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西部民族农村村民参政意识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

西部民族农村村民参政意识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02:31:48
西部民族农村村民参政意识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
时间:2023-08-07 02:31:48     小编:

摘 要: 提高村民的参政意识对于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由于经济社会基础、村民科学文化素质、农村政治生态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瓶颈制约,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村民的参政意识呈现出参政愿望与参政实际水平不协调的特征。促进该地区农村村民参政意识健康发展需要从加强该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入手,逐步实现经济、政治和人的现代化。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农村; 村民; 参政意识

中图分类号: D638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15.03.015

The Realistic Dilemma and Solutions on the Villager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in Chinese West Minority Concentrated Countryside

――Research on X Township of D County

YANG Zhi1 , KONG Xiao-li2

(1. Marx School of Gansu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Institute, Lanzhou 730070, China; 2. Yong Jing County Liu hua School, Linxia 731600, China)

Abstract: Promoting the awareness of the villagers’ political participat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west minority countryside. At present, due to the bottleneck restriction of economic social foundation, villagers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qualities, rural political ecological,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etc.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has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tha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desire is uncoordinated with the real level.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ural villager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wareness in this area, w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realize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human modernization step by step.

Key words: the minority nationality; countryside; villager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一、问题的提出

村民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既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也是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村民广泛参与农村村务管理是创造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政治环境的先决条件,也是该地区实现政治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然而,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历史传统影响以及农村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原因,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村民的参政意识普遍不高,参政愿望与实际参政水平相背离。而参政水平低与贫困具有内在联系,贫困导致参政意识不足,而参政意识不足导致农村基层治理环境恶化,制约了脱贫致富的进程,形成恶性循环。笔者力图通过对甘肃省D县X乡的调研,窥斑见豹,以探究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村民参政意识面临的现实问题及深层原因。

D县位于甘肃中部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是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自治县。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众多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境内平均海拔约2600米,沟壑纵横, 山多地瘠,干旱缺水,年均降水量350毫米,蒸发量达1387毫米,常年气温较低,冬长夏短;二是多民族杂居,宗教影响深远,境内有多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有民族语;三是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该县基本没有现代工业,种植养殖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以马铃薯、玉米、油菜籽、小麦、胡麻等旱区作物,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人均耕地约1.1亩。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200多元,全县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县,其贫困状况在西部地区也是突出的。

2014年12月笔者在D县X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无结构访谈,发放问卷100份,收回90余份,在问卷当中具体涉及了村民的选举意识、参与决策意识、监督意识以及参政效果等。

二、当前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村民参政意识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D县村民当家作主的愿望较强烈,但参政水平不高,政治冷漠严重,参政效果较差,参政意识呈现以下几方面突出特征:

(一)参与选举的愿望与作用失衡

当家作主是人民群众共同的自然愿望,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大部分村民都期望能够成为村务管理的一分子,希望自己的意见得到尊重,自己的诉求得到重视和满足,并能够影响其他村民的意见和村委的决策。问及“您愿意参加村民会议选举吗”时,70%的受访对象选择愿意,20%选择无所谓,仅有10%的人选择不愿意。但他们大部分对自身参政作用的评价较低,认为参政没有实际意义。当被问及“您认为村民在村务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如何”时,约60%的对象认为“没有作用”,30%的对象认为“作用不大”,仅有10%认为“起很大作用”。有的村民认为去村委投票不如回家干活,选谁都一样。大部分村民认为在村务管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乡(政府)和村“三职”干部。 从村民参与选举的动力机制分析,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是村民选举的主要动机。村民对我国现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般是认可的,对其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是坚信的。当问及“你觉得人民代表大会是否反映民意和保障了大多数群众的利益”时,近70%的村民认为保障了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当问及“当您投票选举村民代表的时候,您认为_____(可多选)”的时候,70%的对象认为是“在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对社会有益”。然而,在农村的村级选举中,大部分村民投票主要是出于自身眼前利益的考量,看重经济实惠,而对全村整体、长远利益考虑相对较少,更缺乏对集体和他人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只要跟自家没有直接利益关联,一般就持“无所谓”态度。调查发现,有的村党支部或村委为了吸引村民前来投票,只得给党员或群众“送礼”。而村“两委”主要干部的培育和选拔,实际上发挥主要作用的是乡镇党委,乡镇党委的提名往往起着重要作用,村民很少有人会根据有关法规联合推举候选人,而且大部分村民并不是真正在意谁会当选。

(二)民主监督意识与监督渠道不协调

调查发现,村民在涉及自身合法权益保护时,往往有较强烈的监督意识,但找不到合理而有效的途径。当被问及“如果你对某位村干部的工作能力不满,你会通过什么途径寻求帮助”时,约65%的对象选择“向乡政府反映”,认为只有向乡政府反映情况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只有上级政府才能解决实际问题。20%的人选择“上访”,并有部分村民提出“上访才能解决问题”。在这部分村民看来,上访或扩大影响可以给乡镇领导干部施加压力,这样才能满足自己的诉求。16%的受访者选择“到法院去告他”,10%的受访者选择“寻求村委会的帮助”,5%的受访者选择“干脆放弃”或“其他途径”。可见,大部分村民遇到问题仍会首先选择较为传统“告状”的方式。虽然大部分村民对基层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官官相护”现象不满,但仍把上级政府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依靠”,这实际上是中国农村几千年“清官情结”的延续,他们总是不断地期望有一个能为其做主的“父母官”来主持公道。虽然,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已经明确规定了村民监督、罢免村干部的权利,但大部分村民对于依靠村级民主力量来监督甚至罢免村干部的意识还很薄弱,现实中还鲜有实践。

