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从法律角度分析行人闯红灯现象

从法律角度分析行人闯红灯现象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7 00:07:57
从法律角度分析行人闯红灯现象
时间:2023-03-27 00:07:57     小编:靖爽

行人闯红灯的问题长期干扰着正常的公共交通秩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交通状况的变化,这一问题在近几年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行人的自由通行权和公共交通秩序的冲突越发明显。然而缪尔亨廷顿有言首要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合法的秩序,通过明确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各方的自由。本文从行人的成本/收益观之变化入手,结合法律与道德之调整范畴,分析行人闯红灯现象频发的原因和规制方法,在公法视域下评判现实中某些处罚方式的合法性及合理性,并对藏于其后的某些地方政府落后不良却又长期存在的执政理念加以讨论。

一、行人闯红灯产生原因之利益分析

经济学认为,机会成本是指将某一资源投入特定用途后,放弃其他用途,随之获得的最大收益所付出的部张人性的首要法则,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是对于其自身所应有的关怀为了获得更多甚至最大化的利益,人们的一切获取利益的活动都蕴含着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动机。因此在行人过马路时,心中也会为其行为结果做一个快速的预期,以期追求更大的利益。行人过马路的风险成本是人的人身财产损失。而获得的仅是快速通过马路带来的时间效益。因此,社会成员在利益选择的驱动下自动选择了一个新的规则,交通信号灯规则应运而生。

交通信号灯作为社会成员在内心利益认识的驱动下自助选择的结果,理应是正确有利的。但为什么人们通过公共选择的方式选择了约束其行为的法律,如今又不遵守呢?人都是会趋利避害的,有法律规则却不履行这一社会现象之所以能够存在,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法律制度对社会成员的利益规范出现了改变。

首先,机动车交通事故归责原则的确定使得危险发生的概率降低,风险发生后行人需要承担的成本也因之降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己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这一规定产生了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其归责原则是严格责任原则:二是在实行严格责任原则的同时,如果符合法定的条件,机动车一方可以减轻责任。而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讲,这两方面都减少了行人在事故中承担责任的成本。

其次,从众效应改变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观念。个体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从而和他人保持一致。当有一部分人闯红灯时,其他的人就可能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也选择闯红灯。我们可以把群体闯红灯的行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带头闯红灯者,一类是跟随闯红灯者。

对于带头闯红灯的人,他们虽是先获利益者,但他付出的成本也是所有闯红灯者中最大的,这包括道德上的成本以及可能带来的违法成本。

对于跟随闯红灯者,成本转嫁的压力因有人先闯而将等待信号灯的时间成本转嫁于他加之法不责众以及众人皆闯我独等的道德孤立感,都会增加闯红灯的心理倾向。

最后,违法成本的降低也改变了行人对利益的看法。第一,法律规定的处罚方式不健全。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的规定,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的罚款。这样的处罚显得宽泛,有待法律法规具体的确定实施细则,以增加其可操作性。第二,行政机关在执法时的行政不作为。在一些地区,交警对行人闯红灯的行为基本上不管不顾,使得行人自认为闯红灯是合理的,于是就正大光明的、怡然自得的闯着红灯。违法成本的降低促使行人内心中闯红灯的风险成本降低,许多人怀着侥幸的心理,认为偶尔闯一次红灯不会对自己的安全、名誉造成任何影响,大大增加了闯红灯行为的发生频率。

除此之外,机动车数量的增多以及交通信号灯设置规则自身的僵硬性等因素,也在影响着行人对闯红灯的成本和收益的衡量。

二、行人闯红灯之规制手段以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视角

利益观念的变化,使得信号灯规则对行人渐渐失效,使得既定的法律规则的效力逐渐淡化,而作为主流的调整社会关系的两种手段,人们对这一问题的争论点也逐渐集中到法律与道德的博弈中。法律有其强制严厉的优势,但却要面临法不责众法难易心等一系列道德非议,而道德有其教化和易于接受的优势,但却对洪水猛兽般的局势难以有效控制。法律与道德,对行人闯红灯的规制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一)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整范围

对于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整范围这一问题,现今学界对于二者的关系主要有两种学说,一种是交叉说,其代表人物博登海默认为法律和道德控制的领域却在部分上是重叠的。道德中有些领域是位于法律管辖范围之外的,而法律中也有些部门在很大程度是不受道德判断影响的。另一种学说是包含说,认为道德规范的调整范围包含了法律规范的调整范围。

笔者较为倾向于前者,但这里仍然存在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面对一个具体的社会行为,判断其应受法律规范调整还是道德规范调整的依据究竟是什么呢?

对于评判标准的界分问题,在众多学者的讨论中,我们认为有一种是可取的,即认为这种界分至少应包含以下三个标准:

1.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即法律应只对那些重要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

2.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即法律只应调整那些社会危害性较大的行为。

3.行为在道德层次中所处的位置,即法律只应调整那些在道德层次较低的行为。

但笔者认为以上标准也还尚有不足,比如对社会关系重要性的判断应引入一个相对细化的标准,可以因时而动,也应通过对所涉各方主体的量化做出具体考察。对于危害性的判断也应从个人到群体在到社会,探究更进一步的评价标准,比如针对行人闯红灯这类事件,其危害性标准应从个人性推演到群体性的层面去考察,而不仅仅局限于单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再者对于道德的划分,除了层次以外,还应引入一种基本分类公德与私德等等。

