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宪法上的尊严理论及其体系化研究

宪法上的尊严理论及其体系化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16 00:26:27
宪法上的尊严理论及其体系化研究
时间:2023-05-16 00:26:27     小编:蒋贵川

一、最低限度共识的尊严概念

( 一) 理解尊严概念的角度

毫无疑问,尊严是一个很难精确定义的概念,在人类不同文化语境和背景里,可以有不同的诠释。但是,这并不妨碍从最基本的前提和预设出发,通过逻辑分析,提炼出最低限度共识的尊严概念。也就是说,虽然尊严在不同语境中可以有具体的表达,但它要遵循一个逻辑前提,那就是尊严一定来自人自身的某种属性,这种属性是对人本质的某种揭示,是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可以从人性的特质出发,去发现它与尊严的内在关系,得到一个有关尊严概念的基础命题,并从这个命题中进一步分解出尊严概念的具体命题,从而最终获得一个有关尊严最低限度共识的概念分析框架。关于人性与尊严的内在联系,英国哲学家格里夫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见解: 尊严源自人的规范能动性,只有人类具有反思、评价进而选择自己生活的能力,人的这种本质属性与潜能构成了人与其他生物的根本区别。

所谓规范能动性,在格里夫看来,是人反思、评价、创造自己所希望生活的思维方式。从生理与身体特征来看,人与很多其他生物具有某种亲缘性和近似性。从人的一些社会属性,例如群居、合作等特点看,也与其他生物的特点类似。但是,人对自己生活反思与选择的能力却是其他任何生物所不具备的,只有人类才会有对什么是值得过的、好的生活进行反思,并积极追求这样的生活。这种属性体现反思与评价,而反思意味着对好的生活的判断,因此是一种规范的能动性。这种将人的尊严与人的反思属性相联系的思路,也是很多思想家的见解。例如,西方中世纪尊严理论的集大成者、早期文艺复兴时代佛罗伦萨学者米兰杜拉( Pico della Mirandola),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构建其理论的。据信,米兰杜拉在1486 年出版的On the Dignityof Man是中世纪以来第一部以人类的尊严为题的著作。在该书中,米兰杜拉赋予了尊严神学基础背后深深的人文含义: 人虽然是上帝的产物,但上帝允许人选择自己的生活,尊严意味着对生活的自我选择和自由: 上帝确定了所有其他事物的本质,但唯独让人自己来确定自己的本质。就此而论,人就像上帝。人也是创造者他自己的创造者。人被允许拥有他所选择的东西,成为他所愿意的样子。这种自由构成了人的尊严。在中国儒家学说中,同样强调人有追求仁义生活的道德潜能。孟子承认每一个人都有追寻仁义的天性,这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兮。庶民去之,君子从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人能由仁义行,靠的是后天思考,这为引出尊严源自内在于人的本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矣。故曰: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正是这种道德潜能成就了君子人格。可见,尊严概念的基础在于认识和肯定人对自我生活反思、选择与评价的理性能力。从这个基础命题出发,可以在逻辑上更细致地推导出它的三重具体含义。

( 二) 尊严是不受支配的自治

人有对生活慎思与评价的本性和潜能,这在逻辑上就必然预设不受干涉地反思和选择自己的生活,独立表达对善的生活的追求。由此,可以得到第一个最低共识: 它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内在属性,与人的外在身份无关,它的核心意思是不受支配。强调尊严意味着一种不受支配的自治,最典型的是康德哲学。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使用德语Wrde 来指称尊严,意指价值,也即值得追求的事物。他从辨析Wrde 与Price,即无价的价值与可交换的价格之差异出发,阐述了尊严作为每一个人平等的、无价的、不能用来交换的人自身的道德属性: 在目的王国,每一个事物要么是有价的,要么是有尊严的。凡是有价之物皆有相等的可替代之物,而另一边则是超越于一切可交换的价格之上,不可交换的尊严,与price 最紧密相连的是一般人性的倾向和需要,即市场价格,在那里,物皆有价,物皆成为满足无穷目的的手段。在尊严的领域,它自身即为自身的目的,它不是一种可计算的相对价格,而是一种内在价值。道德就是使得一个理性的存在能成为其自身目的的条件,这在目的王国里只有通过成员的为自我立法才能实现。因此,道德性和具有道德能力的人性就是尊严所系。康德进一步认为,人性尊严的基础在于自治,在于每个人可以不受干涉地、按照客观的道德实践法则来行动,从而对其他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道德戒律: 不要将他人作为工具来对待,而必须作为目的。

二、尊严在宪法上的形式体系

尊严进入宪法,正是上述三组基本概念实证化并发挥特定功能的过程。要回应尊严理论实证化与制度化的混乱,需要以一种被宪法保护的方式为标准,重构它的形式体系。也就是,通过分析它在宪法秩序或宪法文本上的不同位置,来明确尊严被宪法保护的方式,从而实现规范形式上的体系化

( 一) 尊严进入宪法的历程

宪法文本中承认并保护尊严始于20 世纪前三十年。一些欧洲和美洲国家开始将尊严写入宪法,如1917 年墨西哥宪法,1919 年魏玛宪法、芬兰宪法,1933 年葡萄牙宪法,1937 年爱尔兰宪法和1940 年古巴西宪法。它们在序言、总纲或权利条款部分开始规定保护人的尊严。20 世纪40 年代,基于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以及战后重新建立世界均势体制的需要,在联合国推动下,成员国开始建立人权的普遍标准,但在起草世界人权宣言的过程中,大家发现基于不同的视角,很难找到作为人权共识的基础概念。于是,无论自由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能接受的尊严概念,尽管比较原则,最终成为代表们的选择。尊严进入国际条约是促使更多国家将尊严写入国内宪法的重要原因。随后,日本、意大利和德国,基于战败国身份对自身的反思,都在本国宪法里写入了尊严条款。其中联邦德国基本法对人的尊严做出了最为经典的规定,其第1 条即规定人的尊严,使得尊严成为权利的权利和基本法价值的基础,改变了很多国家仅仅将尊严作为一个具体权利来规定的模式。

( 二) 尊严之宪法保护的形式体系

1. 作为宪法解释的具体论证依据

这种模式以美国宪法为代表。在这种模式中,尊严概念的实证化程度很低,几乎在宪法文本中没有明确记载,也可以说宪法并没有专门保护尊严。但是,在宪法审查过程中,尊严会作为一种潜在的解释工具而对结果发生影响。美国宪法文本里面没有规定尊严条款,没有如欧洲大陆国家一样发展出有关尊严的宪法教义学,而是在判例中基于不同的目的以利用尊严的概念。法官在诸如隐私权、持枪自由、种族平等、表达自由等领域中,都经常以尊严作为论证依据达到保护、认同尊严价值的效果。

