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从族契看朝鲜时代的宗族组织化

从族契看朝鲜时代的宗族组织化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6 01:08:46
从族契看朝鲜时代的宗族组织化
时间:2023-08-26 01:08:46     小编:汤智胤

提 要:朝鲜时代与明清两朝都是在16世纪即明朝嘉靖、朝鲜明宗年间大规模普及乡约的,随后明朝出现族规,朝鲜产生族契。乡约的普及与族契的产生,造成宗族乡约化。族会思想与实践即族会普及化,也促使族契的出现与宗族凝聚力的加强。族契与族规有很多共同点,族契实为族规。朝鲜祠祭似乎不发达,祭祖主要是在祖墓,因此墓祭兴盛,族契多是通过墓祭祖先进行族会。朝鲜族契也有大量关于婚丧方面的要求,一般属于互助,不同于明朝族规强调礼仪。明朝的族长设立普遍,有关制度较为完善,朝鲜则以设立门长为主,职责要求较为疏略。特别是是明清族规一般收录在族谱当中,并在宗祠中使用,涉及范围较广,教化作用较强,作为宗族规范较为严密。而朝鲜族契一般独立存在,主要为了进行族会,即宗族聚会,内容多是规范族人春秋墓祭与婚丧互助,比较实用。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或许是朝鲜时代族契在形式上更接近乡约,而明清族规则从更广阔的宗族建设与社会秩序立意。

关键词:族契;族规;宗族;朝鲜;乡约;族会

DOI: 10.16758/j.cnki.1004-9371.2017.02.009

前 言

朝鲜时代(1392―1910年)与中国的明清两朝(1368―1911年)在时间上大致同期,这一时期两国都普及了宗族组织,留下了大量的族谱。我研究过明清时期的宗族与族谱,1也探讨了朝鲜时代的族谱和宗族,2希望将两国作比较研究。

翻开两国的族谱,会发现这样一个不同之处:朝鲜时代族谱的名称一般称之为“世谱”,名副其实,记载的内容基本是世系;明清两朝的族谱,有相当的部分除了世系之外,还有族规家训

方面的内容,特别是族规记载了宗族制度规定,显示出宗族之谱的特色。

为何朝鲜时代的族谱基本没有关于宗族制度方面的族规等内容呢?这与朝鲜时代普及乡约制度有密切关系,朝鲜时代的族规其实以族契的形式存在。朝鲜时代族谱与明清族谱的不同,反映了两国宗族制度的差异,而此种差异却是两国宗族组织化共同道路产生的同中有异现象。朝鲜时代的族契是普及乡约的产物。我看到两种资料集搜集整理了族契,即《岭南乡约资料集成》、1《朝鲜时代社会史研究史料丛书》。2前者的资料基本来源于文集中有关乡约的序、跋、记,按照地域的郡别排印;后者则按照资料内容分类影印,资料为单行本。两者的文献正好可以互相补充,两部书都有解题说明,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乡约与族契。

乡约是在地士族为乡村自治统治下层人民的措施,按照儒家伦理进行的正风俗活动。《岭南乡约资料集成》的《解说篇》指出,乡约类资料包扩乡约契、乡案、乡规、洞约、洞契、洞案以及族契、约束条目等等,并具体论述了16世纪在地士族的乡约实施、壬乱之后的洞约与乡约、朝鲜后期的乡约、乡约实施的限界等问题,注意到16世纪《温溪洞契》的同族性质。《朝鲜时代社会史研究史料丛书》的《解题》解释族契为父系血缘的同族规约,族契的名称还有宗契、门中契、宗约、花树契等,族契的功用在于护墓、享先、收族、讲睦。该书收录族契13种,并对门会、宗契的事例略作了说明。

我想,族契对于宗族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自治

性的教化上,而且在于将宗族组织起来,即使宗族组织化,其组织原理的由来研究还不充分,特别是缺乏与中国的比较研究。下面试以上述两部资料集为主,结合文集以及郑炳浣《韩国族谱旧谱序集》中的有关资料,从族契的角度就朝鲜时代的宗族组织化问题探讨,请读者不吝赐教。

一、宗族乡约化:乡约普及与族契产生

朝鲜时代与明清两朝都是在16世纪即明朝嘉靖、朝鲜明宗年间大规模普及乡约的,随后明朝出现族规,朝鲜产生族契。

(一)明朝的乡约普及与族规的出现

乡约制度来源于宋代的学者蓝田吕氏。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陕西蓝田吕大钧兄弟制定了《蓝田吕氏乡约》,推行于所在乡里。3南宋时著名学者朱熹修订《吕氏乡约》,朱熹《增

损吕氏乡约》更加简明扼要。宋元时代,地方上实践乡约的只有个别事例。

明朝是大力推行乡约的时代,明太祖朱元璋以《教民榜文》进行民间教化。《教民榜文》包括宣讲六谕:“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嘉靖以前,民间以及地方官已有尝试吕氏乡约的一些事例。特别是著名学者、官员王阳明在南赣的乡约实践,有力地推动了明朝实行乡约。嘉靖初年,一些地方官为了移风易俗和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强化推行乡约制度,为形成明廷乡约令奠定了社会舆论和社会实践的基础。洪武之后再一次全性要求宣讲圣谕六言,是明朝于嘉靖八年(1529年)根据兵部左侍郎王廷相(1474―1544年)的奏议作出的。反映了当时士大夫维护社会秩序的主张,因此这一规定的出台,推动了各地普遍性的乡约活动。4

明代特别是嘉靖万历时期,浙江、江苏、江西、安徽聚族而居的一些府、县,甚至山东、山西的北方地方官在推行乡约的过程中,尝试将乡约与宗族结合起来,在宗族设立约长,宣讲圣谕,把宗族纳入到乡约系统。拙著《明代宗族组织化研究》(故宫出版社2012年版)记载了这些事例,可参见表一。官府在宗族推行乡约,也得到宗族的认同,一些宗族甚至主动在族中实行乡约。下面的表二就是事例。

表二所示,尽管正德年间徽州已经出现了“祠规”,但宗族规范的大量出现是在嘉靖以降的明后期。这些规范是随着明朝官府推行乡约而出现的,在表二的17个事例中,表示以“家”为单位的“家规”、“家法”各1例,其余都是以 “宗”、“族”、“祠”即宗族为单位的。宗族规范的名称,主要

有两类:一类是“规”,有4例“祠规”、1例“宗法规条”,其中两例是大宗祠和统宗祠的,反映出宗族制度的发展;另一类是“约”,有“宗约”4例、“族约”2例,“祠约”1例,明显地打上了“乡约”的印记。此外,还有2例“宗范”,1例宗会约。宗族制定规约的同时,也加强了组织建设,在族内设置乡约系统管理族人,或者强化族长、宗子系统并乡约化。明后期乡约化的宗族,活动的特点是宣讲圣谕六言,加强对族人的教化。总之,一般来说,明后期由祖先界定出来具有父系继嗣关系的血缘群体的宗族,被功能化为社会团体,功能化是通过组织化实现的,组织化的标志是以推行乡约为契机制定规约、设立宗族首领、进行宣讲教化活动,并以建祠修谱增强宗族的凝聚力。因此,宗族组织化、制度化的实质是宗族的乡约化,宗族组织的政治功能强化。 嘉靖以前宗族组织化形式比较具有多样性,也就是不太定型。比较共同的是多强调宋儒如张载宗子法、吕氏乡约、程颐宗会、朱熹《家礼》对宗族建设的指导性。嘉靖以降明朝大规模推行乡约制度后,宗族的组织化主要采取乡约化的形式,宗族的乡约化在各地均有发生,而且程度加深,宗族乡约化全面展开。明代的宗族乡约化,相当程度上也是官府与宗族在维持基层社会秩序方面的共识,即互相依托、互相支持,促使宗族M织化,由此也就促进了官府与宗族的互动关系。1

