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应该在老去的过程中做有意义的事。”
小学五年级,别的孩子还在玩闹的年纪,周钰淇因为听了一首歌,拿笔写下了自己的诗歌处女作《未必有来日》,这便是其中的一句。早慧在他的笔端初露,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那时候老师要求我们写日记,我不想写流水账,想跟别人不一样。所以我就想,我能否像诗人一样去表达呢?”这份“想跟别人不一样”的心思最终让周钰淇走上了创作之路。
初中三年,他创作了400多首诗。16岁,刚上高一的他送给自己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本校长作序的自选诗集。
谈起出诗集的起因,周钰淇很感谢自己的语文老师。“老师很喜欢我的这些作品,到了初三,他多次和我提及印诗集的想法,一开始我只是笑笑没当一回事儿。后来老师说得多了就动心了,但是因为面临中考,只得把这件事放一放,直到上了高一,才完成了这个心愿。”在老师和校长的帮助下,周钰淇的诗集终于印制成册,虽然装帧上存在一些瑕疵,文字也显稚嫩青涩,但他依然很兴奋。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就像精心埋下的种子,终于发芽开花一般。
同学和老师是周钰淇的第一批读者,他们给了他不少鼓励。同学们羡慕他能自如表达,写得一手漂亮文字。周钰淇的挚友小施说:“他情感细腻,能体会到生活中细小的感动之处并娓娓道来。”
中学里周钰淇做得最多的事情便是读书与写诗。谈到读书与写诗给他带来的益处时,他想了想说:“让我在独处时并不觉得孤独。”在他看来,保持那份孤独感其实更加有利于创作,“写诗让我不浮躁,能沉下心去做一件事情,耐得住寂寞。”
周围有支持、喜爱他作品的人,自然也有不理解的声音。“其实我不怎么在意那些反对的声音,让别人理解你是挺累的一件事。”前段时间他在朋友圈晒出一张照片,是送给学弟的诗集。在诗集扉页上,他写道:“这是我16岁时的书,现在看来真的很稚嫩青涩,但却都是回忆,闲时一读,希望你遇见更好的自己。”没想到后来学弟向他坦白,一开始想读他的诗集是想“黑”他,但周钰淇坦荡而真诚的态度让他有些不好意思,仔细读了这本“稚嫩青涩”的作品后,他郑重向周钰淇道歉,说不应该对不了解的人抱有偏见。
周钰淇最近读到的一句话,让他感同身受:“愿你比别人更不怕一个人独处,愿日后谈起时你会被自己感动。”这也是他作为一个诗歌写作者的心语,用笔留下自己的痕迹,不断坚持,终于一天你会感动未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