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城乡结合部与就地城镇化:推进模式和治理机制

城乡结合部与就地城镇化:推进模式和治理机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9 00:17:08
城乡结合部与就地城镇化:推进模式和治理机制
时间:2023-08-09 00:17:08     小编:

内容提要就地城镇化应当说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模式,它有助于弥合城乡之间、城市之间以及城市内部发展的不均衡。在就地城镇化的多种形式中,城乡结合部的就地城镇化是比较复杂的一种类型。城乡结合部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亦城亦乡,给其就地城镇化带来了特殊的现实困境和治理难题。本文以北京高碑店村为例,着重对城乡结合部的就地城镇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就地城镇化的进程中,高碑店村“产业先行”的推进模式和“协商民主”的治理机制,让老百姓掌握了城镇化的主动权,变“被动城镇化”为“主动城镇化”,不失为城乡结合部就地城镇化的一种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就地城镇化推进模式治理机制高碑店村

〔中图分类号〕F2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4)10-0105-10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的新时期、新阶段,即从“旧式城镇化”转向“新型城镇化”阶段。旧式城镇化更多关注的是“物的城镇化”,其核心是土地城镇化,集中表现为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多(如图1 所示)。不可否认,在短短30年的时间里,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然而,也必须认识到这种以土地为核心的“物的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毕竟,土地等初级资源是有限的,是不可能无限开发下去的。城镇化不是简单的“造城运动”,不能进行“摊大饼”式的扩张。粗放追求外延式扩张的旧式城镇化道路,其势必会给自然和社会环境带来巨大的代价。例如,现在全国部分地区内频繁出现的雾霾现象便是一个警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旧式城镇化道路的反思。

“人的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农民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全方位向市民转变的过程。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人的城镇化并一定就是农民“进城”,不能仅仅把农民“进城”甚至到大城市才看作城镇化。因为,如果没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即使“进城”也不叫城镇化。况且,当前我国一些特大城市,基于此,本文认为“就地城镇化”或“就近城镇化”似乎是一种更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方式。所谓就地或就近城镇化,是指农民或农民工在原户籍所在地及其附近的县城、乡镇以及新型农村社区,从事非农化就业,获得类似市民一样的福利待遇,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就地城镇化为农民和农民工的城镇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路径,可以让更多的农民和农民工有机会实现城镇化。而且,在“老家”及其附近地区实现城镇化,似乎也更符合中国人“家本位”的观念。更为重要的是,就地城镇化有助于促进城镇化的均衡发展,而不至于造成资源过高集中于少数地区,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在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这实际上也表明了城镇化要均衡发展的意涵。

就地城镇化可以有多种形式。一是城乡结合部的就地城镇化,即依托“中心城”发展的契机,做好统筹规划,进行功能配套,使其成为城市的“功能区”或“卫星城”,变农民为居民或市民。二是县域范围的就地城镇化,即以县域经济发展为依托,引导和促进有条件的农民和农民工进入县城就业,并且安家落户。三是中心集镇的就地城镇化,即促进农村中心集镇发展,发挥中心集镇的聚集优势,引导和鼓励农民和农民工到中心集镇所在地置业落户。四是新型农村社区的就地城镇化,即依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极引导和帮助农民和农民工就地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在这些形式中,城乡结合部的就地城镇化无疑是最紧迫、最复杂的一种类型。本文将着重对城乡结合部的就地城镇化类型进行探讨,并对城乡结合部实现就地城镇化的必要性以及推进模式和治理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城乡结合部的特殊困境与治理难题

城乡结合部,顾名思义,是指城市与乡村相互渗透的结合地带,亦城亦乡,是“乡村之首,城市之尾”。城乡结合部在地理区位上的“互嵌性”,即乡村中有城市,城市中有乡村,造成了其特殊的现实困境和治理难题。

由于城乡结合部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特殊形态,无形中给其带来了诸多现实困境。其中最主要的困境就是农民的“失地之困”。众所周知,土地问题从来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核心问题。而在城乡结合部,土地问题更为突出。依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全部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即城市与农村在土地制度上是不一样的,出现了城市的“国家所有”与农村的“集体所有”的双重土地制度。我国城乡土地制度的双重性造成了城乡结合部土地的特殊复杂性。农地与非农地纵横交错,构成了城乡结合部土地性质的基本特点。吕萍:《城乡结合部用地矛盾成因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03年6期。

其次,从治理机制上看,由于城乡结合部在社会形态上的特殊复杂性,在推进就地城镇化的进程中,治理机制创新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城乡结合部是多元的、是特殊复杂的。其特殊复杂性集中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二是人口的复杂。高碑店村“亦城亦乡”,还造成了其人口的高度复杂性,其最集中地表现在农民、居民混合杂居。一方面,城乡结合部是“乡”,由农村发展而来,其中存在大量的原住地农民;另一方面,城乡结合部是“城”,将会发展为城市,其中也存在着大量“农转居”的居民。此外,由于地理区位上的特殊性,城乡结合部还聚集着大量从农村到城市谋生的外来流动人口,甚至出现流动人口数量多于本地人口数量的“人口倒挂”现象。刘杰、向德平:《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的困境及其策略选择》,《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10期。因为在城乡结合部,生活成本较低,房租、物价等都要低于“市中心”,所以很容易成为外来人口进城的第一个“落脚点”。

由于体制上的二元分割,人口上的多元复杂,城乡结合部在就地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十分复杂的难题,很难形成一致的意见。因此,城乡结合部在推进就地城镇化的过程中就不得不进行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以更好地应对其多元复杂的社会形态。

基于此,本文将以北京高碑店村为例,以社会治理为视角,分析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城乡结合部就地城镇化的推进模式及其治理机制。北京市高碑店村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北京的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高碑店村在这一进程中逐渐地被纳入城市范围;同时,因耕地大量被征用,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尤其是“失地农民”的就地城镇化问题变得尤为紧迫。从2002年起,高碑店村开始了就地城镇化探索,形成了产业带动的推进模式,建立了协商民主的治理机制,可看作是城乡结合部就地城镇化的一种可资借鉴的方式。