明代宗族组织的发展,也表现在族规的兴起。我搜集到安徽、江苏、江西、浙江、山东、山西6省13个宗族的18例族规,为了从总体上说明明代族规的特点,请看表三。

由表三可知,以上18例除了休宁陪郭程氏成化、弘治是所定规约、会约、合同外,其余15例大致是在嘉靖以后订立或修订的,尤以嘉靖、万历时为多。规范名称中,规范3例,会约1例,合同1例,家规3例,祠规、宗范各2例,宗规3例,宗仪、家训、世训、谕族文各1例。值得注意,以各种“规”为多,家规、祠规与宗规共计8例;带有祠堂约束族人的“祠规”有3例;表示宗族性质的带有“宗”字的规范“宗规”、“宗仪”、“宗范”6例。明代以前家族规范多以“家训”命名,除个别义门宗族外,一般宗族制定族规者很少,而上述新名称的大量出现表明,以往主要针对家庭的劝诱性质的训语,至明代中后期演变为主要针对宗族的规约,嘉靖、万历之际族规的出现是宗族发展并组织化与制度化的产物。

从明代族规的特点可以看到:明代中期的宗族规约如休宁陪郭程氏,宗族建设较多地同传统的墓祭、社祭结合在一起。而明后期新出现的族规则表现出较强的乡约、教化的政治色彩,与宗祠大量出现的潮流一致,是宗族发展的又一产物。

宗族申请地方政府批准族规主要出现在嘉靖、万历时期,这是宗族强化对族人管理的年代,宗族首领为了更有力地控制族人,请求政府支持,政府既把族规视为政权的补充也为了监控宗族,政权与族权的互动关系加强,并在相当大地程度上联手。2

(二)朝鲜时代的乡约普及与族契的出现

关于朝鲜时代推行乡约的情况,朴馨德(1731―1815年)概括道:“乡之有约,古也。《蓝田吕氏乡约》有四条而朱夫子增损之,退溪先生酌古今之宜而更定条目,栗谷先生参烦简之道而更为条约。中宗十二年,以金仁范上疏设施于各道。明宗元年,以风俗浇薄特为下教,俾穷乡僻巷无不周知。”3可见中国的乡约制度,受到朝鲜著名学者退溪李辍⒗豕壤铉淼闹厥硬⒏亩ǎ朝鲜王朝在16世纪前期的1517年(中宗十二

年)、1546年(明宗元年)向全国推行。1乡约制度旨在将乡村基层社会的民众组织起来进行教化,移风易俗,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地域社会推行乡约,乡约需要借助宗族推行,于是宗族与乡约结合,造成宗族组织化。

16世纪中叶,在明宗颁布乡约令之后,李晔紫仍诘胤缴辖行了乡约实践,在地缘结合的乡村社会中,包括了血缘结合的内容。李暧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明宗十一年)在家乡安东郡礼安县温溪里拟就《乡立约条》32款,人称“退溪乡约”、“礼安乡约”。该约条依据朱子《增损吕氏乡约》四纲目中“过失相规”制定的罚条,分为上罚、中罚、下罚三类。李晖时于1554年(嘉靖三十三年,明宗九年)制定了《温溪洞契》,参与该契的以李姓为主。还有琴、吴、金、蔡、任、朴、权、徐等与李姓聚居在一起有姻亲关系的内外子孙共同体。《温溪洞中亲契立议叙》记载了这一情形:

我诸族或以内外之亲,或以联姻之故,共处一里之中,连门而居,接畔而耕,起居出入,罔不与同源派未远,义分甚密,其于睦A之修,尤不可不尽其道也……今我诸族用是为惧,相与立为契约,以修吉凶庆吊之礼,又以其欢好之情,不可徒然。故每年春秋各一次为会,而讲信庶几,当务为急,情义相孚,不失其本然之亲也。第虑诸族计活或疏,丰约不齐,而人事多端,若欲每事皆责其相周,则诚恐财力不退,及为所困,亦非久行之道。今只取吉凶中大事若干条,立约如左,其讲信之事亦务从简易,并录于后,须一一遵守施行。其不在约条而事有关众力所能及者,族中临时议处,要使之有益无弊,期于永久而不替也。凡我族中诸人,盍相与勉之哉。1

可见温溪洞“诸族”聚族而居,具有“内外之亲”或“联姻”的关系,所立洞契属于“亲契”,即族契。该契分为吉事、凶事、讲信三类。具体规定吉事的婚姻、科名,要赞助“白米五升,鸡雉中一首”;遇到凶事,赞助“米太割五升,常纸一卷收合,各出壮丁二名,二日服役,空石三叶,藁索四十把,盖草二十把。”所谓讲信,即每年踏青、重九讲会,如有故临时进退,则出“酒白米各五升,肉价二斗”;无故不参者,“酒二壶,鸡二首”。《温溪洞契》此后多次修订完善,后世子孙李家淳评论说:“昔我先租退溪先生,尝立乡约以风乡人,又议定温溪亲契以励一里……(亲契)本之以孝悌忠信,施之以睦姻任恤,壹是乡约条例之遗。”2可见温溪亲契本之于乡约条例,又与“乡约以风乡人”有所区别,是“以励一里”的,原因在于乡人是地缘关系,而里即洞是以血缘关系为主的。因此,洞契具有血缘性,往往属于族契。族契是受乡约影响而出现的。

当时安东郡便有模仿推行乡约的。琴兰秀(1530―1604年)《族契立议后识》说:

洞中族契立议,亦退溪先生于温溪洞中所立之约也。其于A睦之道情义兼尽,而吾洞中所居,几至数三十员,皆亲戚,连门接畔与温溪大相似,故取以传录,遵守施行验焉。其于吉凶庆吊讲会之类,举以条列;而无违约戒罚之条,故分轻重别录于后。3

琴氏制定了《戒罚条目》,内容有损徒,包括:定罚不行、谋害族中;有重罚,包括:凌蔑长上、庸言相诘;中罚,包括:留上擅用、违令不从;轻罚,包括:所任不能、无缘不参。琴兰秀还在《洞中约条小识》指出:

乡立约条与洞中族契,皆是良法美意,而自变乱以后,人心日益淆薄,不可以刑杖笞罚而为劝惩也。故兰秀于夫浦洞中别立约条,因人情以导之。下人贱隶,名分虽殊,同受天命之性,则岂可鄙夷而不为之劝诱,同归于至善之地乎。是用分上下别立条列如左。 十六七世纪朝鲜昌宁成氏已经实行过宗会,成文浚(1559―1626年)所作《昌宁成氏宗会法式》说:“唐韦氏有花树会以合族,而程叔子善之,以为可法。”8赵氏也于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设立宗会,设立族会的还有西原郑氏。9由于朱熹、吕祖谦所编《近思录》收录了上述程颐关于族会的主张,10使得族会的思想进一

