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中国的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论中国的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16:34:34
论中国的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时间:2023-08-05 16:34:34     小编:
" 【摘 要】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形式,实行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就是其中之一。实践表明,村民自治制度顺应了时代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代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人权事业的发展方向,促进了农村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本文通过对村民自治制度性质功能、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作用效果等的探讨,揭示了这一改革形式理论与实践价值,回答了现实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对进一步搞好这一制度建设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原则思路。

乡政村治,始终是中国社会政治统治与政局稳定的基础。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这一国家政权大厦的根基性建设,把它作为巩固自身地位、有效控制社会的第一道关口。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强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直都在探寻基层管理的有效形式。村作为最基层的一级组织,其属性和体制形式建国后曾几经更易,直到最终建立起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我国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建并完善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产生的农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产生的贫农团、抗日战争时期产生的锄奸小组、闾等都具有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性质。毛泽东同志在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后指出,农会是“新的乡村的自治机关”(注:《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29页。)。至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仲裁组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裁断组织,抗日战争时期出现的调解委员会,更是群众性自治组织的雏型。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也称村民自治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领导下,按农村居住区组织起来的,由广大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管理自身事务的新型基层社会政治制度。准确地理解这一性质,必须把握好三个基本概念:

1.农村基层。这是限定其层次范围的基本概念。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城乡基层都实行群众性自治制度,农村的自治组织叫村民委员会,城市的自治组织叫居民委员会。二者在性质上是一样的,本文只以农村为背景展开论述。基层群众自治是社会最基层的自治形式,它以自然村为基本范围,或最多是几个相邻自然村的集合,有时大的自然村要分作几个自治单位。

2.群众性。这是限定其属性特征的基本概念。群众性表明,它是由人民群众自发、自愿结合而成的组织,以处理群众自身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为宗旨。这就把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与国家政权组织区别开来,与过去农村基层实行的行政村、村公所、生产大队等组织形式区别开来。同时,也把它与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群众团体组织区别开来。

3.自治制度。这是限定其本质的基本概念,是揭示其性质的主导词。自治即自己治理自己,它是民主的最充分的形式。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之自治的内涵主要是: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尊重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由人民群众行使选举权、决策权、管理权、提案权、评议权、否决权、罢免权、监督权,由人民群众制定自治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一句话,由人民群众自己管理自己。但是,任何自治都是有条件的,自治决不意味着无法无天,这在任何社会制度下皆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虽不是国家政权机关,但它是国家整个政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权组织的基础。因而,自治活动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接受政权机关的指导。 为保证村民自治制度性质的落实、任务的实现,村一级从法理上具有一套系统完整的组织体系。居于这一体系顶端的是村民会议。村民会议由本村18周岁以上、除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之外的全体村民组成,必要时可邀请本村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派代表参加,是全村的最高决策机构。按照职责权限和参加范围的不同,村民会议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村民大会。这是由全体有资格参加村民会议的居民参加的会议,是村民会议的最高形式。村民大会通常一年召开1-2次,在年终(或年初)、年中分别举行,主要是听取并审议村民委员会工作报告,讨论制订村民自治章程,讨论决定关系全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总结表彰等。二是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主要是指规模大、人口多、居住分散的村,为开会方便而采取的一种形式,具体分每户派1名代表参加的村民代表会议和由群众正式选举产生的村民代表参加的村民代表会议两种形式。村民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和主持,有1/5以上的村民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村民会议按照过半数通过有效的方式决定问题。

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的实体组织,是村民会议休会期间的常设机构。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3-7人组成,其职责任务可归纳为两大方面,即执行村民会议的决定,组织开展各项自治活动,办理本村的各项事务;执行上级政府交办的任务,协助国家机关做好工作。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其成员不脱离生产,不领取工资,只接受适当补贴。

村民委员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下设专业委员" 会。目前,全国各地村民委员会所属的专业委员会数量、名称都不统一,主要是4种:即民政福利委员会、民事调解委员会、治安保卫委员会、文体卫生委员会,分别协助村民委员会处理相关的日常事务。各专门委员会向村民委员会负责,受村民会议监督,其成员可由村民委员会成员兼任。

为便于开展工作,村民委员会还可分设若干村民小组。村民小组是村民自治的最小单元,在村民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本小组的各项活动。村民小组按照方便活动的原则设立,组长可由居住在本组内的村民委员会成员兼任,也可另选他人,每届任期与村民委员会相同。

通过规章制度保证村民自治活动的健康发展,是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的重要方面。在村民自治制度实行之初,不少地方就在原来“乡约”、“村规”和各种类型“公约”、“守则”的基础上制订了村规民约。目前,大多数地方的村规民约已经发展成为更加规范和严格的村民自治章程,把村民自治活动纳入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轨道。村民自治章程通常是仿照国家法律的形式制订,设总则、各章、附则及若干具体条款,详细规定村民自治所涉及的各项内容,如生产、生活、社会治安、环境卫生、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管理制度、干部职权以及违犯各项规定所采取的惩罚措施等。村民自治章程由村民根据当地实际民主制订,它既对村干部有约束力,也对村民有约束力,是村民自治活动的总法则,人们称之为“村级小宪法”。为保证章程落到实处,各地都制订了严格的保障措施,由村民委员会监督执行,违犯规章,严肃惩治。

总结村民自治活动十多年的经验,要在我国农村和农民的现实状况下,切实地开展群众自治活动,使法理原则与实际状况相一致,稳步地推进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关键在于做好三个层次、四个环节的工作。