三、产业先行:就地城镇化与推进模式

高碑店村原是一个千年古村,地处北京城东,距离市中心仅8公里,辖区总面积2.7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因为地处城市近郊,村里耕地原本就少,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又因受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占地的影响,多条高压线、污水管、铁路、河流穿村而过,原有2300亩耕地挤占的只剩下80亩工业用地。现在,村子里没有一分耕地,成了一个“叫农村无农业,称农民无耕地,农转居无工作”的“三无”村。

就像所有的城乡结合部一样,“失地”或“无地”成为高碑店村民所面临的最大困境。然而,由于没有及时创造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进行替代,“失地农民”的生存保障受到了“威胁”。于是,村里各种矛盾越积越多,越积越深,人心不稳,“上访”不断。村民们每天的时间就是上访,使高碑店成为了一个“上访村”,并在2002年达到高潮。 “上访”虽是一些高碑店人在困境中表达诉求的一种途径,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况且,这个方法很容易衍生出一些新的问题,如有些“上访户”在上访中得利后,有事没事就上访,形成恶性循环,成了上访“专业户”,这势必就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这可以说是早期被动推进城镇化的一种“意外结果”。

1“产业先行”:就地城镇化与生产方式转变

从2002年开始,高碑店村着手寻求改变,并由此拉开就地城镇化模式探索的序幕,其特点就是“产业先行”。正是因为有产业先行,才让高碑店人掌握了城镇化的主动权。产业是城镇化的基础,是城镇化的“火车头”。只有产业发展了,城镇化才有根基和动力。因为产业发展不仅可以为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撑,而且能够形成人口聚集效应,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有了就业,“失地农民”才有可能实现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真正转变。同时,只有生产方式转变了,生活方式才能随之转变,这样村民们才能真正实现城镇化。因此,高碑店村在推进就地城镇化过程中,特别重视产业的发展,坚持“产业先行”的原则。

至于发展什么产业?这是摆在高碑店人面前的一个难题。产业发展不能任意发展,产业选择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最好的是选择合适的产业。这里的“合适”,是指符合当地资源禀赋,彰显当地文化特色,并且还应合乎产业发展规律,不能贪多、求新、逐热;同时,还应注重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培育,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此外,必须强调的是,城乡结合部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还应当有助于促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芝加哥大学城市社会学家特里・克拉克(Terry Clark)认为,现代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在产业发展方面,正在从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原先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工业衰竭,而以文化创意和休闲娱乐为主的新兴产业逐渐兴起。Clark, Terry, The City as an Entertainment Machine, New York: Elsevier, 2004. 在结合村情村貌的基础上, 2003年高碑店村最终决定,在村里原有的几十家古典家具店基础上,大胆投入100余万元对“古典家具一条街”进行升级改造,着力发展古典家具产业。起初,“古典家具一条街”的商户主要是从全国各地收购旧家具,然后经过修补翻新再去销售。如今,随着高碑店村古典家具产业不断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现在商户已经不仅仅是修补、翻新旧家具,而是渐渐形成了生产、加工、制作、销售新家具的“一条龙”产业链条。如今,入驻高碑店的古典家具商户从最初几十家,已发展到东区“古典家具一条街”的368家商户,新街70家,以及西区民宅的底商680余家。既彰显了家具产业特色,又形成了产业集群优势。可以说,古典家具业已经成为高碑店村的一张“金名片”,是高碑店村的绝对支柱产业和重要经济来源。

发展产业的目的除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解决就业问题。其实,回顾一下世界城市发展史,不难发现城镇化与工业化通常是同步的,且密不可分。城镇化以工业化为依托,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基。若无工业化或产业不发展,城镇化实际上就是盲目的“造城”运动。这样的城镇化就如空中楼阁,没有根基,是被动的城镇化。工业化或产业化之所以重要,其关键在于工业或产业可以带动就业,可以帮助农民实现就业、转业。只有拥有稳定的就业或收入来源,才能支撑农民在城镇中的生活成本,才能承受得起城镇的各种日常生活开支。同时,稳定的就业,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融入城市,实现职业上、生活上、观念上的真正、彻底的城镇化。

对高碑店这样一个城乡结合部来说,就业尤为重要。因为,如果没有就业,城乡结合部又“无地可耕”,村民的生活就没有了保障。所以,高碑店村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帮助当地百姓解决就业问题。例如,专门成立了“村劳动就业委员会”,抽调专人负责,建立就业人员档案,加大投资力度,拓宽就业渠道,努力促进村民就业。再例如,高碑店村还进行全村失业人员就业指导培训,使其掌握国家就业政策,把握当前就业形势,认清自身优势,通过指导,建立信心,积极寻求就业。同时,还加大了失业人员劳动技能培训的力度,具体包括:一是“走出去”,即鼓励失业人员进入各类职业学校学习,学习各种专业技能,并对培训合格的人员给予部分培训费用报销;二是“请进来”,村里举办各类专业技能培训,邀请专业人员来村授课,尤其是为村里35岁以下的青年人员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和“培训班”,学习技术知识,努力提高青年职工的劳动技能。例如,村里为了提升“村绿化队”专业技能水平,专门举办了绿化知识培训班,请来园林局的老师授课,讲授园林绿化专业知识,如种植、养护、修剪等。经过严格考试,村里80多人分别取得了园林绿化高级、中级和初级资格证书,大大提高了绿化队的专业水准。此外,为了开辟就业渠道,村绿化队还到社会上承揽一些绿化工程,将一些人员分别安置到物业小区,进行绿化养护工作。

目前,村里已经成立了“联防队”、“绿化队”、“保洁队”、“水电队”、“市场管理队”、“物业管理队”、“医疗队”、“清运队”等8个专业队,安置了500余名失业人员就业。目前,高碑店村基本实现全村劳动力100%就业。