步传播。朝鲜人李中洙指出:“晦庵朱夫子编《近思录・制度章》,特采程叔子《外书》中花树韦家宗会法可取之训,系之于‘收宗族厚风俗’之下,以明夫亲爱敦睦之风在乎收族,收族之道必于宗子而管摄,俾之支不忘本,本以庇支,其意顾不重大欤。”11可见朱熹将宗会法作为重建宗族制度强调的合族手段,引起了朝鲜人的注意。

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1137―1181年)也致力于制定“规约”。1168年(乾道四年)推广宗会法,他说:

凡预此集者,以孝弟忠信为本,其不顺于父母、不友于兄弟、不睦于宗族、不诚于朋友,言行相反,文过遂非者,不在此位;既预集而或犯,同志者规之;规之不可,责之;责之不可,告于众而共勉之;终不悛者,除其籍。12

不仅如此,淳熙八年(1181年)吕祖谦临终之前制定《宗法条目》,列出族长的事务范围:祭祀、忌日、省坟、婚嫁、生字、租赋、家塾、合族、宾客、庆吊、送终、会计、规矩,为宗族建设提供了具体的样式。1朝鲜时代郑重器(1685―1757年)制定《义契约文》,强调说:

今吾之契以本宗而不混外姓,专昵亲而不并E支,诚以为祭设故也。非但为吾祭也,实以合吾族也。合族之道有本焉,岂但为吉凶相助而已耶。必也居处相聚,出入相随,疾病相扶持,患难相奔走,忧乐焉共之,死生焉同之,一门无异议,众族无二心。然后方可谓尽合族之道,而实吾辈立契之第一义也。

文中还说今后要:“举行规例,则当俟头绪稍备,一依吕东莱《宗法条目》,而禀诸父斟酌。”2可见吕祖谦宗族建设思想的影响力。再如李元祯(1622―1680年)说其宗族:“乃于乡约之外别设洞契,申明约誓,列书姓名,略仿吕氏之节目,参以旧案之规例。”3该洞契受到了吕氏的影响。

17世纪随着宗族的组织化,朝鲜宗族出现了不小的变化。如修谱成为宗族组织的事情,17世纪以前的朝鲜族谱名称多称世谱,已出现族谱的名称,17世纪又出现了“宗谱”的用法,修谱与立宗的关系受到重视,开始区分大小宗,出现了宗长。特别是墓祀、族会是宗族活动的重要形式,编修族谱也往往在此时商定。朝鲜有墓祭祖先的传统,1617年的资料记载,金氏宗族有高庵寺守墓,“使禁樵伐,又录其什物、米谷、田畴之数,备四时祭祀之用,铁券而藏之,欲示于永永奉先垂后之意。吁其至矣,二百年来遵守不失。”4据此,大约自1410年代即朝鲜初期该族就有佛寺守墓,藏有宗族文献,负责祭祖事务。该寺有“墓祭四时之田”,寺虽因壬辰之乱而受破坏,但在1617年(万历丁巳)以后不断恢复。“设庵之举本为先也”,1633年(癸酉)大会祭新修宗定宗族文件,“元本则藏宗家,余分诸派”。5

墓祭是组织宗族的基本形式。617世纪初宣城金氏进行宗族建设,于1607年(万历三十五年,丁未)订立《门会录》8条:

一有司一年相递;

一族会春三月、秋九月设行,各持壶果;

一族会时无紧故不参者,苔奴三十;

一族中或有不睦之事,聚会日随其轻重论罚;

一族中各以义理相饬,违者亦相责,改行而后止;

一池洞、黄鸟洞先祖墓所各岁一置奠,族中四人,定有司两处各二人,自备壶果,每年秋夕躬自奠拜,如有不能之事,族中元有司审察,族会时告于坐中致罚;

一族会时点心,则有司从略,自备设行;

一族中人员有婚丧,则有司出回文从略,扶助水火盗贼亦如之,丧事则米三升、太二升,婚事则鸡□中一首,有司前期出回文收合,送于本家,如或各员中不奉行者,族会日各别致罚。7

其中规定今后每年春三月、秋九月墓祭时举行门会――族会,由“有司”负责,对族人不睦之事处置,帮助族人的婚丧之事。该族会维持了七年。

值得注意,宗族会议也见诸于墓祀之外。8

18世纪的朝鲜宗族制度也有一些新变化,族契进一步普及,成为合族的重要手段。9

族会也更加普及。强调宗族聚会的睦族功能,1766年,东阳申氏赍钱米约日赴会于尚州之金龙寺,宗族来会者总六十余人,宾客三十人,该族认为“其事即韦家花树会故事,其意即苏氏族谱亭遗意也。”订立《约条》7款,主要内容是:“凡我族党,每岁辄一期会于某所,叙讨情话,笃守敦谊,而饮食支供不计丰薄者。”10强调尊卑有序、同族吉凶相救相护。骊阳陈氏、河东郑氏、杞溪俞氏三例说明花树之会成为宗族会议的代称。宗会往往借助墓祭进行。1

门长作用增强,显示出宗族组织化的进展。1777年尚州朴氏设立族契,认为合族结契:“上而护墓享先之节,下而收族讲睦之法,俱在于是。”立议75条,甚为详细。门长管理宗族的作用明显,如规定:“山直守护,先墓所任既重,人虽卑贱,不可轻忽,或有罪过,不当各自笞治,小则告于门长而治之,大则发文齐会、痛绳其罪事。”又如:“祭之前日,公员直月,诸色掌会于门长分定执事。”2

沈氏则是具有大小宗宗契之族。1796年的沈氏《宗契完议》指出:“吾宗之同祖青城伯诸宗,已有大宗G,紫凳鼗は壬绞苯冢享祀之节,财力有裕,节目完备,令人为钦叹者,惟吾宗同祖良惠公诸宗独无G焉,亦岂非诸宗之羞乎。”于是订立《宗G节目》27条。规定:“G会每年三月二十二日、九月二十五日,佥员各持壶果来会,墓山守护之事,享祀备行之节,取议讲正,兼为敦宗睦亲之谊。”3

19世纪及20世纪初年,宗族活动往往借助宗约、宗契、门案的形式进行。宗族契案旨在通过保证祭祖、聚会、行为规范以及互助,加强凝聚力,它在朝鲜晚期的普及,成为宗族制度完善的重要标志。4 徐永坤(1831―1913年)《族契序》讲到本族设族契行族会的理由:

不聚则情不接,情不接则睦安从生,此古人花树会之所以作也,愿与略个吾宗月朔以会,叙尽情欢之余,讲论义理礼法。至于营家济业治田之事,婚姻丧祭制用之度,皆可详论剧谈。如或有怠慢不率者,相警励愈至,期无睽越,不至于败门噬宗,则方可为敦厚之族,而抑岂非外御之道乎。5

该族强调首先进行族会,然后筹划族内事宜。

1904年金海金氏订立花树契,立意来自于宋代儒家的主张:

古有韦氏厚于族,而世称花树家,至今为羡传,而是契之以花树名者,盖取此义也。吾金自罗丽以来,阅千岁之久,降百叶之繁,而枝分瓜列,成族成宗,然遍处各境,会合未易,有面目之不曾识、字号之不相闻、而既乏吕东莱《宗法条目》,又无范文正义庄田宅,为吾宗一大欠事……韦氏合宗之道,而实今日立契之第一义也。6

