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在宪法文本中的演变分析

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在宪法文本中的演变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0 00:36:45
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在宪法文本中的演变分析
时间:2023-05-20 00:36:45     小编:贺小华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将新一轮央地关系改革提上日程,而改革的推进应基于对宪法央地关系条款的深入研究。此类条款可分为原则性条款和具体规定条款,具体规定条款又可分为直接条款和间接条款。直接条款对各类央地关系给予正面规制,其中因中央与一般地方关系条款数量多、规定细,故又可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细化考察: 静态条款指向央地权力的静态配置,动态条款则聚焦央地间领导- 被领导、命令- 服从、监督- 被监督等互动关系。间接条款不直接规制央地关系,形式上较为隐蔽,但当它们同相关条款或所处的特定历史背景相结合时,却又能体现独特的调整效用。此外,本文将曾作为临时宪法的1949 年《共同纲领》亦视作重要的分析样本。

一、1949 -1978: 央地关系的宪法阐释

第一,原则性条款。《共同纲领》第12 条确认中央在其与地方关系中的主导地位; 第15 条系我国单一制特征最早的宪法表达; 第16 条明确央地分权兼顾国家统一和因地制宜的原则; 第33 条是第16 条灵活性原则在经济领域的具体体现; 第40 条规定在央地划分各自财政范围的基础上建立预算和决算制度,系财权在央地间进行分配的宪法滥觞。1954 年宪法第2 条对民主集中制进行了确认,实际上延续了对单一制模式的认可。第53 条对全国行政区域予以精细化划分,系首次以宪法明确具体行政区域层级,而且也宣示了根本法关于建国初大区问题的基本立场,隐含对我国央地关系第一次重大调整经验与教训的汲取。此外,因抗战时建立的省级行政公署于1952 年被撤销,故该宪法并未规定地区的建制。1975 年宪法中规定央地关系的原则性条款有三: 第3 条延续民主集中制的规定; 第10 条则与《共同纲领》第16 条一脉相承,延续处理央地关系的灵活性原则; 第21 条恢复地级地区的建制,且地区人大的设置暗示了原为地方派出机构的地区的实体化变革。此外,虽然该宪法取消了行政区划条款,但第21 条对地方各级人大任期的列举实际也兼涉了地方区划问题。1978 年宪法在央地关系方面中规中矩: 第3 条延续民主集中制的规定; 第11 条第二款延续1975 年宪法第10 条两个积极性方针; 第33 条对全国行政区划的规定则承自1954 年宪法第53 条,但差异有二: 一是以人民公社取代乡和民族乡的建制,二是在直辖市和较大的市之下增设县,成为市带县体制的滥觞; 第34 条则明确将地区行政公署回归省革命委员会的派出机构,可视为对1975 年宪法第21 条地区实体化的终止,而地区虚置的制度也为现行宪法所承继。

第二,中央与特殊地方关系条款。特殊地方指民族自治地方、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共同纲领》仅对民族区域自治问题作原则规定,因为在三类特殊地方中,当时仅有民族区域自治存在制度实践(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 年) ,其中第51 条可视为我国宪法文本规定中央与特殊地方关系的先声。1954 年宪法仍仅涉及中央同民族自治地方间的关系,但内容更为丰富。一是第3 条第四款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则性规定; 二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主要是民族区域自治权) 的细化规定,包括第67 条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组织、原则和形式,第69条自治机关享有一般地方的权力,第70 条自治机关在享有一般地方权力基础上还享有相应自治权力,第72 条上级国家机关的保障和帮扶义务。上述条款基本建构了我国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规范体例和制度框架。1975年宪法依然限于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结构亦类似前部宪法,但内容丰富性远逊甚至出现倒退: 第4 条强调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间的统一优先原则 第24 条将1954 年宪法第67、69、70、72 条合为一条四款 取消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权。1978 年宪法在对台湾问题的涉及上实现突破,其序言第七段对台湾问题的表述模式也为现行宪法所沿用。此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然构成这部宪法相关条款的主力: 第4条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原则性规定; 第39 条恢复被1975 年宪法取消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内容,并首次提及了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问题。

第三,央地关系静态条款。静态条款只指央地权力配置,系央地关系规范主体。1954 年宪法中此类条款较丰富: 第21 条明确全国人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位; 第22 条立法权归全国人大( 即中央) 所有; 第27 -31 条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 第40 - 43 条为国家主席职权; 第47 条为国务院的最高行政机关属性; 第49 条列举国务院职权; 第51 条为国务院下属各部和委员会的职权; 第79 条确立最高法的最高审判机关地位。前述条款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国家主席、司法机关等方面分别规制的逻辑也为后续历部宪法所继承。该宪法的地方静态权力条款包括: 第54 条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设立; 第59、60 条综述地方各级人大职权范围; 第62 条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为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地位; 第64、65 条概述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职权。总之,该宪法对中央权力采概括+ 列举模式,而对地方权力则采纯概括模式,此亦成为我国央地事权上下一般粗的筒形分权模式滥觞。1975 年宪法的中央静态权力条款大为缩水: 第16 条为全国人大的地位; 第17、18 条列举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 第19 条为国务院的地位; 第20 条列举国务院职权。受文革影响,前述条款仅涉及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而忽略了司法机关,且虽延续了概括+ 列举模式,但该在列举范畴和精细程度上都无法与前部宪法同日而语。此外,1975年宪法还取消了国家主席的设置。该宪法的地方静态权力主要是第23 条对地方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合并处理,有意模糊了地方立法权和行政权的独立性空间,彰显限缩地方权力的立场。1978 年宪法的中央静态权力条款包括: 第20 条全国人大的地位; 第22 条列举全国人大职权; 第25 条列举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 第26 条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职权; 第30 条国务院的地位; 第32 条列举国务院职权; 第42 条规定最高法的地位。其适度纠正了前部宪法的缺陷,趋向1945 年宪法回归,如重新系统列举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职权,部分恢复确认司法机关地位等。而地方静态权力条款则包括: 第34 条确认地方各级人大与革命委员会; 第36 条地方各级立法机关职权; 第37 条地方各级行政机关职权,从而延续了将地方静态权力置于中央权力从属地位的立场,其对前部宪法中静态权力条款的适当矫枉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现行宪法构建基础。

