. 98-1682,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529 U.S. 803; 120 S. Ct. 1878; 146 L. Ed. 2d 865; 2000 U.S. LEXIS 3427; 68 U.S.L.W. 4409; 28 Media L. Rep. 1801; 2000 Cal. Daily Op. Service 3966; 2000 Daily Journal DAR 5305; 20 Comm. Reg. (P & F) 551; 2000 Colo. J. C.A.R. 2765; 13 Fla. L. Weekly Fed. S 325, November 30, 1999, Argued, May 22, 2000, Decided. United States v. Dixon, No. 91-1231 ,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509 U.S. 688; 113 S. Ct. 2849; 125 L. Ed. 2d 556; 1993 U.S. Lexis 4405; 61 U.S.L.W. 4835; 93 Cal. Daily Op. Service 4853; 93 Daily Journal DAR 8205; 7 Fla. L. Weekly Fed. S 599, December 2, 1992, Argued, June 28, 1993, Decided. United States v. Baj, No. 96-1487 ,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524 U.S. 321; 118 S. Ct. 2028; 141 L. Ed. 2d 314; 1998 U.S. Lexis 4172; 66 U.S.L.W. 4514; 98 Cal. Daily Op. Service 4757; 98 Daily Journal DAR 6736; 1998 Colo. J. C.A.R. 3239; 11 Fla. L. Weekly Fed. S 662, November 4, 1997, Argued, June 22, 1998, Decided. Ornelas v. United States, No. 95-5257.,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517 U.S. 690; 116 S. Ct. 1657; 134 L. Ed. 2d 911; 1996 U.S. Lexis 3391; 64 U.S.L.W. 4373; 96 Cal. Daily Op. Service 3744; 96 Daily Journal DAR 6059; 9 Fla. L. Weekly Fed. S 617, March 26, 1996, Argued, May 28, 1996, Decided. United States v. Booker,No. 04-104; United States v. Fanfan,No. 04-105,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125 S. Ct. 738; 160 L. Ed. 2d 621; 2005 U.S. Lexis628; 73 U.S.L.W. 4056; 18 Fla. L. Weekly Fed. S 70, October 4, 2004, Argued, January 12, 2005, Decided. 有关“针对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请参见林来梵:《针对国家享有的财产权——从比较法角度的一个考察》,《法商研究》2009年第1期。

有关基本权利国家保护义务的较为详尽的论述,请参阅张翔:基本权利的受益权功能与国家的给付义务——从基本权利分析框架的革新开始,《中国法学》2009年第1期;魏迪:《论基本权利的国家保护义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核心部分预载于《当代法学》2009年第4期。 参见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5页。

详细论述请参阅杨静、魏迪:《论基本权利在私法领域的效力——一个比较法的视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6期。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关于目前刑法适用范围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4-11
目前刑法适用范围的研究如下文 一、刑法 刑法,是国家制定的对于犯罪的定义以及对犯罪进行处罚的规定的国家基本法之一。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原则、罪刑相适应是刑法遵循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内在就体现在这几个基本原则中。罪刑法定原则......
关于原则理论的宪法适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04-13
原则理论的宪法适用研究,须通过冲突法则来决定两个原则衡量的结果,同时运用衡量证成模式来排除衡量结果的恣意以使其具有合理性。 传统宪法解释方法来自于一般制定法解释方法,由于这些方法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当将它们运用于宪......
台湾地区刑事妥速审判法之检思
发布时间:2022-09-16
〔摘要〕我国台湾地区刑事妥速审判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赋予刑事被告妥速审判权。从法律规定及适用的情况看,“速审法”的主要进步在于:提高了民众的速审权意识,限制了未决羁押的期限,治理诉讼迟延初具成效;但同时存在以下问题:治理方向避重就轻,保护范围狭窄,忽略侵害速审权关键因素,“减刑救济”的认定和适用存在争议,“限制上诉”措施不当地剥夺了检察官的上诉权。台湾地区刑事妥速审判法的进步与不足启发我们:应将迅速.........
浅析法律拟制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
发布时间:2023-06-22
关键词:法律拟制;刑法;适用;问题 1.法律拟制的概念 在对法律拟制概念的解释中。英国历史法学派代表梅因的观点是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在梅因所应用的“拟制”这一词语,其含义远远比英国法学家惯用“拟制”一词的含义要更大......