总之,族会是朝鲜时代宗族制度的重要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承袭了古老的习俗,同时在宋儒宗会法的深刻影响下进一步普及并发生变异,成为宗族组织化的一环。族会通过每年春秋等时候的定期聚会,保证祭祖的实现以及族人的联系,促成宗族共同体的形成,以婚丧互助等增进宗族的凝聚力,对族人伦理道德以及行为加以约束,建立宗族内部以及乡里的社会秩序。

余论:族契与族规的比较

以上论述了朝鲜族契产生于乡约的影以及族契促进族会的功用,下面我们将族契与明朝族规做一简单比较。

族契与族规有很多共同点,族契实为族规。先从产生的时间看。朝鲜的族契出现于16世纪后期的安东地区,早期的族契有李暧1554年制定的《温溪洞契》,以及当时安东模仿者琴氏、李氏的《族契》;明朝的族规出现于嘉靖、万历时期,也是在16世纪后期。再从产生的背景看,朝鲜族契与明朝族规的产生都是以国家与士大夫推行乡约为背景的。第三,从产生的思想来源看,都来源于宋代儒家学者重建社会秩序特别是宗族建设的主张,宋儒重建社会秩序的主张,要点是教化乡里、控制基层社会。将社会组织起来的办法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推广乡里,

组织乡约;二是推广族会,组织宗族。吕氏“乡约”和程氏“宗(族)会”影响深远。第四,从产生的作用看,乡村社会是地缘与血缘是相结合的,因此乡约与族会并无绝对的界限,宗族乡约化,族会普及化,导致宗族组织化,乡族结构得以强化。

如果从族契与族规的内容进行比较,相似、相异之处均有。明后期新出现的族规从形成的特点来看,也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一种是统宗祠规,如休宁范氏,在更大的范围内约束族人;另一种是按照“圣谕六条”制定的;还有一种为结合乡约制度所定的;为了移风易俗而制定族规也是一种形式。当然以上划分的类型有交叉的情况。朝鲜族契也宗契、门契的区分,有的与乡约结合紧密,有的专注于宗族事务。

关于明代族规的内容,我们首先将具体条款有题目的列出,以使大家有一个整体印象。呈坎罗氏《宗仪》8条:妥神灵、严非族、戒妾婚、勉右文、敦本业、勖长厚、警入祀、议综理,祠祭与职业要求较多。太平《崔氏家规》首列“圣谕六训”,接着分励臣节、尽子道、正夫纲、和兄弟、择交游、端习尚、劝向学、严坟禁、崇俭约、辨尊卑、别嫌疑、急征赋、族礼诸条,侧重于伦理道德规范。武峰吴氏《族谱规约》,分辑谱、得姓、五服、继嗣、出赘、周急、睦族、藏谱八篇,内容偏重于宗族事务。19世纪20世纪之交朝鲜徐氏定立的族契,其所立13条训戒,内容包括:事亲、奉祭、奉公、居家、学文、生财、行止、接人、游闲、戏谑、饮酒、奢靡、杂技方面的劝导与禁诫,1如果与明清时期的中国族规相比较,非常相似。不过朝鲜的约条套具体事务较多,伦理层面的训诫较少,而且一般条目没有题目。

其次,我们对明代具体条款没有题目的族规加以归类分析,这类族规一般来说条目较多。大致上明代族规的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显示出时代的特点:一是伴随宗祠建设,族规偏重祭祖方面的规定;二是普及朱熹《家礼》冠婚丧祭四礼的仪节,以移风易俗;三是赋予族长管理族人的权力,使宗族组织化。朝鲜的族契的约条大致上也可以分为上述三类,但是其中内容有所不同:朝鲜祠祭似乎不发达,祭祖主要是在祖墓,因此墓祭兴盛,族契多是通过墓祭祖先进行族会。朝鲜族契也大量关于婚丧方面的要求,多属于互助,不同于明朝族规强调礼仪。明朝的族长设立普遍,有关制度较为完善,朝鲜则以设立门长为主,职责要求较为疏略。

如果说朝鲜族契与明清族规最大的区别,我想大概是明清族规一般收录在族谱当中,并在宗祠中使用,涉及范围较广,教化作用较强,作为宗族规范较为严密。而朝鲜族契一般独立存在,主要为了进行族会,即宗族聚会,内容多是规范族人春秋墓祭与婚丧互助,比较实用。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或许是朝鲜时代族契在形式上更接近乡约,而明清族规则从更广阔的宗族建设与社会秩序立意。