第四,央地关系动态条款。此类条款强调央地在二元视角下的互动状态。《共同纲领》第15 条开宪法规范央地动态关系之先河,明确我国央地行政机关间领导与被领导的体制及单一制的结构形式。1954 年宪法第66 条继承《共同纲领》第15 条,并通过第79 条和第81 条分别明确最高法同地方各级法院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最高检与地方各级检察院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规范结构更加完整。1975 年宪法的此类条款有所倒退,仅在第22 条规定了国务院同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间的领导和被领导关系。而1978 年宪法对司法机关重拾关注,央地关系动态条款恢复为1954 年宪法的三角结构: 第34 条国务院同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的领导和被领导关系; 第36 条最高法同地方各级法院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第37 条最高检与地方各级检察院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应注意,该宪法将1954 年宪法各级检察院间的领导- 被领导关系改为监督- 被监督关系,标志央地检察权关系的本质转变。

第五,间接条款。此类条款形式上无涉央地关系,但却通过与时代背景的结合或同其他条款的体系解释而对央地关系的调整发挥间接作用,故易被忽视。《共同纲领》第14 条设置的临时军政府,同军队上下级间命令-服从的关系模式耦合,实际确立了中央与这些特定地方间鲜明的领导- 被领导关系; 第26 条则系我国建国初计划经济体制的规范依据,实际窒息了央地财权划分的空间。1954 年宪法的间接条款体现为为第63 条、第74条和第82 条规定的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法院和检察院的组织由法律规定,实际上通过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组织的立法保留将各级地方组织权收归中央。1975 年宪法第15 条仅明确军权集于中央。而1978 年宪法则在延续前部宪法第15 条的基础上,似又通过第19 条为部分军权一定程度的地方化预留了制度空间。

二、现行宪法的央地关系条款及内在逻辑

第一,原则性条款。包括第3 条第一款民主集中制原则、第3 条第三款两个积极性原则以及第30 条的地方行政层级划分( 该条承自1975 年宪法第33 条) 。

第二,中央与特殊地方关系条款。序言第九段继续论述台湾问题并阐明基本立场,且将完成祖国统一的任务主体由大陆单方面的努力变成两岸共同努力的二元主体 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规定首倡原则+制度模式,前者集中于第4 条第三款,后者集中于第三章第六节; 在特殊地方项下加入特别行政区内容,为港澳回归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提供宪政基础,集中体现为第31 条。

第三,央地静态条款。中央静态条款分为六方面:①中央立法机关地位与职权: 第57、58 条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基本问题,强调中央为国家立法权核心; 第62 条列举中央权力,与第67 条对全国人大常委会权力的列举共同构成中央权力体系基本框架。②第81 条列举国家主席权力。③中央行政机关的地位和权力: 第85 条确定国务院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地位; 第89 条列举国务院职权; 第90 条概述国务院各部委的权力。④第93 条对军权专属中央继续确认。⑤第95 条明确地方各级人大、政府及各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组织规定由中央立法保留。⑥第124、127、130、132 条确认最高法和最高检分别为我国最高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其组织规定由中央立法保留。地方静态条款包括第99、100条对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权力的概述及第107 条对地方各级行政机关权力的概述。可见,现行宪法对央地关系静态权力条款的设计依然遵循重中央而轻地方的进路。

第四,动态条款。涉及第110 条央地行政机关间的领导- 被领导关系,第127 条最高法与地方各级法院的监督- 被监督关系,以及第132 - 133 条最高检同地方各级检察院的领导- 负责关系。第五,现行宪法间接条款与早先数部宪法并无明显承继规律: 第5 条第三款结合第100、116 条构建了法制统一下的多元立法模式,第64 条则结合其他法律保留条款强化了中央的权力超然地位。显然,现行宪法央地关系条款间呈现典型的条块逻辑。

条条关系。第一,可明确区分出总则性条款和分述性条款。如第3 条第4 款规定处理央地关系的总原则,而第62、67、89 条等条款则列举特定主体的权力,系明显的总分结构。第二,总则与分述仅为相对划分,并无绝对标准。如与第3 条相比,第4 条第三款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规定以及第31 条对一国两制下特别行政区问题的规定均属分述性条款,但若与第三章第六节的内容相较,第4 条第三款却又呈现鲜明的总则性特征。第三,每类条条虽均始于第3 条第四款,却并未下延至同等制度层次,跨度有异。如民族区域自治从对央地二元维度的主体划分到民族区域自治类型的总则性条款再到第三章第六节的分述性条款,呈现三级脉络; 而一国两制经对央地二元维度的主体划分的承接之后,仅延续至第31 条的总则性规定层面,为两级脉络,未竟规范则授权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解决。

块块关系。第一,内容上体现为央地二元块块特征,既有中央的基本定位( 第57、58 条) 、主要权力( 第62、67、85、89 条) 等方面的表述,也有对地方基本问题( 第30、95、100 条) 的分别规范。第二,地方层面进而分为一般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三个块块,以一般地方的框架性规定为主体,在此基础上彰显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两类特殊地方的特别规定。第三,区分对央地二元关系的综合把握与分别表述。前者以第3条第四款和第5 条第二、三款为代表,聚焦央地关系二元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体现为动态规范特征; 后者以剩余的其他大多数条款为代表,聚焦央地二元主体的地位、性质、权力的分别规制,体现为静态规范特征。这一动一静不同侧重的两类条款,构成了现行宪法央地关系调控中最大的块块。

三、宪法文本中央地关系条款的演变规律及局限

( 一) 规律

首先,基本反映了制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如,1949 年的《共同纲领》在1954 年之前实际扮演临时宪法的角色; 1954 年宪法第53 条首次对全国行政区域所进行了精细的划分,却并未确认建国初构建的大区制,系因大区制后期地方割据色彩逐渐浓厚所致;而1975 年宪法对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方针的确认、1978 年宪法对革命委员会的人民公社的规定亦与它们诞生于文革时期的历史背景有关。宪法源于时代是由其自身的理论属性和实践价值所决定的,而宪法的最高性和根本性又决定了它不会完全被时代背景所羁绊,即除了回应时代要求外,还应在制度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开放条款来体现对未来趋势的预判乃至制度预留,否则,客观现实的变化将与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产生巨大张力,严重削弱宪法文本的生命力。

