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英国大米
英国食物的种类简陋至极,土豆和番茄轮番着煎炸炒炖蒸。我把Tesco转了个遍,也只买到了芹菜、玉米、洋葱、生菜和在英国万能的土豆番茄。而调料则比较奇葩,除了比较正常的盐和糖,还有黑胡椒粉、白胡椒粉和一些五颜六色我叫不出名字不过闻起来就想吐的黑暗调料,所以我只在超市买了油盐糖,剩下的跑到万能的亚洲超市去买。
由于中国和印度留学生的大规模入侵,亚洲超市在英国的每一个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如火如荼地开张了,超市的规模虽然只能赶上国内的“小卖部”,但这里几乎有我们能在中国买到的一切食物,相应地,价钱也相当于国内的10至20倍不等。初来乍到,我只简单地买了酱油、醋、咖喱,预备着先把头几顿的伙食对付过去,之后再慢慢添置,准备付款时看到了我在国内每天都喝的芝麻糊,于是又顺上一袋,结果仅这么几样,就花了我近20磅!一算汇率,东西贵得让人灰心,于是做饭似乎也没了兴致。
不过回到家,把冰箱填满后,厨房的乐趣瞬间重燃。我的主食是在Tesco里买的英国大米,40p(便士)一小袋,亚洲超市里有卖中国东北大米,15磅一小袋。土豪们自然都去买中国大米,再不济的也去买五六磅一小袋的泰国米,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反映说英国大米实在无法下咽。本着一切算汇率的原则,我毅然决然地投入到英国大米的怀抱,信誓旦旦地说我不挑食,一定能够战胜它,尝过了第一顿后,平心而论,它并没有大家说得那么黑暗,还是可以吃的,虽然没什么米香,也比较糙,但填饱肚子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比较简单的。
慢慢地,英国的生活熟悉了起来,做饭,也成了我生活中除学习之外的很大一部分。通过一段时间的对比和评估,我开始对各个超市的食品质量和价格有了直观的感受和选择,比如iceland的鸡蛋和牛奶是同等价钱中分量最多的,所有冷冻食品都要在这里买,种类最全而且生产日期比较近,我常常会买一些冷冻的玉米粒、豌豆粒和豆角粒,回到家把它们用水煮一下混到一起,再加上几片培根和新鲜生菜或者胡萝卜丝,把冷藏好的剩饭兑到里面一起炒,再滴上几滴酱油和海鲜汁,就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什锦炒饭,如果上面再盖上一个煎得金黄的鸡蛋,一整天的生活便如同家宴般美好,而这种炒饭省时健康又美味,是我在忙碌时经常烹饪的食物。
后来,我还在iceland买了冷冻的鳕鱼和虾,加上一些海带丝,做海鲜炒饭,就变成了另一种风味,海鲜的香味在老远就能闻到。而果酱蜂蜜水果之类我会去M&S买,这里的食品质量最好,相当于超市界的兰博基尼,当然,价格也贵得作死,但吃到拌出来的完美的水果沙拉后,我对于“好货不便宜”的理论不能同意更多。
东北四大炖
时间长了,冰箱里的食材越来越丰富,调料柜里的调料也备得齐全,我开始做一些独立的家常菜,而不再跟米饭混到一起。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姑娘,若不会做东北四大炖,可怎么好意思在英国下厨房?话说这东北四大炖――猪肉炖粉条、酸菜炖排骨、小鸡炖蘑菇、江鱼炖茄子――以相貌粗犷豪迈、香味源远流长为特征,自从被本山大叔好好地宣传了一番之后,就红遍中国的大江南北,甚至能够自成一菜系,在咕嘟咕嘟的大锅里炖着,诱惑着人们的味蕾。
四大炖中,我第一个做的,是猪肉炖粉条。条件所限,英国很难买到五花肉,超市里的pork,都是切成一块一块的精瘦肉,而猪肉炖粉条则要有肥有瘦的五花肉才好,出了油,和粉条炖在一起才更香。不过瘦肉也是肉,身在海外不会计较很多,又本着这样的原则去亚洲超市买了不正宗的乳白色的宽粉,因为那种透明的红薯粉实在太贵,我站在货架前犹豫了一下终究没舍得买。若说英国的肉有什么好处,则是所有超市里的东西都不用洗,买回家直接可以吃;若说英国的肉有什么不好,则是所有动物都是被电死后再切肉,而不是像中国那样,先放血再切肉,所以,当我把没洗的猪肉块扔到油锅里炒的时候,血水出得越来越多,最后原本的炒肉变成了血水煮肉,实在是太失算了,于是只能另起一个煮锅,先倒掉两遍血水,又把猪肉块捞出来,重新下锅炒了一下,至表面金黄,第一步就算完成!