16世纪中后期明朝与朝鲜王朝的宗族发展史表明,两国走了相同的历史道路。明清宗族形成了以祠堂族长为核心的族权,与之相连接的制度要素还有族谱、族田、族学。朝鲜的宗族制度无疑也具有上述各种要素以及族权表达的形式,但似乎宗族制度诸要素的连接没有明清宗族紧密,这或许是两国宗族制度的同中有异之处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浅谈家族企业员工心理契约与组织认同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2-09
一、研究现状最早的心理契约结构说由麦克尼尔(MacNeil,1985)提出,他认为心理契约包括当前利益交换的双方责任的构成,即交易维度和基于情感交换的双方责任的构成,即关系维度。对此,有不少学者均认同,如哥克威克和泰垂克(GakovicTetrick,2003),陈加洲等人(2003)。目前国外从组织认同和组织认同感两方面进行研究,而国内一般将两者统称为组织认同,有不少学者(Jackson,200.........
谈吉林地区朝鲜族长鼓舞的节奏特点
发布时间:2017-02-08
吉林地区长鼓舞是吉林地区朝鲜族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和积累的自娱自乐形式的舞蹈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社会意识得到了极大地飞跃,继承各种文化的内在价值在逐渐的被重视起来。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长鼓作为重要的打击......
中国当代家族企业的组织文化创新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9
[摘要] 企业 组织文化是组织内在的灵魂,在企业组织创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利他主义、传统家族等级文化因子、 现代 管家理论效应和家族企业家心智模式与对外利己本性等家族企业文化特点出发,从理念、制度、机制和习规等......
概念史视域下的家族与宗族
发布时间:2023-03-19
[摘 要]家族史研究已成为社会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但众多学者笔下的家族与宗族关系却莫衷一是。有学者认为家族包含宗族,有学者认为家族包含于宗族,也有学者认为二者关系复杂没必要区分。鉴于概念史近些年来在国内的兴起,笔者认为对家......
从影剧《江姐》看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发布时间:2023-06-06
江姐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了。笔者是从歌剧版所熟知,而京剧版《江姐》,还有拍成电影版的京剧《江姐》,还是第一次欣赏到。不容置疑的是,笔者深深为中国拥有京剧,并作为国粹闻名世界而自豪。在这里,笔者说了三个版本:歌剧、京剧、电影京剧。而这部电影,是在2002年由张元导演、张火丁主演主唱的近年来第一部京剧电影。虽然很多人都在说这部电影是对传统京剧的一个复制,但笔者想说,经过张元导演他个人的视角,还有.........
现代法治视野下的宗族调解
发布时间:2023-08-07
【摘要】宗族调解是古代民间调解中最普遍的调解方式,在化解民间纠纷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宗族资源对于现代法治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宗族;宗族调解;现代法治 中国社会已经从宗法等级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
回族宗教信仰给其现代化带来的特色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 要:现代性是一个历史范畴,其特征呈现在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层面,这几个方面都与其民族传统文化有关。回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宗教不仅给这个民族带来团结与秩序,也相对的保持了其传统的传承,这一点势必是现代化的......
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态度的变化探析
发布时间:2023-02-01
[摘 要]朝鲜战争前后,美国政府对教科文组织的态度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方面,由于美国政府要求教科文组织为联合国的干涉行动进行意识形态宣传的政策遭到了该组织的部分抵制,美国官员降低了参与该组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国内反共事态......
从纳西族民间音乐看民族民间音乐的雅与俗
发布时间:2023-08-07
摘 要:雅和俗的界限自古就十分模糊,很多庙堂之音早期也是来自民间,民族民间音乐同样能登上大雅之堂。笔者以丽江的纳西古乐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指出雅乐与俗乐是音乐文化的一个整体。作为一个民族,任何时候都要弘扬雅乐,保护俗乐。......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企业层级组织的演变(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4
委托代理理论是20多年来重要的理论发展,企业层级组织的演变既带来了发展同事也有很多问题,精品学习网论文频道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针对委托代理理论看企业层级组织的演变发表论文一篇,内容如下: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企业层级组织的演变......
乡村宗族文化复苏的路径依赖
发布时间:2023-08-05
" [摘 要]近来,广大农村出现了宗族文化复苏的现象。笔者深入农村进行调查时,发现了宗族文化复苏的深层原因在于村民对祖宗神灵的信仰依赖,并发现了其运行的内部机制——民主选举、阳光操作和信仰支撑的构架。 [关键词]宗族文化 信......
农村民主治理下传统宗族现代化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7
摘要:富于民族特色的宗族,在我国农村民主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浙江省义乌市祥贝村作为一个“宗族型村庄”,几年内从落后典型转变为先进典型,其间,吴氏宗族发生了深刻变化:“大祥贝”理念替代了狭隘的宗族房支观念;吴氏族员......
由江统《徙戎论》看汉魏六朝民族策略的得失
发布时间:2023-02-05
摘 要:江统的徙戎主张,思想上渊源于羁縻之策,历史上也有很多相近的主张,反映了传统民族观念的一些特征。内迁有利于在共同交往中形成认同感与向心力,外徙不利于交流沟通,更不利于长治久安。内迁之患的原因,在于御之无方。实行德......
宗族重建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3-01-27
对于解放后 农村 宗族组织的遭遇及其形态,大多数学者认为宗族在国家政权的打击下处于不断地瓦解之中。在新政权的 政治 话语中,宗族和宗法制度完全丧失了合法性,宗族被表述为封建的、落后的甚至反动的组织,应被彻底地铲除。在对农村的......
《朝鲜时代女性诗文集全编》中的梅意象探略
发布时间:2023-06-15
摘 要:梅是《朝鲜时代女性诗文集全编》中女性诗人抒发情志的主要载体,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花卉意象,将诗人的主观情志与客观世界紧密相连。以朝鲜时代包含梅意象的女性诗文作品为研究对象展开定量研究,可从食用价值、情感寄托和风姿品......
金代契丹族地方官的政治活动及作用
发布时间:2023-08-05
1125年辽被金所灭,绝大多数契丹人归附于金朝统治之下,契丹人由统治民族沦为被统治民族,成为金朝社会的特殊群体,但作为辽国遗民,他们在金代的历史舞台上依然十分活跃,特别是在金朝的政治活动中,契丹人扮演了重要角色,为维护金朝......
美韩组建联合师破坏朝鲜核武
发布时间:2023-02-20
美国《星条旗报》网站报道称,美国和韩国正式组建首个联合师,军事官员称此举对于这两个盟友来说是一个里程碑。 第二步兵师师长西奥多・马丁少将在京畿道议政府市的红云营地举行的组建仪式上说:“这个仪式反映的绝不仅仅是我们官衔......
从文化的时代性看“三个代表”的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2-09-17
从文化的时代性看“三个代表”的重要意义 江泽民总书记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思想,他指出:“‘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
从江瑶族,浴桶里的长寿民族
发布时间:2023-08-15
贵州黔东南从江一带的瑶族,有一个古老的族俗――不允许女子外嫁他族,原因在于:延续了数百年的瑶浴配方不得传与外族。 《从江县志》记载“板瑶好清洁,家必备一浴桶,工作回家必药浴一次。因处深菁,又好清洁,故长寿者多。”具有......
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9-12-23
摘要:全面从严治党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战略性决策,因此在少数民族区域内进行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推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和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具有关键的引领意义。但是,我国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为此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希望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所帮助。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务川县;组织建设新环境下.........
网络时代的民族旅游经济和文化变迁
发布时间:2023-06-20
摘 要 旅游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不论是出于对异域的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的好奇。在传统的关于旅游的概念中,旅游者带着本族群的文化烙印来到目的地,审视和鉴赏......
论我国民族习惯法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契合
发布时间:2023-08-11