其次,我国调整央地关系的若干重要原则基本得以延续。如: 作为我国单一制政体最为重要的宪法标志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共同纲领》第15 条、1954 年宪法第2 条、1975 年宪法第3 条、1978 年宪法第3 条和现行宪法第3 条都持续确认; 1949 年《共同纲领》第16条和第33 条提出的两个积极性原则,除1954 年宪法外,1975 年宪法第10 条、1978 年宪法第11 条以及现行宪法第11 条也均予明确( 1954 年宪法虽未提及该原则,但因当时主要领导人始终对其青睐有加,故在政策实践中其实并未被忽视) 。可见,在规范价值上,这种延续凸显了相关条款的宪法地位,也体现了立宪者对原则的重视; 在实践功能上,延续的状态增强了宪法相关条款的稳定性和权威性,避免随着央地关系实践的变化而频繁变动。

再次,基本形成宪法- 法律- 政策文件相互配合实施的调整模式。该模式始于《共同纲领》,涉及中央、大区、省、市、县等各级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组织规范问题,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通则》等; 1954 年宪法虽未明确承认两个积极性原则,但在其实施期间我国央地关系领域发生的数次重大调整却恰恰说明了该原则一直被实际运用,这要归功于政策手段的补充引导作用;现行的1982 年宪法又将宪法- 法律- 政策文件相互配合实施的调整模式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可见,该模式对于补充纠正宪法文本在调整央地关系时过于简略、直接实施性不强甚至疏漏等问题的方面发挥积极效用,但又长期饱受如何理清政策与宪法和法律对比关系的困扰,至今未能良好解决。

最后,内容逐渐丰富和规范性不断优化。如果说《共同纲领》充满原则性和宣示性色彩,则1954 年宪法中许多央地关系基本问题已经初步实现了规范体系构架:从原则条款到具体规定条款的分工配合,到静态条款中对央地权力二元划分的明确,又到具体规定条款中静态和动态条款的互相补充,再到间接条款的制度配合,该框架在现行宪法中仍极具规范生命力。即使是饱受非议的1975 年宪法和1978 年宪法,也实现了一定的良性突破:如前者对《共同纲领》中两个积极性原则的文本回归,后者在序言部分对台湾问题的首次涉及等。而现行宪法经过数次修正完善更是成为我国制宪之集大成者,不仅在央地关系条款的设计上体系完备、内容全面、内在逻辑清晰,且实施的效果也远优于前辈。

( 二) 局限

首先,宪法央地关系条款落后于央地改革实践。如,或许是对大区制的弊端心存余悸, 1954 年宪法未能明确调整央地关系的基本原则,该问题直到1975 年宪法中方予解决; 又如, 1994 年实施的分税制改革可谓我国央地关系史上最为重要的改革之一,却未获明确的宪法依据,至今仍面临合宪性诘问。文本与实践的落差原因有二: 一是宪法权威性和稳定性之基本属性使然,即不能过分强求宪法文本根据央地关系的频繁变革而变化,这就带来了新问题,我国历次央地关系的频繁调整多出于经验,缺乏严密逻辑求证的理论基础,即基本未能实现由经验向法制的发展路径转变。因此,对央地关系改革重大成果给予及时的宪法确认虽然重要,但在改革模式基本趋于稳定的前提下方宜付诸实施。

其次,宪法中对央地关系的条款预设制度张力不足,成为新改革的障碍。为尽量限缩甚至消弭实质合法性和形式合法性的现实差异,同时又不致令自身权威性和稳定性过分削弱,作为根本法的宪法在规定央地关系时有必要为未来的改革预留足够的制度空间。上世纪九十年代良性违宪的大讨论恰恰揭示了我国宪法文本的这类刚性缺陷,诸多央地关系改革尝试更是因此被贴上形式违宪的标签。如今面对上下并举的体制改革新局面,中央不得不通过大量特别授权建立的试验区充实其正当性基础,但却始终无法摆脱合宪性空间的制度局促。

再次,宪法文本调整央地关系的实际效用弱于政策甚至领导人讲话。既有成果对我国央地关系发展脉络的研究大量依据各类红头文件、领导人讲话等政策史料,而对宪法和法律条款的分析却相对有限,这种论据选择的无奈恰为我国过分依赖政策手段调整央地关系的典型例证不仅一直由政策主导,甚至权力什么时候收放、怎样收放、收放多少,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往往以领导人的意志作为决策依据。宪法对其颁布前的央地关系未能及时确认和巩固,对其制定后的央地关系改革又不能预留足够制度空间,导致每次改革只能由政策手段主导,这又反过来加剧了政策相对于宪法和法律的运用优势,形成恶性循环。总之,虽然政策手段对央地关系调整不可或缺,但我国对该手段的依赖却导致了政法倒置的局面。

最后,下位法对宪法央地关系规范支撑作用的羸弱。我国宪法实施采间接模式,很难直接用于特定问题的调整与规制,故宪法条款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位立法的完善程度,但下位法对宪法央地关系规范的支撑作用却十分有限。一是央地关系立法数量较少,仅在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两个方面初步实现了央地权力静态配置的法治化,准据法有限,实践中难以对相关宪法条款形成事实上的有力支撑。二是立法过于分散,不同领域的央地关系分散在不同法律中规定,诱发了大量适用冲突,协调成本居高不下。三是若干重要领域立法阙如。如宪法配置央地权力的桶形特征造成大量伪共享事权,而相关立法并未明晰; 又如地方改革试验,不仅宪法文本中难寻依据,且既有法律规范亦未明确授权,从而加剧了试对则皆大欢喜,试错则地方承担责任的局面。四是部分法律规定实用性不足,由于在条款表述上原则性过强或软法性特征突出,导致相关领域的央地分权乏据可依。