第一个层次是村。一个村(包括几个自然村的联合)就是一个自治实体单位,开展基层群众自治活动,村既是组织者,又是实验场。搞好村一级的自治活动,关键在于做好如下工作:一是按照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在党的领导下,围绕民主自治这一中心,主动地、充分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要是宪法和法律允许的,就可以大胆地试,让老百姓充分地行使自己的各项民主自治权利;二是开好各种类型的村民会议。村民会议是人民群众行使权利的基本场所,是训练和提高农民政治素质的主要阵地,必须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开好,包括坚持例会制度、保证开会人数、贯彻民主程序、鼓励大家积极发言、切实尊重群众意见等。村民代表要由群众直接选举产生,有代表性和合理的比例结构,并保证议论充分、议而有决、决而有行,有条件的地方应通过有线电视或录相设施向农户家中同步播放会议实况,让普通群众及时了解会议精神,监督代表言行;三是搞好班子建设,发挥好村民委员会及各下属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实践证明,搞好村民委员会及下属各专业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对于开展好村民自治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村民自治条件下,村民委员会及下属委员会的成员已不属于机关干部范畴,他们是农民群众的普通一员,但其地位和职能决定了,他们必须既有民主意识、群众观点,又有组织才干、管理能力,只有如此,才能既把村民自治活动开展起来,又把党的政策与国家法令贯彻下去;四是理顺村民委员会与经济组织、群众团体组织和其他各种社会组织的关系。村包容了较为完整的社会功能和比较齐备的社会组织,可以说,一个村就是一个小的社会。开展村民自治活动,村民委员会是主体,但也离不开其他各类组织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只有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共同搞好村级建设,并保证村民自治活动更加深入、有效。

第二个层次是村民小组。村民小组通常是在过去生产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长期共同生产形成的紧密联系和比邻而居的特点决定了,搞好村民小组建设可以在村与户之间架起一座联接的桥梁,有利于搞好村民自治工作,而且越是在一些有上千人口的大村越有效。通过村民小组既可把村民会议形成的决议宣传贯彻下去,协助村民委员会做好各项工作,又可发动群众积极投身各项村务管理活动,必要时还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开展自治活动。

第三个层次是户。家庭功能齐全,凝聚力强,作用大,是我国社会历史长期形成的一大特点,这一点在农村更为明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做好了农户的工作,也就等于做好了全体农民的工作。开展村民自治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活动。通过农户开展村民自治活动,实践中主要出现了如下几种形式:一是制订《家庭自治权利手册》、《农户行为规范》等,让每个农户都认识到自己的权利,从而自觉地参与到自治活动之中来;二是通过党员干部联系户制度和党员干部家庭带头制度等,广泛动员和发动群众,使每个家庭都关心和支持自治建设;三是发挥农户在村民会议中的作用,有的地方村民代表是按户划片推选的,也有的地方在召开村民会议时,根据会议内容特点,采取每户派代表参加的方式,把村民自治活动与农户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此外,有的地方还实行了村民档案制度,即以家庭为单位建立村民档案,一户一个袋,一人一张表,一事一记录,年终根据每个人、每个家庭的表现兑现奖惩,既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又规范了村民行为,维护了社会安定。

四个环节具体是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既是由村民自治本质决定的内容要求,也是村民自治制度区别于、先进于历史上其他农村基层管理制度的根本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四个环节抓好了,就意味着做好了整个村民自治建设工作。

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前提。在历史上,村干部都是由基层政府任命的,实行村民自治制度后,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凡本村年满18周岁的村民,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外,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一律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层民主选举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基本走向正规,大多数地方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都建立起严格的程序规则,贯彻民主、公开、公正的原则,基层政府和村级党组织不定调子、不划框子、不内定候选人,放手让村民行使选举权利,有的地方还创立了“海选”的形式,即按照村民委员会所选人数,给每位选民发提名推荐票,所提人选均列入候选人名单。也有的地方出现了竞选的场面。选举在法定时间举行,设立投票站,按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当场开箱、计票,当场宣布结果。严肃、严格、有序的选举极大地吸引了农民群众。根据统计,参选率、一次选举成功率、总成功率一届比一届提高。通过选举,一大批有政治觉悟、有经济头脑、有服务热情、有群众威信的优秀人才进入村级管理岗位,村民委员会的年龄、文化结构大为改观,使命感、责任感普遍提高。

民主决策是村民自治的根本。农民的民主自治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议决权实现的,可以说,由全体村民讨论决定村内大事,并通过村民委员会按照民主程序加以贯彻,体现了村民自治制度的本质特征。根据一些地方的共同经验,搞好民主决策,一是扩展民主决策的范围,把一切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务如确立承包形式、划分宅基田等都交给群众议决;二是落实民主决策的形式,定期召开村民会议,规模大、人口多的村还实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使民主决策成为一种经常性的工作;三是树立民主决策的权威,使村民不仅有发言权、建议权,而且有修改权、否决权,当村民的表决同村委会的倡议发生矛盾或分歧时,只要村民说得对就坚决按村民的意见办,使群众真正说了算。 "

民主管理是村民自治的实体,也是村民自治组织区别于政权组织的主要标志。村委会不是行政机关,不能对村民实行上对下的管理,村民是村务管理活动的主体,都是权参与管理活动。为将民主管理落到实处,各地都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比较普遍的做法,一是广泛深入地向人民群众宣传村民自治的本质,使广大农民理直气壮地投身到管理活动中去,并对村委会成员进行由民作主、为民服务意识的教育,使他们摆正自己的位置;二是健全各类组织,疏通村民参与管理的渠道,凡是自治活动搞得好的村,除了村委会下属的专业委员会健全外,还普遍成立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老干部参政会等,保证农民多渠道、多形式地参政议政;三是村民委员会在管理上改变过去那种强迫命令的方式,采取与人民群众民主协商的方式,把管理的过程变成教育和训练民众的过程;四是建立村民自治章程,将村民民主管理通过制度固定下来。