作为调整民族关系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就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广义上的则是指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一切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更涵盖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及......
新经济时代的人才观与组织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4-01-07
论文 关键词:新 经济 人才观 组织文化 创新激励 心理契约 论文摘要:不同的时代对人才的看法和观点不同,新经济时代人才的侪值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相对于贵奉而言里得更曲稀缺,出现人才雇佣资奉的新现象。组织要想不断创新并拥有......
朝鲜战场上的
发布时间:2015-08-28
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半岛上空实际上成了苏制战斗机与美式战斗机之间殊死较量的擂台。同时,美苏之间在背后对抗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正面的交锋,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双方都企图“偷”走对方参战的最新型战机。 美国人的策略 开始,......
从民族国家到后民族国家
发布时间:2022-12-11
【摘 要】由于面临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作为当代社会最广泛存在的政治治理模式的现代民族国家出现了“民主的困境”。在考察了民族国家民族主义的“恐怖性”、全球化导致的软弱无力后,哈贝马斯试图建构起“升级”民族国家的未来......
侗族丧葬习俗的宗教文化内涵探析
发布时间:2023-05-15
[摘要]文章以黔东南侗族地区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该地区丧葬仪式的描述和文化解释,从宗教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对该地区的丧葬习俗进行简要分析,归结出侗族丧葬习俗所蕴涵的宗教文化意义。 [关键词]侗族;丧葬习俗;宗教文化内涵 ......
自组织原理与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要:均衡问题充满了复杂性。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人类社会文化追求公平与正义,要遵循自然规律。大一统的教育模式不符合民族发展的实际,教育方针应遵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摈弃简单化的思维方式,从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并存的现......
论从实践观点看组织中的学习(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4
精品学习网论文频道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为您提供一篇论丛实际观点看组织中的学习,内容如下: 论从实践观点看组织中的学习(1) 辩证唯物论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指出在实践和认知的关系中,实践是第一位的,认识离不开实践......
论夏舞与夏朝、夏族无关
发布时间:2023-03-04
内容提要 《礼记》记载贵族子弟的教育内容,有“舞《大夏》”,古代注疏家一致注解为夏代的歌舞,其实《诗经》记载万舞的表演是“左手执a,右手秉翟”。翟是翟羽,即雉鸟的羽毛。因此这种舞蹈又叫羽舞。《春秋・隐公五年》:“初六献......
从《搜索》看网络时代的群氓
发布时间:2022-10-29
从《搜索》看网络时代的群氓 当影迷还沉浸在陈凯歌导演理性成熟的创作风格和深邃沧桑的历史厚重感时,《搜索》完成了从历史到当下社会问题的华丽转型。毋庸置疑的是,影片所反映的社会热点问题都和互联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女主......
明清徽州宗族的尚俭之俗
发布时间:2023-03-01
徽州人多以勤俭为荣。明清时期是徽州得到空前开发的重要阶段,徽州民众在这里的每一分耕耘和收获都与他们的勤俭息息相关。朱熹说过:读书起家之本,勤俭持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朱子在其“四本论”中就提到勤俭持家的重要性,徽州人一直谨遵朱子之礼,不忘勤俭。宗族倡俭,持家有道明清时代的徽州,宗族组织繁荣发展,聚族而居,随着该地区的开发和物质资料的丰富,也出现了世风日下、奢靡成风的不良习气。“近世风.........
从彭丽媛的演唱看中国民族声乐教学
发布时间:2023-06-21
摘要:彭丽媛成功的探索了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表现民族歌曲,她勇于创新不断突破自己,她坚定不移的在中国民族声乐这条道路上开拓耕耘,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本文便从彭丽媛的演唱中窥探民族声乐教学方法。 关键词......
从反智论看禅宗发展
发布时间:2023-08-05
一 引言"反智论"译自英语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称为"反智识主义"。与其认为它是种学说,倒不如视之为一种态度。在古代中国,始终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这种现象却一直存在于政治,文化等领域。(1) 在禅宗中,反智论的表......
浅谈黔北仡佬族文化的原始宗教印迹
发布时间:2022-11-11
[摘 要]原始宗教曾经是原始社会里人们的精神生活,是一种原始的社会形态,有自然崇拜、生殖器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多种表现形式。原始宗教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它在人类历史上跨越的时间最长,即使进入了现代社会也没有全然消亡,本文试......
城镇化进程中民族地区农村集体组织成员资格问题
发布时间:2023-04-22
无独有偶,类似因为农村集体组织成员就征地拆迁集体上访事件乃至于发生刑事案件的案例在其他民族地区也常常发生,已成当地基层工作的重点内.........
少数民族乡村治理中的传统社会组织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要:少数民族乡村治理是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型,少数民族乡村治理也面临着如何在特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有效开展治理实践的难题。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是少数民族乡村治理的重要地方组......
浅析藏族舞蹈中的宗教内涵
发布时间:2013-12-17
毕业论文 摘要: 本文试图以藏族的“卓”、“谐”、“果谐”、“热巴”这4种舞蹈为主,从它们的伴歌(调式、旋律)、歌词(内容和速度)、队列队行变化、......
网络企业视野中的家族企业组织模式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17
【摘 要】家族企业因其内部成员间复杂的关系及较高的管理成本,已被视为一种落伍的组织形式。然而从网络企业的视角来审视家族企业可以发现,家族企业具备适应新经济环境下的特点,诸如弹性化管理、网络化模式等。另一方面,由于家族企......
从国际法视角看民族自决与台湾前途
发布时间:2023-08-17
一、引言 二、国际法中的民族自决问题 (一)民族自决的含义 民族自决权这一国际法原则得到了各国的承认,但是关于民族自决的定义还是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民族自决权是指每个民族都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政府,都有建立民族国家......
教育:民族现代化的轨迹
发布时间:2022-07-22
" 当今世界,民族国家间的竞争已从中古农业文明时代,仅凭原始体力肉搏取得的“体力战争”;演化到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凭借人造机械取胜的“机械战争”;发展到现在、未来,已是凭快速信息、先进知识的脑力创造取胜的“知识战争”......
宗族因素对村民自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2-07
" [摘要]宗族作为一种传统力量,随着改革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转型而悄然复兴,成为嵌入村民自治的重要变量,对村民自治运作形成双重影响:一方面,积极推动村民自治的运作和发展}另一方面,又对村民自治构成危害。 [关键词]村民自治;......
从茶马古道的《赶马调》看多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3-08-22
从茶马古道的《赶马调》看多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发展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海拔最高的一条贸易交流之路。它缘起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后来逐渐衍变成一条众多民族共同参与、交流的经济、文化、政治交流之路。它是我国继丝绸之路后又一备受国际关注的商业路线。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茶马古道申遗步伐的加快,随着人们对于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认识的逐渐加深,茶马古道已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且成为最受关注的民族文化话题之一。茶马古.........
论辽金时期朝鲜半岛女真人分布
发布时间:2023-08-24
[关键词]女真人;辽;金;朝鲜半岛;分布 古代东北边疆地区的女真族,在兴起、发展及壮大过程中,曾有大量女真人分布于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如《辽史》中的“长白山三十部女真”,朝鲜史料《高丽史》中的“东女真”、“西女真”都是对......
从宗教角度看芭蕾形态
发布时间:2023-04-26