四、现行宪法中央地关系条款的完善

首先,原则性条款。第一,第3 条两个积极性的政治宣示意义要远大于法律规范意义。面对央地关系的时代变迁,这种保守处理方式应逐渐破除,转向央地权力分别列举的模式,使第3 条更充分地发挥导向价值。第二,第30 条考虑适当恢复大区建制并非恢复建国初那种拥有极大权力的大区,而是将其同划小省区、减少行政层级等地方改革相结合,使之成为一种中央同省级地方之间务虚的议事协调机构,既能防止地方权力膨胀,又能调动地方积极性,还可缓解省区划小后带来的省级地方管理幅度过大问题。第三,明确央地事权财权匹配的原则。1994 年的分税制改革对央地财权划分进行了有益尝试,而与之相配套的事权划分改革却迟迟未见。地方财权的确定性和事权的不确定性诱发了土地财政、中央请客地方买单、跑部钱进等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此充分重视并初步描绘了改革的蓝图。

其次,中央与特殊地方关系条款。一是中央同民族自治地方关系。授权过空、管控过严、对民族性强调不足等已成为民族区域自治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对此,既要明确继续坚持和完善该制度的立场,更应在宪法层面注重遏止《民族区域自治法》及相关法律规范软法化的趋势。二是中央同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第31条通过概括授权的方式将该问题全权交由法律解决,但该条制度预设有余而经验总结不足,应扩充其内容,明确一国两制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框架,也为台湾问题提供经验借鉴。三是中央与台湾地区的关系。鉴于当前两岸形势,应在保留序言第九段的基础上探索增加正式涉台条款,充实当前调整两岸关系基本法律《反分裂国家法》的宪法依据,并为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预留制度空间。操作上可参照宪法对港澳问题的处理方式,以第31 条为表述样本。

再次,静态条款。第一,应明确央地事权的清晰划分并不意味着共享事权越少越好。有些事权( 如教育权) 基于质属性必须由央地共享方能实现效用最大,且在特定情况下,共享事权亦是中央对地方实施监管和调控的重要途径。第二,彻底变革央地事权列举近似或雷同的现状,在确保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现央地在事权配置上各有所管、各有所重。第三,明确央地事权划分基本原则,即兼顾央地两个积极性原则( 走出实践中一味将地方视作中央附庸的误区) 、客观现实、事权、责任和职能相适应原则( 使四者在事实上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灵活性原则( 不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作相应调整) 以及法制原则( 纠正长期以来以调整央地关系的政策主导模式,彰显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路径) 。此外,对中央和地方各自事权以逐项列举的方式予以明确,对共享事权则以概括+ 排除的方式予以明确。

最后,动态条款。现行宪法中的动态条款基本上能够承担起预设的宪法使命,而授权- 试点无疑是动态条款的完善新方向。随着地方在央地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愈发积极、主动和重要,中央应如何界定地方改革权的范畴并提供明确的宪法依据?这应集中在授权试点改革的事项范围、原则、经验推广、甚至试错权的适用等方面,篇幅不超过一个条文( 可分为数款) ,并以法律保留的方式充实规范基础、节省立宪资源。