浅谈外民商事审判中的国际条约适用问题
发布时间:2022-07-21
一、涉外民商事审判中的国际条约概述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1条规定:称条约者,谓国家间所缔结而以国际法为准之国际书面协定,不论其载于一项单独文书或两项以上相互有关之文书内,亦不论其特定名称如何。涉外民商事审判实践中经常适用的国际条约包括: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海牙送达公约》、《海牙取证公约》、《纽约公约》等。而适用国际条约的方式关系到国际条约适用是作为国内法的一部分适.........
中美刑事判决书判决理由的对比探究
发布时间:2023-02-25
一、引言 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根据已查明的事实,在刑事案件审理后,以法律为准绳,对被告人做出依法判决的法律文书。一份规范的判决书应该是说理透彻、叙述全面,并且能够充分体现判决的公正与公平理性的裁判,最基本的要求是裁判应......
在新形势下物权法商事适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4
一、新形势下物权法商事适用性分析(一)物权法对于交易安全的保护我国物权法以物权和债权两种原则和规定对交易安全进行保护;对于不动产的交易安全保护,则通过不动产登记制度相关规定来实现。上文提到,我国的物权法借鉴了国外立法经验,但又充分考虑了中国国情。这里将我国的物权法与德国的物权法进行相应比较,我国物权法与德国物权法相比具有一定的共性:主要都是通过善意取得制度来保护交易安全;二者也存在着一些差别,德国.........
浅谈刑事案件量刑情节竞合的适用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9-17
量刑情节是调整量刑幅度、保持量刑平衡、准确适用刑罚的重要依据。在审判实践中,一起犯罪案件只存在一个量刑情节的情况适用起来比较容易,但犯罪现象十分复杂,同一犯罪案件中往往存在两个以上的量刑情节。这种数个量刑情节并存于同一案......
三段论法在民商事审判中之运用(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我们知道当事人发生私权纷争,请求法院裁判(法律效果)时,为使审判之结果更趋合理,法院进行法律判断时,通常是运用三段论法,即以法律法规为大前提,具体确定的事实为小前提,来推论法律法规效果的有无为结论的法则,作为法律判断的程......
刑事审判与社会矛盾化解
发布时间:2023-02-26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以人为本,化解社会矛盾,维持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刑事审判最根本的是目的是通过惩罚犯罪来保障人权,化解社会矛盾。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在刑事审判中重打击而轻预防、重惩治而轻......
谈谈关于目前刑法适用范围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4-11
又到了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了,小编为大家送上目前刑法适用范围的研究,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写出好的论文! 一、刑法 刑法,是国家制定的对于犯罪的定义以及对犯罪进行处罚的规定的国家基本法之一。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原则、罪刑相适应是刑......
论刑事禁止令的司法适用及执行
发布时间:2022-12-20
【摘 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颁布施行,刑事禁止令引起学界关注。对于这一全新的制度规定,文章以最新的刑法规定为依据,立足解决禁止令在适用及执行中的现实问题,旨在丰富我国刑法中的刑罚规定,促进我国刑......
浅谈审计判断在审计过程中的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6
【摘要】对于审计人员来讲,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审计专业判断,它综合反映了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经验等各个方面;对于部分审计事项比较复杂,或者审计环境不够确定,审计人员要想科学的认识和评价,做出合理正确的决策和预测,......
浅谈目前刑法适用范围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6-04-11
刑法,作为宪法构成的一个基础部分,是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本文将从刑法的角度上,从各个方面来讨论研究刑法所适用的范围。浅谈目前刑法适用范围的研究的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一、刑法 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原则、罪刑相适应是......
司法审查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缺位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24
「内容提要」司法审查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审前程序中的缺位造成我国刑事诉讼的重大结构性缺陷,基于对审前程序中侦控权力运行的制约、为被追诉者提供有效的司法救济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考虑,审前司法审查制度的构建应为我国刑事审前程序改革......
关于新刑事诉讼法下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27
摘 要 近年来,新刑诉法增加了刑事和解的制度。刑事和解制度明确了案件的范围、程序、条件以及法律效力,弥补了传统刑诉法律的不足,成为了公诉案件进行刑事和解的法律依据。同时,也为完善刑事和解的检察政策创造了条件。但是,也给......