(三)参政表象与参政实情相背离

农村村民政治参与存在着不少风光的“假象”,从有关材料看,村民参加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到场率、投票率都比较高。村干部提供的材料显示:这次调查的X乡的村民中,约84%的村民参加过近三年的村委会投票选举,约83%的村民参加过近两年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但事实上,这种村民“广泛的参与”有很大水分。一是委托投票被广泛应用。此次调查中,当问及“在投票选举中,你会让别人代你投票吗”,69%的村民选择“看情况,可能会”, 只有30%的村民选择“肯定不会”,可以看出,村民大部分都能接受委托投票的形式。实践中,有的村民会一人代写多张选票。二是干部动员下群众象征性参与。有些村民参与投票主要是由于被动员、引诱或迫于某种压力,碍于村干部的“面子”或某种特殊关系。再就是从众型参与,看别人怎么做自己跟着做,避免自己成为“另类”,并非出于自己的真实意愿。此次调查中,在对“您参加村委会投票选举主要是为了什么”的回答中,约48%的村民选择“村里要求我参加”,30%的村民选择“大家都去,所以我也去”,仅14%的村民选择“我自己想参加”。

另外,村务管理中存在事实上的不透明,虽然村委也根据规定进行村务公开,但一般是选择性公开。公开的时间、地点、方式等也不便于群众了解真实情况。由于信息不对称,村民无法有效监督村干部。

(四)参政要求与参政能力不匹配

此次调查中发现村民的参与能力整体较弱且参差不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度化参政能力不足。

村民虽然具有参政的期待,但对于参政应了解的法律法规不熟悉。调查发现,大部分村民对村民自治的有关法律法规不熟悉,自觉应用的能力不足。当问及“你知道《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吗”,60%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40%的村民表示知道一点。当进一步问到“你知道其主要内容吗”时,只有不到30%的人表示知道。当问及“你知道我国法律是如何规定选举程序的吗”,71%的村民选择“不知道”,27%的村民选择“知道一点”,不到2%的调查对象选择“大部分都知道或全都知道”。可见村民对自己参政中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法律义务并不清楚。

同时,村民制度化参政意识及能力不足。对于“如果您是干部候选人,您将采取什么办法让选民或代表了解您,投您的票”,20%的受访对象选择“组织上介绍”,33%的村民选择“找亲戚、朋友帮忙”,24%的村民选择“希望有竞选,我自己表现”,9%的村民选择“组织班子活动”,1%的村民选择“用经济手段拉票”,13%的村民选择“其他”。可以看出,村民对于参政方式缺乏成熟的路径选择,随意性较强。选择“找亲戚、朋友帮忙”的占比最大,这说明村民对于制度化参政还不熟悉、不习惯。在他们看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也是最熟悉的方式,是否合法却在其次。

2. 参政信息不对称。

充分和对称的信息是村民有效参政的前提条件,特别是村民参与决策的基础。调查发现,样本村村民对于本村村务管理的信息存在了解渠道不多和不愿主动积极去了解。对于“您是否经常去看村里的财务公开栏”时,表示“经常去看”的只占20%(这部分人中大部分是村干部),“偶尔去”的约占54%,“没兴趣看”的占约22%,“不知道有没有村务公开栏”的占4%。由于村民自治组织的相对涣散,村集体缺乏实体经济支撑,集体统一经营早已瘫痪,农村很少召开村组会议进行学习或讨论本集体事务。再加上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农村村民自治既缺钱又缺人。群众忙于打工或务农,主要精力聚焦在增加家庭收入上,对于农村集体事务,只要不涉及切身直接利益,就会充耳不闻。另外,家庭承包经营形成的分散局面使得农民间相互交流较少,信息传播困难。即便有交流信息的机会,也主要讨论大家都感兴趣的各家具体事务,主要是怎样创收。另外,由于科技文化素质低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村民对来自媒体如互联网、手机短信、网络电视等信息渠道较少,尤其是互联网所提供的表达民意新空间的技术陌生。虽然大部分农民家庭拥有电视、手机,但电视一般都只能接受卫星信号,无法接收本地电视台节目,手机由于信号较弱而难以上网,农民一般也不会使用。 (五)政治参与的自觉性、主动性、组织性较低

在自然经济环境中,农村村民多习惯于动员性、被动性、工具性地参政议政,鲜有自主性、自觉性、目的性参与。再加上传统观念“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影响和“父母官”情节,村民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理性的参政人格。村民虽已知道自己参政议政的权利和义务,但真要切实去实践时,他们大多选择了回避,特别是不愿面对尖锐敏感,更不愿批评、举报村干部,担心得罪乡邻,遭到报复。

另外,组织化参政水平低,分散的生产模式使得农民难以结成统一的整体,以组织的力量参政议政。马克思曾指出:“一小块土地,一个农民和一个家庭;旁边是另一小块土地,另一个农民和另一个家庭……数百万家庭的经济生活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与其他阶级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互相敌对,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一个阶级。而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的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政治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因此,他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无论是通过议会或通过国民公会。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归根到底,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支配社会。” [1] 有学者认为我国农民处于“原子化”状态。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课题组认为:“农民已成为几乎没有任何组织依托的个体,他们既没有传统社会中的社会组织(如家族)可以利用,也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自治团体,因而无论是通过市场还是通过国家的路径都是堵塞的。因此,使农民成为最为脆弱的社会集团。” [2] 在西部民族地区,农民的自组织还是存在的,主要就是家族、宗族、宗教组织等,特别是伊斯兰教信教群众的宗教门宦组织,在人们的生活中影响较大,但依靠宗教组织参政议政与我国政治体制不兼容,而合法的农民参政合作组织却几乎空白。