【摘 要】在英文中,“宗教”一词有把人们捆绑在一起的意思,宗教舞则是人们为祈求神灵保佑而群体共跳的娱神舞蹈,具体的场面则因种族、地域、信念与信仰的不同而不同。由此可见,在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舞蹈之中,宗教舞蹈都占有相当......
近代乡村财产继承习俗与南北方宗族社会
发布时间:2022-11-02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民国期间全国性调查资料,对南北方乡村财产继承习俗作比较分析。本文认为,近代南北方乡村财产继承习俗反映了以宗祧继嗣为基础的宗族社会财产继承制度特点,但中国乡村财产继承制度并不是某种高度一致宗祧继嗣观念的简......
从《青旗》报看蒙古族家庭教育与女子教育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要]对于家庭教育及女性教育的启蒙与重视代表着蒙古族教育向近代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内蒙古地区女性教育事业可以追溯到清末蒙古王公贡桑诺尔布创办的喀喇沁右旗毓正女学堂。这一举措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的束缚,代......
我在朝鲜过五一
发布时间:2023-01-24
导语:节庆活动多也是朝鲜的一大特色,虽然朝鲜是每周六天工作制,但是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全国性的节庆活动,就连妇女节也是全国统一放假,在妇女节期间,从不做家务的男人也要早起为妻子做一顿早饭。 妙香山在平壤北部,是朝鲜境内的......
朝鲜李朝所知之南明述略
发布时间:2023-04-11
摘要:朝鲜李朝仁祖后期至显宗初年正值中国的南明时期,由于朝鲜与明朝长久以来的密切关系,李朝君臣对南明的存续情况十分关注,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这些信息以民间传闻为主,较少官方消息,使李朝君臣所知之南明与事实多有偏差,尽管如此,李朝君臣以此了解了南明抗清的概况和中国的局势。朝鲜史籍所记录的这些南明信息,对研究南明史及当时的中国社会都有一定价值。而李朝君臣对南明信息持续关注的事实本身,也为了解明清.........
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之一)
发布时间:2023-04-01
【 正 文】 20世纪就要过去了,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现代化,为宗族定位、定性是探求现代化之路必不可少的一环。事实上,本世纪初国人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自强的探索中,已经把宗族问......
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对美术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8-07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播由魏至隋的360余年中,中原大地历经30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在此期间,少数民族对北方的侵袭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在这个过程中,也给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带来一些契机,他们在不断吸取中原文化的同时,也在完善自身文化的形态。值得一提的是,玄学是由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而衍生出来的学术,也可以把它看作道家的一种新型表现.........
仫佬族“依饭节”的宗教学探究
发布时间:2022-12-05
摘要:宗教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长河里沉淀了丰厚的人类发展信息,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变迁。各种各样的宗教派别在具备一定的完型后都以相对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它的宗旨。仫佬族“依饭节”仪式的形成有其发......
藏族民居——宗教信仰的物质载体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要]民居被认为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宗教则是文化的基本质量,民居也就被视为宗教的物质载体。嘉戎藏族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同时还保留有各种原始宗教的信仰。这些信仰在嘉戎藏族牧民民居中有很好的体现。从帐篷、碉房到室内外的装......
从睡虎地秦简看秦朝奴隶与唐代奴婢的异同
发布时间:2023-06-23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睡虎地秦简与唐律的比较研究,说明唐律中有关奴婢的许多律文、亦即中古良贱身份制度的许多律文,源自于秦律中关于奴隶的规定。这与史书所载唐律源自于魏晋之律,魏晋之律源自于秦汉之律的记载,完全吻合。另一方......
“我们时代的鲜活记录”
发布时间:2022-11-16
去看见生活;去看见世界;去目击重大事件;去看穷困者的面庞,也去看骄傲者的身姿;去认识奇怪的事物――机器、军队、大众、丛林里或月球上的阴影;去见证人类的杰作――绘画、高塔、新发现;去眺望千万里之外的事物,去窥见隐蔽在墙......
由“哭嫁”看当代湘西土家族女性的地位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要]土家族的“哭嫁”习俗在土家族传统婚俗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了土家族女性对自身地位与权利的争取,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永顺县老司城村土家族女性“哭嫁”习俗的历史人类学调查,透视土家族女性“哭嫁”习俗的现状......
从娱乐广告看娱乐广告时代
发布时间:2023-08-04
从娱乐广告看娱乐广告时代 一、娱乐广告产生背景分析 娱乐一直存在于我们周围,人们对于精神生活要求的提高,可能主要体现在休闲娱乐。“娱乐因素”成为产品与服务竞争的关键,消费者不管购买什么,都在其中寻求“娱乐”的成份。娱乐无......
“民间宗教是中华民族信仰文化的丰厚基础”
发布时间:2023-04-30
在长期学术研究中,牟钟鉴先生对民间信仰、民间宗教多有涉猎,并且在他的很多文章和专著中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可以说开辟了近年来对民间宗教新的认识视角。6月的一天,一个特别偶然的场合,记者有幸遇见久未谋面的牟钟鉴先生,跟牟先生谈起道教界对民间信仰、民间宗教的普遍关注,以及一些道长,包括中国道教协会的几位副会长,多次提出希望《中国道教》杂志能请他谈一谈与民间信仰、民间宗教有关的话题。牟先生欣然接受.........
从今不做剁手族
发布时间:2023-08-06
坊间有句老话,叫“鱼找鱼,虾找虾,土豆找地瓜”,林凯和女友洛小琪能走到一起,就是因为他们是骨灰级宅男宅女。长期足不出户,那还不得饿死?请勿担心,林凯是个码字工,用洛小琪的话说,他的手指就是印钞机,随便敲几个字,钞票便......
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从农民组织化的角度看
发布时间:2023-05-02
"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从农民组织化的角度分析当前中国部分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的困境,以期为改善这一状况提供更具目标性的参照。文章主体分三个部分:一,本文所论"组织化"的内涵界定;二,作者的选题动机和资料来源;三,部分农村社区农民......
朝鲜外相时隔15年再次赴美 朝美关系引外界关注
发布时间:2023-03-04
朝鲜日前正式通知联合国,外相李洙墉将参加9月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大会。这则消息立即引发诸多猜测,朝美关系会否迎来转机成为关注焦点。最近,朝鲜外交动作频频,除朝日高级别秘密接触外,朝俄关系也持续密切。韩国有分析认为,随着韩......
不是“去组织化”,而是“再组织化”
发布时间:2022-11-19
变化无常,组织有常,无论到什么时候,人们都要结成社区(community),就像千百年来一样。 先从一个案例说起。 广州A公司:2005年12月成立于广州,主营业务是液晶电视主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这个领域做到全球第二名,占全球......
他们在朝鲜战场
发布时间:2023-07-16
1950年6月,李亚林在身为当地妇救会会长的母亲的支持下,报名参军。“我们穷人只有靠共产党毛主席才能翻身得解放,我们小时候很苦,六个人靠父亲一个人劳动,土地也没有,每年租人家的田地种,打下来粮食交租子的都不够,家里很苦,但......
古代的追星族
发布时间:2016-05-18
现在人们都把追星族称为“粉丝”或者“fans”。“fans”的本意来自拉丁文“Fanatics”,意思是“对神的崇拜所导致的疯狂”。然而,“追星族”并不是当代的时髦词,据考证,追星族的闪亮登场可追溯到唐朝。 一个名叫魏万的年轻人为了......
新时代陶瓷人物绘画的民族情结
发布时间:2023-06-21
景德镇,这座具有千年制瓷历史的文化名城,在长期探索、继承、创新中创造出了流光溢彩的陶瓷文化,演绎出了惊艳天下的文化艺术奇葩。景德镇艺术陶瓷成为具有中国独特文化特色的艺术瑰宝。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历经一代又一代陶瓷艺术工......
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之二)
发布时间:2023-06-24
【 正 文】 (四)宋元明清宗族研究 这一时期的研究从内容和观点来看,实际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前期为第一阶段,在该阶段,六七十年代留意族权问题的一些学者整理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形成宗族研究的一个高潮。研究的基本......
普世语言、王朝语言与民族语言
发布时间:2023-08-14
www.LWLM.com编辑。普世语言、王朝语言与民族语言 关键词 近代欧洲 普世语言 王朝语言 民族语言政治化权威模式 世界上现存的语言约有6000种。就欧洲而言,目前那里大约有六十余种语言。有的欧洲语言学家慨叹,就语言资源的丰富性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农村宗族问题研究管窥
发布时间:2023-02-26
" 摘 要:本文就当代宗族复兴的原因、宗族由传统向现代变迁、宗族与农村民主政治的关系、宗族与社会经济和宗族与现代化的宏观思考等五个问题,对学术界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农村宗族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较系统的回顾和梳理,进而对研究中存......
