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关于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2 00:09:39
关于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时间:2023-03-02 00:09:39     小编:

"

论文摘要: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有利于优化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有利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培养创新人才。当前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在学科组织体制、学校管理体制以及培养体制机制等方面都面临着一些亟待克服的实践困境,当务之急是通过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创新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构建多学科学术交流平台等途径推进跨学科研究生教育。

论文关键词: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以及系统化、整体化的趋势。学科交叉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目前,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研究生培养类型的不断增多,现有的单一学科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构建交叉学科的培养环境与机制,实施跨学科教育,造就未来能够解决综合性社会问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识与趋势,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产、学、研网络系统的子系统,高校是知识创新系统和知识传播系统的主力军,是知识技术创新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的生力军。研究生教育是以学术发展前沿知识为教学内容,以科学研究为培养手段,以知识创新为学习目的的高层次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身心发展已达到了进行更高层次学习的要求;同时,研究生导师本身也是高校内部学术造诣最深、科研能力最强的师资,有条件从事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活动。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承担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使命。当然,关于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见仁见智,但我们认为,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是现代知识经济背景下培养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途径,因为“每一学科的创新,相当程度上有赖于和属于其他学科的专业领域的交换。最高层次的研究人员往往属于某个杂交的亚学科。”

1.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有助于优化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知识是形成创造力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在广阔的领域中思考问题,也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拔尖创新人才的显著特征就是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要求多学科的综合性知识,单一学科的知识结构已经难以解决日益复杂的科技和实践难题,而只有具备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并具有整合、分析、重建知识结构的能力,才谈得上创新。跨学科教育就是通过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形成某一新兴学科或以解决某一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克服原有知识的狭隘性、单一性,建构具有相对整体性、综合性、交叉性的知识结构,从而促使研究生挖掘发展潜能,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实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不少国家都实行了不同学科分段培养或不同学科课程交叉配合的改革,改变过去单纯以科目为本位或以经验为本位的专业模式和课程模式,强调知识体系的集约化和结构化,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整体性和探究性,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由“深井型”转变为厚基础、宽口径的“金字塔型”。

2.跨学科教育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没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不能产生创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和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跨学科研究就是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利用学科之间相关性、相融性、互补性,使不同学科知识相互结合,在多学科的融合、互动和多向交流中共同推动知识创新的过程。跨学科教育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形成交叉思维能力,这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通过引导研究生从事跨学科研究,可以使研究生摆脱固定的单一学科思维模式的束缚,吸收其他学科思维方式的营养,将两种或多种学科的特定思维模式有机地融合,产生具有新思想的思维活动,进而实现思维方式的创新。此外,由于创新所面临和所要解决的难题日趋复杂,单纯运用某学科领域的传统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很难实现创新性的突破,必须运用综合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跨学科教育不仅可以使研究生掌握相关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方法,还可以改进和完善传统科技创新方法,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困境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重在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和多学科专家学者的参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不仅需要特定的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模式和学术氛围,更需要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政策的支持。但就我国高等教育现实状况来看,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相应的体制机制还很不完善。