(二)调整行人闯红灯问题所适用的规范

行人闯红灯这一行为,自然可以以道德规范进行调整,从道德的角度加以谴责,但同时笔者认为,就该情势的现状来看,纳入到法律规范的调整范围,也有其合理合法的依据。

1.行人闯红灯对公共交通秩序这一重大的社会关系的破坏性较大。行人闯红灯行为的本质,是行人的自由通行权与车辆自由通行权之间的关系。理想情况是通过各种调整手段使二者相对均衡的发展,但依目前的现实情况看,在出行安全方面,由于行人处于弱势,因此法律做了积极的回应,将责任承担的砝码较多的施加于机动车。但这种立法忽视了出行安全和交通秩序的区别,在交通秩序方面,行人却未必处于劣势,有时甚至会成为干扰正常交通秩序首要因素。上海市民所作的问卷调查显示,目前排名公共秩序伦理前三位的问题中,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无视红绿灯,乱穿马路,排名在第一位,经常发生率为43.13%而在其他城市,由行人闯红灯所引发的交通秩序混乱甚至交通事故也屡见不鲜。

2.行人闯红灯在道德层次中地位较低,适于法律规范调整。一方面,行人对于公共交通秩序的遵守,是较低层次的行为准则,与仁、义、礼、智、信、忠、孝等高层次的道德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且行人闯红灯的原因从主观上讲是缺乏公共秩序意识,带有个人主义色彩。另一方面,闯红灯的行人对于良好的公共交通秩序也是认同的,对于那些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也是存有敬意的。这就说明行人闯红灯行为本身,在道德上是缺乏认同的,而遵守交通规则,维护良好的公共交通秩序,也是行人在一般道德层次上就可以达成共识的。

3.有学者认为,以法律手段制裁不道德行为不合理,其理由可简述为:一方面,公众的道德判断本身就存在着不合理的一面,在为确定其合理性之前,强行加之以法律制裁,会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道德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道德不适合以法律手段实施。其副作用在于会侵犯一些公民应享有的权利以及加重公民的精神负担。

笔者认为上述分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尤其对于类似于常回家看看这一类兼具道德利益和法益双重性质的事件。但其问题在于,它忽略了在道德中公德与私德的分类。中国幸福学认为,所谓私德是指私德是指存在于小于社会大众的小群体或个人中间的道德,是人们为了维护我们小群体或自我的利益而约定俗成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公德则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是任何一个道德问题,都只代表这个人或小群体的利益,还有一些问题虽然具有道德性,但其与公共利益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对于这类问题的调整,也不应只停留在对个人权利的考量,应将其纳入社会视角,在个人权利与社会利益之中作以取舍。倘若结果是社会利益更大,或者在特定时期内,个人利益对社会利益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害,那么此时就应将该行为纳入到法律规范的调整范围中来。

三、行人闯红灯之公法视角的分析

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视角加以审视,虽侧重不同,但皆有助于真理之阐发。上文试图从群众利益和道德与法律之比较,阐释行人闯红灯的成因和法律规制的合理性。而与行为人相对的另一方主体则是掌握公权力的国家机关,调整行人闯红灯问题离不开行政主体的作为。人和体制对于良好的社会来说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在公法领域之下,关注制度是否失当,制度如何才能合理非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对各地闯红灯处罚措施的法律评价

对于政府采取的治理行为,笔者认为应该以法律眼光做公正之判断。首先,法律判断的总原则是法治原则,即规则之治,具体而言应着重考虑法律优先原则和法律保留原则,并灵活合理的运用比例原则等。以此为据,笔者试图对以下两种争议较大的情形做具体的评价。

1.责令担当临时协管员

(1)合法性分析。根据法律优先原则和法律保留原则,行政须受法律约束,一切行政活动,无论是权力性行政活动还是非权力性行政活动,也无论是负担行为还是授益行为,均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行政处罚法》更是明确规定法律对违法己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幅度的范围内规定。综上,我国法律均未规定对闯红灯行为责令担当临时协管员的处罚方式。

而在我国行政执法实践中,长期存在一种普遍观念有组织法就有行为法,混淆组织规范与根据规范,认为只要有行政机关对于某方面的事物具有管辖权,就可以采取有助于行使这种管辖权的所有必要措施。在这种观念的影响卜,对行人闯红灯处以担当临时协管员的处罚并没有遵守法律保留原则。因此,地方政府规定此类处罚与法律相抵触,无法律依据。

(2)合理性分析。首先,责令违法者充当临时协管员完全忽视了协管员本身的业务素质与法律地位,一个违反交通规则、毫无协管技术与经验的人竟可以管理其它相对人,它的地位如何界定?如果赋予他与交通协管员同样的职权与地位,那么就否定了交通协管员队伍本身的公信力,又怎能使得群众在协管员的指挥与管理下遵守规则,敬畏公共秩序?因此,该处罚方式大大降低了协管队伍的威信,阻碍协管员行使职权。

其次,合理性原则的重要派生原则之一是比例原则。责令闯红灯的行人担当临时协管员势必会造成法益的失衡,违反法益相对称原则。它意味着限制违法者在一定公开区域内为一定行为,向公众宣示正在接受行政处罚。这实质上己经构成了对人身权的侵犯。基于对人身权的重视与保拍《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其它行政处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民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目的正当性决不能推断成手段正当性责令闯红灯行人担当临时协管员正是对个人正当权益过分忽视,违法限制人身自由的体现。

2.对闯红灯者施以信誉罚

在评价之前,先应对闯红灯曝光行为的法律性质加以判断,对此一直存在争议,主要集中在:其是否属于行政处罚方式的范畴:若这种曝光行为算是一种行政处罚行为,那么它是否合法。笔者对此持肯定态度。

首先,从行政处罚的含义和特征上来看,行政处罚由行政主体做出:以行政违法为前提:适用对象是行政违法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一般仅对违法行为人本人作出,而不向其他社会成员公示。但其内容具有制裁性:其根本目的是维护行政管理秩序,制裁行政违法人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手段。而对于闯红灯行为进行曝光,无论是行为主体、前提、适用对象、内容以及目的都符合行政处罚的特征。