商事审判中的商法理念
发布时间:2022-11-22
这是由商法的营利性、技术性等特点决定的,也是与商事活动的本来特征相吻合的。民法强调公平,而商法更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及其他。一、.........
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研究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05
[摘 要]以“人权入宪”为标志,我国的人权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其中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是我国人权保护事业的重头戏和综合工程,其人权保障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个人权保障事业的成败,意义重大。然而,在现阶段我国......
减刑制度的适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6
摘要: 减刑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刑罚制度。减刑制度有利于对罪犯的改造,给了罪犯改过自新的机会,使其能够尽早的融入到社会当中,达到刑罚治病救人的目的。但是从目前法律的规定和有关司法解释的内容来看,关于减刑制度的规定存在一些问......
浅谈宪法环境条款在环保执法中的适用
发布时间:2022-11-09
伴随着越来越多冒着各种颜色废气的烟囱的出现,清澈的河流与清新的空气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替而代之的是比非典还要可怕的雾霾,弥漫在空气中久久消散不去。市场上各种防雾霾口罩的兴起,开拓了经济市场上一个新领域的崛起。江苏镇江水污染事件、句容死鱼事件,这些事例都在告诉着我们,环境污染不断加重,并无时无刻不在侵害着我们的生活。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央不断出台各种法律法规,地方也陆续发布各种规范性文件,通过立法手段.........
论死刑的适用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0
死刑,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刑罚,也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最严厉的刑罚。当今世界有些国家废除了死刑,有些国家仍保留着死刑。我国从目前的政治、经济实际出发,在现行刑法中保留着死刑,同时规定了特殊的死刑缓期执行制度。因此,认真研......
有关刑事审判监督问题试论
发布时间:2022-12-22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检察机关刑事审判监督工作处于良好地发展态势之下,其可以说是我国法制社会中较为关键性的发展步骤。但是,结合各地区实际的情况,刑事审判监督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包括刑事审判监督力度有待加强,刑事审......
论诉讼中的中国宪法适用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28
树立宪法权威,确立宪法至上地位,关键一环是宪法实施(注:参见周叶中主编:《宪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349-350.)。宪法实施包括宪法执行、宪法遵守和宪法适用等。对于宪法适用理论界存在众多分歧,有学者只赞同宪法适用中......
我国刑事和解适用的范围
发布时间:2016-09-27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界定了适用刑事和解的公诉案件类型:一种是因民问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另一种是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
宪法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06
宪法的适应性,一是指宪 法的内容必须准确地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不能和现实需要脱节。〔1〕二是指宪法所具有的通过自身的应变方式使宪法的内容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变化以及宪法以其国家强制力对法律、行为合宪的能力。宪法的......
论从纽伦堡审判到国际刑事法院(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7
[论文关键词]国际刑法;国际刑事司法机构;法人责任;直接实施 [论文摘要]在国际法上对法人的犯罪行为进行管辖并追究其责任的历史并不长。1945年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确认了集团、组织犯罪的责任。但此后的联合国前南斯拉夫国际刑......
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审判制度的困境
发布时间:2022-10-19
刑事附带民事审判制度是一种特殊的审判制度,其建立之初的目的是在刑事案件发生时,确保被告人在受到刑事审判的同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遭受的物质损失得到补偿的一种审判制度。是一种先刑后民的审判制度。然而,随着司法实......
西部暴恐案件刑事判决中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4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国内恐怖事件刑事化的加剧,国内各界对于出台新的《刑法修正案》的呼声也是日渐高涨,尤其是有学者认为国内关于处理暴恐事件的法律太过分散、不成体系,因此亟需有新法律或修正案修补之。但从惩治恐怖活动犯罪是否有......
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性裁判(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6
「摘要」程序性裁判的确立体现了程序的独立价值。我国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程序性裁判范围非常局限,且法律后果单一,使得程序逆行成为程序性裁判的必然结果。要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裁判机制,首先应当健全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规则;......
浅谈刑法适用解释的存在意义
发布时间:2023-05-22
【摘 要】刑法适用解释是法官在个案审判中对刑法的解释。司法者之所以存在对刑法的理解和解释,是由刑法规范本身的局限性决定的。刑法规范的局限表现为刑法规范的抽象性、概括性、模糊性、滞后性。刑法规范的这些局限性,决定了它与具......