2. 作为宪法解释的整体政治价值

这种模式以加拿大和欧洲人权法院为代表。加拿大虽然在人权宪章中也没有写入尊严,但在最高法院判例中明确将尊严作为整体政治价值。在1986 年的一个案件中,最高法院明确指出,人的尊严是构成一个民主自由社会本质的价值和原则之一。在两年后的另一个案件里,最高法院作出了更权威和彻底的解释: 人的尊严的理念存在于人权宪章所保护的所有权利和自由之中,因此宪章建立在尊重人的尊严基础之上。欧洲人权法院对于尊严的理解也是这个思路。虽然在欧洲人权公约中并没有明确的尊严条款,但在早期的判例中法院已经开始使用尊严的概念。20 世纪90 年代,尊严通过判例被正式明确为人权保障的基础,人权公约的重要本质在于维护人的尊严和自由。在近几年的案件中,人权法院已经将尊严与其他基本权利( 例如第3 条) 相联系,尊严成为证明、解释、发展基本权利的基础。

三、尊严在宪法上的内容体系

尊严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规范形态,有不同的宪法保护方式,但在具体内容上,究竟何为尊严? 这是尊严理论体系化的第二个方面,即内容的实质体系。

( 一) 不受支配及保护类型自治,意味着尊严是人的内在价值,它不取决于人的外在能力、地位和身份。从这个意义说,尊严是佩迪特所言的不受支配的自由。从当代宪法解释来看,它主要有如下类型:

1. 自我选择。在各国宪法解释中,自我选择是指人对于生活信念、生活方式、价值观可以自由理解和选择,不受国家或他人的支配,不必屈从于某种潮流或国家倡导的方式。例如,妇女享有堕胎的权利即是利用尊严概念来支持的典型。在美国Thornburg v. American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一案中,法官即明确提出,很少有决定比妇女做出堕胎的决定更加私密,更关系到个体基本的尊严和自治。在Planned Parenthood v Casey案中,妇女决定堕胎的自治利益被认为是宪法保护人的尊严的几个重要领域之一,多数意见书阐述了这个见解: 我们的宪法保护个体有关婚姻、生育、避孕、家庭关系等自由的决定。这些决定权免于国家的影响。一个人一生中拥有生活方式可选择的尊严和自由是第十四修正案保护的中心。自由的核心就是定义自我生存状态、意义,成就自我的人生。

2. 自我决定与表现。自治还意味着人有充分自我决定与表现的权利。自我决定的尊严价值体现在人可以对自己的生活处境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例如,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规定人民有携带武器之自由。在2010 年标志性的麦克唐纳诉芝加哥案中,斯卡利亚大法官就将持枪自由与一个体面、有尊严的人必须享有的自我决定的自由联系在一起。个体充分表达与陈述的权利也是尊严与自治的重要体现。美国宪法第六修正案规定被告人有陈述、自我表达的权利,实践中也将之建立在自我表现的尊严之上。

3. 隐私权。自我选择也和隐私权保障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很多案件中,法官就会认为侵犯隐私是对人尊严的冒犯。例如,1966 年美国酒精测试案中,法官即提出公权力机构任性地和具有侵略性的检测行为违反了第十四修正案保护的尊严。在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基于基本法第2 条所保护的人格发展自由,法官也经常用来解释隐私与尊严的关系。联邦宪法法院曾指出,国家为了促进个人自由和确保个人负责任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必须保留个体的私人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个体就是他自己的主人。在2008 年网络搜索案中,针对国家机关对网络信息系统进行秘密过滤以对信息利用情况加以监视并解读资料储存媒体的情形,联邦宪法法院即援用该条指出,国家不得干预私生活形成的核心领域。包括表现诸如感受、情绪、思考、观点与亲身经历等高度属人性的私密过程,不必担心会被国家监视。

( 二) 不受歧视及保护类型尊严的核心概念

在于它是一种不受支配的内在价值,但这种价值必然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才能实现。它意味着自己的生活不受歧视和自己的生活不受冒犯,前者属于尊严暗含的平等价值。很多国家宪法上规定的平等条款都与人的尊严相关。在终身监禁案中,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即认为尊严意味着社会秩序承认和尊重平等的人性, 人性具有同样平等的价值。美国宪法修正案第14 条是最经常与作为平等的尊严联系在一起的条款。例如,2000 年的Rice v. Cayetano 案中,夏威夷的一部法律规定,只有夏威夷的原住民有权投票决定委托政府公共事务的内容,最高法院援用第十四修正案形式平等来保护内在的尊严,从而否定了该规定。最高法院强调: 种族不能作为分类标准的一个原则性理由,就是它使得人的尊严由他外在、不可选择的血统所决定,而不是由他内在的、自身本质属性所决定。在加拿大、南非等国家的宪法实践中,平等也被广泛作为一项尊严的核心价值来予以理解。

例如,在反对立法歧视领域,加拿大最高法院以保护尊严为理由判决了多个法律违反人权宪章。1999 年,在一个涉及移民法律引起的诉讼中,法官指出, 人的尊严被伤害,就在于根据人的天分或环境对不同人的需要、利益做不公平的对待。对此立法就是加剧了这种伤害。人的尊严被侵犯,还在于个体或群体被边缘化、忽视或降低社会评价,只有立法承认所有人的平等资格才能实现人的尊严。欧洲人权法院也关注到了尊严的平等属性。例如,在变性人就业案中,欧洲人权法院禁止解雇变性人的工作岗位,指出容忍这样的歧视是可怕的,它伤害了变性人应该享有的尊严和自由,法院则有义务维护。

四、尊严体系在宪法解释上的展开

宏观的体系建构只是一种理论推演,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在具体的情境中,如何判断尊严的保护范围与含义? 尊严是否具有价值上的绝对优先性? 可以说,尊严的概念和价值都需要在具体情境中明确,才能消弭不确定。这是一个绝对权利的相对化过程,而这在很多国家都依赖于宪法解释。尊严理论的体系化,本质上也是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解释与评价而实现的,只有在规范与事实的评价性关系中,才能真正发现尊严是如何从一种哲学观念转化为具体宪法规范的,也才能消弭理论的不融贯,真正发挥尊严理论的实践功效。

( 一) 尊严在宪法上的保障范围如何确定

大部分成文宪法国家都有明确的尊严条款,这些国家宪法上的尊严都是一项基本权利。即便没有尊严条款的国家,也往往在宪法解释和裁判中,将尊严与某种基本权利联系在一起,利用基本权利说明尊严的具体内涵。可以说,尊严在宪法上具有一种基本权利的属性与功能。既然尊严具有权利属性,那么就一定有其保障范围,也就是其所要保护的利益在法律上的范围。然而,以抽象的方式探讨人的尊严的保障范围是不可能的,人的尊严概念之保障内涵有赖于评价作用,因此需要予以具体化。第一,从国家干预的方式上来判断。国家对人的行为有干预并不会构成对尊严的必然伤害,而必须在具体情境中考虑干预的方式和过程。例如,剥夺生命会被认为有可能侵犯了人之尊严,但国家若是根据法律、依循程序对被判处死刑的人执行,则不意味着伤害了人的尊严。当然,如果以一种野蛮、残忍的方式执行死刑,则又有可能是对尊严的侵犯。在2006 年的航空器法案违宪审查案中,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指出,如果那一架飞机完全只搭载恐怖份子用来作为杀害无辜人民的武器时,国家当局击落该架飞机同时也意味着蓄意杀人的行为,则非宪法自始所不允许。可见,对于尊严保障范围的认定,必须在个案中考虑国家干预的方式、过程,结合具体的生活领域,由解释者进行评价始得确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判断国家是否侵犯了公民尊严的客体公式有其理论局限。在使用该公式最典型的终身监禁案里,联邦宪法法院法官写道: 将个体当作工具来对待是违反人的尊严的,每一个人成为其自身的目的这一原则要求毫无保留地适用到法律的每一个领域。人性内在的尊严存在于承认其是一个独立的人格。然而,究竟什么是目的,怎样就是把人当作了工具,这在哲学上需要进一步思考。罗森指出,把人当作工具不能仅仅理解为一个人利用了另一个人。他举例: 下雨天我躲到一个撑伞的人的雨伞下利用他为我避雨,这是对撑伞人尊严的冒犯吗?