其次,从闯红灯曝光的惩戒性程度来看,行政处罚与其他执行性的行政行为主要区别即在于行政处罚所具有的惩戒性。从《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来看,行政处罚的形式具体包括6种,其中最轻的一种是警告。警告是一种影响被处罚人声誉的行政处罚形式,即行政主体对违法人予以谴责和告诫的形式,一般适用于违法情节较轻的情形。警告曝光行为对违法人的行为进行了公示,而不仅仅是对其本人作出谴责或告诫,因此,明显可以判断出其对于行为人的惩戒性程度大于警告,理应属于行政处罚的范畴。下面对其合法性进行具体分析:

(1)合法性分析。首先,设定权限的合法性分析。依据法律保留原则,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必须由法律作出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定权限内进行行政处罚。上文己论述对于行人闯红灯的处罚方式仅限于警告和罚款两种。而实践中,交通管理部门对于闯红灯行人的曝光行为并无相关法律依据,实际上是违反了合法性原则。

其次,程序的合法性分析。在我国《行政处罚法》中,虽未明确规定正当程序原则,但是从其具体内容上来看,这一原则无疑也被我国法律所承认。结合该法的立法宗旨和具体规则可知,行政相对人在行政处罚中的知情权和辩护权是不可剥夺的。然而,从闯红灯曝光的具体执行过程来看,相关的行政机关只是拍摄到了行人闯红灯的照片,并未履行告知程序,也未给予相对人陈述和申辩的机会,由此,笔者认为,行政机关未经法定程序对闯红灯行人进行真实姓名、家庭住址和闯红灯行为曝光违反了《行政处罚法》中的程序性规定,不符合正当程序的要求。

(2)合理性分析。由于此问题所运用的比例原则的分析及结论与前述两个问题相近,在此不再赘述。仅就这种处罚方式是否侵犯了相对人的人格尊严权,违反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做一讨论。

人格尊严权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享有人身自由的前提和基础。有学者主张,法律保护的隐私权和姓名权,是指公民的合法权益,闯红灯是违法行为,故违法者的隐私权和姓名权也受到限制,不再在人格尊严权的保护范围之内。对此,笔者持相反态度。正如法学家博登海默曾说如果一个公共行政制度只注重结果而不关注人权,那么它就有可能导致压迫。对于闯红灯行为,现行法律并没有赋予交警对其进行曝光的执法权限,所谓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故行政机关无权要求违法行为人承担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责任:而相对的,对于公民隐私权、肖像权和名誉权等,确实法律给予明确保护的,因此,即使该公民违法了,行政机关也无权对其进行曝光。

也有学者认为,闯红灯曝光是对行政处罚结果的一种公开,是对行政处罚公开、公正原则的贯彻,因此,是合法的而非侵犯违法行为人的人格尊严权的行政行为。对此,笔者也持反对看法。首先,从行政处罚公开的目的来看,是为了增加行政透明度,加强公众对行政的监督,防止行政腐败,从而保护行政相对人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然而,闯红灯曝光行为的公开显然是为了羞辱违法行为人,即以公开作为一种对于违法行为人的处罚手段,通过公开达到一种惩戒功能。其次,从行政处罚结果公开的方式和对象来看,法律法规虽然未做明确的规定,但是根据一般的理解,行政处罚公开主要是针对行政相对人的公开,即进行行政处罚应当及时通知行政相对人(对于有些行政违法行为的处罚结果公开对象还包含了相对人的近亲属)。最后,从行政处罚结果公开所带来的后果上看,行政处罚结果的公开,仅仅是作为使得相对人或者其他公众了解处罚情况和行政机关行政合法性的途径,其不该对违法相对人造成除去行政处罚措施之外的不利后果,否则就是对违法相对人的一种加重处罚。然而,闯红灯曝光显然是对相对人施加了除了法定处罚种类之外的其他不利后果,并且,曝光行为带来的后果往往己经远远超过行政处罚本身的后果。通过这些方面可以看出,闯红灯曝光并非行政处罚结果的合法公开,而是一种非法的行政行为。

(二)对违法处罚背后的政府思维模式的评价

通上对以上三种处罚方式的评价,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法治己经搞了好几十年,但有些地方政府还是难以摆脱单一的法工具论。为了方便论述,笔者将这种为政思想概括为严刑峻法,并在对此种思想加以探讨,并挖掘和评价这背后政府的惯常且错误的思维模式。

1.严刑峻法是否能够达到目的

应该承认,严刑峻法固然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但这种震慑或许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在执法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由于无法对每一个违规者都施以处罚,那么受罚的相对人必然会有抵触情绪,也让民众存在逃避处罚的侥幸心理。严刑峻法的目的,本来是希望通过处罚提高违法成本,但如果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概率很低,那么实际上违法者的成本并没有增加很多,反而使一些人增加了对抗规则的快感。其次,严刑峻法,不仅很难达到目的,反而也更容易令民众对执法者产生对立态度,破坏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和谐关系。民众不会因为受到处罚而理解执法者,自觉养成规则意识,而是对执法者充满怨言甚至仇恨。再次,执法者迫于上级压力,为了达到执法目的,只能变本加厉,采取各种违法手段,甚至违法动用公权,以达到控制违法者的目的,结果就是:官民之间,不再是管理和服务提供者与雇主的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的敌我矛盾关系。这显然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2.严刑峻法背后错误的执政理念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因为执法成本过高,很多规则被现实架空,政府也因为说话不管用而丧失了公信,法治也因为令行不止失掉了权威。可令我们很好奇的问题是,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还是这么乐于采取乱世用重典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而不是考虑试试其他方式?