依法审判原则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2
一、问题的导入 《宪法》第123条、第126条规定以根本大法的效力层级规定了依法审判的含义:第一,依法审判是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的专有职责;第二,人民法院在行使审判职能时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第三,作为对于前两款的补足,人民法院在......
审查判断电子证据的真实性研究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 本文论述了电子证据的内涵,并根据电子证据的特征,提出了保证电子证据真实性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及鉴别电子证据真实性的方法,而且结合国内外立法,论述了从哪些方面来审查判断电子证据的真实性。 一、电子证据的内涵 ......
简论宪法的选择适用
发布时间:2023-03-02
简论宪法的选择适用 要真正认真地对待和实施宪法,必须选择适用宪法。作为一部可实施的基本法,宪法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只有某些宪法条款才能获得直接适用。宪法不只是政治宣言,因而一般不应该直接适用其中规定的积极权利;宪法也不是普......
论死刑的适用 (2)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我国在刑事立法上是限制死刑的。虽然97刑法的修订在死刑罪名数量上,与原刑法相比(包括79年刑法和以后的补充、修改决定在内)没有明显的减少,但在死刑适用对象上(如删除了未满18周岁的犯罪分子可以判处死缓的规定)和死刑适用条件和标准上......
以审判为中心:刑事诉讼制度的重大改革
发布时间:2022-08-06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要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如何落......
论诉讼中的中国宪法适用 (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06
三、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宪法适用机制中国的宪法适用机制,我们不主张照搬大陆法系的做法,认为要利用中国本土法律资源,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双轨制模式。即对宪法规范在审判中的直接适用与违宪审查区分情况,分别对待。一方面普通法院在判案中......
宪法在审计法律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6-09-14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的贯彻执行对于一个国家维护统一、保持政权稳固、保障人民的权利与自由、发展民主政治、完善法治以及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宪法......
论调解在民事审判中的价值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调解在民事审判中的价值 论调解在民事审判中的价值 论调解在民事审判中的价值 「内容提要」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一项制度,被认为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一枝奇葩”和......
浅析刑事相对不起诉的司法适用及其完善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28
[摘要]:目前,相对不起诉的适用由于受制于范围的有限性、自由裁量不足、主体参与不充分、效力不确定等因素,同时受被害人权益保护与犯罪嫌疑人权益保护等司法理念冲突的影响,导致其在实践中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效能,但也应看到其在特殊......
刑事审判视野下的人权保障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2009年人权写入宪法,开创了我国人权保障的新时代,昭示着人权保障不再局限于观念层面,而是上升到宪法、法律保障的制度层面。人权观念在我国民众意识中得到逐步提升,人权保障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司法对人权的保障。刑事审判是法......
浅析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修改与适用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2009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并重新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应当引起刑事司法人员特别注意的是,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犯罪时不满十八......
刑事伤害赔偿赔罚并用的可行性及其立法与适用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15
刑事伤害应当赔偿。刑法第36条作了明确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分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即使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予以免予刑事处罚的,刑法第37条也明确规定......
刑事法律援助在刑事检察制度中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28
新《刑事诉讼法》第34条、第26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出现以下几种情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1)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2)盲、聋、哑人或者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
论死刑的限制适用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0
目 录一、限制死刑的适用范围:如何界定“最严重的犯罪”•••••••••••••••••1二、尽可能不适用死刑:充分合法利用法定刑的可......
辨析刑事推定在销售伪劣商品罪中的适用范围
发布时间:2023-02-24
一、我国刑法中关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规定 (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两者之间的差异 在我国《刑法》第三章第一节中规定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这一类罪名。作为类罪的生产伪劣商品罪和销售伪劣商品罪在逻辑上和实践上有密不可分......
关于新刑事诉讼法下的刑事和解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8
摘 要 刑事和解制度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它的产生对西方的刑事司法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该制度从正义的角度出发,逐渐演变为一种保护被害人权益的司法制度,在当下又被称为加害人同被害人的和解制度。一直以来,我国倡导的是建立和......
法经济分析视野下的刑事审前程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5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正逐步往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变化,而刑事审判程序的设计是否合理也正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法经济原理基本理念的基础上诊释刑事审前程序,分析了当前我国刑事审前程序的现状及......