2“新村建设”:就地城镇化与生活方式变革

产业发展起来了,生产方式转变了,随之而来的便是生活方式的变革。生产方式乃是生活方式变革的前提,生活方式则是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结果。若倒过来,就难免会重演“拔苗助长”的悲剧。在过去,这样例子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最常见的就是人为造城,“赶农民上楼”,是“被动城镇化”的典型表现。

基于此,高碑店村并没有早早地“赶农民上楼”,而是“产业先行”,即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再去进行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推进生活方式的变革,改善生活质量。这是高碑店村推进就地城镇化的基本模式,也是高碑店村变“被动城镇化”为“主动城镇化”的有益探索。

就像大多数城乡结合部一样,高碑店人“正在大量地失去土地,他们的农业耕作史断裂和终结了,而村落的历史还在延续”。李培林:《〈农民的终结〉译者前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6页。村里房屋老旧,村民居住条件普遍较差,离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高碑店村在推进就地城镇化进程中,村落改造和新村建设就成了就地城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实际上,高碑店村早有旧村改造的计划,即试图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一改凌乱衰败的传统村庄形象,建立整齐划一的现代新村社区。但是,长期以来一直苦于没有产业支撑,缺乏物质基础和资金支持。所以,直到古典家具产业初具规模、有了产业和经济支撑之后,高碑店村才开始稳步地推进村庄改造计划。此外,2006年,高碑店村被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9年又被列入“城乡一体化试点村”,为其推进村庄改造提供重要“契机”。

有了西区的成功经验,高碑店村东区改造项目也开展得非常顺利。用村民的话说,“剩下600多户的改造,几乎没有什么阻力,村民自己就抢着要建房。”预计到2020年,高碑店村将建成1580栋楼房,按照现在租金标准,进行保守估计,那时候全村村民自有资产将达到158亿元。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产业先行”的基础上。产业先行,让村民们有了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地变“被动城镇化”为“主动城镇化”。因为,如果没有产业的支撑,翻建的房屋没有人租,不能够为村民创收,那么高碑店村的村民自筹资金进行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的模式,也很难得到村民的支持,就地城镇化自然也不可能如此顺利。

四、协商民主:就地城镇化与治理机制

高碑店村的就地城镇化是一种主动的城镇化模式。这种主动性除了有产业先行的基础外,还离不开高碑店村治理机制的创新。因为对于一个多元复杂的高碑店村而言,要让所有的人都认可和参与到就地城镇化模式中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将“复杂的高碑店村”整合到就地城镇化模式中,这实际上是一个治理机制的问题。

1理念更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从各国城镇化发展历史看,依据主体不同,城镇化大体可以归为两种:一是市场主导的城镇化;二是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前者在欧美城镇化进程中表现的比较突出;后者则是我国在过去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最主要特征。李强等:《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不可否认,我国过去以政府为主导的城镇化,有助于集中大量资源,在短时间内实现城镇化的发展目标,但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其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如“空城”、“鬼城”等大量出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的加速转型,社会主体开始变得的更加多元。所以,我国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自然也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走完全由政府主导的老路,而应当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力量,合作共治。

这其中首先是要进行理念更新,即从“管理”向“治理”转变。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一字之差,其意义却大相径庭。传统的社会管理更多强调的是以政府为主导自上而下地对社会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过程。郑杭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与中国社会学使命》,《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而社会治理则更多强调各种社会主体的多元参与,上下互动,相互协商,合作共治。既有国家或政府的管理、控制、服务等工作,也有社会或市场对于政府的监督、督促、批评等活动。治理理念的核心是多元参与。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也应当更多地培育和发挥多元社会主体的力量,共同参与和推进城镇化的发展。事实上,城镇化并不完全是政府部门的事情,完全由政府管的话,政府不仅管不了,也管不好。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更应如此。

如前所述,城乡结合部在社会形态上是多元复杂的,这让其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诸多复杂的治理困境,有时候很难形成一致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强行自上而下进行推进,往往“吃力不讨好”。就像村支部书记支芬说的那样,“人管人累死人”。因此,高碑店村不断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即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注重多元社会主体力量的培育,如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公众力量等,并充分地调动各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它们共同参与到就地城镇化中,实现了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其基本措施有:

第一,建立“产业园区”,发挥市场作用。

“产业先行”让各市场主体在高碑店村就地城镇化及其治理过程中发挥了基础作用。目前,高碑店村正在努力建设“三大产业园区”――“古典家具老街”、“文化艺术新街”、“国际中医药港”,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三大产业园区”共同支撑高碑店村的经济发展,成为了村集体经济及城镇化的重要资金来源。例如,高碑店村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折换成“国际中医药港”“国际中医药港”被业内认为是中医药多门类服务平台,并希望最终能打造出国家甚至世界的医药产业的样板,现在已列为市重点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8万平方米。6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占总面积的1/3,作为村集体经济的自由资产,将成为村集体一笔非常可观的经济收入,收入主要用于村集体公共支出和村民、居民分红。事实表明,高碑店村通过各种产业的不断发展,各市场主体参与到城镇化进程中,为就地城镇化的稳步推进注入了强劲动力,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建立“五大协会”,促进社会协同。