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保障,也是自治活动能否长久坚持下去的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活动主要应做好如下工作:一是村委会定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村委会干部定期述职,接受村民的评议;二是实行村务公开,通过“村务公开栏”、“十公开一上墙”、“集体公开日”、“明白纸”等形式,将群众关心的财务帐目、收益分配等公之于众,使村民成为“明白人”;三是利用监督台、检举箱和妇女禁赌会等式开展干群之间、群众之间的相互监督。

村民自治实践的逐步拓展,引发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与村党支部和乡镇基层人民政府的关系上。对这些问题能否给予科学的界定和回答,直接影响着村民自治活动的深入拓展,也影响着对村民自治活动的总体评价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

首先是加强党对农村基层领导与强化村民自治建设能否有机统一的问题。党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从理论上讲是一致的,加强党的领导的最终目的在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行村民自治制度恰恰是党尊重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具体表现。因而,必须科学地理解党的领导的内含,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克服把党对农村的领导简单归结为村党支部或支部书记的领导的狭隘认识,克服党支部包揽一切的现象,树立和保障村民委员会的权威,尊重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实现党的领导加强与村民自治活动强化双重目标。

从实践上看,二者也是能够有机统一起来的。一方面,自治活动自发地呈现出与党的领导相一致的趋向。在改革之初,有的人担心开展村民自治会削弱党的领导,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而且,随着自治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克服了过去旧体制下党支部包揽村务,习惯于用行政命令方式管理农民带来的党群、干部矛盾,使广大人民群众愿望与要求的实现,同党对农村有效领导的实现,通过村民自治这一形式有机地融为一体,村民自治也因此成为巩固党在农村领导地位的稳固基础。在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上级党政部门放手让人民群众选举自己依赖的人,选出的结果,村委会成员90%以上是党员,村主任的绝大多数也产生在党员之中,有不少是由村党支部书记当选,体现了自治越深入,党的威信和凝聚力、向心力越加强的趋势。另一方面,自治活动始终都处在党的领导之下。从大的方面说,自治活动都是以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为依据的,是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之下进行的。具体而言,开展村民自治建设丝毫也没有动摇党支部在村组织中的核心地位,对重大村务进行决策,通常是由党支部、村委会研究出方案,先召集党员大会讨论,再通过党员联系户的形式向普遍村民作宣传,然后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一般是由党支部书记主持、村主任作工作报告。可见,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是不能分离、更无法割裂的。实践表明:凡是自治活动搞得好的地方,党的工作必然搞得好,反之亦然。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可以说,党的地位在民主自治中更加牢固,民主自治在党的领导下更加充分。

其次是乡镇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指导关系能否行得通的问题。《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这清楚地说明二者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这种关系会不会影响党的政策与国家政令的贯彻,会不会产生失控现象?实践证明这样规定是符合农村实际和发展要求的。指导关系改变了过去人民公社对生产大队那样的行政命令、瞎指挥现象,有利于发挥村级的主动性、创造性,而且市场经济越发展、农民的政治文化素质越提高,其必要性和优越性越明显。在指导关系下,乡镇的工作好干了、轻松了,且有利于改变基层机关和干部的工作作风。一方面,很多问题都在村级得到妥善解决,用不着乡镇直接出面;另一方面,村级无论采取何种制度都是国家政权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自治”并不是无法无天,在任何情况下,执行党的政策、国家法令,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都是硬性的,可以变通的只是完成的途径、实现的方式。因此,指导关系决不可能导致失控局面。

再则是实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是否影响直接民主原则的问题。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活动贯彻直接民主的原则,在现实中不少地方却实行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似乎是一种矛盾。如何理解和对待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对村民代表会议性质的把握。我们认为,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不是村级间接民主的形式,不能独立地构成一种独立的政治形式,只是村民自治活动的一种补充形式。一方面,村民代表会议不能代替村民大会,在实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地方,都丝毫不影响村民大会的召开;另一方面,村民代表会议职权有限,只有讨论一些临时性的事务,重大问题仍由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同时,这一制度还有效地解决了不便召集会,不便充分发言等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应用价值。况且,这种制度并非是一种法定形式,它只存在于一些大中型村。要使这一制度既能体现直接民主原则,又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当然必须有一定的保障措施,最根本的一条是村民代表一定要坚持村民直接选举原则,二是村民代表一定要接受村民的监督,村民可根据代表的表现随时予以评议撤换。

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一些发达地区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比如在一些集体经济壮大、村办企业多的村,有的设立了村党委或村党总支,有的成立起一个总公司,党支部书记兼董事长,村委会主任兼总经理,全村实行企业化管理,有个别村甚至把若干个后进村兼并进来,纳入一个总公司的管理之下。在这些地方,村民自治活动如何开展就成了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只是提出问题,留待以后作深入探讨。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存在于最小的社区单元,存在于社会组织系统的最低层,但其作用和意义却不容小视,它所引发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功效远超出了农村基层,而对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产生积极而久远的影响。

其理论价值表现为:

