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常态区别于“旧”的发展状态,使经济参与各方达到相互支撑、相对平衡的状态。“十二五”规划期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融资租赁这一金融工具也得到了充分应用,但和整个市场经济不对称的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租赁双方如何精准识别风险、社会各方如何形成合力有效化解风险,日渐成为经济学领域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新常态;融资租赁;风险管理;对策
1融资租赁的定义
融资租赁又称设备租赁或现代租赁,是指承租方享有所租赁物的是指性所有权、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资产的所有权最终可以转移,也可以不转移。
2融资租赁风险的产生原因
从我国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看,行业的内在的业务特征和外部综合运行环境是导致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是融资租赁业发展的首要前提。2.1内在特有业务特征导致的风险融资租赁业内在业务流程与特征是导致金融风险的内在因素。例如出租人对出租物所有权、处置权的把控能力以及合同上规定的日常租金的收入保障程度,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承租人所在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产生水平(也称公司财务支付能力)。2.2外部综合运营环境诱发的风险首先,经营运行机制上的不合理会很大程度上导致企业总体效益偏低,突出表现在受历史因素影响的国有企业,这是融资租赁业务风险产生的最根本外部因素。
3融资租赁风险构成因素分析
“投资大、周期长、资金流动性弱”是融资租赁内在业务的三个显著特征。总的来说融资租赁业风险,主要是在承租方日常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的“违约风险”给出租方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也称违约风险,是指租赁三方当事人不能按时履行合同导致利益受损的风险。出租方表现在资金不足等原因导致供货商交货推迟,耽误承租人正常经营,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在承租方表现为承租人拒付租金、经营不善无力支付租金或不正当理由要求退货、非正常条件的解约等危险,给出租人造成了经济损失。
3.2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是因国内信贷利率和国际结算汇率波动导致的风险。一般情况下,出租方收取的租金是按照现行利率或汇率标准制定的,是相对固定的。如果承租方经营过程中资金成本增加,对应的业务收益就要下降,从而造成付款能力受损。汇率风险,也成对外经营风险,是指与外汇收付相关的融资租赁业务,由于国际汇率的不定性波动变动,使承租方外汇资金偿付成本提高,存在无力支付租金或拒绝履行合同而形成的风险。
3.3税务风险
国家税务总局对纳税条款和相关行业税率所做的调整,对出租、承租双方利用带来损失的风险。出租人签订合同时确定的租金额是在本企业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下确定的,如果在租赁期间自身所享受优惠条件不存在或税率提高,出租人的利益间接受到损失。同时,承租人的经营效益和财务支付能力同样也会受税率调整或优惠政策变更的影响。
3.4自然灾害风险
是由于不确定的洪水、火灾、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对租赁物的运输、安装、使用以及承租人的正常生产经营等方面造成难以预测的损失,从而造成出租人、承租人难以正常履行合同义务,给双方利益带来影响。
4融资租赁风险的应对
结合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风险因素分析的结果,在探索如何有效控制和化解融资租赁风险上提出以下建议:
4.1增强租赁意识,树立服务社会理念
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将追求利润作为首要目标,但在创造自身效益的同时,要履行社会人的职责,承担起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比如租赁双方建立起诚信、长效合作机制,出租方在推销自身金融服务的过程中,要增强租赁服务意识,多角度帮助承租方解决信用贷款、减少管理成本、减轻资金压力等问题,使承租企业乐于接受出租方提供的服务,并能在新的领域进行探索尝试,真正实现双赢。
4.2探索组合优惠政策,健全运行法律法规环境
国家税收征管部门要对融资租赁业企业纳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产品抵减税款等多方面进行“打包”优惠,为租赁供需双方市场繁荣提供政策支持。同时,结合我国租赁市场存在的问题,参照法治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做法,尽快制定符合国情的《租赁法》,突出融资租赁这一金融工具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融资租赁行业缺乏法律依据方面进行充分解释,有效减少三方当事人利益纠纷,理顺各方权责关系。
4.3营造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型租赁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融资租赁涉及的行业很多,由于视角原因,仅靠租赁公司自身去精准识别、有效化解各项风险是不可能的,稍有不慎会给租赁双方带来损失。
4.4全力推行国企体制改革,确保租赁行业安全稳定
国有企业作为承租方,经营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出租方所承受风险的大小。如何做到加强经营管理、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保障资金财务安全成为减小风险的重要环节。正对国有企业改革政策制定过程中,要率先对国企的产权制度深化改革创新,在保证合理流动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优化调整,着力增强国企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同时,“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也应当清晰认识自身不足,着力提高资金运用率、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等,有效增强风险识别能力,完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使融资租赁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家贤.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2]张志文,张志远.金融租赁学[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0.
[3]李箐.金融租赁有了发展根基[M].北京:中华工商时报,2007.
[4]孔祥俊.合同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
[5]邬名扬.政治经济学新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