之后的步骤着实很简单:兑上葱姜蒜末,加生抽老抽耗油,加水闷上,在猪肉八分熟的时候,加粉条进去炖,但我似玩笑般打开冰箱见里面还有胡萝卜和大白菜,于是又把这两样切成片扔进去一块炖,然后想了想,又扔进几根干辣椒,到最后熟了才撒盐出锅。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粉条炖的时间太长,已经炖烂了,很难用筷子夹起来,不过整锅菜的味道是一点都不差,四个人吃得干干净净,后来我才反应过来,那可是十几磅重的猪肉啊!
第二次的东北炖,是小鸡炖蘑菇。英国没有中国东北地道的榛蘑,只有圆圆白白一小朵那样的蘑菇,于是只能代替一下;第二点是,买了鸡要自己剁!剁鸡的过程可以拍成一部电影,实在是九曲连环荡气回肠,作为一个女人,头一次干这么“爷们儿”的事情,我想不仅当时的声音传到了月亮上,厨房也被我剁得血肉横飞,简直是凶杀案的抛尸现场,幸亏最后炖出来的味道一流赞,才让我在饭后收拾厨房时还能保持一个比较平和的心情。第三道东北炖――炖排骨,简直鲜美得让人想把锅喝下去,脑海中瞬间出现的场景竟然是《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和任盈盈隐居的竹林!为了应景,我又切了几根青笋,调了一羹鲜汁,与蒜蓉和白萝卜丁拌在一起作为佐菜,色香味俱全,于是我自封为“流落海外的东北小当家”。
准备做炖鱼的时候,我是比较抵触的。因为本身妈妈不太会做鱼,所以我也没学到做鱼的方法,唯一会的一道鱼菜,还是我自创的糖醋鳕鱼块:煎鱼我会,炖鱼就有些难为我了,干脆买了所有食材,照着菜谱一步一步来,还自作主张地放了亚洲超市卖的贵得作死的豆腐,最后出锅时,除了颜色有些重,味道竟也如家乡炖菜那般好。
在东北四大炖成功之后,我的厨艺声名远扬,在周围的中国留学生圈子中刮起了一阵小旋风,他们说像我这样既会写论文又做得一手好菜的女生实在很少,大多数小伙伴不过是买Pizza和Pasty果腹。渐渐地,上门蹭吃蹭喝的越来越多,要求的花样也越来越多,而我正在愁苦没有人与我分享每天孤独的时光,于是,驻扎在英国的东北饭馆就在我家厨房里开张了! 它是留学生活的润滑剂,它是留学生活的集结号
家常菜吃多了,我便开始在周末尝试做最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物:饺子。包饺子是个实实在在的体力活,买菜和面剁馅包饺子煮饺子,一个人真心做不完。小伙伴们体谅我,把战场搬到了一个有着更大厨房的同学的家,告诉我只负责拌馅和包饺子就可以,其余的他们搞定。那天我们包两种馅:猪肉白菜芹菜和韭菜鸡蛋虾仁。这两种馅都不算难,剁好的馅料加盐、鲜味酱油、玉米油、香油、葱姜蒜、我还特意各加了半块浓汤宝进去,于是味道十里飘香,甚至等不及包好就想吃了。面粉里面,我们还加了玉米粉和超市里卖的晒干磨碎的蔬菜片,于是擀出来的饺子皮就变得黄黄白白,还点缀着几粒黑色的绿色的干菜叶,如海滩上斑斓的鹅卵石般美丽。我们四个小伙伴包了七八种形状各异的饺子,有煮饺蒸饺煎饺,蘸着酱油、醋、辣椒油、芝麻油,品尝着自己做出的在异国他乡的中国情,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啊!