——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群众在享有对生产资料所有权和支配权的基础上,享有管理国家及其他社会事务的权利,享有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权利,成为国家和社会的真正主人。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高类型的民主形态,它比资本主义民主更加民主、更加先进,由全体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直接参与对国家与社会事" 务的管理是其最高原则和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受历史原因和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我国目前的民主还只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还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最高形式。为此,就必须把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由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它及由它产生的各级人民政府代表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另一方面,要逐步发展社会主义的直接民主,搞好基层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企业职工代表的直接选举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等。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委托人民‘代表’在代表机关中实行民主是不够的。要建立民主,群众自己应该从下面发挥主动性,实际参加一些国家生活。“(注:《列宁选集》第24卷,第141页。)由此可见,村民自治层次虽低、范围虽小,但其意义却非常重大,它代表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必须积极扶持,使其逐步完善,并最终走向成熟。

——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反映了社会主义中国人权事业的实质性进步。基层群众性自治建设属于非国家形态的民主。这种民主形态与国家形态的民主是遥相呼应的,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特征,是人民群众实际地参加社会事务管理活动的体现,是向着人民群众知政、议政、参政迈出的重要步骤,是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中国最基层的农民真实地享有民主权利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性、真实性的体现,标志着中国人权事业的实质性进步。这一制度已引起世界的注意,不少西方政治家和学者在实地考察了村民自治建设实践后客观地指出,它是“老百姓的民主”,是“东方式的民主”。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国家的消亡也就是民主的消亡”(注:%《列宁选集》,第3卷,第241页。)。在这里,民主是就国家形态的民主而言的,非国家形态的民主不仅不会消亡,而且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国家的消亡而逐步发展,逐步扩展到全部社会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基层群众性自治建设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体现了非国家形态民主最终取代国家形态民主的历史规律。

——代表人民群众的普遍意志与愿望。在这一制度建立之初,有的人认为中国目前还是欠发达国家,经济文化水平比较低,老百姓的政治素质不高。在农村,搞不搞民主问题不大,意义也不大。甚至担心,让老百姓充分地行使民主自治权利会把政局搞乱,搞得不好会带来麻烦。事实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政治参与水平的高低当然要受制于经济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但二者并不具有简单的决定关系,政治权利的行使有其独立的特性,在经济文化欠发达的条件下人民群众同样具有民主的愿望和要求,有时这种愿望和要求还是十分强烈的。民主是人与生俱来的政治权利。古希腊罗马时期尽管处在奴隶制度之下,但却最早创造了民主的辉煌历史;启蒙运动虽然处在资本主义制度创建初期,但这时的民主思想却是跨越时代的精神财富。中国农民在村民自治实践中表现出的强烈的民主愿望和激情同样是令人振奋的。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最近一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平均参选率在90%以上,很多地方高达100%。村民自治不仅使广大农民积极地关心身边的事,参与自身事务的管理,而且使他们开始自觉地关心起国家大事,村民自治真正起到了孙中山、毛泽东等伟人所倡导的“唤起民众”、“教育农民”的作用。而且,自治活动不仅没有搞乱农村社会,反而使民心顺、社会稳。由此,也可以引证这样一个道理,相信群众、支持群众是实现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前提。

——符合我国当前的农村与农民实际,是训练农民民主素质与能力的有效场所。在民主建设上必须贯彻辩证法思想,借口农民民主素质低而不给予其民主权利是错误的,不顾农村的客观现实一味地追求民主的高形态是有害的。权利与权利的行使特别是行使的程度是两回事。也就是说,民主是需要条件的,民主权利的行使、民主能力的发挥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和人的政治素质状况,最高形式的民主不一定是最好的民主,只有适合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和国民特点、被大多数人乐于接受、能够操作的民主才是最积极、最有效的民主形式。这就决定了,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中国整个民主建设与民主进程要实事求是,注重实质性进行,不能急躁冒进,急于求成。而且,整个国家的民主建设要体现层次性特点,针对城乡、工农的不同状况提出不同的民主要求,在农村就是要选择适合农民特点的民主形式。基层群众性自治活动尽管处于较低的层次,但却最能实现农民群众的政治理想与政治价值,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它实际上深富底蕴,很具现代感。

更进一步说,民主建设的条件是通过逐步培养获得的,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既不能虚夸,也不能坐等,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具备什么条件,做到什么程度。只要与国家民主进程相向,是朝着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方向所作出的努力,那怕其步子再小,都是积极的。

——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是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伴而生的,它适应了当时生产大队体制取消了,村级管理形式尚未确立下来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逐步确立,这一制度不仅没有被削弱,而且越来越发展,显示出与市场经济高度的相融性、相互促进性。首先,市场经济所遵循的民主、自由、平等、竞争的价值通则与村民自治的价值原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唤醒了群众的权利意识,村民自治活动的开展也使市场经济原则更加深入人心,二者遥相呼应,相互促进;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民生活的富足、文化的进步,为民主自治建设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条件;此外,村民自治建设将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引入村级管理之中,适应了农民群众通过行使政治权利保护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利益的需要。可见,村民自治建设是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政治发展的共同要求,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其实践功效体现为:

——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基层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由于受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传统的影响,村一级在管理活动中长期存在着被动接受上级指令、拍脑门决策、管理无章法、监督无保障的现象,村民自治建设将程序化、规范化引入其中,逐渐形成一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系统化管理制度及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并通过村民自治章程固定下来,使长期以来松散、随机、无序的农村社会纳入有序的轨道。

——全面提高了农村干部群众的政治素质。村民自治是一所大学校,通过它,广大农民的民主意识、权利义务观念、法制观念以及参政议政能力大幅度提高,逐步成长为一代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民主自治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基层干部。

——理顺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的廉政建设。村一级大量存在着的是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村民自治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恰恰体现二者关系的理顺上。实行村民自治制度后,各地普遍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干部心系群众、关心群众,群众理解干部、支持干部,干群关系越来越融洽起来。而且自治活动开展得越充分、越深入,干群之间的信任度、配合度就越高。村民自治制度还是医治村干部贪污腐化现象的良方。通过开展自治活动,把村干部置于村民的监督制约之下,再附之以民主评议、村务公开等制度,有效地防止和杜绝了村干部以权谋私、损公济私等现象的产生。