三、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村民政治参与意识健康发展的制约瓶颈

综合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村民参政意识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制约瓶颈。

(一)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

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曾指出:“高水平的政治参与总是与更高水平的发展相伴随,而且社会和经济更发达的社会,也趋向于赋予政治参与更高的价值。” [3]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参政意识薄弱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社会发展不足,村民参政议政缺乏实际的经济利益动力。参政一般不能增加自己的收益,不参政一般也不会减少自己的收益。不少人认为去村里开会不如在家干农活。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体制下,农村集体对村民个体利益的影响正趋减弱。而且大部分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营收入几乎为零,村委拿不出资金来为村民办实事,村民自然不看重村委。当然,在西部农村扶贫开发中,村委借助国家扶贫开发、民生保障等方面的资金和政策,掌握了具有一定含金量的资源,但这些资源明确针对特困群体,而且不能体现村委自身的能力,群众认可的是中央和各级政府,而不是村委。

由于经济发展不足,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足,县乡政府主要依靠上级拨款勉强维持运转,缺乏足够的财力支持村级党政组织发展,村干部待遇较差。调查显示,样本村一般村干部年工资只有6000元左右,而且没有其他补贴或福利,难以吸引农村精英参选村干部。村委办公条件、经费更是紧张,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二)农村社会治理的生态环境相对恶劣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基本停留在传统的“熟人社会”阶段,远不是现代意义的法治社会,“关系”是维系社会的主要手段。各种建立在亲缘、血缘、地缘、人缘、教(宗教及宗教教派、门宦等)缘等基础之上的私人关系网络成为组织动员社会的依靠。学者袁松认为:“取消农业税, 实行村账乡管/ 村账镇审之后, 大部分的中西部村庄掌握的治理资源都很有限,村集体能够拿来掌握村组干部、支配村民行动的自主资源几近于零……实际上, 在中国农村乡村公共权力的支持系统是私人化的, 是公共权力行使者――基层干部与他们的支持者之间的一种关系网络。” [4] 在西部多民族杂居地区,民族心理区别明显,宗教组织对社会治理的影响不可忽视,不同民族、教派对于公共资源的分享已逐步形成了潜在的、稳固的规则格局,“关系”、“面子”在农村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处于瘫痪状态。黄、赌、毒等不健康娱乐方式滋生蔓延,不出事就没人管。村干部对于村里的不文明现象不会管、不愿管、不敢管,怕惹祸上身,怕打击报复。主旋律、正能量不足,负能量上升。青年人对村集体的感情淡薄,参政意识不强。

(三)村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

受教育水平是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尺。一般来说,科学文化素质与参政水平具有正相关。列宁曾指出:“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谎话偏见,而没有政治。” [5] 此次调查的村民中,大部分受教育水平低下,未上过学的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52%,初中文化占17%。可以看出,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占比超过80%,小学文化程度占主体。一般来说,由于历史原因,在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中老年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于接受过初中及以上教育的村民,其理解法律法规和有关村务管理信息的能力较强一些,基本具备参与决策或表达自己诉求的能力。对于仅受过小学教育的村民,有效参政存在较大障碍。而对于文盲,特别是不能书写自己姓名或进行简单计算的村民,难以有效参政。科学文化水平低下也严重抑制了村民参政的自信心,不少人担心自己会在大众面前丢脸,不敢大胆参政。在表达意愿中,大部分村民表现得思路不清,语无伦次,抓不住重点,逻辑不严密,难以引起共鸣。阿尔蒙德和韦伯曾指出:“正是那些受过教育的人,最有可能坚持参与的规范,而可能较少主张个人在其他共同体有积极参与的责任的,则是那些只受过小学教育或更低的人。” [6] 另外,由于文化素质偏低,农民对长远利益和精神享受考虑不多,对眼前实惠高度关注。 (四)人力资源不足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大量优质人力资源流出已成常态,只留下难以进城的老人、妇女、小孩、残疾人等。农业劳动力日趋老龄化,党员干部队伍由于严重老龄化正趋萎缩。同时,由于我国居民城镇化与户籍城镇化不协调,不少农民长期生活在外地,但户籍依然在故居的村社,造成农村户籍上人口多而实际居住人口少。生活在外地的农民群众当然难以参与农村社会活动,对户籍所在地的村务活动自然很少关注。留守人员一般由于自身素质、精力、时间等制约而难以有效参政。

四、引导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村民参政意识健康发展的对策

引导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村民参政意识的健康发展,对于落实村民自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该地区社会现代化转型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要引导好该地区村民参政意识的健康发展,就需要从经济基础、政治文化生态、人力资源、体制机制等方面共同发力,特别是要加快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力度,打牢参政基础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参政意识的发展有其客观物质基础。政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经济状况较好的阶层,其政治责任感普遍比较高;经济状况恶劣的阶层,其政治责任感就比较低,甚至出现政治冷漠的心理。[7] 在农村,参政意识和水平在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间存在差异,经济状况好、受教育程度高、见识广阔、阅历丰富的村民明显高于经济状况差、受教育水平低、见识阅历少的村民。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呈现层次性特征,只有当前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后一种较高的需要才能产生。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村民参政意识薄弱、参政能力水平低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经济社会发展不足。因而需要大力加强经济建设,而该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要素都严重不足,依靠其自身的积累难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贫困再生在没有外力推动的情况下是一种高度稳定的均衡现象。为此,国家的大力扶贫开发成为改变该地区落后面貌的必然路径。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西部贫困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而国家的扶贫开发要取得成效,必须从该地区的实际出发,立足区域特色,挖掘产业潜力,培育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在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政治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实现社会的全面现代化。