这五大协会分别是“老干部协会”、“和事佬协会”、“巧媳妇协会”、“古典家具协会”、“民间文体协会”,它们在就地城镇化及村庄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协同作用。“老干部协会”,把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组织起来,为村里的大事小情出谋划策,且村里面的重大事务一般都要先交老干部协会讨论通过,在高碑店村就地城镇化及其治理中充当了“智囊团”的作用。例如,建设“古典家具一条街”,就是由老干部协会首先提出的。“和事佬协会”,是把德高望重、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有爱心和责任心的村民代表组织在一起,专门调解纠纷。现在,“和事佬们”都被村民们公认为村里的“大了”。“大了”,在一些地方一般指婚丧嫁娶组织者,而在高碑店村,“大了”则被赋予了一些新的涵义,即能了事、会了事的能人,即能调解矛盾纠纷,使其很快得以了结的人。不管是谁家的儿女不孝、婆媳闹矛盾、妯娌明争暗斗、姑嫂打架,只要经过“大了”的调解,矛盾纠纷都能有效化解,化干戈为玉帛。“巧媳妇协会”,把村里心灵手巧的妇女组织在一起,向村民及外来游客义务传授各种手工艺品制作技艺,义务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服务。“古典家具协会”,把村里的古典家具商户组织起来,对古典家具从业者及经营活动进行服务、沟通、监督、协调,促进行业自律,有效地保证了高碑店村古典家具的品牌、品质。“民间文体协会”,涵括了高跷老会、秧歌队、腰鼓队、合唱队等,将村里多才多艺的村居民组织在一起,开展文体活动。在它的带领下,文体活动组织起来了,村里的风气也好了。

第三,建立“三项制度”,保证公众参与。

这三项制度分别是“政策宣讲”、“联席会议”和“办事公开”。“政策宣讲”,是通过集体宣讲和入户宣讲的方式,将村里最新的政策、制度和法规及时地告知每位村民,保证了村民们的知情权。“联席会议”,是村里定期召开由村居民代表、老干部协会等参加的联席会议,如村民代表大会等,共同商讨,研究解决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老百姓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办事公开”,是村里各项事务做到公开透明,花钱公开,办事公平,并且村里矛盾一律公开解决。在高碑店村,政府部门不再是“一言堂”,而是成为了“裁判员”。例如,村集体利用村里废旧公房,将其改建,用于解决困难村民的住房问题。但是,因改建房数量有限,可申报的却有300多户。面对这一问题,村里就张榜公布了所有申请者的家庭情况,由群众选出住房最困难户;然后,再由集体进行讨论,大家共同决定最终名单。通过以上三项制度,促进村民们参与式协商,有效地保证了村民们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 通过以上这些举措,高碑店村有效地使村庄各种社会主体的力量得到培育,很好地将市场、社会、公众的力量与党委、政府结合在一起,上下互动,从而让更多的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到城镇化及村庄治理的过程中,为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及有效治理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协商民主:城镇化进程中的治理机制创新

治理理念除了强调“多元参与”外,其最根本的是要实现“合作共治”。而这其中必须要有一种机制进行保证,就是“协商民主”。所谓协商民主,是指政府、市场、社会以及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在公共治理过程中,通过对话、交流、讨论等公共协商程序,自由地表达意见并倾听不同的观点,从而做出合理选择和自主决策的机制。协商民主,乃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特色。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协商民主”,并强调“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作为一种民主形式,协商民主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票决民主。协商更多的是指民主的过程,协商的结果最终通过票决进行确认,即“票决前有协商,协商之后必须进行票决,由票决产生结果”。李景治:《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协商民主与票决民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可见,协商民主的核心在于协商,是由议题提出、摸底调查、方案设计、集体决策、组织实施等一系列的环节组成。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治理机制,其最主要目的是要达到合作共治,通过参与式协商和自主性决策,建立信任,达成共识,促进合作,实现共治。

事实上,高碑店村在就地城镇化进程中,从一开始就坚持着“协商民主”的治理机制,并将“协商民主”贯穿于城镇化及治理的全过程。政府不再是简单地“替社会决策”,而是退为公共参与平台的“搭建者”,鼓励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相互协商,相互合作,从而形成协商民主、合作共治的基本治理机制。例如,高碑店村在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过程中,从最初的议题提出到方案设计,再到方案确定以及最后的实施,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了协商民主的特色。

(2)摸底调查。在旧村改造过程中,高碑店村首先进行的一项工作就是进行摸底调查,即“摸清村民思想状况、摸清家庭成员情况、摸清村民实际困难”;其目的主要是:能够在方案设计中区分情况,因情施策,从而使方案能够被更多地老百姓认同和接受。事实上,后来的政策出台很多都依赖于前期的摸底调查,尽可能地尊重村民意愿。例如,对旧城改造的资金,实行“民办公助”;“民办公助”,是指一种旧城改造的资金筹集方式。“民办”就是村民住宅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施工,资金由村民自己筹集;“公助”,就是公共设施等建设资金由村经济合作社负担30%,其余部分向政府申请补助。对经济困难的家庭,村集体为其办理担保贷款;对高龄老人特别是80岁以上老人,为其解决了周转房;对不想拆的住户,不强制拆除;对重点人实行一人一法,进行合理沟通;等等。

(3)方案设计。在摸底的基础上,高碑店村开始进行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方案的设计工作,包括如房屋风格、出资模式、土地丈量等。并且,在方案设计过程中,还会及时征求村民以及驻地商户的意见,进行沟通协商,不断修改完善,期间先后共拿出了6套设计改造方案。

(4)集体决策。最终方案的出台需要进行集体决策,即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例如,从2006~2009年三年间,高碑店村共召开了9次村民代表大会,由村民进行表决,先后共通过25项提案,才最终确定了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的总体方案。

(5)组织实施。方案确定后,紧接着就是实施。整个实施过程,始终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例如,在丈量宅基地过程中,不量“人情面积”、不评“人情等级”,所有房屋面积的测评结果都要经过村民反复核实,并且予以公示。对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高碑店村还会积极调动各种力量,如和事老协会的“大了”进行劝解。

五、结论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的新阶段,即新型城镇化阶段。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或市民化,即从农民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全方位向市民转变的过程。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的城镇化可以有多种路径,并不一定就是到大城市,而应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大城市化虽然有一定的资源集中优势,但很容易造成城乡之间、城市之间甚至城市内部发展的不均衡。基于此,本文认为就地或就近城镇化应当是一种更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的一种城镇化方式。

本文着重探讨了城乡结合部就地城镇化这一种类型,并对其推进模式及其治理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城乡结合部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中间地带,“亦城亦乡”,这无形中造成了城乡结合部就地城镇化的特殊困境。这其中最大的困境就是农民的“失地之困”,让他们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来源。同时,城乡结合部体制上的二元和人口上的多元,也让其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治理难题。