——解决了农村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促进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农村工作存在着大量棘手的问题,处" 理不好会引发各类矛盾,甚至发生一些不应有的悲剧,影响安定团结。过去有所谓老三大难:集资提留、上缴公粮、计划生育。现在又有所谓新三大难:宅基地安排、收益分配、干部搞特权。开展村民自治活动以来,这些问题大都难事变易,迎刃而解。为什么?首先在于工作有序,按章办事。凡事只要形成了规矩、形成了程序,大家就能自觉遵守,有人违犯也能通过制度的威力及时纠正。其次在于村务公开,监督到位。公开是公正的前提,监督是公正的保障。老百姓凡事清楚明白,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各种问题,化消极为积极;再则还在于改变了村干部的工作立场与态度。村委会干部由群众选举产生,不尽职尽责地为群众办事就会被罢免撤换。因而,村民自治制度很好地解决了干部对谁负责的问题,工作热情大大提高。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从酝酿产生算起已有近20年的时间,利用宪法形式加以确立已有15年,通过并实施专门的法律也已有10年,它作为一项改革的产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实践中也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着组织不健全、制度不落实等问题,但这项改革的主流是好的,它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代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人权事业的发展方向,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基层、基层民主制度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代序)
发布时间:2022-07-24
" 基层民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重要保证。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过程中,从民主主体的......
推进基层民主自治,构筑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平台
发布时间:2013-12-17
"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实现民主化与法治化,建立宪政民主政体,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解决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治乱循环。在这项超大型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实现基层民主自治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基础性环节。 根据现行《宪法......
社会宣传 深入基层群众
发布时间:2015-09-06
各地各部门充分运用各类宣传阵地,广泛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宣传活动。通过开展“中国梦・赶考行”百姓故事汇活动感染和鼓舞群众;通过举办主题征文、知识竞赛、形势政策报告会、巡讲巡演等,使“中国梦・赶考行”活动在基层热起来;通过推......
中国农村政治的非制度化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23-07-05
" 内容提要:当前中国农村政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政治制度化水平较低。本文在分析了中国农村政治制度化不高的几个方面的表现之后,侧重从中国传统的“礼治”社会的影响和历史上集权体制的影响这两个方面探讨形成今天农村政治制度化水平......
浅议我国村民自治中的民主选举制度
发布时间:2023-01-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作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下来,赋予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的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在取得基本成效的基础上,不断解决我国农村在村民自治制度建设进程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把我国的村民自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民主选举作为村民自治活动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如何.........
中国农村工业的起源:基于制度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3-03-22
中国的农村工业化何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已有的文献往往从小农经济、剩余劳动力等宏观因素的角度来论述中国农村工业的发生。③外国研究者则侧重于“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具体历史事件对农村工业的影响。④这些因素无疑构成中国农......
综合治理城中村 提升群众安全感
发布时间:2023-05-21
“城中村”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我国土地所有权制度二元结构的产物。长期以来,城中村流动人口管理难、刑事案件多发、征地拆迁纠纷等问题导致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并......
农地制度与村治方法
发布时间:2023-02-27
" 论文关键词:农地制度;组织理论;村治方式 论文摘要:本文在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产权理论和组织理论的角度出发,揭示土地非农化时期乡村治理结构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并对长期以来我国土地制度与农村组织的内在关系......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村民自治
发布时间:2023-01-14
" 内容提要:生产方式、经济制度决定着政治制度和管理体制。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不断完善,催生了村民自治并推动其发展。 农村落实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自主经营、自我管理成为必然要求,......
浅析硬软法兼治的村民自治制度
发布时间:2023-05-14
一、软法和硬法的界定 ( 一) 软法和硬法的概念解析 1. 国内外学者对软法的定义 国外学者Francis Snyder 认为,软法是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能产生社会实效的规范。罗豪才教授认为,软法是那些效力结构未必完整、无需依靠国家强制保障......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8
摘要:中国农村60年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转制成本,保证了整个工业发展的大局,但却带来农用资金外溢、金融机构缺失、金融环境抑制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解决当前农村金融制度转化问题,建议通过强制性变迁与诱导性变迁相结合的转制方式,实现政府主导向金融功能主导的转化,探索建立新型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这对于深化金融制度的协调性、金融组织的创新性、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理.........
全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发布时间:2022-12-22
" ——全国村民自治工作经验交流会部分典型经验摘登 编者按:党的十五大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修订后的《村委会组织法》,将“......
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构建
发布时间:2023-06-13
一、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一)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概念 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是指国家为防治农村水环境的污染而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及有关法律规范的总称。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是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必不可少......
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9
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一、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对于 20 世纪 20、30 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近年来有些学者采用国家政权建设的分析框架进行研究,研究者或是从宏观......
农村群众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与农村文化站改革
发布时间:2022-11-01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构建农村群众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说明我们党对广大农民的极大关怀和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农村文化站改革作为农村文化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在构建农村群众文化服务体系的工作中理所当然的不能......
试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发布时间:2023-03-10
" 论文关健词:农村养老保障 人口老龄化 对策 论文摘要: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小型化等加速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诸多问题,如保障水平低、缺乏法制化的管理体制、没有保......
村民自治:中国民主政治的微观社会基础
发布时间:2023-03-20
" 摘要:该文认为,民主建设应该是一种国家主导的民主制度建设与社会主义主导的社会民主培育的双向互动过程。80年代以来,在政府推动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下兴起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村民自治的建设与发展将构筑起未来中国民主的微观社......
农村基层民主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2-12-08
" 编者按: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正在我国广大农村推行的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制度,使亿万农村......
探讨如何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2-11-29
摘 要: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党的先进文化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部分。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不仅是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也是搞好基层思想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必......
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农村基层选举困境破解