(二)努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质

法律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的贫乏使得村民在参政中处于被动、盲目、弱势的地位,捕捉信息能力贫乏,参与决策能力孱弱,表达诉求能力不足。这就需要从根本上加强农村教育事业。实际上,经济贫困与教育落后是相伴生的。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文化事业落后比经济贫困的问题更严峻、紧迫。如果不高度重视教育事业,贫困将不可避免地代际传递,扶贫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而要加强该地区的教育事业,同样离不开国家和相对发达地区的大力帮扶,国家应该把教育扶贫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加大资金、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投入,或者开展大规模的易地、易校教育教学。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家庭教育的支持力度,减少辍学或因学致贫。另外,还要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将学校教育与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结合起来,学用结合,为贫困地区农村培养适用型人力资源。

(三)提升村“两委”的工作能力,增强领导组织力量

要抓住村干部这一农村治理的关键少数,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改善其工作条件和待遇。一方面是要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增强其服务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要努力改善其工作条件、待遇,拓展其发展空间。村干部工作在最基层和最前沿,工作复杂繁重,但其待遇却是最低的,工作条件往往是最艰苦的,特别是在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提高村干部的福利待遇已成为改善农村治理条件的当务之急,这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另外,要改革村干部的发展机制,由于村干部不在公务员序列,没有被提拔的空间。这就要求改革现有体制,为努力工作且成效显著的村干部提供晋升职务的空间,打破“天花板效应”。还要进一步完善村干部的选拔、培育、监督、考核、奖惩等机制,为其努力工作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另外,要改革现有村“两委”的职、责、权、利不配套的体制,协调村“两委”的关系,构建更加完善的村务管理制度体系。

(四)留住人力资源,稳定农村发展的依靠力量

面对日趋汹涌的城镇化浪潮,贫困地区农村正面临被劳动人口抛弃的困境。农民进城虽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但农村也不应该是撂荒的对象,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国家的现代化理所当然包括农村的现代化。农村发展客观上需要稳定的人力资源支撑,否则,“三农”问题的解决将成为一个伪命题。农村的“空心化”只能说明农村建设的失败。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稳定一部分农业劳动力,并且要将他们培育成为新型农村建设者。而要稳定农业人口,就需要为其施展才华创造广阔舞台,使其在农村可以大有作为,收入不低于外出务工。同时,要加快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社保、住房、养老等社会事业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城乡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服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调研发现,不少农民进城主要是为了分享城市的公共资源,特别是教育资源。