1.学科组织的体制性障碍

第一,学科组织文化与行为取向的差异。每一个学科都有自身所独有的学科文化,学科文化的差异体现为学科组织目标的差异。例如,信息工程的组织目标与人文类的组织目标不同,潜在的合作者必须对学科组织目标及其背后的学科文化达成某种共同的理解和沟通。大学是“底部沉重”的学术组织,作为基层组织的学系之间的目标往往缺乏一致性,不同学科的教授都围绕着不同的目标展开工作,不同目标的背后都隐含着各种不同的文化传统。一个学系通过传统和历史沉淀形成自己的学系文化,将成员凝聚在一起,拥有共同的价值。当要求学院与不同学科之间开展跨学科研究时,这种文化价值的差异就成了交流与合作的阻碍因素。第二,学科组织结构型障碍。大学中的学科组织主要表现为学院、学系与研究所,这些传统的学术组织在大学中占据了主流地位,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大学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对跨学科研究的阻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学院、学系与研究所大多以学科为基础构建,组织建制的学科单一性特征比较显著。每一个学科组织有着自身的学科研究领域,组织实体之间有着相应学术和组织结构边界,不利于跨学科研究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开展。同时大学的科层化管理模式与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时间存在冲突。现代大学注重实施科层组织结构,这种组织架构重视纵向上下级关系沟通,重视达成上下级之间沟通的高效率性,而学科组织则是围绕学科发展的逻辑组织结构,尤其是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在理论上应该更重视学科组织之间的横向沟通,这也导致了学科组织之间的隔离与分化现象,不同学科组织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第三,教师角色和身份冲突。在跨学科研究组织中,研究者带着所归属的学科组织的角色与身份进入跨学科研究组织,而在跨学科研究组织中又有一种组织角色与身份,两种不同的角色与身份导致冲突;同时,在跨学科研究组织中,成员往往由不同学科组织的教师、研究者组成,他们因具有不同的学科文化与组织信念,在原来的学科组织中具有不同的角色与身份而形成彼此之间的冲突,“严重的冲突是教师之间的关于学术的冲突——比如什么样的活动有价值、什么样的方法与技术最佳”。在跨学科研究组织中,这种冲突往往伴随着整个跨学科研究过程,这正是跨学科研究所面临的基本矛盾,实际上角色与身份冲突的背后蕴含着深层的学科文化冲突。 "

2.高校管理的制度障碍

第一,院系本位观念根深蒂固,学院壁垒坚固,资源共享难以实现。尽管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各学院没有真正形成资源整合、资源共享、信息互动的局面,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缺乏整体把握。相反,在管理上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强化学院边界,单方面考虑学院自身利益,师资、指标、设备等资源基本上是“院系所有”,学科组成员被限制于单一的学科和专业范围内,难以在院系之间、学科之间展开互动和交流,这就加大了跨学科研究和教学的难度,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第二,管理体制滞后,培养方案过于刚性。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单一,忽略学科专业要求、个人研究能力等个性化因素。此外,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必修课程过多,而选修课程过少,跨学科研究生选课范围狭窄,如果选修了培养方案上没有开设的课程,则管理系统不予承认或者说计算机系统识别不出他们所修学分,从而影响学生选课的积极性。第三,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近年来我国高校的专业建设有了重大变化并逐步趋向合理,逐渐形成自身优势和特色。但各校专业调整的力度和幅度有限,跨学科专业的生存和发展机会、空间还受到很大制约。第四,不同学科教师缺乏对学生培养的有效合作。实行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必然要求广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和教师的范围。但在实践中,教师只专注于本学科专业领域的研究和本专业学生的培养,没有形成资源共享机制。这种学科专业的设置模式也就造成了学科专业以及教学资源的分割,形成了森严的专业学科壁垒,学科之间也缺乏沟通和交流。也就从根本上制约着以打破学科专业界限、实现资源共享机制、学生自由选择专业为必要条件的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推进。

3.研究生培养的机制障碍

第一,跨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尽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在操作层面,我们对跨学科、跨专业课程的开发、课程目标以及价值取向都缺少较深刻的认识,与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不相协调。综合课程的设置是跨学科研究生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但是在我们所调研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单位中,大多数培养单位对综合课程如何设置或编制的问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工作中,几乎没有综合课程设置的成功范例。第二,缺乏资金和技术平台支持。观念上的禁锢会导致行为上的缺失,学校将跨学科建设资金直接下拨到各学院,而学院在对学科建设资金进行二次分配时一般会优先考虑传统优势学科,对跨学科研究则可能因为研究风险和研究成果的归属不明而很少给予考虑,使得跨学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都由于缺乏资金支持而失去发展动力。从技术平台建设来看,虽然我国高校大部分跨学科教育科研组织有自己的网站,能提供一定的信息和资料交流,但是交互功能较弱,利用率较低。第三,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缺乏制度支持,学院合作缺乏较为广阔的平台。就学校层面而言,没有从宏观上建立起指导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方针政策,没有建立相应的承接学科研究任务的载体。由于缺乏明确的需求导向,因而在真正意义上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单位很少。在全校范围内,难以组织相关的人力、物力,集中多学科优势去申请重大跨学科科技项目,有时即使两个或几个学院发挥各自优势申请到了科技项目或学位点,一旦目的达成,却又会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另一方面,跨学科研究并不是仅仅只立足于学院或研究院,而是涉及到学校的研究生院、发展规划办、科技处、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可是由于学校层面缺乏明确的政策和制度导向,或者说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没有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制度性措施,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实际操作难题,如研究生对跨学科导师的选择、跨学科研究生在其他学院选修相关课程等。