至于间接条款,鉴于其在历部宪法文本的演变过程中并未体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因此不宜直接明确其完善方向。在经验上,间接条款往往按需设置,故其使用应以必要性为原则。此外,央地关系调整绝非宪法文本所能独力承担,因此,对配套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及它们同宪法央地条款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亦具重要价值。笔者以为,就目前来说,宪法文本的完善同《中央与地方关系法》的制定配合推进或为适宜的选择。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浅谈我国宪法文本中的教育关系规范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18
【论文关键词】受教育权 受教育义务 教育管理权力 教育自由权 论文论文摘要:制订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应符合宪法,因此对宪法文本中的教育关系规范进行分析厘清成了当务之急。通过明确宪法所勾勒出的教育关系图,可以发......
近代以来中国“革命”概念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3-06-05
摘 要:纵观中国近现代史,“革命”概念总是一个萦绕不去的话题。在近代以来中央政权更迭的时空背景下,梳理“革命”概念的演进,沿着“革命”到底指涉什么、怎样认识曾经的“革命”、今后又如何看待“革命”这一逻辑理路展开分析。据......
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结构改革三题
发布时间:2023-06-15
欢迎来到查字典范文网站,今天本网站为大家提供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结构改革三题,希望朋友们读后有所收获! 一、恢复和建立大区制 (一)建国初大区制的启示 建国初的大区制虽然实行不过短短数年即以其被撤销而告终,然而,虽然大区制有......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对西藏经济政策的发展和演变(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4
论文摘要:由于西藏问题的特殊性,建国以来,党中央一直十分注重西藏的稳定和发展。改革开放后,西藏经济发展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发展迅速。中央在制定西藏政策的时候,既注意全国政策的统一性,又注重和西藏的特殊情况相结合。自1......
党的领导地位在《宪法》文本描述中的历史变迁
发布时间:2023-06-06
摘 要: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的领导核心,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国家领导核心与执政地位是宪法确立的国家体制的基本政治......
中国宪法学的学术使命与功能的演变(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13
2008年对中国宪法学界来说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一年:1908年8月27日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在拨乱反正中诞生的1978年宪法颁布3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单从时间上看,宪法学传入中国已有一个世纪......
中美中央与地方立法分权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2
一、中央与地方立法分权的基础理论 在中央与地方立法分权模式选择方面,随着各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配置也日益优化,中央与地方立法分权的理论也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高度集权模式下,中央立法权是国家最高立法......
关于我国宪法的经济内容分析-兼谈宪法与民法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4
【论文关键词】宪法 民法 公法 私法 经济内容 论文论文摘要:我国宪法规定经济内容是时代趋势和中国国情使然,一般观念认为宪法规定经济内容有很大弊端是一种误读。通过在经济领域中对宪法和民法关系的分析,认为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对......
国际法中主权概念的地位与演变
发布时间:2023-05-27
" 壹、前言 由于早期国际法向政治理论借用主权概念时,「绝对主权」理论已获得广泛的认同,且各国君主皆希望在取得国内统治地位的同时,也能排除外国或教会的控制影响,因此早期国际法反映欧洲政治社会的变迁,强调「绝对领土主权」......
国际法中主权概念的地位与演变(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3
十六、十七世纪时,伴随现代国家体系的形成,国际法也逐渐发展并成为国家之间的行为规范。而以探讨国家理论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主权理论,被国际法学者借用描述国与国之间关系,而很快的就成为国际法理论的核心概念。因此,为方便区分起见,......
论中央地方关系中的集权和民主问题
发布时间:2023-02-10
" 一、中央地方关系的问题 中央和地方关系无疑是国家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政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可否认,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有两个主要的制度表现,即集权但欠足够的权力,地方分权但欠足够的......
剧变后东欧国家改建社会党与社会党国际的关系演变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29
【摘 要】剧变后到现在,东欧国家改建社会党和社会党国际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冷到热再由热到冷的发展历程。剧变初,东欧国家改建社会党利用社会党国际的影响力来提升自己的形象,社会党国际也积极向东欧地区扩展。后期在入盟等一系列问......
社会管理央地关系的创新及其宪法保障(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社会管理创新的问题首先是中共中央提出来的,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
1980年以来英国的雇佣关系变化
发布时间:2023-01-04
摘要:本文从政府职责、制度程序和实质性变化三方面,并结合中国的雇佣关系,来诠释1980年之后的英国雇佣关系变化。 关键词:雇佣关系 变化 政府 1 1980年以来英国的雇佣关系变化 1.1 政府角色的变化 政府在雇佣关系中发挥着......
保险在金融体系中地位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3-06-11
摘要:保险既是社会财富的保障机构, 又是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机构。发挥以上两方面的作用是保险公司最基本的职能。中国刚恢复保险业的时候,国内外的客观形势就决定了中国的保险业应该向金融型方向改革。我国应该重视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
国际商法地位及体系的演变_国际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国际商法是随着国际商事关系的出现而产生并发展的。从产生之日起,它就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近代以来,国际商事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出现了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当前,应突破传统法律部门划分方法的局限,确立国际商法独......
俄罗斯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9
" 俄罗斯经济改革和经济关系的调整尚在进行当中,因而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俄财政部主管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的预算间关系司副司长拉夫罗夫等人(2001)认为,俄罗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不良状况已经严重阻碍......
浅析从“总章程”到“国家根本法”———现行宪法颁行以来的“宪法概念”史
发布时间:2022-12-15
一、分析框架的建构:对象、资料、动机与方法 (一)术语、资料 宪法的概念是宪法学的基础问题,对宪法的界定形塑了宪法学的分析框架。既然自现行宪法颁布以来,中国大陆学界对宪法一词的界定具有多样性,那么最好在开头就对宪法概念这......
论中央与地方税权的合理划分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中央与地方税权的合理划分 论中央与地方税权的合理划分 论中央与地方税权的合理划分 以上三种观点对税权的具体表述虽然不同,但各自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税权的本质,即税权是国家权力的一种形式。本文认为既然......
央地关系视角下的财权、事权及其宪法保障
发布时间:2023-05-30
摘要:财权应该取代财力成为我国央地关系中与事权对应的要素,缺少财权而仅获财力的地方不能成为自足的法律主体。事权与支出责任的概念各有侧重,但首先应解决其宪法化的问题。宪法是联接财权与事权的法律基础,只有财权事权匹配的宪法保障才能使一国央地财政关系真正步入正轨。关键词:财权;事权;宪法保障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央地财权事权匹配的宪政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CFX021;2014年度河南工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与农民政治信任关系演进的历史经验
发布时间:2023-07-17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与农民构建政治信任关系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调整产权制度安排,提高农民经济效能;二是优化基层政权建设,保障农民政治权益;三是更新意识形态教育,塑造农民价值观念。中国共产党政策和农民利益的博弈,是决定建国后党和农民政治信任关系演进的根本逻辑。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农民;政治信任;演进;历史经验作者简介:严卿,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8.........
浅谈以话语分析看我国宪法意识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2-08-10
一、我国宪法话语变迁的特征 宪法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引起不同程度或高或低、或集中、或广泛、或持续的社会关注。宪法话语是宪法意识的呈现,不同时期的宪法话语所显现出的不同面貌,反映了时代特色和社会需求的宪法意识的特征。 ......
宪法与政治关系的时代命题——中国“政治宪法学”的解读与评析