因此,当作工具必须从方式和过程而不是从一个简单的结果来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当代康德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科斯特克特和奥尼尔各自提出了标准: 认为人是目的应该理解为人有理性选择以实现价值的力量; 对待另一个人的方式能够被该人通过理性衡量而接受则不是将之作为工具。这两个哲学标准对于宪法解释有重要启发意义: 第一,如果公权力干预的意图是对个体理性、合法的选择行为的破坏,就构成对尊严的冒犯; 第二,公权力对人行为干预之合宪性,归根结底需要建立在有充分理由的基础上,具有一种可普遍化的效果。第二,从取消其他基本权利核心利益上来判断。从各个国家的宪法来看,尊严往往还构成了宪法上许多基本权利的基础,如果公权力行为干预基本权利的效果达到对某一个具体基本权利核心利益或领域的剥夺,进入尊严的保障范围,就构成违反宪法。在德国宪法教义学上,进入对该基本权利最本质属性领域的侵犯就是对尊严的冒犯。所谓本质属性的领域,是指在这个领域里该权利不能进行权衡,不能让位于其他权利,否则实际上构成了对该基本权利本质的取消。

例如,宪法上规定的住宅权,其主要保护的是人的自治与隐私所体现的尊严价值,是个体私生活形成与人格自由扩展的需要。因此,政府以极低价格征收某人住宅就不是对住宅权本质属性的侵犯,但涉及私生活形成与自由生活的领域则是国家所不能侵犯甚至取消的,否则即构成了对住宅权背后尊严价值的冒犯。正是基于这个判断,在住宅监听案里,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认为,以监听的方式来实现侦查利益是对住宅权背后人的尊严的侵犯,构成了对尊严绝对保护领域的伤害。第三,从对人的属性的理解上来判断。尊严的主体是人,尊严的本质在于一种人性,在某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如果被侵犯的对象不具有人的属性,则对其进行干预的行为不构成对尊严的侵犯。派普斯认为,人的尊严是我们宪法的支柱性原则,同时也是每一个人不可改变的权利。人的尊严应该限定于人之为人的核心领域,在此等有限的核心领域内,尊严不可受任何限制。也就是说,只有在确定为人的属性范围内,才谈得上对其干预是对尊严的冒犯。例如,胚胎从受精到着床阶段是否具有人之属性,脑死亡是否构成人之属性的消失等问题,都涉及能否将相关干预手段与人的尊严相连接,这种对人之属性技术与价值的双重判断也是一种确认尊严范围的方式,只不过有更多的争议和开放性,尤其需要判断者在宽容精神、探索勇气与正义价值之间进行很好的平衡。

( 二) 尊严价值的基础多元主义确定

尊严的保障范围是一个解释与评价的过程,因此最后还是要回到价值判断层面:尊严是基本权利的基础吗? 尊严与其他价值之间能否找到一个客观的价值顺序?

1. 作为价值基础的尊严与尊严的价值基础

我干了一件事不等于我有资格干一件事,因此权利不是描述的对象,而是证明的对象,必然具有道德深度,建立在普遍的理性基础之上。那么,尊严是否构成宪法上基本权利的道德基础? 这里,显然要区分尊严与价值的两种关系,即作为价值基础的尊严和尊严的价值基础。在哲学上,罗森由此提出了两种尊严的实现方式: respect as observance 和respect as re-spectfulness。

前者意味着尊严背后的价值才是需要维护的; 后者则意味着尊严是一种内在价值,本身即构成应该实现的目标。显然,并不能认为尊严是基本权利唯一的基础,从而将权利都还原为尊严。这样一种柏拉图意义上的本质主义哲学早就在20 世纪分析哲学和实用主义哲学批评下已经被瓦解。英国元伦理学大师摩尔很早就批评了将某一个事物还原于某一个本质的做法,他认为这是一种自然主义的谬误。自然主义谬误往往指,当我们想到这是善的时,我们所想到的无非是: 所讨论的事物跟某一别的事物有着唯一确定的关系。摩尔认为,善是不可定义的,无法通过理性发掘出一个本质,因此要区分善与善的事物,我们只能对后者进行分析,而自然主义谬误就是把善直接化约为了后者。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旗手罗蒂则把这种寻找事物唯一基础的本质主义理解为心之镜像的哲学。他认为,价值领域的认识不同于客观事物在镜中反映的必然是本来面目,这种自然之镜不过是人主观心灵的幻觉。因此,认为尊严是唯一的价值基础,就是将权利基础和权利基础的表现混为一谈,也是人刻意操作的结果。尊严也可以进一步建立在其他价值基础之上,很多时候,宪法解释的对象是尊严,但真正要保护或实现的却是其他的价值,尊严因此对于其他价值来说是一种构成性的手段。但是,基本权利有多种价值基础是否会导致体系内在的不融贯? 同时,尊严也暗含着其他价值,那么在一个案件中到底是保护尊严还是保护其他价值,尊严会不会成为一个概念冗余?

2. 价值宽容、价值之网与价值的一体性原理

上述问题关涉当代道德哲学与法哲学论辩的核心话题: 价值相对主义。价值相对主义不承认价值的绝对客观秩序,但并不意味着接受价值的不可知论。对于世俗的政治生活来说,价值相对主义是避免政治专制的重要保证。凯尔森和拉德布鲁赫都认为价值相对主义是民主制的前提。另一方面,价值的多元来自于人对于道德生活理解的多元,某一个价值来自于人类生活的偶然选择,这种生活演化的不确定和理解的多元能够促成对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想象,丰富了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创造了人类团结的新契机。