三、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体制机制创新

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反映了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代表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改革我国学科专业设置与管理体制,打破学科专业壁垒。这就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转变机制,切实推进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

1.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科学的培养方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蓝图”。合理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不仅起到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的作用,而且有利于良好能力结构的形成。要保证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改革课程设置的结构,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确定理论基础和课程体系。对跨学科考取的研究生要注意个体之间的差异,单独设置课程,拓宽培养口径,扩大学生知识面。根据我国研究生教育以及教学管理实际,研究生教育课程改革与课程设置主要坚持以下原则: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分层次设置课程,体现纵向衔接与递进,处理好本科生、硕士生两个层次的关系;明确各类课程的定位,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学位课与非学位课、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之间的关系,体现课程体系的相对完整性。课程设置的内容要体现前沿性和综合性,不仅要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为研究生从事跨学科的研究提供必要的保证。培养方案的制订要服从于培养目标,实现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多样化,要制定弹性培养方案,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学科研究生具体的培养目标和数量规格的要求科学规划研究生的修业年限。考虑培养计划的弹性和可选择性,为研究生的个性化发展留出空间。

2.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制度创新

我国研究生的管理一般都属于研究生院,因此,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生院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要促进跨学科研究生的顺利发展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模式和束缚,明确研究生院的职责,加强研究生院的制度创新、完善管理体制。加强信息资料网络环境建设和实验装备研究条件建设,为研究生跨学科研究提供优良的环境条件。放宽学院间培养研究生的限制,鼓励各学院间的学科交流。建设研究生创新中心,为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自主开展科学实验和实践创新思想提供专门场所,为跨学科研究生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要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利用社会资源共建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研究生院要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不断完善学分制、主副修制、弹性学制,举办各种类型的学科综合试验基地等,给跨学科研究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3.营造学术氛围,构建形式多样的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