我国刑事程序违法发回重审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0
摘要:我国基于刑事程序违法发回重审制度在发回重审的条件和发回重审的程序上都存在明显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处理好程序公正、实体公正及效率价值之间的关系。我国应该以兼顾程序公正、实体公正、效率三种价值的实现为指导思想,......
浅论宪法框架下的法院独立审判
发布时间:2022-08-05
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仅仅是一个学理问题和宪法原则,而且更是一个重大的现实命题和制度实践。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作为法治国家的重要......
有关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探索
发布时间:2016-09-20
一、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年龄未满十八岁的公民,由于这个年龄段的人身心发展并不完善,正处于青春期的末期。因此其身体、骨骼等生理特征的不断成熟使很多成人忽视了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导致在审判过程中用词......
关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犯罪适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1
摘 要:确定什么年龄开始负刑事责任作为刑事立法中的重要问题,是追究刑事责任的主要条件之一。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中,对于少年儿童的危害社会行为,主要以教育、改造为主。体现出我国刑法的合理化、科学化的原则。本文通过刑......
民事审判行为及其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9
民事审判行为及其规制研究 民事审判行为及其规制研究 民事审判行为及其规制研究 摘 要:审判行为是审判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行为。这种行为直接关系到诉讼机制的运转,......
审计职业判断在报表审计中的应用探究
发布时间:2023-03-09
审计职业判断在报表审计中的应用探究 一、审计职业判断的具体含义 1.审计职业判断是什么 审计职业判断指的是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结合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与实践经验,采用识别与比较法来科学估计、判断及选择具体的审计事项和自身的行为......
困境与出路:司法审查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缺位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司法审查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审前程序中的缺位造成我国刑事诉讼的重大结构性缺陷,基于对审前程序中侦控权力运行的制约、为被追诉者提供有效的司法救济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考虑,审前司法审查制度的构建应为我国刑事审前程序改革......
论民事赔偿与死刑的限制适用
发布时间:2023-02-24
关键词: 民事赔偿 酌定量刑情节 死刑限制适用 内容提要: 民事赔偿作为司法实践中重要的酌定量刑情节,对于死刑的限制适用具有重要意义。民事赔偿影响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轻重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和理论根据。从实践层面看,民事赔偿对于死刑的......
浅议刑事裁判文书的论证与说理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30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反复强调要增强裁判文书的论证与说理,理论界、专家、学者就当前我国的法律文书和裁判文书的改革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以前长期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重办案轻文书的现象虽得到很大改观,但仍存在刑事裁判文书的......
试论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宪法 刑事诉讼法 依据 保障法 互动 论文论文摘要:宪法是刑事诉讼法的制定依据,二者具有作为公法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同时刑事诉讼法是动态的宪法,是宪法性权利的保障法,二者是应该具有互动性的,才能有利于在权力......
转型时期的刑事政策研究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刑事政策是一个国家权力机关对已然、未然的犯罪行为的反映。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转型时期的刑事政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从界定刑事政策的概念入手,试图对我国转型时期的刑事政策进行综合研究。 一、刑事政策的概念与范围 刑事......
2013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状况(9)刑法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2
(八)关于缺席审判 "审判时在场"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明确赋予刑事被追诉者的一项权利。缺席审判则意味着在特定情况下对"在场权"的限制。有论者指出,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未明确规定缺席审判,使得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013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状况(13)刑法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6
-------------------------------------------------------------------------------- 参见陈卫东、刘计划:《2009年刑事诉讼法学学术研究回顾》,《法学家》2009年第1期。 参见王戬:《规范与当为:宪法与刑事诉讼的良性互......
2013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状况(14)刑法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19
[28] 参见周洪波:《沉默权问题:超越两种理路之新说》,《法律科学》2009年第5期。 [29] 参见张小玲:《论刑事诉讼中的程序分流》,《政法论坛》2009年第2期。 [30] 参见柯葛壮、杜文俊:《论认罪案件处理程序之简易化》,《政治......
2013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状况(11)刑法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4
另有论者探讨了排除合理怀疑问题。他认为,排除合理怀疑是英美法系刑事证明标准的经典性表述,但其到底如何产生的,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对于应否对其进行定义,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争论非常激烈。对于排除合理怀疑涵义的界定,西方各......