(五)加强农村民主制度化建设和法制建设

加强农村民主制度化建设,健全完善村民政治参与机制,从体制上便利和保障村民自治的落实。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村民村务公开制度,确保村民的知情权落到实处,改变目前村委选择性公开的现状,构建第三方公开的机制和平台,主动向农村村民传达有关村务管理信息。其次,进一步增强村民在村务决策中的话语权,保障村民决策参与权,畅通村民参与、讨论、表决、监督等渠道,完善相关流程。落实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的实际作用,改变村民难以通过村民大会监督村干部的困境,为村民合法质询村干部,罢免不称职村干部畅通渠道。当然也要合理限制村民的民主权利,防止村民权力滥用导致村“两委”陷于无尽的争吵或扯皮之中,缺乏集中力量办事的能力。再次,要以制度保障村“两委”的组织动员力和执行力,改变目前依靠关系网、人情面子的组织群众的局面,赋予村委合法的硬性权力,保障村委有组织动员群众进行经济社会建设实际能力,而且这种权力不会被滥用。最后,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帮助其理解、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为其合法应用、维护自身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提供帮助,不断提高村民有序化参政的法制意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从农民组织化的角度看
发布时间:2023-05-02
"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从农民组织化的角度分析当前中国部分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的困境,以期为改善这一状况提供更具目标性的参照。文章主体分三个部分:一,本文所论"组织化"的内涵界定;二,作者的选题动机和资料来源;三,部分农村社区农民......
中国特色廉政建设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发布时间:2015-08-28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出现较为严重的腐败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制度和措施来遏制腐败,走出一条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廉政道路,关乎党的执政基础、执政能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当前......
家庭结构与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迁移意愿
发布时间:2016-01-22
摘要:以理性行动理论为指导,对影响西部农村居民迁移意愿的家庭结构因素进行探讨。通过对“西部社会经济变迁调查”数据的分析,证明了迁移意愿是基于家庭结构的理性决策,家里是否有父母或子女是影响个人迁移意愿的重要因素。在考虑......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困境与政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市民化能否实现,受到培训与就业、居住、社会保障、子女教育、融入城市过程的文化冲突和心理问题、户籍及与之绑定的福利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性,不......
农民法律意识的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2-12-20
目前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仍然是十分淡漠的,因此在我国农民需要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就会造成我国农村的一些社会现象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农民的法律意识迫在眉睫。而且随着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的......
发展农村民族教育 培育民族实用人才
发布时间:2013-12-18
" 伴随着中国教育改革开放与发展创新的步伐,民族教育也适时进行开放创新,它从观念、思想、体制、模式以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在进行创新,使它更好地去适应21世纪时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农村的民族教育如何适应当前农村......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3
摘要: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时期所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这部分儿童由于长期亲子分离,得不到父母面对面的教育和关爱,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引起问题的原因不是单一的,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都有紧密的联系......
论农村幼儿园管理的困境与突破
发布时间:2023-03-26
摘 要:我国城乡幼儿园的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农村幼儿园甚至出现边缘化发展现状,所以对农村幼儿园的管理也造成很大困境。尤其现在农村教师的地位被社会忽视,导致很多师资都涌向城市,农村幼儿园的管理成为政府和教育部门面对的难题......
谈破解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困境
发布时间:2022-08-07
" 农村税费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规范农村税费制度,减轻农民负担。从改革的试点来看,这一目标已基本达到。但随着改革的推进,更深层次的问题逐渐凸现并日益激化。这集中体现在农村税费改革为农民减负与由此所造成的基层政府财政困窘、农村......
村民自治政策下的公民参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2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村民自治政策下的公民参与研究”,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中央政府适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浅谈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
发布时间:2023-04-14
一、西部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一)基础教育相对落后,普九质量低下 (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 在西部农村,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乡分割的社会体制等多种因素制约,饮水问题一直困扰着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民公民意识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2-12-02
" [论文关键词]公民意识 新农村建设 培养 [论文摘要]公民意识具有复杂的内涵体系,其基本内涵包括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等。对农民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发挥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有利于城乡经济社......
破解生态困境的经济法路径
发布时间:2015-08-07
摘 要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正日益侵蚀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为此,有必要从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分析生态困境的成因,探索经济法学视域下破解生态困境的具体路径,建立生态利益“同创共享”的经济法治机制,应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健全生......
农村幼儿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15-09-14
【摘 要】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做好幼儿教育至关重要,幼儿教育影响着幼儿的成长、认知、性格、品行等多个方面,是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手段,幼儿教育对孩子人格品质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幼儿的个性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始萌......
监视居住的现实困境及破解进路
发布时间:2023-07-25
摘 要 由于执行困难,尽管新刑事诉讼法对监视居住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但在实践中这一强制措施与修改前基本上没多大变化,反而面临不少困境与尴尬。本文认为明确“住处”和“指定居所”的范围,并根据案件情况及被执行人社会危险性作出......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现困境与突破路径
发布时间:2023-06-22
环境问题一直伴随着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发展。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并制约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引起全球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共同瞩目。令人失望的是,会议并未达成一致协议,尤其......
浅析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居住权保障的困境与破解
发布时间:2022-11-20
一、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居住权保障的必然性分析 ( 一)居住权的内涵 居住权是有关公民居住行为的权利的统称。居住权一词滥觞于罗马法,属于人役权的一种,后来相继被欧陆各国法律所承袭。居住权的英语表述是Housing Right 或The Rig......
宪政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与村民自治
发布时间:2022-12-11
" 论文关键词:宪法意识 农村 自治 培养 论文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迄今已有十一个年头,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出现了家族、宗族势力,黑恶势力的渗入和横行,贿......
农村幼儿教师的现实困境浅析
发布时间:2023-05-01
农村幼儿教育是我国广大幼儿教育的一部分,因为现在农村的现实条件所决定,农村有一大部分留守儿童,所以,农村幼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学校,这些留守的儿童才会有精神上的关爱和心理上的成长。但是随着农村的发展农村幼儿教师也......
浅谈村民自治政策下的公民参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2
行政法论文:浅谈村民自治政策下的公民参与研究怎么写呢,请看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论文摘要:村民自治政策的背景下,以公共选择模型分析村民自治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并通过对公民参与理论的综述以及村民自治的实际情况......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与政策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 一、农村民间金融概念 (一)概念 本文民间概念是相对于国有而言的,除了国有的以外,都属于民间。国有的概念为: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的国有独资公司和最大股东是国家的股份有限公司。而民间即是除了上述两种情况以外的部......
农民工城市住房的困境及解决途径
发布时间:2022-12-09