跨学科学术交流不仅是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产生思想火花和形成新见解的有效渠道,也是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不可或缺的形式。因此,高校必须突破局限于专业性学术问题交流的定势,构建形式多样的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首先,高校要积极加强与大学、科研、企业等单位之间的协作,定期开展跨行业、跨区域、国际性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并逐渐制度化。其次,学校要构建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和各种形式的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从类型上说,可以召开跨学科的学术交流研讨会,也可以举办跨学科的研究生导师论坛、校外专家论坛和研究生论坛等。从层次上说,可以在一个学院内部举办跨专业、跨学科的学术论坛,也可以几个学院联合起来共同举办跨学科的学术论坛,还可以由学校组织全校性大范围的跨学科学术论坛。从形式上说,可以举办轻松、自由的学术沙龙也可以举办常规性的学术讲座、学术交流与争鸣。通过形式多样的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形成浓郁的跨学科学习和研究氛围,从而实实在在地推动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关于“科学商店”在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科学商店”对社会而言是科学和社会的联系纽带,是新的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输出口,是生机勃勃、富有创新活力的科学普及力量。对大学而言是联系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纽带;是学生研究和实践的平台;......
关于创新职教管理 培养“双高”人才
发布时间:2022-11-01
" 论文摘要:本文对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从教学管理体系的完善、专业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成长平台的搭建、形成性评价的推行、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就如何优化教学管理过程,培养高素质劳......
关于滑铁卢大学创新型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实践与启示
发布时间:2022-10-22
" [论文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关系国家命运和民族兴衰的战略抉择,这就对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创新型科学与工程人才的社会需求,介绍了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独特的科学与工程人才合作教育培养模式,并以此为基础......
关于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2-10-30
"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高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含义 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已经多年,但理论上尚缺乏科学的定......
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2-10-07
" 论文关健词:实脸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质童 创新精神 论文摘要:实验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深化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实验教学是理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
试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8
" [论文关键词] 创新 人才培养 高等学校 教学管理 [论文摘要] 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而构建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认真分析国内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高校的教学管理方式,开展基于创新人才......
实施创新性教育 培养创新性人才
发布时间:2023-03-28
" [论文关键词]教育思想 教育观念 创新性教育 创新性人才 [论文摘要]如何实施创新性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摆在高校全体教职员工面前一项崭新的课题。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即:强化创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塑造一支创新型......
关于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根据培养跨专业研究生的实际体会,分析了跨专业研究生的生源、知识结构和心理特点,从入学教育、课程学习、选定课题、学术交流、人文关怀和论文答辩等方面提出了保证跨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培养水平的做法与体会。 ......
关于“四创”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课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6
" [论文摘要]随着创意产业的出现与发展,我们当前除了要培养大学生创造、创新、创业“三创”能力外,还应该重视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四创”型人才培养中,所有课程对大学生创意、创业能力的培养都发挥了重要的作......
论工科研究生数学建模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6-12-06
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水平和国家的创新竞争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培养的研究生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后备军,应当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到研究生......
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单独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缺陷明显,为了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技术技能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不得不考虑转变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现有的培养模式,探索一条新型的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符合......
关于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3-02-27
" 论文摘要:当前社会不仅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更需要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技能型人才。为了培养更多的创新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首先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优化课程师资队伍,开发课程内容,拓展课程资源,变革课程评价方......
试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课程教学
发布时间:2023-02-20
" 论文摘要: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创新能力,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探讨了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就转变教学观念、拓宽和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
关于常规教学对生物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2-11-02
" 论文摘要:分析了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在教学形式、课程结构设置、理论实践教学的衔接、自主创新意识、教学条件等方面存在的五个问题,同时从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实践......
刍议跨学科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2015-08-20
【摘 要】 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意义与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跨学科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新途径和具体实践,认为应多途径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搭建更多适合学生发展的平台,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
浅谈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职学生养成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学生 养成教育 论文摘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学生养成教育工作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也使教育过程的四个因素发生一定变化。与之相适应,高职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要采......
培养创新人才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4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本文结合高等院校教学现状,提出建立培养创新人才多元化教学模式,并进行相关研究;在教学中,保证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国家建设输出优秀的人才。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改革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2.058ResearchonDiversifiedT.........
浅析基于科学研究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 科学研究 创新型人才 培养途径 论文摘 要: 本文从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结合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科学研究对于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两者结合的现状和问题,并从科研项目、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研究团......
关于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10-27
" 论文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关乎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针对目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结合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和特征,依托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从创新实验区建设、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导......
化学教育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
发布时间:2023-02-12
化学教育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 “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创新能力是人类高智能活动的具体......
工科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13