2013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状况(2)刑法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03
但是,究竟哪些权利属于刑事诉讼中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应对哪些刑事程序权利进行规范、宪法对刑事程序权利进行保护的必要限度在哪里、宪法实施机制如何保障这些权利的实现,对于这些问题,却未见有论文或专著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
浅析宪法的私法适用不宜肯定
发布时间:2023-06-27
一、引言 自判决以来,山东省诉陈晓琪侵权一案备受关注和引起争议,许多司法实践部门和学者认为本案开创了宪法的司法适用第一案。宪法直接的司法适用包括两类,其一为以违宪审查为代表的涉及公权力的高级适用,另一类则是直接把宪法作......
行政诉讼中法律适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9-12-11
摘要:行政诉讼法律适用问题是行政诉讼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影响案件审理结果的重要因素,而正确解决法律冲突是重中之重。关键词:法律冲突法律适用治民无常,唯法为治。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之于法之必行。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不同,行政诉讼因其固有属性--当事人一方是行使行政权的行政机关,导致法律适用问题复杂。笔者拙见认为法院的主要工作在于适用法律,法律适用的重点在于寻找所适用的法律,获得相应的法律,进而作.........
刑事公诉方式的比较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4
【摘要】刑事公诉方式是控方起诉时是否将证据材料和诉讼文书移送法院。本文通过对刑事公诉方式的价值分析,强调刑事公诉方式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域外刑事公诉方式,进一步突出刑事公诉方式的地位,并对我国的刑事公诉方式反思......
简析模拟法庭在刑事诉讼法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3-18
1模拟法庭模式在刑事诉讼法教学中的必要性 1.1模拟法庭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模拟法庭教学将学生作为主体,学生可以在模拟法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使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思考内容都能脱离老师的束缚。亲身参与案件的审......
论涉外民商事审判中的选法规则
发布时间:2023-03-26
摘要:在涉外民商事纠纷中,应赋予意思自治原则为选法之首要规则,尊重当事人之间选择的法律,法官不能运用最密切联系原则或例外条款排除其适用,除非违反法院地国的强制性规范或严重影响法院地国公共利益。在国际私法总则中,应引入例外条款来替代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地位,同时限定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范围。保护弱方权益原则应渗透到国际私法的各个领域,遵循有利原则的精神,促成民事行为的有效,实现当事人的意愿,平等保护各方.........
办理盗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第二条的适用性
发布时间:2016-09-18
盗窃犯罪是司法实践中最常遇到的一类普通刑事犯罪,在各类刑事案件中,该类案件发案数量一直位居前列,据最高法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和2012年人民法院一审盗窃刑事案件的数量达到了190825件和222078件,分别占到了当年法院所有一审案......
论宪法对刑事被告人权利的保护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4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一方面,作为基本法,规定了国体、政体等国家的基本制度与组织方式,确定了公民的人身自由、人身安全、生命权等基本权利;另一方面,作为其他各部门法律的基础,又被称为母法。因此,我国宪法在修改之后强调对保......
国家刑事责任的国际法批判(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0
内容论文摘要:国家的国际刑事责任问题,是当代国际法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在国际法学界历来存在着争论。我国学者受西方学说的影响,错误地认为,国家因为实施了国际犯罪而能够承担国际刑事责任。在国际法上,国家及其代表国家的个人,在......
论正确适用缓刑制度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7
一、概述 缓刑是对原判刑罚附条件的不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①第一,缓刑不是一种刑罚,刑罚是统治阶级为了惩罚犯罪以国家名义强制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财产、生命或其它权利的强制方法。我国刑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了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论宪法司法适用中的原则与义务(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6
摘要:宪法司法化、“宪法司法化第一案”的讨论在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然而,宪法是否可以作为裁判案件的法律依据而在裁决文书中直接援引以及宪法是否可以司法适用等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笔者认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可以在司法......
逮捕后判轻刑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8
摘 要 检察实务工作中,捕后判轻刑率存在偏高的现象。捕后判轻刑一方面说明审查逮捕案件质量有缺陷,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不到位。本文以某基层检察院近五年来捕后判轻刑情况为研究对象......
论宪法对刑事被告人权利的保护(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14
三、无罪推定及刑事被告人权利之宪法规定的实现机制 在我国长期的诉讼实践和宪法理论中,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并不被视为宪法权利,加之我国宪法权利的实践模式,这种认识和做法切断了宪法权利与诉讼权利之间的天然联系,也......