因此,宪法上的尊严出现多种价值基础,这并不是价值世界的混乱,相反,这是一种价值宽容,它根源于人类生活、实践与理解的多样性,展现出可能生活的道德深度。但是,价值相对主义的确又容易在具体情境中引起价值冲突,要确保价值相对主义的理性基础,就必须对价值之间的关系做出新的思考。价值之所以会发生冲突,是因为我们认为它们彼此在概念上是分离的、对立的,对一个价值做出某种陈述就同时意味着对另一个价值的区别和限制,这仍然是一种本质主义的思考,即认为每一个价值都有其坚固、泾渭分明的内涵与地盘,从而冲突就不可避免。所以,消除价值之间固有的冲突仍然是当代哲学家的思考。德沃金曾提出价值之网的概念: 价值彼此在概念上是内在支援,互相连接,从而构成一个网状结构的。尊严需要其他基础价值的支撑,尊严也和其他价值一起构成新的价值,因此,价值在本质上并非彼此分离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价值之间没有绝对的客观效力秩序,而是彼此呼应与相互证成。它们互为中心,彼此支撑,互相构成对方的前提和内容,成为一种去中心化的价值网络。正如德沃金所说: 因为政治价值是结成整体的价值而非分离的价值,这个方案必须在一个更大、相互支撑的信念网络中发现每一个价值的位置,这个信念网络实现了道德和政治价值间的支持性联系,并将这些联系置于一个更大的伦理关系中。

3. 基础多元主义与人类生活的偶然性

可以用基础多元主义来理解尊严与基本权利的关系: 尊严就是一种人之为人的身份和资格,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种基本权利都体现了人的特定身份与资格,因而在逻辑上都可以说建立在尊严之上。但是,尊严这个基础本身又是一组价值集合,所以这种基础是一种多元的状态; 同时,在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自由、平等也各是一组价值集合,尊严又成为它们其中的元素,成为理解它们必不可少的前提。至于这些价值为什么会组合、发生了怎样的组合,则是一种人类生活的偶然性。更具体地说,每一个国家基于不同的文化、制度、习俗、观念甚至自然条件,都会塑造不同的价值体系。尊严无法得到完全一样的理解,正在于人类生活本身的偶然与随机。例如,美国宪法上对人的尊严的主要理解为个体的尊严,而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判例则认为,人的尊严必须从一种共同体观念和社会关系中来理解。因此,对尊严的理解要想达到新的共识,必须建立在感同身受、努力理解他人的生活与道德判断的基础上,人类对彼此的生活应该有宽容精神与同情心。

五、中国宪法上的尊严条款之体系化

( 一) 尊严在中国宪法上的规范结构

中国现行宪法第38 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围绕这一条文的规范结构,包括其条款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其在整个宪法文本中的位置,中国宪法学界有大概三种观点: 第一种,双重规范地位统摄说。该观点的代表人物林来梵,很早就萌发了将我国的人格尊严条款与德国基本法人的尊严条款相比拟的问题意识,认为可以通过宪法解释将人格尊严条款理解为整个基本权利体系的基础。在后来的一篇文章里,他进一步发展出双重统摄地位说:第38 条前句构成了对后句的统摄,形成一个内部的人格尊严权体系; 该条又与第33 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结合,在整个基本权利体系里处于统摄地位。第二种,内部规范地位统摄说。谢立斌认可内部统摄地位,认可第38 条有发展为整个基本权利基础的潜能,但认为无法通过宪法解释的方案完成,只能通过将来修改宪法来实现。第三种,规范地位具体说,以郑贤君为代表。她认为,根据宪法解释的方法,只能将第38 条处理为一个具体的基本权利,它与其他基本权利一起构成了一个整体。这种观点能够得到传统中国宪法学通说的支持,例如,很多学者都将第38 条人格尊严放置于与人身自由、住宅权、通信秘密和自由并列的广义的人身自由规范体系之下。

从本文的体系框架来看,我国宪法第38 条属于具体基本权利模式,因此我国传统见解具有基本的合理性。但是,该条内部体现的却是两种不同的尊严权利类型: 独立的人格尊严权和尊严请求权。林来梵的内部规范结构分析颇有其道理,它提示我们第38 条第1句和第2 句的规范形态是不同的: 前句正面标示了一个有独立保障范围的权利,即人格尊严 后句则是一种反面的尊严请求权,即公民可以请求排除特定内容的妨碍。从体系解释来看,第38 条的外观很难解释成如德国基本法人的尊严一般的具有外部统摄地位的条款,谢文和郑文之观点也因此具有相当大的合理性,但第38 条内部仍然有较大的意义解释空间,与外部其他条款之间也可以形成本文所主张的价值相互构成与支撑,而共同丰富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解。具体说来,其内部解释空间在于,人格尊严可能并不以排除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为限,它可以包含更多的价值要素,后句仅仅是修宪者基于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反思而特别加以规范的三个领域。其外部解释空间在于,它与其他条款可以互相构成,形成更大的价值体系。按照本文提出的尊严四个核心价值,该条规范结构可以形成三个层次: 第一,它可以在最小的范围,即第38 条内,以前句统摄后句,形成原则对规则的拘束。第二,它可以越出第38 条,在较小范围内与人身自由规范体系的其他条款互相构成。例如,它可以成为第37 条人身自由与安全、第39 条住宅安全、第40 条通信秘密和自由的正当性基础,上述三个条文也就构成了人格尊严的保护客体。人格尊严也可以成为上述三个条文的构成性要素,例如,虽然可以允许国家按宪法规定的程序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但必须妥当选择限制的方式和手段,否则就是对公民人格尊严的冒犯。

这种互相构成的价值,对应着本文指出的免于支配的自治和免于侵犯的自由两个核心价值。第三,它还可以越出人身自由规范体系,在更大的范围与平等权、政治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文化权利发生价值互相关联与构成。例如,第33 条平等权体现的正是尊严免于歧视的平等价值,而公民所享有的政治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等则恰好满足了尊严实现基本的公共善这一核心价值。可以说,人格尊严构成了这些权利的基础,也可以说这些权利成为尊严的目标。价值相互构成原理之下,中国宪法第38 条的规范地位可以理解为内部统摄与外部相互构成说。基于价值相对主义的立场,本文不认为任何一种价值绝对、笼统地构成了中国宪法基本权利的唯一基础,毋宁是通过宪法解释在个案中实现价值的具体组合。

( 二) 尊严在中国宪法上的意义空间

要发掘中国人心目中的尊严究竟为何物,就必须回到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之语境,以一种文明的连续性眼光来思考尊严的意义空间。

1. 解析第1 句的意义: 人格的双重超越中国式的尊严是一种内在和外在的双重人格超越。这构成了今天开掘中国宪法上尊严含义的关键。首先,中国的尊严概念具有超越个体权利的道德深度。西方自康德之后,尊严就成为个人权利的最强表征,成为一种利益资格的最佳证明,从而也将尊严禁锢在了封闭的个体人格范围之内。然而,中国儒家则赋予了人格尊严与一种天地普遍精神相连的正气,将超越于个体人格的天地精神与人自身的气节相通,典型如文天祥《正气歌》所吟诵的,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在这里,正气与气节意味着,不是将尊严理解为不可放弃的个体权利,而是一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义担当,是一种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对个体利益的内在超越。因此,中国宪法上的人格尊严,本质上是一个人有自我形成君子人格、具有道德自主精神、追求超越个体权利的实质人生境界的资格,人格尊严意味着权利,也意味着责任、奉献、担当乃至牺牲,而要实现这种道德潜能就必须要求国家尊重人之为人的资格,辅助实现人格的自我修炼和自我完善。其次,中国的尊严概念具有强烈的民本思想基础,是个体人格对国家权力的超越。正因为个体君子人格的养成必须建立在国家尊重、承认公民独立人格的基础上,宪法第38 条中禁止的对象首先是针对国家公权力机关。这是宪法上规定人格尊严与民法上之规定最大的不同: 宪法上设定的人格尊严对抗的是公权力,是重新塑造了一种人民先于国家的政治秩序。这可以从现行宪法新增人格尊严条款的历史背景来说明。彭真同志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中指出,根据历史的经验和文化大革命的教训,草案关于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的规定,不仅恢复了1954 年宪法的内容,而且规定得更加切实和明确,还增加了新的内容。例如关于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条文,是新增加,之所以增加,就在于我们亲身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同志,亲眼见过那种关牛棚、戴高帽、喷气式、抄家等无法无天的现象,都能体会这一系列规定对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可见,人格尊严在中国宪法上的第二重超越就表现为人民对国家的超越,暗含着戒备、排除国家权力妨碍个人人格自由发展的重要诉求。