发布时间:2023-01-19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进程和范围得到了扩大和推动,农村基层选举出现了新的局面。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发展变化,某些制度、程序,尤其是法律法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没有及时地补充和完善。另外......
浅谈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缺陷
发布时间:2023-01-15
" 论文关键词:村民自治 法律制度 缺陷 论文摘要: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是整个中国稳定发展的基础,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和农民民主权利的保障,也是中国民主建设和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
群众性科研
发布时间:2015-08-18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北京的旧书业很是繁荣。琉璃厂之外,东安市场里,旧书摊也很多。琉璃厂以古籍为主,东安市场则多民国以来的洋装旧书。此外,东四隆福寺,旧书店也不少。那时,书价不高,洋装旧书尤为低廉。如果不是寻觅那些罕见的......
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3-07-15
摘 要: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哲学基础,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核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群众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非均衡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1
"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of Institutional Disequilibrium. of China’s Current Farmland Property The Second Theoretical Departments of Nanjing Institute Politics of PLA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摘要:制度非均衡是由......
农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问题
发布时间:2023-06-05
" 村民自治是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它起源于村民对本村事务和个人利益的关心,它发展于市场经济的形成和村民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在今天,村民自治远不是十几年前村民的自发性政治行为,而是为法律所保障的民主政治建设。去年11月......
三农问题背景中的村民自治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摘要: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宏观上的努力,更需要微观上的努力。村民自治,是中国村民自主解决农村公共问题,进行公共管理,提供良好公共服务的重要制度安排。发展良好的村民自治的关键之一是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法律安排。本文系统分......
让基层党支部在群众路线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3-21
正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对于破除“四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巩固党的执......
以“四个融入”推进群众工作扎根基层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 要 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开展群众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好群众工作清晰了方向,丰富了途径。针对当前时期群众工作的新特......
我国村民自治的制度空间与发展方向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2
【摘 要】村级民主是我国实现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一制度直面我国最广大的农民群体,保障其政治和经济权利,培育其公民意识。从村民自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它建立在经济体制改革后,每户农民拥有了自己的一块土地的格局......
论农村法治的基本框架(一)
发布时间:2023-02-12
"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于建嵘先生关于《农民权益保障法》的立法设想,以及对这项工作的推动,有着良好的动机。这种试图以法律方式维护农民权益的初衷,令人敬重和赞赏。特别是以于建嵘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杰出人士,对维护农民权......
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
发布时间:2022-10-21
"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以民主选举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可以提高农村资源动员能力,监督村组干部不良行为,抑制乡镇达标升级冲动和过度提取欲望,提供村民制度化参与渠道,形成村庄社会共同体以构造对少数行为不良者的监督能力,从而可以......
村民自治:理想制度与现实困境
发布时间:2023-05-06
" --对叶阿金“选民资格”案件的思考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从发生在浙江省瑞安市的一起村委会选举中“选民资格”案件的评论着手,对村委会选举中面临的困境之一--村民资格问题作出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村民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
浅析我国农村土地资产证券化的制度性
发布时间:2023-03-02
纵观西方国家的理论与实践,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兴事物,自20 世纪70 年代初在美国资本市场诞生以来,凭借其资产信用融资、结构融资和表外融资的优势,在金融领域成为最重大和发展最迅速的一种金融创新工具。而其中土地的资产证券化就......
村民自治与农村土地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是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现行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与村民自治组织具有某种同构关系。在完善现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中,必须坚持和维护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民主议定、平等互利和协商一致以及......
农村基层腐败防控机制的研究_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本文从绵阳市一个“亿元村”党支部书记,因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一审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这一案例引发的思考入手,提出了农村基层腐败的研究问题。本文首先界定了农村基层腐败的概念和形式,其次分析了农村基层腐败的原因,......
浅谈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2-10-25
浅谈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浅谈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浅谈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文章 来源 一、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对于 20 世纪 20、30 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近年来有些学者采用国家政权建设的分析框架进......
关于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23-01-01
摘 要:我国人口基数大,各地区民俗习惯和经济发展情况也都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发展地区基层文化、构建区域群众文化服务体系就成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重点。文章从基层文化建设的现存问题出发,进而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优化对策进......
浅论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法律制度
发布时间:2023-03-17
" [论文关键词]农村 小额信贷 制度 发展 [论文摘要]小额信贷在上世纪70年代发端于孟加拉国,它是满足贫困人口信贷需求的一种信贷方式,贷款对象仅限于贫困人口,额度很小,无需抵押通过提供小额信贷,帮助贷款人经营小本生意,受到了贫......
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推进基层作风建设
发布时间:2015-08-04
通过扎根职工群众强基固本、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强化职工群众思想导向、坚持以基层职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等措施,推进基层作风建设,促进基层职工群众形成发展合力。 作风建设群众工作基层建设 密切联系群众,和理论联系实......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发布时间:2022-10-02
摘要: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工作中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随着《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文体的决定》和云南省“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基......
大胆进行体制创新推进我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发布时间:2023-03-03
" 内容提要:陕西在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而陕西是一个农业大省,搞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对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至关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着重论述了只有努力推进农村基层......
论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发布时间:2023-07-05
摘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工作路线,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生命线。群众路线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共同的理论......
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
发布时间:2023-03-31
【摘 要】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随着三农建设的深入,农村建设取得了有效地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群众文化的含义及特点,其次对农村群众文化的意义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例对新环境下如何实现从村群众文......
论群众史观在当代中国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3-07-09