摘要:目前,农民工已成为城市住房最困难的群体。现行制度和政策使城市可支付住房严重不足,农民工的住房需求得不到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与金融制度的支持,政府、市场、企业也未能有效承担农民工住房的供给责任,城市住房市场存在严重的......
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困境与弥合路径
发布时间:2023-07-25
美国社会法学的创始人罗斯科庞德曾说过,法律通过社会控制的方式而不断扩大对人的需求、需要和欲望进行承认和满足,对社会利益进行日益广泛和有效的保护。唐山市现行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在国家法律框架下构建的,法律位阶较低,政策......
环境意识研究:现状、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13-12-18
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与社会中的个人息息相关。许多环境问题,归根结底都可以说是个人行为失调的结果。所以,能否合理地引导、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行为,使之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是环保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正因如此,对个人环境意......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民间金融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28
目前,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远未完成,由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组织发育很不健全,以下是小编搜集的一篇探究西部地区的农村民间金融现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一、现阶段,我国西部地区的农村民间金融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
试析西部地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困境与希望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西部地区的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中较为落后和薄弱的环节。西部地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经费短缺、观念落后、目的不明确、内容城市化和理论化、工学矛盾突出、机会不均衡等问题。2009年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国家培训计划”的实......
民族舞的意蕴与意境
发布时间:2023-01-10
摘 要:在舞蹈表演中,所谓的意境主要指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氛围。在舞蹈创作中,营造意境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意境是指舞蹈表演时所营造出来的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氛围,以及看到舞蹈之后人的内心产生的无限的遐想。意境之于舞蹈......
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农村基层选举困境破解
发布时间:2023-01-19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进程和范围得到了扩大和推动,农村基层选举出现了新的局面。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发展变化,某些制度、程序,尤其是法律法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没有及时地补充和完善。另外......
偏远乡村地区教师培训的困境及解决路径
发布时间:2023-02-12
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培训除了要帮助偏远农村地区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也要对农村教师的内在需求予以关注,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偏远农村地区教师培训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偏远农村地区教师培训的实践探微 ......
漓江流域农村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现状及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22
[摘 要]漓江流域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受到威胁,环境形势已成为该农村地区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以漓江地区为调研区域,生态意识为主线,纵向历史时间对比、横向区域差异对比,......
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水利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23-03-21
摘要:农村水利建设是西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广西农村水利事业在扶贫开发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但仍然面临着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多、小型病险水库数量大、农业灌排设施老化失修、水环境持续恶化、水电资源无序开发等突出问题。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必须从更新观念、理顺体制、加大投入、强化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加强。关键词:西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农村水利建设;广西中.........
“法治农村”建设的困境与出路(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19
【论文摘要】在新世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进基层民主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在这种话语背景下,以极具代表性的河南省某市一些县的乡镇作为调查、研究的样本,基于一份《村民自治情况调查问卷》及《村民自治情况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民生政府与公众环境意识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现实中许多做法都与真正的环境意识渐行渐远,这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欠缺有关,又与当下奉行的教化原则有关——宣传了这么多,总有一句你该听吧?但空话起不了好作用,反倒引起民众的反感。如果政府关心民生,民众会体会到国家真......
关于农村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路径探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由于受到地区经济条件、自身能力水平及职业认同感、社会认同感等因素的制约,农村中职业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陷入困境之中。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呼唤农村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而教师专业化发展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学......
农村基层民主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2-12-08
" 编者按: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正在我国广大农村推行的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制度,使亿万农村......
西部县乡财政困难成因分析及其解困路径的选择
发布时间:2023-07-27
" 摘 要: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奠定了财力不断壮大的基础。在地方财政收入总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地方财政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西部财力与东部差距加大,县乡财政困难十分突出。西部县乡财政困难不仅影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败,而且......
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的困境及其突破
发布时间:2023-03-14
随着教育发展进程的日益加快,多媒体教学技术逐步走进中小学课堂中,成为教师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及教育.........
现代化进程中公民政治参与意识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5-09-08
[摘要]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公民参与动机的源头和由来,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分析现代化进程中公民政治参与意......
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
发布时间:2022-10-21
"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以民主选举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可以提高农村资源动员能力,监督村组干部不良行为,抑制乡镇达标升级冲动和过度提取欲望,提供村民制度化参与渠道,形成村庄社会共同体以构造对少数行为不良者的监督能力,从而可以......
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商品市场建设与贸易发展(1)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 要: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商品市场运行基础薄弱、运行要素缺位、运行环境恶劣,民族贸易发展也深陷困境。建设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商品市场和发展民族贸易需要走产业、市场互动的自生型发展的道路。应落实民族贸易政策,重构民族贸易体系。 ......
村民自治与农村土地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是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现行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与村民自治组织具有某种同构关系。在完善现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中,必须坚持和维护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民主议定、平等互利和协商一致以及......
网络政治参与的实现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10
摘 要:网络政治参与的兴起强烈地冲击和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和政治参与行为,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促进网络政治参与需要着力缩小数字鸿沟,实现网络政治参与的机会平等;构建电子政府,推进公民导向的......
新农合背景下农村私人诊所的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23-07-28
摘 要:随着从旧农合制度到新农合制度的变迁,农村私人诊所“突现”于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之中,并发挥重要作用。在新农合制度背景下,通过实地访谈调研,发现农村私人诊所在现实中面临着医疗服务困境、公立垄断困境、监督管理困境和未来......