发布时间:2023-07-02
一、政治宪法学因何而生? 政治宪法学已经成为宪法学界一个无法忽略的现象,虽然它似乎仍然缺乏一个学派的气象,但在大旗之下,已经凝聚了一批年轻的学者。要理解政治宪法学的抱负,自然需了解其在中国当代产生的历史机缘。它的产生不......
宪法文本分析:一种解释方法(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25
关键词: 宪法文本/宪法文本分析/文本主义 内容提要: 宪法文本分析是指以宪法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宪法文本作为整体,利用多种方法分析宪法中的字、词、句,以获知宪法含义。它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法学方法,被称为文本主义,被广泛运用于宪......
略论中国古来农具的演变*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一、最早的农具(公元前17世纪以前) 人类最早的工具显然都是依据用力的方式设计制造出来的。向前用力就是“刺”,这一类的工具有木棒、鹿角、石刀、石铲等等。先将工具高高举起,然后向下用力就是“斫”,或者说“劈”、“砍”,像......
探析宪法在党的执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和法治发展形势使党的执政方式转变成为必然。对政治权力运行模式进行规范和法治目标的实现使得在执政方式转变中发挥宪法的关键作用成为必然。执政党要取得社会认同,扩大和巩固执政基础,就必须要树......
中国的宪法与宪政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30
㈠近代中国的主要宪法一览 从晚清至今,中国已经有过好多部宪法了,但是中国政治至今仍未上轨道。从宪法角度看,基本原因是什么呢?为便于讨论,我们先列出如下近代中国的主要宪法及其制宪修宪的时间,然后再考察问题之所在。 194......
关于新中国学徒制演变的制度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17
" 论文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恢复重建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我国继承了传统的学徒制,通过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形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学徒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先就业后培训”的劳动就业制度,用人和培训有机结合,极大地促......
试析“以人为本”理念与中国法治建设
发布时间:2023-06-26
" 论文摘要: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成为当前经济理论研究与经济建设实践的指导思想,并指导着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我国的法治建设同样应该实践和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提出......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权限
发布时间:2013-12-17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权限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权限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权限 税收权限的核心是税收立法权,同时还包括征收管理权、政策调整权等。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多级政府间的税收权限划分存在着......
基础货币与中央银行的关系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22-08-02
基础货币包括流通中的通货,而流通中的通货是公众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我们每天都在与它打交道。以下为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的:“基础货币与中央银行的关系研究分析”,敬请关注!!基础货币与中央银行的关系研究分析一、基础货币是中央银......
中国宪法文本中纳税义务条款的规范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03
[摘要] 宪法中的税是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宪法中的纳税义务是普通法律中税的设定的根据。国家对公民征税的本质是对公民财产权的限制,判断这种限制的合宪性的关键因素是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既决定于宪法价值的认定,也需要通过民主立法......
分支学科制度建设与中国宪法学发展_宪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15
内容摘要 中国宪法学分支学科制度建设需要有专业的学术精英进而相应的知识积累以及物质基础。一方面,宪法学要回归到宪法文本的研究上来,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经验和实证调查分析,进行跨学科研究。但是,这样一种研究上的分野和知识积累......
浅探“戏中戏”戏剧本事与外框架剧的关系演变
发布时间:2022-09-30
【摘 要】“戏中戏”(Play-Within-A-Play),即是指一部戏剧之中又套演戏剧本事之外的其它戏剧故事、事件。传统的单线结构正剧或者悲剧中的戏中戏往往作为一个戏中的重要道具,是从属于外框架剧的存在。而现代及后现代戏剧的戏中戏,......
中国的宪法与宪政 (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11
第三,我们举一旁证恐怕更容易从侧面豁显中华民国宪法的正当性。如所周知,1950-60年代由雷震先生主编的《自由中国》杂志标举自由主义宪政主义的旗帜,同当年台湾的实施戒严的中华民国政府的威权统治进行过可歌可泣的抗争。但即使反对政......
基本理论中央空调在工程系统中的安装要点分析
发布时间:2014-01-13
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基本理论中央空调在工程系统中的安装要点分析”基本理论中央空调在工程系统中的安装要点分析前 言 加强中央空调系统的安装施工管理,是确保整个空调系统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的重要环节。基于笔者长期的......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3-18
摘 要:数理统计分析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数理统计分析,首要是数据来源,本文就此提出国际关系领域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官方数据;研究机构数据;新闻媒体类数据。国际关系研究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在统计推论方法上除了应......
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如果在没有西方文化的入侵下会如何演变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要:为了在西方文化强势入侵的今天,寻求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展的新方向,假设中国传统建筑没有因西方文化入侵而出现文化上的断裂,遵循原有的道路发 展,而由于木建筑损耗周期短,人口剧增等作用,导致木材匮乏,难以为继,从而走向砖......
近二十年来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23
" 政治文化是政治主体的行为准则和进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决定因素,同时也影响着政治行为的方式和结果。脱离了一定政治文化,与之相应的政治系统、政治体制就很难正常运行,故此,对近二十年中的政治文化的变迁作一梳理和评析,便具有某种......
司考宪法: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6-04-12
查字典范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司考宪法: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1.宪政的概念 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
张君劢宪政思想的演变_宪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论文摘要:自由与权力的关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仍为这一问题所困扰。被台湾学者尊称为“宪法之父”的张君劢坚信“人权为宪政之基本”,在其研究、鼓吹宪政的过程中,贡献了许多有益的思想,强......
浅析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04
【论文关键词】宪法 行政法 行政国 福利行政 论文论文摘要:行政国家的出现导致行政权的日益扩张,使得给付行政与福利行政成为当今行政的最大特点。行政法在控制行政权力与为民众提供给付行政方面离不开宪法的指导,宪法是行政法的根基......
1974年以来澳门政制变迁下的宪法性法律
发布时间:2022-08-19
关键词:澳门;政制变迁;宪法性法律 作者简介:李栋,男,法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从事法制史研究;康骁,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从事法制史研究。 1974年以来澳门经济的繁荣,高度自治的建立以及回归后......
论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10-24
【摘 要】宪法与宪政是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两种政治与法律现象。一方面,宪法是宪政的载体,宪政总是要通过宪法所确立的制度与程序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宪法又不同于宪政。当今世界,每个国家都有一部宪法,但并不是每一部宪法都能得......
“哥特”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3-03-10
“哥特”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演变 Www.LWlM.com“哥特”(Gothic)是一个对西方人文艺术、政治思想、社会风尚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内涵丰富,通行于史学、建筑、文学、美学等不同领域的专业术语。隐藏在哥特多重语义背后......
南亚国家宪法效力文本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14