有学者指出,这反应出政府在许多时候制定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去执行,而是为了去表达一种立场,借立法的形式来逃避对问题实际解决的责任。在其背后是治乱世当用重典的法工具主义思维,是将复杂的社会管理简单化(立了法就万事大吉),不仅没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先贤智慧,反而只有严刑峻法一招,而且还不鲜,难以吃遍天。这实际上这是一种以罚代管的懒政、怠政。

当然不限于此,这背后,还有着政府的高度自信:以为公权力是用来对付百姓利器。这一想法比懒政、怠政更可怕。在行政国家、公权力若强大无比的利维坦的现代社会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己经成为共识。即便民众违法,也要依法办事,依法处罚,不能因为民众违法了,执法者也滥用权力,对民众施以过当的处罚,甚至滥用公权残暴专横,侵犯公民的宪法性权利。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法治的使命就在于协调国家和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和公民个人都要守法,但由于中国长期存在的官本位和权力崇拜的封建糟粕,很多地方政府官员意识不到这一点,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管理者的同时更是服务者、人民的公仆。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先贤大哲,寥寥数语便道出为政之要,可为后世之警钟。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从法学教育角度看职业法律人之培养
发布时间:2015-07-29
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然而,当前的法学教育基础之下造就的“社......
侵权纠纷中“助人恐惧”现象的法律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11
摘 要:从南京彭宇案发生之后,全国各地类似案件不断涌现,并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些原本再普通不过的侵权案件却能演变为公共事件,并造成了“助人恐惧”的心理,甚至能引申到法律与道德层面的论战,足见其中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
从法律的角度看财政评审
发布时间:2023-07-27
在日常的财政评审工作中,我们会重视各种细枝末节―计价依据、取费标准、材料单价及签证合理性等等,但是很少关注评审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因为本身财政评审职能定位的模糊及法律定位的缺失,以及工程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对财政评审相关......
从法律角度探究人工器官的产品责任
发布时间:2016-09-14
自20世纪以后,人工器官作为现代医学的一大突破,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然而也产生了新的医疗产品威胁和新的法律思考。 一、人工器官的法律性质 人工器官并不是法学上的概念,在医学领域是指替代天然器官的结构或功能的人工装置,它是......
传播心理学角视角下的“网络红人”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5
摘 要 网络时代的到来引发了一系列新的文化现象,“网络红人”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草根偶像的诞生是大众文化的反映,但也对主流话语产生了冲击。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走红的起源和过程,探究其中的传播心理学问题。 关键词 网络红人;心......
在王看闯灯阵
发布时间:2023-06-30
在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镇,有两个村子以路为界,路东的叫东王看,路西的叫西王看,两村合称王看,相传是隋末唐初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领兵路过时东西各看了一眼,两村因此得名。 曾经每年正月十五前后,王看都会有两场灯的盛宴――跑苇......
从婚姻契约角度分析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2023-07-27
摘 要 如今,离婚率的提高使得夫妻之间对一种契约性协议越来越重视,即夫妻忠诚协议。这种协议也是对抽象化规定“夫妻之间应互相忠实”的具体体现,而该协议是否具备法律效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法院判决离婚案的结果。本文主要对夫妻......
从动词分类角度看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现象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24
一、引言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动词重叠是现代汉语中重要的语法现象之一。它丰富的表达功能充分的体现了汉语的多变性。近半个世纪以来,关于汉语中动词叠用现象的论文数以百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分类到目前为止,尽管在动词重叠式的研究方面已经有了很多卓著的成绩,但是,在动词重叠式分类方面,学者们的看法并不是很统一。对一些动词重叠,有人承认它们是重叠式,有人则不认为是重叠式。我们这里只对.........
医疗行业中“红包现象”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2
一、 问题 的提出 医疗行业中红包现象由来已久,虽经整顿,但愈演愈烈,几乎已成惯例。红包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医务工作者的形象,侵蚀了他们的职业伦理道德,扭曲了医患之间合理正常关系,使患者付出了“不得不为”的 经济 和精神损......
从法律角度看地下管线的管理
发布时间:2023-05-08
一、我国法律在地下管线管理中缺失导致的问题 我国在地下管线领域目前仍没出台高于地方性法规的专门性规定,地下管线的管理规定多属于地方政府的规章。这就导致了诸多问题的出现。 (一)国家层面立法缺失导致各地的地下管线管理主体不......
分析人权视角下的家庭暴力现象
发布时间:2023-01-11
一、引言和综述 家庭暴力,一般是指基于家庭成员关系或亲密关系的一方对另一方的身体、精神、性等方面造成伤害的行为。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不论是超级大国、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家庭暴......
从法律角度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转让问题
发布时间:2023-06-27
2013年11月29日,十大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283亿元,较6月末增加166亿元:不良贷款率较2013年6月末上升0.02个百分点至0.96,信贷资产质量持续令人担忧。不良资产的上升态势依然明显,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有债权转让、债转股、不良资产证......
分析从消费者保护角度浅析网络交易平台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2023-04-07
类似于现实中的商场与商户之间的柜台租赁关系,其区别仅仅是租赁的客体不同,即数据空间和实体柜台。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分.........
从国际法角度看日本驻沈阳领事馆的“闯馆案”(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04
[内容提要]领事馆是受国际法严格保护的对象之一,《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对于领事馆馆舍不受侵犯的含义及其条件各国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但无论如何应当以《公约》为基准予以合理地解释,并在实践中予以自觉地遵守......
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符现象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26
" 论文关键词: 教师行为 教师角色 论文摘要: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笔者分析了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符的现象,认为它的外在原因是教育和社会需要脱节以及教育声望和其实际待遇的反差,内在原因是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形象的理想化......
从法律角度探讨药品广告的监管
发布时间:2023-01-16
伴随着我国医药事业进步,药品广告行业的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药品虚假宣传等问题也随之产生。药品的购买和使用与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息息相关,虚假药品广告的内容往往会误导患者用药,不仅带来经济损失,更会对健康造成威胁。因......