民族意识与文化坚守
发布时间:2022-09-27
摘要:越战时期的越南华人虽然备受身份归属的煎熬,却始终保持清醒的民族意识,自觉自愿地以华文文学创作来坚守民族文化的堡垒。出于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极度不满,越华作家借着召唤民族文化来纾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关键词:身份认......
乡村社会结构变迁与民事纠纷解决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3-06-23
摘 要 自近代以来,中国传统乡土社会逐渐变形,社会主体在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以及利益冲突上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社会结构变迁对农村纠纷的形成与解决起着重要影响。本文从社会结构的视角出发,着眼于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与纠纷解决方式......
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 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势在必行
发布时间:2023-07-28
摘 要:农民贷款难、贷款贵一直是困扰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需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把农民手中拥有的林地、承包地、宅基地和房屋等资源变成可抵押可流转的资产。国内浙江、重庆等地已就农村“三权”抵......
试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现实困境和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公民意识教育 现实困境 对策选择 论文摘要: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就是通过适当的教育手段促使大学生养成对自身主体国家公民身份的正确认识,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是高校公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文章借鉴已有的研究成......
“三农”问题现状与农村发展的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2-12-18
" 摘要:本文从分析农村经济与政策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农村社会发展与政策之间的高度依赖关系,进而分析“三农”问题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现行的主要政策选择及其潜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一是有必要在“三农”内部寻......
试析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贫困学生就学资助现况与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少数民族聚居区家庭经济收入差异较大,存在相当数量经济收入水平很低的贫困家庭,其子女就学产生的家庭经济负担过重问题依然存在。本文选取了我国西部地区回族聚居人口较多的宁夏,对回族聚居区的农村贫困学生资助现状进行......
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16-04-26
摘 要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建工作是促进民办高校科学发展的关键,加强党员教育提升党员素质是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选取毕业生党员教育为切入点,重点从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毕业生党......
农民的出路就是消灭农村,没有农村的农业更先进!
发布时间:2023-07-17
" 撤村进市,一步到位 ――中国农村地区的城市化整体设计 小桥流水,百十户人家;男耕女织,百十顷地抱娃娃;天慈人和,粗茶淡饭有文化;天虐人恶,官抢贼盗咽泪花。上述中国传统农村生存方式,已经反反覆覆走了几千年了。它还能够继......
论析公共政策与公民参与:价值、困境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2-11-17
" 论文关键词:公共政策;公民参与;公民文化;公民社会 论文摘要: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可以提升公共政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及执行力,但是,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过程还存在参与渠道不畅、参与机制不完善、......
中国农村地权的困境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中国农民对土地的爱恋是怎么说也不过分的,他们把土地当作命根子。但现在的问题似乎是农民想离开土地,他们对土地的感情越来越疏远。他们对土地粗放耕作,甚至造成大量良田荒芜。湖北省广水市杨寨镇刘贩村的个别村民小组有一半以上......
化解农村集体债务的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02
摘要:文章通过对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镇村集体债务的现状调查,分析债务形成的原因、债务对农村发展的约束和村集体减债的制约因素,结合实际提出化解债务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债务;原因;后果;制约因素;建议 一、农村集体......
乡村文化对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管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4-24
摘要:在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背景下,发挥文化的作用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通过阐述乡村文化对于违章建筑的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管理制度的构建层面、社会管理主体的选择层面、社会管理程序的......
突发环境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困境及其化解路径
发布时间:2023-02-01
摘要:近年来,我国环境公共事件频发。这一方面反映了普通公众对环境权益的关注和参与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公众在参与环境公共决策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和不足。对我国2005―2013年代表性环境事件的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政治观念、......
农村公共管理的困境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2-11-21
一、驻马店市农村贫困现状分析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一定地理位置优势,是河南省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工业城市之一。但是,当前驻马店市的贫困问题依然很严重,就拿政府公布的贫困县数据来说,在国家级贫困县中,河南省共31个,驻马店就占了4个,新蔡县、确山县、平舆县和上蔡县均在列。而河南省公布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名单中,驻马店市的泌阳县、正阳县和汝南县3个县赫然在列。.........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困境及出路探究
发布时间:2023-07-26
摘 要:农村税费改革后,切实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但同时也加剧了乡镇财政上的困难局面,导致了乡镇的财政陷入了一个窘境,甚至一些地方已经影响到了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行,解决乡镇财政困难的应对之策最主要的还是发展经济,建立完善的......
谋略与出路:农村校长困扰
发布时间:2023-04-04
与城市中小学校不断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就近入学、建立优质学校联盟、提高教育质量相比,目前,乡村学校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很多农村校长的担忧令人关注。初步调查,乡村学校普遍存在包括师资短缺、频繁考评、学生安全、经费不足,以及留......
城市化进程中的村民自治:治理困境及其出路
发布时间:2023-01-29
"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城市化进程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其正相关性早已为人们所充分认识。但城市化进程也犹如一把双刃剑,对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这一点却少有人予以关注。本文从村民自治角度对城市化进程中所造......
简析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现状
发布时间:2022-11-13
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实施的寄宿制工程,对保证西部地区学龄儿童正常入学,完成义务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由于大规模人口流动和过度撤点并校,家校距离过远,农村寄宿制学校、乡镇以下的小规......
农村公共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原则与实践途径
发布时间:2023-05-25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长春130012)摘要: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现实任务,也是维护和保障公民文化基本权利实现的具体体现。这对政府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这一要求,政府在改进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文化民生建设过程中要遵循公平适度、需求导向、社会协作的三条原则。在公共文化民生建设过程中,要推进队伍建设,为文化发展储备优秀人才:推进制度建设,.........
浅析增加广西农民收入应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路径
发布时间:2014-01-09
[摘要]对于广西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和农村比例较高的省份来说,促进农民增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直接关系到建设西部强省目标的顺利实现。外出务工、特色种养、发展乡企等已成为增加广西农民收入的主要路径。 长期以来广西农村......
民族法学在民族高校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3-01-15
摘 要:民族法学作为中国化的一个学科体系,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民族法学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但民族法学教育发展却相对滞后,影响了民族法学学科建设。民族高校法学专业教育如能和民族法学学科紧密衔接......
乡镇政府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15-09-08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命题,之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及十八大等党的重要会议均对公共服务均等化作出了重要论述。可以说,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一个......
文化民族主义的困境
发布时间:2023-02-10
先来看两段话,分别出自梁漱溟和鲁迅:(西洋人)从他们那理智分析的头脑把宇宙所有纳入他那范畴悉化为物质,看着自然只是一堆很破碎的死物,.........