2. 解析第2 句的意义: 君子人格塑造国家伦理至于为什么要专门对公权力机关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行为予以禁止,除了历史解释之外,还可以有一种理论上的解释,即它体现了儒家文明中以个体君子人格反向要求国家伦理的重要传统,是一种对国家伦理的拟人化处理和要求。君子首见《诗书》,但那时所谓君子、小人之别主要是指社会地位和外在身份。自孔子及以后的大儒们则赋予其一种人格主义的伦理特征,是一种现实道德人格高下的表征。儒家毕生之理想就是培育一个有君子人格的国家统治阶层,兼安人与安民心,以实现修德承位。所谓君子人格,荀子有过经典的阐述: 朋党比周之誉,君子__不听; 残贼加累之瑎,君子不用; 隐忌雍蔽之人,君子不近; 货财禽犊之请,君子不许。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作为君子,他不得有残贼加累,即用恶语伤人( 侮辱) ,也不得有流愬 ( 诬陷) 之行,杜绝流言、流说、流事,这些都是君子人格的具体表征。国家需要君子,在于君子也者,道法治总要也,不可少顷旷也。得之则治,失之则乱; 得之则安,失之则危; 得之则存,失之则亡。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

国之安危系于君子人格的塑造和养成,行使公权力的人和阶层若不养成君子人格,则会乱生乎小人。由此,要在现代公民理性的基础上,实现传统的创造性转化,重新建立中国人的心灵秩序和社会行为规范,最终实现尊严所系的国家伦理和公民德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人的尊严在现代法律上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29
摘 要 在宗教、哲学与伦理中,“人的尊严”被视为人本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它旨在强调生存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个体都具有至高的内在价值和尊严,基于社会伦理层面上都需要加以保护与尊重。在现实社会中,“人格尊严”已经被人们所约......
严格规则主义及其对中国宪政之影响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09
严格规则主义是一种力图在司法活动中排除自由裁量的观念,它曾是欧洲大陆法国家居于主导地位的司法观念。中国在近代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加入了大陆法系国家的行列,自然也受到了这一司法观念的影响。其实,严格规则主义也是中国传统法律文......
公私权关系及其在《宪法》中的体现(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现代国家的宪制主要解决了两大问题:一个是国家的合法性问题,即国家的权源问题;另一个是国家的合理性问题,即国家治理的技能问题。而且,宪制的发展与变革也是从“君权神授”的“君主国”国体逐渐向“天赋人权”的“共和国”......
论人的尊严的行政法保障(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本文以维护人性尊严是行政法保护的主要目标出发,站在行政诉讼的视角,阐述了人的尊严的涵义以及维护人权落实到实处的权利救济的几种建议。 论文关键词:人性尊严 权利救济 公权 私权 “人的尊严”首见于1945 年《联合国宪......
论宪法学的理论体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27
【论文摘要】作为现代民主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是规范国家机关活动、实现公民权利的最高准则。宪法以人民总契约的形式出现,制约公共权力,促进公民的权利与维护公共利益。正是通过这种契约机制,才能使国家权力最终掌握在人民的手中。通过......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上)
发布时间:2023-01-10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上)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上)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上) 论文摘要:因果关系问题给两大法系法官和学者们带来的思维痛苦已逾百年。尽管各国法学家对因果......
烟草物流一体化服务及其评价管理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6
摘要:在烟草工业中,如何加快烟草物流的效率、提高烟草物流的质量,是烟草工业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使用“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改进”的管理评价模型,可以很好地提高物流方面的管理质量。本文将从烟草行业物流流程分析入手......
什么叫尊严
发布时间:2015-08-21
一天,我对同事张三说:“你好歹也是一堂堂科长,但在处长面前,却总是像一条哈巴狗似的摇头摆尾,请保持点尊严好吗?”张三不以为然地说:“这也叫尊严吗?等我当上处长后,金钱、美女、权力和地位就应有尽有了,那才叫尊严!” ......
尊严的含金量
发布时间:2022-12-10
许许多多年前的一个冬天,美国南加州的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流亡者。镇长杰克逊很有爱心,给一批又一批的流亡者送去了救命的食物。许多流亡者接到东西后,由于太饥饿,往往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来不及说,就狼吞虎咽,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为了听觉的尊严
发布时间:2013-12-19
为了听觉的尊严 2007年初春,日本千叶市新一届市政为了改造旧城容貌,决定将原来的老树全部更换。 这个小城市现在的绿化树还是20世纪50年代遗留下来的树种。那时,这里还只是一个人员相对集中的乡村,到处长满了乌桕、阔叶冬青和皂荚......
卸下尊严的父爱
发布时间:2022-12-05
两岁女儿突患白血病,无钱救治,打工爸爸筹款无果,于是,戴假发、穿裙子,男扮女装去街上卖卫生巾。这一举动被市民发现后拍下照片发到网上,一时间感动了无数网友…… 幼女患病, 打工夫妇背负巨债 王海林是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
最后的尊严(节选)
发布时间:2023-01-29
第七章 留住美丽 1 墓葬是最后的礼仪。 这时,一切尘归尘,土归土,生命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永生。 人类的“永久居室”,在历经的上下五千年文化沉淀和传承过程中,这里面有太多不确定的东西。作为灵魂的栖息之地,墓葬,是一种......
谈漫话幼儿男教师及其职业价值和尊严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幼儿男教师 职业价值 职业尊严 发展前景 【论文摘要】:幼儿男教师历来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种特殊性简而言之决定于我国当前社会的基本属性。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我不禁要问:幼儿男教师何时登上了历史......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上)(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9
论文论文摘要:因果关系问题给两大法系法官和学者们带来的思维痛苦已逾百年。尽管各国法学家对因果关系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并创立了许多有益的理论和学说,但是,至今仍无一方案能妥善解决该问题。 我国目前对于侵权行为法上......
确立人格尊严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反性骚扰法律体系
发布时间:2013-12-19
确立人格尊严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反性骚扰法律体系 确立人格尊严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反性骚扰法律体系 确立人格尊严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反性骚扰法律体系 性骚扰是我国二00二年十大热门法律话题,它之所以至今......
社会管理央地关系的创新及其宪法保障(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社会管理创新的问题首先是中共中央提出来的,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
宪法司法化若干问题研究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8
内容提要: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就一起民事案件作出司法解释引发宪法司法化问题的讨论还没完全结束,2009年5月,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广州被故意伤害致死一案再次引发违宪审查建议。宪法司法化起源于美国,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宪法......
初探租税国理论及其宪法意义
发布时间:2022-10-01
查字典范文网为您提供“初探租税国理论及其宪法意义”解决您在写宪法论文中的难题 初探租税国理论及其宪法意义 租税国是指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企业和公民在纳税之外没有其他名目繁多的各种收费负担的国家。租税国的概念,......
茆盛泉:用生命捍卫法律尊严
发布时间:2023-06-28
茆盛泉是上海80后青年民警的杰出代表。从警校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至今已是第八年。在闵行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陈杰的眼里,茆盛泉是一个阳光大男孩。2007年,茆盛泉初到交警支队,对业务还不熟悉的他总是虚心求教。有一次,他下班......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中)
发布时间:2023-03-14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中)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中)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中) 第三章、英美法系因果关系学说之检讨 第一节、英美法系因果关系之结构 英美法系对于侵权行为......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下)