从法律角度研究中国非法移民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3-07-26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从古自今,人类根据自己的生存需要常处于不断的迁徙当中。现代化的交通,加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人口迁徙移民更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然而由于各个国家的保护性规定,一些不能依法跨国移民的人就会选择各种非法......
中外流行唱法的多角度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要 在当前人们的生活中,流行音乐几乎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人们对流行音乐需求及要求的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流行唱法走进人们视野并得到认可。作为歌唱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流行唱法对流行音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主要立......
从形象学角度浅析赛珍珠的《大地》
发布时间:2023-07-14
摘要:美国作家赛珍珠以安徽宿州的农民生活为素材创作了小说《大地》,并因此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文将从形象学的角度分析《大地》中塑造的人物与现实的中国人的关联。 关键词:赛珍珠;《大地》;形象学 形象学是研究形象学的学......
探析从社会语言学角度透视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学 网络流行语 语码转换 论文摘要: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网民数量的急剧上升催生了大量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行为因说话人/受话人的个人特征及社会等因素的变化而产生变异。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透视网......
从心理角度谈《红楼梦》中十二钗的典型人物
发布时间:2014-01-20
从心理角度谈《红楼梦》中十二钗的典型人物 《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种成就不但体现在故事结构的整体构思方面,而且还体现在以金陵十二钗为代表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曹雪芹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非常看重心理描写,而正......
从高职生的生存方式角度分析人生价值观的现状及构建方法
发布时间:2022-12-22
引言人生价值观的建构是人生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价值观是人在一生的早期阶段就建立起来的对人生意义和如何进行自我价值实现的观念。在价值观中包含着对于生存的原因、生存的意义以及生活的品质等问题的思考。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对于个人的发展意义重大,只有建立了合理的观念体系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规范,才能充分的实现自身价值。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个体人生价值观的集合就是社会整体价值理念的体现,只有保证每个人.........
从现代角度浅析三湾改编
发布时间:2023-01-20
摘要:三湾改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伟大实践,枪杆子真正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从三湾改编的内容里很清楚地看到一个核心,那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以人为本”和“民主平等”。 关键词:现代角度;三湾改编;以人为本;民主平等 ......
从传统文化角度透视中小企业管理现象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近年来,国内中小型企业没有寻找一条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管理机制,大多抄袭西方的管理模式,严重的制约企业的健康发展。由于企业家不可能卓然独立于特定的文化之外,所以植根于传统文化并进行积极地借鉴西方理论,并结合我国具......
从法律角度对网络言论自由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05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言论自由带来了新型的表达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宪法所规定的传统领域的言论自由权迅速扩张至网络领域,网络言论自由权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领域的言论自由权。公众可以通过博客、微博、微信、论......
论从抽象人格到具体人格及其法律规制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从抽象人格到具体人格及其法律规制 论从抽象人格到具体人格及其法律规制 论从抽象人格到具体人格及其法律规制 摘要: 近代民法根基于商品经济,秉承斯多葛哲学以来的理性传统,历经近代人文主......
从法律角度探讨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发布时间:2016-09-14
在我国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各个行业的劳动者渐渐走向世界的舞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然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同时,对于劳动者的要求也就趋向于多样化,然而,在一些法......
浅谈如何从法律角度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发布时间:2017-03-20
一、对小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原因 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方面。而法治教育又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更应注重对其进行法治教育,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青少年身体、心理不成熟的特质决定了其需要......
《红楼梦》中晴雯的人物形象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08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女儿大都是很可爱的,平儿的典雅、鸳鸯的聪颖、紫鹃的贤淑、香菱的哀怨,无一不让人赏心悦目。然而,晴雯作为金陵十二又副册之首,她的魅力是卓然超乎群芳之外的,是曹雪芹笔下最丰满又最完美的丫鬟形象。这个“身为下......
从税法角度谈弱势群体法律保护(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4
关键词: 弱势群体/个人所得税/农业税/税收减免 内容提要: 弱势群体问题是我国当前最大的社会问题。本文指出了现行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乏力的现象,从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遗产税以及慈善捐款的税收抵免等角度,阐释了改革、完善税法......
从传统文化角度透视中小企业管理现象
发布时间:2023-05-24
【摘要】近年来,国内中小型企业没有寻找一条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管理机制,大多抄袭西方的管理模式,严重的制约企业的健康发展。由于企业家不可能卓然独立于特定的文化之外,所以植根于传统文化并进行积极地借鉴西方理论,并结合我国具......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以人为本”思想
发布时间:2023-06-17
【摘 要】自“以人为本”思想被提出之后,“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被广泛运用到经济、生活、政治、工作、家庭等各个领域和方面。“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阶段的具体化,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企业角度对碳排放问题进行博弈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15
本文基于Hardin的“公地悲剧”模型和孙绍荣的“捕鱼模型”,分析了碳排放过量的治理问题,给出了惩罚和奖励两种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建议。研究发现,尽管罚款、增税等惩罚措施对碳排放过量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资金补贴、......
从税收法定主义角度审视我国税收优惠法律制度
发布时间:2023-01-15