国家政策通常指一个国家关于管理和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和方向。对于国家政策入宪的合理性,历来就存在理论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国家政策入宪会造成宪法的频繁修改,有损宪法的权威;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国家政策入宪改变了古典政治宪法的......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日本货币政策转变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18
一、日本量宽政策的再启动与“异维度量宽政策”的出台 (一) 国际金融危机后日本量化宽松政策的再启动 二、决策体制与政策理念对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 上述日本货币政策的转变,从基础上看还是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即从实施宏观经......
文本细读在现代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方法
发布时间:2017-01-19
文本细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学术能力,是克服现代文学教育中片面注重文学史弊端的重要手段。高校现代文学教育应该通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学生阅读的直觉经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
浅析宪法原则在宪法学理论研究体系中的地位及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14
一、概念提出及内涵 列举时期宪法原则作为描述宪法现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国内外宪法学的著作中都有所体现。英国学者AW布莱德赖和KD爱汶合著的《宪法和行政法》一书开篇就探讨了宪法的一般原则,包括君主立宪原则、议会至上原则......
浅析强世功对“不成文宪法”以及中国宪政秩序
发布时间:2016-12-21
一、橡皮图章之谜:中国共产党的党章 强世功教授首先用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宪法规范性去解释中国国家制度中的橡皮图章之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授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其常务委员会广泛的政治权力和最高的政治权威。从书面上来讲......
评述《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关系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3-06-05
摘要:国际外汇市场中,汇率不仅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更受到国家之间关系的影响。美国是中国的主要贸易对象。人民币汇率自1949年正式诞生以来,中美关系和人民币汇率两者的相互影响可视作财富权力转化机制的作用。本文对《人民币汇率变......
浅析地方立法权扩容后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以我国地方立法权的演变为脉络
发布时间:2016-11-25
一、我国地方立法权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方立法权的发展颇为曲折,主要经历了放权-收权-放权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后至1954 年《宪法》的颁布。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地方立法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其主要表现为......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变迁评析
发布时间:2023-03-05
摘要:回顾建国以来体系演进历程,可以看到农村金融机构长期以来未能摆脱单纯性存款吸收机构的角色定位,历次农村金融改革力度很大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资金匮乏的难题。文章结合中国的宏观背景探讨了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
宪法与部门法关系探讨_宪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关键词: 宪法/行政法/诉讼法/民法/刑法 内容提要: 各部门法都是宪法的子法,但它们与宪法的距离和联结点却是不一样的。宪法性法律距宪法最近。行政法是宪法之下各部门法系统中最庞大的法群,宪法对其主要是一种理念与原则的指导。......
宪政制度在近代中国为什么难以确立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07
19世纪下半叶以来,宪政在中国从思想传播到付诸行动,可以看成是一场制度和文化的移植过程。这场移植,以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为开端,经过了制度改良(戊戌变法)和制度变革(辛亥革命),最终既没有带来启蒙者和改良者以及革命者所共同企......
宪法监督与民主的关系刍议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8-08
【内容提要】宪法监督是保证宪法实现的措施,但在实施宪法监督特别是由代表机关以外的机关来行使宪法监督权的过程中出现了所谓“反多数难题”,引出了宪法监督与民主的争论。实际上通过分析我们得出宪法监督并不违反民主的实质和精神。 ......
关于公法与私法的根本宪法区分
发布时间:2016-04-14
关于公法与私法的根本宪法区分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是具有普适意义的学术分析方法。尽管两者的界限具有模糊性,但两者的划分对于当下的中国仍具有重要的法治意义。从宪法的公法属性出发,否定宪法对于私法的基础作用是错误的。为了说明宪......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政策变迁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29
摘 要:目前,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政策的研究在学术界有一定的理论成果,但具体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一学科,则鲜有人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对该门课的课程政策变迁进行了分析,认为改革开放以前的课程政策带有浓重的时代......
浅析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1-20
一、德主刑辅是我国优秀的法律文化传统 一般来说, 依法治国主要是依靠他律,以德治国主要是依靠自律。而德主刑辅则是我国优秀的法律文化传统。1958 年,毛泽东指出: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也不行,但我们有我们这一套,调查研究,就地解......
浅析宪法与财政法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2
论文摘要:在西方宪政制度确立的历史过程中财政扮演了极其关键的角色,而当今世界各国的宪法中,国家与公民之间的财政关系也是具有根本地位的内容之一,这些现象无一不在昭示着宪法与财政法之间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宪法理论对于财政......
当代西方史学的演变与中国史学
发布时间:2023-04-04
这里所谓“当代”,是指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20世纪的西方史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新史学的崛起及其终于在二战后取代传统史学而成为西方史学的主流。 一 整个20世纪上半叶,大体上可以看作是西方史学中新旧交......
宪法在审计法律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6-09-14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的贯彻执行对于一个国家维护统一、保持政权稳固、保障人民的权利与自由、发展民主政治、完善法治以及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宪法......
公私权关系及其在《宪法》中的体现(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现代国家的宪制主要解决了两大问题:一个是国家的合法性问题,即国家的权源问题;另一个是国家的合理性问题,即国家治理的技能问题。而且,宪制的发展与变革也是从“君权神授”的“君主国”国体逐渐向“天赋人权”的“共和国”......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
发布时间:2023-01-07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
探析艺术丑在中国的发展演变
发布时间:2023-05-17
摘要:丑有自然形态的丑和艺术形态的丑之分,又有审美范畴的丑和道德范畴的丑之别。丑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中外哲学家、美学家对此多有论述。庄子在《齐物论》中就已经深刻地论述了美与丑的辩证关系。要深入的研究“丑”就要对其发展脉络......
关于国际关系的心理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22-12-21
" 论文关键词:国际关系 心理学分析 融合 论文摘要: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之路一直是融各学科之所长,避本学科之所短的历程,众多学科在该领域内都找到了一席之地。在当今时代,当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日益走向体系层次的建构时,微观国际......
浅论宪法在党的执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07
【论文关键词】宪政 宪法 执政方式 【论文摘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和法治发展形势使党的执政方式转变成为必然。对政治权力运行模式进行规范和法治目标的实现使得在执政方式转变中发挥宪法的关键作用成为必然。执政党要取得社......
党纪与政党类型及宪法关系国际观察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20
现代政党政治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物。以英国和美国为先驱的现代国家提供了政治平等、代议制和不断扩大的政治参与等要素,为政党走上国家政治舞台创造了前提。英国的现代国家建构过程本身就是不同党派之间争夺权力的过程。虽然美国的......
日本现代化建筑演变过程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01
日本的现代化建筑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客观角度出发,日本政府积极的引进了西方建筑的先进理念和技术,逐渐加快了现代化建筑的发展步伐。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日本在这方面具有自身现代化建筑的发展特点,不仅吸收其他国家的艺术文化,还主动的将其与自己国家的发展文化特点充分的结合起来,在日本现代化建筑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显示了日本建筑师的智慧,有助于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将对日本现代化建筑演变的过程进行探析。【关键.........