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商品市场建设与贸易发展(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摘 要: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商品市场运行基础薄弱、运行要素缺位、运行环境恶劣,民族贸易发展也深陷困境。建设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商品市场和发展民族贸易需要走产业、市场互动的自生型发展的道路。应落实民族贸易政策,重构民族贸易体系。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村民自治
发布时间:2023-01-14
" 内容提要:生产方式、经济制度决定着政治制度和管理体制。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不断完善,催生了村民自治并推动其发展。 农村落实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自主经营、自我管理成为必然要求,......
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征地困境的诱因与化解
发布时间:2023-01-16
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向农村征地不可避免。但当前城市化的需要和失地农民切身利益之间的张力逐渐凸现,给社会发展带来难题。基于此,本文对问题现状进行简要阐述和总结,分析其复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
民族意识的概念化
发布时间:2015-08-20
【摘 要】近年来,关于民族意识的研究开始成为民族理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想要清晰地弄清楚民族意识的研究内涵,首先要弄清楚民族意识的概念,而这也对认识正确的民族政策、科学地分析民族问题至关重要。文章拟就民族意识的概念......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与解决途径
发布时间:2022-12-15
摘 要:农村小学的德育一直是个重要热点。以“尊重”学生为教育起点,探讨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创新的教育理念,完善德育。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重要;解决途径 农村学校的环境发生了改变,德育工作要求改善和加强,为此,面对来......
论农民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优先路径
发布时间:2022-07-23
论文关键词:新 农村 建设; 农民的发展; 教育 ; 健康; 财政 论文摘要: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其实质是农民在基本解决生存问题之后如何获得进一步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农民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价值目标。开发农村 ......
辽西区域农村流通组织发展现状与创新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3
摘 要:基于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对辽西区域农村流通组织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辽西农村流通组织存在现代流通组织发育滞后,流通业态单一、现代流通方式缺乏,传统流通业态占主流、现代及创新型流通业态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的......
农民债务是新农村建设的拦路虎
发布时间:2022-11-09
" 摘要:农民债务主要是由农户赌博、畸形消费、子女读书、医疗、建房等方面的支出、自然灾害以及农户收入少等原因造成的。日益严重的农户债务阻碍了村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导致失学、辍学的青少年儿童越来越多;增加了农村的不稳定因......
突破干部网络学习困境的途径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3-04-02
摘要:宁夏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自建院以来,为宁夏的干部教育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走上了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但是,通过近年来教育培训实践发现,网络教育暴露出了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作者结合日常教学培训实践,剖析干部网络学习困境和成因,进一步探索提高干部网络学习培训质量的新途径与新方法。关键词:网络教育困境途径方法为了响应党中央大力加强干部队伍素质质量培训的要求,宁夏干部教育培训网.........
浅谈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困境及破解路径
发布时间:2022-11-25
"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育 高职高专 困境 路径 论文摘要:目前中国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现状令人堪忧,与现实需要之间存在着巨大矛盾。本文认为要突破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中的种种困境,需从提高教师涵养、改革考试制度、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现......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实困境及其化解之道
发布时间:2022-07-22
摘要:作为城镇化的核心内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义重大。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表现为城镇不愿接纳、农业转移人口不能安心进城、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能力不足等。为此,需......
少数民族村寨内涵式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2-11-19
摘 要:涵养文化是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的功能再认知,即少数民族村寨承载地域文化多样性,是传统物质文化的传承载体,是传统精神文化的涵养家园,是传统制度文化的源头活水;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发展面临逐渐被边缘化、趋同化、整......
现代环境伦理的密尔困境及解决路径
发布时间:2022-10-05
受到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影响,一般认为,人类在面对其它生命形式,及其组成的自然界时具有绝对优先地位。人不仅是会说话的动物,而且是给予一切存在赋予称谓的理性存在,命名意味了占有和统治。由此,人类中心主义一直是西方环境伦理......
网络时代公民参与行政问责的路径探究
发布时间:2015-07-29
在行政问责中,公民采取批评、建议、检举、控告等形式向有关机关反映情况,或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揭露、曝光,问责机关据此启动行政问责。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等、举报程序不完备、问责渠道不畅通等阻碍,公民参与行政问责的路径堵塞,难以发......
农村教师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22-12-29
摘要:农村教师的素质无法适应教育与时代发展需要,结果造成农村教师人力资本价值贬损,农村教师劳动低效,大部分学生无法升学,进城务工就业困难,无法升学就业的回乡学生在农村无用武之地。农村教师之于农村的特殊价值未能彰显的原......
村民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重构的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27
摘 要:该文基于中国本土化的语言界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意念和物质的二维概念。村民的参与意愿是传统村落公共空间重构问题的核心。通过对福建省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进行了3次的问卷调查,利用调研数据,先通过卡方检......
西南民族民间舞蹈与民族信仰
发布时间:2022-11-13
西南民族民间舞蹈多是由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在与、敌人斗争的中,出于表达感情的需要,自发集体创作的,不断的积累延续下来的原生态的舞蹈。它们是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这些舞蹈和本族人的生活习俗、文化信仰息息......
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9
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一、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对于 20 世纪 20、30 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近年来有些学者采用国家政权建设的分析框架进行研究,研究者或是从宏观......
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2
摘 要:利用2000~2012年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数据,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变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收入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金融信贷发展滞后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论村民委员会的行政主体地位(参考)
发布时间:2023-04-13
又到了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了,小编为大家送上论村民委员会的行政主体地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写出好的论文!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稳步推进,村民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民告官的事例不断出现。根据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最基层的政府是......
关注农村环境保护,关注农民健康
发布时间:2022-11-10
【摘 要】关注农村环境问题,关注农民健康,关注农村垃圾处理,关注农村水源、土壤污染及农产品安全。 【关键词】环境污染;垃圾处理 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各种高端会议几乎都涉及到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
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3-01-03
" After the goal of rural universal education in China has been achieved preliminarily,it faces a system,policies and rural economic environments.The reform of financial system change the struc......
农村民主治理下传统宗族现代化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7
摘要:富于民族特色的宗族,在我国农村民主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浙江省义乌市祥贝村作为一个“宗族型村庄”,几年内从落后典型转变为先进典型,其间,吴氏宗族发生了深刻变化:“大祥贝”理念替代了狭隘的宗族房支观念;吴氏族员......
建设新农村与村民自治制度的改革
发布时间:2023-06-10
" 新农村建设,从制度创新看,应主要解决土地制度改革、公共服务体制建立和乡村治理结构建设这三大问题。撰写本文的目的则是通过对村民自治制度问题的探讨,力图在公共服务体制建立和乡村治理建设这两个目前学界讨论的比较少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