高碑店村作为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取得了成功。高碑店村就地城镇化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产业先行”的推进模式。产业的发展,不仅为高碑店村的就地城镇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也让高碑店人掌握了城镇化的主动权,变被动城镇化为主动城镇化。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高碑店村开始推进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如果说产业发展促进了村民们生产方式转变的话,那么新村建设则主要带来的是生活方式的变革。虽说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的城镇化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但二者并非总是同步的。一般来说,生产方式转变在先,生活方式转变在后。高碑店村的成功,关键就在于它遵循了这一规律。

同时,高碑店村的成功,还要归功于其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治理机制的创新,即“协商民主”的治理机制。治理的核心在于:多元参与,合作共治。所以,高碑店村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非常注重各种社会力量的培育,如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公众力量等,让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到城镇化中来,相互协商,相互合作。这其中一项重要机制就是协商民主:一是参与式协商,要求各个环节中都应当有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充分协商;二是自主性决策,要求政府不再是简单地“替社会决策”,而是让社会自主决策。协商民主可以说是贯穿于高碑店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项基本的治理机制。通过协商民主,高碑店村在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多元主体建立了信任,达成了共识,促进了合作,实现了共治;同时,也使老百姓真正掌握了城镇化的主动权,实现了主动城镇化。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创新土地经营模式助推城镇化建设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6
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是让农民离得了、进得来、留得下、过得好。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是确保农民离得了乡的根本途径。近年来,葛家镇在这方面进行积极尝试,探索推行了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实现了土地集中规模经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加快了城镇建设化步伐。一、基本做法一是股份化合作。对入股的土地,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依据,每亩为一股,入股后实行统一经营管理,所得收益按入股土地份.........
就地城镇化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2-10-18
[摘要]关于城镇化理论,一般是按照西方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和由此为基础,而建立起了城乡体系及其他的各种城镇化相关理论和规划等应用,如明显的城乡二元分异划分,城市―农村拉力模型、强调发展大城市等。然而随着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新的实证的出现,“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陷入了困境,例如难以解释一些地方如福建省、江苏省等沿海省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和西方国家的部分镇市在本地就实现了城镇化的实际,即“就地城镇化”.........
我国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正反馈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7
摘要: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与国际通常的发展轨迹不符,这并不能说明是城镇化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因为城镇化水平与地区城乡基尼系数呈反方向关系,表明城镇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因为有其他诸如政策因素、劳动生产率等的影响,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最终的总体表现是扩大,扩大的收入差距通过半城镇化、内需、就业率等因素的传导作用,使得城镇化速度下降,从而使得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镇化.........
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就近城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3
摘要:引导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是中央促进区域协调、城乡协调、经济与社会协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应准确把握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确定就近城镇化的方向、节点和......
分层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
发布时间:2022-09-2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通过对我国城镇化演进过程进行总结,并分析了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分层有序的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词: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分层有序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084-02引言建国以来,随着我国城镇.........
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的困境与网格化治理模式的应对
发布时间:2023-03-30
【摘 要】在调查C市双山村在向城市社区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困境过程中,探讨网格化模式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从而为基层实践治理能力的提高提供宏观与微观的双重建议。 【关键词】转型社区;双山村;网格化治理 城镇化......
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环境健康风险及治理
发布时间:2023-07-04
摘要: 中国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的环境健康风险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文中以陕西西安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对环境健康风险的认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空气与水资源的质量、噪音以及食品与环境卫生等作为测量指标,研究发......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要〕 城镇化是多种要素向特定区域集聚的过程,特别是经济要素和人口要素,其本质是人的城镇化,是产业上实现从事农业向从事包括工业和服务业在内的非农产业的转换,从居住和生活方式上实现由农村向城镇空间的转化。推进城镇化对于......
探析新型城镇化与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发布时间:2016-08-29
在我国既有的财政体制下,乡镇一级财政长期处于吃饭财政或要饭财政状态。然而,乡镇政府承担着繁重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职能,由于财政能力的窘迫,长期疏于公共品及服务的提供,致使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新型城镇化的价值理念是以人为......
论推进城镇化规划体制变革要先行
发布时间:2014-04-16
以前还没接触论文的时候我以为写论文跟议论文一样,后面才发现有很大的不同,论文的格式要求严格,所以写起来比较难。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
河南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模式
发布时间:2017-08-23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河南省人口流动规模、方向出现了新的特点。从人口流动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河南人口流动现状的梳理和对未来演化趋势的预测,发现河南人口流动存在着由外围向核心聚集、城镇人口向中心城市流动的趋势,其中人口向着以郑州为中心的核心城市圈流动趋势尤为明显。在此基础上,判定河南城镇规模结构朝着中心城市比重日趋增大的方向演化,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朝着以郑州为中心的核心圈规模和密度越来越大的方.........
对城乡结合地区违法建筑的管理
发布时间:2023-03-12
作为一名城管执法队员,通过反思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反思现有的违法搭建整治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增强执法的成效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 一、违法建筑的定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违法建设(违法建筑......
以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型城镇化
发布时间:2023-02-01
【摘要】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浙江省要率先实现新型城镇化,应当按照“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村镇工业→建成一批小城镇→选择部分村镇升格→全省城镇化”的路径推进。提出这样路径的依据是:现代农业是新型城镇化的客观基础;村镇......
招远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0
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重大国家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北乡镇治理转型简析
发布时间:2022-10-23
[提要] 本文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北省乡镇政府治理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进一步提出乡镇政府应体现“以人为本”的需要,转变治理理念,实现从物本到人本、权力到责任、暗箱到透明的转变,乡镇政府治理方式要以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1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创业。2007-2010年四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指出,要“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要“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要“将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民就地就近创业纳入政策扶......
城镇化进程中风险应对机制建立
发布时间:2023-03-02
摘 要 社会风险持续成为社会热点,而涉及普通老百姓“一生最大的财产”――房屋拆迁带来的风险和危机,近年来特别受全社会关注。本文从实践中解构房屋拆迁引发的社会风险之诱因,又将实践上升至理论高度提出风险防范之对策,通过理论......
试论城乡结合部发展休闲农业
发布时间:2023-05-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一体化建设的推进,郊区化的扩散现象越来越突出,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与经济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城乡结合部发展休闲农业。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在这个发展进程中,如何......
城郊结合部供电管理秩序整治
发布时间:2023-02-09
传统意义上的城郊结合部主要按照行政管辖区域予以划分。从供电管理区域层面理解,城郊结合部范围较行政区域划分更广,囊括了市(州)客服中心辖区供电所、区县郊区供电所负责的供电区域。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和农村接壤的中间地带,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和人员环境复杂,规范整治用电管理难度大,电网工程频频遭受当地群众干扰,导致电力建设滞后,居民电能质量跟不上,线损居高不下,各种窃电、电费欠交现象层出不穷,已是横在供电企业.........