摘 要:工科教育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专业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对实践教学的存在认识误区,目前的工科教学中表现出对实践教学认知度不足,忽视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分散,能力和创新培养不足,考核不科学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黑龙江科......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跨文化交际与传播能力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7
2012年,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原有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正式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里的汉语国际教育既着眼于国内,也放眼于海外,指称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和在海外进行的汉语和文化教学......
试析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发布时间:2022-11-15
"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对创新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很多高校不断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个性化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进......
关于创意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03
" 论文摘要:本文从北京市创意产业的发展实际出发,分析了创意产业管理人才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等院校创意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 论文关键词:创意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高校 一、引言 文化创业产业的发展......
关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6
"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职业教育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社套发展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对当今职......
关于实验实训室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趋同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是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创新教育离不开创造性地实践活动,......
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
发布时间:2015-12-16
一、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1、国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1)、国际化作为国外办学的共同理念,是现代远程教育必须要遵循的理念。国外现代远程教.........
浅谈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2-10
" 【论文关键词】高职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论文摘要】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不断发展变革的经济社会对现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本人从构建本土化课程体系,建设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以校内外创业基地为......
药学创新人才科研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6-03-15
[摘要] 药学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而科研实践能力培育既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本文介绍了齐齐哈尔医学院多层次、多平台、多阶段的科研训练体系,以学生科研能力培育为主线,依照逐步深入的原则,......
关于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工科院校 应用型人才 创新能力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对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评价标准也要与时俱进。除了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团队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外,发散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超的操作技能和敢于质疑、勇于......
创新教育教学理念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发布时间:2023-05-12
摘要: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实质性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不可回避的严峻挑战。高质量优秀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归纳了人才培养的十个重要环节,并探讨了各个环节的核心内涵,初步构建了优秀人才培养体系的总体构架。关键词:教育教学理念;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工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
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3-07-15
摘 要 高校在我国的科技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改革,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等教育的......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4
摘要:在工程教育改革中,CDIO 是一个重要的创新工具,它提供了一套面向学生的教育,那就是 CDIO 强调让学生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行(operate)产品的项目过程中,来学习工程教育的理论知识、实践......
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1
一、会计人才的供需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数量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其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在会计人才供给方面,从数量上看,我国各大高校所提供的毕业生的数量是足够的,但从质量上看,现有会计专业毕业......
关于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人文素养教育
发布时间:2022-12-22
" [论文摘要]人文素养教育在高职教育过程中的缺失现象与人才培养目标本质之间的差异性,呼唤人文素养教育的复归。文章分析了高职人才培养中人文素养教育的状况,提出了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呼吁重视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人文素养教育,可......
关于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格分析与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对上饶师院体育系(以下简称我系)大学生人格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体育系大学生在需要、动机、气质、性格等人格方面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体育系应根据......
试论工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导致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差异的根本原因,包括教育观念因素、人才培养过程因素、教育环境因素. 论文......
汉语言文学教育人才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4
摘要:当前,无论文科专业还是理工科专业,都在提倡要树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力求能够在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来说,其培养目标也是为了能够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由于受到过去传统的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的观念的影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假如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的话,则很难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本文围绕本.........
基于CDIO 教育理念的摩擦材料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20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迅猛增长以及国外市场需求大幅增加,摩擦材料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摩擦材料专业人才培养和成长的速度远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速度,特别是研发技术、项目管理、工程师等岗位的专业人才日益匮乏。根据行......
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综述及展望
发布时间:2022-11-29
摘 要: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创新人才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愈发凸显。当前,就研究成果数量而言,“创新人才”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达到较大数量,并涌现出许多富有真知灼见的创新见解。就研究......
关于高职《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学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操作性。瞄准能力培养,改革传统教学,并创设有利于学生把学前教育科研的有关理论运用于实际的教学情境,有计......
浅谈服务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学科竞赛已成为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构建学科竞赛平台、规范学科竞赛运行程序、完善学科竞赛保障机制等多方面管理体系,加强学科竞赛与培养方案的有机联系,有效地发挥学科竞赛的示范作用和导......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学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04
[摘要] 从高职院校面对会计专业人才市场的新变化和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构建了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重新定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优化师资结构、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
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3
一、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目标鉴于人们通常把创新能力理解为通过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获取知识创造新成果的幻想力,我们将管理人才创新能力界定为在对现有知识经验与认知运用能力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综合运用现有知识技能与工具方法对管理事务的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进行深入、系统、科学地分析推理、综合想象,从而激发出全新的创造性灵感,对现有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进行更加科学合理地改进与应用的能力,以及对管理.........