发布时间:2023-04-09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下)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下)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下) 二、法律因果关系判断标准的虚化 依照两大法系上述关于因果关系两分法的理论模式,因果关系的......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02
欧盟,作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它的法律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就目前而言,它包容了十五个成员国法律体系的精神和部分内容,但并非是任何一个成员国法律体系的独自产物,而是构成了一个新的法律......
从民法上权利和宪法权利的关系谈起_宪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0
一、导言:问题的界定 近来,围绕《物权法(草案)》而出现的争论,涉及到了宪法和法律的关系问题,引起了包括宪法、民法等部门法学者的共同关注,在学界乃至立法界都引起了广泛反响和思考,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些重大的法律问题......
浅述大学生身体自尊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2-11-14
旨在了解大学生通过有计划的瑜伽体位练习后的身体自尊自我评价是否提高,考试成绩与身体自尊各个维度是否存在关系,同时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通过瑜伽体位练习体重和身体自尊的关系。灌输瑜伽体位的功效,帮助其加强自身的满意度,避免......
宪法司法化若干问题研究(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0
第三,宪法的不直接适用性削弱了宪法的权威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宪法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对国家政治结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宪法规范......
宪法司法化若干问题研究(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04
第二步借鉴美国模式和欧陆模式,根据我国现今社会制度、历史文化传统及法官素质不高等客观原因,在重新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基础上,实行分级......
论宪法与其他法律形式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9
【论文摘要】宪法作为根本法,它是基于人民主权原则制定的,与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等其他法律形式具有完全不同的法律特性宪法作为根本法是其他一切法律形式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法律依据,“合宪性”是宪法时其他一切法律形式的正当性提出的最......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20)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虽然第184条只明确规定适用于条例, 但是欧共体法院认为,诉讼的范围还包括共同体机构通过的那些表面上不是条例,但实际上却产生相似的普遍效力的法令。[83] 值得注意的是,第184条不能作为规避第173条规定的 诉讼实效,只能援引......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4)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19
(2) 理事会 欧共体理事会代表成员国利益。理事会由成员国部长级的代表组成,代表各自的政府。代表不是固定的,成员国政府根据会议讨论事项的性质委派相应的代表参加。例如,讨论农业问题, 通常由各国的农业部长参加。如果既讨论欧......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23)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30
[12] 参见Case C-65/93 European Parliament v. Council (1995) ECR I-643.[13] 有学者认为,欧共体初审法院并不是欧共体独立的司法机构,而只是欧共体法院的附属机构。[14] 参见Case 6/68 Zuckerfabrik Watenstedt GmbH v. Council (19......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24)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47] 参见Case C-192/89 Sevince (1990) ECR I-3461; Case C-188/91 Deutsche Shell (1993) ECR I-363.[48] 参见Opinion 1/76 Laying-up Fund (1977) ECR 741.[49] 进一步参考Schermers, A Typology of Mixed Agreements, in O’Keeffe ......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22)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7-13
4非歧视原则 非歧视原则或者说是平等原则要求类似的情况不应该被不同的对待,除非有客观合理的理由要求这么做。欧共体条约第6条明确规定,在适用条约时应禁止基于国籍的歧视;第119条也规定,同样的工作男女应接受同样的报酬。虽然欧......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7)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1欧共体缔结国际协定的权力 《欧共体条约》第210条规定“共同体具有法律人格”。[27]也就是说,欧共体在国际上享有对外缔结国际协定的权力。欧共体通常通过它的机构,尤其是理事会和委员会为国际行为,但是必须强调的是,是欧共体而......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13)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9-08
C·GATT/WTO在欧共体法律体系中的直接效力问题从以上我们所论述的,GATT/WTO规则构成欧共体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分,这是否意味着这些规则原则上能够创设个人权利,个人可以援引其中的规则来指控国内法的有效性?毫无疑问,成员国和欧共体要......
德国法律的宪法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5
内容提要: 在德国,吕特案以来,德国宪法学界通说认为基本权利构成了客观价值秩序,其效力及于民法、刑法和行政法等所有部门法领域。根据这一理论,法律的解释必须符合宪法,通过这一路径,德国的法律已经完成了全面的宪法化。在我国,对......
尊严与孤独(八章)
发布时间:2015-08-24
尊严,是不容玷污的白璧,是不可尘蔽的珠光,是做人的高贵,是生命的价值。 尊严植根于绵亘千古人文精神的圣殿,只属于大写的人,是不可亵渎的理性、正义与良知。 每个生命都是上苍的恩赐,都有它的尊严。生命的尊严,不在长命百......
浅论五四宪法的宪政精神及其影响(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31
论文摘要:五四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宪法,该宪法蕴含的宪政精神对未来宪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现行宪法的宪政精神正是五四宪法的延续和发展。 论文关键词:五四宪法 宪政思想 影响 五四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
“弹性”宪法及其形成的内在机理-以美国宪法为例(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18
“弹性”宪法及其宪政意义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 是国家法治体系的基础和价值的核心体现。宪法的稳定是一国社会变革有序性和文化连续性的象征,宪法的频频修改不仅有损宪法的权威, 还危及整个法治体系的基础。 1787年制......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19)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任何法人和自然人都是不享有特权的原告。不享有特权的原告只能对他所作的决定提起无效诉讼,否则,他必须证明该法令直接地单独地涉及其切身利益,虽然该决定以条例的形式或者是该决定是发布给其他人的。自然人和法人还包括欧共体成员国之......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12)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10
在1972年第三国际水果公司案[56]中,欧共体法院详细阐述了关贸总协定规则对欧共体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立场,这种约束力不再来自于《欧共体条约》第234条的规定(成员国与第三国在欧共体条约生效之前缔结的国际条约之权利和义务不受欧共体条约......
试论五四宪法的宪政精神及其影响(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5
【论文关键词】五四宪法 宪政思想 影响 论文论文摘要:五四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宪法,该宪法蕴含的宪政精神对未来宪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现行宪法的宪政精神正是五四宪法的延续和发展。 五四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
论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10-24
【摘 要】宪法与宪政是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两种政治与法律现象。一方面,宪法是宪政的载体,宪政总是要通过宪法所确立的制度与程序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宪法又不同于宪政。当今世界,每个国家都有一部宪法,但并不是每一部宪法都能得......