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
发布时间:2023-06-24
【摘要】小城镇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发展小城镇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耕地建设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发展,......
城镇化进程中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构建
发布时间:2022-10-22
摘要:建立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转移,农民群体逐渐分化,农民分化导致农民在土地产权认知、流转意愿、养老保障需求等方面产......
中国乡村城镇化应走“适度城镇化”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3-03-08
摘 要中国城市化连续在30年里实现了快速的推进。在充分肯定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且有必要对中国乡村城镇化发展之路进行反思。为此,提出中国乡村城镇化要走“适度城镇化”发展之路:追求......
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差距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15
[提要]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的平等发展问题已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如何解决人的平等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更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本文以福建省城乡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福建省城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
发布时间:2023-03-05
摘要:本文研究从促进城乡协调差异化发展、探索先发地区的存量规划模式、探索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和低碳生态社区规划等方面探讨新时期城乡规划的转型应对之举。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差异化发展;存量规划;以人为本 中......
服务业发展、城镇化与就业
发布时间:2023-04-06
摘要:城镇化与就业之间并非简单的相关关系或者线性关系,而是随着服务业的发展表现出阶段性变化。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化与就业的关系存在显著的“三门槛效应”;我国整体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大部分省市仍未跨过第二门槛;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均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需要采取差异化战略促进就业。关键词:城镇化;就业;服务业;门槛模型;工业化DOI:10.13956/j.ss..........
关于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节约与集约利用刍议
发布时间:2023-06-28
【论文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非农建设用地 节约 集约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土地资源需求十分强烈,特别是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增长过快,由于缺乏统筹规划与合理配置,存在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的粗放利用......
安徽省城镇化与房地产价格互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13
关键词:城镇化;房地产价格;协整分析;因果关系;互动 一、引言 城镇化(Urbanization)对于任意经济体而言,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生活的进步,都将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当资源在某一地区聚集......
产城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8
摘要:产城融合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与战略目标,在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及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城融合战略之间关系的研究与解读,分析了产城融合在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无法有效衔接城市建设与产业规划、产业转型升级慢、体制机制和城市功能不完善等,严重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等。同时从城镇化承载力提高、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建设、统筹规划等方.........
台北猫空的变迁:思考城乡结合部的机能定位
发布时间:2023-01-19
人类热衷于追求高度的经济发展,让生活中充满速度与激情,似乎永远在追赶时间表上的下一个目标。如果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做好一件事,再做下一件事,该有多好! 去年回家的时候,“因为工作的需要”才上家对面那座山去看看,偶然间,......
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发展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3-02-28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城镇化;发展模式 摘要:文章探讨了在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笔者通过对城镇化进程中图书馆发展现状及不足的分析,探索出了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新的发展模式。 收稿日期:2014-11-13 作者......
城镇地籍管理中三维城市模型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6-07-28
地籍管理作为土地管理的基础,通过依法对土地权属进行管理,有效的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长期以来二维宗地图在地籍管理中应用较广,但由于存在界址不明的问题,从而导致土地纠纷频繁发生。三维城市模型由于表达直观,被引入到城......
城镇化进程中“半城镇化”问题及对策探析
发布时间:2023-01-02
摘 要?演“半城镇化”是农业转移人口没有完全融入现代城市、处于一种“中间人”状态下的不彻底的城镇化。“半城镇化”使农民不能真正的融入城市;导致社会不公,易引发社会问题;使农村空心化,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增加多方负担,......
西部地区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环境管理工作探讨
发布时间:2022-11-11
摘要:本文通过西部地区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环境管理工作的分析,就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城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阐明了环境保护与城镇化建设间的关系,强调了环境管理不仅能改善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大大提高城镇化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有利于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词:城镇化环境管理西部地区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3(a)-0000-00加强环境管理是.........
推进四川新型城镇化建设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2022-12-09
[提要] 四川省确定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加快推动城镇化由传统的土地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由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转型。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面临着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下一步要以中小城市和......
运用法治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3-07-18
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定,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被视为未来中国长期增长和长期发展的主旋律和战略抓手,从十六大“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城乡统筹、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消费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4
摘 要:城乡统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城镇化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而农村是近年启动内需的重要市场。采用9个城乡经济社会统筹的基本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反映城乡统筹水平的综合指标,再利用VAR模型研......
中国城镇化与征地困局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要: 从国家悖论与掠夺之手、土地集体所有权陷阱、征地补偿基准不能反映土地的相对稀缺、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缺失等方面入手,详细分析我国征地冲突困局的成因,并在对策总结中抓住最核心的土地产权问题进行着重阐释,提出实施限定范......
演进与超越:新型城镇化政府法治之维
发布时间:2022-12-14
摘要:新型城镇化既是中国发展的美好愿景,更是关涉政府法治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运动。行政法不仅具有实践品格,更具有形塑社会秩序的功能。对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结构性矛盾和利益化纠纷,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人性尊严理念,依照政......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城乡义务教育作为新型城镇化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均衡与否......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发布时间:2022-11-18
我国传统的城市化是一种土地城市化,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在这种模式下,原本应属于农民、农村、农业的权益被国家、城市、工业强制性的攥取,导致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土地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是推进新......
从乡土和城镇两种文学语境分析鲁迅的“怀乡”情结
发布时间:2023-05-27
摘要 鲁迅笔下常常出现两个“故乡”,即自然的乡土和宗法的城镇。自然乡土释放的是鲁迅童年的天然野性,其笔下无论是风土、风情还风物,都与承载封建文化教育的“鲁镇”相形甚远。而随着鲁迅远离故乡进入中外的城市,他回望的视角和态......
浅谈如何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3-04-07
摘要:随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基础,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词语,这是我国在未来几年中不断努力的目标。本文先简单分析新型城镇化相关概念,进而分析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措施,希望能为新型城......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与城镇化推进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23