从税收法定主义角度审视我国税收优惠法律制度 从税收法定主义角度审视我国税收优惠法律制度 从税收法定主义角度审视我国税收优惠法律制度 「摘要」我国当前的税收优惠呈现出浓厚的行政政策......
从国际法角度看美国测量船闯入中国专属经济区事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02
[内容提要]专属经济区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新设立的一个区域,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以及他国在其内所享有的权利一直是国际法学界所关注的问题之一。美国“鲍迪奇”号海洋测量船闯入中国专属经济区事件,引起人们对他国在该区域所享有的......
从《易经》的角度考察分析MBA
发布时间:2022-09-12
[论文摘要]今年启功、巴金二老逝世万人送行,这是人们对他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讲道德、讲良心、讲真话、爱国家无声评价。最近经济学界也提出讲良心、讲真话很好、管理教育界也应如此,最近MBA班办得太滥,五花八门,值得警惕。本文......
基于心理学视角浅析“网红”现象———以Papi酱为例
发布时间:2022-12-18
2015年,被誉为网红届的一股清流Papi酱以幽默风趣的短视频剪辑迅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随着粉丝量快速增长,对于Papi酱在视频剪辑中爆粗口的行为,广电总局责令其改正后重新上线。在2017年1月12日,早期以丑而风靡一时的网红芙蓉姐姐,在新浪微博发表了《求祝福,求鼓励》的原创文章,再次受到广泛的关注。在自媒体影响的时代下,从心理学方面对当代网红的生存现状、发展过程以及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显得很有必要.........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诽谤罪
发布时间:2023-01-15
摘 要:诽谤罪作为语言犯罪的一种,是以语言文字为手段的犯罪形式。我国立法和司法解释中对“诽谤”并没有清楚定义,以至于在实际生活中把舆论监督、针砭时弊等行为都定性为“诽谤”。本文试图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具体案例,运用语义解释......
从方法论角度简析中国美学的研究现状
发布时间:2023-03-26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从方法论角度简析中国美学的研究现状”,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始自西方,20世纪初经日本传人中国。中......
从《民法通则》分析监护人法律地位的认定
发布时间:2023-05-27
从《民法通则》分析监护人法律地位的认定 从《民法通则》分析监护人法律地位的认定 从《民法通则》分析监护人法律地位的认定 精品源 自作 文 园地 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中,如何正确认定......
中小板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力度和分红倾向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19
引 言 股利分配政策是在平衡企业内外部相关利益的基础上,对于税后净利润采取的基本态度和方针政策,关系到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对股东的投资回报和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作为新生板块的中小企业板,相对于主板而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上......
从人文的角度看数学
发布时间:2022-11-21
【文章摘要】 通过阐述数学的意义与价值,数学在人文学领域广泛的应用,中西方的传统数学文化的对比,以及我们应该了解的数学文化,让大众对什么是数学,什么是数学文化,为什么学数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关键词】 数学;思想......
环境问题社会转移现象法律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7
一、环境问题社会转移现象与社会转移型环境问题 近年来发生的多起环境案件,如云南的盗伐并出口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珍稀树种红豆杉案、国外有害废物屡次非法进入我国港口案、城市污染工业向农村和落后地区转移案等,都反复表明在我国存在着......
浅析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大学英语课堂语码转化现象
发布时间:2022-11-14
" 【论文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 大学英语 语码转化 【论文摘要】 语码转换既是一种普遍而又复杂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交际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适当、适时地运用语码转化,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从社会语......
从现金流角度看乐视
发布时间:2023-05-29
一、背景介绍 “平台+内容+终端+应用”这八个字诠释了乐视创新的商业模式,业界也称之为“乐视生态模式”。同时,乐视特别采用延伸产业链,在产业链上游依靠乐视影业(原花儿影视)专业化团队制作精品大剧及电影,再采用全屏播放促......
现行的运行速度协调性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23-04-11
摘要:大量交通事故是由不良行驶条件等直接或间接原因造成的,而不良的行驶条件与公路线形设计有一定的关系[1]。公路线形设计的安全性评价对于交通安全的保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应用我国现行的《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和美国......
从形象处理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发布时间:2023-03-27
从形象处理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从形象处理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从形象处理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大多数习语形象生动、言简意丰,它们如同一面镜子反映出了中西两个民族的文化特征......
从传播学角度探讨微信红包的兴起
发布时间:2015-09-08
摘要:2015年的新春佳节,腾讯旗下的社交型新媒介微信推出的应用――微信红包,以火爆的势头成为新年里最受欢迎的“新节目”,央视春晚更是预见了新媒介的发展前景与腾讯微信合作,在春晚直播的过程中推出了由各个企业赞助投资的“春晚红......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浅谈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
发布时间:2023-07-23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自己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倾向于追求自身的精神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娱乐产业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我国青少年的偶像崇拜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女性人文主义视角下的萧红作品人物形象
发布时间:2023-01-16
摘要 女性人文主义将其对“女人”和“女人的文学”的强调当成一项策略,体现的是女人作为人的价值主体去审视、思考、探寻、追求女人、男人乃至个人的生存发展空间。本文将对女性人文主义理论的理解作为背景,详尽分析女性人文主义视角......
从现实生活中分析奇妙的物理现象
发布时间:2023-06-28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受教育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生活,这是学生的内在,不是任由外界制定的。假设只为学习物理而进行物理学习,那么就是在割裂物理学习与实际生活两者间的联系,失去生活联系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是死读书、读死书式......
从民法权利角度上观察大数据技术的法律影响
发布时间:2017-05-27
2015年,我国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鼓励大数据技术发展。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对大数据的法律规定不明确。本文基于大数据当下显现的法律问题,从民事权利角度入手,研究大数据技术的法律问题,进而在法律范畴内提出改进路径。一、大数据技术概述对于大数据技术的概念和特征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认知。王元卓等认为大数据技术就是网络大数据,是指人、机、物三元世界在.........
从法律角度看农村民主选举中的贿选问题
发布时间:2023-07-19