规范等级体系中的宪法与民法 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11
〔摘要〕考察宪法与民法之间的关系,可以有多个角度,但是从规范等级体系理论考察,对于一国的法律实践更有现实意义。在规范等级体系中,宪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法,民法作为普通法律从属于宪法,其效力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但是民法作为调......
城市信息化测绘体系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4
信息化测绘体系是“数字城市”的主要技术支撑之一,用于保障空间信息数据库有效运行与更新。本文结合福州市空间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及其应用需求,提出了面向“数字城市”的信息化测绘体系架构,并就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有关应......
租税国理论及其宪法意义初探(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4
[摘要] 在人民相对于国家的各种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中,以量能平等负担为基础的税收,相较与其它收入而言,由于采取以金钱代替劳役的方式,国家可避免过度介入社会运作,而保持中立性的自由主义传统,对人民基本权利的影响可&#6400......
德国法律的宪法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2-29
查字典范文网为您提供“德国法律的宪法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解决您在写宪法论文中的难题 德国法律的宪法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引言 国内宪法学界对于宪法适用的实践途径,持续进行探讨。最近几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是所谓的合宪解释,......
1998年《人权法案》及其对英国宪法的影响_宪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29
1998年《人权法案》于2000年10月2日在英国正式生效,至此,关于英国是否采纳权利和自由法案的长期的宪法争论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该法案的生效对英国宪法将会产生毋庸置疑的重大影响。通过将《欧洲人权公约》中的大量实质性条款引入英国......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下)(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30
二、法律因果关系判断标准的虚化 依照两大法系上述关于因果关系两分法的理论模式,因果关系的认定在侵权行为法领域中事实上被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因果关系是哲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第二层次的因果关系是通常所说的事实上因果关系......
有多么尊重别人就有多少尊严
发布时间:2023-02-07
洪晃给女儿写过一封信,其中一段话我非常喜欢:“妈妈希望你懂的第一件事情是人的尊严,就是爸爸常说的,你要有礼貌,别人才会对你有礼貌。当你需要阿姨帮你的时候,要说‘劳驾’,不能用命令式的口气。我知道你的小朋友中有的不是这......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中)(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6
第三章、英美法系因果关系学说之检讨 第一节、英美法系因果关系之结构 英美法系对于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采取的是一种两分法的思维程序。英美法把因果关系区分为两类,一为事实上的原因(Cause in Fact),二为法律上的原因......
我国会计理论体系框架及研究方法综述
发布时间:2023-03-23
1 引 言 我国会计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公社制时代的结绳记事到明清时期的龙门账三脚账,会计活动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的时期,国内学者逐渐将研究的重心......
防火墙技术及其体系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9
摘要:本文首先指出了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然后给出了网络安全可行的解决方案——防火墙技术,同时分析了实现防火墙的几种主要技术,并讨论了构筑、配置防火墙的几种基本的体系结构。关键词:防火墙 体系结构 网络安全 外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验室运行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验教学是专业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衡量该专业办学的重要指标。大学实验室既是实现知识转化成能力的场所,也是连接高校和社会的纽带和桥梁,现就其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气......
乱世佳人守护尊严
发布时间:2023-07-18
蔡邕是东汉末年名士,精通辞章、算术、天文,尤擅书法、音律,首创飞白书。除了不世的才学,上苍还给他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 大女儿是西晋名臣羊祜的母亲,历史没有记载蔡邕这个女儿的名字,只记载她嫁做人妇做了母亲之后,自己的孩......
艳照过后,尊严还在
发布时间:2022-10-19
2013年,阿娇主演的《爱情不NG》火热上映,这个曾经在风口浪尖的女子,再次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人物。不过这次,阿娇带来的是转身之后的尊严之美。 五年前的“艳照门”改变了很多女艺人的生活,阿娇瞬间“玉女”变身“欲女”,此阴影......
论国际法的概念及其体系构成(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6
【论文摘要】 一般而言,国际法是与国内法相对的法律体系,由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三大分支所构成。为深入剖析国际法的内涵、外延及其体系构成,本文首先对国际法体系的内部构成及其与国内法体系之间的关系,在现有理论和实践......
论国际法的概念及其体系构成.(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05
【论文摘要】 一般而言,国际法是与国内法相对的法律体系,由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三大分支所构成。为深入剖析国际法的内涵、外延及其体系构成,本文首先对国际法体系的内部构成及其与国内法体系之间的关系,在现有理论和实践......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宪法保障
发布时间:2023-04-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这充分体现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论中国宪法私法化-兼论宪法解释体制改革(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9
【论文关键词】宪法私法化 基本权利 宪法解释 论文论文摘要:所谓“中国宪法司法化第一案”的诞生,引起了国内理论界热烈的讨论,其中最重要的论题之一就是宪法在私法领域的适用。本文将在前辈讨论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中国宪法私法化的......
“严打”刑事政策及其实践的历史考察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7-15
“严打”是在中共党中央和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各级中共党组织和各级政府牵头,组织各级公、检、法部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的一场全国性的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斗争。“严打”突出两个“严”字,一是打击重点是严重犯罪活动;一是对严......
管理研究的方法和基础以及管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4
摘要:为了帮助大家设计撰写论文,查字典论文网为大家分享了管理研究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供您参考! 总结:管理研究论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撰写文章有帮助,更多精彩论文尽在查字典论文网! ......
宪法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06
宪法的适应性,一是指宪 法的内容必须准确地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不能和现实需要脱节。〔1〕二是指宪法所具有的通过自身的应变方式使宪法的内容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变化以及宪法以其国家强制力对法律、行为合宪的能力。宪法的......
论我国立法中的商谈及其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23-06-23
摘 要 哈贝马斯将立法商谈分为公共领域的商谈和议会商谈,前者是一种大众化的商谈形式,而后者则是专业化与精英化的商谈。在我国的立法过程中,公共领域商谈和议会商谈循环往复,形成合法之法。本文认为要构建我国的立法商谈体系,必......
严格公正执法 维护宪法权威
发布时间:2023-04-07
一、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行为的基本行为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关于原则理论的宪法适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04-13
原则理论的宪法适用研究,须通过冲突法则来决定两个原则衡量的结果,同时运用衡量证成模式来排除衡量结果的恣意以使其具有合理性。 传统宪法解释方法来自于一般制定法解释方法,由于这些方法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当将它们运用于宪......