关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与手段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7
" [论文摘要]人文素质是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医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新时期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创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与手段势在必行。只有如此,才能适应医学教育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要求,适应人民群众日......
应用型本科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2
【摘 要】伴随我国经济转型的现实需要,创业型人才需求空间不断扩大。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攀升,政府战略性提出“全民创业”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创业人才,使之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是创业教育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更......
关于地方本科院校电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以湖南城市学院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为个案,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考核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加强课程、专业之间的融合,淡化它们之间的界限;在教学方法上,要创新教育......
中专音乐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2-12-19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在教育过程中加强其它人文类课程的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音乐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不断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在中专教育过程中对音乐教育进行有效的创新......
关于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及学生对培养认知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3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逐渐被社会广泛关注。20 世纪30 年代,以芝加哥大学医院管理硕士(master of hospital administration,MHA)的开设为标志,美国开始了专业的卫生管理教育,这是在医院管理领域乃至整个医疗卫生......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山西省不断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改革,给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山西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创新山西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山西转型综改的纵深发展提供工商管理人才支持。[关键词]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一、研究意义和背景随着十九大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和“培养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7
[摘 要]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已引起了我国高校的普遍重视,相关研究需要及时跟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需要学校做出改变。本文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入手,全面探讨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关于师范生教育科研道德培养刍议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道德 道德培养 论文摘要:教育科研道德是道德的一个层面,并有其特点。是师范教育的重点问题。教育科研道德直接关系着师范生的从教品质,缺乏教育科研道德就不是真正的师范生。师范生教育科研道德的......
培养学生的创新教育
发布时间:2023-04-0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提高民族创新素质已成为当代的首要任务。创新是一种旨在提高全民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承担起创新的使命,才......
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培养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出发进行了课程改革,完善了课程设置;建设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用结合、全方位、开放型的教学体系;建设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
研究生助教在促进本科生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4-02
摘 要 研究生助教参与本科生教育,对促进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生助教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及特点,从参与“本科生导师制”、教学课程、学生科研活动及毕业论文指导等环节,探......
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毕业论文化学实验的绿色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05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高等学校化学、化工、生物、食品、材料、水利等专业的本科课 程均设置有较多的化学(含无机、分析、物化、有机、高分子等)或普通化学课程及相关实验课程,各本科/研究生专业毕业论文中均会涉及较多的化学......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22-10-31
" 论文摘要:分析了当前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成因,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科学设计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走特色办学之路,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施行个性化教育,以课内、课外、企事业相......
小学教育如何改良培养创新人才的土壤
发布时间:2023-05-22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小学,是人才培养的底层,也可以说是培养的土壤,这个土壤适不适合创新人才的成长,更是关键。一、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一)素质教育落实问题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道德思想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它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而并不相反。但素质教育喊了多年,推行多年,真正落实的学校并不多。或者是因为学校本身有难处,又.........
浅谈素质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25
摘要:阐述了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并以创新为主线,结合教学过程,从三个方面探讨素质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好奇心——创新意识的萌芽;质疑——创新行为的举措;探索——创新学习的方法。关键词:创造教育;创新人才;教学过程一、引言所谓创造教育,就是将“创造学”(研究人类创造发明活动规律的科学)的一般原理,通过教育途径,较系统地传给学生,培养学生创造发明的能力。简而言之,创造教育就是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育,是.........
支持多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跨大学科科研平台建设
发布时间:2023-03-14
摘 要 以光电科研大平台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为例,对支持多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跨大学科科研平台构建进行探讨,对平台研究生培养方向与内容进行研究,对工理结合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多学科 跨大学科平台......
浅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科学 技术 创新能力 论文摘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要以“创新精神和能力”这两点为宗旨。本文简单的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
论工科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09-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2015 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讨论时强调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
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
发布时间:2023-06-27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是大学应该坚持的最基本的办学理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革,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大学的功能得以扩展和延伸。但不变的是,大学始终围绕着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致力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无......
基于学科交叉的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5-09-15
摘 要: 学科交叉是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源泉之一。本文从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制定的多学科设置、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学科交叉、多学科融合的创新思维培养三方面,对构建基于学科交叉的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简析生命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探究
发布时间:2023-02-16
" 论文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创新能力日益受到重视,却未取得明显的成效。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外部支持性环境。大学生生命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它致力于高校浓厚人文环境的塑造及其个体生命的完善。生命教育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
高职商科类专业创新的创业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3-04-24
建立和完善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是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高职院校商科类专业而言,建立合理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保障机制是实现强专业、兴行业、扶企业、壮产业、惠民生,助推市场繁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关键......
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1