随着厨艺的精进,我也开始邀请自己的外国朋友们来尝尝我的手艺。我做过迷迭香和黑胡椒味的烤鸡,熬过味道鲜美的鸭架汤,甚至自己在家摊煎饼,刷上烧烤味的肉酱和辣椒酱,味道一点都不比国内的煎饼铺子差。一次,我的日本朋友藤原君来家里吃饭,我考虑到日本人口味轻,于是做了海鲜乌冬面,又凉拌了几个小菜,烧制了红酒鸡翅,倒也摆了满满一大桌。其中有一道菜,是菠菜、粉丝、芹菜丁和花生粒加酱油、醋、香油、糖一起拌成的,为了增加香味,我还撒上了一把白芝麻,让它看起来像是绿色的富士山上点缀了红色、青色和白色的花朵,味道酸甜可口,比连锁品牌李先生牛肉面里的凉菜还好吃。
藤原君夹起了一筷子粉丝,看了一下,突然把筷子放下站起来向我鞠了个躬,把我吓得够呛,以为自己哪里做错了,于是也连忙站起来回了个礼。藤原君虔诚地对我说:“谢谢用这样好的食物招待我,这个鲨鱼的翅膀非常贵,下次请不要再买了……”我愣了好久才反应过来,于是哈哈大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他把粉丝当成了鱼翅!
英国毕竟材料有限,要想完全做成家的味道,还是十分困难的。我在家的时候,妈妈为了帮我保养皮肤,每天都给我蒸猪蹄和鸡爪吃,这东西不会发胖,又有充足的胶原蛋白。但英国人是不吃这些东西的,所以哪里都买不到,来英国大半年,对妈妈做的卤猪蹄十分想念。偶然有一天,我从河边实习回来,路过肉铺,正好他们刚刚杀过猪,有四只猪蹄,于是就被我用仅仅1磅的价格如获至宝地抱回了家。回家后迫不及待地烧水去毛,发现不管用,又出门去买打火机,一手猪蹄一手打火机地烧猪毛,好半天才弄好。于是赶紧重新备水,在猪蹄上划了几个口,加了十三香粉、桂皮、干辣椒、盐、老抽、糖、两块豆腐乳、想了想,又切了一个青椒,撒了一把孜然芝麻,把这些一股脑扔进锅里煮,两个小时过后,一股喷香扑鼻而来,我忙不迭地盛出来,又把猪蹄遍身抹了一遍腐乳汁,这才咬下第一口。家乡的味道瞬间充盈了我的胃我的心,眼泪霎时喷涌而出――我太牛了!
忙碌的留学生活,其实并没有很多空闲时间留下来供我们增进厨艺,大多数时间,无非是几样菜随便混搭,扔进锅里炒一炒就下肚,挂在心上的,始终是那些艰难的论文和考试。但做饭这件事,已经不仅仅是填饱肚子这么简单,它是我们留学生活中的润滑剂,正因有它,有那些成功的美味佳肴、那些失败的黑暗料理,我们孤独的生活才能顺利地运转下去,每一天,才不会因为一个人生活在异国他乡的落差而生锈停滞。
于我来讲,我的东北饭馆,是我成就感的集结号,是留学生们相聚的家,是原在大洋彼岸的父母的那一句“放心”和“骄傲”。如果我是孙猴子,那么厨房就是我的花果山水帘洞,中国上下五千年的舌尖美味,我起码能变出7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