戒严法概念研究行政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02
论文摘要:戒严法是国家应对紧急状态的法律,由于它关系到宪政体制的调整,则更是宪政制度的必要内容。为了在未来军事斗争中掌握先机,更为了我国宪政制度的完备,有必要借鉴两大法系在戒严立法方面的成果,辨明戒严法的基本概念,厘清其......
试论民法的商法化及其与经济法的关系(1)
发布时间:2023-02-23
本文从商法、民法与经济法各自的产生、发展出发,探讨现代社会中民法的商法化和社会本位化,将其与经济法作一比较,试图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调整模式的基本构成。 法律部门的划分,主要是“属于法学范畴的学理探讨,它与客观条件之......
戏剧的尊严与影视救赎
发布时间:2023-02-03
近期,由徐克导演的电影《智取威虎山》以近7亿元的票房成绩超越了被寄予厚望的姜文导演的《一步之遥》。徐克版《智取威虎山》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武侠片的影视手法,赋予了红色经典《智取威虎山》以时代意义,电影以谍战片的姿态,颠......
论税收宪政的理论及其实践价值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税收宪政的理论及其实践价值 论税收宪政的理论及其实践价值 论税收宪政的理论及其实践价值 来 源自 教育 网 摘要:税收与宪政是紧密相连的,税收问题本身包含了许多宪政因素,纳税****利的保障则是税收宪政制度的核心......
宪法解释的困境及其认识论根源
发布时间:2023-05-04
宪法解释是解释宪法者基于客观主义立场透过宪法文本本身追寻、揭示制宪者真实意思的思维过程,宪法解释者需完成从方法论向本体论思维的转换,但由于宪法解释本体论与宪法解释方法论的张力,造成宪法解释者主观性与客观性的逐渐疏离。在......
探究宪法上的领土原则
发布时间:2023-05-15
按照规范的逻辑层级来划分,宪法中的领土规范除了表达一个明晰的领土概念之外,也表达出各自奉行的领土原则,这些原则大多在各国宪法文本的序言、总纲或总则中进行了庄严地表达。其意旨在于抽象地确立和宣称一个国家所奉行的基本领土准......
师道尊严与当仁不让
发布时间:2023-07-17
《礼记・学记》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传承。从历史上看,它在总体上表现为一条线性的脉络,“源”“流”关系至为明显。中国文化不是横截面的,也不是断层式的,而......
试论商、商法及其研究方法(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09
摘 要:文章运用社会学、历史学和分析法学方法对商法基础理论中所涉及的商、商人和商法等基本概念作理论研究和探讨。 一、引言 在私法领域,我国经过数十年的广泛立法,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通过一系列立、改、......
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应超越严格体系化思维
发布时间:2022-12-19
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应超越严格体系化思维 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应超越严格体系化思维 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应超越严格体系化思维 一、引言:论题的提出 “伟大的法典化总是与伟大的政治或社会变革或巨变的......
论财政税收法研究中的宪法之维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11
宪法与财政结合而成的财政宪法更是逐渐成为当代宪法及财政法学研究之潮流取向。(p110~111)在财政法、税法领域,无论是发达国家学者还是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都立足于宪法,站在宪政的高度,对各种现行财政立法进行检讨点评。从方法论角......
论商法的体系化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商法的体系化 论商法的体系化 论商法的体系化 摘 要:商法的独立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价值理念和指导原则中,更需要调整商事交易的一般规则加以支撑。商事规则经历了从商事习惯到商事习惯法,最后......
浅析中国对安乐死或尊严死的立法选择
发布时间:2023-07-03
摘 要 安乐死和尊严死都能保障病人在生命末期按照自身意愿安详、尊严地死亡,但两者在伦理和法理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而我国立法应区别对待。考虑到安乐死与我国伦理相冲突、在法学领域中还存在着诸多争议等,中国尚不宜建立安乐死的......
走向宪法的中立原则(上)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2
内容提要: 威克斯勒是美国宪法学著名教授,他的这篇论文是宪法学最著名的经典文献。根据科斯和波斯纳的引证,本文是美国所有法学论文中引用率最高的论文,在法学杂志上的引用率仅次于科斯的经济学论文“社会成本问题”。1在这篇经典文......
公民个体为本、统一宪政立国(上)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人类社会是否真有能力以自己的反思和选择去建立一个好政府,抑或注定只能把自己的政治命运交付给偶然性和暴力,这一重大问题的决定权似已悬于这个国家的人民,将由他们的行为和示范来说明。果如此,我们实有充分理由认为,我们现在所处的......
我国民法立法的体系化与科学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6
我国最高立法机关在2011 年底时向世界宣称中国的法律体系市场已经完全建设完毕。然而对民法立法而言,虽然其基本的制度已经具备,但当前我国民法规范群体与制度门类依然存在非体系化等特点,并且在部分制度设计方面也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论宪法能力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16-04-13
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你提供 论文范文:“论宪法能力研究分析”,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论宪法能力研究分析 在实体法学中,有责任能力之说,其中“能力”一词意指一种“法律上的资格”;在程序法学中,有证据能力之说......
宪法实施的条件及其保障
发布时间:2022-11-22
2014年10月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历史任务。 自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的......
论宪法的司法化(4)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三)观念上的偏差。理性的宪法观念是建立和完善现代宪政制度的普适性前提和基础。作为现代宪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的司法化也必须依赖于宪法适用者及广大民众宪法观念的理性化。依笔者看,妨碍我国宪法司法化的观念主要体现在:第......
论宪法的司法化(3)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10
2,宪法的司法化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宪法进入司法领域,是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关键。如果宪法不能进入司法适用的领域,我们无论怎样进行法治的建构,最终都是不完备的,而且最终可能使法治建设步入歧途。宪法司法化是法治建设不可逾......
央地关系视角下的财权、事权及其宪法保障
发布时间:2023-05-30
摘要:财权应该取代财力成为我国央地关系中与事权对应的要素,缺少财权而仅获财力的地方不能成为自足的法律主体。事权与支出责任的概念各有侧重,但首先应解决其宪法化的问题。宪法是联接财权与事权的法律基础,只有财权事权匹配的宪法保障才能使一国央地财政关系真正步入正轨。关键词:财权;事权;宪法保障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央地财权事权匹配的宪政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CFX021;2014年度河南工业.........
现行宪法公民基本权利义务体系的完善_宪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体系,是在刚刚结束了十年文革动乱,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性才开始被人们认识到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制定出来的。由于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长期实行人治形成的各种制度及其思想观念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清算......
司考宪法: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6-04-12
查字典范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司考宪法: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1.宪政的概念 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
浅论学校体育伤害的法律审视及其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体育伤害;监护责任;法律归责;对策 论文摘要:从法律视角对学校体育伤害进行界定,对学校在体育伤害中的监护责任进行分析,对体育伤害进行分类并依次提出法律处理办法。认为学校应完善安全管理系统、建立教育管理机......
论产权、产权法与财产法的体系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7
在我国,产权是一个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而流行起来的概念。首先是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放权,然后是国有企业的改制,引发了关于产权问题的激烈争论。实际上,无论是经济学界还是法学界,争论的都主要是企业法人产权。关于产权概念的争论,尽管......
“口水仗”挽不回国家尊严
发布时间:2023-06-16
近代日本西化后,尽管通过甲午战争,已在军事上与中国分出胜负,但在文化上,中国有些“国学大师”还是看不起日本。 在诸多近代史著作中,除了中日“武斗”的各种记录,还有不胜枚举的中日巨擘“文斗”范例。例如大清湖广总督张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