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讨
这几年,新课改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新的教学理念也随之逐步深入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成为新课改的中心问题。较强的思维能力是学生在今后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能力之一,是学生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在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可或缺。高中生物是一门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课程,也是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可能,但是目前高中生物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还不能很好的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潜能发挥出来,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仍然是高中生物教学中讨论的重点问题。
1.思维能力的概述
思维能力是指每当人们在学生中、工作中和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就开始思考如何如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去克服这些困难,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思维,而思考的能力,即为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并不是单纯的指想问题,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很多的能力对思考的问题进行加工,如分析能力先对问题进行解剖,综合能力对与问题相关的所有因素进行了解,比较能力对问题与问题之间的比较或解决方法之间的比较等,从而寻求最好的解决方式。除上述三种能力之外,思考能力还包含了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辩证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思维能力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可以改善人们的思维品质,可以提高人们的学习能力,所以,思维能力对于人们十分重要。
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措施
2.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创造式思维
生物课程是一门探索人类、自然等科学的课程,课程内容多为介绍人类或其他动物类物种的起源、特点,在高中生物课程中,这一课程结 构的特点更为明显,如果,单纯运用老师照本宣科的讲授课程内容的教学方式来对待这样一门科学类课程,显然,学生学习效果低,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是可以预见的现实问题,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需要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方式。高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已经初步形成,对事物也有了自己简单的认知,所以,对于高中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性[1]。
创造式思维是当前学生最需要掌握的一项思维能力,创新才是发展的不懈动力,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为学生创设一些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积极引发学生的创造式思维。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的第六章第三节中讲的是“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在讲解此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看一些有关细胞衰老和凋亡的照片,随后向学生发问:细胞衰老好和凋亡之后个体会有哪些变化,诱发学生进行思考。接着从课本内容跳向生活,让抽象的生命密码变为鲜活的生活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
2.2鼓励想象,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
想象能力是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运用到的最有效果的一把钥匙之一,是通往创新之门的最实用的门票之一,是学生培养思维能力不可或缺的强有力保障,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否有效地在后天教育中培养出来,想象能力是前提条件,所以,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注重想象能力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生物过程中运用合理想象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主要体现在人们对问题的解决上是不是采用了多种解决方法,即学生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是不是运用了“一题多解”的思维方式,不局限于某一种解法[2]。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多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和系统的想象,寻找更多的解题方案。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的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为什么溶酶体膜不被分解?尝试提出一种假说,解释这种现象。如有可能,通过查阅资料验证你的假说。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提出几种假说,只要学生认为合理即可,具体能不能行,可以放到课堂上集中讨论,学生想象的这个过程很重要,是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的重要途径。
2.3全面思考,锻炼学生立体式思维
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需要的是日积月累的积淀,需要的是厚积薄发中深厚的积累,而这个积累的过程来源于对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来进行铺垫。全面思考需要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思考方式,从发现问题开始,一步步将与问题相联系的因素全盘划入思考过程当中,这之中需要思考着去理解、去分析、去综合,需要思考将一个个抽象的因子,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成分,从而构建出一个饱满而全面、完整而具体的问题的框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3.结语
思维能力是人生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思维能力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需要学习的能力[3]。它不仅仅在生物课程中需要被培养,在其他课程中也需要被培养,因为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最有用的工具,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