一、群众史观的三重内涵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内容在其中国化的过程中表现为群众路线。这条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群众史观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成果。 (一)历史观视角: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
关于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7
" 村级是农村最基本的社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是我们党和政府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村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事关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系统工程。本人在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近一年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推进村级基......
试论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制度性精华
发布时间:2022-12-28
" 论文关键词:传统政治文明;制度性精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论文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丰富治国传统和治国经验的国家。自古以来,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十分重视对治国理论和和治国方法的总结和提炼,形成了带有浓厚东......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制度创新的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2
" 当代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其突破口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发展来说,目前我国农村制度的创新还是落后了。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面临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
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制度建设
发布时间:2022-09-07
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成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农业科技革命[1]。解决我国农产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矛盾,根本办法在于农业科技自主创新[2]。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必须加快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的组成“细胞”,农业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是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推动力。农业科技人才的.........
到群众中去做群众最欢迎的人
发布时间:2022-11-02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群众利益。因此我们必须有“群众立场”,坚持走“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坚......
新时期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措施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03
摘 要:我国的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促进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的社会现象反映中,人们的文化水平却没有和物质水平一样呈现同步增长状态,,但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现实需求,要求国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应当得到普遍的提高,尤其是要做好......
基层群众书法艺术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2022-11-25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基层群众书法艺术教育现状探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书法艺术在传承中华......
弥补基层文化建设的制度性缺陷
发布时间:2023-03-03
[内容提要:]基层文化是国家文化的基础,基层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体制性障碍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迫切要求进行文化建设的理论突破。基层文化转型必须打破旧的文化理论和体制的路径依赖,把文化产业作为发展基层文化的动力和手段,把搞好政府......
村民自治决策过程的三层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17
" [内容提要]:中央、地方政府、民众三者在村民自治的决策过程中发挥了各自的作用,文章运用崔之元博士提出的三层分析,结合村民自治的实践对此进行了研究。在这一基础上,作者认为,现阶段要优化中国的决策,须建立一套上述三者健康......
党的群众路线与中国梦
发布时间:2023-05-01
[摘 要]中国梦是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最大共识,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发展国家、振兴民族的热情。本文从党的群众路线与实现中国梦的内在关系入手,详细阐释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方法、根本动力,以及中国梦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群众......
中国农村女子继承法律制度及现状
发布时间:2022-10-09
在现实生活中,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一大部分农村妇女的继承权得不到保障,这是现行法律和传统习俗的冲突在女性继承权上的体现。为了合理的解决这一现实问题,需要了解中国历史上有关女性继承的相关法律制......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新课题
发布时间:2023-04-27
" ——对村委会直选后有关问题的思考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近年来,各地农村以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新的村委会组织法,相......
农村土地整治中宏观调控法制缺位与制度建构
发布时间:2023-03-17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土地整治已经演变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宏观调控法的功能决定了其应当对农村土地整治的介入以及不断强化。然而,实践中农村土地整治中宏观调控法制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探讨农村土地整......
试论农村宗族势力影响新农村基层政权的原因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3-02-23
【摘 要】当前农村宗族势力的复兴与蔓延主要表现为宗族组织的重建、宗族活动的联合、宗法意识的抬头等诸多方面,但与新中国成立之前相比,也出现权威趋于弱化、结构趋于扁平化、观念趋于现代化等诸多新特点,给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带来了......
村民自治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2-09
" 【内容提要】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民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各种各样民主的新形式,是对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新贡献。村民自治将重新塑造农村民主政治的主体、改变农村传统的政治文化、辐射城市民主化进程、加速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
关于我国农村保险制度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5-08-07
【文章摘要】 农村保险是包含农村各行各业以及人身财产安全等的保险业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保险具有广大的前景和市场。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保险制度还不够成熟,本文就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和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
一国两制与高度自治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07
以邓小平 “一国两制” 构想为根本方针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法律文件。 “一国两制”是我国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基本精神和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有关“一国两制”的规定是基本法起草......
计划生育与村民自治制度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一、引言 人口控制思想并不是现代社会独有的专利。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中就曾描述过20世纪30年代江苏江村村民们自发进行人口控制的情景。在江村,尽管“结成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传宗接代”,但是“必须要有足够的劳动对......
从财务管理角度看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
发布时间:2015-09-10
摘要:随着时代变迁,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为了保障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能有充分资源,医疗卫生财务管理工作也在不断改变,正在积极寻求深入改革,保障基层医疗卫生财务管理有序合理运行。为了能够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和着眼于未......
浅析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推进法制化进程的路径
发布时间:2016-12-12
一、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概况 在当前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农村地区的基层民主建设仍然处于薄弱环节,基层干部和村民民主观念不强,民主意识淡薄,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试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发布时间:2022-11-15
"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建设的重点在于:通过制度创新对社会保障资源重新配置、优化社会保障项目、调整社会保障水平,在加大对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完善力度的同时,应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着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