“自学辅导式”在《刑事诉讼法》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6-09-21
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各种新型的教育方法、教学模式都在各类各级院校中大放异彩,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但是万变不离其中,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不能发生变化,即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学......
浅论我国宪法的司法适用(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论文摘要: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但作为一种法律规范,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它在司法适用上还有许多的问题及限制。如何让宪......
浅谈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经济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23-07-27
作为当下一项重要的法学研究工具,经济分析方法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刑事诉讼法的法学理论及实践研究当中。当前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经济分析方法主要集中于成本利益理论及边际理论上,贯穿于对诉讼程序、诉讼制度、诉讼行为、诉讼权利几个方面。尽管经济分析方法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应意识到其应用前提是建立在将社会个体假定为经济人或理性人的基础上。因此,正确界定经济分析方法的适用范畴和实现途.........
论宪法的选择适用(参考范文)
发布时间:2023-06-23
小编又与大家见面了,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论宪法的选择适用,希望可以帮你们解决问题! 一、引言宪法适用的中间道路 八二宪法自颁布以来,不知不觉已历三十载。在过去三十年中,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经济迅速增长,......
消除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适用难的几点构想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02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刑法设立这一罪名,对于法律尊严的维护,法院形象的树立,执行难问题的化解,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但由于其可操作性不强,实践中较难把握,致使适用此罪的情形尚不多。本文拟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
对优势证据原则在民事审判中运用的一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9
对优势证据原则在民事审判中运用的一点思考 对优势证据原则在民事审判中运用的一点思考 对优势证据原则在民事审判中运用的一点思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三条规定,......
沉默权之与刑事诉讼研究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本文从沉默权的概念、存在的依据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就我国刑事诉讼中确立沉默权制度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关 键 词 :刑事诉讼 沉默权制度 确立 思考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历经了几次修改,但都没有真正的把......
浅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制度适用
发布时间:2023-01-1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犯罪行为呈现出高发性、易发性的特点,犯罪主体呈现出低龄化的态势,未成年犯罪总数持续攀高。未成年人因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正在形成的时期,具有不稳定性,易因冲动、被诱导而走上犯罪之路,也......
新刑诉法实施对刑事辩护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2012年修正的刑诉法对辩护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完善。调研发现,新刑诉法实施后刑事辩护发生了积极变化,这表现在律师会见权、阅卷权、法庭辩论权等具体辩护权利都较过去有较大改善,尤其表现在会见和阅卷方面,这使得辩护率和辩......
浅析宪法对刑事司法的实体性控制———合宪性解释的方法论引入
发布时间:2023-03-08
一、合宪性解释的刑法教义学逻辑 在宪政意义上,宪法与刑法之间的对话乃是法律发展的必然趋势,刑法作为最严厉的法律,应该立足于宪政的理念与价值而制定,并在适用中与宪法保持高度一致,正如日本刑法学者指出,宪法和刑法,在以实定......
审计执法中的法律适用与衔接
发布时间:2013-12-18
依法行政是现如今对行政机关提出的工作要求,作为行政执法机关的审计机关,处理好《审计法》与相关 法律 法规的适用与衔接,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关键所在。但由于不同的法律法规规范 社会 关系的范围和角度不同,也由于制定时间有先......
刑事司法改革中律师主体性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2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掀开了法治建设的新篇章。十八大以来,刑事司法领域纠正了如张高平叔侄案、呼格吉勒图案等一批典型的冤假错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正在不断地......
试论宪法司法适用中的原则与义务(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0
[论文关键词]宪法司法 宪法的间接援引 合宪解释 宪法义务 合宪性推定 [论文摘要]宪法司法化、“宪法司法化第一案”的讨论在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然而,宪法是否可以作为裁判案件的法律依据而在裁决文书中直接援引以及宪法是否可以司......
办理盗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第二条的适用性探析
发布时间:2023-05-05
其中,《解释》第一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同时该解释第二条对“数......
简析我国《刑法》第37条关于定罪免刑的司法适用
发布时间:2022-12-15
我国《刑法》第37条规定了定罪免刑规则条款。在现有的刑法体系中,该条款可以说属于边缘性的法律规范,加之该条规定的适用标准可操作性不强,造成理论上的诸多争议和实务部门适用的担心。因此,要正确适用《刑法》第37条的免予刑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