一、贿选的内涵及主要特点 (一)贿选的内涵 贿选是一种伴随着选举出现的现象,它是指用金钱或者其他形式的利益买通选举人来选举自己或者自己同派系人的一种行为。 具体到农村民主选举中的贿选行为该如何界定,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
分析现代舞欣赏的角度
发布时间:2023-02-20
欢迎浏览,yjbys小编为你提供的一篇关于分析现代舞欣赏的角度的舞蹈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从现代舞的起源方面开始讲述现代舞,帮助大家更深的了解现代舞的发展以及变革,现代舞是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中发展到现在,现代舞在发展中经历了怎么样......
从法律角度看小区车位、车库权利归属问题
发布时间:2023-06-26
近年来,经济发展不断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汽车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须,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汽车停放也带来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车位、车库归属问题,即归业主所有还是开发商所有?这是本文主要讨论的......
从跨文化角度看《红楼梦》中的称谓翻译
发布时间:2023-04-26
摘要:中文中的称谓语往往体现着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学识修养以及亲疏程度,但英文中的称谓语却很难体现出这些。因此如何将汉语的称谓语准确无误地翻译成对应的英语称谓语显得非常重要。在《红楼梦》的两大译本中霍克斯和杨宪益都尽......
关于商标名称现象的法律解析
发布时间:2016-09-18
商标名称是商标实际使用过程中一种重要而常见的现象,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在市场经济中,人人与之不可分离,人们均频繁参与到商标名称的生成、复制和传播过程之中。商标名称现象又是如此常见,以至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亲身实践体验却又长期......
“小摊贩”现象的法律经济学分析及解决对策
发布时间:2023-06-19
摘 要 “小摊贩”问题是世界范围内城市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小摊贩”的存在,在给城市居民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者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建国以来,国家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法规来约束“小摊贩”,但是“小摊贩”现象仍......
从认知角度探究成人英语语法教学
发布时间:2022-09-30
摘 要 认知语言学发展最完善的两个领域当属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二者相辅相成。认知语法以语法的象征性为基本原则,详尽地描述了语法现象即语法结构。认知语法理论对成人高校的英语语法教学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
试析抽象行政行为的法律责任(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0
【摘 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抽象行政行为法律责任追究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目前我国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机制,最后阐明了几种免除抽象行政行为法律责任的情形。 【论文关键词】抽象行政行为 监督机制 免责 在现实生活中,当谈到行政......
探析抽象行政行为的法律责任(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抽象行政行为法律责任追究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目前我国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机制,最后阐明了几种免除抽象行政行为法律责任的情形。 论文关键词:抽象行政行为 监督机制 免责 在现实生活中,当谈到行政行......
“网络水军”现象的法律规制探析
发布时间:2016-09-28
一、网络水军现象概述 网络水军是一个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而出现的新兴网络用语,由于其抽象无法给出标准定义,我们只能从其一般表现入手界定其含义。水军一词蕴含着从事人员很多,其多指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专门从事网络追踪、回......
从“法律的统治”到“法律人的统治”
发布时间:2022-09-19
一、法律职业论及法律人观念 法律职业论与法律人观念出现于我国构建法治国家与法律自由性确立的过程中,因此两者对于法治国家的建立与法律自由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法律职业论提出的目的是相对于政治而言,更好的实现法律的独立。法律独......
从认知角度分析“口”的词义系统
发布时间:2023-03-04
摘 要:本文拟从认知语义学的隐喻、转喻角度,对“口”的义项进行梳理与分析,找出其原义与新义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其进行归类。 关键词:“口”的义项 隐喻 转喻 一、引言 “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个词......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人物艺术形象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13
快到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了,同学们的论文准备好了吗?说到写论文啊,我可是被指导老师退回了两次,论文要求可真高。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
从社会文化学角度对贪污腐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13
贪污腐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和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形成贪污腐败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因素就能够形成的。我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思维、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等都成为滋生腐败的因素,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文化滞后,这也是......
无权处分行为的法律效力及相关法律制度
发布时间:2013-12-19
无权处分行为的法律效力及相关法律制度 无权处分行为的法律效力及相关法律制度 无权处分行为的法律效力及相关法律制度 内容摘要:《合同法》51条规定了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之一的无权处分行为。本......
从刑法角度分析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
发布时间:2016-09-18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是《刑法修正案(五)》增补的一项刑法罪名。信用卡信息是关系到信用卡安全的重要信息资料,它一旦被泄露,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信用卡用户,同时也威胁到金融机构的信用卡使用安全。因此窃取、收买、非法......
浅谈从传播心理学角度看新闻传播中的误读现象
发布时间:2014-01-09
1、首页2、参考资料 【摘要】希望查字典论文网整理的新闻传播论文:浅谈从传播心理学角度看新闻传播中的误读现象能够给您带来一些灵感。......
空巢老人现象解析老年人监护制度
发布时间:2023-04-23
摘 要: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导致了空巢老人的数量也剧增,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显得力不从心,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已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据调查,每天都有类似的“空巢老人死于家中无人问津......
从经济人类学角度分析民族品牌及其经济价值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民族品牌对社会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民族品牌的价值理论重视民族品牌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来分析民族品牌与民族文化、民族经济之间的关系,得出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是存在于特定文化条件下,是与特定的文化背......
从法的可诉性角度研究人权保障问题
发布时间:2017-01-17