一、贵州省城镇化推进与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内涵与联系 (一)贵州省城镇化战略的内涵 贵州省正式提出城镇化作为实现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两大战略之一是以《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发布为关键节点。在明确以大力......
浅析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治理策略转换的逻辑
发布时间:2023-01-22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在30多年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国一直存在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政治集权与经济分权方面的制度配置。而随着我国城镇化改革和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的推进,企业和民众等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开始日益凸显,与中央......
统筹城乡发展与推进社会保障均等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5-09-15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国际实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也步入新的重大发展时期。统筹城乡发展是一国经济、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的象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但在统筹城乡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
城乡一体化的“关山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5
摘 要:为走向城乡一体化,湖南省宁乡县经过近十年的试点探索,形成了有地方治理特色的“关山模式”。其成功的因素在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布局、通过多渠道促进社区融合、优化社区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最终保障社区居民增收这个根......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考(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07
我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而且是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就加速城乡一......
推进农民集中居住与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08
摘要:引导和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是近年来各地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而进行的一项探索性和创造性实践。农民集中居住对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在发展目标上追求城乡均衡发展,在发展方式上强调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在发展......
城镇化的内在平衡和内涵性的城镇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17
产业要素的空间集聚构成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和土地利用集聚效应的不断提高构成了城镇化过程的基本特点,而城镇化发展的三个侧面的变化是内在统一的。文章从城镇化的三个侧面――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特点和内在关系出发,讨论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平衡性问题,并以此探讨城镇化发展演进的客观规律;总结了当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内在失衡的主要表现,提出城镇化发展需要从外延性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过渡为.........
论城乡集体经济体制改革模式
发布时间:2023-03-04
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村集体资产迅速扩张,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从实际来看,许多村集体均已积极发展农村第二产业,壮大第三产业,从而使广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长足、快速发展。正因如此,在农......
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城乡规划
发布时间:2023-05-14
摘要: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及农民生活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呈现出大发展的崭新局面。但不能否认的是,城乡二元结构仍未能打破......
乡村城镇化景观生态应用
发布时间:2015-08-05
摘要: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比重大的背景决定了中国将走一条与西方工业化国家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实践证明,发生在农村地域,由基层社会、社区政府发动和农民自主推动,以农村人口在农村......
赤峰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
发布时间:2023-04-23
[提要] 加快推进赤峰市新型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也是扩大内需、推进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以新型城镇化相关理论为指导,分析赤峰市城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提出加快推进赤峰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
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与国际经验(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21
一、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一)结构转换理论 通过对跨国的发展经验总结,以钱纳里等人(1988)为代表的结构学派,向人们提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性统计规律。他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经济结构在......
城乡规划中的土地合理利用
发布时间:2023-01-11
一、问题提出 城乡规划是指导城乡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在城乡差距日益凸显、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的进程中,城乡规划逐渐被提上日程。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经济的快速发......
简述保险业如何助推城镇化建设进程
发布时间:2023-04-0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十八大把城镇化上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载体之一,上升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手段之一。由此可见,城镇化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也将成为我国未来十年主要潜在增长动力。一、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
农民工返乡与小城镇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08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快速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尽管如此,中国城镇化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和矛盾,制约着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同时,近年来,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沿海地区的劳动密......
试论推进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2-12-12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明确了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目标,并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社区是整个社会的细胞,依法治理社区是依法......
推进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探讨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如何处理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问题,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中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文章立足于从理论和实际两个层面分析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28
摘要:本文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协调的重大关系基础上,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该坚持的政策方向,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集体土地二元体制新型城镇化是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提出的、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是改变我国当前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举措。目前,在城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随着城镇化水平的继续提高,.........
城乡结合部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3-07-25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飞速、乡村学校的整合等因素,导致城乡结合部的学生越来越多,致使当前教育矛盾也越来越大,基于此城乡结合部学生的教育问题摆到教育前台。 城乡结合部学生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的特殊性、家长教育形式的多样......
浅谈生态城镇化的多元发展模式
发布时间:2023-06-1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紧接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生态城镇化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城镇化的全过程......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困境与治理
发布时间:2023-03-24
农村教育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提高我国人民文化素养和整体精神面貌的关键力量,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农村教育困境与治理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前言 城镇化是指乡村转化为城市的演变过程,包括......
加快推进贺州城镇化建设的思考(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摘要 文章对贺州城镇化历程及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贺州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工业化滞后,第三产业不发达。经济增长缓慢,农业发展滞后,缺乏高素质人才等等,并从体制政策环境、产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快推......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法治政府建设
发布时间:2023-02-12
【摘 要】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各地区收到的成果也是鼓舞人心,而这一成果的取得与政府对其的大力支持是息息相关的。目前,虽然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仍需要政府的对其进行有效并且合......