大学高等教育学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从根本上明确该专业的基本属性,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创新和改革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条不紊的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因此研究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关于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3-06-13
[摘 要]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中的难题。工程创新来源于扎实的基础理论教学和系统的实践教学,要在这些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扎实的基础理论教育、系统的实践教育以及创新的思维习惯是创新教育中不可或缺的......
从创新人才培养看MBA教育管理改革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随着我国MBA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对MBA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出创新型优秀人才已经成为各MBA院校变革的目标。本文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对MBA教学管理改革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MBA 教育管理 改革我国MBA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20
[摘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注意遵循主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实践性原则,要从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师资培养、优化课程设置、运用多样化......
关于高职体育教改与创新能力培养
发布时间:2023-03-21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基本要求之一,本文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进行简要的阐述,以当前体育教学的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如何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体育教改 创新能力 培养 高职......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1-28
互联网是一项科技发明,它是改革、创新的新手段,是前所未有的信息化革命。中国高校教育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利用互联网这一先进的科技手段,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在多年的会计教学实践中,初步探索出一些创新教学模式,并充分利用互......
试论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1
" 论文摘要 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中内容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本学院党员培养教育项目“党员示范岗”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创新的四个“相结合”:即队伍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提供党员培养教育......
高职创新人才的培养规格及其培养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31
摘 要: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发展对高职教育改革创新提出的新要求。在教育实践中,高职教育存在定位不清、创新人才层次的区分不明、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弄清高职创新人才的培养规格,拓展培养途径,是......
议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科技发展与创新的根本在人,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人是这项社会活动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以具备一定开拓创新能力的人为前提条件的。因此,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要有一个系......
论“孵化”现象与艺术教育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3-06-21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孵化鸡蛋”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引发出对艺术教育培养、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和探讨,从而整理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教育方式和手段。本文希望通过这种创新思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法,为艺......
旅游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分析
发布时间:2016-05-23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拓展,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外出旅游愿望强烈,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旅游教育。在旅游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
专科全科医学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10-05
摘 要:目前,我国农村和社区全科医生短缺,到2020年将通过不同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2]7号)指出专科临床医学专业要深化面向基层的初级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与高职教育发展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27
" 论文摘要: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这要求有大批的高技能人才作为发展支撑。高等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开发方面具有基础与主导作用。高等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是院校系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国......
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学生创业成为一种潮流。开展创业教育不仅是现代经济社会对高校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满足了现代社会多样化的需求。本文在梳理国内外高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培养模......
关于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和方法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富强的不竭动力,人才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主体,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又快又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世界各国竞相研究的课题。文章在总结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从产学研相结合、加大......
基于协同育人视角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发布时间:2022-11-17
摘要:协同育人是教育部倡导的一种新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它通过推进政府、院校、行业和企业间的深度合作,把教学、生产、服务、应用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协同培养高校人才的目的,是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协同育人”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行“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试谈高校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7
一、高校产学研人才培养机制简述 产学研是一个具有组织性质的形式,是为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相适应所引进推行的,主要强调对于高校人才进行培养、对其知识进行创新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与高校的教育活动、社会经济的活动以及科学的研......
材料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4-26
摘 要: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北京科技大学通过多年的探索,依托学科优势,改革教学计划,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在......
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10-03
摘要: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十分重要。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要加强自身建设,整合资源,创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途径和方法。本文建议高校应从整合高校创新创业实训资源、新建多功能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两......
浅析改善实践教学 促进高校创新人才的科学培养
发布时间:2022-12-05
" 论文关键词:实践教学 课程作业 实习 实验 论文摘要:论述了高校实践教学必要性;在指出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其症结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1高校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
关于高校二级管理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30
" 论文摘要:当下社会越来越需要创新型人才,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培养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创新性人才?就这一问题,结合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论文关键词:高校二级......
关于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使命,也是本科院校在日益竞争激烈的高校发展状况中的唯一出路。社会发展需要创新人才,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通过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改革教学方式和搭建......
关于数学建模在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2-04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需要的是更加优异的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人才。同时,国家教育政策也有这方面的指示,在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进一步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人......
关于新形势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发布时间:2023-01-22
" 论文摘要: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培养创业精神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现状的分析,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首先阐述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详细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