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东省最早提出运用财政补助机制促进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建设是在2015年,将研发准备金制度应用到财政补助机制中,对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研发准备金进行概述,分析了研发准备金制度的优缺点,并提出了运用财政补助机制促进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财政补助机制;研发准备金制度;策略
广东省是最早提出运用财政补助机制促进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建设的地区,但是对研发对象及标准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定。因此,迫切需要解决政策实操核心问题,确保研发准备金制度的有效贯彻落实。
一、研发准备金
1.研发准备金制度定义
企业研发准备金是指企业根据研发计划及资金需求,按一定标准预先提取的专门用于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储备资金。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是指企业制定的有关研发准备金的提取、分配、使用、管理、核算、报告、披露等相关事项的规定。研发准备金制度的提出满足了企业项目资金的使用需求,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制度及法律规定要求,并结合内部决策机构的决议要求,提前对研发项目的资金做好合理的安排[1]23-27。
2.研发准备金制度及其财政补助机制在我国的起源
2007年9月,财政部下发《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财企﹝2007﹞194号,提出了企业可以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根据研发计划及资金需求,提前安排资金,确保研发资金的需求。但随后一段时期,各省市尚未对研发准备金制度给予制度和政策上的保障。2015年2月,广东省率先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粤府﹝2015﹞1号文件中正式提出研发准备金制度,开创了研发准备金制度在国内的先河,为该项制度的实施及执行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同年9月,广东省政府将已经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的企业作为申报对象,将“经税务部门备案的可税前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作为认定金额,提出对企业研究开发经费进行财政补助。2016年3月,深圳发布了《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深发〔2016〕7号,提出“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对其按规定支出,符合加计扣除政策,且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研发项目,经审核后,按研究开发实际投入,予以一定比例、最高1000万元的事后支持。”[1]31随后,重庆也出台了企业研发准备金的相关制度及补助政策。目前,我国推行财政补助研发费用机制的省市比例逐步提高,但对于研发准备金制度的建立与财政补助机制的连动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研发准备金制度的优缺点
1.研发准备金制度的优点
首先,研发准备金制度与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有直接关系,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有助于企业利润分配的合理性,确保企业研发资金的需求,对提升企业资金的使用效果,促进企业的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其次,研发准备金账户能够清晰的反应出企业发放准备金的使用数、提取数、结存数和超支数,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合理安排,按照企业研发项目的开发计划及资金使用需求,提前安排好资金,以利于企业有计划、持续的进行研发投入。再次,研发准备金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了较大的便利,通过阅读报表附注来了解企业研发准备金的来源,计算出准备金本年的提取比例、提取额、年初余额等,于本年1月1日至本期末计算出累计支出数、本期末余额等信息,对企业的研发投资资金是否充足进行判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前景,为企业投资制定决策[2]。最后,研发准备金制度的实施,把激励的重点放在研发投入阶段而不是产业化阶段,将进一步丰富间接研发风险补偿体系。
2.研发准备金制度的缺点
企业每年研发准备金的提取主要是根据上一年度的资金使用情况,对任意盈余公积的税后利润提取一定比例的数值,某一年度用于提取盈余公积的税后利润数值相对较小,甚至为0,会造成提取的研发准备金数额相对较小,甚至为0,会造成实际的研发支出与已经提取的研发支出准备金数额出现超支现象,用研发准备金明细账户表示,将其纳入到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中,将披露研发准备金的相关信息在报表附注中显示,导致报表附注信息的披露量过大。
三、促进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建设的策略
1.规范研发准备金制度的建立
研发准备金制度建设主要是指将准备金的核算、使用、形成和信息披露等事项集中在一起所组成的管理措施。目前为止,各省市没有对该项制度的使用情况作出具体的规定,缺乏对该项制度的集中管理,导致该项制度在实际的推行中效果有限。针对以上情况,首先,政府在利用财政补助机制促进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企业在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上的培训和宣贯;其次,在进行财政补贴时应该把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作为申请资金的必要条件,推进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最后,企业应该加大对准备金制度的研究和建设,特别是企业内部权力机构应该加强对企业研发准备金的计划制定。
2.优化财政补助依据及标准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作为我国发展理念的首位,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各地财政补助对于研发投入的激励作用日益显现。政府在制定财政补助标准时,应该充分考虑所在行政区域内企业整体的研发投入情况,来提前预计财政补助的资金预算,充分覆盖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目前,在补贴比例和对于可补助的研发投入的界定上,各省市的标准不尽相同。主要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按照企业研发准备金的实际投入金额,根据当年财政补助预算和申报企业总额核定补助比例,对于研发投入以税务局记录的企业可税前加计扣除的金额作为依据,并对资助上限作出规定。例如深圳市补助资金将参考企业上一年度经税务部门备案的可税前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进行补助。第二类是企业按照研发投入增加值以固定比例进行补助。例如重庆市2016年补助资金的标准,补助资金=(企业2016实际研发投入-企业2015实际研发投入)*10%。上述两种方式在研发投入和补助标准上的区别在于,对可补助的研发投入分别采用投入金额和同比上年度增加值两种标准,补助比例分为按照财政补助预算总额/当年申报总额确定补助比例和固定比例两种标准。从促进企业逐步增加研发投入和扶持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以重庆为例的同比上年度增加值来作为补助对象,更有利于刺激企业不断增加科研投入。而关于补助标准的确立,则以深圳市为例的按照财政补助预算总额/当年申报总额的比例更为科学,降低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3.强化财政补助流程建设
利用财政补助机制来促进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的建立,应强化财政补助流程建设,以利于企业能够规范、便捷的申报相关的补助,提高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的积极性。制定出完善的企业申请研发财政补助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应要求企业对研发准备金制度进行备案;第二,企业在申报各项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时,应在申报平台对研发投入的具体项目进行备案,并向上级组织部门提供出具上年度的审计报告及研发投入证明等,确保资料的齐全性;第三,各级税务部门在制定财政补助流程时,要比对企业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详单,完成对各项费用的合理性的确认;第四,财政补助金额要严格按照各级科技部门和财政部门的要求,制定出财政补助计算公式,拟定补助资金计划,并发布公开申报通知。
4.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与管理
首先,企业将财政补助资金纳入下一年度研发准备金计划,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应建立专账管理,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确保资金的使用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要求。其次,企业应根据企业发展的创新需求,制定明确的研发计划,确保充分合理的利用好政府的财政补助资金,发挥企业准备金制度对企业研发的保障性作用。再次,作为企业的财务部门在会计实物中,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研发费用合理归集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改革。研发支出的有条件的资本化、全部资本化和全部费用化各有千秋,不同的研发费用处理模式对应着不同的研发准备会计处理方式。[3]最后,政府部门应该对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绩效进行评估,对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巡查,同时适时的对已投入金额进行抽查审计,确保财政补助资金真正起到促进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的作用,也督促企业运用好研发准备金制度,作为创新主体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充分作用。
参考文献:
[1]廖晓东.完善财政政策与支持机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于广东改革创新实践[J].决策咨询,2015(0
6):23-27+31.
[2]廖晓东.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财政政策与机制研究[J].财会研究,2015
(1
1):7-11.
[3]韩鹏,叶建华,唐家海,李勇敢.论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02):13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