城镇化进程中文化的断裂与传承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要:城镇化进程需要有文化的支撑,满足城镇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不同的文化诉求。当前功利化、粗放式的城镇化其实质是文化的缺失。“赶超式”的城镇化导致了城市文化、农村文化和城乡文化的断裂,追求城镇化经济指标......
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推进潍坊城市品牌建设
发布时间:2022-10-29
摘 要:山东潍坊是一座以风筝闻名的城市,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会为这座城市的旅游注入了活力,但本土旅游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开发。鉴于此,从乡村旅游的角度,探索如何以风筝会为契机,提升乡村旅游资源价值,提高潍坊旅游影响力,推进潍......
乡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发布时间:2023-07-11
摘 要:乡村城镇化是指各类发展要素不断地向农村聚集,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环境始终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由乡村城镇化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国......
关于城镇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两阶段”进程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31
1、产业化发展的必然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城镇生活垃圾产量与El俱增,现已达到年产1.35亿吨,且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由于产生量远大于清运量和无害化处理量,致使我国城市垃圾历史累计积存量高达70多亿......
关于城镇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两阶段”进程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30
5.2完善内部条件,增强自身实力 (1)实行 经济 核算。经济核算是 企业 有计划地管理经济的基本手段,实行经济核算是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的重要前提。通过经济核算,可以使企业和和全体职工及时地了解生产运营的经济效果,调动企业......
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2023-02-24
摘要:深入探讨智慧城市和新型城镇化的关系,梳理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智慧地引导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策略,有助于更好地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为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落实提供依据。本文首先对智慧城市做了概述,然......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发布时间:2022-10-09
【摘要】人口问题论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怎么写呢,请看查字典论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城乡一体化是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基本方略,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在这一过程中,人口......
地方政府推进乡镇企业信息化的策略探讨
发布时间:2023-07-02
内容摘要:乡镇 企业 的 发展 对社会主义新 农村 建设有重要推动作用。而信息化是推进乡镇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地方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引导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为乡镇企业的信息化创造条件,正确引导,大力支持。企业信息化的成......
论西南地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8
[ 论文 摘要]用 中国 西南地区1978—2006年反映城镇化 发展 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数据,利用 现代 计量 经济 学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定量探究中国西南地区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中国西南地区城镇化发......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利保障的困境与化解
发布时间:2023-04-06
摘 要:在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因土地被征用而成为无土地、无工作、无保障的失地农民。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身份隔离、土地产权制度不合理、政府缺乏科学的城镇化管理理念以及失地农民维权能力弱小等原因,失地农民面临着土地财产权利......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发布时间:2015-08-05
摘 要 城镇化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历史背景。城镇化进程对我国农村的传统政治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推动了农村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这种转型将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但转型......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社区管理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0
摘要: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社区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深入分析这些挑战,并思考如何通过社区管理创新回应这些挑战,是破解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管理难题的重要途径。东营市胜利油田河口社区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创新,为思考上述问题提供了实......
城市化与农民进城
发布时间:2013-12-17
" 城市化滞后的种种表现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日益提高,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因此才有了申奥成功,才有了加入世贸组织,才有了在上海召开APEC,才有了一系列的变化......
城镇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23-04-20
摘要:二次供水模式已经成为居民饮用水的一种常态供水方式,加强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几种目前国内常见二次供水管理模式利弊,结合相关政策方向,探讨推广以供水企业管理为核心的专业化管理模式的......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26
摘要:研究目的:针对当前农村宅基地退出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对部分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进行分析对比并总结,以期能够为解决当前农村宅基地退出问题提供对策建议。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和文献分析研究。研究结果......
城镇化背景下黔东南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融合发展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2-12-12
黔东南民族村寨生态资源保存完好,民族文化独具特色,但是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在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民族文化受到了不同程度地破坏,因此,黔东南民族村寨必须重视乡村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融合发展。 黔东南苗......
城市管理共治模式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1-19
【摘要】城市管理的共治模式,是城市管理创新的必然趋势。针对当前城管执法工作理念落后、机制不健全、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方式简单粗暴等突出问题,贵州省普安县积极探索城市管理共治新模式,通过开展送一份温暖、求一份建议、换一个角色、移一个重心、转一个路径、变一种方式等“六个一”活动,探索出城市管理共鸣、共商、共识、共管、共担、共享的“六共工作法”,形成城市管理的共治格局。实践证明,构建城市管理共治模式,.........
湖南历史城镇OTA商业模式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08
OTA(Online Travel Agent)是指在线旅游社,是旅游电子商务行业的专业词语,也就是互联网络化旅游服务代理商的意思。在旅游+时代的深化过程中,我们发现使用互联网进行预订酒店、机票和租车更方便、更容易比较价格。根据在线旅游报告......
城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要:基于场域的公共供求视角,中国城镇化的战略嬗变清晰地反映出了国家治理的新需求。超越于既往的“抑制一补偿”思路,新型城镇化正发展出人本化的价值预设与再平衡的功能预期。改造、置换经年的乡村性,新一轮的城镇化在动力找寻......
小额扶贫信贷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优势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3-01-31
小额扶贫信贷是政府贴息,扶持农户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惠民政策,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小额扶贫信贷额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发展中的重大难题,是全面建设......
成都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1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同样也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及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可以使工业加速时期中经济社会的突出问题得以有效解决,成都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即“工......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需求
发布时间:2023-03-21
摘要: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更偏向于本地定居、本地就业的就地城镇化模式,而非异地城镇化模式;农民对城镇化的需求尽管强烈,但是对于城镇户口的需求却并不突出,以变更户籍为内容的城镇化模式或将面临困难;农民对于城镇公共服务特别......
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初探(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27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但仍然存在较多突出问题和矛盾,整体上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我国特殊而复杂的国情,根据发展现状和现实条件,在区域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在东、......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3-02-18
摘要:多年来,新郑市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明显提升,城镇、乡村、新型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态势进一步增强。本文结合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财政意义,论述......
檀结庆:进一步推进中外反向合作办学模式
发布时间:2022-12-18
“应进一步推进中外双向合作办学模式。”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安徽省委副主委檀结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外合作办学从严格意义上讲,合作是双向的,在中国境内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完全可以映射至中国境外,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