一、法的可诉性内涵 法的可诉性是法的基本特征之一,最初是由德国法学家郝尔曼坎特罗维其提出的。法的可诉性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目前围绕其概念形成了两种主流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法的可诉性是指法律具有被任何人(包括公民和法......
从法律角度看电视节目模板的知识产权保护
发布时间:2023-04-06
一、电视节目模板基本概念的解读 电视节目模板亦称为电视节目形式、版式或模式美国作家协会在1960年首次给电视节目模板作出了以下解释:电视模板为系列电视节目框架的书面材料,其规定主角做什么并且在每一集中哪些框架将被不断重复。......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诗歌意象翻译
发布时间:2023-06-28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诗歌意象翻译 诗歌翻译一直以来都是翻译中较为复杂的领域。由于中西方诗歌在文化、诗歌结构、诗歌韵律上的不同,诗歌翻译往往难度比较大。而在诗歌翻译中,诗歌意象的翻译则更是如此。传统的翻译原则注重诗歌结构或......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中英语用差异
发布时间:2023-04-17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中英语用差异 不同于http://WwW.LWlM.cOm西方,东方人更加注重血缘,家族和姓氏。中国古老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人注重亲缘血亲关系的基础。这一点,通过中国复杂庞大的称谓系统就可以看得出来。从成书于战国前后......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莫言小说
发布时间:2023-07-17
正文:莫言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横空出世于中国文坛,他以充满魔幻色调的叙述、狂欢化的叙事美学、汪洋恣肆的个人化语言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建立了一个诗性的的艺术王国,语言是莫言小说世界的最眩目的亮点。由《透明的胡萝卜》开始进入追求......
从合法伤害权的角度审视行政处罚法的实施
发布时间:2023-07-27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从合法伤害权的角度审视行政处罚法的实施”,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法律,其制定和实施对监督和保障行政执法,改进......
从美学角度审视音乐欣赏的规律
发布时间:2023-05-13
从美学角度审视音乐欣赏的规律 从美学角度审视音乐欣赏的规律 从美学角度审视音乐欣赏的规律 【摘 要】从音乐美学角度来论述音乐欣赏中的几种心理特征,通过音响感知的初级的感性阶段、情感体验及感情体验支配着想象和......
从话语分析的角度研究手机短信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手机短信 话语分析 合作原则 论文摘要:手机短信作为现代交际的一种新的手段和方式,随着现代通信方式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交际形式,本文试图运用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的核心---合作原则来分析手机短......
多元时代共生衍创背景下的“网红”现象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30
《咬文嚼字》评出了2015 年的十大流行语,网红位列其中。网红即网络红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网红特指那些依托网络而备受关注、大红大紫的人;广义的网红不仅指人,也可指物,譬如2016 年2 月14 日在网上备受关注、迅速蹿红的两只......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习英语词汇的方法与途径
发布时间:2016-11-07
一、从心理学中探索词汇记忆的奥秘 (1)词汇记忆的心理过程。人们通过大脑保存和积累个人经验,专业来说就是大脑把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心理过程。编码有不同层次和水平,分为视觉、听觉和语义编码,不同的词汇编码......
从语境语义角度看《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
发布时间:2023-03-10
摘 要:语义研究对翻译活动中的文本意义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语义学研究倾向于孤立地研究词语的意义而忽略了语义现象之间的联系,语境语义研究通过分析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及词语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有助于辨析词语的言内与言外意义。......
基于法律经济学角度分析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化
发布时间:2022-12-02
一、我国市场经济秩序不规范的裹现 (一)市场主体秋序流乱就市场主体秩序而言,主要是建立在产权制度基础上的市场 (二)市场交易的非挽范性我国已有的法律、规章多达200多种,但没有统一的基本立法,新旧法规并行甚至矛盾,产......
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的盗版现象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16
摘 要:本文运用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供求分析原理对目前世界上广泛存在的盗版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盗版现象存在的社会根源和经济原因,并对反盗版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盗版;反盗版;市场基础;经济效益 一、引言 当前,盗......
从乡土角度分析楠溪江渔业管理制度变迁
发布时间:2022-09-02
从乡土角度分析楠溪江渔业管理制度变迁 摘要:楠溪江不仅因为其丰富的旅游资源闻名国内,更由于其30年来渔业管理制度的变迁而屡屡为人们所关注。本文在回顾其制度变迁的同时,由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入手,讨论对于封闭性公共资源的开发制......
从政策角度看村镇银行审计
发布时间:2014-01-17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从政策角度看村镇银行审计”,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为弥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
中国公司债券法律制度现状及分析浅谈
发布时间:2022-12-21
出于筹集生产经营资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需要,公司可以进行融资以达到目的。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中国公司债券法律制度现状及分析浅谈”中国公司债券法律制度现状及分析浅谈一、公司债的一般法律制度 (一)公司债的概念和种类 ......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英语委婉语
发布时间:2023-01-04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英语委婉语 委婉语(Euphemism)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是人们在交流中为了尽量避免使用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言辞,而采用的一种含蓄或温和的语言表达形式。社会语言学是一个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的......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访谈语篇
发布时间:2023-07-28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访谈语篇 一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社会想象的学科。旨在揭示使用中的语言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在:语言在社会中使用,社会的各种因素会对语言产生影......
新闻生产视角下的新闻“IP”现象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02
新闻生产视角下的新闻IP现象分析1IP源于知识产权,更高于知识产权1.1IP的涵义本文所讨论的IP是英文intellectualproperty(知识产权)的缩写,被用来泛指有大量粉丝基础的网络文学、原创文学或者游戏的版权。其实在IP这个词使用之前IP现象就已经存在,早期的IP主要集中在影视创作与文学作品的授权。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IP的概念开始被广泛应用,很快延伸到更多的领域被用来指可以被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