明朝时期滇黔两省彝族由聚居变为散居的原因探究
发布时间:2023-08-13
滇黔两省为彝族传统聚居区,隋唐以来两省彝族势力已盛。自明朝以来,滇黔两省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明初统治者在彝族地区沿用元朝的土司制度,但随着土司势力的日益发展而严重威胁着中央政权,明王朝不得不设置流官和土官政权。与此......
从中日品牌历史看民族品牌生成及其特征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我国当下流行的品牌理论都来源于西方,其论建构和话语形式都完全是西方化的。这一理论往往强调了品牌的共通性而忽视了品牌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造成品牌实践的误区。品牌生成首先是民族性与地域性的,只是到了工业化大生产以......
明成祖情迷朝鲜妃
发布时间:2023-02-25
从元朝开始,朝鲜就被迫向中国朝廷进献美女,明初仍是如此。明朝开国时,太祖朱元璋的后宫中就有不少朝鲜妃嫔,而明成祖朱棣据说就是朝鲜人硕妃所生的朱门之后。 公元1408年,明成祖派内使黄俨等人出使朝鲜,赏赐朝鲜国王白银一万两......
李维时代罗马人民的跨民族法体系
发布时间:2013-12-19
李维时代罗马人民的跨民族法体系 李维时代罗马人民的跨民族法体系 李维时代罗马人民的跨民族法体系 「内容提要」对李维时代罗马的万民法、战争法、随军祭司法以及三者关系的研究,可以展现罗马私......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探讨
发布时间:2016-12-30
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实践 (一) 理论基础 其一,环境权理论。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该宣言指出:人类有在过尊严和幸福生活的环境中享受自由、平等和......
从商鞅变法看秦朝速亡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2-11-13
[摘 要]商鞅是战国中期的杰出的政治活动家。他在相秦期间实行变法,大力地促进了秦国政治经济的全面发展,为秦国最终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其相关政策和思想对后来秦国乃至秦王朝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极端的措施和思想......
浅论孔子伦理思想与明清徽州的宗族文化
发布时间:2023-07-27
论文 关键词:孔子伦理思想 明清徼州宗族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论文摘要:明清徽州宗族文化的 发展 达到了鼎盛阶段,其表现内容也十分繁杂,但都根植于孔子伦理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社会秩序的稳定,并成为中......
宗教·政治·国族意识:论近代中文报刊的出版特性
发布时间:2023-07-10
摘要:作为西学东渐和晚清知识分子启迪民智的重要载体,中国早期大众媒介的兴起一直是文学、传播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重点。近代报刊作为中国早期大众媒介的主要形态,宗教性是其源初特性,伴随着政治格局的变化,商业性和政治性逐渐成为其本质和显著特性,并最终形成培养中国民众“民族一国家”意识的近代出版发行体系。关键词:宗教;国族意识;近代报刊;出版特性近现代报刊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在中国出现于晚清。19世纪以.........
从民族心理原型视角看英汉语模糊性差异
发布时间:2023-06-08
摘要:虽说“模糊”是语言的共性之一,但英汉语的模糊性在审美价值和生成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看,与英语中“模糊”相对的词是“精确”,而在汉语中与“模糊”相对的词是“直露”。人们在探讨引发英汉语模糊性差异的原因时......
从传统到现代: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的规律
发布时间:2023-03-26
[摘要]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过程中,社会文化变迁是民族现代化发展进程的表现。不断从传统向现代变迁,发展的自觉性日益增强,发展模式逐渐多元化,追求文化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文化保护与产业开发,成为区域发展的特色和亮点,并存在着......
从词汇嬗变看社会时代演进(1)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词汇是 社会 历史 文化足迹的印记,从词汇的嬗变可以看到社会的演变和 时代 的进步。通过词汇还可看到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不同层面的变异,因此正确地掌握和使用词汇为 中国 现代 化建设服务,这是信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关......
从动植物看《诗经》时代婚恋风俗
发布时间:2023-08-16
摘 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历来都是文学、动植物学、语言学、民俗学等研究的热点。《诗经》中运用大量动植物意象比兴,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当时周人的生活。文章从《诗经》中的动植物入手,研究《诗经》时代的婚恋风俗和生殖......
网路化组织与网络式组织
发布时间:2013-12-18
网路化组织与网络式组织 网路化组织与网络式组织 网路化组织与网络式组织 网路化组织与网络式组织罗家德 元智大学资讯社会学所摘要关键字:资讯化组织、网络式组织、企业再造工程、资讯传播、知识工人网络式组织这......
从个人――组织价值观契合入手浅谈知识型员工招聘工作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如何提高知识型员工招聘工作的有效性,是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与关键。本文结合个人-组织价值观契合理论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从招聘工作的5个主要环节......
浅谈清高宗乾隆的民族关系思想
发布时间:2023-06-25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的民族关系思想开清中期满清政府处理民族关系之新风,为维护和促进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学术界对乾隆的政治思想、军事思想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民族政策也从单一边疆地区......
“互联网+”时代数字资源组织标准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1
关键词:“互联网+”;数字资源组织标准;信息组织摘要:文章在介绍原有数字资源组织标准和方法的基础上,阐释了“互联网+”时代数字资源组织标准的新需求,并提出了新的标准规范。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9-0129-031“互联网+”兴起的背景“互联网+”是指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与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
从改革的角度看隋朝的“国计之富”
发布时间:2023-08-07
隋祚短暂,但是它的富有程度令世人咋舌。史书中有关隋代仓库丰盈情况的记载不一而足,我们于此便可管窥隋朝之富足。《隋书 食货志》记载,开皇十二年(592),库藏皆满,开皇十七年(597),更是中外仓库,无不盈积。所有赉给,不逾经费,......
从来凤县药业产业现状看西部民族地区县域药业产业化
发布时间:2015-09-09
中药产业在西部开发地区具有重要地位,甚至是有的地区的支柱产业。恩施州属于国家确定的西部开发地区范围,是土家族、苗族生活的地方,地处亚热带,属典型的山地气候,适合各种不同气候需求的植物生长,有“华中药库”之称。来凤县中......
从海昏侯看汉王朝的接班人问题
发布时间:2022-12-24
最近电视台连日播放江西南昌发掘海昏侯墓的镜头,从发掘的初步状况看,墓葬品极为丰富,此墓应是海昏侯刘贺的墓,也只有他的墓,才可能有这样丰富的陪葬品。刘贺做过二十七天皇帝,说实在的,他是一个没有心机又非常任性的少年皇帝,......
从组织学习的视角看浙江制造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浙江制造企业国际化的现状,然后分别从浙江市场经济发展为制造企业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浙江产业结构和优势产业适合走国际化的道路,地方政府为企业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等三个方面谈浙江制造企业进行国际化......
去组织,自组织,云组织
发布时间:2022-09-06
如果市场这么美好,为什么我们还需要组织?为什么不能在市场中进行所有的价值交换?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新技术、社会化媒体、大规模业余化,使得群体的连接成本大幅下降。交易成本巨幅下降,使得去组织化成为可能。在今天这个时代,大公司为什么必然会衰败?基业常青为什么将不复存在?因为《基业常青》这本书讲的是工业时代,而我们已经进入一个颠覆式生存的时代,工业时代的思维方式、商业逻辑已然失效。我坚定地认为,如果你从产.........
浅论清朝封禁政策及朝鲜边民犯越
发布时间:2023-03-04
[摘 要]清朝朝鲜边民迁入延边地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清初期因战争被掳至满洲贵族庄园劳作的包衣;第二个阶段是封禁期间非法越境,以狩猎、挖参、垦荒为主的朝鲜边民;第三个阶段是1860年因朝鲜北部自然灾害而大规模迁入,......
论从“老子化胡说”看汉魏六朝佛教徒的老子观
发布时间:2022-12-07
" [论文关键词]老子;化胡;佛教徒;道教徒 [论文摘要]汉魏六朝时期是道教兴起、佛教传入中国,进而引发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激烈碰撞的时期。作为道家象征符号的老子,曾被道教和佛教双方进行大规模的宗教化解读和利用,“老子化胡......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