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及其政治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27
" 一、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涵义 1.基层的涵义。 人们关于“基层”的理解,莫衷一是。但是,归纳起来无非是广义与狭义的两种表述,根据我国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从行政区划角度来说,基层应......
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2-12-02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干部。当前,第十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圆满结束,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走马上任。支部建设,尤其是村班子的建设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
浅谈企业基层领导班子如何走好群众路线
发布时间:2022-11-03
摘 要 本文试论如何按群众路线要求,加强制度构建,提高领导干部改革能力,带动国有企业实现科学发展。 关键词 国企领导班子 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传家宝”,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
基层政府维稳的法治考察与制度构架
发布时间:2023-01-20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以征地拆迁为导火索的维稳事件越来越多,本课题立足于某市征地拆迁面积最多的几个区,通过走访调研相关政府部门、被拆迁群众以及普通公众,去了解基层政府在征地拆迁这一事件上的维稳手段以及考察其是否......
新农村信息化的法治困境与制度构造
发布时间:2022-11-15
摘 要:中国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中,对农民信息权利保护、农村信息资源利用、农村信息市场的规制等方面法律政策的缺失,严重影响我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文章从具体国情出发,用法治的视野对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给予......
解析加强群众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意义;任务;改革 论文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而要完成这个任务,主体是农民。也就是说,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建......
东明县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3-02-24
摘 要:群众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不仅是要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跟上时代、世界的轨道,还要把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跟上时代步伐。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面临市场的激烈......
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制度性精华
发布时间:2013-12-19
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制度性精华 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制度性精华 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制度性精华 论文关键词:传统政治文明;制度性精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论文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丰富治国传统和治国经验的国家。......
从路线规划到制度优化:建构中国政治发展的中层理论
发布时间:2023-05-24
〔摘要〕 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一个争执不下的待解难题。当前学术界围绕中国政治发展的路线,形成了国家中心论、政党中心论、宪政中心论和协商民主论的典型模式。然而,这些模式的论争部分程度上忽略了制度遗产、社会条件、价值......
浅议和谐社会中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农村基层政权;服务。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但仍有许多关键性问题未能妥善解决,这严重影响着乡镇基层政权的稳定和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
农民分化程度与农村阶层关系状况
发布时间:2023-04-21
一、农民的分化与整合 农民分化是指农民由一致性向异质性转变的过程,包括职业、经济、权力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分化。其中,经济上的分化是主导,往往会带来其他方面的分化。社会关系上的分化包括居住、消费、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等诸......
国家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职责
发布时间:2023-04-11
" 摘要:本文在简要分析国家在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制过程中应承担相应职责的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上,从相关立法、组织引导、财政支持、管理监督等方面具体探讨了国家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职责。 一、客观必然:国家应当承担建立......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制度基础-公共政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8
提要:作者认为, 社会 分层机制总是嵌入特定社会 经济 形态之中,并由规定着社会经济形态特征的产权所有制及其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来解释的。在 中国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垄断生产资料并以行政性的委托—代理方式经营,人力资本产权残......
浅谈基层党组织如何增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效性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第二批在基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要增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效性,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活动的重......
当代中国农民身份制度论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当前农民身份制度赋予农民的劣等性待遇主要体现在对农民迁移和择业的控制、税收负担上的城乡差别、直接具有“农民身份税”特征的各种收费和摊派、财政分享上的城乡差别。农民身份制度的形成和固化,并非象一些学者 所说的那......
转型期我国群众工作的理性思考
发布时间:2022-09-26
最近,全国各地为响应党中央的指示,纷纷积极学习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理论。从中国现当代史中不难看出,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党的群众工作贡献非常突出。这一项工作推动了马克思群众观的进一步发展,也为我们解决当前中国群众工......
群众路线:民主的中国路径
发布时间:2022-11-04
" 论文关键词 群众路线 自下而上 民主 理性 论文内容提要 就社会动员而言,群众路线的核心是如何把“自上而下”的运动群众转化为“自下而上”的群众运动,实现从“要我”到“我要”的转换。当运动群众转化为群众运动之时,革命党......
农村基层政权研究的有关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为了准备“农村基层政权研究”的课题,近日在阅读有关的理论和经验研究著作。“中国基层政权研究会”的三本成果——《中国乡镇选举制度》(以下简称《现状》)、《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制度》(以下简称《选举制度》)、及《中国......
新形势下基层检察院加强群众工作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28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检察机关群众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检察工作人员要始终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正确把握检察机关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维护人民群众......
建立现代农村制度
发布时间:2023-04-30
" 自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也毋庸讳言,在农村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的同时,目前我国"三农"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譬如农民大多仍?quot;小农"状态,缺乏面向市场的有效的引导与组织;农业......
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好村官
发布时间:2022-10-12
怀集县诗洞镇万诗村委会干部吴兆图,积极种植沙糖桔和发展养猪业,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道路,被誉为怀集“建贤式”农村党员创业的好村官。 日前,记者走进地处诗洞镇与永固镇交界的双洛化山冲口的种养场,只见山脚下树绿柑黄,挂果累......
农村发展与“基层政府公司化”
发布时间:2013-12-17
" “基层政府公司化”集中表现为政府以追求经济增长,特别是财政收入为最高动力。GDP是这个公司的营业额,财政收入是这个公司的利润。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高速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出现的社会矛盾也相当突出。问题主......
司法公信力关注中国基层法官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1
「提要」司法公信力是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所形成,在社会公众中的广泛的权威性和信誉度,在受众中有深远影响的司法自身魅力。司法公信力是法治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司法必须要有公信力,因为这是我们建设法......
浅析国外农村金融制度保障农民利益
发布时间:2022-11-30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的发展在各国金融体系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为了适应本国农村经济,欧美国家都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建立了自己的农村金融体系,主要有4+1需求功能型的美国模式、6+1领头银行型的印度模式、5+1分类对口型的墨西......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任重道远
发布时间:2023-01-27
" ──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后的几点思考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整个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所在。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是一件大事。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关键是使农村基层民主生活制度化。实现农村基层民主生活制度化......