宪法在党的执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浅论
发布时间:2016-04-14
宪法在党的执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扩大和巩固执政基础,就必须要树立宪法意识在宪法范围内活动,保证宪法权威作用的发挥。 执政方式的转变,是党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课题,其成功与否将决定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命运和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
浅析宪法与财政法的互动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01
论文摘要:在西方宪政制度确立的历史过程中财政扮演了极其关键的角色,而当今世界各国的宪法中,国家与公民之间的财政关系也是具有根本地位的内容之一,这些现象无一不在昭示着宪法与财政法之间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宪法理论对于财政......
浅论宪法在党的执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3-28
“浅论宪法在党的执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怎么写呢,请看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浅论宪法在党的执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一、党的执政方式转变的社会基础 党的执政方式转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建国初,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执政党......
2009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中的变与不变-综合新能源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30
进入2009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出现四个新变化,同时,又维持着一个不变。理解这些变和不变是把握当前和未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关键。四个变化是:经济出现复苏信号、社会预期开始转好、通胀预期出现、宏调政策呈现调整迹象;一个不......
中国与东盟关系未来在于相处之道
发布时间:2023-05-09
与翟相识已十年,十年间有过三次长时间的“坐而论道”,第一次是2005年在悉尼谈地区研究的方式方法,第二次是2010年在北京谈中美在亚太地区如何共处,第三次则是今年5月某天在未名湖畔谈中国与东盟关系。此时翟已成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及其演进概观
发布时间:2022-08-05
摘 要: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党长期探索的成果。文章在分析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思想渊源、历史根据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概述了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与时俱进和丰富发展,阐明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
中西方文化对建筑屋顶的演变影响
发布时间:2023-01-28
中西方文化对建筑屋顶的演变影响 【摘要】:建筑除了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外,它还能反映当时的时代和地方的多方面的生活状况、政治和经济制度。在文化方面,建筑也有很高的代表性。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是建筑形象中最具表现力......
试论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3-12-18
试论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试论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试论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摘要]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
浅谈“穿耳”的演变与中国传统女性地位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3-02-17
【论文关键词】穿耳;女性地位;礼教 【论文摘要】在我国,“穿耳”从产生伊始到整个封建社会的结束,无论是象征意义还是人们对其的看法,抑或是在社会中盛行的程度,都经历过了数度演变。这些演变是由于不同时期社会文化尤其是礼教发......
浅析西方的宪法理念及与中国的对比
发布时间:2016-12-21
一、英国的不成文宪法:自由至上 英国的宪政道路上标志性事件是限制王权的《大宪章》的颁布。自诺曼人征服英国以来,英国便建立了封建等级制度。国王作为最大的封建主,把土地分封给大臣,双方存在着契约的关系。这初步形成了国王与贵......
浅析比例原则的中国宪法规范基础———以宪法第33 条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01-10
一、既往比例原则的中国宪法基础观点之梳理 ( 一) 为何需要比例原则的中国宪法规范基础 比例原则是源于德国的理论。由于德国比例原则主要是通过法院判例所确立,因此对于比例原则是否有宪法规范上的基础,公法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
浅析法国民法典的演变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20
一、方法的转变: 从注释法学派到历史的或演进的解释方法 在所有使法典适应社会需要的努力中,对法律解释方法的变化,是最及时、基本的方法。在民法典开始适用的很长时间里,法国学者与法官采取严守法律条文含义,按照立法者主观意思解......
西方文论中情感论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3-07-18
摘 要:西方文论是以欧洲为主体,含有北美大部分地区的文学艺术理论,西方文论和东方文论相对,西方文论的主要内容是欧洲文学理论和一些相关的音乐、绘画等艺术理论形态。本文主要论述了浪漫主义文论的体现、表现主义文论的发展、批评......
司考宪法:精讲宪法与法律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6-04-12
查字典范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司考宪法精讲: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1.宪法是法 宪法和普通法律一样具有法律规范的基本属性: (1)宪法与法律......
地理科学方法与地理教学方法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5-27
摘 要:(5号黑体字)《中国地理》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本文从《中国地理》课程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出发,结合区域地理教学现状,分析了《中国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改革的主要途径。(5号楷体字) 关......
论古代服饰中帔帛的来源与演变
发布时间:2023-07-09
摘 要:在中华五千年文化长河中,服饰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服饰文化不仅可了解当时社会的物质特征和精神特征,还能深入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兴衰变幻。在中国古代服饰中,女性的衣着配饰始终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被不断探讨。其中,帔......
论行政法与宪法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行政法与宪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在运用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甚为突出。一方面,宪法是行政法的基础,行政法是宪法的具体化,行政法的发展离不开离不开宪法原则、宪法理念的指引,宪法的实施、......
行政法治视野下的中央与地方权限冲突(上)(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09
中央与地方问题的核心,在于两者之间权力的配置。在行政法领域,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的立足点是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也是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热点和难点。一、中央与地方权限冲突及主要类型 冲突一......
新世纪以来中国对东盟援助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15
摘要:本文从援助规模、援助方式、资金来源、援助增长率和援助占当地GDP比重五个方面研究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对东盟十国援助的波动特征,认为经济状况、地缘政治和人道主义是产生援助波动的主要因素。尽管援助波动不能完全避免,但应增加对贫困国家的持续关注,加强政策沟通以减少援助活动的负面影响,为响应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促进中国与东盟关系建设、构建稳定的双边关系做出贡献。关键词:中国对外援助东盟援助波动东盟.........
浅论利益集团与宪法变革-中国宪法经济解释初步(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3
【论文关键词】利益集团;宪法变革;经济解释 论文论文摘要:美国宪法学者查尔斯·A.比尔德先生从利益集团与美国宪法的制定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宪法经济解释的观点。建国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及各所有制形式在宪法中的身份发生了巨大的......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基于宪法第10条的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03
关键词: 土地产权制度,公法视角,土地国有化,所有权平等 内容提要: 尽管研究中国大陆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文献已经汗牛充栋了,但“谁是中国土地的所有者”这个问题依然没有确切的答案,当代中国土地所有权与中国公法——特别是现行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